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14150A -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14150A
CN102214150A CN2011100404463A CN201110040446A CN102214150A CN 102214150 A CN102214150 A CN 102214150A CN 2011100404463 A CN2011100404463 A CN 2011100404463A CN 201110040446 A CN201110040446 A CN 201110040446A CN 102214150 A CN102214150 A CN 102214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ircuit
signal processing
pin
processing opera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04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14150B (zh
Inventor
阮观凯
梁家维
林峰赋
俞铭九
郭承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ia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214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4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14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141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40Bus structure
    • G06F13/4063Device-to-bus coupling
    • G06F13/4068Electrical coupling
    • G06F13/4072Driv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其中信号处理装置包含信号传输端口、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及控制电路。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信号传输端口;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使用信号传输端口进行信号传输;并非每次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被致能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时信号传输端口均需执行信号传输;控制电路选择性地致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或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上述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可减少引脚的数量,从而减少芯片面积及产品成本。

Description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透过信号传输端口输出/接收信号,且特别有关于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信号传输端口(例如,芯片的引脚(pin))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芯片具有用于输出信号、接收信号以及接收参考电压(reference voltage)的多个引脚,其中参考电压包含电源电压(supply voltage)及地电压(groundvoltage)。若芯片被设计为支持更多功能,则需要更多引脚。举例来说,每一功能需要至少指定一个专用引脚(dedicated pin)。以光盘驱动器为例,控制器芯片可包含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为LED)驱动电路、光盘弹出(ejection)侦测电路以及RS232传输电路,其中LED驱动电路透过耦接于LED的专用引脚输出驱动信号驱动外部LED,光盘弹出侦测电路通过监测耦接于光盘弹出开关的专用引脚的电压电平来侦测光盘弹出事件是否发生,而RS232传输电路透过耦接于RS232接收电路的专用引脚产生输出至外部RS232接收电路。
因此,需要一种创新的芯片设计减少引脚的数量,从而减少芯片面积及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特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装置包含信号传输端口、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及控制电路。信号传输端口用于信号传输,并且于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其中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其中当信号处理装置运行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使用信号传输端口进行信号传输;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其中并非每次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被致能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时信号传输端口均需执行信号传输;以及控制电路控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控制电路选择性地致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含:提供信号传输端口,用于信号传输,信号传输端口于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其中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以及选择性地致能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其中当执行信号处理方法时,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使用信号传输端口进行信号传输,并且并非每次第二信号处理操作被致能时信号传输端口均需执行信号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第一电路元件、第二电路元件以及芯片。芯片包含引脚、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及控制电路。引脚用于信号传输,引脚耦接于第一电路元件及第二电路元件,其中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引脚,并且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以及透过引脚与第一电路元件通信,其中当芯片运行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使用引脚用于信号传输;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以及透过引脚与第二电路元件通信,其中并非每次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被致能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时引脚均需执行信号传输;控制电路控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控制电路选择性地致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执行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更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含传输电路及接收电路,传输电路具有连接节点,其中传输电路产生通过连接节点的传输信号;接收电路具有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具有第一连接节点及第二连接节点,其中第一连接节点耦接于传输电路的连接节点,而第二连接节点耦接于参考电压。
利用本发明的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可通过共享引脚而减少引脚的数量,从而减少芯片面积及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范例性实施例的广义信号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第一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第三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四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五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9是采用图8所示的硬件配置的范例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的示意图。
图11是采用图8所示的硬件配置的另一范例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子装置的操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当中所提及的“包含”是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
本发明的设想是在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中共享信号传输端口(signaltransmission port)(例如,芯片的引脚)。以此种方式,可有效降低芯片的引脚数量。此外,芯片区域及芯片的产品成本也相应降低。更具体来说,基于信号处理操作的固有特性,信号处理操作可以以分时(time-sharing)方式执行。作为结果,一个信号传输端口(例如,芯片的一个引脚)足以满足不同信号处理操作的信号传输需求。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1,图1是依据本发明的范例性实施例的广义信号处理装置的示意图。范例性信号处理装置100包含但不限于控制电路102、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以及信号传输端口108。信号传输端口108在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用于信号传输。举例来说,信号传输端口108用于为一个信号处理操作输出/接收信号,也用于为另一信号处理操作输出/接收信号。在本范例性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共享信号传输端口108,其中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由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由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执行。应当注意,当信号处理装置100运行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以使用信号传输端口108来传输信号;此外,并非每次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被致能来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时信号传输端口108均需执行信号传输。由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的上述特性,在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之间共享的信号传输端口108可同时满足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的信号传输需求。控制电路102用于控制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举例来说,控制电路102通过选择性地发送控制信号EN_1致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执行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发送另一控制信号EN_2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执行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在一个范例性设计中,由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执行的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可透过信号传输端口108输出输出信号,并且/或者由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执行的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可侦测于信号传输端口108接收输入信号事件的发生。为更好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下文将论述基于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的某些范例性实施例。
图2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第一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范例的电子装置200包含但不限于芯片201及多个电路元件,例如发光装置210及开关装置212。芯片201采用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从而具有实现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102的控制电路202、实现图1所示的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的驱动电路204、实现图1所示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的侦测电路206以及实现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端口108的引脚208。举例来说,但并非本发明的限制,电子装置200可应用于光盘驱动器,其中芯片201可用作光盘驱动器的控制器芯片,发光装置210可用作指示器,用于通知用户光盘驱动器的特定工作状态,而开关装置212可用作光盘弹出开关,用于被按压时触发光盘弹出事件。从而,驱动电路204产生用于驱动发光装置210的输出信号S_OUT,而侦侧电路206通过侦测输入信号S_IN的发生来监视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其中输入信号S_IN的发生是由于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而产生的。
在发光装置210用作光盘驱动器的指示器的状况下,只有在需要通知用户光盘驱动器的工作状态时,发光装置210才会开启。换句话说,当芯片201运行时,驱动电路204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以使用引脚208来将输出信号(例如,驱动信号)S_OUT输出至发光装置210。此外,考虑开关装置212作为光盘驱动器的光盘弹出开关的状况,只有当由于按压光盘弹出开关而触发光盘弹出事件时,输入信号S_IN才会出现于引脚208。因此,并非每次侦测电路206被致能来监视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时,芯片201的引脚208均需执行信号传输。
请结合图2参考图3。图3是图2所示的电子装置200的操作示意图。当控制电路202接收用于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例如,开启指示器)的请求REQ时,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控制电路202交替地致能由驱动电路204实现的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由侦测电路206实现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在本实施例中,发光装置210通过LED实施,其中LED的第一节点(例如,阳极(anode))N11耦接于第一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LED的第二节点N12(例如,阴极(cathode))耦接于引脚208。而开关装置212具有耦接于引脚208的第一节点N21及耦接于第二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的第二节点N22。从而,仅当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低于第一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亦即LED正向偏压(forward biased)时,发光装置210开启。此外,当开关装置212接通(switch on)时,开关装置212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向第二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拉低(pull down),以触发开关状态改变事件。换句话说,由于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将产生具有第二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的输入信号S_IN。应当注意,利用LED实现发光装置210仅用作说明的目的。于实际应用中,任意一个由产生自驱动电路204的输出信号S_OUT驱动的发光源均可用于实现发光装置210。
如图3所示,在本范例性实施例中,当驱动电路204被致能时,其采用脉波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简称为PWM)方案来产生用于控制发光装置210的亮度的输出信号S_OUT。此外,当侦测电路206被致能时,其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设置为第一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用于通过侦测是否自引脚208处接收到具有第二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的输入信号S_IN来监视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举例来说,侦测电路206可具有可控开关,当侦测电路206由控制信号EN_2致能时,可控开关接通以将电源电压VDD耦接于引脚208。换句话说,侦测到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自默认(default)电压值转变为另一电压值后,侦测电路206将确认由于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而产生的输入信号S_IN。
一般来说,按压开关装置212的持续时间约为数百毫秒。因此,为成功侦测开关装置212的任意一个开关状态改变事件,两个连续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亦即,侦测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应短于按压开关装置212的持续时间。举例来说,两个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20毫秒。此外,侦测电路206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一个开关状态改变侦测操作。由于侦测电路206用于侦测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事件的时间段(亦即,两个连续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的时间间隔)可能较短,用户可能不会察知由于驱动发光装置210的进程期间执行的开关状态改变侦测操作而造成的中断。因此,尽管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控制电路202交替地致能驱动电路204及侦测电路206,开启发光装置210以通知用户光盘驱动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目的仍能实现。此外,尽管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引脚208在驱动电路204及侦测电路206之间共享,开关装置212的任意一个开关状态改变事件仍可被成功侦测到。
此外,如图3所示,当控制电路202未接收到用于开启指示器的请求REQ时,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控制电路202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并且禁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其中第二信号处理电路通过侦测电路206实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通过驱动电路204实现。换句话说,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引脚208接收输入信号S_IN,其中输入信号S_IN响应于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而产生。应当注意,当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侦测电路206被初始致能时,侦测电路206将引脚208的电压电平设置为常数电压电平(例如,电源电压VDD),用于侦测输入信号S_IN的发生以及关闭发光装置210。当在第二时间段T2,开关装置212被接通以触发开关状态改变事件时,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被下拉至地电压GND,从而在缺乏输出信号S_OUT的状况下开启发光装置210。从而,尽管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驱动电路204未被致能,用户仍可通过发光装置210的指示而得知开关状态改变事件。
图4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二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范例性电子装置400包含但不限于芯片401及多个电路元件,例如发光装置410及开关装置412。类似地,芯片401亦采用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电子装置200和电子装置400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光装置410及开关装置412的排布。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发光装置410通过LED实施,其中LED的第一节点(例如,阴极)N11’耦接于第一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LED的第二节点(例如,阳极)N12’耦接于引脚208,而开关装置412具有耦接于引脚208的第一节点N21’及耦接于第二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的第二节点N22’。从而,仅当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高于第一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亦即LED正向偏压时,发光装置410开启;此外,当开关装置412接通时,开关装置412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向第二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拉高(pull up),以触发开关状态改变事件。换句话说,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设置为第一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的输出信号S_OUT’关闭发光装置410;而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设置为第二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的输出信号S_OUT’开启发光装置410。此外,由于开关装置412的开关状态改变,将产生具有第二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的输入信号S_IN’。应当注意,利用LED实现发光装置410仅用作说明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任意一个由产生自驱动电路404的输出信号S_OUT’驱动的发光源均可实现发光装置410。
请结合图4参考图5。图5是图4所示的电子装置400的操作示意图。当控制电路202接收用于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例如,开启指示器)的请求REQ时,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控制电路202交替地致能由驱动电路404实现的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由侦测电路406实现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类似地,当驱动电路404被致能时,其采用PWM方案产生输出信号S_OUT’用于控制发光装置410的亮度。此外,当侦测电路406被致能时,其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设置为第一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用于通过侦测是否自引脚208处接收到具有第二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的输入信号S_IN’来监视开关装置412的开关状态改变。
举例来说,侦测电路406可具有可控开关,当侦测电路406由控制信号EN_2致能时,可控开关接通以将电源电压VDD耦接于引脚208。为成功侦测开关装置412的任意一个开关状态改变事件,两个连续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亦即,侦测开关装置412的开关状态改变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应短于按压开关装置412的持续时间。因此,尽管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控制电路202交替地致能驱动电路404及侦测电路406,开启发光装置410以通知用户光盘驱动器的当前工作状态的目的仍能实现。此外,尽管在第一时间段T1’期间,引脚208在驱动电路404及侦测电路406之间共享,开关装置412的任意一个开关状态改变事件仍可被成功侦测到。如图5所示,当控制电路202未接收到用于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的请求REQ时,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控制电路202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侦测电路406)并且禁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例如,驱动电路404)。
应当注意,当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侦测电路406被初始致能时,侦测电路406将引脚208的电压电平设置为常数电压电平(例如,地电压GND),用于侦测输入信号S_IN’的发生以及关闭发光装置410。当在第二时间段T2’,开关装置412被接通以触发开关状态改变事件时,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被上拉至电源电压VDD,从而在缺乏输出信号S_OUT’的状况下打开发光装置410。从而,尽管在第二时间段T2’期间驱动电路404未被致能,用户仍可通过发光装置410的指示而得知开关状态改变事件。
图6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第三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范例的电子装置600包含但不限于芯片601及多个电路元件,例如接收电路610及上述开关装置212。芯片601也采用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从而具有实现图1所示的控制电路102的上述控制电路202、实现图1所示的第一信号处理电路104的传输电路604、实现图1所示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106的上述侦测电路206以及实现图1所示的信号传输端口108的上述引脚208。电子装置200及600的主要区别是用于驱动发光装置210的驱动电路204由传输电路604(例如RS232发射器(transmitter))取代,传输电路604用于将输出信号S_OUT传送至接收电路610(例如RS232接收器)。当芯片(例如,光盘驱动器的控制芯片)601运行时,传输电路604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以使用引脚208来将输出信号(例如,数据信号)S OUT输出至接收电路610。亦即,仅当有数据待传至接收电路610时,传输电路604才会被致能。举例来说,但并非本发明的限制,传输电路604及接收电路610特别用于调试模式(debug mode)下,且输出数据S_OUT负载调试信息。
当控制电路202接收用于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例如,将数据传输至接收电路610)的请求REQ时,在第一时间段(例如,图3所示的第一时间段T1)期间,控制电路202交替地致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传输电路604)及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侦测电路206)。如图6所示,开关装置212具有耦接于引脚208的第一节点N21及耦接于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的第二节点N22。因此,当开关装置212接通时,开关装置212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向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拉低,以触发开关状态改变事件。换句话说,由于开关装置212的开关状态改变,将产生具有参考电压(例如,地电压GND)的输入信号S_IN。当控制电路202未接收到用于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的请求REQ时,在第二时间段(例如,图3中所示的第二时间段T2)期间,控制电路202致能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侦测电路206)并且禁能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例如,传输电路604)。由于电子装置200及电子装置600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由电子装置600执行的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用于将输出信号S_OUT传输至接收电路610,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完上述对应于图2及图3的相关段落后,可轻易理解电子装置600的操作。为简洁起见,此处不另赘述。
图7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四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范例性电子装置700包含但不限于芯片701及多个电路元件,例如上述接收电路610及开关装置412。芯片701也采用图1所示的硬件配置。电子装置700和电子装置600的主要区别在于开关装置的排布。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关装置412具有耦接于引脚208的第一节点N21’及耦接于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的第二节点N22’。从而,当开关装置412接通时,开关装置412将引脚208处的电压电平向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拉高,以触发开关状态改变事件。换句话说,由于开关装置412的开关状态改变,将产生具有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VDD)的输入信号S_IN’。由于电子装置400及电子装置700之间的主要区别是由电子装置700执行的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用于将输出信号S_OUT’传输至接收电路610,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完上述对应于图4及图5的相关段落后,可轻易理解电子装置700的操作。为简洁起见,此处不另赘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设想是在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中共享信号传输端口(例如,芯片的引脚)。在一个可选设计中,相同信号传输端口(例如,相同引脚)用于连接参考电压,其中参考电压用于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以此种方式,可达到降低芯片的引脚数量的相同目的。请参考图8,图8是依据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第五范例性实施例的示意图。范例性电子装置800包含但不限于传输电路802及接收电路804。传输电路802具有连接节点CN,其中传输电路802通过连接节点CN产生传输信号SDRV。接收电路804具有低电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以下简称为LVDS)接口805,其中LVDS 805具有第一连接节点CN_1及第二连接节点CN_2,其中第一连接节点CN_1耦接于传输电路802的连接节点CN,而第二连接节点CN_2耦接于参考电压VREF,其中参考电压VREF具有常数电压电平。简单的说,LVDS技术广泛用于高速数据传送,并且需要两条传输线用于差分传动(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换句话说,当芯片中采用LVDS时,由于差分传动,芯片的两引脚被分配至LVDS。然而,对于低速数据传输来说,当接收端利用LVDS接口来用于信号接收时,本发明利用单端型(single-ended)传输取代常规差分传动。从而,传输线之一用于传输具有常数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而另一传输线用于传输单端型信号(例如,传输信号SDRV)。由于芯片的参考电压引脚在外部LVDS接收器(配置于芯片之外)及其他电路(配置于芯片之内)之间共享,芯片的引脚数量可相应减少。
请参考图9,图9是采用图8所示的硬件配置的范例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电子装置900包含但不限于芯片901及接收电路904。芯片901包含传输电路902、电路模块903、第一引脚907以及第二引脚908。接收电路904包含LVDS接口905及接收器906,其中接收器906可利用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实现。第一引脚907耦接于传输电路902的连接节点CN及接收电路904的第一连接节点CN_1,而第二引脚908则耦接于电路模块903及接收电路904的第二连接节点CN_2。
如图9所示,芯片901内的电路模块903所需的参考电压VREF透过第二引脚908接收;此外,电路模块903所利用的参考电压VREF亦被提供至第二连接节点CN_2,其中第二连接节点CN_2电性耦接于第二引脚908。如图9所示,LVDS接口905的第一连接节点CN_1耦接于接收器906的非反相(non-inverting)输入(+),而LVDS接口905的第二连接节点CN_2耦接于接收器906的反相(inverting)输入(-)。从而,由于LVDS接收器结构的固有特性,接收器906依据传输信号SDRV及参考电压VREF的差异(亦即SDRV-VREF)接收数据元。举例来说,但并非本发明的限制,由于光学拾取单元(optical pick-up unit,OPU)高频调制(high 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为HFM)控制并不要求高速信号传输,由传输电路902控制的传输信号SDRV(亦即单端型传输信号)可用于控制OPU的HFM的开/关状态。
请结合图10参考图9。图10是图9所示的电子装置900的操作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传输电路902被控制为将传输信号SDRV的电压电平设置为VREF+Δ以开启OPU HFM;传输电路902被控制为将传输信号SDRV的电压电平设置为VREF-Δ以关闭OPU HFM,其中补偿电压(offset voltage)Δ可为350mV。以上述方式,可达到产生用于控制OPU HFM的传输信号SDRV(亦即单端型传输信号)的目的。
考虑常规芯片采用内部LVDS发射器与外部LVDS接收器通信的状况。芯片端的LVDS接口的实施将需要两专用引脚用于差分信号传输。此外,常规芯片更需要一参考电压引脚用于接收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然而,关于本发明的范例性芯片901,芯片901内的传输电路902被配置为将单端型信号传输至接收电路904的LVDS接口905的连接节点CN_1。从而,芯片方面的单端型接口的实施仅需用于单端型信号传输的一个专用引脚(例如,第一引脚907)。此外,最初配置于芯片901中的参考电压引脚(例如,第二引脚908)更电性耦接于LVDS接口905的另一连接节点CN_2。以此种方式,即便传输电路902产生单端型信号,接收电路904的LVDS接口905仍能正常工作。概括地说,对于常规芯片设计,接收电路的LVDS接口具有分别耦接于常规芯片的两个专用引脚的两连接节点,并且参考电压源被耦接至常规芯片的参考电压引脚。然而,对于本发明的范例性芯片设计,接收电路904的LVDS接口905具有分别耦接至芯片901的专用引脚(例如,第一引脚907)及共享参考电压引脚(例如,第二引脚908)的两个连接节点CN_1及CN_2,而参考电压源(未示出)亦耦接于共享参考电压引脚(例如,第二引脚908)。从而,由于共享参考电压引脚的使用,芯片901的引脚数量相应减少。
图11是采用图8所示的硬件配置的另一范例性电子装置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100包含但不限于芯片1101及接收电路1104。芯片1101包含传输电路1102、电路模块1103、第一引脚1107以及第二引脚1108。接收电路1104包含LVDS接口1105及接收器(例如运算放大器)1106。电子装置900及1100的主要区别是LVDS接口1105的第一连接节点CN_1耦接于接收器1106的反相输入(-),而LVDS接口1105的第二连接节点CN_2耦接于接收器1106的非反相输入(+)。换句话说,具有常数电压电平的参考电压VREF被提供至接收器1106的非反相输入(+),而传输信号SDRV被提供至接收器1106的反相输入(-)。从而,由于LVDS接收器结构的固有特性,接收器1106依据参考电压VREF及传输信号SDRV的差异(亦即VREF-SDRV)接收数据元。
请结合图12参考图11。图12是图11所示的电子装置1100的操作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传输电路1102被控制为将传输信号SDRV的电压电平设置为VREF-Δ以开启OPU HFM;传输电路1102被控制为将传输信号SDRV的电压电平设置为VREF+Δ以关闭OPU HFM。以上述方式,可达到产生用于控制OPU HFM的传输信号SDRV(亦即单端型传输信号)的目的。
如上所述,采用内部LVDS发射器与外部LVDS接收器通信的常规芯片将需要两个专用引脚用于差分信号传输;此外,常规芯片更需要一参考电压引脚用于接收参考电压(例如,电源电压)。然而,关于本发明的范例性芯片1101,芯片1101内的传输电路1102被配置为将单端型信号传输至接收电路1104的LVDS接口1105的连接节点CN_1。因此,芯片方面的单端型接口的实施仅需一个用于单端型信号传输的专用引脚(例如,第一引脚1107)。此外,最初配置于芯片1101中的参考电压引脚(例如,第二引脚1108)更电性耦接于LVDS接口1105的另一连接节点CN_2。以此种方式,即便传输电路1102产生单端型信号,接收电路1104的LVDS接口1105仍能正常工作。概括地说,对于常规芯片设计,接收电路的LVDS接口具有分别耦接于常规芯片的两专用引脚的两连接节点,并且参考电压源被耦接至常规芯片的参考电压引脚。然而,对于本发明的范例性芯片设计,接收电路1104的LVDS接口1105具有分别耦接至芯片1101的专用引脚(例如,第一引脚1107)及共享参考电压引脚(例如,第二引脚1108)的两连接节点CN_1及CN_2,而参考电压源(未示出)亦耦接于共享参考电压引脚(例如,第二引脚1108)。从而,由于共享参考电压引脚的使用,芯片1101的引脚数量相应减少。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相关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精神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应当涵盖在权利要求书内。

Claims (25)

1.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包含:
信号传输端口,用于信号传输,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该信号传输端口,其中该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其中当该信号处理装置运行时,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以使用该信号传输端口进行信号传输;
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其中并非每次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被致能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时该信号传输端口均需执行信号传输;以及
控制电路,控制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选择性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致能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电路接收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的请求时,在第一时间段期间,该控制电路交替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控制电路未接收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的该请求时,在第二时间段期间,该控制电路致能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并且禁能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的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用于透过该信号传输端口输出输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是驱动电路,用于执行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以产生该输出信号,其中该输出信号用于驱动发光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的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用于侦测于该信号传输端口接收输入信号的发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是侦测电路,该侦测电路通过侦测由于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改变而产生该输入信号的该发生来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用于监视该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改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均置于芯片中,并且该信号传输端口是该芯片的引脚。
9.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含:
提供信号传输端口,用于信号传输,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该信号传输端口,其中该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以及
选择性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其中当执行该信号处理方法时,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以使用该信号传输端口进行信号传输,并且并非每次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被致能时该信号传输端口均需执行信号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性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
当接收到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的请求时,在第一时间段期间,交替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性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更包含:
当未接收到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的该请求时,在第二时间段期间,致能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并且禁能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用于透过该信号传输端口输出输出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产生该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用于驱动发光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用于侦测在该信号传输端口接收到输入信号的发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通过侦测由于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改变而产生该输入信号的该发生来以监视该开关装置的该开关状态改变。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均由芯片执行,并且该信号传输端口是该芯片的引脚。
17.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第一电路元件;
第二电路元件;以及
芯片,该芯片包含:
引脚,用于信号传输,该引脚耦接于该第一电路元件及该第二电路元件,其中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之间共享该引脚,并且该多个不同信号处理操作包含第一信号处理操作及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执行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以及透过该引脚与该第一电路元件通信,其中当该芯片运行时,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不需要一直被致能使用该引脚用于信号传输;
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以及透过该引脚与该第二电路元件通信,其中并非每次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被致能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时该引脚均需执行信号传输;以及
控制电路,控制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及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选择性地致能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执行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或致能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元件接收该芯片的输出信号,并且该输出信号产生自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元件是通过该输出信号驱动的发光装置,并且该第一信号处理电路是驱动电路,用于执行该第一信号处理操作以产生该输出信号至该发光装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路元件是开关装置,当该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时,该开关装置产生该芯片的输入信号,以及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是侦测电路,该侦测电路通过侦测该输入信号的发生来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以监视该开关装置的该开关状态改变;该发光装置具有耦接于第一参考电压的第一节点以及耦接于该引脚的第二节点;该开关装置具有耦接于该引脚的第三节点及耦接于第二参考电压的第四节点;并且当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被初始致能时,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将该引脚的电压电平设置为常数电压电平,用于侦测该输入信号的该发生以及关闭该发光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路元件用于产生该芯片的输入信号,该输入信号将由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侦测。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路元件是开关装置,当该开关装置的开关状态发生改变时,该开关装置产生该输入信号,以及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是侦测电路,该侦测电路通过侦测该输入信号的发生来执行该第二信号处理操作,以监视该开关装置的该开关状态改变。
23.一种电子装置,包含:
传输电路,具有连接节点,其中该传输电路产生通过该连接节点的传输信号;以及
接收电路,具有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该低电压差分信号接口具有第一连接节点及第二连接节点,其中该第一连接节点耦接于该传输电路的该连接节点,而该第二连接节点耦接于参考电压。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电路置于芯片中,该芯片更包含电路模块;该芯片具有第一引脚及第二引脚;该第一引脚耦接于该传输电路的该连接节点及该接收电路的该第一连接节点;以及该第二引脚耦接于该电路模块及该接收电路的该第二连接节点。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传输信号控制光学拾取单元的高频调制的开/关状态。
CN201110040446.3A 2010-04-01 2011-02-18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4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1988610P 2010-04-01 2010-04-01
US61/319,886 2010-04-01
US12/962,667 2010-12-08
US12/962,667 US20110243270A1 (en) 2010-04-01 2010-12-08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haring signal transmission port between different signal processing oper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14150A true CN102214150A (zh) 2011-10-12
CN102214150B CN102214150B (zh) 2014-11-19

Family

ID=4470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04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14150B (zh) 2010-04-01 2011-02-18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
CN2011100673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6593B (zh) 2010-04-01 2011-03-21 硬件状态检测/识别电路与方法、硬件状态处理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6736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36593B (zh) 2010-04-01 2011-03-21 硬件状态检测/识别电路与方法、硬件状态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10246138A1 (zh)
CN (2) CN102214150B (zh)
TW (2) TWI4191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9930A (zh) * 2014-06-13 2014-09-17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
CN110729992A (zh) * 2018-07-16 2020-01-2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01862A1 (en) * 2010-06-30 2012-01-05 Silicon Laboratories, Inc. Capacitive touch switch displa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WO2012029153A1 (ja) * 2010-09-02 2012-03-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ドライブユニット、検出回路および制御方法
CN103513144B (zh) 2012-06-29 2016-12-21 联想企业解决方案(新加坡)有限公司 电子系统、连接故障报告系统及相关方法
CN102799489B (zh) * 2012-07-19 2014-04-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对终端进行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JP5681689B2 (ja) * 2012-11-16 2015-03-11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省電力状態からの復帰時間を短縮する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
CN104679116B (zh) * 2013-11-28 2018-06-0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机柜系统、电路板组合系统及其电路板
US10146595B2 (en) 2014-10-20 2018-12-04 Mediatek Inc. Computer system for notifying signal change event through cache stashing
US9971423B2 (en) * 2016-05-03 2018-05-1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tylus with intermittent voltage driving and sensing
CN111122000B (zh) * 2018-10-31 2020-12-1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标识号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487908A (zh) * 2020-04-27 2020-08-04 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 基于can总线数字量闭环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3811041B (zh) * 2020-06-16 2024-03-05 矽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休眠模式的发光二极管模组及发光二极管灯串
CN112632499A (zh) * 2020-12-28 2021-04-09 深圳恒芯安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设备控制方法、目标设备控制装置、安全芯片及介质
WO2023135739A1 (ja) * 2022-01-14 2023-07-20 キオクシア株式会社 半導体記憶装置及びメモリ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410A (zh) * 1999-10-15 2001-05-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US20060205380A1 (en) * 2003-05-30 2006-09-14 Ipr Licensing, Inc. Signal interfacing techniques to simplify integrated circuit radio designs
US20060279970A1 (en) * 2002-11-14 2006-12-14 Kent Kernaha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controll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7478A (en) * 1989-04-07 1990-12-11 Alcatel Na, Inc., Contact status detector
JP3472526B2 (ja) * 2000-04-27 2003-12-0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集積回路素子用接続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接続モジュール付き集積回路素子
US6650141B2 (en) * 2001-12-14 2003-11-18 Lattice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High speed interface for a programmable interconnect circuit
US6801577B2 (en) * 2002-01-24 2004-10-05 Broadcom Corporation Low voltage swing pad driver and receiver
KR100461596B1 (ko) * 2003-02-24 2004-12-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I2c 버스를 이용하는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JP4155191B2 (ja) * 2003-12-25 2008-09-24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ITMI20051276A1 (it) * 2005-07-06 2007-01-07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Trasmettitore multi-standard
CN101110642B (zh) * 2006-07-19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故障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1476904A (zh) * 2009-01-14 2009-07-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件状态检测方法及系统
US8384472B2 (en) * 2009-01-28 2013-02-26 Xilinx, Inc. Circuit for and method of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in input ports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410A (zh) * 1999-10-15 2001-05-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US20060279970A1 (en) * 2002-11-14 2006-12-14 Kent Kernahan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controller
US20060205380A1 (en) * 2003-05-30 2006-09-14 Ipr Licensing, Inc. Signal interfacing techniques to simplify integrated circuit radio design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49930A (zh) * 2014-06-13 2014-09-17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方法
CN104049930B (zh) * 2014-06-13 2017-11-10 深圳微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电路
CN110729992A (zh) * 2018-07-16 2020-01-2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CN110729992B (zh) * 2018-07-16 2022-05-24 美超微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电路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5723A (en) 2011-10-16
US20110246138A1 (en) 2011-10-06
TW201137607A (en) 2011-11-01
CN102236593B (zh) 2014-02-12
US20110243270A1 (en) 2011-10-06
CN102236593A (zh) 2011-11-09
TWI437425B (zh) 2014-05-11
CN102214150B (zh) 2014-11-19
TWI419153B (zh) 2013-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14150B (zh)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及对应电子装置
CN101916959B (zh) 一种激光器关断装置及其关断方法
EP1248203B1 (en) Universal serial bus circuit to detect connection status
JP2018535493A (ja) Usbインターフェース回路および低電力動作のための方法
EP3009920A1 (en)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display system
CN110476482B (zh) 双led驱动电路
US20160020912A1 (en) Optical cable assemblies with low-speed data pass-through architecture and sleep mode operation
US20130086284A1 (en) Network interface based on detection of input combination interface
CN101929632B (zh) Led发光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20110076014A1 (en) Transmission Network Having an Optical Receiver that Utilizes Dual Power Pins and a Single Status Pin to Lower Power Consumption, Lower Manufacturing Cost, and Increas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US20110255873A1 (en) 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s and Systems and Optical Transceiving Methods
US20170012701A1 (en) A Multifunctional Laser Diode Driving Circuit, A Module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a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7903046B2 (en) Signal transmitter and a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6533429B (zh) 强弱电隔离装置及电器
CN212275915U (zh) 一种供电电压检测装置
CN210575339U (zh) 一种多通道电磁铁驱动板卡
US20120063283A1 (en) Optical disc driv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206874B2 (en) Status display-enabled connector for a 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
JP3436924B2 (ja) 送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WO2019185031A1 (zh) 光模块
US8239692B1 (en) Automatic power-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line
CN215812996U (zh) 电容放电检测电路及电容放电检测装置
US20240089153A1 (en) Isolator with low power state
CN202679344U (zh) Igbt驱动装置
CN219919004U (zh) 一种hdmi有源光缆接收端模组及hdmi有源光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