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7565A - 反射型屏幕 - Google Patents

反射型屏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7565A
CN102147565A CN2011100354360A CN201110035436A CN102147565A CN 102147565 A CN102147565 A CN 102147565A CN 2011100354360 A CN2011100354360 A CN 2011100354360A CN 201110035436 A CN201110035436 A CN 201110035436A CN 102147565 A CN102147565 A CN 1021475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ctosome
unit
image light
reflec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54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7565B (zh
Inventor
羯磨亮二
真保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7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7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75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75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02Lenticular scre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在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即使在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的反射型屏幕。反射型屏幕(1)具备在投影面(Sf)设置多个,由凹曲面构成的单位构造体(2)。单位构造体(2)在凹曲面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使图像光(R1)反射的反射部(20)。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各反射部(20)具备使入射的图像光(R1)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的第1反射部(20A)和使入射的图像光(R1)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视野范围外的第2反射部(20B)。

Description

反射型屏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型屏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显示投影图像的屏幕,提出了在会议室、学校教室等亮室环境下,抑制投影图像由于来自荧光灯等外光的影响而对比度降低的各种屏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幕在投影面中二维规则地配置有凸曲面状的多个单位形状部。另外,在单位形状部中,仅在朝向图像光的入射方向的一部分表面部分中形成有反射面。
通过上述构成,相对于屏幕从斜下方入射的、来自投影仪的图像光由于被多个单位形状部中的各反射面反射,而朝向有观察者的视觉识别侧,被观察者识别为投影图像。
另一方面,相对于屏幕从斜上方入射的、来自荧光灯等的外光未入射到多个单位形状部中的各反射面,而入射到除了反射面的部分进而被吸收。即,抑制了外光经由屏幕被反射到视觉识别侧的现象。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15162号公报
然而,在抑制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屏幕等的对比度降低的屏幕中,预先设定了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的视野范围。
这种视野范围与被视觉识别的投影图像的亮度和均衡有关系。例如,为了充分确保投影图像的亮度,需要缩小视野范围。
即,若为了充分地确保投影图像的亮度而缩小视野范围,则例如在演示中演示者站得比较靠近投影面的情况下,演示者会从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外看屏幕,从而难以视觉识别投影图像。另外,视野范围外的观察者也难以视觉识别投影图像。
在此,考虑过为了即使在上述情况下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而单纯地扩大视野范围,但是如上所述那样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抑制在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即使在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的反射型屏幕。
本发明的反射型屏幕是具有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上述投影面设有多个,由凹曲面或者凸曲面构成的单位构造体,上述单位构造体在凹曲面或者凸曲面具有使图像光反射的反射部,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中的各上述反射部具备使入射的图像光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的第1反射部和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的第2反射部。
在本发明中,多个单位构造体中的各反射部具备上述第1反射部以及第2反射部。即,入射到屏幕的图像光被第1反射部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并且被第2反射部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由此,例如在演示中即使演示者站得比较靠近投影面而从视野范围外看投影面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被第2反射部反射的图像光。另外,对于位于视野范围外的观察者,也能够识别被第2反射部反射的图像光。
另外,若适当地设定第1反射部以及第2反射部的位置、面积比率等,则能够充分地维持被第1反射部反射的图像光的亮度,即抑制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使被第2反射部反射的图像光被站得比较靠近投影面的演示者、视野范围外的观察者视觉识别为投影图像。
在本发明的反射型屏幕中,优选:上述第2反射部在使光反射的反射面上设有透光性部件,通过由上述透光性部件使图像光折射来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
在本发明中,第2反射部利用在使光反射的反射面上设置的透光性部件产生的图像光的折射,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由此,仅在以往的屏幕的投影面中设置透光性部件就能够形成第2反射部,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屏幕。
另外,如果适当设定设置透光性部件的区域的面积、位置等,则能够很好地实现抑制在上述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即使在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这样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反射型屏幕中,优选: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分别由具有规定曲率的凹曲面构成,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中的一部分单位构造体具有相对于其它单位构造体剖面视延长了凹曲面的弧的长度的延长面,上述第2反射部设置在上述延长面上。
在本发明中,第2反射部设置在一部分单位构造体的上述延长面上。即,入射到延长面(第2反射部)的图像光以比较大的入射角入射。因此,第2反射部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以比较大的反射角反射,即,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由此,如果适当设定一部分单位构造体的数量、位置、延长面的面积等,则能够很好地实现抑制在上述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即使是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这样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反射型屏幕中,优选:上述一部分单位构造体中的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按照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投影面中,设有利用上述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的各上述延长面形成向上述投影面的面外方向突出的突起部,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由凹曲面构成,在上述突起部的前端设有使入射的图像光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的第3反射部。
在本发明中,在投影面中设置的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由凹曲面构成。并且,在其前端设有将入射的图像光反射到视野范围的第3反射部。
由此,能够使突起部的前端(第3反射部)具有与第1反射部同样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抑制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
在本发明的反射型屏幕中,优选:上述一部分单位构造体中的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按照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在上述投影面中设有利用上述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的各上述延长面设置向上述投影面的面外方向突出的突起部,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由平坦面构成,在上述突起部的前端设有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的第4反射部。
在本发明中,在投影面中设置的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由平坦面构成。并且,在其前端设有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视野范围外的第4反射部。
由此,能够使突起部的前端(第4反射部)具有与第2反射部同样的功能,能够提高视野范围外的投影图像的亮度。
在本发明的反射型屏幕中,优选:上述第2反射部由于被实施了使入射的光漫射并反射的漫射加工,而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
在本发明中,第2反射部按照上述方式构成,因此入射到第2反射部的图像光被漫射并反射,至少一部分朝向视野范围外。
由此,如果适当设定实施漫射加工的区域的面积、位置等,则能够很好地实现抑制在上述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即使是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屏幕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表示对第1实施方式的屏幕入射的光的行为的图。
图7是表示对第1实施方式的屏幕入射的光的行为的图。
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10是表示对第2实施方式的屏幕入射的光的行为的图。
图11是表示对第2实施方式的屏幕入射的光的行为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屏幕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投影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屏幕,2-单位构造体,2C1-延长面,3-突起部,20-反射部,20A-第1反射部,20B-第2反射部,20C-第3反射部,20D-第4反射部,21-反射膜,Sf-投影面。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屏幕的构成〕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屏幕1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2以及图3是表示投影面Sf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地,图2是立体图,图3是俯视图。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表示了投影面Sf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的区域。
此外,在下面,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在屏幕1中设置投影仪PJ的一侧记载为“前面侧”,将前面侧的相反侧记载为“背面侧”,将承受屏幕1自重的一侧记载为“下”,将其相反侧记载“上”,将从前面侧看到的左记载为“左”,将其相反的一方记载为“右”。
另外,在图2以及图3中,为了说明上的方便,省略了反射膜21的图示。
屏幕1由俯视大致矩形状的反射型屏幕构成,按照平坦状地形成的背面侧的端面(下面,内面Sb)与竖直线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于会议室、学校教室等亮室内。
该屏幕1在前面侧的端面Sf(下面,记载为投影面Sf)设有多个凹曲面状的单位构造体2,所述单位构造体2具有使来自投影仪PJ的图像光反射的反射部20(参照图6、图7),并且构成球面(下面,第1球面)的一部分。
另外,单位构造体2中的剖面视的弧的长度被设定为不足用通过上述第1球面的直径的平面切断上述第1球面时的圆的圆周的1/2。
另外,在上述亮室内,如图1所示在地板、桌子等上载置投影仪PJ。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省略具体的图示,但是投影仪PJ具备以短焦点使图像光R1投射成广角的投射光学装置,由从靠近屏幕1的位置投射图像光的靠近投射型的投影仪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沿着竖直轴的方向看,投影仪PJ配设在与屏幕1左右方向大致中心位置对置的位置。
〔单位构造体的构成〕
多个单位构造体2虽然省略了具体的图示,但是按照如下方式形成。
即,多个单位构造体2在以投影面Sf的延长面上的某个基准点(投影仪PJ的上述投射光学装置的光轴与上述延长面相交的位置)为中心的大致同心圆状的曲线轨迹上相邻排列。
另外,多个单位构造体2按照随着从上述基准点逐渐变远而单位构造体2彼此的间距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
并且,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配设于投影面Sf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的各单位构造体2如图2或者图3所示,具有俯视矩形形状。
另外,多个单位构造体2按照随着从投影面Sf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面向左右两侧而俯视从矩形形状逐渐近似成六边形状的方式形成。
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2在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分别形成有使入射的光反射的反射膜21(参照图6或者图7)。
另外,在投影面Sf的一部分的区域Ar1(图3的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区域),设有透光性部件22(参照图4、图6、图7)。
具体地,在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一部分第2单位构造体2B(参照图4、图6(B)、图7(B))中,充填有透光性部件22。
〔屏幕的制造方法〕
在下面,说明上述屏幕1的制造方法。
图4以及图5是用于说明屏幕1的制造方法的图。
具体地,图4是用于说明透光性部件22的形成方法的剖面图,图5是用于说明透光性部件22的形成配置的俯视图。
首先,制造者制造在一个面具有与上述投影面Sf(多个单位构造体2)的凹凸对应的凹凸(压印图案)的模具(省略图示)(模具制造工序)。
下面,制造者对黑色的聚乙烯制的树脂片,利用上述模具,通过压印加工来转印模具的压印图案,形成多个凹曲面(单位构造体2)(加工工序)。
下面,制造者在各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利用蒸镀、溅射或者喷着涂装(spray coating)等形成反射膜21(参照图6、图7)(反射膜形成工序)。
下面如图4所示,制造者利用喷墨技术,将作为透光性部件22的基础的透明墨水In涂覆到投影面Sf的一部分区域Ar1,形成透光性部件22(透光性部件形成工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r1按照如下的方式设定。
即,如图5所示,区域Ar1按照以规定间距P在行方向(上下方向)以及列方向(左右方向)规则并列的方式在投影面Sf整体上设有多个。并且,多个区域Ar1按照在俯视的情况下其整个面积在多个单位构造体2的整个面积的10%以下的方式设定。
通过如上那样的工序,制造屏幕1。
〔屏幕的反射构造〕
图6以及图7是表示对屏幕1入射的光的行为的图。具体地,图6是用竖直面切断屏幕1的一部分,从沿着水平轴的方向看到的纵剖面图,图7是用水平面切断屏幕1的一部分(形成有反射膜21的部分),从沿着竖直轴的方向看到的横剖面图。另外,图6(A)以及图7(A)表示入射到未形成透光性部件22的单位构造体2(下面是第1单位构造体2A)的光的行为,图6(B)以及图7(B)表示入射到形成有透光性部件22的单位构造体2(下面,第2单位构造体2B)的光的行为。并且,在图6(A)以及图6(B)中图示了图像光R1的入射方向相同。在图7中也同样。另外,在图7中,例示了图像光R1从左斜前方入射到屏幕1的情况。
在从沿着水平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屏幕1使从投影仪PJ投射的相对于该屏幕1从下方侧(斜下方)入射的图像光R1按照如下所示的方式反射。
即,第1单位构造体2A如图6(A)所示,使从斜下方入射到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规定垂直视野角(相对于通过屏幕1的中心位置与内面Sb正交的中心轴向上方侧或者下方侧倾斜的角度)的范围(下面,垂直视野范围)反射。因此,位于垂直视野范围的观察者将上述那样反射了的图像光R1识别为投影图像。
另一方面,第2单位构造体2B如图6(B)所示,使从斜下方入射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垂直视野范围外。
具体地,入射到第2单位构造体2B的图像光R1被空气层与透光性部件22之间的分界面折射而入射到反射膜21,在被反射膜21反射后,再次被空气层与透光性部件22之间的分界面折射,由此向相对于经由第1单位构造体2A的图像光R1的反射方向靠近内面Sb的方向改变角度地行进。因此,入射到第2单位构造体2B的图像光R1被主要反射到垂直视野范围外。即,站得比较靠近投影面Sf的演示者、位于垂直视野范围外的观察者都会将上述那样反射的图像光R1识别为投影图像。
另外,如图6所示在从沿着水平轴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屏幕1吸收从上述亮室内的荧光灯等照射的、相对于各单位构造体2A、2B从上方侧(斜上方)入射的外光R2。
具体地,屏幕1是如上所述以黑色的聚乙烯制的树脂片为基础制造出的屏幕。并且,外光R2从斜上方对屏幕1入射,因此在各单位构造体2A、2B中,主要入射到未形成反射膜21的区域(凹曲面下方侧的区域)。因此,入射到屏幕1的外光R2主要被屏幕1吸收。因此,位于垂直视野范围以及垂直视野范围外的观察者不会通过屏幕1识别外光R2,能够识别高对比度的投影图像。
另外,屏幕1在从沿着竖直轴的方向看的情况下,也同样使对该屏幕1入射的图像光R1按照如下的方式反射。
即,第1单位构造体2A如图7(A)所示,使入射到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水平视野角(相对于通过屏幕1的中心位置与内面Sb正交的中心轴向左侧或者右侧倾斜的角度)的范围(下面,水平视野范围)。因此,位于水平视野范围的观察者将如上所述那样反射的图像光R1识别为投影图像。
另一方面,第2单位构造体2B如图7(B)所示,与上述同样地利用空气层与各透光性部件22的分界面产生的折射来使入射到透光性部件22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水平视野范围外。
如上所说明了的那样,多个第1单位构造体2A中的各反射膜21使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垂直视野范围、水平视野范围),因此与本发明的第1反射部20A(图6、图7)相当。
另外,多个第2单位构造体2B的各透光性部件22以及各反射膜21使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垂直视野范围外、水平视野范围外),因此与本发明的第2反射部20B(图6、图7)相当。
并且,第1反射部20A以及第2反射部20B与使图像光R1反射的本发明的反射部20(图6、图7)相当。
根据上述第1实施方式,存在如下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各反射部20具备第1反射部20A以及第2反射部20B。即,入射到屏幕1的图像光R1被第1反射部20A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并且被第2反射部20B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由此,例如在演示中,即使由于演示者站得比较靠近投影面Sf而从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外看投影面Sf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被第2反射部20B反射的图像光R1。另外,对于位于视野范围外的观察者,也能够识别被第2反射部20B反射的图像光R1。
另外,在设置第2反射部20B的多个区域Ar1中,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被设定成其整个面积占多个单位构造体2的整个面积的10%以下,并且按照以规定间距P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规则地并列的方式设置在投影面Sf的整体上。
由此,能够充分地维持被第1反射部20A反射的图像光R1的亮度,即,抑制在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使被第2反射部20B反射的图像光R1被演示者、观察者视觉识别为投影图像。
并且,第2反射部20B利用透光性部件22对图像光R1的折射,使入射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由此,在以往的屏幕的投影面中仅设置透光性部件22就能够形成第2反射部20B,因此能够容易地制造屏幕1。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造以及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或者简化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一部分第2单位构造体2B中设置透光性部件22,形成第2反射部20B。
与此相对在第2实施方式中,未设置透光性部件22,形成第2反射部20B。其它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
图8以及图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面Sf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地,图8是立体图,图9是俯视图。另外,在图8以及图9中,与图2以及图3同样,为了说明上的方便,示出投影面Sf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的区域。
在第2实施方式的屏幕1的投影面Sf中,如图8或者图9所示,在一部分区域Ar2(图9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区域)未形成单位构造体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r2与一个单位构造体2的量相当。
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与一部分区域Ar2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相邻的四个单位构造体2如图8或者图9所示,具有面向区域Ar2剖面视延长了弧的长度的延长面2C1(在图8、图9中以单点划线表示的区域)。
此外,在下面,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将具有延长面2C1的单位构造体2记载为第3单位构造体2C(图8、图9)。另外,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除了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其它单位构造体2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第1单位构造体2A是相同的构造,因此记载第1单位构造体2A(图8、图9)。
并且,在区域Ar2中,利用上述四个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各延长面2C1,如图8或者图9所示,形成向前面侧突出的突起部3。
此外,在图8以及图9中,仅图示了投影面Sf的一部分,但是突起部3在投影面Sf整体上设有多个。
另外,突起部3的前端与单位构造体2同样,具有构成球面(下面,第2球面)的一部分的凹曲面形状,并且俯视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另外,突起部3的前端(凹曲面)中的剖面视的弧的长度被设定成不足用通过上述第2球面直径的平面切断上述第2球面时的圆的圆周的1/2。
此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上述第1球面与上述第2球面可以具有相同的半径,或者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半径。
在此,反射膜21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形成在各单位构造体2中的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在各第3单位构造体2C中,包含延长面2C1的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参照图10、图11)。
另外,在突起部3的前端,在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也形成有反射膜21。
图10以及图11是表示对屏幕1入射的光的行为的图。具体地,图10是用竖直面切断屏幕1的一部分,从沿着水平轴的方向看到的纵剖面图,图11是用水平面切断屏幕1的一部分(形成有反射膜21的部分),从沿着竖直轴的方向看到的横剖面图。另外,图10(A)以及图11(A)表示入射到第1单位构造体2A的光的行为,图10(B)以及图11(B)表示入射到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光的行为。并且,在图10(A)以及图10(B)中,图像光R1的入射方向图示为相同。在图11中也同样。另外,在图11中,例示了图像光R1从左斜前方入射到屏幕1的情况。
入射到第1单位构造体2A的图像光R1以及外光R2的行为如图10(A)以及图11(A)所示,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图6(A)以及图7(A))同样。
另外,入射到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外光R2的行为如图10(B)所示,与入射到第1单位构造体2A的外光R2的行为同样。
因此,在下面,说明入射到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图像光R1的行为,以及入射到突起部3的前端的图像光R1的行为。
第3单位构造体2C如图10(B)或者图11(B)所示,与第1单位构造体2A同样地,使入射到除了延长面2C1的其它面2C2(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垂直视野范围、水平视野范围)。
另一方面,第3单位构造体2C如图10(B)或者图11(B)所示,使入射到延长面2C1(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垂直视野范围外、水平视野范围外)。
具体,在比较入射到延长面2C1与其它面2C2的图像光R1的入射角的情况下,图像光R1入射到延长面2C1的入射角更大。因此,入射到延长面2C1(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相对于经由其它面2C2(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的反射方向向靠近内面Sb的方向改变方向地反射。因此,入射到延长面2C1(反射膜21)的图像光R1被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垂直视野范围外、水平视野范围外)。
另外,突起部3的前端如图10(B)或者图11(B)所示,利用在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形成的反射膜21,与第1单位构造体2A同样,使入射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向视野范围(垂直视野范围、水平视野范围)。
另一方面,突起部3的前端如图10(B)所示,利用未形成反射膜21的区域,与单位构造体2同样,吸收从斜上方入射的外光R2。
如上述说明所示,多个第1单位构造体2A中的各反射膜21以及多个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各其它面2C2中的各反射膜21使图像光R1主要反射向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垂直视野范围、水平视野范围),因此与本发明的第1反射部20A(图10,图11)相当。
另外,多个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各延长面2C1中的各反射膜21使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垂直视野范围外、水平视野范围外),因此与本发明的第2反射部20B(图10,图11)相当。
并且,多个突起部3的前端中的各反射膜21使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垂直视野范围、水平视野范围),因此与本发明的第3反射部20C(图10,图11)相当。
下面,说明第2实施方式的屏幕1的制造方法。
图12以及图13是用于说明屏幕1的制造方法的图。具体地,图12是用于说明在一个面上具有与上述投影面Sf(多个单位构造体2以及突起部3)的凹凸对应的凹凸(压印图案)的模具100的制造方法的图。另外,图13是用于说明区域Ar2的配置位置的俯视图,与图2以及图3同样,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表示了投影面Sf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的区域。
此外,在下面,在说明屏幕1的制造方法前,基于图12说明模具100的制造方法。
首先,如图12(A)所示,制造者在与屏幕1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的原板110的一个面上,通过蒸镀、溅射等,形成铬膜等掩模膜120(掩模膜形成工序)。
下面,如图12(B)所示,制造者在掩模膜120中,在与多个单位构造体2A、2C(凹曲面)的各顶点位置对应的位置,通过激光的光照射等来依次形成第1圆孔121(第1孔形成工序)。
即,在第1孔形成工序中依次形成第1圆孔121时,在与投影面Sf中的区域Ar2对应的位置,未形成第1圆孔121(在图12(B)中,以单点划线表示)。
下面,如图12(C)所示,制造者在与原板110中的各第1圆孔121对应的位置,通过蚀刻处理形成第1凹部111(第1蚀刻工序)。
在此,通过蚀刻处理形成的各第1凹部111是各第1圆孔121全部具有大致相同形状的圆孔,因此具备具有球面的一部分的凹曲面,并且全部具有大致相同的形状。
下面,如图12(D)所示,制造者在与投影面Sf的区域Ar2对应的位置,通过激光的光照射等来依次形成与第1圆孔121具有相同形状的第2圆孔122(第2孔形成工序)。
下面,如图12(D)所示,制造者进行第二次蚀刻处理,在与原板110中的各第2圆孔122对应的位置,形成第2凹部112(第2蚀刻工序)。
在此,由蚀刻处理形成的各第2凹部112与上述第1凹部111同样,具备具有球面的一部分的凹曲面。
另外,在第1凹部111中,通过第二次蚀刻处理,如图12(D)所示,蚀刻成比第一次蚀刻处理时(图12(C))要深。即,第1凹部111在第一次蚀刻处理的量就形成得比第2凹部112要大,具有与第2凹部112的凹曲面的曲率不同的曲率(比第2凹部112的曲率要小的曲率)。
此外,第2凹部112是与突起部3的前端对应的部分。另外,与第2凹部112相邻的第1凹部111是与第3单位构造体2C对应的部分。
下面,制造者从原板110除去掩模膜120,利用原板110的形成有各凹部111、112的一侧的加工面110A(与投影面Sf的凹凸对应的形状的面),形成模具100(模具形成工序)。
具体地,如图12(E)所示,制造者将加工面110A浸泡在由金属盐构成的电解溶液中通过电解使金属盐析出到加工面110A表面,将其析出的金属层从加工面110A剥离,来形成具有复写了加工面110A的凹凸的压印图案的模具100。
在如上所述制造出模具100后,制造者对黑色的聚乙烯制的树脂片,通过压印加工,转印模具100的压印图案,形成多个凹曲面(单位构造体2A、2C)以及突起部3(加工工序)。并且,制造者在单位构造体2A、2C中的各凹曲面上的规定区域以及突起部3的前端中的凹曲面上的规定区域,通过蒸镀、溅射或者喷着涂装等形成反射膜21(反射膜形成工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r2按照如下所述的方式设定。
即,区域Ar2如图13所示,按照随机排列的方式在投影面Sf整体上设置多个。并且,多个区域Ar2被设定为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其整个面积占形成有多个单位构造体2A、2C以及多个突起部3的整个区域(面积)的10%以下。
通过如上所述的工序,制造屏幕1。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第2反射部20B设置在第3单位构造体2C的延长面2C1中。即,入射到延长面2C1(第2反射部20B)的图像光R1以比较大的入射角入射。因此,第2反射部20B是以比较大的反射角反射入射的图像光R1,即使之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另外,第2反射部20B所设置的多个区域Ar2被设定为在俯视看的情况下,其整个面积占形成多个单位构造体2A、2C以及多个突起部3的整个区域(面积)的10%以下,并且按照随机排列的方式在投影面Sf整体上设置。
由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很好地实现抑制在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并且即使在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投影面Sf上设置的突起部3的前端由凹曲面构成。并且,在该凹曲面的上方侧的区域,设有将入射的图像光R1反射到视野范围的第3反射部20C。
由此,能够使突起部3的前端(第3反射部20C)具有与第1反射部20A同样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抑制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构造以及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或者简化其详细说明。
图14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投影面Sf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地,图14(A)是俯视图,图14(B)是剖面图。另外,在图14中,与图9同样,为了说明上的方便,示出投影面Sf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的区域。
在第3实施方式中,相对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仅屏幕1的制造方法(模具100的制造方法)不同。
具体地,第3实施方式的模具100的制造方法相对于上述第2实施方式,延长了第1蚀刻工序的蚀刻处理时间,而省略了第2孔形成工序以及第2蚀刻工序。
即,在第3实施方式的模具100中未在原板110中形成第2凹部112。
因此,利用压印加工,通过转印模具100的压印图案,突起部3的前端如图14所示,平坦状地形成。
另外,在突起部3的前端形成有反射膜(省略图示)。
并且,入射到突起部3的前端的图像光R1由于该前端的平坦形状而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垂直视野范围外、水平视野范围外)。
因此,突起部3的前端(反射膜)与本发明的第4反射部20D(图14)相当。
根据上述第3实施方式,除了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之外,还存在如下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投影面Sf中设置的突起部3的前端由平坦面构成。并且,在该平坦面中设有使入射的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的第4反射部20D。
由此,利用突起部3的前端(第4反射部20D),能够提高在视野范围外的投影图像的亮度。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造以及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或者简化其详细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多个单位构造体2中的一部分的第2单位构造体2B中设置透光性部件22,形成第2反射部20B。
与此相对在第4实施方式中,未设置透光性部件22,利用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方法来形成第2反射部20B。其它构成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
图15是用于说明第4实施方式的屏幕1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6是表示投影面Sf的一部分的图。具体地,图16(A)是俯视图,图16(B)是剖面图。另外,在图16中,与图2以及图3同样地,为了说明上的方便,表示了投影面Sf中的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附近的区域。
利用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模具制造工序以及加工工序,对黑色的聚乙烯制的树脂片1A(图15、图16),通过压印加工来转印模具的压印图案,形成多个凹曲面(单位构造体2)。
下面,制造者如图15(A)所示,在形成有多个凹曲面(单位构造体2)的投影面Sf上载置掩模部件200。
在此,掩模部件200与树脂片1A(屏幕1)具有大致相同的平面形状。另外,掩模部件200如图15(A)所示,形成有多个圆形开口部210。
并且,制造者从掩模部件200上,实施喷砂处理(喷砂工序)。
通过喷砂工序,在投影面Sf中,在与多个圆形开口部210对应的各区域Ar3(在图15(B)、图16(A)中,以双点划线表示的区域,在图16(B)中以粗线表示的区域),经由多个圆形开口部210与喷砂件碰撞,使各区域Ar3粗面化。
下面,制造者通过实施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反射膜形成工序,制造屏幕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圆形开口部210(各区域Ar3)按照如下的方式设定。
即,多个圆形开口部210(各区域Ar3)如图15所示,按照以规定间距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规则并列的方式在掩模部件200整体中设置。并且,多个圆形开口部210(各区域Ar3)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被设定成其整个面积占多个单位构造体2的整个面积的10%以下。
通过如上所述的工序,制造屏幕1。
并且,在屏幕1中,各区域Ar3(反射膜)被上述制造方法粗面化,因此使入射的图像光R1漫射而反射,使图像光R1主要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外(垂直视野范围外、水平视野范围外)。
即,各区域Ar3(反射膜)与本发明的第4反射部20D(图15(B)、图16)相当。
此外,各区域Ar3以外的区域(各反射膜(省略图示))与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各第1单位构造体2A的各反射膜21同样,使入射的图像光R1反射。
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第2反射部20B由于被实施喷砂处理,而使入射的图像光R1漫射而主要反射到视野范围外。
另外,在俯视看的情况下,第2反射部20B所设置的多个区域Ar3被设定为其整个面积占多个单位构造体2的整个面积的10%以下,并且以规定间距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规则地并列并设置在投影面Sf整体上。
由此,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很好地实现抑制在视野范围的投影图像的亮度降低,即使在视野范围外也能够视觉识别投影图像这样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改良等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图17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地,图17与图5对应,是用于说明透光性部件22的形成位置的俯视图。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第2反射部20B所设置的多个区域Ar1按照以规定间距P在行方向以及列方向规则地并列的方式在投影面Sf整体上设有多个,但是其配置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17所示,也可以不规则地配置多个区域Ar1。
具体地,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将图5所示的多个区域Ar1的各位置为中心,按照错位量是间距P的1/2以下的方式使各区域Ar1不规则地错开。
此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也同样,也可以错开配置各区域Ar3。
图18是表示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具体地,图18是用水平面切断屏幕1的一部分(形成有反射膜21的部分),从沿着竖直轴的方向观察的横剖面图。另外,图18(A)是表示入射到未形成透光性部件22的区域的光的行为,图18(B)是表示入射到形成有透光性部件22的区域的光的行为。并且,在图18(A)以及图18(B)中图示出图像光R1的入射方向相同。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多个单位构造体2具有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凹曲面形状,但是不限于此,如图18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具有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凸曲面形状。
在图18所示构成投影面Sf的情况下,如果也利用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透光性部件形成工序来形成透光性部件22,则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形成有透光性部件22的区域Ar1也发挥作为第2反射部20B的功能。
此外,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即,如果在图18所示构成投影面Sf的情况下,也利用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喷砂工序来实施喷砂处理,则与上述第4实施方式同样,实施了喷砂处理的区域Ar3发挥作为第2反射部20B的功能。
在上述第4实施方式中,通过实施喷砂处理来设置第2反射部20B,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大致同样,在透光性部件形成工序中,通过利用喷墨技术等将使光漫射的漫射部件(墨水等)涂覆在投影面Sf的一部分的区域Ar3,设置第2反射部20B。
【产生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具有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的反射型屏幕。

Claims (6)

1.一种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具有被投影图像光的投影面,
上述反射型屏幕具备单位构造体,该单位构造体在上述投影面设置有多个,由凹曲面或者凸曲面构成,
上述单位构造体在凹曲面或者凸曲面具有使图像光反射的反射部,
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中的各上述反射部具备:
使入射的图像光反射到预先设定的视野范围的第1反射部;和
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的第2反射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反射部在使光反射的反射面上设有透光性部件,通过由上述透光性部件使图像光折射,来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分别由具有规定曲率的凹曲面构成,
上述多个单位构造体中的一部分单位构造体具有相对于其它单位构造体在剖视下凹曲面的弧的长度被延长的延长面,
上述第2反射部设置在上述延长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部分单位构造体中的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按照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投影面中,利用上述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的各个上述延长面,设置向上述投影面的面外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由凹曲面构成,
在上述突起部的前端,设有使入射的图像光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的第3反射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部分单位构造体中的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按照彼此相邻的方式设置,
在上述投影面中,利用上述至少两个单位构造体的各个上述延长面,设置向上述投影面的面外方向突出的突起部,
上述突起部的前端由平坦面构成,
在上述突起部的前端,设有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的第4反射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射型屏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反射部通过被实施使入射的光漫射并反射的漫射加工,而使入射的图像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到上述视野范围外。
CN2011100354360A 2010-02-10 2011-01-31 反射型屏幕 Active CN1021475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27634A JP2011164391A (ja) 2010-02-10 2010-02-10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
JP2010-027634 2010-02-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7565A true CN102147565A (zh) 2011-08-10
CN102147565B CN102147565B (zh) 2013-05-08

Family

ID=4435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54360A Active CN102147565B (zh) 2010-02-10 2011-01-31 反射型屏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169700B2 (zh)
JP (1) JP2011164391A (zh)
KR (1) KR101226302B1 (zh)
CN (1) CN10214756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7251A (zh) * 2014-07-15 2017-03-22 Cj Cgv 株式会社 具有屏幕反射率值不同的两个或更多个屏幕区域的屏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89256A1 (en) * 2008-01-07 2009-07-16 The 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 Projection screens for three dimensional images
JP2012128137A (ja) * 2010-12-15 2012-07-05 Seiko Epson Corp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反射型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12194382A (ja) * 2011-03-16 2012-10-11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および成形型の製造方法。
JP2012198396A (ja) * 2011-03-22 2012-10-18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部分スクリーン
JP2013011666A (ja) * 2011-06-28 2013-01-17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
US20150177608A1 (en) * 2013-02-01 2015-06-25 Jeremy Richard Nelson Auto stereoscopic projector screen
TWI506353B (zh) * 2014-06-20 2015-11-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投影螢幕與應用其之投影系統
CN112711139B (zh) * 2021-01-04 2023-04-11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近眼显示装置及其光学系统
JP2023157419A (ja) * 2022-04-15 2023-10-26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金型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593A (zh) * 2002-07-05 2004-02-04 索尼株式会社 投影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479164A (zh) * 2002-08-30 2004-03-03 长春市求实光学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广角投影显示屏
CN101349858A (zh) * 2007-07-20 2009-0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屏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64822A (en) * 1973-10-12 1976-06-22 Mitsui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ojection screen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S6488438A (en) * 1987-09-29 1989-04-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Screen
JPH09114002A (ja) * 1995-10-19 1997-05-02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型映写スクリーン
JPH11142975A (ja) 1997-11-13 1999-05-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反射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33514A (ja) * 2001-03-06 2002-11-22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広観測角反射体
US6724529B2 (en) 2002-04-17 2004-04-20 Howard Sinkoff Reflection-type projection screens
JP2006215162A (ja) * 2005-02-02 2006-08-17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スクリーン及び反射投影システム
US7092166B1 (en) * 2005-04-25 2006-08-15 Bright View Technologies, Inc. Microlens sheets having multiple interspersed anamorphic microlens arrays
US8134660B2 (en) * 2006-03-13 2012-03-13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cal diffusion device, projection screen, design member and security medium
JP2008298929A (ja) * 2007-05-30 2008-12-11 Seiko Epson Corp 反射スクリーン及び反射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US7864420B2 (en) * 2007-07-20 2011-01-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Screen
JP5040709B2 (ja) * 2008-02-15 2012-10-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反射スクリーン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66750A (ja) * 2008-08-12 2010-03-25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クリーン
JP2010097190A (ja) * 2008-09-16 2010-04-30 Seiko Epson Corp スクリーン及び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JP5239832B2 (ja) * 2008-12-24 2013-07-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
JP5482049B2 (ja) * 2009-09-24 2014-04-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スクリーン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593A (zh) * 2002-07-05 2004-02-04 索尼株式会社 投影屏及其制造方法
CN1479164A (zh) * 2002-08-30 2004-03-03 长春市求实光学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广角投影显示屏
CN101349858A (zh) * 2007-07-20 2009-0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屏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7251A (zh) * 2014-07-15 2017-03-22 Cj Cgv 株式会社 具有屏幕反射率值不同的两个或更多个屏幕区域的屏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26302B1 (ko) 2013-01-24
KR20110093673A (ko) 2011-08-18
US8169700B2 (en) 2012-05-01
US20110194178A1 (en) 2011-08-11
JP2011164391A (ja) 2011-08-25
CN102147565B (zh) 2013-05-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7565B (zh) 反射型屏幕
WO2016079927A1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及び車両
US10437047B2 (en) Virtual reality display apparatus
JP4479832B2 (ja) スクリーン
US7602553B2 (en) Windshield and head-up display system
WO2018089107A1 (en) Fresnel lens assembly having varying facet angle
CN101750740A (zh) 投影光学系统及使用该投影光学系统的视觉显示装置
CN205910490U (zh) 一种反光微结构、投影屏幕和投影系统
CN112888988B (zh) 用于增强现实的光学装置
TWI690733B (zh) 頭戴式顯示器
CN111333340A (zh) 一种高清晰度无闪烁蚀刻玻璃及其制造工艺和应用
CN105629479A (zh) 用于呈现三维场景的折反射式头戴显示光学系统
TW201633417A (zh) 光學元件及投影裝置
EP3489753A1 (en) Light-reflecting microstructure, projection screen and projection system
CN108931854B (zh) 虚拟现实的分辨率的调节方法、装置和虚拟现实设备
CN208044195U (zh) 一种车载hud光学系统
JP2007271751A (ja) 印刷加工物、容器、筒状物体、画像生成装置及び画像生成方法
KR101743000B1 (ko) 변동투시화각 입체시트
CN108957743B (zh) 虚拟实境显示装置
CN108459412A (zh) 虚拟实境显示装置
JP2017021079A (ja)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040136041A1 (en) Two-dimensional optical scanner,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WO2022257819A1 (zh) 一种菲涅尔结构的透明投影屏及应用其的投影系统
US10816806B2 (en) Eyepiece optical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2946914B (zh) 一种带张角透射式几何全息屏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