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778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778A
CN102148778A CN2011100343169A CN201110034316A CN102148778A CN 102148778 A CN102148778 A CN 102148778A CN 2011100343169 A CN2011100343169 A CN 2011100343169A CN 201110034316 A CN201110034316 A CN 201110034316A CN 102148778 A CN102148778 A CN 1021487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dio base
station apparatus
reference signal
prior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43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778B (zh
Inventor
大渡裕介
阿那须·本杰博
奥村幸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7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2Distributed allocation, i.e. involving a plurality of allocating devices, each making partial allocation
    • H04L5/0035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cooperative multipoint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73Allocation arrangements that take into account other cell interfere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其发送在多根发送天线之间正交的参考信号;以及移动终端装置,其根据从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在相邻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设定优先级,并且根据优先级,在相邻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之间共用的无线资源中,使能够分配给各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数具有侧重。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信道估计用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本申请基于并主张于2010年2月4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0-023094号的优先权。这里以引证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标准化组织3GPP正在针对宽带码分多址(WCDMA)方式、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方式、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方式等研究它们的后继的通信方式,即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Release-8,9)。在Release-8,9LTE(以下称为REL8-LTE,REL9-LTE)中,针对下行链路,规定了将提高频率利用效率的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方式作为无线接入方式。
另外,在REL8-LTE,REL9-LTE中,规定了在发送机与接收机中分别设置多根天线来改善通信质量的无线传输方法(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例如,3GPP TR 25.913[1])。MIMO传输是通过在同一定时以同一频率从各发送天线发送不同的信息来提高传输速度。另外,在REL8-LTE,REL9-LTE中,规定了与最多4根发送天线的无线基站装置对应的信道估计用参考信号的结构。
但是,在LTE中,针对多个无线基站装置的同时信道估计方法仍然是一个问题。现有的参考信号结构不能应对跨越多个无线基站装置的MIMO传输,因此无线基站装置之间没有正交化。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在多个无线基站装置间同时进行信道估计时,由于干扰而导致估计精度劣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使得能够在保持预定的估计精度的同时,进行同时信道估计,并且能够在抑制参考信号用分配无线资源数的增加的同时,增加可进行同时信道估计的无线基站装置数。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该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多根发送天线,发送在所述多根发送天线之间正交的参考信号;以及移动终端装置,其根据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参考信号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参考信号;优先级设定部,其设定与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优先级;分配数确定部,其根据所述优先级,从在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共用的无线资源中确定要分配的所述参考信号的分配无线资源数;以及分配部,其以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正交的方式分配所述分配无线资源数的所述参考信号。
附图说明
图1A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1B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2是无线基站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移动终端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5A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6A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6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7A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7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8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8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9A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9B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0A和图10B是移动终端装置的参考信号预测处理的说明图。
图11是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结构通知处理的说明图。
图12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A和图1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要说明图。而且,图1A和图1B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只是一例,并不限于该结构。只要是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间设定优先级、在无线基站装置间共用的无线资源内使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具有侧重,则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任意结构。
图1A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1具有覆盖小区C#1的无线基站装置eNB#1、覆盖小区C#2的无线基站装置eNB#2、以及覆盖小区C#3的无线基站装置eNB#3。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1-#3彼此相邻,且构成为分别能够通过多根发送天线与小区C内的移动终端装置UE通信。移动终端装置UE具有多根接收天线,接收从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各发送天线发送的参考信号,并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移动终端装置UE利用信道估计结果,与无线基站装置eNB进行数据通信。
但是,在图1B所示的REL8-LTE,REL9-LTE中,规定了与最多4根发送天线的无线基站装置对应的信道估计用参考信号的结构。但是,期望通过增大下行链路的通信容量来增加发送天线数,现有的参考信号结构中,与8根发送天线的无线基站装置不对应,不能进行与8根发送天线相应的信道估计。为了解决该问题,正在研究与最多8根发送天线的无线基站装置对应的参考信号结构,但是为了实现CoMP(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多点协作传输)而建立多个无线基站装置间的同时信道估计方法仍然是一个课题。
例如,在无线基站装置eNB#1-#3的发送天线数为4、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为2时,为了在所有无线基站eNB#1-#3的所有发送天线中对参考信号进行正交化,每个资源块需要24个资源单元(分配无线资源)。此时,在作为无线基站装置eNB#1-#3共用的无线资源,每个资源块的参考信号数被规定为最多16个资源单元的情况下,无法在所有的无线基站装置eNB#1-#3的所有发送天线中对参考信号进行正交化。
因此,在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1-#3之间进行同时信道估计的情况下,由于干扰而导致估计精度劣化。因此,如果不增加无线资源的参考信号分配用的资源单元数,则不能增加可进行同时信道估计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数。
因此,本发明在无线基站装置eNB#1-#3之间设定优先级,与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相比,对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设置更多的无线资源内的参考信号的可分配资源单元数。这样,通过使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具有侧重,使得在无线资源的限制(例如,16个资源单元)内,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1-#3之间的所有发送天线中对参考信号进行正交化。
下面,参照图2和图3,对无线基站装置以及移动终端装置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对无线基站装置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功能框图。
如图2所示,无线基站装置eNB具有调度部101、针对每个用户的无线链路控制部102、MAC复用部103(它们作为上位层),具有编码部104、调制部105、资源映射部106、OFDM发送部107、参考信号生成部108、扩频部109、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112(它们作为物理层)。调度部101根据由移动终端装置UE反馈的每个用户的信道质量信息信号,对用户进行调度。无线链路控制部102设定根据由调度部101通知的调度信息将从上位装置转发的每个用户的数据信号分配到物理层的最佳数据量。
MAC复用部103根据由调度部101通知的MAC信息,对来自针对每个用户的无线链路控制部102的数据信号进行MAC复用。编码部104根据由调度部101通知的编码信息,对MAC复用后的数据信号进行编码。调制部105根据由调度部101通知的调制信息,对编码后的数据信号进行调制。
参考信号生成部108生成信道估计用的参考信号序列。扩频部109在以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码分复用)方式对参考信号进行复用的情况下,对参考信号序列进行码扩频而复用。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选择参考信号结构,通知给调度部101和资源映射部106。在该情况下,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保持与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的优先级信息,根据优先级信息选择参考信号结构。
优先级信息构成为,在与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周期性地变化。即,在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随着时间的经过,轮换无线基站装置eNB的优先顺序。另外,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所选择的参考信号结构表示1个资源块中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和分配模式。通知给调度部101的参考信号结构用于生成表示数据信号的分配无线资源的资源分配信息。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采用了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周期性地轮换优先顺序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根据业务类别或业务量来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轮换优先顺序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经由调度部101从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取得无线基站信息,由无线基站信息取得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eNB的业务类别或业务量。另外,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从调度部101取得调度信息,取得本装置的业务类别或业务量。对于业务类别,按照要求的通信质量从高到低的顺序,将优先级设定为从高到低,对于业务量,按照量从多到少的顺序,将优先级设定为从高到低。
另外,也可以是根据MIMO处理(预编码处理)的类别来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轮换优先顺序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经由调度部101从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取得无线基站信息,由无线基站信息取得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MIMO信息。另外,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从调度部101取得本装置的MIMO信息。MIMO信息表示MIMO处理类别,例如,按照Intra-cell CoMP(小区内CoMP)、MU-MIMO(多用户MIMO)、Closed-Loop SU-MIMO(闭环单用户MIMO)、OPEN-Loop SU-MIMO(开环单用户MIMO)的顺序,将优先级设定为从高到低。
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112生成控制信息信号,并且将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选择的参考信号结构追加到控制信息信号中。并且,控制信息信号与DCI格式对应,被发送给移动终端装置UE而用于下行链路的控制。
资源映射部106根据由调度部101通知的资源分配信息,将调制后的数据信号与MIMO空间复用数(层数)对应地映射到各层中,实施预编码处理,然后,映射到无线资源的资源单元中。另外,资源映射部106根据由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通知的参考信号结构,将参考信号映射到无线资源的资源单元中。并且,资源映射部106将包含参考信号结构的控制信息信号映射到控制信道用的预定资源单元中。OFDM发送部107针对映射后的发送数据进行OFDM发送处理。
接着,参照图3对移动终端装置的功能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的功能框图。
如图3所示,移动终端装置UE具有无线链路控制部202、MAC解复用部203(它们作为上位层),具有信道估计部201、解码部204、解调部205、资源解映射部206、OFDM接收部207、参考信号预测部208、解扩部209、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211、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它们作为物理层)。OFDM接收部207针对从无线基站装置eNB发送的发送数据进行OFDM接收处理。
资源解映射部206从控制信道用的预定资源单元中解映射出包含参考信号结构的控制信息信号,并将该信号通知给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另外,资源解映射部206根据经由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211通知的参考信号结构,对参考信号进行解映射,并通知给解扩部209。并且,资源解映射部206根据经由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通知的资源分配信息,对接收数据信号进行解映射,并通知给解调部205。
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对从资源解映射部206通知的控制信息信号进行解调,取出接收数据信号中的资源分配信息、解调信息、解码信息、参考信号结构。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211根据经由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通知的参考信号结构,将参考信号结构通知给资源解映射部206。在资源解映射部206中,根据参考信号结构对参考信号进行解映射。
解扩部209在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的情况下,对参考信号序列进行解扩。参考信号预测部208利用包含过去的参考信号的子载波,在时间轴方向上预测参考信号。参考信号预测部208的具体内容在后面叙述。信道估计部201根据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计算信道质量信息。信道估计部201在上行链路中将计算出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无线基站装置eNB。
解调部205根据由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通知的解调信息,对数据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部204根据由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通知的解码信息,对解调后的数据信号进行解码。MAC解复用部203对解码后的数据信号进行MAC解复用。无线链路控制部202连接MAC解复用后的数据信号。
并且,上述构成的无线基站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在后述的各实施方式中,无需具有所有功能模块以及部分功能模块的功能。在各实施方式中适当使用即可。
参照图4A和图4B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4A和图4B是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不以CDM方式进行复用,因此不需要无线基站装置的扩频部、移动终端的解扩部。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周期性地设定无线基站装置间的优先顺序。因此,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无需经由调度部从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取得业务类别、业务量、MIMO信息等。
图4A示出每个资源块的参考信号结构(参考信号模式)。在该图中,示出了这样的1个资源块:频域由12个子载波构成,1个子帧由14个符号构成。在该1个资源块中,以发送数据、现有(REL9-LTE以前的终端使用)的导频信号、控制信息信号、参考信号在时域和频域上不重叠的方式进行复用。针对每个发送天线准备了参考信号。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1-#3具有4根发送天线,以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复用)方式对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将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2、将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1,根据优先级使参考信号数具有侧重。即,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为8、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分别为4,共计16个参考信号被复用到16个资源单元中。
例如,在图4A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0、11个符号的各4个资源单元中。另外,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1个符号的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0个符号的4个资源单元中。
这样,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设定优先级,使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具有侧重,将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所有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配置在不同的资源单元中。由此,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参考信号正交,在各无线基站装置eNB中在各发送天线之间参考信号正交。根据该结构,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不会发生干扰,能够确保预定的估计精度,并且能够进行同时信道估计。另外,不必增加参考信号分配用的资源单元数,即可增加能够进行同时信道估计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数。
另外,如图4B所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优先顺序。例如,在时刻T1,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优先级最高,对于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2、#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在从时刻T1起经过a[msec](例如10[msec])后的时刻T2,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优先级最高,对于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在从时刻T2起经过a[msec]后的时刻T3,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优先级最高,对于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2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
这样,通过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优先顺序,能够将移动终端装置UE接收的来自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保持为恒定。另外,无需从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获取业务类别、业务量、MIMO信息等,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中的参考信号结构选择处理变简单。
参照图5A和图5B,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图5A和图5B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FDM复用以外,还进行CDM复用。因此,仅特别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5A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1-eNB#3具有4根发送天线,以FDM和CDM方式对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将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4,将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2,根据优先级使参考信号数具有侧重。即,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为16,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分别为8,共计32个参考信号被复用到16个资源单元中。在该情况下,对于1个资源单元,以CDM的方式复用了2个参考信号。
例如,在图5A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0、11个符号的各8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10、11个符号的各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10、11个符号中的、分别未复用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参考信号的其余4个资源单元中。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设定优先级,使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具有侧重,并且通过CDM复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所有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正交。根据该结构,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不会发生干扰,能够确保预定的估计精度,并且能够进行同时信道估计。另外,不必增加参考信号分配用的资源单元数,即可增加能够进行同时信道估计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数。并且,通过增加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能够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另外,如图5B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的优先顺序。
参照图6A和图6B,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6A和图6B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第三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结构对应于8根发送天线。因此,仅特别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1-#3具有8根发送天线,以FDM方式对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将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2、将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1,根据优先级使参考信号数具有侧重。即,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为16、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分别为8,共计32个参考信号被复用到32个资源单元中。
例如,在图6A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0、11个符号的各4个资源单元中。另外,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5、#6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6、7个符号的各2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7、#8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3、14个符号的各2个资源单元中。
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1个符号的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5、#6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7个符号的2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7、#8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4个符号的2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0个符号的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发送天线#5、#6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6个符号的2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发送天线#7、#8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3个符号的2个资源单元中。
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设定优先级,使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具有侧重,并且新设置了参考信号用的资源单元,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所有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正交。根据该结构,即使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8根发送天线,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扰,能够确保预定的估计精度,并且能够进行同时信道估计。另外,如图6B所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的优先顺序。
参照图7A和图7B,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图7A和图7B是第四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并且,与第三实施方式相比,第四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FDM复用以外,还进行CDM复用。因此,仅特别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7A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3个无线基站装置eNB#1-eNB#3具有8根发送天线,以FDM和CDM方式对参考信号进行复用。在该第四实施方式中,将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4,将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设为2,根据优先级使参考信号数具有侧重。即,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为32,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数分别为16,共计64个参考信号被复用在32个资源单元中。在该情况下,对于1个资源单元,以CDM方式复用了2个参考信号。
例如,在图7A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0、11个符号的各8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5、#6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6、7个符号的各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发送天线#7、#8的参考信号被配置在第13、14个符号的各4个资源单元中。
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10、11个符号的各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5、#6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6、7个符号的各2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7、#8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13、14个符号的各2个资源单元中。
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发送天线#1-#4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10、11个符号中的、分别未复用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参考信号的其余4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5、#6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6、7个符号中的、分别未复用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参考信号的其余2个资源单元中。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发送天线#7、#8的参考信号以CDM方式复用在配置有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的第13、14个符号中的、分别未复用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参考信号的其余2个资源单元中。
这样,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设定优先级,使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具有侧重,并且通过CDM复用使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所有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正交。根据该结构,即使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8根发送天线,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也不会发生干扰,能够确保预定的估计精度,并且能够进行同时信道估计。并且,通过增加每根发送天线的参考信号数,能够提高信道估计精度。另外,如图7B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的优先顺序。
参照图8A和图8B,说明第五实施方式。图8A和图8B是第五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并且,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比,第五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业务类别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之间设定优先顺序。因此,仅特别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是根据业务类别来设定优先顺序。因此,参考模式选择部无需经由调度部从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取得MIMO信息等。另外,在图8A和图8B中,对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4根发送天线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4根发送天线以上。
如图8A所示,在无线基站装置eNB#1中进行流视频的发布处理、在无线基站装置eNB#2中进行语音通话处理、在无线基站装置eNB#3中进行大容量邮件的发送处理。由于流视频的发布处理要求高质量的通信线路,因此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设定为最高优先级。由于语音通话处理的通信容量较少,因此将无线基站装置eNB#2设定为最低优先级。由于大容量邮件的发送处理不总是要求高质量的通信线路,因此将无线基站装置eNB#3被设定为次高优先级。
具体而言,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取得由调度部101通知的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本装置的业务类别。另外,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取得包含在经由调度部101获得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无线基站信息中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业务类别。然后,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根据本装置和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业务类别来设定优先级。
另外,如图8B所示,对于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每个资源块中配置8个参考信号,对于其余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每个资源块中配置4个参考信号。例如,在时刻T1、时刻T2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优先级最高,针对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2、#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在从时刻T2起经过a[msec]后的时刻T3,邮件容量瞬间增加,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优先级变为最高。因此,在时刻T3,针对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2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这样,可进行如下设定:像大容量邮件的发送处理等那样,通过一部分的业务类别满足特定条件来提高优先级。
这样,通过根据业务类别来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优先顺序,能够将移动终端装置UE接收的来自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保持为恒定。另外,与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优先顺序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针对要求高质量通信线路的业务的信道估计精度。
另外,也可以采用不是根据业务类别、而是根据业务量来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切换优先顺序的结构。例如,当无线基站装置eNB覆盖的小区C内移动终端装置UE增加时,提高该无线基站装置eNB的优先顺序。并且,也可以采用根据业务类别和业务量来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切换优先顺序的结构。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例示流视频、大容量邮件、语音信号作为业务类别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根据流视频的种类等设定优先级的结构。
参照图9A和9B,说明第六实施方式。图9A和9B是第六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并且,与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相比,第六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MIMO处理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设定优先顺序。因此,仅特别针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是根据MIMO信息来设定优先顺序。因此,参考模式选择部无需经由调度部从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取得业务类别以及业务量等。另外,在图9A和9B中对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4根发送天线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4根发送天线以上。
如图9A所示,在无线基站装置eNB#1中进行MU-MIMO处理、在无线基站装置eNB#2中进行Open-Loop SU-MIMO处理、在无线基站装置eNB#3中进行Closed-Loop SU-MIMO处理。在该情况下,按照MU-MIMO处理、Closed-LoopSU-MIMO处理、Open-Loop SU-MIMO处理的顺序,要求高精度的信道估计。因此,无线基站装置eNB#1被设定为最高优先级,无线基站装置eNB#3被设定为次高优先级,无线基站装置eNB#2被设定为最低优先级。
具体而言,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取得从调度部101通知的调度信息中包含的本装置的MIMO信息。另外,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取得包含在经由调度部101获得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无线基站信息中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MIMO信息。然后,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根据本装置和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eNB的MIMO信息来设定优先级。
另外,如图9B所示,对于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每个资源块中配置8个参考信号,对于其余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每个资源块中配置4个参考信号。例如,在时刻T1、时刻T2中,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优先级最高,针对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2、#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在从时刻T2起经过a[msec]后的时刻T3,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MIMO处理切换为比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MIMO处理更复杂的处理,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优先级变为最高。因此,在时刻T3,针对1个资源块,将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8,将无线基站装置eNB#1、#2的参考信号分配数设为4。
这样,通过根据MIMO处理来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优先顺序,能够将移动终端装置UE接收的来自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参考信号的质量保持为恒定。另外,与周期性地切换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优先顺序的结构相比,能够提高针对进行复杂的MIMO处理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信道估计精度。
另外,如上所述,对于MIMO处理,按照Intra-cell CoMP、MU-MIMO、Closed-Loop SU-MIMO、OPEN-Loop SU-MIMO的顺序,将优先级设定为从高到低。另外,MIMO处理并不限于这些处理,只要是通过多根天线收发信号的处理,则可以是任意处理。
接着,参照图10A和图10B,说明移动终端装置的参考信号预测处理。图10A和图10B是移动终端装置的参考信号预测处理的说明图。并且,在不进行参考信号预测处理的情况下,在移动终端装置中不需要参考信号预测部。另外,在图10A和图10B中,对各无线基站装置具有4根发送天线的情况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4根发送天线以上。
如图10A、10B所示,对于优先级高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每个资源块中配置8个参考信号,对于其余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每个资源块中配置4个参考信号。例如,在时刻T1,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优先级被设为最高,在时刻T2,无线基站装置eNB#2的优先级被设为最高,在时刻T3,无线基站装置eNB#3的优先级被设为最高。即,移动终端装置UE在时刻T1接收来自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1根发送天线的2个参考信号,在时刻T2、时刻T3接收来自无线基站装置eNB#1的1根发送天线的1个参考信号。
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时刻T2、时刻T3的信道估计精度,参考信号预测部208根据过去接收的参考信号,预测时刻T2、时刻T3中缺少的参考信号。这里,设来自发送天线#1的时刻Tn的第1个参考信号为#n1、第2个参考信号为#n2。参考信号预测部208在时刻T2根据包含过去的参考信号RS#02、#12的子载波的大小,对参考信号RS#22进行线性预测。另外,参考信号预测部208在时刻T3根据包含过去的参考信号RS#11、#21的子载波的大小,对参考信号RS#31进行线性预测。这样,通过参考信号预测部208对参考信号进行的线性预测,提高了针对优先级低的无线基站装置eNB的信道估计精度。
接着,参照图11,说明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结构通知处理。图11是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结构通知处理的说明图。并且,在不进行参考信号结构通知处理的情况下,无线基站装置的控制信息信号生成部无需将参考信号结构追加到控制信息信号中。
如图11所示,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1-#3是同步的,共享参考信号结构。并且,各无线基站装置eNB#1-#3通过信令将本装置的参考信号数和分配模式作为参考信号结构通知给移动终端装置UE。通过该结构,使移动终端装置UE识别作为参考信号发送源的无线基站装置eNB和发送天线。并且,也可以使用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BCH(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等控制信道来通知参考信号结构。另外,也可以采用将参考信号结构填入DCI格式中的方式来进行通知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2,说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流程。图12是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处理的时序图。并且,在图12中,为了便于说明,设为由无线基站装置向移动终端装置通知参考信号结构。
如图12所示,在各无线基站装置eNB#1-#3的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111中,根据优先级选择参考信号结构(步骤S01)。此时,各无线基站装置eNB#1-#3同步,在各无线基站装置eNB#1-#3间共享参考信号结构。接着,从各无线基站装置eNB#1-#3通过信令向移动终端装置UE通知包含参考信号结构、资源分配信息等的控制信息信号(步骤S02)。
接着,在移动终端装置UE的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中,从控制信息信号中取出参考信号结构、资源分配信息等(步骤S03)。接着,从各无线基站装置eNB#1-#3向移动终端装置UE发送包含参考信号以及数据信号的OFDM信号(步骤S04)。接着,移动终端装置UE的资源解映射部206根据由控制信息信号解调部212通知的参考信号结构和资源分配信息,从OFDM信号中解映射出参考信号以及数据信号(步骤S05)。数据信号经由解调部205、解码部204、MAC解复用部203被发送到无线链路控制部202,在无线链路控制部202中被连接起来。
接着,在移动终端装置UE的信道估计部201中,根据从资源解映射部206通知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计算信道质量信息(步骤S06)。接着,移动终端装置UE通过上行链路将信道估计部201算出的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无线基站装置eNB#1-#3(步骤S07)。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设定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将在这些无线基站装置eNB之间共用的参考信号用无线资源分配给各无线基站装置eNB。因此,能够使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参考信号分配数的合计在无线基站装置eNB间共用的无线资源的限制内,实现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间的正交化。因此,在移动终端装置UE中,能够抑制干扰,并且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间进行同时信道估计。另外,使分配数在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eNB间共用的无线资源的限制内具有侧重,由此能够抑制分配数的增加,并且能够增加可进行同时信道估计的无线基站装置eNB数。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说明了覆盖区相邻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但并不限于该结构。相邻的无线基站装置只要是移动终端装置可进行信道估计的范围内的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从各无线基站装置分别向移动终端装置通知本装置的参考信号结构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从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中的任一个向移动终端装置通知本装置和其他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结构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参考信号预测部根据过去接收到的2个参考信号对缺少的参考信号进行线性预测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参考信号预测部只要根据过去的多个参考信号预测缺少的参考信号即可,例如也可以使用3个以上的参考信号进行预测。另外,采用了参考信号预测部利用线性预测来对缺少的参考信号进行预测的结构,但只要能够预测缺少的参考信号,则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预测,例如,可以以统计方式进行预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无线基站装置采用了参考信号模式选择部确定优先级的设定和参考信号的分配数(参考信号结构的选择)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在无线基站装置中也可以采用调度部确定优先级的设定和参考信号的分配数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优先级为第2、第3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的分配数相同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采用第2、第3优先级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的分配数不同的结构。也可以是优先级最高的无线基站装置与优先级次高的无线基站装置的参考信号分配数相同。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3个无线基站装置彼此相邻的结构,但并不限于该结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只要是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彼此相邻的结构即可。
另外,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限于该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仅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来示出,而是通过权利要求的范围示出,其旨在涵盖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
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该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多根发送天线,发送在所述多根发送天线之间正交的参考信号;以及
移动终端装置,其根据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具有:
参考信号生成部,其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优先级设定部,其设定与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优先级;
分配数确定部,其根据所述优先级,从在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共用的无线资源中确定要分配的所述参考信号的分配无线资源数;以及
分配部,其以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正交的方式分配所述分配无线资源数的所述参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先级设定部周期性地在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之间变更所述优先级而进行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优先级设定部根据业务类别或业务量来设定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所述优先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具有使用所述多个发送天线进行预编码处理的预编码部,
所述优先级设定部根据所述预编码处理的种类,设定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间的所述优先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具有使用过去的参考信号来预测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预测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向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发送参考信号结构,该参考信号结构包含由所述分配数确定部确定的所述参考信号的分配无线资源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将所述参考信号分配到不同的分配无线资源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能够使用扩频码将多个参考信号分配到同一分配无线资源中。
9.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基站装置具有:
多根发送天线;
参考信号生成部,其生成在所述多根发送天线间正交的参考信号;
优先级设定部,其设定与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优先级;
分配数确定部,其根据所述优先级,从在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共用的无线资源中确定要分配的所述参考信号的分配无线资源数;
分配部,其以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正交的方式分配所述分配无线资源数的所述参考信号;以及
发送部,其使用所述多根发送天线,向所述移动终端装置发送所述参考信号,
该无线基站装置使所述移动终端装置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控制方法,该无线通信系统具有:多个无线基站装置,该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具有多根发送天线,发送在所述多根发送天线之间正交的参考信号;以及移动终端装置,其根据从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发送的所述参考信号,进行信道估计,该通信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多个无线基站装置执行的以下步骤:
生成所述参考信号;
设定与相邻的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优先级,从在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之间共用的无线资源中确定要分配的所述参考信号的分配无线资源数;以及
以与所述其他无线基站装置正交的方式分配所述分配无线资源数的所述参考信号。
CN201110034316.9A 2010-02-04 2011-02-0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8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3094 2010-02-04
JP2010023094A JP5081257B2 (ja) 2010-02-04 2010-02-04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778A true CN102148778A (zh) 2011-08-10
CN102148778B CN102148778B (zh) 2015-05-27

Family

ID=4356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431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8778B (zh) 2010-02-04 2011-02-01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31089B2 (zh)
EP (1) EP2355428B1 (zh)
JP (1) JP5081257B2 (zh)
CN (1) CN102148778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6639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估计装置和接收机
CN103918297A (zh) * 2011-11-07 2014-07-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31234A (zh) * 2011-11-24 2014-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6061573A (zh) * 2014-01-23 2016-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网络节点
CN107079331A (zh) * 2014-09-11 2017-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电子装置的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93035A (zh) * 2015-11-27 2018-07-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58686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38793A4 (en) * 2004-04-16 2011-09-07 Kawasumi Lab Inc STENT DEVICE AND FIXED CHIP
EP2524448B1 (en) * 2010-01-11 2020-03-11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transmission mod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9380597B2 (en) * 2011-08-25 2016-06-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band processing
JPWO2013129146A1 (ja) 2012-03-02 2015-07-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チャネル推定方法および受信機
US9282467B2 (en) 2012-11-29 2016-03-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ilot sequence desig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136432B2 (en) * 2015-04-10 2018-11-20 Sony Corporatio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8974A1 (en) * 2003-09-01 2005-03-03 Mi-Jung K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andover neighbor list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80077A (zh) * 2005-11-29 2007-06-13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非正交干扰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1132631A (zh) * 2006-06-21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用户服务质量分配系统资源的方法及基站
US20100015987A1 (en) * 2007-03-30 2010-01-21 Fujitsu Limite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adio St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74161B1 (en) * 1998-04-24 2002-07-17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Channel allocation in cellular telephony
US6452917B1 (en) * 1999-04-08 2002-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a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2141858A (ja) * 2000-10-31 2002-05-17 Toshiba Corp 移動無線端末及びその移動速度検出方法
US7433683B2 (en) * 2000-12-28 2008-10-07 Northstar Acquisitions, Llc System for fast macrodiversity switching in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US20070211757A1 (en) * 2006-03-07 2007-09-13 Ozgur Oyman OFDMA resource allocation in multi-hop wireless mesh networks
CN101479951B (zh) * 2006-04-27 2013-10-30 德克萨斯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JP4668842B2 (ja) * 2006-05-26 2011-04-13 ソフトバンクBb株式会社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無線伝送方法
WO2008089595A1 (en) * 2007-01-19 2008-07-31 Thomson Licensing Time domain interpo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estimation
KR101350134B1 (ko) * 2007-04-26 2014-01-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기준신호 전송 방법
US8213943B2 (en) * 2007-05-02 2012-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rained hopping of DL reference signals
US9544776B2 (en) * 2008-03-25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edicated reference signals
JP2010023094A (ja) 2008-07-22 2010-02-04 Metal Eng Kk 鋳枠内壁清掃スクレーパ装置
US8121090B1 (en) * 2008-07-29 2012-02-21 Clearwire Ip Holdings Llc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initiated hand-off based on wireless base station priority
US8542640B2 (en) * 2008-08-28 2013-09-24 Ntt Docomo, Inc. Inter-cell approach to operating wireless beam-forming and user selection/scheduling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s based on limited signaling between patterns of subsets of cells
KR101459155B1 (ko) * 2008-09-30 2014-1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력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기준신호의 전송방법 및 무선자원의 할당방법
CN103873116A (zh) * 2008-11-03 2014-06-18 北电网络有限公司 用于多点协作发送与接收的无线通信集群的方法和系统
US20100189038A1 (en) * 2009-01-23 2010-07-29 Runhua Ch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mapping data symbols and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s
KR101571729B1 (ko) * 2009-01-30 2015-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CoMP 집합 단위 핸드오프 수행 방법
US9094167B2 (en) * 2009-02-02 2015-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and multi-cell MIMO transmissions
US8867493B2 (en) * 2009-02-02 2014-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heduling algorithms for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based on resource quality indication
KR101691824B1 (ko) * 2009-03-04 201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CoMP 세트 설정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0125635A1 (ja) * 2009-04-27 2010-11-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統合基地局および端末
WO2011004947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optimizing comp zone for joint processing mode
US9344953B2 (en) * 2009-08-17 2016-05-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itialization and mapping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43080B2 (ja) * 2009-08-20 2012-10-1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システム
JP5504970B2 (ja) * 2009-09-25 2014-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管理サーバ、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および中継装置
US20110244877A1 (en) * 2009-10-08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090820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Osama Hussein Self-optimizing wireless network
US8605684B2 (en) * 2010-01-08 2013-12-10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network operation to reduce radio link failur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8974A1 (en) * 2003-09-01 2005-03-03 Mi-Jung Ki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handover neighbor list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980077A (zh) * 2005-11-29 2007-06-13 上海明波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非正交干扰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1132631A (zh) * 2006-06-21 2008-0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用户服务质量分配系统资源的方法及基站
US20100015987A1 (en) * 2007-03-30 2010-01-21 Fujitsu Limite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Radio Station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18297A (zh) * 2011-11-07 2014-07-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31234B (zh) * 2011-11-24 2018-02-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931234A (zh) * 2011-11-24 2014-07-1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3516639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估计装置和接收机
CN103516639B (zh) * 2012-06-30 2016-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方法、信道估计装置和接收机
CN106061573A (zh) * 2014-01-23 2016-10-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的测量方法及网络节点
CN107079331A (zh) * 2014-09-11 2017-08-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电子装置的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220325A1 (en) 2014-09-11 2018-08-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of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85675B2 (en) 2014-09-11 2020-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of electronic de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293035A (zh) * 2015-11-27 2018-07-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8293035B (zh) * 2015-11-27 2022-05-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无线基站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9586862A (zh) * 2017-09-28 2019-04-0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86862B (zh) * 2017-09-28 2021-03-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778B (zh) 2015-05-27
EP2355428B1 (en) 2016-01-27
US20110188540A1 (en) 2011-08-04
JP5081257B2 (ja) 2012-11-28
US8731089B2 (en) 2014-05-20
JP2011166204A (ja) 2011-08-25
EP2355428A2 (en) 2011-08-10
EP2355428A3 (en)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778B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US109250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assive MIMO
CN102301812B (zh) 基站及无线通信系统
US2010019574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ference signal pattern design in resource blocks
US9320042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base stations cooperating to transmit data
CN10246100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传输
EP2346201A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MIMO transmission
KR20110038994A (ko) 다중 안테나를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65537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装置、用户装置和方法
CN11083292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615193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665864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2118081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26589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453345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20106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channel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massive MIMO
CN112688763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12224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759668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65886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5967417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14083A (zh) 一种信道估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