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3077A - 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3077A
CN102193077A CN2011100498615A CN201110049861A CN102193077A CN 102193077 A CN102193077 A CN 102193077A CN 2011100498615 A CN2011100498615 A CN 2011100498615A CN 201110049861 A CN201110049861 A CN 201110049861A CN 102193077 A CN102193077 A CN 102193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resonance
phase encoding
resonance equipment
encoding gradient
raw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498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3077B (zh
Inventor
迈克尔·戴姆林
戴维·格罗兹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Original Assignee
Siemen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emens AG filed Critical Siemens AG
Publication of CN102193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0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30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30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54Signal processing systems, e.g. using pulse sequences ; Generation or control of pulse sequences; Operator console
    • G01R33/56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 G01R33/561Image enhancement or correction, e.g. subtraction or averaging techniques, e.g. improvement of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esolution by reduction of the scanning time, i.e. fast acquiring systems, e.g. using echo-planar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44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G01R33/48NMR imaging systems
    • G01R33/4816NMR imaging of samples with ultrashort relaxation times such as solid samples, e.g. MRI using ultrashort TE [UTE], single point imaging, constant time imag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5)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在此在每个空间方向上接通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入射高频激励脉冲(16),以及在入射了该高频激励脉冲(16)之后的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在属于所述图像数据组的K域数据组中的一个原始数据点。该预定的时间间隔在此相应于来自用于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的集合的最大值。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中相应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被与该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有关地确定,使得奈奎斯特理论被遵守。

Description

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种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两种相应构成的磁共振设备和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和电子可读的数据载体。
背景技术
在“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hysical Principles and Sequence Design”(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和序列设计)中描述了MR成像的物理原理,即奈奎斯特理论及其它。
DE4423806C1描述了通过单测量的序列进行的MR图像获取。
US2007/0080685A1公开了用超短的回波时间工作的MR成像技术和系统。
通过利用非常短的回波时间(<500μs)来获取MR数据,在磁共振断层造影学中提供了新的应用领域。由此可以显示借助常规的序列如(T)SE序列(“(Turbo)Spin Echo”,快速自旋回波)或者GRE序列(“Gradient Echo”,梯度回波)无法显示的物质或组织,因为它们的T2时间明显短于回波时间以及由此来自这些物质或组织的相应信号在拍摄时刻就已经衰减了。利用位于相应的衰减时间的范围内的回波时间,例如可以在MR图像中显示骨骼、牙齿或冰,虽然这些对象的T2时间位于30-80μs的范围内。
根据现有技术已经公知能够实现非常短的回波时间的序列。除了径向的UTE序列(“Ultrashort Echo Time”,超短回波时间)之外还存在通过获取自由感应衰减(FID(Free Induction Decay))来按照点的方式扫描K域的方案。这样的方法也称为单点成像,因为对每次高频激励基本上只获取K域中的一个原始数据点。
这样的用于单点成像的方法的示例是RASP方法(“Rapid Signal Point(RASP)Imaging”,O.Heid,M.Deimling,SMR,3rd Annual Meeting,684页,1995)。根据该RASP方法,在高频激励之后到“回波时间”TE的一个固定时刻读取K域中的这样的原始数据点,即该原始数据点的梯度相位已被编码。借助磁共振设备针对每个原始数据点或测量点改变这些梯度,并由此逐点扫描K域,如在图1a和图1b中示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磁共振设备产生图像数据组,其中回波时间相对于现有技术被进一步缩短。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通过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磁共振设备,通过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通过一种可电子读取的数据载体解决。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提供一种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空间方向上接通两个或三个相位编码梯度以用于对相位编码。在此当例如K域的例如借助高频激励脉冲选择的断层被读取时接通两个相位编码梯度。当所有三个相位方向都要被相位编码时采用三个相位编码梯度。空间方向应当理解为通常以x、y和z方向来称呼的三个空间方向。
●入射高频激励脉冲。
●在入射了该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特定的时间间隔读取K域中的一般仅一个原始数据点。在此该特定的时间间隔形成对于所述两个或三个相位编码梯度所确定的两个或三个时间间隔的最大值。用于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各自的时间间隔在此依据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分辨率和强度被确定为,使得恰好遵守奈奎斯特理论。
本发明的决定性优点在于,每个原始数据点都以针对该原始数据点单独确定的最小回波时间被获取。通过不是如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那样以恒定的回波时间工作,可以在MR图像中显示出目前还不能显示的物质。此外用于获取MR图像的时间也相对于现有技术被有利地缩短了。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提供了另一种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沿着三个空间方向接通三个相位编码梯度;
●入射高频激励脉冲;
●在K域中读取位于直线轮辐或直线上的多个原始数据点,该直线轮辐或直线穿过该K域的中心延伸。在此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相应时间间隔读取每个原始数据点。该时间间隔在此被确定为以下三个时间间隔的最大值,即这些时间间隔分别针对相应原始数据点的三个为相应原始数据点的位置编码所确定的相位编码梯度而计算出的。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时间间隔在此依据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分辨率和强度而被确定为,使得恰好遵守奈奎斯特理论。换句话说当各自的原始数据点早于为该原始数据点特定的时间间隔而被读取时,就违反了奈奎斯特理论。
在本发明的该另一种方法中也存在以下决定性优点:每个原始数据点都在为该原始数据点特定的回波时间被读取,而该回波时间是通过奈奎斯特理论定义的。由于如以下还要详细展示的那样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后将读取相应的原始数据点-一般取决于该原始数据点的三个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因此在径向读取方法中可以有利地仅用一个高频激励脉冲就获取多个位于穿过K域中心延伸的轮辐上的原始点,因为为这些各自的原始数据点要遵守的时间间隔或回波时间依据相应的原始数据点与中心之间的距离而不同。
为了满足奈奎斯特理论,必须满足以下等式(1):
K max , i - K min , i ≥ γ × N i Fo V i - - - ( 1 )
在此i表示三个空间方向(x,y或z)之一的下标。Kmax,i和Kmin,i分别表示相应空间方向的最大梯度矩和最小梯度矩。为获取原始数据点而设置的梯度矩Ki必须位于这两个极值(Kmin,i,Kmax,i)之间。
然后对于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Ki的步长δKi,一般以下等式(2)成立:
δ K i = K max , i - K min , i ( N i - 1 ) - - - ( 2 )
根据以下等式(3)确定针对各空间方向的(最小)时间间隔TEmin,i
TE min , i = K i G max , i - - - ( 3 )
在此i还是表示三个空间方向(x,y或z)之一的下标。Ki表示相应空间方向中的梯度矩,而Gmax,i相应于与下标i相应的空间方向中的最大梯度强度。大多数情况下该最大梯度强度在所有空间方向上都是相同的。
由于Gmax,x,Gmax,y,Gmax,z是恒定的,因此对各自的原始数据点要遵守的回波时间(即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时间间隔,在该时间间隔获取原始数据点的MR数据)主要通过该原始数据点的两个或三个梯度矩确定。
换句话说TEmin,x和TEmin,y(以及必要时的TEmin,z)都根据上述等式(3)确定,并且确定这两个或三个时间的最大值,该最大值相应于一直流逝到相应的原始数据点在入射高频激励脉冲后被扫描的回波时间。
在此,尤其是在本发明的用于获取原始数据点的方法或在另一种本发明的用于获取多个原始数据点的方法中将相位编码梯度之一设置为最大强度。该最大强度在此尤其是相应于磁共振设备的最大可能强度。但是也可以将该最大强度选择为小于所述最大可能强度。
通过总是将相位编码梯度之一切换到最大级-除了在K域的中心,该回波时间恰好在K域中心附近下降到通过硬件(通过磁共振设备)限制的值,从而例如还可以显示骨骼。
基于尤其是相应于待观察的空间方向的根据等式(3)确定的最小回波时间中的最大值的回波时间TE,根据以下等式(4)确定每个相位编码梯度Gi的强度:
G i = K i TE - - - ( 4 )
其中Ki表示相应空间方向的梯度矩。
优选的,当入射高频激励脉冲时,这些相位编码梯度已被接通,也就是它们具有其最终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借助磁共振设备如下产生图像数据组:
根据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方法,为K域中的每个原始数据点确定每个原始数据点的两个或三个梯度矩。接着为每个原始数据点依据各自的梯度矩确定相应空间方向的最小回波时间(尤其参见等式(3))。由此这两个或三个最小回波时间中的最大值就是(最大)回波时间。依据各自空间方向的梯度矩以及该回波时间,确定要在各自的空间方向上接通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尤其参见等式(4))。
由于所述最小回波时间通过磁共振设备来预定,因此不能低于该最小回波时间。如果根据上述过程对该预定时间间隔或回波时间的确定给出了小于由磁共振设备预定的最小回波时间的回波时间,则尽管如此还是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最小回波时间才获取MR数据。
要指出的是,与各从属权利要求相应的上述实施方式既表示本发明方法的变形方案又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的变形方案。
下面将本发明的方法和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进行比较以得出特定的特征。
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几乎同时地(也就是用一个高频激励脉冲)获取位于穿过K域中心延伸的轮辐上的多个原始数据点,而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基本上用一个高频激励脉冲只获取一个原始数据点。由于在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中同时获取的原始数据点位于同一个轮辐上,因此如果假设同时获取的原始数据点位于该轮辐上关于K域中心的同一侧,则所有原始数据点针对其三个相位编码梯度中每个相位编码梯度具有不同的强度。由于这些原始数据点的三个相位编码梯度的不同强度,位于同一个轮辐上的原始数据点也具有不同的回波时间,从而可以在不同的时间获取这些原始数据点。此外,对同一个轮辐上的所有原始数据点而言,一个原始数据点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比例是恒定的。(也就是比例Gx/Gy,Gx/Gz和Gy/Gz对同一个轮辐上的所有原始数据点是相同的。)如果要同时获取的原始数据点的三个相位编码梯度与同一个因数相乘,使得分别最强的相位编码梯度都具有最大的强度,则用相同接通的相位编码梯度对要同时获取的所有原始数据点进行位置编码,因此优选地可以用同一个高频激励脉冲来获取要同时获取的所有原始数据点。
在例如可以在本发明的方法中采用的笛卡尔工作的扫描方法情况下,逐行获取原始数据点,其中两个相邻原始数据点之间基本上只有一个相位编码梯度改变。由于这个原因经常出现以下情况,即两个相邻的原始数据点具有相同的回波时间,因为用于确定该回波时间的最弱的相位编码梯度对相邻的原始数据点来说是相同的。因此这两个相邻的原始数据点必须在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同一时间间隔被读取,由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原始数据点不能被同一个高频激励脉冲读取。此外在笛卡尔工作扫描方法中很少出现以下情况,即两个要相邻扫描的原始数据点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比例保持恒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这些相位编码梯度事先与同一个因数相乘,使得分别最强的相位编码梯度具有最大的梯度强度,也不能用同一个相位编码梯度来获取两个相邻的原始数据点。
在本发明的范围中,还提供一种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磁共振设备。在此,该磁共振设备包括用于控制磁共振设备的断层造影设备的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由该断层造影设备记录的信号的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分析该信号和产生图像数据组的分析装置。该磁共振设备被构造为,使得该磁共振设备将两个或三个相位编码梯度接通到三个相位方向的每一个相位方向上,入射高频激励脉冲,并且在入射了该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特定时间间隔基本上仅获取K域中的一个原始数据点。该磁共振设备计算或确定该时间间隔,其中该磁共振设备形成两个或三个以下时间间隔的最大值,这些时间间隔是该磁共振设备事先已为两个或三个相位编码梯度确定的。在此各自相位编码梯度的该两个或三个时间间隔由磁共振设备依据各自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来确定,使得恰好遵守奈奎斯特理论。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提供另一种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磁共振设备。该磁共振设备也包括用于控制磁共振设备的断层造影设备的控制单元,用于接收由该断层造影设备记录的信号的接收装置,以及用于分析该信号和产生图像数据组的分析装置。该磁共振设备在此接通三个相位编码梯度,入射高频激励脉冲,并且获取K域中的多个原始数据点。这些原始数据点在此位于直线轮辐上,该直线轮辐穿过K域中心延伸。该磁共振设备在此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之后的单独的时间间隔读取每个原始数据点。各自原始数据点的单独的时间间隔在此来自以下三个时间间隔最大值,这些时间间隔是分别针对3个用于对各自原始数据点进行位置编码的相位编码梯度之一而确定的。在此,该磁共振设备依据各自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来确定针对三个相位编码梯度中各自相位编码梯度的时间间隔,使得遵守奈奎斯特理论。
本发明的磁共振设备的优点和本发明的另一种磁共振设备的优点在此基本上分别相应于本发明的方法的优点和本发明的另一种方法的优点,这些优点前面已详细讲述,从而在此不再重复。
此外,本发明还描述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尤其是可以加载到可编程控制器的存储器中或加载到磁共振设备的计算单元的存储器中的软件。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控制器中运行时,利用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所有或不同的上述实施方式。在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能需要程序装置,例如库和辅助函数以实现这些方法的相应实施方式。换句话说,利用针对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权利要求尤其是应当保护一种软件,利用该软件可以执行本发明方法的上述实施方式之一,或该软件执行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软件可以是还必须经过编译和连接或者只需要翻译的源代码(例如C++),或者是可执行的软件代码,这种软件代码只需要加载到相应的计算单元就可以执行。
最后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电子读取的数据载体,例如DVD,磁带或USB棒,在该数据载体上存储了可电子读取的控制信息,尤其是软件(参见上面)。当该控制信息(软件)由该数据载体读取并且被存储到磁共振设备的控制器或计算单元中时,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的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非常短的、基本上仅通过硬件来限制的回波时间。
●具有能够以非常短的回波时间来显示物质或组织的可能性。
●与RASP方法相比能减少测量时间,因为重复时间可以随着回波时间而降低。
本发明适合于单点成像的方法,其中基本上对每个入射的高频激励脉冲获取一个原始数据点。在径向的数据获取方法中,本发明还适合于对每个高频激励脉冲获取多个原始数据点。当然本发明不限于这些优选的应用领域,因为例如在非径向的获取方法或本发明的方法中如果对每个原始数据点来说遵守奈奎斯特理论,则也可以用一个高频激励脉冲获取多个原始数据点。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
借助图1a和图1b描述根据现有技术公知的RASP方法。
图2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磁共振设备。
图3示出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4示出用于在笛卡尔扫描的K域中获取多个原始数据点的序列。
图5示出在笛卡尔地获取K域中8个断层的情况下三个相位编码梯度的变化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中示出用于获取K域中的一行的序列。可以看出,入射了两个具有恒定强度的相位编码梯度Gy和Gz,而第三相位编码梯度Gx的强度连续升高。
在图1b中详细示出两个原始数据的获取。可以看出,回波时间-即从高频激励脉冲16直到读取时间间隔17开始时的时间间隔-是恒定的。此外相位编码梯度Gx从下向上阶梯形地变化。在此,为了读取原始数据点该相位编码梯度Gx保持恒定,这意味着该相位编码梯度Gx在时间间隔TE(回波时间)期间保持恒定。
在图2中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磁共振设备5。该磁共振设备5主要包括用于在测量室4中产生MR检查所需要的磁场的断层造影设备3,卧榻2,用于控制断层造影设备3并且从断层造影设备3获取MR数据的控制装置6,以及与控制装置6连接的终端7。
控制装置6本身包括控制单元11、接收装置12和分析装置13。在产生图像数据组期间,由接收装置12借助断层造影设备3获取MR数据,其中断层造影设备3和卧榻2由控制单元11控制,使得获取测量体积15中的MR数据,该测量体积15位于在卧榻2上的患者O的身体内部。
然后分析装置13处理该MR数据,使得该MR数据可以图形地显示在终端7的显示屏8上,并且根据本发明显示所产生的图像。除了图形地显示该MR数据之外,还可以利用包括显示屏8以及键盘9和鼠标10的终端7由应用者预定例如待测量的三维立体片段,以及确定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其它参数。通过终端7还可以将用于控制装置6的软件加载到控制装置6中。控制装置6的软件在此也可以包括本发明的方法之一。在此还可以将本发明的方法之一包含在于终端7中运行的软件中。可以与本发明的方法包含在哪个软件中无关地将该软件存储在DVD 14上,从而该软件可以由终端7从DVD 14读取,并且可以复制到控制装置6中或者复制到终端7本身的计算单元中。
在图3中示出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5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其中所示出的流程图描述了对断层的读取。图3中示出的方法用层选择来工作,从而只采用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和Gy来用于在所选择的断层内进行位置编码。
在第一步骤S1中初始化步长δKx和δKy,并且初始化用于首先要获取的K域中的原始数据点的梯度矩Kx和Ky
在第二步骤S2中确定TEmin,x和TEmin,y,其中梯度矩Kx和Ky分别除以相应空间方向的最大梯度强度Gmax,x和Gmax,y
根据步骤S3,确定TEmin,x和TEmin,y的较大的值(或最大值)。该最大值在步骤S4中被设置为等于磁共振设备5的最小可能的回波时间,如果该最大值小于该最小可能的回波时间的话。该最大值是在随后的步骤S5和S6中展开工作的回波时间。
在步骤S5中通过等式(4)分别依据刚才所提到的回波时间TE和梯度矩Kx和Ky来确定相位编码梯度Gx和相位编码梯度Gy
在下个步骤S6中接通两个这样确定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在具有层选择的高频激励之后,在回波时间TE之后基本上读取一个原始数据点。
在步骤S7中检查当前的K域行是否已被完全读取。如果不是这样,则在步骤S9中相应地改变梯度矩Kx,并且将该方法返回到步骤S2。如果当前的K域行已被完全读取(在步骤S7中的是),则在步骤S8中检查K域断层是否也被完全读取。如果是,则结束该方法。如果K域断层还未被完全读取(在步骤S8中的否),则在步骤S10中重新初始化梯度矩Kx,在步骤S11中相应改变梯度矩Ky并将方法返回到步骤S2。
在图4中示出用于在笛卡尔扫描的K域中读取一个K域行的原始数据点的序列。除了高频激励脉冲16和读取时间间隔17之外还示出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和Gz的变化过程。与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方法不同,图4所示的序列不以层选择来工作,而是所有三个空间方向(x,y和z)都借助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和Gz被位置编码。
如从图4看出的,对于K域行开始处的原始数据点只将相位编码梯度Gy切换到最大值,而相位编码梯度Gx和Gz具有相对较小的强度。因此在图4中可以从在各自的高频激励脉冲16和下一个读取时间间隔17之间的时间间隔看出的回波时间具有相对较长的时间间隔,以便不会违反奈奎斯特理论(参见等式(1))。待获取的原始数据点越接近于K域中心,所有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和Gz的强度就越大。由于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和Gz中最强的相位编码梯度越弱,回波时间就越短,因此用于获取K域中心附近的原始数据点的回波时间是最少的,这同样可以从图4得出。
在图4中仅示出用于获取一个K域行的序列,而图5则示出用于获取整个K域的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和Gz的变化过程。在图5中示出的序列的情况下,借助8个断层来扫描K域,这可以从相位编码梯度Gz的变化过程中看出。

Claims (19)

1.一种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5)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空间方向上接通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
入射高频激励脉冲(16),以及
在入射了该高频激励脉冲(16)之后的预定的时间间隔读取在属于所述图像数据组的K域数据组中的基本上仅一个原始数据点,其中该预定的时间间隔是来自用于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的集合的最大值,其中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的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被依据该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强度确定为,使得奈奎斯特理论被遵守,
其中一直重复执行所述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接通和高频激励脉冲(16)的入射以及接着对基本上仅一个原始数据点的读取,直到获取了整个K域数据组为止,
其中通过以下等式确定针对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最小时间间隔TEmin,i
TE min , i = K i G max , i ,
其中i表示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空间方向,Ki表示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以及Gmax,i是在与i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大强度。
2.一种用于借助磁共振设备(5)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每个空间方向上接通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
入射高频激励脉冲(16),以及
读取在属于所述图像数据组的K域数据中的多个原始数据点,其中该多个原始数据点被沿着穿过K域的中心延伸的直线轮辐获取,其中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16)之后的各自时间间隔读取每个原始数据点,其中该各自时间间隔是来自针对各自的原始数据点的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的集合的最大值,其中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被依据该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确定为,使得奈奎斯特理论被遵守,
其中一直重复执行所述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接通和高频激励脉冲(16)的入射以及接着对原始数据点的读取,直到获取了整个K域数据组为止,
其中通过以下等式确定针对各自空间方向的最小时间间隔TEmin,i
TE min , i = K i G max , i ,
其中i表示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空间方向,Ki表示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以及Gmax,i是在与i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大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i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最大强度Gmax,i等于磁共振设备(5)的最大可能强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读取原始数据点之一,将所述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之一设置为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大可能强度Gmax,i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等式确定每个相位编码梯度Gi(Gx,;Gy;Gz)的强度:
G i = K i TE
其中Ki是相应空间方向的用于读取相应原始数据点的梯度矩,TE是所述时间间隔,即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16)之后的该时间间隔读取相应的原始数据点。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入射高频激励脉冲(16)时,相位编码梯度(Gx,Gy,Gz)已被接通。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K域数据组中的每个原始数据点根据常用的方法分别确定针对每个空间方向的梯度矩(S9-S11),
为了获取每个原始数据点,基于为各自的原始数据点事先确定的梯度矩为每个空间方向分别确定最小回波时间(S2),
从为每个空间方向确定的最小回波时间中确定最大回波时间(S3),以及
依据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和依据该最大回波时间来确定每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S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最大回波时间小于磁共振设备(5)的最小可能的回波时间时,将最大回波时间设置为磁共振设备(5)的最小可能的回波时间。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高频激励脉冲的入射一直到任意原始数据点的读取所流逝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由磁共振设备预定的极值。
10.一种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磁共振设备,
其中该磁共振设备(5)包括用于控制断层造影设备(23)的控制单元(11),用于接收由该断层造影设备(23)记录的信号的接收装置(12),以及用于分析该信号和产生图像数据组的分析装置(13),
其中该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该磁共振设备在每个空间方向上接通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入射高频激励脉冲,以及在该入射之后的预定的时间间隔记录在属于所述图像数据组的K域数据组中的基本上仅一个原始数据点,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将该预定的时间间隔确定为来自用于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的集合的最大值,以及所述磁共振设备(5)将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的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依据该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强度确定为,使得奈奎斯特理论被遵守,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一直重复执行所述至少两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接通和高频激励脉冲(16)的入射以及接着对基本上仅一个原始数据点的读取,直到获取了整个K域数据组为止,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通过以下等式确定针对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最小时间间隔TEmin,i
TE min , i = K i G max , i ,
其中i表示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空间方向,Ki表示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以及Gmax,i是在与i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大强度。
11.一种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磁共振设备,
其中该磁共振设备(5)包括用于控制断层造影设备(23)的控制单元(11),用于接收由该断层造影设备(23)记录的信号的接收装置(12),以及用于分析该信号和产生图像数据组的分析装置(13),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接通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入射高频激励脉冲(16),以及读取在属于所述图像数据组的K域数据中的多个原始数据点,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沿着穿过K域的中心延伸的直线轮辐读取该多个原始数据点,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16)之后的各自的时间间隔读取每个原始数据点,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将该各自的时间间隔确定为来自针对各自的原始数据点的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每一个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的集合的最大值,以及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将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中的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小时间间隔依据该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的强度确定为,使得奈奎斯特理论被遵守,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一直重复执行所述三个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接通和高频激励脉冲(16)的入射以及接着对原始数据点的读取,直到获取了整个K域数据组为止,
其中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通过以下等式确定针对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最小时间间隔TEmin,i
TE min , i = K i G max , i ,
其中i表示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的空间方向,Ki表示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以及Gmax,i是在与i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大强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与i相应的空间方向上的最大强度Gmax,i等于磁共振设备(5)的最大可能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为了读取原始数据点之一分别将相位编码梯度(Gx,Gy,Gz)之一设置为相位编码梯度的最大可能强度Gmax,i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通过以下等式确定每个相位编码梯度Gi(Gx,;Gy;Gz):
G i = K i TE
其中Ki是相应空间方向的用于读取相应原始数据点的梯度矩,TE是所述时间间隔,即在入射了高频激励脉冲(16)之后的该时间间隔读取相应的原始数据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当所述磁共振设备(5)入射高频激励脉冲(16)时,所述磁共振设备(5)已接通相位编码梯度(Gx,Gy,Gz)。
16.根据权利要求10-15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针对K域数据组中的每个原始数据点根据常用的方法分别确定针对每个空间方向的梯度矩,
所述磁共振设备(5)为了获取每个原始数据点,基于为各自的原始数据点事先确定的针对每个空间方向的梯度矩分别确定最小回波时间,
所述磁共振设备(5)从为每个空间方向确定的最小回波时间中确定最大回波时间,以及
所述磁共振设备(5)依据各自的空间方向的梯度矩和依据最大回波时间来为每个空间方向确定各自的相位编码梯度(Gx,Gy,Gz)。
17.根据权利要求10-16之一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共振设备(5)被构造为,使得所述磁共振设备(5)这样设置从高频激励脉冲的入射一直到任意原始数据点的读取所流逝的时间间隔,即该时间间隔不小于由磁共振设备预定的极值。
1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并且能够直接加载到磁共振设备(5)的可编程控制装置(6)的存储器中,具有程序装置,用于当该程序在磁共振设备(5)的控制装置(6)中执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方法的所有步骤。
19.一种可电子读取的数据载体,在该数据载体上存储了可电子读取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构成为,当在磁共振设备(5)的控制装置(6)中使用数据载体(14)时该控制信息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方法。
CN201110049861.5A 2010-03-04 2011-03-02 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Active CN1021930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10196.6 2010-03-04
DE102010010196A DE102010010196B4 (de) 2010-03-04 2010-03-04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stellung eines MR-Bilddatensatzes mit ultrakurzer Echozeit,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Datenträg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3077A true CN102193077A (zh) 2011-09-21
CN102193077B CN102193077B (zh) 2015-01-07

Family

ID=44502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49861.5A Active CN102193077B (zh) 2010-03-04 2011-03-02 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04785B2 (zh)
CN (1) CN102193077B (zh)
DE (1) DE102010010196B4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3740A (zh) * 2012-12-18 2015-09-0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对极化磁场的基于体模的mr场映射
CN104977553A (zh) * 2014-04-10 2015-10-14 西门子公司 用于记录磁共振数据组的方法和磁共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1549B4 (de) * 2010-02-03 2012-03-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s Bilddatensatzes mittels einer Magnetresonanzanlage sowie entsprechend ausgestaltete Magnetresonanzanlage,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Datenträger
DE102010012599B4 (de) * 2010-03-24 2012-04-19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rstellung eines Bilddatensatzes mittels einer radialen Abtastung mit Hilfe einer Magnetresonanzanlage
DE102010041446B4 (de) * 2010-09-27 2013-05-23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rstellung eines MR-Bilddatensatzes bei sehr kurzen Echozeiten TE
DE102010041801B4 (de) * 2010-09-30 2012-09-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R-Einzelpunkt-Bildgebung mit verkürzter Echozeit
DE102012218422B3 (de) * 2012-10-10 2014-02-2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chnelle MR-Bildaufnahme mit erhöhtem Kontrast
DE102012219920B4 (de) 2012-10-31 2014-05-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oppelecho-MR-Bildgebung mit vollständigen und unvollständigen Rohdatensätzen
US20140303482A1 (en) * 2013-04-03 2014-10-09 Francesco Santin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ethod for imaging components with short 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s (t2) in a human or an animal heart
DE102014206561B4 (de) * 2014-04-04 2015-11-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rfassen von MR-Daten mit unterschiedlichen Echozeiten
DE102014221017A1 (de) * 2014-10-16 2016-04-2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einer minimal möglichen Echozeit und Magnetresonanzeinrichtung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7472A (en) * 1994-07-06 1998-07-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construction of images from MR signals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non-uniform fields
CN1683939A (zh) * 2004-04-13 2005-10-19 西门子公司 在磁共振断层造影中融合加权成像的运动校正的多点方法
US20070080685A1 (en) * 2003-09-08 2007-04-12 Mark Bydd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ultra short echo times
CN101034151A (zh) * 2005-10-26 2007-09-12 西门子公司 基于梯度回波序列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01549B4 (de) * 2010-02-03 2012-03-0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s Bilddatensatzes mittels einer Magnetresonanzanlage sowie entsprechend ausgestaltete Magnetresonanzanlage,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und Datenträger
DE102010041801B4 (de) * 2010-09-30 2012-09-2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R-Einzelpunkt-Bildgebung mit verkürzter Echozei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7472A (en) * 1994-07-06 1998-07-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construction of images from MR signals obtained in the presence of non-uniform fields
US20070080685A1 (en) * 2003-09-08 2007-04-12 Mark Bydd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ultra short echo times
CN1683939A (zh) * 2004-04-13 2005-10-19 西门子公司 在磁共振断层造影中融合加权成像的运动校正的多点方法
CN101034151A (zh) * 2005-10-26 2007-09-12 西门子公司 基于梯度回波序列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方法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M.HAACKE 等: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31 December 1999 *
O.HEID 等: "Rapid Single Point (RASP) Imaging", 《INSTITUTE OF DIAGNOSTIC RADIOLOGY》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3740A (zh) * 2012-12-18 2015-09-0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对极化磁场的基于体模的mr场映射
CN104977553A (zh) * 2014-04-10 2015-10-14 西门子公司 用于记录磁共振数据组的方法和磁共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0010196A1 (de) 2011-09-08
DE102010010196B4 (de) 2013-01-03
US20110215804A1 (en) 2011-09-08
CN102193077B (zh) 2015-01-07
US8604785B2 (en) 2013-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3077B (zh) 用于产生图像数据组的方法
US7482805B2 (en)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flip angle distribution in a volume of an examination subject
JP6258050B2 (ja) Mrデータの取得方法、b1磁場の決定方法および相応に構成された磁気共鳴装置
KR101712694B1 (ko) 살아있는 검사 대상자의 뇌의 사전 결정된 볼륨 세그먼트의 기능성 mr 이미징을 위한 방법 및 자기 공명 시스템
CN108226831A (zh) 加速的磁共振成像
CN102772209A (zh) 用于在所成像的组织类型之间进行区分的mr成像系统
KR20150018452A (ko) 물의 t1 시간 및 지방의 t1 시간을 결정하는 자기 공명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0114094B2 (en)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for detecting MR data
JP2015525604A (ja) 改善された磁気共鳴収集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9880250B2 (en)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for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multiple virtual coils
US9170314B2 (en)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to acquire MR data in a predetermined three-dimensional volume segment of a subject
US9995807B2 (en)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to monitor a data acquisi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data
US9846213B2 (en) Optimization of the noise development of a 3D gradient echo sequence in a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
CN104142484A (zh) 为了探测cest效应以两个共振频率进行hf 激励的方法
US9081072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method and system to generate an image data set
US9784812B2 (en) Method to enter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into a memory organized as k-spac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operating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KR101655126B1 (ko) 자기 공명 제어 시퀀스의 결정
JP6385678B2 (ja) Mrデータの取得方法およびb1磁場の決定方法ならびに相応に構成された磁気共鳴装置
US10048334B2 (en) Test of a reordering algorithm of a spin echo magnetic resonance pulse sequence
CN105388436A (zh) 用于采集磁共振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947695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magnetic resonance data
US9506998B2 (en) Method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to generate raw data sets from double echo data acquisitions
US10788557B2 (en) Method and computer for producing a pulse sequence for operating a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apparatus
CN104434102B (zh) 用于测量hf激励脉冲的方法
JP2015020037A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及び傾斜磁場印加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Erlangen

Patentee after: Siemens Healthineers AG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IEMENS A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