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4428B -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4428B
CN102214428B CN 201010186007 CN201010186007A CN102214428B CN 102214428 B CN102214428 B CN 102214428B CN 201010186007 CN201010186007 CN 201010186007 CN 201010186007 A CN201010186007 A CN 201010186007A CN 102214428 B CN102214428 B CN 102214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river element
switch
clock
input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1860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4428A (zh
Inventor
张宪政
陈彦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nstar Displa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nstar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2/752,82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830000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nstar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Hannstar Displa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1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4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4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4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Shift Register Type Memo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接收多个具有顺序的时钟信号,并包括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该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其中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或扫描结束信号,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或扫描起始信号;其中,将所述时钟信号的顺序反向并将扫描起始信号与扫描结束信号互换,以改变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向。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正向驱动模式和反向驱动模式,只要将栅极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顺序互换以及将第一级驱动单元和最后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互换,即可简单地切换于正向和反向驱动模式之间,达成双向驱动的目的。

Description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特别尤其涉及一种双向整合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9通常包括像素矩阵91、多个源极驱动电路92以及多个栅极驱动电路93。一般而言,通过提升液晶显示器9的解析度,可使液晶显示器9所显示的画质更为清晰。然而,源极驱动电路92和栅极驱动电路93的数目会因此而增加,导致制造成本提高。
为了降低成本,通常可通过将液晶显示器9的栅极驱动电路93与像素矩阵91同时制作于同一基板上,以形成整合栅极驱动电路(integrated gatedrive circuit)。
请参照图2a和图2b所示,其分别显示了一现有的整合栅极驱动电路的方块图和时序图。整合栅极驱动电路93′包括时钟产生器931,用以交互地产生两个时钟信号CK1和CK2;第一驱动单元932,用以接收输入信号Input并输出输出信号Output1,该输出信号Output1用以驱动一行像素单元并作为第二驱动单元933的输入信号,亦即,每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同时作为一行像素单元的驱动信号及其下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藉此,整合栅极驱动电路93′可从第一驱动单元932至第m驱动单元93m依序输出输出信号以作为液晶显示器9的扫描信号。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范围逐渐增加,市面上已出现具备双向操作(reversible)功能的栅极驱动晶片,但是现有的整合栅极驱动电路尚不具备此项功能。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具有双向操作功能的整合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该栅极驱动电路具有对称的电路结构,只要改变时钟信号的顺序并将扫描起始信号与扫描结束信号互换,即可改变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向。
本发明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接收多个具有顺序的时钟信号,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该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每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第一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接收第一时钟信号,第一端接收第一输入信号,第二端耦接一节点。第二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接收第二时钟信号,第一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二端接收第二输入信号。第三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一端接收第三时钟信号,第二端输出所述输出信号。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驱动单元的相邻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且第一时钟信号、第三时钟信号以及第二时钟信号为按照该顺序的连续三个时钟信号。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且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或第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且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其中,将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顺序反向并将扫描起始信号与扫描结束信号互换,以改变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向。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接收多个具有顺序的时钟信号,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该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每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第一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第一输入信号,第二端耦接一节点。第二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接收第二输入信号,第一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二端耦接一低电压源。第三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第三输入信号,第二端耦接所述节点。第四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接收第四输入信号,第一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二端耦接所述低电压源。第五开关包括控制端、第一端以及第二端,控制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一端接收第一时钟信号,第二端输出所述输出信号。第一输入信号和第三输入信号为驱动单元的相邻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第二输入信号和第四输入信号为驱动单元的相邻第二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和扫描结束信号,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和扫描起始信号。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二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且倒数第二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或第二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且倒数第二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其中,将所述时钟信号的顺序反向并将扫描起始信号与扫描结束信号互换,以改变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向。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该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输入多个具有顺序的时钟信号至栅极驱动电路;输入扫描起始信号或扫描结束信号至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级驱动单元;输入扫描结束信号或扫描起始信号至栅极驱动电路的最后一级驱动单元;以及将时钟信号的所述顺序反向并将扫描起始信号与扫描结束信号互换,以改变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向。
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正向驱动模式和反向驱动模式,只要将栅极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顺序互换以及将第一级驱动单元和最后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互换,即可简单地切换于正向和反向驱动模式之间,其中每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作为相邻一级或两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液晶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a显示了一现有的整合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b显示了图2a的整合栅极驱动电路的操作时序图。
图3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4a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时序图,其中时钟产生器交互地产生两时钟信号。
图4b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另一信号时序图,其中时钟产生器依序产生三个时钟信号。
图4c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的另一信号时序图,其中时钟产生器依序产生四个时钟信号。
图4d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之栅极驱动电路的另一信号时序图,其中时钟产生器依序产生五个时钟信号。
图5a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电路图,其中栅极驱动电路操作于正向模式。
图5b显示了图5a的驱动单元的操作示意图。
图6a显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电路图,其中栅极驱动电路操作于反向模式。
图6b显示了图6a的驱动单元的操作示意图。
图7a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电路图。
图7b显示了图7a的驱动单元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栅极驱动电路操作于正向模式。
图7c显示了图7a的驱动单元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栅极驱动电路操作于反向模式。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栅极驱动电路             11时钟产生器
121~12n驱动单元          12N,12N′驱动单元
12N1,12N1′第一开关      12N2,12N2′第二开关
12N3,12N3′第三开关      12N4′第四开关
12N5′第五开关            SC,SC′稳压电路
CK1~CKn  时钟信号        O1~On输出信号
ON-2~ON+2输出信号        I2~In-1输入信号
STV扫描起始信号           END扫描结束信号
C1~CN+2时钟信号          Z,Z′节点
2时序控制器               9液晶显示器
91像素矩阵                92源极驱动电路
93栅极驱动电路            93′整合栅极驱动电路
931时钟产生器             932~93m驱动单元
Output1~Outputm输出信号  Input输入信号
t1~t3时钟区间            t1′~t3′时钟区间
T1~T5时钟区间            T1′~T5′时钟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下文将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如下。在本发明的说明中,相同的构件以相同的符号表示,于此合先述明。
请参照图3所示,其显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栅极驱动电路1。该栅极驱动电路1包括时钟产生器11,用以产生多个具有顺序的时钟信号;以及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例如第一驱动单元121、第二驱动单元122、第三驱动单元123、第四驱动单元124、第五驱动单元125以及第n驱动单元12n。第一驱动单元121可作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一级驱动单元或最后一级驱动单元,并接收至少一时钟信号CK1以及扫描起始信号(第一级输入信号)STV或扫描结束信号(最后一级输入信号)END,并输出第一输出信号O1,其中该第一输出信号O1同时作为第一驱动单元121的相邻一级或两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扫描起始信号STV用以致能(enable)栅极驱动电路1开始执行一次扫瞄动作;扫描结束信号END用以致能栅极驱动电路1结束一次扫瞄动作。第二驱动单元122接收至少一时钟信号CK2和至少一输入信号I2,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O2,其中输入信号I2可由第二驱动单元122的一级或两级相邻驱动单元所提供且第二输出信号O2可同时作为第二驱动单元122的一级或两级相邻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同样地,第三驱动单元123接收至少一时钟信号CK3和至少一输入信号I3,并输出第三输出信号O3;第四驱动单元124接收至少一时钟信号CK4和至少一输入信号I4,并输出第四输出信号O4;第五驱动单元125接收至少一时钟信号CK5和至少一输入信号I5,并输出第五输出信号O5,其中所述输入信号I2~I5的来源以及所述输出信号O2~O5所耦接的驱动单元将于下列各段落中以实施例说明。第n驱动单元12n可作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或第一级驱动单元,并接收至少一时钟信号CKn、扫描结束信号END或扫描起始信号STV以及至少一输入信号In-1,并输出第n输出信号On,其中输入信号In-1可由第n驱动单元12n的相邻一级或两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所提供,且第n输出信号On可同时作为第n驱动单元12n的相邻一级或两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扫描起始信号STV和扫描结束信号END可由时序控制器(Tcon)2提供或由其他元件提供。时钟信号CK1~CKn的细节将于下列段落中以实施例说明。
请同时参照图3以及图4a~图4d所示,图4a~图4d分别显示了栅极驱动电路1运作时序图的不同实施例。请参照图4a所示,在一种实施例中,时钟产生器11交互地产生两个时钟信号C1和C2。因此,驱动单元121~12n依序接收时钟信号C1和C2并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O1~On,例如第一驱动单元121、第三驱动单元123、第五驱动单元125...接收时钟信号C1或时钟信号C2(亦即时钟信号CK1、CK3以及CK5...可为时钟信号C1或C2);第二驱动单元122、第四驱动单元124...接收时钟信号C2或时钟信号C1(亦即时钟信号CK2、CK4...可为时钟信号C2或C1),但所述顺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驱动单元121~12n可同时接收时钟信号C1和时钟信号C2
请参照图4b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时钟产生器11顺序地产生三个时钟信号C1~C3。因此,驱动单元121~12n依序接收时钟信号C1~C3并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O1~On。例如第一驱动单元121、第四驱动单元124...接收时钟信号C1;第二驱动单元122、第五驱动单元125...接收时钟信号C2;第三驱动单元123...接收时钟信号C3,但所述顺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驱动单元121~12n可按照其他顺序接收时钟信号或同时接收时钟信号C1~C3中的两个或三个。
请参照图4c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时钟产生器11顺序地产生四个时钟信号C1~C4。因此,驱动单元121~12n依序接收时钟信号C1~C4并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O1~On。例如第一驱动单元121、五驱动单元125...接收时钟信号C1;第二驱动单元122...接收时钟信号C2;第三驱动单元123...接收时钟信号C3;第四驱动单元124...接收时钟信号C4,但所述顺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驱动单元121~12n可按照其他顺序接收时钟信号或同时接收时钟信号C1~C4中的两个或三个。
请参照图4d所示,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时钟产生器11顺序地产生五个时钟信号C1~C5,因此,驱动单元121~12n依序接收时钟信号C1~C5并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O1~On。例如第一驱动单元121、第六驱动单元...接收时钟信号C1;第二驱动单元122、第七驱动单元...接收时钟信号C2;第三驱动单元123、第八驱动单元...接收时钟信号C3;第四驱动单元124、第九驱动单元...接收时钟信号C4;第五驱动单元125、第十驱动单元...接收时钟信号C5,但所述顺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每一驱动单元121~12n可按照其他顺序接收时钟信号或同时接收时钟信号C1~C5中的两个或三个。
在一实施例中,时钟产生器11可不包括于栅极驱动电路1,例如其可包括于时序控制器2中或其他元件。驱动单元的数目则根据实际像素数目而决定。时钟信号CK1~CKn彼此间具有相位差,例如一个时钟信号的相位差。
请参照图3、图5a以及图5b所示,图5a和图5b分别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电路图及其运作时序图,其中图5b中的“H”表示高电位,例如15伏特;“L”表示低电位,例如10伏特,但所述数值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在此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1操作于正向模式,亦即图3中第一驱动单元121作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一级驱动单元,第n驱动单元12n作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此时,第一驱动单元121接收扫描起始信号STV;第n驱动单元12n接收扫描结束信号END。驱动单元12N接收三个时钟信号CN-1、CN、CN+1以及两个输入信号ON-1、ON+1,并输出输出信号ON,其中时钟信号CN-1的高准位位于时钟信号CN的高准位的前一个时钟区间,时钟信号CN+1的高准位位于时钟信号CN的高准位的后一个时钟区间,其中两相邻时钟区间的相位差为一个脉冲宽度;输入信号ON-1为驱动单元12N的前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1为驱动单元12N的后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亦即,输入信号ON-1的高准位位于输出信号ON的高准位的前一个时钟区间,输入信号ON+1的高准位位于输出信号ON的高准位的后一个时钟区间;输出信号ON的高准位则与时钟信号CN的高准位于同一时钟区间发生,如图5b所示。例如,若驱动单元12N为图3的第三驱动单元123时,输入信号ON-1则为O2,输入信号ON+1则为O4。当驱动单元12N为第一驱动单元121时,输入信号ON-1则为扫描起始信号STV,输入信号ON+1则为O2。当驱动单元12N为第n驱动单元12n时,输入信号ON-1则为On-1(未绘示),输入信号ON+1则为扫描结束信号END。
驱动单元12N包括第一开关12N1、第二开关12N2以及第三开关12N3,其中开关元件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或半导体开关元件。第一开关12N1的控制端接收时钟信号CN-1,其第一端接收输入信号ON-1/STV,第二端耦接至节点Z。第二开关12N2的控制端接收时钟信号CN+1,其第一端耦接节点Z,第二端接收输入信号ON+1/END。第三开关12N3的控制端耦接节点Z,其第一端接收时钟信号CN,第二端输出输出信号ON
请再同时参照图5a和图5b所示,在第一时钟区间t1,时钟信号CN-1转换为高准位而开启第一开关12N1,且输入信号ON-1/STV转换为高准位。藉此,节点Z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ON)第三开关12N3,且时钟信号CN此时为低准位而使得输出信号ON为低准位。此时,由于时钟信号CN+1为低准位,第二开关12N2为关闭状态(OFF)。输入信号ON+1于此时钟区间维持低准位。
在第二时钟区间t2,时钟信号CN-1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一开关12N1,节点Z的电位仍维持为高准位而持续导通第三开关12N3,且由于时钟信号CN转换为高准位而使得输出信号ON转换为高准位。此时,由于时钟信号CN+1仍维持为低准位,第二开关12N2维持为关闭状态。输入信号ON-1以及ON+1于此时钟区间维持低准位。
在第三时间区间t3,时钟信号CN-1仍维持为低准位而使得第一开关12N1维持为关闭。时钟信号CN+1此时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二开关12N2,且由于输入信号ON+1/END转换为高准位而使得节点Z仍维持为高准位。藉此,第三开关12N3维持导通,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转换为低准位而使得输出信号ON转换为低准位。输入信号ON-1于此时钟区间维持低准位。此外于此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2N可另包括稳压电路SC,用以稳定输出信号ON
请参照图3、图6a以及图6b所示,图6a和图6b分别显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驱动单元于反向模式时的电路图及其运作时序图。在反向模式中,图3中,第n驱动单元12n作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一级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121作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此时,第n驱动单元12n接收扫描起始信号STV;第一驱动单元121接收扫描结束信号END。此外,栅极驱动电路1中,当时钟产生器11所产生的时钟信号为偶数个时,时钟信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份对称地互换,例如图4a中,时钟信号C1与时钟信号C2互换;图4c中,时钟信号C1与时钟信号C4互换,时钟信号C2与时钟信号C3互换。当时钟产生器11所产生的时钟信号为奇数个时,除了中间的时钟信号以外,时钟信号的前半部分与后半部份对称地互换,例如图4b中,时钟信号C1与时钟信号C3互换;图4d中,时钟信号C1与时钟信号C5互换,时钟信号C2与时钟信号C4互换。亦即,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1通过互换扫描起始信号STV和扫描结束信号END,并且将时钟产生器所产生的时钟信号的顺序互换,即可达成双向驱动的功能。
请再参照图6a和图6b所示,当栅极驱动电路1操作于反向操作模式时,第一开关12N1的控制端接收时钟信号CN+1,第二开关12N2的控制端接收时钟信号CN-1。在第一时钟区间t1′,时钟信号CN-1转换为高准位而开启第二开关12N2,且输入信号ON+1/STV转换为高准位。藉此,节点Z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三开关12N3,且时钟信号CN此时为低准位而使得输出信号ON为低准位。此时,由于时钟信号CN+1为低准位,第一开关12N1为关闭状态。输入信号ON-1于此时钟区间维持低准位。
在第二时钟区间t2′,时钟信号CN-1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二开关12N2,节点Z的电位仍维持为高准位而持续导通第三开关12N3,且由于时钟信号CN转换为高准位而使得输出信号ON转换为高准位。此时,由于时钟信号CN+1仍维持为低准位,第一开关12N1维持为关闭状态。输入信号ON-1以及ON+1于此时钟区间维持低准位。
在第三时间区间t3′,时钟信号CN-1仍维持为低准位而使得第二开关12N2维持为关闭。时钟信号CN+1此时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一开关12N1,且由于输入信号ON-1/END转换为高准位而使得节点Z仍维持为高准位。藉此,第三开关12N3维持导通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转换为低准位而使得输出信号ON转换为低准位。输入信号ON+1于此时钟区间维持低准位。
请参照图3和图7a所示,图7a显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驱动单元12N′的电路图。驱动单元12N′接收输入信号ON-2(END/STV)、输入信号ON-1(STV/END)、输入信号ON+1(END/STV)、输入信号ON+2(STV/END)以及时钟信号CN,并输出输出信号ON,其中输入信号ON-2和ON+2为驱动单元12N′的相邻第二级的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1和ON+1为驱动单元12N′的相邻级的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出信号ON的高准位则与时钟信号CN的高准位于同一时钟区间发生。驱动单元12N′包括第一开关12N1′、第二开关12N2′、第三开关12N3′、第四开关12N4′以及第五开关12N5′,其中开关元件可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或半导体开关元件。第一开关12N1′的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输入信号ON-1,其第二端耦接至节点Z′。第二开关12N2′的控制端接收输入信号ON+2,其第一端耦接节点Z′,第二端耦接至低电压源Vg1以作为放电路径。第三开关12N3′的控制端和第一端接收输入信号ON+1,其第二端耦接节点Z′。第四开关12N4′的控制端接收输入信号ON-2,其第一端耦接节点Z′,第二端耦接至低电压源Vg1以作为放电路径。第五开关12N5′的控制端耦接节点Z′,其第一端接收时钟信号CN,第二端输出输出信号ON。在此实施例中,驱动单元12N′可另包括稳压电路SC′,用以稳定输出信号ON
请参照图7a和图7b所示,图7b显示了驱动单元12N′于正向模式的运作时序图,亦即栅极驱动电路1由第一驱动单元121开始每一驱动单元依序输出驱动信号。此时,输入信号ON-2为驱动单元12N′之前第二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1为驱动单元12N′的前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1为驱动单元12N′的后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2为驱动单元12N′之后第二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此外,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一级驱动单元(例如第一驱动单元121)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结束信号END,输入信号ON-1即为扫描起始信号STV;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二级驱动单元(例如第二驱动单元122)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起始信号STV;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倒数第二级驱动单元(例如第n-1驱动单元)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结束信号END;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最后一级驱动单元(例如第n驱动单元12n)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起始信号STV,输入信号ON+1即为扫描结束信号END。
在第一时钟区间T1,输入信号ON-2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四开关12N4′;藉此,节点Z′对低电压源Vg1放电至低准位而关闭第五开关12N5′。输出信号ON为低准位。第一开关12N1′、第二开关12N2′以及第三开关12N3′的控制端均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二时钟区间T2,输入信号ON-2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四开关12N4′。输入信号ON-1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一开关12N1′,使得节点Z′的电位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五开关12N5′,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为低准位,输出信号ON仍维持为低准位。第二开关12N2′和第三开关12N3′的控制端均维持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三时钟区间T3,输入信号ON-2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四开关12N4′。输入信号ON-1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一开关12N1′。节点Z′的电位仍维持为高准位而使得第五开关12N5′维持导通,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转换为高准位,输出信号ON转换为高准位。第二开关12N2′和第三开关12N3′的控制端均维持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四时钟区间T4,输入信号ON-2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四开关12N4′。输入信号ON-1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一开关12N1′。此时,输入信号ON+1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三开关12N3′,节点Z′的电位仍维持为高准位而使得第五开关12N5′维持导通,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转换为低准位,输出信号ON转换为低准位。第二开关12N2′的控制端仍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五时钟区间T5,输入信号ON-2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四开关12N4′。输入信号ON-1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一开关12N1′。输入信号ON+1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三开关12N3′。此时,输入信号ON+2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二开关12N2′,因此节点Z′的电位通过第二开关12N2′向低电压源Vg1放电至低准位而关闭第五开关12N5′;藉此,输出信号ON维持为低准位。
在上述第一时钟区间T1至第五时钟区间T5中未述及的输入信号和时钟信号则维持为低准位。
请参照图7a和图7c所示,图7c显示了驱动单元12N′于反向模式的运作时序图,亦即栅极驱动电路1由第n驱动单元12n开始每一驱动单元依序输出驱动信号。此时,输入信号ON-2为驱动单元12N′之后第二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1为驱动单元12N′的后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1为驱动单元12N′的前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输入信号ON+2为驱动单元12N′之前第二级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此外,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一级驱动单元(例如第n驱动单元12n)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结束信号END,输入信号ON+1即为扫描起始信号STV;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第二级驱动单元(例如第n-1驱动单元)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起始信号STV;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倒数第二级驱动单元(例如第二驱动单元122)时,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结束信号END;当驱动单元12N′为栅极驱动电路1的最后一级驱动单元(例如第二驱动单元121)时,输入信号ON-1即为扫描结束信号END,输入信号ON-2即为扫描起始信号STV。
在第一时钟区间T1′,输入信号ON+2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二开关12N2′;藉此,节点Z′对低电压源Vg1放电至低准位而关闭第五开关12N5′。输出信号ON为低准位。第一开关12N1′、第三开关12N3′以及第四开关12N4′的控制端均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二时钟区间T2′,输入信号ON+2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二开关12N2′。输入信号ON+1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三开关12N3′,使得节点Z′的电位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五开关12N5′,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为低准位,输出信号ON仍维持为低准位。第一开关12N1′和第四开关12N4′的控制端均维持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三时钟区间T3′,输入信号ON+2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二开关12N2′。输入信号ON+1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三开关12N3′。节点Z′的电位仍维持为高准位而使得第五开关12N5′维持导通,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转换为高准位,输出信号ON转换为高准位。第一开关12N1′和第四开关12N4′的控制端均维持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四时钟区间T4′,输入信号ON+2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二开关12N2′。输入信号ON+1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三开关12N3′。此时,输入信号ON-1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一开关12N1′,节点Z′的电位仍维持为高准位而使得第五开关12N5′维持导通,且由于时钟信号CN此时转换为低准位,输出信号ON转换为低准位。第四开关12N4′的控制端仍为低准位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第五时钟区间T5′,输入信号ON+2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二开关12N2′。输入信号ON+1维持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三开关12N3′。输入信号ON-1转换为低准位而关闭第一开关12N1′。此时,输入信号ON-2转换为高准位而导通第四开关12N4′,因此该节点Z′的电位通过第四开关12N4′向低电压源Vg1放电至低准位而关闭第五开关12N5′;藉此,输出信号ON维持为低准位。
在此实施例中,同样通过互换扫描起始信号STV和扫描结束信号END,并且将时钟产生器11所产生的时钟信号顺序互换,即可达成双向驱动的功能。
如前所述,由于现有栅极驱动电路无法达成双向驱动的功能,为搭配具有双向驱动功能的晶片并增加栅极驱动电路的实用性,本发明提出一种双向栅极驱动电路(图5a、图6a以及图7a),其具有对称的电路结构。因此于操作时,只要将第一级驱动单元和最后一级驱动单元的输入信号互换,并将时钟产生器所产生的时钟信号顺序互换,即能够达成双向驱动的目的。
虽然本发明已由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然而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应当可以作出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所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该栅极驱动电路接收多个具有顺序的时钟信号,该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该多个串接的驱动单元依序分别输出输出信号,每一驱动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接收第一时钟信号,第一端接收第一输入信号,第二端耦接一节点;
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接收第二时钟信号,第一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二端接收第二输入信号;以及
第三开关,该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耦接所述节点,第一端接收第三时钟信号,第二端输出所述输出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和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驱动单元的相邻驱动单元的输出信号,且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三时钟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按照该顺序的连续三个时钟信号;
其中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起始信号且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扫描结束信号,或所述第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所述扫描结束信号且所述最后一级驱动单元接收所述扫描起始信号;
其中,将所述时钟信号的所述顺序反向并将所述扫描起始信号与所述扫描结束信号互换,以改变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三开关为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每一驱动单元还包括稳压电路耦接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按照所述顺序的两相邻时钟信号的相位差为一个时钟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第一级驱动单元中,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扫描起始信号或所述扫描结束信号;所述最后一级驱动单元中,所述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扫描结束信号或所述扫描起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中,在第一驱动模式中,所述第一级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扫描起始信号,所述最后一级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扫描结束信号;在第二驱动模式中,所述第一级驱动单元的第一输入信号为所述扫描结束信号,所述最后一级驱动单元的第二输入信号为所述扫描起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扫描起始信号和所述扫描结束信号由时序控制器提供。
CN 201010186007 2010-04-01 2010-05-27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Active CN1022144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52,823 US8300002B2 (en) 2009-04-08 2010-04-01 Gate drive circuit having at least three clock signals and having forward and reverse driving mode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US12/752,823 2010-04-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4428A CN102214428A (zh) 2011-10-12
CN102214428B true CN102214428B (zh) 2013-12-18

Family

ID=44759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186007 Active CN102214428B (zh) 2010-04-01 2010-05-27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14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538B (zh) * 2012-08-29 2015-03-01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雙向掃描驅動電路
JP2014112166A (ja) 2012-12-05 2014-06-19 Japan Display Inc 表示装置
TWI490844B (zh) * 2013-01-15 2015-07-01 Giantplus Technology Co Ltd 具單ㄧ共用控制端之驅動模組
CN104167188B (zh) * 2013-05-16 2016-07-20 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单元与栅极驱动电路
CN104505013B (zh) * 2014-12-24 2017-06-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
CN105448258B (zh) * 2015-12-25 2019-01-0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器以及显示面板
CN107978265B (zh) * 2018-01-22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043A (zh) * 1996-12-09 1999-12-29 汤姆森多媒体公司 双向移位寄存器
CN101261881A (zh) * 2007-03-05 2008-09-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位寄存器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US20090122951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hift register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0043A (zh) * 1996-12-09 1999-12-29 汤姆森多媒体公司 双向移位寄存器
CN101261881A (zh) * 2007-03-05 2008-09-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位寄存器电路以及具有该电路的图像显示装置
US20090122951A1 (en) * 2007-11-12 2009-05-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Shift register circui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4428A (zh) 201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4428B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KR101556460B1 (ko) 터치 스크린의 구동 방법
US8686990B2 (en)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CN102087827B (zh) 移位寄存器
US8519764B2 (en) Shift register,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provided with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2044229B (zh) 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液晶显示面板
WO2011055584A1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WO2011092944A1 (ja) 多原色表示装置
TWI385633B (zh) 用於一液晶顯示器之驅動裝置及其相關輸出致能訊號轉換裝置
US11538394B2 (en) Gate driver circuit,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US8736531B2 (en) Driving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TW201403194A (zh) 液晶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驅動方法
US11361696B2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016971A (zh) 一种扫描电路单元、栅极驱动电路及扫描信号控制方法
CN111243487B (zh)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390086A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使用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器
CN113035111B (zh) 栅极驱动电路、驱动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0428325C (zh) 液晶显示器的源极驱动电路与驱动方法
US8508453B2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apparatus
JP2019191396A (ja) 表示装置
US1141729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7893910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via circularly reversing polarities of pixels thereof
KR20110035517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3632645B (zh)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CN101540148B (zh) 用于液晶显示器的驱动装置及相关输出致能信号转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