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2781A -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2781A
CN102222781A CN2011101603341A CN201110160334A CN102222781A CN 102222781 A CN102222781 A CN 102222781A CN 2011101603341 A CN2011101603341 A CN 2011101603341A CN 201110160334 A CN201110160334 A CN 201110160334A CN 102222781 A CN102222781 A CN 102222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organic
photosphere
organic layer
electron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03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22781B (zh
Inventor
尹智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22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2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22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2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7/00Storage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the energy is stored as heat in masses for subsequent release
    • F24H7/02Storage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the energy is stored as heat in masses for subsequent release the released heat being conveyed to a transfer fluid
    • F24H7/04Storage heaters, i.e. heaters in which the energy is stored as heat in masses for subsequent release the released heat being conveyed to a transfer fluid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of the transfer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1/00Water heaters, e.g. boilers, continuous-flow heaters or water-storage heaters
    • F24H1/48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incorporating heaters for domestic water
    • F24H1/52Water heaters for central heating incorporating heaters for domestic water incorporating heat exchangers for domestic w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0005Detail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001Guiding means
    • F24H9/0015Guiding means in water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H9/2007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 F24H9/203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ers using fluid fu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4Carrier transporting lay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03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07Non-condensed syste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29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one nitrogen atom as the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4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two nitrogen atoms as hetero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0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K2211/1018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9K2211/1025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 C09K2211/109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ligands containing sulfur as the only hetero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改进发红光层、发绿光层或发蓝光层中的至少一层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特性从而具有改进的使用寿命性能的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以及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层的方法。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本申请是于2008年2月1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0810081061.X、标题为“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7年2月2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7-0017086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器件为视角广、对比度优异且响应时间短的自发光器件。另外,由于有机发光器件驱动电压较低且响应时间较短,且由于可实现多色图象,因此对有机发光器件进行了许多研究。
常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阳极/发光层/阴极结构形式的层叠结构。在阳极和发光层之间或在发光层和阴极之间可另外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形成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阴极结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结构等。韩国专利公布10-2005-0040960号公开了这种有机发光器件,该专利所公开的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来。
但是,常规有机发光器件不具有令人满意的使用寿命性能,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的各方面涉及通过改进发光层(例如发红光层、发绿光层或发蓝光层中的至少一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特性从而具有长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器件、制造所述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以及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层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器件,所述器件包括:基板;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面向第一电极的第二电极;和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且包括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层。本文中,发光层包括发红光层、发绿光层和发蓝光层。电子传输层包括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包括在发红光层上且具有与发红光层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一层、在发绿光层上且具有与发绿光层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二层或在发蓝光层上且具有与发蓝光层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三层中的至少一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在第一电子传输层上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为公用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电子传输层包括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层在发红光层上,且第二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第一层上;所述第二层在发绿光层上,且第二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第二层上;所述第三层在发蓝光层上,且第二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第三层上。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层、所述第二层和所述第三层的厚度彼此基本相同。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层与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比、所述第二层与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比以及所述第三层与第二电子传输层的厚度比为约1∶9-约4∶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层还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或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制造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包括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层;和在所述有机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其中发光层包括发红光层、发绿光层和发蓝光层,其中电子传输层包括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包括在发红光层上且具有与发红光层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一层、在发绿光层上且具有与发绿光层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二层和在发蓝光层上且具有与发蓝光层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三层中的至少一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在第一电子传输层上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为公用层,且其中形成所述有机层包括:a)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包括至少以下之一:在用于形成发红光层的第一沉积室中形成发红光层随后形成所述第一层;在用于形成发绿光层的第二沉积室中形成发绿光层随后形成所述第二层;或在用于形成发蓝光层的第三沉积室中形成发蓝光层随后形成所述第三层,和b)在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为公用层的第二电子传输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利用用于形成发红光层的掩模形成所述第一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利用用于形成发绿光层的掩模形成所述第二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利用用于形成发蓝光层的掩模形成所述第三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发红光层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一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在发绿光层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二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在发蓝光层上依次形成所述第三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形成有机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室中由第一有机材料形成第一有机层;在第一室中由第二有机材料在第一有机层上形成第二有机层;和在第二室中由第二有机材料在第二有机层上形成第三有机层。
在有机层的形成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有机层布置在有机发光器件的一对电极之间。
如上所述的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改进的使用寿命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以及说明书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A、2B、2C、2D、2E、2F和2G图示了形成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方法;和
图3A、3B和3C图示了形成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层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说明中,通过举例的方式仅表示和描述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本发明可包括许多不同的形式,且不应认为局限于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另外,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在另一个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不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两个元件之间插有一个或多个居间元件。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编号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10的示意性截面图。
参考图1,有机发光器件10包括基板11、第一电极12、空穴注入层16和空穴传输层18。此外,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在空穴传输层18上形成图案。在发光层22R、22G和22B上依次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24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第一电子传输层24包括:在发红光层22R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红光层22R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一层24R;在发绿光层22G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绿光层22G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二层24G;和在发蓝光层22B上形成且具有与发蓝光层22B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三层24B。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为公用层的第二电子传输层25。在第二电子传输层25上形成电子注入层26和第二电极28。
在图1中,基板11可为用于常规有机发光器件的任何合适的基板,例如玻璃基板或透明塑料基板,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透明度、表面光滑性、易处理和防水性能。虽然在图1中未表示,但可进一步在基板11上形成平面化层、绝缘层等。
第一电极12在基板11上形成。如图1所述,第一电极12可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形成图案,且可各自为阳极或阴极。第一电极12可为透明、半透明或反射性的,且由ITO、IZO、SnO2、ZnO、Al、Ag、Mg等形成,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此外,可进行各种适当的改变,使得可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制得具有至少两层的结构。
绝缘层14在第一电极12和基板11的两端(或末端部分)上形成。绝缘层14可由合适的绝缘材料形成,所述材料可为无机材料(例如SiO2、SiNx等)和/或有机材料(例如基于聚酰亚胺的树脂、基于丙烯酰的树脂等)。
空穴注入层16在第一电极12上形成。如图1所示,可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为公用层的空穴注入层16。此外,虽然在图1中未表示,但可进行各种适当的改变,使得空穴注入层16可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形成图案。
空穴注入层16可使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形成,例如真空沉积、旋涂、流延、Langmuir Blodgett(LB)等。
当使用真空沉积形成空穴注入层16时,沉积条件可随使用的化合物和待形成的空穴注入层16的结构和热性能而变化。但是,通常真空沉积条件可为温度为100-500℃,压力为10-8-10-3托,沉积速度为
Figure BSA00000517849600051
层厚为
Figure BSA00000517849600052
当使用旋涂形成空穴注入层16时,涂布条件可随使用的化合物和待形成的空穴注入层16的结构和热性能而变化。但是,通常旋涂条件可为涂布速度为约2000-约5000rpm,涂布后用于除去溶剂的热处理温度为约80-约200℃。
更具体地讲,空穴注入层16可由任何合适的空穴注入材料形成。空穴注入材料的实例包括公开于美国专利4,356,429(该专利所公开的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来)的酞菁化合物例如铜酞菁、公开于Advanced Material,6,第677页(1994)(该文献所公开的内容通过全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来)的星爆型(star-burst type)胺衍生物(例如TCTA、m-MTDATA和m-MTDAPB)、可溶性导电聚合物例如Pani/DB SA(聚苯胺/十二烷基苯磺酸)或PEDOT/PSS(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4-苯乙烯磺酸盐)、Pani/CSA(聚苯胺/樟脑磺酸)或PANI/PSS(聚苯胺)/聚(4-苯乙烯磺酸盐)),但不局限于此。
Figure BSA00000517849600061
空穴传输层18的厚度可为10-200nm,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20-150nm。考虑到驱动电压性能、制造时间和制造成本,可在这些范围内选择空穴传输层18的厚度。
空穴传输层18在空穴注入层16上形成。空穴传输层18可使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形成,例如真空沉积、旋涂、流延、Langmuir Blodgett(LB)等。当使用真空沉积或旋涂形成空穴传输层18时,沉积或涂布条件可随使用的化合物而变化。但是,通常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16的沉积或涂布条件与用于形成空穴传输层18的沉积或涂布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
如图1所示,可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为公用层的空穴传输层18。此外,虽然在图1中未表示,但可进行各种适当的改变,使得空穴传输层18可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形成图案。
更具体地讲,空穴传输层18可由任何合适的空穴传输材料形成。空穴传输材料的实例包括咔唑衍生物,例如N-苯基咔唑或聚乙烯基咔唑;具有芳族稠环的胺衍生物,例如N,N′-双(3-甲基苯基-N,N′-二苯基-[1,1-联苯]-4,4′-二胺(TPD)或N,N′-二(萘-1-基)-N,N′-二苯基联苯胺(α-NPD)等。
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各自分别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B)在空穴传输层18上形成图案。
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可由各种合适的发光材料或合适的基质材料和掺杂物材料形成。掺杂物材料可为任何合适的荧光掺杂物和/或磷光掺杂物。
基质材料的实例包括Alq3、CBP(4,4′-N,N′-二咔唑-联苯)、PVK(聚(N-乙烯基咔唑))、二苯乙烯基亚芳基(distyrylarylene)(DSA)等,但不局限于此。
掺杂物材料的实例包括作为红色掺杂物的PtOEP、Ir(piq)3、Btp2Ir(acac)、DCJTB等,但不局限于此。
Figure BSA00000517849600071
此外,掺杂物材料的实例包括作为绿色掺杂物的Ir(ppy)3(ppy=苯基吡啶)、Ir(ppy)2(acac)、Ir(mpyp)3、C545T等,但不局限于此。
另外,掺杂物材料的实例包括作为蓝色掺杂物的F2Irpic、(F2ppy)2Ir(tmd)、Ir(dfppz)3、三芴(ter-fluorene)等,但不局限于此。
Figure BSA00000517849600072
基于100重量份基质和掺杂物的总重量,掺杂物的量可为0.1-20重量份,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为0.5-15重量份。当掺杂物的量在这些范围内时,可基本限制浓度猝灭现象。
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的厚度可为约5-约100nm,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为10-50nm。当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可得到优异的发光性能。
第一电子传输层24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在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上形成。
第一电子传输层24包括:在发红光层22R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红光层22R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一层24R;在发绿光层22G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绿光层22G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二层24G;和在发蓝光层22B上形成且具有与发蓝光层22B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三层24B。
此外,第二电子传输层25在包括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的第一电子传输层24上形成。如图1所示,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和B)为公用层的第二电子传输层25。
因此,在有机发光器件10中,第一层24R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在红色子像素R中发红光层22R上依次形成,第二层24G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在绿色子像素G中发绿光层22G上依次形成,第三层24B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在蓝色子像素B中发蓝光层22B上依次形成。
第一电子传输层24(包括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可由任何合适的电子传输材料组成。可使用真空沉积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24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沉积条件可随使用的化合物而变化。但是,通常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16的沉积条件用于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24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用于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24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材料稳定传输由阴极注入的电子。用于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各种合适的材料,例如喹啉衍生物,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形成第一电子传输层的材料包括三(8-喹啉酚根)合铝(Alq3)、TAZ、Balq等,但不局限于此。
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的厚度可彼此相同或彼此不同。
另外,第一层24R与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厚度比、第二层24G与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厚度比以及第三层24B与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厚度比可为约1∶9-约4∶6(或1∶9-4∶6),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为约2∶8-约3∶7(或2∶8-3∶7)。也就是说,第一层24R的厚度、第二层24G的厚度或第三层24B的厚度可为所有的电子传输层总厚度的约10-约40%(或10-4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层24R的厚度、第二层24G的厚度或第三层24B的厚度可为所有的电子传输层总厚度的约20-约30%(或20-30%)。当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与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厚度比在这些范围内时,可制得具有改进的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器件10。
更具体地讲,现在参考图2A-2G,更详细地描述形成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发蓝光层22B、第一电子传输层24和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方法。
参考图2A,首先,在用于形成发红光层的室41中,使用掩模32R将发红光材料沉积在空穴传输层18上,以形成发红光层22R。
参考图2B,随后在用于形成发红光层22R的室41中,使用掩模32R将电子传输材料沉积在发红光层22R上,以形成第一层24R。因此,第一层24R在发红光层22R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红光层22R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图案。
随后,参考图2C,在用于形成发绿光层的室43中,使用用于形成发绿光层22G的掩模32G将发绿光材料沉积在空穴传输层18上。
接着,参考图2D,在用于形成发绿光层22G的室43中,使用掩模32G将电子传输材料沉积在发绿光层22G上,以形成第二层24G。因此,第二层24G在发绿光层22G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绿光层22G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图案。
接着,参考图2E,在用于形成发蓝光层的室45中,使用掩模32B将发蓝光材料沉积在空穴传输层18上,以形成发蓝光层22B。
参考图2F,随后在用于形成发蓝光层22B的室45中,使用掩模32B将电子传输材料沉积在发蓝光层22B上,以形成第三层24B。因此,第三层24B在发蓝光层22B上形成且具有与发蓝光层22B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图案。
参考图2G,在用于形成电子传输层的室47中,使用开口掩模35沉积电子传输材料,以形成第二电子传输层25,该层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为公用层。
在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中,在形成发红光层22R、发绿光层22G和发蓝光层22B后,随后(或立即)在同一室中将电子传输材料沉积在发光层22R、22G和22B上,以形成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因此,杂质(例如湿气等)基本不渗进发红光层22R和第一层24R之间的界面、发绿光层22G和第二层24G之间的界面以及发蓝光层22B和第三层24B之间的界面。因此,有机发光器件10可具有明显改进的使用寿命性能。
根据制造有机发光器件的常规方法,在单独的室中形成发红光层、发绿光层和发蓝光层,随后移至用于形成电子传输层的室。因此,当将发光层移至另一室时存在的问题是,存在于沉积室中的湿气可与发红光层、发绿光层和发蓝光层的表面接触,因此,杂质(例如水等)可渗进发红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发绿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以及发蓝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从而导致常规有机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缩短。
但是,在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10中,形成发红光层22R,随后在同一室中立即在其上形成一部分电子传输层(即第一层24R),形成发绿光层22G,随后在同一室中立即在其上形成一部分电子传输层(即第二层24G),随后形成发蓝光层22B,随后在同一室中立即在其上形成一部分电子传输层(即第三层24B)。因此,杂质(例如水等)不(或基本不)渗进发红光层22R和电子传输层(即第一层24R)之间的界面、发绿光层22G和电子传输层(即第二层24G)之间的界面和发蓝光层22B和电子传输层(即第三层24B)之间的界面,从而导致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10的使用寿命延长。
另外,图1所示的有机发光器件10包括(或有必要包括)在第一电子传输层24上形成的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和B)为公用层的第二电子传输层25。也就是说,在用于形成发红光层的室41中、用于形成发绿光层的室43中和用于形成发蓝光层的室45中未形成所有的电子传输层,而是仅形成一部分电子传输层(即仅形成图1的第一电子传输层24)。更具体地讲,参考图2G,第一电子传输层24的厚度d1与第二电子传输层25的厚度d2的比率可为约1∶9-约4∶6(或1∶9-4∶6),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约2∶8-约3∶7(2∶8-3∶7),其中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的厚度彼此相同(或基本相同)。通过采用这种方式分别形成电子传输层,可改进批量生产的产率。此外,当形成第二电子传输层25时,第一电子传输层24保护发光层22R、22G和22B,因此,有机发光器件10可具有改进的使用寿命性能。
随后在第二电子传输层25上形成易从阴极注入电子的电子注入层26。电子注入层26可使用各种合适的方法形成,例如真空沉积、旋涂、流延等。当使用真空沉积或旋涂时,沉积或涂布条件可随使用的化合物而变化。但是,通常用于形成空穴注入层16的沉积或涂布条件与用于形成电子注入层26的沉积或涂布条件相同(或基本相同)。如图1所示,还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R、G和B)为公用层的电子注入层26。
电子注入层26可包括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LiF、NaCl、CsF、Li2O、BaO等。电子注入层26的厚度可为约0.1-约10nm,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为0.2-5nm。当电子注入层26的厚度在上述范围内时,可制造具有优异的电子注入能力和驱动电压特性的有机发光器件。
此外,第二电极28在电子注入层26上形成。可使用真空沉积、溅射等形成第二电极28,第二电极可为阴极或阳极。用于形成第二电极的材料的实例包括功函数低的金属、合金、导电化合物及其混合物。用于形成第二电极的金属的实例包括Li、Mg、Al、Al-Li、Ca、Mg-In、Mg-Ag等。此外,可进行各种适当的改变,使得可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材料制得具有至少两层的结构。
已参考图1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10,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此,且有机发光器件可具有各种合适的结构。例如当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包括磷光掺杂物时,可在发光层上形成空穴阻挡层(HBL),以防止(或降低)三线态激子或空穴扩散至电子传输层。此外,在图1的有机发光器件10中,第一电子传输层24可具有各种合适的结构,因此可包括第一层24R、第二层24G和第三层24B的全部,或可按照需要仅包括选自这些层中的至少一层。
如上所述,制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包括: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形成包括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层;和在所述有机层上形成第二电极。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发光层包括发红光层、发绿光层和发蓝光层。电子传输层包括第一电子传输层和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一电子传输层包括在发红光层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红光层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一层、在发绿光层上形成且具有与发绿光层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二层、在发蓝光层上形成且具有与发蓝光层相同(或基本相同)图案的第三层中的至少一层,在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为公用层的第二电子传输层。
在制造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方法中,形成所述有机层包括:(1)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例如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形成发光层和第一电子传输层包括:在用于形成发红光层的第一沉积室中形成发红光层随后形成所述第一层,在用于形成发绿光层的第二沉积室中形成发绿光层随后形成所述第二层,和/或在用于形成发蓝光层的第三沉积室中形成发蓝光层随后形成所述第三层),和(2)在第一电子传输层上形成相对于红色、绿色和蓝色子像素为公用层的第二电子传输层。
形成所述有机层还可包括形成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或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层。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形成有机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室中由第一有机材料形成第一有机层;在第一室中由第二有机材料在第一有机层上形成第二有机层;和在第二室中由第二有机材料在第二有机层上形成第三有机层。
图3A-3C图示了形成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有机层的方法。
参考图3A,在第一室71中使用用于形成第一有机材料的第一有机层53的掩模61将第一有机材料沉积在基板51上。
参考图3B,随后在第一室71中使用用于形成第一有机层53的掩模61将第二有机材料沉积在第一有机层53上,以形成第二有机材料的第二有机层55a。
参考图3C,在第二室73中使用掩模63将第二有机材料沉积在第二有机层55a上,以形成第二有机材料的第三有机层55b。
采用这种方式,杂质(例如湿气等)不渗进(或基本不渗进)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的第一有机层53和第二有机层55a之间的界面。
在所述有机层布置在有机发光器件的一对电极之间的情况下,如上形成有机层可能特别有利。通常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层可具有包括不同材料的多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在不同的室中形成包括不同材料的各层。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在各室之间转移的等待时间中,杂质(例如湿气等)可渗进包括不同材料的层之间的界面,从而导致有机发光器件的使用寿命缩短。但是,根据如上所述形成所述有机层,当如参考图3A和3B所述形成包括不同材料的层(即第一有机层53和第二有机层55a)时,不需要室转移,但是当如参考图3B和3C所述形成包括相同(或基本相同)材料的层(即第二有机层55a和第三有机层55b)时,进行室转移。因此,可制造具有改进的使用寿命的有机发光器件。
更具体地讲,第一有机材料可为空穴注入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空穴注入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空穴传输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发红光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发红光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发绿光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发绿光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发蓝光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发蓝光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发红光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发红光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电子传输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发绿光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发绿光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电子传输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发蓝光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发蓝光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电子传输层。
此外,第一有机材料可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可为电子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可为电子注入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可为电子注入层。如上形成各有机层可用于形成本发明的各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的有机层结构中的各层。
如上所述,通过改进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界面特性,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明显改进的使用寿命性能。
虽然结合某些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涵盖包括在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价物的宗旨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等价布置。

Claims (10)

1.一种形成有机层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室中由第一有机材料形成第一有机层;
在第一室中由第二有机材料在第一有机层上形成第二有机层;和
在第二室中由第二有机材料在第二有机层上形成第三有机层。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第一、第二和第三有机层布置在有机发光器件的一对电极之间。
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空穴注入材料,第一有机层为空穴注入层,第二有机材料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空穴传输层。
4.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为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为发红光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发红光层。
5.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为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为发绿光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发绿光层。
6.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空穴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为空穴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为发蓝光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发蓝光层。
7.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发红光材料,第一有机层为发红光层,第二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电子传输层。
8.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发绿光材料,第一有机层为发绿光层,第二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电子传输层。
9.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发蓝光材料,第一有机层为发蓝光层,第二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电子传输层。
10.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第一有机材料为电子传输材料,第一有机层为电子传输层,第二有机材料为电子注入材料,第二有机层和第三有机层为电子注入层。
CN201110160334.1A 2007-02-20 2008-02-19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Active CN1022227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17086A KR100795817B1 (ko) 2007-02-20 2007-02-20 유기 발광 소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유기층 형성 방법
KR10-2007-0017086 2007-02-2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061XA Division CN101252171B (zh) 2007-02-20 2008-02-19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2781A true CN102222781A (zh) 2011-10-19
CN102222781B CN102222781B (zh) 2016-08-03

Family

ID=3921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0334.1A Active CN102222781B (zh) 2007-02-20 2008-02-19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CN200810081061XA Active CN101252171B (zh) 2007-02-20 2008-02-19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061XA Active CN101252171B (zh) 2007-02-20 2008-02-19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535167B2 (zh)
KR (1) KR100795817B1 (zh)
CN (2) CN1022227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2511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14425A (ja) * 2008-10-10 2010-05-20 Canon Inc 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1983229B1 (ko) * 2010-07-23 2019-05-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1945930B1 (ko) 2012-01-05 2019-02-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140008126A (ko) * 2012-07-10 2014-0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장치
KR102035251B1 (ko) * 2013-03-12 2019-10-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083985B1 (ko) * 2013-07-01 2020-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102196085B1 (ko) * 2013-10-15 2020-12-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와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615742A (zh) * 2018-07-10 2018-10-02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065108B1 (ko) * 2019-10-16 2020-0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573A (zh) * 2001-02-01 2002-09-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沉积装置和沉积方法
CN1391424A (zh) * 2001-06-05 2003-01-15 日本东北先锋公司 有机el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468972A (zh) * 2003-06-04 2004-01-21 深圳市创欧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蒸镀装置
CN1501753A (zh) * 2002-09-27 2004-06-02 ������������ʽ����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20060088729A1 (en) * 2004-10-25 2006-04-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US20060181202A1 (en) * 2004-02-06 2006-08-17 Liang-Sheng Liao Color organic OLED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56429A (en) 1980-07-17 1982-10-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cell
JP4038833B2 (ja) 1997-05-21 2008-01-3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有機電界発光素子
JP4081869B2 (ja) 1998-08-17 2008-04-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新規アミノ化合物を使用した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4136185B2 (ja) * 1999-05-12 2008-08-2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多色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60410B2 (en) * 2000-03-27 2003-12-09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TW519852B (en) * 2001-10-18 2003-02-01 Opto Tech Corp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apable of projecting white light sour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US6750608B2 (en) * 2001-11-09 2004-06-15 Konica Corporatio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and display
US6875524B2 (en) * 2003-08-20 2005-04-05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improved doping
KR100537620B1 (ko) 2003-10-29 2005-12-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카바졸 함유 화합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JP2007009831A (ja) * 2005-07-01 2007-01-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ペラ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送風ファン
US20070048545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transporting layer for white OLED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69573A (zh) * 2001-02-01 2002-09-18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沉积装置和沉积方法
CN1391424A (zh) * 2001-06-05 2003-01-15 日本东北先锋公司 有机el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01753A (zh) * 2002-09-27 2004-06-02 ������������ʽ����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468972A (zh) * 2003-06-04 2004-01-21 深圳市创欧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作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蒸镀装置
US20060181202A1 (en) * 2004-02-06 2006-08-17 Liang-Sheng Liao Color organic OLED device
US20060088729A1 (en) * 2004-10-25 2006-04-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with improved performan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2511A (zh) * 2014-12-26 2016-07-06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5742511B (zh) * 2014-12-26 2017-10-1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535167B2 (en) 2009-05-19
US8052497B2 (en) 2011-11-08
CN102222781B (zh) 2016-08-03
CN101252171B (zh) 2011-07-27
US20080197771A1 (en) 2008-08-21
KR100795817B1 (ko) 2008-01-21
CN101252171A (zh) 2008-08-27
US20090197496A1 (en) 2009-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2171B (zh) 有机发光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形成有机层的方法
CN102044634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
KR101771581B1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00493285C (zh)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728908B (zh)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US7968214B2 (en) White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2468448B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用于有机发光装置的阴极
CN101308863B (zh) 有机发光装置
KR102053443B1 (ko) 유기전계발광소자
CN101079472B (zh) 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5119B (zh) 有机发光器件以及包括该有机发光器件的平板显示器
US20080290791A1 (en) White light-emitting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method of preparing the same and deposition device for in-line deposition system
CN1773744B (zh) 有机发光装置
CN103199197A (zh) 有机发光装置
CN106660947A (zh) 包括含有不同锂化合物的电子传输层叠层体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CN101679854A (zh) 有机光电装置和其中所用的材料
CN102651454B (zh) 一种电致发光器件、显示装置和电致发光器件制备方法
CN101894919A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制造该有机发光装置的方法
KR20070073454A (ko)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CN101399317A (zh) 有机发光装置
CN1772840A (zh) 金属络合物及包含其的磷光有机发光器件
KR101642117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CN102208430B (zh) 有机发光装置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KR100922761B1 (ko) 유기 발광 소자
KR20070115478A (ko) 유기 발광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after: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Applicant before: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TO: SAMSUNG DISPLA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