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0004A - 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90004A
CN102190004A CN2011100700664A CN201110070066A CN102190004A CN 102190004 A CN102190004 A CN 102190004A CN 2011100700664 A CN2011100700664 A CN 2011100700664A CN 201110070066 A CN201110070066 A CN 201110070066A CN 102190004 A CN102190004 A CN 1021900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ib head
lever
unitor
circuit
connect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00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90004B (zh
Inventor
M·许勒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oith Pat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filed Critical Voith Paper Pat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190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90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90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3/00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 B61G3/10Couplings comprising mating parts of similar shape or form which can be coupled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dditional element or elements with coupling heads in the form of hook-like interengaging rigid jaws, e.g. "Willison"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GCOUPLINGS; DRAUGHT AND BUFFING APPLIANCES
    • B61G5/00Couplings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G5/06Couplings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or combined with, couplings or connectors for fluid conduits or electric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Ink Jet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动中心缓冲车钩(100)的钩头(1),该钩头为威力森廓型并具有大联接爪(4)和小联接爪(5),包括至少一个联接部(21;21a,21b)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置在钩头上,以在两个相邻的车体之间连接空气线路(18,18’),特别是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第一硬化体(8)设置在大联接爪的区域中,与第一硬化体为互补结构的第二硬化体(9)设置在小联接爪的区域中。还具有杠杆机构(30,31,32,33,34),用于将空气线路联接器的空气联接部从第一收缩位置自动延伸到在联接面(T)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位置,在钩头与对应的钩头(1’)连接时,杠杆机构能够由与对应的钩头的对应互补结构的硬化体(8’)接合的第二硬化体来驱动。

Description

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自动中心缓冲车钩(automatic central buffer coupling)的钩头(coupling head)。
根据本发明,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该钩头具有威力森廓型(Willison profile)并且包括一个大联接爪和一个小联接爪,其中,线路联接器(a line coupler)包括至少一个联接部(coupling part),该线路联接器设置在所述钩头上,从而连接轨道车辆(尤其是铁路车辆)的两个相邻的车体之间的线路,特别是气动制动系统线路和/或供应线路,还有电力供应线路或者信号线路。
具有威力森型钩头(Willison-type coupling head)的中心缓冲车钩用于机械连接例如铁路车辆的两个相邻的车体,并且其特征在于坚固(sturdy)的结构,所以这些类型的钩头通常用于连接货车。在印刷公开出版物DE1 455242A中描述了威力森型钩头的结构和操作的实施例。
从技术角度来讲,SA-3中心缓冲车钩构成进一步改进的威力森型车钩。因此,SA-3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同样具有威力森廓型,该威力森廓型具有一个大联接爪、一个小联接爪以及设置在联接爪之间的联接腔(coupling pocket)。
另一个主要在欧洲常用于货车的中心缓冲车钩为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该车钩的钩头也同样具有威力森廓型(Willison profile)。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作为矿车的车钩(coupler)。由于威力森廓型(Willison profile),例如铁路车辆的两个相邻的车体之间也可以使用机械连接,从而将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与SA-3或威力森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连接。
即使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可以直接连接到SA-3或者威力森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从而在两个相邻车体之间形成机械连接,不同车钩(coupler)类型的各自的空气线路联接器(air line coupling)不能兼容,所以用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air line coupler)不能与用于SA-3或威力森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直接连接。
发明内容
在提出的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开始所说类型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该钩头能够与相同设计的对应的车钩的钩头机械连接,从而传递拉力和压力,其中在连接相邻车体的过程中,线路也能够自动地进行连接,特别是气动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
另一个目的就是,本发明的钩头能够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兼容,其中钩头的线路联接器可以直接连接到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而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装置。
这个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改进的优势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加以阐述。
用于开始所述类型的钩头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特征具体在于第一硬化体(a first stiffening body)和第二硬化体,该第一硬化体优选形成为联接角的形式,并设置在大联接爪的区域中,所述第二硬化体优选形成为联接腔的形式,具有与第一硬化体互补的结构,并设置在小联接爪的区域中。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杠杆机构,该杠杆机构用于使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从第一收缩位置自动延伸到在联接面的方向上的第二延伸位置,其中,在钩头与对应的钩头连接的时候,所述杠杆机构可以由与对应的车钩的对应互补结构的硬化体接合的第二硬化体来驱动。
本发明的钩头一方面具有威力森设计(Willison design),另一方面具有基于威力森/SA-3型车钩结构的整体结构,从而确保可以直接机械连接到已知的充分证明的威力森/SA-3设计的钩头。此外,威力森廓型保证本发明的钩头可以直接连接到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除了能够与现有的威力森、SA-3或者AK69e型钩头机械连接之外,根据本发明的钩头的特征在于,设置在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该线路联接器包括联接部,当钩头与对应的车钩的钩头连接时,该联接部可以在联接面的方向上相对于钩头从第一收缩位置移动到第二延伸位置。具体地,当钩头与相同设计的另一钩头连接,当两个钩头之间形成机械连接时,线路联接器的相应的联接部分别自动延伸到第二延伸位置。在第二延伸位置上,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位于两个钩头的共同的垂直中心纵向平面中,所以线路联接器在第二位置上可以直接相互连接。
具体地,在延伸(第二)位置,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的前端区域位于钩头的垂直联接面和垂直纵向截面的交点上。为了确保线路联接器与AK69e型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的连接,线路联接器的前端区域优选位于AK69e型钩头上设置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的水平线路平面的高度上。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第一硬化体,该第一硬化体在钩头的大联接爪的区域沿联接面的方向延伸;和第二硬化体,该第二硬化体在钩头的小联接爪的区域与第一硬化体互补地设置。可以想到,将第一硬化体设置为在联接面的方向上延伸的联接角,将第二硬化体设置为钩头上的联接腔。当钩头与类似的对应的车钩的钩头连接时,设置为联接角形式的第一硬化体设计为容纳在对应的钩头的设置为联接腔的第二硬化体中,同时设置为联接腔的第二硬化体设计为容纳对应的车钩的钩头的设置为联接角的第一硬化体。当然,第一硬化体和第二硬化体的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以的。
重要的是,最后当钩头与相同设计的对应的车钩的钩头连接时,设置在钩头上的硬化体分别设计为与对应的钩头上的相应的硬化体接合。
当钩头和对应的车钩的钩头之间形成机械连接时,为了使设置在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能够相对于钩头自动延伸到第二延伸位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有杠杆机构,因而在连接过程中,这个杠杆机构可以由钩头与对应钩头的对应硬化体接合的第二硬化体来驱动。具体地,当第二硬化体容纳对应的钩头的对应互补结构的硬化体时,杠杆机构的设置为,该杠杆机构将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相对于钩头移动到第二(延伸)位置。
钩头具有与线路联接器的钩头相互作用的这种杠杆机构,该钩头可以与相同结构的对应的钩头连接,其中,在连接过程中,设置在要相互连接的各个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能够自动地延伸到第二连接准备位置。因为各个联接部的前端区域位于钩头的垂直联接面和垂直纵向截面的公共交点上,因而各个联接部彼此相邻对齐,这使得线路联接器能够自动相互连接。
然而,如果具备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杠杆机构的钩头与例如AK69e型对应的车钩的钩头相连,需要考虑的是,一方面,AK69e设计的钩头并不具备相应的杠杆机构,另一方面,这种钩头并不包括在连接过程中能够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硬化体接合并因而驱动杠杆机构的硬化体等。因此,当将钩头连接到AK69e型对应的车钩的钩头时,设置在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通过不同于杠杆机构的机构而延伸到第二连接准备位置。
具体地,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个改进实施方式提供有驱动杠杆,该驱动杠杆与联接部连接,从而将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手动地延伸到在联接面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位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钩头还优选地包括在联接面的方向上延伸的角,该角用于并相应地设计为驱动通常设计为踏板的驱动件,从而在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的连接过程中,将设置在对应的钩头上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的空气联接器部延伸。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钩头,线路联接器设置在钩头下方的平面中并位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的气动制动线路(各个供应线路)的线路高度上。这允许设置在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和AK69e型对应的钩头的气动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直接连接。
在本发明的钩头的优选实现方式中,设置用于使联接部自动延伸的杠杆机构具有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的第一杠杆机构,当钩头与对应的车钩的钩头连接时,具体通过与对应的车钩的钩头的对应互补结构的部件接合的钩头的第二硬化体,该第一杠杆机构可以在水平面内围绕旋转轴线枢转。优选地,另外设置有至少基本上垂直延伸的轴,该轴与第一杠杆元件连接并限定可以在水平面上枢转的第一杠杆元件的旋转轴线。此外,优选地,还设置有可以在水平面内枢转的第二杠杆元件,该第二杠杆元件的一侧与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连接,另一侧与轴连接,所以当第一杠杆元件枢转时,所产生的旋转运动通过轴传递到第二杠杆元件,因此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在联接面的方向上延伸。
第二杠杆元件可以设置为具有第一杠杆臂和与所述第一杠杆臂成角度的第二杠杆臂的枢转杠杆,其中杠杆元件的垂直枢转轴线延伸穿过第一杠杆臂和第二杠杆臂之间的连接区域。这里可以想到,枢转杠杆的第一杠杆臂通过力传递元件连接到轴,其中第一杠杆臂的自由端区域与力传递元件的第一端区域铰接,从而可以在水平面内枢转,力传递元件的第二端区域铰接到与轴连接的杠杆,从而可以在水平面内枢转。因此,第二杠杆臂的自由端区域铰接到线路联接器,从而可以在水平面内枢转。
当然,杠杆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以的。
对于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的设置,钩头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提供通过支撑元件固定到钩头的线路联接器,从而该线路联接器能够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移动。支撑元件可以例如通过螺栓连接而可拆卸地安装在钩头上。也就是说,当然也可以想到通过焊接连接等方式将支撑元件安装在钩头上。
为了使线路联接器可以以预定方式相对于支撑元件移动,本发明钩头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提供有线路联接器,该线路联接器包括车厢元件,该车厢元件可以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撑元件移动,其中,联接部优选弹性安装在车厢元件上,所以在第二延伸位置,联接部的前端区域位于联接面中。
作为空气联接部的联接部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包括联接体和空气联接插入件,该空气联接插入件由联接体保持,并优选地可拆卸地固定到联接体上,该空气联接插入件在朝向联接面的前端区域具有喷嘴密封件。
作为电联接部的联接部的一个优选实现方式包括联接体和电接触插入体,该电接触插入体由联接体保持,并优选地可拆卸地固定到联接体上,该电接触插入体在朝向联接面的前端区域上具有电接触件(electrical contacts)。
至少一个中心件可以设置在联接体的朝向联接面的前端区域,从而使联接部相对于设置在对应的车钩的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的联接部对齐。
为了在车厢元件中弹性安装联接部,优选地联接部包括弹性元件,联接体通过该弹性元件朝向线路平面预紧。
还可以在线路联接器中设置多个联接部,例如用于连接气动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各个主空气供应管路,或者用于连接电信号或者供应线路。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
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钩头的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第一透视图;
图2是根据图1的中心缓冲车钩的第二透视图;
图3是根据图1的中心缓冲车钩的侧视图;
图4是设置在钩头上的线路联接器的沿图3的A-A线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图1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部分截面下侧视图(partly sectional underside view);
图6是根据图1的中心缓冲车钩的俯视图,该中心缓冲车钩处于与同样设计的对应的车钩连接的状态;
图7是根据图1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部分截面下侧视图,该中心缓冲车钩处于与同样设计的对应的车钩连接的状态;
图8是根据图1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的后部的部分透视图;
图9是具有用于空气线路(air line)的第二线路联接器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透视图;
图10是具有用于电线路(electrical line)的第二线路联接器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透视图;
图11是根据图9的中心缓冲车钩的部分截面下侧视图;
图12是根据图9的联接体(coupling body)的部分截面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用于轨道车辆(特别是铁路车辆)的自动中心缓冲车钩(coupling)100的例子,其中,所述中心缓冲车钩100包括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钩头(coupling head)1。
在附图中,中心缓冲车钩100的相同或相当的部件具有相同的参考数字。与中心缓冲车钩100相连的对应的车钩100’(counter-coupling)的相同或者相当的部件同样具有相同的参考数字,而车钩100’的这些参考数字通过添加撇号来加以区别。为了避免重复,对与中心缓冲车钩100相连的对应的车钩100’的相同或相当的部件的描述将予以省略。
在中心缓冲车钩100的所示实施方式中,钩头1设置在联接轴(coupling shaft)2的前端区域上。为了优选通过多向稳定接头(polydirectional stabilizing joint)将所述中心缓冲车钩100铰接到车身的前端(未显示),联接轴2在其车身侧端部区域具有连接装置(linkage)3。
钩头1本身为威力森廓型(Willison profile),因此包括两个刚性联接爪,具体是拉爪(pulling claw)4(下文称为“大联接爪”)和缓冲爪(buffing claw)5(下文称为“小联接爪”)。
威力森型钩头的设计基于威力森/SA-3型车钩结构的设计,其中本发明的钩头1同样使用相应的锁定部(locking part)6,因而使用已知的充分证明的车钩部件来提供机械连接。具体地,钩头1不但能够与相同结构的对应的钩头1’连接,还能够机械连接到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和现有的威力森/SA-3型车钩的钩头,以及FT-Transpact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如图所示,第一硬化体(a first stiffening body)8从大联接爪4朝向联接面T延伸,并且以联接角(coupling horn)的形式朝向联接面T向前突出。翼(wing)10设置在车钩的相反侧,在该侧联接腔(coupling pocket)9形成为第二硬化体。设置为联接角的第一硬化体8的设计和尺寸使其能够很容易地容纳在相似类型的对应的钩头1’的联接腔9’中。具有刚性联接爪4、5的中心缓冲车钩的第一硬化体8和第二硬化体9的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抗弯曲变形的效果(anti-buckling effect)。
线路联接器(line coupler)20;220;320设置在钩头1的下方。如下文将要详细描述的,在钩头1与相同结构的对应的钩头1’的连接过程中,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置为能够从第一收缩位置自动移动到在联接面T相对于钩头1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位置。因此,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计并设置在钩头1上,从而在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第二(延伸)位置上,使得作为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一部分的联接部21;21a、21b的前端区域位于垂直联接面T与钩头1的垂直纵向截面L的交点上。当钩头1与结构相同的对应的钩头1’相连时,这允许线路联接器20、20’;220、20’;320、20’自动连接,因为一方面钩头1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以及另一方面对应的钩头1’的线路联接器20’的联接部21;21a、21b;21’的各个前端区域对齐,从而相互轴向邻接。
如上文已经解释过的,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置在钩头1的下方。特别地,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线路联接器20;220;320通过支撑元件24固定到钩头1上,从而线路联接器20;220;320能够相对于支撑元件24沿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在第一收缩位置和第二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在所示实施方式中,支撑元件24通过螺栓连接刚性地连接到钩头1上。为此,支撑元件24上设置有相应的孔16,以容纳螺栓,其中容纳在孔16中的螺栓与钩头1上对应设置的螺纹孔13接合。除了螺栓连接之外,当然也可以将支撑元件24焊接或者粘接到钩头1上。
当将钩头1连接到相同的对应的钩头1’时,为了实现线路联接器20;220;320相对于刚性安装在钩头1上的支撑元件24从第一收缩位置自动移置到第二延伸位置,可以使用杠杆机构(lever mechanism),该杠杆机构的结构和操作将在下面进行介绍。
具体地,从如图1、图8、图9、图10和图11的图示中可以看出,所述杠杆机构包括第一杠杆元件30,该第一杠杆元件30容纳在设置为联接腔的第二硬化体9的威力森廓型小联接爪5的区域内,从而可以围绕水平面内的旋转轴线枢转。在钩头1和相同的对应的钩头1’之间的连接过程中,对应的钩头1’的设置为联接角的第一硬化体8’滑动到钩头1的设置为联接腔的第二硬化体9中,从而实现安装在联接腔9中的第一杠杆元件30的枢转,以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特别从图8的图示中可以看出,第一杠杆元件30连接到基本上垂直延伸的轴31上,其中该轴31限定有第一杠杆元件30的垂直枢转轴线。在对应的钩头1’的联接角8’滑动到钩头1的联接腔9中的过程中,当第一杠杆元件30在水平面内枢转时,扭矩通过轴31传递到第二杠杆元件32。
如下文中具体参考图5、图7或图11所示,第二杠杆元件可以在水平面中枢转,并且第二杠杆元件的一侧连接到线路联接器20;220;320上,而另一侧连接到轴31上,所以当第一杠杆元件30枢转时,所产生的旋转运动通过轴31传递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因此线路联接器20;220;320从第一收缩位置朝向联接面T移动到第二延伸位置。
具体地,例如从图5或图11的图示中可以看出,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杠杆元件32设置为可以在水平面中枢转的枢转杠杆(pivot lever),该枢转杠杆包括第一杠杆臂32a和与第一杠杆臂32a成角度的第二杠杆臂32b,其中,第二杠杆元件32的垂直枢转轴线延伸穿过第一杠杆臂32a和第二杠杆臂32b之间的连接区域。枢转杠杆32的第一杠杆臂32a通过力传递元件33连接到轴31,如图5或图11所示,所述力传递元件33可以设置为例如杆。设置为枢转杠杆的第二杠杆元件32的第一杠杆臂32a的自由端区域铰接到所述力传递元件33的第一端区域,从而可以在水平面中枢转,力传递元件33的第二端区域铰接到与轴31连接的杠杆34,从而可以在水平面中枢转。
已经说过,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设置为枢转杠杆的第二杠杆元件32的第二杠杆臂32b的自由端区域铰接到线路联接器20;220;320,从而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在与类似的对应的钩头101’机械连接的过程中,该设计的杠杆机构可以使用作用在第一杠杆元件30上的旋转运动,从而使线路联接器20;220;320相对于钩头1朝向联接面T延伸。
从如图5、图7和图11的图示可以看出,在这个实施方式中,与轴31连接的杠杆34设置为具有附加杠杆臂35的枢转杠杆,力传递元件33的第二端区域与杠杆34铰接,从而可以在水平面内枢转,附加杠杆臂35通过拉力弹簧36连接到安装在钩头1上的支撑元件24。因此,在钩头1与类似的对应的钩头1’连接的过程中,拉力弹簧36抵抗第一杠杆元件30传递给轴31的扭矩。这样的结果就是,当断开连接时,也就是当将钩头1从相同的对应的钩头1’分离时,由于通过拉力弹簧36传递到轴31的扭矩,杠杆机构返回到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线路联接器20;220;320位于第一收缩位置。
因此,本发明的钩头1设计为,当该钩头1与相同的对应的钩头1’连接时,不仅能实现钩头1、1’之间的机械连接,还能实现线路联接器20、20’;220、20’;320、20’之间的机械连接。因此,特别是气动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也能自动地相互连接。钩头1的特殊设计还允许钩头1连接到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由之前在说明书导言部分可知,大量的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现在仍然在使用,特别是在运输矿物的铁路货车上。
因为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并不具备类似上述杠杆机构的机构,因而当钩头1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连接时,为了使对应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air line coupler)朝向联接面T自动延伸,根据本发明的钩头1设置有附加装置。
如以图1至图3,图9和图10为例可以看出,钩头1特别设置为包括区域7,该区域7在小联接爪5的区域中沿联接面T的方向突出,下文将所述区域称为“角(horn)”。当对应的钩头与本发明的钩头1连接时,这个角7用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的滑动和垂直对齐。在本发明的钩头1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连接的过程中,角7同时用于驱动设置在对应的钩头上的踏板(pedal),从而该对应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在联接面T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在本发明的钩头1和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之间连接的过程中,朝向联接面T突出的角7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应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在联接面T的方向上的延伸。
由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通常没有装备在与本发明的钩头1连接时可以伸入设置为联接腔的第二硬化体9中的适当的硬化体,因而在本发明的钩头1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机械连接时,杠杆机构没有被驱动,本发明的钩头1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也没有朝向联接面T延伸到第二位置。
但是,为了使线路联接器20;220;320延伸到第二位置,设置有驱动杠杆22,该驱动杠杆22连接到线路联接器20;220;320并能在水平面内枢转(具体由图5、图7和图11的图示可知),从而手动地将线路联接器20;220;320朝向联接面T延伸到第二延伸位置。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案的设置是为了将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置在钩头1上,从而使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联接部21;21a,21b位于AK69e型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的线路高度(line height)上。这允许本发明的钩头1上设置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能够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直接连接(direct coupling)。为此,线路联接器20;220;320通过驱动杠杆22手动连接到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对应的钩头的已经延伸的空气线路联接器上,并且通过锁定螺栓23固定在连接位置上(参见图8)。
当连接空气线路联接器时,本发明的钩头1的特殊结构不需要混合空气联接器(mixed air coupler)等形式的附加装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容易操作。也不再需要混合空气联接器与在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情况中设置在中心缓冲车钩下方而难以接近的空气线路之间的复杂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使用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设计将会在下文中参考图4和图12的图示来进行详细地介绍。
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置在钩头1的下方,优选地位于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气动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的线路高度。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该线路联接器20;220;320通过上述支撑元件24固定,从而可以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24移动。具体地,线路联接器20;220;320包括:车厢元件(carriage element)25,该车厢元件可以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撑元件24移动;和联接部21;21a,21b,该联接部弹性安装(spring-mounted)在车厢元件25上,从而在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第二延伸位置上,联接部21;21a,21b的前端区域位于线路平面中。如上所述,当钩头1与相同构造的对应的钩头1’连接时,线路联接器会自动地延伸到第二位置中。
在这里使用了杠杆机构,该杠杆机构由对应的钩头1’的联接角8’滑动到钩头1的联接腔9中的运动来驱动(具体参照图6所示)。
具体地,第一杠杆元件30安装在钩头1的联接腔9中,从而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在所述滑动运动过程中,第一杠杆元件30枢转,其中因此而产生的旋转运动通过轴31传递到安装在支撑元件24上的枢转杠杆32,从而使该枢转杠杆32可以在水平面中枢转,并且从该枢转杠杆32传递到可以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24移动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而进行线性运动。另一方面,线路联接器20;220;320也可以通过驱动驱动杠杆22而手动地延伸到第二位置中。
从作为空气联接部的实施方式的图4的图示中可以看出,枢转地安装在车厢元件25中的联接部21;21a,21b可以包括:联接体26和空气联接插入件(air coupling insert)27,该空气联接插入件由联接体26保持并优选地可拆卸地固定到联接体26,其中空气联接插入件27在朝向联接面T的前端区域具有喷嘴密封件(nozzle seal)28;28a,28b。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具有电接触件(electrical contact)46的电接触插入件(electrical contact insert)45也可以设置在联接体26中,而不是空气联接插入件27,这可以从联接体26在图10的所示中看出。
具体地,图示实施方式提供空气联接插入件27,该空气联接插入件27设置为支撑喷嘴密封件28;28a,28b的管状部件。如图4和图12所示,空气联接插入件27或者电接触插入件45优选地通过定位器(retainer)15;15a,15b而保持在联接体26中。这种设置还允许喷嘴密封件28;28a,28b在连接状态下进行更换,所以线路联接器20;220;320也可以很容易地在连接状态下进行维护。所需要的仅是拆开定位器15;15a,15b,并将空气联接插入件27向后拉到基本上为U型的支撑元件24的外面。当需要时,可以按照对应相反的顺序,重新安装具有修理过的喷嘴28;28a,28b的空气联接插入件27。
定位器15;15a,15b还防止空气联接插入件27或者电接触插入件45在未连接的状态下围绕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纵向轴线旋转,因此确保线路联接器20,20’;220,20’;320,20’在连接时位于彼此对齐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例如图4和图12所示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实施方式具有:车厢元件25,该车厢元件可以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相对于支撑元件24移动;和联接部21;21a,21b,该联接部可以弹性安装在车厢元件25上。压力弹簧形式的弹性元件19;19a,19b具体地用于支撑联接部21;21a,21b,所述弹性元件使联接体26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上预紧,从而弹性元件19;19a,19b由车厢元件25支撑。因此,弹性元件19;19a,19b设计为,在处于连接状态下连接的线路之间提供充分地接触,例如克服空气压力而将喷嘴密封件28;28a,28b压到对应的钩头的空气线路联接器的喷嘴密封件上,或者在电接触件46的接触表面上施加足够的压力。此外,弹性元件19;19a,19b抵抗连接的空气联接器20,20’;220,20’;320,20’的纵向运动,从而达到机械连接的钩头1,1’的威力森廓型中的等拉力线和等压线(traction and pressure contour)之间的纵向间隙(longitudinal play)的程度。
具体地,在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未连接状态下,弹性元件19;19a,19b预紧在形成于联接头26的前端区域的凸耳(lug)和与车厢元件25相连的凸台(abutment)14之间。当连接线路联接器20;220;320时,凸台14从联接体26上的车厢元件25提升(raise)。然后,联接体26可以径向自由移动,并能够自由地进行连接动作,而没有任何限制,因此防止两个连接的线路联接器20,20’;220,20’;320,20’的接触表面提升(raising),其中,在电信号或供应线路的情况下,所述表面可以例如为空气线路的密封表面或者电接触件46的表面。
在空气线路联接器的实施方式中,空气传输线路18连接在空气联接插入件27的后端区域,其中,该空气传输线路18(如传统的空气线路)为柔性设置(flexibly configured),并且在该空气传输线路的可以连接到车辆(未图示)的空气线路的端部支撑制动管联接头17(brake hose coupling head)。这个设计还确保,当对威力森/SA-3型等的不同车钩进行连接操作时,车辆空气线路可以直接相互连接。
在联接体26中还可以设置附加联接部。图9描述空气线路的第二联接部21b如何设置在线路联接器220中。线路联接器220的这个修改的更多视图可以参考图11和图12。
图10显示另一种修改方式,其中,第二联接部21b属于具有电接触插入件45的电线路的联接部。
具体地,在图9所示的设计中,附加线路(主空气供应管41(HB空气线路41))结合在为该附加线路设置的联接体26。因此,HB空气线路41设置在空气传输线路18下方的联接体26中。
此外,如图10所示,联接体26的模块化设计还可选择地允许,或者除了HB空气线路41之外,集成电数据/信号传输的选择接口。因此,这就为先进货车的未来发展建立负载监测、车列管理、P制动位置的制动(风制动(EP brakes))等的选择。
图9所示的联接单元220在要连接的一侧具有空气联接插入件27,该空气联接插入件具有用于喷嘴密封件28b的相对应的容纳元件,并且联接单元220在朝向车身的另一侧具有适于HB空气线路41的端部。管状空气联接插入件27设置在联接体26中,该联接体设置有对中件(centering member)29,从而捕捉和对齐对应的车钩的线路联接器20’。例如,锁定销连接件43可以用于将部件固定,从而防止其移位。联接体26进而通过压力弹簧19b预紧,并且在连接位置通过可移动的联接部21b来张紧,在未连接位置通过与锁紧螺母44螺栓连接的车厢25来张紧。
当线路联接器20’,220在连接过程中相遇时,车厢25压紧压力弹簧19b。因而,设置于车厢以使空气联接单元张紧的锁紧螺母44从所述车厢提升。联接体26’,26现在通过压力弹簧19’,19b保持在连接位置。这样,压力弹簧的灵活安装能够补偿联接的相对运动,该联接的相对运动来自于在列车运行过程中交替的拉伸载荷和压缩载荷(tensile and compressive loads)而产生的威力森廓型的间隙。
钩头1上的线路联接器220的模块化设计还允许在以后任何时候进行适应性调整。
如上所述,在连接过程联接体100’,200会对齐,在联接位置上空气联接器会启动。
本发明不限于参考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要将此处所公开的所有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Claims (15)

1.自动中心缓冲车钩(100)的钩头(1),该钩头为威力森廓型并具有大联接爪(4)和小联接爪(5),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联接部(21;21a,21b)的线路联接器(20;220;320)设置在所述钩头(1)上,从而连接两个相邻车身之间的线路(18,18’,41),特别是连接气动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和/或信号线路,其特征在于,
优选为联接角形式的第一硬化体(8)设置在所述大联接爪(4)的区域中,优选为联接腔形式的第二硬化体(9)设置在所述小联接爪(5)的区域中,该第二硬化体(9)具有与所述第一硬化体(8)互补的结构;和
还设置有杠杆机构(30,31,32,33,34),用于将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所述联接部(21;21a,21b)从第一收缩位置自动延伸到在联接面(T)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二位置,其中,在所述钩头(1)与对应的钩头(1’)连接的过程中,所述杠杆机构(30,31,32,33,34)能够由与所述对应的钩头(1’)的对应互补结构的硬化体(8’)接合的所述第二硬化体(9)来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头(1),其中,在所述联接面(T)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联接部(21;21a,21b)的前端区域位于所述钩头(1)的垂直纵向截面(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所述联接部(21;21a,21b)设置在所述钩头(1)下方的平面中,并且优选地设置在AK69e型中心缓冲车钩的制动线路和/或供应线路的高度上。
4.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在所述钩头(1)上设置有沿所述联接面(T)的方向突出的角(7),所述角设计为至少与所述对应的车钩的钩头垂直对齐,并且在所述钩头(1)与AK69e型的对应的车钩的钩头连接时,所述角驱动驱动件,从而使设置在所述对应的车钩的钩头上的空气线路联接器延伸。
5.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还设置有与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连接的驱动杠杆(22),用于手动地使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所述联接部(21;21a,21b)延伸到在所述联接面(T)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二位置。
6.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设置有锁定机构(23),用于将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所述联接部(21;21a,21b)锁定于在所述联接面(T)的方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二位置。
7.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杠杆机构(30,31,32,33,34)包括:
第一杠杆元件(30),该第一杠杆元件能够在水平面内旋转,当所述钩头(1)与所述对应的钩头(1’)连接时,所述第一杠杆元件能够在水平面内围绕旋转轴线枢转;
轴(31),该轴至少基本上垂直地延伸,所述轴与第一杠杆元件(30)连接,并限定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的所述第一杠杆元件(30)的所述旋转轴线;和
第二杠杆元件(32),该第二杠杆元件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所述第二杠杆元件的一侧与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的所述联接部(21;21a,21b)连接,所述第二杠杆元件的另一侧与所述轴(31)连接,因而当所述第一杠杆元件(30)枢转时,所产生的旋转运动通过所述轴(31)传递到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从而使所述联接部(21;21a,21b)延伸到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设置为枢转杠杆,该枢转杠杆具有第一杠杆臂(32a)和与该第一杠杆臂(32a)成角度的第二杠杆臂(32b),其中,设置为枢转杠杆的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的垂直枢转轴线延伸穿过所述第一杠杆臂(32a)和第二杠杆臂(32b)之间的连接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钩头(1),其中,设置为枢转杠杆的所述第二杠杆元件(32)的第一杠杆臂(32a)通过力传递元件(33)连接到所述轴(31),其中所述第一杠杆臂(32a)的自由端区域与所述力传递元件(33)的第一端区域铰接,从而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并且所述力传递元件(33)的第二端区域与连接到所述轴(31)的杠杆(34)铰接,从而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以及
其中,所述第二杠杆臂(32b)的自由端区域与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铰接,从而能够在水平面内枢转。
10.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通过支撑元件(24)固定到所述钩头(1),从而能够在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L)上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24)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线路联接器(20;220;320)包括能够在所述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K)上相对于所述支撑元件(24)移动的车厢元件(25),其中,所述联接部(21;21a,21b)为弹性安装,因而在所述联接部(21;21a,21b)的所述第二位置上,所述联接部(21;21a,21b)的前端区域位于所述联接面(T)中。
12.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联接部(21;21a,21b)包括联接体(26)和空气联接插入件(27),该空气联接插入件(27)由该联接体(26)保持并且优选地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联接体(26),该空气联接插入件(27)在朝向所述联接面(T)的前端区域具有喷嘴密封件(28;28a,28b)。
13.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联接部(21;21a,21b)包括联接体(26)和电接触插入件(45),该电接触插入件(45)由所述联接体(26)保持并且优选地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联接体(26),该电接触插入件(45)在朝向所述联接面(T)的前端区域具有电接触体(46)。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钩头(1),其中,在所述联接体(26)的朝向所述联接面(T)的前端区域设置有至少一个对中件(29),从而使所述联接部(21;21a,21b)相对于设置在所述对应的钩头(1’)上的线路联接器(20’)的联接部(21’)对齐。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钩头(1),其中,所述联接部(21;21a,21b)还包括弹性元件(19;19a,19b),所述联接体(26)通过该弹性元件在所述线路平面的纵向方向(K)上预紧。
CN2011100700664A 2010-03-19 2011-03-18 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Active CN1021900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0157092.7 2010-03-19
EP10157092 2010-03-19
EP10172493A EP2371657B1 (de) 2010-03-19 2010-08-11 Kupplungskopf einer automatischen Mittelpufferkupplung
EP10172493.8 2010-08-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90004A true CN102190004A (zh) 2011-09-21
CN102190004B CN102190004B (zh) 2013-12-04

Family

ID=4406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00664A Active CN102190004B (zh) 2010-03-19 2011-03-18 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371657B1 (zh)
CN (1) CN102190004B (zh)
EA (1) EA020280B1 (zh)
GE (1) GEP20146130B (zh)
UA (1) UA101669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0788A1 (zh) * 2014-11-04 2016-05-12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密接式车钩用风管连接器及密接式车钩用风管连接器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2014001206U1 (de) * 2014-02-12 2014-04-15 Voith Patent Gmbh Kupplungskopf einer automatischen Mittelpufferkupplung
DE102017113541A1 (de) 2017-06-20 2018-12-20 Voith Patent Gmbh Kupplungskopf einer automatischen Mittelpufferkupplu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439832A (fr) * 1963-11-22 1966-05-27 Boirault App Dispositif pour l'actionnement de conduites pneumatiques sur attelages automatiques de véhicules
CH425877A (de) * 1961-10-14 1966-12-15 Wsesojuznyi Nii Sheleznodorosh Automatische Kupplung für Eisenbahnfahrzeuge
FR1484616A (fr) * 1964-07-30 1967-06-16 Boirault App Dispositif de jonction des conduites pneumatiques pour attelages automatiques de véhicules de chemins de fer
DE1455242A1 (de) * 1962-03-19 1969-05-08 Midland Ross Corp Eisenbahnwagenkupplung
FR2101987A5 (zh) * 1970-09-04 1972-03-31 Knorr Bremse Gmbh
CN2933998Y (zh) * 2006-08-25 2007-08-15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密接式车钩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28039A1 (ru) * 1959-05-18 1959-11-30 В.В. Островский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соединени тормозных воздушных магистрале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GB1295311A (zh) * 1969-02-25 1972-11-08
FI56509C (fi) * 1972-12-13 1980-02-11 Franco Belge Mat Chemin Fer Automatisk koppling
DE4444881C1 (de) * 1994-12-16 1996-02-22 Bergische Stahlindustrie Kupplungskopf für eine starre automatische Mittelkupplung von Schienenfahrzeug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25877A (de) * 1961-10-14 1966-12-15 Wsesojuznyi Nii Sheleznodorosh Automatische Kupplung für Eisenbahnfahrzeuge
DE1455242A1 (de) * 1962-03-19 1969-05-08 Midland Ross Corp Eisenbahnwagenkupplung
FR1439832A (fr) * 1963-11-22 1966-05-27 Boirault App Dispositif pour l'actionnement de conduites pneumatiques sur attelages automatiques de véhicules
FR1484616A (fr) * 1964-07-30 1967-06-16 Boirault App Dispositif de jonction des conduites pneumatiques pour attelages automatiques de véhicules de chemins de fer
FR2101987A5 (zh) * 1970-09-04 1972-03-31 Knorr Bremse Gmbh
CN2933998Y (zh) * 2006-08-25 2007-08-15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密接式车钩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70788A1 (zh) * 2014-11-04 2016-05-12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密接式车钩用风管连接器及密接式车钩用风管连接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EP20146130B (en) 2014-08-11
EP2371657A1 (de) 2011-10-05
CN102190004B (zh) 2013-12-04
EA201100098A1 (ru) 2011-12-30
EP2371657B1 (de) 2012-10-31
UA101669C2 (ru) 2013-04-25
EA020280B1 (ru) 2014-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7306B2 (en) Hybrid support bracket for railcar air brake hose
US20120068437A1 (en) Coupler head of a coupling device for mechanically connecting two units, particularly vehicle units
CN102190004B (zh) 自动中心缓冲车钩的钩头
MXPA06009745A (es) Acoplador remotamente liberable y mecanismo de recuperacion de manguera para sistema de frenos de aire.
CN212047360U (zh) 自动的牵引连接器和轨道交通运输工具
US20180319233A1 (en) A conversion arrangement
US6565108B1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trailer-pulling assemblies
CN101065282A (zh) 竖直对准的无间隙牵引杆
US7458477B2 (en) Automatic central buffer for a multi-member rail vehicle
CN1907780B (zh) 铁路车辆双系统车钩
US4813555A (en) Vehicle coupler for connecting two or more convertible rail-highway vehicles end-to-end
CA2809081C (en) Assembly for extendable rail-supported vehicle coupler
WO2013182746A1 (en) Rail vehicle
US9114815B2 (en) Assembly for extendable rail-supported vehicle coupler
RU2397882C1 (ru) Тягово-сцеп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автопоезда
US6324993B1 (en) Hydraulic load-shifting device for drawbar
CN103057560A (zh) 轨道车辆车钩适配器
CN115734908A (zh) 货车的耦合器头部中的气动模块和电气模块的安装系统
US2180048A (en) Automatic semitrailer power hoist connection with truck power unit
CN213007437U (zh) 牵引车及运输牵引装置
JP4863363B2 (ja) 車両
US1976978A (en) Service drive mechanism for trailers
KR102599225B1 (ko) 대륙철도차량용 연결기 회전시스템
RU144753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автосцепка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рельсового подвижного состава
CA2492979A1 (en) Hybrid support bracket for railcar air brake ho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