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20121A -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20121A CN102220121A CN2010101472139A CN201010147213A CN102220121A CN 102220121 A CN102220121 A CN 102220121A CN 2010101472139 A CN2010101472139 A CN 2010101472139A CN 201010147213 A CN201010147213 A CN 201010147213A CN 102220121 A CN102220121 A CN 102220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yl group
- vinyl ethers
- fatty acyl
- diamines
- dipropion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8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8/00—Compositions for drilling of boreholes or wells; Compositions for treating boreholes or wells, e.g. for completion or for remedial operations
- C09K8/58—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 C09K8/584—Compositions for 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i.e. for improving the mobility of the oil, e.g. displacing fluid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surfacta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含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存在高温高盐条件下驱油效率差、使用浓度高以及三元复合驱中碱对地层和油井带来的腐蚀和积垢伤害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1)0.01~5.0%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2)0.01~3.0%的聚合物;(3)92.0~99.98%的地层水;其中(1)组分的分子通式为:式中:R1为C9~C17的烷基,R2为C2~C6的烷基,n为乙氧基团EO的加合数,其取值范围为2~7中的任意一个整数;M为选自钾、钠或锂中的任意一种等金属离子;聚合物选自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粘均分子量为2500万)、耐温抗盐聚合物或黄原胶中的一种;水选自油田地层水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油田的三次采油生产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石油储量的减少,石油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宝贵。面临的问题有一,供需矛盾突出,石油需求量越大越大,新油田越来越少;二,枯竭油藏中还剩留有大量原油。一次采油(POR)可采出10~25%地下原油,二次采油(SOR)可采出15~25%地下原油,即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只采出25~50%地下原油。为了保证石油长期稳定供应、满足人类的需求,必须研究和发展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三次采油(EOR)通过强化采油措施,可使原油采收率再提高6~20%,甚至更多。
化学驱是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方法。表面活性剂驱被认为是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适用范围广、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化学剂。表面活性剂无论是作为主剂还是作为助剂驱油,对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与一般水驱相比,聚合物驱油可加速采油过程,改善经济效益,工艺及设备较简单、成本较低。作为化学驱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碱形成的三元复合驱油技术已在中外进行了一些矿场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驱油效果。但是碱的加入导致矿场试验中出现采油井井筒结垢严重、采出液处理困难等问题,使得三元复合驱油技术的应用前景不容乐观。相比之下,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二元复合驱配方中未使用碱,矿场可操作性更强,因而受到油田的认可。但是由于不用任何碱,原油中石油酸类活性物质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所以研发具有更高表面活性的新型表面活性剂和无碱二元复合驱配方势在必行。
国外三次采油用的表面活性剂工业化产品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石油羧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二是烷基苯羧酸盐为主的表面活性剂,这两类表面活性剂原料都取自原油,原料来源广、数量大,因而也是国外三次采油用量最大的表面活性剂。由于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型,它与二价阳离子(地层水中的Ca2+、Mg2+等)会发生沉淀,当Ca2+、Mg2+超过300μg/g时便失去驱油效果。为此,国外还在继续开发研究适合高含盐、高Ca2+、Mg2+ 离子地层用的表面活性剂,包括多官能团的表面活性剂、双子表面活性剂以及牺牲剂的研究,并且注重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研究。
阴-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近年来一直是三次采油(EOR)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非离子基团和阴离子基团设计在同一个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使其兼具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优点,优势互补、性能优良,因此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针对无碱存在的二元复合驱体系,由于没有碱的存在不但避免了油层的堵塞、结垢和腐蚀等问题,而且能与原油形成超低界面张力。近几年来,由于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是由两个亲水基团、两个疏水基团和一个连接基键合而成的特殊结构化合物,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使它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低临界胶束浓度、低Kraff点、良好的钙皂分散能力、良好的润湿性能等一系列独特性质,从而引起极大关注。具有界面性能和流变性的Gemini表面活性剂,有望取代三元复合驱配方中的碱,在合理的配方体系下,最终实现二元驱替体系,为油田的化学驱开辟新的途径。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专利申请中,德格鲁特(De Groot)就曾提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有助于提高石油的采收率。
目前,国内研究开发的主要双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阳离子双季铵盐型,如中国专利CN 1528853、CN 1817431、CN 1066137等相继报道了双酰胺型阳离子型、含氟阳离子型及含吡啶基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阳离子具有吸附损耗大、成本高等缺点,近年来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开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中国专利CN 101073757报道了一种阴离子不对称双子的合成。而由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耐盐性差,而非离子型具有耐温性差的缺点,使得这些产品无法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得到应用。
另外,现有的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中,含有高浓度的碱,如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在使用过程中,对地层和油井等带来巨大的伤害,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不易被生物降解,且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性,如:1991年,赵国玺在《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P495;1994年,刘程在《表面活性剂大全》P35中所公开的内容。所以针对那些苛刻油藏,我们理应寻求一种在无碱、高温(地层温度大于85℃)、高盐(矿化度40000mg/L以上)条件下结构稳定,并能与原油形成10-3~10-4mN/m超低界面张力,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本发明所述的正是这种在无碱情况下,适合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阴-非双子表面活性剂、其制备方法、二元复合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现有技术中含表面活性剂的驱油剂存在高温高盐 条件下驱油效率差,使用浓度高以及三元复合驱中碱对地层和油井带来的腐蚀和积垢伤害等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该方法将含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组合物用于驱油过程中,具有无碱、无腐蚀和积垢伤害,使用浓度低,在高温高盐条件下驱油效率高的特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与解决技术问题之一相对应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份:
(1)0.01~5.0%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
(2)0.01~3.0%的聚合物;
(3)92.0~99.98%的水;
其注入中(1)组分的分子通式为:
式中:R1为C9~C17的烷基,R2为C2~C6的烷基,n为乙氧基团EO的加合数,其取值范围为2~7中的任意一个整数;M为选自钾、钠或锂中的任意一种金属离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地层水总矿化度优选为16000~32000mg/L、Ca2++Mg2+优选为450~890mg/L;聚合物选自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M优选方案为钾和钠,更优选方案为选自钠;R1碳数加1之和与EO数n的比值优选范围为3~4时具有最佳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其水溶液能与原油形成10-3~10-4超低界面张力;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中的R1碳原子数优选为九、十一、十五或十七,R2的碳原子数优选为二、四或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的制备:
将所需配比的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酸、二氯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70~100℃反应2~5小时,减压抽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得到的透明液体即为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酰氯1;另将所需配比的碳链数为2~6的二胺、丙烯酸甲酯和溶剂1,4-二氧六环混 合均与后,在40~70℃反应2~5小时,减压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及溶剂得二胺二丙酸甲酯 2,以碱溶液调节PH=9~10,搅拌下滴加1,再于40~70℃反应2~6小时,得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甲酯3,加入所需量的乙醇,以碱溶液调节PH=11~12,回流反应2~6小时,酸化后得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其中,制备1时,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酸、二氯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1.0~2.0∶0.03~0.1;制备2时,溶剂为1,4-二氧六环,用量为碳链数为2~6的二胺质量的3~6倍,碳链数为2~6的二胺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0~4.0;制备3时,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酰氯与碳链数为2~6二胺二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9~2.5∶1;制备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时,乙醇用量为碳链数为2~6的二胺质量的5~10倍;
(b)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的制备:
步骤(a)所合成的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和环氧乙烷按所需配比在反应温度为85~160℃,压力小于0.80MPa表压条件下,钙的碱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反应得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其中,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与环氧乙烷摩尔比为1∶4~14,催化剂用量为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质量的0.5~5.0%;
(c)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的制备: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按所需配比与氯乙酸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剂混合,以甲苯为溶剂,在反应温度50~130℃,反应3~1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其中,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氯乙酸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1∶2~6∶2~8∶0.05~0.3;
(d)将所需量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及地层水均匀混合,室温搅拌1~3小时,得到所需的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及地层水的配比为0.01~5.0%∶0.01~3.0%∶92.0~99.98%。
上述技术方案中,(a)步骤中制备1时,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酸、二氯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比优选为1∶1.2~2.0∶0.05~0.1;制备2时的溶剂为1,4-二氧六环,用量优选为碳链数为2~6的二胺质量的4~5倍,碳链数为2~6的二胺与丙烯酸甲酯的 摩尔比优选为1∶2.2~3.0,反应温度优选为50~60℃,反应时间优选为3~4小时;制备3时,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酰氯与碳链数为2~6二胺二丙酸甲酯的摩尔比优选为2.0~2.2∶1,反应温度优选为60~70℃,反应时间优选为3~4小时;制备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时,乙醇用量优选为碳链数为2~6的二胺质量的6~8倍,反应时间优选为3~5小时。(b)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与环氧乙烷摩尔比优选为1∶6~12,催化剂用量优选为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质量的1.0~3.0%。(c)步骤中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氯乙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优选为1∶2.5~5.5∶3~7∶0.1~0.2,反应温度优选为70~110℃,反应时间优选为5~12小时。(d)以质量百分比计,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的用量优选范围为0.03~1.0%,更优选范围为0.1~0.3%;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用量优选范围为0.05~0.5%;更优选范围为0.1~0.2%,反应时间优选为1.5~2.5小时。
本发明所制备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中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氧乙烯非离子基团和羧酸根阴离子基团,使其兼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耐温性能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耐盐优点,而对称的双子结构特征,又使其具有临界胶束浓度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强、耐高矿化度以及独特的流变性和粘弹性-增粘作用等特征,比传统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另外其分子中不含有芳环结构,更易于生物降解,因此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是一种适宜于高温高盐油藏的三次采油用的绿色表面活性剂。
采用本发明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在无碱条件下,可用于地层温度为85℃、矿化度16000~32000毫克/升、Ca2+、Mg2+为450~890毫克/升的胜利油田胜坨二区地层水和原油,以用量为0.1~0.3wt%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与0.1~0.2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形成上述组合物驱油剂,测定了该驱油剂水溶液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原油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值,可达10-3~10-4mN/m的超低界面张力,经物理模拟驱替试验室内评价在高温、高盐油藏上该驱油剂能在水驱基础上(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达41.4%)提高原油采收率可达16.2%,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的红外图谱。
本发明制备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可通过以下方法表征:将合成物提纯后,应用美国Nicolet-380 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 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在波数为2850~2950cm-1处出现烷基链上甲基与亚甲基C-H伸缩特征峰,1475cm-1烷基链上的C-H弯曲振动,1856~1505cm-1的一个大宽峰,包含了三种vC=O的特征吸收峰,1418cm-1处中峰为酰胺的第III特征谱带C-N伸展,1106cm-1处一宽峰,该峰是由于连上了EO,EO上C-O-C不对称伸缩谱带而造成的,985cm-1的一个峰消失,该峰常常与末端羟基缔合有关,由此证明反应确实生成了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将月桂酸300克(1.5摩尔)、氯化亚砜267.8克(2.25摩尔)和4.5克DMF,加入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等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于90℃反应3小时后,减压蒸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得到月桂酰氯。另一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的2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二胺45.0克(0.75摩尔)、180克1,4-二氧六环,升温至50℃,慢慢滴加丙烯酸甲酯141.9克(1.65摩尔),滴完继续反应3小时,减压去除未反应的丙烯酸甲酯和溶剂1,4-二氧六环,剩余物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以50wt%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液PH=8~10,剧烈搅拌下慢慢滴加月桂酰氯,同时不断补加50wt%氢氧化钠以维持反应的PH在8~10,滴完后于60℃继续反应3小时,得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继续向反应瓶内加入270克乙醇,再以50wt%氢氧化钠调PH=11~12,回流4小时,冷却,过滤去盐,减压蒸去乙醇,剩余物以盐酸中和至强酸性,分去水层,得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300.3克,摩尔收率70.5%。
(b)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的合成
将步骤(a)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300.3克(0.529摩尔)、3.5克钙的碱性化合物加入配有冷凝装置、搅拌装置和气体分散器的高压反应器中,边通氮气边加热制135℃时,加入20克水,搅拌反应1小时。脱除水分后,降温至80℃,慢慢滴加中和催化剂理论量的硫酸(20wt%)制得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复合型氧化钙烷氧基化催化剂反应液体系,将体系温度加热至80~90℃,开启真空系统,在高真空下脱水2小时,然后用氮气吹扫3~4次,将体系反应温度调至140℃缓缓通入186.4克(4.236摩尔)环氧乙烷,控制压力 ≤0.60MPa。反应结束后,用氮气吹扫体系,冷却后中和、脱水,得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419.5克,摩尔收率86.2%。
(c)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419.5克(0.460摩尔)与155.3克(2.77摩尔)氢氧化钾、214.6克(1.84摩尔)氯乙酸钠、16.3克四丁基溴化铵、15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至90℃反应8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7.8%。对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0.15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15wt%和97.0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32000mg/L、Ca2++Mg2+890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5.5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05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2】
(a)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同【实施例1】(a),不同之处以87.0克(0.75摩尔)的无水己二胺替代45.0克(0.75摩尔)无水乙二胺,其余相同,得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328.5克,摩尔收率70.2%。
(b)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的合成
同【实施例1】(b),不同之处以328.5克(0.578摩尔)的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替代300.3克(0.529摩尔)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环氧乙烷的使用量为152.7g(3.470摩尔),钙的碱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为8.6克,得)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446.0克,摩尔收率86.9%。
(c)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446.0克(0.503摩尔)与113.0克(2.014摩尔)氢氧化钾、251.7克(2.16摩尔)氯乙酸钠、18.3克四丁基溴化铵、 15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至100℃反应6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7.4%。对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二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0.2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15wt%和96.5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24000mg/L、Ca2++Mg2+667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5.9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38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3】
(a)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同【实施例1】(a),不同之处以261.0克(1.5摩尔)的癸酸替代300.0克(1.5摩尔)月桂酸,以66.0克(0.75摩尔)的无水丁二胺替代45.0克(0.75摩尔)无水乙二胺,其余相同,得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285.2克,摩尔收率69.9%。
(b)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的合成
同【实施例1】(b),不同之处以285.2克(0.524摩尔)的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替代300.3克(0.529摩尔)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环氧乙烷的使用量为138.3g(3.144摩尔),钙的碱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为6.7克,得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360.6克,摩尔收率85.6%。
(c)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360.6克(0.448摩尔)与100.3克(1.79摩尔)氢氧化钾、263.3克(1.34摩尔)氯乙酸钠、18.8克四丁基溴化铵、15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至80℃反应8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6.5%。对合成的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 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 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3)双羧酸盐0.15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15wt%和97.0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32000mg/L、Ca2++Mg2+890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6.3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12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4】
(a)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将棕榈酸422.4克(1.65摩尔)、氯化亚砜235.6克(1.875摩尔)和6.3克DMF,加入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等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于80℃反应5小时后,减压蒸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得到棕榈酰氯。另一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的2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二胺45.0克(0.75摩尔)、225克1,4-二氧六环,升温至60℃,慢慢滴加丙烯酸甲酯161.3克(1.875摩尔),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减压去除未反应的丙烯酸甲酯和溶剂1,4-二氧六环,剩余物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以50wt%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液PH=8~10,剧烈搅拌下慢慢滴加月桂酰氯,同时不断补加50wt%氢氧化钠以维持反应的PH在8~10,滴完后于70℃继续反应4小时,得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继续向反应瓶内加入360克乙醇,再以50wt%氢氧化钠调PH=11~12,回流4小时,冷却,过滤去盐,减压蒸去乙醇,剩余物以盐酸中和至强酸性,分去水层,得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354.5克,摩尔收率69.5%。
(b)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的合成
同【实施例1】(b),不同之处以354.5克(0.521摩尔)的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替代300.3克(0.529摩尔)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环氧乙烷的使用量为229.2g(5.21摩尔),钙的碱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为6.8克,得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497.8克,摩尔收率84.7%。
(c)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497.8克(0.441摩尔)与106.0克(2.65摩尔)氢氧化钠、205.3克(1.76摩尔)氯乙酸钠、17.6克四丁基溴化铵、 15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至100℃反应8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5.9%。对合成的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 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六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0.1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2wt%和97.0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16000mg/L、Ca2++Mg2+450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5.6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59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5】
(a)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同【实施例4】(a),不同之处以66.0克(0.75摩尔)的无水丁二胺替代45.0克(0.75摩尔)无水乙二胺,其余相同,得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364.8克,摩尔收率68.7%。
(b)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的合成
同【实施例1】(b),不同之处以364.8克(0.515摩尔)的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替代300.3克(0.529摩尔)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环氧乙烷的使用量为181.4g(4.122摩尔),钙的碱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为7.7克,得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461.3克,摩尔收率84.5%。
(c)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461.3克(0.435摩尔)与106.5克(2.66摩尔)氢氧化钠、178.6克(1.53摩尔)氯乙酸钠、20.6克四丁基溴化铵、16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至100℃反应10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5.5%。对合成的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 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六酰基丁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0.25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15wt%和96.0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24000mg/L、Ca2++Mg2+667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5.3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09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6】
(a)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将硬脂酸497克(1.75摩尔)、氯化亚砜374.9克(3.15摩尔)和7.5克DMF,加入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等的1000毫升四口烧瓶中,于95℃反应3小时后,减压蒸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得到硬脂酰氯。另一配有密封机械搅拌、温度计、冷凝管的2000毫升四口烧瓶中加入无水乙二胺45.0克(0.75摩尔)、225克1,4-二氧六环,升温至60℃,慢慢滴加丙烯酸甲酯193.5克(2.25摩尔),滴完继续反应4小时,减压去除未反应的丙烯酸甲酯和溶剂1,4-二氧六环,剩余物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以50wt%氢氧化钠调节反应液PH=8~10,剧烈搅拌下慢慢滴加月桂酰氯,同时不断补加50wt%氢氧化钠以维持反应的PH在8~10,滴完后于70℃继续反应3小时,得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甲酯,继续向反应瓶内加入315克乙醇,再以50wt%氢氧化钠调PH=11~12,回流4小时,冷却,过滤去盐,减压蒸去乙醇,剩余物以盐酸中和至强酸性,分去水层,得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377.0克,摩尔收率68.3%。
(b)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的合成
同【实施例1】(b),不同之处以377.0克(0.512摩尔)的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替代300.3克(0.529摩尔)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环氧乙烷的使用量为270.3g(6.144摩尔),钙的碱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为5.7克,得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542.3克,摩尔收率83.8%。
(c)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542.3克(0.429摩尔)与102.8克(2.57摩尔)氢氧化钠、249.9克(2.14摩尔)氯乙酸钠、27.2克四丁基溴化铵、18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 至110℃反应12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4.7%。对合成的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 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八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6)双羧酸盐0.2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1wt%和97.0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32000mg/L、Ca2++Mg2+890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5.9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27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7】
(a)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的合成
同【实施例6】(a),不同之处以87.0克(0.75摩尔)的无水己二胺替代无水乙二胺45.0克(0.75摩尔),其余相同,得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383.1克,摩尔收率64.5%。
(b)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的合成
同【实施例1】(b),不同之处以383.1克(0.484摩尔)的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替代300.3克(0.529摩尔)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环氧乙烷的使用量为212.9g(4.84摩尔),钙的碱性化合物的使用量为6.0克,得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484.2克,摩尔收率81.2%。
(c)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的合成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484.2克(0.393摩尔)与153.2克(2.73摩尔)氢氧化钾、227.2克(1.95摩尔)氯乙酸钠、25.5克四丁基溴化铵、1800毫升甲苯混合于配有机械搅拌、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5000毫升的反应釜内,加热至110℃反应12小时。冷却,中和,分去无机盐,碱化得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摩尔收率83.5%。对合成的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应用美国Nicolet-380 FT-IR光谱仪,采用液膜法进行红外光谱分析(扫描范围4000~400cm-1),具有图1所有的特征吸收峰。
(d)将步骤(c)合成的N,N-双十八酰基己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5)双羧酸盐 0.15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0.15wt%和97.0wt%胜利油田胜坨二区胜地层水混合搅拌2小时,得到一种均匀透明的驱油用的组合物。在温度85℃、矿化度16000mg/L、Ca2++Mg2+450mg/L的水中,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5.6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061mN/m的超低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实施例8~14】
将【实施例1~7】合成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在长度为30厘米,直径为2.5厘米,渗透率为1.5微米2的岩心上进行模拟驱油试验。先用胜利油田胜坨二区地层水驱至含水92%,测得水驱能提高原油采收率40.5~41.4%,再转注0.3pv(岩心孔隙体积)【实施例1~7】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后,水驱至含水100%,测得在水驱基础上可以再提高原油采收率14.5~16.2%,结果见表1所示。
【比较例1】
同【实施例1】(d),不同之处以0.15wt%的石油磺酸钠(无锡炼油厂)替代0.15wt%N,N-双十二酰基乙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n=4)双羧酸盐,其余相同,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4.2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712mN/m的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上述制得的驱油组合物以同【实施例8】的方法进行驱油,测得水驱能提高原油采收率40.3%,转注上述驱油组合物后可在水驱基础上再提高原油采收率10.3%,结果见表1所示。
【比较例2】
同【实施例1】(d),不同之处以0.15wt%的超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粘均分子量为2500万)替代0.15wt%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其余相同,测得此组合物的表观粘度为10.5mPa.s,该组合物与胜利油田胜坨二区0-141井脱水原油之间形成0.0492mN/m的界面张力。表观粘度由美国Brookfield公司的BROODFIELD II型粘度计测定,界面张力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生产的TX500型旋转滴界面张力仪测定。
上述制得的驱油组合物以同【实施例8】的方法进行驱油,测得水驱能提高原油采收率40.5%,转注上述驱油组合物后可在水驱基础上再提高原油采收率9.5%,结果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组合物对胜利油田胜坨二区驱油试验结果
序号 | 表面活性剂名称 及用量wt% | 聚合物名称 及用wt% | 水驱提高原 油采收率% | 组合物驱再提高 原油采收率% |
实施例8 | N,N-双十二酰基乙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4)双羧酸盐0.15 | 上述的耐温抗 盐聚合物0.15 | 41.2 | 16.2 |
实施例9 | N,N-双十二酰基己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3)双羧酸盐0.2 | 同上0.15 | 40.6 | 15.1 |
实施例10 | N,N-双十酰基丁二胺 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 (n=3)双羧酸盐0.15 | 同上0.15 | 41.4 | 14.5 |
实施例11 | N,N-双十六酰基乙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5)双羧酸盐0.1 | 同上0.2 | 40.7 | 16.1 |
实施例12 | N,N-双十六酰基己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4)双羧酸盐0.25 | 同上0.15 | 40.5 | 14.8 |
实施例13 | N,N-双十八酰基乙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6)双羧酸盐0.2 | 同上0.1 | 40.9 | 15.3 |
实施例14 | N,N-双十八酰基己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5)双羧酸盐0.15 | 同上0.15 | 41.1 | 15.8 |
比较例1 | 石油磺酸钠(无锡炼油 厂)0.15 | 同上0.15 | 40.3 | 10.3 |
比较例2 | N,N-双十二酰基乙二 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 醚(n=4)双羧酸盐0.15 | 超高分子量聚 丙烯酰胺(粘均 分子量为2500 万)0.15 | 40.5 | 9.5 |
Claims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层水的总矿化度为16000~40000mg/L、Ca2++Mg2+为450~1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选自耐温抗盐聚丙烯酰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是由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2-丙烯酰胺基十二烷基磺酸和烯丙基油基醚四种单体共聚而成的,其摩尔百分比为76∶18∶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中的R1碳原子数为九、十一、十三、十五或十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中的R2的碳原子数为二、四或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中的R1碳数加1之和,与EO数n的比值在2~4之间。
8.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的制备:
将所需配比的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酸、二氯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在70~100℃反应2~5小时,减压抽出过量的二氯亚砜,得到的透明液体即为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酰氯1;另将所需配比的碳链数为2~6的二胺、丙烯酸甲酯和溶剂1,4-二氧六环混合均与后,在40~70℃反应2~5小时,减压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及溶剂得二胺二丙酸甲酯2,以碱溶液调节PH=9~10,搅拌下滴加1,再于40~70℃反应2~6小时,得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甲酯3,加入所需量的乙醇,以碱溶液调节PH=11~12,回流反应2~6小时,酸化后得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其中,制备1时,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酸、二氯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摩尔比为1∶1.0~2.0∶0.03~0.1;制备2时,溶剂为1,4-二氧六环,用量为碳链数为2~6的二胺质量的3~6倍,碳链数为2~6的二胺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1.0~4.0;制备3时,碳链数为10~18的脂肪酰氯与碳链数为2~6二胺二丙酸甲酯的摩尔比为1.9~2.5∶1;制备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时,乙醇用量为碳链数为2~6的二胺质量的5~10倍;
(b)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的制备:
步骤(a)所合成的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和环氧乙烷按所需配比在反应温度为85~160℃,压力小于0.80MPa表压条件下,钙的碱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反应得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其中,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与环氧乙烷摩尔比为1∶4~14,催化剂用量为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质量的0.5~5.0%;
(c)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的制备:
将步骤(b)所合成的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按所需配比与氯乙酸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催化剂混合,以甲苯为溶剂,在反应温度50~130℃,反应3~15小时,反应结束后经后处理得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其中,N,N-双碳链数为10~18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氯乙酸钠、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四丁基溴化铵的摩尔比=1∶2~6∶2~8∶0.05~0.3;
(d)将所需量的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及地层水均匀混合,室温搅拌1~3小时,得到所需的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比计,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上述的耐温抗盐聚合物及地层水的配比为0.01~5.0%∶0.01~3.0%∶92.0~99.9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472139A CN102220121B (zh) | 2010-04-15 | 2010-04-15 |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472139A CN102220121B (zh) | 2010-04-15 | 2010-04-15 |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0121A true CN102220121A (zh) | 2011-10-19 |
CN102220121B CN102220121B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477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472139A Active CN102220121B (zh) | 2010-04-15 | 2010-04-15 |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220121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3043A (zh) * | 2010-08-23 | 2012-03-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MgCl2型注入水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320112A (zh) * | 2013-06-26 | 2013-09-25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新型抗剪切树枝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合成方法 |
CN103967462A (zh) * | 2013-02-05 | 2014-08-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方法 |
CN105980656A (zh) * | 2013-10-23 | 2016-09-28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由载油地层采收油的方法 |
CN106590569A (zh) * | 2015-10-20 | 2017-04-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方法 |
CN111088011A (zh) * | 2018-10-23 | 2020-05-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907520A (zh) * | 2022-06-30 | 2022-08-16 |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30296A (en) * | 1959-10-01 | 1963-07-03 | Ruth A Walker | The preparation of acylamino compounds |
CN101070468A (zh) * | 2007-05-21 | 2007-11-14 | 孙安顺 | 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在采油工艺中的配方体系 |
CN101124291A (zh) * | 2004-12-15 | 2008-02-13 | 施蓝姆伯格技术公司 |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调节 |
CN101549266A (zh) * | 2009-04-13 | 2009-10-07 | 江南大学 | 一种双长链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
2010
- 2010-04-15 CN CN2010101472139A patent/CN1022201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30296A (en) * | 1959-10-01 | 1963-07-03 | Ruth A Walker | The preparation of acylamino compounds |
CN101124291A (zh) * | 2004-12-15 | 2008-02-13 | 施蓝姆伯格技术公司 | 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流变性调节 |
CN101070468A (zh) * | 2007-05-21 | 2007-11-14 | 孙安顺 | 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在采油工艺中的配方体系 |
CN101549266A (zh) * | 2009-04-13 | 2009-10-07 | 江南大学 | 一种双长链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3043A (zh) * | 2010-08-23 | 2012-03-14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MgCl2型注入水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373043B (zh) * | 2010-08-23 | 2013-06-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MgCl2型注入水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967462A (zh) * | 2013-02-05 | 2014-08-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方法 |
CN103967462B (zh) * | 2013-02-05 | 2016-09-0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使用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方法 |
CN103320112A (zh) * | 2013-06-26 | 2013-09-25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新型抗剪切树枝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合成方法 |
CN103320112B (zh) * | 2013-06-26 | 2015-12-09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抗剪切树枝聚合物驱油剂及其合成方法 |
CN105980656A (zh) * | 2013-10-23 | 2016-09-28 |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 由载油地层采收油的方法 |
CN106590569A (zh) * | 2015-10-20 | 2017-04-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方法 |
CN106590569B (zh) * | 2015-10-20 | 2019-12-10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采收率的强化采油方法 |
CN111088011A (zh) * | 2018-10-23 | 2020-05-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088011B (zh) * | 2018-10-23 | 2022-02-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复合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907520A (zh) * | 2022-06-30 | 2022-08-16 |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907520B (zh) * | 2022-06-30 | 2023-09-15 | 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20121B (zh) | 2013-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0118B (zh) | 驱油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20121B (zh) |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77146B (zh) | 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20119B (zh) | 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 | |
CN102219897B (zh) | 耐高温高盐双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19714B (zh) | 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20859B (zh) | 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驱油方法 | |
CN102464598B (zh) | 脂肪酸酰胺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32055A (zh) | 使用含磺酸盐阴非表活剂组合物的驱油方法 | |
CN102220123B (zh) | 三次采油用的驱油方法 | |
CN102220860B (zh) | 聚表二元复合驱油方法 | |
CN102220120B (zh) | 二元复合驱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31119B (zh) | 含磺酸盐阴非表活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277148B (zh) |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78102B (zh) | 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二元驱油方法 | |
CN104559985B (zh) | 驱油用聚表组合物及其三次采油中应用 | |
CN102277147A (zh) | 用于高温高盐油藏的驱油方法 | |
CN102220124B (zh) | 三次采油用的驱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3046B (zh) | 高效抗镁离子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19896B (zh) | N,n-双脂肪酰基二胺二乙酸二聚氧乙烯醚双羧酸盐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3043B (zh) | 适用于MgCl2型注入水的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3913B (zh) | 高效抗镁离子的驱油方法 | |
CN102373045B (zh) | 海水基驱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73044B (zh) | 适用于MgCl2水型驱油剂的驱油方法 | |
CN102373040B (zh) | 适用于海水基的驱油用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