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1753U -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1753U
CN209091753U CN201821306972.3U CN201821306972U CN209091753U CN 209091753 U CN209091753 U CN 209091753U CN 201821306972 U CN201821306972 U CN 201821306972U CN 209091753 U CN209091753 U CN 2090917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portion
fixed part
dynamic
stabilizer
sp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06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照文
李绪贵
谢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306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17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17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17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内置入物技术领域。该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呈一体式结构;它由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衔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构成;衔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连接部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衔接部呈直板形结构。该棘板间动、静稳定器能够实现棘间弹性撑开与脊柱前后伸曲,还能够实现椎节之间的前后平移与左右侧移的运动;此外该稳定器植入不强求贴近硬脊膜,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能用于棘间距较小的病例;满足了患者长期使用的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属医疗器械的人体内置入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脊柱融合技术在治疗颈腰痛和颈腰椎不稳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融合率达90%以上。但脊柱融合后,会出现融合节段的脊柱活动丧失及其相邻节段退变加快,鉴于此,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脊柱非融合技术,相应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其既能稳定病变节段,又能保留病变节段活动度,不易出现邻近节段退变加快的特性。 脊柱非融合技术中的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存有植入创伤小,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并发症轻微,即使失败也不影响其进一步的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迅速,疼痛等症状缓解显著,可早期下床活动等诸多优点。
但现有的棘突间或棘板间动态稳定器尚存在不少缺陷,如有的会出现腰椎后伸时假体与棘突的硬性撞击而出现棘突骨折等并发症的问题。有的用组合固定存有松脱的风险。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专利技术出现,如申请号为201610667104.7的棘间动态稳定器,其其不仅能在脊柱矢状位上作伸屈运动,而且还能进行侧弯与旋转运动,但由于其弹性部分呈弧形,长期使用后其存有因弹性衰减而导致发生形变,从而使其不能在棘突根部保持持久的撑开力,随着其使用时间的延长,其会出现在棘突根部撑开的高度下降,相应的导致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下降,从而使其原有的撑开作用变弱,难以保证很好的远期效果。
此外,人体脊柱的运动不限于伸屈、侧弯与旋转,还有椎节之间的前后平移与左右侧移运动,而现有技术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稳定器以解决现有稳定器存有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式结构,术中切开棘上韧带,将固定部固定于棘突和椎板,其弹性结构则位于棘间隙,具有术中安装简便,假体底部垂直支撑性强、术后抗弹性衰减力强,假体植入后能进行伸屈、侧弯、旋转、前后平移、左右侧移等各种运动,能钩于棘突根部并适用于腰骶角过大、棘突过矮或棘间距过小等病例的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呈一体式结构;它由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衔接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构成;衔接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连接部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衔接部呈直板形结构。
所述的衔接部呈外侧呈直线形内侧呈弧形的板型结构或一端呈半圆形一端呈弧形的板型结构。
所述的衔接部呈“U”型结构,衔接部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嵌入齿。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呈内侧呈弧形下端呈半圆形或“U”型的板型结构;或上端呈直线形下端呈半圆形的板型结构;或呈竖直的板型结构。
所述的第一连接部的下端由多个相互错开的半圆形连接而成。
所述的第二连接部呈竖直的板型结构,第二连接部与衔接部之间呈圆弧过渡。
所述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分别呈外端呈弧形的梯形结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钳齿;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上均制作有固定孔。
所述的第二固定部的部分安装位置位于第一固定部的上方。
所述的衔接部的中部设置或不设置间隙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棘板间动、静稳定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在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衔接部的作用下,其不但能够适应椎节之间的伸屈、侧弯与旋转,还能够适应椎节之间前后平移与左右侧移运动;此外该稳定器还采用了将衔接部设计成直板形结构的设计,采用该种设计后其衔接部不具备形变特性;从而避免了其长时间使用后出现撑开高度下降导致的撑开作用变弱的问题,满足了人体长期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动、静稳定器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部的上端呈直线形下端呈半圆形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中部设置有间隙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呈外侧呈直线形内侧呈弧形的板型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呈“U”型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部的下端由多个相互错开的半圆形连接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衔接部呈一端呈半圆形一端呈弧形的板型结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部下端由多个相互错开的半圆形连接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连接部,2、第二连接部,3、衔接部,4、第一固定部,5、第二固定部,6、嵌入齿,7、钳齿,8、固定孔,9、间隙槽,10、人体椎节。
具体实施方式
该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呈一体式结构,由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衔接部3、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构成;衔接部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1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4;第二连接部2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5(参见说明书附图1-14)。
衔接部3的中部设置或不设置间隙槽9(参见说明书附图5或6)。当衔接部3上设置间隙槽9时,其椎节之间的左右侧移时,衔接部3的形变空间就越大,其更能适合病人使用的需要。
衔接部3呈直板形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1或2);如此设置衔接部3的目的在于: 以使衔接部3受力时,其受力方向(参见说明书附图1中的箭头方向);与衔接部3的直板方向一致;如此即可利用直板双向受力时难以发生形变的特性,解决现有稳定器工作时,因其产生弹性变形而导致其所支撑的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下降,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
此外衔接部3还可设置为呈外侧呈直线形内侧呈弧形的板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7)或呈一端呈半圆形一端呈弧形的板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10);该种形状为直板形结构的变形结构,其能够达到与其呈直板形时的一样的效果。
衔接部3呈“U”型结构,衔接部3的上端两侧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连接(参见说明书附图8)。如此设置衔接部3的目的在于:以使衔接部3受力时,其形变部位集中在其前端;而后端能够保持长时间受力时无大范围变形的特性;从而降低了使用后其产生弹性变形而导致其所支撑的椎间隙、椎间孔的高度下降的风险。
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呈上端之间的间距大于下端之间间距的“喇叭”形结构。如此设置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目的在于:以使该稳定器植入人体后,一是使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将椎间撑开;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二是使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远离衔接部3的弹性性能大于靠近衔接部3的弹性性能;从而使其适应人体椎节10之间的伸屈动作。
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嵌入齿6。该稳定器植入人体后,通过嵌入齿6嵌入到人体椎节10的端面之中,如此即可避免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与人体椎节10发生脱离的风险。
第一连接部1呈内侧呈弧形下端呈半圆形或“U”型的板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1);或上端呈直线形下端呈半圆形的板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2或3);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以使第一连接部1与衔接部3之间通过半圆形或“U”型连接在一起;从而使该稳定器工作时的弹性受力点集中在该半圆形或“U”型上,如此即可使该稳定器保持一定的弹性;有避免了半圆形或“U”型产生形变时影响治疗效果问题的发生。
作为第一连接部1的一种变形,其呈竖直的板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7和8)。当其呈竖直的板型结构时,衔接部3呈“U”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8)或呈外侧呈直线形内侧呈弧形的板型结构(参见说明书附图7);如此设置时,能够避免第一连接部1与衔接部3之间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的易断裂的问题。
第一连接部1的下端由多个相互错开的半圆形连接而成(参见说明书附图9、11);如此设置第一连接部1的目的在于:以通过多个相互错开的半圆形进一步增强该稳定器的弹性效果。
第二连接部2呈竖直的板型结构,第二连接部2与衔接部3之间呈圆弧过渡;如此设置第二连接部2的目的在于:以使该稳定器受力时,第一连接部1与衔接部3之间的形变程度要大于第二连接部2与衔接部3之间的形变程度;从而使人体椎节之间受力时,因其形变不同而使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能够随着椎节之间产生前后平移与左右侧移运动,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
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分别呈外端呈弧形的梯形结构;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钳齿7;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上均制作有固定孔8。
第二固定部5的部分安装位置位于第一固定部4的上方。如此设置第二固定部5和第一固定部4的目的在于:以使该稳定器植入以后,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作用在衔接部3上的力矩不同;从而使衔接部3的两端端头的形变不一致,进而使其能够产生与棘间一致的形变,并更好地与人体棘突的形态相匹配。
该棘板间动、静稳定器植入退变性颈腰椎疾病患者的人体时,先切开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修整棘突骨质,再牵开上下棘突以加大棘间距,试模成功后,将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从棘突的尾部向棘突的根部嵌入合适的位置;再夹紧两侧翼至其与棘突两侧的骨质充分相贴,最后用医用缝线或螺钉等通过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上的固定孔8经棘突钻孔后固定于棘突或棘上韧带,即完成安装。
该棘板间动、静稳定器通过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和衔接部3能够实现棘间弹性撑开与脊柱前后伸曲,还能实现手术节段左右侧弯与旋转等个方向的弹性活动;而且还能够实现椎节之间的前后平移与左右侧移的运动;此外该稳定器植入不强求贴近硬脊膜,手术时间短,手术安全性高,能用于棘间距较小的病例;满足了患者长期使用的需要。

Claims (8)

1.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呈一体式结构;它由第一连接部(1)、第二连接部(2)、衔接部(3)、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构成;衔接部(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1)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4);第二连接部(2)的上端外侧面分别对称状设置有第二固定部(5);其特征在于:衔接部(3)呈直板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嵌入齿(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呈内侧呈弧形下端呈半圆形或“U”型的板型结构;或上端呈直线形下端呈半圆形的板型结构;或呈竖直的板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部(1)的下端由多个相互错开的半圆形连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连接部(2)呈竖直的板型结构,第二连接部(2)与衔接部(3)之间呈圆弧过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分别呈外端呈弧形的梯形结构;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的内侧面分别设置有钳齿(7);第一固定部(4)和第二固定部(5)上均制作有固定孔(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固定部(5)的部分安装位置位于第一固定部(4)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衔接部(3)的中部设置或不设置间隙槽(9)。
CN201821306972.3U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17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6972.3U CN209091753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06972.3U CN209091753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1753U true CN209091753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0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0697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1753U (zh) 2018-08-14 2018-08-14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17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580A (zh) * 2018-08-14 2018-12-18 李照文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9580A (zh) * 2018-08-14 2018-12-18 李照文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55244B1 (ko) 역동성 고정장치 및 이용 방법
CN201977917U (zh) 非融合弹性棒脊柱内固定系统
CN103610523A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CN203662946U (zh) 微创侧方入路椎间融合器
CN104013457A (zh) 棘间万向稳定器
CN103610522A (zh) 腰椎后路融合器
US11083500B2 (en) Bionic artificial spinal joint
CN201108492Y (zh) 一种寰枢椎椎间关节融合器
CN101972179B (zh) 一种可调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5919699A (zh) 棘板间稳定器
CN203609549U (zh) 腰椎后路融合器
CN201168030Y (zh) 棘突间植入物
CN104799928A (zh) 棘板间动态稳定系统
CN209091753U (zh)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CN203647451U (zh) 拉伸式腰椎后路非融合固定系统
CN203790086U (zh) 椎板融合器
CN205286618U (zh) 一种颈椎椎间融合器
CN203988314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的颈椎成形板
CN203280546U (zh) 动态稳定棘突夹
CN109009580A (zh) 一种棘板间动、静稳定器
CN203898415U (zh) 棘间万向稳定器
CN106037906B (zh) 一种可转动的腰椎弹性固定装置
CN203647455U (zh) 棘板间万向动态稳定器
CN207733967U (zh) 一种加热型颈枕
CN206729966U (zh) 一种棘突间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