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48428B -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 - Google Patents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48428B
CN102248428B CN201110139080.5A CN201110139080A CN102248428B CN 102248428 B CN102248428 B CN 102248428B CN 201110139080 A CN201110139080 A CN 201110139080A CN 102248428 B CN102248428 B CN 102248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ing device
adjustment
shaft axis
mai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390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48428A (zh
Inventor
丁治熠
海因茨·福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ex Werke GmbH and Co KG Hahn and Tessky
Original Assignee
Index Werke GmbH and Co KG Hahn and Tessk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ex Werke GmbH and Co KG Hahn and Tessky filed Critical Index Werke GmbH and Co KG Hahn and Tessky
Publication of CN10224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4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484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7/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turning-machines with a single working-spindle, e.g. controlled by cams; Equipment therefor; Features common to automatic and semi-automatic turning-machines with one or more working-spindles
    • B23B7/02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machines for turning of stock
    • B23B7/06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machines for turning of stock with sliding headsto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31/00Chucks; Expansion mandrels; Adaptations thereof for remote control
    • B23B31/02Chucks
    • B23B31/10Chu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taining or gripping devices or their immediate operating means
    • B23B31/12Chucks with simultaneously-acting jaws, whether or not also individually adjustable
    • B23B31/20Longitudinally-split sleeves, e.g. collet chucks
    • B23B31/201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relating primarily to remote control of the gripping means
    • B23B31/207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relating primarily to remote control of the gripping means using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spindle
    • B23B31/2072Axially moving cam, fixed ja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72Auxiliary arrangement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auxiliary tables and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B23Q1/76Steadies; Rests
    • B23Q1/763Rotating steadies or res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urning (AREA)

Abstract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走心式车床的该引导装置用于容纳在工作主轴中的工件,并具有能绕主轴轴线转动地支承在外壳体内的主轴套筒及容纳在主轴套筒内借助引导面来引导工件的引导单元,引导面在主轴轴线的径向上可相对于工件借助与引导单元共同作用的调节装置来调节,该引导装置在引导工件时实现更高的精度,在加工模式中引导单元以轴向不能相对于主轴套筒移动的方式定位并通过至少一个布置在主轴套筒与引导单元之间并可相对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运动的调整元件来运动,调整元件具有作为楔形体起作用的调整区域且可以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来运动,并且引导面能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沿仅径向于主轴轴线的递送方向力能控制地递送到工件上。

Description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走心式车床(Langdrehmaschine)的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用于容纳在工作主轴中的工件,其中,该引导装置和工件可以在工作主轴的主轴轴线的方向上相对彼此运动,其中,该引导装置具有以能围绕主轴轴线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外壳体内的主轴套筒以及容纳在该主轴套筒内的、借助引导面来引导工件的引导单元,其中,引导面在主轴轴线的径向上可以相对于工件借助与引导单元共同作用的调节装置进行调节。
背景技术
这种的引导装置例如由DE 102007042189A1所公知,其中,在该引导装置中以如下方式构造调节装置,即,使引导单元的径向运动同时造成相对于主轴套筒的轴向运动。这在高精确度的加工过程中损害了工件引导的精确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以如下方式改进这种类型的引导装置,即,使得该引导装置在引导工件时实现更高的精确度。
该任务在开头所述类型的引导装置中依据本发明由以下方式来解决,即,在加工模式中引导单元以在轴向上不能相对于主轴套筒移动的方式来定位,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布置在主轴套筒与引导单元之间并可以相对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运动的调整元件运动,该调整元件具有作为楔形体起作用的调整区域,并且该调整元件可以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来运动,并且引导面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在仅径向于主轴轴线的递送方向上以力能控制的方式递送(zustellen)到工件上。
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优点见于以下,即,利用这种解决方案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在该加工模式中工件利用引导面在递送方向上加载以可控制的力,其中,引导面作用于工件的力的变化不损害引导的精确度,并且尤其是在主轴轴线的方向上不产生精确度的不准确。
在此,调整力生成单元能以极其不同的方式方法来构造。
例如可以设置有带有丝杠的调整马达。
然而同样可以考虑的是,设置有按照线性马达的原理工作的调整力生成单元。
一种特别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力生成单元构造为可以通过处于压力下的介质来加载的调整力生成单元。
为能以简单的方式方法操作调整力生成单元,优选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力生成单元布置为相对于容纳部不可转动。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旋转轴承(Drehlager)在调整力生成单元与调整元件之间起作用,以便将调整运动传递到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共同转动的调整元件上。
到目前为止,在调整元件的可运动性方面尚未做进一步说明。
例如可以考虑的是,调整元件构造为相对于主轴轴线可转动。
但一种特别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元件可以平行于主轴轴线运动。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调整元件可仅平行于主轴轴线运动。
到目前为止,在调整元件对引导单元的作用方面尚未做详细说明。
则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调整区域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的引导元件共同形成楔形传动。
为使这种楔形传动构造为尽可能容易运行,优选作如下设置,即,在主轴套筒与调整区域之间布置有移动引导件,该移动引导件在横向于主轴轴线的方向上支撑调整区域。
此外优选作如下设置,即,在调整区域与引导单元的引导元件之间布置有移动引导件,该移动引导件在横向于主轴轴线的方向上支撑引导元件。
由此,总体上移动引导件在主轴套筒与调整区域以及调整区域与引导元件之间形成容易运行的引导,以便一方面获得作用于引导面的力的足够的支撑,且另一方面能以较小的力移动调整区域,以便将该引导递送到工件上。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移动引导件具有移动方向,特别是直线分布的、彼此间成锐角地分布的移动方向,以便由此产生楔形传动的作用。
特别有利的是,移动引导件构造为滚动体支承的引导件,以便在调整元件相对于主轴套筒和引导元件运动时获得尽可能小的摩擦阻力。
到目前为止,在引导单元相对于主轴套筒在平行于主轴轴线方向上的相对位置方面尚未做详细说明。
原则上,该相对位置可以通过适当的连接元件预先确定。
然而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引导单元相对于主轴套筒的相对位置在调节模式下可以通过调节装置来调节,以便可与不同的工件直径进行匹配。
由此,在这种调节模式下存在预调节调整单元,特别是预调节调整单元的引导元件的可能性,进而预调节引导面相对于工件的位置,特别是引导面与主轴轴线的径向距离。
在此优选的是,调节装置构造为机械调整单元,并且这种机械调整单元尤其可以手动调节。
可以通过处于压力下的介质加载的调整力生成单元没有与到目前为止的实施方式相联系作详细说明。
则调整力生成单元例如可以构造为带有缸室和可在该缸室内运动的活塞的传统系统。
然而另一种有利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取代活塞使用例如是金属膜片的膜片,其具有如下优点,即,在运动开始时,不需要克服活塞密封区域内的静摩擦,进而可以非常精确地预先确定力。
此外,与到目前所阐释的单个实施方式相联系地没有对调整力生成单元的驱控进行详细说明。
在此,一种特别有效的解决方案作如下设置,即,输送到调整力生成单元的介质可以通过机床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从而使得利用走心式车床的控制装置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同样调节引导面在径向上在递送方向上作用于工件的力。
这例如提供的可能性是,依赖于走心式车床的数个单个功能状态改变该力。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在加工模式中的压力在不同的加工过程中可以不同地调节。
也就是说,例如在加工模式中应进行工件的松开前移,那么可以将压力降到零,进而将特别是材料棒的工件以微小的间隙移动通过引导单元和引导元件。
例如,如果工件在工件平行于主轴轴线也就是在Z方向上同时运动的情况下进行加工,那么将介质的压力上升到第一压力水平,该压力水平一方面仍保证在径向上的足够的引导,进而保证在径向上的引导的足够精确度,但另一方面仍允许工件相对于引导元件的引导面的在Z方向上的进给运动,其中,由此在这种情况下,在工件在Z方向上的可移动性与在径向上也就是在X方向上相对主轴轴线定位的精准度之间产生妥协。
在另一种情况下存在如下可能性,即,特别是在为加工而设置为在Z方向上没有工件的进给的情况下,将介质的压力上升到高于第一压力水平的第二压力水平上,并在这种情况下,获得工件相对于主轴轴线尽可能精准的引导,从而使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相对于主轴轴线以更高的精确度加工工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走心式车床,包括床身、保持在床身上的工作主轴、用于容纳在工作主轴中的工件的保持在床身上的引导装置,其中,引导装置和工件可以在工作主轴的主轴轴线方向上相对彼此运动,其中,引导装置具有以可以围绕主轴轴线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外壳体内的主轴套筒以及容纳在主轴套筒内的、借助引导面引导工件的引导单元,以及其中,引导面在主轴轴线的径向上可以相对于工件借助与引导单元共同作用的调节装置来调节。依据本发明,在这种走心式车床中作如下设置,即,在加工模式中引导单元以在轴向上不能相对于主轴套筒移动的方式来定位,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布置在主轴套筒与引导单元之间并可以相对于主轴套筒和引导单元运动的调整元件来运动,该调整元件具有作为楔形体起作用的调整区域,并且该调整元件可以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运动,并且引导面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在仅径向于主轴轴线的递送方向上以力能控制的方式递送到工件上。这种的走心式车床具有与上面结合依据本发明的引导单元所介绍的相同的优点。
这种走心式车床的其它有利的设计方案由依据本发明的引导装置的前述的有利实施方式得出。
附图说明
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是后面的说明以及几个实施例的绘制的图示的主题。
在附图中:
图1示出带有依据本发明的引导装置的依据本发明的走心式车床的示意性局部视图;
图2示出沿图4中的线2-2剖开的依据本发明的引导装置的放大的剖面图;
图3示出沿图2中的线3-3的剖面;
图4示出沿图2中的线4-4的剖面;
图5示出沿图2中的线5-5的剖面;以及
图6示出依据本发明的引导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类似于图2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本发明的走心式车床的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包括床身10,该床身承载主轴壳体12,工作主轴14以可围绕主轴轴线16转动的方式支承在该主轴壳体内。
在工作主轴14中容纳有作为整体以20标记的工件,例如材料棒,并且可以通过工作主轴14的卡爪22夹紧,以便一方面可以围绕主轴轴线16旋转驱动材料棒20,且另一方面可以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例如由以下方式移动材料棒,即,使主轴壳体12相对于床身10在Z方向上可移动地引导。
此外,在床身10上在支架24上保持有引导装置30,该引导装置同样由材料棒贯穿,并且该引导装置用于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与工作主轴14相间隔地附加引导材料棒20,以便可以在从引导装置30的与工作主轴14相反置的侧上伸出的区域32内借助刀具34来加工材料棒20,其中,刀具34保持在可以相对于床身10运动的刀架36上。
在走心式车床的所示实施例中,材料棒20的加工例如按照纵向车削的原理利用相对于床身10静止地布置的引导装置30进行,其中,刀具34靠近引导装置30在材料棒20的区域32内加工,而刀具34与材料棒20相对于彼此在Z方向上的运动则由以下方式进行,即,材料棒20通过工作主轴14连同主轴壳体12在Z方向上的移动可以相对于床身10运动,进而材料棒20为产生刀具34与材料棒20之间的相对运动而穿过引导装置30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移动。
但作为选择同样可以考虑的是,工作主轴14静止地布置在床身10上,并且刀具34连同引导装置30在Z方向上相对于工作主轴14进而也相对于床身10运动。
为取得良好的效果,特别是为取得在区域32内加工材料棒20时直径的高精度,在纵向车削时所需的是,将材料棒20在引导装置30的区域内相对于主轴轴线16径向尽可能精确地引导,然而尽管如此仍存在以下可能性,即,允许材料棒20相对于引导装置30在Z方向上的限定的相对移动,以便实现在刀具34与材料棒20之间在Z方向上的相对运动。
依据本发明的引导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引导单元40,该引导单元在第一区段42内包括在径向上可以向主轴轴线16运动的引导元件44,这些引导元件如图3所示通过分界缝46彼此分开,并且这些引导元件形成朝向材料棒20的引导面48,引导元件44能够利用这些引导面在向主轴轴线16的径向上对材料棒20施加以力。
此外,引导单元40在第二区段52内包括围绕主轴轴线16环绕地构造的套筒54,引导元件44优选为一体式地成型在该套筒上。
定位套筒56在套筒54的背离材料棒的一侧上包围套筒54,该定位套筒坐落在套筒54上,并利用内螺纹57嵌入到套筒54的外螺纹55中。定位套筒56利用其外罩侧58可转动地坐落在作为整体以70标记的主轴套筒的驱动区段64的容纳部62中,其中,容纳部62还具有法兰面66,该法兰面在引导单元40的第一区段42的方向上界定容纳部62,进而固定定位套筒,防止定位套筒在平行于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运动。
此外,主轴套筒70具有轴承区段72,该轴承区段通过向心轴承74以围绕主轴轴线16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在外壳体80内,其中,外壳体80具有可以利用其将该外壳体固位在床身10的支架24上的法兰82和从法兰82出发延伸的壳体套筒84,该壳体套筒一直延伸到与法兰82相反置的工作区侧的端部86。
优选的是,在壳体套筒84的内部可旋转地支承在该壳体套筒中的主轴套筒70也同样一直延伸到工作区侧的端部76,该端部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伸出超过壳体套筒84的工作区侧的端部86,其中,在壳体套筒84与主轴套筒70之间在工作区侧的端部86的区域内布置有密封件88,该密封件允许主轴套筒70与工作主轴14一起相对于壳体套筒84旋转,但在二者之间加以密封,防止液体和固体污物的侵入。
主轴套筒70与工作主轴14同步的旋转驱动通过与工作主轴14抗相对扭转地连接的驱动管90进行,该驱动管由于类似于伸缩式望远镜的结构而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长度可变并具有朝向引导装置30的端部92,该端部包括可与主轴套筒70的驱动区段64的驱动法兰96连接的连接圈94,其中,连接圈94具有向着主轴轴线16呈锥形分布的支撑面98,连接圈利用该支撑面可以支撑在驱动法兰96的同样呈锥形分布的支撑面102上,以便将驱动管90的端部92通过主轴套筒70与主轴轴线16同轴地引导。
此外,驱动法兰90具有从支撑面102延伸到驱动法兰96内并围绕主轴轴线16环绕的槽104,锁定螺栓106可以穿过连接圈94旋拧入到该槽中,也就是说可以在环绕方向在任意部位上旋拧入,从而使主轴套筒70相对于工作主轴14的精确转动定向可行,以便使主轴套筒70关于主轴轴线16的转动姿态与工作主轴14关于主轴轴线16的转动姿态精确地相互协调。
为获得尽可能小的旋转质量,驱动管90优选由碳纤维加强的材料制造,该材料一方面具有小的质量,另一方面具有高刚度。
为引导单元40相对于主轴套筒70的轴向定位,设置有作为整体以110标记的包括容纳部62和定位套筒56的调整单元,该调整单元此外还具有可旋转地支承在驱动法兰96的孔112内的调整小齿轮114,该调整小齿轮设有与定位套筒56的端侧外啮合部118对准的外啮合部116。
由此,定位套筒56可以利用调整小齿轮114在容纳部62内扭转,并由此由于定位套筒56与套筒54的交错嵌接的螺纹55和57而可在平行于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进行调节。
引导单元40的轴向定位通过定位套筒56进而定位套筒56的内螺纹57的扭转来进行,该内螺纹嵌入到套筒54的外螺纹55中,并由此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移动套筒54,因为套筒54相对于主轴套筒70抗相对扭转地布置。因此,定位套筒56的扭转引起套筒54连同引导单元40进而还有引导元件44相对于主轴套筒70的轴向移动。
为能附加地固定定位套筒56相对于主轴套筒70的转动姿态,设有作为整体以130标记的锁定单元,该锁定单元包括布置在驱动法兰96的孔132内的小齿轮134,该小齿轮同样与端侧的外啮合部118啮合,并且该小齿轮可以通过作为整体以136标记的、同样可以旋拧入孔132内的锁定螺栓而相对于驱动法兰96力锁合地固定。
调整单元110和锁定单元130可通过驱动管中的通口122来触及,该通口借助可移动地保持在驱动管上的覆盖套筒124封闭,以便降低噪声发出。
在主轴套筒70与引导单元40之间布置有可以相对于主轴套筒70和引导单元40运动的、优选呈调整套筒形式的调整元件140,该调整套筒在工作区侧的调整区域142内借助例如构造为滚珠引导件的移动引导件144支撑在主轴套筒70上,并且该调整套筒同样利用调整区域142通过内部的移动引导件146在径向上支撑引导元件44,其中,移动引导件144和146分布在移动方向152或154上,这些移动方向一方面处于穿过主轴轴线16分布的径向平面150中,且另一方面在各个径向平面150中与主轴轴线16成不同角度来分布,从而使得调整元件140特别是以调整区域142在与主轴轴线16平行的调整方向156上的移动引起引导元件44在径向于主轴轴线16分布的递送方向158上的运动,也就是说向着主轴轴线16或与递送方向158相反地远离主轴轴线16地引导。
通过引导单元40借助调整单元110相对于主轴套筒70在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的上述固定,鉴于主轴套筒70在主轴轴线16方向上的固定位置,调整元件140以调整区域142在调整方向156上的运动引起引导元件44在递送方向158上的仅分布在径向上的运动。
为使调整元件140在调整方向156上运动,调整元件140与调整圈162连接,该调整圈布置为例如部分地包围驱动区段64的扇形段159并利用处于驱动区段64的扇形段159之间的扇形段160例如固位在调整元件140的端部164上。
正如调整元件140那样相对于主轴套筒70抗相对扭转地布置的调整圈162通过旋转轴承166与调整力生成单元170联接,该调整力生成单元相对于外壳体80抗相对扭转地布置,并且包括布置在外壳体80的法兰体172内的压力室174,该压力室例如围绕主轴轴线16环绕地构造,并且同样例如围绕主轴轴线16环绕地构造的压力活塞176固位在该压力室内,该压力活塞通过旋转轴承166与调整圈162连接,特别是作用于调整圈162。
优选的是,调整圈162还通过支撑在主轴套筒70上的弹性元件168以如下方式加载,即,使调整圈162通过旋转轴承166表明以下倾向,即,将压力活塞176推入到压力室174内,进而将由压力室174和压力活塞176界定的压力室容积178保持在最小。
但如果压力室174由处于压力下的介质,例如空气介质或液压介质加载,那么压力室容积178增大,并且压力活塞176通过旋转轴承176与弹性元件168的力相反地作用于调整圈162,从而使得通过调整圈162使整个调整元件140在调整方向156上,也就是说在向着主轴套筒70的工作区侧端部76的方向上进行移动,其中,移动引导件144和146的移动方向152和154以如下方式取向,即,使调整元件140的这种运动利用调整区域142引起引导元件44在向着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的运动。
与之相反地,如果压力室容积178内的压力反之下降,那么引起弹性元件168使调整圈162在压力室容积178缩小方向上的运动,并且此外,使调整元件140远离主轴套筒70的工作区侧端部76移动,从而使得基于引导元件的在径向上从主轴轴线16远离指向的特有的弹性预张力,引导元件44可以与递送方向158相反地在径向上从主轴轴线16远离地运动,进而降低对材料棒20的加载。
由此,利用依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存在的可能性是,一方面通过引导单元40相对于主轴套筒70和调整元件140的移动,利用调整单元110基于调整元件140的引导元件44与引导套筒70作为楔形传动的共同作用,预先确定引导元件44的引导面48在递送方向158上的位置的基本调节,也就是说,预先确定引导元件44的引导面48的径向间距,其中,引导面48的位置通过手动调节调整单元110来实现。
为在加工模式下,也就是在工件20的加工期间,可以在引导面48的区域内在径向于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调节对通过引导元件44引导的材料棒20的加载,附加地还设置有调整力生成单元170,该调整力生成单元通过旋转轴承166作用于调整圈162,以便将调整元件140在调整方向156上可调节地定位,其中,可以通过例如是空气或液压介质的介质对调整力生成单元170加载以可变的力,以便由此同样可以调节引导元件44的引导面48作用于材料棒20的力。
为此优选的是,设置有控制在走心式车床中的常规加工过程的机床控制装置180,也就是说,控制工作主轴14在Z方向上的移动、刀具34基于刀架36至少在X方向上的运动的递送运动以及工作主轴14的转速。
此外,依赖于各个加工过程,机床控制装置180控制输送到压力室174的介质的压力。
如果例如在加工材料棒时在Z方向上进行进给,那么降低介质的压力,以便减小引导面48在递送方向158上作用于材料棒20的力,进而可以使材料棒20以在引导单元40内尽可能小的摩擦在Z方向上进给,而在借助刀具34通过刀具在X方向上的进给而不带有材料棒20在Z方向上进给地精加工材料棒20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介质的压力,以便提高引导元件44的引导面48在递送方向58上作用于材料棒20的力,由此,在引导装置30内更精确地引导材料棒20,进而在X方向上提高借助刀具34加工材料棒20时的精确度。
作为对这种车削加工的选择还存在以下可行性,即,在径向上精确引导材料棒20时,不仅设置有车削加工,而且设置有精确的铣削加工。
如果应将材料棒20推入到引导装置30内,那么例如将介质的压力降到零或最小值,从而使得在引导面48与材料棒20之间存在小间隙,并且材料棒20可以很容易地推入到引导单元40内。
在图6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压力室174不是通过压力活塞176来封闭,而是通过例如是金属膜片的膜片190来封闭,该金属膜片作用于旋转轴承166,并且该金属膜片例如构造为呈波形的,以便在压力室174进行压力加载时在调整圈162的方向上拱起并加载旋转轴承166或基于作用于调整圈162还有旋转轴承166的弹性元件168的力,在可使压力室容积178最小的方向上运动。
这种膜片190的优点是,该膜片可与在压力室174外面的法兰体172牢固地连接,进而避免压力活塞176在压力室174内的静摩擦,从而使得由此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在调整方向156上的运动。
此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那些元件具有一致的附图标记,从而使得与此相关的全部内容参考对第一实施例的实施。

Claims (17)

1.走心式车床的引导装置(30),所述引导装置(30)用于容纳在工作主轴(14)中的工件(20),其中,所述引导装置(30)和所述工件(20)能够在所述工作主轴(14)的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相对彼此运动,其中,所述引导装置(30)具有以能围绕所述主轴轴线(16)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外壳体(80)内的主轴套筒(70)以及容纳在所述主轴套筒(70)内的、借助引导面(48)来引导所述工件的引导单元(40),其中,所述引导面(48)在所述主轴轴线(16)的径向方向上能够相对于所述工件(20)借助与所述引导单元(40)共同作用的调节装置来调节,
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模式中所述引导单元(40)以在轴向上不能相对于所述主轴套筒(70)移动的方式来定位,并且通过至少一个布置在所述主轴套筒(70)与所述引导单元(40)之间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主轴套筒(70)和所述引导单元(40)运动的调整元件(140)来运动,所述调整元件具有作为楔形体起作用的调整区域(142),并且所述调整元件能够通过调整力生成单元(170)来运动,并且所述引导面(48)能够通过所述调整力生成单元(170)在仅径向于所述主轴轴线(16)的递送方向(158)上以力能控制的方式递送到所述工件(20)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力生成单元(170)构造为能够通过处于压力下的介质来加载的调整力生成单元。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力生成单元(170)布置为相对于容纳部不能转动。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轴承(166)在所述调整力生成单元(170)与所述调整元件(140)之间起作用,以便将调整运动传递到与所述主轴套筒(70)和所述引导单元(40)共同转动的所述调整元件(140)上。
5.按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元件(140)能够平行于所述主轴轴线(16)运动。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元件(140)能够仅平行于所述主轴轴线(16)地运动。
7.按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区域(142)与所述主轴套筒(70)和所述引导单元(40)的引导元件(44)共同形成楔形传动。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轴套筒(70)与所述调整区域(142)之间布置有在横向于所述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支撑所述调整区域(142)的移动引导件(144)。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整区域(142)与所述引导单元(40)的所述引导元件(44)之间布置有在横向于所述主轴轴线(16)的方向上支撑所述引导元件(44)的移动引导件(146)。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引导件(144、146)具有彼此成锐角地分布的移动方向(152、154)。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引导件(144、146)构成为滚动体支承的引导件。
12.按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单元(40)相对所述主轴套筒(70)的相对位置在调节模式下能够通过调节装置(110)来调节。
13.按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是机械调整单元(110)。
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引导装置,所述调整单元(110)能够手动调节。
15.按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到所述调整力生成单元(170)的所述介质的压力能够通过机床控制装置(180)来控制。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的引导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机床控制装置(180),在所述加工模式中的压力能够在不同的加工过程中不同地调节。
17.走心式车床,所述走心式车床包括床身(10)、保持在所述床身(10)上的工作主轴(14)、保持在所述床身(10)上的引导装置(30),其中,所述引导装置(30)是按权利要求1至16之一所述的引导装置。
CN201110139080.5A 2010-05-21 2011-05-23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8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29242.7 2010-05-21
DE102010029242A DE102010029242A1 (de) 2010-05-21 2010-05-21 Führungseinrichtung und 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derartigen Führungs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48428A CN102248428A (zh) 2011-11-23
CN102248428B true CN102248428B (zh) 2014-04-09

Family

ID=44315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390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48428B (zh) 2010-05-21 2011-05-23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388092B1 (zh)
CN (1) CN102248428B (zh)
DE (1) DE10201002924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8473B (zh) * 2014-10-31 2016-09-11 Prec Machinery Res & Dev Ct CNC handle lathe spindle workpiece loose folder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748815T3 (es) * 2013-03-18 2020-03-18 Citizen Watch Co Ltd Dispositivo de control de casquillo de guía y procedimiento de ajuste de casquillo de guía
EP3513905B1 (en) * 2018-01-19 2023-07-26 Gildemeister Italiana S.r.l. Spindle apparatus for use in machine tool, in particular a lathe, and machine tool with such spindle apparatus
WO2019179546A1 (de) * 2018-03-23 2019-09-26 Jbs System Gmbh Führungsbuchse, werkzeugmaschine mit führungsbuchse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erartigen werkzeug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730A (en) * 1898-05-27 1899-07-11 Pratt & Whitney Co Work-holder for lathe-spindles.
DE888636C (de) * 1950-10-11 1953-09-03 Nat Acme Co 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Abdrehen stabfoermiger Werkstuecke, z. B. Automobilachsen, an beiden Enden
US4061061A (en) * 1976-06-01 1977-12-06 Index-Werke Kg Hahn & Tessky Automatic turret lathe
DE4314391C2 (de) * 1993-04-30 1996-05-23 Augustin & Bamberg Gmbh CNC-Nachrüstbausatz für konventionelle Drehmaschinen
JPH07124838A (ja) * 1993-10-29 1995-05-16 Nippei Toyama Corp 送りナット組立体構造
TW492368U (en) * 2000-10-25 2002-06-21 Shiuan-Lung Wu Structure for chuck featured with adjustable dual-side hydraulic pressure
DE10339913B4 (de) * 2003-08-29 2015-09-03 Schuster Maschinenbau Gmbh Spannfutterkopf und Mittenantriebsmaschine mit einem solchen Spannfutterkopf
DE102004020990B4 (de) * 2004-04-23 2008-05-21 Schott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von Mikrostrukturen
CN100455388C (zh) * 2005-12-21 2009-01-28 石础辉 一种全自动车削设备
CN200954544Y (zh) * 2005-12-21 2007-10-03 石础辉 一种全自动车削设备
DE102007042189A1 (de) 2007-08-28 2009-03-05 Index-Werke Gmbh & Co. Kg Hahn & Tessky Langdrehmaschin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8473B (zh) * 2014-10-31 2016-09-11 Prec Machinery Res & Dev Ct CNC handle lathe spindle workpiece loose folde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88092B1 (de) 2017-07-12
EP2388092A1 (de) 2011-11-23
DE102010029242A1 (de) 2011-11-24
CN102248428A (zh) 201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48428B (zh) 引导装置和带有这种引导装置的机床
CN104924178B (zh) 用于光学质量方面的工件、尤其是精密光学元件中的球面透镜表面的研磨、精密研磨和/或抛光的装置
US7546787B2 (en) Machine tool with improved concentricity
RU243331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перестановочного хода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го регулирующе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EP2025492A1 (en) Needle valve gate assembly
CN102596463B (zh) 用于加工优选地板形的工件的窄面的装置
CN104139305A (zh) 一种钻孔攻丝机
US7435924B2 (en) Drive device for welding tongs
CN208761443U (zh) 市政给排水用送管装置
JP6256096B2 (ja) 研削盤
CN202845836U (zh) 活塞异形销孔镗削自动进刀装置
CN102303148A (zh) 一种新型镗削刀具补偿装置
US8932040B2 (en) Injection unit with a piston position measurement system
US11060555B2 (en) Hydrostatic bearing type spindle device and machine tool including the hydrostatic bearing type spindle device
CN110366478A (zh) 铰接臂机器人和借助于铰接臂机器人来切削加工工件的方法
CN207239980U (zh) 一种恒力浮动系统
BR0204805A (pt) Alimentador de barras automático para tornos de mandris múltiplos
CN102441847A (zh) 高硬球面精密磨削中机电液组合进给驱动控制装置与方法
EP1795324B1 (en)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laminating cylinder in a calender
KR101722986B1 (ko) 고신뢰성 센서가 적용된 직렬 모터를 이용한 로드셀 일체식 액추에이터
KR20150019109A (ko) 전동 실린더
CN207018746U (zh) 可调节托环角度的托座
CN200984651Y (zh) 车床刀尖零定位旋转装置
JPH0673792B2 (ja) 送り装置
CN105829021A (zh) 用于加工轴止推轴承的精加工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5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