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8307A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8307A
CN102238307A CN2011101079996A CN201110107999A CN102238307A CN 102238307 A CN102238307 A CN 102238307A CN 2011101079996 A CN2011101079996 A CN 2011101079996A CN 201110107999 A CN201110107999 A CN 201110107999A CN 102238307 A CN102238307 A CN 102238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image
guide
preview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79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冈香
山内香奈
今泉祥二
来正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38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8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13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using menus, i.e. presenting the user with a plurality of selectable options
    • H04N1/00416Multi-level menus
    • H04N1/00419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 H04N1/00432Arrangements for navigating between pages or parts of the menu using tab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66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displaying finishing information, e.g. position of punch holes or staple or orientation re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82Output means outputting a plurality of job set-up options, e.g. number of copies, paper size or resol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3Customising to a particular machine or model, machine function or appl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501Tailoring a user interface [UI] to specific requirements
    • H04N1/00509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 H04N1/00514Personalising for a particular user or group of users, e.g. a workgroup or company for individual us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能够在预览后的再设定操作中获得高操作性。图像形成装置显示具有预览显示区域(R1)和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R2)的画面(GB)。预览显示区域(R1)是表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的印刷输出状态的预览图像(PV)的显示区域,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R2)是表示包含有关印刷处理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向导项目)(BT41、BT42)的菜单图像(MN)的显示区域。此外,图像形成装置接受有关菜单图像(MN)内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变更输入。进而,图像形成装置基于关于向导项目而接受的设定变更后的设定内容,再次生成预览图像(PV),并将再次生成的预览图像显示在预览显示区域。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FP(多功能外围设备)等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在MFP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在对图像数据进行印刷输出之前预览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在尝试印刷之前对图像数据进行预览的技术。详细地说,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基于图像数据生成的预览用图像(预览显示画面)显示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显示单元(触摸面板),通过该预览用图像进行印刷输出前的确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4844号公报
另外,关于预览中的图像数据,在确认了其预览图像的结果,有时要求进行设定变更。因此,优选能够进行与该图像数据的印刷输出有关的再设定操作。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记载了对预览中的图像数据进行再设定操作的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再设定操作中,通过按压在预览显示画面的旁边配置的再设定按钮,再设定用的其他画面(预览再设定画面)代替预览显示画面而显示在触摸面板上。并且,在进行了利用该预览再设定画面的再设定操作之后,若按压该预览再设定画面内的再预览按钮,则这次代替该预览再设定画面,基于再设定后的设定内容的(更新后的)预览显示画面显示在触摸面板上。
这样,触摸面板内的画面转变重复执行。尤其,当预览再设定画面显示在触摸面板上的期间中,预览显示画面不会在触摸面板上显示,进行再设定操作时无法视觉识别预览显示画面(预览图像)。因此,存在无法获得足够的操作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预览后的再设定操作中能够获得较高的操作性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成部件,生成表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的印刷输出状态的预览图像;以及输入输出部件,显示具有作为所述预览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预览显示区域和作为包含有关所述印刷处理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在内的菜单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的画面,并且接受有关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变更输入,所述生成部件基于关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所接受的设定变更后的设定内容,再次生成所述预览图像,所述输入输出部件将再次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在所述预览显示区域。
技术方案2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部件,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自动设定动作中其设定内容被自动决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技术方案3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部件,对每个作业注册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
技术方案4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部件将在有关处理对象作业的模式设定操作中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技术方案5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而选择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述注册部件对一个设定项目进行模式设定的同时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而对与所述一个设定项目冲突的其他设定项目不进行模式设定而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对象项目来注册。
技术方案6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而注册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述显示部件区分显示进行了模式设定的所述一个设定项目和没有进行模式设定的所述其他设定项目。
技术方案7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在处理对象作业的开始前预先注册。
技术方案8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根据管理者的指示输入在所述处理对象作业的开始前预先注册。
技术方案9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是对每个用户决定而预先注册。
技术方案10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部件,存储对每个作业注册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注册历史信息,所述输入输出部件将所述注册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多个作业的历史信息显示到历史信息显示画面上,接受作为所述多个作业中应参照的作业的参照作业的指定输入,并将该指定的参照作业中所注册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显示到所述菜单图像内。
技术方案11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部件,将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根据预想使用频率而分类注册,所述显示部件将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根据预想使用频率而分类显示到所述菜单图像内。
技术方案12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部件,将有助于节约资源的设定项目的特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技术方案13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2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部件响应于用户进行的规定的操作输入,将所述特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技术方案14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输出部件显示包含有关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多个详细设定项目的所述菜单图像,并且接受有关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所述多个详细设定项目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更输入,根据所述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更输入,更新显示对应部分已被更新的所述预览图像。
技术方案15的发明是在有关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注册部件,注册多个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以及存储部件,存储有关所述多个设定项目的使用信息,所述注册部件基于所述使用信息,将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满足规定条件且判定为不需要的设定项目从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
技术方案16的发明是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生成表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的印刷输出状态的预览图像的步骤;b)显示具有作为所述预览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预览显示区域和作为包含有关所述印刷处理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在内的菜单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的画面的步骤;c)接受有关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变更输入的步骤;d)基于关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所接受的设定变更后的设定内容,再次生成所述预览图像的步骤;以及e)将再次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在所述预览显示区域的步骤。
根据技术方案1至技术方案16所记载的发明,在画面内的预览显示区域上显示预览图像并且在该画面内的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上显示菜单图像,因此用户能够在并行地对预览图像和菜单图像进行视觉识别的同时进行再设定操作。从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操作性。
尤其,根据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自动设定的设定项目作为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而被注册,因此用户能够简便地变更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自动设定的设定项目的内容。
此外尤其,根据技术方案10所记载的发明,注册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多个作业的历史信息显示在历史信息显示画面中从而接受参照作业的指定输入,并且参照作业中所注册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显示在菜单图像内,因此能够有效活用过去的注册历史信息。
此外尤其,根据技术方案14所记载的发明,在预览图像中,根据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有关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更输入,对应部分被更新,因此容易掌握与各详细设定项目对应的变更之处。
此外尤其,根据技术方案15所记载的发明,多个设定项目中满足规定条件且判定为不需要的项目从菜单图像内的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作为菜单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复印作业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操作面板单元的设定画面的图。
图4是用于进行有关“色彩”的设定动作的设定画面。
图5是用于进行有关“加工(仕上がり)”的设定动作的设定画面。
图6是用于进行有关“装订”的设定动作的设定画面。
图7是表示包含反映了最初的设定的预览图像的画面的图。
图8是表示再设定操作中的画面的图。
图9是表示包含再设定操作后的预览图像的画面的图。
图10是表示向导(しおり)注册了“边框消除”的画面的图。
图11是表示有关“边框消除”的再设定用的详细的菜单图像的图。
图12是表示反映了设定变更结果的预览图像的图。
图13是表示反映了进一步的设定变更结果的预览图像的图。
图14是表示向导注册了排他性的两个设定项目的情况的图(第2实施方式)。
图15是表示反映了设定变更结果的预览图像的图。
图16是有关变形例的显示例。
图17是有关变形例的显示例。
图18是表示显示了装置中注册的向导项目的菜单画面的图(第3实施方式)。
图19是表示反映了设定变更结果的预览图像的图。
图20是表示在装置中用于对每个用户注册不同的向导项目的数据表的图。
图21是表示与某一用户有关的菜单画面的图。
图22是表示目标印刷输出状态的图(第4实施方式)。
图23是表示由用户放置的“原稿的朝向”的图。
图24是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设想的“原稿的朝向”的图。
图25是表示基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设想的装订位置的图。
图26是重叠表示图23和图25的图。
图27是表示基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设想的印刷输出结果的图。
图28是表示包含自动设定项目的向导注册动作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自动设定项目作为“向导”而被注册的画面的图。
图30是表示包含更新后的预览图像的画面的图。
图31是表示根据使用期待度(预想使用频率)对向导项目进行分类注册的注册用画面的图。
图32是表示多个“向导项目”根据“使用期待度”而被分类注册的画面的图。
图33是表示显示了“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的画面的图。
图34是表示向导历史信息的图。
图35是表示显示了利用向导历史信息所调用的“向导项目”的画面的图。
图36是表示反映了设定变更结果的预览图像的图。
图37是表示记录了“向导使用信息”的数据表的图。
图38是表示菜单图像的放大前的画面的图。
图39是表示菜单图像的放大后的画面的图。
标号说明
1 图像形成装置
60操作面板
61硬件键
63触摸屏
GA注册用画面
GB菜单画面
GC历史信息显示画面
GD菜单放大显示画面
MA历史信息
MB使用信息
MN菜单图像
PV预览图像
R1预览显示区域
R2向导显示区域(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1.第1实施方式>
<1-1.结构>
图1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概略图。这里,假设图像形成装置1作为多功能外围设备(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也简称为MFP)而构成。该MFP是具备扫描仪功能、打印机功能、复印功能以及传真通信功能等的装置(也称为复合机)。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不限于MFP,也可以作为复印装置等构成。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图像读取单元2、印刷输出单元3、通信单元4、存储单元5、输入输出单元6以及控制器9等,通过使这些各部分混合性地动作,从而实现各种功能。
图像读取单元2是以光学方式读取图像形成装置1的规定的位置上放置的原稿,并生成该原稿的图像数据(也称为原稿图像)的处理单元。
印刷输出单元3是基于有关对象图像的图像数据在纸等各种介质上对图像进行印刷输出的输出单元。
通信单元4是能够进行经由公共线路等的传真通信的处理单元。进而,通信单元4能够进行经由网络NW的网络通信。在该网络通信中,利用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以及FTP(文件传送协议)等各种协议,通过利用该网络通信,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与所期望的对方目的地之间交换各种数据。
存储单元5由硬盘驱动器(HDD)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存储装置构成。在该存储单元5中存储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等生成的原稿图像(图像数据)。此外,存储单元5中还存储各种历史信息等。
输入输出单元6包括用于接受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输入的操作输入单元6a、进行各种信息的显示输出的显示单元6b。
具体地说,图像形成装置1中设置了作为输入输出单元6发挥作用的操作面板单元60(参照图3)。该操作面板单元60具有硬件键61(BN1、BN5、BN9等)和触摸屏(touch screen)63。
硬件键61作为操作输入单元6a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硬件键61包含向导注册按钮BN1、预览按钮BN5、开始按钮BN9等。
此外,触摸屏63是在液晶显示面板中嵌入压电传感器等而构成,作为显示单元6b的一部分发挥作用,并且也作为操作输入单元6a的一部分发挥作用。详细地说,触摸屏63能够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各种信息,并且也能够检测操作者的手指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操作位置从而接受各种输入。例如,通过操作者的手指触碰到触摸屏63上显示的虚拟的按钮时,这样的操作被视为是对该虚拟按钮的按压操作。
这样,输入输出单元6能够接受操作者进行的输入操作(例如,利用了菜单画面的各种设定操作等)。
控制器9是统一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单元,包含CPU、各种半导体存储器(RAM以及ROM等)而构成。各种处理单元在控制器9的控制下进行动作,从而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种功能。控制器9通过在CPU中执行ROM(例如,EEPROM等)内所存储的规定的软件程序(以下,也简称为程序)PG,从而实现各种处理单元。另外,该程序PG等也可以经由网络而下载取得,或者,也可以经由各种可移动记录介质(USB存储器等)而取得。
具体地说,控制器9实现包含模式设定单元11、向导注册单元12、向导调用单元13、画面生成单元14、显示控制单元15的各种处理单元。
模式设定单元11是设定与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有关的各种处理模式的处理单元。例如,模式设定单元11设定“单面”印刷模式、“双面”印刷模式,或者,“2in1”模式等有关各种印刷输出状态的模式。
向导注册单元12是注册与印刷处理有关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也称为“向导项目”(后述))的处理单元。
向导调用单元13是调用通过向导注册单元12所注册的“向导项目”(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处理单元。
画面生成单元14是生成触摸屏63上显示的后述的各种画面(GA、GB等)的处理单元。该画面生成单元14生成具有预览图像PV和菜单图像MN的附带预览画面GB(后述)等。
显示控制单元15是控制将通过画面生成单元14生成的各种画面等显示到触摸屏63的显示动作的处理单元。
<1-2.动作>
<基本动作>
接着,参照图2~图9说明伴随设定处理(模式设定处理)和预览的复印作业。在该复印作业中,进一步执行对在最初的模式设定处理中所设定的模式设定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进行再设定的再设定处理和反映了该再设定处理中的设定变更内容的再预览。图2是表示该复印作业的流程图。此外,图3是表示与操作面板单元60的“基本设定”有关的设定画面(基本设定画面)GA1的图,图4是用于进行与“色彩”有关的设定动作的设定画面GA2(GA2a),图5以及图6是用于进行与“加工”有关的设定动作的设定画面GA2(GA2b、GA2c)。进而,图7是表示包含反映了最初的设定的预览图像(再设定操作前的预览图像)PV的画面GB(GB1)的图,图8是表示再设定操作中的画面GB(GB2)的图,图9是表示包含再设定操作后的预览图像PV的画面GB(GB3)的图。
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与印刷处理有关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也称为“向导项目”)是对每个作业注册。换言之,假设对于不同的复印作业,分别执行用于注册专用的向导项目的动作。
参照图2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首先,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起动状态下,进行向导设定以及模式设定(步骤S11)。
具体地说,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用户(也简称为用户)UA利用操作面板单元60(图3)等进行了用户认证动作之后,在该操作面板单元60中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图像形成装置1将向导注册按钮BN1的按压操作视为“向导注册处理”的开始指示,从而开始接受向导的注册操作。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向导的注册操作也是模式设定操作。换言之,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在基于用户UA的模式设定操作中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作为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向导项目)被注册。
具体地说,用户UA关于该复印作业,利用画面GA1、GA2执行模式设定操作。详细地说,利用画面GA2等对模式设定的对象项目进行选择。有关该模式设定的选择操作兼做有关处理对象作业的向导项目的注册操作(向导注册操作),在这样的模式设定操作(预览前的模式设定操作)下设定的设定项目作为“向导项目”的对象项目而被注册。
在以下,详细说明在进行有关两种设定项目(“全色”以及“顶角装订(corner staple)”)的模式设定的同时,该两个设定项目(“全色”以及“顶角装订”)作为“向导项目”而被注册的情况(参照图7)。
首先,说明有关“全色”的模式设定动作等。
在图3中,在触摸屏63上显示了有关“基本设定”的设定画面GA1。该设定画面GA1中显示了与“色彩”、“用纸”、“倍率”、“双面/汇集”等各种设定项目对应的(虚拟的)按钮BT11~BT17。另外,通过切换标志(tab),也能够在触摸屏63上显示有关“基本设定”的设定画面以外的设定画面(例如,有关“应用设定”的设定画面等)。
若按下图3的按钮BT11~BT17中的一个,则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详细设定画面会显示在触摸屏63。用户UA通过利用该详细设定画面,能够执行各种详细设定。这里,假设在按下“色彩”按钮BT11时,在触摸屏63上显示图4的详细设定画面GA2a。
在画面GA2a中,在按下“全色”按钮BT22后进一步按下OK按钮BT29时,图像形成装置1关于该复印作业设定“全色”模式(模式设定)。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将“全色”还作为向导项目(再设定项目)来注册。此后,图像形成装置1将画面GA1(图3)再次显示到触摸屏63。
接着,说明有关“顶角装订”的设定动作等。
若按下画面GA1内的下部的按钮BT15,则图5的详细设定画面GA2b显示在触摸屏63。在该画面GA2b中,若按下“装订”按钮BT26,则这次在触摸屏63上会显示图6的详细设定画面GA2c。在画面GA2c中,“顶角装订”按钮BT32被按下,同时进行该顶角装订的位置指定。这里,假设按下了表示应将顶角装订配置在“右上”的“右上”按钮BT35。
然后,若按下OK按钮BT39,则图像形成装置1关于该复印作业设定“顶角装订”。详细地说,设定要在用纸的“右上”位置施加“顶角装订”的意旨。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将“顶角装订”还作为向导(再设定项目)来注册。通过该注册,能够进行后述那样的有关顶角装订的再设定动作。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将画面GA1(图3)再次显示到触摸屏63。
若用户UA如上述那样结束有关两个项目(“全色”以及“顶角装订”)的设定动作,则在原稿被放置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Auto DocumentFeeder)上的状态下按下预览按钮BT5。
图像形成装置1响应于预览按钮BT5的按压操作,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并生成复印用图像(步骤S12)。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该复印用图像,还生成反映了上述的设定内容的预览图像PV。该预览图像PV是表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的印刷输出状态的图像。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还生成包含“向导项目”的菜单图像MN。该菜单图像MN还表现为显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再设定用的菜单的图像。
然后,附带预览画面GB(GB1(图7))显示在触摸屏63上(步骤S13)。该附带预览画面GB(GB1)具有预览显示区域R1和向导显示区域R2。附带预览画面GB是菜单画面,因此也被称为附带预览菜单画面GB。
在预览显示区域R1中显示预览图像PV,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中显示菜单图像MN。在这里,预览图像PV和菜单图像MN能够对比地左右排列并且同时并列显示。另外,在图7的预览图像PV中示出进行了“全色”设定并且“(右上)顶角装订”设定的情况。此外,通过操作与预览显示区域R1关联设置的滚动条SB,能够变更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显示对象页。由此,能够阅览印刷对象文档的多页的每一页。
用户UA视觉识别在预览显示区域R1上显示的预览图像PV,判断设定内容是否正确。在设定内容正确时原样按下开始按钮BN9。另一方面,在应修正设定内容时,利用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上显示的菜单图像MN进行再设定操作。具体地说,通过按下注册为向导的设定项目按钮BT41、BT42(参照图7)中的至少一方,执行再设定动作。这里,假设通过上述的注册动作注册了两个设定项目(“全色”以及“顶角装订”),并且与该两个设定项目对应的“向导项目”显示在菜单图像MN内。
以下,以基于预览图像PV的视觉识别结果进行有关“顶角装订”的设定变更的情况为中心进行说明。
若将画面GB1显示到触摸屏63(步骤S13),则图像形成装置1等待向导操作(对于菜单图像MN内的按钮的按压操作)和印刷输出指示(开始按钮BN9的按压操作)(步骤S14、S15)。另外,等待“向导操作”的动作也表现为用于接受与菜单图像MN内的“向导项目”有关的设定变更输入的动作。
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在检测出开始按钮BN9的按压操作时,(从步骤S15进至步骤S18)基于设定内容对处理对象图像进行印刷输出。在没有检测出开始按钮BN9的按压操作时,重复执行步骤S14、S15中的检测处理。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1若在开始按钮BN9的按压操作的等待期间中检测出对于菜单图像MN内的按钮的按压操作(步骤S14中为是),则执行有关向导项目的再设定动作(步骤S16)和基于该再设定动作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的显示动作(步骤S17)。
更具体地说,图像形成装置1若检测出菜单图像MN内的按钮的按压操作,则响应于该按压操作,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上显示与该按压对象的按钮对应的设定项目的详细设定图像(新的菜单图像MN)。例如,若按下“顶角装订”按钮BT42(图7),则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上显示有关“顶角装订”的详细设定用的菜单图像MN(参照图8)。详细地说,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上显示具有与“顶角装订”的下一级有关的菜单项目按钮、更具体地说,用于设定顶角装订的位置的按钮(“左上”按钮BT46以及“右上”按钮BT47)的菜单图像MN。此外,这里,用于解除“顶角装订”的模式设定的设定按钮BT48也包含在菜单图像MN内。
此外,用户UA能够利用该详细设定图像进行设定变更操作,例如,将“顶角装订”的位置从“右上”设定变更(模式再设定)为“左上”。详细地说,用户UA通过按下“左上”按钮BT46,将“左上”设为选择状态(并且将“右上”设为非选择状态),然后按下“更新”按钮BT49。这样,进行有关向导项目的再设定动作(步骤S16)。另外,假设“更新”按钮BT49的按压操作也是赋予模式再设定内容的更新指示(更新确定指示)和预览图像PV的更新指示的双方的操作。
进而,响应于“更新”按钮BT49的按压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设定变更操作后的设定内容(有关再设定项目的再设定后的设定内容)而再次生成(更新)预览图像PV,并将再次生成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显示到预览显示区域R1(步骤S17)。结果,图9那样的更新后的画面GB3显示在触摸屏63上。在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中,顶角装订的位置从“右上”变更为“左上”。用户UA通过视觉识别画面GB3内的预览图像PV,从而能够确认顶角装订的位置设定在正确的位置上。然后,进至步骤S15。
然后,若在适当的定时按下开始按钮BN9,则利用在步骤S12中取得的复印用图像执行印刷输出处理。具体地说,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基于再设定后的设定内容(设定更新后的设定内容)而印刷输出(步骤S18)。
如上所述,在附带预览画面GB1(图7)中,反映了最初的设定内容的预览图像PV和再设定用的菜单图像MN同时并列显示。详细地说,在画面GB1内的预览显示区域R1中显示预览图像PV并且在该画面GB1内的向导显示区域(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R2中显示菜单图像MN。并且,用户UA能够利用该画面GB1来确认设定内容的正确与否。更详细地说,用户UA看到画面GB1(图7)内的变更前的预览图像PV,知晓“顶角装订”的位置不是所期望的位置。
然后,在预览图像PV和菜单图像MN一同显示的状态下,进行利用了菜单图像MN的再设定动作。更详细地说,用户UA一边通过目视来确认该预览图像PV,一边按下画面GB1的菜单图像MN的“顶角装订”按钮BT42,并进一步按下画面GB2(图8)的菜单图像MN的“左上”按钮BT46,从而能够进行设定变更操作。
这样,用户UA能够一边看变更前的预览图像PV,一边识别“顶角装订”的正确位置不是“右上”而是“左上”的情况,并进行上述那样的变更操作。即,用户UA能够在并行地视觉识别预览图像PV和菜单图像MN的同时进行再设定操作。因此,与暂时会看不到预览图像PV的情况相比,由于能够一边看着预览图像PV进行确认,一边安心地进行变更操作,能够减少误认等,因此能够获得较高的操作性。
此外,在利用了菜单图像MN(图7以及图8)的再设定操作之后不久,反映了基于菜单图像MN的再设定内容的预览图像PV(图9)在预览显示区域R1中被更新显示。因此,用户能够在再设定动作之后不久在预览显示区域R1中直接确认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
详细地说,响应于更新按钮BT49的按压,设定变更结果立即反映到画面GB3的预览图像PV。换言之,在原样显示预览显示区域R1的状态下预览图像PV被变更。更详细地说,利用右侧的向导显示区域R2的菜单图像MN进行设定变更,同时在左侧的预览显示区域R1中显示反映了该设定变更的预览图像PV。
根据此,响应于更新按钮BT49的按压,维持预览显示区域R1和向导显示区域R2的双方的显示状态,同时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从设定变更前的图像变化为设定变更后的图像。因此,能够将视线的移动抑制为最小限度,同时确认设定变更操作的反映结果。换言之,对于“顶角装订”的位置从“右上”变更为“左上”的情况能够以容易知道的方式进行视觉识别。即,容易确认预览图像PV的变化。
另外,在上述中,设定变更的可能性高的设定项目根据用户操作被注册(向导注册)为“向导项目”。因此,能够有效地活用其大小(面积)被限定的“向导显示区域R2”。详细地说,若假设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配置非常多的设定项目作为向导项目,则可能会产生用户不易寻找所期望的变更对象项目等问题,但相对于此,根据上述的方式,由用户严格挑选的数目的设定项目(设定变更的可能性高的设定项目)作为“向导项目”显示在向导显示区域R2。直截了当地说,进行有关向导项目的“缩减”。因此,能够避免发生那样的问题,并且能够确保较高的操作性。并且,通过将那样的向导显示区域R2和预览显示区域R1的双方显示到附带预览画面GB,从而还能够避免预览显示区域R1的大小减少,继续较大地显示预览图像PV。即,能够在确保较高的操作性的同时示出显眼的预览图像。
<利用了其他向导项目的再设定操作>
在上述中,主要说明了与“顶角装订”的位置有关的设定变更操作,但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能够同样地进行其他各种设定变更。以下,参照图10~图12进一步例示利用具有预览图像PV和菜单图像MN的菜单画面GB(GB1~GB3)进行有关“边框消除”的设定变更的情况。图10是表示“边框消除”被注册为“向导项目”的附带预览画面GB1(GB12)的图。此外,图11是表示包含有关“边框消除”的再设定用的详细的菜单图像MN等的画面GB2(GB22)的图,图12是表示包含反映了设定变更结果的预览图像PV等的画面GB3(GB32)的图。
这里,假设在图2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1中,除上述的“全色”以及“顶角装订”之外,关于“边框消除”也进行模式设定动作和向导注册动作的双方。然后,通过按下预览按钮BN5,进行原稿读取动作(步骤S12),图10所示那样的附带预览画面GB1(GB12)显示在触摸屏63上(步骤S13)。在画面GB12的向导显示区域R2内,除上述的按钮BT41、BT43之外,还显示“边框消除”按钮BT43。另外,在图10中,设想从最初开始指定了“左上”作为“顶角装订”的位置的情况。
若按下该画面GB1(GB12)的向导显示区域R2内的“边框消除”按钮BT43,则图11所示那样的画面GB2(GB22)显示在触摸屏63上。画面GB22与画面GB12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其中,在向导显示区域R2的菜单图像MN变更为有关“边框消除”的详细设定用的图像的点等中,画面GB22有别于画面GB12。具体地说,在画面GB22中,代替按钮BT41~BT43,设置了与上下左右的各自的边框消除区域宽度有关的设定栏。具体地说,设置了分别设定“上”的宽度(上侧边框消除区域宽度)、“下”的宽度(下侧边框消除区域宽度)、“左”的宽度(左侧边框消除区域宽度)、“右”的宽度(右侧边框消除区域宽度)等的各设定栏。另外,在图11中,设想作为最初的设定,在“上”、“下”、“左”、“右”的各自中指定了“1.0mm”的情况。
图像形成装置1利用该画面GB2(GB22),接受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有关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更输入。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该变更输入,对更新了对应部分的预览图像PV进行更新显示。
具体地说,用户UA利用操作面板单元60的光标键以及数字键(未图示)等,将变更后的数值输入到“有关边框消除宽度的设定栏”并按下更新按钮BT49。图像形成装置1响应于该按压操作,生成对应于变更后的数值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更新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在触摸屏63上显示画面GB3(GB32)。画面GB32(图12)与画面GB22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其中,在预览图像PV被变更(更新)为反映了有关“边框消除”的详细设定内容后的画面的点等中,画面GB32有别于画面GB22。具体地说,对应于利用向导显示区域R2的设定栏使“上”的宽度从1mm设定变更为20mm的情况,在图12的预览显示区域R1的预览图像PV中,变更后的上端的边框消除区域(横宽带状区域)闪烁示出。由此,用户UA能够容易知晓变更部分。
此外,关于设定“上”以外的宽度的设定栏(设定“下”、“左”、“右”的各宽度的设定栏),也能够进行同样的设定动作。
例如,若用户UA进一步对图12的向导显示区域R2内的“左”设定栏输入变更后的数值(10mm)并按下更新按钮BT49,则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对应于变更后的数值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对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进行更新显示。在图13中,示出更新后的画面GB32。对应于利用向导显示区域R2的设定栏使“左”的宽度从1mm设定变更为10mm的情况,在图13的预览显示区域R1的预览图像PV中,变更后的左端的边框消除区域(纵宽带状区域)闪烁示出。由此,用户UA能够容易知晓变更部分。此外,用户UA关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上”以及“左”),能够容易知晓分别有什么样的内容被变更。
如上所述,在预览图像PV中,根据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有关的设定变更,对应的多个部分被更新。从而,容易掌握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分别对应的变更之处。
尤其,在如上所述那样关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进行阶段性的变更操作时,能够分别容易掌握各阶段中的变更内容,因此非常有用。
此外,在多个详细设定项目阶段性地变更的期间中,预览显示区域R1中预览图像PV持续显示在触摸屏63上,因此与暂时不显示预览显示区域R1以及预览图像PV的情况相比,容易确定变更部分。
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在触摸屏63内的右侧的向导显示区域R2中接受有关多个详细设定项目的设定变更操作的同时,在触摸屏63内的左侧的预览显示区域R1中显示反映了与该多个详细设定项目有关的变更内容的预览图像PV。从而,能够将视线的移动抑制为最小限度的同时,确认与多个详细设定项目有关的设定变更操作的反映结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按压一次向导注册按钮BN1之后,按压与多个设定项目有关的按钮(BT22、BT32等)而进行多个模式设定操作,并将该多个设定项目还汇总注册为向导项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每当按下各设定项目按钮而进行有关各设定项目的模式设定时,此后立即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并将与该向导注册按钮按下之前的模式设定有关的项目注册为“向导项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在有关处理对象作业的模式设定操作中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还注册为向导项目的情况(可以说模式设定操作兼做向导注册操作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模式设定操作和向导注册操作也可以作为分别独立的操作来进行。更具体地说,也可以是首先进行通常的模式设定操作(“全色”以及“顶角装订”的模式设定操作),接着,在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之后(独立于模式设定操作而)执行“向导注册操作”(“全色”以及“顶角装订”的向导注册操作)。这时,与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之后所按下的按钮对应的设定项目不会被反映到实际的模式设定中。其中,如上所述那样,根据将在有关处理对象作业的模式设定操作中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还注册为向导项目的情况,能够避免重复操作。
<2.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只有通过用户的设定操作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被注册为“向导项目”的情况(参照图2的步骤S11)。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说明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以外的设定项目也能够被注册为“向导项目”的情况。详细地说,说明根据用户的设定操作,多个设定项目被注册为“向导项目”,并且其中一部分设定项目实际进行模式设定的情况。更具体地说,例示根据用户的设定操作,“全色”、“顶角装订”、“两点装订”的3个设定项目被注册为“向导项目”,并且进行与其中“全色”、“顶角装订”的两个设定项目有关的模式设定的情况。根据此,能够将该作业中可能变更的设定项目(这里为“两点装订”)预先注册为“向导项目”。
首先,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之后进行“全色”以及“顶角装订”的设定动作,“全色”以及“顶角装订”被向导注册。关于“顶角装订”,利用画面GA2c(图6)进行设定动作。然后,当再次调用了画面GA2c后按下“两点装订”按钮BT33以及OK按钮BT39,“两点装订”也被选择注册为再设定用(设定变更用)的项目(“向导项目”)。
其中,“顶角装订”和“两点装订”的两个设定项目是无法同时进行模式设定的项目。换言之,“顶角装订”和“两点装订”具有冲突关系,只能排他地进行模式设定。因此,在进行有关互相冲突的多个设定项目的设定操作时,假设该多个设定项目都注册为“向导项目”,且另一方面,模式设定的对象项目是基于其设定操作顺序(这里为“先设定”优先)而决定。详细地说,选择作为“向导项目”的相互冲突的两个设定项目中最初设定的设定项目被决定为模式设定的对象项目。具体地说,与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之后最初按下的“顶角装订”按钮BT32对应的设定项目“顶角装订”进行模式设定。另一方面,此后设定的“两点装订”不会反映在模式设定中。
结果,如图14所示,在画面GB1(GB13)内左侧的预览图像PV中示出了预计处理对象图像会以“全色”方式印刷输出的情况、以及实施“顶角装订”的情况。另外,在画面GB13内没有显示用于示意性地表示“两点装订”的图像,还示出了没有对“两点装订”进行模式设定的情况。
此外,在同一画面GB1(GB13)内右侧的菜单图像MN中,显示了与再设定用的三个向导项目有关的按钮BT41、BT42、BT44。即,示出了“全色”、“顶角装订”以及“两点装订”的3个设定项目进行了“向导项目”的情况。
在图14中,进行了模式设定的项目(“全色”以及“顶角装订”)和没有进行模式设定的项目(“两点装订”)以不同的方式(相互区别地)显示。具体地说,前者以利用粗体字强调显示的蓝色字符来显示,后者以普通粗细的淡色字符来显示。这样,根据各向导项目是否进行了模式设定,该各向导项目以相互不同的方式来区分显示,因此用户容易判别各向导项目是否进行了模式设定。另外,这里例示了用“字符的粗细”和“字符的颜色”的双方来区分向导显示区域R2内的各“向导项目”是否为进行了模式设定的项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用“字符的粗细”和“字符的颜色”的一方来区分。
并且,用户通过按下这样的菜单图像MN内的按钮BT44,能够对“两点装订”进行模式设定。即,能够进行再设定操作。
具体地说,若用户在按下“两点装订”按钮BT44之后进一步按下更新按钮BT49,则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对“两点装订”进行模式设定并且解除“顶角装订”的模式设定的设定变更动作。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对应于变更后的设定内容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并且,图像形成装置1更新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从而在触摸屏63上显示图15所示那样的画面GB3(GB33)。画面GB33(图15)与画面GB32(图14)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其中,根据从“顶角装订”设定变更为“两点装订”的情况,在预览显示区域R1内,显示的不是示意性地表示“顶角装订”的预览图像PV,而是示意性地表示“两点装订”的预览图像PV(包含表示左侧的两个装订部分的两条短的线段的图像)。此外,在菜单图像MN中,强调显示的不是“顶角装订”按钮BT42而是“两点装订”按钮BT44。由此,用户UA能够知晓设定变更后的内容。
这里,在图15的预览图像PV中,优选变更部分(例如表示两点装订的两条线段)闪烁显示。根据此,用户UA能够进一步容易知晓变更部分。此外,这里假设“两点装订”被自动地决定为左装订的位置上,但也可以设为利用“两点装订”的详细设定画面对“装订位置”也能够进行设定变更。根据此,还能执行更加详细的设定变更操作等。
另外,这里,例示了用“字符的粗细”和“字符的颜色”等来区分向导显示区域R2内的各“向导项目”是否为进行了模式设定的项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如图16以及图17所示那样,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设置用于显示进行了模式设定的向导项目的子区域R21和用于显示没有进行模式设定的向导项目的子区域R22。在图16的画面GB1(GB14)中,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纵方向排列显示了两个子区域R21、R22,在图17的画面GB1(GB15)中,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横方向排列显示了两个子区域R21、R22。
<3.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对每个作业注册“向导项目”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1所固有的“向导项目”在开始处理对象作业之前被预先注册到该图像形成装置。在第3实施方式中,说明那样的变形例。
在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图像形成装置1所固有的“向导项目”且对各用户公共的“向导项目”通过管理者被预先注册的情况。另外,假设这样的注册动作是根据该管理者的指示输入而预先进行。例如,该管理者在规定的操作画面等中选择所期望的项目(“(单面)>双面”以及“2in1”等)注册为向导项目即可。
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在管理者完成了向导项目的注册动作之后,与第1实施方式等同样地,关于上述的“全色”以及“顶角装订”,基于用户操作来执行模式设定动作和向导注册动作的双方。然后,若通过用户按下预览按钮BN5,则在进行原稿读取动作后,图18那样的附带预览画面GB1(GB16)显示在触摸屏63上。另外,在画面GB16中也设想从最初开始指定“左上”作为“顶角装订”的位置的情况。
在该画面GB16(图18)中,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设置了子区域R23、R24。
子区域R24与上述第1或者第2实施方式同样地,是表示通过用户对每个作业决定的“向导项目”的区域。在子区域R24中,“全色”和“顶角装订”的两个设定项目作为由用户对该作业所注册的“向导项目”而显示。
另一方面,子区域R23是表示通过管理者预先注册的“向导项目”的区域。在子区域R23中,“(单面)>双面”(也简记为“双面”)和“2in1”的两个设定项目作为由管理者预先注册的“向导项目”而显示。另外,由于子区域R23内的“向导项目”是与作业无关地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固定设置的部分,因此还表现“固定向导项目”。此外,这里,假设通过管理者预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注册的“向导项目”(子区域R23内的“向导项目”)不会因用户的操作而消失,并且(不依赖于作业)在所有的作业中始终显示。
此外,在图18的向导显示区域R2中,在反映到模式设定的设定内容上附加斜线示出。具体地说,在子区域R24内的两个项目(“全色”和“顶角装订”)上附加斜线,示出子区域R24内的该两个项目是反映到模式设定的“向导项目”。另一方面,在子区域R23内的两个项目((单面)>双面”和“2in1”)上没有附加斜线,示出子区域R23内的该两个项目是没有反映到模式设定的“向导项目”。这样,在用户刚进行最初的设定动作之后,与装置中预先注册的“固定向导项目”(子区域R23内的向导项目)有关的设定内容尚未反映到模式设定中。
用户UA利用该画面GB16,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模式再设定动作等。例如,利用子区域R23内的固定向导项目“2in1”,能够进行将“1in1”变更为“2in1”的设定动作(再设定动作)。在以下,说明该再设定动作。
具体地说,若按下图18的画面GB16的子区域R23内的固定向导项目“2in1”按钮BT52之后按下更新按钮BT49,则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对应于设定变更后的设定内容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更新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从而在触摸屏63上显示图19所示那样的画面GB3(GB36)。即,在画面GB36(图19)中,示出变更为“2in1”后的预览图像PV。因此,用户UA能够容易确认变更后的印刷输出状态(预定)。
根据以上那样的结构,由于通过管理者等对装置预先注册了(事先注册了)“固定向导项目”,因此即使不对每个作业进行基于用户的“向导”注册动作,也能够进行利用了该“固定向导项目”(“2in1”等)的再设定动作。因此,用户不需要对每个作业进行向导注册,因而能够减少用户花费的时间。
另外,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管理者预先对图像形成装置1注册的“向导项目”不会因用户的通常操作而消失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用户也可以进行通过规定的注册删除操作而消除不需要的“固定向导项目”且保留自身用的任意数目的“固定向导项目”的定制(customize)动作,并将定制为自身用的任意数目的“固定向导项目”显示到子区域R23。
此外,在该第3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预先注册对各用户公共的“固定向导项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预先注册对每个用户不同的“固定向导项目”。这里,尤其,假设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进行基于使用用户的认证动作,假设登录中的用户(登录用户)为已识别的用户。
图20是表示这样的变形例中的数据表TB1的图。该数据表TB1是表示各用户的“固定向导项目”的注册内容的数据表,存储在存储单元5内。在图20中,关于用户UA,“(单面)>双面”(也简记为“双面”)和“2in1”的两个项目作为“固定向导项目”而注册。此外,关于用户UB,“黑色”、“2in1”、“4in1”、“8in1”和“双面”的5个项目作为“固定向导项目”而注册。进而,关于用户UC,“双面”和“两点装订”的两个项目作为“固定向导项目”而注册。关于用户UD也注册了固有的“固定向导项目”。
并且,基于这样的“固定向导项目”的注册内容,子区域R23的显示内容根据登录用户而变更。例如,当登录用户为用户UA时,基于其注册内容(“双面”和“2in1”),与图18同样的画面GB16作为附带预览画面GB1显示。另一方面,当登录用户为用户UC时,基于其注册内容(“双面”和“两点装订”),图21所示那样的画面GB17作为附带预览画面GB1显示。并且,用户UC利用画面GB(GB17等)能够进行设定变更操作。另外,数据表TB1(图20)的内容可以通过管理者统一注册,或者,也可以由各用户单独注册。
根据以上那样的变形例,能够对每个用户设定“固定向导项目”。因此,各用户通过将自身的使用频率高的“向导项目”设定为“固定向导项目”,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这里,例示对每个用户注册固有的“固定向导项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各用户的每个所属部门注册固有的“固定向导项目”。
<4.第4实施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用户或者管理者进行的注册操作(可以说是手动操作)来注册“向导项目”的情况,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向导项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被自动注册。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例示这样的变形例。具体地说,例示在操作者对“两点装订”进行了模式设定时,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自动进行了模式设定的两种项目(详细地说,“原稿设置方向(原稿的朝向)”以及“装订方向”)作为“向导项目”被自动注册的情况。换言之,例示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自动设定动作(模式自动设定动作)决定了其设定内容的两种设定项目被决定为再设定的对象项目,且进行向导注册。直截了当地说,说明当与操作者进行的模式设定项目相关联的设定项目被实施自动模式设定时,该自动模式设定的对象项目(设定项目)注册为“向导项目”的情况。
首先,参照图22~图26,说明用户对“两点装订”进行模式设定而执行复印作业的动作、以及在该动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另外,在图22~26中,实际的“原稿的朝向”(实际的朝向)用深色(黑色)的“A”来表示,图像形成装置所设想的“原稿的朝向”(设想朝向)用浅色(灰色)的“A”来表示。
图22是表示用户UA的目标印刷输出状态的图。这里,假设用户UA希望如图22所示那样在纵宽的原稿(详细地说是其复印物)的左侧实施“两点装订”。
此外,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假设若根据用户操作而执行“两点装订”的模式设定,则进而,图像形成装置1自动地执行与“原稿设置方向(原稿的朝向)”和“装订方向”有关的模式设定。具体地说,关于“原稿设置方向”,假设从“朝上(0度)”、“朝下(180度)”、“朝左(270度)”、“朝右(90度)”的4个选项中始终自动选择“朝上(0度)”而进行模式设定。另外,各“原稿的设置方向”也能够用以图22的状态为基准的旋转角度(例如,按顺时针为0度、90度、180度、270度)来表现。此外,关于“装订方向”,假设从“上装订”、“左装订”、“右装订”的3个选项中始终自动选择“左装订”而进行模式设定。
这样,若通过用户UA进行“两点装订”的模式设定,则图像形成装置1将“原稿的设置方向”自动设定为“朝上”,并且将“装订方向”自动设定为“左装订”。并且,基于这些模式设定,执行印刷输出(复印输出)动作。
那么,当用户UA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上放置与图22相同朝向的原稿时,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在朝上原稿的左侧的两点(详细地说是左侧上部和左侧下部)中分别实施装订处理,从而输出图22所示那样的目标的印刷输出物。这时,图像形成装置1自动且准确地识别“原稿设置方向(原稿的朝向)”和“装订方向”而进行模式设定,因此作为目标的印刷输出物适当地被印刷输出。用户UA不用进行详细的设定操作就能够获得适合的印刷输出物,因此能够获得非常高的操作性。
但是,若如图23所示那样用户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上以不同于图22的朝向(具体地说,顺时针旋转90度的朝向)来放置原稿时,图像形成装置1将错误识别原稿的朝向。具体地说,尽管ADF上的实际朝向为“朝右(90度)”(图23),但图像形成装置1会将“原稿的设置方向”自动设定为“朝上”,将原稿的朝向识别为“朝上(0度)”(图24)。并且,以该错误识别结果(图24)为前提,如图25所示那样,在“左侧(浅色“A”的左侧)”的两个位置上实施装订处理。但是,如图26所示,实施了装订处理的该位置实际上是原稿的“下侧”(深色“A”的下侧)。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虽然设想图25那样的印刷输出状态,但实际上会得到图27那样的印刷输出物(在原稿的下侧实施了两点装订的印刷输出物)。
在该第4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态,例示能够简便地进行模式设定的变更的技术。具体地说,当操作者对“两点装订”进行了模式设定时,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自动设定动作而自动地决定两种项目(“原稿设置方向(原稿的朝向)”和“装订方向”)的设定内容,并且将该两种项目自动地注册为“向导项目”。用户通过利用自动注册的“向导项目”(例如,向导项目“原稿设置方向”),能够简便地进行模式设定变更操作。
图28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参照图28,说明详细的动作例。图28与图2相同,但在步骤S12和步骤S13之间执行步骤S31、S32的处理的点等上不同。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1中,执行模式设定动作等。
具体地说,若用户UA按下向导注册按钮BN1(图3),则图像形成装置1将向导注册按钮BN1的按压操作视为“向导注册处理”的开始指示,开始接受向导的注册操作。然后,假设用户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与“全色”有关的模式设定操作,进而还进行与“两点装订”有关的模式设定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用户的该模式设定操作,关于“全色”和“两点装订”,分别执行向导注册动作和模式设定动作。
这里,根据用户UA进行的“两点装订”的模式设定动作,图像形成装置1附加地(并且自动地)进行与“原稿设置方向(原稿的朝向)”和“装订方向”有关的模式设定。具体地说,如上述那样,图像形成装置1将“原稿的设置方向”自动设定为“朝上”,并将“装订方向”自动设定为“左装订”。这样,在有关“两点装订”的模式设定动作上附随附加性的自动模式设定动作。因此,有关“两点装订”的模式设定动作也表现为是“自动设定附随动作”。另外,当该自动模式设定动作中的识别内容上存在错误时,产生上述那样的问题。
若用户UA如上述那样完成有关两个项目(“全色”以及“两点装订”)的设定动作,则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上放置原稿,并按下预览按钮BN5。这里,假设以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上朝右放置了原稿的状态(参照图23)下按压预览按钮BN5。
图像形成装置1响应于预览按钮BN5的按压操作,以光学方式读取原稿,并生成预览图像(步骤S12)。
在以下的步骤S31中,图像形成装置1判定在步骤S11中的模式设定动作中是否在进行“自动设定附随动作”。例如,有关“两点装订”的模式设定动作被判定为是与“原稿设置方向”和“装订方向”有关的“自动设定附随动作”。
并且,当判定为在模式设定动作中进行“自动设定附随动作”时,从步骤S31进至步骤S3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没有进行“自动设定附随动作”时,不经由步骤S32而直接进至步骤S13。
在步骤S32中,图像形成装置1将对应于“自动设定附随动作”的设定项目自动注册为“向导项目”。具体地说,关于“两点装订”,两个设定项目(“原稿设置方向”和“装订方向”)被自动注册为“向导项目”。换言之,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自动设定动作决定了其设定内容的该两个设定项目被决定为再设定的对象项目(“向导项目”),且进行注册。
然后,在步骤S13(S13b)中,附带预览画面GB1(GB18)(图29)显示在触摸屏63上。
在该附带预览画面GB18的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中,示出已进行“全色”设定且“两点装订”设定的情况。
此外,在附带预览画面GB18的向导显示区域R2中,设置了子区域R25、R26。子区域R26是显示由用户对每个作业决定的“向导项目”的区域。在图29中,在子区域R26中,“全色”和“两点装订”的两个设定项目作为由用户对该作业所注册的“向导项目”而显示。另一方面,子区域R25是显示作为对应于“自动设定附随动作”的设定项目而自动注册的“向导项目”的区域,在子区域R25中,“原稿设置方向”和“装订方向”的两个设定项目作为自动注册的“向导项目”而显示。
如图29所示,该预览图像PV是不同于用户UA所想的目标印刷输出物的图像的图像。这是因为如上述那样,图像形成装置1未能准确地识别出用户UA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上朝右放置了原稿的情况等。即,起因于在与“两点装订”(“自动设定附随动作”)关联的自动设定内容上存在错误。
此后,执行与步骤S14以后相同的动作。
若用户UA观看预览图像PV后判定为在与“两点装订”关联的两个设定项目(“原稿的设置方向”和“装订方向”)的自动设定内容上存在错误,则能够利用向导显示区域R2的菜单图像MN内的“向导项目”而执行模式设定操作。另一方面,若观看预览图像PV后判定为自动设定内容正确时,原样按下开始按钮BN9。
以下,进一步说明用户UA关于“两点装订”判定为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的自动设定内容上存在错误的情况。
若用户UA按下“原稿设置方向(原稿的朝向)”按钮BT56(图29),则图像形成装置1响应于该按压操作,将对应于该按压对象的按钮BT56的设定项目的详细设定图像(新的菜单图像MN)显示到向导显示区域R2。具体地说,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上显示与“原稿的设置方向”有关的详细设定用的菜单图像MN(参照图30)。详细地说,在向导显示区域R2上显示具有用于设定“原稿设置方向”的按钮(“上(0度)”按钮BT61、“下(180度)”按钮BT62、“左(270度)”按钮BT63、“右(90度)”按钮BT64)的菜单图像MN。
此外,用户UA能够利用该详细设定画面而进行设定变更操作。例如,能够将“原稿设置方向”从“上(0度)”设定变更(模式再设定)为“右(90度)”。详细地说,用户UA通过按下“右”按钮BT64而将“右”设为选择状态(并且将“上”设为非选择状态),然后按下“更新”按钮BT49。这样,进行与向导项目“原稿设置方向”有关的再设定动作(步骤S16)。
图像形成装置1响应于“更新”按钮BT49的按压操作,基于设定变更操作后的设定内容(有关再设定项目的再设定后的设定内容)而更新预览图像PV,并将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显示到预览显示区域R1(步骤S17)。结果,图30那样的更新后的画面GB3(GB38)显示在触摸屏63上。在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中,两点装订的位置从原稿的“下侧”变更为“左侧”。用户UA通过视觉识别画面GB3内的预览图像PV,从而能够确认两点装订的位置被适当地变更的情况。
然后,若在适当的定时按下开始按钮BN9,则处理对象图像基于再设定后的设定内容而印刷输出(步骤S18)。其结果,用户UA能够获得图22所示那样的目标印刷输出状态的印刷输出物。
如上所述,在附带预览画面GB18(图29)中,与“两点装订”相关联地自动设定的两个设定项目(“原稿设置方向”和“装订方向”)作为“向导项目”而自动显示。因此,用户UA能够利用已注册的“向导项目”简便地进行设定变更,而无需自己注册花费时间。换言之,用户能够简便地变更通过图像形成装置自动设定的设定项目的内容。特别,用户能够容易修正图像形成装置的错误识别。
另外,在上述中例示了在步骤S11中执行模式设定动作和向导注册动作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步骤S11中只进行模式设定动作。具体地说,关于“全色”以及“两点装订”可以仅执行模式设定动作而不执行向导注册动作。然后,可以进行与自动设定项目(“两点装订”)相关联的“向导项目”(“原稿设置方向”和“装订方向”)的自动注册动作(步骤S31、S32)。这时,在图29中不显示子区域R26内的按钮(或者子区域R26本身),但子区域R25内的按钮BT56、BT57与上述的第4实施方式同样地显示。从而,能够获得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5.变形例等>
以上,说明了该发明的实施方式,但该发明不限于上述说明的内容。
<使用期待度(预想使用频率)>
例如,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通过用户手动地进行向导注册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向导项目”以规定的基准分类注册,并根据其分类结果在附带预览画面GB1(也记为GB4)的菜单图像MN内分类显示该多个“向导项目”(参照图32)。作为分类基准,例示了用户的使用期待度(用户的使用频率的期待值)等。该“使用期待度”也表现为使用频率的预测值或者预想使用频率等。
图31是表示这样的变形例的注册用画面GA4(GA41)的图,图32是表示该变形例的附带预览画面GB4(GB41)的图。
注册用画面GA4(图31)是响应于画面GA1的“双面/汇集”按钮B T14(图3)的按压而显示在触摸屏63上的画面。
在该画面GA4中设置了“双面”、“2in1”、“4in1”、“8in1”等各种模式设定用的按钮。用户能够利用该画面GA4进行该各种模式设定。具体地说,通过在紧接着设定项目按钮而按下画面GA4内所设置的期待度指定按钮(“大”、“中”、“小”)BT71、BT72、BT73中的一个后按下OK按钮,从而对与该设定项目按钮对应的设定项目进行设定(模式设定),并且将该设定项目还注册为“向导项目”。此外,在注册“向导项目”时,基于期待度指定按钮BT71~BT73的指定内容的使用期待度与该向导项目相关联地注册。
具体地说,通过按下“(单面>)双面”按钮B T142和期待度“大”按钮BT71和OK按钮BT29,从而项目“双面”作为使用期待度“大”的项目而被分类注册。此外,通过按下“2in1”按钮BT146和期待度“大”按钮BT71和OK按钮BT29,从而项目“2in1”作为使用期待度“大”的项目而被分类注册。同样地,通过按下“4in1”按钮B T147和期待度“中”按钮BT72和OK按钮BT29,从而项目“4in1”作为使用期待度“中”的项目而被分类注册。此外,通过按下“8in1”按钮B T148和期待度“小”按钮BT73和OK按钮BT29,从而项目“8in1”作为使用期待度“小”的项目而被分类注册。这样,多个“向导项目”根据使用期待度(预想使用频率)而被分类注册。
然后,在预览按钮BN5的按压后,图32所示那样的附带预览画面GB4(GB41)显示在触摸屏63上。在该画面GB41的向导显示区域R2内,两个向导项目(“双面”以及“2in1”)被分类为期待度“大”而显示,向导项目“4in1”被分类为期待度“中”而显示,向导项目“8in1”被分类为期待度“小”而显示。详细地说,期待度“大”的向导项目显示在子区域R61中,期待度“中”的向导项目显示在子区域R62中,期待度“小”的向导项目显示在子区域R63中。这样,在向导显示区域R2(详细地说是菜单图像MN)内多个“向导项目”根据预想使用频率而分类显示。
用户利用这些向导项目,能够进行与处理对象图像有关的设定变更操作,并且能够在预览图像PV中直接确认其设定变更结果。尤其,由于作为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向导项目”根据使用期待度(预想使用频率)而分类,因此用户容易找出所期望的“向导项目”。
另外,这里例示了对应于“使用期待度”的“向导项目”与模式设定同时通过用户手动注册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与“向导项目”有关的上述那样的分类注册动作也可以使用户在执行作业前预先执行。例如,可以在执行复印作业前的规定时刻(详细地说是初始注册时刻等),根据各用户的规定的操作而调用规定的注册用画面(图31相同的画面),并在该复印作业之前预先进行分类注册动作。此外,也可以在此后执行复印作业时响应于预览按钮BN5的按压等,显示与图32相同的附带预览画面GB4。根据此,分类注册的多个“向导项目”(“固定向导项目”)的分类注册结果可在多个作业中公共地利用。尤其,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不需要对每个作业进行分类注册动作,因此能够减少注册花费的时间,并且能够适当地利用与“使用期待度”对应的多个“向导项目”。尤其,用户能够有效地利用对多个作业公共地显示的“使用期待度”而找出所期望的“向导项目”。
此外,这里例示了通过用户注册与“使用期待度”对应的“向导项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管理者来注册与“使用期待度”对应的“向导项目”。这时,用户不需要对每个作业进行向导注册,因此能够减少用户花费的时间。
<节约资源向导>
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等中,例示了图像形成装置1所固有的“向导项目”(固定向导项目)通过管理者等在开始处理对象作业之前预先注册到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作为这样的“固定向导项目”,也可以预先注册有助于节约资源的设定项目。例如,也可以将“双面”、“2in1”、“4in1”、“8in1”等削减印刷用纸的使用张数且有助于节约资源的设定项目作为“节约资源推动项目”等预先注册到图像形成装置1。另外,有助于节约资源的上述那样的向导项目也被称为“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
图33是表示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显示了这样的“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的附带预览画面GB4(GB42)的图。这里,假设图像形成装置1中所注册的“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在附带预览画面GB42中始终显示。
图33的画面GB42在向导显示区域R2内具有子区域R55、R56。
子区域R56是与上述第1或者第2实施方式等同样地表示由用户对每个作业决定的“向导项目”的区域。在子区域R56中,“全色”和“顶角装订”的两个设定项目作为由用户对该作业所注册的“向导项目”而显示。
另一方面,子区域R55是表示对装置1预先注册的“节约资源推动项目”的区域。在子区域R55中,“(单面>)双面”、“2in1”和“4in1”的3个设定项目作为“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在图中记为“节能”)而显示。
用户UA利用该画面GB42,能够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模式再设定动作等。例如,利用作为子区域R55内的“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的“4in1”,能够进行将“1in1”变更为“4in1”的设定动作(再设定动作)。
根据此,用户能够利用“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简便地执行设定变更操作,并且能够推动节约资源。尤其,由于预先对“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进行了向导注册,因此在利用“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时,用户不需要对每个作业进行向导注册,因此减少用户花费的时间。
另外,这里例示了“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预先注册到图像形成装置1且在画面GB1中始终显示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而切换是否显示“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具体地说,可以在初始设定中“节约资源推动项目”不显示在画面GB1中,并根据规定的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节能按钮(未图示)的按压操作等)使“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显示到画面GB1。换言之,可以根据规定的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节能按钮(未图示)的按压操作等),对“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进行“向导注册”。尤其,优选多个“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根据该操作而统一注册显示。
通过这样根据用户的操作输入而切换是否显示“节约资源推动向导项目”等,能够反映用户的意思。尤其,当用户不希望存在多个“向导项目”时,还能够抑制菜单图像MN内的向导项目的数目。
<向导历史信息的利用>
此外,“向导项目”的选择方法不限于上述的方法。例如,也可以在新的作业中利用过去注册且利用过的向导项目(也被称为向导历史信息或者注册历史信息)。另外,在以下,假设有关多个向导项目的向导历史信息MA在每当执行作业时更新且记录到存储单元5。并且,例示在执行多个作业后执行某一作业JB0时,利用与该多个作业有关的向导历史信息(过去的向导信息)进行再设定动作等的情况。
具体地说,在执行多个作业后执行某一作业JB0时,首先若用户UA按下操作面板单元60内的向导历史按钮BN2(图34),则图像形成装置1将包含向导历史信息MA的历史信息显示画面GC显示到触摸屏63。
图34是表示向导历史信息MA等的图。如图34所示,向导历史信息MA具有通过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用户伴随“向导”注册操作而执行的多个作业的历史信息。具体地说,关于各作业,记录了作业的执行日的日期时间、作业的执行用户名、在该作业中实际设定的模式名、在该作业中注册的向导项目名等。
例如,在图34的向导历史信息MA的最上段(“编号1”)中,示出了用户UA在2009年9月25日执行的作业。此外,记载了在该作业中注册了“双面”、“顶角装订”和“两点装订”的3个向导项目,其中实际进行了两个向导项目(“双面”、“顶角装订”)的模式设定,利用该模式设定的设定内容执行了作业的情况。
同样地,在该向导历史信息MA的第2段(“编号2”)中,示出了用户UB在2009年9月26日执行的作业。此外,记载了在该作业中注册了“全色”和“2in1”的两个向导项目,其中实际利用该两个向导项目中的一个向导项目“全色”的模式设定内容执行了作业的情况。
这样,在历史信息显示画面GC中显示向导历史信息(注册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多个作业的历史信息。并且,如下述那样,利用该历史信息显示画面GC,接受作为该多个作业中应参照的作业的参照作业的指定输入。
具体地说,用户阅览该向导历史信息MA,选择接近所期望的设定的作业(JB1等)作为参照作业。更详细地说,用户执行从该向导历史信息MA中检索并选择与实际对象的作业JB0相似的作业JB1的选择操作。
例如,设想存储了用户UA在不久之前(2009年9月25日等)自己执行了与当前想要执行的作业JB0相似的作业JB1的情况。这时,用户UA基于自身的记忆等,从向导历史信息MA中检索相似作业(向导历史信息MA内的“编号1”的作业等)JB1后将其选择作为参照作业。并且,用户UA按下触摸屏63的编号1的向导栏。然后,若用户UA进一步按下预览按钮BN5,则图像形成装置1读取在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上放置的原稿,并将图35所示那样的画面GB1(GB19)显示在触摸屏63上。
在画面GB19中,生成并显示基于在作业历史内的参照作业JB1中实际设定的模式设定内容的预览图像PV。这里,假设图像形成装置1对于作业JB0也应用在参照作业JB1中所设定的模式设定(“双面”以及“顶角装订”)。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在画面GB19的菜单图像MN内显示在参照作业JB1中所注册的3个向导项目(“双面”、“顶角装订”、“两点装订”)(详细地说是按钮BT81、BT82、BT83)。
然后,用户能够基于预览图像PV而确认是否设定了所期望的内容。当有关当前的作业JB0的所期望的设定内容与过去的作业JB1的设定内容为完全相同的设定内容时,用户UA通过原样按下开始按钮BN9,从而能够获得所期望的印刷输出物。
另一方面,当有关当前的作业JB0的所期望的设定内容与过去的作业JB1的设定内容有一部分不同时,用户UA能够利用菜单图像MN内的“向导项目”而执行再设定动作。换言之,能够基于历史信息而利用相似的设定内容。
例如,通过利用向导项目“两点装订”,能够执行与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再设定动作。或者,通过利用向导项目“双面”,还能够执行如下那样的再设定动作。
具体地说,若用户UA按下向导显示区域R2内的向导项目“双面”按钮BT81,则图像形成装置1更新画面GB内的菜单图像MN。具体地说,具有对“双面”进行模式设定的“设定”按钮BT84和解除“双面”的模式设定的“解除”按钮BT85的菜单图像MN(参照图36)显示在触摸屏63上。另外,在该时刻,预览图像PV尚未被更新。
然后,若用户UA按下解除按钮BT85后进一步按下更新按钮BT49,则图像形成装置1生成与再设定内容对应的(更新后的)预览图像PV。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更新预览显示区域R1内的预览图像PV,将图36所示那样的画面GB3(GB39)显示到触摸屏63。在画面GB39(图36)的预览显示区域R1内,显示的不是示意性地表示“双面”的预览图像PV,而是示意性地表示“单面”的预览图像PV。由此,用户UA能够知晓设定变更后的内容。
如上所述,用户UA能够从该向导历史信息MA中检索并选择与实际对象的作业JB0相似的作业JB1,并利用该作业JB1中所注册的“向导项目”。从而,能够有效活用过去的历史信息。
或者,同样地,当用户UA执行新的作业JB0时,在用户UA得知存在与该新的作业相似且他人(例如用户UB)过去执行过的作业JB2的情况下,还能够利用与该相似作业JB2有关的向导。
<不显示向导>
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等中例示了对图像形成装置1固定地记录多个“向导项目”的情况。但是,若有特别多的“向导项目”显示在菜单图像MN中,则有时操作者不易找出所期望的选项。此外,由于向导显示区域R2的面积被限定,因此若想要显示多个“向导项目”,则各“向导项目”的大小将变小。
因此,通过基于“向导使用信息”来删除一部分“向导项目”,从而还能够进行改变以便进一步有效地利用有限大小的菜单图像MN。例如,向导注册单元12基于向导使用信息MB,将多个向导项目中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向导项目”判定为是“不需要的向导项目”,并将该不需要的向导项目从菜单图像MN内的显示对象项目(应设为菜单图像MN内的显示对象的向导项目)中排除即可。另外,在以下,假设该向导使用信息MB在每当执行作业时更新而记录到存储单元5。此外,这里假设通过用户操作来赋予不需要向导删除指示(表示应删除不需要的向导项目的指示),并且响应于该不需要向导删除指示而执行“向导项目”的删除动作。
图37是表示记录了向导使用信息MB的数据表的内容的图。如图37所示,在该向导使用信息MB中示出了各向导项目的过去的使用状况。例如,关于“双面”,记录了总使用次数为“150”次,过去两个月的使用次数为“50”次,最终使用日期为“2009年9月26日”。
图像形成装置1响应于通过用户操作而赋予的不需要向导删除指示,基于“向导使用信息”而检索并输出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向导项目”。作为有关“向导项目”的该规定的条件,例如例示满足表示“在过去两个月间的使用次数为5次以下”的条件和表示“从最终使用日期开始经过了一个月”的条件中的一个等。
在图37的向导使用信息中,向导项目“顶角装订”由于其使用次数为4次,因此满足“在过去两个月间的使用次数为5次以下”的条件。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将该向导项目“顶角装订”决定为应从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删除)的项目。此外,若假定现在是2009年9月26日,则向导项目“全色”由于其最终使用日期为2009年6月29日,因此满足“从最终使用日期开始经过了一个月”的条件。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将该向导项目“全色”也决定为应从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删除)的项目。
在图37中,判断结果记载在最右栏。基于这样的判断结果,“顶角装订”和“全色”的两个向导项目从菜单图像MN内的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删除)。另一方面,不满足上述条件的剩余的项目“双面”以及“2in1”作为菜单图像MN内的显示对象项目而维持。
根据此,在多个“向导项目”中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向导项目(判断为不需要)不显示在菜单图像MN中,只有比较少数的剩余的向导项目会显示,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向导显示区域R2(菜单图像MN)。
另外,这里例示了在特定的“向导项目”满足规定的条件的情况下,只是决定不将该特定的“向导项目”显示到向导显示区域R2(将该特定的向导项目设为不显示),并且在将特定的“向导项目”保留在数据表内的前提下从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删除)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满足规定的条件的“向导项目”从图像形成装置1的数据表本身中也删除。
此外,这里例示了通过用户操作而赋予不需要向导删除指示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图像形成装置1在定期的(或者不定期的)规定定时自动地执行上述那样的排除动作。
<临时放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在附带预览画面GB中菜单图像MN和预览图像PV始终同时并列显示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响应于菜单放大按钮BN4(图8)的按压操作,临时消除预览图像PV从而对菜单图像MN进行放大显示。
详细地说,也可以在显示了图38那样的附带预览画面GB4(GB43)的状态下,若按下菜单放大按钮BN4,则图像形成装置1代替附带预览画面GB1,将菜单放大显示画面GD(图39)显示到触摸屏63。在菜单放大显示画面GD中,不显示预览图像PV,取而代之菜单图像MN被放大且跨越触摸屏63的大致整个范围而显示。另外,若按下“返回”按钮BT59,则触摸屏63中的显示状态恢复为显示了图38的附带预览画面GB1的原来的状态。此外,在利用图39的放大菜单图像MN内所显示的按钮BT91~BT94进行了设定变更时,在恢复后的附带预览画面GB1中,显示该设定变更后的预览图像PV(反映了再设定内容的预览图像PV)。
根据此,当用户想要临时对菜单图像进行放大显示时,还能够满足该用户的希望。
<其他>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复印作业,但不限于此。例如,在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存储单元5的规定区域(箱(box))内存储的文档数据等进行印刷输出的情况(执行所谓的箱印刷作业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上述的思想。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向导项目”本身或者与“向导项目”的下位层有关的菜单项目显示到画面GB1的菜单图像MN等的情况,但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使与“向导项目”的上位层有关的菜单项目也能够显示到画面GB1的菜单图像MN等。详细地说,当“顶角装订”被向导注册时,若按下画面GB1的菜单图像MN内的“顶角装订”按钮BT42(图7),则除了图8的左上按钮BT46、右上按钮BT47、解除按钮BT48之外,还显示用于调用与相对上位的“装订”项目有关的菜单项目的选项即可。假设该“装订”项目中还包含另一项目的“两点装订”的设定项目。根据此,能够简便地执行多个种类的设定变更,即能够简便地扩大设定变更中的选择幅度。
或者,也可以使与“向导项目”的同一层有关的菜单项目也能够显示到画面GB1的菜单图像MN等。详细地说,也可以在按下画面GB1的菜单图像MN内的“顶角装订”按钮BT42(图7)时,除了按钮BT46~BT48之外,还显示与同一层的另一项目“两点装订”的选项。由此也能够简便地执行多个种类的设定变更。

Claims (1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生成部件,生成表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的印刷输出状态的预览图像;以及
输入输出部件,显示具有作为所述预览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预览显示区域和作为包含有关所述印刷处理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在内的菜单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的画面,并且接受有关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变更输入,
所述生成部件基于关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所接受的设定变更后的设定内容,再次生成所述预览图像,
所述输入输出部件将再次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在所述预览显示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部件,将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进行的自动设定动作中其设定内容被自动决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部件,对每个作业注册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部件将在有关处理对象作业的模式设定操作中进行了模式设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而选择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述注册部件对一个设定项目进行模式设定的同时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而对与所述一个设定项目冲突的其他设定项目不进行模式设定而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对象项目来注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而注册的多个设定项目中,所述显示部件区分显示进行了模式设定的所述一个设定项目和没有进行模式设定的所述其他设定项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在处理对象作业的开始前预先注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根据管理者的指示输入在所述处理对象作业的开始前预先注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是对每个用户决定而预先注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部件,存储对每个作业注册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注册历史信息,
所述输入输出部件将所述注册历史信息中包含的多个作业的历史信息显示到历史信息显示画面上,接受作为所述多个作业中应参照的作业的参照作业的指定输入,并将该指定的参照作业中所注册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显示到所述菜单图像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部件,将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根据预想使用频率而分类注册,
所述显示部件将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根据预想使用频率而分类显示到所述菜单图像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部件,将有助于节约资源的设定项目的特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册部件响应于用户进行的规定的操作输入,将所述特定的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来注册。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输出部件显示包含有关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多个详细设定项目的所述菜单图像,并且接受有关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所述多个详细设定项目的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更输入,根据所述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更输入,更新显示对应部分已被更新的所述预览图像。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注册部件,注册多个设定项目作为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以及
存储部件,存储有关所述多个设定项目的使用信息,
所述注册部件基于所述使用信息,将所述多个设定项目中满足规定条件且判定为不需要的设定项目从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显示对象项目中排除。
16.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生成表示有关印刷处理的对象图像的印刷输出状态的预览图像的步骤;
b)显示具有作为所述预览图像的显示区域的预览显示区域和作为包含有关所述印刷处理的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在内的菜单图像的显示区域的再设定项目显示区域的画面的步骤;
c)接受有关所述菜单图像内的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的设定变更输入的步骤;
d)基于关于所述再设定用的设定项目所接受的设定变更后的设定内容,再次生成所述预览图像的步骤;以及
e)将再次生成的所述预览图像显示在所述预览显示区域的步骤。
CN2011101079996A 2010-04-30 2011-04-2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Pending CN1022383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4833/10 2010-04-30
JP2010104833A JP2011234264A (ja) 2010-04-30 2010-04-30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8307A true CN102238307A (zh) 2011-11-09

Family

ID=44858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79996A Pending CN102238307A (zh) 2010-04-30 2011-04-28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67634A1 (zh)
JP (1) JP2011234264A (zh)
CN (1) CN1022383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040A (zh) * 2012-09-18 2017-06-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0138997A (zh) * 2015-10-27 2019-08-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7865B2 (ja) * 2008-07-25 2011-10-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EP2689321A1 (en) * 2011-03-25 2014-01-29 OCE-Technologies B.V. A reproduction system for printing and copying digital documents
JP2014233919A (ja) * 2013-06-03 2014-12-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端末装置、印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6405112B2 (ja) * 2014-04-18 2018-10-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390267B2 (ja) * 2014-08-25 2018-09-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14914B2 (ja) * 2015-06-04 2018-04-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操作画面制御方法
JP7069962B2 (ja) * 2018-03-29 2022-05-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6016A (ja) * 2005-12-09 2007-06-28 Brother Ind Ltd 複写機,複写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136978A (zh) * 2006-08-29 2008-03-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打印机控制装置
CN101640747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预览显示方法
US20100053695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Atsushi Togam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2010056904A (ja) * 2008-08-28 2010-03-11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66016A (ja) * 2005-12-09 2007-06-28 Brother Ind Ltd 複写機,複写機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136978A (zh) * 2006-08-29 2008-03-05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打印机控制装置
CN101640747A (zh) * 2008-07-30 2010-02-03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预览显示方法
JP2010056904A (ja) * 2008-08-28 2010-03-11 Sharp Corp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US20100053695A1 (en) * 2008-09-02 2010-03-04 Atsushi Togami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040A (zh) * 2012-09-18 2017-06-13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6851040B (zh) * 2012-09-18 2019-04-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0138997A (zh) * 2015-10-27 2019-08-16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234264A (ja) 2011-11-17
US20110267634A1 (en) 2011-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8307A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2694942B (zh) 图像处理装置、操作方法显示方法及画面显示方法
US10652412B2 (en) Operation conso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operation console, and method of displaying information on the operation console
CN108093152B (zh)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US9088678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operational event determining method
JP2010003098A (ja) 入力装置、操作受付方法および操作受付プログラム
US2014036241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setting inser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9426316B2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displaying method
CN101354548A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20150046864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01750928A (zh) 显示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显示控制方法
JP5795465B2 (ja) 表示装置
US9262107B2 (en) Apparatus, system,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method that perform batch image forming
US8982397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operational event determining method
US6621993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mage-job linking method
JP20092395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195915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hanging layout, and storage medium
EP3521936B1 (en) Display input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display input device
JP2008044174A (ja)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用コンピュータの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0177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996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45556A (ja) 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428133C (zh) 文件管理装置
JP715185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013222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recording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