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7802A -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容器箝位电路 - Google Patents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容器箝位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7802A
CN102237802A CN2011101090552A CN201110109055A CN102237802A CN 102237802 A CN102237802 A CN 102237802A CN 2011101090552 A CN2011101090552 A CN 2011101090552A CN 201110109055 A CN201110109055 A CN 201110109055A CN 102237802 A CN102237802 A CN 102237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resonant
capacitor
clamp
capacitanc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090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7802B (zh
Inventor
F·沙夫迈斯特
H·菲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DA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DE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3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7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7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 H02M3/338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in a self-oscillating arrangement in a push-pull circuit arrang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Abstract

谐振变换器包括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1、2),以便连接电压源(VBulk)。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包括至少一个谐振电感、至少一个谐振电容器(C1、C2、Cs)、和变压器(T1、T1_a、T1_b)的至少初级绕组的谐振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并连接至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第三二极管(D3)沿导通方向从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至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第四二极管(D4)沿导通方向从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比较器(5)连接至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比较器(5)连接至脉冲控制单元(3)以便控制第一与第二开关(S1、S2)。

Description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容器箝位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谐振变换器,包括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以便连接电压源,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其中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其中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谐振电感、至少一个谐振电容器、和变压器的至少初级绕组的谐振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并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第一端。
背景技术
谐振变换器,尤其是LLC谐振变换器,由于它们高的效率、低的EMI辐射水平和获得高的功率密度的能力而日益流行。另外的优点是尺寸小、重量轻和效率高。
典型的LLC谐振变换器拓扑结构包括半桥拓扑结构和全桥拓扑结构。在谐振回路或谐振网络中,布置有其中已知串联拓扑结构和并联拓扑结构的谐振电感器和谐振电容器。在零电压开关(ZVS)或零电流开关(ZCS)拓扑结构中,所关心的是高频开关以及最小的开关损耗。以高频操作的LLC谐振变换器能提高效率并减小器件的尺寸。
许多应用的要求是变换器充足的保持时间,使得在电源故障的情况下,全功率输出维持足够长的周期,例如大约20ms至50ms。。
此外,变换器必须能够安全地操作,并且短路或过载状态的情况下(即在输出短路或者在高于连接至输出的用电设备的指定功率消耗的情况下)不受破坏。因此,必须保护变换器的元件,尤其是谐振电容器,免受在这样的过载中可出现的过电压状态或其他状态的影响。
在已知的半桥拓扑结构中,电压源连接至串联连接的一对开关和串联连接的一对谐振电容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连接在开关与谐振电容器之间。这种拓扑结构广泛地用于各种应用。
在Bo Yang于2003年向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Polytechnic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的系提交的论文“Topology Investigationfor Front End DC/DC Power Conversion for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Power System”中,提出将二极管并联连接至已知的半桥拓扑结构的谐振电容器,以便在输出的过载或短路状态期间限制谐振电容器电压和谐振电流。
谐振电容器电压的箝位出现的输出功率区域取决于谐振电路元件的连系尺寸。对于合理的设计,箝位应差不多高于额定输出功率生效。一方面,这确保最佳的谐振限流,而另一方面,这是考虑部分负荷状态的最有效的设计。由设计设定的谐振电容器电压越高,则变换器的部分负荷效率越高。
然而,描述的箝位方法不利于转换器的用于保持功能性的升压特性。由于在保持状态期间高电压被降低,所以谐振电容器电压的箝位出现的输出功率的区域被扩展,这在高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导致减少的保持时间(hold up time)。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形成一种和初始提及的技术领域有关的谐振变换器,该谐振变换器同时提供用于在过载或者短路状态期间的谐振电容器电压和谐振电流的限制,以及在高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的改善的保持时间。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由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指定。根据本发明,
a)第三二极管沿导通方向(conduction direction)从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箝位电容器的第一端,
b)第四二极管沿导通方向从箝位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第二端,
c)比较器连接至箝位电容器的第一与第二端,以及
d)比较器连接至脉冲控制单元,以便控制第一与第二开关。
这样的谐振变换器具有的优点是在正常运行状态期间,因此在无保持状态的情况下,箝位电容器经由第三与第四二极管充电至电压源的高电压(bulk voltage)。当高电压由于保持状态而降低时,箝位电容器的电压保持恒定,因此保持时间得以延长。在过载状态的情况下,将谐振电容器的电压箝位至箝位电容器的电压。由于能量转移至箝位电容器,所以箝位电容器的电压在过载状态期间上升。脉冲控制单元设计成使得开关频率在过载状态时提高,以使谐振电流减小,并使得由此谐振电容器的箝位消失。
优选地,放电单元的第一端连接至箝位电容器的第一端,而放电单元的第二端连接至箝位电容器的第二端。
放电单元设置用于复位箝位电容器的电压和谐振变换器合理的操作。
在优选实施例中,放电单元包括串联连接的开关和电阻器。
单个电阻器是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可与低的输出功率效率指标冲突。因此,放电单元具体的构造取决于电源的短路行为的具体规范,并且可开发用于特定的需求。
优选地,至少一个离散电感器串联连接至初级绕组,以便限定至少一个谐振电感。因此,谐振电感由电路的两个元件形成。
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谐振电感由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磁化电感单独地限定。因此,不需要附加的电感器以便形成谐振电感。
优选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第一二极管沿导通方向从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箝位电容器的第一端,第二二极管沿导通方向从箝位电容器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并且变压器的初级绕组,具有可选择地串联连接的离散电感器,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器的第二端之间以及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容器的第一端之间。
第一电容器与第二电容器可分别具有谐振电容相同的一半电容Cs/2。这样的谐振变换器具有半桥拓扑结构。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四开关的第一端子,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并且包括至少一个谐振电感、至少一个谐振电容器、和至少一个变压器的谐振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并连接至第四开关的第一端,其中脉冲控制单元布置成控制第三与第四开关。
这样的谐振变换器具有全桥拓扑结构。
优选地,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可选择地串联连接有离散谐振电感器的第一子部的第一子部连接在第一开关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谐振电容器的第一端之间,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可选择地串联连接有离散谐振电感器的第二子部的第二子部连接在谐振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第三开关的第二端以及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之间,第一中点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谐振电容器的第一端与箝位电容器的第一端之间,第二中点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谐振电容器的第二端与箝位电容器的第一端之间,第三中点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的第二端与谐振电容器的第一端之间,并且第四中点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的第二端与谐振电容器的第二端之间。
优选地,离散电感器分别并联连接至变压器,电感器的离散第一子部连接至变压器的第一子部,并且电感器的离散第二子部连接至变压器的第二子部,以便限定至少一个谐振电感。这样的离散电感器在设计谐振变换器时允许更大的灵活性。
在优选实施例中,电容器并联连接至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因此能抑制电压源的瞬态,以便在期望的运行点运转谐振变换器。
其他有利的实施例和特征组合从以下的详细说明和权利要求的全体产生。
附图说明
用于解释实施例的附图示出:
图1示出实现先前已知的箝位方案的LLC谐振变换器;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C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半桥拓扑结构);
图3定性地示出LLC谐振变换器的保持状态期间的波形(根据本发明:实线;先前的箝位方案:虚线);
图4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LLC谐振变换器的过载状态期间的波形;以及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LL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全桥拓扑结构)。
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被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实现先前已知的箝位方案的LLC谐振变换器。高电压源VBulk连接至LLC谐振变换器的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1、2。在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1、2之间连接有大电容器CBulk。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而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因此,第一与第二开关S1、S2串联连接,并且两者并联连接至大电容器CBulk和高电压源VBulk。此外,再次与大电容器CBulk和第一与第二开关S1、S2并联,第一谐振电容器C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第一谐振电容器C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谐振电容器C2的第一端。第二谐振电容器C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
优选地,第一电容器C1与第二电容器C2各具有相同的电容Cs/2。
谐振电感器Ls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之间的接点。谐振电感器Ls的第二端连接至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端。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一谐振电容器C1的第二端与第二谐振电容器C2的第一端之间的接点。
根据图1,磁化电感Lm设置在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磁化电感Lm可由与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并联连接的离散电感器提供和/或磁化电感Lm是由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产生的电感。
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之间。另一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之间。这些二极管可以是第一或第二开关S1、S2的主要部分,或者它们可作为分立元件连接。
当二极管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时,二极管传导从第一点到第二点的电流,并且二极管阻碍从第二点到第一点的电流。
开关可实现为P沟道或N沟道MOSFET开关,其中源极S分别形成开关的第一或第二端(a first respectively a second end of a switch),而漏极D分别形成开关的第二或第一端。开关的栅极G连接至脉冲控制单元3,以便控制LLC谐振变换器的操作。
第一二极管D1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一电容器C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之间。第二二极管D2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之间。
在次级侧上,变压器T1具有串联连接的第一与第二次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和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7。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同步元件Sync1的第一端。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同步元件Sync2的第一端。第一同步元件Sync1的第二端和第二同步元件Sync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出端子8。输出电容器CO连接在第一输出端子7与第二输出端子8之间。
第一与第二同步元件Sync1、Sync2可包括二极管和/或开关,例如MOSFET开关。第一与第二同步元件Sync1、Sync2设计成整流在第一与第二次级绕组中引起的电流,并向第一与第二输出端子7、8提供整流输出电压VO
如图1所示的LLC谐振变换器的操作是众所周知的。二极管D1与D2用于在过载状态下将第一与第二谐振电容器C1与C2的电压箝位至高电压Vbulk。得到的效果是在第一与第二输出端子7、8处在过载或短路状态期间的谐振电容器电压的限制和谐振电流的限制。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现箝位方案的LLC谐振变换器的初级侧。高电压源VBulk、大电容器CBulk、第一与第二开关S1、S2、谐振电感器Ls、磁化电感Lm、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和第一与第二电容器C1、C2确切布置如图1所示。该LLC谐振变换器的谐振电路包括谐振电感器Ls和第一与第二电容器C1、C2,其中谐振电路的第一端由谐振电感器Ls的第一端形成。LLC谐振变换器的具有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的次级侧在图2中未示出。优选地,第一电容器C1与第二电容器C2分别具有相同的电容Cs/2。
然而,第一与第二二极管D1、D2连同其他元件不同地布置如下。
第一二极管D1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一电容器C1的第二端与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之间。第二二极管D2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C2的第一端之间。第三二极管D3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一电容器C1的第一端与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之间。第四二极管D4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之间。
比较器5连接至箝位二极管Cclamp的第一与第二端。比较器5适合于产生馈送至脉冲控制单元3以便控制第一与第二开关S1、S2的脉冲禁止信号4。
对于合理的操作,放电单元6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以便复位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单个电阻器是简单的解决方案,但可与低的输出功率效率指标冲突。因此,辅助的放电单元6具体的构造取决于电源的短路行为的具体规范,并且可研制用于特定的需求。
图3定性地示出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箝位方案(实线)的LLC谐振变换器和实现先前已知的箝位方案的LLC谐振变换器(虚线)的保持状态期间的波形。
在t1处,保持状态出现,并且高电压开始降低。在t2处,先前的箝位方案中的谐振电容器电压的箝位开始,并且输出电压VO开始降低(虚线)。为了克服该缺点,提出根据图2所示的本发明的先进的箝位方案。与图1所示的先前的箝位方案相比较,增加了电容器Cclamp和二极管D3与D4。此外,为合理的操作提出用于生成脉冲禁止信号的辅助放电电路和比较器。
在正常运行状态期间,因此在无保持状态的情况下,电容器Cclamp经由D3和D4充电至高电压VBulk。当高电压VBulk由于保持状态而降低时,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VC_clamp保持恒定,因此延长保持时间。在图3中,实线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箝位方案的特征。谐振电容器电压VCs的箝位延迟,直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VC_clamp到达t3为止。只是在t3以后,输出电压VO开始降低(实线)。
图4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LLC谐振变换器的过载状态期间的波形。虚线涉及正常工作的控制器,然而实线涉及不正常工作的控制器。
在开始于图4中的t1的过载状态下,谐振电容器电压VCs在t2处被箝位至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VC_clamp。由于能量转移至箝位电容器Cclamp,所以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VC_clamp在过载状态期间上升。脉冲控制单元(3)设计成使得开关频率在过载状态时提高,以使谐振电流减小,并由此使得谐振电容器的箝位消失(比较图4中的虚线)。LLC谐振变换器能紧接在过载状态消失之后变成正常运行状态。如果脉冲控制单元(5)不正常工作(比较图4中的实线),则在过载状态期间,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VC_clamp稳定地上升,直到其在t3处到达安全关断阈值Vturn_off为止,以触发脉冲禁止信号和将LLC谐振变换器设定成错误模式。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实现箝位方案的LLC谐振变换器的全桥拓扑结构的初级侧。
高电压源VBulk连接至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1、2。在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1、2之间连接有大电容器CBulk
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而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
第三开关S3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输入端子1,而第三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四开关S4的第一端。第四开关S4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输入端子2。
第三二极管D3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第三开关S3的第一端(以及第一输入端子1)与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之间。第四二极管D4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与第四电容器C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输入端子2)之间。
变压器T1_a的初级绕组的第一子部的第一端连接至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和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磁化电感Lm_a的第一子部设置在变压器T1_a的初级绕组的第一子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磁化电感Lm_a的第一子部可设置成与变压器T1_a的初级绕组的第一子部并联连接的电感器的离散的第一子部,和/或磁化电感Lm_a是由变压器T1_a的初级绕组的第一子部产生的电感。
变压器T1_a的初级绕组的第一子部的第二端连接至谐振电感Ls_a的第一子部的第一端。谐振电感器Ls_a的第一子部的第二端连接至谐振电容器Cs的第一端。谐振电容器Cs的第二端连接至谐振电感器Ls_b的第二子部的第一端。
变压器T1_b的初级绕组的第二子部的第一端连接至谐振电感器Ls_b的第二子部的第二端。磁化电感Lm_b的第二子部设置在变压器T1_b的初级绕组的第二子部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磁化电感Lm_b的第二子部可设置成与变压器T1_b的初级绕组的第二子部并联连接的电感器的离散的第二子部(discrete second subpart),和/或磁化电感Lm_b是由变压器T1_b的初级绕组的第一子部产生的电感。
在图5中,省略了LLC谐振变换器的全桥拓扑结构的次级侧。
第一中点二极管D11沿导通方向连接在谐振电容器Cs的第一端与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之间。第二中点二极管D12沿导通方向连接在谐振电容器Cs的第二端与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之间。
第三中点二极管D13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与谐振电容器Cs的第一端之间。第四中点二极管D14沿导通方向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与谐振电容器Cs的第二端之间。
比较器5连接至箝位二极管Cclamp的第一与第二端。比较器5适合于产生馈送至脉冲控制单元3以便控制第一、第二、第三与第四开关S1-S4的脉冲禁止信号(pulse inhibit signal)4。
如上所述,对于合理的操作,放电单元6连接在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与第二端之间,以便复位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电压。
在根据图5的全桥构造中,实现再分谐振电感器Ls、Lm和变压器T1称为第一子部“a”和第二子部“b”。这些子部分别具有将VCs的中点电压实现为相当于电源接地(-VBulk)的VBulk/2的相等值。否则,箝位方案将扭曲谐振波形,导致不对称的半周期以及因此不可靠的操作。此外,S1和S4分别与S2和S3的驱动信号必须相等,即不能施加相移操作。子部“a”和“b”可以是独立的或者彼此磁性地耦合。
总之,应指出的是,已描述了一种改善的箝位方案,该方案同时提供用于在过载或者短路状态期间的谐振电容器电压和谐振电流的限制以及在高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的改善的保持时间。
提出的箝位方案(对于半桥以及对于全桥构造而言)附加的益处是,过载保护不需要谐振电流的感测。这是由于如下事实,如上所述,由Cclamp的比安全关断阈值Vturn_off高的提高的电压识别过载状态。
附图标记列表
VBulk   高电压源
1、2   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
CBulk   大电容器
S1   第一开关
S2   第二开关
C1   第一谐振电容器
C2   第二谐振电容器
Ls、Ls_a、Ls_b   谐振电感器
T1、T1_a、T1_b   变压器
Lm、Lm_a、Lm_b   磁化电感
3   脉冲控制单元
D1   第一二极管
D2   第二二极管
7、8   第一与第二输出端子
Sync1、Sync2   第一与第二同步元件
VO   输出电压
Cclamp   箝位电容器
D3   第三二极管
D4   第四二极管
5   比较器
4   脉冲禁止信号
6   放电单元

Claims (10)

1.一种谐振变换器,包括第一与第二输入端子(1、2)以便连接电压源(VBulk),其中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其中所述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连接至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其中所述第二开关(S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子(2),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谐振电感、至少一个谐振电容器(C1、C2、Cs)、和变压器(T1、T1_a、T1_b)的至少初级绕组的谐振电路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开关(S1)的所述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S2)的所述第一端,其特征在于:
a)第三二极管(D3)沿导通方向从所述第一开关(S1)的所述第一端连接至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一端,
b)第四二极管(D4)沿导通方向从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开关(S2)的所述第二端,
c)比较器(5)连接至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端,
d)所述比较器(5)连接至脉冲控制单元(3)以便控制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开关(S1、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放电单元(6)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一端,而所述放电单元(6)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单元(6)包括串联连接的开关和电阻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离散电感器串联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T1_a、T1_b)的所述初级绕组,以便限定至少一个谐振电感。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谐振电感由所述变压器(T1、T1_a、T1_b)的所述初级绕组的磁化电感单独地限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容器(C1)的所述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所述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子(2),第一二极管(D1)沿导通方向从所述电容器(C1)的所述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一端,第二二极管(D2)沿导通方向从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所述第一端,并且所述变压器(T1)的可选择地串联连接有离散电感器(Ls)的初级绕组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S1)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器(C1)的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开关(S2)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容器(C2)的所述第一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第三开关(S3)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输入端子(1),所述第三开关(S3)的第二端连接至第四开关(S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S4)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二输入端子(2),并且包括所述至少一个谐振电感、所述至少一个谐振电容器(C1、C2、Cs)、和所述至少一个变压器(T1、T1_a、T1_b)的所述谐振电路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三开关(S3)的所述第二端并连接至所述第四开关(S4)的所述第一端,其中所述脉冲控制单元(3)布置成控制所述第三和所述第四开关(S3、S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_a)的所述初级绕组的可选择地串联连接有离散谐振电感器(Ls_a)的第一子部的第一子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S1)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开关(S2)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谐振电容器(Cs)的所述第一端之间,所述变压器(T1_b)的所述初级绕组的可选择地串联连接有离散谐振电感器(Ls_b)的第二子部的第二子部连接在所述谐振电容器(Cs)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开关(S3)的所述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开关(S4)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第一中点二极管(D11)沿导通方向连接在所述谐振电容器(Cs)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第二中点二极管(D12)沿导通方向连接在所述谐振电容器(Cs)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一端之间,第三中点二极管(D13)沿导通方向连接在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容器(Cs)的所述第一端之间,并且第四中点二极管(D14)沿导通方向连接在所述箝位电容器(Cclamp)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谐振电容器(Cs)的所述第二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离散电感器分别并联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其中电感器的离散第一子部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_a)的所述第一子部,而电感器的离散第二子部连接至所述变压器(T1_b)的所述第二子部,以便限定至少一个谐振电感。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电容器(CBulk)并联连接至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输入端子(1、2)。
CN201110109055.2A 2010-04-20 2011-04-19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容器箝位电路 Active CN1022378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405083.6 2010-04-20
EP10405083A EP2381570B1 (en) 2010-04-20 2010-04-20 Resonant capacitor clamping circuit in resonant conver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7802A true CN102237802A (zh) 2011-11-09
CN102237802B CN102237802B (zh) 2015-11-25

Family

ID=42727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09055.2A Active CN102237802B (zh) 2010-04-20 2011-04-19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容器箝位电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11115B2 (zh)
EP (1) EP2381570B1 (zh)
CN (1) CN102237802B (zh)
HK (1) HK11609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450B (zh) * 2021-10-21 2024-01-21 新加坡商艾意斯全球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功率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14944B (zh) * 2010-04-06 2015-09-02 力博特公司 一种ups电源的系统增益控制方法
CN103312171B (zh) * 2013-06-15 2016-04-20 浙江大学 隔离型软开关双管正激谐振dc/dc电路
TWI513164B (zh) * 2014-04-18 2015-12-11 Lite On Technology Corp 返馳式主動箝位電源轉換器
EP3133614B1 (en) 2015-08-18 2019-11-20 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Public Co., Ltd. Integrated magnetic component
US10637363B2 (en) 2015-09-18 2020-04-28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nverters with hold-up operation
US20170331364A1 (en) 2016-05-13 2017-11-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ingle-stage current-fed clamped series resonant power factor corrected converter
US10574152B2 (en) * 2017-08-21 2020-02-2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Use of additional resistances and capacitances by optimization to solve gate voltage oscillation during short circuit turn-off protection for a semiconductor switch
CN110868071B (zh) 2018-08-28 2021-01-26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变换装置
FR3098060B1 (fr) * 2019-06-27 2021-07-09 Valeo Siemens Eautomotive France Sas Système électrique et méthode de protection d’un convertisseur DC/DC
CN112398362B (zh) * 2019-08-14 2021-12-14 清华大学 电容自充电脉冲电源电路及脉冲电源
CN111697865B (zh) * 2020-07-17 2022-06-21 西南石油大学 直流钳位低漏电流非隔离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并网系统
US11621630B2 (en) * 2020-08-04 2023-04-04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ft-start for switching converter controller with hybrid hysteretic control (HHC)
CN112821769A (zh) * 2020-12-31 2021-05-18 深圳市科华恒盛科技有限公司 谐振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743A (zh) * 2005-02-25 2006-08-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其同步整流功率开关驱动方法
US20070064451A1 (en) * 2005-09-20 2007-03-22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
CN101022247A (zh) * 2007-03-16 2007-08-2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半桥谐振变换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5743A (zh) * 2005-02-25 2006-08-3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Llc串联谐振变换器与其同步整流功率开关驱动方法
US20070064451A1 (en) * 2005-09-20 2007-03-22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Series resonant DC-DC converter
CN101022247A (zh) * 2007-03-16 2007-08-22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半桥谐振变换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ANG, BO: "Topology Investigation of Front End DC/DC Power Conversion for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DISSERTATION OF THE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450B (zh) * 2021-10-21 2024-01-21 新加坡商艾意斯全球控股私人有限公司 功率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60993A1 (zh) 2012-08-17
CN102237802B (zh) 2015-11-25
EP2381570A1 (en) 2011-10-26
US8611115B2 (en) 2013-12-17
EP2381570B1 (en) 2013-01-02
US20110255321A1 (en)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7802B (zh) 谐振变换器中的谐振电容器箝位电路
CN103973092B (zh)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的软启动方法
CN102364859B (zh) 开关电源控制装置及包含该控制装置的反激式开关电源
CN102130596B (zh) 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开关变换器
US20130314949A1 (en) Power conver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102136564B1 (ko)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EP2937979A1 (en) Single-pole switch power source
CN210120487U (zh) 钳位电路和反激变换器
WO2021093667A1 (zh) 一种正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Huang et al. Losses analysis and low standby losses quasi-resonant flyback converter design
Chu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current-fed zero-voltage-switching and zero-current-switching CL-resonant push–pull dc–dc converter
CN205566096U (zh) 一种高压直流宽范围输入电源辅助供电电路
CN111656661A (zh) 恒频dc / dc功率转换器
US9118257B2 (en) LLC single sta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CN111130332A (zh) 尖峰电压抑制电路和开关电源
CN208589926U (zh) 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
Nareshkumar et al. Closed-loop control of current-fed full-bridge parallel resonant soft-switched dc-dc boost converter for PV applications
CN106571743B (zh) 一种双管正激开关电源电路
CN108900096A (zh) 一种具有吸收功能的同步整流供电电路
CN113992023A (zh) 一种隔离型双谐振双向直流变压器
CN102710148A (zh) 交流到直流开关电源转换器
JP2012253968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8226868U (zh) 一种反激电路
CN107800179B (zh) 关断能量回收方法及电路
CN211531005U (zh) 尖峰电压抑制电路和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09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099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15

Address after: Samut Prakan, Thailand

Patentee after: TEDA electronic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The Cayman Islands Georgetown

Patentee before: DET International Holding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