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4830B -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4830B
CN102224830B CN2011101425664A CN201110142566A CN102224830B CN 102224830 B CN102224830 B CN 102224830B CN 2011101425664 A CN2011101425664 A CN 2011101425664A CN 201110142566 A CN201110142566 A CN 201110142566A CN 102224830 B CN102224830 B CN 1022248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mixture
acaricide
turpentine
thy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25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4830A (zh
Inventor
何军
梁伟博
周大伟
周一万
冯俊涛
张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filed Critical Yangling Nongkeda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Priority to CN2011101425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248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2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4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4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制得的该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由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助剂复配而成,制剂形态是乳油、微乳剂或水乳剂,主要用于防治山楂叶螨、朱砂叶螨、炸酱草茹叶螨及二斑叶螨;其中含有百里香油1.0~30.0%,松节油1.0%~50.0%,其余为各类助剂。该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不含任何化学农药成分,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友好,可以防治果树、蔬菜及花卉上的各种螨害,在有机作物上具有极大应用推广价值,是新型无公害杀螨剂。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以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两种植物源物质为活性成分的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螨类(mites)属节肢动物门(Arachinida),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依据其经济学意义,可分为医牧蜱螨和农业螨害2大类。其中重要的农业螨害集中在真螨目(Acariformes)的6个科,其中最重要的螨害是叶螨,其次是次须螨、瘿螨、蚹线螨和粉螨等。其中叶螨是农业螨害中最大的类群,我国已知的有16属200余种;我国记载的瘿螨有180余种;危害严重的蚹线螨有侧多食蚹线螨和水稻蚹线螨,前者危害茶叶、辣椒、茄子等30余科70多属种植物,后者则是水稻上的重要螨害。
农业螨害有较强的扩散迁飞能力,是不断侵占暂时性生境的种类,对短暂的生活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迁移性是它们种群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每代都有发生。个体小、繁殖能力强、后代死亡率高,寿命及每个世代的周期短,是典型的R类害虫,它们破坏植物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落叶、落蕾、落果,轻则造成减产,削弱树势,重则失收或整株死亡,不少螨类还能传播植物病害,是公认的最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之一。人们在螨害的防治过程中过量、频繁使用非专一性化学农药,使螨害的天敌大量被杀死,造成螨害越防越重,越重越防的恶性循环,化学农药的“3R”问题普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农药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农药的使用不注重杀死害虫,而更注重调节,因此,杀螨剂的发展必然朝着高效、低毒、广谱、安全的生物类农药发展。
植物性农药有效成分安全、低毒,大多是一类具有杀虫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随着“无公害农药”和“环境和谐农药”等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农药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植物源杀螨剂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百里香油是百里香属植物百里香(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植物体中分离出来的挥发油,其中百里香酚、香芹酚、松油烯等为百里香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百里香挥发油因所含有的特殊成分, 使其具有抗氧化, 抗菌, 抗炎, 防止血栓形成以及减缓身体器官组织衰老等重要的药用价值。
松节油由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湿地松(P.elliottii Engelm.)、思茅松(P.khasya Royle.)等的树脂(松脂)经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取得。为无色或淡黄色澄清液体。具松节油特征气味。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β-蒎烯,也含有芋烯、莰烯、蒈烯等成分。
根据申请人所作的资料检索,目前还未见有百里香油与松节油复配或以百里香油、松节油复配为基础的混配杀螨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植物源物质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为杀螨活性物质的植物源增效复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不含任何化学农药成分,对人、畜低毒,对环境友好,可以防治果树、蔬菜及花卉上的各种螨害。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由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助剂复配而成,制剂形态是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其中:
所述的乳油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百里香油:1~30%,松节油:1~50%,有机溶剂:0~20%,乳化剂:5~15%,增效剂:0~20%,渗透剂:5~4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百里香油:1~30%,松节油:5~5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3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百里香油:1~30%,松节油:5~5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增稠剂:0.2~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类表面活性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剂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
所述的渗透剂为桐油、环氧大豆油、柴油或机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上述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上述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乳油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量将百里香油、松节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渗透剂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经过质量检验即得成品;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量将百里香油、松节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和水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即得成品;
所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量将百里香油、松节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混合,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乳化分散,经过质量检验后,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是一种新型的杀螨剂,对成螨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百里香油和松节油均为天然活性物质,在环境中易降解,对人畜等哺乳动物低毒,对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
2.所采用的剂型主要为环保型乳油、微乳剂、水乳剂等,不用二甲苯等芳烃类溶剂,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施药过程中对施药者的毒害。
3.光稳定性提高、持效期适宜,能够降低施药频率和防治成本,并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4.本发明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不仅对园艺、花卉上的螨害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还对小麦、玉米、蔬菜及花卉上的蚜虫防治作用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人经过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研究,确定两者经过合理复配后,通过添加助剂加工而成的环保型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用于防治多种农业害虫、螨害,尤其是对于植食性螨类、蚜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以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为活性成分,加入一定比例的溶剂和助溶剂以及其它农药助剂,进行剂型加工,可以制得环保型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其中,百里香油用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30%,松节油用量按重量百分比计为1~50%,其余是助剂。
经发明人的实验证明,在本发明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中,百里香油和松节油的重量比例为20:1~20:60之间是合适的,制剂形态是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主要用于防治山楂叶螨、朱砂叶螨、炸酱草茹叶螨及二斑叶螨。
1、乳油剂:百里香油用量按重量计1~30%,松节油用量按重量计1~5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乳化剂、有机溶剂、增效剂、渗透剂。
乳化剂:5~15%,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斯潘系列、吐温系列、农用阴离子-磷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有机溶剂:0~20%,为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增效剂:0~20%,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渗透剂:5~40%,为有机柴油、桐油、环氧大豆油、柴油或机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微乳剂:百里香油含量按重量计1~30%,松节油5~5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增效剂、防冻剂、水。
表面活性剂:5~30%,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质、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有机溶剂:0~20%,为甲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增效剂:0~20%,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防冻剂:4~10%,可以是乙二醇、丙二醇中的任一种;
余量用水补齐至100%。
3、水乳剂:百里香油含量按重量计1~30%,松节油5~50%;其余是助剂,助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增效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
表面活性剂:5~20%,为烷基磷酸酯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类、脂肪酸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及其类似物、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类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有机溶剂:0~20%,为甲醇、环己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酸乙酯、丙酮、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增效剂:0~20%,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防冻剂:4~10%,为乙二醇或丙二醇的任一种;
增稠剂:0.2~1%,为黄原胶、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余量用水补齐至100%。
上述乳油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原料按配方称量,依次加入混合,并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经过质量检验后,最后制成成品。
上述微乳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原料按配方称量,依次加入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后,最后制成成品。
上述水乳剂的生产方法为:将原料按配方称量,依次加入混合,最后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乳化分散,经过质量检验后,最后制成成品。
 1、实验实施例
为了更好的理解发明的实质,下面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发明的技术内容,但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百里香油与松节油复配对朱砂叶螨室内联合毒力研究
1.1供试材料
试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Boisduval),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温室养殖。
供试药剂:百里香油,广西恒信香料公司提供,藁本内酯含量>35%;松节油,广西恒信香料公司提供,水杨酸甲酯含量>90%。
 1.2测定方法
采用浸玻片法对螨害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把双面胶带剪成两厘米长的小段贴在显微镜载玻片一端,然后撕去粘胶上的纸片。选取健康的成螨,用小毛笔挑起,将其背部贴在粘胶上,注意螨足、触须不要被粘住。每玻片粘30头,分列三行,先用解剖镜检查有无死螨,死螨应挑出弃去,重新补粘上健康成螨。将玻片浸入药液中,轻轻摇动,5秒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去粘胶表面及周围的药液,4小时后计算校正死亡率。
 1.3联合毒力评价方法
1.3.1两种药剂合理配比的确定
参照Mansour等的方法和张宗炳的方法进行。具体为:
①Mansour方法:具体方法是:将两种单剂分别配成一定浓度(试虫死亡率介于30-70%的浓度),并将两种单剂配制成混合药液(混合药液中各单剂浓度与它们单用时的浓度度相同),分别测定各单剂和混剂对试虫的室内药效,生物测定采用1方法。依照下列公式判定增效与否:
Figure 2011101425664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Pa,Pb分别为各单剂的试虫死亡率。
c·f值大小来评判两种药剂混用的联合作用,当c·f>20时为增效作用,c·f < -20时为拮杭作用,-20<c·f<20时为相加作用;
②张宗炳方法:先测定各单剂对螨害的毒力,然后以二者的LC50值为基础,测定两者不同配比组合的药效,并求出各配比组合的预测抑制率和毒性比率(实测抑制率/预期抑制率)。当毒性比率>1时,为增效作用;毒性比率<1为拮抗作用;毒性比率为1左右时为相加作用。毒性比率最高者,即为最佳配比。
 1.3.2混剂共毒系数的测定及计算
生测方法同前。用Sun氏法求出各种复配制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并以CTC值评判混剂的增效作用。设定:当CTC>120时为增效作用,CTC<80时为拮抗作用,80<CTC<120为相加作用,CTC>200时则有显著增效作用。
 1.4结果与分析
1.4.1百里香油和松节油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百里香油EC和松节油EC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结果见表1。
表1: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两种种药剂对朱砂叶螨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Figure 2011101425664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1.4.2百里香油和松节油间混用协同毒力指数(c·f)的测定结果
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两种药剂混用进行室内生物测定,求出各混用的c·f值,结果见表2
表2:百里香油和松节油间混配的c·f值(朱砂叶螨)
Figure 2011101425664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由上表可以看出,通过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两种药剂间混配增效试验,此组合具有增效作用,混用c·f值达到28.7。
针对以上结果,下步将对其具体混配比例间的增效关系进行研究。
 1.4.3混剂合理配比的确定
根据上述结果,进行了百里香油和松节油间合理配比的确定试验,具体测定结果表3所示。
表3: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不同配比对朱砂叶螨生物测定结果
注:百里香油药剂LC50为762.03mg/L,松节油药剂LC50为2450.40mg/L,实际测定时,百里香油药剂LC50为750mg/L,松节油药剂LC50为2400mg/L。
由表3可知,百里香油与松节油的组合在9:1~3:7间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百里香油:松节油=9:1(有效成分的质量比4.35:1)时的增效效果最好,并且该结果显示随着SBL的含量增加,该组合的毒性比率也越高。但其最佳比例也有可能出现在10:0和8:2之间,为了进一步确定其最佳的增效比例,又在100:0-90:10之间设置了几个比例,结果见表4。
表4:SBL+SSJ增效组合最佳增效配比的确定
Figure 2011101425664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注:以上数据是基于百里香油的LC50762.03 mg/L和松节油的LC50 2450.4 mg/L,在实际测定过程中,百里香油和松节油是按照750 mg/L和2400 mg/L设定浓度。
从表4中可以看出,百里香油和松节油混配之后的毒性比率最高的范围为LC50剂量的范围为90:10-86:14(有效成分质量比为4.35:1-2.97:1),当二者LC50剂量比例为88:12(有效成分质量比为3.51:1)时毒性比率最大,达到1.50。
 1.4.4百里香油和松节油混剂共毒系数(CTC)的测定结果
根据以上测定结果,申请人配置了复配制剂,即20%百里香·松节油乳油(EC)、20%百里香·松节油微乳剂(ME)和20%百里香·松节油水乳剂(EW),分别测定了10%百里香油乳油、40%松节油乳油和上述三种复配制剂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并以Sun氏法求得CTC值,结果见表4-1,表明,百里香油和松节油的3种复配制剂均有显著增效作用,其CTC均在200以上。综上所述,可根据此配比将两种精油作为有效成分加工成特定的复配制剂,用于防治螨害。
表4-1    百里香油和松节油及其复配制剂对朱砂叶螨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Figure 776786DEST_PATH_IMAGE007
实施例2:20%百里香·松节油环保型乳油剂配制(一)
在20~25℃下,取20份百里香油·松节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的复配比为3.5:1),在上述百里香油·松节油基础上依次加入20份机油,20份柴油,1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和2份农用阴离子-磷酸酯类,再以25份乙酸乙酯配为溶剂,以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即可制得20%百里香·松节油乳油剂。
实施例3:20%百里香·松节油环保型乳油剂配制(二)
在20~25℃下,取60份百里香油·松节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复配比为1:1),在上述百里香油·松节油中依次加入10份有机硅,20份柴油,6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2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2份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以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即可制得60%百里香·松节油乳油剂。
实施例4:20%百里香·松节油水乳剂配制
在20~25℃下,取20份百里香·松节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复配比为1:1),在上述百里香·松节油中依次加入2份有机硅、壬基酚聚氧乙烯醚6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份,2份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丙三醇(甘油)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黄原胶0.5份,10份乙酸乙酯,水溶液补齐至100份,在高速剪切机转速为10000转/分钟下搅拌20分钟,即可制得20%百里香·松节油水乳剂。
实施例5:20%百里香·松节油微乳剂配制
在20-25℃下,取20份百里香·松节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复配比为1:1),然后在上述混合物中依次加入5份有机硅、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钙、4份苯乙烯酚聚氧乙烯(n30)醚、6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乙二醇,水补齐至100份,混合均匀后以搅拌速度800~1000转/分钟搅拌10~30分钟,即可制得40%百里香·松节油微乳剂。
实施例6:3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防治朱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
为明确3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对朱砂叶螨的田间药效情况,申请人于2010年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埝村对该药剂进行了防治玉米朱砂叶螨的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1、供试药剂
20%百里香·松节油微乳剂,药剂代号A;
20%百里香·松节油水乳剂,药剂代号B;
20%百里香·松节油乳油,药剂代号C;
阿维菌素1.8%乳油,浙江省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试验物品
注射器3支(10ml),背负式喷雾器两个,吊牌(300个),搪瓷缸1个(1000ml),铅笔3支,记录本1个,拨针若干,以及照相机一部。
 3、供试作物
玉米。
 4、试验设计及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小区试验,试验共设供试药剂500、750、1000倍和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和空白对照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即每个玉米行为一个重复)。小区面积为414.4m2,喷药前调查中间1行任意10株玉米上螨害数,药后1、3、7天调查活螨数,计算防效。
 5、喷雾方式
常量喷雾。
 6、试验结果与统计
采用常规喷雾法对百里香油和松节油3种复配剂对朱砂叶螨的田间防效进行了试验,结果见表5。
表5:百里香油和松节油3种复配剂对朱砂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Figure 2011101425664100002DEST_PATH_IMAGE008
注:①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之平均值;②“防效”栏中,数列后标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在方差分析(DMRT法)中,于5%水平上无显著差异。表6同。
由上表可以看出,3个植物源药剂在各处理浓度下,1天后防效均在65%以下,3天后,药剂防效明显上升,500倍下,三种植物源杀螨剂3天防效达到83.65%、77.44%和87.88%;7天后达到88.62%、88.05%和90.25%,在750倍处理下,3~7天防效也达到了70%以上,这可能是由于植物源物质的缓效特性决定的。20%乳油制剂表现更佳,20%微乳剂和20%水乳剂表现相当。1000倍处理浓度下,三种药剂处理最高防效均未超过70%。
另外,三种药剂在药后3~7天防效与1.8%阿维菌素处理在5%水平上均无明显差异。 
实施例7:三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防治朱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
申请人还对三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进行了防治苹果山楂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设计同实例6,药效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6  植物源杀螨剂对山楂叶螨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Figure 87682DEST_PATH_IMAGE009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三种植物源杀螨剂在对苹果树上山楂叶螨的田间防治中表现较好,药后3天防效分别为81.99%、84.91%和79.91%,7天后防效为91.32%、93.41%和88.98%,经过差异显著性分析,与阿维菌素7天后防效95.01%在5%水平上差异不显著,而3种药剂间在相同倍数下则基本无显著差异。

Claims (2)

1.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由百里香油和松节油为主要成分并加入助剂复配而成,其中,百里香油与松节油的组合的有效成分质量比为4.35:1-2.97:1;制剂形态是乳油剂、微乳剂或水乳剂;其中: 
所述的乳油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百里香油:1~30%,松节油:1~50%,有机溶剂:0~20%,乳化剂:5~15%,增效剂:0~20%,渗透剂:5~4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百里香油:1~30%,松节油:5~5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3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水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百里香油:1~30%,松节油:5~50%,有机溶剂:0~20%,表面活性剂:5~20%,增效剂:0~20%,防冻剂:4~10%,增稠剂:0.2~1%,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剂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 
所述的渗透剂为桐油、环氧大豆油、柴油或机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乳油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量将百里香油、松节油、有机溶剂、乳化剂、增效剂、渗透剂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经过质量检验即得成品; 
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量将百里香油、松节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和水混合,在反应釜中搅拌透明,经过质量检验即得成品; 
所述的水乳剂的制备方法是:按照配方量将百里香油、松节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增效剂、防冻剂、增稠剂和水混合,在高速剪切机的作用下乳化分散,经过质量检验后,制成成品; 
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效剂为有机硅、增效醚、增效胺、碳酸烷基酯、月桂氮酮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 
所述的渗透剂为桐油、环氧大豆油、柴油或机油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稠剂为聚乙烯醇、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硅酸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CN2011101425664A 2011-05-30 2011-05-30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2248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425664A CN102224830B (zh) 2011-05-30 2011-05-30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1425664A CN102224830B (zh) 2011-05-30 2011-05-30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830A CN102224830A (zh) 2011-10-26
CN102224830B true CN102224830B (zh) 2013-11-27

Family

ID=44805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25664A Active CN102224830B (zh) 2011-05-30 2011-05-30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248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7722A (zh) * 2014-05-30 2014-12-31 馥稷生物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杀虫剂伴侣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81334B (zh) * 2014-12-20 2017-02-22 海南博士威农用化学有限公司 含阿维菌素与百里香酚的微囊悬乳剂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4430565A (zh) * 2014-12-31 2015-03-25 江苏健神生物农化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源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4439A (zh) * 2016-05-25 2016-10-12 广西南宁市圣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毒无残留高效植物保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908A (zh) * 2016-09-07 2017-02-15 马鞍山纽泽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大豆田用除虫剂
CN114698653B (zh) * 2022-04-29 2023-10-20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一种松节油纳米水乳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3800A (zh) * 1997-12-25 1999-07-28 李安君 一种生物源杀虫剂
US20060057174A1 (en) * 2004-09-16 2006-03-16 Michael Meyhoefer Natural-non-toxic insect repell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4830A (zh) 2011-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8164B (zh) 一种含苦参碱和博落回生物碱的植物源复配增效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4830B (zh)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81912B (zh) 苦皮藤素与蛇床子素复配的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9556B (zh)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86562A (zh) 一种含壬酸的生物源增效复配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29943A (zh) 一种含有天然苦皮藤素和天然除虫菊素的杀虫组合物
CN104488998A (zh) 一种含苦参碱的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5663B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桉叶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2028001B (zh) 含苦豆子生物碱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3255B (zh) 一种含烟碱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7944B (zh) 一种含鱼藤酮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蚜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3268B (zh) 一种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蚜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2054A (zh) 一种生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84917B (zh) 一种含印楝素和丁香油的植物源农药组合物
CN105901007A (zh) 一种含有环溴虫酰胺和哌虫啶的杀虫组合物
CN102388873A (zh) 一种可促进作物生长的霜霉病杀菌剂及其应用
CN106538586B (zh) 一种含有双丙环虫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
CN102657216A (zh) 含有毒死蜱和高效氯氰菊酯的农药混剂在防治二点委夜蛾方面的应用
CN102239891B (zh) 一种含楝素的植物源增效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21191A (zh) 含有双丙环虫酯与吡蚜酮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KR20190099751A (ko) 천연물을 이용한 닭진드기(와구모) 구제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4522006B (zh) 一种防治鳞翅目和同翅目害虫组合物
CN102657215A (zh) 含有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乳油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90519A (zh) 一种含有溴螨酯和阿维菌素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螨剂组合物
CN103109846B (zh) 一种敌敌畏噻嗯菊酯复配杀虫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19

Address after: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Yangling District Tai Road No. 3 demonstration

Patentee after: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712100 Shaanxi Province, Xi'an city Yangling District Tai Road No. 3 demon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RESEARCH & DEVELOPMENT CENTER OF BIORATIONAL PESTICIDE YANGLING NONGKE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