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87572A - Lc滤波器及高频开关模块 - Google Patents
Lc滤波器及高频开关模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87572A CN102187572A CN2009801415447A CN200980141544A CN102187572A CN 102187572 A CN102187572 A CN 102187572A CN 2009801415447 A CN2009801415447 A CN 2009801415447A CN 200980141544 A CN200980141544 A CN 200980141544A CN 102187572 A CN102187572 A CN 1021875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uctor
- electrode
- function
- input
- tonic ch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10—Auxiliary devices for switching or interrupting
- H01P1/15—Auxiliary devices for switching or interrupting by semiconductor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1—Filters for transverse electromagnetic waves
- H01P1/203—Strip line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75—Ladder networks, e.g. electric wave filt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58—Series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66—Parallel LC in series path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6—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03H7/463—Duplexer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4—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 H04B1/48—Transmit/receive switching in circuits for connecting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to a common transmission path, e.g. by energy of transmitt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LC滤波器和高频开关模块。低通滤波器(LPF2)包括串联连接的电感器(DLt1、DLT2)。电感器(DLt1、DLt2)由形成包含了低通滤波器(LPF2)的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内的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此处,电感器(DLt1)包括主功能电极(101)和位于主功能电极(101)两端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103),电感器(DLt2)包括主功能电极(201)和位于主功能电极(201)两端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203)。此处,电感器(DLt1)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和电感器(DLt2)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配置成在俯视层叠体时部分重合,从而形成将所述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202)作为相对电极的电容器(DCc2)。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电感器和电容器的LC滤波器、及具有该LC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
背景技术
当前,便携式电话等的无线通信方式中存在多种标准,对于每一种标准,分别利用不同的频带。例如,如GSM850MHz(接收、发送频带在850MHz附近)、GSM900MHz(接收、发送频带在900MHz附近)、GSM1800MHz(接收、发送频带在1800MHz附近)、GSM1900MHz(接收、发送频带在1900MHz附近)那样,分别利用不同的频带进行接收、发送。在标准下还存在有发送频带和接收频带。
而且,便携式电话等通常不得不用一根天线来对多个频带的信号进行发送、接收。为此,将天线与专利文献1所示的高频开关模块相连接。
专利文献1的高频开关模块对接收、发送第一频率信号和第二频率信号进行切换,上述第一频率信号是通过Tx1端子及Rx1端子进行接收、发送的信号,上述第二频率信号是通过Tx2端子及Rx2端子进行接收、发送的信号。
专利文献1的高频开关模块中,作为功能部,包括双工器DP、开关电路SW1、SW2、低通滤波器LPF1、LPF2。天线与双工器DP相连接,该双工器DP与开关电路SW1、SW2相连接。而且,开关电路SW1的Tx1端子(发送信号输入端子)侧与LPF1相连接,开关电路SW2的Tx2端子(发送信号输入端子)侧与LPF2相连接。
为了构成上述各功能部,在上述高频开关模块中具备组合了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各种LC滤波器。
而且,目前,上述的高频开关模块一般都进行层叠来实现模块化。即,可以在层叠有多层绝缘层的层叠体中,在上述绝缘层间形成预定的电极图案来形成电感器、电容器,也可以在层叠体的上表面安装SAW滤波器、线圈、电容器,从而形成高频开关模块。因此,该高频开关模块的构成要素即LC滤波器也同样由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等形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292073公报
发明内容
当前,对于上述多频带的高频开关模块,还希望能够以一根天线接收、发送多个频带的信号。另外,伴随着安装有该模块的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也要求上述模块小型化。
然而,该高频开关模块具备多个LC滤波器,若要进行处理的频带增加,则根据所增加的数量,LC滤波器的数量也会相应地增加,构成该LC滤波器的电感器及电容器的构成数量也增加。
特别对于发送电路,为了去除来自功率放大器的高次谐波等,采用将多级LC并联谐振电路串联连接在信号传输线上的结构,因此,要进行处理的频带增加会导致需要增加的LC滤波器、电感器、及电容器的数量变得更多。这些电感器、电容器如上述那样由形成于层叠体内的电极图案构成,因此若电感器、电容器的数量增加,则需要相应大小的形成空间,导致难以小型化。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由形成于层叠体内部的电感器及电容器构成的LC滤波器小型化。
(1)本发明涉及LC滤波器,该LC滤波器包括:层叠有多层的绝缘层;至少形成于该多层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以及在层叠方向上与该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相连接的通孔电极,电极图案和通孔电极形成电感器及电容器,从而构成LC滤波器。而且,该LC滤波器的电感器包括:主功能电极,该主功能电极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电极,该输入输出功能电极与该主功能电极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分别配置在不同绝缘层间用来形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的多个电极图案彼此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在该结构中,在沿层叠方向俯视的状态下相重合的、成对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成为电容器的相对电极,夹在该成对的输入输出电极间的绝缘层成为相对电极间的绝缘体(介质)。由此,在信号传输路径上,形成与由存在于上述输出输出电极间的主功能电极构成的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
(2)另外,本发明涉及LC滤波器,该LC滤波器包括:层叠有多层的绝缘层;至少形成于该多层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以及在层叠方向上与该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相连接的通孔电极,电极图案和上述通孔电极形成电感器及电容器,从而构成LC滤波器。该LC滤波器中,具备多个电感器,且该多个电感器在电路上串联连接。多个电感器分别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上述通孔电极形成。而且,串联连接且相邻的第一电感器的电极图案和第二电感器的电极图案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俯视的状态下部分重合。
在该结构中,第二电感器和第一电感器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部分重合。由此,无需另外形成电容器专用的电极就能构成与第一电感器或第二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
(3)另外,本发明的LC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分别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上述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该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而且,第一电感器的与第二电感器相连接的相反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部、和第二电感器的与第一电感器相连接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部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4)另外,本发明的LC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分别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该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而且,第一电感器的主功能部和第二电感器的主功能部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5)另外,本发明的LC滤波器的第一电感器及第二电感器分别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该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而且,第一电感器的与第二电感器相连接的相反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部、和第二电感器的主功能部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这些结构是示出上述(2)所示的第一电感器和第二电感器部分重合的结构的具体例子。例如利用(4)的结构,第二电感器的第一电感器侧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即第一电感器的第二电感器侧的输出输出电极、和第一电感器的与第二电感器相对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重合。由此,无需另外形成电容器专用的电极就能构成与第一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
(6)另外,本发明涉及高频开关模块,该高频开关模块以一根天线来接收、发送分别使用了不同频带的多个信号,包括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包含连接在发送信号的信号路径中的电感器。而且,利用上述(1)的LC滤波器形成该高频开关模块的低通滤波器。
(7)另外,本发明涉及高频开关模块,该高频开关模块以一根天线来接收、发送分别使用了不同频带的多个信号,包括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包含多个串联连接在发送信号的信号路径中的电感器。而且,利用上述(2)~(5)中的任一个LC滤波器形成该高频开关模块的低通滤波器。
在上述结构中,利用上述LC滤波器构成使用层叠体形成的高频开关模块的低通滤波器,从而仅用电感器的图案电极来形成低通滤波器的构成要素即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由此,即使是形成有低通滤波器且需要多个该低通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也能实现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具备由构成层叠体的绝缘层、电极图案形成的电感器及电容器的LC滤波器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的层叠体的图案布线图。
图3是对图1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部分进行放大后的框图,及沿着层叠方向观察构成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中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电感器DLt1、DLt2的部分的放大模式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中的电感器DLt1、DLt2和电容器DCc1在俯视状态下重合的状态,及在现有的未简化电容器DCc2的高频开关模块中的电感器DLt1、DLt2和电容器DCc1、DCc2在俯视状态下重合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2的高频开关模块的层叠体的图案布线图。
图6是沿着层叠方向观察构成实施方式2的高频开关模块的层叠体中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电感器DLt1、DLt2的部分的放大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具备LC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的层叠体的图案电极的布线图,图2的各块表示构成层叠体的各层的图案,(1)~(20)表示以层叠体的下层侧为基准沿层叠方向的第1层(最下层)~第20层(最上层)。此时,(1)是从第1层的下表面侧即层叠体的底面来进行观察的图,其余的(2)~(20)是从第2层~第20层的上表面侧来进行观察的图。此外,图中各层的小圈表示通孔。
在以下说明中,以接收、发送利用下文所示的四种频带的信号的高频开关模块为例进行说明。该高频开关模块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10输入GSM850MHz的发送信号或GSM900MHz的发送信号,从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11输出GSM850MHz的接收信号,从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12输出GSM900MHz的接收信号。另外,高频开关模块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20输入GSM1800MHz的发送信号或GSM1900MHz的发送信号,从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21输出GSM1800MHz的接收信号,从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22输出GSM1900MHz的接收信号。
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1是由多层绝缘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构成的。该高频开关模块1的各电路元件是由形成于各绝缘层的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或由安装于层叠体顶面的分立式元器件实现的。
高频开关模块1包括双工器DPX、开关电路SW1、SW2、低通滤波器LPF1、LPF2、及SAW滤波器SAW1、SAW2。
高频开关模块的双工器DPX包括低通滤波器LPF0和高通滤波器HPF0。低通滤波器LPF0与天线端子ANT和开关电路SW1相连接,使GSM850MHz信号及GSM900MHz信号得以通过,而阻断GSM1800MHz信号及GSM1900MHz信号。另一方面,高通滤波器HPF0与天线端子ANT和开关电路SW2相连接,使GSM1800MHz信号及GSM1900MHz信号得以通过,而阻断GSM850MHz信号及GSM900MHz信号。即,在该双工器DPX的低通滤波器LPF0侧接收、发送GSM850MHz信号及GSM900MHz信号,在高通滤波器HPF0侧接收、发送GSM1800MHz信号及GSM1900MHz信号。
低通滤波器LPF0包括与天线端子ANT和开关电路SW1相连接的电感器Lt1。电感器Lt1与电容器Ct1并联连接,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谐振电路的开关电路SW1侧通过电容器Cu1接地。根据该结构,利用LC滤波器来构成低通滤波器。这些电感器Lt1、电容器Ct1、Cu1由形成于构成该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通孔电极、及绝缘层构成。
高通滤波器HPF0包括串联连接在天线端子ANT和开关电路SW2之间的电容器Cc1、Cc2。这些电容器Cc1、Cc2的连接点通过电感器Lt2及电容器Ct2的串联电路接地。根据该结构,利用LC滤波器来构成高通滤波器。这些电容器Cc1、Cc2、Ct2、及电感器Lt2由形成于构成该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通孔电极、及绝缘层构成。
接着,说明GSM850MHz、GSM900MHz侧电路。
开关电路SW1基于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对将双工器DPX和低通滤波器LPF1导通的发送状态、以及将双工器DPX和SAW滤波器SAW1导通的接收状态进行切换。开关电路SW1由所谓的二极管开关电路构成。构成该二极管开关电路的各电路元件可以由形成于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通孔电极、及绝缘层构成,也可以由安装于层叠体顶面的分立式元器件构成。
低通滤波器LPF1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10相连接,并与开关电路SW1相连接。
低通滤波器LPF1包括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10和开关电路SW1相连接的电感器GLt1。电感器GLt1与电容器GCc1并联连接,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谐振电路的开关电路SW1侧通过电容器GCu1接地。根据该结构,利用LC滤波器构成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LPF1去除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10输入的发送信号(GSM850MHz发送信号或GSM900MHz发送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向开关电路SW1侧输出。
这些电感器GLt1及电容器GCu1、GCc1可以由形成于构成该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通孔电极、及绝缘层构成,也可以由安装于层叠体顶面的分立式元器件构成。
SAW滤波器SAW1包括两个平衡—不平衡型SAW滤波器,使从开关电路SW1以不平衡信号的形式输入的GSM850MHz接收信号得以通过,将其转换为平衡信号,并向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11输出。另外,SAW滤波器SAW1使从开关电路SW1以不平衡信号的形式输入的GSM900MHz接收信号得以通过,将其转换为平衡信号,并向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12输出。
接着,说明GSM1800MHz、GSM1900MHz侧电路。
开关电路SW2基于来自外部的控制信号,对将双工器DPX和低通滤波器LPF2导通的发送状态、以及将双工器DPX和SAW滤波器SAW2导通的接收状态进行切换。开关电路SW2也由所谓的二极管开关电路构成。构成该二极管开关电路的各电路元件可以由形成于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通孔电极、及绝缘层构成,也可以由安装于层叠体顶面的分立式元器件构成。
低通滤波器LPF2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20相连接,并与开关电路SW2相连接。
低通滤波器LPF2包括串联连接在开关电路SW2和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20之间的电感器DLt1、DLt2。电感器DLt1与电容器DCt1并联连接,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谐振电路的开关电路SW2侧通过电容器DCu1接地。另外,电感器DLt2与电容器DCc2并联连接,构成并联谐振电路。该并联谐振电路的开关电路SW2侧(电感器DLt1侧)通过电容器DCu2接地。根据该结构,利用LC滤波器来构成两级低通滤波器。通过上述那样构成两级低通滤波器,能够构成以下低通滤波器:即,一边使GSM1800MHz发送信号及GSM1900MHz发送信号得以通过,一边使这些发送信号的二次谐波及三次谐波的频带获得充分的衰减量。利用该结构,低通滤波器LPF2去除从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20输入的发送信号(GSM1800MHz发送信号或GSM1900MHz发送信号)的高次谐波分量,向开关电路SW2侧输出。
这些电感器DLt1、DLt2及电容器DCc1、DCc2、DCu1、DCc1由形成于构成该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内部的电极图案、通孔电极、及绝缘层构成。
SAW滤波器SAW2包括两个平衡—不平衡SAW滤波器,使从开关电路SW2以不平衡信号的形式输入的GSM1800MHz接收信号得以通过,将其转换为平衡信号,并向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21输出。另外,SAW滤波器SAW2使从开关电路SW2以不平衡信号的形式输入的GSM1900MHz接收信号得以通过,将其转换为平衡信号,并向接收信号输出端子Rx22输出。
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构成下述高频开关模块:即,以一根天线来接收、发送分别利用不同频带的接收信号、发送信号。
接下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1的结构。此外,在以下说明中,详细说明特有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并联谐振电路部分的结构。
高频开关模块1采用层叠有20层绝缘层的结构,为了在各绝缘层实现上述各电路元件,形成有使电极图案及预定的电极图案彼此在层叠方向上相连接的通孔。
图3(A)是对图1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部分进行放大后的框图,图3(B)是沿着层叠方向观察构成高频开关模块1的层叠体中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电感器DLt1、DLt2的部分的放大模式图。
此处,若再次确认低通滤波器LPF2的结构,则低通滤波器LPF2包括两个并联谐振电路100、200。并联谐振电路100、200串联连接在发送信号输入端子Tx20和开关电路SW2之间。并联谐振电路100是电感器DLt1和电容器DCc1的并联电路,并联谐振电路200是电感器DLt2和电容器DCc2的并联电路。
并联谐振电路100的电感器DLt1由形成于绝缘层10、11、12的电极图案、和沿层叠方向导通上述电极图案的通孔电极形成。
电感器DLt1利用上述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层叠方向为轴向的螺旋形状。形成该螺旋形状的部分构成主要产生电感的主功能电极101。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1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10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1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12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3。
并联谐振电路100的电容器DCc1通过将形成于绝缘层16、17的图案电极作为相对电极而形成。
并联谐振电路200的电感器DLt2由形成于绝缘层9、10、11、12的电极图案、和沿层叠方向导通上述电极图案的通孔电极形成。
电感器DLt2利用上述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层叠方向为轴向的螺旋形状。形成该螺旋形状的部分构成主要产生电感的主功能电极201。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2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12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2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9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3。
此处,如图3(B)所示,电感器DLt2的形成于绝缘层12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和电感器DLt1的形成于绝缘层10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在沿层叠方向进行观察的状态下(俯视状态),形成为部分重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俯视状态下的重合部分相对应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和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隔着绝缘层相对。由此,使上述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102成为相对电极,形成分别与电感器DLt2的两端相连接的电容器DCc2。此时,通过调整该重合部分的面积及插入的绝缘层的层数,从而能够调整电容器DCc2的静电电容。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在层叠体内另外形成图案电极,就能够形成构成并联谐振电路200的电容器DCc2。由此,能够节省在层叠体内部形成LC滤波器的空间,从而能实现小型化。其结果是,还能够使具备该LC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小型化。而且,由于能够减少LC滤波器用的电极图案,因此能够提高作为高频开关模块的电极图案的设计自由度。
此外,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从而还能够防止用来形成与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的电极图案配置在电感器的轴上的区域。
图4(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1中的电感器DLt1、DLt2和电容器DCc1在俯视状态下重合的状态的图,图4(B)是表示现有的未简化电容器DCc2的高频开关模块中的电感器DLt1、DLt2和电容器DCc1、DCc2在俯视状态下重合的状态的图。
如图4(B)所示,在现有的高频开关模块中,由于必须以专用的电极图案形成电容器DCc1、DCc2,且基于层叠体内的电极图案的走线、层叠体的小型化等理由,将电容器DCc1、DCc2的专用电极图案配置于不同于电感器DLt1、DLt2的绝缘层中电感器DLt1、DLt2的轴上的区域。若进行所示配置,则因上述电容器DCc1、DCc2的专用电极图案导致电感器的磁通被扰乱,电感器的Q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将电容器DCc1、DCc2的专用电极图案形成在层叠体内的其他部分,但是大多情况下因上述理由而难以形成。
因此,通过使用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1的结构,从而至少无需以专用的电极图案形成电容器DCc2,因此无需以覆盖电感器的轴上的区域的方式配置该电容器DCc2,能够防止上述电感器的特性恶化。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高电感器的特性,只要改变电容器DCc1的专用的电极图案的形成位置即可。此处,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1中,不形成电容器DCc2的专用的电极图案,相比现有的结构,提高了层叠体内的电极图案的设计自由度,因此相比现有的结构,能够容易地改变电容器DCc1的专用的电极图案的位置。
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举出了将低通滤波器LPF2小型化的例子,但是对于低通滤波器LPF0及低通滤波器LPF1也相同,能够利用电感器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来形成与电感器并联连接的电容器。此时,上述低通滤波器LPF0、LPF1中,由于电感器为一个,因此,只要将夹着该电感器的主功能电极的两端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形成为在俯视状态下部分地重合即可。
由此,分别简化由LC滤波器构成的多个低通滤波器,从而能够实现高频开关模块的进一步小型化。
另外,在上式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包括LC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的例子,但是只要是包括并联谐振电路的LC滤波器及包括该LC滤波器的电路,且是由层叠体形成的,都能够应用上述结构。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2的具备LC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与实施方式1所示出的高频开关模块采用相同的电路结构,但层叠体状态下的电路形成图案不同。因而,仅对层叠体的电路形成图案、特别是低通滤波器LPF2的电感器DLt1、DLt2的部分进行说明。
图5是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的层叠体的图案布线图。图6是从层叠方向观察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高频开关模块的层叠体中的低通滤波器LPF2的电感器DLt1、DLt2的部分的放大模式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高频开关模块采用层叠有26层绝缘层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为了在各绝缘层实现上述各电路元件,形成有使电极图案及预定的电极图案彼此在层叠方向上相连接的通孔。
并联谐振电路100的电感器DLt1由形成于上述26层绝缘层构成的层叠体中的绝缘层16、17、18、19的电极图案、和沿层叠方向导通上述电极图案的通孔电极形成。
电感器DLt1利用上述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层叠方向为轴向的螺旋形状。形成该螺旋形状的部分构成主要产生电感的主功能电极101’。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1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16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2’,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1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19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103’。
另一方面,并联谐振电路200的电感器DLt2由形成于绝缘层13、14、15的电极图案、和沿层叠方向导通上述电极图案的通孔电极形成。
电感器DLt2利用上述电极图案及通孔电极,形成以层叠方向为轴向的螺旋形状。形成该螺旋形状的部分构成主要产生电感的主功能电极201’。与该螺旋形状的主功能电极201’相连接且形成于绝缘层13的电极图案构成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另一方面,主功能电极201’的与输入输出功能电极202’相反一侧的端部是与电感器DLT1的连接端,且作为螺旋形状的端部起作用。
此处,如图6所示,电感器DLt2的形成于绝缘层14的主功能电极201’和电感器DLt1的形成于绝缘层16的主功能电极101’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进行观察的状态下(俯视状态)部分重合。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与俯视状态下重合的部分相对应的主功能电极201’和主功能电极101’隔着绝缘层相对。由此,使上述主功能电极201’、101’成为相对电极,形成分别与电感器DLt2的两端相连接的电容器DCc2。此时,通过调整该重合部分的面积及插入的绝缘层的层数,从而能够调整电容器DCc2的静电电容。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在层叠体内另外形成图案电极,就能够形成构成并联谐振电路200的电容器DCc2。即,即使不如实施方式1所示那样,使各电感器的不同于主功能电极部分(螺旋形状部分)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彼此相对,而使各电感器的主功能电极彼此相对,也能形成电容器。此时,可以任一方为主功能电极而另一方为输入输出功能电极。换言之,在形成两个电感器的电极中,只要使形成上述两个电感器的电极图案的任意区域相对即可。
由此,能够节省在层叠体内部形成LC滤波器的空间,从而能实现小型化。其结果是,还能够使具备该LC滤波器的高频开关模块小型化。而且,由于能够减少LC滤波器用的电极图案,因此能够提高作为高频开关模块的电极图案的设计自由度。
附图标记
1高频开关模块
100、200并联谐振电路
DLt1、DLt2电感器
101、101’、201、201’电感器的主功能电极
102、102’、103、103’、202、202’、203、203’电感器的输入输出功能电极
DCc1,DCc2电容器
Claims (7)
1.一种LC滤波器,包括:层叠有多层的绝缘层;至少形成于该多层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以及在层叠方向上与所述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相连接的通孔电极,所述电极图案和所述通孔电极形成电感器及电容器,从而构成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感器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所述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所述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
分别配置在不同绝缘层间用来形成输入输出功能部的多个电极图案彼此形成为沿所述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2.一种LC滤波器,包括:层叠有多层的绝缘层;至少形成于该多层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以及在层叠方向上与所述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相连接的通孔电极,所述电极图案和所述通孔电极形成电感器及电容器,从而构成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所述电感器,且该多个电感器在电路上串联连接,
所述多个电感器分别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所述通孔电极形成,
所述串联连接且相邻的第一电感器的电极图案和第二电感器的电极图案形成为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俯视的状态下部分地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感器及所述第二电感器分别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所述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所述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相连接的相反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与所述第一电感器相连接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部,形成为在沿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感器及所述第二电感器分别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所述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所述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主功能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主功能部形成为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C滤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感器及所述第二电感器分别包括:主功能部,该主功能部由形成于多层绝缘层间的多个电极图案及所述通孔电极形成;以及输入输出功能部,该输入输出功能部与所述主功能部的两端相连接,分别由形成于不同绝缘层间的电极图案构成,
所述第一电感器的与所述第二电感器相连接的相反一侧的输入输出功能部、和所述第二电感器的主功能部,形成为在沿所述层叠方向俯视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
6.一种高频开关模块,以一根天线来接收、发送分别使用了不同频带的多个信号,具备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包含连接在发送信号的信号路径中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LC滤波器来形成所述低通滤波器。
7.一种高频开关模块,以一根天线来接收、发送分别使用了不同频带的多个信号,具备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包含多个串联连接在发送信号的信号路径中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
利用权利要求2至5的任一项所述的LC滤波器来形成所述低通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8269028 | 2008-10-17 | ||
JP2008-269028 | 2008-10-17 | ||
PCT/JP2009/067602 WO2010044373A1 (ja) | 2008-10-17 | 2009-10-09 | Lcフィルタおよび高周波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7572A true CN102187572A (zh) | 2011-09-14 |
CN102187572B CN102187572B (zh) | 2014-09-10 |
Family
ID=42106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41544.7A Active CN102187572B (zh) | 2008-10-17 | 2009-10-09 | Lc滤波器及高频开关模块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778423B2 (zh) |
CN (1) | CN102187572B (zh) |
WO (1) | WO2010044373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6724A (zh) * | 2013-11-25 | 2014-02-26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设备及其微带滤波器 |
CN108390658A (zh) * | 2017-02-03 | 2018-08-1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层叠型电子部件以及层叠型lc滤波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6738B2 (ja) * | 2010-07-27 | 2014-06-11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56208A (ja) * | 1988-12-16 | 1990-10-17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チップコイル |
CN1404333A (zh) * | 2001-09-06 | 2003-03-1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Lc滤波器电路、层叠型lc复合部件、多工器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
US20040248539A1 (en) * | 2003-06-05 | 2004-12-09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JP2005303419A (ja) * | 2004-04-07 | 2005-10-2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ダイプレクサ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56207A (ja) * | 1989-03-29 | 1990-10-17 | Murata Mfg Co Ltd | Lc複合部品 |
-
2009
- 2009-10-09 WO PCT/JP2009/067602 patent/WO201004437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10-09 JP JP2010533884A patent/JP5778423B2/ja active Active
- 2009-10-09 CN CN200980141544.7A patent/CN10218757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256208A (ja) * | 1988-12-16 | 1990-10-17 | Murata Mfg Co Ltd | 積層チップコイル |
CN1404333A (zh) * | 2001-09-06 | 2003-03-1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Lc滤波器电路、层叠型lc复合部件、多工器以及无线通信装置 |
US20040248539A1 (en) * | 2003-06-05 | 2004-12-09 |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 High-frequency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JP2005303419A (ja) * | 2004-04-07 | 2005-10-27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ダイプレクサ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6724A (zh) * | 2013-11-25 | 2014-02-26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设备及其微带滤波器 |
CN103606724B (zh) * | 2013-11-25 | 2016-09-07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设备及其微带滤波器 |
CN108390658A (zh) * | 2017-02-03 | 2018-08-10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层叠型电子部件以及层叠型lc滤波器 |
CN108390658B (zh) * | 2017-02-03 | 2021-07-09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层叠型电子部件以及层叠型lc滤波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87572B (zh) | 2014-09-10 |
JP5778423B2 (ja) | 2015-09-16 |
JPWO2010044373A1 (ja) | 2012-03-15 |
WO2010044373A1 (ja) | 2010-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10357B (zh) | 定向耦合器 | |
CN1945987B (zh) | 用于连接天线的双工器 | |
EP2040377B1 (en) | Branch circuit, high frequency circuit and high frequency module | |
US7612634B2 (en) | High frequency module utilizing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signal paths | |
EP2302814B1 (en) | High-frequency switch module | |
CN101662267B (zh) | 分路滤波器、半导体集成电路器件和通信移动终端 | |
CN101375515B (zh) | 复合高频部件及移动通信装置 | |
CN101542925B (zh) | 高频部件 | |
CN102437863B (zh) | 高频模块 | |
CN104348442A (zh) | 高频模块 | |
CN105453429A (zh) | 高频模块 | |
US20110074527A1 (en) | Layered bandpass filter | |
CN104737452A (zh) | 高频模块 | |
US20130141180A1 (en) | High-frequency module | |
US20040095212A1 (en) | Filter, high-frequency modu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filtering method | |
CN102187572B (zh) | Lc滤波器及高频开关模块 | |
CN204244192U (zh) | Lc滤波器电路及高频模块 | |
US20160359470A1 (en) | Ladder-type filter, duplexer, and module | |
US11190161B2 (en) | Filter device | |
EP1919027B1 (en) | Antenna switching circuit with band pass filter and harmonics suppression | |
JPWO2012102284A1 (ja) | 送信モジュール | |
JPWO2005046070A1 (ja) |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 |
KR100332889B1 (ko) | 이동통신용 듀얼폰 단말기의 원칩화된 출력파워 제어장치및 그 제조방법 | |
CN106134075A (zh) | 高频模块 | |
TWI540850B (zh) | 無線通訊裝置與其濾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