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70849A - 流体吸收制品 - Google Patents

流体吸收制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70849A
CN102170849A CN2009801397082A CN200980139708A CN102170849A CN 102170849 A CN102170849 A CN 102170849A CN 2009801397082 A CN2009801397082 A CN 2009801397082A CN 200980139708 A CN200980139708 A CN 200980139708A CN 102170849 A CN102170849 A CN 102170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absorption
fluids
core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97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70849B (zh
Inventor
M·威斯曼特尔
R·芬克
U·史鲁德
M·克鲁格
S·贝莎
J·J·劳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SF SE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CN102170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70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70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6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01J20/261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 to 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617Making absorbent pads from fibres or pulverulent material with or without treatment of the fibres
    • A61F13/15658Forming continuous, e.g. composite, fibrous webs, e.g. involving the application of pulverulent material on par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8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20/28014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B01J20/28028Particles immobilised within fibres or fila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203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 A61F2013/15284Properties of the article, e.g. stiffness or absorbency characterized by quantifiable properties
    • A61F2013/15422Densit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48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being randomly mixed in with other material
    • A61F2013/530496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being randomly mixed in with other material being fixed to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569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article siz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58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7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quantity or ratio of superabsorbent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3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 A61F2013/53048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 A61F2013/530708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bsorbing medium having superabsorbent materials, i.e. highly absorbent polymer gel materials characterized by the absorbency propert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流体吸收芯的方法,包括将一种纤维材料与具有较低含湿量和较低表观密度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混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压制得到的混合物。

Description

流体吸收制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流体吸收芯的方法,包括将一种纤维材料与具有较低含湿量和较低表观密度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混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压制得到的混合物。
流体吸收聚合物的制备描述于专著“Modern Superabsorbent Polymer Technology”,F.L.Buchholz和A.T.Graham,Wiley-VCH,1998,71至103页中。
流体吸收制品还描述于专著“Modern Superabsorbent Polymer Technology”,252至258页中。
通过聚合单体溶液液滴制备球状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描述于例如EP 0 348 180 A1、WO 96/40427 A1、US 5,269,980、DE 103 14 466 A1、DE 103 40 253 A1、DE 10 2004 024 437 A1、DE 10 2005 002 412 A1、DE 10 2006 001 596 A1、WO 2008/009580 A1、WO 2008/009598 A1、WO 2008/009599 A1和WO 2008/009612 A1以及现有PCT申请PCT/EP2008/051336和PCT/EP2008/051353中。
单体溶液液滴在液滴周围的气相中聚合(“液滴化聚合”)可提供具有较高平均球度(mSPHT)的圆形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平均球度是聚合物颗粒圆度的一种量度,可以例如用Camsizer图像分析系统(Retsch Technology GmbH;Haan;Germany)测定。通过液滴化聚合得到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通常是空心球体。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具有改进性质的流体吸收制品,即包含如下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制品,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具有49.2g/cm2的负荷吸收值(AUHL)、在流体吸收芯内的较低迁移性和持久耐用的流体吸收芯。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制备流体吸收芯的方法实现,该方法包括:
(i)将一种纤维材料和10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混合,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粒度小于1000μm、中值粒度为200至600μm、含湿量小于20重量%、平均球度为至少0.84,漂浮颗粒分数(FPF)为至少10%,和
(ii)压制得到的混合物,
其中实施的压制(ii)使芯(C)具有以下密度:
D<β×0.14g/cm3+0.18g/cm3
其中D为所述芯(C)的密度,β为所述芯(C)中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分数。
具有较高漂浮颗粒分数(FPF)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是压力敏感的,并且会在压制ii)过程中劣化。而另一方面,所述压制ii)是得到具有优化的毛细效应(毛细力和流速)的流体吸收芯所必需的。
超薄流体吸收制品要求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没有具有粗糙边缘的粗颗粒,因为具有粗糙边缘的粗颗粒可被使用者察觉并弃用。由于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研磨,通过凝胶聚合制得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具有此类粗糙边缘。因此,优选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圆形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得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具有较低漂浮颗粒分数(FPF)或较高表观密度。兼具较低漂浮颗粒分数(FPF)和颗粒圆度会使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所述流体吸收芯内迁移的趋势增加。
通过液滴化聚合制得的流体吸收颗粒是空心球体,并兼具圆度和较高漂浮颗粒分数(FPF)。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一种流体吸收制品实现,所述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在(A)层和(B)层之间的一个流体吸收芯,其包含一种纤维材料和10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粒度小于1000μm、中值粒度为200至600μm、含湿量小于20重量%、平均球度为至少0.84,漂浮颗粒分数(FPF)为至少10%,
其中所述芯(C)的密度为:
D<β×0.14g/cm3+0.18g/cm3
其中D为所述芯(C)的密度,β为所述芯(C)中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分数。
所述流体吸收芯(C)包含一种纤维材料和优选20至80重量%、更优选25至70重量%、最优选30至6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含湿量优选低于19重量%、更优选低于18重量%、最优选低于17重量%。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球度优选至少为0.86,更优选至少为0.88,最优选至少为0.9。球度(SPHT)如下定义:
SPHT = 4 πA U 2 ,
其中A为聚合物颗粒的横断面积,U为聚合物颗粒的横断面周长。所述平均球度是体积平均球度。
所述平均球度可以例如用Camsizer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032
图像分析系统(Retsch Technology GmbH;Haan;Germany)测定:
为测量,经漏斗引入产物,并用计量槽将其传送至下落井。当颗粒下落经过光壁时,用照相机对其进行选择性记录。根据选定的参数用软件评价记录的图像。
使用程序以球度表示的参数表征圆度。报告的参数是平均体积加权球度,颗粒的体积经当量直径xcmin测定。为测定当量直径xcmin,各自测量总共32个不同空间方向的最长弦直径。所述当量直径xcmin是所述32个弦直径中最短的。使用所称的CCD-变焦相机(CAM-Z)记录颗粒。为控制计量槽,预先设定相机检测窗中的表面覆盖分数(透明度)为0.5%。
当聚合物珠在聚合过程中或聚合后凝聚时,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得到具有相对较低球度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干燥后对通过常规溶液聚合(凝胶聚合)制得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进行研磨并分级,得到不规则聚合物颗粒。这些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球度在约0.72至约0.78之间。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漂浮颗粒分数(FPF)优选为至少12%、更优选为至少13%、最优选为至少14%。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含湿量优选至少为8重量%,更优选至少为10重量%,最优选至少为12重量%。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疏水性溶剂含量优选低于0.005重量%、更优选低于0.002重量%、最优选低于0.001重量%。疏水性溶剂的含量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例如用顶空技术——测定。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得到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通常仍包含约0.01重量%的用作反应介质的疏水性溶剂。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分散剂含量通常低于1重量%、优选低于0.5重量%、更优选低于0.1重量%、最优选低于0.05重量%。
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得到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通常仍包含至少为1重量%的用于稳定悬浮液的分散剂,例如乙基纤维素。
所述流体吸收芯(C)包含优选至少9g、更优选至少10g、最优选至少12g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通常至少为10g/g,优选至少为15g/g,优选至少为20g/g,更优选至少为25g/g,最优选至少为30g/g。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通常低于50g/g。
可用于本发明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通常至少为5×10-7cm3s/g,优选至少为15×10-7cm3s/g,优选至少为35×10-7cm3s/g,更优选至少为120×10-7cm3s/g,最优选至少为200×10-7cm3s/g。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通常低于500×10-7cm3s/g。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吸收芯包含10至50重量%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32至60g/g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吸收芯包含40至80重量%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35至100×10-7cm3s/g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流体吸收芯包含55至95重量%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50至150×10-7cm3s/g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A.定义
本文使用的术语“流体吸收组合物”指对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处理——包括体液的收集、输送、分布和贮存——起主要作用的流体吸收制品的成分。
本文使用的术语“流体吸收芯”指一种包含纤维材料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组合物。所述流体吸收芯对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处理——包括体液的收集、输送、分布和贮存——起主要作用。
本文使用的术语“层”指一种主要维度沿其长度和宽度的流体吸收组合物。应理解术语“层”不一定限于单层或单片的流体吸收组合物。因此一层可以包含若干不同材料的片或网的层合物、复合物、结合物。
本文使用的术语“x维度”指流体吸收组合物、层、芯或制品的长度,术语“y维度”指流体吸收组合物、层、芯或制品的宽度。一般地,术语“x-y维度”指与流体吸收组合物、层、芯或制品的高度或厚度垂直的平面。
本文使用的术语“z维度”指与流体吸收组合物、层、芯或制品的长度和宽度垂直的维度。一般地,术语“z维度”指流体吸收组合物的高度。
本文使用的术语“衬底(chassis)”指包含上层流体可渗透层和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的流体吸收材料。
本文使用的术语“基准重量”指每平方米流体吸收芯的重量,并且它包括流体吸收制品的衬底。所述基准重量在流体吸收芯的各独立区域测定:前部总平均值为芯的中心向前5.5cm至芯的前部远端的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污损区域为芯的中心向前5.5cm和芯的中心向后0.5cm的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后部总平均值为芯的中心向后0.5cm至芯的后部远端的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
本文使用的术语“密度”指单位体积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并且它包括流体吸收制品的衬底。所述密度在流体吸收芯的各独立区域测定:前部总平均值为芯的中心向前5.5cm至芯的前部远边的流体吸收芯的密度;污损区域为芯的中心向前5.5cm和芯的中心向后0.5cm的流体吸收芯的密度;后部总平均值为芯的中心向后0.5cm至芯的后部远边的流体吸收芯的密度。
此外,应当理解,术语“上层”指离流体吸收制品使用者较近的流体吸收组合物。一般地,顶片(topsheet)指离流体吸收制品使用者最近的组合物,在下文中称为“上层流体可渗透层”。相反,术语“下层”指远离流体吸收制品使用者的流体吸收组合物。一般地,底片(backsheet)指离流体吸收制品使用者最远的组合物,在下文中称为“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本文使用的术语“流体可渗透”指基质、层或层合物允许流体即体液(如尿、经血和/或阴道分泌物)容易地透过其厚度。
本文使用的术语“流体不可渗透”指基质、层或层合物在普通使用条件下不允许体液在流体接触点沿与层平面基本垂直的方向通过。
流体吸收制品包括一层以上流体吸收芯,在优选的方式中包括含有上层芯和下层芯——在下文中称作“主芯”和“次芯”——的双层芯体系。
本文使用的术语“亲水性的”指通过将水沉积在纤维上的纤维润湿性。术语“亲水性的”通过体液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定义。按照Robert F.Gould在1964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publication“Contact angle,wettability and adhesion”中的定义,当流体和纤维——尤其是纤维表面——之间的接触角小于90°或当流体趋于自发向同一个表面扩散时,纤维被称作亲水性的。
相反,术语“疏水性的”指纤维表现出大于90°的接触角或流体不会自发地在纤维表面扩散。
本文使用的术语“部分”或“区域”指流体吸收组合物的一个确定区域。
本文使用的术语“制品”指能够收集和贮存从身体排出的流体的任意三维固体材料。本发明优选的制品为与使用者身体接触穿着而设计的一次性流体吸收制品,如一次性流体吸收卫生护垫、卫生巾、月经用品、失禁嵌入物/垫、尿布、训练裤、乳垫、阴唇间嵌入物/垫等。
本文使用的术语“体液”指人体或动物体产生和排出的任意流体,如尿、经液、粪便、阴道分泌物等。
B.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优选通过使一种单体溶液液滴在液滴周围的气相中聚合制得,所述单体溶液包含:
a)至少一种带酸基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其可至少为部分中和的,
b)至少一种交联剂,
c)至少一种引发剂,
d)任选地一种或多种可与a)中提及的单体共聚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
e)任选地一种或多种水溶性聚合物,和
f)水,
其中在液滴中的聚合在均相中进行。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通常不溶于水。
单体a)优选为水溶性的,即在23℃水中的溶解度通常至少为1g/100g水,优选至少为5g/100g水,更优选至少为25g/100g水,最优选至少为35g/100g水。
合适的单体a)有,例如烯键式不饱和羧酸,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衣康酸。特别优选的单体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极特别优选丙烯酸。
合适的单体a)还有,例如烯键式不饱和磺酸,如苯乙烯磺酸和2-丙烯酰氨基-2-甲基丙磺酸(AMPS)。
杂质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聚合。特别是优选纯化的单体a)。有用的纯化方法公开于WO 2002/055469 A1、WO 2003/078378 A1和WO 2004/035514 A1中。一种合适的单体a)为按照WO 2004/035514 A1纯化的丙烯酸,其含有99.8460重量%的丙烯酸、0.0950重量%的乙酸、0.0332重量%的水、0.0203重量%的丙酸、0.0001重量%的糠醛、0.0001重量%的马来酸酐、0.0003重量%的二丙烯酸和0.0050重量%的对苯二酚单甲醚。
丙烯酸和/或其盐在单体a)总量中的含量优选为至少50mol%,更优选至少90mol%,最优选至少95mol%。
单体a)的酸基通常被部分中和,优选至25至85mol%的程度,优选至50至80mol%的程度,更优选至60至75mol%的程度,为此可以使用常规中和剂,优选碱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碱金属碳酸盐或碱金属碳酸氢盐,及其混合物。也可使用氨代替碱金属盐。就碱金属而言,特别优选钠和钾,但极特别优选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及其混合物。通常地,中和通过将中和剂以水溶液、熔体或优选还以固体混合实现。例如,水含量显著低于50重量%的氢氧化钠可以熔点高于23℃的蜡状物质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碎片材料或在升高的温度时以熔体计量加入。
所述单体a)通常包含聚合抑制剂——优选对苯二酚单醚——作为贮存抑制剂。
所述单体溶液包含优选最高达250ppm重量,更优选不高于130ppm重量,最优选不高于70ppm重量,优选不低于10ppm重量,更优选不低于30ppm重量,特别是约50ppm重量的对苯二酚单醚,各自基于丙烯酸计,而丙烯酸盐作为丙烯酸计。例如,所述单体溶液可以使用具有适当对苯二酚单醚含量的丙烯酸制得。
优选的对苯二酚单醚有对苯二酚单甲醚(MEHQ)和/或α-生育酚(维生素E)。
合适的交联剂b)为具有至少两个适合交联的基团的化合物。此类基团有:例如可自由基聚合成聚合物链的烯键式不饱和基团,和可与单体a)的酸基形成共价键的官能团。另外,可与单体a)的至少两个酸基形成配位键的多价金属盐也适用作交联剂b)。
交联剂b)优选为含有至少两个可自由基聚合成聚合物网络的可聚合基团的化合物。合适的交联剂b)有: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烯丙基胺、四烯丙基氯化铵、四烯丙氧基乙烷,如EP 0 530 438 A1中所述;二丙烯酸酯和三丙烯酸酯,如EP 0 547 847 A1、EP 0 559 476 A1、EP 0 632 068 A1、WO 93/21237 A1、WO 2003/104299 A1、WO 2003/104300 A1、WO 2003/104301 A1和DE 103 31 450 A1中所述;除包含丙烯酸酯基团还包含另外的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混合丙烯酸酯,如DE 103 31 456 A1和DE 103 55 401 A1中所述;或交联剂混合物,如例如DE 195 43 368、DE 196 46 484 A1、WO 90/15830 A1和WO 2002/032962 A2中所述。
合适的交联剂b)具体有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四烯丙氧基乙烷、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15重乙氧基化的三羟甲基丙烷、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和三烯丙基胺。
极特别优选的交联剂b)为聚乙氧基化和/或聚丙氧基化甘油,其已经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得到二丙烯酸酯或三丙烯酸酯,例如WO 2003/104301 A1中所述。3至10重乙氧基化甘油的二丙烯酸酯和/或三丙烯酸酯是特别有利的。极特别优选1至5重乙氧基化和/或丙氧基化甘油的二丙烯酸酯或三丙烯酸酯。最优选3至5重乙氧基化和/或丙氧基化甘油的三丙烯酸酯,尤其是3重乙氧基化甘油的三丙烯酸酯。
交联剂b)的量优选为0.05至1.5重量%,更优选0.1至1重量%,最优选0.3至0.6重量%,各自基于单体a)计。随着交联剂b)的量升高,离心保持能力(CRC)下降,在21.0g/cm2(AUL)压力下的吸收性最强。
使用的引发剂c)可为所有在聚合条件下分解为自由基的化合物,例如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过氧化氢、过硫酸盐、偶氮化合物和氧化还原引发剂。优选使用水溶性引发剂。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多种引发剂的混合物——例如过氧化氢和过二硫酸钠或过二硫酸钾的混合物——是有利的。过氧化氢和过二硫酸钠的混合物可以任意比例使用。
特别优选的引发剂c)有偶氮引发剂,如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和2,2′-偶氮双[2-(5-甲基-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和光敏引发剂,如2-羟基-2-甲基苯丙酮和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1-酮;氧化还原引发剂,如过硫酸钠/羟基甲基亚磺酸、过二硫酸铵/羟基甲基亚磺酸、过氧化氢/羟基甲基亚磺酸、过硫酸钠/抗环血酸、过二硫酸铵/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光敏引发剂,如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1-酮,及其混合物。
所述引发剂以常用量使用,例如基于单体a)计为0.001至5重量%、优选0.01至2重量%。
可与单体a)共聚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c)的实例有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和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丙酯。
有用的水溶性聚合物d)包括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淀粉、淀粉衍生物、改性纤维素如甲基纤维素或羟乙基纤维素、明胶、聚乙二醇或聚丙烯酸,优选淀粉、淀粉衍生物和改性纤维素。
为达到最佳作用,优选的聚合抑制剂对溶解氧有要求。因此,可先除去单体溶液中的溶解氧,然后再进行聚合,所述溶解氧的除去通过惰化进行,即通入惰性气体,优选氮气。单体溶液的氧含量优选在聚合前降至1ppm重量以下,更优选0.5ppm重量以下。
所述单体溶液的固体含量优选至少为35重量%,优先至少为38重量%,更优选至少为40重量%,最优选至少为42重量%。所述固体含量为所有聚合后不挥发的组分的总和。
也可以通过吸附例如在活性炭上除去聚合抑制剂。
将所述单体溶液计量加入气相以形成液滴。例如可通过一种液滴化平板产生液滴。
液滴化平板为具有至少一个钻孔的平板,流体从顶部进入所述钻孔。液滴化平板或液体可以振动,在液滴化平板下侧的各个钻孔处产生理想的单分散液滴串。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液滴化平板不震动。
按照所需体积和液滴尺寸选择钻孔的数目和尺寸。所述液滴直径通常为钻孔直径的1.9倍。此处重要的是,待液滴化的流体不能过快地经过钻孔,并且经过钻孔的压降不能太大。否则,流体就不能液滴化,而是由于高动能使喷射的液体破碎(喷雾)。基于每个钻孔的处理量和钻孔直径的雷诺数优选小于2000,优选小于1000,更优选小于500,最优选小于250。
所述液滴化平板通常具有至少一个钻孔,优选至少10个、更优选至少50个并且通常最高达10000个、优选最高达5000个、更优选最高达1000个钻孔,所述钻孔通常在整个液滴化平板上不均匀分布,优选以所称的三角形节距——即三个钻孔各自形成等边三角形的角——分布。将所述钻孔的直径调节至所需的液滴尺寸。
但还可以通过气拉模、旋转、切割喷出物或可快速实现的微型阀模(rapidly actuable microvalve dies)产生液滴。
在气拉模中,使喷射流体与气流一起加速通过隔板。气体速率可以用于影响喷射流体直径,从而影响液滴直径。
在通过旋转产生液滴的情况中,使流体通过旋转盘的口。由于离心力对流体的作用,确定尺寸的液滴会脱离。优选的用于旋转液滴化的装置描述于例如DE 43 08 842 A1中。
还可以通过回转叶片或空气喷射将形成的喷射流体切成确定的节段。然后每个节段形成一个液滴。
在使用微型阀模的情况中,直接产生具有确定流体体积的液滴。
产生的液滴的平均直径优选至少为200μm,更优选至少为250μm,最优选至少为300μm,液滴粒径可通过光散射法确定,并且意指体积平均直径。
通过所述方法得到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平均直径优选至少为200μm,更优选为250至600μm,极特别为300至500μm,粒径可通过光散射确定并且意指体积平均直径。90%的聚合物颗粒的直径优选为100至800μm,更优选为150至700μm,最优选为200至600μm。
聚合反应器通过气体流动。载气可与单体溶液的自由降落液滴顺流或逆流——优选顺流,即从底部向上——通过反应室。一次通过之后,优选将至少部分、优选至少50%、更优选至少75%的载气以循环气体循环至反应室。通常地,在每次通过之后排出优选最高达10%、更优选最高达3%、最优选最高达1%的部分载气。
优选调节气体速率以使聚合反应器中的流动定向,例如不存在与一般流动方向相反的对流,并且气体速率为例如0.01至5m/s,优选0.02至4m/s,更优选0.05至3m/s,最优选0.1至2m/s。
将流过反应器的气体适当预热至反应器上流的反应温度。
气体入口温度——即气体进入反应室的温度——优选为160至250℃,更优选为180至230℃,最优选为190至220℃。
以如下方式控制气体入口温度是有利的:使气体出口温度——即气体离开反应室的温度——为100至180℃,更优选为110至160℃,最优选为120至140℃。
所述反应可以在加压下或减压下进行;优选相对于环境压力最高达100mbar的减压。
反应尾气——即离开反应室的气体——可例如在热交换器中冷却。其冷凝水和未转化的单体a)。然后反应尾气可以至少部分再被加热并以循环气体循环至反应器中。一部分反应尾气可以排出并用新鲜气体代替,在此情况下,可以移除并循环反应尾气中存在的水和未转化的单体a)。
特别优选成套热系统,即在冷却尾气中的一部分废热用于加热循环气体。
可以伴随加热反应器。在此情况下,调节伴随加热,使壁温比反应器内温至少高5℃,并且可确实防止反应器壁上的冷凝。
通过液滴化聚合制得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含湿量优选至少为10重量%,更优选至少为12重量%,最优选至少为14重量%。含湿量可以通过聚合温度和停留时间来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通过液滴化聚合制得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的残留单体在气流存在下通过热后处理以液化状态移除。在相对较高温度和相对较长停留时间下可更好地移除残留单体。此处,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不能太干燥较为重要。在过分干燥颗粒的情况下,残留单体仅会不明显地减少。过高的水分含量会增加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结块倾向。为使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热后处理中不会过快干燥,流入的气体应已经包含蒸汽。
随后可以后交联所述聚合物颗粒以进一步改善性质。
后交联剂为包含可以与所述聚合物颗粒的羧酸酯基团形成至少两个共价键的基团的化合物。合适的化合物有:例如多官能胺、多官能酰胺-胺、多官能环氧化物,如EP 0 083 022 A2、EP 0 543 303 A1和EP 0 937 736 A2中描述的;二官能醇或多官能醇,如DE 33 14 019 A1、DE 35 23 617 A1和EP 0 450 922 A2中描述的;或β-羟基烷基酰胺,如DE 102 04 938 A1和US 6,239,230中描述的。
另外合适的后交联剂有:DE 40 20 780 C1中描述的环状碳酸酯;DE 198 07 502 A1中描述的2-噁唑烷酮及其衍生物,如2-羟乙基-2-噁唑烷酮;DE 198 07 992 C1中描述的二-2-噁唑烷酮和多-2-噁唑烷酮;DE 198 54 573 A1中描述的2-氧代四氢-1,3-噁嗪及其衍生物;DE 198 54 574 A1中描述的N-酰基-2-噁唑烷酮;DE 102 04 937 A1中描述的环状脲;DE 103 34 584 A1中描述的二环酰胺乙缩醛;EP 1 199 327 A2中描述的氧杂环丁烷和环状脲;以及WO 2003/031482 A1中描述的吗啉-2,3-二酮及其衍生物。
优选的后交联剂有碳酸亚乙酯、丙二醇与1,4-丁二醇的混合物、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以及聚酰胺与表氯醇的反应产物。
极特别优选的后交联剂有2-羟乙基噁唑烷-2-酮、2-噁唑烷酮和1,3-丙二醇。
另外,还可使用包含另外的可聚合的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后交联剂,如DE 37 13 601 A1中描述的。
后交联剂的量优选为0.001至2重量%、更优选0.02至1重量%、最优选0.05至0.2重量%,各自以所述聚合物颗粒为基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除了所述后交联剂外,还在后交联之前、过程中或之后将多价阳离子施于所述颗粒表面。
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多价阳离子有:例如二价阳离子,如锌、镁、钙、铁和锶的阳离子;三价阳离子,如铝、铁、铬、稀土元素和锰的阳离子;四价阳离子,如钛和锆的阳离子。合适的抗衡离子有氯离子、溴离子、硫酸根、硫酸氢根、碳酸根、碳酸氢根、硝酸根、磷酸根、磷酸氢根、磷酸二氢根和羧酸根如乙酸根和乳酸根。优选硫酸铝。除了金属盐,还可使用多胺和/或聚胺作多价阳离子。
所用多价阳离子的量为例如0.001至1.5重量%、优选0.005至1重量%、更优选0.02至0.8重量%,各自以所述聚合物为基准。
后交联通常以将后交联剂的溶液喷雾在水凝胶或干燥聚合物颗粒上的方式进行。喷雾之后,将涂布有后交联剂的聚合物颗粒热力干燥,并且后交联反应可在干燥之前或过程中进行。
后交联剂溶液的喷雾优选在具有活动混合工具的混合机中进行,如螺杆式混合机、盘式混合机、犁式混合机和桨式混合机。特别优选卧式混合机如犁式混合机和桨式混合机,极特别优选立式混合机。合适的混合机有:例如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131
混合机、Bepex混合机、Nauta混合机、Processall混合机和Schugi混合机。还可在流体床中喷雾后交联剂溶液。
后交联剂通常以水溶液形式使用。添加非水溶剂可用于调节后交联剂在聚合物颗粒中的渗透深度。
热力干燥优选在接触式干燥机、更优选桨式干燥机、最优选盘式干燥机中进行。合适的干燥机有:例如Bepex干燥机和Nara干燥机。此外,还可使用流体床干燥机。
干燥可在混合机本身中通过加热壳体或吹入暖空气实现。合适的还有下游干燥机,例如柜式干燥机、旋转管式烘箱或可加热螺杆。在流体床干燥机中混合并干燥是特别有利的。
优选的干燥温度在100至250℃、优选120至220℃、更优选130至210℃、最优选150至200℃范围内。在此温度下在反应混合机或干燥机中的优选停留时间优选为至少10分钟、更优选至少20分钟、最优选至少30分钟,通常最多60分钟。
为进一步改善性能,经后交联的聚合物颗粒可被涂布或随后润湿。适于改善收集能力和盐水导流能力(SFC)的涂料有:例如无机惰性物质如水不溶性金属盐、有机聚合物、阳离子聚合物以及二价或多价金属阳离子。适于粘尘的涂料有例如多元醇。适于抵消聚合物颗粒不利的结块倾向的涂料有:例如热解法二氧化硅如Aerosil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141
200,和表面活性剂如Span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142
20。
C.流体吸收制品
所述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流体吸收芯,其包含
5至90重量%的一种纤维材料和10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优选20至80重量%的一种纤维材料和2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更优选30至75重量%的一种纤维材料和25至7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最优选40至70重量%的一种纤维材料和30至6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D)(A)和(C)之间的一个任选地收集-分布层,其包含80至10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0至2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优选85至99.9重量%的纤维材料和0.01至1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更优选90至99.5重量%的纤维材料和0.5至1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最优选95至99重量%的纤维材料和1至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E)紧接位于(C)层的上方和/或下方的一个任选地薄纱层;和
(F)其他任选地部分。
流体吸收制品的含义应理解为例如成人失禁垫和失禁裤或婴儿尿布。合适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包含纤维材料和任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组合物,以形成用于基体、层、片和/或流体吸收芯的纤维网或基质。
合适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若干层(其各单层必须表现出优选确定的功能参数,如上层流体可渗透层的干燥度、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的蒸汽渗透性而不具有透湿性)、可渗透蒸汽的柔性薄流体吸收芯(具有快速吸收速率并且能够保留最大量的体液)和上层和芯之间的收集-分布层(作为排出的体液的输送和分布层)。所述各个元素结合以使形成的流体吸收制品满足全部标准,一方面如柔性、水蒸气透气性、干燥度、穿着舒适度和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设计液体保留性、再润湿性和防止透湿性。所述层的特定结合得到一种为消费者提供较高保护水平和较高舒适度的流体吸收制品。
流体可渗透层(A)
流体可渗透层(A)是直接与皮肤接触的层。因此,流体可渗透层优选对消费者皮肤适应、感觉柔软并且无刺激。一般地,术语“流体可渗透”应理解为允许流体——即体液(如尿、经血和/或阴道分泌物)——容易地渗透其厚度。流体可渗透层的基本功能是收集穿着者的体液并将其输送至流体吸收芯。通常流体可渗透层由本领域已知的任意物质如无纺材料、薄膜、或其结合物形成。合适的流体可渗透层(A)由常规合成或半合成纤维或聚酯、聚烯烃、人造丝或天然纤维或其任意结合物的双组分纤维或薄膜构成。在无纺材料的情况下,纤维一般应通过粘合剂如聚丙烯酸酯结合。流体可渗透层还可包含弹性组合物,从而表现出允许向一个或两个方向拉伸的弹性特性。
合适的合成纤维由以下物质制成:聚氯乙烯、聚氟乙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酸化物、聚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基乙烯酯、不溶性或可溶性聚乙烯醇、聚烯烃(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酯、聚氨酯、聚苯乙烯等。
薄膜的实例有有孔热塑性薄膜、有孔塑料薄膜、液压成形的热塑性薄膜、网状热塑性薄膜、多孔泡沫和热塑性粗布。
合适的改性或未改性天然纤维的实例包括棉花、甘蔗渣、粗毛、亚麻、丝绸、羊毛、木浆、化学改性木浆、黄麻纤维、人造丝、乙基纤维素和纤维素乙酸酯。
合适的木浆纤维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如牛皮纸浆制法和亚硫酸盐方法)和机械方法(如地面木材制浆法、匀浆机机械制浆法、热力-机械制浆法、化学-机械制浆法和化学-热力-机械制浆法)获得。此外,可以使用回收的纸浆纤维,漂白的、未漂白的、基本不含氯(ECF)的或完全不含氯(TCF)的木浆纤维。
纤维材料可只包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或其任意结合物。优选的材料有聚酯、人造丝及其混合物、聚乙烯和聚丙烯。
作为所述流体吸收组合物组分的纤维材料可为亲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或可为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二者的结合物。亲水性的定义在上节中的“定义”部分给出。亲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的比例和相应地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在流体吸收组合物中的量的选择取决于所得流体吸收组合物的流体处理性能和其中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例如,如果流体吸收组合物靠近流体吸收制品的穿着者,即其用于部分或完全取代上层流体可渗透层(优选由疏水性无纺材料形成),则优选使用疏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也可作为下层可透气而流体不可渗透的层的成分,在其中作为流体不可渗透隔层。
亲水性纤维的实例有纤维素纤维、改性纤维素纤维、人造丝、聚酯纤维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亲水性尼龙等。亲水性纤维也可以由通过例如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二氧化硅处理的亲水化的疏水性纤维得到。例如,亲水性热塑性纤维来源于通过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二氧化硅处理的聚烯烃如聚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等。
为提高上层的强度和完整性,纤维一般应具有结合位点,其起到层内纤维之间的交联作用。
在网中固定纤维的技术有机械粘合、热结合和化学粘合。在机械粘合的方法中,以机械方式缠绕纤维,例如通过喷水(水刺(spunlace))赋予网完整性。热结合通过在低熔聚合物存在下升高温度而进行。热结合方法的实例有纺粘、透气结合和树脂结合。
优选的提高完整性的方法有热结合、纺粘、树脂结合、透气结合和/或水刺。
在热结合的情况下,将热塑性材料加入纤维中。通过热处理,至少一部分所述热塑性材料熔化,并通过毛细效应移向纤维的交叉点。这些交叉点在冷却后固化成结合位点,从而提高纤维基质的完整性。另外,对于化学硬化的纤维素纤维而言,热塑性材料的熔化和移动具有增加生成的纤维层孔径的作用,同时能维持其密度和基准重量。通过润湿,层的结构和完整性保持稳定。总之,热塑性材料的加入导致排出的体液的流体渗透性提高,从而改善收集性质。
合适的热塑性材料包括聚烯烃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酯、共聚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酸乙基乙烯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丙烯酸化物、聚酰胺、共聚酰胺、聚苯乙烯、聚氨酯和任意提及的聚合物的共聚物。
合适的热塑性纤维可以由单一聚合物即单组分纤维制成。或者,它们可以由多于一种的聚合物制成,如双组分或多组分纤维。术语“双组分纤维”指包含一种由与壳不同的纤维材料制成的芯纤维的热塑性纤维。通常地,两种纤维具有不同熔点,其中一般外壳在较低的温度熔化。双组分纤维可为同心或偏心的,这取决于外壳的厚度在双组分纤维的整个横断面上是否均匀。偏心双组分纤维的优势是以较低的纤维厚度表现出较高的压缩强度。双组分纤维还可表现出“不褶皱”(伸直)或“褶皱”(弯曲)的特征,双组分纤维还可显示表面润滑性的不同方面。
双组分纤维的实例包括以下聚合物结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乙酸乙基乙烯酯/聚丙烯、聚乙烯/聚酯、聚丙烯/聚酯、共聚酯/聚酯等。
合适的热塑性材料具有可破坏层纤维的较低温度的熔点;但是不低于通常贮存流体吸收制品的温度。优选熔点在约75℃和175℃之间。热塑性纤维的一般长度为约0.4至6cm,优选约0.5至1cm。热塑性纤维的直径以丹尼尔(克/9000米)或分特(克/10000米)定义。通常热塑性纤维分特在约1.2至20、优选约1.4至10的范围内。
另一种提高流体吸收组合物完整性的方法为纺粘技术。通过纺粘法生成纤维层的性质基于将聚合颗粒直接纺织成连续的丝并且随后制成纤维层。
纺粘布通过将挤出的纺织纤维以均匀随机的方式沉积在传动带上、然后热结合纤维而制备。在铺网过程中通过喷气分离纤维。通过应用加热辊或热针部分熔化聚合物并将纤维融合在一起使纤维粘合。由于分子定向可提高熔点,故不能高度拉伸的纤维可以用作热结合纤维。聚乙烯或无规乙烯/丙烯共聚物用作低熔结合位点。
除纺粘之外,树脂结合的技术也属于热结合主题。使用该技术产生结合位点,将特定粘合剂——例如基于环氧化物、聚氨酯和丙烯酸的粘合剂——加入纤维材料,并且热处理生成的基质。由此使网与分散在纤维材料内的树脂和/或热塑性树脂结合。
作为另一种热结合技术,透气结合包括将热空气应用于纤维织物的表面。热空气只在纤维织物的上方循环,但是不穿过纤维织物。通过加入粘合剂产生结合位点。适用于透气结合的粘合剂包括结晶粘合剂纤维、双组份粘合剂纤维和粉末。当使用结晶粘合剂纤维或粉末时,粘合剂完全熔化并在整个无纺布的横切面中形成熔化的液滴。冷却时在所述点上发生结合。就外壳/芯粘合剂纤维而言,外壳是粘合剂,芯是载体纤维。使用透气炉制成的产品倾向于为大块、开孔、柔软、结实、可延展、可透气和有吸收性的。透气结合之后立即进行冷轧光以使在热辊轧光产物和透气结合产物之间的厚度不会压缩。甚至在冷轧光之后,与区域结合的热轧光材料相比,该产物也更加柔软、柔韧并且延展性更好。
水刺(“水织(hydroentanglement)”)是另一种提高网状物完整性的方法。首先将形成的散纤维网(通常为空气成网或湿法成网)压制并预先浸湿以排除气穴。水刺技术使用多排微细高速水喷射流来冲击多孔带或移动有孔屏或移动图案屏上的网状物,以使纤维彼此缠结。一般从第一个喷射器至最后一个喷射器水压增加。使用高达150巴的压力将水直接喷至网上。该压力对于大多数无纺纤维是足够的,但在具体应用中可使用更高的压力。
水刺法是一种使用水的喷射流缠结纤维从而提供织物完整性的无纺布制造体系。柔软性、褶皱性、舒适性和相对较高的强度是水刺无纺布的主要特征。
在最新的研究中,发现生成的流体可渗透层的某些结构特征有利。例如,层厚度极为重要,并且与其x-y维度一起影响层的收集-分布行为。如果存在其他一些完整的异型结构,则收集-分布特性可根据层的三维结构定向。因此优选随流体可渗透层变化的3D-聚乙烯。
因此,合适的流体可渗透层(A)为通过热结合、纺粘、树脂结合或透气结合由上述纤维形成的无纺层。合适的流体可渗透层还有3D-聚乙烯层和水刺层。
优选3D-聚乙烯层和水刺层的基准重量为12至22gsm。
通常流体可渗透层(A)在流体吸收结构中部分或完全延展,并且可以延展和/或形成所有优选的侧翼、侧面包装部分、翼形物和耳状物的一部分。
流体不可渗透层(B)
流体不可渗透层(B)防止通过流体吸收芯吸收和保留的分泌物润湿与流体吸收制品接触的制品,例如床垫、裤子、睡衣和内衣。因此流体不可渗透层(B)可包含一种纺织材料或一种无纺材料、聚合薄膜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热塑性薄膜、或复合材料如薄膜覆盖的无纺材料。
合适的流体不可渗透层包括无纺布、塑料和/或塑料和无纺布的层合物。塑料和/或塑料与无纺布的层合物均可适当为透气性的,即流体不可渗透层(B)可以允许蒸气从流体吸收材料中逸出。因此流体不可渗透层必须具有确定的水蒸气传递速率并同时具有不可渗透水平。为兼具这些特征,合适的流体不可渗透层包括至少两层,如具有特定基准重量和孔径的纤维无纺布的层合物,和作为具有特定厚度和任选具有孔结构的第二层的例如聚乙烯醇的连续三维薄膜。该层合物用作隔层,并且不具有液体输送性或透湿性。例如,合适的流体不可渗透层包含至少一个多孔网的第一透气层,所述多孔网为纤维无纺布,例如熔喷无纺层的复合网或由合成纤维制成的纺粘无纺层的复合网,和至少一个弹力三维网的第二层,所述弹力三维网由流体不可渗透聚合薄膜构成,例如任选具有起毛细管作用的孔的塑料,其优选不与薄膜平面垂直而是相对于薄膜平面呈小于90°的角)。
合适的流体不可渗透层是可渗透蒸汽的。优选地,流体不可渗透层由可渗透蒸气的材料构成,所述材料的水蒸气传递速率(WVTR)至少为约100gsm/24小时,优选至少为约250gsm/24小时,最优选至少为约500gsm/24小时。
优选流体不可渗透层(B)由包含疏水性材料的无纺布(如合成纤维)或包含塑料的流体不可渗透聚合薄膜(如聚乙烯)制成。流体不可渗透层的厚度优选为15至30μm。
此外,流体不可渗透层(B)优选由无纺布和塑料的层合物制成,其包含密度为12至15gsm的无纺布和厚度为约10至20μm的聚乙烯层。
通常,流体不可渗透层(B)在流体吸收结构中部分或完全延伸,并且可延伸至和/或形成所有优选的侧翼、侧面包装元件、翼形物和耳状物的一部分。
流体吸收芯(C)
流体吸收芯(C)位于上层流体可渗透层(A)和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B)之间。合适的流体吸收芯(C)可选自本领域已知任意流体吸收芯体系,只要满足诸如蒸气渗透性、柔性和厚度的要求即可。合适的流体吸收芯是指主要功能为收集、输送、分布、吸收、贮存和保留排出的体液的任意流体吸收组合物。
流体吸收芯(C)的上视面积优选至少为200cm2,更优选至少为2550cm2,最优选至少为300cm2。上视面积为面对面对着上层流体可渗透层的芯的部分。
按照本发明,流体吸收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
1.一个任选地芯面层
2.一个流体贮存层
3.一个任选地防尘层
1.任选地芯面层
为提高流体吸收芯的完整性,对所述芯提供一层面层。该面层可在流体吸收芯的顶部和/或底部。另外,该面层可包括具有单片材料的完整流体吸收芯,从而可用作包装。包装材料可为完全包装、部分包装或C-包装。
芯面层材料可包含任意已知类型的基体,包括网状物、覆盖物、纺织品、薄膜、薄纱和两种或更多种基体或网状物的层合物。芯面层材料可包含天然纤维,如纤维素、棉花、亚麻、亚麻布、大麻、羊毛、蚕丝、皮毛、毛发和天然存在的矿物纤维。芯面层材料还可包含合成纤维,如人造丝和溶解性纤维(衍生自纤维素)、多糖(淀粉)、聚烯烃纤维(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氨酯、及其结合物。优选地,芯面层包含合成纤维或薄纱。
纤维可为单组分或多组分纤维。多组分纤维可包含其均聚物、共聚物或混合物。
2.流体贮存层
流体吸收芯中包括的流体吸收组合物包含纤维材料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可用于本发明的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合适的改性或未改性天然纤维的实例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给出。其中优选木浆纤维。
合适的合成纤维的实例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给出。纤维材料可只包含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或包含其任意结合物。
作为流体吸收组合物组分的纤维材料可为亲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或可为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二者的结合物。
一般地,优选将亲水性纤维用于嵌入上层(A)和下层(B)之间的流体吸收芯中。对于要求将排出的体液快速收集、转移和分布至流体吸收组合物或流体吸收芯的其他区域的情况尤其如此。亲水性纤维特别优选用于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组合物。
亲水性纤维的实例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给出。优选流体吸收芯由纤维胶醋酸酯、聚酯和/或聚丙烯制成。
可均匀混合流体吸收芯的纤维材料以产生均匀或不均匀的流体吸收芯。或者,可将纤维物质浓缩或织在任选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的独立层中。合适的流体吸收芯的贮存层包括含有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的纤维材料的均匀混合物。含有层状芯体系的合适贮存层包括纤维材料的均匀混合物并且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借此每层所述层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由任意纤维材料构建。可控制所述层的顺序,从而根据嵌入的流体吸收材料如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数量和分布得到想要的流体收集、分布和转移结果。优选地,在流体吸收芯的贮存层内存在具有最高吸收率或保留值的离散区域,其由纤维材料的层或不均匀混合物形成,作为纳入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基质。所述区域可在全部范围内延展或可只形成部分流体吸收芯。
合适的流体吸收芯包括纤维材料和流体吸收材料。合适的有能够吸收和保留体液或身体分泌物的任意流体吸收材料,如纤维素填料、改性或未改性纤维素、交联的纤维素、层合物、复合材料、流体吸收泡沫、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描述的材料、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及其结合物。
通常流体吸收芯可包含单一类型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或可包含衍生自多种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因此,可加入来自单一类型的聚合物材料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或来自不同类型的聚合物材料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例如源自凝胶聚合的规则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与源自液滴化聚合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或者,可加入源自反相悬浮聚合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或者,可将表现出不同特性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混合。例如,流体吸收芯可包含具有均匀pH值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或其可包含具有不同pH值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例如pH在约4.0至约7.0范围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两种或更多种组分混合物。使用的混合物优选源自由凝胶聚合或反相悬浮聚合得到的pH在约4.0至约7.0范围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由液滴化聚合得到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
合适的流体吸收芯也通过加入流体吸收颗粒和/或流体吸收聚合物纤维或其混合物由松散的纤维材料制得。流体吸收聚合物纤维可由单一类型的流体吸收聚合物纤维形成,或可包含源自不同聚合材料的流体吸收聚合物纤维。添加流体吸收聚合物纤维对于容易地分布和纳入纤维结构中并且与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相比更好地保持原位而言是优选的。由此,由于彼此接触而造成的凝胶粘连的趋势降低。此外,流体吸收聚合物纤维更软并且更柔韧。
在制造流体吸收芯的过程中,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或流体吸收纤维与形成结构的化合物如纤维基质一起引入。例如,可在由散纤维形成流体吸收芯的过程中加入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或流体吸收纤维。流体吸收芯可通过以下方式形成: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或流体吸收纤维与基质纤维材料同时混合,或同时或连续地将一种组分加入两种或更多种其他组分的混合物中。
合适的流体吸收芯包括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或流体吸收纤维和用于引入流体吸收材料的纤维材料构建基质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可以均匀形成,即所有组分一起混合得到均匀的结构。流体吸收材料的量在整个流体吸收芯内可为均匀的,或可以例如在中心区和边缘区之间变化而得到关于流体吸收材料浓度的异型芯(profiled core)。
将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应用在吸收芯中的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可通过测定体积、重量损失或测定比重而进行。已知的技术包括应用振动系统、单螺旋系统和多螺旋系统、剂量辊、称量带、流化床体积测定系统和重力喷洒和/或喷雾系统。其他嵌入技术有降剂量系统、正反气动应用(consensus and contradictory application)、或应用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的真空印刷方法。
合适的流体吸收芯还可包括通过制造流体吸收制品的方法形成的层。可通过随后在z-维度上产生不同的层而形成层状结构。
或者,芯结构可以由两层或更多层预先形成的层形成而得到层状的流体吸收芯。所述层可具有不同的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浓度,其浓度在约10至95%范围内。这些均匀或不同的层可在其邻接面表面处彼此固定。或者,所述层可以以形成多个腔室的方式组合,其中所述所述腔室中分别含有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
将合适的预先形成的层加工成例如空气成网结构、湿法成网结构、层合结构或复合结构。
或者,可以加入其他材料层,如开孔泡沫或闭孔泡沫或打孔薄膜的层。还包括至少两个包含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的层的层合物。
此外,复合结构还可以由其上粘附有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的载体层(如聚合物薄膜)形成。可在一侧或两侧进行固定。载体层可渗透体液,也可不渗透体液。
或者,可在层形成之后或在载体层上加入单体溶液,并通过UV引发聚合技术聚合涂布溶液。因此,“原位”聚合是另一种施用流体吸收聚合物的方法。
因此,合适的流体吸收芯包含5至9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10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优选20至8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2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更优选30至75重量%的纤维材料和25至7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最优选40至7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30至6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或流体吸收纤维在流体吸收芯内的量为3至20g、优选6至14g,并且就最长尿布而言为8至12g,就失禁产品而言最高达约50g。
除了其他任选层以外,通常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至少一个上层流体可渗透层(A)、至少一个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B)、以及(A)层和(B)层之间的至少一个流体吸收芯。为了增加对体液吸收的控制和/或增加以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对纤维基质的重量百分比计的柔性,加入一个或多个另外的流体吸收芯可能是有利的。向第一流体吸收芯上添加第二流体吸收芯会使体液转移和分布更容易。而且可以保留更大量排出的体液。可合并表现出不同流体吸收聚合物浓度和含量的若干层,即使包括若干层流体吸收芯,也可将流体吸收制品的厚度降至最小值。
合适的流体吸收芯可由本领域已知的任意材料形成,将其设计用于收集、转移和保留排出的体液。制造技术也可为本领域已知的任一种技术。优选的技术包括将单体溶液施用于转运纤维基质,从而聚合(也称为原位技术)或制备空气成网式复合物。
合适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与通常存在于流体吸收制品中的其它层任意结合的单芯或多芯体系。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单芯或双芯体系;最优选流体吸收制品包括单流体吸收芯。
流体吸收芯通常具有均匀的尺寸或形态。如果存在层状流体吸收芯,则考虑芯的形状和/或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含量和/或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分布和/或不同层尺寸,合适的流体吸收芯还可以具有异型结构(profiled structure)。
已知通过合并若干层(例如基质层、流体吸收聚合物层和热塑性材料层)来提供良好固湿作用的吸收芯。合适的吸收芯还可包含薄纱或薄纱层合物。本领域已知的有通过将薄纱或薄纱层合物在其上折叠而形成的单层或双层薄纱层合物。
这些层状物或折叠物优选彼此结合,例如通过加入粘合剂或通过机械粘合、热结合或超生波粘合或其结合而进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可包含在各层内,或包含在各个层与层之间,例如通过形成独立的流体吸收聚合物而实现。
因此,按照层状物的数目或大体积芯的高度确定流体吸收芯的最终厚度。因此,流体吸收芯可与层状物(平台)一样平或具有三维形态。
一般而言,上层流体可渗透层(A)和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B)可按照各种类型流体吸收制品的要求和为适应不同穿用者的尺寸而确定形状和尺寸。因此,上层流体可渗透层和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的结合物可具有本领域已知的全部尺寸或形状。合适的结合物具有沙漏、矩形、梯形、t形或双t形,或具有解剖学尺寸(anatomical dimension)。
流体吸收芯可包含本领域已知的流体吸收制品中通常存在的另外添加剂。示例性的添加剂有用于强化和稳定流体吸收芯的纤维。优选用于强化流体吸收芯的聚乙烯。
另外适用于强化流体吸收芯的稳定剂有用作粘合剂的材料。
改变流体吸收芯的不同区域使用的粘合剂材料的种类或粘合剂的量,可获得形态稳定性。例如,具有不同熔化温度的不同粘合剂材料可用于流体吸收芯的不同区域中,如较低熔化温度的粘合剂材料用于芯的中心区,而较高熔化温度的粘合剂材料用于边缘区。合适的粘合剂材料可为粘性或非粘性纤维、连续或不连续挤出纤维、双组分人造短纤维、非弹性体纤维和喷雾液体粘合剂或这些粘合剂材料的任意结合物。
此外,通常加入热塑性组合物以提高芯层的完整性。热塑性组合物可包含单一类型的热塑性聚合物或热塑性聚合物的混和物。或者,热塑性组合物可包含热熔粘合剂,其包含至少一种热塑性聚合物与热塑性稀释剂,如增粘剂、增塑剂或其他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热塑性组合物还可包含压敏热熔粘合剂,其包含例如结晶聚丙烯和非晶态聚α-烯烃或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和蜡混合物。
合适的热塑性聚合物有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包括A-B-A三嵌段节段、A-B双嵌段节段和(A-B)n星形嵌段共聚物节段。字母A指无弹性聚合物节段如聚苯乙烯,而B代表不饱和共轭二烯或其(部分)氢化形式。优选B包含异戊二烯、丁二烯、乙烯/丁烯(氢化丁二烯)、乙烯/丙烯(氢化异戊二烯)、及其混合物。
其他合适的热塑性聚合物有非晶态聚烯烃、非晶态聚α-烯烃和茂金属聚烯烃。
关于气味控制,任选加入香料和/或气味控制添加剂。合适的气味控制添加剂有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降低携带流体吸收制品过程中随时间产生的气味的所有物质。合适的气味控制添加剂有无机物质,如沸石、活性炭、膨润土、二氧化硅、硅胶(aerosile)、硅藻土、粘土;螯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环糊精、氨基多碳酸(aminopolycarbonic acids)、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氨基磷酸酯、多官能芳香酯、N,N-二琥珀酸。
合适的气味控制添加剂还有抗微生物剂,如季铵、酚、酰胺和硝基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杀菌剂,如银盐、锌盐、十六烷基溴化吡啶鎓和/或三氯森(triclosan);以及HLB小于12的表面活性剂。
合适的气味控制添加剂还有具有酸酐基团的化合物,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聚马来酸酐或聚衣康酸酐;马来酸和C2-C8烯烃或苯乙烯的共聚物;聚马来酸酐;或马来酸酐与异丁烯、二异丁烯或苯乙烯的共聚物;具有酸基团的化合物,如抗坏血酸、苯甲酸、柠檬酸、水杨酸或山梨酸、和具有酸基团的单体的可溶于流体的聚合物、C3-C5单不饱和羧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合适的气味控制添加剂还有香料,如己酸烯丙酯、环己烷乙酸烯丙酯、环己烷丙酸烯丙酯、庚酸烯丙酯、乙酸戊酯、丙酸戊酯、茴香脑、anixic aldehyde、苯甲醚、苯甲醛、乙酸苄酯、苄基丙酮、苄醇、丁酸苄酯、甲酸苄酯、莰烯、樟脑胶、左旋葛缕醇、甲酸肉桂酯、顺-茉莉酮、柠檬醛、香茅醇及其衍生物、枯茗醇及其衍生物、女贞醛(cyclal C)、二甲基苄基甲醇及其衍生物、二甲基辛醇及其衍生物、桉油精、香叶基衍生物、乙酸薰衣草酯、女贞醛(ligustral)、d-苎烯、芳樟醇、里哪基衍生物、薄荷酮及其衍生物、月桂烯及其衍生物、橙花醛、橙花醇、对甲酚、对甲基异丙基苯、甜橙油萜(orange terpenes)、α-蒎烯(alpha-ponene)、4-萜品醇、麝香草酚等。
掩蔽剂也用作气味控制添加剂。掩蔽剂是用固体壁材料封装的香料。优选地,所述壁材料包含一种用于使香料成分随时间延迟释放的流体可溶性多孔基质。
另外合适的气味控制添加剂有过渡金属,如Cu、Ag、Zn;酶如尿素酶抑制剂、淀粉、pH缓冲材料、甲壳质、绿茶植物提取物、离子交换树脂、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硫酸盐或其混合物。
优选的气味控制添加剂有绿茶植物提取物、二氧化硅、沸石、碳、淀粉、螯合剂、pH缓冲材料、甲壳质、硅藻土、粘土、离子交换树脂、碳酸盐、碳酸氢盐、磷酸盐、硫酸盐、掩蔽剂或其混合物。气味控制添加剂的合适浓度为约0.5至约300gsm。
最新研究提出加入润湿指示添加剂。除了电子监测流体吸收制品润湿外,已知包含热熔粘合剂和润湿指示剂的润湿指示添加剂。润湿指示添加剂的颜色从黄色变为相对深色和深蓝色。该颜色变化容易通过流体吸收制品的流体不可渗透外层材料察觉。现有润湿指示还通过在底片上绘制润湿时会消失的水溶性油墨来实现。
合适的润湿指示添加剂包含去水山梨糖醇单油酸酯和聚乙氧基化氢化蓖麻油的混合物。优选地,润湿指示添加剂相对于流体吸收芯的重量的量约在1至5重量%范围内。
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范围为600至1200gsm。流体吸收芯密度的范围为0.1至0.25g/cm3。流体吸收芯厚度的范围就尿布而言为1至5mm、优选1.5至3mm,就失禁产品而言为3至15mm。
3.任选地防尘层
吸收芯可包含的一种任选组分为与其相邻的防尘层。防尘层是一个纤维层,可置于吸收芯的顶部和/或底部。通常防尘层是贮存层的打底层。该打底层称作防尘层,因为它在流体吸收芯的制造过程中充当沉积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载体。如果流体吸收聚合物材料为宏观结构、薄膜或絮片形式,则不必须嵌入防尘层。对于源自液滴化聚合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而言,所述颗粒具有无边缘的光滑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必须向流体吸收芯中加入防尘层。而另一方面,一个明显优势是防尘层提供一些另外的流体处理性质,如芯吸性能,并且可降低流体不可渗透层(B)的针眼和/或麻点的发生率。
优选地,防尘层为一层包含绒毛(纤维素纤维)的纤维层。
任选地收集-分布层(D)
任选地收集-分布层(D)位于上层(A)和流体吸收芯(C)之间,并且优选用于有效吸收排出的体液并将其转运和分布至流体吸收组合物的其他区域或其他层,在其中固定并贮存体液。因此,上层将排出的流体转移至收集-分布层(D)以将其分布至流体吸收芯。
收集-分布层包含纤维材料和任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纤维材料可为亲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或可以为亲水性纤维和疏水性纤维的结合物。其可衍生自天然纤维、合成纤维或二者的结合物。
合适的收集-分布层由纤维素纤维和/或改性纤维素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或其结合物形成。因此,合适的收集-分布层可包含纤维素纤维,特别是木浆绒毛。另外合适的亲水性纤维、疏水性纤维以及改性或未改性的天然纤维的实例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给出。
特别是对于提供收集和分布流体性质,优选使用改性的纤维素纤维。改性的纤维素纤维的实例有化学处理的纤维素纤维,特别是化学硬化的纤维素纤维。术语“化学硬化的纤维素纤维”意指通过化学方法硬化以增加纤维的硬度的纤维素纤维。此类方法包括以涂布和渗透形式加入化学硬化剂。合适的聚合硬化剂可以包括:具有含氮基团的阳离子改性淀粉、橡胶、湿强树脂如聚酰胺-表氯醇树脂、聚丙烯酰胺、尿素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和聚乙烯亚胺树脂。
硬化也可包括改变化学结构,如通过交联聚合链。因此,可将交联剂施用于纤维,使其以化学方式形成纤维内交联键。另外,纤维素纤维可通过个性化形式的交联键硬化。合适的化学硬化剂通常为单体交联剂,包括C2-C8二醛、具有一个酸官能团的C2-C8单醛、和尤其是C2-C9多羧酸。
优选改性纤维素纤维为化学处理的纤维素纤维。特别优选可通过用柠檬酸处理纤维素纤维得到的弯曲纤维。优选纤维素纤维和改性纤维素纤维的基准重量为50至200gsm。
合适的收集-分布层还包括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已知实例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给出。优选收集-分布层功能的3D-聚乙烯。
此外,关于纤维素纤维,优选亲水性合成纤维。亲水性合成纤维可通过化学改性疏水性纤维得到。优选地,通过表面活性剂处理疏水性纤维进行亲水化。因此疏水性纤维的表面可以通过用非离子或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表现出亲水性,例如通过用一种表面活性剂向纤维喷雾或通过将纤维浸入表面活性剂中。还优选永久亲水性合成纤维。
可固定收集-分布层的纤维材料以提高层的强度和完整性。在网中固定纤维的技术有机械粘合、热结合和化学粘合。提高网的完整性的不同方法的详细说明在上节“流体可渗透层(A)”中给出。
优选的收集-分布层包含纤维材料和分布在其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可在由散纤维形成层状物的过程中加入,或者可在形成层状物之后加入单体溶液并通过UV引发聚合技术聚合涂布溶液。因此,“原位”聚合是另一种施用流体吸收聚合物的方法。
因此,合适的收集-分布层包含80至100重量%的纤维材料和0至2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优选85至99.9重量%的纤维材料和0.1至1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更优选90至99.5重量%的纤维材料和0.5至1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最优选95至99重量%的纤维材料和1至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根据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浓度,优选的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范围为20至200gsm,最优选的范围为40至50gsm。
任选地薄纱层(E)
任选地薄纱层直接位于(C)之上和/或之下。
薄纱层的材料可包含任意已知类型的基质,包括网状物、覆盖物、织物和薄膜。薄纱层可包含天然纤维,如纤维素、棉花、亚麻、亚麻布、大麻、羊毛、蚕丝、皮毛、毛发和天然存在的矿物纤维。薄纱层还可包含合成纤维,如人造丝和溶解性纤维(衍生自纤维素)、多糖(淀粉)、聚烯烃纤维(聚丙烯、聚乙烯)、聚酰胺、聚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氨酯、及其结合物。优选地,薄纱层包含纤维素纤维。
其他任选部分(F)
1.腿部翻边
一般的腿部翻边包含无纺材料,其可以通过直接挤出的方法形成(在此过程中,纤维和无纺材料同时形成)或通过预先形成纤维的成网方法形成(可在随后的时间点将预先形成的纤维织入无纺材料)。直接挤出方法的实例包括纺粘、熔喷成网、溶剂纺丝、电纺丝及其结合。成网方法的实例包括湿法成网和干法成网(例如空气式、梳理式)方法。以上方法的结合物包括纺粘-熔喷-纺粘物(sms)、纺粘-熔喷-熔喷-纺粘物(smms)、纺粘-梳理物(sc)、纺粘-空气成网物(sa)、熔喷-空气成网物(ma)、及其结合物。包括直接挤出的结合物可以同时或在随后的时间点及时地进行结合。在以上实例中,可以通过每种方法生成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层。因此,“sms”意指一种三层无纺材料,“smsms”或“ssmms”意指一种五层无纺材料。通常地,小写字母(sms)指单独的层,而大写字母(SMS)指类似相邻层的汇集物。
此外,合适的腿部翻边具有弹性带。
优选来自具有sms、smms或smsms层结合物的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优选密度为13至17gsm的无纺布。优选具有两个弹性带的腿部翻边。
2.弹性体
弹性体用于将流体吸收制品安全地保持并柔性闭合在穿用者的身体(如腰部和腿部)周围以改善密封度和适合性。腿部弹性体位于外层和内层或流体吸收制品之间,或位于外部面层和体侧衬里之间。合适的弹性体包括热塑性聚氨酯、弹性材料、聚(醚-酰胺)嵌段共聚物、热塑性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硅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尼龙共聚物、包含分段的聚氨酯和/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弹性纤维的片、条或带。弹性体可在拉伸后固定在基体上,或固定在拉伸的基体上。另外,弹性体可固定于基体,然后例如通过施热使其弹性化或收缩。
3.闭合体系
闭合体系包括带状翼片、接合区域(landing zone)、弹性材料、纸尿裤(pull ups)和带体系。
至少一部分第一腰部区域通过闭合体系连接至一部分第二腰部区,以使流体吸收制品保持原位并形成流体吸收制品的腿部开口和腰部。优选具有可再闭合的闭合体系的流体吸收制品。
闭合体系为可再密封的或永久的,包括任意适于此类用途的材料,如塑料、弹性体、薄膜、泡沫、无纺基体、纺织基体、纸张、薄纱、层合物、纤维强化塑料等,或其结合物。优选闭合体系包括柔性材料,并且平滑柔软而不刺激穿用者的皮肤。
闭合元素中的一部分为粘合带,或包括一对位于第一腰部区域侧棱的侧面延伸翼片。带状翼片通常附着在身体的前部板块,并从第一腰带的各个角落向侧面延伸。这些带状翼片包括朝里面向表面的粘性物,其通常在使用前用一个可移除的薄覆盖片保护。
合适的带状翼片可由热塑性聚合物如聚乙烯、聚氨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酯、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酯或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形成。
合适的闭合体系还包含钩环紧固件的钩部分,并且目标物包含一个钩环紧固件的环部分。
合适的机械闭合体系包括一个接合区域。机械闭合体系可直接紧固在外部面层中。接合区域可作为可有利地嵌入带状翼片的流体吸收制品的区域。接合区域可包括一种基础材料和多个带状翼片。带状翼片可嵌入接合区域的基础材料中。所述基础材料可包括一种环状材料。所述环状材料可包括一种基底材料和一层连接基底材料的无纺纺粘网。
因此,合适的接合区域可通过纺粘制得。纺粘的无纺布由通过挤出熔化的热塑性材料形成的熔纺纤维制得。优选双向聚丙烯(BOPP),或在机械闭合体系情况下优选拉绒/闭合环。
此外,合适的机械闭合体系还包括用作流体吸收制品(如裤子或纸尿裤)的柔性腰带的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使得流体吸收制品能够被穿用者拉下,如训练裤。
合适的裤形流体吸收制品具有前部部分、背部部分、胯部部分、在侧面方向用于连接前部部分和背部部分的侧部部分、臀部部分、弹性腰部区域和不漏液体的外层。臀部部分布置在使用者腰部周围。一次性裤形流体吸收制品(纸尿裤)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拉伸性、防漏性和适合性,从而给予穿用者极大的舒适度。
合适的纸尿裤包含具有低模数、良好的抗撕强度和高弹性回复的热塑性薄膜、片和层合物。
合适的闭合体系还可包括用于生产流体吸收制品的紧固装置内的弹性区域的弹性体。弹性体在腰部和腿部开口处对穿用者提供舒适的流体吸收制品,同时保持足够的防漏性能。
合适的弹性体有表现出蒸气渗透性和阻液特性的弹性聚合物或弹性粘合材料。优选的弹性体在延伸后可缩回至等于其初始长度的长度。
合适的闭合体系还包括一个带体系,其包含将流体吸收制品柔性固定在穿用者的身体上并对穿用者提供改善的舒适度的腰带和腿带。合适的腰带包含两个弹性带,一个左侧弹性带和一个右侧弹性带。左侧弹性带与每个左侧的角边缘相连。右侧弹性带与每个右侧的角边缘相连。当吸收外层平放时,左侧和右侧带弹性延伸。每个带连接至流体吸收制品的前部和背部,并在其二者之间并延伸以形成腰部孔和腿部孔。
优选带体系由弹性体制成,从而提供舒适度流体吸收制品,并保持足够的防漏性能。
D.流体吸收制品的构造
本发明还涉及接合以上提及的组分和层、薄膜、片、薄纱或基体以提供流体吸收制品。将至少两个(优选所有的)层、薄膜、片、薄纱或基体结合。
合适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一个单流体吸收芯体系或多流体吸收芯体系。优选流体吸收制品包括一个单流体吸收芯体系或双流体吸收芯体系。
合适的流体吸收芯的流体贮存层包含纤维材料的均匀或不均匀混合物,所述纤维材料包含均匀或不均匀地分散在其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合适的流体吸收芯的流体贮存层包括一种层状流体吸收芯体系,所述层状流体吸收芯体系包含纤维材料的均匀混合物并任选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借此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方法由任意纤维材料制备每层。
为了固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相邻层通过热塑性材料固定,从而构建遍及整个表面或者在结合处的离散区中的连接。对于后一种情况,构建承载流体吸收颗粒的腔或袋。接合区域可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形式,如与流体吸收芯的纵轴对齐,或为多边形(如五边形或六边形)的形式。接合区域本身可为直径为约0.5mm至2mm的矩形、圆形或正方形。包括接合区域的流体吸收制品表现出更好的湿态强度。
产品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为了详细描述本发明,列出下文中描述的实施方案。
随后详细描述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
实施方案1
以下实施方案1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10至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包括具有以下顺序的多层流体贮存部分:
1.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上层绒毛芯层,其包含约50%总绒毛量;
2.一个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层;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
3.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下层绒毛芯层,其包含约50%总绒毛量并用作防尘层;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3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热熔粘合剂来制成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1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多层单芯体系,每层具有均匀的矩形尺寸。(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含一个亲水性纤维(纤维素纤维、绒毛浆纤维)的多层体系。绒毛浆总重量为20.45g,在上层芯(1)和下层芯(3)之间等分。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污损区域为0.17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5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802.75gsm,污损区域为825.94gsm,后部总平均值为766.14gsm。
流体吸收芯(2)包含31.38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9.34g。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2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37.2g/g
SFC为10×10-7cm3s/g
AUHL为28.1g/g
AUL为32g/g
可提取物为3.1重量%
残留单体为300ppm
含湿量为2.9重量%
FSR为0.59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37.5cm;宽度:10.0c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50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0cm×10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leg elastic)和1个翻边弹性体(cuff elastic)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leg cuff),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且高度为4.6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18.3cm×4.0cm的接合区域和3.4cm×1.0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3.4cm×1.4cm的紧固钩带
●还包括位于产品背部的弹性腰带,尺寸为14.6cm×4.5cm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9.6cm;前部宽度:34.0cm;胯部宽度:24.0cm;背部宽度:34.3cm。
实施方案2
以下实施方案2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热结合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4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包括包含以下顺序的多层流体贮存部分:
1.一个包含约50%总绒毛量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上层绒毛芯层;
2.一个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层;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
3.一个包含约50%总绒毛量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并用作防尘层的均匀下层绒毛芯层;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2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多层单芯体系,每层具有均匀的矩形尺寸。(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亲水性纤维(纤维素纤维、绒毛浆纤维)的多层体系。绒毛浆总重量为12g,在上层芯(1)和下层芯(3)之间等分。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9g/cm3,污损区域为0.20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989gsm,污损区域为1101gsm,后部总平均值为664gsm。流体吸收芯的厚度平均为4.5mm。
流体吸收芯(2)包含56.5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2g。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5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8.7g/g
SFC为51×10-7cm3s/g
AUHL为24.5g/g
AUL为30.3g/g
可提取物为2.6重量%
残留单体为250ppm
含湿量为1.6重量%
FSR为0.51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38cm;宽度:10c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50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cm×8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1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且高度为4.6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18.3cm×4.0cm的接合区域和3.4cm×1.0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3.4cm×1.4cm的紧固钩带
●还包括位于产品背部的弹性腰带,尺寸为14.6cm×4.5cm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9.6cm;前部宽度:34.0cm;胯部宽度:24.0cm;背部宽度:34.3cm。
实施方案3
以下实施方案3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网(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所述流体吸收芯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10至50重量%的均匀分布在所述流体吸收芯(C)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流体吸收芯还包含与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B)相邻的、处于上述流体吸收芯下方的防尘层;所述防尘层是一层只包含绒毛(纤维素纤维)的纤维层;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3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来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体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3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由(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构成,其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37.11重量%的均匀分布在具有均匀矩形尺寸的流体吸收芯(C)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在流体吸收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1.38g。绒毛浆总重量为19.25g。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22g/cm3,污损区域为0.18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914.18gsm,污损区域为925.47gsm,后部总平均值为886.32gsm。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3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34.8g/g
SFC为16×10-7cm3s/g
AUHL为27.2g/g
AUL为32.3g/g
可提取物为3.0重量%
残留单体为320ppm
含湿量为1.1重量%
FSR为0.58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39.2cm;宽度:10.0cm。
流体吸收芯的厚度的平均值为4.7m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40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4cm×8.6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1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0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18.9cm×3.8cm的接合区域和1.6cm×3.4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1.3cm×3.4cm的紧固钩带
●还包含位于产品背部的弹性腰带,尺寸为10.8cm×2.8cm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7.8cm;前部宽度:31.5cm;胯部宽度:20.6cm;背部宽度:31.1cm。
实施方案4
以下实施方案4中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网(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40至80重量%的均匀分布在所述流体吸收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和
(D)在(A)和(C)之间的含有两个收集-分布层的体系,其包含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的上层树脂结合层;上层收集分布层为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的矩形;下层收集-分布层包含改性纤维素纤维(例如从Buckeye Technologies Inc.购得),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尺寸为约100至约300cm2;两个收集-分布层均小于流体吸收芯。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来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4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由(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构成,其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67.12重量%的均匀分布在具有均匀矩形尺寸的流体吸收芯(C)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将所述流体吸收芯通过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纺粘材料包装而封装。在流体吸收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2.18g。绒毛浆总重量为5.95g。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9g/cm3,污损区域为0.18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965.79gsm,污损区域为913.38gsm,后部总平均值为658.85gsm。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7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0.9g/g
SFC为149×10-7cm3s/g
AUHL为18.8g/g
AUL为22.3g/g
可提取物为1.6重量%
残留单体为330ppm
含湿量为16.6重量%
FSR为0.28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0.0cm;宽度:10.0cm。
流体吸收芯的厚度的平均值为4.4m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60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0cm×7.5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3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19.8cm×5.0cm的接合区域和3.5cm×2.7cm的弹性闭合束带,所述弹性闭合束带包括3.5cm×1.5cm的压敏粘合区和3.5cm×1.2cm的机械钩
为改善流体吸收制品的舒适度,实施方案4的产品提供可拉伸的侧面板块和宽度减小的衬底。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8.0cm;前部宽度:32.3cm;胯部宽度:20.3cm;背部宽度:31.0cm。
实施方案5
以下实施方案5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双流体吸收芯,其包括作为主芯的一种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以及一个层状流体吸收次芯;整个双流体吸收芯具有以下顺序:
1.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主芯,所述主芯包含基于所述吸收主芯重量计10至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主芯包含约30%的总绒毛量;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
2.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上层绒毛次芯层;所述上层次芯层包含约35%的总绒毛量;
3.一个流体吸收层,包含基于所述吸收次芯重量计10至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
4.一个用作防尘层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下层绒毛次芯层;所述下层芯包含约35%的总绒毛量;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3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主要流体吸收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5的构造实施例
总的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芯体系,主芯和次芯各自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主芯小于次芯,并位于距次芯前部远端6cm和距次芯背部远端10cm处,其宽度为9cm。(A)和(B)之间的流体吸收主芯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25重量%的吸水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主芯的总重量为8g。次芯为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3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多层体系。流体吸收次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6.0g。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5g/cm3,污损区域为0.19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790.63gsm,污损区域为1121.38gsm,后部总平均值为976.83gsm。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2、实施例3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35.7g/g
SFC为10×10-7cm3s/g
AUHL为29.1g/g
AUL为35.0g/g
可提取物为3.0重量%
残留单体为250ppm
含湿量为0.9重量%
FSR为0.59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次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0.5cm;胯部宽度:9.3cm;背部宽度:10.3cm。
两个流体吸收芯的总厚度的平均值为5.4mm。
(A)和(C)之间的一层基准重量为40gsm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19.7cm×7.6cm。
所述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8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22.0cm×4.0cm的接合区域和3.4cm×1.5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3.4cm×1.4cm的紧固钩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8.0cm;前部宽度:29.7cm;胯部宽度:22.0cm;背部宽度:31.6cm。
实施方案6
以下实施方案6中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层包含一种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双流体吸收芯,其包含一种作为主芯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以及一个层状流体吸收次芯;总的双流体吸收芯具有以下顺序:
1.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主芯,所述主芯包含基于所述吸收主芯重量计4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主芯包含约50%的总绒毛量;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
2.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上层绒毛次芯层;所述上层次芯层包含约25%的总绒毛量;
3.一个流体吸收层,其包含基于吸收次芯重量计4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
4.一个用作防尘层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下层绒毛次芯层;所述下层芯包含约25%的总绒毛量;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6的构造实施例
总的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芯体系,主芯和次芯各自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主芯小于次芯,位于距次芯前部远端6cm和距次芯背部远端10cm处,宽度为9cm。(A)和(B)之间的流体吸收主芯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50重量%的吸水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主芯的总重量为8g。次芯为一种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多层体系。流体吸收次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0.0g。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9g/cm3,污损区域为0.19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813.46gsm,污损区域为1209.15gsm,后部总平均值为986.27gsm。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2、实施例6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7.7g/g
SFC为65×10-7cm3s/g
AUHL为23.4g/g
AUL为28.9g/g
可提取物为3.3重量%
残留单体为280ppm
含湿量为1.2重量%
FSR为0.34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次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0.0cm;胯部宽度:9.0cm;背部宽度:10.0cm。
两个流体吸收芯的总厚度的平均值为3.9mm。
(A)和(C)之间的一层基准重量为60gsm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19.0cm×7.6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8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22.0cm×4.0cm的接合区域和3.4cm×1.5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3.4cm×1.4cm的紧固钩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8.0cm;前部宽度:29.7cm;胯部宽度:20.0cm;背部宽度:31.6cm。
实施方案7
以下实施方案7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一种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双流体吸收芯,其包含一种用于各主芯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以及一层流体吸收次芯;总的双流体吸收芯具有以下顺序:
1.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主芯,其包含基于所诉吸收主芯重量计10至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主芯包含约30%的总绒毛量;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
2.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次芯,其包含基于所述吸收次芯重量计10至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次芯包含约70%的总绒毛量;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3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7的构造实施例
总的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芯体系,主芯和次芯各自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主芯小于次芯,位于距次芯前部远端6cm和距次芯后部远端10cm处,宽度为9cm。(A)和流体吸收次芯之间的流体吸收主芯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25重量%的吸水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主芯的总重量为8g。主芯和(B)之间的次芯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30重量%的吸水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流体吸收次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6.0g。次芯的总重量为20g。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5g/cm3,污损区域为0.19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790.63gsm,污损区域为1121.38gsm,后部总平均值为976.83gsm。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2、实施例3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35.7g/g
SFC为10×10-7cm3s/g
AUHL为29.1g/g
AUL为35.0g/g
可提取物为3.0重量%
残留单体为250ppm
含湿量为0.9重量%
FSR为0.59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次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0.5cm;胯部宽度:9.3cm;背部宽度:10.3cm。
两个流体吸收芯的总厚度的平均值为5.4m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40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19.7cm×7.6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8cm
●机械闭合体系,其具有尺寸为22.0cm×4.0cm的接合区域和3.4cm×1.5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3.4cm×1.4cm的紧固钩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8.0cm;前部宽度:29.7cm;胯部宽度:22.0cm;背部宽度:31.6cm。
实施方案8
以下实施方案8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一种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双流体吸收芯,其包含一种用于各主芯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以及所述流体吸收次芯;总的双流体吸收芯具有以下顺序:
1.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主芯,其包含基于所述吸收主芯重量计4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主芯包含约50%的总绒毛量;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
2.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次芯,其包含基于所述吸收次芯重量计40至7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次芯包含约50%的总绒毛量;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8的构造实施例
总的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芯体系,主芯和次芯各自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主芯小于次芯,并位于距次芯前部远端6cm和距次芯背部远端10cm处,宽度为9cm。(A)和(B)之间的流体吸收主芯包含一种木浆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28.6重量%的吸水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主芯的总重量为8g。主芯和(B)之间的次芯包含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和71.4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均匀混合物。流体吸收次芯中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0.0g。次芯的总重量为20g。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5g/cm3,污损区域为0.19g/cm3,后部总体平均值为0.18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790.63gsm,污损区域为1121.38gsm,后部总平均值为976.83gsm。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2、实施例6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7.7g/g
SFC为65×10-7cm3s/g
AUHL为23.4g/g
AUL为28.9g/g
可提取物为3.3重量%
残留单体为280ppm
含湿量为1.2重量%
FSR为0.34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次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0.5cm;胯部宽度:9.3cm;背部宽度:10.3cm。
两个流体吸收芯的总厚度的平均值均为5.4m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60gsm,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心,尺寸为19.0cm×7.6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弹力纤维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8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22.0cm×4.0cm的接合区域和3.4cm×1.5cm的弹性闭合束带;其附着有3.4cm×1.4cm的紧固钩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8.0cm;前部宽度:29.7cm;胯部宽度:20.0cm;背部宽度:31.6cm。
实施方案9
以下实施方案9(护垫)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层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10至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且包括具有以下顺序的多层流体贮存部分:
1.一个包含约50%总绒毛量的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上层绒毛芯层;
2.一个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层;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约32至60g/g;和
(D)在(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9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层单芯体系,每层均具有均匀的矩形尺寸。(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含一个亲水性纤维(纤维素纤维、绒毛浆纤维)的双层体系。所述流体吸收芯通过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纺粘材料包装而封装。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6g/cm3,污损区域为0.14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6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598.16gsm,污损区域为596.94gsm,后部总平均值为626.23gsm。流体吸收芯厚度的平均值为3.8mm。
流体吸收芯包含31.38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9.34g。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2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37.2g/g
SFC为10×10-7cm3s/g
AUHL为28.1g/g
AUL为32g/g
可提取物为3.1重量%
残留单体为300ppm
含湿量为2.9重量%
FSR为0.59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13重量%的含湿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4.2cm;胯部宽度:14.5cm;背部宽度:14.1cm。
(A)和(C)之间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35.7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0cm×9.2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5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4.7cm
为了改善流体吸收制品的舒适度,实施方案10的护垫提供弹力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7.9cm;前部宽度:31.3cm;胯部宽度:15.4cm;背部宽度:31.3cm。
实施方案10
以下实施方案10(护垫)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4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且包括具有以下顺序的多层流体贮存部分:
1.一个木浆纤维(纤维素纤维)的亲水性纤维基质的均匀上层绒毛芯层,其包含约50%的总绒毛量;
2.一个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流体吸收层;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35至100×10-7cm3s/g;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所述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10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层单芯体系,每层均具有均匀的矩形尺寸。(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含亲水性纤维(纤维素纤维、绒毛浆纤维)的双层体系,每层均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流体吸收芯通过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纺粘材料包装而封装。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6g/cm3,污损区域为0.14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6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598.16gsm,污损区域为596.94gsm,后部总平均值为626.23gsm。流体吸收芯厚度的平均值为3.8mm。
流体吸收芯包含59.05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1.9g。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实施例6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4.5g/g
SFC为41×10-7cm3s/g
AUHL为18.6g/g
AUL为24.1g/g
可提取物为3.8重量%
残留单体为310ppm
含湿量为15.9重量%
FSR为0.93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4.2cm;胯部宽度:14.5cm;背部宽度:14.1c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35.7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0cm×9.2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5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4.7cm
为了改善流体吸收制品的舒适度,实施方案10的护垫提供弹力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7.9cm;前部宽度:31.3cm;胯部宽度:15.4cm;背部宽度:31.3cm。
实施方案11
以下实施方案11(护垫)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三片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高负荷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55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且包括具有以下顺序的多层流体贮存部分:
1.一个亲水性合成纤维(纤维基质)的均匀芯层,其包含约95%总绒毛量;
2.一个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高负荷流体吸收层;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50至150×10-7cm3s/g;和
(D)在(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11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双层高负荷单芯体系,每层均具有均匀的矩形尺寸。(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含亲水性纤维(合成纤维)的双层体系,每层均具有矩形尺寸。流体吸收芯通过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纺粘材料包装而封装。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20g/cm3,污损区域为0.20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21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551.51gsm,污损区域为585.71gsm,后部总平均值为569.63gsm。流体吸收芯厚度的平均值为2.9mm。
流体吸收芯包含81.6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2.9g。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5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8.7g/g
SFC为51×10-7cm3s/g
AUHL为24.5g/g
AUL为30.3g/g
可提取物为2.6重量%
残留单体为250ppm
含湿量为1.6重量%
FSR为0.51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含湿量为13重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4.2cm;胯部宽度:14.5cm;背部宽度:14.1c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35.7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0cm×9.2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5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4.7cm
●流体可渗透层(B)下侧的润湿指示剂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7.9cm;前部宽度:31.3cm;胯部宽度:15.4cm;背部宽度:31.3cm。
实施例12
以下实施方案12(护垫)中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热结合层(thermobond layer)(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高负荷的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55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且包括一个流体贮存部分,所述流体贮存部分包括用亲水性合成纤维的均匀层包装的高负荷混合流体吸收层;所述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50至150×10-7cm3s/g;所述亲水性合成纤维的均匀包装材料包含约95%的总绒毛量;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收集-分布层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主芯,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12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由具有相等矩形尺寸的高负荷单芯体系构成。(A)和(B)之间的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流体贮存部分,所述流体贮存部分包括用亲水性合成纤维的均匀层包装的高负荷流体吸收层。流体吸收芯通过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纺粘材料以C-包装和完全包装的形式包装而封装。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16g/cm3,污损区域为0.25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9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436.86gsm,污损区域为707.74gsm,后部总平均值为555.73gsm。流体吸收芯厚度的平均值为3.0mm。
流体吸收芯包含80.3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1.8g。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实施例7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0.9g/g
SFC为149×10-7cm3s/g
AUHL为18.8g/g
AUL为22.3g/g
可提取物为1.6重量%
残留单体为330ppm
含湿量为16.6重量%
FSR为0.28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0.8cm;前部宽度:14.2cm;胯部宽度:14.5cm;背部宽度:14.1cm。
(A)和(C)之间的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35.7gsm,其为矩形且小于流体吸收芯,尺寸为24.0cm×9.2cm。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5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4.7cm
为改善流体吸收制品的舒适度,实施方案12的弹力裤提供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7.9cm;前部宽度:31.3cm;胯部宽度:15.4cm;背部宽度:31.3cm。
实施方案13
以下实施方案13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高负荷的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55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且包括一个流体贮存部分,所述流体贮存部分包括用纺粘材料包装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所述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50至150×10-7cm3s/g;所述纺粘材料的均匀包装材料包含约100%的总绒毛量;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双收集-分布层体系,其包含一个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的上层树脂结合层;上层收集-分布层矩形,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下层收集-分布层包含合成纤维,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尺寸为约100至约300cm2;上层收集-分布层小于下层收集-分布层;两个收集-分布层均小于流体吸收芯。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 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13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由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的高负荷混合单芯体系构成。(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流体贮存部分,所述流体贮存部分包括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亲水性纺粘纤维的均匀层包装的高负荷流体吸收层。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20g/cm3,污损区域为0.19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19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1114gsm,污损区域为1007gsm,后部总平均值为658gsm。流体吸收芯厚度的平均值为4.5mm。
流体吸收层包含67.2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4.1g。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1、实施例5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8.7g/g
SFC为51×10-7cm3s/g
AUHL为24.4g/g
AUL为30.3g/g
可提取物为2.6重量%
残留单体为250ppm
含湿量为1.6重量%
FSR为0.51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含湿量为13重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3.0cm;前部宽度:11.5cm;胯部宽度:7.2cm;背部宽度:12.1cm。
(A)和下层收集-分布层之间的上层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65.7gsm,其为矩形,尺寸为24.9cm×7cm。上层收集-分布层和(C)之间的下层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为矩形,尺寸为24.9cm×7.5cm。两个收集-分布层均小于流体吸收芯。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3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3.4cm
●机械闭合体系,具有尺寸为14.9cm×3.8cm的接合区域和3.0cm×1.3cm的粘合闭合胶带;其附着有3.0cm×1.3cm的紧固钩带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50.9cm;前部宽度:24.5cm;胯部宽度:24.3cm;背部宽度:24.5cm。
实施方案14
以下实施方案14描述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优选的流体吸收制品包括:
(A)一个包含纺粘层(面层材料)的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包含可透气聚乙烯薄膜和纺粘无纺布的复合物的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A)和(B)之间的一个高负荷的单流体吸收芯,其包含基于吸收芯总重量计55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且包括一个流体贮存部分,所述流体贮存部分包括用纺粘材料包装的高负荷流体吸收层;所述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含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适用于该构造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约50至150×10-7cm3s/g;所述纺粘材料的均匀包装材料包含约100%的总绒毛量;和
(D)在(A)和(C)之间的一个双收集-分布层体系,其包含一个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的上层树脂结合层;上层收集-分布层为矩形,尺寸为约150至约250cm2;下层收集-分布层包含合成纤维,其基准重量为40至80gsm,尺寸为约100至约300cm2;上层收集-分布层小于下层收集-分布层;两个收集-分布层均小于流体吸收芯。
产物衬底的构造和其中包含的组分通过离散地施用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热熔粘合剂而制造和控制。实例有例如Dispomelt 505B、Dispomelt Cool 1101,以及其他由National Starch或Henkel制造的特殊功能粘合剂。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可以通过使用热熔粘合剂将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固定在无纺片上形成。优选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形成纵向带或离散点。还可以为其他形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包括至少两个包含固定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片。
超薄高负荷的流体吸收层的实例描述于EP 1 293 187 A1、US 6,972,011、EP 1 447 066 A1、EP 1 447 067 A1、EP 1 609 448 A1、JP 2004/313580、US 2005/0137085、US 2006/0004336、US 2007/0135785、WO 2008/155699 A1、WO 2008/155701 A2、WO 2008/155702 A1、WO 2008/155710 A1、WO 2008/155711 A1、WO 2004/071363 A1、US 2003/0181115、WO 2005/097025、US 2007/156108、US 2008/0125735和WO 2008/155722A2中,其明确形成本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实施方案14的构造实施例
流体吸收芯包括具有几乎均匀的矩形尺寸的高负荷混合单芯体系。(A)和(B)之间的层状流体吸收芯包括一个流体贮存部分,所述流体贮存部分包括用基准重量为10gsm的亲水性纺粘纤维的均匀层包装的高负荷流体吸收层。流体吸收芯的密度的前部总平均值为0.25g/cm3,污损区域为0.25g/cm3,后部总平均值为0.26g/cm3。流体吸收芯的基准重量的前部总平均值为878.70gsm,污损区域为1237.56gsm,后部总平均值为495.60gsm。流体吸收芯厚度的平均值为3.1mm。
流体吸收层包含100重量%分布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流体吸收芯内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为14.14g。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来源于如WO 2008/009580 A1的表2、实施例6所述的液滴化聚合,其具有下列特征和吸收特性:
CRC为27.7g/g
SFC为65×10-7cm3s/g
AUHL为23.4g/g
AUL为28.9g/g
可提取物为3.3重量%
残留单体为280ppm
含湿量为1.2重量%
FSR为0.34g/gs
PSD为200至600μm
抗结块度为3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再润湿至含湿量为13重量%。
流体吸收芯的尺寸:长度:42.4cm;前部宽度:10.6cm;胯部宽度:10.2cm;背部宽度:10.5cm。
(A)和下层收集-分布层之间的上层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的基准重量为58.8gsm,其为矩形,尺寸为24.7cm×7.3cm。上层收集-分布层和(C)之间的下层透气结合收集-分布层为矩形,尺寸为20.3cm×8.2cm的矩形。两个收集-分布层均小于流体吸收芯。
流体吸收制品还包括:
●扁平橡胶弹性体;来自于弹力纤维型纤维的弹性体:2个腿部弹性体和2个翻边弹性体
●来自于合成纤维的腿部翻边,其具有层结合物SMS,基准重量为13至17gsm,高度为4.4cm
●腰带:前部:13.7cm×2.1cm;后部:14.8cm×2.2cm
流体吸收制品的尺寸:长度:46.7cm;前部宽度:33.5cm;胯部宽度:16.0cm;背部宽度:33.5cm。
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所述流体吸收制品通过以下描述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方法: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测量应在23±2℃的环境温度和50±10%的相对大气湿度下进行。在测量前充分混合流体吸收聚合物。
再润湿值
该测试由用0.9重量%的包含于去离子水中的NaCl溶液进行多次污损构成。通过制品在压力下释放出的流体量测量再润湿值。在每次污损后测量再润湿值。
将流体吸收制品的无纺布之侧夹在在检验桌上。根据待测试尿布所用的类型和性别将污损点印渍在制品上(即对于女子印渍在流体吸收芯的中心,对于男女通用的印渍在向前2.5cm处,对于男子印渍在向前5cm处)。将一个分液漏斗置于制品之上,使管口距离表面2cm,并且在印渍污点的正上方。
对于初次污损,将100g的NaCl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以7±1g/s的流速释放NaCl溶液。然后,用制品吸收流体10分钟。10分钟过后,将10片滤纸(Whatman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681
No.1;9cm直径)置于污损点上,该数值为干重(D1)。在滤纸顶部,放置2.5kg的圆形重量(circular weight)(直径8cm)。2分钟后,再对滤纸称重,该数值为湿重(W1)。
如下计算再润湿值:
再润湿值[g]=W1-D1
重复初次污损的步骤,以进行第二次污损的再润湿。使用50g的NaCl溶液和20片滤纸。
重复初次污损的步骤,以进行第三次及以后污损的再润湿。使用50g的NaCl溶液和30片滤纸。
负荷再润湿值/收集时间
该测试确定多次独立污损后的收集时间和流体吸收制品在压力下释放的流体量。负荷再润湿值通过制品在压力下释放的流体量测量。在每次污损后测量负荷再润湿值和收集时间。
将流体吸收制品的无纺布之侧夹在在检验桌上。根据待测试尿布所用的类型和性别将污损点印渍在制品上(即对于女子印渍在流体吸收芯的中心,对于男女通用的印渍在向前2.5cm处,对于男子印渍在向前5cm处)。放置具有中心开口(2.3cm直径)的3.64kg的圆形重量(10cm直径),使所述开口置于之前印渍的污点上。将有机玻璃管置于中心开口中。
对于初次污损,将100g 0.9重量%的NaCl溶液一次倒入有机玻璃管中。流体被制品完全吸收的时间量(以秒计)记为收集时间。在流体加入时起过10分钟后,将10片滤纸(Whatman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682
No.1;9cm直径)置于污损点上,该数值为干重(W1)。在滤纸顶部,放置2.5kg的圆形重量(8cm直径)。2分钟后,再对滤纸称重,该数值为湿重(W2)。
如下计算负荷再润湿值:
负荷再润湿[g]=W2-W1
重复初次污损的步骤,以进行第二次污损的负荷再润湿。使用50g的NaCl溶液和20片滤纸。
重复初次污损的步骤,以进行第三次及以后污损的负荷再润湿。使用50g的NaCl溶液和30片滤纸。
流体吸收芯的密度
该测试确定流体吸收芯在感兴趣的点的密度。
将流体吸收制品的无纺布之侧夹在在检验桌上。根据待测试尿布所用的类型和性别将污损点印渍在制品上(即对于女子印渍在流体吸收芯的中心,对于男女通用的印渍在向前2.5cm处,对于男子印渍在向前5cm处)。
接着,将一个6cm×芯宽的部分印渍在流体吸收芯上,使关注点位于该部分的中心。用J100型便携式测厚仪(SDL Atlas,Inc.;Stockport;UK)采集该部分厚度的三次读数并记录平均值(T)。将流体吸收芯的所述部分切掉,并记录切掉部分的重量(WT)。
如下计算流体吸收芯的密度:
密度[g/cm3]=WT/(36cm2×T)
漂浮颗粒分数(FPF)
漂浮颗粒分数(FPF)是表观密度小于1.33g/cm3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百分数。
必须将测试样本和溶剂保持在密闭容器中以使其与实验室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取出试验部分进行测试。测试条件为(23±2)℃和(50±10)%的相对湿度。
将150ml二氯甲烷(纯度至少99.9重量%,CAS-Nr.75-09-2,如Fluka66740)装入带有PTFE旋塞(最小排出直径为6mm)的分液漏斗中(容积为1L,圆锥形状/梨形,DIN ISO 4800)。用漏斗(直径为150mm)将50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缓慢加入溶剂中。然后,通过绕轴旋转移动将颗粒与溶剂充分混合。所述颗粒必须用所述溶剂完全润湿。然后使用实验室移液管用另外50ml二氯甲烷冲洗除去附在漏斗壁上的颗粒。如果冲洗后颗粒仍留在漏斗壁上,则测试必须重新开始。然后使形成的颗粒-溶剂悬浮液静置10分钟。
根据样本类型,某一部分颗粒可漂浮在流体表面,而剩余部分将下沉至漏斗底部。在全部样本下沉至底部而无颗粒漂浮的情况下,此处将测试结果定义表观密度小于1.33g/cm3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为0%(漂浮颗粒分数FPF=0%)。
在所有其他情况中,漂浮在流体表面的颗粒必须通过打开分液漏斗的PTFE旋塞分离,从而释放出悬浮液的沉降部分。所述旋塞必须打开足够宽以排出与环流溶剂一起的沉降部分,并且必须在所述漂浮相界面到达旋塞之前立刻关闭。恰好具有溶剂密度的颗粒既不下沉,也不漂浮,归于沉降部分。用实验室漏斗将所述释放出的颗粒-溶剂悬浮液倒入一个长颈漏斗“A”(直径为240mm,DIN 12448-B 240),并将所述溶剂滤液收集在漏斗下面的烧杯中。
通过完全打开旋塞并释放全部剩余的悬浮液将剩余的漂浮颗粒部分倒入另一个长颈漏斗“B”。必须用另外的二氯甲烷洗涤分液漏斗将可能附在漏斗上的所有颗粒冲洗至长颈漏斗“B”中。
由此得到沉降部分(长颈漏斗“A”)和漂浮的颗粒部分(长颈漏斗“B”)。然后将所述过滤的颗粒转移入独立的矩形铝容器(16cm×5.5cm×3.2cm)中,均匀铺在所述容器底部并在30℃于氮气和减压下(<100mbar)下干燥3小时。干燥后,称量每个铝容器的内容物,得到沉降颗粒的质量(m_沉降)和漂浮颗粒的质量(m_漂浮)。
所述测试结果为表观密度低于1.33g/cm3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量(漂浮颗粒部分,PFP),计算如下:
FPF=(m_漂浮)/(m_漂浮+m_沉降)×100
其中
m_沉降是沉降颗粒的质量(长颈漏斗“A”),以克表示
m_漂浮是漂浮颗粒的质量(长颈漏斗“B”),以克表示
所述重量百分数是两次测量的平均值。两次测量的差值必须小于较高值的2%绝对值或小于较高值的10%相对值。
盐水导流能力(SFC)
盐水导流能力按照EP 0 640 330 A1中所述,以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溶胀凝胶层的凝胶层渗透性的形式确定,不同的是,将在上述专利申请中第19页和图8中描述的装置改进为不再使用玻璃料(40),柱塞(39)由与圆筒(37)相同的聚合物材料构成,并且此处包含21个直径为9.65mm的钻孔,各个钻孔在整个接触表面上均匀分布。测量步骤和评估仍与EP 0 640 330 A1相同。自动记录流速。
如下计算盐水导流能力(SFC):
SFC[cm3s/g]=(Fg(t=0)xL0)/(dxAxWP),
其中Fg(t=0)是NaCl溶液的流速,以g/s表示,其通过对由外推至t=0测得的流体测定值的数据Fg(t)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而得到,L0是凝胶层厚度,以cm表示,d为NaCl溶液的密度,以g/cm3计表示,A为凝胶层表面积,以cm2表示,WP为凝胶层上方的流体静压,以dyn/cm2表示。
自由溶胀率(FSR)
向25ml的玻璃烧杯中称取1.00g(=W1)干燥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并均匀分布在玻璃烧杯的底部。然后在第二个玻璃烧杯中配制20ml 0.9重量%的氯化钠溶液,将该烧杯的内容物迅速加入第一个烧杯中,并用秒表开始计时。一旦最后一滴盐溶液被吸收——通过流体表面上反射的消失证实——立即停止计时。通过再重新称量第二个烧杯(=W2)精确确定由第二个烧杯倾倒和被第一个烧杯中的聚合物吸收的流体的准确量。用秒表测定的吸收所需时间用t表示。表面上最后一滴流体消失定义为时间t。
如下计算自由溶胀率(FSR):
FSR[g/gs]=W2/(W1×t)
然而,当形成水凝胶的聚合物的含湿量高于3重量%时,必须对该含湿量校正重量W1。
水蒸气传递速率(WVTR)
根据US 6,217,890第32页,15至56行记载的测试方法确定水蒸气传递速率(WVTR)。
抗结块度
根据WO 2005/097881 A1第19页,第14至24行记载的测试方法确定抗结块度。数量等级定为1至5,等级1为烧杯中无任何残留物,等级5为没有材料可从烧杯中倒出。
残留单体
通过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10.2-05“Residual Monomers”确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的残留单体水平。
粒度分布
通过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20.2-05“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确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粒度分布。为测定中值粒度,以积分形式标绘筛网部分的质量比,并通过作图法确定平均粒度。本文的平均粒度是得到积分50重量%的筛目尺寸的数值。
含湿量
通过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30.2-05“Moisture Content”确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含湿量。
离心保持能力(CRC)
通过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41.2-05“Centrifuge Retention Capacity”确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其中为得到更高的离心保持能力数值,必须使用较大的茶包(tea bags)。
负荷吸收值(AUL)
通过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42.2-05“Absorption Under Pressure”确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负荷下的吸收值。
高负荷吸收值(AUHL)
通过类似于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42.2-05“Absorption Under Pressure”确定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在高负荷下的吸收值,不同的是使用49.2g/cm2的重量代替21.0g/cm2的重量。
可提取物
通过EDANA推荐的测试方法No.WSP 470.2-05“Extractables”确定在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的可提取组分的水平。
EDANA测试方法可从例如EDANA,Avenue Eugène Plasky 157,B-1030 Brussels,Belgium获得。
实施例
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制备
实施例1
将2.064kg/h的丙烯酸和18.476kg/h的丙烯酸钠(37.5重量%的水溶液)与12.53g/h的3重乙氧基化甘油三丙烯酸酯(约85重量%浓度)混合。将形成的混合物在填充有氮气气氛的加热的液滴化塔(高度12m,宽度2m,顺流气体速率0.1m/s)中液滴化。混合物的计量速率为20.5kg/h。液滴化平板具有30×200μm的钻孔。通过静态混合器将引发剂计量加入液滴化器上游的单体溶液中。使用的引发剂为0.67kg/h的5.5重量%的2,2′-偶氮双[2-(2-咪唑啉-2-基)丙烷]二盐酸盐的水溶液和0.614kg/h的3重量%的过二硫酸钠的水溶液。控制预热气体的热输出,使液滴化塔中的气体出口温度恒定为130℃。
形成的聚合物颗粒的含湿量为15.8重量%。
将100kg聚合物颗粒进料置于200L圆筒中,并使用筒箍混料器(型号RRM 200;J.Engelsmann AG,Ludwig-shafen;Germany)以21rpm将其与0.08重量%的SipernatD17(Evonik Degussa GmbH;Frankfurt;Germany)混合2小时。
在流化床中热后处理形成的涂布聚合物颗粒。为此目的,使空气/蒸气混合物从下方朝向聚合物流动80分钟。气体速率为0.8m/s。气体温度为80至90℃。气流的相对含湿量为25至35%。气流包含0.12至0.15kg蒸气/kg干燥气体。在流化床中将形成的处理过的聚合物颗粒干燥30分钟。气体速率为0.95m/s。气体温度为160℃。气流的相对含湿量低于2%。
干燥聚合物颗粒的含湿量为1.9重量%,离心保持能力(CRC)为36.1g/g,高负荷吸收值(AUHL)为19.7g/g,自由溶胀率(FSR)为0.66g/gs,盐水导流能力(SFC)为5×10-7cm3s/g,平均球度为0.94,漂浮颗粒分数为83%。
实施例2
根据GB 2,126,591的实施例5,通过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干燥聚合物颗粒的漂浮颗粒分数为0%。
流体吸收芯的制备
实施例3
流体吸收芯由65重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35重量%的纤维素绒毛组成。
在称量舟上从3.5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称出0.583±0.001g的六份。
在称量盘中称出6.5g的纤维素绒毛和另外0.5g,并分成1.17±0.01g的六等份。
如下制备流体吸收芯:
将羊毛薄纱置于方形丝网上(长17.5cm,宽11cm),以使羊毛薄纱覆盖丝网。将丝网置于相同尺寸的垂直轴下方,其中纵向安装的刷子在丝网上方约68cm处旋转。最后,在丝网上方10cm处,将垂直轴减少直至内部区域长16cm,宽9cm。刷子的长为17.5cm、直径为10cm,并以13.5转/秒的速度旋转。将包含羊毛薄纱的丝网下方设定为真空。
将第一份纤维素绒毛向下加入旋转刷。30秒后,将第一份聚合物向下置于旋转刷上。
每30秒后加入纤维素绒毛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总共重复两次。然后将具有薄纱的丝网水平翻转约180°。
然后加入纤维素纤维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总共重复三次。
极小心地使羊毛薄纱在一层薄棉纸上翻转,以从中除去流体吸收芯。
使用卡片从羊毛薄纱上除去附着的颗粒。然后,将薄棉纸(例如Tork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751
Universal Wiper 320;SCA Tissue Europe)围绕吸水复合物折叠成长33.8cm,宽23.4cm。使用不同压力设置用压制器(型号Polystat 200T;Ruth Schwabenthan Maschinenfabrik;Berlin;Germany)将形成的吸水复合物压制不同的时间。然后再次展开并折叠薄棉纸。将吸水复合物水平旋转约180°并再次压制。结果总结在表1中。
表1:具有6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芯
  压力设置   时间   芯的密度   分离的颗粒的AUHL
  20kg/cm2   5秒   0.23g/cm3   15.1g/g
  20kg/cm2   3×15秒   0.34g/cm3   14.7g/g
  50kg/cm2   3×15秒   0.37g/cm3   13.9g/g
实施例4
流体吸收芯由50重量%实施例1制备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50重量%的纤维素绒毛组成。
在称量舟上从5.0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称出0.83±0.001g的六份。
在称量盘中称出5.0g纤维素绒毛和另外0.5g,并分成0.92±0.01g的六等份。
类似于实施例3制备所述流体吸收芯,使用变化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纤维素绒毛。
表2:具有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芯
  压力设置   时间   芯的密度   分离的颗粒的AUHL
  20kg/cm2   5秒   0.20g/cm3   16.4g/g
  20kg/cm2   3×15秒   0.28g/cm3   16.1g/g
  50kg/cm2   3×15秒   0.34g/cm3   12.9g/g
实施例5
流体吸收芯由3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65重量%的纤维素绒毛组成。
在称量舟上从6.5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称出1.083±0.001g的六份。
在称量盘中称出3.5g纤维素绒毛和另外0.5g,并分成0.67±0.01g的六等份。
类似于实施例3制备所述流体吸收芯类,使用变化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纤维素绒毛。
表3:具有3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芯
  压力设置   时间   芯的密度   分离的颗粒的AUHL
  20kg/cm2   5秒   0.21g/cm3   16.4g/g
  20kg/cm2   3×15秒   0.28g/cm3   14.0g/g
  50kg/cm2   3×15秒   0.34g/cm3   13.8g/g
所述实施例证明,当用高压压制和/或压制较长时间时,所述中空球状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变质。
实施例6
流体吸收芯由6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35重量%的纤维素绒毛组成。
在称量舟上从3.5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称出0.583±0.001g的六份。
在称量盘中称出6.5g纤维素绒毛和另外0.5g,并分成1.17±0.01g的六等份。
如下制备流体吸收芯:
将羊毛薄纱置于方形丝网上(长17.5cm,宽11cm),以使羊毛薄纱覆盖丝网。将丝网置于相同尺寸的垂直轴下方,其中纵向安装的刷子在丝网上方约68cm处旋转。最后,在丝网上方10cm处,将垂直轴减少直至内部区域长16cm,宽9cm。刷子的长为17.5cm,直径为10cm,并以13.5转/秒的速度旋转。将包含羊毛薄纱的丝网下方设定为真空。
将第一份纤维素绒毛向下加入旋转刷。30秒后,将第一份聚合物向下置于旋转刷上。
每隔30秒后加入纤维素绒毛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重复五次。
极小心地使羊毛薄纱在一层薄棉纸上翻转以从中除去流体吸收芯。使用卡片从羊毛薄纱上除去附着的颗粒。然后,用长37cm,宽24cm的薄棉纸(例如Tork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771
Universal Wiper 320;SCA Tissue Europe)包装所述流体吸收芯。通过放置一个丝网(16cm×9cm,#4网孔,用厚度为2mm的支架支撑,150g)并在其顶部放置20kg的重量压制形成的流体吸收芯。压制5分钟后,移除重量和丝网,并打开所述流体吸收芯。
将打开的流体吸收芯(C)放置于18筛目的称重筛(筛孔尺寸:1000μm,直径200毫米)和合适的筛盘上。通过这些操作,再次翻转所述芯,以使纤维素绒毛的第一层直接接触所述筛的丝网。
再次用卡片从薄棉纸上小心除去流体吸收芯的剩余颗粒。然后完全除去所述薄棉纸。
之后,使用筛分装置(如获自Retsch
Figure BPA00001346453000772
的AS200控制‘g’,振动水平筛分装置)连续筛分所述流体吸收芯。振幅设为1.5毫米。将所述流体吸收芯筛分5分钟,以判断在一定筛分时间内漏下多少流体吸收芯。
在这5分钟之间,所述筛分过程以规定的间隔中断:前4次15秒,后8次30秒。秒表用于停止不同的时间间隔。
所述筛分装置在不同时间间隔停止。取出所述筛和所述筛盘以称量在筛盘上漏下的纤维素绒毛和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记下所述重量(a)。
在开始下一个筛分间隔之前,用手以轨道运动轻轻摇动筛盘以获得纤维素绒毛小球。然后用镊子除去这些绒毛球,并再次称量筛盘。也记下所述重量(b)。
将包含流体吸收芯的筛放回筛盘的顶部,所述筛盘仍包含分离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开始下一个筛分间隔。
重量(a)=纤维素绒毛+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
重量(b)=分离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
所述测试至少重复三次以获得平均值。
优选的测试条件为(23±2)℃和(50±10)%的相对湿度。
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7
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重复实施例6。
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8
流体吸收芯由5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50重量%的纤维素绒毛构成。
在称量舟上从5.0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称出0.83±0.001g的六份。
在称量盘中称出5.0g纤维素绒毛和另外0.5g,并分成0.92±0.01g的六等份。
类似于实施例6制备所述流体吸收芯,使用变化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纤维素绒毛。
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9
使用实施例2中制得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重复实施例8。
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10
流体吸收芯由3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65重量%的纤维素绒毛构成。
在称量舟上从6.5g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中称出1.083±0.001g的六份。
在称量盘中称出3.5g纤维素绒毛和另外0.5g,并分成0.67±0.01g的六等份。
类似于实施例6制备所述流体吸收芯,使用变化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和纤维素绒毛。
结果总结在表4中。
实施例11
使用实施例2制备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重复实施例10。
结果总结在表4中。
表4:5分钟后分离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
  实施例   SAP重量分数   分离的SAP颗粒
  6   65重量%   2.35g
  7*)   65重量%   2.42g
  8   50重量%   1.02g
  9*)   50重量%   1.34g
  10   35重量%   0.61g
  11’)   35重量%   0.61g
*)比较例

Claims (12)

1.一种制备流体吸收芯的方法,包括:
(i)将一种纤维材料和10至95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混合,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粒度小于1000μm,中值粒度为200至600μm,含湿量小于20重量%,平均球度为至少0.84,漂浮颗粒分数(FPF)为至少10%,和
(ii)压制得到的混合物,
其中实施的压制(ii)使所述芯(C)具有以下密度:
D<β×0.14g/cm3+0.18g/cm3
其中D为所述芯(C)的密度,β为所述芯(C)中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分数。
2.一种流体吸收制品,其包含:
(A)一个上层流体可渗透层,
(B)一个下层流体不可渗透层,
(C)在(A)层和(B)层之间的一个流体吸收芯,其包含一种纤维材料和10至80重量%的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粒度小于1000μm,中值粒度为200至600μm,含湿量小于20重量%,平均球度为至少0.84,漂浮颗粒分数(FPF)为至少10%,
其中所述芯(C)的密度为:
D<β×0.14g/cm3+0.18g/cm3
其中D为所述芯(C)的密度,β为所述芯(C)中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重量分数。
3.权利要求2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含湿量为至少8重量%。
4.权利要求2或3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疏水性溶剂含量低于0.005重量%。
5.权利要求2至4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流体吸收芯包含至少9g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
6.权利要求2至5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至少90重量%的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直径为100至800μm。
7.权利要求2至6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至少部分由聚合的具有酸基团的单体构成。
8.权利要求2至7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亲水性的。
9.权利要求2至8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离心保持能力(CRC)为至少10g/g。
10.权利要求2至9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流体吸收聚合物颗粒的盐水导流能力(SFC)为至少5×10-7cm3s/g。
11.权利要求2至10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芯(C)的上视面积为至少200cm2
12.权利要求2至11之一的流体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纤维材料为一种合成纤维材料。
CN2009801397082A 2008-08-06 2009-08-03 流体吸收制品 Active CN1021708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661108P 2008-08-06 2008-08-06
US61/086611 2008-08-06
PCT/EP2009/060012 WO2010015591A1 (en) 2008-08-06 2009-08-03 Fluid-absorbent articl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849A true CN102170849A (zh) 2011-08-31
CN102170849B CN102170849B (zh) 2013-08-21

Family

ID=41110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97082A Active CN102170849B (zh) 2008-08-06 2009-08-03 流体吸收制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796174B2 (zh)
EP (1) EP2313042B1 (zh)
JP (1) JP5933262B2 (zh)
CN (1) CN102170849B (zh)
WO (1) WO2010015591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6608A (zh) * 2015-10-21 2016-02-17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纸尿裤
CN107261194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巴斯夫欧洲公司 流体吸收制品
CN107260406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巴斯夫欧洲公司 具有高crc/tac比的用于吸收纸尿裤芯的超吸收聚合物
CN107260402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巴斯夫欧洲公司 超薄流体吸收制品
CN107438632A (zh) * 2015-04-07 2017-12-05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超吸收剂颗粒的方法
CN112406204A (zh) * 2020-11-10 2021-02-26 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生物酶除味护理垫及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14291A1 (de) * 2005-03-24 2006-09-2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asserabsorbierender Polymere
US8241263B2 (en) 2005-08-26 2012-08-14 Medline Industries, Inc. Absorbent article
EP2313040B1 (en) * 2008-08-06 2013-06-19 Basf Se Fluid-absorbent articles
EP2313042B1 (en) 2008-08-06 2013-07-10 Basf Se Fluid-absorbent articles
CN102438665B (zh) 2009-05-20 2016-04-27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吸水性储存层
WO2011117187A1 (en) * 2010-03-24 2011-09-29 Basf Se Ultrathin fluid-absorbent cores
US20120077918A1 (en) * 2010-07-01 2012-03-29 Basf Se Mixtures containing effective materials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with high surface area
US9962459B2 (en) * 2010-07-02 2018-05-08 Basf Se Ultrathin fluid-absorbent cores
US9089624B2 (en) * 2010-08-23 2015-07-28 Basf Se Ultrathin fluid-absorbent cores comprising adhesive and having very low dry SAP loss
CA2815196C (en) 2010-10-19 2019-08-13 Daniel B. Love Absorbent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117792B2 (en) 2010-10-19 2018-11-06 Medline Industries, Inc. Absorbent articl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D716938S1 (en) 2011-10-19 2014-11-04 Medline Industries, Inc. Absorbent core
EP3896104A1 (en) 2012-11-21 2021-10-20 Basf Se Surface-postcrosslinked water-absorbent polymer particles
US9394637B2 (en) 2012-12-13 2016-07-19 Jacob Holm & Sons Ag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hydroentangled airlaid web and products obtained therefrom
US9375507B2 (en) 2013-04-10 2016-06-28 Evonik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US9302248B2 (en) 2013-04-10 2016-04-05 Evonik Corporation Particulat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composition having improved stability
JP2016535646A (ja) * 2013-08-26 2016-11-17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Basf Se 流体吸収性製品
US9486368B2 (en) 2013-12-05 2016-11-08 Medline Industries, Inc. Disposable hygienic article with means for diagnostic testing
US9375367B2 (en) 2014-02-28 2016-06-28 Medline Industries, Inc. Fastener for an absorbent article
US10226388B2 (en) 2014-04-21 2019-03-12 Medline Industries, Inc. Stretch breathable protective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tri-laminate
US9622922B2 (en) 2014-04-21 2017-04-18 Medline Industries, Inc. Stretch breathable protective absorbent article using bilaminate
BE1022643B1 (nl) * 2014-05-15 2016-06-23 Ontex Bvba Absorberend baby luier artikel
BE1022537B1 (nl) * 2014-05-15 2016-05-26 Ontex Bvba Absorberend broekluier artikel
US10500104B2 (en) 2016-12-06 2019-12-10 Novomer, Inc. Biodegradable sanitary articles with higher biobased content
PL3576701T3 (pl) * 2017-02-06 2023-03-20 Basf Se Wyrób absorbujący płyn
CN112423962A (zh) 2018-07-13 2021-02-26 诺沃梅尔公司 聚内酯发泡体及其制造方法
EP3887584B1 (en) 2018-11-30 2022-08-2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s for producing through-fluid bonded nonwoven webs
WO2020107422A1 (en) 2018-11-30 2020-06-04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s of creating soft and lofty nonwoven webs
CN112146551B (zh) * 2020-09-29 2021-08-03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雨刮刮臂转动角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US20220183283A1 (en) * 2020-12-16 2022-06-16 Robert Collette Insect repellant-infused disposable articles
US20230372894A1 (en) * 2022-05-17 2023-11-23 Freestyle World, Inc.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with odor reducing agent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0370A (en) * 1993-04-30 1994-09-27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High wicking liquid absorbent composite
CN1273862A (zh) * 1990-04-02 2000-11-22 普罗格特-甘布尔公司 含有颗粒状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的吸收件
CN1331569A (zh) * 1998-12-21 2002-01-16 纳幕尔杜邦公司 擦拭用非织造布
US20030234468A1 (en) * 1997-01-17 2003-12-25 Krishnakumar Rangachari Soft, absorbent material for use in absorbent 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materia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26741B (it) 1987-08-19 1991-02-05 Procter & Gamble Strutture assorbenti con agente gelificante e articoli assorbenti contenenti tali strutture.
EP0348180A3 (en) 1988-06-22 1991-01-30 Mitsubishi Petro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water absorptive resin
JP2544013B2 (ja) * 1990-08-30 1996-10-16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吸収体および吸収物品
US5269980A (en) 1991-08-05 1993-12-1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oduction of polymer particles in powder form using an atomization technique
SE508627C2 (sv) 1994-05-04 1998-10-19 Sca Hygiene Prod Ab Förfarande för framställning av en absorberande struktur innefattande ett skikt av superabsorberande material
IN1996KO01040A (zh) 1995-06-07 2005-03-04 Clarence S Freeman
US5916670A (en) * 1997-01-17 1999-06-29 Rayonier Inc. Absorbent material for use in absorbent articles
CN1244378C (zh) * 1997-12-23 2006-03-08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改进吸入性能的浆粕及超吸收性复合材料
US7411110B2 (en) * 2000-12-20 2008-08-12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Thin, high capacity absorbent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DE10314466A1 (de) 2003-03-28 2004-10-14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ondensierten Harzen in Pulverform
US20050045296A1 (en) 2003-08-29 2005-03-03 Adam Gabriel Hammam Stabilized absorbent composite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DE10340253A1 (de) * 2003-08-29 2005-03-24 Basf Ag Sprühpolymerisationsverfahren
US20070276349A1 (en) * 2004-03-01 2007-11-29 Isao Mori Absorbent Assembly, Diaper Provided with Absorbent assembly and Absorbent Product
DE102004024437A1 (de) 2004-05-14 2005-12-08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asserquellbarer, polymerer Partikel
DE102005002412A1 (de) 2005-01-18 2006-07-27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olymeren durch Sprühpolymerisation
US7727586B2 (en) * 2005-01-28 2010-06-01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Production of water-absorbing polymeric particles by dropletization polymerization in the gas phase
US20090239071A1 (en) 2006-07-19 2009-09-24 Uwe Stueven Method for Producing Water-Absorbent Polymer Particles with a Higher Permeability by Polymerising Droplets of a Monomer Solution
CN101489596B (zh) 2006-07-19 2013-05-15 巴斯夫欧洲公司 通过聚合单体溶液液滴生产具有较高吸收的后固化的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方法
WO2008009612A1 (de) 2006-07-19 2008-01-24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asserabsorbierender polymerpartikel mit hoher permeabilität durch polymerisation von tropfen einer monomerlösung
ATE496638T1 (de) 2006-07-19 2011-02-15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asserabsorbierender polymerpartikel mit hoher permeabilität durch polymerisation von tropfen einer monomerlösung
JP5595042B2 (ja) * 2006-12-22 2014-09-24 ビーエーエスエフ ソシエタス・ヨーロピア 機械的に安定な吸水性ポリマー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1605819B (zh) 2007-02-06 2014-07-23 巴斯夫欧洲公司 通过聚合单体溶液的液滴生产吸水性聚合物颗粒的方法
WO2008095892A1 (de) 2007-02-06 2008-08-14 Basf S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wasserabsorbierender polymerpartikel durch polymerisation von tropfen einer monomerlösung
CN102119016B (zh) * 2008-08-06 2014-08-27 巴斯夫欧洲公司 吸收液体的制品
EP2313042B1 (en) * 2008-08-06 2013-07-10 Basf Se Fluid-absorbent 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862A (zh) * 1990-04-02 2000-11-22 普罗格特-甘布尔公司 含有颗粒状吸收性聚合物组合物的吸收件
US5350370A (en) * 1993-04-30 1994-09-27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 High wicking liquid absorbent composite
US20030234468A1 (en) * 1997-01-17 2003-12-25 Krishnakumar Rangachari Soft, absorbent material for use in absorbent article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material
CN1331569A (zh) * 1998-12-21 2002-01-16 纳幕尔杜邦公司 擦拭用非织造布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8632A (zh) * 2015-04-07 2017-12-05 巴斯夫欧洲公司 制备超吸收剂颗粒的方法
CN105326608A (zh) * 2015-10-21 2016-02-17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纸尿裤
CN105326608B (zh) * 2015-10-21 2019-11-12 芜湖悠派护理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漏纸尿裤
CN107261194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巴斯夫欧洲公司 流体吸收制品
CN107260406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巴斯夫欧洲公司 具有高crc/tac比的用于吸收纸尿裤芯的超吸收聚合物
CN107260402A (zh) * 2016-03-30 2017-10-20 巴斯夫欧洲公司 超薄流体吸收制品
CN107261194B (zh) * 2016-03-30 2021-11-30 巴斯夫欧洲公司 流体吸收制品
CN107260406B (zh) * 2016-03-30 2022-04-15 巴斯夫欧洲公司 具有高crc/tac比的用于吸收纸尿裤芯的超吸收聚合物
CN112406204A (zh) * 2020-11-10 2021-02-26 河北福赛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生物酶除味护理垫及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70849B (zh) 2013-08-21
JP2011529755A (ja) 2011-12-15
US20140302985A1 (en) 2014-10-09
JP5933262B2 (ja) 2016-06-08
US9480968B2 (en) 2016-11-01
EP2313042B1 (en) 2013-07-10
US8796174B2 (en) 2014-08-05
EP2313042A1 (en) 2011-04-27
US20110130275A1 (en) 2011-06-02
WO2010015591A1 (en) 201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70849B (zh) 流体吸收制品
CN102119016B (zh) 吸收液体的制品
CN105683226B (zh) 流体吸收制品
CN103889385B (zh) 流体吸收制品
EP2313040B1 (en) Fluid-absorbent articles
CN107106382A (zh) 流体吸收制品
CN103221009A (zh) 超薄流体吸收芯
CN107261194A (zh) 流体吸收制品
JP2016506266A (ja) 流体吸収剤物品
CN102970953A (zh) 超薄流体吸收芯
WO2016207444A1 (en) New absorbent article comprising an acquisition/distribution lay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