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4154A -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54154A CN102154154A CN 201010605448 CN201010605448A CN102154154A CN 102154154 A CN102154154 A CN 102154154A CN 201010605448 CN201010605448 CN 201010605448 CN 201010605448 A CN201010605448 A CN 201010605448A CN 102154154 A CN102154154 A CN 1021541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her liquor
- temperature
- glucose mother
- seed
- hou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菌种经扩培后接入以经过预处理的废葡萄糖母液为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对原材料浪费大、生产成本高,不利于环保等缺陷。在产品质量与现有工艺生产的产品相当的前提下,具有工艺简单、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廉、技术的进步方向更适应国家的产业政策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发酵,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制备是采用将生产菌种接种于以淀粉为主要碳源的无菌培养基中进行发酵,专利号为200610048338.X,发明名称为一种鞘氨醇单胞菌以及采用该菌种生产微生物多糖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是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以葡萄糖或蔗糖作为碳源,添加必要的氮源和营养物质在规定的温度、pH条件下进行需氧发酵,对发酵终产物进行提取得到微生物多糖——三赞胶。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着浪费大量的资源、制造成本高、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工业废弃物(废葡萄糖母液)为原理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方法,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本发明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接入含有碳源和必要的氮源以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废葡萄糖母液的预处理:使用浓度2-3万ppm的臭氧将稀释5-10倍的葡萄糖母液处理20-30分钟,然后加入占物料质量0.003-0.005%、质量百分比为2.5%的双氧水进行脱色处理;
B、菌种的扩大培养;
C、将步骤B中扩培后的菌种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4%-6% 蛋白胨0.18%-0.25%
大豆粉0.2%-0.4% 磷酸二氢钾0.15%-0.3%
消泡剂0.03-0.1% FeSO4 10-15ppm
余量为水;
发酵条件为:
10小时内:温度27-31℃、压力0.04-0.06MPa、pH值3-5,通风量0.2-0.3vvm;
10-2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3-0.4vvm;
20-30小时:温度27-30℃、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30-4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
40-6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 MPa、通风量0.5-0.6vvm,4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60-7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6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70-8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
80-9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MPa、通风量0.5-0.6vvm;
90-11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
因实际生产中废葡萄糖母液中糖浓度不稳定,在使用时需测定其含有的糖的实际浓度,根据工艺要求的浓度计算并配制后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从而保证发酵培养基中糖浓度的稳定。
本发明中各工艺步骤的具体工艺条件是:
步骤C中所述的消泡剂选用聚醚消泡剂。
根据微生物生产的一般方法要求,从原始菌种到生产菌种需要经过扩大培养,因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扩大培养的方法,本发明中步骤B——扩大培养优选包括三级扩大培养,即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
所述的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的工艺步骤是:
挑取2平方厘米试管斜面中的原菌接入灭菌后的摇瓶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制成摇瓶种子;培养温度为27-32℃,转速为180-230转/分钟,培养周期为48-72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0.8%-1.5% 酵母膏0.15%-0.5%
蛋白胨0.2%-0.3% 牛骨蛋白胨0.1%-0.2%
牛肉膏0.1%-0.19% NaCl 0.05%-0.1%
余量为水。
摇瓶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蒸汽压力0.1-0.12Mpa、温度121-125℃、时间30-35分钟。
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摇瓶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0.2%-0.5%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7-32℃、培养周期为26-48小时;
一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 1%-1.5% 大豆蛋白肽 0.3%-0.5%
NaCl 0.1%-0.2% 聚醚消泡剂0.05%-0.1% FeSO410-20ppm
余量为水。
一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1-125℃、蒸汽压力0.1-0.14Mpa、时间25-30分钟。
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一级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10%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二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7-32℃,培养周期为15-18小时;
二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1.5% 大豆蛋白肽0.4%-0.6%
NaCl 0.1%-0.2% 聚醚消泡剂0.05-0.1% FeSO410-20ppm
余量为水。
二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1-125℃,压力0.1-0.14MPa,时间25-30分钟。
优选的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的条件为:波长为550nm条件下、OD值大于3.8时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
因将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经后处理制备成微生物多糖成品的过程属于现有技术,参见专利号为200610048338.X的发明专利说明书,故申请人在此不再赘述。
申请人将依据本发明所记载的方法生产的产品按照如下标准(Q/XHSH 01-2009进行了检测,该企业标准对微生物多糖——三赞胶提出了如下技术要求:
4、试验方法
4.1外观检测:目测
4.2理化试验
4.2.1净含量
按JJF1070-2005规定执行。
4.2.2粒度
4.2.2.1粒度系指试样通过筛孔质量与试样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4.2.2.2仪器
a)标准筛:0.28mm
b)分析天平:精确至0.001g
4.2.2.3操作步骤
称取试样50g(精确至0.001g)于0.28mm孔径标准筛中,立即手摇,拍击标准筛至试样不再漏下为止,称取筛余物质量。
4.2.2.4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X=(M-M1)/M×100%
式中:M——称取试样质量,g
M1——筛余物质量,g
4.2.2.5精密度:两次平均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5%,取其算数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4.2.3干燥失重
按GB/T5009.3进行测定。
4.2.4灰份
按GB/T5009.4进行测定。
4.2.5 pH值
4.2.5.1试验仪器
NGJ-2型搅拌器
pHS-酸度计
4.2.5.2 操作步骤
称取试样2.5g(精确至0.001g)置于装有25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用搅拌器减半至全溶,用酸度计测其pH值(精确至0.1 pH值单位)。
4.3性能试验
4.3.1 1%KCl水溶液粘度
4.3.1.1 仪器
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
NGJ-2型搅拌器
BROOKFILD粘度计,测定误差±5%
测定条件:转子型号:3号转子
转子转速:60rpm/min
测定温度:25℃±1℃
4.3.1.2测定方法
4.3.1.2.1 制备含有1%样品和1%KCl的溶液
a)用洁净、干燥的称量纸准确称取适量等份量的样品和氯化钾(精确至0.001g),混合均匀;
b)称取定量的蒸馏水倒入50ml烧杯中,使样品和氯化钾的浓度均为1%(质量分数);
c)将载物的烧杯置于搅拌器下,开启搅拌器,将混合好的试样慢慢向搅拌叶与杯壁之间的水中加入(搅拌,30分钟);
d)停止搅拌,取出杯子,用搅拌棒或其他类似物上下翻动溶液几下。
4.3.1.2.2测定
将含有1%样品和1%氯化钾的溶液置于100ml高型烧杯中,在上述测定条件下测定并读出表盘示数,乘以系数即是该溶液的粘度。
4.3.2 1ppb溶液粘度
4.3.2.1 仪器
NGJ-2型搅拌器
ZNN-D6六速旋转粘度计 0.2#弹簧
分析天平:精确到0.1mg
4.3.2.2 在搅拌杯中加入350±2mlNaCl溶液,放在搅拌器三开始搅拌,加入三赞胶1.00±0.1g,搅拌25±5分钟,将溶液倒入容器中密封,在24±2℃静止存放16小时,24±2℃条件下测试600rpm、300rpm、200rpm、100rpm、6rpm、3rpm的读数。
5.1抽样
取样按GB/T6678-1986中7.6条的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按GB/T6679-
1986中2条的规定,每袋抽取50g样品,充分混匀,以四分法缩分到200g,分别装入两只食品塑料袋中。
申请人对依据本专利记载的方法生产的产品按照上述标准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本发明所取得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在于:
本发明实现了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生产成本由原来的12000元/吨降低为11328元/吨,降低了5.6%,实现了工业废物再利用,解决了因废葡萄糖母液的废弃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的问题,同时实现所生产的产品与传统方法制取的产品有同等性能,具有低浓度的高粘度,对温度的稳定性及与其它胶质的兼容性等特点,产品广泛地被用作在石油、食品、医药等行业,是特色、用途较为广泛的微生物多糖。另外,它还具有工艺简单、易实现、制造成本低廉、技术的进步方向更适应国家的产业政策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记载的内容为准,任何依据本说明书所作出的等效技术手段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接入含有碳源和必要的氮源以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废葡萄糖母液的预处理:使用浓度2万ppm的臭氧将稀释5倍的葡萄糖母液处理20分钟,然后加入占物料质量0.003%、质量百分比为2.5%的双氧水进行脱色处理;
B、菌种的扩大培养;
C、将步骤B中扩培后的菌种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4% 蛋白胨0.18%
大豆粉0.2% 磷酸二氢钾0.15%
消泡剂0.03% FeSO4 10ppm
余量为水;
发酵条件为:
10小时内:温度27℃、压力0.04MPa、pH值3,通风量0.2vvm;
10-20小时:温度27℃、压力0.04 MPa、pH值3、通风量0.3vvm;
20-30小时:温度27℃、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30-40小时:温度27℃、压力0.04 MPa、pH值3、通风量0.4vvm ;
40-60小时:温度27℃、压力0.04 MPa、通风量0.5vvm,4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60-7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6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70-80小时:温度27℃、压力0.04MPa、pH值3、通风量0.4vvm ;
80-90小时:温度27℃、压力0.04MPa、通风量0.5vvm;
90-11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
因实际生产中废葡萄糖母液中糖浓度不稳定,在使用时需测定其含有的糖的实际浓度,根据工艺要求的浓度计算并配制后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从而保证发酵培养基中糖浓度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各工艺步骤的具体工艺条件是:
步骤C中所述的消泡剂选用聚醚消泡剂。
根据微生物生产的一般方法要求,从原始菌种到生产菌种需要经过扩大培养,因现有技术中已公开了扩大培养的方法,本实施例中步骤B——扩大培养包括三级扩大培养,即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
所述的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的工艺步骤是:
挑取2平方厘米试管斜面中的原菌接入灭菌后的摇瓶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制成摇瓶种子;培养温度为27℃,转速为180转/分钟,培养周期为48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0.8% 酵母膏0.5%
蛋白胨0.2% 牛骨蛋白胨0.1%
牛肉膏0.1% NaCl 0.05%
余量为水。
摇瓶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蒸汽压力0.1Mpa、温度121℃、时间30分钟。
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摇瓶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0.2%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7℃、培养周期为26小时;
一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 1% 大豆蛋白肽 0.3%
NaCl 0.1% 聚醚消泡剂0.05% FeSO410-20ppm
余量为水。
一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1℃、蒸汽压力0.1Mpa、时间25分钟。
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一级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二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7℃,培养周期为15小时;
二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 大豆蛋白肽0.4%
NaCl 0.1% 聚醚消泡剂0.05% FeSO410-20ppm
余量为水。
二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1℃,压力0.1MPa,时间25分钟。
优选的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的条件为:波长为550nm条件下、OD值大于3.8时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
实施例2
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接入含有碳源和必要的氮源以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废葡萄糖母液的预处理:使用浓度3万ppm的臭氧将稀释10倍的葡萄糖母液处理30分钟,然后加入占物料质量0.005%、质量百分比为2.5%的双氧水进行脱色处理;
B、菌种的扩大培养;
C、将步骤B中扩培后的菌种按照质量百分比为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6% 蛋白胨0.25%
大豆粉0.4% 磷酸二氢钾0.3%
消泡剂0.1% FeSO4 15ppm
余量为水;
发酵条件为:
10小时内:温度31℃、压力0.06MPa、pH值5,通风量0.3vvm;
10-20小时:温度31℃、压力0.06 MPa、pH值5、通风量0.4vvm;
20-30小时:温度30℃、压力0.06 MPa、pH值5,通风量0.5vvm;
30-40小时:温度31℃、压力0.06 MPa、pH值5、通风量0.5vvm ;
40-60小时:温度31℃、压力0.06 MPa、通风量0.6vvm,4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60-7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6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70-80小时:温度31℃、压力0.06MPa、pH值5、通风量0.5vvm ;
80-90小时:温度31℃、压力0.06 MPa、通风量0.6vvm;
90-11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
因实际生产中废葡萄糖母液中糖浓度不稳定,在使用时需测定其含有的糖的实际浓度,根据工艺要求的浓度计算并配制后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从而保证发酵培养基中糖浓度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各工艺步骤的具体工艺条件是:
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的工艺步骤是:
挑取2平方厘米试管斜面中的原菌接入灭菌后的摇瓶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制成摇瓶种子;培养温度为32℃,转速为230转/分钟,培养周期为72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5% 酵母膏0.15%
蛋白胨0.3% 牛骨蛋白胨0.2%
牛肉膏0.19% NaCl 0.1%
余量为水。
摇瓶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蒸汽压力0.12Mpa、温度125℃、时间35分钟。
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摇瓶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0.5%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32℃、培养周期为48小时;
一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5% 大豆蛋白肽 0.5%
NaCl 0.2% 聚醚消泡剂0.1% FeSO420ppm
余量为水。
一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5℃、蒸汽压力0.14Mpa、时间30分钟。
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一级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10%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二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32℃,培养周期为18小时;
二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5% 大豆蛋白肽0.6%
NaCl 0.2% 聚醚消泡剂0.1% FeSO4 20ppm
余量为水。
二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5℃,压力0.14MPa,时间30分钟。
优选的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的条件为:波长为550nm条件下、OD值大于3.8时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
其余内容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接入含有碳源和必要的氮源以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废葡萄糖母液的预处理:使用浓度2.5万ppm的臭氧将稀释8的葡萄糖母液处理25,然后加入占物料质量0.004、质量百分比为2.5%的双氧水进行脱色处理;
B、菌种的扩大培养;
C、将步骤B中扩培后的菌种按照质量百分比为7%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5 蛋白胨0.2%
大豆粉0.3% 磷酸二氢钾0.2%
消泡剂0.07% FeSO4 12ppm
余量为水;
发酵条件为:
10小时内:温度28℃、压力0.05MPa、pH值4,通风量0.25vvm;
10-20小时:温度29℃、压力0.05 MPa、pH值5、通风量0.35vvm;
20-30小时:温度29℃、压力0.05 MPa、pH值4,通风量0.45vvm;
30-40小时:温度29℃、压力0.05 MPa、pH值4、通风量0.45vvm ;
40-60小时:温度29℃、压力0.05 MPa、通风量0.55vvm,4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60-7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6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以便于快速稳定合成微生物多糖——三赞胶;
70-80小时:温度29℃、压力0.05MPa、pH值5、通风量0.45vvm ;
80-90小时:温度30℃、压力0.05 MPa、通风量0.55vvm;
90-11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
因实际生产中废葡萄糖母液中糖浓度不稳定,在使用时需测定其含有的糖的实际浓度,根据工艺要求的浓度计算并配制后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从而保证发酵培养基中糖浓度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各工艺步骤的具体工艺条件是:
步骤C中所述的消泡剂选用聚醚消泡剂。
本实施例中步骤B——扩大培养优选包括三级扩大培养,即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
所述的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的工艺步骤是:
挑取2平方厘米试管斜面中的原菌接入灭菌后的摇瓶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制成摇瓶种子;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转/分钟,培养周期为60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3% 酵母膏0.3%
蛋白胨0.25% 牛骨蛋白胨0.15%
牛肉膏0.16% NaCl 0.08%
余量为水。
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摇瓶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0.3%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30℃、培养周期为40小时;
一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 1.3% 大豆蛋白肽 0.4%
NaCl 0.15% 聚醚消泡剂0.08% FeSO4 15ppm
余量为水。
一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4℃、蒸汽压力0.12Mpa、时间28分钟。
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一级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8%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二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9℃,培养周期为17小时;
二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3% 大豆蛋白肽0.5%
NaCl 0.15% 聚醚消泡剂0.08% FeSO4 15ppm
余量为水。
二级种子培养液灭菌条件为:温度123℃,压力0.12MPa,时间28分钟。
优选的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的条件为:波长为550nm条件下、OD值大于3.8时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
Claims (10)
1.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以鞘氨醇单胞菌CGMCCNo.1650作为生产菌种,接入含有碳源和必要的氮源以及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废葡萄糖母液的预处理:使用浓度2-3万ppm的臭氧将稀释5-10倍的葡萄糖母液处理20-30分钟,然后加入占物料质量0.003-0.005%、质量百分比为2.5%的双氧水进行脱色处理;
B、菌种的扩大培养;
C、将步骤B中扩培后的菌种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所述的发酵培养基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4%-6% 蛋白胨0.18%-0.25%
大豆粉0.2%-0.4% 磷酸二氢钾0.15%-0.3%
消泡剂0.03-0.1% FeSO4 10-15ppm
余量为水;
发酵条件为:
10小时内:温度27-31℃、压力0.04-0.06MPa、pH值3-5,通风量0.2-0.3vvm;
10-2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3-0.4vvm;
20-30小时:温度27-30℃、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30-4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 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
40-6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 MPa、通风量0.5-0.6vvm,4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
60-7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65小时补入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控制菌种代谢过程中基质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
70-8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MPa、pH值3-5、通风量0.4-0.5vvm ;
80-90小时:温度27-31℃、压力0.04-0.06MPa、通风量0.5-0.6vvm;
90-110小时:温度32℃、压力0.04MPa、pH值7.3、通风量0.55vv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消泡剂选用聚醚消泡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中包括三级扩大培养,即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将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斜面菌种制成摇瓶种子的工艺步骤是:
挑取2平方厘米试管斜面中的原菌接入灭菌后的摇瓶种子培养液中,进行振荡培养制成摇瓶种子;培养温度为27-32℃,转速为180-230转/分钟,培养周期为48-72小时;
摇瓶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0.8%-1.5% 酵母膏0.15%-0.5%
蛋白胨0.2%-0.3% 牛骨蛋白胨0.1%-0.2%
牛肉膏0.1%-0.19% NaCl 0.05%-0.1%
余量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摇瓶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蒸汽压力0.1-0.12Mpa、温度121-125℃、时间30-35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摇瓶种子制成一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摇瓶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0.2%-0.5%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一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7-32℃、培养周期为26-48小时;
一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 1%-1.5% 大豆蛋白肽 0.3%-0.5%
NaCl 0.1%-0.2% 聚醚消泡剂0.05%-0.1% FeSO410-20ppm
余量为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1-125℃、蒸汽压力0.1-0.14Mpa、时间25-3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一级种子制成二级种子的工艺步骤是:将一级种子按照质量百分比为5%-10%的接种量接入灭菌后的二级种子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7-32℃,培养周期为15-18小时;
二级种子培养液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经预处理后的废葡萄糖母液1%-1.5% 大豆蛋白肽0.4%-0.6%
NaCl 0.1%-0.2% 聚醚消泡剂0.05-0.1% FeSO410-20ppm
余量为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种子培养液的灭菌条件为:温度121-125℃,压力0.1-0.14MPa,时间25-30分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波长为550nm条件下、OD值大于3.8时将二级种子接入发酵培养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054488A CN102154154B (zh) | 2010-12-27 | 2010-12-27 |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054488A CN102154154B (zh) | 2010-12-27 | 2010-12-27 |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4154A true CN102154154A (zh) | 2011-08-17 |
CN102154154B CN102154154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4435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054488A Active CN102154154B (zh) | 2010-12-27 | 2010-12-27 |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54154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7887A (zh) * | 2012-04-26 | 2012-09-12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消毒方法 |
CN102924167A (zh) * | 2012-11-02 | 2013-02-13 | 黑龙江省麒麟工贸公司 | 一种利用葡萄糖母液制备生物肥发酵剂的方法 |
CN102952834A (zh) * | 2012-10-31 | 2013-03-06 |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 | 利用胶质类芽孢杆菌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CN110079569A (zh) * | 2019-04-29 | 2019-08-02 | 河北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以鞘氨醇单胞菌为菌种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5326A (zh) * | 2006-09-26 | 2007-07-11 | 张国沛 | 一种鞘氨醇单胞菌以及采用该菌种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方法 |
CN101240306A (zh) * | 2008-03-25 | 2008-08-13 | 张禹 | 利用废糖蜜或废葡萄糖母液为原料生产温轮胶的方法 |
-
2010
- 2010-12-27 CN CN2010106054488A patent/CN1021541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95326A (zh) * | 2006-09-26 | 2007-07-11 | 张国沛 | 一种鞘氨醇单胞菌以及采用该菌种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方法 |
CN101240306A (zh) * | 2008-03-25 | 2008-08-13 | 张禹 | 利用废糖蜜或废葡萄糖母液为原料生产温轮胶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食品与发酵工艺》 20060131 刘晗等 产黄原胶酶菌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33-36 1-10 第32卷, 第1期 2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57887A (zh) * | 2012-04-26 | 2012-09-12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无土栽培营养液的消毒方法 |
CN102952834A (zh) * | 2012-10-31 | 2013-03-06 |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 | 利用胶质类芽孢杆菌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CN102952834B (zh) * | 2012-10-31 | 2014-01-15 | 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 | 利用胶质类芽孢杆菌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CN102924167A (zh) * | 2012-11-02 | 2013-02-13 | 黑龙江省麒麟工贸公司 | 一种利用葡萄糖母液制备生物肥发酵剂的方法 |
CN110079569A (zh) * | 2019-04-29 | 2019-08-02 | 河北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以鞘氨醇单胞菌为菌种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方法 |
CN110079569B (zh) * | 2019-04-29 | 2023-02-28 | 河北鑫合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以鞘氨醇单胞菌为菌种生产微生物多糖-三赞胶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54154B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89765B (zh) | 制备鼠李糖脂发酵液的方法 | |
CN102154154B (zh) |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生产微生物多糖发酵液的方法 | |
CN107435036B (zh) | 一种鞘氨醇单胞菌以及在制备结冷胶中的应用 | |
CN104293706A (zh) | 泡菜生产用微生物菌剂 | |
CN104312941A (zh) | 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 | |
CN101993841B (zh) | 一种黄单胞菌及用其制备黄原胶的方法 | |
CN110305749A (zh) | 一种利用产酯酵母制作麸曲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1671645A (zh) | 一种制备β-甘露聚糖酶的方法及其专用菌株 | |
CN113583904B (zh) | 胞外多聚物鞘氨醇单胞菌以及在制备高凝胶强度三赞胶中的应用 | |
CN102766615A (zh) | 一种利用芽孢杆菌制备纤维素酶的方法 | |
CN104388332A (zh) | 一种泡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73692A (zh) | 一种泡菜生产用复合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286600B (zh) | 一种利用木薯渣同时发酵生产乙醇和氢气的方法 | |
CN103361278B (zh) | 一种罗氏阿太菌以及采用该菌种生产硬葡聚糖发酵液的方法 | |
CN104293720B (zh) | 一种鞘氨醇单胞菌以及利用其制取定优胶发酵液的方法 | |
CN101240307B (zh) | 利用废葡萄糖母液制备结冷胶的方法 | |
CN104531580B (zh) | 一种高性能文莱胶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3525728B (zh) | 一种应用于微生物肥料的胶质芽孢杆菌深层发酵培养基 | |
CN101586135A (zh) | 一种高产量的结冷胶发酵制备方法 | |
CN105385608A (zh) | 一种香菇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工艺 | |
CN104286415A (zh) | 一种高产谷胱甘肽酿酒酵母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40309B (zh) | 利用废糖蜜或废葡萄糖母液为基础原料生产黄原胶的方法 | |
CN103695392B (zh) | 一种果渣酶及其制备和应用 | |
CN113186055A (zh) | 利用梭状芽孢杆菌提高浓香型白酒丢糟酒质量的方法 | |
CN105543134A (zh) | 一种蔬菜发酵用复合菌剂产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