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8751A -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8751A
CN102148751A CN2010105926978A CN201010592697A CN102148751A CN 102148751 A CN102148751 A CN 102148751A CN 2010105926978 A CN2010105926978 A CN 2010105926978A CN 201010592697 A CN201010592697 A CN 201010592697A CN 102148751 A CN102148751 A CN 102148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physical interface
slot
logic interfacing
attribut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26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8751B (zh
Inventor
熊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Star Net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26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87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87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创建逻辑接口并存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该装置包括:创建模块,用于创建逻辑接口;存储模块,用于存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配置模块,用于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本发明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可从整体上简化报文转发的流程,提高报文的转发速率,并可提高分布式系统的处理性能。

Description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分布式系统中,路由设备包括主控板和业务板两种板卡。主控板上没有子插槽,不具有搭载子业务板的能力,主要负责对各板卡的管理。业务板通常具有多个子插槽,具有搭载子业务板的能力。每个板卡都有自己的位置属性,通常会用背板上各槽位的槽位号来标识。
路由设备转发报文的流程为:入接口接收报文、入接口业务、路由模块选路、出接口业务和报文从出接口输出。由此可以看出,报文的转发与路由设备的接口信息紧密相关。路由设备的接口包括物理接口和逻辑接口。物理接口是实际存在于板卡上的接口,能够直接进行收发报文的操作;逻辑接口是能够实现数据交换但物理上不存在的接口,逻辑接口需要与物理接口绑定,然后在报文出入方向上完成各种业务。
对于分布式系统,逻辑接口由用户在主控板上创建,且当逻辑接口被创建后,就具有了接口属性;接口属性由三部分组成:主插槽号S(Slot)、子插槽号D(Device)和接口号N(Number);通过接口属性可以唯一确定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归属关系。现有技术通过将主插槽号S设置为主控板所在背板插槽的插槽号,子插槽号D设置为0,接口号N设置为0,使逻辑接口归属于主控板。对于业务处理能力绑定到逻辑接口的数据流,所有相关报文的处理流程包括:子业务板的入接口接收报文,转发到主控板进行报文处理,待处理完成后经由路由模块选路,再从主控板将报文转发出接口所在的子业务板,从出接口将报文传输出去。由此可以看出,报文需要在子业务板和主控板之间进行两次转发处理,该报文处理流程复杂;且子业务板和主控板是通过背板上连接主控板和各子业务板的数据通道进行报文转发的,如果大量报文都经过该数据通道进行转发将极大的降低系统板卡间报文的转发速率,影响整个分布式系统的处理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用以简化分布式系统中报文转发的流程,提高板卡间报文处理的吞吐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包括:
创建逻辑接口并存储所述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
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逻辑接口;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逻辑接口管理装置。
本发明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在存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即进行绑定之后,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其中一个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与该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中至少存在一个物理接口与逻辑接口在同一板卡上,使相应物理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可以不必转发到主控板以及不经过主控板的转发而进行处理,从整体上简化了报文转发的流程,提高了报文的转发速率,进而提高了分布式系统的处理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11、创建逻辑接口并存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在分布式系统启动后,用户在背板的主控板上创建逻辑接口,同时主控板将逻辑接口的信息同步给所有业务板及业务板上的子业务板;主控板、业务板以及子业务板上均存储有接口属性表,用于存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所有接口(包括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的信息。逻辑接口创建后,在使用时需要依赖于物理接口,即需要与物理接口进行绑定。所述的绑定是指形成逻辑接口和该逻辑接口所依赖的物理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将该映射关系存储起来。
其中,在创建逻辑接口的过程中需要创建该逻辑接口的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等信息,且上述信息可以唯一标识一个逻辑接口;而每个物理接口也具有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等信息,且上述信息可以唯一标识一个物理接口;因此,可以将逻辑接口的接口类型、接口编号等信息与物理接口的接口类型、接口编号等信息进行关联,形成对应关系并存储该对应关系,以形成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之间的映射关系,即实现对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的绑定。
步骤12、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其中,物理接口可以是主控板上的实际接口,也可以是业务板上的实际接口,用于向用户提供报文输入通道。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用于表示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位置,用物理接口所在板卡所位于的插槽的插槽号来表示。例如:主控板上的物理接口的插槽信息主要是指主控板所在背板的插槽的插槽号,主控板对应的子插槽号,一般被设置为0,还包括物理接口在主控板上的接口编号;又例如:业务板上的物理接口的插槽信息包括业务板所在背板的插槽的插槽号以及物理接口的全局接口编号;子业务板上的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主要包括子业务板所在业务板在背板上的插槽的插槽号,子业务板在业务板上的插槽的插槽号以及物理接口的全局接口编号。通过槽位信息可以唯一确定一个物理接口和物理接口的归属,归属是指物理接口具体是被主控板或被哪个业务板或子业务板所承载。
逻辑接口可以与一个物理接口绑定,也可以与多个物理接口绑定。当逻辑接口与一个物理接口绑定时,第一物理接口即为与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可以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与之绑定的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当逻辑接口与多个物理接口绑定时,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物理接口作为第一物理接口,并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该第一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其中,第一物理接口优选为第一个与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操作,便于实施。当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被配置为第一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后,就可以唯一确定该逻辑接口所归属的板卡,即该逻辑接口与第一物理接口在同一板卡上,该逻辑接口需要在第一物理接口所在板卡上对报文进行业务处理。
其中,在逻辑接口与一个物理接口(即第一物理接口)绑定的条件下,由于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配置为第一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即逻辑接口与第一物理接口属于同一板卡,因此,当该第一物理接口接收到报文时,可以直接在承载第一物理接口的板卡(即第一物理接口所在的板卡)上进行业务处理,不需要经过主控板的转发。
在逻辑接口与多个物理接口绑定的条件下,由于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配置为其中一个物理接口,即第一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因此,当多个物理接口接收到报文时,至少存在第一物理接口与逻辑接口属于同一板卡,其接收到的报文可以直接在第一物理接口所在的板卡上进行业务处理,不需要经过主控板的转发。进一步,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将同一板卡的多个物理接口与逻辑接口进行绑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物理接口均会与逻辑接口处于同一板卡上,即多个物理接口接收到的报文均不需要经过主控板的转发,可以直接在所在板上进行业务处理。
本实施例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之后,通过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其中一个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使得逻辑接口与所绑定的物理接口中至少一个物理接口在同一板卡上,且使得相应物理接口接收到的报文不经过主控板的转发而直接在所在板卡上进行处理,从整体上简化了报文转发的流程;且由于部分报文不通过数据通道在上述板卡与主控板之间进行转发,提高了数据通道的利用率,从整个分布式系统来看,提高了板卡间报文的转发速率;进一步,由于转发到主控板的报文减少了,可以减轻主控板负担,提高了主控板的处理能力,提高整个分布式系统工作的稳定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主控板上创建逻辑接口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为:在主控板上创建逻辑接口,并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初始值为主控板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在创建逻辑接口时,该逻辑接口尚未与物理接口进行绑定,因此,可以将逻辑接口与主控板绑定,使逻辑接口归属于主控板,即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初始化为主控板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其中,主控板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包括主控板所在背板上的插槽的插槽号;而逻辑接口是通过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和接口号三部分来唯一确定逻辑接口的归属的,因此,初始化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具体包括: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主控板所在背板上的插槽的插槽号;由于主控板不包括子插槽,其对应的子插槽号为0,因此,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0;且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预设值,该预设值为自然数,可以根据分布式系统当前物理接口的数量随机进行分配,由于此时逻辑接口并未真正与某个物理接口进行绑定,因此,只需给接口号设置一初始值即可。
进一步,基于上述实施例,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之后,重新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且具体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由初始值重新配置为所绑定的物理接口中的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以使逻辑接口归属于第一物理接口所在的板卡。其中,一种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的实施方式包括:
步骤121、从物理接口中选择第一物理接口;
其中,当逻辑接口与一个物理接口绑定时,该物理接口即为第一物理接口;当逻辑接口与多个物理接口绑定时,第一物理接口可为其中任意一个物理接口,优选为第一个与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
步骤122、配置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
步骤123、配置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
步骤124、配置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接口编号。
其中,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实施例,假设有以下分布式系统:背板包括9个插槽,其插槽号分别为S1至S9;主控板位于插槽号为S1的插槽上;第1业务板位于插槽号为S3的插槽上;第2业务板位于插槽号为S9的插槽上;且第1业务板包括2子插槽,插槽号分为为S31和S32,第1子业务板位于插槽号为S31的子插槽上,第2子业务板位于插槽号为S32的子插槽上。
结合上述分布式系统,对上述步骤122-步骤124进行详细说明。其中,当第一物理接口为主控板上的物理接口时,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是指主控板所在背板的插槽的插槽号;第一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为0,第一物理接口的接口编号为第一物理接口在主控板上的接口编号。在上述分布式系统中,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为S1,则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被配置为S1,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被配置为0,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全局接口编号,例如10。
当第一物理接口为业务板上的物理接口时,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为第一物理接口所在的业务板在背板上的插槽的插槽号;第一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是指第一物理接口所在子业务板在该业务板上的插槽的插槽号;第一物理接口的接口编号是指第一物理接口的全局接口编号。在上述分布式系统中,如果第一物理接口处于第1业务板的第1子业务板上时,其主插槽号为S3,其子插槽号为S31,其接口编号假设为11,相应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被配置为S3,接口属性的子插槽号被配置为S31,接口属性的接口号被配置为11。如果第一物理接口处于第2业务板上时,其主插槽号为S9,由于第2业务板上没有子插槽号,其子插槽号为0,对应的接口编号假设为12,相应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被配置为S9,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被配置为0,接口号被配置为12。
当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和接口号均被配置后,此时的逻辑接口就归属于接口属性所对应的板卡。
通过上述实施例,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由初始值被重新配置为所绑定的物理接口的槽位信息,进而使逻辑接口与被绑定的物理接口中至少一个物理接口处于同一板卡上,为简化报文转发的流程,提高报文转发的效率打下了基础。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由于业务结束不再需要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时,可以取消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绑定。具体的,可以通过删除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同时由于逻辑接口结束了与之前物理接口的绑定关系,可重新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可重新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接口属性的初始值。该操作具体是指重新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由第一物理接口所在背板的槽位信息重新配置为主控板所在背板的槽位信息。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成功取消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绑定关系,且通过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重新设置为接口属性的初始值,可以保证逻辑接口在后续过程中被正确使用。
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基于上述实施例实现,且以上述假设的分布式系统为例,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步骤21、分布式系统启动,物理接口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创建;
步骤22、在主控板上创建包括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等信息的逻辑接口,并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主控板所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例如: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主控板的插槽号S1,子插槽号置为0,接口号为10;
步骤23、根据用户业务的需要,将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即对物理接口进行配置,将逻辑接口的接口类型和接口编号等信息与物理接口的信息进行关联,使物理接口与逻辑接口相对应;其中,假设物理接口为多个。
步骤24、重新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并配置接口属性为物理接口中第一个与逻辑接口进行绑定的物理接口所在背板的插槽信息;例如: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第1业务板的插槽号S3,子插槽号置为第1子业务板的插槽号S31,接口号为11。
步骤25、与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中的第二物理接口接收报文;
其中,第二物理接口可以是与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中的任意一个,表示接收到报文的物理接口。
步骤26、将第二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与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进行比较;
具体是指将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接口编号分别与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和接口号进行比较。
步骤27、根据第二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和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比较结果,对报文进行处理。
其中,第二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和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比较结果和根据结果对报文的处理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分别与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相同;例如:当第二物理接口处于第1业务板的第1子业务板上时,将会出现上述情况。此时,报文将直接在承载第二物理接口的业务板或者主控板上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是指在子业务板上对报文进行处理。基于上述分布式系统,逻辑接口和第二物理接口均属于第1子业务板,则直接在第1子业务板上,由第1子业务板的中央处理器(Center Processor Unit;简称为:CPU)对报文进行用户预先配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为:QOS)、报文加密等处理。其中,对报文的具体处理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的报文不需要由第1子业务板发送到主控板,由主控板处理后再发送到出接口所在的子业务板上,简化了报文的处理流程,提高了报文的处理效率。
第二种情况: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与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相同,而第二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分别与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不同;例如:当第二物理接口处于第1业务板的第2子业务板上时,将会出现上述情况,该情况下第二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为S32。此时,报文将由承载第二物理接口所在的子业务板转发到第二物理接所在业务板上、插槽号为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的子业务板上进行处理,即报文将由第2子业务板转发到第1子业务板进行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报文仅是在同一业务板的不同子业务板之间进行转发,仍不需要由第2子业务板发送到主控板,由主控板处理后再发送到出接口所在的子业务板上,简化了报文的处理流程,提高了报文的处理效率。
第三种情况: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均与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不同;例如:当第二物理接口处于第2业务板上时,将会出现上述情况,该情况下第二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为0。此时,将经由主控板将报文转发到槽位信息为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业务板上进行处理;基于上述分布式系统,即报文先被转发到主控板上,然后由主控板根据其接口属性表将报文转发到第2业务板上,由第2业务板进行处理。其中,在每个板卡上都存储有一接口属性表,该表中存储有分布式系统中所有接口(包括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的属性信息。
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常是将同一板卡上的多个物理接口与同一逻辑接口绑定,因此,在上述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下,其他物理接口很大几率上也是和逻辑接口处于同一业务板上,其报文的处理同样不需要转发到主控板进行处理,简化了报文的处理流程;即使需要进行转发也是在同一业务板的不同子业务板之间进行转发,该转发操作不需要占用业务板与主控板之间的数据通道,提高了报文的处理效率以及子业务板与主控板之间数据通道的利用率。而对于第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一方面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很少出现要求将不同业务板上的物理接口进行绑定使用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可以在绑定过程中避免出现上述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之后,通过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绑定的物理接口中某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可使得绑定的物理接口在很大概率下均与逻辑接口处于同一板卡上,只需进行子业务板之间的转发或不需进行转发即可完成对报文的处理,从整体来看,简化了报文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业务板与主控板之间数据通道的利用率,提高了报文的转发效率,而且减轻了主控板的负担,提高了主控板的处理能力,进而提高了整个分布式系统工作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当经过路由选择,报文被发送到输出方法的物理接口时,可以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对报文进行出方向的业务处理。由于在报文输出方向上对报文的处理与接收到报文时的处理原理相同,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创建模块31、存储模块32和配置模块33。
其中,创建模块31,用于创建逻辑接口;存储模块32,与创建模块31连接,用于存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配置模块33,与存储模块32连接,用于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其中,上述各功能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的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通过创建模块、存储模块和配置模块可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之后,将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配置为与之绑定的物理接口中一个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使得至少一个物理接口与逻辑接口在同一板卡上,使得相应物理接口接收的报文无需转发到主控板进行处理,简化了报文的处理流程;且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可知,采用本实施例的装置在多数情况可使与逻辑接口绑定的物理接口均与逻辑接口处于同一板卡上,报文不需转发处理或者仅需在不同子业务板间进行转发,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简化了报文的处理流程,提高了报文的转发效率,减轻了主控板的负担,可以提高整个分布式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创建模块31包括:创建子模块311和配置子模块312。其中,创建子模块311,用于在主控板上创建逻辑接口;配置子模块312,与创建子模块311连接,用于配置创建子模块311所创建的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初始值为主控板所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其中,通过配置子模块312可以使逻辑接口在创建后具有初始值,避免逻辑接口处于不确定状态对系统造成异常,保证逻辑接口可正常使用。
更进一步,配置子模块包括第一配置单元、第二配置单元和第三配置单元。具体的,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主控板在背板上的插槽号;第二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0;第三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预设值,该预设值为自然数,可以根据分布式系统当前物理接口的数量设定。
其中,创建模块的各功能子模块或单元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具体创建逻辑接口的方法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逻辑接口管理装置通过配置子模块可以分别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子插槽号和接口号,实现对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初始化。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配置模块33包括:选择子模块331、第一配置子模块332、第二配置子模块333和第三配置子模块334。
其中,选择子模块331,用于从物理接口中选择第一物理接口;第一配置子模块332,用于配置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第二配置子模块333,用于配置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第三配置子模块334,用于配置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第一物理接口的接口编号。
其中,上述配置模块的各功能子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具体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方法流程,其具体工作原理可详见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具体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通过上述功能子模块可以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使逻辑接口与第一物理接口属于同一板卡,进而可简化第一物理接口接收的报文的处理流程,提高报文的处理效率。
图4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基于上述实施例实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删除模块41。该删除模块41,与存储模块32连接,用于删除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并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接口属性的初始值,即重新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主控板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通过删除模块可以将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之间的绑定取消,以释放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以使逻辑接口和物理接口被再次使用,且在取消绑定之后重新配置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接口属性的初始值,为逻辑接口在后续过程中被成功使用打下了基础。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42和处理模块43。其中,获取模块42,用于获取物理接口中第二物理接口接收的报文;处理模块43,用于根据第二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和接口属性,对报文进行处理。
具体的,处理模块43包括:比较子模块431、第一处理子模块432、第二处理子模块433和第三处理子模块434。
其中,比较子模块431,用于将第二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与接口属性进行比较;第一处理子模块432,用于在比较子模块431比较得出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分别与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相同时,直接在承载第二物理接口的背板的业务板或背板的主控板上(具体视第一物理接口的位置而定)对报文进行处理;第二处理子模块433,用于在比较子模块431比较得出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与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相同,第二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与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不同时,将报文转发到承载第二物理接口的背板的业务板上、插槽号为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的子业务板上并对报文进行处理;第三处理子模块434,用于在比较子模块431比较得出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均与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不同时,经由背板的主控板将报文转发到槽位信息为接口属性的背板的业务板上并对报文进行处理。
上述各模块或子模块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具体对接收报文进行处理操作的方法流程,其具体功能可详见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通过获取模块和处理模块,利用配置模块在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绑定之后配置的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对物理接口接收到的报文进行处理,可以简化对报文处理的流程,提高报文处理的效率,且从整体而言,还可以减轻主控板的负担,提高主控板的处理能力,保证整个分布式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中,逻辑接口管理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参见上述装置实施例和相应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分布式系统中的各种板卡,例如业务板或主控板,也可以是整个路由设备,例如路由器或交换机等,具有报文处理流程简单、报文转发效率高、工作性能稳定等优点。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逻辑接口并存储所述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
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逻辑接口包括:
在所述背板的主控板上创建所述逻辑接口,并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初始值为所述主控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初始值为所述主控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包括:
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所述主控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插槽号;
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0;
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预设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包括:
从所述物理接口中选择所述第一物理接口;
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所述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
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所述第一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
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所述第一物理接口的接口编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所述逻辑接口与所述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并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接口属性的初始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物理接口中的第二物理接口接收报文;
根据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和所述接口属性,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和所述接口属性,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包括:
将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与所述接口属性进行比较;
若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分别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相同,直接在承载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所述背板的业务板或所述背板的主控板上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若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相同,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不同,将所述报文转发到承载所述第二物理接口所述背板的业务板上、插槽号为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的子业务板上并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若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均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不同,经由所述背板的主控板将所述报文转发到槽位信息为所述接口属性的所述背板的业务板上并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8.一种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创建模块,用于创建逻辑接口;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逻辑接口与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
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物理接口中第一物理接口在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创建模块包括:
创建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背板的主控板上创建所述逻辑接口;
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的初始值为所述主控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子模块包括:
第一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所述主控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插槽号;
第二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0;
第三配置单元,用于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预设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选择子模块,用于从所述物理接口中选择所述第一物理接口;
第一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为所述第一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
第二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为所述第一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
第三配置子模块,用于配置所述接口属性中的接口号为所述第一物理接口的接口编号。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删除模块,用于删除所述逻辑接口与所述物理接口的映射关系,并配置所述逻辑接口的接口属性为所述接口属性的初始值。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或10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物理接口中的第二物理接口接收的报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和所述接口属性,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比较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物理接口在所述背板上的槽位信息与所述接口属性进行比较;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子模块比较得出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分别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相同时,直接在承载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所述背板的业务板或所述背板的主控板上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子模块比较得出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相同,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子插槽号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不同时,将所述报文转发到承载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所述背板的业务板上、插槽号为所述接口属性中的子插槽号的子业务板上并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比较子模块比较得出所述第二物理接口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均与所述接口属性中的主插槽号和子插槽号不同时,经由所述背板的主控板将所述报文转发到槽位信息为所述接口属性的所述背板的业务板上并对所述报文进行处理。
15.一种包括权利要求8-14任一项所述的逻辑接口管理装置的网络设备。
CN201010592697.8A 2010-12-16 2010-12-16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Active CN1021487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2697.8A CN102148751B (zh) 2010-12-16 2010-12-16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2697.8A CN102148751B (zh) 2010-12-16 2010-12-16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751A true CN102148751A (zh) 2011-08-10
CN102148751B CN102148751B (zh) 2014-04-23

Family

ID=4442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2697.8A Active CN102148751B (zh) 2010-12-16 2010-12-16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4875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009A (zh) * 2011-11-17 2012-04-11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3873302A (zh) * 2014-03-21 2014-06-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槽位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958165A (zh) * 2019-11-21 2020-04-03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建立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27546A (zh) * 2020-02-25 2020-06-23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62706A (zh) * 2020-09-30 2021-01-01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3553276A (zh) * 2020-04-26 2021-10-26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关系确定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53275A (zh) * 2020-04-26 2021-10-26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关系确定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1690A (ja) * 2007-02-28 2008-09-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CN101299698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代理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1690A (ja) * 2007-02-28 2008-09-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ネットワーク制御方法
CN101299698A (zh) * 2007-04-30 2008-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代理的方法及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3009A (zh) * 2011-11-17 2012-04-11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2413009B (zh) * 2011-11-17 2014-04-02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3873302A (zh) * 2014-03-21 2014-06-18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槽位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3873302B (zh) * 2014-03-21 2017-10-1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机槽位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958165A (zh) * 2019-11-21 2020-04-03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建立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958165B (zh) * 2019-11-21 2021-09-10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建立及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27546A (zh) * 2020-02-25 2020-06-23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13553276A (zh) * 2020-04-26 2021-10-26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关系确定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53275A (zh) * 2020-04-26 2021-10-26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关系确定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3276B (zh) * 2020-04-26 2023-08-15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关系确定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553275B (zh) * 2020-04-26 2023-08-15 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关系确定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62706A (zh) * 2020-09-30 2021-01-01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8751B (zh) 201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8751B (zh)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594697A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负载均衡装置
CN103812930B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1753362B (zh) 分布式网络设备中堆叠虚拟局域网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2750324A (zh) 文件存储系统、装置及文件存取方法
CN104378754A (zh) 一种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实现系统及方法
CN102148698A (zh) 基于网络配置协议的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567848B (zh) 安全控制方法与交换机
CN105763472B (zh) 一种跨板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94660A (zh) 一种虚拟接口交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316043A (zh) 端口虚拟化方法、交换机及通信系统
CN103067295A (zh) 业务传输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2301664A (zh) 多核处理器的流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4717152A (zh) 一种实现接口缓存动态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43608A (zh) 一种通信方法、云管理服务器及虚拟交换机
KR100563658B1 (ko) 링크 애그리게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CN102811338A (zh) 一种视频会议系统中多级回传视频信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11403A (zh) 基于开放流的组表处理方法、装置及组表配置单元
CN101764696A (zh) 分布式路由交换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02938711B (zh) 网口信息配置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0546256C (zh) 一种实现设备单元自适应支持的方法
CN101378351A (zh) 数据发送及接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92661A (zh) 虚拟机串口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299298A (zh) 处理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30492A (zh) 一种配置用户设备转发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