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4600B -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4600B
CN102174600B CN 201010624057 CN201010624057A CN102174600B CN 102174600 B CN102174600 B CN 102174600B CN 201010624057 CN201010624057 CN 201010624057 CN 201010624057 A CN201010624057 A CN 201010624057A CN 102174600 B CN102174600 B CN 102174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liquid
lactic acid
acid
continuously fer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62405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4600A (zh
Inventor
李荣杰
崔刚
杨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BCA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Engineering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62405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74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74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4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4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该方法以农作物废弃物糖化液为碳源通过乳酸菌(Lactobacillus)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一次接种增殖,菌体多次重复利用,减少了菌种制备的工作量,简化了发酵工艺,降低了劳动强度;另外,菌种经过连续发酵驯化,L-乳酸发酵周期由50~55小时缩短至24~30小时,L-乳酸的发酵强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50%以上。本发明过程简单,连续性强,易应用于工业生产,可显著降低L-乳酸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学名α-羟基丙酸,在分子结构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因此乳酸存在两种异构体,即L-(+)乳酸和D-(-)乳酸。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工原料,L-乳酸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现代农业、日用化工、有机化工等领域,覆盖大量产品。
乳酸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碳水化合物发酵得到,但是基于发酵法能够专一性地得到L-乳酸或D-乳酸,因此发酵法被广泛用于L-乳酸的生产。乳酸杆菌发酵生产乳酸具有光学纯度高、发酵强度显著提高等特点,因此,利用乳酸杆菌发酵生产乳酸成为大规模生产L-乳酸的趋势。
目前用于L-乳酸生产的原料主要有淀粉、糖蜜、乳清水等。为了降低L-乳酸的制备成本,提高乳酸生产质量,国内外对乳酸生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价原料的开发利用、提高发酵强度、优化乳酸分离提取工艺这三个方面。
农作物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玉米芯等可作为低价原料的开发对象。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也是玉米纤维资源浪费大国,仅玉米芯每年就浪费掉1000万吨,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乳酸生产发酵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以农作物废弃物的糖化液为碳源,利用乳酸菌(Lactobacillus)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具体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农作物废弃物粉碎后,采用稀碱液、稀酸液、纤维素酶依次处理,制得含糖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糖化液;
2)将乳酸菌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5~10%,发酵温度为30~50℃,200rpm进行厌氧搅拌发酵;当乳酸含量不再增加时发酵结束,停止搅拌,放出80%~85%体积的发酵液,补入新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连续循环发酵5~10批次作为一代;其中,以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一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总糖10%、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
3)以上一代的发酵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新鲜的发酵培养基中,按步骤2)的方法连续发酵5~10批次;连续发酵驯化3~4代;其中,以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二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总糖15%、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以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三或四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总糖20%、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
如无特别说明,本发明培养基中未注明的其它成分为水。
所述农作物废弃物包括但不限于作物秸秆、玉米芯等。
所述步骤1)制备糖化液的方法为,于反应器中按固液比1∶4~6(w/w)向粉碎的农作物废弃物中加入2%(w/v)的稀碱液,封口后在125℃条件下加热处理50分钟,所得浆液在2000rpm离心机内离心;所得固相经水洗后加入容器中,按固液比1∶5~8(w/w)加入2%(v/v)的稀酸液,调节温度到50℃处理1h,再按照20单位/g纤维素加入纤维素酶,搅拌转速100rpm,酶解时间控制在60~70小时。
所述稀碱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稀酸液可以是盐酸、硫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优选的发酵条件是:按8%的接种量接入乳酸菌种子液,在35~45℃、200rpm厌氧条件下发酵,发酵至乳酸含量不再增加,结束发酵。
其中,乳酸菌种子液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平板培养:将乳酸菌种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中,30℃培养40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将平板培养的乳酸菌种接种到种子液体培养基中,38℃厌氧培养20小时,摇床转速200rpm,检测OD600为4.0。
其中,以上述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平板培养使用的活化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制为:总糖1%、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
其中,以上述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摇瓶种子培养使用的液体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制为:总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硫酸锰0.003%。
本发明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以大量的农作物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备L-乳酸,显著降低L-乳酸的生产成本,其产业前景非常广阔。
(2)采用乳酸菌(Lactobacillus 1.2131)一次接种增殖,菌体多次重复利用生产L-乳酸,减少菌种制备,简化发酵工艺,降低劳动强度。
(3)菌种经过连续发酵驯化,L-乳酸发酵周期由50~55小时缩短至24~26小时,L-乳酸的发酵强度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了50%以上。
(4)本发明不仅实现了秸秆糖化液连续发酵生产乳酸的目的,而且在发酵过程中达到了驯化菌种的目的,过程简单,连续性强,易于工业放大应用于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农作物废弃物糖化液的制备
将玉米芯粉碎,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按固液比1∶5(w/w)的比例加入2%(w/v)的NaOH,封好口后,在125℃条件下加热处理50分钟,得到的浆液在2000rpm离心机内离心,离心后的黑液经膜处理以回收其中的碱;所得固相经水洗后加入容器中,按固液比1∶6(w/w)加入2%(v/v)的稀HCl,调节温度到50℃处理1h,再按照20单位/g纤维素加入纤维素酶,搅拌转速100rpm,酶解时间控制在65小时,酶解终点后,将料液离心过滤,液相为酶解糖液,利用DNS法测酶解液的总糖浓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及木糖浓度。结果总糖浓度达10~20%(w/v)。
实施例2第一代L-乳酸连续发酵
以乳酸菌(Lactobacillus 1.2131)(购自中科院微生物所)为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发酵过程。
对于保藏的乳酸菌,首先经过如下过程制备种子液:
平板培养:将乳酸菌种接种活化培养基中,30℃培养40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将平板培养的乳酸菌种接种到种子液体培养基中,38℃厌氧培养20小时,摇床转速200rpm,检测OD600为4.0。
其中,以实施例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平板培养使用的活化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制为:总糖1%、酵母膏0.5%、蛋白胨0.5%、琼脂2%;
其中,以实施例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摇瓶种子培养使用的液体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制为:总糖3%、酵母膏0.5%、蛋白胨0.5%、玉米浆0.5%、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镁0.06%、硫酸锰0.003%。
通过上述培养得到发酵种子液,检测种子液OD600为4.0即可。
以实施例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一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为:总糖10%、酵母膏0.3%、牛肉膏0.4%、磷酸二氢钾0.04%、磷酸氢二钾0.04%、氯化钠0.02%、硫酸镁0.05%、碳酸钙4%。
L-乳酸连续发酵:将发酵种子液中的乳酸菌(Lactobacillus1.2131)接种至上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8%,在40℃、200rpm进行厌氧搅拌发酵;发酵至乳酸含量不再增加,结束发酵,停止搅拌,放出5/6体积的发酵液,补入上述配方新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连续循环发酵10批次,发酵周期为50~55小时,平均53小时。
实施例3第二代L-乳酸连续发酵
使用实施例2中发酵10批次后的乳酸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其中,以实施例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二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为:总糖15%、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在40℃、200rpm进行厌氧搅拌,连续发酵;发酵至乳酸含量不再增加,结束发酵,停止搅拌,放出5/6体积的发酵液,补入新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连续循环发酵10批次,发酵周期为40~45小时,发酵周期缩短为平均42小时。
实施例4第三代L-乳酸连续发酵
使用实施例3中发酵10批次后的乳酸菌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其中,以实施例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三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为:总糖20%、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在40℃、200rpm进行厌氧搅拌,连续发酵;发酵至乳酸含量不再增加,结束发酵,停止搅拌,放出5/6体积的发酵液,补入新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再连续循环发酵10批次,发酵周期为26~32小时,发酵周期缩短为平均28小时。
实施例5第四代L-乳酸连续发酵
使用实施例4中发酵10批次后的乳酸菌接种至实施例4所述发酵培养基中,在40℃、200rpm进行厌氧搅拌,连续发酵;发酵至乳酸含量不再增加,结束发酵,停止搅拌,放出5/6体积的发酵液,补入新发酵培养基继续循环发酵20批次,发酵周期为24~30小时;发酵周期缩短为平均25小时。
上述四代连续发酵培养的结果表明,在经过三代连续发酵培养驯化后,菌种就能基本保持其发酵特性,菌种性能比较稳定,可作为进一步连续发酵生产的菌种。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农作物废弃物粉碎后,采用稀碱液、稀酸液、纤维素酶依次处理,制得含糖质量百分比为10%~20%的糖化液;
2)将乳酸菌(Lactobacillus)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接种量5~10%,发酵温度为30~50℃,200rpm进行厌氧搅拌发酵,当乳酸含量不再增加时发酵结束,停止搅拌,放出80%~85%体积的发酵液,补入新发酵培养基继续发酵,按上述步骤连续发酵5~10批次作为第一代;其中,以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一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总糖10%、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
3)以上一代的发酵液按5~10%的接种量接种到新鲜的发酵培养基中,按步骤2)的方法连续发酵5~10批次;连续发酵驯化3~4代;其中,以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二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总糖15%、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以步骤1)制得的糖化液为碳源,第三或四代连续发酵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总糖20%、酵母膏0.2%~0.4%、牛肉膏0.3%~0.5%、磷酸二氢钾0.03%~0.05%、磷酸氢二钾0.03%~0.05%、氯化钠0.02%~0.03%、硫酸镁0.04%~0.06%、碳酸钙3%~5%;
所述乳酸菌为Lactobacillus 1.2131,购自中科院微生物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作物废弃物为秸秆或玉米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1)糖化液的制备方法为,按固液重量比1∶4~6向粉碎的农作物废弃物加入重量体积比为2%的稀碱液并置于反应器中,封口后在125℃条件下加热处理50分钟,所得浆液于2000rpm离心;所得固相经水洗后加入容器中,按固液重量比1∶5~8加入体积比为2%的稀酸液,调节温度到50℃处理1小时,再按照20单位/g纤维素加入纤维素酶,搅拌转速100rpm,酶解时间控制在60~70小时,将料液离心过滤,液相为酶解糖化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氨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液为盐酸、硫酸、醋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温度为35~45℃。
CN 201010624057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Active CN102174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24057 CN102174600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624057 CN102174600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600A CN102174600A (zh) 2011-09-07
CN102174600B true CN102174600B (zh) 2013-04-17

Family

ID=44517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624057 Active CN102174600B (zh) 2010-12-31 2010-12-31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74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1649A (zh) * 2015-11-02 2016-02-17 济南国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生产γ-氨基丁酸的方法
CN105734094A (zh) * 2015-11-09 2016-07-06 南通蛇类治疗研究所 玉米芯棒棉仔壳生产富硒锗l-乳酸木糖工艺
CN105417851B (zh) * 2015-11-19 2018-08-21 威海汉邦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印染废水处理方法及其复合生物絮凝剂制备方法
CN105779515B (zh) * 2016-04-27 2019-05-03 东华大学 一种连续发酵制备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242A (zh) * 2007-10-18 2008-05-0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及其专用凝结芽孢杆菌
CN101544993A (zh) * 2009-01-21 2009-09-30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凝结芽孢杆菌CGMCC No.2602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01736042A (zh) * 2010-01-08 2010-06-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3242A (zh) * 2007-10-18 2008-05-0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及其专用凝结芽孢杆菌
CN101544993A (zh) * 2009-01-21 2009-09-30 江苏省苏微微生物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用凝结芽孢杆菌CGMCC No.2602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01736042A (zh) * 2010-01-08 2010-06-16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生产l-乳酸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产L- 乳酸的菌种的筛选及L-乳酸生产新途径;杨萍等;《食品科学》;20091231;第30卷(第3期);184-187 *
大豆秸秆酶水解及L-乳酸发酵;徐忠等;《化工学报》;20041130;第55卷(第11期);1849-1852 *
徐忠等.大豆秸秆酶水解及L-乳酸发酵.《化工学报》.2004,第55卷(第11期),1849-1852.
木聚糖乳酸代谢菌的选育及秸秆CBP固态发酵乳酸的研究;李倩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231;全文 *
李倩倩.木聚糖乳酸代谢菌的选育及秸秆CBP固态发酵乳酸的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全文.
杨萍等.产L- 乳酸的菌种的筛选及L-乳酸生产新途径.《食品科学》.2009,第30卷(第3期),184-187.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4600A (zh) 201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5584B (zh) 农作物秸秆生物转化制备琥珀酸工艺
CN103898032A (zh) 复合菌剂及其应用以及利用其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01638673B (zh) 一种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方法
CN101603065A (zh) 一种利用纤维素复合酶系生产葡萄糖和纤维二糖的方法
CN101608192B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生产丁二酸的方法
CN102174433A (zh) 一株高抗逆性贝氏梭菌及其应用
CN103103224A (zh) 一种高温条件下由木质纤维素生产高浓度乳酸的方法
CN109097417B (zh) 提高木质纤维素糖化效率的全菌糖化方法
CN102174600B (zh) 一种连续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02168113B (zh) 一种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的方法
CN103409382A (zh) 一种增强黄孢原毛平革菌固态发酵中木质素降解的技术
CN103952447B (zh) 一种利用厌氧条件下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
CN112481316B (zh) 一种强化厌氧混合菌群发酵秸秆制备丁酸的阴极电发酵方法
CN102268379B (zh) 一种毛栓菌及其产纤维素酶的方法
CN105779328A (zh) 一种热纤梭菌的培养方法
CN109161566B (zh) 一种利用玉米芯全组分生产丁酸的方法
CN109536565A (zh) 一种利用热解糖高温厌氧菌和产琥珀酸放线杆菌混菌发酵生产丁二酸的方法
CN103451162A (zh) 一种米曲霉分泌制备锰过氧化物酶的方法
CN114196588B (zh) 一种嗜热厌氧琥珀酸梭菌株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产琥珀酸的方法
CN102286572A (zh) 一种以秸秆为原料制备可发酵糖液的方法
CN112501218B (zh) 一种利用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生产l-乳酸的方法
CN102286547B (zh) 一种半连续发酵生产生物丁醇的方法
CN102051385B (zh) 橡实粉发酵生产乳酸的方法
CN110964754B (zh) 一种降低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丁二酸发酵副产物比例的方法
CN103343156A (zh) 一种纤维质原料固态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