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2609A - 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 Google Patents

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62609A
CN102162609A CN2011100375511A CN201110037551A CN102162609A CN 102162609 A CN102162609 A CN 102162609A CN 2011100375511 A CN2011100375511 A CN 2011100375511A CN 201110037551 A CN201110037551 A CN 201110037551A CN 102162609 A CN102162609 A CN 102162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ight source
light
detecting unit
ligthing paraphernal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755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62609B (zh
Inventor
谷川哲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2162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6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626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626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照明器具提高明亮感的同时促进节能。控制部(3)在从人体感应传感器(4)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接通而使两种光源(1A、1B)双方点亮。因此,能够利用从光源(1B)向顶棚面(S)照射的光提高照明空间的明亮感(明亮感指标的值)。另一方面,控制部(3)在没有从人体感应传感器(4)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的一方保持接通而使光源(1A)点亮,并且使上述开关的另一方断开而使光源(1B)熄灭。因此,能够在照明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通过使光源(1B)熄灭来促进节能。

Description

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利用从设置在顶棚上的多台照明器具向地面照射的照明光,对如办公室或教室等那样的多人进行作业的空间进行照明。即,通过设置在顶棚的多台照明器具对整个照明空间进行照明(称为基础照明),按照需要,通过放置在各作业者的作业台(桌子)上的台式照明器具等进行部分照明。
然而,在以往的基础照明中,注重地面或作业面(作业台的桌子上表面等)的照度,希望将该照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但是,在环视整个照明空间时人对该照明空间感觉到的明亮度的感觉与理想的照度值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以往,作为对照明空间的明亮感进行评价的指标利用称为“明亮感指标(Feu)”的概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明亮感指标”是在观察照明空间时对该空间感觉到的“明亮度”的综合评价,是基于照明识别视觉空间的概念中的“颜色模式边界亮度”(参考文献1:通过测定照明识别视觉空间的明亮度的大小而进行的实际环境中的空间的明亮感的评价,照明学会杂志,第86卷第11号,2002,P830~836,山口等)而规定的。另外,所谓“颜色模式边界亮度”是指使观测者对放置在照明空间的比色图表看起来是在被识别为放置在该照明空间内的物体(物体颜色)的亮度等级与被识别为本身发光的光源(光源颜色)的亮度等级中间的、使放置在该照明空间的物体看起来颜色不自然的亮度等级,用于定量地表示照明空间的明亮感。
在此,本申请人已经提出了与以往的基础照明相比能够提高明亮感的照明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照明器具将直管形的荧光灯作为光源,具备:笔盘形(pen 皿)的器具主体,设置在顶棚上;反射构件,配置在器具主体的下方,将从上述光源放射的光中的一部分光向顶棚面反射并且使剩余的光透过下方。从而,被反射构件反射的光照射器具主体周围的顶棚面,由此,与不具有该反射构件的以往的照明器具相比,能够提高照明空间的明亮感。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7105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89437号公报
然而,近年,为了促进节能,例如,进行控制,使得在照明空间没有人的情况下自动将照明熄灭或降低照度。但是,在对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照明器具进行上述控制时,即使在照明空间中没有人,也向顶棚面照射被反射构件反射的光,而浪费了与该反射光相当的量的电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明亮感的同时促进节能的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照明器具,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构成;器具主体,保持该光源,设置在照明空间的顶棚上;点亮单元,使上述光源点亮熄灭或对上述光源点进行调光;以及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的状况;上述多个光源分别配设在上述器具主体上,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向上述照明空间的地面照射光,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向上述照明空间的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上述点亮单元基于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不需要向上述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照明器具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中的人的存在,上述点亮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光源全部点亮。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照明器具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单元检测是否存在对上述照明空间照射的户外光,上述点亮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出户外光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户外光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光源全部点亮。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照明器具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上述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中的人的存在并且检测是否存在对该照明空间照射的户外光,上述点亮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户外光或检测出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光源全部点亮,在上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出人的存在且没有检测出户外光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照明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照明器具,具有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并设置在照明空间的顶棚上;以及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的状况;上述多个照明器具中的一部分照明器具向上述照明空间的地面照射光,除了上述一部分照明器具之外的剩余照明器具向上述照明空间的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除了上述一部分照明器具之外的剩余照明器具基于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不需要向上述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的情况下,使自身所具有的上述光源熄灭。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判断为不需要向上述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的情况下,点亮单元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因此能够提高明亮感的同时促进节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一,图1(a)是框图,图1(b)是从水平方向观察的概略结构图。
图2表示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二,图2(a)是框图,图2(b)是从水平方向观察的概略结构图。
图3表示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三,图3(a)是框图,图3(b)是从水平方向观察的概略结构图。
图4是表示照明系统的实施方式四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A、1B光源
2点亮电路部(点亮单元)
3控制部(点亮单元)
4人体感应传感器(检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照明器具的实施方式一。
如图1(a)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具备:两种光源1A、1B;使各光源1A、1B独立地点亮熄灭(或调光)的点亮电路部2;对点亮电路部2进行控制的控制部3;人体感应传感器4。该照明器具还具有器具主体10,该器具主体10如图1(b)所示那样保持光源1A、1B、点亮电路部2、控制部3以及人体感应传感器4,并且设置在照明空间的顶棚S上。
光源1A、1B是在具有散热性的安装基板11上安装照射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12而构成的。一种光源1A配设在器具主体10的中央部,向照明空间的地面F放射光。此外,另一种光源1B配设在器具主体10的两端部,向照明空间的顶棚面S(或壁面W)放射光。
人体感应传感器4例如由热线式无源传感器或超声波式有源传感器等构成,其中,所述热线式无源传感器利用热电元件接收从人体放射的红外线(热线)来检测人体的存在,所述超声波式有源传感器发送超声波并接收被人体反射回来的反射波来检测人体的存在。该人体感应传感器4如图1(b)所示那样以使照明空间成为检测范围的方式配设在器具主体10的下表面侧,在检测范围内内检测出存在人体时,向控制部3输出人体检测信号。
点亮电路部2例如由二极管电桥、降压斩波电路、开关(或继电器)等构成,其中,所述二极管电桥对从商业交流电源AC供给的交流电进行全波整流,所述降压斩波电路使被二极管电桥全波整流后的脉动电流降压且稳定化,所述开关独立地对是否将降压斩波电路的输出供给至各光源1A、1B进行切换。其中,在点亮电路部2对各光源1A、1B进行调光的情况下,对降压斩波电路的输出的接通占空比(on duty ratio)进行调整即可。另外,由于这样的点亮电路部2的具体的电路结构和动作时公知的,所以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控制部3由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等构成,通过微型计算机执行储存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来进行后述的控制。
接着,说明控制部3中的控制动作。在照明空间(检测范围)中存在人的情况下,人体感应传感器4检测出该人的存在,向控制部3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控制部3在从人体感应传感器4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时,接通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使两种光源1A、1B双方点亮。因此,能够利用从一种光源1A向地面F照射的光向作业面提供所需要的足够的照度,能够利用从另一种光源1B向顶棚面S照射的光提高照明空间的明亮感(明亮感指标的值)。
另一方面,在人从照明空间(检测范围)变没的情况下,由于人体感应传感器4没有检测出人的存在,所以停止向控制部3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控制部3在没有从人体感应传感器4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的一方保持接通而使光源1A点亮,使上述开关的另一方断开而使光源1B熄灭。另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控制部3控制点亮电路部2使光源1A的光量减少(调光)。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能够在照明空间存在人的情况下,通过点亮光源1B提高明亮感,能够在照明空间中不存在人的情况下,通过熄灭光源1B促进节能。
(实施方式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特征在于具有明亮度传感器5来代替人体感应传感器4这一点。其中,除了具备明亮度传感器5来代替人体感应传感器4这一点之外,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因此,在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要素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明亮度传感器5具有光电二极管那样的光敏元件、将光敏元件的输出与阈值进行比较的比较器(Comparator)等,在周围的明亮度(照度)超过规定值时,将高电平的信号(户外光检测信号)输出至控制部3。
在此,如图2(b)所示,在照明空间的壁面开设有窗WD,户外光(太阳光)通过该窗WD入射。而且,在器具主体10位于窗WD侧的端部设置明亮度传感器5,在通过窗WD入射户外光的情况下,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
接着,说明控制部3中的控制动作。在户外光入射到照明空间的情况下,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控制部3在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时,接通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使两种光源1A、1B双方点亮。因此,能够利用从一种光源1A向地面F照射的光提供作业面所需要的足够的照度,利用从另一种光源1B向顶棚面S照射的光提高照明空间的明亮感(明亮感指标的值)。
另一方面,在户外光没有入射到照明空间的情况下,不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控制部3在没有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的一方保持接通而使光源1A点亮,并且使上述开关的另一方断开而使光源1B熄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中也是,能够在户外光入射到照明空间的情况下,通过点亮光源1B来提高明亮感,能够在户外光没有入射到照明空间的情况下,通过熄灭光源1B来促进节能。
(实施方式三)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的特征在于具备人体感应传感器4和明亮度传感器5。其中,本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一以及实施方式二相同,因此,在相同的构成要素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说明。
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3的控制动作。控制部3在从人体感应传感器4输出人体检测信号时,或在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接通,使两种光源1A、1B双方点亮。因此,能够利用从一种光源1A向地面F照射的光提供作业面所需的足够的照度,利用从另一种光源1B向顶棚面S照射的光提高照明空间的明亮感(明亮感指标的值)。
另一方面,在没有从人体感应传感器4输出人体检测信号且没有从明亮度传感器5输出户外光检测信号时,控制部3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的一方保持接通而使光源1A点亮,并且通过使上述开关的另一方断开使光源1B熄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器具中也是,能够提高照明空间的明亮感的同时促进节能。
另外,在上述的第一至实施方式三的照明器具中,以光的照射方向朝向顶棚面S的方式在器具主体10上配设了光源1B,但是,可以以光的照射方向朝向地面F的方式配设光源1B,利用反射镜向顶棚面S照射光。
(实施方式四)
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照明系统的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在照明空间的顶棚面上纵横排列设置多个(在图示例子中为12个)照明器具A,并且设置人体感应传感器20,在人体感应传感器20与照明器具A之间,对1系统的信号线LS进行串联布线(送り配),由此构成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系统。另外,图4是俯视照明空间的俯视图。
照明器具A除了不具有人体感应传感器4之外,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的照明器具相同,因此,在相同的结构要素上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人体感应传感器20与实施方式一中的人体感应传感器4相同由热线式无源传感器或超声波式有源传感器等构成。而且,该人体感应传感器20在检测出在检测范围内存在人体时将人体检测信号发送(输出)至信号线LS。在此,信号线LS对所有的照明器具A串联布线,因此,从人体感应传感器20向信号线LS发送的人体检测信号向所有的照明器具A的控制部3几乎同时输入。
各照明器具A的控制部3在经由信号线LS被输入人体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接通,使两种光源1A、1B双方点亮,在没有被输入人体检测信号时,使点亮电路部2的开关的一方保持接通而使光源1A点亮,并且使上述开关的另一方断开而使光源1B熄灭。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照明系统中也是,能够在照明空间存在人的情况下,使各照明器具A的光源1B点亮来提高明亮感,并且能够在照明空间不存在人的情况下,使各照明器具A的光源1B熄灭来促进节能。另外,可以设置明亮度传感器代替人体感应传感器20,与实施方式二相同,基于从该明亮度传感器输出的户外光检测信号,使各照明器具A的光源1A、1B点亮熄灭。或者,可以与实施方式三相同设置人体感应传感器20和明亮度传感器双方,基于人体检测信号以及户外光检测信号,使各照明器具A的光源1A、1B点亮熄灭。此外,可以通过将电波作为介质的无线通信传送人体检测信号或户外光检测信号,来代替通过信号线LS进行传送。
以上,以本发明的特定的实施例为中心进行说明,但是在本技术领域内,能够在本发明的宗旨以及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变更或修正,因此,上述的说明以及附图不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应解释为对本发明的示例。

Claims (5)

1.一种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光源,由发光二极管构成;器具主体,保持该光源,设置在照明空间的顶棚上;点亮单元,使上述光源点亮熄灭或对上述光源点进行调光;以及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的状况;
上述多个光源分别配设在上述器具主体上,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向上述照明空间的地面照射光,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向上述照明空间的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
上述点亮单元基于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不需要向上述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中的人的存在,
上述点亮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到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光源全部点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单元检测是否存在对上述照明空间照射的户外光,
上述点亮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出户外光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并且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户外光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光源全部点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器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中的人的存在并且检测是否存在对该照明空间照射的户外光,
上述点亮单元在上述检测单元检测出户外光或检测出人的存在的情况下,使上述多个光源全部点亮,在上述检测单元没有检测出人的存在且没有检测出户外光的情况下,使除了上述一部分光源之外的剩余光源熄灭,仅使上述多个光源中的一部分光源点亮。
5.一种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备:多个照明器具,具有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光源并设置在照明空间的顶棚上;以及检测单元,检测上述照明空间的状况;
上述多个照明器具中的一部分照明器具向上述照明空间的地面照射光,除了上述一部分照明器具之外的剩余照明器具向上述照明空间的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
除了上述一部分照明器具之外的剩余照明器具基于上述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在不需要向上述顶棚面或壁面照射光的情况下,使自身所具有的上述光源熄灭。
CN2011100375511A 2010-02-12 2011-02-10 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Active CN1021626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9327/2010 2010-02-12
JP2010029327A JP2011165577A (ja) 2010-02-12 2010-02-12 照明器具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62609A true CN102162609A (zh) 2011-08-24
CN102162609B CN102162609B (zh) 2013-09-11

Family

ID=44463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75511A Active CN102162609B (zh) 2010-02-12 2011-02-10 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1165577A (zh)
CN (1) CN102162609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20843A (zh) * 2012-01-06 2013-07-24 义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感应式控制系统及感应式控制方法
CN103988585A (zh) * 2012-09-05 2014-08-13 株式会社松村照明 提高电力效率的led面照明装置
CN104429163A (zh) * 2012-07-13 2015-03-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系统
CN105042411A (zh) * 2015-07-22 2015-11-11 中山市优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射灯
CN105156943A (zh) * 2015-07-22 2015-12-16 中山市优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led家用灯
CN105743586A (zh) * 2011-12-12 2016-07-06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06985739A (zh) * 2015-10-23 2017-07-2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被照明的外部车标
CN115823554A (zh) * 2022-12-30 2023-03-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环保照明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09007B2 (ja) * 2011-10-12 2015-11-10 株式会社中野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点灯面切替型led照明器具
TWI513364B (zh) * 2012-01-06 2015-12-11 Eminent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Ltd 電子裝置之感應式控制系統及感應式控制方法
JP5899501B2 (ja) * 2012-06-27 2016-04-06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照明システム
JP6108150B2 (ja) * 2012-07-10 2017-04-05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
JP6137443B2 (ja) 2012-08-07 2017-05-31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JP5910824B2 (ja) 2012-08-09 2016-04-27 東芝ライテック株式会社 照明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照明制御方法
TWI497688B (zh) 2012-12-27 2015-08-21 Ind Tech Res Inst 照明裝置及其光源模組
CN104768297B (zh) * 2015-04-03 2017-06-27 彭云 感应灯
CN109195281A (zh) * 2018-09-06 2019-01-11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辆段及停车场的光导照明系统及控制方法
JP7283090B2 (ja) * 2019-01-31 2023-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システ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66059Y (zh) * 2007-08-13 2008-05-28 天津雅飞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感应多功能吸顶灯
US20080285267A1 (en) * 2007-04-10 2008-11-20 Ledalite Architectural Products, Inc. Light control device exhibiting batwing 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in upper and lower hemispheres
CN101581413A (zh) * 2009-03-20 2009-11-18 北京中庆微数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开关控制器的软管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85267A1 (en) * 2007-04-10 2008-11-20 Ledalite Architectural Products, Inc. Light control device exhibiting batwing luminous intensity distributions in upper and lower hemispheres
CN201066059Y (zh) * 2007-08-13 2008-05-28 天津雅飞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感应多功能吸顶灯
CN101581413A (zh) * 2009-03-20 2009-11-18 北京中庆微数字设备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开关控制器的软管灯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3586A (zh) * 2011-12-12 2016-07-06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07835038A (zh) * 2011-12-12 2018-03-23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07835039A (zh) * 2011-12-12 2018-03-23 株式会社尼康 电子设备
CN103220843A (zh) * 2012-01-06 2013-07-24 义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的感应式控制系统及感应式控制方法
CN104429163A (zh) * 2012-07-13 2015-03-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照明控制装置、照明用光源以及照明系统
US9554448B2 (en) 2012-07-13 2017-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llumination control device, light source for illumination,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CN103988585A (zh) * 2012-09-05 2014-08-13 株式会社松村照明 提高电力效率的led面照明装置
CN105042411A (zh) * 2015-07-22 2015-11-11 中山市优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射灯
CN105156943A (zh) * 2015-07-22 2015-12-16 中山市优米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led家用灯
CN106985739A (zh) * 2015-10-23 2017-07-2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被照明的外部车标
CN115823554A (zh) * 2022-12-30 2023-03-2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环保照明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165577A (ja) 2011-08-25
CN102162609B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62609B (zh) 照明器具以及照明系统
CN101936463B (zh) 智能控制亮度的led灯
US9277630B2 (en) Apparatus intelligent parallel view LED light, methods of configuration and controls
EP3261415B1 (en) Automatic sensing system and automatic sensing control method for led lighting
US20150296593A1 (en) Illuminance Configuring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9615422B2 (en) Auto commissioning and energy saving lighting system
JP5568391B2 (ja) 照明装置
EP2003393B1 (en) Daylight reflecting artificial light
CN103907400A (zh) 使用分束照明装置的存在探测
CN101862142B (zh) 一种交互式智能浴室柜装置
EP2261553A1 (en) Lighting unit, lighting network and method for lighting an interior
JP2011044384A (ja) 照明装置及び照明方法
CN205546093U (zh) 教室led节能照明灯控制器
US201201126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Light Bulb Fixture with Sensor Switch and Its Opera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CN205316233U (zh) 一种太阳能墙角灯
CN109743820A (zh) 一种智能灯光控制系统
JP2010257872A (ja) 照明装置
WO2019105880A1 (en) Lighting fixture design
CN214014591U (zh) 一种智能照明系统
KR20080096167A (ko) 야간 작동 스텝라이트 및 스텝라이트를 이용한 조도조절방법
KR101768218B1 (ko) 광선반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조명 시스템
CN105592613A (zh) 一种信息采集装置、控制灯具照明的方法及照明系统
TW201713166A (zh) 光源控制系統
CN205726584U (zh) 一种信息采集装置及照明系统
KR100984803B1 (ko) 크리스탈을 포함한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2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229

Address after: Osaka Japan

Applicant after: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Applicant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