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1105A - 具有内折面板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 Google Patents

具有内折面板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1105A
CN102171105A CN2009801359714A CN200980135971A CN102171105A CN 102171105 A CN102171105 A CN 102171105A CN 2009801359714 A CN2009801359714 A CN 2009801359714A CN 200980135971 A CN200980135971 A CN 200980135971A CN 102171105 A CN102171105 A CN 102171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packing box
invagination
faceplate
folding p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9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蒂莫西·康罗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rasol IPS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rasol IP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rasol IPS Ltd filed Critical Parasol IP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71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11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3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having bodies formed by folding and interconnecting two or more blanks each blank forming a body part, whereby each body par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outside face of the box, carton or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2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up portions connected to a central panel from all sides to form a container body, e.g. of tray-like form
    • B65D5/24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up portions connected to a central panel from all sides to form a container body, e.g. of tray-like form with adjacent sides interconnected by gusset folds
    • B65D5/248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by folding-up portions connected to a central panel from all sides to form a container body, e.g. of tray-like form with adjacent sides interconnected by gusset folds and at least one side being extended and doubled-over to enclose the adjacent gusset fla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4204Inspection openings or wind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42Details of containers or of foldable or erectable container blanks
    • B65D5/4212Information or decoration elements, e.g. content indicators, or for mailing
    • B65D5/4216Cards, coupons or the like formed integrally with, or printed directly on, the container or lid
    • B65D5/422Cards, coupons or the like formed integrally with, or printed directly on, the container or lid as an extra panel or panels folded against or inside the contain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ton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包装盒及与其相关的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底部分、上盖部分缘及内折面板部分。底部分包括了底面板(A2)、相对着的后面板(A3)及前面板(A1)及相对着的侧面板(D3,E3),其中的前面板、后面板及侧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底面板。上盖部分包括了上盖面板。内折面板部分包括了后面板,其中的内折面板部分与上盖部分分别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后面板。

Description

具有内折面板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重复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背景技术
一个包装盒由产品生产以至整个销售过程均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并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包装盒的体积与重量正影响着运输与储存的成本效益,特别在零售店铺与商业楼宇方面,本发明能大大的节省其储存空间。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高质量设计及多功能的用途,更能为各企业提高其品牌形象。
一般典型的盒子、盖子和内托在运输和储存时需占用大量的空间与位置。此外,产品与包装的运输费用一般以体积与重量作为成本计算,其中的运费还占用了大量的多余空间。为了节省一个或多个已知包装的缺点所浪费的空间及其所带来的缺点,及提高其运输与储存时的成本效益,本发明提出了既简单又能迅速成形及可重新折叠的平面包装盒。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以简单而快速的方法,在重复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的过程中,更不需要添加任何粘合剂。
针对以上各点,本发明的各部分要点如下:
本发明于扁平及折起成形的不同状态下,均可分为以下三大部分;底部分、上盖部分与内折面板部分。其中的底部分包括了底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及前后面板之间的侧面板,侧面板直接与底面板连接。上盖部分包括上盖面板与上盖前面板。内折面板部分包括内折前面板、内折后面板及内折底板。其中内折面板部分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直接与底部分的后面板连接。
本包装盒在装配过程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有一个连接面与底部分的后面板连接,当两者连接起来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与底部分的后面板会面对面碰接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正好为成形后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后面板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与底部分的后面板连接。具体来说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的边缘与底部分后面板的边缘连接。更具体一点来说明,当两者连接起来后,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刚好与底部分的后面板的内面碰接起来。上盖部分包括了上盖前面板与上盖面板连接,当本发明折起成形后,上盖部分的前面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重迭,包装盒便会完全的封闭起来。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与内折后面板连接。具体来说明,内折面板部分的底板与内折面部分的后面板的以一条折线连接。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的边缘与底部分的后面板的边缘连接。
本包装盒在装配过程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有一个连接面与底部分的后面板连接。当两者连接起来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与底部分的底板会面对面碰接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折面板部分的底面板正好为成形后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底板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连接。具体来说明,内折面板部分的前面板的边缘与底部分的前面板的边缘连接。更具体一点来说明,当两者连接起来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会面对面碰接起来。
本包装盒在装配过程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有一个连接面与底部分的前面板连接。当两者连接起来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会面对面碰接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内折面板部分的前面板正好为成形后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前面板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本包装盒更包括了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分别为第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第二对可折的侧边折板、第三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和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具体来说明,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与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侧面板直接相连在一起,另一端则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换句话说,两块底部分的侧面板是透过这分别两组可折的侧边折板(第一对与第二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及第三对与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起来并产生相互活动起来。更具体一点来说明,第一对及第三对的可折的侧边折板的边缘连接到底部分的前面板内的内面的边缘,相对的情况下,第二对及第四对的可折的侧边折板的边缘连接到底部分的后面板内的内面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左右两块底部分的侧面板,每一块底部分的侧面板依靠一组两对可折的侧边折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起来。
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均由两块对角的直角三角形组成起来,两者之间以一条对角折线把斜边与斜边连接着。在这一结构的活动情况下,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跟两组底部分的侧面板不单止有互相连接的效果,当本包装盒在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时,更能发挥动作互相牵连的效果。
本包装盒在装配过程中,两组底部分的侧面板的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的对角的直角三角形分别躺在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的内面部分。在底部分的装配过程中,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互相相对,两组底部分的侧面板互相相对。每一组底部分的侧面板的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都以已组装的底部分的每个角落作定位。更具体一点来说明,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均与已组装的底部分的每个角落重迭相连。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每一对底部分的侧面板包括其可折的侧边折板与底部分的底面板连接,并连接于其相对的位置上。每一组两端的可折的侧边折板的最外面的对角的直角三角形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另外两个对角的直角三角形则存在于最外面的对角的直角三角形与底部分的侧面板之间。透过各组对角的直角三角及其对角折线的作用下,底部分的侧面板能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在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时,会达到互相牵连的效果。
在装配过程中,底部分的侧面板有一个连接面与底部分的底面板连接,两端的可折的侧边折板则从该折线起的对角的直角三角形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的内壁连接。该可折的侧边折板的边长大约相同于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的边长。基于每一组可折的侧边折板均有一个对角的直角三角透过折线把本身的底部分的侧面板与底部分的前面板或后面板连接着,当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可折的侧边折板对折起时,底部分的前面板及/或后面板会相应地提高。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每一组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可折的侧边折板跟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其原理是透过一种可重复释放安装的方法。具体一点来说明,这个可重复释放安装的方法可以是一个钩子、一组鸡眼及有相关原理的附件,重点是这一方法需要是非永久性固定的连接着或粘着。在一般的替代实施方案中,该附件被却永久性固定或粘着。
两组相对的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内壁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于底部分的底面板。具体一点来说明,两组相对的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内壁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于或近乎于底部分的底面板两旁的边缘上。当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于或近乎于相应的底部分的底面板两旁的边缘上时,两组相对的底部分的侧面板正正以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于底部分的底面板的内壁上。
本发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会增至两块,作为上下或左右打开的用途。具体一点来说明,新增的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于底部分的前面板。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当该包装盒完成组装后,第一与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将会邻接。通过这种方式,组装后的包装盒将会有两块独立的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
本发明在首选配置中,上盖部分及底部分的各面板的分配如下:上盖部分的前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于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其后,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再连接于底部分的后面板。之后,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再连接底部分的底面板。最后,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再连接于底部分的前面板。
本发明在不同的实施方案中,底部分的前面板将会增加一块底部分的内前面板以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当该包装盒完成组装后,底部分的内前面板将会依靠着底部分的前面板的内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底部分的内前面板正好为成形后的包装盒的装盒的底部分的前面板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上盖部分及底部分的各面板在折叠后(扁平状态)的包装盒共享着同一组纵向(长度方向)的轴线为折叠方向。本发明在增加了底部分的内前面板的方案中,底部分的内前面板将会与底部分的前面板共同使用着一块覆盖层。另外,底部分的内前面板亦有自身的独立的覆盖层。
本发明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各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透过一条折线连接着。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的两端的共享折线是靠包装盒的物料本身连接着。具体一点来说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的两端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在替代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将会被一块内折覆盖层覆盖着。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块内折覆盖层可使两块独立分开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使两者彼此紧靠。
在首选的配置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与底部分的后面板的尺寸大致相同,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与底部分的底面板的尺寸大致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内折面板部分完全整地覆盖着包装盒底部分的各条折线,从而提供一个整洁,高质量的产品。
本发明在首选配置中,上盖部分、底部分及内折面板部分是连接为一体的,建议是至少有一个覆盖层。
由于其坚固的结构,在包装盒的组装过程中以至完全折叠为扁平状态下,包装盒的底部分是一直维持着直立的设置位置。这一种特性为最终使用者在包装盒重新使用和重新折叠时,提供更为方便灵活的组装过程。这种快速、灵活、方便而且不需添加任何其它黏合剂的组装过程,最终使用者能以最短的时间及最少的时间进行装配或拆卸。
本包装盒其坚固的结构能使底部分一直维持着直立的设置位置,无论上盖部分是在打开或闭上的情况下,与此同时,底部分的各条折线及各结组构均被内折面板部分完全地隐藏起来。这提供了一个美观的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而且本包装的设计更是为了尽量减少结构边缘和内部边缘外露,所有的内部边缘与结构均被覆盖层所覆盖。
本发明所提及到的顶部、底部、背面、正面、侧面或类似的用语,并不是作为界定或暗示包装盒的任何特定方向,而这些术语是为了帮助有经验或相关的技术人员来理解本发明。
经过完整的组装过程后,及上盖与底部分完全的闭上时,本发明将会组成一个平行六面体盒子。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在组装过程中及经过完整的组装过程后的包装盒,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依靠着底部分的后面板,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则依靠着底部分的底面板。在这样的情况下,内折面板部分正好为成形后的包装盒的底部分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包装盒在折叠后(扁平状态)的首选状态下,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及内折底板(如果存在)依靠着包装盒的上盖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扁平状态)折叠后的包装盒只占用少的空间,因为折叠后的包装盒上盖与底部分紧密的相互依靠在一起,这简易而且方便于运输,并且能防止内折面板部分产生损坏。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展示中,上盖部分与底部分的各面板是各自彼此分开的。
在替代实施方案中,底部分的部分或全部的面板和/或上盖部分的部分或全部的面板可能会被连接在一起。具体一点来说明,包装盒的一块或多于一块面板可能会通过折线使彼此连接在一起。
在进一步的替代实施方案中,底部分的部分或全部的面板和上盖部分可能会彼此成为一体。具体一点来说明,各部分的面板可能会彼此成为一体,面板与面板之间是以一条折线所分隔。本发明的包装盒的这一折线可以定义为一道折痕、一个记号、一个打孔或以其它方式出现。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可折叠的包装盒最少有一块覆盖层。
首选的覆盖层是一种柔韧的物料。具体一点来说明,覆盖层是薄薄的一块而柔韧的纸质物料。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该覆盖层是一张复合的纸质物料。
更仔细的首选覆盖层是它的其中一个表面涂上了胶粘剂。在这样的情况下,覆盖层可裱在包装盒的一组或多组的面板/内外墙壁/内折面板上。
在首选的实施方案中,覆盖层可使相邻的面板/内外墙壁/内折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在这样的情况下,包装盒的各面板/内外墙壁/内折面板可重复的折起与放低,这一连接方法允许本发明达到成为一个可重复折叠与组装的包装盒的要求。
最好的情况如下,一块覆盖层使上盖部分及底部分一组或多组的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具体一点来说明,底部分的前面板与后面板与底面板,以及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以共同拥有最少为一块的覆盖层覆盖着。覆盖层为各面板之间产生一条连接线,该连接线令到相邻的面板之间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更进一步包括第二覆盖层。具体一点来说明,第二覆盖层覆盖着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的外表面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底板。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第二覆盖层使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后面板。
当内折面板部分与上盖面板连接起来后,第二覆盖层驱使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及上盖面板之间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起来。
当有第一覆盖层的情况下,该覆盖层覆盖着相应面板的外表面。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每一块面板均被最少为一块的覆盖层所覆盖。具体一点来说明,每一块面板的外表面或内面均被最少为一块的覆盖层所覆盖。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块或多块覆盖层覆盖着每一块面板的表面,正好为包装盒的各面板提高强度。覆盖层使包装盒的每一块或多块面板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邻的面板之间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
本发明的包装盒更可以折叠为扁平状态的包装盒,在零售、家庭、企业和物流方面,大量的节省宝贵的储存空间。扁平状态下的包装盒的特性驱使其在运输时只需要做用更少的包装(更少的出口纸箱),而且它更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运输作业,一般其它已组装的包装盒容易于运输时造成损耗。本发明正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最完善的解决方法。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包装盒可能会增加一组或多组插入件。具体一点来说明,该插入件可以形成为一个延伸部分,或作为额外面板之连接于包装盒的一组或多组面板/包装盒的内外壁。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插入件更可以与包装盒的一组或多组面板形成为一体。另外,插入件可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包装盒的一组或多组面板。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可进一步修改,作为提供给直立包装盒时,内容或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一体插入件。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案中,一组或两组底部分的侧面板可一体连接着最少一个额外的面板形成为插入件。
除此之外,包装盒更可增加一组或多组可移除的插入件。
包装盒的插入件可以被配置为固定和/或支撑产品本身于包装盒里。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包装盒会有一组或多组关闭件。关闭件主要的功能是使包装盒完全的闭上在相应的位置上。关闭件可以是磁铁/磁石、金属配件或其它有其相同功能的配件,例如是丝带或其它带子等等。
包装盒可有一个或多个把手。
包装盒可有一个或多个窗口在包装盒的两侧。除此之外,包装盒亦可有一个或多个窗口在包装盒的上盖部分,底部分或内折面板部分的各面板上。
针对上述的第二方面,本发明可使整体组装在可直立的组装过程中组装成为一个可折叠式的包装盒。这一整体组装组件可分为外部与内部两种,两者更可细分为主要及次要的面板。整体组装组件的外部组件包括:外部的第一和第二主要面板,两者之间透过外部的第一次要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互相连接起来,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则依靠着外部的第一主要面板的另一端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互相连接起来。整体组装组件的内部组件包括:第一内部的组件包括第一内部的次要面板,而第二和第三内部的组件则包括第二和第三内部各自的第一主要面板,两者每组的内部的第一主要面板的两旁更各自连接着相对着一组两块的第一和第二次要面板。以上是整体组装组件的各基本面板分配。
外部组件更包括连接着外部的第二主要面板的外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外部组件更可能会包括由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的外部的第四次要面板。
外部组件更可能会包括与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互相连接的外部的第五次要面板。在包括了外部的第四和第五次要面板的实施方案中,每一面板均连接于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外部的第五次要面板首选连接于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的边缘,以及外部的第四次要面板连接于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的内面的最邻近的其中一条边缘。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内部组件包括内部的第一次要面板和内部的第一主要面板,两者是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互相连接。
在首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二内部和第三内部的第一和第二次要面板均有一条对角折线在相对着的对角之间。
本发明的包装盒在整体组装的实施方案中,各面板、内折面板与内外墙壁均要求使用一种坚硬的物料。具体一点来说明,这种坚硬的物料可以是坚硬的纸质纸板物料。该坚硬纸质纸板物料为包装盒提供更大的强度与内部承托力,并且为已组装的包装盒提高抵抗被挤压的保护。这种坚硬的物料允计包装盒在多次重复使用的条件下,解决反复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所带来的损耗问题。
针对第二方面的整体组装组件的分配与组装方法。本发明可组装成之前在第一方面中所提及过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具体一点来说明,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整体组装中,各主要和次要的面板均以各自的折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互相连接。
本发明在实施方案中,可折叠式包装盒的内外面板,内外壁及内外折面板与整体组装组件的各主要及次要的相应面板,以列于下方的「表(一)」中:
  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特征   相应包装盒整体组装的装配特征
  底部分的前面板   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
  底部分的底板   外部的第一主要面板
  底部分的后面板   外部的第一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   外部的第四次要面板
  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   外部的第二主要面板
  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   外部的第五次要面板
  上盖部分的前面板   外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   第一内部的第一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   第一内部的第一主要面板
  第一块底部分的侧面板   第二内部的第一主要面板
  第二块底部分的侧面板   第三内部的第一主要面板
  第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   第二内部的第一次要面板
  第二对可折的侧边折板   第二内部的第二次要面板
  第三对可折的侧边折板   第三内部的第一次要面板
  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   第三内部的第二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后面板   第一内部的第二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连接带   第一内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后面板   第二内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连接面板   第一内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底部分的内底面板   外部的第六次要面板
  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内侧边墙   第二内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底部分的上盖面板的固定件   第三内部的第三次要面板
  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固定件   第三内部的第四次要面板
  底部分的底板的固定件   第三内部的第五次要面板
表(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会以以下一些例子作描述,请参照其中附图及以下之说明:
图1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中提及到的已组装完成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实施方案中的的立体透视图。
图2至图8 在图1中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
图9至图13 在图1中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由扁平状态至折起成型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14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中提及到的已组装完成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代替实施方案中的立体透视图。
图15,16A,16B 在图14中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
图17至图22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中提及到的已组装完成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二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23 在图19至图22中的方案中的其中一种演变方案。
图24 在图17至图22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25至图28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三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29 在图25至图28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30 在图27中的包装盒的分割图。
图31至图33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四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34 在图31至图33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35至图38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五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39 在图35至图38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40 在图38中的包装盒的分割图。
图41至图43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六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44 在图41至图43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45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六代替实施方案中,组装完成后的分割图。
图46至图48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七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49 在图46至图48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50 在图48中的包装盒的分割图。
图51至图55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八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56 在图51至图55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57至图60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九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61至图63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十代替实施方案中,在不同阶段中的整体组装展现过程的立体透视图。
图64 在图61至图63中的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的俯视图。
图65至图74 本发明在可折叠式包装盒的其它代替实施方案中已组装完成的立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同时,本发明能作各种修改及不同的替代形式,具体的实施方案及其方式的例子将会显示在图纸上,本文将会作以下详细叙述。本发明相关的详细叙述应该被理解为各图纸及其各细节的描述,并不是只局限于某于特定形式的方案及例子。与此相反,这定义为本发明涵盖所有相关的修改,及内容或意思等同或在其替代范围内的附加要求。
此外,尽管以下的叙述是本发明的某些方案中的特定条款,但它应该被理解为,适用于本发明包括了的所有实施方案中的可接受变量。
在各图纸中,类似的功能将会标示为同一参考记号。
参考各图纸,图1描绘了本发明在第一方面中提及的已组装完成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实施方案。
图1描绘了包装盒的在部分折起成形状态下的其中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里,可折叠式包装盒的各面板组包括以下各项:
面板组A,由包装盒底部分的A1、A2、A3面板及上盖部分的A4和A5面板所组成。面板组B,由内折面板部分的B1和B2面板所组成。
面板组C,内折面板部分的C1面板也是一块向内折叠面板。
面板组D,(D1,D2,D3,D4,D5)与面板组E,(E1,E2,E3,E4,和E5),由包装盒底部分的侧面板所组成,包括其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
之后延伸或增加的面板将会以其面板组的分配所顺序命名。
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拥有底部分,上盖部分及与两者连接的内折面板部分B。底部分包括底部分的前面板A1,底部分的底面板A2以及底部分的后面板A3,它们依靠各自的折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邻接的面板。底部分的侧面板D3和E3依靠各自的折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底板A2,底部分的各主要面板就完成了。底部分的侧面板D3和E3各自连接着两对可折的侧边折板D1/D2、D4/D5、以及E1/E2、E4/E5,各面板以它们相对的对边连接着。每一块可折的侧边折板D2、D4、E2、E4依靠着底部分的侧面板D3和E3的边缘连接着,而另外的可折的侧边折板D1、D5、E1、E5则依靠着各自的对角折线最邻近的的可折的侧边折板D2、D4、E2、E4连接着,成为四组每组两块的可折的侧边折板。可折的侧边折板D1和E1各自依附着底部分的前面板A1,另外一端的可折的侧边折板D5和E5各自依附着底部分的后面板A3。在图中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底部分更包括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它与底部分的前面板A1剩下的边缘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的。
上盖部分包括连接到底部分的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它与底部分的后面板A3的边缘连接。在图中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上盖部分更包括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它与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剩下的边缘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的。
内折面板组B包括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它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后面板A3。在图中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组B还包括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它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剩下的边缘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有一小个拉手附属物X2,它依附在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剩下的边缘上,这一小个拉手附属物X2方便提高在已完全组装的包装盒里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从而便利于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
图1描绘了由灰纸板构成的包装盒本身的各分配。灰纸板为A1、A2、A3、A4及A5。灰纸板A1、A2、A3最终将会组成为本包装的底部分的一部分,而灰纸板A4与A5最终将会组成为本包装的上盖部分。
图1描绘了覆盖层X1,该覆盖层会是一张薄薄的纸张,它用胶水或黏着剂固定在五块灰纸板‘A’的背面。覆盖层X1在各灰纸板之间所产生的小空隙允许由五块灰纸板所组成的包装盒作出灵活的折叠动作。虽然这一张纸张只是一块很薄的物料,但它有着足够的强度,并且当这些灰纸板在折叠时,能够稳固地固定着这些灰纸板在适当的位置上。因此,覆盖层X1在各灰纸板之间所产生的小空隙的这一特点,不但能把总共五块的灰纸板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而且还能使其作出灵活的折叠效果。
参考图2,第一覆盖层X1黏附于坚硬的灰纸板A1,A2,A4,A4及A5的外表面。第一覆盖层X1从而产生了多条折线在这些灰纸板之间。第二覆盖层X3覆盖在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与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的内面。第二覆盖层X3覆盖着底部分的后面板A3部分的内面。第二覆盖层X3从而产生了一条折线在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与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之间,及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与底部分的后面板A3之间。
图2描绘了覆盖层X1的边缘覆盖在灰纸板A1、A2、A3、A4、A5的背面上及完全地包着灰纸板的边缘,并且稳固地固定着这些灰纸板在适当的位置上。另外的一块覆盖层X3则黏附于灰纸板A4与A5的内面。这一附加的覆盖层X3把灰纸板本身的物料隐藏起来,并且为本包装的结构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正如本包装盒的其它任何组件,各覆盖层可印上不同的图案、装饰或上色。在这样的情况下,覆盖层使包装盒的最终外貌更为美观吸引。
参考图3、图4与图5,覆盖层X4覆盖在两块分开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与内折面板部分的底面板B2的外表面,并把两者连接起来,它们的内面则被另一块覆盖层(未显示)所覆盖。覆盖层X4的尺寸大过灰纸板B1及B2的尺寸总和,覆盖层X4的三条边缘正好完全地包着两灰纸板的边缘。覆盖层X4连接面块Z1是保持不折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依靠覆盖层X4的连接面块Z1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黏附着底部分的后面板。
在大致相同的方式下,覆盖层X5覆盖着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并且留下连接面块Z2。这一连接面块Z2黏附于底部分的前面板A1的内面,在底部分的前面板A1剩下的那条边缘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折线在两块板面之间,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
此外,在大致相同的方式下,另外的覆盖层X6与X7覆盖着底部分的侧面板D3与E3及它们各自相连的可折的侧边折板D1、D2、D4、D5及E1、E2、E4、E5,并且留下连接面块Z3及Z4。这两连接面块Z3及Z4黏附于底部分的底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一条折线在底部分的侧面板与底部分的底面板之间,使两组相对着的底部分的侧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底面板的两旁。连接面块Z3及Z4并没有延伸至可折的侧边折板D1、D2、D4、D5及E1、E2、E4、E5。因此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只连接着与它们相应的底部分的侧面板的两旁边缘上。
图6描绘了覆盖层X8黏附于连接面块Z1,底部分的后面板A3、底部分的底面板A2、连接面块Z3、连接面块Z4、底部分的前面板A1及连接面块Z2的内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覆盖层X8能确保覆盖着本包装盒的底部分所有的连接点和折线。这一覆盖层X8把本包装盒底部分的所有内部结构都隐藏起来,留下一个干净、整洁、高质量的内部环境。
正如图9所描绘,可折的侧边折板D1及E1黏附于底部分的前面板A1、可折的侧边折板D5及E5则黏附于底部分的后面板A3。这一步骤完成了描绘中的实施方案的整体组装过程,这一可折叠式包装盒已准备好作折起成型为一个立体的包装盒。由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面板B1与B2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后面板A3,因此本包装盒可随时折回扁平状态,这一特性能减少包装盒的体积,大大降低了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
图10描绘了可折叠式包装盒在部分折起成形时的情况。各块可折的侧边折板D1/D2、D4/D5、E1/E2及E4/E5折叠于它们各自的侧边折板之间的对角折线。这将导致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各自重叠起来,并提高底部分的后面板A3和底部分的前面板A1到直立的位置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底部分的前面板A1,并覆盖着底部分的前面板A1的内面。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折向底部分的后面板A3的内面,以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底面板B2折向并覆盖着底部分的底面板A2(图11和图12)。最后,上盖部分的面板A4及A5将折回下来并把包装盒闭上(图13)。
面板C1、B1与B2为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提供内部承托力,更提供巩固的作用。
图7描绘了包装盒在完全折叠时的情况,以及一个更节省储存空间的情况(图8)。
在所有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各面板均使用着灰纸板(一种坚硬的纸质纸板物料),而覆盖层的物料则使用一块薄薄的纸张,两者形成了一个坚硬的纸包装盒,这一种纸包装盒是可重复折叠的,一体的可折叠式包装盒与上盖。在这个例子中,纸张是所有互相连接的覆盖层的基本物料。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为了令各面板有更灵活的及更可折叠的效果,灰纸板会作一些预先加工,例如预切、预先折叠过、预压有折痕的或预先连接各种灵活的物料于各面板上。它可就不同的情况需要,把物料的厚度改为厚一点或薄一点的,用于连接各面板上的各个边缘或沿其部分邻近的边缘。
正如图1至图13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组B是由两块面板所组成的,即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附加的实施方案将会在文中详细描述,内折面板组B是由一块或多块面板所组成。一块或多块面板所组成的内折面板部分可使本装盒内部与包装的产品之间,作为展示时于空间上的提升或直立时的固定等等的替代方法。本发的其中一些不同的可变方案,包括插入件组件所组成的结构,均会在文中详细描述。
图2描绘了内折面板组B,在这个例子中,内折面板组B是由两块面板所组成的,即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两者均以灰纸板为物料。覆盖层X3黏压在灰纸板B1与B2的背面,使两者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及产生一条小空隙在两块灰纸板之间。这一小空隙于两块面板折叠时,提供更理想的效果。这将会被理解为,这一效果应可透过其它方法所产生,例如预先压有一道或多道折痕于灰纸板上,或预先切出一道或多道不能深度的切痕于灰纸板上,各种方法的目的均是使灰纸板有更灵活的折叠效果。在替代的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可以是一体组成的。
黏压在两块灰纸板背面的覆盖层X3的尺寸大过两块灰纸板的尺寸总和,如图3所示,覆盖层X3的三条边缘正好完全地包着两灰纸板的边缘,以确保它们更为稳固与稳定。剩下的第四条边是保持不折的,它并没有覆盖在灰纸板B1与B2的表面上,从而形成了连接面块Z1。
另一块分开覆盖层(未显示)黏压在灰纸板B1与B2剩下的外露表面。这一覆盖层有一条边缘是突出于灰纸板B1与B2的,该突出的部分正好与覆盖层X3剩余的部分重迭。这两块覆盖层的重迭面将会黏贴在一起。灰纸板B1及B2与这两块覆盖层一起组成完整的面板组,这一面板组正是本包装在进行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时的最重要的一件组件。
图3和图4描绘了内折面板部分如何连接到包装盒本身。在施工期间,内折面板部分透过覆盖层所突出的连接面块Z1黏合到底部分的后面板A3的内面。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由覆盖层X5完全地包着的灰纸板C1所组成,覆盖层X5覆盖着灰纸板C1的上表面及底部。在施工期间,突出于灰纸板C1的部分形成了连接面块Z2。图4描绘了灰纸板C1如何透过该突出的部分连接到灰纸板A1的内面。从中产生了一条小空隙在灰纸板C1与A1之间,灰纸板C1透过由灵活而且可折叠的物料(此例中所使用的为纸料)所形成的了连接面块Z2连接到灰纸板A1表面。
在本实施方案中所描述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是由单一块面板所组成的,然而,这一内折前面板组可针对不同的情况,作出尺寸上与结构上的改动或增加面板组数目等修改。
正如图5所示,下一阶段为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加入底部分的侧面板的施工过程。在本图所描绘的实施方案中,每一组底部分的侧面板组由五块灰纸板所组成。面板组D是由面板D1、D2、D3、D4及D5所组成的。为了提高底部分的侧面板D3的坚硬度,该面板选用了比较厚的灰纸板,面板D1、D2、D4及D5则选用了比较薄的灰纸板,这一特点为包装盒于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时提供更灵活、更大的方便。与面板组D的原理相同,面板组E是由面板E1、E2、E3、E4及E5所组成的。为了提高底部分的侧面板E3的坚硬度,该面板选用了比较厚的灰纸板,面板D1、D2、D4及D5则选用了比较薄的灰纸板。覆盖层X6与X7各自完全地包着灰纸板组D与E的正面及背面,突出于灰纸板D3与E3各边的部分,分别形成了连接面块Z3与Z4。
正如图5所示,底部分的侧面板透过该突出的部分所形成的连接面块Z3与Z4的连接到灰纸板A2的内面。在图6中所描绘的覆盖层X8黏合到并覆盖着灰纸板A1、A2与A3的内面,它同时更覆盖着底部分的侧面板的连接面块Z3与Z4于灰纸板A2的表面。这一覆盖层X8一次过把面板C1及面板组B、D与E连接到包装盒本身。图6更深入的描绘了覆盖层X8如何把面板C1与B1连接到包装盒本身。在这种安排下,大大提高了各面板与面板之间的结合力,使结构更为巩固、更能受力。
正如图6所示,可折的侧边折板D1及D5与E1及E5黏合到覆盖层X8的表面,亦即是在这个例子中的包装盒的内面。可折的侧边折板D1、D3及D5的边缘与可折的侧边折板E1、E3及E5的边缘相对着的连接到面板A1、A2及A3之上。当包装盒在扁平状态之时,面板组D与E分别平放在面板A1、A2及A3的表面上。在替代的施工过程中,当中的面板D1及D5与E1及E5均不需要黏合在一起的,这将会在之后的部分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图9描绘了本实施方案中已组装完成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如图7及图8所描绘,这个包装盒更可进一步折叠为更扁平的状态,方便储存及运输等用途。
折叠与组装
在图9至图13的描绘中,描绘了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在以上的实施方案中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的各个步骤。
在各块独立面板之间所形成的灵活可动的连接点是可折叠式包装盒的重要部分,使本包装盒可准确地折起成型以及简单的折回为扁平状态。在描绘的实施方案中,覆盖层的物料互相连接并且完全地包着灰纸板,产生了灵活的小空隙,从而允许各连点可活动起来,因此各面板便能做出其折叠的动作。在面板D3与A2之间的折线以及相对着的面板E3与A2之间的折线是灵活可动的,固此面板D3与E3可以平放在面板A2的表面或折起成与之垂直的90度直角的位置上。同样地,在面板C1与A1之间的折线也是灵活可动的,如同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B及底部分的面板组之间的折线一样。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各面板之间的折线,相关的各面板折起成形为本包装的主体「A」,被命名为面板A1、A2、A3、A4与A5也是灵活可动的,如同各面板折起成形为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一样,除了面板D1及D5与E1及E5是黏固在面板A1与A3的内面之上。
图9至图13描绘了可折叠式包装盒折起成形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也可以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本发明所包括的一小个拉手附属物(X2)有助于把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该附件可以是丝带或其它类似的对象,它依附在面板B2及/或面板C1的边缘上。在折回扁平状态之时,它提供更方便的位置给使用者抓紧来提起各面板。在图10至图12范例中描绘了丝带X2依附在面板B2的底部。抓紧各面板的边缘的其它替代方案可以是一个小切口、一个手指孔或其它有相同功用的方法。
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正如这个描绘的例子中,如果面板D1、D5、E1及E5已贴在面板A1与A3相对的位置上,当使用者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时,这一动作将会牵动着面板D3与E3一起的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否则使用者将会需要把底部分的侧面板分别的推高起来。因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当中的面板D3和D4、面板D1和D2、面板D4和D5、面板E1和E2、面板E4和E5也将会一起受牵动而折起,使得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将会面对面的依靠在一起。这一过程正如图11所示,当面板D4及D5与面板E4及E5彼此推向之时,本包装盒已成形了。
正如图10所示,当面板C1折向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面板C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C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C1及A1之间。
作为一个有完整功能的扁平而可起的包装盒,在于它能快速折起竖立,可重复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并且是包装盒与上盖及内折面板连为一体的。正如图11及图12所示的面板组B,当面板B1折向面板A3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3的内面。面板B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会覆盖着面板D4与D5及面板E4与E5,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
面板B2将会放下来,使得它躺在面板A2之上。本例子中的面板B2的长度与面板C1的长度一样,面板B2刚好躺在包装盒底部分的底面板之上面,面板B2的整条边缘长度正好把面板B2的尽头推向面板C1,并且把面板C1固定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面板B2放下来之时,或纳入该面板组的任何附加面板或其延伸,都是作为固定面板C1及B1到其折起成形时之适当位置的功能,所以它也是固定本包装盒底部分的面板组折成形时的主要组件。因此正如以上所描绘的情况,本包装盒的底部分的面板A1、A3、D3及E3现正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内折面板组B及面板C1把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当各面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将保持竖立,不论上盖部分包括面板A4及A5,是打开还是盖上。在这样安排下的面板所组成面板组B(此例子中B1和B2)是本发明的其中的一个变化,它展示了内折面板部分的一块或多块面板如何把包装盒的底部分固定起来,使其一直维持在正立的状态。还有更多不同的替代方案能把包装盒的底部分固定起来,例如是以一块或多块纳入该面板组的任何附加面板或其延伸来取代面板B2来推向面板C1并把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固定起来,这些例子将会在之后的部分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正如图13所示,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为了保持着上盖在折起成形后能把本包装盒稳定的盖上,面板A5可透过一些附件来依靠在面板A1的外表面,如磁石或磁铁、夹、小切口,附加件如丝带、绳索、带子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方式。
图7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本包装盒的结构比起已知的扁平包装盒而更胜一畴,因为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及内折面板部分连为一体更能一起折成扁平状态。图8更展示了本包装盒的各面板如合可以再进一步折叠,成为更细小、更符合作为扁平包装盒的在占用空间上的要求。图7描绘了面板C1在扁平包装时进一步的折叠方向。图8描绘了面板B1及B2如何折向面板A2、A3的内面,还有是已折到面板A1内面的面板C1,最后是面板A4及A5如何折回到包装盒的背面。此外,在扁平状态时的包装情况下,面板A4及A5折回到包装盒的背面,以及面板B1、B2及C1折到包装盒的内面。各面板所进行的折叠减少了扁平包装盒所占用的空间,使其于运输时更为方便储存,更加紧密的储存方法则有效于降低了在运输时所造成的损害风险,以及更节省储存空间。
以下的是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结构的其它替代实施方案,并透过以下例子作表达,其内折面板部分B只是由一块面板所组成的。在这个例子中,各面板均使用着灰纸板(一种坚硬的纸质纸板物料)作为物料,而覆盖层的物料则使用一块薄薄的纸张,这一种纸包装盒是可重复折叠的,一体的可折叠式包装盒与上盖。在这个例子中,面板B及C以磁石或磁铁固定在其适当的位置上,它是把已竖立包装盒作固定的另一种方法。
图14至图16b描绘了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结构的替代例子,它是由各块被覆盖层互相连接及完全地包着的物料所组成的。在这一特殊的实施方案中,有别于在图1至图13中所描绘了的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B,这一面板组B只是由一块面板所组成的,该面板被命名为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B1。
本实施方案中所描绘了的可折叠式包装盒,把它保持竖立起来的是磁石或磁铁X11(图15)、或可由维可牢(俗称为魔术贴-一种尼龙刺黏扣)来代替。其它永久性的固定当然是可以使用,然而本包装盒还是建议使用一些可重复折叠及解除组装的方法。
图16a及16b描绘了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折起成形。在这个例子中,面板B1及C1是透过磁石或磁铁X11(图15把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从而把包装盒折起成形。在这实施方案中,一小个拉手附属物X2,它依附在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边缘上。虽然没有显示,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也有一小个拉手附属物在其边缘上,为协助使用者为本包装盒进行解除组装,折回扁平状态。
图16a及16b描绘了本包装盒已折起成形并且是打开着的情况,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前面板A5更可随之盖上。
折叠与组装
在图14至16b的描绘中,描绘了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在以上的替代方法中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的各个步骤。从而说明这一替代版本的功能。
在各块独立面板之间所形成的灵活可动的连接点是可折叠式包装盒的重要部分,使本包装盒可准确地折起成型以及简单的折回为扁平状态。在描绘的实施方案中,覆盖层的物料互相连接并且完全地包着灰纸板,产生了灵活的小空隙,从而允许各连点可活动起来,因此各面板便能做出其折叠的动作。在面板D3与A2之间的折线以及相对着的面板E3与A2之间的折线是灵活可动的,固此面板D3与E3可以平放在面板A2的表面或折起成与之垂直的90度直角的位置上。同样地,在面板C1与A1之间的折线也是灵活可动的,如同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B及底部分的面板组之间的折线一样。在这个例子中,通过各面板之间的折线,相关的各面板折起成形为本包装的主体「A」,被命名为面板A1、A2、A3、A4与A5也是灵活可动的,如同各面板折起成形为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一样,除了面板D1及D5与E1及E5是黏固在面板A1与A3的内面之上。
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15所示,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这一动作将会牵动着面板D3与E3一起的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因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折向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C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C1及A1之间。在这个例子中,面板C1是透过藏在它表面下的磁石或磁铁X11把它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并相应地依靠在面板A1的内面(未显示)。
正如图16a所示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当它折向面板A3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3的内面。面板B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会覆盖着面板D4与D5及面板E4与E5,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在这个例子中,面板B1是透过藏在它表面下的磁石或磁铁X11把它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并相应地依靠在面板A3的内面(未显示)。
正如图16a及图16b所示,本包装盒的底部分的面板A1、A3、D3及E3现正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面板C1把它们固定在上述过的适当位置上。当各面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将保持竖立,不论上盖部分包括面板A4及A5,是打开还是盖上。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
图17至图22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二替代实施方案,并通过以下例子作表达,其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B是由两块面板所组成的。以及是与本包装底部分的前面板A1新增附加的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正如图21至图22所示,在这个例子中,本包装盒将会在中间打开,盖子由两块上盖面板所组成,它们分别为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F1以及另一端的第一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在这个例子中,各面板均使用着灰纸板(一种坚硬的纸质纸板物料)作为物料,而覆盖层的物料则使用一块薄薄的纸张,这一种纸包装盒是可重复折叠的,一体的可折叠式包装盒与上盖。
在这个描绘了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二替代实施方案中,它是由各块被覆盖层互相连接及完全地包着的物料所组成的。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内折面板组B是由两块面板所组成的,即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本包装盒的上盖部分可以透过新增并互相连接着的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F1在中间打开。因此,这一描绘了的实施方案,有别于在图1至图13中所描绘了的实施方案,只有这一块附加的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F1。
图18至图22描绘了使用者如何把这描绘了的实施方案中的包装盒折起成形。在这个例子中,当各面板进行折叠时,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B2的尽头推向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并且使其固定下来。从而在折起成形时固定着本包装盒底部分。
图22描绘了本例子中完全组装并且已经折起成形的包装盒,这可以进一步折回扁平状态作运输与储存。
折叠与组装
以下的描绘中,描绘了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在上述例子中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的各个步骤。
这一例子中所描绘的本包装盒在折起成形时,它的基本步骤与图1至图13所描绘过的过程相似。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19至图20所示,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折向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C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C1及A1之间。
作为一个有完整功能的扁平而可起的包装盒,在于它能快速折起竖立,可重复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并且是包装盒与上盖及内折面板连为一体的。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折向面板底部分的后面板A3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3的内面。面板B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会覆盖着面板D4与D5及面板E4与E5,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
正如图19、20及21所示,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将会放下来,使得它躺在面板A2之上,面板B2刚好躺在包装盒底部分的底面板A2之上面。图21描绘了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放下来之时,或纳入该面板组的任何附加面板或其延伸,都是作为固定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及内折底板B1到其折起成形时之适当位置的功能,所以它亦是固定本包装盒底部分的面板组折成形时的主要组件。因此本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前面板A1、底部分的后面板A3、第一块底部分的侧面板D3及第二块底部分的侧面板E3现正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底部分的底板A2的内面、内折面板组B及面板C1把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当各面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将保持竖立,不论上盖部分包括第一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第二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F1是打开还是被盖上。
正如图21及22所示,第一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第二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F1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这个例子展示了上盖部分是透过了连接在第一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的丝带穿过第二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F1的孔,作为保持着上盖在折起成形后能把本包装盒稳定的盖上。
图23展示了由图19至图22所演变出来的实施方案。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面板组B只是由一块内折面板后面板所组成的。正如图17至图22所描绘的第二替代实施方案中,上盖部分是由第一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第二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两块面板所组成,因此本包装盒的上盖将会在中间打开。在这个特殊的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与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B1是透过藏在它表面下的磁石或磁铁X11把它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并相应地依靠在面板A1的内面(未显示)。
图24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图19至图22则描绘了本可折叠式包装盒折起成形时的情况。这一描绘了的实施方案,有别于在图2至图8中所描绘了的整体组装过程,外部的第三次要面板A5将不会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外部的第五次要面板。此外,在这个例子中,图2至图8所示的外部的第二主要面板的总阔度将会减少。在图24所描绘了的实施方案中,图2至图8所示的外部的第二主要面板其相应的面板的阔度与将会大约减半。正如图24所描绘,外部的第二主要面板及外部的第五次要面板有着相同的阔度。在描绘了可折叠式包装盒的整体组装过程中,面板A4与F1将会同时成为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
图25至图28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二替代实施方案。图29则描绘了与之相关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作为产品固定件的部分,以及该小隔间是与包装盒的底部分互相连结在一起的,以及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将作出修改成为固定产品于本包装盒上方的一体插入件组件。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面板组B与C将会把固定着本包装盒在折起成形后的情况。
本发明在这个实施方案的例子中,其中的固定部分或插入件以及一体成形的小隔间,均可针对各种不同的产品,为这一实施方案中各面板的总数量、形状、尺寸均可作出修改,与产品更为配合。
图29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图25至图28则描绘了本可折叠式包装盒折起成形时的情况。在这个例子中,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A1、外部的第一主要面板A2、外部的第一次要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外部的第二主要面板A4及外部的第三次要面板A5分别组成了本可折叠式包装盒的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及上盖部分的前面板。面板组B是由第一内部的第一次要面板B1、第一内部的第一主要面板B2、第一内部的第二次要面板B3以及第一内部的第三次要面板B4所组成的,它们分别为可折叠式包装盒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内折底板、第二内折后面板以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连接带。面板组C是一个完整的折叠面板组,它是由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及折面板部分的第二内折前面板C2所组成。
本可折叠式包装盒由面板组D及E所组成,详情如下:第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D1/D2、第一块底部分的侧面板D3、第二对可折的侧边折板D4/D5、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内侧边墙D6、第三对可折的侧边折板E1/E2、第二块底部分的侧面板E3、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E4/E5、底部分的上盖面板的固定件E6、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固定件E7、底部分的底板的固定件E8/E9。
在这个例子中的各面板组B、C、D及E,它们将会折成一体的插入件组作为产品固定件的用途,这将会在下面部分作详细描述。
折叠和组装
以下的描绘中,描绘了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在上述例子中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的各个步骤。
在各块独立面板之间所形成的灵活可动的连接点是可折叠式包装盒的重要部分,使本包装盒可准确地折起成型以及简单的折回为扁平状态。在图25至图28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26所示,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这一动作将会牵动着面板D3与E3一起的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因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如之前所述,当中的面板D3和D4、面板D1和D2、面板D4和D5、面板E1和E2、面板E4和E5也将会一起受牵动而折起,使得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将会面对面的依靠在一起。
正如图26所示,当面板组B进行折叠时,面板B1、B2、B3、B4一起折向面板A1,并且与面板A1的内面相对着,同时它们更把面板D4、D5及E4、E5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面板B2及B4水平于面板A2。面板B4面对面的依靠在面板A2的内面。正如图30的侧面分割图所示,底部分的内部承托就是这样形成了。
图30描绘了面板C1折向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面板C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C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C1及A1之间,从而把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面。面板C2继而折向面板B2,它的背面正好面对面的躺在面板B2的上方表面,从面形成了一个小隔间于面板C2的下方,并且固定着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底部分。正如图30的侧面分割图所示,这是其中一个替代方法通过这一体成形的内部面板组来固定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
面板D6、E6、E7、E8及E9形成了不同的小隔间,它们具有多种功能,并且能把产品固定在包装盒内,或者造成不同的空间。在这个例子中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底板C2有一凹入的小切口在其中的一端,以便在包装过程中能把电气产品(或任何其它产品)的电线或其它配件放进下层的小隔间内。在这一例子中,产品的主体亦将会被固定在包装盒内部的上层作为展示的用途。
正如图27及28所示,底部分的上盖面板的固定件E6、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固定件E7、以及底部分的底板的固定件E8与E9一起折向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底板C2的上方表面,形成了一个凹入的固定小隔间于包装盒上层的一端。在包装盒的另一端,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内侧边墙D6然后折向面板D3。在这个例子中,面板D6有一个‘U’形的凹入小切口,它固定着附件Y1在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内侧边墙D6之内,透过附件Y1的帮助,产品的主体亦将会被固定在包装盒内部的上层。本包装盒的底部分能作竖立形式的摆放,上盖部分可一直维持在打开状态,从而允许该产品被展示,并且能盖上。
正如图28所示,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在这个例子中的一个光盘固定件Y2依附在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的内面。
图31至图34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四替代实施方案,图34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描绘的实施方案中,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将会与插入件一体成形来固定着产品本身。
以下的例子是插入件与底部分的侧面板组一体成形的包装盒。
图34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底部分的前面板A1、底部分的底板A2及底部分的后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面板组B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所组成,独立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亦然。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面板D1、D2、D3、D4、D5、D6、D7、D8与D9,以及面板E1、E2、E3、E4、E5、E6、E7、E8与E9)及附加面板形成了本包装盒的插入件固定件。在这个例子中,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及附加面板将会折成一个一体成形的插入件固定件,这将会在下面部分作详细描述。
折叠和组装
在图31至图33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31所示,与之前其它描绘过的可折叠式包装盒一样,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组C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这一动作将会牵动面板D3与E3一起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因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直角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如之前所述,当中的面板D3和D4、面板D1和D2、面板D4和D5、面板E1和E2、面板E4和E5也将会一起受牵动而折起,使得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将会面对面的依靠在一起。这一过程正如图31所示,当面板D4及D5与面板E4及E5彼此推向之时,本包装盒已成形了。
正如图31所示,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折向底部分的前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面板C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C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C1及A1之间。
作为一个有完整功能的扁平而可起的包装盒,在于它能快速折起竖立,可重复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并且是包装盒与上盖及内折面板连为一体的。正如图32所示,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折向面板底部分的后面板A3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3的内面。面板B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会覆盖着面板D4与D5及面板E4与E5,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
正如图32所示,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将会放下来,使得它躺在面板A2之上,面板B2刚好躺在包装盒底部分的底面板A2之上面。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放下来之时,或纳入该面板组的任何附加面板或其延伸,都是作为固定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及内折底板B1到其折起成形时之适当位置的功能,所以它亦是固定本包装盒底部分的面板组折成形时的主要组件。因此本包装盒的底部的面板A1、A3、D3及E3现正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底部分的底板A2的内面,内折面板组B及面板C1把它们固定在上述适当的位置上。当各面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将保持竖立,不论上盖部分包括面板A4及面板A5是打开还是被盖上。
正如图32所示,底部分的侧面板D6、D7、D8及D9可折成一个插入件固定件在包装盒内部的一端。在包装盒的另一端,固定件E6、E7、E8及E9可折成一个插入件固定件。在这个例子中,该插入件组是用作固定一个瓶子之用途,并且能作竖立形式的摆放,上盖部分(面板A4及A5)可一直维持在打开状态,从而允许该产品被展示,并且能盖上。
正如图33所示,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更折过了底部分的前面板的外表面。为了保持着上盖在折起成形后能把本包装盒稳定的盖上,面板A5可透过一些附件来依靠在面板A1的外表面,如磁石或磁铁、夹、小切口,附加件如丝带、绳索、带子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方式。
图35至图39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五替代实施方案,图39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一组插入件组将会与内折部分的内折面板组C一体成形的连接起来,该例子更展示了另一个代替方法,透过各面板间的修改及进行折叠来固定着本包装盒在折起成形后的情况。
以下的例子是插入件与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一体成形的包装盒。
图39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底部分的前面板A1、底部分的底板A2及底部分的后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面板组B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后面板B3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连接B4带所组成。一体成形的面板组C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C2、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连接面板C3、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底面板C4、固定件C5、C6、C7、C8、C9、C10及C11所组成。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面板D1、D2、D3、D4、D5、D6、D7、D8与D9,以及面板E1、E2、E3、E4、E5、E6、E7、E8与E9)形成了底部分的侧面板及其可折的侧边折板。在这个例子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面板组B与C及附加面板将会折成一个一体成形的插入件固定件,这将会在下面部分作详细描述。
折叠和组装
在图35至图38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本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基本步骤与先前的实施方案所描绘过的过程相似。
正如图35及图36所示,面板组B进行折叠时,面板B1、B2、B3、B4一起折向面板A1,并且与面板A1的内面相对着,同时它们更把面板D4、D5及E4、E5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面板B2及B4水平于面板A2。面板B4面对面的依靠在面板A2的内面。正如图40的侧面分割图所示,底部分的内部承托就是这样形成了。
正如图36所示,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折向底部分的前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面板C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C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C1及A1之间,从而把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依附着面板C1的面板C2,它将会折向已折起的面板组B,因此面板C2背面的边缘将会躺在面板B2上方的表面。
正如图37所示,面板C2及C4有数个被切出来的狭缝来固定产品。在这个例子中,面板C2有三个狭缝来固定三个瓶子。为了使产品固定得更为稳定,面板C2有数个小固定面板(C6、C7、C8、C9、C10及C11)依附在每一个瓶子狭缝的两旁。图37更描绘了一个瓶子正要放到已折起成形的插入件时的情况,接着,面板C4将会折向瓶子上面,从而把它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为了保持着上盖在折起成形后能把本包装盒稳定的盖上,面板A5可透过一些附件来依靠在面板A1的外表面,如磁石或磁铁、夹、小切口,附加件如丝带、绳索、带子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方式。
图41至图45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六替代实施方案,图44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图45更特别的描绘了本实施方案的侧面分割图。
在这个例子中,一组插入件组将会与内折部分的内折面板组B一体成形的连接起来,该例子更展示了另一个代替方法,透过各面板间的修改及进行折叠来固定着本包装盒在折起成形后的情况。
在本第六替代实施方案中包装盒的例子中,当折起成形后它将会是一个正立方体包装盒,并且与一组插入件组是一体成形的。这一例子更描绘了另一重替代结构,其中的可折的侧边折板D1与D5分别均没有黏附在底部分的后面板A1与底部分的前面板A3的内面。
图44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底部分的前面板A1、底部分的底板A2及底部分的后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及上盖部分的前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面板组B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所组成。一体成形的面板组C是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C2、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连接面板C3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第二底面板C4所组成。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由第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D1/D2、第一块底部分的侧面板D3、第二对可折的侧边折板D4/D5、第三对可折的侧边折板E1/E2、第二块底部分的侧面板E3、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E4/E5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底部分的侧面板及其可折的侧边折板。
折叠和组装
在图41至图43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41、42及43所示,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组C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这一动作将会牵动着面板E3一起的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正如图41所示,由于面板D1及D5分别都没有黏固在面板A2及A3的内面,因此面板D3将会由使用者亲自推向面板A2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其内面。
因为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如之前所述,当中的面板D3和D4、面板D1和D2、面板D4和D5、面板E1和E2、面板E4和E5也将会一起受牵动而折起,使得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将会面对面的依靠在一起。这一过程正如图42所示,当面板D4及D5与面板E4及E5彼此推向之时,本包装盒已成形了。
正如图42所示,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面板组C折向底部分的前面板A1的内面时,面板C1、C2、C3及C4正好相对着面板A1的内面,面板C1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从而固定着面板D4、D5及E4、E5在适当的位置之上。面板C2与C4水平于面板A2。面板C4面对面的依靠在面板A2的内面。正如图45的侧面分割图所示,底部分的内部承托就是这样形成了。
正如图42所示,当面板B1折向底部分的前面板A3的内面时,它会覆盖着面板D1与D2及面板E1与E2,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从而把它们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之上。依附着面板B1的面板B2,它将会折向已折起的面板组C,因此面板B2背面的边缘将会躺在面板C2上方的表面。
在这个例子中,面板B2的正中间有一个圆形切口,它的主要功用是把产品(在这例子中是一枚蜡烛)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正如图45所示,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为了保持着上盖在折起成形后能把本包装盒稳定的盖上,面板A5可透过一些附件来依靠在面板A1的外表面,如磁石或磁铁、夹、小切口,附加件如丝带、绳索、带子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方式。
图46至图49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七替代实施方案,图49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图50更特别的描绘了图48中的插入件的侧面分割图。在这个例子中,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内部将会有一个隔间。
以下的例子是隔间与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一体成形的包装盒。
图49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如之前的例子相同,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面板A1、面板A2及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由面板A4及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内折面板组B是由面板B1及面板B2所组成。面板组C只有一块内折面板C1。包装盒更包括了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分别由D1、D2、D3、D4、D5、D6、D7、D8、D9、D10,以及E1、E2、E3、E4、E5所组成,其中的面板D6、D7、D8、D9及D10折成一个内部隔间。
折叠和组装
在图46至图48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46所示,与之前其它描绘过的可折叠式包装盒一样,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组C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这一动作将会牵动着面板D3与E3一起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因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的直角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如之前所述,当中的面板D3和D4、面板D1和D2、面板D4和D5、面板E1和E2、面板E4和E5也将会一起受牵动而折起,使得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将会面对面的依靠在一起。这一过程正如图47所示,当面板D4及D5与面板E4及E5彼此推向之时,本包装盒已成形了。
正如图46及图47所示,面板D6、D7、D8、D9及D10折成一个内部隔间。
正如图46所示,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组C折向底部分的前面板A1的内面时,面板C1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从而固定着面板D4、D5及E4、E5在适当的位置之上。面板C1的阔度在这一例子中将会有所调节,并且覆盖着面板D10,使整个内部小隔间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之上。
正如图47所示的面板组B,当面板B1折向面板A3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3的内面。在这个例子中,面板B1及B2的阔度已减少为不会与隔间的空间重叠。面板B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4与D5及面板E4与E5,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面板B1同时覆盖着面板D9,从而造成一个隔间并把它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
正如图48所示,面板B2将会放下来,使得它躺在面板A2之上。当面板B2放下来之时,或纳入该面板组的任何附加面板或其延伸,都是作为固定面板C1及面板B1到其折起成形时之适当位置的功能,所以它亦是固定本包装盒底部分的面板组折成形时的主要组件。因此本包装盒的底部的面板A1、A3、D3及E3现正均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底部分的底板A2的内面,内折面板组B及面板C1把它们固定在上述适当的位置上。当各面板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将保持竖立,不论上盖部分包括面板A4及面板A5是打开还是被盖上。
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本包装盒的内部现正被分割了,各内折面板形成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隔间。
图51至图56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八替代实施方案,图56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附加的面板将会分别与面板组B及C一体成形的连接起来,该例子更展示了另一个代替方法,透过各面板间的修改及进行折叠来固定着本包装盒在折起成形后的情况。
以下的例子是内折面板组与包装盒一体成形。这一例子的包装盒结构将会用作固定钱包或其相关产品的用途。
图56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如之前的例子相同,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面板A1、面板A2及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由面板A4及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内折面板组B是由面板B1、B2及B3所组成。面板组C由内折面板C1及C2。包装盒更包括了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分别由D1、D2、D3、D4、D5,以及E1、E2、E3、E4、E5所组成。
折叠和组装
在图51至图55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51所示,本包装盒由扁平状态/折叠状态作开始折起成形,使用者持着上盖面板组(A4/A5)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组C或在其它位置,把面板A1与A3彼此推向,使得面板A1及A3相对着并且以90度直角的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
这一动作将会牵动着面板D3与E3一起自动地垂直(90度)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因此面板A1、A3、D3及E3均以90度的直角竖立在面板A2的内面,从而形成了本包装盒基础结构的开端。如之前所述,当中的面板D3和D4、面板D1和D2、面板D4和D5、面板E1和E2、面板E4和E5也将会一起受牵动而折起,使得各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将会面对面的依靠在一起。这一过程正如图52所示,当面板D4及D5与面板E4及E5彼此推向之时,本包装盒已成形了。
接着,正如图52及图53所示,当面板C1折向前面板A1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1的内面,从而固定着面板D4、D5及E4、E5在适当的位置之上。面板C2将会折向面板A2,并且面对面的推向面板A2。
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及由其两端延伸出来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侧边折板B2及B3,将会一起折向包装盒的内部方向。这种安排能把产品固定在本包装盒内,一个钱包将会放在这个例子中的包装盒内。如同包装盒的任何一个部分的表面,由面板B1所形成的面板可印上不同的图案与文字于其表面,更能突出产品本身的美感。
正如图54所示,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本包装盒的内部现正被分割为两层,各内折面板形成了两个大小不一的隔间。在本实施方案中的底部分的后面板A3被上盖部分的后分割面板A6及A7覆盖着。面板A6及A7是透过位于底部分的后面板A3一半位置上的上分与下方之间的折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这一折线允许本包装盒的上盖部分与底部分进行可重复的折叠。
图57至图60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九替代实施方案,图57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以及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折起成形。在这个例子中,一块额外的面板将会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面板组B一体成形的连接起来,从面形成了一个分隔面板于包装盒内。
以下的例子是一个分隔面板与内折面板组一体成形的包装盒,从而分割出两个隔间于包装盒内。这一例子的包装盒结构将会于鞋类产品或其相关产品的用途。
图57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如之前的例子相同,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面板A1、面板A2及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由面板A4及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内折面板组B是由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B1、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及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分隔面板B3所组成。独立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亦然。包装盒更包括了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分别由D1、D2、D3、D4、D5,以及E1、E2、E3、E4、E5所组成。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B2是按规格尺寸的切割出来,当内折面板部分面板组折到适当的位置上时,底面板B2只覆盖着底部分的底板A2的某部分。
折叠和组装
在图58至图60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正如图58所示,本包装盒的底部分的基本步骤与先前图2至图8所描绘过的过程相似。
正如图59所示,当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组B折向底部分的前面板A3的内面时,它的内面正好依靠着面板A3的内面。面板B1在折起成形的情况下,它将会覆盖着面板D4与D5及面板E4与E5,使它们依靠在面板B1的背面,并且夹在面板B1及A3之间。
正如图60所示,面板B2将会折向面板A2,并且面对面的推向面板A2。面板B3斜对地穿过本包装盒底部分的内部,从面形成了一个分隔面板。
正如图60所示,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
图61至图64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第十替代实施方案,图64更描绘了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以及使用者如何把本包装盒折起成形。在这个例子中,一个窗口面板/或切口与第二块底部分的侧面板E3一体成形的连接起来,使一些产品图像或说明或其它相关信息能放在其后方。
图64是本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在扁平状态时的俯视图。在这个例子中如之前的例子相同,整体组装组件包括了面板组A,它是由面板A1、面板A2及面板A3所组成,形成了本包装盒的底部分。上盖部分由面板A4及面板A5组成了已折起成形的包装盒的上盖。一体成形的内折面板组B是由内折面板B1及内折面板B2所组成。独立的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C1亦然。包装盒更包括了底部分的侧面板组D及E,分别由D1、D2、D3、D4、D5,以及E1、E2、E3、E4、E5所组成。
折叠和组装
在图61至图63的描绘中,描绘了这一例子一步一步地折起成形。这一过程也可以简单地逆转为本包装盒折回扁平状态/折叠状态的各个步骤。
第二块底部分的侧面板E3有一个矩形的切口及一块透明物料(例如是PVC),该透明物料黏固在面板E3的背面作为窗口面板的用途。图61描绘了一张纸张,在这个例子中,它有着一些相关的产品信息,并且放在该窗口的后面。面板E6将会折向面板E3的背面,把该纸张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上,接着便是把面板组B与C折起成形。
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折过了已竖立起来的包装盒的底部分的上方,成为本包装盒的盖子或封口,与之连在一起的面板A 5更折过了面板A1的外表面。
图65至图74描绘了根据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各种替代实施方案。
特别是图65及图66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本包装盒有一个窗口面板/或切口在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A4的上面。该窗口面板/或切口一个面板能够出现在任何一块面板之上,不论是包装盒或是上盖,充当为装饰、附加功能或允许产品展示于盒内。
图67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包装盒有额外的面板D6及E6,两者分别与面板组D及面板组E一体成形的,它们有着防尘折板的功效,当本包装盒折起成形后能防止灰尘的侵入。
图68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包装盒有不同比例及尺寸的提手附件与一对绳子关闭件组。在这种变化的安排下,提手附件可依附在不同比例及尺寸的面板上面。本发明可以已其它方法作提手附件,它更能连接到各面板专外表面或内面上的任何地点,或作其它的提手方法,并不是直接连接到产品本身。该依附件更能依附在本发明的内外面,从而作为包装盒的特式,充当成为装饰或其它附加功能。提手附件可以是丝带、绳或其它物料所组成,它可贴在面板A1的外表面或在面板A5或任何其它面板上开孔让提手附件穿过,使之成为提手附件或充当成为装饰或其它附加功能。图68进一步描绘了上盖的其它替代关闭件,在这个例子中有一条绳依附在面板A5上,另外的面板A1的外表面则贴有一附属物。
图69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包装盒有不同比例及尺寸的提手附件。本包装盒的比例及尺寸大小与其对应的提手附件位置,将取决于包装盒的目的和其用途。图70描绘了包装盒其中一个替代版本、其比例及尺寸大小及其提手附件的例子。
图71至图74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包装盒有不同的替代方法来把上盖盖上(这例子中的面板A4及A5)。这些方法包括了磁铁或磁石(图74)、丝带(图73)、饰钉、夹、锁具、金属配件、维可牢(俗称为魔术贴-一种尼龙刺黏扣)和带子。
图71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一体成形包装盒以一套锁具作关闭件。图72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一体成形包装盒以一附属物作关闭件。图73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一体成形包装盒以丝带作关闭件。图74所描绘的替代版本的一体成形包装盒以一对隐藏在面板内的磁铁或磁石作关闭件。
根据本发明对整体的插入件组的不同需要,预算会有更多不同的改变及修改,例如这就有数个方法,包括改变其尺寸或形状、面板的数量,增加折板/折块、组件、切口或联锁套装来产生一个整体的插入件组。整体的插入件组的一些额外的替代例子包括成为由更多的面板、折板/折块、联锁套装、切口、插槽、孔及狭缝所造出的内托。在这些例子中,内托也可以折回扁平状态,并且是直接连到包装盒的各面板上。
本包装有更多的面板可以被合拼为一体的,或部分的面板的尺寸或结构是可以被修改的。此外,面板或部件更可以与现有的面板及折板/折块作合拼,同时它们尺寸或结构是可以被修改的。
本发明更可通过面板B2的修改或合拼更多的面板、折板/折块、组件、切口或联锁套装,使本发明在不用面板B2接触或平躺在面板的内面,却能够保持竖立并且被固定起来。
底部分与上盖的内面或外面均可裱上不同的物料作装饰或折起成形时的保护用途。例如底部分与上盖可以裱上一层布质物料。
各面板所形成的隔间可与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接面板B2合拼起来的,成为面板B2的延伸或合拼其它的面板成为包装盒或其上盖,或合拼新的面板或折板/折块成为包装盒。新增合拼的面板在折起成形时将会成为一体成形的隔间。更多的面板能合拼成为隔间组合及内托。
预算会有更多的替代方法来把上盖盖上。这些方法包括了磁铁或磁石、丝带、饰钉、夹、锁具、金属配件、维可牢(俗称为魔术贴-一种尼龙刺黏扣)和带子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方式。
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包装盒是可重复折叠的,因此它允许使用者不断反复进行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本包装盒可以用来承载各种不同类型及多样的产品,例如鞋类产品、瓶子、服装、珠宝首饰、钱包或其它不同领域的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包装盒是多功能的及有利于各种产品,它既能折叠成紧密的扁平状态包装盒,也能快速简易的折起成形。
这一体成形的包装盒及其上盖及一体成形的一块或多块面板的内折面板部分,这一内折面板部分允计本包装盒的底部分在折起成形时能保持竖立,不论上盖部分是打开还是被盖上,而不用添加任何的胶水、黏着剂、双面胶纸、胶纸/胶布、夹或其它固定方法。
本包装盒被设定为有可折的上盖、可折的底部分的侧面板及一体成形的内折面板组。当中的各部分均连接着包装盒本身,所有部分均可进行折叠,这样的结构折叠出一个完整的包装盒及其上盖(或独立不包括上盖或底部的包装盒)。
再者,本包装盒可在折起成型与折回扁平状态之时,不用添加任何的胶水、黏着剂、双面胶纸、胶纸/胶布、夹或其它固定方法来保持着折起成型的状态。
在首选的实施方案中,上盖、底部分的侧面板、底部分及内折面板组的各面板均是由一种灵活而且可折叠的物料所形成的,为了有更好的效果,会作一些预先加工、例如预切、预先折叠过、预压有折痕的或预先连接各种灵活的物料于各面板上。物料的厚度可改为厚一点或薄一点,用于连接各面板或沿其部分邻近的面板。
包装盒、上盖及内折面板组可以是尺寸、比例及大小不同的。
此外,包装盒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上盖或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均可有着窗口、插槽、切口、面板或以其它物料所取代的面板,该物料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从而作为窗口、装饰品、产品的衬托或固定。
包装盒可透过携带结构以便携带,该结构可以是提手附件或包装盒本身,并且可添加到内部或外部的任何面板上,该把手物料包括但不限于丝带、绳、塑料、纸张或金属把手。
当上盖在闭上的状态时,上盖可以透过一些配件来固定在其适当的位置上,这些配件包括了磁铁或磁石、丝带、饰钉、夹、锁具、金属配件、维可牢(俗称为魔术贴-一种尼龙刺黏扣)和带子或其它任何合适的固定方式,而上盖仍能保持着打开的状态。
内折面板部分的面板组透过各内折面板间的摩擦性、插槽、切口,附加件如夹、磁铁/磁石、或对面板与面板之间的形状作出修改成为联锁套装,从而把包装盒保持竖立于折起成形的状态。
内折面板部分的各面板或折板/折块可以成为内托或插入件。内折面板组可增加更多的面板、折板/折块或依附其表面的物料来固定产品本身,从而作为其内托或装饰品。
内折面板组可连接更多的面板,或切出不同大小及形状的面板来固定产品本身,从而作为其内托或装饰品。
内折面板可有着更多的附加面板、折板或受其它物料所依附,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隔间。
包装盒的所有或某部分由各种物料所形成,其中的部分或所有的物料可被表上或涂上一层布料或其它物料。
内折面板组的一块或多块面板透过使用额外的胶水、黏着剂、双面胶纸、胶纸/胶布、夹、联锁套装或其它固定方法为包装盒折起成形后,作永久性的固定。

Claims (52)

1.一种可折叠式包装盒,其包括了底部分、上盖部分与内折面板部分,其中的所述底部分包括了底面板、前面板与后面板、及前后面板之间的侧面板,侧面板直接与底面板连接,所述上盖部分包括上盖面板与上盖前面板,所述内折面板部分包括内折前面板、内折后面板及内折底板,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与所述底部分的前面板及后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上盖面板部分与所述底部分的后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包装在折起成形时,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底部分后面板,继而覆盖着所述底部分后面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再连接着所述底部分后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或接近所述底部分后面板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当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接近着所述底部分后面板的边缘时,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后面板是依附在所述底部分后面板的内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所述上盖部分的前面板,它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内折面板部分还包括了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面板,它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剩余的边缘,该条剩余的边缘相对着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底部分后面板的边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包装在折起成形时,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底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并躺在所述底部分底面板的上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前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再连接着所述底部分前面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第一对、第二对、第三对及第四对可折的侧边折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连接于包装盒底部分的侧面板的边缘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的第一块可折的侧边折板直接连接于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的边缘上,所述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的第二块可折的侧边折板则连接于于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另一条边缘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每一对可折的侧边折板均有着一条对角折线在第一块与第二块可折的侧边折板之间,一组两对的可折的侧边折板对角的相对着连接着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的其中每对一块可折的侧边折板连接于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的边缘上,另一端则连接着另外的一块可折的侧边折板,从而形成了该条对角折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相对着的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均是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底部分的底面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相对着的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均是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或接近着所述底部分的底面板两旁的对边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第二块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底部分的前面板。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所述底部分的前面板进一步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前面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可折叠式的包装盒(扁平状态)的所述底部分与所述上盖部分的各面板均有一个共同的纵向轴。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各面板均是沿着折线彼此相连着。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底部分与上盖部分的每一块面板均是彼此独立分开的。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底部分与上盖部分的其中或所有的面板是彼此连接着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底部分与上盖部分的其中或所有的面板是彼此一体成形的。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至少一块覆盖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至少一块覆盖层是一种柔韧的物料。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覆盖层是一种柔韧的纸质物料。
31.根据权利要求27至2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至少一块覆盖层有胶水或黏着剂涂料涂在其中的一个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28至3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至少一块覆盖层让相邻的面板/侧壁/折板/折块之间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底部分及上盖部分的一块或多块面板以所述覆盖层连接着。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底部分的底面板、前面板及后面板,及所述上盖部分的上盖面板均覆盖着最少一块所述覆盖层。
35.根据权利要求28至3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更包括了第二覆盖层。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的外表面及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上盖面板(如有的情况下),均是被所述第二覆盖层所覆盖着的。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所述内折面板部分的内折后面板通过所述第二覆盖层在可折起与放低的状态下连接着所述底部分的后面板。
38.根据权利要求1至3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每一块面板均被所述至少一块覆盖层覆盖着。
39.根据权利要求1至3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插入件。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包装盒插入件组是由一块或多块面板或侧壁的延伸,或新增的面板所组成。
41.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的一组或两组所述底部分的侧面板更包括至少一块附加面板作为插入件组。
42.根据权利要求39至4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可移除的插入件。
43.根据权利要求1至4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关闭件。
44.根据权利要求1至4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所述包装盒两侧或任何面板上的窗口。
45.根据权利要求1至4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可折叠式包装盒,其中更包括了所述上盖及/或底部分或任何面板上的窗口。
46.一种可竖立成为可折叠式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整体组装组件包括沿着折线由外部的第一次要面板互相连接着的外部的第一和第二主要面板,更包括了沿着折线连接于外部的所述第一主要面板的外部的第二次要面板,第一内部的面板组包括第一次要面板,第二及第三内部的面板组分别包括了所述第一主要面板与连接于主要面板边缘的第一及第二次要面板。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整体组装组件,其中更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主要面板的第三次要面板。
48.根据权利要求46或47所述的整体组装组件,其中更包括了沿折线连接于所述第二次要面板的第四次要面板。
49.根据权利要求46至4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整体组装组件,其中更包括沿折线连接于外部的所述第二次要面板的第五次要面板。
50.根据权利要求46至4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整体组装组件,其中的内部的面板组更包括了沿折线连接于所述第一主要面板的第一次要面板。
51.根据权利要求46至5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整体组装组件,其中的面板、折板/折块及侧壁均是由一种坚硬的物料所形成。
52.一种可成型为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5的可折叠式包装盒的整体组装组件。
CN2009801359714A 2008-07-14 2009-07-13 具有内折面板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Pending CN1021711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812777.1 2008-07-14
GBGB0812777.1A GB0812777D0 (en) 2008-07-14 2008-07-14 Re-foldable one piece box and lid
GB0813412.4 2008-07-23
GBGB0813412.4A GB0813412D0 (en) 2008-07-14 2008-07-23 Re-foldable one piece box and lid
US12/212,668 2008-09-18
US12/212,668 US20100006632A1 (en) 2008-07-14 2008-09-18 Re-foldable one piece box and lid
PCT/GB2009/050835 WO2010007410A1 (en) 2008-07-14 2009-07-13 Collapsible pack with inner flap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1105A true CN102171105A (zh) 2011-08-31

Family

ID=39722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9714A Pending CN102171105A (zh) 2008-07-14 2009-07-13 具有内折面板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20100006632A1 (zh)
EP (1) EP2323910A1 (zh)
CN (1) CN102171105A (zh)
GB (2) GB0812777D0 (zh)
WO (1) WO201000741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4969A (zh) * 2014-11-24 2015-04-29 苏州群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鞋子收纳盒
CN106458356A (zh) * 2005-04-22 2017-02-22 蝴蝶公司 可折叠箱
CN109890711A (zh) * 2016-10-25 2019-06-14 紫色创新责任有限公司 床用织物包装
CN115123645A (zh) * 2022-07-21 2022-09-30 苏州伍洲设计包装有限公司 折叠包装盒及其制备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3471B2 (en) * 2010-08-12 2013-11-05 Papillion Ribbon & Bow, Inc. Foldable box
ES2572529T3 (es) * 2010-08-27 2016-06-01 Reemtsma Cigarettenfabriken Gmbh Embalaje para tabaco
EP2602205B1 (fr) * 2011-12-09 2015-04-22 Tissot S.A. Ecrin pliant
DE102012008749A1 (de) * 2012-05-04 2013-11-07 Kolbus Gmbh & Co. Kg Zusammenlegbare Schachtel
CN103662256B (zh) * 2013-12-11 2015-11-18 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可折叠硬质包装盒
DE202014101469U1 (de) * 2013-12-19 2015-03-27 Karlheinz Rissmann Faltschachtel mit arretierbarer Innenblende
DE202014102149U1 (de) * 2014-05-08 2015-08-11 Karlheinz Rissmann Faltbare Kartonage mit Faltbalg-Vertiefung
DE102016204747A1 (de) * 2016-03-22 2017-09-28 Rissmann Gmbh Faltschachtel
US10766661B2 (en) 2016-11-09 2020-09-08 Ideastream Consumer Products, Llc Foldable box
US10610030B1 (en) * 2016-11-10 2020-04-07 Noble Banner Artistic construct display system
TWM552014U (zh) * 2017-06-09 2017-11-21 qi-ming Zhuo 折疊容置盒
CN108443308B (zh) * 2018-01-16 2021-10-12 天津大学 一种可折展厚板盒子结构
USD913088S1 (en) * 2018-08-09 2021-03-16 Pat Mcgrath Cosmetics Llc Cosmetic box
US11926453B2 (en) * 2018-09-07 2024-03-12 DAA IP Pty Ltd Container
DE102018009118A1 (de) * 2018-11-20 2020-05-20 Kolbus Gmbh & Co. Kg Schachtel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achteln
EP3828092B1 (en) 2019-11-29 2024-02-14 BIC Violex Single Member S.A. Packaging device
US20220348377A1 (en) * 2021-04-28 2022-11-03 Vincent Monteforte Smoking Material Container System
USD969602S1 (en) * 2021-06-15 2022-11-15 Tao Wang Folding gift box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8254A (en) * 1933-09-20 1934-10-22 Field Sons And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cardboard and the like boxes
GB1262777A (en) * 1969-10-23 1972-02-09 Mardon Son & Hall Ltd Container and blank therefor
WO2008060516A1 (en) * 2006-11-14 2008-05-22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Three-piece contain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418254A (en) * 1933-09-20 1934-10-22 Field Sons And Company Ltd Improvements in cardboard and the like boxes
GB1262777A (en) * 1969-10-23 1972-02-09 Mardon Son & Hall Ltd Container and blank therefor
WO2008060516A1 (en) * 2006-11-14 2008-05-22 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 Three-piece container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8356A (zh) * 2005-04-22 2017-02-22 蝴蝶公司 可折叠箱
CN104554969A (zh) * 2014-11-24 2015-04-29 苏州群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鞋子收纳盒
CN109890711A (zh) * 2016-10-25 2019-06-14 紫色创新责任有限公司 床用织物包装
CN115123645A (zh) * 2022-07-21 2022-09-30 苏州伍洲设计包装有限公司 折叠包装盒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10204129A1 (en) 2011-08-25
GB0812777D0 (en) 2008-08-20
WO2010007410A1 (en) 2010-01-21
US20100006632A1 (en) 2010-01-14
EP2323910A1 (en) 2011-05-25
GB0813412D0 (en) 200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1105A (zh) 具有内折面板的可折叠式包装盒
US5911358A (en) Folding box
US3224660A (en) Stabilized cartons
US4286714A (en) Sleeve with pre-applied handle for setup box or folding carton
US20030160015A1 (en) Collapsible display shelving
US20120085817A1 (en) Shipping and display carton and blanks for producing same
US7882951B2 (en) Preconfigured gift wrap and packaging assembly
US20080241445A1 (en) Flower Vase and Blank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CN106103293A (zh) 具有插入件的纸盒
CA2277889A1 (en) Carpet sample book
US5193671A (en) Shoe storage box with complementary supporting box that also functions as a shoe storage container and a shoe display container
US20060289334A1 (en) Assembly for transporting and presenting at least one object, a packaging method using such an assembly, and an opening method
US20030230499A1 (en) Gift box with side saddles
US1758511A (en) Collapsible extension top and bottom box
KR200382008Y1 (ko) 접이식 휴대용 포장상자
KR100885978B1 (ko) 절취공을 가지는 개선된 포장박스
US5421509A (en) Folding box
US5364015A (en) Box with simulated loose wrap
CN111498240A (zh) 可快速组立的容置盒
TWM589690U (zh) 可快速組立的容置盒
US4520922A (en) Container for flat articles
EP2560889B1 (en) Box with built-in bag.
CN215099195U (zh) 包装盒内衬及内衬胚体
KR20070001301U (ko) 조립식 이중상자 포장박스
US20160130030A1 (en) Folding box as a decorative obj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