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175A - 网络选择方法和包含该方法的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选择方法和包含该方法的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175A
CN102204175A CN2009801431577A CN200980143157A CN102204175A CN 102204175 A CN102204175 A CN 102204175A CN 2009801431577 A CN2009801431577 A CN 2009801431577A CN 200980143157 A CN200980143157 A CN 200980143157A CN 102204175 A CN102204175 A CN 102204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alternative
terminal installation
interface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31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04175B (zh
Inventor
大场义洋
Y-H·A·程
A·杜塔
M·陶伊尔
D·法莫拉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oxin Heritage Co
Toshiba Corp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04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04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1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终端装置包含多个具有到多种网络的链路的接口。当触发事件发生时,终端装置选出到网络的目标链路,以便从其当前链路进行转换。备选链路选择功能确定受到过滤以便移除不满足连接性准则的链路的备选链路。于是,执行目标链路选择功能,以便从过滤后的备选链路中选择目标链路。因此,不为每个可能的链路、而是仅仅为满足准则的链路执行目标链路选择功能。

Description

网络选择方法和包含该方法的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装置对网络的选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终端装置内的改进的网络选择方法,其从包含多个接口的多个网络中进行选择。
背景技术
例如膝上型电脑、电话、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装置包含多于一个的网络接口,以便与多种无线技术连接。网络接入技术依赖于使用哪一接口而不同,并非每种无线连接都是相同的。依赖于所使用的连接和接口的类型,不同的接入技术可涉及不同的通信要求、带宽、数据速率、功率要求等等。因此,便携或移动装置需要基于特定的准则从可用的品种中选择最好的网络接入技术。
便携或移动——下面称为“终端”——装置通常嵌有允许接入无线网络的多种接口。可使用多种网络选择方案来选择从终端装置接入的无线网络。现有的网络选择方案集中在识别一组网络选择参数以建立一组网络选择策略以及设计网络选择算法。
终端装置可使用策略和算法来选择目标网络。一旦选择了目标网络,终端装置可切换到目标网络。然而,这些方案不能保证目标网络提供互联网连接性。方案也不能确定在延迟、吞吐量、包丢失方面目标网络的实际性能是否好到足以使终端装置正常发挥作用。
这些不足可带来下面的问题。在切换到目标网络之后,终端装置可能由于多种运行错误而不具有目标网络上的互联网连接性,运行错误例如为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维护的地址池的耗尽、暂时域名系统(DNS)问题、暂时接入路由器问题、暂时防火墙与网络地址翻译器问题等。另外,在切换到目标网络之后,终端装置可具有目标链路上的互联网连接性,但实际性能可能不满足目标网络上运行的网络应用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性能问题包括延迟、吞吐量和包丢失。
因此,方案可用于帮助网络选择,但所选择的目标网络可能具有上面讨论的缺点。不充分的网络链路导致服务和用户满意的丧失。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寻求提供一种网络选择方法和机制,其保证在实际网络选择完成之前备选网络上的实际性能和互联网连接性。所公开的实施例并入了一种新的链路选择机制,其在备选链路选择过程中包含了对备选链路的更高层进行验证的过程,以便验证备选链路上的互联网连接性和更高层性能。
通过在目标链路选择之前过滤可能不能被选为目标链路的备选链路选择链路,备选链路选择和目标链路选择的分离减少了目标链路选择算法的计算时间。换句话说,目标链路选择中使用的目标链路的数量减少了,使得此过程不会在不希望的链路上浪费时间。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定义了目标链路选择算法和支持所公开的链路选择机制的多种链路选择策略。
因此,所公开的实施例给出了一种选择从终端装置到网络的目标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含,在可由终端装置接入的多个链路上进行备选链路选择,以确定多个备选链路。该方法还包含在过滤后的备选链路上进行目标链路选择,以便选择目标链路。
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一种方法用于对于终端装置选择目标链路,以获得网络连接性。该方法包含,在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口对于终端装置可用的多个链路上,执行备选链路选择功能。该方法还包含,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的状态或所述多个链路的状态,根据备选链路选择功能,确定多个备选链路。该方法还包含,对所述多个备选链路进行过滤,以便移除不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的连接性准则的任何链路。该方法还包含,在所述多个备选链路上执行目标链路选择功能,以便选择满足连接性准则的目标链路。
进一步地,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装置。终端装置包含具有到网络的链路的多个接口。所述多个接口中的每一个都具有一状态,每个所述链路都具有一状态。终端装置还包含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以便根据链路选择策略来对链路进行过滤。终端装置还包含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以便从过滤后的链路中选择目标链路,其中,目标链路提供互联网连接性。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含在内,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下面所列的附图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阐释如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具有到多个网络的多个接口的终端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用于选择目标链路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基于两接口主机上的链路和接口事件的目标链路选择触发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实例在附图中示例性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用于网络的终端装置102。终端装置102可以为具有环境100中的有线以及无线通信能力的移动或便携装置。如图1所示,终端装置102可连接到网络104、106、108和110。其他的网络可存在于环境100中,并且也可用于与终端装置102连接。
终端装置102包含多种部件和功能块。例如,终端装置102包含处理器112和存储器114。处理器112可执行存储到或写入存储在终端装置102上的多种功能、程序以及算法中的命令。存储器114可对这些部件以及值、参数、默认设置等等进行存储。用户接口116可与这些部件交互,并允许用户向终端装置102输入指示。用户接口116还可经由显示器、音频或可视装置等等向用户提供信息。
终端装置102还包含网络接口118、120、122和124。网络接口用作到特定链路层类型的网络的入口点。网络接口的链路层技术可支持多种链路层或物理层协议或机制。终端装置102包含多个接口。优选为,网络接口118、120、122、124作为对于更高层的入口点,例如互联网协议(IP)层或更高的层。
网络接口可连接到有线或无线网络。例如,网络接口118可以为有线网络接口,其使用有线介质来接收以及发送信息和数据。网络接口118可通过电缆105耦合到有线网络104。或者,终端装置102可连接到无线网络,例如网络108。
网络108可使用无线介质来经由无线网络接口122与终端装置102交换信息和数据。网络接口122可经由链路109连接到无线网络108。因此,有线网络接口118和无线网络接口122可在其过程、协议等方面不同。
网络接口状态可以与每个网络接口相关联。在图1中,网络接口状态126与网络接口118有关,网络接口状态128与网络接口120有关,网络接口状态130与网络接口122有关,网络接口状态132与网络接口124有关。网络接口状态包含表示所关联的接口处于何种“状态”的值。例如,网络接口状态的值可包括停用、断开、有限连接性、局部连接性、互联网连接性等。对于有线接口,“断开”状态也可称为“网络电缆被拔出”状态。这些值以及其他值可被表示为属性,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公开。
链路层连接存在于终端装置102和网络附着点之间。链路可仅仅与一个网络接口相关联,例如链路109与网络接口122。或者,链路可与多个接口相关联。当网络接口状态为“停用”以外的状态时,可在网络接口上存在一个或多个链路。
链路可不具有其网络附着点——例如网桥、集线器等——的已知链路层地址。例如,链路109可与网络108中这样的网络附着点相关联:其链路层地址对于终端装置102是未知的。
链路——例如电缆105和链路109——可具有与之相关联的状态。例如,来自网络接口118的、通过电缆105的链路可具有与之相关联的链路状态134。链路109可具有与之相关联的链路状态136。链路状态可包括对于该链路的下列值中的一个:断开、有限连接性、局部连接性、互联网连接性等。这些值以及其他值可被表示为链路状态属性,将在下面更为详细地公开。
服务链路可表示这样的链路:应用包对于其被发送和接收。多个服务链路可存在于终端装置102上。根据图1,链路109可表示终端装置102的服务链路。其他链路包括备选链路107和109。备选链路指的是有资格作为目标链路的链路。目标链路是已经被选择为服务链路的链路。例如,备选链路107也可成为目标链路107,如果其被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138所使用的目标链路选择算法选中的话。
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链路的动作可称为链路选择或网络选择。目标链路选择算法指的是在网络选择期间由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138用于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链路的算法。因此,在备选链路107和109中,一个或多个链路被备选链路选择机制140选为目标链路。例如,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140可将链路107与109选为备选,或者可仅仅选择链路107。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138和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140可使用上面所公开的与网络接口状态以及链路状态相关联的属性。
如上面所提到的,链路状态136表示链路109的状态。如果链路状态136为“断开”,则链路109不具有已建立的与网络附着点的链路层关联。如果链路状态136为“断开”以外的状态,则链路109具有与网络108内的网络附着点的链路层关联。关于网络接口118,如果电缆105变为被拔出,则链路状态134可指示“断开”。
如果链路状态136为“断开”,则网络接口122不具有状态为断开以外的状态的链路109,或链路109未被建立。如果链路状态136为“有限连接性”,则链路109在没有任何非链路(non-link)本地地址被分配的情况下在网络接口122上被建立。如果链路状态136为“局部连接性”,则链路109在非链路本地地址被分配但不具有到互联网的连接性的情况下在网络接口122上建立。如果链路状态136为“互联网连接性”,则终端装置102可通过网络接口122接入例如web服务器的典型互联网应用服务器以及例如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典型应用服务器等等。
链路状态136可将“具有良好性能的互联网连接性”指示为其链路状态。这种链路状态表示,终端装置102可接入典型互联网应用服务器,例如典型的web服务器、email服务器等。进一步地,典型互联网应用的性能在网络接口122和链路109上足够好。这正是终端装置102为其所选的网络链路寻求的状态。链路和接口状态还可用于判断哪些链路有效且可用于目标链路选择。
图2示出了根据所公开实施例用于选择目标链路的流程图。通过定义将会触发目标链路选择的一(多)个触发事件,执行步骤202。当接口状态或链路状态改变时,目标链路选择可被触发。当网络接口122被启用或停用时,或当网络接口122的IP地址改变时,接口状态——例如网络接口状态130——可改变。链路状态——例如链路状态136——可在链路109被连接或断开、链路109被新创建、链路109被移除或当链路109的信号强度改变时改变。
链路状态和网络接口状态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依赖性。例如,如果接口被停用,则与该接口相关联的所有链路将被移除。另一实例是在对于接口的已连接链路由一个链路变为另一个链路时。这可能导致对于该接口的“IP地址改变”事件。
如果链路事件最终将产生接口事件,则目标链路选择可由接口事件触发。类似地,如果接口事件最终将产生链路事件,则目标链路选择可由链路事件触发。如果接口或链路事件不产生任何其他事件,则链路选择可由该事件触发。不是链路或接口事件的其他事件也可触发目标链路选择,例如如终端装置102所定义或者如在终端102内定义的,由用户或应用产生的事件。
因此,事件可被定义为触发目标链路选择。此步骤以及与此步骤相关联的其他实例在下面更为详细地公开。
如上面所定义的,步骤204通过检测到触发事件而执行。触发事件指示,一旦现有链路不再可用或断开,新的链路将被成为移动到的目标。公开了在进入备选链路选择和目标链路选择步骤之前的步骤206何208。这些步骤独立于触发事件步骤而被执行。
通过定义将由选择步骤在评估备选及目标链路时使用的属性,执行步骤206。下列属性被提供为可在选择目标链路时使用的终端装置102的特征的实例。也可使用其他的属性,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属性。
备选及目标链路选择属性以下面的格式公开。“类型定义”字段代表属性的类型。“配置方”字段代表术语USER、SYSTEM或USER-SYSTEM,以指示该属性由用户、由系统还是由二者配置。“依赖于”字段是可选字段,其代表此属性所依赖的其他目标链路选择属性。并非每个属性都包含“依赖于”字段。“描述”字段包含该属性的详细阐释。
网络接口属性(Network Interface Attributes)
网络接口偏好(Network Interface Preference)
类型定义:NetworkInterfacePreference::=INTEGER(1..255)
配置方:USER-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网络接口偏好。当用户未配置偏好时,由系统配置默认值。
网络接口类型(Network Interface Type)
类型定义:NetworkInterfaceType::=ENUMERATED{wifi,evdo,ethernet,wimax}
配置方: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网络接口的介质类型。
网络接口状态(Network Interface State)
类型定义:NetworkInterfaceState::=ENUMERATED{disabled(0),,disconnected(1),limitedConnectivity(2),localConnectivity(3),internetConnectivity(4)}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链路状态,L3和更高层连接性属性,以及L3和更高层性能属性。
描述:此属性代表网络接口状态。
网络接口最大吞吐量(Network Interface Maximum Throughput)
类型定义:NetworkInterfaceMaximumThroughput::=INTEGER
配置方: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网络接口的最大吞吐量。
网络接口电池消耗(Network Interface Battery Consumption)
类型定义:NetworkInterfaceBatteryConsumption::=ENUMERATED{high,medium,low}
配置方: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网络接口的电池消耗程度。
网络接口安全机制(Network Interface Security Mechanisms)
类型定义:NetworkInterfaceSecurityMechanism::=SEQUENCE OFSecurityMechanism
SecurityMechanism::=ENUMERATED{null,wep,wpa,wpa2,pkm,pkmv2}
配置方: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可用安全机制列表。安全机制wep、wpa、wpa2仅对无线LAN接口有效。Pkm和pkmv2的安全机制仅对WiMAX接口有效。
链路属性(Link Attributes)
链路状态(Link State)
类型定义:LinkState::=ENUMERATED{disconnected(2),limitedConnectivity(3),localConnectivity(4),internetConnectivity(5)}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网络接口状态,L3和更高层连接性属性;以及L3和更高层性能属性。
描述:此属性代表链路状态。
链路网络标识符(Link Network Identifier)
类型定义:LinkNetworkIdentifier::=OCTET STRING
配置方: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链路连接到的网络的标识符。
链路信号强度(Link Signal Strength)
类型定义LinkSignalStrength::=SEQUENCE{{
type ENUMERATED{absolute,relative},
value INTEGER}
配置方: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以dBm为单位的信号强度,或其以任意百分数比例的相对值。
链路协商速度(Link Negotiated Speed)
类型定义:LinkNegotiatedSpeed::=INTEGER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链路状态(Link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链路的最大吞吐量。此属性仅对LinkState值为除断开之外的值的链路有效。
链路协商安全机制(Link Negotiated Security Mechanism)
类型定义:LinkNegotiatedSecurityMechanism::=SecurityMechanism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链路状态(Link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对该链路协商的安全机制。安全机制wep、wpa、wpa2仅对无线LAN接口有效。pkm和pkmv2的安全机制仅对WiMAX接口有效。此属性仅对LinkState值为断开以外的值的链路有效。
链路帧丢失率(Link Frame Loss Rate)
类型定义:LinkFrameLossRate::=INTEGER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链路状态(Link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对链路测量的帧丢失率。丢失率等于感兴趣的类别总体中丢失帧数量与发送帧总数之间比率的以10为底的对数(log10)乘以100得到的结果的整数部分。此属性仅对Linkstate值为断开(0)以外的值的链路有效。
接入路由器可用性(Access Router Availability)
类型定义:AccessRouterAvailability::=TruthValue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接口状态(Interface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是否被配置并且从接口可达。为真的值(1)指示,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被配置并从接口可达。为假的值(0)指示,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未被配置,或从接口不可达。此属性仅对NetworkInterfaceState值大于LimitedConnctivity(3)的接口有效。
DNS可用性(DNS Availability)
类型定义:DnsAvailability::=TruthValue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接口状态(Interface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DNS是否由接口可用。为真的值(1)指示DNS可用。为假的值(0)指示DNS不可用。此属性仅对NetworkInterfaceState值大于limitedConnectivity(3)的接口有效。
ICMP可用性(ICMP Availability)
类型定义:IcmpAvailability::=TruthValue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接口状态(Interface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对于特定节点的Ping(ICMP echo及echo应答消息交换)在接口上是否可用。为真的值(1)指示Ping可用。为假的值(0)指示Ping不可用。此属性仅对NetworkInterfaceState值大于limitedConnectivity(3)的接口有效。
HTTP可用性(HTTP Availability)
类型定义:HttpAvailability::=TruthValue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接口状态(Interface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到特定节点的http在接口上是否可用。为真的值(1)指示http可用。为假的值(0)指示http不可用。此属性仅对NetworkInterfaceState值大于limitedConnectivity(3)的接口有效。
FTP可用性(FTP Availability)
类型定义:FtpAvailability::=TruthValue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接口状态(Interface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到特定节点的FTP在接口上是否可用。为真的值(1)指示FTP可用。为假的值(0)指示FTP不可用。此属性仅对NetworkInterfaceState值大于limitedConnectivity(3)的接口有效。
电子邮件可用性(Email Availability)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11
配置方:SYSTEM
依赖于:接口状态(Interface State)
描述:此属性代表到特定节点的电子邮件协议在接口上是否可用。为真的isAvailable值(1)指示emailProtocol中规定的电子邮件协议可用。为假的isAvailable值(0)指示emailProtocol中规定的电子邮件协议不可用。此属性仅对NetworkInterfaceState值大于limitedConnectivity(3)的接口有效。
RTT性能(RTT Performance)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21
配置方:USER-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通过使用特定方法rttMeasurementMethod测量得到的在以毫秒为单位的RTT方面的性能。Server(服务器)包含目标节点的IP地址,已经对该节点测量了RTT。DateAndtime包含测量的时间和日期。如果与测量得到的性能度量值之一相关联的dataAndTime值比特定时间和日期旧的话,测量得到的性能不应看作有效。
吞吐量性能(Throughput Performance)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22
配置方:USER-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使用特定测量方法throughputMeasurementMethod在以bps(比特每秒)为单位的吞吐量方面的性能。Server包含节点的IP地址,对于该节点测量了吞吐量。dateAndTime包含测量的日期与时间。如果与测量得到的性能度量值之一相关联的dataAndTime值比特定时间和日期旧的话,测量得到的性能不应看作有效。
包丢失率性能(Packet Loss Rate Performance)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23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31
配置方:USER-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使用特定的测量方法packetLossMeasurementMethod在包丢失率方面的性能。丢失率等于感兴趣的类别总体中丢失包数量与发送的包总数之间的比率的以10为底的对数(log10)乘以100得到的结果的整数部分。Server包含节点的IP地址,对于该节点测量了包丢失。dataAndTime包含测量的时间和日期。如果与测量得到的性能度量值之一相关联的dataAndTime值比特定时间和日期旧的话,测量得到的性能不应看作有效。
链路偏好(Link Preference)
类型定义:LinkPreference::=INTEGER
配置方:USER-SYSTEM
描述:此属性代表对于链路的用户偏好。系统可提供默认值。链路偏好可在目标链路选择算法中具有高于接口偏好的优先级。
因此,上面公开的属性可在步骤206中定义。通过确定如图1所示的链路选择策略150,执行步骤208。链路选择策略150决定目标链路选择机制138和备选链路选择机制140的特性。在不改变目标或备选选择算法的情况下,通过应用不同的策略,可实现多种不同的特性。
链路选择策略150可包含用于终端装置102的最大数量的目标链路。链路选择策略150还可包含在步骤206中定义的备选以及目标链路选择属性。链路选择策略150还可包含对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以及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的定义。
链路选择策略150还可包含打破平局策略。打破平局策略定义了关于打破平局值指定的策略。网络接口偏好可用于计算打破平局值。或者,如果多个备选链路可由同一网络接口选择,则网络接口偏好值单独用作打破平局值可能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的值来计算打破平局值。
打破平局策略可基于用户经由用户接口116或其他装置输入的信息而被动态确定,例如基于GPS位置信息、当前位置发现的IEEE 802.11一(多)个SSID等。例如,如果所连接的Wi-Fi的SSID具有特定值,则对于以太网链路的打破平局可被配置为比Wi-Fi链路小的值,而以太网链路的打破平局可被配置为比另一Wi-Fi链路大的值。
链路选择策略150可由本地实体配置,例如由本地用户或本地应用配置,或者由远程实体配置,例如由使用任何协议的移动切换控制器配置。链路选择策略150可以被静态或动态地配置。链路选择策略150还使用在步骤206中定义的属性,或可用于下面公开的选择算法的任何其他属性。链路选择策略150可在步骤210和214中使用。
通过在备选目标链路上进行备选选择,执行步骤210。步骤210提供对备选目标链路的更高层的评估。进行对链路——例如链路107——的更高层的评估,以检查终端装置102在链路107上是否具有满足对于特定互联网应用的某些QoS要求的互联网连接性。当执行步骤210时,成功通过更高层评估的链路被选择为将从中选择目标链路的备选链路。终端装置102的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138可执行此步骤。
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138可代表几种示例性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以及打破平局(tie-breaker)。下面的参数可定义评估功能。Perf1可表示对于例如链路107或链路109的链路1的最后测量的性能度量。Perfthreshold可表示性能度量的阈值。可通过在终端装置102上运行的应用的性能要求来确定Perfthreshold
性能度量可具有多维度值。因此,两个多维度度量之间的比较可基于多维度比较。例如,性能度量可以是一对RTT和吞吐量值。Rtt1表示例如链路107或109的链路1的最终RTT值。Rttthreshold表示RTT的阈值,而tpt1表示链路1的最终吞吐量值。Tptthreshold表示吞吐量的阈值。S1表示链路1的链路状态,优选为使用链路状态属性。性能度量值可与该度量被测量的时间相关联。如果该度量被测量的时间比从当前时间起的特定过去时间更旧,则性能度量值不能被视为有效。小于任何有效值的值(例如负值)可被用于表示无效或不存在的性能度量值。
步骤210可在进行备选链路选择中包含在步骤208中确定的策略。下面的备选链路选择策略可在选择中定义和使用。
选择当前互联网连接的链路(CICL,Currently Internet Connected Links)
在这种备选链路选择策略中,链路状态为“Internet connectivity”(互联网连接性)的链路被选为备选链路。在应用这种策略之前,终端可启用停用的接口,建立与附着点的链路。
对于CICL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定义如下:
E′(al)=1,如果sl≥5
E′(al)=0,其他
选择现有链路(EL,Existing Links)
在这种备选链路选择策略中,所有现有链路被选为备选链路。这种策略允许同一网络接口上的两个或多个链路被选为备选链路,预期到可由目标链路选择算法选择比CICL多的合适链路。对于EL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如下定义:
E′(al)=1,如果l∈L.
E′(al)=0,其他
选择“当前性能良好”链路(CGPL,“Currently Good Performing”Links)
在这种备选链路选择中,当前链路状态为“Internet connectivity”且其性能良好并有效的链路被选为备选链路。在应用这种策略之前,终端可启用停用的端口,建立与附着点的链路,并进行链路的更高层评估。这种策略的使用使得实现了链路的更高层的评估。
CGPL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如下定义:
E′(al)=1,如果l∈L且sl=5且Perfl≥Perfthreshold
E′(al)=0,其他
在上面的公式中,Perf1表示链路l最近测量得到的性能度量;Perfthreshold表示性能度量的阈值。性能度量可具有多维度值,因此,两个多维度度量之间的比较可基于多维度比较。例如,性能度量可以是一对RTT和吞吐量。
选择“近来性能良好”的链路(RGPL,“Recently Good Performing”Links)
在这种备选链路选择策略中,最新测量得到的性能良好或曾经良好且有效的现有链路被选为备选链路。这种策略允许同一网络接口上的两个或多个链路被选为备选链路,通过该策略,相比于CGPL,更多合适的链路可由目标链路选择算法选择。
RGPL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如下定义:
E′(al)=1,如果l∈L.且Perfl≥Perfthreshold
E′(al)=0,其他
下面的算法示出了当“当前性能良好”(CGP)被用作步骤208中定义的选择策略时,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的实例,例如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140。
E′(al)=1,如果l∈L且sl=5且Perfl≥Perfthreshold
E′(al)=0,其他
al=(sl,Perfl)
Perfl=(rttl,tptl)
Perfl≥Perfthreshold,如果rttl≤rttthreshold∧tptl≥tptthreshold
Perfl<Perfthreshold,其他
rttl:链路l的最近的RTT值。
tptl:链路l的最近的吞吐量值。
下面的算法示出了当“近来性能良好”(RGP)被用作步骤208中定义的选择策略时,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的实例,例如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140。
E′(al)=1,如果l∈L.且Perfl≥Perfthreshold
E′(al)=0,其他
al=Perfl
Perfl=(rttl,tptl)
Perfl≥Perfthteshold,如果rttl≤rttthreshold∧tptl≥tptthreshold
Perfl≥Perfthreshold,如果rttl≤300∧tptl≥100
Perfl<Perfthreshold,其他
rttl:链路l的最近的RTT值。
tptl:链路l的最近的吞吐量值。
因此,使用这些实例,步骤210选择可用于目标链路选择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好的备选链路。
通过对在步骤210中返回的备选链路进行过滤,执行步骤212。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使用任何值或属性对备选链路进行过滤。例如,步骤212可使用步骤206中定义的属性中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以便滤除不能满足设置准则或属性值的链路。
通过进行目标链路选择,执行步骤214。步骤214可使用终端装置102的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138来进行选择。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138将对具有良好互联网连接性的过滤得到的备选链路进行评估,以得到合适的目标链路。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138可包含目标链路选择算法,该算法选择一个或多个目标链路。目标链路选择算法可应用于如上面所公开的在步骤208中确定的任何链路选择策略。目标链路选择算法的计算复杂度不应是NP完备的。
示例性目标链路选择算法可被定义为下面的目标链路选择过程。其他的目标链路选择算法及其等价内容也可应用于此步骤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71
其中,对于此算法以及备选链路选择策略、算法和属性以及上面公开的其他策略与属性定义下列项:
I:终端支持的网路接口集合。
L:终端上存在的链路集合。
Li:接口i上存在的链路集合,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2
C:终端上的备选链路集合,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3
nl:链路l的网络接口。
A:终端的目标链路选择属性集合。
al:链路l的目标链路选择属性,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4
目标链路选择属性可以是多元组对象。
A′:终端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集合。
a′l:链路l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备选链路选择属性可以是多元组对象。
bl:链路l的打破平局值。每个链路都具有不同的打破平局值,即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6
l2∈L。
B:所有链路的打破平局值集合,B≡{bl|l∈L}。
R:实数集合。
max n(S):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7
中的第n大的值。
max(S):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8
中的最大值,其与max1(S).相同。
min(S):中的最小值。
Mn(S):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1910
中的第一至第n大的值的集合,即Mn(S)≡{maxi(S)|i∈{1,2,...n}}。
E′(a):对于a∈A′定义的备选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其返回实数。备选链路集合C由C={l|E′(a′l)>0,l∈L,a′l∈A′}给出。
E(a):对于a∈A定义的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其返回实数。
F(a,b):对于a∈A和b∈B定义的最终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功能。其返回实数。F(a,b)具有下列特性:
E ( a 1 ) > E ( a 2 ) ⇒ F ( a 1 , b 1 ) > F ( a 2 , b 2 ) .
Figure BDA0000058366750000202
Fl:对于链路l的最终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值。
Fl≡F(al,bl)。
FC:对于所有备选链路的最终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值的集合,即FC≡{Fl|l∈C}。
X:备选链路评估集合,其被定义为备选链路及其最终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值对的集合。X≡{(l,Fl)|l∈C,Fl∈FC}。
xi:多元组对象x中的第i个对象。
Tk,C:具有min(k,|C|)的基数的目标链路集合。具体而言,Tk,C是备选链路中最终目标链路选择属性评估值等于最高min(k,|C|}之一的链路的集合,即Tk,C≡{l∈C|Fl=m,m∈Mmin({k,|C|})(FC)}。
通过使用上面公开的步骤214的结果选择要切换到的目标链路,执行步骤216。也可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设置打破平局策略。这些策略可在上面给出的步骤中定义。然而,对于这些策略进行讨论。打破平局策略也可与备选链路选择相关联地使用。
打破平局策略定义了关于打破平局值指定的策略。网络接口偏好可用于计算打破平局值。另一方面,如果可从同一网络接口选择多个备选链路,则仅仅将网络接口偏好值用作打破平局值是不够的,还需要例如SSID偏好等其他值来计算打破平局值。
可基于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例如GPS位置信息、在当前位置发现的IEEE 802.11一(多)个SSID等其他手段,来动态确定打破平局策略。例如,如果所连接的Wi-Fi的SSID具有特定值,则以太网链路的打破平局值可被配置为与该Wi-Fi链路的相比较小的值,而以太网链路的打破平局值可被配置为与另外的Wi-Fi链路的相比较大的值。
示例性的打破平局可如下定义:
bl≡prefl。prefl:链路l∈L的NetworkInterfacePreference。
图3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例基于两接口主机上的链路和接口事件的目标链路选择触发事件。触发事件可在步骤202中定义,检测在步骤204中执行。图3公开了应当何时进行目标链路选择。在被示为触发事件320的带有圆圈的“错误!参考源未找到”事件中,触发目标链路选择。虚线箭头指示链路事件与接口事件之间的依赖性。
在图3中,时间条302包含指示终端装置102上的接口的状态的框部分。时间条304包含指示与时间条302的接口相关联的第一链路的状态的框部分。时间条306包含也与时间条302的接口相关联的第二链路的状态的框部分。使用时间条,图3示出了接口如何检测触发事件320并从第一链路转换到第二链路。
时间条302的启用框308指示端口被启用。IP连接框310指示时间条302的接口经由网络被连接到互联网。停用框311指示时间条302的接口何时停用并且不与网络交换数据或信息。
时间条304代表与接口相关联的第一链路的状态。第一链路可以是过去通过其具有IP连接性的链路。连接框314指示接口使用第一链路连接到网络的时间段。断开框312指示第一链路从网络断开,且时间条302的接口不是IP连接的。
时间条306代表与接口相关联的第二链路的状态,其中,第二链路被终端装置102选为目标,且时间条302的接口被转换于其上。第二链路可以是在过去没有通过它而具有IP连接性的链路。连接框318指示接口使用第二链路连接到网络的时间段。断开框316指示第二链路从网络断开。
目标链路选择可在接口状态或链路状态变化时触发,如触发事件320所示。接口状态可在例如网络接口122的接口被启用或停用时,或在接口IP地址改变时,变化。例如链路状态136的链路状态可在链路109被连接或断开、链路109被新创建、链路109被移除时,或在链路109的信号强度改变时,变化。链路状态136和接口状态130之间存在相互依赖性。
再度参照图3,Iup在时间条302上指示接口何时UP(运行)。Ichange指示作为触发事件320,接口IP地址何时变化。Idown指示接口DOWN(停止运行)并移动到停用状态。对于时间条304和306,Ldisc指示何时发现与合适的时间条相关联的链路。Lsig>指示信号强度改变或强度等于或大于阈值。Lsig<指示信号强度改变或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阈值。
Lconn指示链路被连接。Ldisconn指示链路被断开。Lrem指示链路被移除。另外,时间条304的第一链路示出,在连接框314之前的自动连接,而时间条306的第二链路示出了在连接框318之前的手动连接。因此,时间条302、304、306示出了接口以及两个关联的链路的状态,并示出了可触发上面公开的备选以及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和过程的事件。
基于以上内容,图3示出了取决于例如RTT、吞吐量和包丢失率等网络性能度量是否用于目标链路选择,使用下列类型的链路与接口事件来触发目标链路选择。下列情况提供了终端装置102的触发事件过程的概览。
情况1:如果网络性能度量不是选择准则,可基于下列事件之一来进行目标链路选择:
●对于接口的“IP地址改变”通知。
●对于备选链路的“信号强度改变”通知,其中,具有或曾有IP连接性的链路可以是备选链路。
●如果信号强度高于特定阈值TH,则对于连接着的链路的“信号强度改变”通知可不触发目标链路选择。
●如果信号强度低于特定阈值TL,则对于非连接链路的“信号强度改变”通知可不触发目标链路选择。
●本地目标链路选择请求事件,其由例如用户或本地节点上的应用等本地实体产生。
远程目标链路选择请求事件由例如远程切换控制器的远程实体产生,并被使用任何协议传送到本地主机。
情况2:如果网络性能度量是链路选择度量,则可基于下列事件之一进行目标链路选择:
●对于所有备选链路的“网络性能测试完成”通知。网络性能测试可周期性地进行,或基于例如“信号强度与阈值交叉”事件和“信标接收间隔偏差与阈值交叉”事件等链路层事件进行,其中,“信号强度与阈值交叉”事件可在无线链路的信号强度向上或向下与特定阈值交叉时产生,在“信标接收间隔偏差与阈值交叉”事件中,测量得到的信标间隔准则偏差向上或向下与特定阈值交叉。网络性能测试可基于本地网络测试请求事件进行,该事件由例如用户或本地节点上的应用等本地实体产生。网络性能测试可基于远程网络测试请求事件进行,该请求由例如远程切换控制器的远程实体产生,并被使用任何协议传送到本地主机。
●上面公开的任何情况1事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做出多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覆盖上面公开的实施例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在任意权利要求及其等价内容的范围内。

Claims (27)

1.一种用于选择从终端装置到网络的至少一个目标链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可由终端装置接入的多个链路上进行备选链路选择,以确定多个备选链路;以及
在过滤后的备选链路上进行目标链路选择,以选择至少一个目标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还包括检测选择目标链路的触发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还包括根据准则对所述多个备选链路进行过滤。
4.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触发事件包括由远程节点产生的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检测步骤包括检测终端装置上的接口的状态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检测步骤包括检测来自终端装置的链路的状态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进行备选链路选择的步骤包括,根据与终端装置的链路或接口的状态相关联的属性,评估所述多个备选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进行备选链路选择的步骤包括,根据由终端装置定义的策略,评估所述多个备选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过滤步骤包括,基于与终端装置的链路或接口的状态的属性相关联的准则,从所述多个备选链路中移除至少一个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准则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的互联网连接性有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还包括使用打破平局过程来选择目标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链路提供与终端装置上的应用对应的网络连接性。
13.一种为终端装置选择目标链路以获得网络连接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经由一个或多个接口对于终端装置可用的多个链路上,执行备选链路选择功能;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的状态或所述多个链路的状态,根据备选链路选择功能确定多个备选链路;
对所述多个备选链路进行过滤,以滤除不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口的准则的任何链路;以及
在所述多个备选链路上执行目标链路选择功能,以选择满足连接性准则的备选链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还包括:检测触发事件以对终端装置选择目标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还包括,定义由备选链路选择功能使用的属性。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所述属性与终端装置上的链路或接口有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还包括,定义由备选选择功能使用的策略。
18.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连接性准则与到具有互联网能力的网络的连接性有关。
19.一种终端装置,包括:
多个具有到网络的链路的接口,其中,所述多个接口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状态,并且每个所述链路都具有状态;
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其根据链路选择策略对链路进行过滤;以及
目标链路选择功能块,其从过滤后的链路中选择目标链路,其中,目标链路提供互联网连接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口中的每一个以及所述多个链路中的每一个的状态都包括由备选链路选择功能块使用的属性。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终端装置,其中,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至少一个是无线网络接口。
2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进行备选链路选择步骤包括,根据由网络服务提供者定义并传送到终端装置的策略,评估所述多个备选链路。
23.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准则与近来性能良好链路策略有关。
2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准则与当前性能良好链路策略有关。
2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准则与近来性能良好链路策略有关。
2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准则与当前性能良好链路策略有关。
27.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准则与所述至少一个链路的互联网连接性有关。
CN200980143157.7A 2008-10-31 2009-10-30 网络选择方法和包含该方法的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41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262,911 US8190768B2 (en) 2008-10-31 2008-10-31 Network selection mechanism
US12/262,911 2008-10-31
PCT/US2009/062798 WO2010051460A1 (en) 2008-10-31 2009-10-30 Network selection method and a terminal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175A true CN102204175A (zh) 2011-09-28
CN102204175B CN102204175B (zh) 2016-06-22

Family

ID=42129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315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04175B (zh) 2008-10-31 2009-10-30 网络选择方法和包含该方法的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90768B2 (zh)
JP (2) JP5798925B2 (zh)
CN (1) CN102204175B (zh)
WO (1) WO201005146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976A (zh) * 2013-07-10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口的切换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8737262A (zh) * 2013-07-05 2018-11-02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以及通信路由器
WO2019011142A1 (zh) * 2017-07-11 2019-01-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网络链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10178405A (zh) * 2016-12-21 2019-08-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切换
CN110832887A (zh) * 2018-11-30 2020-0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内部通信链路系统和无人飞行器
US11005685B2 (en) 2009-12-23 2021-05-11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through aggregated end-to-end connection
CN116781867A (zh) * 2023-07-08 2023-09-19 深圳市恺恩科技有限公司 无信号区输电线路监控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62621B2 (en) * 2009-01-13 2011-06-14 Microsoft Corporation—One Microsoft Way Policy service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sessions created using STUN
TW201132163A (en) * 2010-03-12 2011-09-16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Network interface sele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thereof
US8228837B2 (en) 2010-06-17 2012-07-24 Google Inc. Maintaining network connectivity
KR101587003B1 (ko) * 2010-09-07 2016-01-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와이 파이 연결 확인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9736045B2 (en) * 2011-09-16 2017-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quality estimation, connectivity detection, and load management
US20130246575A1 (en) * 2011-09-16 2013-09-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quality estimation, connectivity detection, and load management
US8953482B2 (en) * 2012-05-11 2015-02-10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to improve on-time throughput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10110553B2 (en) * 2012-10-11 2018-10-23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Adaptive prefix delegation
US9042235B1 (en) * 2013-03-15 2015-05-26 Genband Us Llc Determin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paths between service providers
KR20150045639A (ko) * 2013-10-21 2015-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네트워크를 선택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EP3085143A4 (en) * 2013-12-20 2017-08-30 Intel Corporation Measuring link performance using multiple radio access networks
JP6429286B2 (ja) * 2016-08-30 2018-11-28 Necフィールディング株式会社 電子メール遅延抑制装置、通信手段切替装置、システム、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75056A (zh) * 2018-05-03 2020-12-1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测试网络服务的方法
JP6954639B2 (ja) * 2018-11-13 2021-10-27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39497A1 (en) * 2004-04-23 2005-10-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ing technology on a devic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vi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ies
CN1870586A (zh) * 2005-11-08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承载网控制服务器上的优化路由选择方法
US20080062934A1 (en) * 2003-09-16 2008-03-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riteria associated with an application
CN101217335A (zh) * 2008-01-17 2008-07-09 北京邮电大学 波长可变换智能光网络联合路由单点重入的规避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1732B1 (en) * 2002-08-05 2008-06-24 At&T Corp. Scheme for randomized selection of equal cost links during restoration
US7327692B2 (en) * 2002-09-10 2008-02-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fibre channel switched fabric frame paths
US7020087B2 (en) * 2003-01-13 2006-03-28 Motorola, Inc. Segmented and distributed path optimiz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4304399A (ja) * 2003-03-31 2004-10-28 Nec Corp 通信端末、基地局、サーバ、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JP4585969B2 (ja) * 2003-09-12 2010-11-2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複数の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からシームレスにハンドオーバーするためのターゲット・ネットワークの選択
US7164912B2 (en) 2004-01-07 2007-01-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selection by a mobile node of a network through which to communicate using a hierarchical selection process
EP1808036B1 (en) * 2004-11-02 2013-12-25 BlackBerry Limited Generic access network controller selection in a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environment
US8190155B2 (en) * 2005-05-11 2012-05-2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KR101185570B1 (ko) * 2006-03-04 2012-09-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망 환경에서의 다중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자원예약방법
JP4325663B2 (ja) * 2006-11-17 2009-09-0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7797445B2 (en) * 2008-06-26 2010-09-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network link selection for transmitting a message between compute nodes of a parallel computer
US8239570B2 (en) * 2008-10-01 2012-08-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ing link send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to select one of multiple links to use to transfer data for send and receive operation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62934A1 (en) * 2003-09-16 2008-03-1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riteria associated with an application
US20050239497A1 (en) * 2004-04-23 2005-10-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lecting a wireless networking technology on a devic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via multiple wireless technologies
CN1870586A (zh) * 2005-11-08 2006-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承载网控制服务器上的优化路由选择方法
CN101217335A (zh) * 2008-01-17 2008-07-09 北京邮电大学 波长可变换智能光网络联合路由单点重入的规避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05685B2 (en) 2009-12-23 2021-05-11 Pismo Labs Technolog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packets through aggregated end-to-end connection
CN108737262A (zh) * 2013-07-05 2018-11-02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以及通信路由器
CN104283976A (zh) * 2013-07-10 2015-0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口的切换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04283976B (zh) * 2013-07-10 2019-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口的切换方法及接入设备
CN110178405A (zh) * 2016-12-21 2019-08-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链路切换
WO2019011142A1 (zh) * 2017-07-11 2019-01-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进行网络链路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10832887A (zh) * 2018-11-30 2020-02-2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内部通信链路系统和无人飞行器
CN116781867A (zh) * 2023-07-08 2023-09-19 深圳市恺恩科技有限公司 无信号区输电线路监控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00115083A1 (en) 2010-05-06
US8190768B2 (en) 2012-05-29
WO2010051460A1 (en) 2010-05-06
JP5901706B2 (ja) 2016-04-13
JP2014239484A (ja) 2014-12-18
JP2012507955A (ja) 2012-03-29
CN102204175B (zh) 2016-06-22
JP5798925B2 (ja)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04175A (zh) 网络选择方法和包含该方法的终端装置
KR101143654B1 (ko)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에서 트래픽을 라우팅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Jaramillo et al. A game theory based reputation mechanism to incentivize cooperation in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JP5347026B2 (ja) 多重接続性オプションを評価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113641A (zh) 多接入点环境中wlan用户体验质量控制
US201102253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group owner intent
US957136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nd localizing an anomaly for a network
Taleb et al. VECOS: A vehicular connection steering protocol
WO2009076031A1 (en) Method for calculating service redundancy of a wireless network
CN106465215A (zh) 改进的垂直切换
CN112752321B (zh) Mesh网络的路由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11035A (zh) 用户设备接入无线保真Wi-Fi的方法及Wi-Fi接入节点
Sharma et al.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dsr)
Tudzarov et al. Protocols and Algorithm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5G Mobile Systems.
JP2009284448A (ja) オーバーレイネットワーク通信経路制御方法と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101086033B1 (ko) 네트워크 관리 장치 및 그의 이동국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KR100776327B1 (ko) 무선망 네트워크에서의 동적인 로드 밸런싱 라우팅 방법
Kalpana et al. Route availability with QoE and QoS metrics for data analysis of video stream over a mobile ad hoc networks
Thibodeau et al. Investigating MANET performance in a VoIP context
WO2012133857A1 (ja) 通信装置、経路探索方法および経路探索プログラム
Bourebia et al. A new aodv based forecasting link breakage indicator for vanets
Sukumran et al. Reputation based dynamic source routing protocol for MANET
Liu et al. Collision-constrained minimum energy node-disjoint multipath routing in ad hoc networks
US11937120B1 (en) Method of regulating transmission of data-packets from a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WTD) and WTD configured for same
JP5135292B2 (ja) Ip電話交換機及びip電話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Zhuoxin heritage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Zhuoxin heritage Co.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Toshiba Corp.

Patentee after: Zhuoxin heritage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oshiba Corp.

Patentee before: TELCORDIA TECH In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0

Address after: Stockholm, SWE

Patentee aft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dress before: Texas, USA

Patentee before: Zhuoxin heritage C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Termination date: 202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