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3009A -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3009A
CN102413009A CN2011103646727A CN201110364672A CN102413009A CN 102413009 A CN102413009 A CN 102413009A CN 2011103646727 A CN2011103646727 A CN 2011103646727A CN 201110364672 A CN201110364672 A CN 201110364672A CN 102413009 A CN102413009 A CN 102413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logic interfacing
original message
interface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646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3009B (zh
Inventor
杨曙军
陶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eng 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entec Network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6467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130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13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3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3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3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S20,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并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S30,接收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从而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使得网络设备的自动化测试不受昂贵的报文发生器的资源限制,降低网络设备自动化测试的成本。

Description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网络设备的测设一般采用自动化测试和非自动化测试结合的方式。自动化测试解放了人力资源,大大降低了测试的成本的特点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自动化测试在不断地扩展其测试覆盖范围的同时,自动化测试用例库也出现爆炸式增长,进而使得自动化回归时间长,占用资源多得问题也随之而来。
请参阅图1所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测试装置中有报文发生器、被测设备两种重要的元素。自动化测试要求报文发生器和测试设备端口一对一互连。然而,报文发生器价格昂贵,是测试中的资源瓶颈;随着自动化测试环境复杂度的提高,所需的报文发生器端口的资源也随之增加,如此不仅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测试的成本,也制约了自动化测试的测试覆盖度。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所述装置应用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
相应地,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 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
S20,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并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
S30,接收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被测设备的报文并记录进入的物理接口ID;
S102,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的映射数据,将物理接口ID转化为封装ID;
S103,在原始报文增加32Bits的头,并将封装ID写入该32Bits头;
S104,将S103中的报文加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并转发出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经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解除报文头ID,提交原始报文及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S302,创建和管理上述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包括:
端口复用模块,用于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
网卡及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所述网卡用于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所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
端口复用软件模块,接收网卡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库,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口复用模块具体包括:
被测设备侧接口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被测设备的报文并记录进入的物理接口ID;
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管理单元,包括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库,用于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将物理接口ID转化为封装ID;
报文区分头封装单元,用于在原始报文增加32Bits的头,并将封装ID写入该32Bits头;
报文发生器侧端口管理单元,用于将报文区分头封装单元中的报文加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并转发出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口复用软件模块具体包括:
报文封装及解封装单元,用于从网卡接收报文,并依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解除报文头ID,提交原始报文及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逻辑接口管理单元,用于创建和管理上述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从而使得网络设备的自动化测试不受昂贵的报文发生器的资源限制,降低网络设备自动化测试的成本;并且用一台具有网卡及端口复用软件模块的普通电脑即可完成自动化的测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的网络设备测试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中S10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图2中S30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端口复用单元的模块图;
图7是图5中端口复用软件模块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网络设备测试的端口扩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 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
S20,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并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
S30,接收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请结合图3所示,所述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被测设备的报文并记录进入的物理接口ID;
S102,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的映射数据,将物理接口ID转化为封装ID;
S103,在原始报文增加32Bits的头,并将封装ID写入该32Bits头;
S104,将S103中的报文加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并转发出去。
请结合图4所示,所述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经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解除报文头ID,提交原始报文及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S302,创建和管理上述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
请参阅图5所示,本发明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包括:
端口复用模块,用于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
网卡及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所述网卡用于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所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用于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
端口复用软件模块,接收网卡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库,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请结合图6中左侧指示线L1指引方向,所述端口复用模块具体包括:
被测设备侧接口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被测设备的报文并记录进入的物理接口ID;
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管理单元,包括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库,用于管理和配置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库,将物理接口ID转化为封装ID;
报文区分头封装单元,用于在原始报文增加32Bits的头,并将封装ID写入该32Bits头;
报文发生器侧端口管理单元,用于将报文区分头封装单元中的报文加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并转发出去。
请结合图7中左侧指示线L3指引方向,所述端口复用软件模块具体包括:报文封装及解封装单元,用于从网卡接收报文,并依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解除报文头ID,提交原始报文及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逻辑接口管理单元,用于创建和管理上述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
上述描述均是从被测设备接收报文并经由IP Network发往测试执行控制台的执行过程,下面将详细说明通过上述网络设备测试的扩展接口装置执行测试报文的返回过程。其中所述端口复用模块还包括有报文区分头解封装单元,用于接收报文发生器侧端口管理单元的请求,从报文中解析出32Bits封装ID,并去掉报文中的这个32Bits。
请结合图7中右侧的指示线L4指引方向,首先,原始报文通过对应的逻辑接口管理单元,使得报文封装及解封装单元接收该报文,并且根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封装报文头;其次,经由网卡将该封装的报文发给端口复用模块。
然后请再结合图6中右侧的指示线L2指引方向,在端口复用模块中,上述封装的报文先经过报文发生器侧端口管理单元去掉以太网头和IP头,然后向报文区分头解封装单元提交请求,报文区分头解封装单元从报文中解析出32Bits封装ID,并去掉报文中的这个32Bits;随后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管理单元接收报文区分头解封装单元的请求,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库,把封装ID转化为物理接口ID;最后,被测设备侧接口管理单元接收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管理单元的请求,把从报文发生器侧接收到的解封装后的报文从正确的物理接口转发出去。
综上所述,本发明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和装置通过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从而使得网络设备的自动化测试不受昂贵的报文发生器的资源限制,降低网络设备自动化测试的成本;并且用一台具有网卡及端口复用软件模块的普通电脑即可完成自动化的测试,成本较低,容易实现。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盘、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或者实施方式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或通信设备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申请,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
S20,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并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
S30,接收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被测设备的报文并记录进入的物理接口ID;
S102,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的映射数据,将物理接口ID转化为封装ID;
S103,在原始报文增加32Bits的头,并将封装ID写入该32Bits头;
S104,将S103中的报文加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并转发出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经S20转发的报文,并依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解除报文头ID,提交原始报文及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S302,创建和管理上述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
4.一种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端口复用模块,用于接收被测设备的原始报文,并对该原始报文封装端口ID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
网卡及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所述网卡用于转发上述经过编辑的原始报文,所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用于提供与该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
端口复用软件模块,接收网卡转发的报文,并依据上述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的映射数据库,创建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复用模块具体包括:
被测设备侧接口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被测设备的报文并记录进入的物理接口ID;
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管理单元,包括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映射数据库,用于查找物理接口ID和封装ID的映射数据,将物理接口ID转化为封装ID;
报文区分头封装单元,用于在原始报文增加32Bits的头,并将封装ID写入该32Bits头;
报文发生器侧端口管理单元,用于将报文区分头封装单元中的报文加上新的以太网头和IP头并转发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复用软件模块具体包括:
报文封装及解封装单元,用于从网卡接收报文,并依据逻辑接口ID和报文头ID的映射数据库解除报文头ID,提交原始报文及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
逻辑接口管理单元,用于创建和管理上述与原始报文对应的逻辑接口,以向报文发生器软件模拟模块提供足够的逻辑接口。
CN201110364672.7A 2011-11-17 2011-11-17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4130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4672.7A CN102413009B (zh) 2011-11-17 2011-11-17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64672.7A CN102413009B (zh) 2011-11-17 2011-11-17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3009A true CN102413009A (zh) 2012-04-11
CN102413009B CN102413009B (zh) 2014-04-02

Family

ID=45914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64672.7A Active CN102413009B (zh) 2011-11-17 2011-11-17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130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4551A (zh) * 2018-11-09 2019-01-11 上海仁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以太网设备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614A (zh) * 2007-11-28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接入安全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272326A (zh) * 2008-05-08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链路传输报文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2006173A (zh) * 2010-10-28 2011-04-06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2148727A (zh) * 2011-04-22 2011-08-1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2148751A (zh) * 2010-12-16 2011-08-1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8614A (zh) * 2007-11-28 2008-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接入安全控制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1272326A (zh) * 2008-05-08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链路传输报文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2006173A (zh) * 2010-10-28 2011-04-06 武汉中元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以太网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2148751A (zh) * 2010-12-16 2011-08-10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逻辑接口管理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148727A (zh) * 2011-04-22 2011-08-10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设备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94551A (zh) * 2018-11-09 2019-01-11 上海仁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以太网设备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3009B (zh) 201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02732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自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3064780B (zh) 一种基于路由器产品的自动化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5939239B (zh) 虚拟网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615534A (zh) 接口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4639497B (zh) 远程访问配置方法、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36734A (zh) 网络芯片逻辑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1179456A (zh) 一种网络设备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677829B (zh) 长期演进车到万物lte-v2x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5450463A (zh) 硬件设备的调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4360155U (zh) 一种用于微小卫星的快速测试集成控制器
CN110347539B (zh) 应用于服务器的测试方法、装置、系统、计算设备、介质
CN104486146A (zh) 一种测试控制台与测试设备之间的通信方法
CN103491071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
CN108667732A (zh)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5323115A (zh) 一种网管测试事件的数据包模拟方法和装置
CN106201858A (zh) 移动终端中应用程序的测试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7113848A1 (zh) 测试用例的测试方法及测试平台、模拟测试设备
CN10648784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中转服务器
CN105721568A (zh) 一种远程调试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220269632A1 (en) Smart test link dongle
CN100546261C (zh) 无线局域网测试的方法及系统
CN102413009B (zh) 网络设备测试的接口扩展方法及装置
CN102447552A (zh) 在多个mac中实现1588udp封装包的校验和更新的方法及系统
CN11152602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333615A (zh) 一种地址溯源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123

Address after: Xingh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No. 5 Building No. 6 Room 201

Patentee after: Suzhou Sheng K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Xinghan street Suzhou Industrial Park in Su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215021 B No. 5 Building 4 floor 13/16 unit

Patentee before: Centec Networks (Suzhou)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