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36483A -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36483A
CN102236483A CN2010101700737A CN201010170073A CN102236483A CN 102236483 A CN102236483 A CN 102236483A CN 2010101700737 A CN2010101700737 A CN 2010101700737A CN 201010170073 A CN201010170073 A CN 201010170073A CN 102236483 A CN102236483 A CN 102236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unit
contact panel
signal
direction conductive
m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700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36483B (zh
Inventor
何宽鑫
刘勇
黄萍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filed Critical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Priority to CN2010101700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3648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0/078593 priority patent/WO2011137639A1/en
Priority to US13/044,565 priority patent/US9116580B2/en
Priority to KR1020110034871A priority patent/KR101252230B1/ko
Priority to EP11164823.4A priority patent/EP2385449B1/en
Publication of CN102236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36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364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8Details of the electrode shape, e.g. for enhancing the detection of touches, for generating specific electric field shapes, for enhancing display qu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3Electric condenser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形成于基板表面用来感应触摸动作并产生感应信号的触控感应图形、一用来接收并处理所述感应信号的控制器,以及一用来传导所述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线群,所述信号线群包括复数第一信号线及一第二信号线;所述触控感应图形包括复数个均匀排布在一第一方向上的导电单元组,各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各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连至所述控制器。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在传统的单边引线的触控面板上增加一条公共的导电线路,可以避免信号的严重衰减,改善触控面板的感度和反应速度,且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输入装置,特别涉及到一种可降低阻抗、提高扫描频率的触控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和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触控面板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们作为一种代替或补充普通键盘和鼠标的输入设备用来操控电子设备实现各种功能。
现有的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触控输入方式,包括有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电磁感应式、音波感应式等。其中,电阻式及电容式是通过使用者以手指或感应笔对面板表面进行触碰,而在受触碰位置对应的面板内部产生电压及电流的变化,以侦测出面板表面接受触碰的位置,进而达到触控输入的目的。
基本上,一般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会把基材上的导电涂层蚀刻出不同的导电模块,形成X(X1-X7)方向和Y(Y0-Y4)方向的电极轴。当使用者以手指或其它接地导电物体接触面板时,触碰到的X轴和Y轴就分别会产生电容变化,控制器就会根据该电容变化的X轴和Y轴的位置,判断出手指在触控面上碰触的位置,如图1所示。
如图2所示,为一传统的单边引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导电线路102是从透明导电模块104的X轴和Y轴方向电极的一端引出来,以便于将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器106做分析。
在电性方面,该传统单边引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透明导电模块和导电线路的总阻抗是值得关注的参数。过大的总阻抗会导致其中传输的电信号迅速衰减,从而降低检测效率。在该总阻抗中,通常透明导电模块之间连接部分的阻抗会占较大的比重。举例而言,当透明导电模块采用菱形图案时,菱形相接的地方,宽度较小,这部分会产生很大的阻抗。
如图3所示,为图2中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单条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极条从C端连接到控制器(图未示)上。电信号从C端沿导电模块经中点B处流到终点A端。顺着电信号传输的方向,该电极条的阻抗由C-B-A逐渐增大。实际侦测时,当采用较高频率的激励信号扫描时,侦测到的电信号就会随着阻抗的增加而衰减。因此对于同样触摸面积,C端的测量值变化量会比A端大。如果电阻太大,在A端甚至有可能侦测不到手指产生的感应信号。当采用较低频率的激励信号扫描时,电信号的衰减会相应减小。因此,如要A端的触摸变化量和C端相接近,则需要降低扫描激励信号的频率,这样会导致触控面板的扫描速度就会变慢,其感测的灵敏度就会降低。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触控面板来解决上述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传统的触控面板阻抗大、信号衰减严重的问题和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它可以改善触控感应面板阻抗过大的问题、避免信号的严重衰减,可提高触控面板的扫描速度和感测灵敏度,且制造简单。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降低减低电流损耗,避免信号的严重衰减。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形成于基板表面用来感应触摸动作并产生感应信号的触控感应图形、一用来接收并处理所述感应信号的控制器,以及一用来传导所述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线群,所述信号线群包括复数第一信号线及一第二信号线;所述触控感应图形包括复数个均匀排布在一第一方向上的导电单元组,各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各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连至所述控制器。
本发明所述触控感应图形还包括复数个均匀排布在一第二方向上的导电单元组,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方向上的各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本发明所述的信号线群还包括一第三信号线,所述各第二方向上的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一次加工布设形成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
步骤B:一次加工布设形成复数条第一信号线;
步骤C:一次加工布设形成一第二信号线。
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准备一基板,并在基板上加工形成所述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
步骤B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两相邻导电单元之间的第一方向导线;
步骤C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
步骤D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两相邻导电单元之间的第二方向导线;
步骤E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个绝缘块;
步骤F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第一信号线;
步骤G1:加工形成所述一第二信号线;
步骤H1:加工形成所述一第三信号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扫描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其采用一控制器过一相应的第一信号线来扫描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当控制器扫描其中一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时候,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一第二信号线与在控制器里的一恒定信号源相连;同时,其他未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都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恒定的信号源。
本发明的信号源为第二信号线提供一个恒定的同频率、同相位和同电位的激励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扫描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其采用一控制器过相应的第一信号线来扫描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当控制器扫描其中一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时候,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一第二信号线与在控制器里的一恒定信号源相连;同时,其他未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都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恒定的信号源且所有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均接地;当控制器扫描其中一条第二方向导电组时,被扫描的第二方向导电组的第一端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一第三信号线与在控制器里的恒定信号源相连,同时,其他未被扫描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都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恒定的信号源且所有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均接地。
本发明的信号源为第二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提供一个恒定的同频率、同相位和同电位的激励信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在传统的单边引线的触控面板上,多加一条公共导电线路,其能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传统的触控面板阻抗大、信号衰减严重的问题和缺陷,可提高触控面板的扫描速度和感测灵敏度,且其制造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容式触控面板感应原理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触控面板的其中一电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触控感应图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A-图8C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制作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经另一实施方法制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制作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触控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经另一实施方法制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四实施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18为一种采用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2导电线路         104透明导电模块         106控制器
100触控面板         2基板                   3触控感应图形
4第一信号线群       41第一信号线            42第二信号线
43第三信号线        31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    311第一方向导电单元
312第一方向导线     31a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
31b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    32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    321
第二方向导电单元    322第二方向导线
32a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    32b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
33绝缘块            6控制器
901-903步骤         111-113步骤
5电极条             51a电极条的第一端    51b电极条的第二端
51第一信号线        52第二信号线
60触控显示装置      61触控面板        62显示装置
63粘结层            64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描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中的实施例中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100,包括一基板2,其表面形成有一用来感应触摸动作并产生感应信号的触控感应图形3;一信号线群4连接至触控感应图形3用来传导其所产生的触控感应信号,并把信号传送至一用来接收并处理触控感应信号的控制器6。控制器6接收到从信号线群传来的触控感应信号以后,可对其进行分析处理并进行相应后续动作。
触控感应图形3包括复数个均匀排布在第一方向(如横轴方向)上的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均匀排布在一第二方向(如纵轴方向)上的导电单元组32。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相互垂直排列,形成一矩阵结构。信号线群4包括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和一第二信号线42。触控感应图形3的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第一端31a和32a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第一信号线41连接至控制器6,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的第二端31b均通过一第二信号线42连至控制器6。
与传统的单边引线的触控面板相比,本发明的触控面板100增加一条公共信号线42连接至控制器,可以有效减少充电放电的频率,减少电流的消耗,避免信号的严重衰减,从而可提高扫描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方向导电群组31和第二方向导电群组32设置在基板2表面上的同一层。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还包括复数个沿第一方向等间距排列的导电单元311和复数个沿第二方向等间距排列的导电单元321,且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的各相邻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之间通过一第一方向导线电312连接,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各相邻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之间通过一第二方向导线电322连接,如图5所示。触控感应图形3还包括复数个设置于第一方向导线312和第二方向导线322之间用来隔绝两者之间电连接的绝缘块33。
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呈多边形状,可以是菱形、六边形、八边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状。导电单元311和312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如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或铝氧化锌等。绝缘块33可以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如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或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也可以由不透明的绝缘材料制成如油墨。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信号线42是均连接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第二端32b至控制器6。也就是增加的公共信号线42是连接至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第二端32b。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信号线群4(图未标)还包括一条第三信号线43,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第二端32b均通过此第三信号线43连接至控制器6。此实施例中,存在两条公共信号线,即第二信号线42与第三信号线43。其中,第二信号线42连接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的第二端31b至控制器6,第三信号线43连接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的第二端32b控制器6。
在此上述各实施例中,基板2可以由透明绝缘的材料制成,如玻璃。触控感应图形3可以由图案化制程在基板2上制作而成。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可以是分别沿某一方向等间距均匀排布,也可以是非等间距排布。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可以是相互垂直排列,也可以是非垂直排列。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如ITO,通过溅度、曝光、显影和蚀刻等工序制作而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通过印刷工序来制成。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和第三信号线43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如ITO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银、铜等。
下面将结合实际生产工艺对上述实施例的制作方法进行描述。如图8A-8C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其具体制作流程图如图9所示,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如步骤901所示,首选准备一基板2,对基板清洗后,在基板上溅度一透明导电材料,如ITO;然后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后,形成如图8A所示的图案。也就是首先在基板上,形成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和复数个独立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此形成的图案中,各两相邻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之间已通过第二方向导线322形成了电连接。而相邻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之间并没有电连接。
接下来,第二步,如步骤902所示,溅度一绝缘材料在图8A形成的图案上,然后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在各第二方向导线322上留下一绝缘块33,形成如图8B所显示的结构。
最后,第三步,如步骤903所示,在图8B所完成的结构上再溅度一导电层,并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后,制作形成如图8C所示的第一方向导线312、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这样,经过上述3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制作。
上述制作过程,也有第二实施方法,其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先制作成形成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独立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此形成的图案中,各两相邻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之间已通过第一方向导线312形成了电连接,而相邻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之间并没有电连接;第二步,在各第一方向导线312上制作形成的绝缘块33;最后形成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线322、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和第二信号线42,如图10所示。此制作方法中的各工序与前一实施方法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两种实施方法中,最后一步中的导电层可以是透明导电层如ITO,也可以是金属导电层,如银、铜等。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还可以在制作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同时制成,或在制作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的同时制成。第二信号线42还可以在制作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同时制成,或在制作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的同时制成。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与第一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最后一步形成的第二信号线42为均连接至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第二端32b,而不是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的第二端31b。其制作方法、工序和选材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同样,此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也还有第二实施方法,此实施方法、用材、工序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实施方法相同,在此也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制作方法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似,其制作流程图如图11所示。其具体制作步骤包括:第一步,如步骤111所示,首选准备一基板2,对基板2清洗后,在基板上溅度一透明导电材料,如ITO;然后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后,形成如图8A所示的图案。也就是首先在基板2上,形成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和复数个独立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此形成的图案中,各两相邻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之间已通过第二方向导线322形成了电连接。而相邻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之间并没有电连接。接下来,第二步,如步骤112所示,溅度一绝缘材料在图8A形成的图案上,然后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在各第二方向导线322上留下一绝缘块33,形成如图8B所显示的结构。最后,第三步,如步骤113所示,在图8B所完成的结构上再溅度一导电层,并经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后,制作形成如图7所示的第一方向导线312、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和第三信号线43。这样,经过上述3个步骤,就可以完成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制作。
在上述制作过程,也有第二实施方法,也就是第一步,先制作成形成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独立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此形成的图案中,各两相邻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之间已通过第一方向导线312形成了电连接。而相邻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之间并没有电连接。第二步,然后再制作形成设置于第一方向导线312上的复数个绝缘块33,最后形成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线322、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和第三信号线43。形成的结构如图12所示。此制作方法中的各工序与本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法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此外,在上述两种实施方法中,最后一步中的导电层可以是透明导电层如ITO,也可以是金属导电层,如银、铜等。复数条第一信号线41还可以在制作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同时制成,或在制作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的同时制成。第二信号线42还可以在制作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同时制成,或在制作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的同时制成。第三信号线43还可以在制作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复数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32的同时制成,或在制作复数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31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的同时制成。
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所有实施方法中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311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321呈多边形状,可以是菱形、六边形、八边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多边形状。导电单元311和312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如ITO。绝缘块33可以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也可以由不透明的绝缘材料制成。第一方向导线312或第二方向导线322、第一信号线41、第二信号线42及第三信号线43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如ITO,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如银、铜等。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第四实施例如图13所示,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此实施例中的导电单元组为复数电极条5,复数条第一信号线51连接各相应的电极条5的第一端51a至控制器6,各条电极条5的第二端51b均通过第二信号线52连接至控制器6。此实施例中,电极条5可以有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如ITO。
此实施例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在基板2上溅度透明导电材料,并通过曝光、显影、蚀刻等工序一次完成。若采用此制作方法,则复数条第一信号线51和第二信号线52均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此实施例的制作方法可分为3步:第一步,制作电极条5;第二步再制作第一信号线51;第三步,制作第二信号线52。其中第一步和第二部可以同时完成,或者第一步和第三步可以同时完成或者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同时完成。此制作方法中,电极条5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而第一信号线51和第二信号线52可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请再次参考图2,将对传统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进行简述。传统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是控制器106逐次扫描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每一条轴(X0-X6和Y0-Y4)的电容变化,当控制电路侦测某一轴时,对此轴向进行充电放电,而其它轴向都切换成与地相接。这样逐次的扫描每一条轴向后,又会开始新一轮扫描。这样扫描方式容易造成电流损耗,且信号衰减也相对比较大。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进行简述。如图14所示,触控面板100矩阵化为复数条X轴和Y轴方向的导电单元组31和32(X0-X6和Y0-Y4)。第二信号线42(公共信号线)一直由一个在控制器6内的恒定的信号源(图未示)提供与激励信号相同频率、相同电位和相同相位的信号,第一信号线41逐次扫描每一条轴向的电容变化。当控制器6侦测Y0轴时,X(X0-X6)轴向电极都切换与地相接,而Y1到Y4轴向电极的左端切换与公共信号线路42相接,接收同样信号源提供的信号,而Y0轴向电极左端接往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对其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侦测此轴的电容变化。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依次对Y0-Y4进行扫描。因为充电和放电的过程都是采用双通道,即每条轴向电极的两端都可以通过相连接的信号线进行充电和放电,所以可以提高充电放电的频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进行简述。如图15所示,触控面板100矩阵化为复数条X轴和Y轴方向的导电单元组31和32(X0-X6和Y0-Y4)。第二信号线42(公共信号线)一直由一个在控制器6内的恒定的信号源(图未示)提供与激励信号相同频率、相同电位和相同相位的信号,第一信号线41逐次扫描每一条轴向的电容变化。当控制器6侦测X0轴时,Y(Y0-Y4)轴向电极都切换与地相接,而X1到X6轴向电极的下端切换与公共信号线路42相接,接收同样信号源提供的信号,而X0轴向电极下端接往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对其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侦测此轴的电容变化。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依次对X0-X6进行扫描。因为充电和放电的过程都是采用双通道,即每条轴向电极的两端都可以通过相连接的信号线进行充电和放电,所以可以提高充电放电的频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进行简述。如图16所示,触控面板100矩阵化为复数条X轴和Y轴方向的导电单元组31和32(X0-X6和Y0-Y4)。第二信号线42和第第三信号线43(公共信号线)一直由一个在控制器6内的恒定的信号源(图未示)提供与激励信号相同频率、相同电位和相同相位的信号,第一信号线41逐次扫描每一条轴向的电容变化。当控制器6侦测Y0轴时,X(X0-X6)轴向电极都切换与地相接,而Y1到Y4轴向电极的左端切换与公共信号线路42相接,接收同样信号源提供的信号,而Y0轴向电极左端接往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对其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侦测此轴的电容变化。当控制器6侦测X0轴时,Y(Y0-Y4)轴向电极都切换与地相接,而X1到X6轴向电极的下端切换与公共信号线路42相接,接收同样信号源提供的信号,而X0轴向电极下端接往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对其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侦测此轴的电容变化。采用上述方式可以依次对X0-X6和Y0-Y4进行扫描。因为充电和放电的过程都是采用双通道,即每条轴向电极的两端都可以通过相连接的信号线进行充电和放电,所以可以提高充电放电的频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扫描方法进行简述。如图14所示,触控面板100包括复数条沿Y(Y0-Y5)轴方向排列的电极条5。第二信号线52(公共信号线)一直由一个在控制器6内的恒定的信号源(图未示)提供与激励信号相同频率、相同电位和相同相位的信号。第一信号线51逐次扫描每一条轴向的电容变化。当控制器6侦测Y0轴时,Y1到Y5轴向电极的左端切换与公共信号线路52相接,接收同样信号源提供的信号,而Y0轴向电极左端接往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对其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侦测此轴的电容变化。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依次对Y0-Y5进行扫描。因为充电和放电的过程都是采用双通道,即每条轴向电极的两端都可以通过相连接的信号线进行充电和放电,所以可以提高充电放电的频率。
还有一种扫描方法,就是第二信号线42和/或第三信号线43(公共信号线)同样由一个信号源提供某频率的信号,非扫描导电轴向电极都与地相接,被扫描的导电轴向电极则接往控制器6,通过控制器6对被扫描轴的电容进行充电和放电,侦测此轴向电极的电容变化,这样逐次扫描每一条轴向电极的电容变化。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所采用的扫描方法因为两边同时进行充电放电,电极的两端是基本等电位的,可以效的有降低电流的消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结构,搭配上述的扫描方式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减少充电放电的时间、减少电流的消耗、避免信号的严重衰减、可提高扫描速度,且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制作简单、方便。
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以与显示装置相结合构成一触控显示设备。请参阅图18,为一包含本发明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触控显示设备60包括一触控面板61,一显示装置62,一设置于触控面板61和显示装置62之间的粘结层63,以及一与触控面板61和显示装置62均连接的处理器64。粘结层63用来粘合触控面板61和显示装置62,触控面板61用来感应一触摸动作并产生一触控感应信号并把相应的触控感应信号传送给处理器64,处理器64接受到触控面板61传送的触控感应信号后,进行处理,产生相应的显示指示信号并传送相应的显示指示信号给显示装置62,显示装置62接收到显示指示信号后从而在显示装置62上显示相应的触摸动作所对应的图像信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以与各种显示装置相结合,如液晶显示器,而构成相应的触控显示设备。也即是本发明的触控面板可以应用于各种触控显示装置中,实现触控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46)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一基板、一形成于基板表面用来感应触摸动作并产生感应信号的触控感应图形、一用来接收并处理所述感应信号的控制器,以及
一用来传导所述感应信号至所述控制器的信号线群,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线群包括复数第一信号线及一第二信号线;
所述触控感应图形包括复数个均匀排布在一第一方向上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二信号线连至所述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图形还包括复数个均匀排布在一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且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各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第一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群还包括一第三信号线,所述各第二方向上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二端均通过所述第三信号线连接至所述控制器。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和所述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包括复数个沿第一方向等间距排列的导电单元和复数个沿第二方向等间距排列的导电单元,且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各相邻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之间通过一第一方向导线电连接,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各相邻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之间通过一第二方向导线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和所述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设置在同一层,且所述触控感应图形还包括复数 个设置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线和所述第二方向导线之间用来隔绝所述第一方向导线和所述第二方向导线之间电连接的绝缘块。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呈多边形状的几何图形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呈菱形、六边形、八边形、矩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由金属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线和第二方向导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扫描频率的触控面板的线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由透明绝缘材料制成。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准备一基板;
步骤B:在基板上加工形成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
步骤C: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第一信号线;
步骤D:加工形成所述一第二信号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步骤C和步骤D中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溅度、曝光、显影和蚀刻的工序。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组为条状电极。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步骤C、步骤D可同时进行。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组、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与步骤C和步骤D分两步进行;先完成步骤B、再同时进行步骤C和步骤D;或先同时制作步骤C和步骤D,再进行步骤B。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组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由金属材料制成。
21.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准备一基板,并在基板上加工形成所述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
步骤B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两相邻导电单元之间的第一方向导线;
步骤C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
步骤D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两相邻导电单元之间的第二方向导线;
步骤E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个绝缘块;
步骤F1:加工形成所述复数条第一信号线;
步骤G1:加工形成所述一第二信号线;
步骤H1:加工形成所述一第三信号线。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HI的加工方法包括溅度、曝光、显影和蚀刻的工序。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分三步进行,首先完成同时完成步骤A1、步骤B1和步骤C1,再完成步骤E1,最后同时完成步骤D1、步骤FI、步骤G1和步骤H1。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第一方向导线和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导线、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分三步进行,首先完成同时完成步骤A1、步骤B1、步骤C1、步骤FI、步骤G1和步骤H1,再完成步骤E1,最后完成步骤D1。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第一方向导线、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方向导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28.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分三步进行,首先完成同时完成步骤A1、步骤B1、步骤C1、步骤FI,再完成步骤E1,最后同时完成步骤D1、步骤G1、步骤H1。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第一方向导线、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第一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方向导线、第二信号线、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 料制成。
30.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分三步进行,首先完成同时完成步骤A1、步骤B1、步骤C1、步骤FI和步骤G1,再完成步骤E1,最后同时完成步骤D1、步骤H1。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第一方向导线、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方向导线、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3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分三步进行,首先完成同时完成步骤A1、步骤B1、步骤C1、步骤FI和步骤H1,再完成步骤E1,最后同时完成步骤D1、步骤G1。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第一方向导线、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第一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方向导线、第二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3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分三步进行,首先完成同时完成步骤A1、步骤B1、步骤C1、步骤GI和步骤H1,再完成步骤E1,最后同时完成步骤D1、步骤F1。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第一方向导线、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第二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方向导线、第一信号线由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材料制成。
3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 元呈多边形状的几何图形状。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单元呈菱形、六边形、八边形、矩形、正方形或三角形。
38.一种扫描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方法,采用控制器依次扫描所述的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扫描某一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时,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通过一相应的第一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第二信号线与一设置于控制器内的信号源相连;且其他所有未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连接到所述信号源。
39.一种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为所述第二信号线提供一同频率、同相位、同电位的激励信号。
40.一种扫描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方法,采用控制器依次扫描所述的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扫描某一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时,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通过一相应的第一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第二信号线与一设置于控制器内的信号源相连,且其他所有未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连接到所述信号源,同时所有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均接地。
41.一种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为所述第二信号线提供一同频率、同相位、同电位的激励信号。
42.一种扫描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触控面板的方法,采用控制器依次扫描所述的复数个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和复数个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其特征在于,扫描某一条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时,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通过一相应的第一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第二信号线与一设置于控制器内的信号源相连,其他所有未被扫描的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 端均连接到所述信号源,且所有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均接地;扫描某一条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时,被扫描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通过一相应的第一信号线与控制器相连,其第二端通过第三信号线与一设置于控制器内的信号源相连,且其他所有未被扫描的第二方向导电单元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连接到所述信号源,同时所有第一方向导电单元组均接地。
43.一种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扫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源为所述第二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提供一同频率、同相位、同电位的激励信号。
44.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的触控显示设备,包括:
一用来感测触控动作并产生相应触控感应信号的触控面板;
一用来接收处理上述触控感应信号并产生相应显示指示信号的处理器;以及一用来接收所述显示指示信号并显示相应图案的显示装置。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更进一步包括一设置在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显示设备之间的的粘结层。
46.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一种触控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器。 
CN201010170073.7A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Active CN1022364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0073.7A CN102236483B (zh)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PCT/CN2010/078593 WO2011137639A1 (en) 2010-05-04 2010-11-10 Capacitive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canning method
US13/044,565 US9116580B2 (en) 2010-05-04 2011-03-10 Capacitive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canning method
KR1020110034871A KR101252230B1 (ko) 2010-05-04 2011-04-14 용량성 터치 패널, 제조 방법과 스캐닝 방법
EP11164823.4A EP2385449B1 (en) 2010-05-04 2011-05-04 Capacitive touch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scann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170073.7A CN102236483B (zh)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483A true CN102236483A (zh) 2011-11-09
CN102236483B CN102236483B (zh) 2016-03-30

Family

ID=4427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70073.7A Active CN102236483B (zh) 2010-05-04 2010-05-04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116580B2 (zh)
EP (1) EP2385449B1 (zh)
KR (1) KR101252230B1 (zh)
CN (1) CN102236483B (zh)
WO (1) WO201113763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8414A (zh) * 2014-11-14 2015-01-2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US9229595B2 (en) 2012-11-27 2016-01-05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9354758B2 (en) 2012-08-23 2016-05-3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0923B2 (en) 2010-12-03 2016-04-12 Apple Inc. Input device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KR101447738B1 (ko) 2011-05-26 2014-10-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터치윈도우
US8928635B2 (en) 2011-06-22 2015-01-06 Apple Inc. Active stylus
US9329703B2 (en) 2011-06-22 2016-05-03 Apple Inc. Intelligent stylus
TWM425334U (en) * 2011-11-25 2012-03-21 Henghao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using the same
US8661662B1 (en) * 2012-08-10 2014-03-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Making transparent touch-responsive device with micro-wire electrodes
WO2013130787A1 (en) * 2012-02-29 2013-09-06 Touchsensor Technologies, Llc User interface having universal sensing electrode structure
TWI487012B (zh) 2012-04-09 2015-06-01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電容式觸控面板的電極結構
TWI490762B (zh) * 2012-06-29 2015-07-01 Raydium Semiconductor Corp 觸控感測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US9652090B2 (en) 2012-07-27 2017-05-16 Apple Inc. Device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capacitive coupling
US9557845B2 (en) 2012-07-27 2017-01-31 Apple Inc. Input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with capacitive devices through frequency variation
CN103970378B (zh) * 2013-01-31 2018-03-02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US10048775B2 (en) 2013-03-14 2018-08-14 Apple Inc. Stylus detection and demodulation
TWI502458B (zh) * 2013-05-02 2015-10-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之液體識別方法
US10845901B2 (en) 2013-07-31 2020-11-24 Apple Inc. Touch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CN104216562B (zh) * 2014-08-22 2017-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US9639733B2 (en) 2014-11-25 2017-05-02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ensors for multiphase scanning in the fingerprint and touch applications
US10061449B2 (en) 2014-12-04 2018-08-28 Apple Inc. Coarse scan and targeted active mode scan for touch and stylus
US10474277B2 (en) 2016-05-31 2019-11-12 Apple Inc. Position-based stylus communication
CN106293210B (zh) * 2016-08-01 2018-02-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
CN108845723B (zh) * 2018-07-19 2020-10-1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10703945B (zh) * 2019-09-29 2023-09-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6935Y (zh) * 2005-07-25 2006-09-13 钟德超 透明电磁触摸屏
US20070063991A1 (en) * 2005-09-21 2007-03-22 Lee Joo-Hyung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8079596A1 (en) * 2006-12-19 2008-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CN201440259U (zh) * 2009-05-07 2010-04-2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避免信号衰减的触控板线路
CN201773378U (zh) * 2010-05-04 2011-03-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9813A (en) * 1987-09-04 1989-08-22 Calcomp Inc. Digitizer tablet having electrical interconnect components on the writing substrate
JP3438245B2 (ja) * 1993-01-21 2003-08-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タブレット装置、それを用いた装置、及び指示具の位置検出方法
JP3698803B2 (ja) * 1995-04-12 2005-09-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座標入力装置
TW408277B (en) * 1996-11-15 2000-10-11 Alps Electric Co Ltd Small current detector circuit and locator device using the same
EP1058924B1 (en) * 1998-01-26 2012-06-13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manual input
US7663607B2 (en) * 2004-05-06 2010-02-16 Apple Inc. Multipoint touchscreen
DE19939159A1 (de) * 1999-08-20 2000-03-02 Axel Schnell Berührungsempfindliches kapazitives Sensormatrixfeld
US6970160B2 (en) * 2002-12-19 2005-11-2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attice touch-sensing system
US20070063876A1 (en) 2005-08-24 2007-03-22 Wong Alex K Multiple sensing element touch sensor
GB2437827B (en) * 2006-05-05 2008-03-26 Harald Philipp Touch screen element
CN101149654B (zh) * 2006-09-22 2012-02-01 智点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式有源平板显示屏
TW200842681A (en) * 2007-04-27 2008-11-01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Touch pattern structure of 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8040326B2 (en) * 2007-06-13 2011-10-18 Apple Inc. Integrated in-plane switching display and touch sensor
US20090009483A1 (en) * 2007-06-13 2009-01-08 Apple Inc. Single-chip touch controller with integrated drive system
US7876311B2 (en) * 2007-06-13 2011-01-25 Apple Inc. Detection of low noise frequencies for multiple frequency sensor panel stimulation
US8493331B2 (en) * 2007-06-13 2013-07-23 Apple Inc. Touch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simultaneous frequencies
JP4506785B2 (ja) * 2007-06-14 2010-07-21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
JP4420080B2 (ja) * 2007-08-01 2010-02-24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走査線駆動回路、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969917B2 (en) * 2008-01-30 2021-04-06 Apple Inc. Auto scanning for multiple frequency stimulation multi-touch sensor panels
US8432364B2 (en) * 2008-02-25 2013-04-30 Apple Inc. Charge recycling for multi-touch controllers
US8119937B2 (en) * 2008-03-10 2012-02-21 Young Fast Optoelectronics Co., Lt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20090273577A1 (en) * 2008-04-30 2009-11-05 Apple Inc. Moire-Free Touch Screen with Tilted or Curved ITO Pattern
KR100957836B1 (ko) * 2008-06-02 2010-05-14 주식회사 애트랩 터치패널 장치 및 이의 접촉위치 검출방법
US8487884B2 (en) * 2008-06-24 2013-07-16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Touch screen detection and diagnostics
KR101322015B1 (ko) * 2008-06-24 2013-10-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US8120371B2 (en) * 2008-06-27 2012-02-21 Synaptics, Inc. Object position sensing apparatus
CN101408825B (zh) * 2008-11-12 2010-07-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触控面板及其检测方法
KR101076234B1 (ko) * 2009-02-13 2011-10-26 주식회사 포인칩스 터치 스크린 입력장치
KR101035967B1 (ko) * 2009-04-01 2011-05-23 주식회사 애트랩 접촉센서 장치
JP5193942B2 (ja) * 2009-05-14 2013-05-08 京セラ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20110063232A1 (en) * 2009-09-15 2011-03-17 Arima Display Corporation Projective-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8481873B2 (en) * 2009-09-30 2013-07-09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Capacitive touch sensor device configu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JP5423297B2 (ja) * 2009-09-30 2014-0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入力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入力制御方法
TWI395008B (zh) * 2009-10-22 2013-05-0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器裝置
US8624870B2 (en) * 2010-04-22 2014-01-07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System for and method of transferring charge to convert capacitance to voltage for touchscreen controller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16935Y (zh) * 2005-07-25 2006-09-13 钟德超 透明电磁触摸屏
US20070063991A1 (en) * 2005-09-21 2007-03-22 Lee Joo-Hyung Touch sensitive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WO2008079596A1 (en) * 2006-12-19 2008-07-03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Touch sensor with electrode array
CN201440259U (zh) * 2009-05-07 2010-04-21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避免信号衰减的触控板线路
CN201773378U (zh) * 2010-05-04 2011-03-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54758B2 (en) 2012-08-23 2016-05-3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Mutual capacitive touch panel
US9229595B2 (en) 2012-11-27 2016-01-05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Touch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4298414A (zh) * 2014-11-14 2015-01-21 张家港康得新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52230B1 (ko) 2013-04-05
EP2385449A2 (en) 2011-11-09
EP2385449A3 (en) 2014-11-05
KR20110122632A (ko) 2011-11-10
WO2011137639A1 (en) 2011-11-10
EP2385449B1 (en) 2021-12-15
US20110273398A1 (en) 2011-11-10
US9116580B2 (en) 2015-08-25
CN102236483B (zh) 2016-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36483B (zh) 一种触控面板、制造方法及其扫描方法
CN201773378U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设备
TWI399684B (zh) 觸控輸入裝置與觸控感測電路
JP544325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950230B (zh) 电容式触控传感器及电容式触控装置
CN102541384B (zh) 双模式触控感应装置
CN102279678A (zh) 触控电路图形结构及制造方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屏
CN102375587A (zh) 侦测多触摸点的真坐标的触控面板及侦测方法
CN103176681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2467284A (zh) 一种多触摸点的真坐标侦测装置及其侦测方法
CN10425227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1452360B (zh) 电容式触控屏幕用的感测装置
JP5487240B2 (ja)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の導電模様構造、およびその構成方法
CN104503640B (zh) 一种可挠式触控面板
CN102314271B (zh) 一种电容式触控图形结构及其制法、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3019423A (zh) 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8874218A (zh) 一种触控基板、其触控定位方法及电容式触摸屏
CN103268174A (zh) 电容式触控模组和电容式触控屏
CN102156582B (zh) 传感器、触控模组及触控电子装置
CN102645997B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碰点分辨方法
CN203149522U (zh) 触控面板
CN103677414A (zh) 一种触摸显示装置
CN104571666A (zh) 触控面板及其触控电极结构
US20140174788A1 (en) Sensing electrode structure and touch panel employing the same
CN201773380U (zh) 侦测多触摸点的真坐标的触控面板及侦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