CN102250772A -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50772A
CN102250772A CN2011101743188A CN201110174318A CN102250772A CN 102250772 A CN102250772 A CN 102250772A CN 2011101743188 A CN2011101743188 A CN 2011101743188A CN 201110174318 A CN201110174318 A CN 201110174318A CN 102250772 A CN102250772 A CN 102250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ust
strain
al2008l
nymph
locust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7431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50772B (zh
Inventor
张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1101743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50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50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0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50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50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将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命名为AL2008L-04株系,是从田间患病的东亚飞蝗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已于2011年5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4901。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AL2008L-04株系CGMCC No.4901简称AL2008L-04株系。本发明提供的蝗虫防治剂可用于防治草原蝗虫、飞蝗等多种蝗虫。该产品属于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畜、禽无毒害作用,对天敌安全,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对于提高我国蝗虫防治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蝗虫灾害与水、旱灾常交替发生,一直是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影响人民生活的三大自然灾害。我国已记录的蝗虫600多种,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约60余种。
目前防治蝗虫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尽管化学防治可以迅速压低蝗虫的虫口密度,但是往往造成污染环境、杀伤大量有益动物、人畜中毒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不良后果等。
生物农药治蝗不但可以有效控制蝗害,而且不杀伤天敌、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已有关于利用绿僵菌防治蝗虫的技术,但是因其生产成本高、保存期短、使用的环境条件要求苛刻、对有些生物不安全等,而限制了使用范围。
蝗虫微孢子虫是蝗虫的专性寄生原生动物,只对蝗虫等直翅目昆虫有致病性,因此十分安全。而且该病原物在田间使用过程受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小、生产成本低,因此很有竞争性。但是,蝗虫微孢子虫的致病力一般较弱,因此提高蝗虫微孢子虫的毒力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将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命名为AL2008L-04株系,是从田间患病的东亚飞蝗中分离筛选得到的,已于2011年5月2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菌种保藏号为CGMCC No.4901。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locustae)AL2008L-04株系CGMCC No.4901简称AL2008L-04株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蝗虫防治剂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涂有所述AL2008L-04株系的孢子液的植物叶片饲喂蝗蝻;
(2)改用正常植物叶片饲喂直至死亡;
(3)取死亡虫体中的所述AL2008L-04株系的孢子,即为蝗虫防治剂的活性成分。
步骤(1)中,所述孢子液与所述植物叶片的质量比具体可为1∶1。
步骤(1)中,所述孢子液的浓度具体可为1×106孢子/毫升。
步骤(1)中,用所述植物叶片饲喂所述蝗蝻的时间具体可为2天。
步骤(1)中,用所述植物叶片饲喂所述蝗蝻的饲喂条件具体可为:25-32℃,相对湿度60-70%,光照时间16小时/天(光源为白炽灯),每天饲喂2次。
步骤(1)和/或步骤(2)中,所述植物具体可为玉米和/或小麦。
步骤(3)中,具体可通过如下方法取所述死亡虫体中的所述AL2008L-04株系的孢子:将所述死亡虫体研磨、再用120目的网筛过滤;将所有过滤得到的组织液用等体积的水(最好为蒸馏水)稀释后,进行如下差速离心:500-1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取上清,将上清液3000转/分钟离心30分钟取沉淀,即为所述AL2008L-04株系的孢子。
所述蝗蝻具体可为4龄蝗蝻。所述4龄蝗蝻具体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将蝗虫(如东亚飞蝗)的卵在28-30℃条件下孵化,在28-32℃,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每天饲喂植物叶片,饲养至4龄蝗蝻。所述植物具体可为玉米和/或小麦。
以上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活性成分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还保护含有所述活性成分的蝗虫防治剂。每毫克蝗虫防治剂中具体可含有107个所述AL2008L-04株系的孢子。所述蝗虫防治剂具体可由所述活性成分、吐温-80、蔗糖和水组成;所述蝗虫防治剂中,所述AL2008L-04株系的孢子的浓度具体可为107孢子/毫升,吐温-80的质量百分含量具体可为4%,蔗糖的质量百分含量具体可为3%。所述蝗虫防治剂在应用时采用喷雾,喷雾可以一次也可多次。
本发明提供的蝗虫防治剂可用于防治草原蝗虫、飞蝗等多种蝗虫。该产品属于生物农药,对环境和人、畜、禽无毒害作用,对天敌安全,应用前景广阔。本发明对于提高我国蝗虫防治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
实施例1、蝗虫微孢子虫AL2008-01株系的获得
将田间采集的患病的东亚飞蝗,研磨、过滤、镜检,之后离心纯化,从虫体分离得到不同株系的野生蝗虫微孢子虫。将各个野生蝗虫微孢子虫株系以一系列的浓度涂抹在玉米叶片上,之后喂饲东亚飞蝗4龄蝗蝻2天,收获死亡较早的虫体,经过研磨、过滤、离心等,得到纯化的蝗虫微孢子虫。连续筛选30代,得到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AL2008L-04株系。
在光学显微镜(400倍)可见AL2008L-04株系的孢子呈卵圆形,大小为(6.13±1.37)μm×(3.17±0.53)μm,比已有的株系(5.40±0.50)μm×(3.11±0.37)μm略大。
2011年5月23日将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AL2008L-04株系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No.4901。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AL2008L-04株系CGMCC No.4901简称AL2008L-04株系。
实施例2、AL2008-01株系的致病性鉴定
实施例中的玉米叶片均可用小麦叶片代替。
一、AL2008-01株系的孢子的制备
1、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的卵在28-30℃条件下孵化,在28-32℃,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每天饲喂新鲜玉米叶片,饲养至4龄蝗蝻。
2、将AL2008L-04株系的孢子液(1×106孢子/毫升)涂抹在新鲜玉米叶片上,玉米叶片与孢子液的质量比为1∶1,用于饲喂4龄蝗蝻,连续饲喂2天,之后用新鲜玉米叶正常饲养直至蝗虫死亡;饲养条件:温度保持在25-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光照时间16小时/天(光源为白炽灯),每天饲喂玉米叶片2次。
3、将死亡后的蝗虫虫体研磨、再用120目的网筛过滤;将所有过滤得到的组织液用等体积的蒸馏水稀释后,进行如下差速离心:第一次1000转/分钟(500-1000转/分钟均可)离心15分钟,取上清;之后再将上清液3000转/分钟的离心30分钟取沉淀),即为AL2008L-04株系的孢子。
二、AL2008-01株系的致病性鉴定
(一)AL2008L-04株系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LD50
1、将东亚飞蝗的卵在28-30℃条件下孵化,在28-32℃,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每天饲喂新鲜玉米叶(玉米叶也可用小麦叶代替),饲养至3龄蝗蝻。
2、将不同浓度的AL2008L-04株系的孢子液涂抹在新鲜玉米叶片上,玉米叶片与孢子液的质量比为1∶1,用于饲喂3龄蝗蝻,连续饲喂2天,之后用新鲜玉米叶正常饲养26天,统计死亡率,计算AL2008L-04株系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LD50(半数致死量);饲养条件:温度保持在25-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光照时间16小时/天,每天饲喂玉米叶2次。
AL2008L-04株系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LD50(半数致死量)为2.5×106个孢子/克3龄蝗蝻。
(二)AL2008L-04株系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LT50
1、将东亚飞蝗的卵在28-30℃条件下孵化,在28-32℃,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每天饲喂新鲜玉米叶(玉米叶也可用小麦叶代替),饲养至3龄蝗蝻。
2、将AL2008L-04株系的孢子液涂抹在新鲜玉米叶片上,玉米叶片与孢子液的质量比为1∶1,用于饲喂3龄蝗蝻,连续饲喂2天,饲喂剂量为5×106个孢子/克3龄蝗蝻;之后用新鲜玉米叶正常饲养直至蝗虫死亡,统计死亡率,计算AL2008L-04株系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LT50(半数致死时间);饲养条件:温度保持在25-32℃,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光照时间16小时/天,每天饲喂玉米叶2次。
在5×106个孢子/克3龄蝗蝻的剂量下:AL2008L-04株系对3龄东亚飞蝗蝗蝻的LT50(半数致死时间)为17天。
步骤(一)和步骤(二)的结果表明,AL2008-01株系具有良好的致病力。
实施例3、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一、用AL2008-01株系制备制剂
用实施例2的步骤一制备的AL2008L-04株系的孢子、吐温-80、蔗糖和水制备可溶性悬浮剂,AL2008L-04株系的孢子的浓度为107孢子/毫升,吐温-80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蔗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
二、制剂的应用
分别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海南、内蒙古、新疆、甘肃、青海、辽宁、广西、广东、山西、陕西进行大田试验,方法如下:
将步骤一制备的可溶性悬浮剂在蝗虫处于2龄盛发期时进行大田喷雾(设置至少三个重复,每个重复的面积至少为1公顷大田),每公顷使用3000毫升制剂,作为实验组;设置不采用制剂进行喷雾的大田作为平行对照(设置至少三个重复,每个重复至少为1公顷大田),即对照组;喷雾后第20天统计进行喷雾的实验组大田和对照组大田中的蝗虫数量,实验组大田和对照组大田各设置30个调查样点,每个调查样点大小为1平方米,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蝗虫数量均取30个调查样点的平均值。蝗虫的死亡率=(对照组的蝗虫数量-实验组的蝗虫数量)/对照组的蝗虫数量*100%。结果见表1。
表1各个地域的大田试验蝗虫的死亡率
  地区   蝗虫的死亡率   地区   蝗虫的死亡率
  河北   81%   山东   78%
  河南   73%   安徽   77%
  海南   80%   内蒙古   72%
  新疆   73%   甘肃   70%
  青海   73%   辽宁   76%
  广西   76%   广东   82%
  山西   73%   陕西   71%
各个地区采用步骤一制备的制剂喷雾后,蝗虫死亡率均达70%以上。

Claims (10)

1.蝗虫微孢子虫(Antonospora locustae)AL2008L-04株系,它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4901。
2.制备蝗虫防治剂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涂有权利要求1所述蝗虫微孢子虫AL2008L-04株系的孢子液的植物叶片饲喂蝗蝻;
(2)改用正常植物叶片饲喂直至死亡;
(3)取死亡虫体中的蝗虫微孢子虫AL2008L-04株系的孢子,即为蝗虫防治剂的活性成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孢子液与所述植物叶片的质量比为1∶1;所述孢子液的浓度为1×106孢子/毫升。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用所述植物叶片饲喂所述蝗蝻的时间为2天;用所述植物叶片饲喂所述蝗蝻的饲喂条件为:25-32℃,相对湿度60-70%,光照时间16小时/天,每天饲喂2次。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或步骤(2)中,所述植物为玉米和/或小麦。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蝗蝻为4龄蝗蝻;所述4龄蝗蝻优选通过如下方法得到:将蝗虫的卵在28-30℃条件下孵化,在28-32℃,相对湿度60-70%条件下每天饲喂植物叶片,饲养至4龄蝗蝻。
7.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活性成分。
8.含有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性成分的蝗虫防治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蝗虫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每毫克蝗虫防治剂中含有107个权利要求1所述蝗虫微孢子虫AL2008L-04株系的孢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蝗虫防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蝗虫防治剂由权利要求7所述活性成分、吐温-80、蔗糖和水组成,AL2008L-04株系的孢子的浓度为107孢子/毫升,吐温-80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蔗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
CN 201110174318 2011-06-24 2011-06-24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Active CN102250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4318 CN102250772B (zh) 2011-06-24 2011-06-24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174318 CN102250772B (zh) 2011-06-24 2011-06-24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0772A true CN102250772A (zh) 2011-11-23
CN102250772B CN102250772B (zh) 2013-06-05

Family

ID=44978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174318 Active CN102250772B (zh) 2011-06-24 2011-06-24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50772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487A (zh) * 2014-08-27 2014-12-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05385601A (zh) * 2015-12-07 2016-03-09 南京华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及其悬浮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5557758A (zh) * 2015-12-31 2016-05-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08565A (zh) * 2020-08-28 2021-04-27 北京中维新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株系以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3652360A (zh) * 2021-08-19 2021-11-16 北京嘉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al200801菌株及其生物制剂和应用
CN113749091A (zh) * 2021-10-15 2021-12-07 张昕然 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62213A (zh) * 2019-11-08 2021-12-3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飞蝗细胞系及其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739A (zh) * 2008-06-25 2008-11-19 北京万农兴科技有限公司 微孢子制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1328462A (zh) * 2008-06-25 2008-12-24 北京万农兴科技有限公司 微孢子株系及其用途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5739A (zh) * 2008-06-25 2008-11-19 北京万农兴科技有限公司 微孢子制剂及其生产工艺
CN101328462A (zh) * 2008-06-25 2008-12-24 北京万农兴科技有限公司 微孢子株系及其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crida》 19811231 Hanrahan, S. A. "The effect on locust tissues of sulphonamides used to eliminate Malameba locustae (King & Taylor) infection." 第10卷, 第1期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630 张龙 "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 第6卷, 第3期 *
HANRAHAN, S. A.: ""The effect on locust tissues of sulphonamides used to eliminate Malameba locustae (King & Taylor) infection."", 《ACRIDA》 *
张龙: ""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2487A (zh) * 2014-08-27 2014-12-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04232487B (zh) * 2014-08-27 2016-08-24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05385601A (zh) * 2015-12-07 2016-03-09 南京华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及其悬浮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5385601B (zh) * 2015-12-07 2018-12-07 南京华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及其悬浮培养方法和应用
CN105557758A (zh) * 2015-12-31 2016-05-11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2213A (zh) * 2019-11-08 2021-12-31 青岛农业大学 一种飞蝗细胞系及其应用
CN112708565A (zh) * 2020-08-28 2021-04-27 北京中维新兴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株系以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3652360A (zh) * 2021-08-19 2021-11-16 北京嘉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al200801菌株及其生物制剂和应用
CN113652360B (zh) * 2021-08-19 2023-03-14 北京嘉景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蝗虫微孢子虫al200801菌株及其生物制剂和应用
CN113749091A (zh) * 2021-10-15 2021-12-07 张昕然 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749091B (zh) * 2021-10-15 2022-10-11 张欣杨 蝗虫微孢子虫孢子水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50772B (zh) 2013-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0772B (zh) 蝗虫微孢子虫株系及其在防治蝗虫中的应用
CN102021122A (zh) 一种高效杀虫真菌及其用途
CN105831163A (zh) 一种农作物专用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542B (zh) 解淀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复配生物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3981108A (zh) 一种用于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球孢白僵菌及其应用
CN101622990A (zh)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复配除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59616A (zh) 一种植物源混配杀虫剂及其应用
CN110679612A (zh) 一种防治玉米螟的农业杀虫组合物
CN105941485A (zh) 一种园林高效除草剂
CN113248308B (zh) 一种有效防治根结线虫病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9503A (zh) 一种具有杀虫效果的秸秆腐解菌剂及其应用
CN104232487B (zh) 一种用于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家蚕微孢子虫及其应用
CN111449077B (zh) 一种代森联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5941487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备的生物除草制剂
CN107836460B (zh) 一种含杀螟丹和吡虫啉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2224831B (zh) 基于番茄提取物的防治朱砂叶螨的方法
CN111713514A (zh) 一种柑橘溃疡病用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04383B (zh) 一种用于玉米穗腐病防治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040137A (zh) 生物质膨化颗粒用作灭蚊药物载体的用途
CN115141059B (zh) 一种防治橡胶树红根病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47306B (zh) 一种杀灭蛴螬的药剂
KR101633290B1 (ko) 친환경 작물병 예방 및 방제용 제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방제방법
CN103155938B (zh) 噻虫胺与丁醚脲复配杀虫组合物
CN114342959B (zh) 一种同时防治黄瓜瓜蚜及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组合物
CN114403146B (zh) 普鲁兰多糖制备植物诱抗剂的应用、植物诱抗剂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