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1215U - 牵张成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牵张成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511215U CN208511215U CN201721184423.9U CN201721184423U CN208511215U CN 208511215 U CN208511215 U CN 208511215U CN 201721184423 U CN201721184423 U CN 201721184423U CN 208511215 U CN208511215 U CN 2085112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age
- patient
- distraction device
- band
- anchorage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2050 maxilla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10000003464 cuspi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1164 oss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08000032170 Congenital Abnormalit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52428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2513 impla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847 j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513 dentiti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346 tooth eru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08340 Araliace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035 Panax pseudoginseng ssp. pseudo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3140 Panax quinquefoli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9259 cleft lip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8434 ginseng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05 plas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1818 Disease prog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8980 Neopla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6735 Periost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2847 Surgical Wound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845 cartilag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750 disease prog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99 edible fruit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797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60 perioste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91 ski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625 sku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2859 sleep apne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872 soft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25 therapeu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19 tissu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67 tissue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带环,这两个带环分别套接在患者左右两侧的牙齿上;至少一个支抗钉,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上;与支抗钉相对应设置的支抗杆,支抗杆上设置有支抗部,支抗部用于抵持在支抗钉上;扩弓器,用于提供牵张成骨装置的牵引力;与带环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将各带环连接在扩弓器上;扩弓器向带环和支抗杆施力,并对患者的颌骨形成牵引。本实用新型易于加工,临床操作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牵引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牵张成骨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张成骨是根据在稳定而缓慢的牵张力作用下,受力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功能得以活化的原理为基础的一种内源性骨组织工程技术。其利用牵张成骨装置所产生的外力渐进性牵引手术切开的骨段,在骨断端间形成新骨沉积,同时通过牵张力引起的包括皮肤、血管、神经、软骨和骨膜在内的周围组织的适应性改变使其得以与骨组织同步生长。
目前,牵张成骨技术在颅颌面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牵张成骨技术被广泛地用于颌面部发育畸形的治疗,如半侧颜面畸形、严重唇腭裂所致的上颌骨发育不全、肿瘤或外伤所致的颌骨缺损、面中部的凹陷畸形及颜面部的发育不足和不对称等等,甚至还被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治疗等其它相关的症状。
在针对上颌前段牵张成骨应用于上颌骨严重发育不足或唇腭裂伴上颌骨发育不足患者的治疗时,常通过颌面外科手术在上颌前段水平截骨,在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间、上颌前磨牙间、或上颌第一前磨牙与尖牙间垂直截骨。然后采用适用于上颌前段的牵张成骨装置进行牵张成骨,增加上颌骨前段骨量来获得解除牙列拥挤所需的空间,改善前牙覆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软组织侧貌。
现有的适用于上颌前段的牵张成骨装置主要分为颅外固定支架式的外牵张成骨装置(Rigid External Distractor,RED)和口内牵张成骨装置(Intraoral Appliance,IA)等。
对于颅外固定支架式的外牵张成骨装置来说,牵张成骨装置需通过在颅骨及上颌骨放置钛板进行固定,所产生的创伤较大,而且在拆除时还需要再进行一次手术。此外,牵张成骨装置的部件较大,容易引起松脱或导致外伤,而且牵张成骨装置在长达半年的牵引治疗期间不可拆卸,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很大,因此患者的心理接受程度较低。
而由于设置在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相比于颅外的牵张成骨装置而言,部件体积小且位于口内,不影响外观,拆卸操作更为容易,创伤小,外伤意外发生率低,对患者的生活影响小,已经逐渐受到了正畸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成为目前治疗的主流方案。
现有技术中的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主要为牙支持式牵张成骨装置。其通常通过粘接剂固定在上颌牙齿上,并将牵引力施加在牙齿上,传导至颌骨,从而推上颌前段向前移动。但是,采用这种牵张成骨装置时,颌骨移动的同时牙齿也会产生移位,后续还需要对移位的牙齿重新矫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牵张成骨装置。本实用新型易于加工,临床操作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牵引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用于设置在患者的上颌上,包括:至少两个带环,这两个带环分别套接在患者左右两侧的牙齿上;
至少一个支抗钉,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上;
与支抗钉相对应设置的支抗杆,支抗杆上设置有支抗部,支抗部用于抵持在支抗钉上;
扩弓器,用于提供牵张成骨装置的牵引力;
与带环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将各带环连接在扩弓器上;
扩弓器向带环和支抗杆施力,并对患者的颌骨形成牵引。
作为设置在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体积较小,无需设置口外部件,对于患者的外观和生活影响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借助支抗钉,将牵引力通过支抗钉直接施加在上颌骨上,并推动上颌骨的前段向前移位,使得在上颌骨的前段移动的同时避免了牙齿移位,其牵引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牙支持式牵引器。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牵张成骨装置中,由于同时借助了带环和支抗钉来传递牵引力,因此相比于仅依赖带环的牙支持式的牵张成骨装置而言,对牙齿的位置影响小,且临床操作时难度较低,在最大程度地降低牙性反应的同时,还增加了上颌骨的有效牵张成骨量。
作为优选,支抗部为支抗杆向着背离支抗钉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部,支抗钉抵持在凹部上;
或者,支抗部为设置在支抗杆上的环形垫圈,支抗钉穿过环形垫圈钉入患者的上颌骨。
采用凹部相比于环形的支抗部而言,形状简单,具备更好的自由度和灵活度。
采用环形垫圈则可以增加装置的固位性,具备良好的稳定性。
另外,作为优选,支抗杆向着支抗钉的方向凸起形成弧形。形成弧形的支抗杆能够防止其随着牵引力的输出发生形变,在同样粗细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支撑强度。
此外,作为优选,支抗部至少为两个且这两个支抗部分别分布在患者的上颌的两侧。设置两个支抗部可以平衡上颌部的牵引力,具备更好的牵引效果。
作为优选,支抗杆的两端直接连接在扩弓器上。直接连接所构成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很低。
或者,作为优选,带环至少为四个,有两个带环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由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支抗强,较难移动,利用套接在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的带环,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辅助牵引。
另两个带环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支抗杆的两端分别和与这两个带环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相连接。
利用四个带环可以增加固位点,使得牵张器不易发生松动或脱落,进而使得上颌骨的牵引运动更加顺畅。
将支抗杆连接在连接杆上,借由连接杆来传达牵引力,相比于将支抗杆直接连接在扩弓器上而言,减少了扩弓器的出力接口的占用,并能够根据连接杆与支抗杆的角度来调整支抗钉所受到的牵引力与带环的牵引力的大小的比,十分方便。进一步来说,将支抗杆与连接在患者前磨牙或者尖牙上的连接杆相连接,在给予支抗杆稳定的支撑的同时,利用支抗杆的形状和强度也能够更好地防止前磨牙或者尖牙的移位。
另外,作为优选,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与扩弓器相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连接杆插入盲孔,与扩弓器相连接。
借助所设置的盲孔可以根据治疗的进程更换支抗杆,从而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治疗。
进一步来说,作为优选,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间隔件,间隔件安装在盲孔内,用于调整支抗杆深入盲孔的深度。设置间隔件可以调整支抗杆伸出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少或消除更换支抗杆的需求,大幅降低成本。
同样的,作为优选,当支抗杆的两端直接连接在扩弓器上时,支抗杆也可以被分为与扩弓器直接连接的后段和设置有支抗部的前段;
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后段上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
前段的两端插入盲孔,固定在后段上;
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间隔件,间隔件安装在盲孔内,用于调整前段深入盲孔的深度。
同样可以借助盲孔和间隔件来调整支抗杆的前段伸出的长度。
另外,作为优选,在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两个带环上还设有牵引钩,牵引钩用于与口外牵引面罩连接。借助牵引钩能够配合可拆卸的口外牵引面罩,更好地控制上颌骨前部的牵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未安装牵张成骨装置时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第八实施方式连接杆插入盲孔时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第九实施方式连接杆插入盲孔,且间隔件为垫片时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第九实施方式连接杆插入盲孔,且间隔件为弹簧时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方式安装了牵张成骨装置后的患者上颌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环;2-支抗钉;3-上颌骨;4-支抗杆;4a-支抗部;4b-前段;4c-后段;5-扩弓器;6-连接杆;7-连接件;7a-盲孔;8-间隔件;9-牵引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一
参见图1所示,对于上颌骨发育畸形的患者而言,由于较小的颌骨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空间来萌发牙齿,其牙列通常严重不齐,同时面部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畸形,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在治疗时参见图2所示,设置在患者的口腔内的上颌上。其包括:至少两个带环1,这两个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左右两侧的牙齿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清楚,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带环1所固定的牙齿。例如,参见图2所示,带环1可以固定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磨牙上。当然带环1也可以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第二磨牙上,或者,作为进一步地追加,还可以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上头设置带环。显然,带环1可以通过物理结构与牙齿卡合固定,并借助粘结剂得到进一步的牢固的固定。
由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支抗强,相对较难移动,利用套接在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的带环1,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辅助牵引。
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支抗钉2,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3上;
与支抗钉2相对应设置的支抗杆4,支抗杆4上设置有支抗部4a,支抗部4a用于抵持在支抗钉2上。
扩弓器5,用于提供牵张成骨装置的牵引力;
与带环1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杆6,连接杆6将各带环1连接在扩弓器5上;
扩弓器5向带环1和支抗杆4施力,并对患者的颌骨形成牵引。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扩弓器5可以是螺旋扩弓器,当然也可以根据情况选用其它种类的扩弓器5,例如四环扩弓器。可以将支抗杆4的两端直接连接在扩弓器5上,使得扩弓器5可以直接对支抗杆4施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指的上颌骨3特别可以是指上颌骨3的前段部分,当然,在上颌骨3的其它部分植入支抗钉2时,也能够基本满足本专利的使用要求。将支抗杆4的两端直接连接在扩弓器5上,所构成的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很低。
其中,支抗部4a为设置在支抗杆4上的环形垫圈,支抗钉2穿过环形垫圈钉入患者的上颌骨3。采用环形垫圈则可以增加装置的固位性,具备良好的稳定性。通过杆状的支抗杆4可以很好地实现牵引力的传递和表达。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连接杆6为两根,且这两根连接杆6分别与两个带环1连接。当然,连接杆6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增加,但最好不超过四根,以免增加支抗杆4的加工难度,提高成本。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2所示,牵张成骨装置与前牙未设置连接。因此在完成牵张成骨的使命后,可以暂缓拆卸牵张成骨装置,并进入后续的固定矫治阶段。此时,该牵张成骨装置还能够起到增强后牙的支抗的作用,防止后牙在排齐前牙时发生前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植入和治疗流程可以如下:
1、根据患者的病情,给出治疗方案和牵张成骨装置的构造,可以利用石膏模型简单验证形状是否匹配。其中牵张成骨装置可以根据患者本人的石膏模型个性化制作,并在手术前装置试戴,以确认是否就位。
2、利用颌面外科手术在对患者进行截骨。
3、在患者口内安装牵张成骨装置,可以先在对应的牙齿上安装带环1,然后在支抗部4a,也就是环形垫圈的通孔植入支抗钉2。在安装时,可以在带环1上涂布粘结剂,并与牙齿粘结固定。
4、利用钥匙对扩弓器5加力。扩弓器5所获得的弹性势能将通过连接件7和支抗杆4施加给牙齿和支抗钉2,使得患者的上颌骨3持续地受到牵引。
作为设置在口内的牵张成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体积较小,无需设置口外部件,对于患者的容貌和生活影响较小。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借助支抗钉2,将牵引力通过支抗钉2直接施加在上颌骨3上,并推动上颌骨3的前段向前移位,使得在上颌骨3的前段移动的同时避免了牙齿移位,其牵引效果优于现有技术中的牙支持式牵引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牵张成骨装置中,由于同时借助了带环1和支抗钉2来传递牵引力,因此相比于仅依赖带环1的牙支持式的牵张成骨装置而言,对牙齿的位置影响小,且临床操作时难度较低,在最大程度地降低牙性反应的同时,还增加了上颌骨的有效牵张成骨量。
实施方式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所示,支抗杆4被分为与扩弓器5直接连接的后段4c和设置有支抗部4a的前段4b;
参见图3和图4所示,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后段4c上的连接件7,连接件7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7a;其中,连接件7可以通过焊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后段4c上。
前段4b的两端插入盲孔7a,固定在后段4c上。
由于支抗杆4和连接杆6本身存在一定的力学疲劳。随着治疗的过程的推移,力学疲劳可能加剧,使得支抗杆4和连接杆6发生细微的形变,这一形变也可能导致支抗钉2与扩弓器5的距离变大。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更换支抗杆4,或者增加前段4b的长度来适应这一距离的增大,使得扩弓器5能够始终保持最大的力学输出而工作。
综上所述,借助所设置的盲孔7a可以根据治疗的进程更换支抗杆4的前段4b,从而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治疗。于此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的支抗杆4和连接杆6的材料性能要求,降低牵张成骨装置的材料成本。
实施方式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三实施方式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a所示,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间隔件8,间隔件8安装在盲孔7a内,用于调整前段4b深入盲孔7a的深度。
在需要更换和调整支抗杆4的支持长度时,可以通过在盲孔7a内塞入间隔件8的方式来调整支抗杆4的前段4b伸出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少或消除更换支抗杆4的需求,大幅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8可以为如图5a所示的垫片的形式。间隔件8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特别可以是橡胶材质,以更容易被塞入盲孔7a内。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间隔件8还可以为如图5b所述的弹簧的形式。当间隔件8具有弹性时,在完成了牵张成骨的使命后,同样可以暂缓拆卸牵张成骨装置。此时,在后续的固定矫治阶段,牵张成骨装置可以用于推动磨牙向后运动,为前牙区提供更多间隙,以改善和解除牙列拥挤。
显然,也可以采用弹性垫片以实现相近的技术效果。
实施方式四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均有所不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前三个实施方式中,带环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方式中,带环1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具体来说,参见图6所示,有两个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
由于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支抗强,相对较难移动,利用套接在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的带环1,可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辅助牵引。
另两个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支抗杆4的两端分别和与这两个带环1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6相连接。
利用四个带环1可以增加固位点,使得牵张器不易发生松动或脱落,进而使得上颌骨3的牵引运动更加顺畅。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颌骨3的后部种植支抗钉时,临床操作难度很大,且由于上颌骨后部神经血管丰富,易发生损伤。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并利用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提供上颌后部的支撑,极大地降低了临床操作复杂度,且避开了上颌骨3的后部的神经血管丰富区域,减少了临床意外的发生。
将支抗杆4连接在连接杆6上,借由连接杆6来传达牵引力,相比于将支抗杆4直接连接在扩弓器5上而言,减少了扩弓器5的出力接口的占用,并能够根据连接杆6与支抗杆4的角度来调整支抗钉2所受到的牵引力与带环1的牵引力的大小的比,十分方便。
进一步来说,将支抗杆4与连接在患者前磨牙或者尖牙上的连接杆6相连接,在给予支抗杆4稳定的支撑的同时,利用支抗杆4的形状和强度也能够更好地防止前磨牙或者尖牙的移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见图6所示,支抗杆4的两端分别与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带环1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6相连接。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带环1上还可以设置有旋转轴和锁扣,使得带环可以打开和关闭,以便于带环自身的拆卸,以及与支抗杆4及连接杆相配合的相关的拆卸。
实施方式五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五实施方式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方式中,参见图7所示,支抗杆4向着支抗钉2的方向凸起形成弧形。
形成弧形的支抗杆4具备更好的抗压能力,能够防止其随着牵引力的输出发生形变,在同样粗细的前提下具备更好的支撑强度。
实施方式六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六实施方式是第四或第五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方式中,参见图8所示,支抗部4a为支抗杆4向着背离支抗钉2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部,支抗钉2抵持在凹部上;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不同的患者很可能出现不同的病情进展。因此可能需要临时拆下牵张成骨装置。将支抗部4a形成为凹部时,拆下牵张成骨装置的主体时不需要取下支抗钉2,可以随时再将牵张成骨装置的主体安装回去,十分方便。因此具备了更好的自由度和灵活度。
实施方式七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七实施方式是第四、第五或第六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方式中,参见图9所示,支抗部4a至少为两个且这两个支抗部4a分别分布在患者的上颌的两侧。
在仅设置一个支抗部4a时,通常会将支抗部4a设置在上颌骨3前部的中线位置。在临床上,大部分患者的位于这一位置的部位通常和切牙孔所重合。由于切牙孔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植入支抗钉2后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及出血。
因此,设置两个支抗部4a不但可以平衡上颌部的牵引力,而且可避免支抗钉2植入切牙孔内的风险,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实施方式八
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八实施方式是第四至第七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八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0和图4所示,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与扩弓器5相连接的连接件7,连接件7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7a;
连接杆6插入盲孔7a,与扩弓器5相连接。
由于支抗杆4和连接杆6本身存在一定的力学疲劳。随着治疗的过程的推移,力学疲劳可能加剧,使得支抗杆4和连接杆6发生细微的形变,这一形变也可能导致支抗钉2与扩弓器5的距离变大。
当支抗杆4的两端分别与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带环1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6相连接时,可以通过同时更换连接杆6和与之连接的支抗杆4,来适应这一距离的增大,使得扩弓器5能够始终保持最大的力学输出而工作。
综上所述,借助所设置的盲孔7a可以根据治疗的进程更换支抗杆4和连接杆6,从而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治疗。于此同时也可以降低对的支抗杆4和连接杆6的材料性能要求,降低牵张成骨装置的材料成本。
实施方式九
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九实施方式是第八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九实施方式中,参见图5a所示,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间隔件8,间隔件8安装在盲孔7a内,用于调整支抗杆4深入盲孔7a的深度。设置间隔件8可以调整连接杆6伸出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少或消除更换支抗杆4和连接杆6的需求,大幅降低成本。
在需要更换和调整支抗杆4的支持长度时,可以通过在盲孔7a内塞入间隔件8的方式来调整支抗杆4的前段4b伸出的长度,因此可以减少或消除更换支抗杆4的需求,大幅降低成本。
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隔件8可以为如图5a所示的垫片的形式。间隔件8的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特别可以是橡胶材质,以更容易被塞入盲孔7a内。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间隔件8还可以为如图5b所述的弹簧的形式。当间隔件8具有弹性时,在完成了牵张成骨的使命后,同样可以暂缓拆卸牵张成骨装置。在后续的固定矫治阶段,牵张成骨装置可以用于推动磨牙向后运动,为前牙区提供更多间隙,以改善和解除牙列拥挤。当然,为了使得牵张成骨在推动磨牙向后运动的过程中不影响前牙,可以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带环1。
显然,也可以采用弹性垫片以实现相近的技术效果。
实施方式十
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第十实施方式是第四至第九实施方式中任意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实用新型的第十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1所示,在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两个带环1上还设有牵引钩9,牵引钩9用于与口外牵引面罩连接。
借助牵引钩9能够配合可拆卸的口外牵引面罩,更好地控制上颌骨3前部的牵引方向。
口外牵引面罩可以根据需要来安装或拆卸。在私人空间安装口外牵引面罩可以实现对牵引方向的调整,并提高牵引效率,而在进入公共场合之前取下口外牵引面罩,可以避免对患者身心的影响。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基本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上述实施方式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牵张成骨装置,用于设置在患者的上颌上,包括:
至少两个带环(1),这两个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左右两侧的牙齿上;
至少一个支抗钉(2),固定在患者的上颌骨(3)上;
与所述支抗钉(2)相对应设置的支抗杆(4),所述支抗杆(4)上设置有支抗部(4a),所述支抗部(4a)用于抵持在所述支抗钉(2)上;
扩弓器(5),用于提供所述牵张成骨装置的牵引力;
与所述带环(1)一一对应连接的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将各带环(1)连接在所述扩弓器(5)上;
所述扩弓器(5)向所述带环(1)和所述支抗杆(4)施力,并对患者的颌骨形成牵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抗部(4a)为所述支抗杆(4)向着背离所述支抗钉(2)的方向凹陷而形成的凹部,所述支抗钉(2)抵持在所述凹部上;
或者,所述支抗部(4a)为设置在所述支抗杆(4)上的环形垫圈,所述支抗钉(2)穿过所述环形垫圈钉入患者的上颌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抗杆(4)向着所述支抗钉(2)的方向凸起形成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抗部(4a)至少为两个且这两个支抗部(4a)分别分布在患者的上颌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抗杆(4)的两端直接连接在所述扩弓器(5)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抗杆(4)被分为与所述扩弓器(5)直接连接的后段(4c)和设置有所述支抗部(4a)的前段(4b);
所述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后段(4c)上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7a);
所述前段(4b)的两端插入所述盲孔(7a),固定在所述后段(4c)上;
所述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间隔件(8),所述间隔件(8)安装在所述盲孔(7a)内,用于调整所述前段(4b)深入所述盲孔(7a)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环(1)至少为四个,
有两个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第一磨牙或第二磨牙上;
另两个带环(1)分别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所述支抗杆(4)的两端分别与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带环(1)对应连接的两根连接杆(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扩弓器(5)相连接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上设置有具有一定深度的盲孔(7a);
所述连接杆(6)插入所述盲孔(7a),与所述扩弓器(5)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张成骨装置还包括间隔件(8),所述间隔件(8)安装在所述盲孔(7a)内,用于调整所述支抗杆(4)深入所述盲孔(7a)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牵张成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套接在患者的左右两侧的前磨牙或尖牙上的两个带环(1)上还设有牵引钩(9),所述牵引钩(9)用于与口外牵引面罩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84423.9U CN208511215U (zh) | 2017-09-15 | 2017-09-15 | 牵张成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1184423.9U CN208511215U (zh) | 2017-09-15 | 2017-09-15 | 牵张成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511215U true CN208511215U (zh) | 2019-02-19 |
Family
ID=65327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118442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11215U (zh) | 2017-09-15 | 2017-09-15 | 牵张成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51121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8954A (zh) * | 2017-09-15 | 2017-12-2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牵张成骨装置 |
-
2017
- 2017-09-15 CN CN201721184423.9U patent/CN2085112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18954A (zh) * | 2017-09-15 | 2017-12-29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牵张成骨装置 |
CN107518954B (zh) * | 2017-09-15 | 2023-03-24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牵张成骨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92196B2 (en) | Osteogenetic-pneumopedic applianc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7518954A (zh) | 牵张成骨装置 | |
İşeri et al. | Rapid canine retraction and orthodontic treatment with dentoalveolar distraction osteogenesis | |
Figueroa et al. | Maxillary distrac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cleft maxillary hypoplasia with a rigid external distraction system | |
US7192281B2 (en) | Method for stimulation of growth of missing tissues of jaw defects and a device for its realization | |
US20090087810A1 (en) | Osteogenetic-orthodont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8670455B (zh) | 用于上颌腭扩大的自动加力功能性矫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4921821A (zh) | 双侧压低后牙装置 | |
Ohkubo et al. | Treatment of ankylosed 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s by single-tooth dento-osseous osteotomy and alveolar bone distraction | |
CN108742895A (zh) | 一种上颌内置式矢状牵引成骨装置 | |
Hegab | Management of mandibular fractures in children with a split acrylic splint: a case series | |
CN208511215U (zh) | 牵张成骨装置 | |
CN108371561B (zh) | 一种扩弓式咬合垫 | |
CN209107624U (zh) | 一种上颌内置式矢状牵引成骨装置 | |
CN211723482U (zh) | 一种生长改良型髁突畸形术后咬合重建矫治器 | |
CN210541881U (zh) | 一种前牵引上颌骨同时实现正畸牙三维移动的复合装置 | |
CA2675496C (en) | Osteogenetic-orthodontic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
CN208756205U (zh) | 可调式的牙弓发育塑形器 | |
CN209091753U (zh) |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 |
CN206285164U (zh) | 一种矫治颌骨前突的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 |
CN100588432C (zh) | 镍钛记忆合金腭裂口内牵张器 | |
CN202051835U (zh) | 一种正畸用舌力介导器 | |
Hanson et al. | Surgical/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asymmetries | |
CN201008597Y (zh) | 镍钛记忆合金腭裂口内牵张器 | |
CN2537363Y (zh) | 功能性颌骨矫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