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9263A - 带有装置致动特征的盖 - Google Patents

带有装置致动特征的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9263A
CN102159263A CN2009801354195A CN200980135419A CN102159263A CN 102159263 A CN102159263 A CN 102159263A CN 2009801354195 A CN2009801354195 A CN 2009801354195A CN 200980135419 A CN200980135419 A CN 200980135419A CN 102159263 A CN102159263 A CN 102159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initial position
pivot
li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4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罗尔维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o Nordisk AS
Original Assignee
Novo Nordisk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o Nordisk AS filed Critical Novo Nordisk AS
Publication of CN102159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926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44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 A61M5/14248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adapted to be carried by the patient, e.g. portable on the body of the skin patch typ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9/00Ancillary equipment
    • A61M2209/06Packaging for specific medical equip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括盖和装置的组件,该装置完全的或部分地布置于盖中。该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且该盖包括腔部和闭合部,腔部与闭合部一起形成封壳,该装置最初布置于该封壳中。该闭合部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通过这种布置,可能提供一种盖-装置组件,其容易且直观地使用和打开且同时确保正确地致动该被封闭的装置。

Description

带有装置致动特征的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而言涉及用于包括可移动结构的装置的盖或包装,该盖或包装适于在由使用者打开时致动该可移动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和讨论中参考通过给予例如胰岛素对糖尿病的治疗,但是这只是本发明的示范性用途。
用于向患者给药的便携式给药装置是熟知的且通常包括:储存器,其适于包含液体药物且具有出口,出口与诸如软套管或中空输注针这样的经皮进入装置流体连通;以及,排出装置,其用于将药物从储存器排出且经由套管或针通过对象的皮肤输注,针常常呈输注套件的形式。这种装置常常被称作输注泵。
基本上,输注泵可被分成两类。第一类包括持久输注泵,其是预期供3-4年使用的相对昂贵的泵,因此,这种泵的初始成本常常是这类治疗的障碍。尽管比传统注射器和笔更复杂,但这种泵提供以下优点:胰岛素连续输注、配量精确以及视情况例如可编程的给药图解(profiles)且与膳食有关的使用者致动的丸药输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做出若干尝试来提供低成本且便于使用的第二类药物输注装置。这些装置中的一些预期部分地或完全为一次性的且可提供与输注泵相关联的许多优点,而无附随成本和不便,例如,该泵可被预填充,从而避免对填充或再填充药物储存器的需要。这种类型的输注装置的实例从下列专利得知:US 4,340,048和4,552,561 (基于渗透泵)、US 5,858,001(基于活塞泵)、US 6,280,148 (基于膜式泵)、US 5,957,895(基于限流泵,也被称作泄放孔泵)、US 5,527,288(基于气体发生泵)或者US 5,814,020(基于可膨胀的凝胶),所有这些专利在过去的几十年提出用于廉价的、主要是一次性的药物输注装置,所参考的文献以引用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
一次性泵通常包括接触皮肤的安装表面,接触皮肤的安装表面适于通过粘合方式施加到对象的皮肤,且具有输注套管或针,输注套管或针被布置成使得在使用情形下,其从安装表面突出从而穿透使用者的皮肤,由此在该器具在使用中时覆盖针穿透皮肤的地方。这种一次性泵常常被称作“贴附泵”且可为单体式的(如在US 6,699,218中所公开的)或者呈包括两个或以上零件的组件的形式,两个或以上的零件当组装时构成贴附泵,如在WO 2005/039673中所公开。
当诸如泵的一次性装置供应到使用者时,其通常必须在投入到使用之前被致动。举例而言,在US 6,699,218中公开的泵向使用者供应空储存器,空储存器然后在安装到皮肤表面上之前由使用者填充。该泵包括电子电路用于与遥控器通信和用于控制从储存器排出流体药物的泵机构。在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当储存器正被填充时,该电路从其休眠状态被激活,但这也可通过使用者可致动的开关的致动来进行。
该泵供应给使用者也可带预先填充的储存器,该储存器然后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连接到流体传导结构。在US 2006/264835(其在此以引用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中所公开的预先填充的泵组件中,提供泵储存器单元,其中与下游电子控制的吸入泵组合地提供柔性、预先填充的且密封的储存器。在能够使用该单元之前,泵必须与储存器连接且必须激活电子器件。WO 2009/021950示出了被设计用于在US2006/264835中所公开的泵储存器单元中的泵,此泵适于布置成可相对于储存器移动,使得在该单元被致动之前必须将该泵推向储存器且可安装于贴附单元上。可由使用者手动进行致动,或者其可在泵储存器单元安装到贴附单元上时发生致动,但是,如果当其由使用者从其主要包装取出时泵储存器单元被完全致动且准备使用,则可认为是有利的。
关于上文所识别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布置,其确保当使用者打开完全或部分地包围该组件的包装或盖时包括可移动结构的组件能够被致动。在封闭的组件被优化用于(例如)较小尺寸或较低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致动运动可与处理封闭包装材料的直观方式“冲突”。因此,包装或盖应容易地且直观地打开但仍确保封闭的组件正确地且可靠地被致动。这就是说,包装和其组装的成本应仍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公开内容中,将描述实施例和多个方面,其将解决上述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目的或者其解决从下文的描述以及从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显然的目的。
因此,对应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件,其包括装置和盖,该盖被布置成在初始位置覆盖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盖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该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使该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移动所需的力完全或部分地由盖的至少一部分的移动提供,即,移动第二部分所需的能量由使用者在移动该盖或者其部分时提供。显然,这不同于传统的“致动设计”,其中,由使用者造成的(例如)挡止件的移动将允许偏压部件移动,例如由预加应力的弹簧驱动,如在WO 2004/041334中所公开的。通过本发明的布置,能提供一种盖-装置组件,其在设计上较为简单,容易且直观地使用和打开且同时确保正确地致动被覆盖的该装置。
在说明性实例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基本上彼此相反,但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可基于相同或不同“种类”的移动,例如,轴向、旋转或复合的移动(其中不同种类的移动能够总被认为在不同方向,例如当旋转移动转变成轴向时,或反之亦然)。
在第一示范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组件,其包括容器形式的可移除的盖和布置于该容器中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且该容器包括腔部和闭合构件,腔部和闭合构件一起形成封壳,装置最初布置于该封壳中,其中闭合构件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该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为了完成移动的转变,该容器可具备致动结构,该致动结构在第二方向移动该装置的第二部分,但其也可被拉动或旋转。该致动结构可包括枢转构件,枢转构件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其中枢转构件最初通过位于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的枢转接头而连接到腔部或装置的第一部分。闭合构件连接到枢转构件使得闭合构件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枢转构件的远端部的枢转移动,由此枢转移动在第二方向推动、拉动或旋转该装置的第二部分。
在示范性实施例中,当枢转构件将该装置的第二部分移动到其致动位置时,枢转接头适于脱离,这种布置允许闭合构件从腔部移除。闭合构件可包括外部壳体,外部壳体由柔性连接(例如,铰接结构或线绳)连接到枢转构件的近端部,在闭合构件在第一方向移动时这允许拉力传输到枢转构件。
致动结构可包括两个枢转构件,两个枢转构件被布置成当闭合构件从初始位置移动时在相反方向中枢转,由此枢转构件的远端部将在相反方向移动。在示范性实施例中,致动结构适于相对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预定移动方向在第二部分上施加基本上轴向力,这防止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关于预定移动方向的扭结。可使用一对抵靠彼此或朝向彼此移动的枢转构件来确保这种轴向力。
第一装置部分可呈带开口的外壳形式,第二装置部分可滑动地布置于其中,闭合构件在其初始位置密封该开口。该容器包括锁定装置,其用于当盖处于其初始位置时直接地或间接地相对于第一部分来锁定第二部分,该锁定装置适于在盖移离其初始位置时解锁。举例而言,第一部分可锁定到封闭构件且第二部分可被锁定到腔部,闭合构件与腔部锁定到彼此。在装置的第二部分移动之前,该盖可被布置成移动预定距离以使该锁定装置解锁。
根据上文所述的第一示范性实施例,提供一种组件,其中装置封闭于容器中,装置可从该容器移除,但本发明也可实现为对应于第二示范性实施例的配置,其中提供一种组件,该组件包括装置和附连到装置的一部分上的盖,其中该装置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盖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和/或移除导致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然后可对应于上文第一示范性实施例的公开内容来修改这种配置。
更一般而言且对应于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组件,该组件包括子组件和附连到子组件的一部分上的盖,该子组件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相对于第一部分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该盖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子组件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
子组件可呈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装置的形式,且盖附连到第一部分上。或者,子组件可呈至少部分地布置于腔部内部中的装置的形式,该腔部和盖一起形成封壳,装置最初布置于该封壳中。
对于所有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第一部分可包括流体填充的储存器(例如,包含流体药物),且第二部分可包括流体传导结构,流体传导结构适于布置成在致动位置与储存器流体连通。流体传导结构可呈电控制的吸入泵(例如,膜式泵)的形式。如本文所用的术语“药物”意谓涵盖能通过诸如中空针的给药装置以受控方式传递的任何含药物的可流动的药品,诸如液体、溶液、凝胶或细微悬浮液。代表性药物包括诸如下列的医药:缩氨酸、蛋白质和荷尔蒙、生物衍生或活性剂、基于荷尔蒙和基因的试剂、营养配方和固体(分配)或液体形式的其它物质。在示范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参考使用胰岛素。相对应地,术语“皮下”输注意谓涵盖向对象经皮给药的任何方法。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用于在容器中布置装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容器,容器包括腔部和闭合部,腔部与闭合部一起形成封壳;(b)提供适于至少部分地布置于腔部中的装置,(c)提供致动单元,致动单元包括枢转构件,致动单元适于锁定到闭合部;(d)将该装置至少部分地布置于腔部中,(e)将带有枢转构件的致动单元布置成与腔部或装置成枢转接合,(f)将闭合部布置成与腔部接合从而形成封壳,装置布置于该封壳中;以及(g)将该致动单元锁定于盖部上。显然,所描述的方法允许以“堆叠”方式高效地组装不同零件。
该装置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可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相对于第一部分移动,且该致动单元可适于在盖部移离腔部时提供枢转构件的枢转移动,枢转移动使该装置的第二部分朝向致动位置移动。为了允许盖部从腔部移除,枢转构件可适于从与腔部或装置的枢转接合释放。致动单元可包括铰接结构,铰接结构适于可逆地锁定于初始折叠配置,在其折叠配置,该致动单元被布置成与腔部或装置接合。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看附图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泵单元。
图2示出用于适于接纳图1的泵单元的容器的壳部。
图3示出展开的致动构件。
图4示出处于折叠配置的图3的致动构件。
图5示出锁定构件。
图6示出处于组装状态的致动构件和壳部。
图7示出壳部与所安装的盖部形成容器。
图8至图11示出在从容器移除盖时,布置于容器中的装置如何被致动。
图12示出第一替代实施例,其中盖布置于装置上。
图13示出布置于容器中的装置的另一替代实施例。
图14示出布置于容器中的装置的再一替代实施例。
在附图中,相似结构主要用相似附图标记来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当在下文中使用诸如“上部”与“下部”,“左”与“右”,“上方”与“下方”,“水平”与“竖直”或类似相对表达的术语时,它们仅参考附图且并不参考实际使用情形。所示附图是示意表示,因此,不同结构的配置以及其相对尺寸意图只用于说明目的。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可致动的泵单元布置于包装容器中,可致动的泵单元可从包装容器移除。泵单元100包括外壳110,泵组件120滑动地安装于外壳110中。容器101(参看图7)包括具备锁定构件500的壳部或腔部200(在下文中称“壳”)和具备致动构件400的盖部或构件300(在下文中称“盖”),其中,壳与盖当组装在一起时限定用于泵单元的封壳。在转向在打开容器期间泵单元如何被致动的详细描述之前,将参考图1至图7来描述实施例的个体构件的不同功能的零件。
图1示出泵单元100,其包括带开口111的外壳110,在初始位置,泵组件120滑动地安装于外壳110中。在该外壳中还布置填充药物的储存器和用于控制和驱动泵组件的电子电路。泵组件包括泵和泵致动器,泵具有朝向外壳内部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隔膜123,泵致动器具有接触件124,可利用接触件124来起动该泵。在致动期间,泵组件移动到外壳内从初始位置到致动位置,在致动位置,在储存器与泵入口之间建立流体连通,且在电路与泵致动器之间建立电接触。当致动时,泵单元适于安装到相对应的可在皮肤上安装的贴附单元上,由此致动该接触件124且在泵出口123与该贴附单元的流体传导结构(例如,套管)之间建立流体连通,这允许包含于储存器中的流体药物通过套管在皮下输注。在图示实施例中,泵组件包括面板121,面板121具有外围唇缘密封122,外围唇缘密封122适于接合外壳开口从而在致动状态密封该泵单元的内部。泵组件还具备缺口125,缺口125适于接合容器的锁定结构,此防止运输期间泵组件错位。在下文中给出关于这种泵贴附装置的另外的细节,但应强调的是本发明并非具体地关于泵单元,而是可结合有关运动致动且在使用前必须打开包装的任何装置使用。在图1中,适于朝向患者皮肤的泵单元的表面被示出向上,因此,本申请的大部分附图将示出从“下方”观看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泵外壳的上表面包括自由边缘部112(参看图11),当泵单元附连到贴附单元上时,其用作锁定装置。
图2从“上方”示出壳200,壳200具有适于接纳泵单元100的内部201。该壳具备两对外部凹槽210(形成相对应的内脊211)以及周向密封结构219,两对外部凹槽210适于接合盖的相对应的引导凸缘301,周向密封结构219适于接合该盖的内壁从而提供用于泵单元的密封的封壳。该壳具备呈柔性闩锁形式的锁定构件500,其具有附连到壳的近端部和远端自由部,远端自由部包括闩锁525和倾斜边缘520,闩锁525适于接合泵组件中的缺口125,倾斜边缘520适于接合致动构件400的突出部411、412。该壳还具备第一对相对的轴座231、232和第二对相对的轴座233、234,从而允许致动构件400的两个元件安装成枢转接合。该两对轴座相对于壳的中央平面(由附图中的“切割平面”表示)对称地布置。显然,这些座的每一个具有外围开口238,这在相对应地定位时允许轴头脱离座,参看下文。每个开口的侧面为一对斜坡239,这允许轴头插入于座内,参看下文。为了在移除盖后允许使用者握持该泵单元,壳包括两个侧面切口部202。
图3示出致动构件400,致动构件400在图示实施例中包括基础构件410,以及两个对称布置的手风琴状腿,每个腿包括中间构件420和远端枢转构件430。每个枢转构件具有自由远端部436和经由活动铰链426连接到中间构件的近端部,中间构件由另一活动铰链416连接到基础构件,这允许致动构件从图3所示的伸展配置折叠成图4所示的折叠配置。在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枢转构件具备轴,轴分别具有第一对431、432相对的轴头和第二对433、434相对的轴头,第一对相对的轴头431、432和第二对相对的轴头433、434分别适于接合相对应的轴座231、232和233、234,从而形成两个枢转接头。显然,大体上圆形的轴头每一个具备一对相对的平坦外围部分438、439,允许在相对应地定位时经由外围开口238从轴座抽出轴头,这将在下文中更详细地解释。远端元件和中间元件具备锁定装置(此处为钩)435、425,锁定装置435、425分别适于可释放地接合中间基础构件中的相对应的结构437、427(此处为开口),这允许致动构件布置且锁定于在图4中看到的折叠配置。基础构件包括安装装置(此处为闩锁415),安装装置适于接合盖300内的相对应的安装装置(此处为钩,未图示)。基础构件还具备一对锁定突出部412和释放突出部411以分别接合锁定构件500的倾斜边缘520的近端表面和远端表面。作为替代,致动构件可与盖一体地形成。与锁定突出部412相对地设有一对引导突出部413,由此在组装期间这两对突出部用于引导该致动构件与壳接合。基础构件还具备四个止挡突出部414。
图5所示的柔性金属锁定构件500除了上文所述的结构520、525之外还包括U形近端部501,这允许锁定构件安装并锁定于壳200上。在此位置,远端可相对于壳向内挠曲。尽管在图示实施例中,锁定构件为单独的元件,相对应的功能结构也可与壳一体地形成。
在转向所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的描述之前,将描述可如何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来组装不同的零件。
第一步,将锁定构件500安装于壳200中,之后,将带有在其初始位置的泵组件的泵单元放置于壳中。在下一步,将处于其折叠配置的致动构件400安装于壳中,由此轴头定位于其相对应的轴座中。当致动构件处于其折叠配置时,轴头不能经由外围开口238插入于轴座内,但是,当迫使轴头与斜坡239接合时,壳的固有柔性允许壳的轴座绕轴头“打开和关闭”,这允许致动构件在大体上轴向(由壳限定)插入。实际上,替代地,致动构件可经由轴座中的开口“折叠就位”。在此插入期间,释放突出部411首先经过柔性锁定构件500的倾斜边缘520下方,之后,锁定突出部412接合倾斜边缘的近端表面,从而迫使闩锁525与泵组件中的缺口125接合,这相对于壳锁定泵组件120。同时,致动构件的一部分接合泵单元外壳的自由边缘部112,从而相对于泵壳体有效地锁定该泵组件,这在组件处理期间防止两个零件不需要的移动。应当指出的是在此位置,枢转构件430的远端自由端436并不接合泵组件。为了相对于壳适当地定位基础构件410,两对突出部412、413适于装配到两个内脊211之间的间隙内,正如止挡构件414通过接合壳的自由远端边缘而防止基础构件插入到壳内太深。图6示出(移除泵单元)当致动构件安装于外壳中时的组件。
在最后一步,盖在壳上滑动,且引导凸缘301插入于壳的相对应的凹槽210中。由于盖安装于壳上,致动构件的闩锁415接合盖的内端表面上的相对应的钩,从而将两个零件持久地锁定到彼此。由于盖防止轴座向外移动,这确保了致动构件经由枢转接头而适当地锁定到壳上。在完全安装的位置,在盖内部上的锁定突起315可释放地接合在壳的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锁定凹槽215,正如壳上的周向密封结构219有效地密封在盖与壳之间的间隙,从而保护容器的内部落入(例如)灰尘和水。图7示出(移除了泵单元)组装的产品,尤其是突出部411、412如何布置于倾斜边缘520的每一侧上。
参看图8至图11,将描述使用情形,其中在从壳移除盖时将致动该泵单元。
图8示出在组件102可供应给使用者时处于其初始状态的组件102。当使用者开始将盖与壳彼此拉开从而使壳锁315、215脱离时,随着折叠腿开始展开,枢转构件开始旋转,但是在盖相对于壳移动的前数毫米期间,枢转构件430的远端自由端436并不接合泵组件(参看图9)。在此初始移动期间,锁定突出部412脱离倾斜边缘的近端表面,从而允许柔性锁定构件500的偏压自由端返回到其初始配置,由此,闩锁525被拉出脱离与泵组件中缺口125的接合,这使得泵组件120相对于泵外壳解锁。在锁定构件并不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的情况下,释放突出部411将确保在其被拉动抵靠倾斜边缘520的近端表面时这会发生,这迫使闩锁525脱离与缺口125的接合。在图10中示出锁定构件已经脱离泵组件和枢转构件刚好接触泵组件的情形。
随着进一步将盖从壳拉开,枢转构件继续旋转,枢转自由端436由此迫使泵组件从其初始位置朝向其完全插入到泵外壳内的致动位置。显然,两个对称布置的枢转构件将确保泵组件线性地移动到泵外壳内。
当枢转构件已经旋转到将泵组件完全插入到泵外壳内时,如图10所示,枢转构件旋转到轴头宽度(自轴座开口观察)对应于开口宽度的位置,这允许拉动轴头脱离与轴座的接合,由此,盖和附连到其上的致动构件可完全从壳移除,如在图11中看到的。使用者现可容易地抓握致动的泵单元且将它从壳移除。
上述泵单元可适于结合在(例如)EP 1 527 792或WO 2006/077263中所示类型的贴附单元使用,EP 1 527 792或WO 2006/077263以引用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在WO 2006/077263中,示出泵单元,其中泵组件(包括泵和致动器)固定地布置于泵外壳中,泵包括可移动的针连接器,当泵单元第一次连接到贴附单元时可移动的针连接器被推动与储存器接触。与此先前的型式相比,上述泵单元的实施例包括在 WO 2009/ 021950(其以引用的方式结合到本文中)所示类型的泵,其中针连接器从泵突出,通过相对于储存器移动泵(和因此泵组件)而在泵与储存器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参看图1至图11,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包括滑动地布置于外壳中的泵组件的泵单元可在打开容器期间被致动,但是这只是说明本发明原理的实例。应该很清楚地是,本发明可有利地结合有关布置于容器中的装置的基于运动致动的大多数装置使用。
而且如上文所述,给定装置并不完全封闭于容器内部以实施本发明,如果仅装置的一部分被构件(例如,保护盖)覆盖或封闭且在使用之前要移除该构件,其可以是足够的。举例而言,图12示出其中盖构件1300直接接合装置1100的泵外壳1110的实施例,这允许泵单元1120移动到外壳内。显然,在此实施例中泵外壳携带致动构件1436的轴座。
图13示出替代实施例,其中装置2100布置于容器中,容器包括带铰接盖2300的盒2200,盖包括致动构件2400,致动构件2400推动该装置的一部分2120到相对于装置外壳2110的致动位置。图14示出再一替代实施例,其中装置3100布置于包括圆盒3200的容器中,圆盒3200带有由卡销联接件而附连的旋转盖3300,该盒包括致动构件3400,当盖旋转以将该联接件解锁时,致动构件3400将该装置的一部分3120推动到相对于装置外壳3110的致动位置。
在上文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为不同零件提供所描述功能的不同结构和装置已经被描述到这样的程度,即本发明的概念对于熟练的读者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不同零件的详细构造和规格被认为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所提出的概念执行的正常设计程序的目的。

Claims (15)

1. 一种组件,其包括装置(100, 1100, 2100, 3100)和盖(101, 1300, 2200, 3200),所述盖(101, 1300, 2200, 3200)被布置成在初始位置覆盖所述装置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部分(110, 1110, 2110, 3110),以及
-第二部分(120, 1120, 2120, 3120),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300, 1300, 2300, 3300)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第一方向不同于第二方向,以及
-其中,在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所需的力由所述盖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移动提供。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102),其中所述盖呈容器(101)的形式,其包括:
-腔部(200)和附连到其上的闭合构件(300),且所述腔部(200)与所述闭合构件(300)一起形成封壳,所述装置最初布置于封壳中,
-其中所述闭合构件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盖呈闭合构件(1300)的形式,所述闭合构件(1300)附连到所述装置(1100)上以覆盖其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闭合构件在第一方向从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在第二方向在初始位置与致动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不同于所述第二方向。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组件,其包括致动结构(400, 1436, 2400, 3400),当所述闭合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时所述致动结构(400, 1436, 2400, 3400)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
-其中所述致动结构包括枢转构件(430),所述枢转构件(430)具有近端部和远端部(436),以及
-其中所述枢转构件最初由位于近端部与远端部之间的枢转接头(431, 432, 231, 232)而连接到所述组件的一部分,而不是所述闭合构件或所述第二部分,
-由此所述闭合构件从所述初始位置的移动导致所述枢转构件的远端部的枢转移动,所述枢转移动在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中当所述枢转构件将所述装置的第二部分移动到其致动位置时,所述枢转接头适于脱离,这允许所述闭合部从其最初附连的结构移除。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闭合部包括外壳体(300),外壳体(300)由柔性连接而连接到所述枢转构件(430)的近端部,当所述闭合部在第一方向移动时这允许拉力传输到所述枢转构件。
8. 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致动结构包括两个枢转构件(430),所述枢转构件(430)被布置成当所述闭合构件从初始位置移动时在相反方向枢转。
9. 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致动结构适于相对于在所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预定轴向移动方向在所述第二部分上施加基本上轴向力,这防止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关于预定移动方向而扭结。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基本上彼此相反。
11. 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装置部分呈带开口(111)的外壳(110)的形式,所述第二装置部分(120)可滑动地布置于其中。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闭合构件在其初始位置密封所述开口。
13.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盖包括锁定装置(525),其用于当所述盖处于其初始配置时直接地或间接地相对于第一部分来锁定所述第二部分,所述锁定装置适于在所述盖的至少一部分移离其初始位置时解锁。
14. 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流体填充的储存器,且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流体传导结构,所述流体传导结构适于布置成在致动位置与所述储存器成流体连通。
15. 一种将装置布置于容器中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容器,所述容器包括腔部和闭合构件,所述腔部和闭合构件一起形成封壳,
-提供适于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腔部中的装置,
-提供致动单元,其包括枢转构件,所述致动单元适于锁定到所述闭合部上,
-将所述装置至少部分地布置于所述腔部中,
-将带有枢转构件的致动单元布置成与所述腔部或所述装置成枢转接合,
-将所述闭合构件布置成与所述腔部接合从而形成封壳,所述装置布置于所述封壳中,以及
-将所述致动单元锁定到所述盖部上。
CN2009801354195A 2008-09-10 2009-09-10 带有装置致动特征的盖 Withdrawn CN1021592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KPA200801261 2008-09-10
DKPA200801261 2008-09-10
PCT/EP2009/061738 WO2010029121A2 (en) 2008-09-10 2009-09-10 Cover with device actuation feat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9263A true CN102159263A (zh) 2011-08-17

Family

ID=42005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4195A Withdrawn CN102159263A (zh) 2008-09-10 2009-09-10 带有装置致动特征的盖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259774A1 (zh)
EP (1) EP2341958A2 (zh)
JP (1) JP2012501772A (zh)
CN (1) CN102159263A (zh)
CA (1) CA2735090A1 (zh)
WO (1) WO2010029121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6559A (zh) * 2014-07-29 2014-10-29 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机保护壳体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04298A1 (en) 2010-07-06 2012-01-12 Novo Nordisk A/S System for indicating lifetime status for medical compon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E77523B1 (en) * 1995-09-11 1997-12-17 Elan Med Tech Medicament delivery device
GB0505543D0 (en) * 2005-03-17 2005-04-27 Glaxo Group Ltd Inhalation devices
CA2685808C (en) * 2007-04-30 2013-06-11 Medtronic Minimed, Inc. Needle inserting and fluid flow connection for infusion medium delivery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6559A (zh) * 2014-07-29 2014-10-29 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机保护壳体
CN104116559B (zh) * 2014-07-29 2016-09-14 成都千里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机保护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35090A1 (en) 2010-03-18
EP2341958A2 (en) 2011-07-13
JP2012501772A (ja) 2012-01-26
WO2010029121A2 (en) 2010-03-18
US20110259774A1 (en) 2011-10-27
WO2010029121A3 (en) 201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69730B (zh) 医用注射装置
CN104136059B (zh) 具有前装载特征的药物输送装置
JP2020531071A (ja) 選択的機械的起動可能充填済み注入ポンプデバイス
US7918825B2 (en) Interfacing a prefilled syringe with an infusion pump to fill the infusion pump
CN102939123B (zh) 药物输送装置
JP2024042084A (ja) 自動薬物送達装置
US9427529B2 (en) Safeguard mechanism for autoinjector needle
EP2838588B1 (en) Bellows syringe fluid delivery system
CA3018895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livering a therapeutic substance through an injection port
EP2806922B1 (en) Drug delivery device with cartridge fixation feature
CN104780958B (zh) 药物输送设备
CN102802704A (zh) 具有用于针组件的帽功能的药物输送装置
CN102065934A (zh) 具有填充装置的自动注射器
US20150217058A1 (en) Medical vial and injector assemblies and methods of use
JP2010527248A (ja) 自動注入器及び自動注入器の針を覆うアダプタ
CN105007968B (zh) 具有由罩触动的阀的注射针
KR20160106161A (ko) 주입 니들 덮개 시스템
CN109328079A (zh) 具有针清洗的医疗注射装置
CN105828856B (zh) 具有充电安全性特征的机动的药物输送设备
CN102159263A (zh) 带有装置致动特征的盖
CN104768596A (zh) 带有屏蔽件操作的针促动器的药物输送装置
JP2017525517A (ja) ペン型注入器
CN110382023A (zh) 具有筒的帽组件
US20240024589A1 (en) Sterile drug chamber valve
JP2023511576A (ja) 医療供給デバイ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11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