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50326A - 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50326A
CN102150326A CN2009801353135A CN200980135313A CN102150326A CN 102150326 A CN102150326 A CN 102150326A CN 2009801353135 A CN2009801353135 A CN 2009801353135A CN 200980135313 A CN200980135313 A CN 200980135313A CN 102150326 A CN102150326 A CN 102150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arrier
antenna pattern
frequency band
multi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53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50326B (zh
Inventor
郑钟镐
陈元辉
金炳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e Antenna Corp
A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c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50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50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503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 H01Q9/0421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with a shorting wall or a shorting pin at one end of the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8Radiating ends of two-conductor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s, e.g. of coaxial lines, of microstrip lin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05Patch antenna using one or more coplanar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30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antenna units operating in different wavebands and connected to a common feeder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0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 H01Q5/342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 H01Q5/357Individual or coupled radiating elements, each element being fed in an unspecified way for different propagation modes using a single feed point
    • H01Q5/364Creating multiple current paths
    • H01Q5/371Branching current path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01Q5/378Combination of fed elements with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0407Substantially flat resonant element parallel to ground plane, e.g. patch antenn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公开的天线包括:第一载体;形成于第一载体之上并包括馈电部和辐射部的第一天线图案;第二载体;形成与所述第二载体之上的第二天线图案,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布置为使所述第一天线图案与所述第二天线图案相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天线图案没有与接地和馈电线路连接而是单独地形成于第二载体之上,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一天线图案的馈电部的电磁耦合来接收馈入。公开的天线具有以下优点,即,多频带天线能够使用单一馈电的同时以更小的尺寸实现,能够降低终端产生的频率信号对于人体的影响,最小化手效应或头效应引起的天线的特性变化。

Description

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频带天线,更详细地讲,涉及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背景技术
最近,随着移动通信服务的多媒体化和宽频带化,在终端的有限空间中集成了更多的功能。另外,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小型化的发展,天线设计的难度在加大,从而天线的性能将左右设备整体的性能。
随之,对于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的开发的关心逐渐增多,要求条件也变得苛刻,为了安装天线而提供的空间也逐渐减少。进一步,在成为终端携带便利性和外观上的负担的现有的固定型天线被安装到终端内部的趋势下,现状是内置型天线的需求在急剧增加。但是,内置型天线的使用在用户实际使用的环境中发生手效应(hand effect)和头效应(head effect)问题,从而出现了应考虑该情况来设计内置型天线的问题。
同时,随着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的增加,对于从终端辐射的电磁波的关注和忧虑在增加。与此相关地,国际机构将人体的电磁波吸收率(SAR,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制定为标准,美国FCC在97年之后应用法律对此进行了规定。
即,最近的移动通信终端不仅要以最小的尺寸来实现更多频带的信号,还需要同时考虑手效应/头效应以及对电磁波的影响。
图1是示出现有的用于多频带服务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结构的示图。
参照图1,现有的用于多频带服务的移动通信终端包括第一载体100、第一天线102、第二载体104和第二天线106。第一天线102的图案形成于第一载体100之上,第二天线106的图案形成于第二载体104之上。第一载体100设置于终端的下端部,第二载体104设置于终端的侧部。
第一天线102执行收发已设置的第一频带的信号的功能,第二天线106执行收发已设置的第二频带的信号的功能。当然,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用作多频带天线,所述多频带天线不仅收发一个频带的频率还可以收发两个以上的频带的频率。作为一示例,第一天线102用作收发CDMA和PCS频带的信号的天线,第二天线106用作收发GPS频带的信号的天线。
如图1所示,当构成天线时,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单独设置,所以在终端内部天线所占用的空间只能增加。另外,单独地执行馈电(feeding),因此只能具有复杂的馈电结构。进一步,当使用两个以上的馈电时,必然发生设置于有限的空间中的第一天线与第二天线之间的相互隔离问题,由于设置于终端的侧部的第二天线将接近用户的手或头部,所以存在易受手效应和头效应的影响的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更小的尺寸来实现并且能够使用单一的馈电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现象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终端产生的频率信号对人体的影响并最小化手效应和头效应引起的天线的特性变化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考虑隔离(Isolation)而能够进行设计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
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包括:第一载体;形成于所述第一载体之上,并包括馈电部和辐射部的第一天线图案;第二载体;形成与所述第二载体之上的第二天线图案,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布置为使所述第一天线图案与所述第二天线图案相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天线图案没有与接地和馈电线路连接而是单独地形成于第二载体之上,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一天线图案的馈电部的电磁耦合来接收馈电。
所述第二载体可设置于终端中的设置所述第一载体的部分的对面。
所述第一载体具有预定高度,所述第二载体可插入到所述第一载体的下部。
所述第一天线图案收发预设置的第一频率带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图案通过与第一天线图案的电磁耦合馈电而用作预设置的第二频率带的辐射元件。
所述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设置为对于所述第二频率带的中心波长的大约1/4长度。
当收发所述第一频率带的信号时,所述第二天线图案不对辐射产生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包括:包括馈电部和辐射部的第一天线图案;布置为与第一天线图案相隔预定距离并且不与接地和馈电线路结合而单独形成的第二天线图案,其中,从所述馈电部馈电第一频率带的信号和第二频率带的信号,当馈电所述第二频率带的信号时,所述第二天线通过与馈电部的电磁耦合而接收第二频率带的信号以用作针对第二频率带的信号的辐射体。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利用了耦合现象,所以多频带天线具有使用单一馈电的同时能够以更小的尺寸实现的优点。
另外,根据本发明,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具有能够降低终端产生的频率信号对人体的影响并最小化手效应和头效应引起的天线的特性变化的优点。
同时,根据本发明,利用单一馈电的同时通过电磁耦合来添加另一频带的共振,从而不用考虑天线之间的隔离(Isolation)可以方便地进行天线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用于多频带服务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的结构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天线的上部立体图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馈电的多频带天线的下部立体图的示图;
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带天线中形成于第二载体的第二天线图案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天线的上部立体图的示图;
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中的第二载体的设置状态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的剖面图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手持时的反射损失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的反射损失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天线的优选实施例。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天线的上部立体图的示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馈电的多频带天线的下部立体图的示图,图4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多频带天线中形成于第二载体的第二天线图案的示图。
参照图2至图4,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包括第一载体200、第一天线图案202、第二载体204和第二天线载体206。
第一载体200设置于终端的预定位置,第一载体200上形成有第一天线图案202,第一载体200由介电材料形成。第一天线图案202可利用热熔接、焊接(bonding)、超声波熔接等方式形成于第一载体200之上。图2至图4示出第一载体位于终端下端的情况,但是第一载体的设置位置可根据终端结构而灵活地变化。
形成于第一载体200上的第一天线图案202可以是在824MHz~894MHz的CDMA频带和1.85GHz~1.99GHz的US PCS频带工作的天线图案,但是不限于此。
第一天线图案202可包括馈电部250、接地连接部252、低频带辐射部254和高频带辐射部256。
馈电部250是与馈电线路电性连接的部分,RF信号通过馈电部250施加到天线图案。接地连接部252是与终端内的接地面电性连接的部分。即,虽然图1图示的天线是辐射体在特定点上与接地和馈电点结合的平面反向F天线(PIFA,Planner Inverted-F Antenna)形态的天线,但是形成于第一载体200的天线图案不限于PIFA天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还可形成单极形态的天线等各种形态的天线图案。
图2示出的第一天线图案250是具有低频带辐射部254和高频带辐射部256的收发双重频带(即,第一频带是双重频带)的信号的天线。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低频带辐射部254收发CDMA频带的信号,高频带辐射部256收发US PCS频带的信号。当然,第一天线图案可以是不同于图2示出的收发单一频带的信号的天线。
天线的共振频带与辐射体的长度成比例,因此,低频带辐射体254的长度设置为大于高频带辐射体256的长度。
第二载体204设置于第一载体200附着到终端的位置的背面。即,第二载体204设置为与第一载体200相隔预定距离。
如图4所示,第二载体204上形成第二天线图案206。第二载体204也是由介电材料形成并执行第二天线图案的主体的功能。虽然图2示出基板形态的第二载体204,但是第二载体204的形态可以多样地变化。
第二天线图案206通过电磁耦合从第一天线图案的馈电部接收第二频率信号并作为对于第二频率信号的辐射体而工作。
第二天线图案不与馈电线路和接地连接的同时形成于第二载体204之上。虽然在现有的多频带天线中存在通过与接地连接的寄生图案的耦合来形成多频带的技术,但是在本发明中,第二天线图案不与接地连接而单独地形成于第二载体204之上,并通过第一天线的馈电部接收耦合馈电。
虽然图4示出弯曲线形态的第二天线图案,但是天线图案的形状不限于此,可以形成各种形态的图案。
当收发作为第一天线的共振频带的第一频率信号时,第二天线图案206不会对第一天线的工作或辐射产生影响。即,当收发第一频率信号时,第一天线将工作,但是不会发生馈电部与第二天线之间的电磁耦合,从而第一天线的工作状态与没有第二天线图案时的工作状态相同。
但是,当收发第二频率信号时,发生馈电部与第二天线图案之间的电磁耦合,第二天线图案作为收发第二频带的信号的天线来工作。
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设置为对应于第二频率。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当假设第二频带的中心频率的波长为1时,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可被设置为大约0.25。只是,根据图案的形态,物理长度与电性长度可能会不同,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以0.25为基准稍微发生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二频带可以是GPS频率带,但是不限于此。
对于图1示出的现有的实施例,为了收发三重频带的信号,单独形成GPS天线和CDMA/PCS天线并且单独地形成馈电。但是,依据图2至图4示出的实施例,可以对三重频带的信号形成单一馈电结构的天线,因此具有能够设计无需考虑单独的隔离的多重频带天线的优点。
此外,以耦合的形态形成馈电,因此,相比于直接形成馈电的情况,能够最小化手效应和头效应引起的影响和电磁波引起的影响。
同时,与现有的用于形成多频带的寄生补丁(parasitic patch)不同,单独形成的第二天线图案具有不会对第一频率带产生任何影响并且容易实现对于第二共振频带的调谐的优点。
进一步,对于三重频带的天线以单一结构来实现,因此具有能够使天线的整体尺寸变小的优点。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天线中手持时的反射损失的示图。
图8中,红线是没有手持时的反射损失,蓝线是手持时的反射损失。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天线结构,能够确认,在CDMA频带(824MHz~894MHz),、GPS频带(1.575GHz)和US PCS频带(1.85GHz~1.99MHz)形成合适的共振,以及手持时的GPS频带的频率特性变化微小。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的上部立体图的示图,图6是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中的第二载体的设置状态的示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的剖面图的示图。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可包括第一载体300、第一天线图案302、第二载体304和第二天线图案306。
参照图5至图7,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天线中第一载体与第二载体的位置关系不同。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载体204设置于安装第一载体的位置的背面。但是,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二载体304设置于第一载体300的下部。
如图5至图7所示,第一载体300具有预定的高度,第一载体300的一部分形状呈弧形,下部形成有能够插入第二载体的预定空间。
第二载体304插入到形成于具有所述预定高度的第一载体的下部的空间。
第一天线图案302形成于第一载体之上,第二载体306形成于第二载体304之上。如上述的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天线302和第二天线306可利用热熔接、焊接(bonding)、超声波熔接等方式形成于第一载体300及第二载体304之上。
当如同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布置第一载体300和第二载体304时,第一天线图案302和第二天线图案相隔预定距离而布置,因此可以形成第一天线图案302的馈电部至第二天线的电磁耦合。
第二实施例中的地天线图案302的形态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一天线图案300包括馈电部350、接地连接部352、低频带辐射部354和高频带辐射部356,并作为在第一频率带(例如,CDMA频带和US PCS频带)共振的天线而工作。形成于第二载体304之上的第二天线图案306没有与接地和馈电线路电性连接,独立地形成到第二载体304之上。如前述的,第一天线图案302和第二天线图案306的形状可多样地变化。
在图5至图7的结构中,第一天线图案和第二天线图案布置为相隔预定距离,第二天线图案作为在第二频率带的耦合元件而工作。
当收发对于第一频带的信号时,第一天线图案302与第二天线图案304之间不会发生耦合,这是由于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不会对于第一频率带形成共振。第一天线图案收发对于第一频率带的信号。当收发对于第二频率带的信号时,发生从第一天线图案302的馈电部至第二天线图案306的耦合现象,第二天线图案304作为收发第二频率带的信号的天线而工作。
如上所述,为了在第二频率带形成辐射,第二天线图案306的整体长度可被设置为0.25,根据图案的形态,物理长度和电性长度会不同,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以0.25为基准稍微发生变化。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利用耦合的多频带天线中手持时的反射损失的示图。参照图9,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中,能够确认在CDMA频带(824MHz~894MHz),GPS频带(1.575GHz)和US PCS频带(1.85GHz~1.99MHz)形成合适的共振。
虽然,以上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领域的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可以修改和变化本发明。

Claims (12)

1.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载体;
形成于第一载体之上并包括馈电部和辐射部的第一天线图案;
第二载体;
形成与所述第二载体之上的第二天线图案,
其中,所述第一载体和第二载体布置为使所述第一天线图案与所述第二天线图案相隔预定距离,所述第二天线图案没有与接地和馈电线路连接而是单独地形成于第二载体之上,从而通过与所述第一天线图案的馈电部的电磁耦合来接收馈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设置于在终端中设置所述第一载体的部分的对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具有预定高度,所述第二载体插入到所述第一载体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图案收发预设置的第一频率带的信号,所述第二天线图案通过与第一天线图案的电磁耦合馈电而在预设置的第二频率带作为辐射元件而工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二频率带的中心波长的大约1/4长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收发所述第一频率带的信号时,所述第二天线图案对辐射不产生影响。
7.一种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包括馈电部和辐射部的第一天线图案;
布置为与第一天线图案相隔预定距离并且不与接地和馈电线路结合而单独形成的第二天线图案,
其中,从所述馈电部馈电第一频率带的信号和第二频率带的信号,当馈电所述第二频率带的信号时,所述第二天线通过与馈电部的电磁耦合而接收第二频率带的信号以作为针对第二频率带的信号的辐射体而工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二天线图案的长度被设置为所述第二频率带的中心波长的大约1/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所述第一天线图案的第一载体和形成所述第二天线图案的第二载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其特征在于,当收发所述第一频率带的信号时,所述第二天线图案对辐射不产生影响。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载体设置于在终端中设置所述第一载体的位置的对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内置型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载体具有预定高度,所述第二载体插入到所述第一载体的下部。
CN2009801353135A 2008-09-10 2009-09-10 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0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89502 2008-09-10
KR1020080089502A KR20100030522A (ko) 2008-09-10 2008-09-10 전자기적 커플링을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PCT/KR2009/005143 WO2010030128A2 (ko) 2008-09-10 2009-09-10 전자기적 커플링을 이용한 다중 대역 안테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50326A true CN102150326A (zh) 2011-08-10
CN102150326B CN102150326B (zh) 2013-12-25

Family

ID=4200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531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50326B (zh) 2008-09-10 2009-09-10 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163937A1 (zh)
KR (1) KR20100030522A (zh)
CN (1) CN102150326B (zh)
WO (1) WO2010030128A2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0295A (zh) * 2011-10-12 2012-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sar峰值的无线终端及其降低sar峰值的方法
CN102856639A (zh) * 2012-09-04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天线、天线接收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22647A (zh) * 2012-12-24 2013-04-03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天线组合
CN103682609A (zh) * 2013-11-29 2014-03-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宽带单极子手机天线
CN10424187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设置有该天线的通信设备
CN107636895A (zh) * 2015-05-08 2018-01-26 泰科电子连接荷兰公司 具有减小的辐射图案之间的干扰的天线系统和天线模块
CN109742523A (zh) * 2019-01-07 2019-05-1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CN109935959A (zh) * 2017-12-18 2019-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玻璃后壳
CN111864370A (zh) * 2020-08-07 2020-10-30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02650B1 (ko) 2010-04-28 2012-01-04 서울과학기술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아이솔레이션 향상을 위한 mimo 안테나
KR101726226B1 (ko) * 2010-10-11 2017-04-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US9203144B2 (en) 2012-12-06 2015-12-0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Reconfigurable multiband antenna decoupling networks
TWI514678B (zh) * 2013-01-29 2015-12-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無線通訊裝置的雙頻天線
WO2016042516A1 (en) 2014-09-18 2016-03-24 Arad Measuring Technologies Ltd. Utility meter having a meter register utilizing a multiple resonance antenna
KR20160062404A (ko) 2014-11-25 2016-06-02 스카이크로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중대역 안테나 구조물
US10109914B2 (en) * 2015-03-27 2018-10-23 Intel IP Corporation Antenna system
KR102244602B1 (ko) * 2015-03-31 2021-04-26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모바일 단말기
KR102364413B1 (ko) 2015-05-27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170011340A (ko) * 2015-07-22 201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엑스선 디텍터 및 엑스선 촬영장치
KR101664440B1 (ko) * 2015-07-22 2016-10-10 주식회사 아모텍 Lte용 광대역 안테나 모듈
WO2017073020A1 (ja) * 2015-10-30 2017-05-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KR102513290B1 (ko) * 2016-07-11 2023-03-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956841B1 (ko) * 2017-12-22 2019-03-13 주식회사 한화 소형 내장형 안테나
CN109742511B (zh) * 2018-12-14 2021-01-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及其天线结构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22046A (ko) * 2005-05-25 2006-11-30 (주)엠알더블유 커뮤니케이션스 휴대 단말기용 내장형 안테나
JP2008160314A (ja) * 2006-12-21 2008-07-10 Fujitsu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34029A (ja) * 1998-10-23 2000-05-12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通信装置
JP3658639B2 (ja) * 2000-04-11 2005-06-08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表面実装型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のアンテナを備えた無線機
US7053841B2 (en) * 2003-07-31 2006-05-30 Motorola, Inc. Parasitic element and PIFA antenna structure
GB2409582B (en) * 2003-12-24 2007-04-18 Nokia Corp Antenna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122046A (ko) * 2005-05-25 2006-11-30 (주)엠알더블유 커뮤니케이션스 휴대 단말기용 내장형 안테나
JP2008160314A (ja) * 2006-12-21 2008-07-10 Fujitsu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1730B2 (en) 2011-10-12 2016-05-03 Zte Corporation Wireless terminal with reduced SAR peak value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SAR peak value by using the wireless terminal
CN102510295A (zh) * 2011-10-12 2012-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sar峰值的无线终端及其降低sar峰值的方法
CN102510295B (zh) * 2011-10-12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降低sar峰值的无线终端及其降低sar峰值的方法
CN102856639A (zh) * 2012-09-04 2013-0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天线、天线接收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22647A (zh) * 2012-12-24 2013-04-03 瑞声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天线组合
CN104241873A (zh) * 2013-06-17 2014-12-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设置有该天线的通信设备
CN103682609A (zh) * 2013-11-29 2014-03-26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宽带单极子手机天线
CN103682609B (zh) * 2013-11-29 2016-04-20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宽带单极子手机天线
CN107636895A (zh) * 2015-05-08 2018-01-26 泰科电子连接荷兰公司 具有减小的辐射图案之间的干扰的天线系统和天线模块
CN109935959A (zh) * 2017-12-18 2019-06-2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设备及其玻璃后壳
CN109742523A (zh) * 2019-01-07 2019-05-10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CN109742523B (zh) * 2019-01-07 2021-07-23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
CN111864370A (zh) * 2020-08-07 2020-10-30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CN111864370B (zh) * 2020-08-07 2023-08-04 常州柯特瓦电子有限公司 天线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30522A (ko) 2010-03-18
WO2010030128A3 (ko) 2010-06-24
WO2010030128A2 (ko) 2010-03-18
US20110163937A1 (en) 2011-07-07
CN102150326B (zh) 2013-1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50326B (zh) 利用电磁耦合的多频带天线
US8786499B2 (en) Multiband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s
KR100814432B1 (ko) Sar이 감소된 이중대역 역 f안테나
US8552919B2 (en) Antenna module
WO2012153282A1 (en) Antenna assembly and mobile terminal
EP2610967B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in
US20110128190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with a split multi-band antenna having a single rf feed node
JP4649634B2 (ja) マルチバンドモノポールアンテナ
KR20100113861A (ko) 방사체 종단이 단락된 커플링 매칭을 이용한 광대역 안테나
CN101765944B (zh) 双频天线
JP6193612B2 (ja) アンテ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808586A (en) Side-by-side coil-fed antenna for a portable radio
US7791545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206259488U (zh) 一种lte、wifi和bd/gps/glonass组合天线
CN102544769B (zh) 多型态无线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天线整合装置
KR101129976B1 (ko) 급전 패치가 기판상에 결합된 광대역 임피던스 매칭을 지원하는 내장형 안테나
US20110206097A1 (en) Terminals and antenna systems with a primary radiator line capacitively excited by a secondary radiator line
EP2495807A1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02394350A (zh) 折叠偶极天线
KR20090126001A (ko) 휴대용 단말기 내장형 안테나
TWM306397U (en) Built-in multiple frequency antenna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
KR101416931B1 (ko) 동작선로 mimo 안테나
KR101438151B1 (ko) 모바일 단말용 광대역 안테나
KR101130024B1 (ko) 광대역 임피던스 매칭을 지원하는 내장형 안테나
KR101060504B1 (ko) 내장형 안테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