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6145A -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6145A
CN102166145A CN201110091752XA CN201110091752A CN102166145A CN 102166145 A CN102166145 A CN 102166145A CN 201110091752X A CN201110091752X A CN 201110091752XA CN 201110091752 A CN201110091752 A CN 201110091752A CN 102166145 A CN102166145 A CN 1021661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 bar
denture
traction
syndeton
side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917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6145B (zh
Inventor
胡兴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11009175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61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61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61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61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614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提供了一种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设置有头帽及其上的弧形固定板,通过夹角调节机构安装在弧形固定板上的中部固定支架、侧部固定支架;设置有上牙列连接结构及其上的中部牵引支架、侧部牵引支架;中部牵引支架向口外延伸;侧部牵引支架首先沿牙弓由侧部延伸至中部,然后向口外延伸,最后延伸至颧骨下缘;各固定支架和牵引支架上均设置有由片状弹性材料构成的牵引杆,中部各牵引杆纵向投影重叠,侧部各牵引杆纵向投影相互错开,各牵引杆上设置有一组固定结构,设置有两端通过固定结构与对应牵引杆铰接的弹性牵引带。简便、实用、复位精确、固定牢靠,无创伤,能尽早治疗,适用于上颌骨骨折、陈旧性骨折、面部畸形的治疗。

Description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面部诸骨中,以面中部的解剖结构和组成最为复杂。由于各骨形态不规则,接缝多,骨腔多,骨壁薄,受伤时常常出现复杂的多发性骨折,并可同时伴有颅脑或其它部位的损害。其中,上颌骨是面中部的重要骨骼,结构较薄弱,其内有数个窦腔,受外力打击时易发生骨折,如:交通事故、高处跌落等,其复位固定治疗较为困难,且早期复位固定往往受限于复杂的颅脑及多器官的损伤而延期手术,易形成陈旧性骨折,造成面部功能障碍和面部严重畸形。上颌骨骨折特别是复杂性或陈旧性骨折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颌面外科的世界性难题。
上颌骨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复位和固定,其中复位方法主要包括:
一、手法复位,针对单纯性骨折早期,发生纤维性愈合之前。
二、手术切开复位。
三、牵引复位,针对骨折时间较长,手法不能复位时,其又包括:1)、颌间牵引法,针对部分上颌骨骨折或一侧上颌骨骨折,分别于上下颌牙列拴结牙弓夹板,上、下牙弓夹板之间通过橡皮圈牵引,以保证正常咬合位置的恢复。2)、颅颌牵引法,针对上颌骨发生双侧性横断骨折,骨折段常有下垂或移位、或发生颅颌分离,首先于上颌牙列拴结牙弓夹板;然后,在头部打石膏绷带同时安置固定支架,形成石膏头帽;之后,局部麻醉,用腰椎穿刺针从颧骨下缘皮肤刺入至口内区前庭沟,将细钢丝引出口外;最后,通过橡皮筋连接口内引出的细钢丝和固定在石膏帽上的固定支架,牵引移位的上颌骨骨折段。
上颌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单颌牙弓夹板固定、颌间牙弓夹板固定、骨间结扎固定、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颅颌固定,其中颅颌固定的装置与颅颌牵引的装置相同。
目前,常用的上颌骨骨折治疗方法主要是颅颌牵引或颅颌固定、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内固定即骨间结扎固定、小钢板或微型钢板固定,但手术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多,特别是复杂性骨折,手术时间受到严重限制,上颌骨的数个窦腔及厚薄不均的骨壁严重限制了内固定术的效果,对于很多复杂性骨折往往不能达到好的效果,且会破坏人体形貌,患者经济、精神负担大;而颅颌牵引或颅颌固定,以牙弓夹板承力,受力点少,固位力不足,固位力不平衡,牵引力线往往作用于尖牙区并偏于面中份的下端,使牙的位移大而骨的位移小,骨折复位不理想,不能正确移动骨折块,且存在牙齿漂移、牙根吸收、上颌旋转等缺点,因此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实用、复位精确、固定牢靠,无创伤,并能在伤者伤后尽早进行治疗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设置有头帽及固定在头帽上的弧形固定板,所述弧形固定板上纵向与眉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中部固定支架、两侧纵向与颧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侧部固定支架,所述中部固定支架、侧部固定支架均通过调节各固定支架与弧形固定板之间夹角的夹角调节机构安装在弧形固定板上;设置有通过上牙列固定的上牙列连接结构,所述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牙弓中部对应位置设置有中部牵引支架、与上牙列牙弓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侧部牵引支架,且各侧至少设置有一个侧部牵引支架;所述中部牵引支架为由上牙列连接结构起向对应唇部一方延伸,且开口向上的弧形或V字形结构;所述侧部牵引支架包括口内段、口外段、连接口内段和口外段的连接段,其中口内段沿上牙列连接结构对应上牙列的牙弓延伸并由对应牙弓侧部延伸至对应牙弓中部,连接段为由上牙列连接结构起向对应唇部一方延伸且开口向上的弧形或V字形,口外段延伸方向与口内段相反并斜向上延伸至与颧骨下缘对应的位置;所述中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的上部中牵引杆、侧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部侧牵引杆、中部牵引支架上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下部中牵引杆、侧部牵引支架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部侧牵引杆;所述上部中牵引杆与下部中牵引杆相对应且两者纵向投影重叠,所述上部侧牵引杆与下部侧牵引杆相对应且两者纵向投影相互错开;所述上部中牵引杆、上部侧牵引杆、下部中牵引杆、下部侧牵引杆均由片状弹性材料构成,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部中牵引杆和下部中牵引杆、连接上部侧牵引杆和下部侧牵引杆的弹性牵引带;所述上部中牵引杆、下部中牵引杆、上部侧牵引杆、下部侧牵引杆上分别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一组弹性牵引带的固定结构,所述弹性牵引带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与对应牵引杆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中牵引杆斜向下延伸至水平高度与鼻尖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中牵引杆斜向上延伸至水平高度与眶骨下缘对应的位置,且下部中牵引杆远离上牙列连接结构的一端位于上部中牵引杆的下方;所述上部侧牵引杆向下延伸至水平高度与下部侧牵引杆底部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侧牵引杆向上延伸至水平高度与上部侧牵引杆中上部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牙弓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部牵引支架,其中一个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第一磨牙对应的位置、另一个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尖牙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各侧部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两根上部侧牵引杆、各侧部牵引支架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下部侧牵引杆。
进一步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三根相互平行的上部侧牵引杆和下部侧牵引杆;其中与上牙列连接结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第一磨牙对应位置的侧部牵引支架上设置有两根下部侧牵引杆,与上牙列连接结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尖牙对应位置的侧部牵引支架上设置有一根下部侧牵引杆。
进一步的,所述侧部牵引支架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同侧部牵引支架另一端端点的连线垂直于上牙列连接结构对应上牙列牙弓。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调节机构由U型弹片及相配合的调节丝杆和调节螺母构成;所述U型弹片的两臂,其中之一为固定于弧形固定板的固定臂、另一臂与对应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的活动臂;所述调节丝杆和调节螺母,其中之一固定于固定臂并位于U型弹片两臂之间、另一与活动臂轴向限位固定并转动配合;所述活动臂通过调节丝杆和调节螺母限位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牵引带由环形皮筋构成;所述固定结构由固定在各牵引杆上的钩子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头帽由环形绊带、分别与环形绊带连接并十字交叉的颅左右扎带和颅前后扎带构成,其中环形绊带由弧形固定板及两端与弧形固定板两端连接的颅后扎带构成;所述颅左右扎带、颅前后扎带、颅后扎带上分别设置有绊带松紧调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固定板内表面设置有软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上牙列连接结构固定在上牙列上,各牵引支架均从口内延伸至口外,无创伤。根据CT片确定骨断端移位及移位方向,通过将弹性牵引带在各牵引杆不同的固定结构之间进行连接,对各牵引支架牵引力的大小、方向进行控制,相应的对各牵引支架合力的作用点位置、方向、大小进行控制,让骨折块沿着我们预想的位置精确移动。
弹性牵引带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与对应牵引杆铰接,各牵引杆均由片状弹性材料构成,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下部各牵引杆的弹性变形保证同弹性牵引带弹力方向的一致,在通过夹角调节机构调节各固定支架与弧形固定板之间的夹角时,通过对应上部各牵引杆的弹性变形、弹性牵引带的铰接保证牵引力方向不变,通过对应上部各牵引杆、弹性牵引带弹性变形量的变化对牵引力进行微调,因此调节方便、复位精确、固位牢靠,能适应整个治疗过程中牵引力的作用点、作用大小及作用方向的任意变化。整体结构简便、实用,操作方便,能在伤者伤后尽早进行治疗。对陈旧性骨折、面部畸形同样具有良好的疗效。在治疗中可以用颌间牵引或颌间固定更好的保证咬合关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头帽部分的三维结构简图;
图3是本发明上牙列连接结构部分的三维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设置有头帽1及固定在头帽1上的弧形固定板2。为了方便使用,所述头帽1由环形绊带、分别与环形绊带连接并十字交叉的颅左右扎带12和颅前后扎带13构成,其中环形绊带由弧形固定板2及两端与弧形固定板2两端连接的颅后扎带11构成;所述颅左右扎带12、颅前后扎带13、颅后扎带11上分别设置有绊带松紧调节结构。
由于伤者需要长期佩戴头帽1,因此为了保证佩戴的舒适性,其中颅左右扎带12一端铆接在弧形固定板2上,另一端通过卡扣与固定在弧形固定板2上的插销固定;颅前后扎带13分为两段,其中一段的一端铆接在弧形固定板2上,另一段的一端绕成容颅后扎带11穿过的环并沿颅后扎带11滑动,两段之间通过分别固定在两段相邻端上的卡扣、插销连接,且卡扣、插销位于颅左右扎带12上方,通过颅左右扎带12构成该卡扣、插销的缓冲层;颅后扎带11一端铆接在弧形固定板2上,另一端通过卡扣与固定在弧形固定板2上的插销固定;颅左右扎带12、颅前后扎带13、颅后扎带11的松紧调节结构均由卡扣上类似背包背带调节结构的结构构成。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固定板2内表面设置有软垫14。除此以外,头帽1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结构,甚至采用现有的石膏帽。
上述弧形固定板2上纵向与眉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中部固定支架21、两侧纵向与颧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侧部固定支架22,所述中部固定支架21、侧部固定支架22均通过调节各固定支架与弧形固定板2之间夹角的夹角调节机构安装在弧形固定板2上。具体的,所述夹角调节机构由U型弹片51及相配合的调节丝杆52和调节螺母53构成;所述U型弹片51的两臂,其中之一为固定于弧形固定板2的固定臂、另一臂与对应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的活动臂;所述调节丝杆52固定于固定臂并位于U型弹片51两臂之间、调节螺母53与活动臂轴向限位固定并转动配合;所述活动臂通过调节丝杆52和调节螺母53限位固定。除此以外,夹角调节结构也可以由螺纹驱动的铰接结构等构成。
设置有通过上牙列固定的上牙列连接结构,所述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牙弓中部对应位置设置有中部牵引支架31、与上牙列牙弓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侧部牵引支架32;所述中部牵引支架31为由上牙列连接结构起向对应唇部一方延伸,且开口向上的弧形结构;所述侧部牵引支架32包括口内段32a、口外段32b、连接口内段32a和口外段32b的连接段32c,其中口内段32a沿上牙列连接结构对应上牙列的牙弓延伸并由对应牙弓侧部延伸至对应牙弓中部,连接段32c为由上牙列连接结构起向对应唇部一方延伸且开口向上的弧形,口外段32b延伸方向与口内段32a相反并斜向上延伸至与颧骨下缘对应的位置。具体的,上牙列连接结构是用结扎丝固定在上牙列上的上牙弓夹板3,各牵引支架同样通过结扎丝固定在上牙弓夹板3上,除此以外,上牙列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牙弓托盘等结构,只要能起到同上牙列固定连接并传递牵引力的作用即可。通过中部牵引支架31、侧部牵引支架32传递牵引力,在保证牵引的同时,避免创伤。中部牵引支架31及侧部牵引支架32连接段32c的形状主要起到避让唇部的作用,尤其是在伤者面部肿胀时,除弧形外,也可以采用V型、U型等。
其中两侧的侧部牵引支架32可以分别设置一根,通过三个牵引力足以实现对合力作用点、大小、方向的任意调节,且三点受力也足以能保证整个上颌骨的稳定性,但为了提高对合力作用点、大小、方向调节的灵活性,以适应任何不可预见的复杂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牙弓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部牵引支架32,其中一个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第一磨牙对应的位置、另一个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尖牙对应的位置,使用时,根据需要选择部分或全部的牵引支架进行牵引。当然,也可以设置两根以上的侧部牵引支架,但控制相对更为复杂。
上述中部固定支架21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的上部中牵引杆23、侧部固定支架2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部侧牵引杆24、中部牵引支架31上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下部中牵引杆33、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部侧牵引杆34。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上部侧牵引杆24、下部中牵引杆33、下部侧牵引杆34均由片状弹性材料构成,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部中牵引杆23和下部中牵引杆33、连接上部侧牵引杆24和下部侧牵引杆34的弹性牵引带。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下部中牵引杆33、上部侧牵引杆24、下部侧牵引杆34上分别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一组弹性牵引带的固定结构,所述弹性牵引带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与对应牵引杆铰接。为了简化结构,在实施例中,各牵引杆均由不锈钢薄片制成,固定结构为固定在不锈钢薄片上的钩子4,所述弹性牵引带由环形皮筋构成。除此以外,弹性牵引带也可由两端设置有挂钩的乳胶带构成,而固定结构也可以有通孔构成。
其中上部中牵引杆23和下部中牵引杆33主要托起上颌骨的作用,因此,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与下部中牵引杆33相对应且两者纵向投影重叠;而上部侧牵引杆24和下部侧牵引杆34则主要起到偏转、左右位移上颌骨的作用,因此,所述上部侧牵引杆24与下部侧牵引杆34相对应且两者纵向投影相互错开。
相对上颌骨的托起,偏转、左右位移的情况更为复杂,为了在不增加侧部固定支架22、侧部牵引支架32数量的前提下,更好的对两侧牵引力进行控制,所述各侧部固定支架22上设置有至少两根上部侧牵引杆24、各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下部侧牵引杆34,因此可选择的牵引力大小、方向更多,且任一侧的上部侧牵引杆24和下部侧牵引杆34之间通过弹性牵引带牵引方向的不同均能进行双向的牵引。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侧分别设置有三根相互平行的上部侧牵引杆24和下部侧牵引杆34;其中与上牙列连接结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第一磨牙对应位置的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两根下部侧牵引杆34,与上牙列连接结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尖牙对应位置的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一根下部侧牵引杆34。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各牵引杆与弹性牵引段的连接位置,增加控制的灵活性,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斜向下延伸至水平高度与鼻尖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中牵引杆33斜向上延伸至水平高度与眶骨下缘对应的位置,且下部中牵引杆33远离上牙列连接结构的一端位于上部中牵引杆23的下方;所述上部侧牵引杆24向下延伸至水平高度与下部侧牵引杆34底部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侧牵引杆34向上延伸至水平高度与上部侧牵引杆24中上部对应的位置。
为了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口外段的端点确定整个侧部牵引支架32作用于上牙弓夹板3的位置,以方便使用,简化操作,所述侧部牵引支架32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同侧部牵引支架32另一端端点的连线垂直于上牙列连接结构对应上牙列牙弓。
使用时,将上牙弓夹板3用结扎丝固定在上牙列上,头帽1固定在头部,弧形固定板2位于眉弓上且正中部分对准中线固定。根据CT片,最好是三维重建,判断骨折的性质是lefort1、lefort2或lefort3,据此确定是否有骨断端移位及移位方向,进而确定是否应对骨折块实行牵引力,以及确定各牵引力的位置、方向、大小,最终结合临床情况,确定各弹性牵引带同对应牵引杆的连接位置,让骨折块沿着我们预想的位置精确移动,并随时观察骨折端的变化,通过夹角调节机构调节各固定支架与弧形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以调节牵引力,骨折断端对位良好后,则只用垂直牵引力固定,固定三周后去除固定装置。
下部的各牵引杆为弹性结构且同弹性牵引带铰接,用弹性牵引带牵拉时产生少许变形并趋于同弹性牵引带弹力方向一致,因此夹角调节机构调节过程中,对应下部的各牵引杆在弹性牵引带弹力作用下保持同弹性牵引带弹力方向一致,通过对应上部各牵引杆、弹性牵引带的弹性变形和铰接保证牵引力方向不变,而通过变形量的变化实现对牵引力大小的调整。
因此固位确切,能适应整个治疗过程中牵引力的变化。整体结构简便、实用,操作方便,能在伤者伤后尽早进行治疗。适用于上颌骨骨折的非手术性治疗,及对陈旧性骨折、面部畸形的治疗。在治疗中可以用颌间牵引或颌间固定更好的保证咬合关系。

Claims (10)

1.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在在于:
设置有头帽(1)及固定在头帽(1)上的弧形固定板(2),所述弧形固定板(2)上纵向与眉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中部固定支架(21)、两侧纵向与颧骨对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侧部固定支架(22),所述中部固定支架(21)、侧部固定支架(22)均通过调节各固定支架与弧形固定板(2)之间夹角的夹角调节机构安装在弧形固定板(2)上;
设置有通过上牙列固定的上牙列连接结构,所述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牙弓中部对应位置设置有中部牵引支架(31)、与上牙列牙弓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侧部牵引支架(32),且各侧至少设置有一个侧部牵引支架(32);
所述中部牵引支架(31)为由上牙列连接结构起向对应唇部一方延伸,且开口向上的弧形或V字形结构;所述侧部牵引支架(32)包括口内段(32a)、口外段(32b)、连接口内段(32a)和口外段(32b)的连接段(32c),其中口内段(32a)沿上牙列连接结构对应上牙列的牙弓延伸并由对应牙弓侧部延伸至对应牙弓中部,连接段(32c)为由上牙列连接结构起向对应唇部一方延伸且开口向上的弧形或V字形,口外段(32b)延伸方向与口内段(32a)相反并斜向上延伸至与颧骨下缘对应的位置;
所述中部固定支架(21)上设置有斜向下延伸的上部中牵引杆(23)、侧部固定支架(22)上设置有向下延伸的上部侧牵引杆(24)、中部牵引支架(31)上设置有斜向上延伸的下部中牵引杆(33)、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向上延伸的下部侧牵引杆(34);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与下部中牵引杆(33)相对应且两者纵向投影重叠,所述上部侧牵引杆(24)与下部侧牵引杆(34)相对应且两者纵向投影相互错开;
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上部侧牵引杆(24)、下部中牵引杆(33)、下部侧牵引杆(34)均由片状弹性材料构成,分别设置有连接上部中牵引杆(23)和下部中牵引杆(33)、连接上部侧牵引杆(24)和下部侧牵引杆(34)的弹性牵引带;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下部中牵引杆(33)、上部侧牵引杆(24)、下部侧牵引杆(34)上分别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一组弹性牵引带的固定结构,所述弹性牵引带两端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与对应牵引杆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中牵引杆(23)斜向下延伸至水平高度与鼻尖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中牵引杆(33)斜向上延伸至水平高度与眶骨下缘对应的位置,且下部中牵引杆(33)远离上牙列连接结构的一端位于上部中牵引杆(23)的下方;所述上部侧牵引杆(24)向下延伸至水平高度与下部侧牵引杆(34)底部对应的位置,所述下部侧牵引杆(34)向上延伸至水平高度与上部侧牵引杆(24)中上部对应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牙弓两侧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两个侧部牵引支架(32),其中一个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第一磨牙对应的位置、另一个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上牙列尖牙对应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侧部固定支架(22)上设置有至少两根上部侧牵引杆(24)、各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至少一根下部侧牵引杆(3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分别设置有三根相互平行的上部侧牵引杆(24)和下部侧牵引杆(34);其中与上牙列连接结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第一磨牙对应位置的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两根下部侧牵引杆(34),与上牙列连接结构连接点位于上牙列连接结构与尖牙对应位置的侧部牵引支架(32)上设置有一根下部侧牵引杆(34)。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牵引支架(32)与上牙列连接结构的连接点同侧部牵引支架(32)另一端端点的连线垂直于上牙列连接结构对应上牙列牙弓。
7.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调节机构由U型弹片(51)及相配合的调节丝杆(52)和调节螺母(53)构成;所述U型弹片(51)的两臂,其中之一为固定于弧形固定板(2)的固定臂、另一臂与对应固定支架固定连接的活动臂;所述调节丝杆(52)和调节螺母(53),其中之一固定于固定臂并位于U型弹片(51)两臂之间、另一与活动臂轴向限位固定并转动配合;所述活动臂通过调节丝杆(52)和调节螺母(53)限位固定。
8.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牵引带由环形皮筋构成;所述固定结构由固定在各牵引杆上的钩子(4)构成。
9.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帽(1)由环形绊带、分别与环形绊带连接并十字交叉的颅左右扎带(12)和颅前后扎带(13)构成,其中环形绊带由弧形固定板(2)及两端与弧形固定板(2)两端连接的颅后扎带(11)构成;所述颅左右扎带(12)、颅前后扎带(13)、颅后扎带(11)上分别设置有绊带松紧调节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固定板(2)内表面设置有软垫(14)。
CN 201110091752 2011-04-13 2011-04-13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61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1752 CN102166145B (zh) 2011-04-13 2011-04-13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91752 CN102166145B (zh) 2011-04-13 2011-04-13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6145A true CN102166145A (zh) 2011-08-31
CN102166145B CN102166145B (zh) 2013-05-08

Family

ID=44487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9175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66145B (zh) 2011-04-13 2011-04-13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614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1207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徐州医学院 一种免钻孔式颅骨牵引装置
CN103767818A (zh) * 2014-02-25 2014-05-07 孙杜斌 颌骨骨折临时固定器
CN105708590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石症治疗器具
CN111603292A (zh) * 2020-05-19 2020-09-01 河南大学 一种儿童鼻中隔偏曲矫正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4600A (ja) * 1999-04-14 2000-12-26 Mieko Zakimi 頭部牽引具
JP2001161730A (ja) * 1999-12-11 2001-06-19 Yuichiro Morisawa 上顎牽引締結帯
EP1667617A2 (en) * 2003-10-02 2006-06-14 Dynasplint Systems, Inc. Adjustable splint device for relieving contractures
JP2009100807A (ja) * 2007-10-19 2009-05-14 Life Harmony Kk 頸椎牽引器
CN201239234Y (zh) * 2008-08-09 2009-05-20 叶德顺 新型颈椎病治疗仪
CN201404322Y (zh) * 2009-06-01 2010-02-17 亓会涛 螺杆式调节颈椎牵引装置
CN202078433U (zh) * 2011-04-13 2011-12-21 胡兴周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4600A (ja) * 1999-04-14 2000-12-26 Mieko Zakimi 頭部牽引具
JP2001161730A (ja) * 1999-12-11 2001-06-19 Yuichiro Morisawa 上顎牽引締結帯
EP1667617A2 (en) * 2003-10-02 2006-06-14 Dynasplint Systems, Inc. Adjustable splint device for relieving contractures
JP2009100807A (ja) * 2007-10-19 2009-05-14 Life Harmony Kk 頸椎牽引器
CN201239234Y (zh) * 2008-08-09 2009-05-20 叶德顺 新型颈椎病治疗仪
CN201404322Y (zh) * 2009-06-01 2010-02-17 亓会涛 螺杆式调节颈椎牵引装置
CN202078433U (zh) * 2011-04-13 2011-12-21 胡兴周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1207A (zh) * 2012-11-28 2013-03-13 徐州医学院 一种免钻孔式颅骨牵引装置
CN103767818A (zh) * 2014-02-25 2014-05-07 孙杜斌 颌骨骨折临时固定器
CN103767818B (zh) * 2014-02-25 2015-07-15 孙杜斌 颌骨骨折临时固定器
CN105708590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广州南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耳石症治疗器具
CN111603292A (zh) * 2020-05-19 2020-09-01 河南大学 一种儿童鼻中隔偏曲矫正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6145B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2196B2 (en) Osteogenetic-pneumopedic appliance, system, and method
Chritah et al. Transoral 2.0-mm locking miniplate fixation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plus 1 week of maxillomandibular fix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Kanno et al. The retromandibular transparotid approach for reduction and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using two locking miniplates in mandibular condylar neck fractures
US20080190437A1 (en) Dental Orthosis
US20160270884A1 (en) Dual expanding mandibular distractor
CN102166145B (zh)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WO2011017962A1 (zh) 漏斗胸矫形手术用钢板
Hopper et al. Le Fort II distraction with zygomatic repositioning: a technique for differential correction of midface hypoplasia
CN107518954A (zh) 牵张成骨装置
Picard et al. Five years experience with a new intraoral maxillary distraction device (RID)
Hegab Management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in children with a split acrylic splint: a case series
CN202078433U (zh) 上颌骨骨折颅颌牵引装置
JP2023501493A (ja) 上顎直接牽引用および下顎間接牽引用口腔外矯正装置
JP2017532159A (ja) 下顎骨の成長を促す又は矯正する装置
CN205054731U (zh) 一种简易神经外科手术台
Aikawa et al. Breakage of internal maxillary distractor: considerable complication of maxillary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CN104490459A (zh) 寰枢椎脱位复位内固定装置
Kahn et al. Internal maxillary distraction with a new bimalar device
CN108670455B (zh) 用于上颌腭扩大的自动加力功能性矫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26734U (zh) 小儿股骨可调式杠杆牵引支架
CN208511215U (zh) 牵张成骨装置
Bhutiani et al. Active nasoalveolar molding using 3-directional expansion screw for arch alignment in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RU170362U1 (ru) Компрессионно-дистрак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ечения переломов лицевого скелета и основания черепа
Shokirov et al. Intraoral distraction devices in correction of maxillary deformity in cleft patients
US20210196431A1 (en) Orthopedic device for midfacial bone structure advanc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