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5835A - 踏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踏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5835A
CN102205835A CN2011100832076A CN201110083207A CN102205835A CN 102205835 A CN102205835 A CN 102205835A CN 2011100832076 A CN2011100832076 A CN 2011100832076A CN 201110083207 A CN201110083207 A CN 201110083207A CN 102205835 A CN102205835 A CN 102205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retainer
pedal
foot pedal
engagement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832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5835B (zh
Inventor
山中史景
增田觉
杉山智哉
大山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Otsuka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Otsuka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5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8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58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58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更换的困难化和部件个数的增加等,而实现踏板垫的可靠且牢固的安装的踏板装置。如图所示,装配人员用手指把持踏板垫(34)的第一侧壁(83)的后部(图中下方)而使其向右方弯曲。于是,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在踏板垫(34)的弹性的作用下(即,在上罩(81)或下罩(82)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与卡止爪(78)一起通过踏板垫(34)的贯通孔(91)。接下来,如图所示,装配人员松开手指而使第一侧壁(83)的弯曲消除。如此,垫保持架(70)的卡止爪(78)嵌入踏板垫(34)的卡合凹部(92),结束踏板垫(34)的安装。

Description

踏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等中使用的踏板装置,还涉及不会导致更换的困难化或部件个数的增加等,并实现踏板垫的可靠且牢固的安装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的驾驶席,除了加速踏板装置之外,还设有制动踏板装置和离合器踏板装置等。此种踏板装置具备以踏板枢轴为轴进行摆动的踏板主体和安装在踏板主体的端部上的踏板垫。通常,踏板主体是钢板的冲压成型件或硬质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型件,踏板垫是橡胶的硫化成型件或软质树脂的注塑成型件。踏板垫公知有如下方式:为了防止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踏板垫发生脱落,踏板垫形成为覆盖踏板主体的垫安装部(踏下面)整体的袋状,并且在从侧方滑动而与垫安装部嵌合(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193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的踏板垫若因驾驶员的踏下角度等而作用有与组装时相反方向的力,则有可能从垫安装部脱离而脱落。为了防止此种情况发生,考虑有通过粘接或小螺钉等将踏板垫紧固于垫安装部的方法,但在进行了粘接时难以更换磨损的踏板垫,而在进行了紧固时存在部件个数或组装工时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背景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更换的困难化和部件个数的增加等,并实现踏板垫的可靠且牢固的安装的踏板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涉及一种踏板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席,由驾驶员进行踏下操作,其具备:踏板主体3,其由车身支承为摆动自如,且在前端形成有垫保持架70;踏板垫34,其由弹性原料形成,外嵌/安装于所述垫保持架,其中,所述垫保持架具有第一及第二缘部73、74,第一及第二缘部73、74彼此的延长线以规定的角度相交,在所述第一缘部形成有保持架侧卡合部78,所述踏板垫具有覆盖所述第一缘部的第一侧壁83和覆盖所述第二缘部的第二侧壁84,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卡合的垫侧卡合部92,在所述踏板垫向所述垫保持架的安装结束状态下,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缘部抵接而将所述垫侧卡合部向与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卡合的方向进行弹性施力。
另外,在第二方面中,所述踏板垫具有覆盖所述垫保持架的表面侧的表面部81和覆盖该垫保持架的背面侧的背面部82,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与所述表面部和所述背面部这双方都接合。
另外,在第三方面中,所述踏板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对置的第三侧壁85和与所述第二侧壁对置的第四侧壁86中的至少一方。
另外,在第四方面中,在所述第一缘部形成有限动件95,该限动件95通过将所述第一侧壁卡止,来抑制该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缘部侧变位。
另外,在第五方面中,所述踏板垫在开始向所述垫保持架安装时,仅以不同于安装结束状态的角度与该垫保持架嵌合。
另外,在第六方面中,与所述垫保持架卡合的第二卡止部形成在所述踏板垫上,通过使所述踏板垫向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与所述垫侧卡合部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的反方向变位而进行该垫保持架与该第二卡止部的卡合解除。
另外,在第七方面中,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及所述垫侧卡合部设置在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所述踏板垫移动的方向上。
另外,在第八方面中,所述第二卡止部设置在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所述踏板垫移动的方向的相反侧。
另外,在第九方面中,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的端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靠内侧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装配人员在将踏板垫外嵌于垫保持架后,把持第一侧壁并使其向第二侧壁的相反侧弯曲,从而使保持架侧卡合部与垫侧卡合部卡合。然后,当装配人员将手松开时,第一侧壁与第二缘部抵接而将垫侧卡合部向与保持架侧卡合部卡合的方向进行弹性施力,从而抑制踏板垫从垫保持架的脱落。另外,根据第二方面,第一及第二侧壁难以发生弯曲,能可靠地进行踏板垫向垫保持架的安装。另外,根据第三方面,能更可靠地进行踏板垫向垫保持架的安装。另外,根据第四方面,难以解除垫侧卡合部与保持架侧卡合部的卡合,能更可靠地进行踏板垫向垫保持架的安装。另外,根据第五方面,安装结束状态的踏板垫即使垫侧卡合部与保持架侧卡合部的卡合被解除,只要不相对于垫保持架进行相对旋转就不会脱落。另外,根据第六方面,即使对踏板垫施加向一个方向变位的力,踏板垫也不容易从垫保持架脱落。另外,根据第七方面,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踏板垫脱落的可能性减少。另外,根据第八方面,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踏板垫脱落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少。另外,根据第九方面,能防止驾驶员的鞋尖与保持架侧卡合部接触而发生损伤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杆单元的主要部分透视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垫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踏板垫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踏板垫的横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踏板垫的制造工序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踏板垫的安装顺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局部变形例的垫保持架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局部变形例的踏板垫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局部变形例的踏板垫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杆单元(踏板装置)
3制动踏板(踏板主体)
34踏板垫
70垫保持架
71上板
72下板
73后缘部(第一缘部)
74左缘部(第二缘部)
75前缘部
76右缘部
77延伸设置部
78卡止爪(保持架侧卡合部)
79切口
81上罩
82下罩
83第一侧壁
84第二侧壁
85第三侧壁(第二卡止部)
86第四侧壁
87开口
91贯通孔
92卡合凹部(垫侧卡合部)
95限动件
96卡止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将本发明适用于乘用车用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实施方式和其局部变形例。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图1中的右斜下方作为后方,将左斜下方作为左方。
[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的结构》
<杆单元的整体结构>
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适用于脚踏式的驻车制动装置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杆单元1以基座2、制动踏板3、复位弹簧4、棘轮机构5为主要结构要素,根据驾驶员对制动踏板3的踏下而驱动制动拉索6。
基座2由均为钢板冲压成型件的左基座板21和右基座板22构成,前端部紧固于挡板10。图中,符号23表示的构件是夹装在两基板21、22的后端侧的兼作隔环的踏板限动件,符号8表示的构件是安装在左基座板21上端的驻车制动开关。
制动踏板3由均为钢板冲压成型件的左踏板板31和右踏板板32构成,并通过踏板枢轴33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两基座板21、22之间。图中,符号34表示的部件为安装在制动踏板3的下端的踏板垫(脚垫)。
复位弹簧4为架设在制动踏板3的上部前端与左基座板21的前部上的拉力螺旋弹簧,并始终对制动踏板3施加复原方向(在图2中逆时针旋转方向)的作用力。
棘轮机构5由棘轮板51和棘爪52等构成,棘轮板51通过前后一对铆钉51a、51b固定在左基座板21上,棘爪52组装在制动踏板3上,以其角度保持驾驶员踏下的制动踏板3。此外,棘轮板51配置在左踏板板31与右踏板板32之间。另外,两铆钉51a、51b以跨过左踏板板31的状态铆接在左基座板21上。
制动拉索6由外拉索61和内拉索62构成,外拉索61的一端61a与右基座板22的左侧面紧固,另一方面,内拉索62的一端62a通过枢销35与制动踏板3的上端摆动自如地连结。此外,虽然未图示,但内拉索62的另一端通过均衡机构与驱动左右后轮的制动鼓的后制动拉索连接。
<垫保持架>
如图2所示,在制动踏板3(右踏板板32:踏板主体)的下端形成有外嵌/安装踏板垫34的垫保持架70。垫保持架70包括成为表面侧(上表面侧)的上板71和成为背面侧(下表面侧)的下板72,呈由后缘部73(第一缘部)、左缘部74(第二缘部)、前缘部75以及右缘部76构成的大致矩形。并且,在后缘部73上形成有向前方突出设置的延伸设置部77和从延伸设置部77向右方突出设置的卡止爪78(保持架侧卡合部)。
<踏板垫>
踏板垫34是由弹性原料形成的成型件(橡胶的硫化成型件或软质树脂的注射模塑成型件),如图3、图4所示,踏板垫34具有:覆盖垫保持架70的上板71的上罩81;覆盖下板72的下罩82;覆盖后缘部73的第一侧壁83;覆盖左缘部74的第二侧壁84;覆盖前缘部75的一部分(左端侧)的第三侧壁85;覆盖右缘部76的第四侧壁86。需要说明的是,踏板垫34的第三侧壁85仅覆盖垫保持架70的前缘部75的一部分,因此如图4所示,在踏板垫34的前端侧形成开口87。另外,如图4所示,踏板垫34的第一侧壁83的外端面位于相对于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或卡止爪78靠后方尺寸d的位置。即,在安装踏板垫34时,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或卡止爪78从踏板垫34的外表面向内侧进入尺寸d。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第一侧壁83上形成有供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嵌入的矩形的贯通孔91和供卡止爪78卡合的卡合凹部92。如图5所示,在制造踏板垫34时,从第一侧壁83的贯通孔91嵌插第一型芯101,从第三侧壁85的开口87嵌插第二型芯102。
《实施方式的作用》
装配人员按照图6(a)~(e)所示的顺序,将踏板垫34安装在制动踏板3的垫保持架70上。
首先,如图6(a)所示,装配人员使踏板垫34的前端侧的开口87面对垫保持架70的左缘部74,并使踏板垫34朝垫保持架70移动。
接着,如图6(b)所示,装配人员将垫保持架70的前缘部75卡挂在踏板垫34的第三侧壁85上,使垫保持架70进入踏板垫34内。此时,以第二侧壁84和第三侧壁85的角为支点,使踏板垫34绕逆时针旋转,从而在踏板垫34弯曲的同时垫保持架70顺利地进入踏板垫34。
接着,如图6(c)所示,装配人员通过使踏板垫34进一步绕逆时针旋转,而使垫保持架70完全嵌入踏板垫34内。在该时刻,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卡止爪78由于卡止于第一侧壁83而不会向外部露出。
接着,如图6(d)所示,装配人员用手指把持踏板垫34的第一侧壁83的后部(图中下方)而使其向右方弯曲。于是,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在踏板垫34的弹性的作用下(即,在上罩81或下罩82的复位力的作用下),与卡止爪78一起通过踏板垫34的贯通孔91。
接着,如图6(e)所示,装配人员松开手指而使第一侧壁83的弯曲消除。于是,垫保持架70的卡止爪78嵌入踏板垫34的卡合凹部92,结束踏板垫34的安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容易且牢固地将踏板垫34安装在制动踏板3的垫保持架70上。而且,取下踏板垫34时,需要使第一侧壁83向右方弯曲并同时将其向下拉,而且还需要使其绕顺时针旋转,因此踏板垫34几乎不可能因驾驶员的踏下角度等而脱落。而且,由于使踏板垫34向右方移动而解除卡止爪78与卡合凹部92的卡合,另一方面,使踏板垫34向左方移动而解除垫保持架70与第三侧壁85的卡合,因此即使在踏板垫34上作用有左右任一方向的力,踏板垫34也不容易从垫保持架70脱落。
另一方面,由于踏板垫34的卡合凹部92(垫保持架70的后缘部73)位于后部,且踏板垫34的第三侧壁85位于前部,因此即使因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3而作用有使踏板垫34向后方移动的力,也几乎不会因该力解除踏板垫34与垫保持架70的卡合而使踏板垫34脱落。另外,在安装踏板垫34时,由于垫保持架70的延伸设置部77、卡止爪78从踏板垫34的外表面向内侧进入,因此能防止驾驶员的鞋尖接触延伸设置部77、卡止爪78而受伤的情况等。
[局部变形例]
局部变形例采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大致同样的结构,但如图7、图8所示,从垫保持架70的卡止爪78的前端向上方突出设置有限动件95,另一方面,在踏板垫34的卡合凹部92的基端向上方形成有卡止凹部96。如图9所示,在将踏板垫34安装于垫保持架70的状态下,限动件95嵌入卡止凹部96,因此抑制踏板垫34向右方的变位,与实施方式相比,踏板垫34更难脱落。
以上结束了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而能够更宽泛地变形实施。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将本发明适用于驻车制动的踏板装置,但本发明当然也能够适用于行车制动踏板或加速踏板、离合踏板等踏板装置。而且,关于保持架侧卡合部、垫侧卡合部的具体结构等也能够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将保持架侧卡合部形成为卡合凹部,并在垫侧卡合部设置卡止突起。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踏板垫覆盖垫保持架的大致整周,但也可以打开垫保持架的背面侧。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保持架侧卡合部、垫侧卡合部设置在垫保持架、踏板垫的后端侧,但也可以设置在左缘侧、右缘侧。而且,为了容易安装踏板垫,也可以在垫保持架的后缘部与左缘部的角形成切口,通过按压踏板垫的与切口相对应的部位而以小的力使第一侧壁弯曲。此外,关于踏板装置的具体的结构等,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范围就可以适当变更。

Claims (9)

1.一种踏板装置,其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席,由驾驶员进行踏下操作,所述踏板装置特征在于,具备:
踏板主体,其由车身支承为摆动自如,且在前端形成有垫保持架;
踏板垫,其由弹性原料形成,外嵌/安装于所述垫保持架,
所述垫保持架具有第一及第二缘部,第一及第二缘部彼此的延长线以规定的角度相交,
在所述第一缘部形成有保持架侧卡合部,
所述踏板垫具有覆盖所述第一缘部的第一侧壁和覆盖所述第二缘部的第二侧壁,
在所述第一侧壁上形成有与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卡合的垫侧卡合部,
在所述踏板垫向所述垫保持架的安装结束状态下,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二缘部抵接而将所述垫侧卡合部向与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卡合的方向进行弹性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垫具有覆盖所述垫保持架的表面侧的表面部和覆盖该垫保持架的背面侧的背面部,
所述第一及第二侧壁与所述表面部和所述背面部这双方都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垫还具有与所述第一侧壁对置的第三侧壁和与所述第二侧壁对置的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缘部形成有限动件,该限动件通过将所述第一侧壁卡止,来抑制该第一侧壁向所述第二缘部侧变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踏板垫在开始向所述垫保持架安装时,仅以不同于安装结束状态的角度与该垫保持架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垫保持架卡合的第二卡止部形成在所述踏板垫上,通过使所述踏板垫向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与所述垫侧卡合部的卡合解除的方向的反方向变位而进行该垫保持架与该第二卡止部的卡合解除。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及所述垫侧卡合部设置在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所述踏板垫移动的方向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卡止部设置在因驾驶员的踏下操作而所述踏板垫移动的方向的相反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踏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架侧卡合部的端部位于相对于所述第一侧壁的表面靠内侧的位置。
CN201110083207.6A 2010-03-31 2011-03-30 踏板装置 Active CN1022058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83208A JP5050073B2 (ja) 2010-03-31 2010-03-31 ペダル装置
JP2010-083208 2010-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835A true CN102205835A (zh) 2011-10-05
CN102205835B CN102205835B (zh) 2014-02-26

Family

ID=44694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83207.6A Active CN102205835B (zh) 2010-03-31 2011-03-30 踏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050073B2 (zh)
CN (1) CN10220583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636A (zh) * 2013-09-19 2016-04-27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踏板
CN115398372A (zh) * 2020-05-19 2022-11-25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踏板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3086B1 (fr) * 2013-11-08 2015-12-18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Dispositif d'aide au montage manuel d'un patin de pedale de vehicule
JP6206434B2 (ja) * 2015-03-20 2017-10-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ペダル装置取付構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3805A2 (de) * 2000-05-10 2001-11-14 DaimlerChrysler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die Lagerung von Pedalen
JP2005097938A (ja) * 2003-09-24 2005-04-1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2726969Y (zh) * 2004-09-10 2005-09-21 李宋杰 汽车踏板衬垫
JP2007011932A (ja) * 2005-07-04 2007-01-18 Advics:Kk 自動車用ペダル
CN201280069Y (zh) * 2008-07-04 2009-07-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踏板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8129B2 (ja) * 2002-11-27 2008-07-16 株式会社アドヴィックス 自動車用ペダル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53805A2 (de) * 2000-05-10 2001-11-14 DaimlerChrysler AG Sicherheitseinrichtung für die Lagerung von Pedalen
JP2005097938A (ja) * 2003-09-24 2005-04-14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
CN2726969Y (zh) * 2004-09-10 2005-09-21 李宋杰 汽车踏板衬垫
JP2007011932A (ja) * 2005-07-04 2007-01-18 Advics:Kk 自動車用ペダル
CN201280069Y (zh) * 2008-07-04 2009-07-2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踏板垫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31636A (zh) * 2013-09-19 2016-04-27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踏板
CN105531636B (zh) * 2013-09-19 2017-05-17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踏板
CN115398372A (zh) * 2020-05-19 2022-11-25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踏板装置
CN115398372B (zh) * 2020-05-19 2024-04-26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车辆用操作踏板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5835B (zh) 2014-02-26
JP5050073B2 (ja) 2012-10-17
JP2011215869A (ja) 2011-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5835B (zh) 踏板装置
KR101238492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조립체 구조
JP2009507711A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とウインドスクリーンワイパーブレードホルダとの固定装置
CN103806746A (zh) 车辆用门的外把手装置
US8777281B2 (en) Outside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door
CN102602307A (zh) 婴儿安全座椅组合结构及其底座
CA2633705C (en) Electronic device mounting structure
JP6346758B2 (ja)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及びバッテリケース
CN204715938U (zh) 车用门锁装置
EP2599405B1 (en) Seat and a cover fixing method of the seat
KR101287188B1 (ko) 패스너 이탈방지 구조를 갖는 도어 트림 어셈블리
EP2786220A2 (en) Accelerator pedal device
JP5970338B2 (ja) 自動車のバンパ取付構造
JP4335238B2 (ja) アクセルペダル
CN102189982A (zh) 驻车制动装置
CN102144070B (zh) 车门手柄装置
US9133895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JP2004204473A (ja) ラッチ機構
JP6358900B2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KR101220461B1 (ko) 플랫 블레이드 타입 와이퍼용 커넥터 장치
JP6587082B2 (ja) 締結ユニット、および自転車用タイヤ
CN110030302B (zh) 一种可降低汽车液压盘式制动器拖滞力的卡簧及其安装结构
CN109249803B (zh) 车辆踏板装置
JP6695831B2 (ja) ドアハンドル構造体
JP5710346B2 (ja) カウルルーバ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HONDA MO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ONDA MOTOR Co.,Ltd.

Patentee before: OTSUKA KOKI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