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3341A -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3341A
CN102163341A CN2011100792030A CN201110079203A CN102163341A CN 102163341 A CN102163341 A CN 102163341A CN 2011100792030 A CN2011100792030 A CN 2011100792030A CN 201110079203 A CN201110079203 A CN 201110079203A CN 102163341 A CN102163341 A CN 102163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e
power station
solar power
solar
barr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792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3341B (zh
Inventor
张晓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Group Hebei electric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Hebei Electric Power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110079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63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63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3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3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地形数据、障碍物数据以及太阳能组件数据的采集;阴影分布图的绘制;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后的阴影分析计算。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地形、建筑物以及其他人为设定的障碍物对太阳能组件产生的影响,使太阳能光伏组件达到最优化布置,既保证太阳能光伏组件布局的科学化,又能使太阳能组件的转换效率最大化。

Description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站建设领域,特别是在太阳能电站设计中的利用阴影分析进行太阳能电站建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太阳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是地球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随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快速发展,太阳能电站的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在太阳能电站设计过程中,一个最关键的步骤是对各受能原件,也就是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布置,以尽量减少阴影遮挡为目的,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光能。
目前,在太阳能电站设计中,太阳能组件一般都是布置在平面地形中。在阴影计算时,工作人员结合固定的太阳能组件,依据天文公式手工推导出冬至日上午9时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北方向的投影作为各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最大阴影长度,在施工过程中按照此最大阴影长度对各组件进行布置。因此目前只能通过两种布置形式进行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其一是通过加大太阳能组件之间的间距来消除阴影的影响,这必然会增加项目的占地面积;其二是在各太阳能组件上允许有一定的阴影遮挡,这种布置方式必然会造成整个电站转换效率的降低。无疑这种两种布置形式都不是太阳能电站建设的最优设计方案。
并且,目前这种人工计算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只能计算冬至日上午9时的阴影长度;2)只能用于计算平面地形中的阴影;3)仅能计算固定支架的光伏组件之间的阴影,不能计算运动的太阳能组件的阴影情况。然而随着太阳能光伏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电力的极大需求,仅能在平面地形中建设太阳能电站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因此在太阳能电站设计中必须要全面考虑以下因素:例如需要计算太阳能组件在全天每一时间的阴影长度、当太阳能电站占地较大且地形复杂时地形对太阳能组件的影响、当太阳能组件采用单轴跟踪或者双轴跟踪光伏组件时阴影的变化情况、以及房屋树木等障碍物对电站布置的影响等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结合地形条件、障碍物以及太阳能组件的运行特性,对太阳能电站设计中的阴影进行综合计算分析,进一步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的地形数据,对地形数据进行拟合生成三角形或六边形网格,并依此绘制三维地形图;
b.采集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内的障碍物数据,根据障碍物数据绘制障碍物模型,并标注在三维地形图上;
c.在步骤a和步骤b所确定的三维地形图和障碍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阴影预计算,得出由于地形和障碍物影响而产生的全天候每一时段的阴影分布图;
d.采集太阳能组件的尺寸、连接型式以及太阳能组件的控制运行特性,绘制太阳能组件模型;
f.以步骤c和步骤d所确定的阴影分布图以及太阳能组件模型为基础,进行太阳能组件的优化布置,并生成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
g.对步骤f所生成的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重新进行阴影计算;
h.当计算得出的阴影分布不满足要求时,重复步骤f-g,对太阳能组件进行重新布置和阴影计算;当计算得出的阴影分布满足要求时,即确定太阳能电站最终模型。
本发明步骤c所述的阴影预计算和步骤g所述的阴影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公式δ=23.45sin(360*(dn+284)/365)计算得出每日的赤纬角δ;
其次根据赤纬角δ、时角ω和公式α=arcsin(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计算太阳高度角α;
根据太阳高度角α、赤纬角δ、时角ω以及公式γ=arcsin(cosδ*sinω/cosα),计算得出太阳方位角γ;
根据太阳高度角α、障碍物高度D和公式L=D/tan(α),计算得出障碍物的阴影长度L;
最后,根据障碍物的阴影长度L、太阳方位角γ以及公式LN=L*cos(γ),计算得出障碍物在北方向的阴影长度LN
其中:dn为一年中每日的顺序数;ω为时角;
Figure BSA00000463357300031
为当地纬度;D为障碍物高度。
本发明中所述的数据采集方式为:所述地形数据和障碍物数据的采集通过卫星遥感、航测或者现场实测获得,数据的比例尺不高于1∶500,等高线间距不大于1m。
本发明对步骤b的限定为:步骤b中所述的障碍物包括房屋、树木和电力线塔等,障碍物数据包括尺寸、高度、形状以及地理位置。
本发明对步骤d的限定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控制运行特性包括固定支架、单轴跟踪、双轴跟踪、跟踪规律以及太阳能组件倾角。
本发明对步骤f的限定在于:步骤f中所述的优化布置包括太阳能组件的行列布置以及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布置,行列布置包括行列数目和间距大小,竖向布置根据地形以及各组件的高程进行计算确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进行太阳能组件优化布置时,对于数量较多的太阳能组件采用批量化布置形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地形、建筑物以及其他人为设定的障碍物对太阳能组件产生的影响,能够对各太阳能组件进行全天候不同时段的阴影进行计算分析,使太阳能光伏组件达到最优化布置,既保证太阳能光伏组件的科学化布置,又能使太阳能组件的转换效率最大化。采用本发明建设的太阳能电站,对于节约占地、植被保护及防止荒漠化设计都具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依托于计算机,并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a.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的地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地形数据通过输入接口传输给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地形数据进行拟合生成三角形或六边形网格,采用三维技术,绘制三维地形图;其中全球定位系统所测量的数据比例尺为1∶500,等高线间距为1m。
b.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对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的障碍物进行测量,并将测得的障碍物数据通过输入接口传输给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根据障碍物数据绘制障碍物模型,并标注在三维地形图上;其中障碍物包括房屋、树木和电力线塔等人为建设可能对太阳能组件产生阴影的实物,障碍物数据包括尺寸、高度、形状以及地理位置等。
c.在步骤a和步骤b所确定的三维地形图和障碍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阴影预计算,得出由于地形和障碍物影响而产生的全天候每一时段的阴影分布图;其中,阴影预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公式δ=23.45sin(360*(dn+284)/365)计算得出每日的赤纬角δ;
其次根据赤纬角δ、时角ω和公式α=arcsin(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计算太阳高度角α;
根据太阳高度角α、赤纬角δ、时角ω以及公式γ=arcsin(cosδ*sinω/cosα),计算得出太阳方位角γ;
根据太阳高度角α、障碍物高度D和公式L=D/tan(α),计算得出障碍物的阴影长度L;
最后,根据障碍物的阴影长度L、太阳方位角γ以及公式LN=L*cos(γ),计算得出障碍物在北方向的阴影长度LN
其中:dn为一年中每日的顺序数;ω为时角;为当地纬度;D为障碍物高度。
d.通过计算机输入接口将太阳能组件的尺寸、连接型式以及太阳能组件的控制运行特性等参数输入到GIS地理信息系统中,计算机采用三维技术绘制太阳能组件模型;太阳能组件的控制运行特性包括固定支架、单轴跟踪、双轴跟踪、跟踪规律以及太阳能组件倾角等参数。
f.以步骤c和步骤d所确定的阴影分布图以及太阳能组件模型为基础,进行太阳能组件的优化布置,并生成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其优化布置包括太阳能组件的行列布置以及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布置,行列布置包括行列数目和间距大小,竖向布置根据地形以及各组件的高程进行计算确定。
g.对步骤f所生成的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重新进行阴影计算,其中阴影计算方法通步骤c中的阴影预计算方法。
h.当计算得出的阴影分布不满足要求时,重复步骤f-g,对太阳能组件进行重新布置和阴影计算;当计算得出的阴影分布满足要求时,即可确定太阳能电站最终模型。
实施例
例如,需要在纬度
Figure BSA00000463357300052
为39°的位置建设一个太阳能电站,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中有一棵树,高度D为5米,计算该树在1月1日上午9点在北方向上的阴影。
首先,根据公式δ=23.45sin(360*(1+284)/365)计算得出1月1日的赤纬角δ=-23.0116°;
其次,将δ=-23.0116°,时角=45°,带入下式
α=arcsin(sin 39°*sin 23.0116°+cos39°cos 23.0116°cos 45°)
计算太阳高度角α=15.05726°;
再将计算得出的赤纬角δ、时角ω和太阳高度角α带入下式
γ=arcsin(cos 23.0116°*sin45°/cos15.05726°)
计算得出太阳方位角γ=42.37492°;
将太阳高度角α=15.05726°和障碍物高度D带入公式L=5/tan(15.05726°),计算得出树的阴影长度L=18.58594m;
最后,将太阳方位角γ和树的阴影长度L带入公式
LN=18.58594*cos(42.37492°)
计算得出树在北方向的阴影长度LN.=13.73037m。
其他障碍物的阴影预计算和初始模型建成后的阴影计算,都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计算,以进一步保证太阳能电站中太阳能组件转换效率的最大化。
当太阳能电站较大,且太阳能组件较多时,对太阳能组件优化布置可采用批量布置形式,这种布置形式可节约时间,减少工作量。
计算机执行完本发明所述的各步骤后,可通过输出设备将分析过程中形成的中间结果以及分析过程结束后生成的太阳能电站最终模型进行输出。其中,中间结果包括太能能电站建设前期的三维地形图、标注有障碍物模型的三维地形图、原始情景阴影分布图、任一时刻阴影分布图、任一位置的阴影影响小时分布图、各太阳能组件的坐标表、高程信息表以及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等。

Claims (7)

1.一种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和三维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获取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的地形数据,对地形数据进行拟合生成三角形或六边形网格,并依此绘制三维地形图;
b.采集太阳能电站建设区域内的障碍物数据,根据障碍物数据绘制障碍物模型,并标注在三维地形图上;
c.在步骤a和步骤b所确定的三维地形图和障碍物模型的基础上,进行阴影预计算,得出由于地形和障碍物影响而产生的全天候每一时段的阴影分布图;
d.采集太阳能组件的尺寸、连接型式以及太阳能组件的控制运行特性,绘制太阳能组件模型;
f.以步骤c和步骤d所确定的阴影分布图以及太阳能组件模型为基础,进行太阳能组件的优化布置,并生成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
g.对步骤f所生成的太阳能电站初始模型重新进行阴影计算;
h.当计算得出的阴影分布不满足要求时,重复步骤f-g,对太阳能组件进行重新布置和阴影计算;当计算得出的阴影分布满足要求时,即确定太阳能电站最终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阴影预计算和步骤g所述的阴影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公式δ=23.45sin(360*(dn+284)/365)计算得出每日的赤纬角δ;
其次根据赤纬角δ、时角ω和公式α=arcsin(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计算太阳高度角α;
根据太阳高度角α、赤纬角δ、时角ω以及公式γ=arcsin(cosδ*sinω/cosα),计算得出太阳方位角γ;
根据太阳高度角α、障碍物高度D和公式L=D/tan(α),计算得出障碍物的阴影长度L;
最后,根据障碍物的阴影长度L、太阳方位角γ以及公式LN=L*cos(γ),计算得出障碍物在北方向的阴影长度LN
其中:dn为一年中每日的顺序数;ω为时角;
Figure FSA00000463357200021
为当地纬度;D为障碍物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形数据和障碍物数据的采集通过卫星遥感、航测或者现场实测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障碍物包括房屋、树木和电力线塔,障碍物数据包括尺寸、高度、形状以及地理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太阳能组件的控制运行特性包括固定支架、单轴跟踪、双轴跟踪、跟踪规律以及太阳能组件倾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的优化布置包括太阳能组件的行列布置以及垂直于水平面的竖向布置,行列布置包括行列数目和间距大小,竖向布置根据地形以及各组件的高程进行计算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太阳能组件优化布置时,对于数量较多的太阳能组件采用批量化布置形式。
CN201110079203A 2011-03-31 2011-03-31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Active CN102163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9203A CN102163341B (zh) 2011-03-31 2011-03-31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79203A CN102163341B (zh) 2011-03-31 2011-03-31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341A true CN102163341A (zh) 2011-08-24
CN102163341B CN102163341B (zh) 2012-10-03

Family

ID=4446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79203A Active CN102163341B (zh) 2011-03-31 2011-03-31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63341B (zh)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79210A (zh) * 2012-06-25 2012-11-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太阳光斑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3163932A (zh) * 2011-12-09 2013-06-19 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 对划过光伏设备的造成阴影的物体定位的方法
CN103778331A (zh) * 2014-01-16 2014-05-07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建筑光伏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计算方法
CN104246800A (zh) * 2012-01-11 2014-12-24 西门子公司 具有连续放置的系统块的光伏设备的简化建立
CN104778316A (zh) * 2015-04-01 2015-07-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发电设备辐射分析方法
CN105022867A (zh) * 2015-07-02 2015-11-04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设备自动铺设方法
CN105034826A (zh) * 2015-07-23 2015-11-11 北京立开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动车能源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5139267A (zh) * 2015-07-14 2015-12-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光伏系统计算的方法
CN106055816A (zh) * 2016-06-11 2016-10-26 嘉兴国电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阴影辐射分析的多因素光伏设备最优化铺设方法
CN106599329A (zh) * 2015-10-15 2017-04-26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光伏电站孤立遮挡物光照影响区域的方法
CN107133425A (zh) * 2017-06-05 2017-09-05 北京道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光伏方阵自动布置的方法
CN107408137A (zh) * 2014-11-17 2017-11-28 Ftc太阳能有限公司 用于设计光伏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8537884A (zh) * 2018-04-19 2018-09-14 深圳智润新能源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区域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9375650A (zh) * 2018-10-12 2019-02-22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屋面情况障碍物阴影遮挡计算方法
CN109815544A (zh) * 2018-12-24 2019-05-28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屋顶光伏布置方法
CN110209047A (zh) * 2019-05-13 2019-09-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光伏电站遮挡物定位方法
CN110766198A (zh) * 2019-09-18 2020-02-07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定量计算的光伏电站布置方法
CN11135320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格布置光伏组件的方法
CN111783298A (zh) * 2020-07-01 2020-10-16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2035540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太阳能资源测量方法
CN112272007A (zh) * 2020-10-30 2021-01-26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遮挡物对光伏组件的影响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装置
CN114020049A (zh) * 2021-11-05 2022-02-08 江扬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单轴追踪式光伏系统
CN117155231A (zh) * 2023-09-05 2023-12-01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宽电压输入的户外电源太阳能板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455A (zh) * 2004-06-30 2005-03-16 南京大学 基于gis与虚拟现实的实时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
JP2005142249A (ja) * 2003-11-05 2005-06-0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モジュール配線設計方法
CN101521478A (zh) * 2009-04-03 2009-09-02 昆明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42249A (ja) * 2003-11-05 2005-06-02 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 Technology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モジュール配線設計方法
CN1595455A (zh) * 2004-06-30 2005-03-16 南京大学 基于gis与虚拟现实的实时三维地质建模的方法
CN101521478A (zh) * 2009-04-03 2009-09-02 昆明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子学报》 20090930 王瑞庭等 太阳能塔式电站镜场对地面的遮阳分析 全文 1-7 第38卷, 第9期 *
《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91031 冯耕等 复杂地形下的太阳能矩阵布置 全文 1-7 第42卷, *
《科技信息》 20090331 刘玉华等 基于GIS的三维地形可视化方法的研究 全文 1-7 , 第7期 *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3932A (zh) * 2011-12-09 2013-06-19 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 对划过光伏设备的造成阴影的物体定位的方法
US10204179B2 (en) 2012-01-11 2019-02-12 Siemens Aktiengsellschaft Simplified construction of a photovoltaic system with a consecutively placed system block
CN104246800A (zh) * 2012-01-11 2014-12-24 西门子公司 具有连续放置的系统块的光伏设备的简化建立
CN102779210A (zh) * 2012-06-25 2012-11-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建筑太阳光斑的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3778331B (zh) * 2014-01-16 2017-01-04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建筑光伏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计算方法
CN103778331A (zh) * 2014-01-16 2014-05-07 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一种建筑光伏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计算方法
CN107408137A (zh) * 2014-11-17 2017-11-28 Ftc太阳能有限公司 用于设计光伏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78316A (zh) * 2015-04-01 2015-07-15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发电设备辐射分析方法
CN104778316B (zh) * 2015-04-01 2017-12-0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发电设备辐射分析方法
CN105022867A (zh) * 2015-07-02 2015-11-04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设备自动铺设方法
CN105022867B (zh) * 2015-07-02 2018-04-20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设备自动铺设方法
CN105139267A (zh) * 2015-07-14 2015-12-09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光伏系统计算的方法
CN105034826A (zh) * 2015-07-23 2015-11-11 北京立开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电动车能源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06599329A (zh) * 2015-10-15 2017-04-26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光伏电站孤立遮挡物光照影响区域的方法
CN106055816A (zh) * 2016-06-11 2016-10-26 嘉兴国电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阴影辐射分析的多因素光伏设备最优化铺设方法
CN107133425A (zh) * 2017-06-05 2017-09-05 北京道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光伏方阵自动布置的方法
CN107133425B (zh) * 2017-06-05 2021-03-23 北京道亨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光伏方阵自动布置的方法
CN108537884A (zh) * 2018-04-19 2018-09-14 深圳智润新能源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区域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09375650A (zh) * 2018-10-12 2019-02-22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屋面情况障碍物阴影遮挡计算方法
CN109375650B (zh) * 2018-10-12 2021-07-13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不同屋面情况障碍物阴影遮挡计算方法
CN111353201B (zh) * 2018-12-21 2022-06-28 远景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格布置光伏组件的方法
CN11135320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远景能源(南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格布置光伏组件的方法
CN109815544A (zh) * 2018-12-24 2019-05-28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屋顶光伏布置方法
CN109815544B (zh) * 2018-12-24 2024-01-09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bim的屋顶光伏布置方法
CN110209047A (zh) * 2019-05-13 2019-09-0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残差网络的光伏电站遮挡物定位方法
CN110766198A (zh) * 2019-09-18 2020-02-07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定量计算的光伏电站布置方法
CN111783298A (zh) * 2020-07-01 2020-10-16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光伏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2035540A (zh) * 2020-08-21 2020-12-04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地形太阳能资源测量方法
CN112272007A (zh) * 2020-10-30 2021-01-26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遮挡物对光伏组件的影响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装置
CN114020049A (zh) * 2021-11-05 2022-02-08 江扬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单轴追踪式光伏系统
CN114020049B (zh) * 2021-11-05 2024-02-23 江扬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一种单轴追踪式光伏系统
CN117155231A (zh) * 2023-09-05 2023-12-01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宽电压输入的户外电源太阳能板及其控制方法
CN117155231B (zh) * 2023-09-05 2024-04-09 东莞市奥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宽电压输入的户外电源太阳能板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3341B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3341B (zh) 通过阴影分析建立太阳能电站模型的方法
Levinson et al. Solar access of residential rooftops in four California cities
Hofierka et al. Assessment of photovoltaic potential in urban areas using open-source solar radiation tools
CN104778316B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发电设备辐射分析方法
CN105022867B (zh)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光伏设备自动铺设方法
CN103559738B (zh) 一种山地光伏电站布置方法
CN105760590B (zh) 一种基于阴影辐射分析的屋顶式光伏阵列间距优化方法
CN103823927A (zh) 跟踪式光伏设备的阵列式排布方法
JP6685065B2 (ja) 太陽光発電設備の設計支援装置、設計支援方法、設計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設計支援用学習済みモデル作成装置
CN105549627A (zh) 一种双轴光伏发电自动追日跟踪控制方法
CN106886670A (zh) 面向城市绿地规划的日照阴影分析方法
CN113221222A (zh) 建筑物屋顶光伏板排布方法
CN113221356A (zh) 复杂建筑物不规则屋顶光伏板排布系统及优化方法
KR102008017B1 (ko) 드론을 이용한 태양광발전소 건설부지의 일사량 계산 방법
Agugiaro et al. Estimation of solar radiation on building roofs in mountainous areas
CN113223151A (zh) 建筑物屋顶光伏板排布系统
CN114912370A (zh) 一种建筑物光伏潜力分析可用面积计算方法
CN103778331B (zh) 一种建筑光伏系统中太阳能资源的计算方法
KR20160078920A (ko) 목표 지점의 일사량 계산 방법 및 장치
CN104915548A (zh) 一种光伏组件除尘策略优化方法
JP2017045163A (ja) 土地利用支援システム、及び、土地利用支援方法
JP2015094596A (ja) 太陽エネルギー利用計算システム
CN102403927B (zh) 辅助安装太阳能板的导引系统及其导引方法
CN106649943B (zh) 一种建筑集成光伏系统斜面总辐射量的估算方法
Zhang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photovoltaic potential in built environment using spatial data captured by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050031 No. 6 Jianhua Stree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Group Hebei electric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050031 No. 6 Jianhua Street, Shijiazhu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bei Province Power Survey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