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7180B - 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7180B
CN102197180B CN200980142978.9A CN200980142978A CN102197180B CN 102197180 B CN102197180 B CN 102197180B CN 200980142978 A CN200980142978 A CN 200980142978A CN 102197180 B CN102197180 B CN 102197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hering
water
opening
discharge orific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297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7180A (zh
Inventor
罗伯特·嘉斯塔尔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ceane SAS
Original Assignee
Ecocean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ceane SAS filed Critical Ecocean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2197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7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71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048Oil collectors moved over the water skimming the water surfac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15/00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pparatus therefor
    • E02B15/04Devices for cleaning or 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or like float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ng or removing these materials
    • E02B15/10Devices for removing the material from th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7/00Separation of liquid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by thermal diffusion
    • B01D17/02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 B01D17/0208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17/0214Separation of non-miscible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with removal of one of the pha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 Y02A20/204Keeping clear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from oil spi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10/00Liquid purification or separation
    • Y10S210/918Miscellaneous specific techniques
    • Y10S210/922Oil spill cleanup, e.g. bacterial
    • Y10S210/923Oil spill cleanup, e.g. bacterial using mechanical means, e.g. skimmers, pum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Or Clearing Of The Surface Of Open Water (AREA)
  • Removal Of Floating Material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收集水(10)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100),该装置包括:-套体(124),由不可透过水及漂浮物的柔韧性材料制成,套体具有处于上游的开口(128)和处于下游的排放孔(130);-可折叠刚性框架(101),设置在套体(124)内并且在开口(128)和排放孔(130)处固定至套体;-至少一个可充气管(140),固定至套体(124)并且在套体(124)的长度上延伸;-压缩气体产生装置,被设计成对可充气管(140)或每个可充气管(140)进行充气。

Description

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的装置包括网,其网眼使得水可从中通过,而漂浮物则无法通过并因此存留在网中。由于物体且特别是碳氢化合物经常能够通过网眼,因此这种类型的网不允许获得非常令人满意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该装置不具有现有技术的缺陷且具体地使所述漂浮物能够被有效地收集。
为此,提出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该装置包括:
-套体,由不可透过水及漂浮物的柔韧性材料制成,套体具有处于上游的开口和处于下游的排放孔;
-可折叠刚性框架,设置在套体内并且在开口(128)和排放孔处固定至套体;
-至少一个可充气管,固定至套体并且在套体的长度上延伸;以及
-用于产生压缩气体的装置,被设计成对可充气管或每个可充气管进行充气。
有利地,可充气管或每个可充气管被设置,从而当可充气管被展开时,可充气管处于水之外。
有利地,框架包括:主环;上游环,设置在主环的上游;下游环,设置在主环的下游;以及伸展连接件,将每个环连接至相邻的环。
有利地,上游环的尺寸朝向收集装置的前部减小。
有利地,处于最下游的下游环对保持杆进行支撑,套体的形成排放孔上界限的部分固定至保持杆。
有利地,所述部分朝向套体的前部延伸,该延伸通过固定杆固定至该延伸从中通过的环以形成通道。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螺旋桨,设置在通道中,螺旋桨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收集装置的前进方向;以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
有利地,驱装置包括:轴;至少一个叶轮,安装在轴上;以及一组驱动杆及小齿轮,将叶轮的旋转转换成螺旋桨的旋转。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封闭装置并且包括致动装置,第一封闭装置被设计成交替地采取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封闭状态,任何都不能通过开口进入,在打开状态,水和漂浮物可进入开口,致动装置可从表面被控制。
有利地,第一封闭装置包括偏转盖门,通过具有与收集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的铰链,偏转盖门安装在开口的顶部部分。
有利地,偏转盖门漂浮。
有利地,第一封闭装置包括浸入盖门,通过具有与收集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的铰链,浸入盖门安装在开口的底部部分。
有利地,浸入盖门浸没。
有利地,收集装置就在开口的下游包括漂浮盖门,漂浮盖门被安装成绕与收集装置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自由地旋转。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第二封闭装置并且包括致动装置,第二封闭装置被设计成交替地采取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封闭状态,任何都不能通过排放孔离开,在打开状态,水可通过排放孔离开,致动装置可从表面被控制。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裙部,裙部在套体的延伸中并向后延伸,裙部的自由边缘具有足够的刚性以维持打开。
有利地,开口的横截面小于或等于排放孔的横截面。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浮体,浮体固定至套体的顶部部分。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压载物,压载物固定至收集装置的基部。
有利地,套体具有用于触及套体内部的进出口,收集装置包括衬料,衬料覆盖套体的内部容积并且可拆卸地固定至框架且可选地固定至套体。
有利地,收集装置包括通气孔,通气孔包括本体和浮子,本体通过其基部固定并且具有高止动件和低止动件,低止动件位于基部与高止动件之间,浮子置于本体内且位于低止动件与高止动件之间。
有利地,排放孔的直径朝向收集装置的下游端扩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上述的本发明特征以及其它将更清楚地显现,关于附图给出该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处于释放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处于充气状态的图1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处于收集状态的图1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通气孔的细节;
图5a至5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第一封闭装置的不同状态;
图6a至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第二封闭装置的不同状态;
图7是处于收集状态的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图7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的俯视图;以及
图9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通气孔的细节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描述中,与状态相关的术语涉及处于收集状态的用于收集漂浮物的装置,即当该装置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处于水中且被牵引时。当装置在收集状态下被牵引时,将上游和下游方向用作关于收集装置的运动方向的参考。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100。收集装置100处于释放阶段,也就是说,在该阶段,收集装置100被折叠并可例如通过直升飞机被运送至收集地点以及被释放到水中。
图2示出处于充气阶段的收集装置100,也就是说,在该阶段,收集装置100开始在水10中被展开。
图3示出处于收集阶段的收集装置100,也就是说,在该阶段,收集装置100在水10中被完全展开并且由至少一艘船牵引以收集漂浮物。
收集装置100包括:
-可折叠刚性框架101;以及
-套体124,由不可透过水及漂浮物的柔韧性材料制成,框架101置于套体124中。
优选地,框架101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主环102;上游环104,设置在主环102的上游;下游环106,设置在主环102的下游;以及伸展连接件108和110。上游环104和下游环106的数量取决于套体124的容积能力。例如,在具有长度为10m以及容积能力为50m3的图1所示套体124的情况下,设有3个上游环104和两个下游环106。
每个环102、104、106都可采取各种形状,诸如例如圆形或矩形,环102、104、106依次地设置。不同环102、104、106的轴线都基本上平行于收集装置100被牵引的方向。
每个环102、104、106通过伸展连接件108和110连接至相邻的一个或多个环。每个连接件108、110都被设计成采取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连接件108、110在其折叠状态下使得与其连接的两个环102、104、106彼此靠近,这对应于收集装置100的图1的释放阶段。连接件108、110在其展开状态下使得与其连接的两个环102、104、106彼此远离,这对应于收集装置100的图3的收集阶段。
在这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每个连接件108、110包括两个杆,这两个杆通过与每个杆的自由端连紧固的球窝节(rotule)连接在一起,一个杆的自由端与一个环连接,另一杆的自由端与其它环连接。
在这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套体124由上游半套体和下游半套体构成,上游半套体固定至主环102并且包住上游环104,下游半套体固定至主环102并且包住下游环106。套体124通过任何合适的固定装置固定至框架101。套体124由柔韧性材料制成,从而可折叠并且是坚固的以承受力。例如,所使用的材料可以是合成橡胶或弹性体的类型。当然,可将套体124设置成单件。
套体124在上游包括开口128以及在下游包括排放孔130。框架101在开口128和排放孔130处固定至套体124。
开口128和排放孔130中流速的差异可能在套体124内产生过压,为了防止这种流速的差异,开口128的横截面小于或等于排放孔130的横截面。
当收集漂浮物时在排放孔130处出现的涡流现象可能使漂浮物通过排放孔130被排放,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涡流现象,必须将排放孔130设置于足够的深度。在这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套体的高度为3m,这基本上对应于排放孔130所处的深度。
当收集装置100处于收集阶段时,开口128部分地位于水10的水平面之上且部分地位于水10的水平面之下,以使水层以及漂浮于水面的物体能够进入所述开口128。开口128受到由最上游的上游环104内部尺寸限制,套体124固定至该最上游的上游环104。为了产生开口128,上游环104的尺寸朝向收集装置100的前部而逐渐减小,以基本上形成截头锥形,该截头锥形的顶部敞开并且形成开口128且朝向收集装置100的前部被定向。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开口128和环104的尺寸约为3m*0.4m。
当收集装置100处于收集阶段时,排放孔130位于套体124的底部部分且处于水10的水平面之下,从而使水10能够离开并且将漂浮物保持在套体124中。为此,套体124在后部以及在底部敞开。为了对套体124的形成排放孔130上界限的部分132进行保持,处于最下游的下游环106对与所述部分132固定的保持杆134进行支撑。
在这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主环102、最上游的上游环104和最下游的下游环106紧固至套体124。主环102包括操作和使用收集装置100所必需的部件。例如,主环102承载有通气孔114、泵送联接器118、搬运环116、信号灯126、位置信标等等。
泵送联接器118允许连接用于将套体124排空的泵。
搬运环116允许将收集装置100附接至直升机或附接至任何其它运输工具以运输收集装置100。
信号灯126和位置信标允许当收集装置100被填充以及与牵引收集装置100的船分离时,对该收集装置100进行定位。
收集装置100的结构必须被配置,从而当收集装置100在释放状态下被释放在水10中时,开口128处于顶部且排放孔130处于底部。为了便于这种定位,在套体124的顶部部分固定有例如由泡沫材料件形成的浮体120。为了对该定位进行改进,将压载物170固定至收集装置100的基部。
收集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且优选两个可充气管140,可充气管140固定至套体124并且位于套体124的任一侧且优选地位于套体124外侧。每个可充气管140当其充气时在套体124的长度上基本水平地伸展,以允许框架101和套体124完全展开,即至少在承有开口128的上游环104和承有排放孔130的下游环106之间完全展开。因而,每个可充气管140在其充气时位于收集装置100的侧边之一。
设置用于产生压缩气体的装置以对每个可充气管140进行充气。例如,用于产生压缩气体的装置由一组压缩气体(具体为空气)药筒(cartouche)构成,每个药筒设置在可充气管140中,每个压缩气体药筒通过远程开关150从可充气管140外部被激发,远程开关150优选地设置在柱152上,柱152在收集装置100的前部升至水10的水平面之上。当压缩气体药筒被激发时,可充气管140充气,导致套体124和可折叠框架101的展开,套体124和可折叠框架101经过充气阶段到达收集阶段。
为了防止收集装置100上升,对可充气管140进行设置,从而当可充气管被展开时,可充气管处于水10之外。
简单的结构、实施的方便以及不可透过套体124的使用使收集装置100成为高性能装置。
设置第一封闭装置112以关闭开口128。第一封闭装置112被配置以使得其可交替地采取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封闭状态,任何都不能通过开口128进入套体124,在打开状态,水10和漂浮物可进入开口128。通常,在套体124的释放、充气以及在收集装置100被填充之后将其运输到排空区域的阶段中,第一封闭装置112处于封闭状态。在收集漂浮物的阶段中,第一封闭装置112处于打开状态。
为了防止在牵引被填充的装置的过程中储存在套体124中的漂浮物流出,设置第二封闭装置136以关闭排放孔。第二封闭装置136可以被配置以使其可以交替地采取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封闭状态,任何都不能通过排放孔130离开套体124,在打开状态,水10可以通过排放孔130离开。通常,在收集装置100被填充之后将其运输到排空区域的阶段中,第二封闭装置136处于封闭状态。在套体124的释放、套体124的充气和收集漂浮物的阶段中,第二封闭装置136处于打开状态。
为了由一艘或两艘船牵引,收集装置100包括固定在开口128附近的牵引绳索。有利地,每个牵引绳索通过漂浮障碍320固定至套体124,漂浮障碍320本身集成在收集装置100中。因而,在收集过程中,漂浮障碍形成漏斗,其将漂浮物引向开口128。通过压缩气体产生装置,还可以对每个漂浮障碍物320进行充气。
在收集阶段对收集装置100的牵引导致在套体124内产生水流302。水流302驱使漂浮物304到达套体124的后部,为了防止漂浮物304通过排放孔离开,套体124具有褶皱306,褶皱306在套体124内形成返回部。褶皱306朝向套体124的前部基本上水平地延伸,以使套体124的形成排放孔130的上部界限的部分132和保持杆134延伸。在图3示出的实施方式中,褶皱306通过每个下游环106而一直延伸到主环102。通过固定至所述环102和106的固定杆308使褶皱306与其从中通过的环102和106固定。由此褶皱306形成水10从中排放的通道。水流302因而具有从收集装置100后部朝向收集装置100前部的返回以及通道入口处的朝向收集装置100后部的新变向。
为了便于水10通过排放孔130排放,在套体124的后部形成负压区域310。这里,通过装配基本为圆筒形的裙部312形成负压区域310,裙部312朝向收集装置100的后部并且符合于套体124延伸。裙部312延伸套体124并且裙部312的自由边缘具有足够的刚性以维持敞开;例如,沿自由边缘装配保持环314便于这种保持。裙部312的自由边缘被设计成保持处于水10的水平面之下。
图4以横截面示出通气孔114。当漂浮物304被收集时,通气孔114将容纳在套体124中的空气排出。通气孔114包括本体402和浮子404。
本体402呈圆筒形,其具有竖直轴线且为中空。该圆筒的基部412固定至主环102。本体402包括高止动件408和低止动件410。在这里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高止动件408由水平缘形成,水平缘在圆筒402的顶部并朝向该圆筒的内部延伸。高止动件408限定开口414。低止动件410设置在基部412与高止动件408之间。这里,低止动件410由朝向圆筒402内部突出的凸起形成。
浮子404设在本体402内并位于低止动件410与高止动件408之间,浮子404的密度被确定以使浮子404漂浮在碳氢化合物之上。浮子404能够在本体402内并在低位置与高位置之间移动,在低位置,浮子404搁置于低止动件410之上,在高位置,浮子404在高止动件408之下抵接。漂浮物404的尺寸小于圆筒402的内部尺寸,因而形成空气可从中流过的通道。在高位置,浮子404关闭开口414,当碳氢化合物充满套体124时,浮子404防止水10或漂浮物且具体是碳氢化合物通过开口414排放。在低位置,具体地在收集过程中,浮子404允许空气通过开口414排放。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通气孔114还包括阀406,阀406安装在本体402上并且能够绕具有水平轴线的铰链并在关闭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进行旋转运动,在关闭状态,阀406关闭开口414,在打开状态,阀406允许通过开口414。在封闭状态,阀406压靠开口414,在打开状态,阀406被抬起。当在套体124内存在使空气能够从套体124排放的过压时,形成打开状态,该状态对应于浮子的低位置。在关闭状态,阀406防止空气进入套体124;该状态在充气阶段是特别有利的,下面将对此进行解释。
图6a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二封闭装置136。图6b示出处于封闭过程中的第二封闭装置136。图6c示出处于封闭状态的第二封闭装置136。第二封闭装置136包括关闭盖门602,关闭盖门602通过铰链安装在排放孔130的顶部部分,例如安装在保持杆134上,该铰链具有与收集装置100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
通过致动装置的致动获得关闭盖门602的关闭,并因此获得第二封闭装置136的关闭,可从表面控制致动装置的致动,致动装置诸如例如牵拉绳索608,牵拉绳索608的一端固定至关闭盖门602,牵拉绳索608的另一端可从水10的表面被利用,例如在设置于收集装置100后部的柱154上被利用。通过固定至套体124的套环来对牵拉绳索608在关闭盖门602与柱154之间进行导引,牵拉绳索608在套环内通过。
通过图6a、6b和6c中的不同箭头示出牵拉绳索808的牵拉方向和关闭盖门602的关闭运动。
当释放牵拉绳索608时,通过迫使关闭盖门602进入打开状态的复位弹簧,使封闭盖门602打开,并因此使第二封闭装置136打开。
图5a示出处于封闭状态的第一封闭装置112。图5b示出处于打开过程中的第一封闭装置112。图5c示出处于打开状态的第一封闭装置112。第一封闭装置112包括偏转盖门502,偏转盖门502通过铰链安装在开口128的顶部部分,例如安装在限定开口128的上游环104上,铰链具有与收集装置100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
在封闭状态,偏转盖门502与该上游环104抵接,以关闭开口128。在打开状态,偏转盖门502的自由端被抬起并被定位于水10的表面之上。偏转盖门502被设计成浮动以防止开口128的浸没,并且如图3所示,在收集阶段中,偏转盖门502使波浪变平,并因此将漂浮物304引导至开口128内。
为了最佳地引导漂浮物,将浸入盖门504通过铰链安装在开口128的底部部分,例如安装在限定开口128的上游环104上,铰链具有与收集装置100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
在封闭状态,浸入盖门504容纳在上游环104内。在打开状态,浸入盖门504的自由端降低并浸入在水10下。浸入盖门504被设计成下沉以避免抬升开口128,并且浸入盖门504将水10和漂浮物304引导至开口128内。
为了容易地且同时地操作偏转盖门502和浸入盖门504,在两个盖门502和504之间设置一组连接件506。第一连接件被安装成在偏转盖门502上自由地旋转,第二连接件被安装成在浸入盖门504上自由地旋转,两个连接件的自由端被安装成相对于彼此自由地旋转。因而,偏转盖门502的打开或关闭分别导致浸入盖门504相应的打开或关闭。
通过致动装置的致动获得偏转盖门502的打开,并因此获得第一封闭装置112的打开,可从表面控制致动装置的致动,致动装置诸如例如牵拉绳索508,牵拉绳索508的一端固定至偏转盖门502,牵拉绳索508的另一端可从水10的表面被利用,例如在柱152处被利用。
通过图5a、5b和5c的不同箭头示出牵拉绳索508的牵拉方向以及偏转盖门502和浸入盖门504的打开运动。
当释放牵拉绳索508时,通过迫使偏转盖门502进入封闭状态的复位弹簧使偏转盖门502关闭,并因此使第一封闭装置112关闭。
以下是收集装置100的功能。
以如图1中示出的折叠状态将收集装置100运输到待实施收集的地点。
当收集装置100位于水10中时,第一封闭装置112处于封闭状态,阀406关闭,并且第二封闭装置136处于打开状态,因而使折叠的套体124能够填充水。
通过致动合适的开关来致动压缩气体发生装置,以释放压缩气体并对每个可充气管140进行充气。在充气阶段(图2)中,可充气管140的伸展导致可折叠框架101的展开。该展开导致套体124内的空气抽吸。由于空气的这种抽吸,阀406压靠开口414,第一封闭装置112保持处于封闭状态。因而防止空气进入套体124。由于第二封闭装置136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套体124仅仅填充水10。箭头160示出水通过排放孔130进入套体124内。
在充气阶段结束时,套体124和折叠框架101完全展开,并且套体主要填充了水10而非空气,这可能受到套体的水线位置以及风对套体冲击的影响。
然后,通过牵引绳索和漂浮障碍将收集装置100联接至一艘或两艘船,并将该收集装置牵引直至收集地点。
然后,通过牵拉绳索508操作第一封闭装置112,以使第一封闭装置112进入打开状态。收集装置100的运动导致在套体124中形成水流302以及漂浮物304的收集。维持牵拉绳索508中的张拉使第一封闭装置112保持处于打开状态。
当收集结束或套体124充满时,释放牵拉绳索508,这样通过复位弹簧使第一封闭装置112返回到封闭状态。必须通过致动绳索608操作第二封闭装置136以使第二封闭装置136进入封闭状态。然后关闭套体124,可将其运输直至排空区域。
为了便于套体124的清洁,套体124在内部衬有覆盖套体124内部容积的衬料。从而套体124保持其结构功能,漂浮物304的储存容积功能通过衬料实现,衬料可由较不坚固的、较不昂贵的且更容易循环使用的材料制成。
在衬料被排空后,可以将其移除、销毁或再循环使用,而不必更换套体124,导致较低成本。
为此,套体124在后部具有进出口,该进出口例如为具有拉链的帐篷盖门型,并且该进出口允许触及套体124的内部。衬料可拆卸地固定至框架101,并且具体地固定至环102、104和106且可选地固定至套体124。通过触及套体124内部,技术人员可以将衬料连结或者拆下。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700。
收集装置700置于水10中并且包括:
-可折叠刚性框架101;以及
-套体124,由不可透过水及漂浮物的柔韧性材料制成,框架101置于套体124中。
收集装置700包括处于上游的开口128,设有第一封闭装置112以关闭开口128。
收集装置700就在开口128的下游包括漂浮盖门702,漂浮盖门702通过固定至其基部的铰链被安装成可自由地旋转,并且该漂浮盖门702具有与收集装置700的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
根据水进入开口128的速率,漂浮盖门702可向后部进行或多或少程度的枢转,以允许或多或少的水10通过。因此在静止状态,漂浮盖门702处于垂直位置并且关闭开口128,防止水10和漂浮物304从收集装置700漏出。速率增加得越多,漂浮盖门702倾斜得越多并且在开口128内释放大的空间。
通过裙部312形成的负压区域310便于收集装置700中的水10的排放。
当收集装置700相对于水10的速率变得过大时,对水排放的这种辅助不再充分,水10储存在收集装置700中,这可能导致储存的漂浮物304溢出和排出。
为了防止该现象,在由褶皱306形成的通道中设有螺旋桨706,水10通过螺旋桨从收集装置700排放。
这里,螺旋桨706固定于主环102并且通过驱动装置704、708被驱动旋转。螺旋桨706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收集装置700的前进方向。
图8以俯视图示出收集装置700。
根据图7和8示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704包括:轴804;至少一个叶轮710(这里出于平衡原因为两个),安装在所述轴804上;以及一组驱动杆及小齿轮708,将一个或多个叶轮710的旋转转换成螺旋桨706的旋转。
叶轮710置于收集装置700的两侧并且浸没在水10中。轴804是水平的且垂直于收集装置700的前进方向,并且轴804连接至该组驱动杆708。
水10相对于叶轮710的运动导致叶轮710的旋转,该旋转传到螺旋桨706,螺旋桨706通过旋转排出容纳在收集装置700中的水。
图9示出收集装置900在排放孔930处的细节。
收集装置900置于水10中并且包括:
-可折叠刚性框架901;以及
-套体924,由不可透过水及漂浮物的柔韧性材料制成,框架901置于在套体924中。
水从中排放的排放孔930设置在套体924的下游并且位于由套体924的褶皱906形成的通道的出口处。
排放孔930的直径朝向收集装置900的下游端扩大,以便于水从所述收集装置900排放。
为了增大负压区域910并且符合于排放孔930的轮廓,裙部912朝向水10的底部扩大。为此,使支撑排放孔930最大直径的下游环916扩大,正如保持环914那样。
当然,可以将图7和9中的实施方式结合。
当然,本发明不限于已描述和示出的实施例和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型。
例如,具体地在包括两部分的套体的情况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如果收集装置的长度过长,那么套体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部分。可折叠框架包括若干与所述部分固定的主环以形成封闭组件,并且在主环之间设有结构类似于上游和下游环结构的中间环。收集装置的容积可以超过5m3,多达1000m3

Claims (21)

1.一种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用于收集水(10)上漂浮物(304),所述收集装置包括:
-套体(124、924),由不可透过水及漂浮物(304)的柔韧性材料制成,所述套体(124、924)具有处于上游的开口(128)和处于下游的排放孔(130、930);
-可折叠刚性框架(101、901),设置在所述套体(124、924)内,并且包括:
主环(102),
上游环(104),设置在所述主环(102)的上游,其中最上游的上游环(104)固定在所述开口(128)处;
下游环(106、916),设置在所述主环(102)的下游,其中最下游的下游环(106、916)固定在所述排放孔(130、930)处;以及
伸展连接件(108、110),将每个环(102、104、106、916)连接至相邻的环;
-至少一个可充气管(140),固定至所述套体(124、924)并且在所述套体(124、924)的长度上延伸;以及
-用于产生压缩气体的装置,被设计成对可充气管(140)进行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可充气管(140)被设置,从而当可充气管被展开时,可充气管处于水(10)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环(104)的尺寸朝向所述收集装置(100、700、900)的前部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处于最下游的下游环(106、916)对保持杆(134)进行支撑,所述套体(124、924)的形成所述排放孔(130、930)上界限的部分(132)固定至所述保持杆(1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132)朝向所述套体(124、924)的前部延伸,其特征在于,该延伸(306、906)通过固定杆(308)固定至该延伸从中通过的环(102、106、916)以形成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集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螺旋桨(706),设置在所述通道中,所述螺旋桨(706)的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收集装置(700)的前进方向;以及驱动装置(704、708),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706)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收集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704)包括:轴(804);至少一个叶轮(710),安装在所述轴(804)上;以及一组驱动杆及小齿轮(708),将叶轮(710)的旋转转换成所述螺旋桨(706)的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封闭装置(112)并且包括致动装置(508),所述第一封闭装置(112)被设计成交替地采取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任何都不能通过所述开口(128)进入,在所述打开状态,水(10)和所述漂浮物能够进入所述开口(128),所述致动装置(508)能够从所述水(10)的表面被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装置(112)包括偏转盖门(502),通过具有与所述收集装置(100)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的铰链,所述偏转盖门(502)安装在所述开口(128)的顶部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偏转盖门(502)漂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闭装置(112)包括浸入盖门(504),通过具有与所述收集装置(100、700、900)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的铰链,所述浸入盖门(504)安装在所述开口(128)的底部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浸入盖门(504)浸没。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7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就在所述开口(128)的下游包括漂浮盖门(702),所述漂浮盖门(702)被安装成绕与所述收集装置(700)前进方向垂直的水平轴线自由地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第二封闭装置(136)并且包括致动装置(608),所述第二封闭装置(136)被设计成交替地采取封闭状态和打开状态,在所述封闭状态,任何都不能通过所述排放孔(130、930)离开,在所述打开状态,水(10)能够通过所述排放孔(130、930)离开,所述致动装置(608)能够从所述水(10)的表面被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裙部(312、912),所述裙部朝向后部并符合于所述套体(124、924)延伸,并且所述裙部(312、912)的自由边缘具有足够的刚性以维持打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28)的横截面小于或等于所述排放孔(130)的横截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浮体(120),所述浮体(120)固定至所述套体(124、924)的顶部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压载物(170),所述压载物(170)固定至所述收集装置(100、700、900)的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24、924)具有用于触及所述套体(124、924)内部的进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100、700、900)包括衬料,所述衬料覆盖套体(124、924)的内部容积并且可拆卸地固定至所述框架(101、901)。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100、700、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通气孔(114),所述通气孔(114)包括本体(402)和浮子(404),所述本体(402)通过其基部(412)固定并且具有高止动件(408)和低止动件(410),所述低止动件(410)位于所述基部(412)与所述高止动件(408)之间,所述浮子(404)置于所述本体(402)内且位于所述低止动件(410)与所述高止动件(408)之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装置(9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孔(930)的直径朝向所述收集装置(900)的下游端扩大。
CN200980142978.9A 2008-10-01 2009-09-30 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7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856651A FR2936532B1 (fr) 2008-10-01 2008-10-01 Dispositif de ramassage d'objets flottants sur l'eau tels que des hydrocarbures
FR0856651 2008-10-01
PCT/EP2009/062709 WO2010037791A1 (fr) 2008-10-01 2009-09-30 Dispositif de ramassage d'objets flottants sur l'eau tels que des hydrocarbur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7180A CN102197180A (zh) 2011-09-21
CN102197180B true CN102197180B (zh) 2014-03-26

Family

ID=4067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297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7180B (zh) 2008-10-01 2009-09-30 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608959B2 (zh)
EP (1) EP2342382B1 (zh)
CN (1) CN102197180B (zh)
BR (1) BRPI0919500A2 (zh)
CA (1) CA2739295A1 (zh)
FR (1) FR2936532B1 (zh)
WO (1) WO20100377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229530A (ja) * 2011-04-25 2012-11-22 Towani:Kk 海上油分離装置
FR2976254B1 (fr) * 2011-06-09 2013-07-05 Ecoceane Navire comprenant un dispositif de recuperation d'objets flottants
US10745879B2 (en) 2015-08-14 2020-08-18 P-Pod Technologies, LLC Floatable apparatus for the collection, separation, containment and removal of solids from a water body
US10253470B2 (en) * 2015-08-14 2019-04-09 P-Pod Technologies, LLC Floatable apparatus for the collection, separation, containment and removal of solids from a water body
WO2017181394A1 (zh) * 2016-04-21 2017-10-26 深圳市樊溪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油气包裹体成分取样方法
CN106598072A (zh) * 2016-12-22 2017-04-26 徐州飞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清理水面垃圾的无人机工作方法
KR101921626B1 (ko) * 2016-12-28 2018-11-26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유회수 장치 및 유회수 장치를 포함한 유회수 시스템
CN112064644A (zh) * 2020-09-07 2020-12-11 杨康 一种河面漂浮物清理收集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2891A (en) * 1970-04-22 1972-05-16 Edward E Headrick Apparatus for confining floating materials
US4372854A (en) * 1979-12-12 1983-02-08 Novex Foreign Trade Co. Ltd. For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Inventions Device for removing floating liquid impurities, oil, from a flowing water surface
US4428319A (en) * 1979-04-23 1984-01-31 Shell Oil Company Sock skimmer deployment
CN87206715U (zh) * 1987-04-20 1988-04-20 马厚琎 高强度易折存围油栏
US5711634A (en) * 1994-03-21 1998-01-27 Expandi Systems Ab Arrangement for a boom
CN2695480Y (zh) * 2003-01-14 2005-04-27 上海海事大学 漂浮型水面浮油暂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91531A (en) * 1967-01-11 1970-05-13 Dunlop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Oil from Water.
US3693801A (en) * 1971-06-25 1972-09-26 Texaco Inc Water surface skimmer with check valve
DE2246958C3 (de) * 1972-09-25 1975-05-28 Johann Dipl.-Ing. Dr.H.C. Salzburg Rafael (Oesterreich) Vorrichtung zur Reinigung von mit öl verunreinigtem Wasser
CA1053014A (en) * 1976-04-14 1979-04-24 Paul Preus Inflatable barrier
US4295755A (en) * 1980-04-30 1981-10-20 Frank Meyers Reel mountable boom arrangement
US4988438A (en) * 1989-10-19 1991-01-29 Eddleman Harold L Oil spill corral
US5073261A (en) * 1990-08-17 1991-12-17 Trond Conrad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oil from water and storing the oil
US5478480A (en) * 1992-09-21 1995-12-26 Kenron Trad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fluids using a vessel with a controllable outlet
US5409607A (en) * 1993-10-06 1995-04-25 Karlberg; Douglas F. Oil spill collection and removal device
SE504091C2 (sv) * 1995-03-06 1996-11-11 Expandi Systems Ab Anordning vid självexpanderande läns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62891A (en) * 1970-04-22 1972-05-16 Edward E Headrick Apparatus for confining floating materials
US4428319A (en) * 1979-04-23 1984-01-31 Shell Oil Company Sock skimmer deployment
US4372854A (en) * 1979-12-12 1983-02-08 Novex Foreign Trade Co. Ltd. For Development And Commercialization Of Inventions Device for removing floating liquid impurities, oil, from a flowing water surface
CN87206715U (zh) * 1987-04-20 1988-04-20 马厚琎 高强度易折存围油栏
US5711634A (en) * 1994-03-21 1998-01-27 Expandi Systems Ab Arrangement for a boom
CN2695480Y (zh) * 2003-01-14 2005-04-27 上海海事大学 漂浮型水面浮油暂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919500A2 (pt) 2015-12-08
CA2739295A1 (en) 2010-04-08
US8608959B2 (en) 2013-12-17
EP2342382A1 (fr) 2011-07-13
CN102197180A (zh) 2011-09-21
US20110303601A1 (en) 2011-12-15
FR2936532A1 (fr) 2010-04-02
EP2342382B1 (fr) 2012-11-14
FR2936532B1 (fr) 2010-09-24
WO2010037791A1 (fr) 2010-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7180B (zh) 用于收集水上漂浮物如碳氢化合物的装置
CN107354925B (zh) 水上垃圾处理装置
ES2874302T3 (es) Dispositivo de recogida de desechos
US6193885B1 (en) Pool cleaner debris bag
KR101149032B1 (ko) 오일펜스 및 그 보관방법
KR102599839B1 (ko) 물을 모으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4216559A (en) Life raft having a toroidal water ballast chamber
CN101331058B (zh) 用于储存用于飞行时排放的成分的可空运箱体
US4046691A (en) Method for collecting light-weight substance floating on a liquid surface
CN107882518A (zh) 水文孔清孔装置及使用方法
JPS6023728B2 (ja) 水面から油を除去する装置
US4184527A (en) Device for collecting oil floating on the surface of water
JP4068586B2 (ja) 曝気槽における散気体の昇降装置
US4151617A (en) Swimming pool cover
ES2222094B1 (es) Sistema de extraccion y recogida de fluidos en buques hundidos.
JPH06509616A (ja) 汚染物質封じ込めブーム
KR102047643B1 (ko) 능동 부양형 전복 방지 복원백
CN208893751U (zh) 液体过滤装置和地下水回灌系统
JPH09314173A (ja) 曝気装置の設置方法及び貯水池等用の曝気装置
US10836460B2 (en) Portable spill vacuum apparatus and skimming device
CN111017157A (zh)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CA3040204C (en) Portable spill vacuum apparatus and skimming device
CN207960012U (zh) 一种轻型建筑支撑装置
CN211543836U (zh) 一种可空投的自动充气漂浮平台
TWI764748B (zh) 氣球式下雨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AIKE XI'EN SAS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ASTALDI ROBERT

Effective date: 2012062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625

Address after: Pan Paule

Applicant after: ECOCEANE

Address before: French Suresnes

Applicant before: Gastaldi Rober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509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