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6698A - 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 - Google Patents

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6698A
CN102216698A CN200980145889XA CN200980145889A CN102216698A CN 102216698 A CN102216698 A CN 102216698A CN 200980145889X A CN200980145889X A CN 200980145889XA CN 200980145889 A CN200980145889 A CN 200980145889A CN 102216698 A CN102216698 A CN 102216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roove
optical pickocff
sunshine
sensor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58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6698B (zh
Inventor
尹柱植
尹柱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8011382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04242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0464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028472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T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TM Tec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16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6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66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66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3/00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 G01S3/78Direction-finders for determining the direction from which infrasonic, sonic, ultrasonic, or electromagnetic waves, or particle emission, not having a directional significance, are being received us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 waves
    • G01S3/78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 G01S3/785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djustment of orientation of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to give a desired condition of signal derived from that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 G01S3/78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rection or deviation from predetermined direction using adjustment of orientation of directivity characteristics of a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to give a desired condition of signal derived from that detector or detector system the desired condition being maintained automatically
    • G01S3/7861Solar track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 G01C15/004Reference lines, planes or s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50/0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 F24S50/20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solar heat collectors f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有用于跟踪太阳光位置的光学传感器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Holder),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第一光导路径,在包括于所述支架的主体(Body)的一侧面部与隔板相邻且纵向形成;第二凹槽,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路径与折射部以及第二光导路径,从所述光流入口流入的光经过折射,从而通过光流出口分散至第一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第一凹槽(121),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

Description

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跟踪太阳光位置的光传感器支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如CdS(硫化镉电池)等的光学传感器,以在由太阳发散的光强度大的天气中,即照射的光量多的照度范围下,也能够敏锐地探测到太阳光的技术。
另外,还涉及由太阳发散的光通过主体的侧面流入且通过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以上光流入口的辅助光导路径,经过光导出口分散到设置于第一凹槽上的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使得即使由太阳发散的光强度弱的清晨或傍晚,也能够对敏锐地探测所述太阳光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人类只依赖于有限的电、天然气及石油资源导致原油价格暴涨,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大部分使用石油能源(Energy),导致加剧了温室气体增加等环境污染问题。
由此,包括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无限制地使用的太阳热在内,对风力、潮力等利用自然的替代能源开发备受瞩目,其中,特别是对利用太阳热生产出用于生产家庭以及工业所需的热水或取暖所需的热源的设备的开发日益活跃。
图1是现有的用于跟踪太阳光的位置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上的状态示意图。
如发明专利第10-2007-0088774号(2007年9月3号提交)所述,现有的用于跟踪太阳光的光学传感器,即设置有CdS元件的支架(Holder)10中,以圆柱或四角柱形状形成的主体(Body)的中心部设置隔板13,形成有两个第一凹槽14及第二凹槽14-1,所述形成的第一凹槽14及第二凹槽14-1分别设置有一对包括所述CdS的第一光学传感器15及第二光学传感器15-1。同时,所述主体11的上部具有收集由太阳发散出的光的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的过滤器(Fliter)12。
其中,所述光学传感器使用CdS(硫化镉)、光电晶体管(Photo Transistor)等各种类型,其中,CdS是电阻的容量(或者,还可以称为“电阻值”)根据照射光的量而发生变化以进行感应操作。
例如,所述CdS大部分具有5Ω(欧姆)至250KΩ(千欧姆)的电阻值,其通过感应光的照射量而运转,使用光(light)-开(on)型,所述光(light)-开(on)型利用了其在黑暗的状态下具有高电阻值且随着照射到CdS表面的光越来越亮,其自身的内部电阻值降低的性质。
换句话说,所述CdS只要从太阳光16发散的光照射到CdS的表面,则其电阻值减小,这时通过所述CdS的电流增加,最终实现光(light)-开(on)操作,随之发生光信号变为电流信号的感应信号。
另一方面,所述设置为一对的第一光学感应器15与第二光学感应器15-1根据该设置的方向感应东面、西面、南面以及北面的太阳光,使得生产太阳光电力的太阳能(Solar)板(未图示)与另外的驱动装置(略图)连接,以实现对太阳光16的跟踪操作。
但是,这种现有的技术在从太阳光16发散的光的强度大的晴天,例如,在1万勒克斯(lx)以上的的照度时,用隔着所述隔板13设置的第一光学传感器15与第二光学传感器15-1通过过滤器12收集太阳光,则由于有所述隔板13所引起的影子的影响非常微弱,从而变成第一光学传感器15与第二光学传感器15-1之间的电阻值基本没有差异的状态(例如;0Ω),因此产生无法感应太阳光16的正确位置的问题。
从而生产太阳光电力的太阳能板(未图示)或者生产太阳热力的集热板(未图示)无法跟踪所述太阳光16,其结果导致考虑到减少热能(Energy)而花费铰高费用设置的设备无法正常生产太阳能电力或太阳能热力的很多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设置光学传感器的支架上形成具有光折射部的光导路径,从而即使在由太阳发散的光的强度大的天气下,换句话说由太阳照射的光的量很大的照度范围下(例如1万勒克斯(lx)以上),也提高感应太阳光的感应度。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形成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以上光流入口的辅助光导路径以由太阳发散的光通过主体的侧面流入,将所述光经过其和光导出口分散至设置于第一凹槽的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从而即使在所述太阳发散的光的强度弱的清晨或傍晚也可以敏锐的感应位于东面或西面的所述太阳光。
另外,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基于对太阳光的敏锐的感知操作,使生产太阳光电力的太阳能板或产生太阳能热力的集热板可以更容易跟踪太阳光。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课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的一对支架(Holder)。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以隔板为基准固定为一体,以主体(Body)的一侧面部相互相对,所述支架上形成的主体的一侧面部具有与隔板相邻以流入光的光流入口以及纵向形成的第一光导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空间的第二凹槽,由所述光流入口流入的光经过折射以通过光流出口分散于第一光学传感器与第二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所述光导路径与折射部及第二光导路径相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而成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及第二光学传感器的第一凹槽。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课题的另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的支架(Holder)。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有光流入口以及纵向形成的第一光导路径,其中,在包括于所述支架的主体的一侧面部与隔板相邻,从而由太阳发散的光流入所述光流入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由所述光流入口流入的光经过折射以通过光流出口分散到第一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的空间的第二凹槽。所述光导路径与折射部以及第二光导路径相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邻且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的第一凹槽。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本发明课题的再一方法,其特征在于,一对支架以隔板为基准接合为各个主体(Body)的一侧面部相互相对,形成有流入光的光流入口以及纵向形成的第一光导路径,所述光流入口在主体的一侧面部与隔板相邻,从而从太阳发散的光流入所述光流入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第二凹槽,从而从连接所述第一光导路径与横向形成的第二光导路径构的折射部及从所述光流入口流入的光经过所述折射部的折射以通过光流出口分散到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第一凹槽,隔着形成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凸台插入有所述光学传感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辅助光导路径形成于所述第二凹槽,所述辅助光导路径分别包括至少一个以上的从太阳发散的光通过所述主体的侧面流入的光流入口。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结构,使从所述光流入口流入的光经过所述辅助光导路径,通过光流出口分散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所述光学传感器的传感部。
下面,通过对附图所示的各种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会更加明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及解决方法。
如上所述,由于本发明可以在由太阳发散的光的强度大的天气或者所照射的光的量多的照度范围下也可以进一步提高用于感应太阳的位置变化的感应度,因此提供如下的效果,即生产太阳光电力的太阳能板或者生产太阳能热力的集热板可以更加明确地进行对太阳光的位置跟踪。
另外,由于本发明具有辅助光到路径,从而,即使在由太阳发散的光的强度弱的清晨或傍晚,也可以进一步敏锐地提高用于感应位于东面或西面的所述太阳位置变化的感应度,因此还提供另外的效果,即包括提供生产太阳光电力的太阳能板在内,生产太阳能热力的集热板可以更加明确地进行对太阳光的位置跟踪。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用于太阳光位置跟踪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太阳光位置跟踪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分解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2用于太阳光位置跟踪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2用于太阳光位置追踪的一对光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相对固定的一对支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用于感应太阳光位置的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支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分解示意图。
图6是根据图2用于感应太阳光位置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示意图。
图7是根据图2用于感应太阳光位置的一对光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一对支架的状态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剖开示意图。
图8是根据图2以及图5显示用于太阳光位置追踪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9是根据图3以及图6显示用于太阳光位置追踪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下剖开A-A’部位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Figure BPA00001372619000061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时,由本发明的附图所示出且由此而来的构成与操作至少作为一实施例进行说明,而不应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与其核心构成以及操作加以限制。
作为参考,在标记本发明中所说明的各个附图标记时,即使标记在不同的附图上所标出,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也尽可能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对于本发明的用于太阳光位置追踪的光学传感器支架。
首先,如图2至图4所示,对于用于解决本发明的课题的主要构成方法,设置如CdS等光学传感器,即,第一光学传感器401或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支架100可以具有圆柱型、四角柱型或多角柱型等各种形状,例如可以以东西面或者南北面设置。
另外,包括形成于所述支架100的主体110的下部以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或者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第一凹槽121与固定在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以用于形成太阳光700的影子的隔板300。
另外,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构成: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与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分别设置于支架100、支架100a,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感应从东面或南面的太阳光700发散的光,另外,所述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感应从西面或北面的太阳光700发散的光。
换句话说,虽然未在本发明的附图上图示出,然而优选为,在本发明适用的生产太阳光电力的太阳能板(也称作太阳能面板(Solar Panel))装置或者生产太阳热力的集热板装置设置所述具有用于感应东西面向太阳光700的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支架100、支架100100a,此外设置所述具有用于感应南北面向太阳光700的另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支架100、支架100a。
这样构成的所述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具有如下的构成:利用电阻值随着从位于东面或南面的太阳光700发散的光根据所述隔板300在第一光学传感器401或者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侧生成的影子而发生变化的特性,从而分别感应相应的通过第一光学传感器401或者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电流量。
下面参照图4更详细地说明对于用于解决本发明课题的一实施例。
图4是根据图2部分剖开用于太阳光位置追踪的一对光学传感器分别设置于相互相对固定的一对支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如上所述,包括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一对支架100、支架100a。
所述支架100、支架100a具有相互对称的结构,即以隔板300为基准固定为一体,使得各个主体110的一侧部111相互相对,包括从太阳光700发散的光流入的光流入口151以及以纵向形成的第一光导路径141,所述光流入口151在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与隔板300相邻。
此时,优选为,所述分别设置有一对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支架100、支架100a隔着隔板300使用另外的固定部材621将主体110相互固定。
其中,所述固定部材621利用螺栓及螺母进行固定,或者还可利用其他的固定螺丝、铆钉(Rivet)进行固定。
另外,构成具有空间122a的第二凹槽122,所述光导路径141与折射部172及第二光导路径142连接,从而使由所述光流入口151流入的光经过折射而通过光流出口161分散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与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相邻,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第一凹槽121。
下面图2详细地说明对于用于解决本发明课题的另一实施例参照。
图2是部分剖开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太阳光位置跟踪的光学传感器设置于支架的状态的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首先,构成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401的支架(Holder)100,构成具有从太阳光700发散的光流入的光流入口151的同时构成以纵向形成的第一光导路径141,所述光流入口151在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上与隔板300相邻。
另外,构成具有空间122a的第二凹槽122,所述光导路径141与折射部172及第二光导路径142连接,从而使由所述光流入口151流入的光经过折射而通过光流出口161分散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与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其构成包括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相邻,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第一凹槽121。
下面参照图5至7详细地说明对于用于解决本发明课题的另一实施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部分剖开用于感应太阳光位置的光学传感器设置在支架上的状态的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
首先,一对支架100、支架100a结合固定为一体,从而主体110的一侧部111以用于生成太阳光700的影子的隔板300为基准相互相对,即相互对称,所述主体110的一侧部111具有从太阳光700发散的光流入的光流入口151且以纵向形成的第一光导路径141,所述光流入口151在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上与隔板300相邻。
此时,如图7所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架100、支架100a通过利用另外的固定螺丝、铆钉(Rivet)或者固定方法等的固定部材621将主体110相互接合固定。
然后,包括第二凹槽122,用于将从连接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与横向形成的第二光导路径142的折射部172及从所述光流入口151流入的光在所述折射部172折射以通过光流出口161分散到光学传感器401的传感部420。
另外包括辅助光导路径841、842,其包括相隔于形成于所述第二凹槽122的凸台123而插入设置光学传感器401的第一凹槽121,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以上的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相接,从而从太阳光700发散的光通过所述主体110的侧面流入的光流入口851、852。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从所述光流入口851、852流入的光经过所述辅助光导路径841、842通过光流出口861、862,分散到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1上的所述光学传感器401的传感布420。
另一方面,特征在于,通过所述主体110侧面部形成的辅助光导路径841、842即使在从所述太阳光700发散的光的强度弱的清晨或傍晚也能进一步敏锐的感应位于东面或西面的所述太阳光的位置变化。
换句话说,由于清晨或傍晚太阳的高度非常低,因此由所述隔板300引起的影子不仅不会在位于太阳光700相反处的另一个光学传感器401上产生,还会由此发生不能以通过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与第二光导路径142流入的光正常进行在所述一对光学传感器401分别对所述太阳光700的位置的正常感应的事例。
从而,考虑到这些事例,随着所述太阳光700的高度的降低,通过所述主体110的侧面部形成的辅助光导路径841、842在即使从所述太阳光700发散的光的强度减弱的清晨或傍晚也能轻易感应位于东面或西面的所述太阳光700的位置变化。
其中,优选为,将至少形成一个以上的通过所述主体110的侧面部形成的所述辅助光导路径841、842,其中,将其形成为,对于所述主体110的侧面(省略符号)以直角或10至60度的范围倾斜,从而从光流入口851、852流入至所述第二凹槽122的光通过光流出口861、862轻易分散到形成于所述光学传感器401、401a表面的传感部420。
然后对如上所述的共同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的构成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第一凹槽121以及第二凹槽122通过凸台123相接形成,所述凸台123上挂着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
此时,优选为,所述第一凹槽121的直径要大于形成有空间122a的第二凹槽122的直径。
另外,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形成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与宽度D1在第二光导路径142上也要相同地形成,在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与第二光导路径142之间形成光被折射而通过的折射部172。
从而,在从太阳光700发散的光的强度大的天气或者照射的光的量多的照度范围(例如1万勒克斯(lx)以上的照度)上也能实现敏锐的光感应,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所述太阳光700的位置变化的感应度。
另外,将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及宽度D1形成为,与所述第二光导路径142以及所述主体110的侧面部相接形成的辅助光导路径841、842具有相同的长度L1与宽度D1。
另外,如图9所示,优选为,将形成于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21的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与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的感应线421的直线部421a设置成与形成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部分平行,从而通过所述感应线421,更容易实现光的感应。
而且,所述隔板300为末端部311与第一光导路径141平行,与固定槽171缔结固定。由于所述隔板300应被太阳光700产生影子,因此优选为由不透明材质的金属物质或者合成树脂形成。
此时优选为,设置所述隔板300时考虑其大小而设置,从而在分别包括于支架100上的主体110的上面部位能够被太阳光700产生足够的影子。
另外,在所述主体110的上部与光流入口151相接形成长方形的缔结槽131,所述缔结槽131通过另外的附着装置设置有由透过光的透明或者半透明材质的玻璃或者合成树脂等组成的过滤器(Fliter)。
当然,还可以以透明或半透明粘结物质或者有机硅(Silicon)等代替所述过滤器(Fliter)200来粘结(Bonding),以防止从外部流入雨水与灰尘等。
另一方面,所述主体110的侧面部与辅助光导路径841、842的光流入口851、852相接而形成长方形的缔结槽831。同样,由透过光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的玻璃或合成树脂等组成的过滤器(Fliter)200通过另外的附着方法设置于所述缔结槽831。
另外,包括于所述主体110的下部的第一凹槽121插入有用于设置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以固定的盖儿(Cap)500。
此时优选为,具备于所述主体110的下部的第一凹槽121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并且要防止光从外部透过,特别是以环氧树脂(Epoxy)或有机硅(Silicon)粘结(Bonding)固定,以便防止雨水等流入。
其中,图2及图5标记的未说明符号511是贯通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具有的引导线411的光圈。
另外优选为,将相连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之间的折射部172的角度形成为90度至160度的范围,以从光流入口151流入至所述第二凹槽122的空间122a的光通过光流出口161轻易分散到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表面上的传感部420。
通过以上说明的内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明白在至所述第二凹槽122的空间122a的光通过光流出口161轻易分散到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表面上的传感部420。
通过以上说明的内容,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明白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等。
从而,不应由限制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的内容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加以限制,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确定本发明所要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是能够有效地感应跟踪从太阳发散的太阳光的技术,期待在以后的节约热能以及环境保护角度的可利用性。

Claims (22)

1.一种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0),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401);
第一光导路径(141),在包括于所述支架(100)的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与隔板(300)相邻且纵向形成,包括流入光的光流入口(151);
第二凹槽(122),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与折射部(172)及第二光导路径(142),从所述光流入口(151)流入的光经过折射,从而通过光流出口(161)分散至第一光学传感器(401)的传感部(420);以及
第一凹槽(121),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相接,设置有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台(123),与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相邻地形成,接合于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的传感部(4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的传感部(420)的感应线(421)的直线部(421a),与形成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部分平行地设置于第一凹槽(1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盖(500),设置于所述主体(110)的下部的第一凹槽(121)以支撑第一光学传感器(4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主体(110)的下部的第一凹槽(121)粘结有用于设置第一光学传感器(401)的环氧树脂或有机硅。
6.一种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支架(100)(100a),分别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
第一光导路径(141),与隔板(300)相邻且纵向形成,包括流入光的光流入口(151),所述支架(100)(100a)以所述隔板(300)为基准,通过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互相相对设置;
第二凹槽(122),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与折射部(172)及第二光导路径(142),从所述光流入口(151)流入的光经过折射,从而通过光流出口(161)分散至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以及
第一凹槽(121),与所述第二凹槽(122)相接,分别设置有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及宽度(D1),与形成第二光导路径(142)的长度(L1)及宽度(D1)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滤器(800),设置于长方形缔结槽(131)上,由透过光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形成,所述长方形缔结槽(131)形成为与在所述主体(110)的上部的光流入口(151)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主体(110)上部的光流入口(151)填充有透过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粘结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射部(172),连接于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和第二光导路径(142)之间,以90度至160度的角度范围形成。
11.一种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支架(100)(100a),以隔板(300)为基准,通过主体(110)的一侧面部(111)相互相对地设置;
至少一个以上光流入口(851)(852),形成于所述主体(110)的侧面;以及
第二凹槽(122),用于将从所述光流入口(851)(852)流入的光经过辅助光导路径(841)(842),通过光流出口(861)(862)分散至分别设置于第一凹槽(121)的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辅助光导路径(841)(842)的横向长度及宽度,与形成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及宽度(D1)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缔结槽(831),与形成于所述主体(110)的侧面的光流入口(851)(852)相接且以长方形形成;以及
过滤器(800),设置于所述缔结槽(831)上,由透过光的透明或半透明材质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主体(110)的侧面的光流入口(851)(852)填充有透过光的透明或半透明的粘结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辅助光导路径(841)(842)对于主体(110)的侧面以直角或10度至60度范围倾斜而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11的任一项的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板(300)与第一光导路径(141)平行设置,末端部(311)缔结固定于固定槽(171)。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11的任一项的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槽(122)还形成有分散光的空间(122a)。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1所述的任一项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121)的直径大于第二凹槽(122)的直径。
19.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台(123),与第一凹槽(121)和第二凹槽(122)相邻地形成,接合于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传感部(420)。
20.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第一光学传感器(401)以及第二光学传感部(401a)的传感部(420)的感应线(421)的直线部(421a),与形成所述第一光导路径(141)的横向长度(L1)部分平行地设置于第一凹槽(121)。
21.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还包括:
盖(500),设置于所述主体(110)的下部的第一凹槽(121)以支撑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
22.根据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太阳光位置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所述主体(110)的下部的第一凹槽(121)粘结有用于设置第一光学传感器(401)及第二光学传感器(401a)的环氧树脂或有机硅。
CN200980145889.XA 2008-11-17 2009-10-16 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66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113820A KR100904242B1 (ko) 2008-11-17 2008-11-17 태양광 위치 추적용 광센서 홀더
KR10-2008-0113820 2008-11-17
KR10-2009-0046470 2009-05-27
KR1020090046470A KR101028472B1 (ko) 2009-05-27 2009-05-27 태양광 위치 감지용 광센서 홀더
PCT/KR2009/005977 WO2010076950A2 (ko) 2008-11-17 2009-10-16 태양광 위치 추적용 광센서 홀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6698A true CN102216698A (zh) 2011-10-12
CN102216698B CN102216698B (zh) 2014-04-09

Family

ID=42310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588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6698B (zh) 2008-11-17 2009-10-16 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822909B2 (zh)
EP (1) EP2348261B1 (zh)
JP (2) JP2012508876A (zh)
CN (1) CN102216698B (zh)
AU (1) AU2009334144B2 (zh)
WO (1) WO201007695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949A (zh) * 2013-08-21 2014-05-14 哈尔滨理工大学 漫散射阳光追踪传感器
KR101481113B1 (ko) * 2014-02-07 2015-01-15 주식회사 위스코하이텍 태양광의 위치 감지장치
US20220349625A1 (en) * 2021-04-29 2022-11-03 Bruce Kindberg Sunlight Reflecting Assembly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3354A (ja) * 1996-03-12 1997-09-19 N K K Plant Kensetsu Kk 太陽位置検出センサー
JP2000155026A (ja) * 1998-11-18 2000-06-06 Honda Motor Co Ltd 太陽位置センサ
JP2002310517A (ja) * 2001-04-11 2002-10-23 Erde Koki:Kk 太陽光捕捉器
CN2781288Y (zh) * 2005-03-02 2006-05-17 贾殿友 太阳自动跟踪装置
CN1987289A (zh) * 2005-12-23 2007-06-27 江志 太阳光跟踪传感器
CN101291124A (zh) * 2007-11-16 2008-10-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光伏跟踪光角度传感器
CN101418991A (zh) * 2007-10-25 2009-04-29 张海艇 太阳能热水器阳光跟踪控制电路
CN201263130Y (zh) * 2008-08-18 2009-06-24 彩熙太阳能环保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追日跟踪装置
WO2009083626A1 (es) * 2007-12-28 2009-07-09 Tecnologia Solar Concentradora, Sl Dispositivo concentrador-captador de energía sola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41307A (en) * 1976-06-07 1977-08-09 Rca Corporation Positioning a platform with respect to rays of a light source
JPS6139303Y2 (zh) * 1981-04-13 1986-11-11
AU557732B2 (en) * 1981-05-09 1987-01-08 Mori, K. Sunlight direction sensor
JPS63310010A (ja) * 1987-06-11 1988-12-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太陽光追尾装置
JPH01316617A (ja) * 1988-06-17 1989-12-21 Komatsu Ltd レーザ出力制御装置
JPH03156250A (ja) * 1989-11-10 1991-07-04 Tateyama Seisakusho:Kk 太陽追尾装置および太陽熱温水器
JP2563962Y2 (ja) * 1990-02-21 1998-03-04 京セラ株式会社 日射センサ
WO1993013396A1 (en) * 1991-12-31 1993-07-08 Wattsu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ker control
JP3057535B2 (ja) * 1992-03-31 2000-06-26 ナイルス部品株式会社 光学的検出装置
JP3518030B2 (ja) * 1995-03-17 2004-04-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光センサ装置
US6191413B1 (en) * 1997-06-26 2001-02-20 Dennis J. Hegyi Light sensor with hollow conduit
JPH1188601A (ja) * 1997-09-05 1999-03-3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イメージセンサ
US6243002B1 (en) * 1997-11-17 2001-06-05 Control Devices Tunnel sensor
JP4122701B2 (ja) * 2000-10-24 2008-07-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日射センサ
JP4134912B2 (ja) * 2004-01-22 2008-08-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光検出器
DE102004009172A1 (de) * 2004-02-25 2005-09-15 Epcos Ag Lichtsensor
CN101115819A (zh) 2005-05-13 2008-01-30 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高炉用焦炭的制造方法
KR100654975B1 (ko) * 2005-07-27 2006-12-0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일사량감지센서
US20080128586A1 (en) * 2006-10-13 2008-06-05 Johnson Richard L Sun sensor assembly and related method of using
US20080197273A1 (en) * 2007-01-23 2008-08-21 Paul Andrew Mitchell Light Detec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43354A (ja) * 1996-03-12 1997-09-19 N K K Plant Kensetsu Kk 太陽位置検出センサー
JP2000155026A (ja) * 1998-11-18 2000-06-06 Honda Motor Co Ltd 太陽位置センサ
JP2002310517A (ja) * 2001-04-11 2002-10-23 Erde Koki:Kk 太陽光捕捉器
CN2781288Y (zh) * 2005-03-02 2006-05-17 贾殿友 太阳自动跟踪装置
CN1987289A (zh) * 2005-12-23 2007-06-27 江志 太阳光跟踪传感器
CN101418991A (zh) * 2007-10-25 2009-04-29 张海艇 太阳能热水器阳光跟踪控制电路
CN101291124A (zh) * 2007-11-16 2008-10-2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光伏跟踪光角度传感器
WO2009083626A1 (es) * 2007-12-28 2009-07-09 Tecnologia Solar Concentradora, Sl Dispositivo concentrador-captador de energía solar
CN201263130Y (zh) * 2008-08-18 2009-06-24 彩熙太阳能环保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太阳能发电装置的追日跟踪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76950A3 (ko) 2010-08-19
EP2348261A4 (en) 2012-08-01
CN102216698B (zh) 2014-04-09
US8822909B2 (en) 2014-09-02
US9255797B2 (en) 2016-02-09
US20130329223A1 (en) 2013-12-12
US20110220782A1 (en) 2011-09-15
EP2348261B1 (en) 2013-07-31
JP5824098B2 (ja) 2015-11-25
EP2348261A2 (en) 2011-07-27
AU2009334144A1 (en) 2011-07-07
WO2010076950A2 (ko) 2010-07-08
JP2012508876A (ja) 2012-04-12
AU2009334144B2 (en) 2012-12-13
JP2014160077A (ja) 2014-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6698B (zh) 太阳光跟踪用光学传感器支架
CN209844884U (zh) 探测光传感遮光结构及其太阳能追日探测光传感装置
TW201135119A (en) Sun-tracking-type natural lighting system
KR100904243B1 (ko) 태양광의 위치 추적을 위한 태양광 감지장치
CN200968978Y (zh) 移动黑暗盒太阳能电池检测仪
CN203963794U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照明装置的自然光收集装置
KR101094169B1 (ko) 조명장치
CN101807866B (zh) 可缩短对光源采光距离的单位面积光通量增量装置
KR100904242B1 (ko) 태양광 위치 추적용 광센서 홀더
KR101028472B1 (ko) 태양광 위치 감지용 광센서 홀더
CN102594212A (zh) 一种积木球壳火炬太阳能发电装置
CN202583895U (zh) 一种全天候高精度太阳跟踪控制系统
CN201251432Y (zh) 宽域高灵敏度太阳跟踪传感器
CN106152047A (zh) 一种太阳光自动追踪光导照明系统
CN204477918U (zh) 一种太阳光引入室内装置
CN203118979U (zh) 一种双面聚能光电池
CN102289233A (zh) 一种太阳光追踪仪的高灵敏度感光系统
CN106102242A (zh) 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
CN205581651U (zh) 一种光伏发电自动跟踪控制系统
KR101092285B1 (ko) 태양광 위치 추적을 하기 위한 태양광의 감지장치
CN106873643A (zh) 一种用于太阳跟踪的光纤式光电传感器
CN201402809Y (zh) 可缩短对光源采光距离的单位面积光通量增量装置
CN206208390U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跟踪的光传感器
CN104332508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模组
CN202275325U (zh) 一种太阳光追踪仪的高灵敏度感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6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