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04010A - 移动无线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无线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04010A
CN102204010A CN2009801431238A CN200980143123A CN102204010A CN 102204010 A CN102204010 A CN 102204010A CN 2009801431238 A CN2009801431238 A CN 2009801431238A CN 200980143123 A CN200980143123 A CN 200980143123A CN 102204010 A CN102204010 A CN 102204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element
hinge
circuit board
hous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31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越正史
青木恒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204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040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在闭合壳体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天线性能的劣化的移动无线设备。在该移动无线设备中,第一壳体(101)具有电路板(111)。第二壳体(102)具有电路板(112)。第一铰链部(104)具有导电性,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并且经由天线元件(701)与馈电部(121)电连接。第二铰链部(105)具有导电性,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无线电路(113)设置在电路板(112)上。馈电部(121)与无线电路(113)电连接,并给天线元件(701)馈电。

Description

移动无线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具有能自由打开和闭合的壳体的移动无线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安装在上壳体的金属支架或者设置在上壳体的电路板上的接地图形、铰链部、以及设置在下壳体的电路板上的接地图形作为偶极天线动作的移动无线设备(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6096号公报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移动无线设备中,存在以下的课题,即:在上壳体与下壳体重叠的闭合的状态下,上壳体的金属支架与下壳体的电路板接近,并且流到金属支架上的电流与流到电路板上的电流相互流向互为反方向的方向,因此,偶极天线的性能劣化。
作为解决该课题的方法,能够想到通过将使上壳体与下壳体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的铰链部用作单极天线元件,在打开的状态下使用上述偶极天线,在闭合的状态下使用单极天线。
但是,在将铰链部用作单极天线元件时,由于铰链部作为上壳体或者下壳体转动时的转动轴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程度的强度,所以难以小型化。其结果,存在以下的问题,即:铰链部接近下壳体的接地部和上壳体的接地部,在闭合壳体的状态下,天线性能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以提供在闭合壳体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天线性能的劣化的移动无线设备为目的。
本发明的移动无线设备所采用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其具有第一电路板;第二壳体,其具有第二电路板;铰链部,其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自由转动地连接,并且具有导电性;天线元件;无线电路,其是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所具有的电路;以及馈电部,其与所述无线电路电连接并馈电给所述天线元件,所述铰链部经由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馈电部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在闭合壳体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天线性能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主要部分的其他结构的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移动无线设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100的俯视图。图1和图3是表示打开状态的移动无线设备100的图,图2是表示闭合状态的移动无线设备100的图。
移动无线设备100具有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第三壳体103这三个壳体。另外,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和第三壳体103能以第一铰链部104为转动轴而相互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和第三壳体103能以第二铰链部105为转动轴而相互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以下,详细地说明移动无线设备100具有的各个结构。
第一壳体101俯视呈矩形,通过第一铰链部104或第二铰链部105,经由第三壳体103可自由转动地与第二壳体102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壳体101在内部具有电路板111。另外,第一壳体101具有在打开移动无线设备100的状态下露出在外部并显示图像的、未图示的显示面。
第二壳体102俯视呈矩形,通过第一铰链部104或第二铰链部105,经由第三壳体103可自由转动地与第一壳体101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二壳体102具有在打开移动无线设备100的状态下露出在外部,并且在通话等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未图示的操作面。另外,第二壳体102在内部具有电路板112。
第三壳体103将第一铰链部104和第二铰链部105的一部分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03将天线元件116、匹配电路117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03将同轴线115的一部分收纳在其内部。
第一铰链部104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第三壳体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使得能从图1的打开的状态到图2的闭合的状态,或者从图2的闭合的状态到图1的打开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铰链部104在第一壳体101或第二壳体102的长度方向(图1~图3的上下方向)上,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第三壳体103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另外,第一铰链部104与天线元件116电连接,并且与终端部114电连接。
第二铰链部105通过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第三壳体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使得能从图2的打开的状态到图3的闭合的状态,或者从图2的闭合的状态到图3的打开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二铰链部105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图1~图3的左右方向)上,将第一壳体101、第二壳体102、以及第三壳体103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另外,第二铰链部105经由连接部120与匹配电路117的接地部电连接,并且经由终端电路(在图1~图3中省略图示)与电路基板111的接地部电连接。再者,第二铰链部105在以第一铰链部104为转动轴使第一壳体101转动时,能够与第一壳体101一起转动。
电路板111的未图示的导电性的电路图案形成在平面部,并且在大致整个面具有未图示的接地部。另外,电路板111与第二铰链部105电连接。接地部例如在电路板111上印刷形成接地图案。
电路板112的未图示的导电性的电路图案形成在平面部,并且在大致整个面具有未图示的接地部。另外,电路板112具有接地到接地部的无线电路113、以及接地到接地部的终端部114。接地部例如在电路板112上印刷形成接地图案。
无线电路113与同轴线115电连接。另外,无线电路113进行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者由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处理。
终端部114由电抗元件构成,将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
同轴线115设置为用于馈电,将无线电路113与匹配线路117电连接。另外,同轴线115的接地与电路板112的接地、和铰链部105连接。
天线元件116经由连接部118与匹配电路117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16通过连接部119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天线元件116例如将导电性的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性基板上。另外,天线元件116例如为在800MHz频段谐振的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
匹配电路117经由同轴线115与无线电路113电连接,并且经由连接部118与天线元件116电连接,匹配天线元件116与无线电路113之间的阻抗。另外,匹配电路117的接地部通过连接部120与第二铰链部105电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无线设备100的天线元件116、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电路板112的接地部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116从馈电部121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00打开的状态和闭合的状态双方,天线元件116、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这样构成的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例如在800MHz频段谐振。
另外,天线元件116与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1大于第一铰链部104与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2(L1>L2)(参照图2)。另外,天线元件116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3大于第一铰链部104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4(L3>L4)(省略图示)。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00中,能够抑制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对天线元件116的影响。
接着,使用图4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移动无线设备100的结构。图4是表示移动无线设备10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再者,在图4中,对与图1~图3相同结构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连接部401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形成,与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电连接。
连接部402由能弹性变形并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将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
基板403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在其上面部印刷并形成天线元件116、匹配电路117。另外,基板403具有从上面部贯通到背面部的未图示的通孔,并且在通孔的内壁部具有导电层。该通孔将天线元件116与连接部402电连接。
连接部404由弹性可变并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将匹配电路117的接地部与第二铰链部105电连接。连接部404通过与第二铰链部105压接,能够在第二铰链部105随着第一壳体101的转动而转动时,维持与第二铰链部105的电连接。
连接部405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形成,与第二铰链部105、终端部406电连接。
终端部406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连接而接地,经由连接部405将第二铰链部105终止在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另外,终端部406由电抗元件构成,将电路板111的接地部与第二铰链部105电连接。再者,在图1和图3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终端部406的记载。
例如,以天线元件116与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1为12mm,天线元件116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3为11mm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116。另一方面,第一铰链部104由于作为转动轴发挥作用而无法小型化,并且无法配置在偏离的位置,因此,第一铰链部104与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2例如只能为5mm。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以L1>L2、并且L3>L2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116。另外,虽然在图4中未记载,但以第一铰链部104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4为L1>L4、并且L3>L4的关系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116。由此,通过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相比较,被配置在离开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双方足够远的位置,能够降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双方对天线元件116的影响。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经由天线元件馈电给铰链部,使得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铰链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作为偶极天线动作,在打开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除此之外,通过给配置在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的位置的天线元件馈电,在关闭的状态下,能够防止天线性能的劣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进行天线元件的长度的变更等,因此,通过调整天线元件,能够提供更高灵敏度的天线。
(实施方式2)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移动无线设备500的俯视图。图5表示打开的状态的移动无线设备500。
图5所示的移动无线设备500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100,除去连接部119,追加滤波器501、连接部502、以及连接部503。再者,在图5中,对与图1相同结构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无线设备500中,闭合的状态与图2相同,在第一壳体101向与图5的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转动而成为打开的状态时与图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第三壳体103将第一铰链部104和第二铰链部105的一部分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03将天线元件116、匹配电路117、以及滤波器501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03将同轴线115的一部分收纳在其内部。
天线元件116经由连接部118与匹配电路117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16通过从馈电部121馈电而作为天线发挥作用。另外,天线元件116通过连接部502与滤波器501电连接。天线元件116例如将导电性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性基板上。另外,天线元件116例如具有在2GHz频段谐振的电气长度。
滤波器501由电抗元件构成,连接在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之间。另外,滤波器501通过利用连接部502与天线元件116电连接,并且利用连接部503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从而将第一铰链部104与天线元件116电连接。另外,滤波器501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501在天线元件116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第一铰链部104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另外,滤波器501通过在其他无线频段也成为高阻抗,也作为用于确保与其他无线电路用的天线的隔离(isolation)的滤波器发挥作用。例如,通过使滤波器501在400MHz频段也成为高阻抗,从而使其作为切断数字电视广播的频段的滤波器发挥作用。
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无线设备500的天线元件116、滤波器501、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以及电路板112的接地部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116从馈电部121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500打开的状态下,天线元件116、滤波器501、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以及电路板112的接地部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这样构成的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以低于作为天线元件166的谐振频率的2GHz频段的频率(例如800MHz)谐振。
另一方面,天线元件166在2GHz频段具有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电气长度,因此,在打开的状态和闭合的状态双方,在2GHz频段谐振。此时,滤波器501切断2GHz频段,因此,切断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的电连接。其结果,在天线元件116在2GHz频段谐振时,仅天线元件116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接着,使用图6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移动无线设备500的结构。图6是表示移动无线设备50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6所示的移动无线设备500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100,追加滤波器501和连接部602,代替连接部402而具有连接部601。再者,在图6中,对与图4和图5相同结构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基板403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在其上面部印刷并形成天线元件116、匹配电路117、滤波器501、以及连接部602。另外,基板403具有从上面部贯通到背面部的未图示的通孔,并且在通孔的内壁部具有导电层。该通孔将滤波器501与连接部601电连接。
连接部601由能弹性变形并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将滤波器501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
连接部602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形成,将天线元件116与滤波器501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同样地,以L1>L2、并且L3>L2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116。另外,虽然在图6中未记载,但以第一铰链部104与电路板11 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4为L1>L4、并且L3>L4的关系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116。由此,通过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相比较,被配置在离开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双方足够远的位置,能够降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双方对天线元件116的影响。
而且,以往在给铰链部直接馈电的同时,铰链部由于还需要具有能使壳体自由转动地连接壳体彼此的功能而导致形状受到限制,因此,在构成双谐振天线时,难以利用铰链部构成以所希望的频率谐振的天线。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利用滤波器切断2GHz频段,以使铰链部不在2GHz频段谐振,并且将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元件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在2GHz频段,能够在打开的状态和闭合的状态双方,获得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在800MHz频段,通过经由天线元件馈电给铰链部,使得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铰链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作为在800MHz频段谐振的偶极天线动作,在800MHz频段的打开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进行天线元件的长度的变更,因此,通过改变天线元件的长度,能够自由地调整谐振频率。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经由滤波器501连接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经由任意的电抗元件连接天线元件116与第一铰链部104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滤波器501,而使用在800MHz频段、2GHz频段分别作为任意的电容、或电感动作的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的电路结构。
(实施方式3)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移动无线设备700的俯视图。图7表示打开的状态的移动无线设备700。
图7所示的移动无线设备700对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100,除去连接部119,追加滤波器703、滤波器704、连接部705、以及连接部706,代替天线元件116而具有天线元件701和天线元件702。再者,在图7中,对与图1相同结构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无线设备700中,闭合的状态与图2相同,在第一壳体101向与图5的转动方向垂直的方向转动而成为打开的状态时与图3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第三壳体103将第一铰链部104和第二铰链部105的一部分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03将天线元件701、天线元件702、匹配电路117、滤波器703、以及滤波器704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03将同轴线115的一部分收纳在其内部。
天线元件701经由连接部118与匹配电路117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701通过从馈电部121馈电而作为天线发挥作用。另外,天线元件701经由滤波器704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701经由滤波器703与天线元件702电连接。天线元件701例如将导电性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性基板上。另外,天线元件701例如具有在2GHz频段谐振的电气长度。
滤波器703例如为带通滤波器,由电抗元件构成。另外,滤波器703通过电连接在天线元件701与天线元件702之间,从而将天线元件701与天线元件702电连接。另外,滤波器703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703在天线元件701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天线元件702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天线元件702包含天线元件701和滤波器703具有例如在800MHz频段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电气长度。另外,天线元件702经由滤波器703与天线元件701电连接。天线元件702例如将导电性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基板上。
滤波器704由电抗元件构成,连接在天线元件701与第一铰链部104之间。另外,滤波器704通过利用连接部705与天线元件701电连接,并且利用连接部706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从而将第一铰链部104与天线元件701电连接。另外,滤波器704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704在天线元件701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第一铰链部104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无线设备700的天线元件701、滤波器704、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以及电路板112的接地部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701从馈电部121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700打开的状态下,天线元件701、滤波器704、第一铰链部104、终端部114、以及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在800MHz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另外,移动无线设备700的天线元件701、滤波器703、天线元件702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701从馈电部121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700闭合的状态下,天线元件701、滤波器703、以及天线元件702在800MHz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这样构成的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例如在800MHz频段谐振。
另一方面,天线元件701在打开的状态和闭合的状态双方,作为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发挥作用。此时,滤波器703和滤波器704切断2GHz频段,因此,天线元件701与第一铰链部104的电连接被切断,并且天线元件701与天线元件702的电连接被切断。其结果,在天线元件701在2GHz频段谐振时,仅天线元件701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接着,使用图8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移动无线设备700的结构。图8是表示移动无线设备700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所示的移动无线设备700对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移动无线设备100,追加天线元件701、天线元件702、滤波器703、滤波器704、以及连接部802,代替连接部402而具有连接部801。再者,在图8中,对与图4和图7相同结构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基板403由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在其上面部印刷并形成天线元件701、天线元件702、匹配电路117、滤波器703、滤波器704、以及连接部703。另外,基板403具有从上面部贯通到背面部的未图示的通孔,并且在通孔的内壁部具有导电层。该通孔将滤波器704与连接部801电连接。
连接部801由能弹性变形并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将滤波器704与第一铰链部104电连接。
连接部802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形成,将天线元件701与滤波器704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图4同样地,以L1>L2、并且L3>L2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701和天线元件702。另外,虽然在图8中未记载,但以第一铰链部104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4为L1>L4、并且L3>L4的关系的方式配置天线元件701和天线元件702。由此,通过天线元件701和天线元件702与第一铰链部104相比较,被配置在离开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双方足够远的位置,能够降低电路板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2的接地部双方对天线元件701和天线元件702的影响。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移动无线设备700的主要部分的其他结构的图。再者,在图9中,对与图7相同一结构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图9中,代替滤波器703而设置连接部901。
连接部901具有弯折形状,将匹配电路117与天线元件702电连接。另外,连接部901通过在800MHz频段电抗较小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电抗较大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连接部901在天线元件701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天线元件702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双谐振的天线元件,在800MHz频段和2GHz频段双方闭合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在800MHz频段,通过经由天线元件馈电给铰链部,使得设置在上侧的第一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铰链部、以及设置在下侧的第二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作为在800MHz频段谐振的偶极天线动作,在打开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利用滤波器切断2GHz频段,以使第一铰链部不在2GHz频段谐振,并且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元件,因此,能够防止2GHz频段的天线性能劣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进行天线元件的长度的变更,因此,通过改变天线元件的长度,能够自由地调整两种谐振频率。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经由滤波器704连接天线元件703与第一铰链部104的结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经由任意的电抗元件连接天线元件703与第一铰链部104的结构。例如,也可以代替滤波器704,而使用在800MHz频段、2GHz频段分别作为任意的电容、或电感动作的电容器和电感线圈的电路结构。
(实施方式4)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移动无线设备1000的俯视图。图10表示打开的状态的移动无线设备1000。
移动无线设备1000具有第一壳体1001、第二壳体1002、以及第三壳体1003这三个壳体。另外,第一壳体1001与第二壳体1002和第三壳体1003能以铰链部1004为转动轴而相互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第一壳体1001俯视呈矩形,通过铰链部1004,经由第三壳体1003可自由转动地与第二壳体1002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壳体1001在内部具有电路板1011。另外,第一壳体1001具有在打开移动无线设备1000的状态下露出在外部并显示图像的、未图示的显示面。
第二壳体1002俯视呈矩形,通过铰链部1004,经由第三壳体1003可自由转动地与第一壳体1001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二壳体1002具有在打开移动无线设备1000的状态下露出在外部,并且在通话等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未图示的操作面。另外,第二壳体1002在内部具有电路板1012。
第三壳体1003具有铰链部1004。另外,第三壳体1003具有天线元件1015、天线元件1016、滤波器1017、以及滤波器1018。
铰链部1004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经由第三壳体1003将第一壳体1001与第二壳体1002在第一壳体1001或第二壳体1002的长度方向(图10的上下方向)上可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使得能从图10的打开的状态到第一壳体1001与第二壳体1002重叠的、未图示的闭合的状态,或者从闭合的状态到图10的打开的状态。另外,铰链部1004与天线元件1016电连接,并且经由终端部1019与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电连接。
电路板1011的未图示的导电性的电路图案形成在平面部,并且在大致整个面具有未图示的接地部。电路板1011具有接地到接地部的无线电路1013和匹配电路1014。接地部例如在电路板1011上印刷形成接地图案。
电路板1012的未图示的导电性的电路图案形成在平面部,并且在大致整个面具有未图示的接地部。另外,电路板1012具有终端部1019。接地部例如在电路板1012上印刷形成接地图案。
无线电路1013接地到电路板1011的接地部,并且与匹配电路1014电连接。另外,无线电路101 3进行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者由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处理。
匹配电路1014电连接在无线电路1013与天线元件1015之间,匹配无线电路1013与天线元件1015之间的阻抗。
天线元件1015与匹配电路1014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015通过从馈电部1020馈电而作为天线发挥作用。另外,天线元件1015经由滤波器1017与天线元件1016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015经由滤波器1018与铰链部1004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015例如具有在2GHz频段谐振的电气长度。天线元件1015例如将导电性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基板上。
天线元件1016包含天线元件1015和滤波器1017具有例如在800MHz频段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电气长度。另外,天线元件1016经由滤波器1017与天线元件1015电连接。天线元件1016例如将导电性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基板上。
滤波器1017例如为带通滤波器,由电抗元件构成。另外,滤波器1017通过电连接在天线元件1015与天线元件1016之间,从而将天线元件1015与天线元件1016电连接。另外,滤波器1017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1017在天线元件1015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天线元件1016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滤波器1018由电抗元件构成,连接在天线元件1015与铰链部1004之间。另外,滤波器1018通过与天线元件1015电连接,并且与铰链部1004电连接,从而将铰链部1004与天线元件1015电连接。另外,滤波器1018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1018在天线元件1015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铰链部1004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终端部1019由电抗元件构成,将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与铰链部1004电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无线设备1000的天线元件1015、滤波器1018、铰链部1004、终端部1019、以及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1015从馈电部1020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000打开的状态下,天线元件1015、滤波器1018、铰链部1004、终端部1019、以及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在800MHz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另外,移动无线设备1000的天线元件1015、滤波器1017、天线元件1016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1015从馈电部1020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000闭合的状态下,天线元件1015、滤波器1017、以及天线元件1016在800MHz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这样构成的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例如在800MHz频段谐振。
另一方面,天线元件1015在打开的状态和闭合的状态双方,作为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发挥作用。此时,滤波器1017和滤波器1018切断2GHz频段,因此,天线元件1015与铰链部1004的电连接被切断,并且天线元件1015与天线元件1016的电连接被切断。其结果,在天线元件1015在2GHz频段谐振时,仅天线元件1015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另外,天线元件1015和天线元件1016与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10大于铰链部1004与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11(L10>L11)(参照图10)。另外,天线元件1015和天线元件1016与电路板10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12大于铰链部1004与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13(L12>L13)(省略图示)。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000中,能够抑制电路板10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012的接地部对天线元件1015和天线元件1016的影响。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双谐振的天线元件,在800MHz频段和2GHz频段双方闭合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在800MHz频段,通过经由天线元件馈电给铰链部,使得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铰链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作为在800MHz频段谐振的偶极天线动作,在800MHz频段的打开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利用滤波器切断2GHz频段,以使铰链部不在2GHz频段谐振,并且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元件,因此,能够防止2GHz频段的天线性能劣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进行天线元件的长度的变更等,因此,通过调整天线元件,能够提供更高灵敏度的天线。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双谐振天线,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单谐振天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滤波器将天线元件与铰链部电连接,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经由滤波器地将天线元件与铰链部电连接。
(实施方式5)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移动无线设备1100的俯视图。图11表示打开的状态的移动无线设备1100。
移动无线设备1100具有第一壳体1101、第二壳体1102、以及第三壳体1103这三个壳体。另外,第一壳体1101与第二壳体1102和第三壳体1103能以铰链部1104为转动轴而相互转动地连接在一起。
第一壳体1101俯视呈矩形,通过铰链部1104,经由第三壳体1103可自由转动地与第二壳体1102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一壳体1101在内部具有电路板1111。另外,第一壳体1101具有在打开移动无线设备1100的状态下露出在外部并显示图像的、未图示的显示面。
第二壳体1102俯视呈矩形,通过铰链部1104,经由第三壳体1103可自由转动地与第一壳体体1101连接在一起。另外,第二壳体1102具有在打开移动无线设备1100的状态下露出在外部,并且在通话等情况下进行操作的、未图示的操作面。另外,第二壳体1102在内部具有电路板1112。
第三壳体1103将铰链部1104收纳在其内部。另外,第三壳体1103将天线元件1115、天线元件1116、滤波器1117、以及滤波器1118收纳在其内部。
铰链部1104由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经由第三壳体1101将第一壳体1102与第二壳体1101在第一壳体1102或第二壳体1101的长度方向(图11的上下方向)上可相互自由转动地连接在一起,使得能从图11的打开的状态到第一壳体1102与第二壳体1103重叠的、未图示的闭合的状态,或者从闭合的状态到图11的打开的状态。另外,铰链部1104与天线元件1116电连接,并且经由终端部1119与电路板1111的接地部电连接。
电路板1111的未图示的导电性的电路图案形成在平面部,并且在大致整个面具有未图示的接地部。另外,电路板1111具有终端部1119。接地部例如在电路板1111上印刷形成接地图案。
电路板1112的未图示的导电性的电路图案形成在平面部,并且在大致整个面具有未图示的接地部。另外,电路板1112具有接地到接地部的无线电路1113和匹配电路1114。接地部例如在电路板1112上印刷形成接地图案。
无线电路1113进行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处理或者由天线发送的信号的发送处理。
匹配电路1114连接在无线电路1113与天线元件1115之间,匹配天线元件1115与无线电路1113之间的阻抗。
天线元件1115与匹配电路1114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115通过从馈电部1120馈电而作为天线发挥作用。另外,天线元件1115经由滤波器1117与天线元件1116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115经由滤波器1118与铰链部1104电连接。另外,天线元件1115例如具有在2GHz频段谐振的电气长度。
天线元件1116包含天线元件1115和滤波器1117具有例如在800MHz频段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电气长度。另外,天线元件1116经由滤波器1117与天线元件1115电连接。天线元件1116例如将导电性图案印刷形成在绝缘基板上。
滤波器1117例如为带通滤波器,由电抗元件构成。另外,滤波器1117通过电连接在天线元件1115与天线元件1116之间,从而将天线元件1115与天线元件1116电连接。另外,滤波器1117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1117在天线元件1115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天线元件1116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滤波器1118由电抗元件构成,连接在天线元件1115与铰链部1104之间。另外,滤波器1118通过与天线元件1115电连接,并且与铰链部1104电连接,从而将铰链部1104与天线元件1115电连接。另外,滤波器1118通过在800MHz频段成为低阻抗,在2GHz频段成为高阻抗,从而切断2GHz频段。也就是说,滤波器1118在天线元件1115在2GHz频段谐振时,使铰链部1104不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终端部1119由电抗元件构成,将电路板1112的接地部与铰链部1104电连接。
具有上述结构的移动无线设备1100的天线元件1115、滤波器1118、铰链部1104、终端部1119、以及电路板1111的接地部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1115从馈电部1120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100打开的状态下,天线元件1115、滤波器1118、铰链部1104、终端部1119、以及电路板1111的接地部在800MHz频段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另外,移动无线设备1100的天线元件1115、滤波器1117、天线元件1116相互电连接,并且天线元件1115从馈电部1120馈电。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100闭合的状态下,天线元件1115、滤波器1117、以及天线元件1116在800MHz作为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发挥作用。这样构成的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天线例如在800MHz频段谐振。
另一方面,天线元件1115在打开的状态和闭合的状态双方,作为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发挥作用。此时,滤波器1117和滤波器1118切断2GHz频段,因此,天线元件1115与铰链部1104的电连接被切断,并且天线元件1115与天线元件1116的电连接被切断。其结果,在天线元件1115在2GHz频段谐振时,仅天线元件1115作为天线发挥作用。
天线元件1115和天线元件1116与电路板1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20大于铰链部1104与电路板1111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21(L20>L21)(参照图11)。另外,天线元件1115和天线元件1116与电路板11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22大于铰链部1104与电路板1112的接地部之间的距离L23(L20>L23)(省略图示)。由此,在移动无线设备1100中,能够抑制电路板1111的接地部和电路板1112的接地部对天线元件1115和天线元件1116的影响。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双谐振的天线元件,在800MHz频段和2GHz频段双方闭合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在800MHz频段,通过经由天线元件馈电给铰链部,使得设置在第一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铰链部、以及设置在第二壳体的电路板的接地部作为在800MHz频段谐振的偶极天线动作,在800MHz频段的打开的状态下,能够获得较高的天线性能。另外,利用滤波器切断2GHz频段,以使铰链部不在2GHz频段谐振,并且远离电路板的接地部配置在2GHz频段谐振的天线元件,因此,能够防止2GHz频段的天线性能劣化。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容易进行天线元件的长度的变更等,因此,通过调整天线元件,能够提供更高灵敏度的天线。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双谐振天线,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构成单谐振天线。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经由滤波器将天线元件与铰链部电连接,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经由滤波器地将天线元件与铰链部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中,在基板上印刷形成天线元件,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不在基板上印刷,而是加工形成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中,构成为具有大致四分之一波长的电气长度的天线,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能够构成具有四分之一波长之外的任意的电气长度的天线。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5中,设为以800MHz或2GHz谐振的天线,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通过改变天线元件的电气长度,能够任意地设定天线的谐振频率。
在2008年10月30日提交的特愿第2008-280332号日本专利申请所包含的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被本申请引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特别适宜适用于具有能自由打开和闭合的壳体的移动无线设备。

Claims (7)

1.移动无线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其具有第一电路板;
第二壳体,其具有第二电路板;
铰链部,其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自由转动地连接,并且具有导电性;
天线元件;
无线电路,其是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所具有的电路;以及
馈电部,其与所述无线电路电连接并馈电给所述天线元件,
所述铰链部经由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馈电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设备,
所述第一电路板或所述第二电路板经由电抗元件与所述铰链部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设备,还包括:
滤波器,其插入在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铰链部之间,并且切断所述天线元件的谐振频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无线设备,
所述天线元件具有以第一谐振频率谐振的第一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元件电连接,并且以频率高于所述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谐振的第二元件,
所述滤波器插入在所述第二元件与所述铰链部之间,切断所述第二谐振频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无线设备,
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铰链部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接地部一起以第一谐振频率谐振,通过利用所述滤波器切断频率高于所述第一谐振频率的第二谐振频率,以所述第二谐振频率谐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设备,
配置所述天线元件,以使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接地部到所述天线元件的距离远于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接地部到所述铰链部的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无线设备,还包括:
匹配电路,其匹配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馈电部之间的阻抗,
所述铰链部具有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上转动的第一铰链部;以及使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在与所述长度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转动的第二铰链部,
所述第一铰链部与所述天线元件电连接,
所述第二铰链部与所述匹配电路的接地部电连接。
CN2009801431238A 2008-10-30 2009-10-20 移动无线设备 Pending CN1022040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0332/08 2008-10-30
JP2008280332A JP2010109756A (ja) 2008-10-30 2008-10-30 携帯無線機
PCT/JP2009/005500 WO2010050148A1 (ja) 2008-10-30 2009-10-20 携帯無線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04010A true CN102204010A (zh) 2011-09-28

Family

ID=42128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31238A Pending CN102204010A (zh) 2008-10-30 2009-10-20 移动无线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05129A1 (zh)
JP (1) JP2010109756A (zh)
CN (1) CN102204010A (zh)
WO (1) WO2010050148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03A (zh) * 2012-03-23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内嵌式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8024445A (zh) * 2017-11-30 2018-05-1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8A (zh) * 2017-11-30 2018-05-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55190A1 (ja) * 2010-06-08 2011-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2011019214A (ja) * 2009-06-08 2011-01-27 Panasonic Corp 携帯無線機
US11290143B1 (en) * 2021-03-17 2022-03-29 Softronics, Ltd.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EMP protective enclos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86733A (ko) * 2002-11-18 2005-08-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요코오 복수 대역용 안테나
JP2005198062A (ja) * 2004-01-08 2005-07-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装置
JP4199697B2 (ja) * 2004-05-31 2008-1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機
JP2006067133A (ja) * 2004-08-25 2006-03-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り畳み式携帯無線機
JP4948177B2 (ja) * 2004-10-28 2012-06-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折畳式携帯無線機
JP2006157787A (ja) * 2004-12-01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畳式携帯無線装置
JP2006166225A (ja) * 2004-12-09 2006-06-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折畳式携帯無線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03A (zh) * 2012-03-23 2013-09-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内嵌式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3326103B (zh) * 2012-03-23 2015-07-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具有内嵌式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08024445A (zh) * 2017-11-30 2018-05-11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8A (zh) * 2017-11-30 2018-05-15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24445B (zh) * 2017-11-30 2020-03-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CN108039568B (zh) * 2017-11-30 2020-03-20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050148A1 (ja) 2010-05-06
US20110205129A1 (en) 2011-08-25
JP2010109756A (ja) 201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789424B2 (ja) 携帯端末
EP1953863B1 (en) Folding type portable radio wireless apparatus
CN100361346C (zh) 移动体通信用宽频带天线
US7456794B2 (en) Foldable portable radio
JP4868128B2 (ja)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機器
US7830313B2 (en) Mobile radio apparatus with enhanced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JP2826433B2 (ja) アンテナ用二周波整合回路
JPH0897617A (ja) 可動ハウジング要素に内蔵されたrf回路を有する電子装置
JP2002368850A (ja) 携帯無線端末装置
JP4227141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2204010A (zh) 移动无线设备
CN1954460A (zh) 包括多个独立的低频带频率天线的多频带天线系统、无线终端和包含它们的无线电话
WO2004102734A3 (en) Wideband internal antenna for communication device
EP1505800B1 (en) Ground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the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JP2007104468A (ja) 携帯無線機
JP3519690B2 (ja)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US5969685A (en) Pivotable multiple frequency band antenna with capacitive coupling
JPH11163756A (ja) 携帯無線機
CN100446341C (zh) 用于装有铰链的便携通信装置的天线
WO2009130881A1 (ja) 携帯無線機
WO2023160131A1 (zh) 天线组件和电子设备
JP2004040524A (ja) 無線通信装置
JP4894740B2 (ja) 携帯無線機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90262040A1 (en) Monopole antenna with high gain and wide bandwidth
JP2005217917A (ja) 携帯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アンテ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