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2019B - 用于创建地图数据的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创建地图数据的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42019B
CN102142019B CN201110034992.6A CN201110034992A CN102142019B CN 102142019 B CN102142019 B CN 102142019B CN 201110034992 A CN201110034992 A CN 201110034992A CN 102142019 B CN102142019 B CN 1021420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attribute
record
list
m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49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42019A (zh
Inventor
松永高幸
藤本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42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42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420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28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with correlation of data from several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 G01C21/30Map- or contour-matching
    • G01C21/32Structuring or formatting of map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38Electronic ma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Updating thereof
    • G01C21/3863Structures of map data
    • G01C21/387Organisation of map data, e.g. version management or database structures
    • G01C21/3878Hierarchical structures, e.g. laye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Naviga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用于创建表示地图的地图数据以供在地图数据使用装置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对于用于在地图中表示道路的多个链路的每一个,地图数据包括某链路的链路记录和限速记录。用于表示道路的所述多个链路的链路记录和限速记录被收集来形成各属性类型的单独的数据列表,即链路记录数据列表和限速记录数据列表,而不是以每个链路为单元收集记录。针对地图数据中的链路被结构化为各属性数据类型的单独属性数据列表的地图数据例如基于各属性数据类型在数据列表中的排布次序在某链路的不同属性数据类型之间建立属性间数据关联,所述排布次序指示所述多个链路的相同排布次序。

Description

用于创建地图数据的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地图数据创建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地,被格式化以供在车载装置中使用的地图数据是已知的。另外,具有KIWI格式的地图数据也是熟知的(参照非专利文档1-3)。地图数据格式使用链路和节点来表示道路,而每个链路的属性(即特征),例如链路形状、街道地址等作为属性数据存储在地图数据中。在下面,对应于链路之一的一组属性数据被指称为链路数据。常规地,关于链路的数据已经被存储在地图数据中。
另外,在常规的地图数据中,为那些链路中的每一个指派唯一的链路ID。链路ID用于将与该唯一链路ID相对应的链路数据与其他数据进行关联。例如,链路ID用于表示两个或更多个链路之间的连接关系。在常规的地图数据中,组合多个链路数据来形成链路串数据(link series data),其包括关于通过使用链路ID连接两天或更多个链路的节点的节点数据,最终用于表示两个或更多个链路之间的连接关系。
非专利文档1:Shigeru Kakumoto的“Car navigation system-Public datastructure KIWI and its use”,Kyoritsu出版,2003年2月
非专利文档2:日本工业标准“Road vehicles-Map data physica lstorageforma tfor car navigation systems(JIS D810:2004)”,2004年3月
非专利文档3:Hidetosh iFujimoto的“Car navigation map data form atKIWI”,DENSO Technical Review2001Vol.6,No.1,pp29-34
在常规地图数据结构中,对于每个链路,为了保存通过分组多种属性数据来形成的上述链路数据,当从链路数据删除不必要种类的属性数据时,或者当为了改变地图数据内容的目的而向链路数据添加新种类的属性数据时,已经导致了编辑地图数据和编辑地图数据获取程序的处理和编辑负担重的问题。
例如,当向链路数据添加新数据(例如新种类的属性数据)来扩展常规地图数据格式中的链路数据时,新数据以零散的方式添加到地图数据的多处,由此剧烈改变地图数据整体的结构。因此,在常规数据格式中,改变地图数据内容的负担沉重。另一方面,如果在地图数据中制备有冗余地图数据区作为上述状况的变通方案,则地图数据的大小变得不必要地庞大。
鉴于上述和其他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地图数据创建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其使能容易进行地图数据更新、扩展和创建,还提供较少量的地图数据。
在实现这样有益的地图数据数量据结构时,与将多种属性数据关联到地图数据中每个链路的常规地图数据结构相比,本发明的发明人发明了一种根据地图数据多个属性种类的每一种类来分类地图数据的地图数据管理方法,以使能容易的地图数据改变方案。即,如果一种地图数据,即某数据类型的地图数据,被结构化为容易被改变,则其也是容易被整体更新和扩展的。
然而,当根据所述多个属性种类的每一种类来分类和分组所述多种属性数据而非根据每个链路来分组时,尤其是当所述多种属性数据分开存储在不同记录介质中时,每个链路的多种属性数据必须与彼此相关联。如果基于链路ID建立“属性间”数据关联,则地图数据的数据量增加。即,由于用于关联不同种类属性数据的增加的数据量,根据属性种类来分类和管理地图数据是有问题的。
本公开的地图数据关联方案通过以如下方式关联与某地图组成部分(component)相对应的多种属性数据来解决该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属性数据关联方案不仅可适用于该地图组成部分中的链路,还可适用于诸如节点等的其他地图组成部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建表示地图的地图数据以供在地图数据使用装置中使用的方法,所述地图由多个地图组成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所述地图数据中定义的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属性类型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指示来自主题属性类型的分别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对应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来将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与另一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进行关联;以及基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之间的关联,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列出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其中用于表示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被形成为一个数据列表,并且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数据列表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的依序次序并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中标识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而被排布,以使得每一个属性类型的数据列表被排布为与用于表示所述地图数据的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其相关联的属性类型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建表示地图的地图数据以供在地图数据使用装置中使用的设备,所述地图由多个地图组成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所述地图数据中定义的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属性类型相关联,所述设备包括:用于通过使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指示来自主题属性类型的分别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对应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来将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与另一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进行关联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之间的关联,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列出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的装置,其中用于表示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被形成为一个数据列表,并且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数据列表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的依序次序并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中标识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而被排布,以使得每一个属性类型的数据列表被排布为与用于表示所述地图数据的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其相关联的属性类型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案中,通过以下操作创建用于表示地图的地图数据:当所述地图由多个地图组成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所述地图数据中定义的多个属性类型时,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列出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多个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属性数据项,并且用于表示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多个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项被形成为一个数据列表。此外所述多个属性类型中一个类型的数据列表和所述多个属性类型中一个不同类型的数据列表二者分别具有表示所述地图数据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同一排布次序的属性数据项的排布。
根据上述数据排布方案,在一个属性数据类型中的属性数据项可以基于属性数据项在各个数据列表中的排布、根据与相同地图组成部分的对应关系,来与不同属性数据类型中的属性数据项相关联,例如由此允许根据该属性数据项从该数据列表顶部开始的排布次序来标识相应的地图组成部分。换言之,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排布次序被用作多个类型的属性数据中属性数据项的排布次序的“元”数据。
因此,所述地图数据的数据量“精简”了常规用于建立地图数据的属性间关联的链路ID量。
此外,用于处理具有上述数据结构的地图数据以对数据属性进行添加/更新/删除的处理可以被简化,由此除了减小数据量之外还为这些处理提供了简易性。
具有这种有益数据结构的地图数据还可以用于创建各种版本的地图数据以用于特定目的和/或特定价格范围,以及用于创建新形式的地图数据分发方案。
作为上述数据结构的变型,各个数据列表中的属性数据项可以表示完全相同的地图组成部分排布次序,并且也可以表示部分相同的地图组成部分排布次序,这取决于地图数据的要求。换言之,在一些情况下,从属性数据的一些数据列表中省略与地图组成部分的一部分对应的属性数据项。即,如果原始属性数据排布被重构,则完全相同的地图组成部分排布次序可以由分别的数据列表二者来表示。
此外,作为上述数据结构的不同变型,可以针对一个地图组成部分来制备一种属性种类的多个属性数据项。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项的数量可以被存储在数据列表中,并且多个属性数据项的组被视为一个属性数据项。
如果通过部分省略与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一部分对应的属性数据项,则使用以下方法来创建地图数据。即,数据列表被分类为主数据列表或扩展数据列表,并且依赖于所述主数据列表的所述扩展数据列表能够以以下方式省略与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所述一部分对应的属性数据项。
在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从数据列表中省略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所述一部分的属性数据项,由此产生的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属性数据项的排布缺少会存在于所述主数据列表中的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所述一部分。这是扩展数据列表编制方法。然后,在所述主数据列表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每一个被列出为属性数据项,其中具有指示扩展属性数据在相应扩展数据列表中的缺乏性的标记。这是主数据列表编制方法。所述主数据列表中的所述标记可以用各种形式的信息来提供,例如相应项的数量等。此外,所述标记“嵌入”为主属性数据项的一部分。
以这种方式,不同属性数据类型中的每个属性数据项与单个地图组成部分相关联,而无需具有用于属性数据关联的属性。换言之,在地图组成部分中不会创建无用的属性数据,由此以高效的方式对地图数据进行结构化。
此外,地图数据中的地图组成部分可以由地图数据中必需的基本属性来表示,或者由地图数据中非必需的扩展属性来表示。
地图数据中的基本属性因此被编制为针对每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基本数据列表,而地图数据中的扩展属性按照需要被编制为针对某些地图组成部分的扩展数据列表。因此,通过制备多个扩展数据列表,各种不同版本中的地图数据可以容易地被创建,并且地图数据可以容易适用于不同的车型,和/或以各种价格范围适用于地图数据的不同销售渠道。
创建各种扩展数据列表的简易性是通过省略与某种地图组成部分对应的不同数据属性来实现的,并且所省略的数据属性由嵌入在基本数据列表中的标记或信息来指示。
此外,地图数据使用装置中使用的属于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属性数据具有分别通过不同属性数据类型来表示的多个属性,并且不同类型的属性数据的每一类型被编制为数据列表,并且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不同类型的属性数据的每一类型的数据列表的排布具有相同排布次序。该装置中的地图数据具有与上文在地图数据创建方法中描述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此外,所述不同类型的属性数据的每一类型的一组数据列表包括主数据列表和属于所述主数据列表的扩展数据列表,并且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属性数据项的排布指示缺少与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属性数据,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所述一部分的所述属性数据排布在所述主数据列表中,并且被形成为所述地图的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属性数据的排布的所述主数据列表,嵌入有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属性数据的排布中缺少所述属性数据的信息。预期有与上述地图数据创建方法中的地图数据相同的优点。
此外,上述数据结构中的地图组成部分可以包括用于表示地图中的道路的链路,并且数据列表被视为属性数据项的排布。另外,与地图中单个街道对应的一系列链路可以视为基于上述地图数据结构的单个地图组成部分。地图中的背景图像数据和/或三维多边形也可以有益地管理为基于本公开的地图数据结构的地图组成部分。
附图说明
根据参照附图而进行的以下详细描述将更清楚本公开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地图数据的框图和图示;
图2是该实施例中具有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整合文件的配置图示;
图3是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网格的道路数据的配置图示;
图4A和4B是实施例中道路数据的链路记录和坐标记录的配置图示;
图5A和5B是在实施例中道路数据的道路管理记录、链路记录和坐标记录的排布以及其间在道路数据中的关联的图示;
图6A、6B和6C是实施例中道路管理记录和道路名称ID的排布和关联、链路记录和地址范围记录的排布和关联以及链路记录和更高链路ID的排布和关联的图示;
图7是实施例中针对每个网格的背景数据的配置图示;
图8是实施例中背景数据的背景管理记录、坐标记录和背景名称ID的排布以及其间关联的图示;
图9A和9B是实施例中交通划分数据的配置图示和关联;
图10A和10B是实施例中限速数据的配置图示和关联;
图11A和11B是实施例中TMC数据的配置图示和关联;
图12是实施例中引导/车道数据的配置图示;
图13A和13B是实施例中,在引导/车道数据中引导点管理记录和出口链路记录的排布和关联、车道管理记录和车道属性记录的排布和关联的图示;
图14是实施例中导航装置的配置框图;
图15是实施例中道路数据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6A和16B是实施例中链路记录读取处理和坐标记录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实施例中道路名称组读取处理的流程图;
图18是实施例中地址范围读取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9A和19B是实施例中扩展数据读取处理和关联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1.地图数据结构)
根据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被加载并用于安装于车辆上的导航装置中。如图1所示,地图数据包括元数据、基本数据组、扩展数据组和其他数据组。
元数据表示关于地图数据结构的重要控制信息。基本数据组表示各种(即必须)数据组中的地图基本信息。基本数据组包括关于道路信息的道路数据,以及关于二维地图背景信息的背景数据。
扩展数据按需添加到地图数据。根据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结构,可以通过在地图数据的扩展数据组中包括各种数据来创建多个种类的地图数据。扩展数据组例如包括交通划分数据、限速数据、交通消息通道(TMC)数据、引导/车道数据、房屋形状数据和地标数据等等。
其他数据组包括用于显示地图的图像数据组、图标数据组等等。
基本数据组中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组中的扩展数据分别被分成多个数据组网格单元,如图1所示,所述网格单元作为地图数据中地图整个区域的子划分而被获得。按照定义,所划分的数据组网格单元被分组为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整合网格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该整合网格数据并非必须组合整个地图公布区域的网格单元,而是简单地组合多个数据组网格单元。换言之,整个地图公布区域包括多个整合网格数据。
更具体地,基础数据和扩展数据被结构化为多个层,即根据地图的细微度而具有多个层级。即,所述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中的每一种均被结构化为这样的整合数据文件,其将所述多个层中每一层的整合网格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覆盖整个地图公布区域,如图2所示。
图1的下半部示出被定义为“0级”的最底层中的数据网格单元和在该最底层上一层的、被定义为“1级”的上层中的数据网格单元。1级层中的单个网格单元被分成预定数量个网格单元,在该情况下,如所图示的,0级层中为16个数据网格单元。在以下描述中,措辞“层”可以以措辞“级”替代。
因此,对于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两者来说,随着级数增加,一个数据网格单元中的地图公布区域增加。一个数据网格单元中保存的地图信息在更高级中变得“粗略”。更高级中的网格单元的地图数据用于搜索长途路线及用于显示广域地图。
(1.1整合数据文件的结构)
如上面描述的,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每一种(作为“基本数据”的道路数据和背景数据,以及作为“扩展数据”的交通划分数据、限速数据、交通消息通道(TMC)数据、引导/车道数据、房屋形状和地标数据等)通过组合每个数据级中的整合网格数据而被结构化为整合数据文件。整合数据文件的实例在图2中图示。
具体来说,整合数据文件包括用于提供每级中网格数据数量的整合网格数据数量列表La1,用于提供每级中整合网格数据的偏移的整合网格数据偏移列表La2,以及用于提供每级中整合网格数据的整合网格数据列表La3。在此,整合网格数据数量A0到AX示出某级中整合网格数据的数量。数A0到AX是通过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在图2中,假设级数为X+1(X为0或更大的整数)。
整合网格数据的偏移示出到相应整合网格数据的偏移。具体来说,整合网格数据的偏移示出由距离参考位置的字节位置所定义的值,相应的整合网格数据存储在该字节位置。整合网格数据的偏移是通过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所述参考位置可以为偏移写入区域的起始位置、整合网格偏移列表La2的起始位置、整合网格列表La3的起始位置,等等。当不存在相应的整合网格数据时,整合网格数据的偏移被定义为空值,即“0xFFFFFFFF”。
整合网格数据包括网格单元数据偏移列表La4和网格单元数据列表La5。网格单元数据偏移列表La4包括整合网格数据大小的信息、网格数量M以及网格单元数据的偏移1到M。网格单元数据列表La5包括网格单元数据1到M的信息。整合网格数据大小示出整合网格数据的总大小。整合网格数据大小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网格数量M示出与整合网格数据相对应的地图公布区中的网格数量。网格数量M也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
网格单元数据偏移示出相应网格单元数据的偏移。具体来说,该偏移为相应网格单元数据存储所在字节位置距离参考位置所定义的值。该偏移是通过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在此,参考位置例如为偏移写入区域的起始位置、网格单元数据偏移列表La4的起始位置或者网格单元数据列表La5的起始位置。当不存在相应的整合网格数据时,网格单元数据的偏移被定义为空值,即“0xFFFFFFFF”。
网格单元数据1到M包括这样的信息,其提供所述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的“核心”信息。网格单元数据1到M以与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类型相对应的格式描述。在下面,还分别详细解释网格单元数据的数据格式的结构,所述网格单元数据即:充当基本数据的道路数据和背景数据,以及充当扩展数据的交通划分数据、限速数据、交通消息通道(TMC)数据、引导/车道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省略了对房屋形状和地标数据的解释,因为该数据格式是基本类似的。房屋形状和地标数据是用于表示绘制三维地图图像的多边形和坐标之间关联性的数据。另一方面,背景数据是用于表示绘制二维地图图像的背景和坐标之间关联性的数据。
(1.2道路数据的网格单元数据)
如上面描述的,道路数据包括道路的信息。如图3所示,道路数据的网格单元数据包括道路管理列表Lb1、链路列表Lb2、坐标列表Lb3、道路名称ID列表Lb4和道路编号ID列表Lb5、道路编号辞典Lb6、地址范围列表Lb7、更高链路ID列表Lb8等等。道路管理列表Lb1包括头部以及一组道路管理记录1到B1的信息。链路列表Lb2包括一组链路记录1到B2。坐标列表Lb3包括一组坐标记录1到B3。道路名称ID列表Lb4包括一组道路名称ID1到B4。道路编号ID列表Lb5包括一组道路编号ID1到B5。道路编号辞典Lb6包括一组登记的关于道路名称和道路编号名称的词1到B6。地址范围列表Lb7包括一组地址范围记录1到B7。更高链路ID列表Lb8包括更高链路ID1到B8。
(1.2.1头部)
存储于道路数据的网格单元数据中的头部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该头部包括诸如道路数据管理记录数量B1、链路记录数量B2、坐标记录数量B3、道路编号辞典大小、地址范围记录数量B7、更高链路ID数量B8、交通划分等的信息。关于交通划分的信息指示某网格单元数据的地图公布区实现靠右交通、靠左交通或者具有靠右交通道路和靠左交通道路两者的混合交通。例如,在欧盟区存在混合交通区。对于具有这种交通规则的区域所提供的地图数据包括指示混合交通的头部数据以及具有交通划分信息的扩展数据(参见图1和图9)。针对其他区域提供的地图数据包括指示靠右交通或靠左交通的头部数据以及不具有交通划分信息的扩展数据。
(1.2.2道路管理记录)
道路管理记录在每个记录中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道路管理记录包括链路数量、道路名称数量、道路编号数量等的信息。道路管理记录管理例如构成“街道”的一系列链路。换言之,形成A街道、B街道...的多个系列链路被分组为网格单元数据中的道路管理记录的道路数据。一个数据网格单元中的道路数据存储所分组的链路系列中每个系列的道路管理记录。
链路数量表示构成该道路管理记录所管理链路系列的链路数量,而道路名称数量表示指示在道路数据中登记的每个链路系列的道路(街道)名称数量。如果在生成地图数据的过程中未向某个链路系列登记道路(街道)名称,则道路名称数量为0(零)值。
随后,道路编号数量表示指示在道路数据中登记的每个链路系列的道路编号数量。如果在生成地图数据的过程中未向某个链路系列登记道路编号,则道路编号数量为0(零)值。道路名称数量和道路编号数量被用来从道路编号辞典Lb6读取链路系列的道路名称和道路编号。
(1.2.3链路记录)
链路记录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链路记录提供关于每个记录中链路的信息。与网格中每个链路相对应的链路记录被存储在道路数据的网格单元数据中。
图4A示出链路记录的结构。如图示的是关于链路类型、链路长度以及链路起点和终点之间坐标点数量的信息。
在地图数据中,链路的两端均具有如图5A黑圈中所图示的节点。在两个节点之间设置有多个形状内插点。形状内插点被示出为图5B中的白圈。形状内插点用于表示链路的形状,其在链路两端之间可以是弯曲的。每个形状内插点的坐标存储在后文将描述的坐标记录中。一个链路记录中的坐标点数量是该链路中节点和形状内插点的总数。
另外,链路记录存储与主题链路连接的其他链路的信息,即关于连接到该主题链路起点或者主题链路终点的其他链路的信息。本实施例中的地图数据,不像常规的地图数据那样为每个链路指派绝对链路ID。因此,其他链路的信息是通过链路列表Lb2链路记录中的序号1到B2来表示的。即,例如,如果链路记录2连接到链路起点,则写入序号2作为连接到该链路起点的其他链路的信息。如果在同一网格中没有其他链路连接到该链路起点/终点,则写入该主题链路的序号作为所述信息。
“同一网格中没有其他链路”的情况被描述为僵局(dead-end),所述链路的起点/终点是网格边界上的节点(即之后描述的边界节点),所述节点具有仅属于下一网格的连接链路等。在本实施例中,网格数据是“封闭”数据,针对在网格边界内部的链路来记录链路连接关系,而不记录网格间链路关系。
于是,在所述链路记录中存在这样的标记,所述标记例如表示在起始节点上是否存在交通信号的起始节点信号标记、表示在终止节点上是否存在交通信号的终止节点信号标记,以及表示在更高网格单元数据中是否存在与该链路起始/终止节点相对应的节点的更高网格标记。
再者,在链路记录中存在这样的标记,所述标记例如表示在地址范围列表Lb7中是否存在与主题链路相对应的地址范围记录的地址范围信息标记、表示在充当扩展数据的限速数据中是否存在与主题链路相对应的限速管理记录(图10)的限速信息存在标记。另外,存在这样的标记,例如表示在充当扩展数据的TMC数据中是否存在与主题链路相对应的TMC管理记录(图11)的TMC管理信息存在标记,以及表示在充当扩展数据的引导/车道数据中是否存在与主题链路相对应的引导点管理记录和车道管理记录(图12)的引导/车道信息标记。
(1.2.4坐标记录)
在道路数据的网格单元数据中,包括坐标记录1到B3的坐标列表Lb3是登记在链路列表Lb2中的每个链路的节点和形状内插点的坐标(即经度和纬度)的列表。即,换言之,每个坐标记录1到B3表示相应节点或相应形状内插点的坐标。
图4B示出坐标记录的结构。坐标记录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坐标记录包括关于坐标类型的信息、作为经度坐标的X坐标,以及作为维度坐标的Y坐标。坐标类型指示主题点是边界节点、非边界节点、虚节点(dummy node)还是形状内插点。
于是,坐标记录存储边界节点所连接的相邻网格的标识信息。仅当坐标记录中的坐标类型指示主题点是“边界节点”时该标识信息才具有有效值。当坐标类型指示主题点是非边界节点时,该标识信息具有无效值。坐标记录还包括“连接到边界节点的相邻网格的标识信息”,其包含关于在网格单元数据中该边界节点是否存在于网格四边之一或四角之一上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网格具有如图1所示的矩形形状。
(1.2.5数据管理)
参照图5A和图5B描述道路数据管理列表Lb1中道路数据管理记录1到b1的排布、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的排布以及坐标列表Lb3中坐标记录1到B3的排布。
道路管理记录用于管理链路系列。链路记录包括链路的属性信息。坐标记录包括设于链路上的每个点(即每个节点和形状内插点)的坐标信息。因此,坐标记录与链路记录相关,而链路记录与道路管理记录相关。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齐链路中的排布次序来进行道路管理列表Lb1、链路列表Lb2和坐标列表Lb3之间的记录关联。图5B示出道路管理列表Lb1、链路列表lb2和坐标列表Lb3之间的关系,其表示在图5A中所示的包括街道、链路、节点和形状内插点的地图。
登记在道路管理列表Lb1中的每个道路管理记录被视为街道(链路系列)的第一属性(特征)的属性数据,而与链路系列对应的一组链路记录被视为该街道的第二属性的属性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与在道路管理列表Lb1中具有序号1的道路管理记录1相对应的一组链路记录排布在链路列表Lb2的顶部。与在道路管理列表Lb1中具有序号2的道路管理记录2相对应的链路系列的一组链路记录紧跟在道路管理列表Lb1中具有序号1的道路管理记录1相对应的链路系列的一组链路记录之后。以这种方式,链路列表Lb2和道路管理列表Lb1针对特定街道(链路系列)具有相同的链路记录排布次序,以便于关联该街道的多个属性。
在本实施例中,与道路管理列表Lb1中道路管理记录1到B1相对应的街道的排布对齐于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所对应街道的排布,即等同为具有相同的次序。因此,道路管理列表Lb1中的每个记录以及链路列表Lb2中每个记录以可获取的方式彼此关联。
于是,道路管理记录存储链路数量的信息。因此,即便当多个链路记录仅与一个道路管理记录相关联时,读出并参考道路管理列表Lb1顶部和链路列表Lb2的顶部,从而指明并建立道路管理记录1到B1和链路记录1到B2之间的关系。
登记在链路列表Lb2中的链路记录被视为链路第一属性的属性信息,即该道路链路的特征,而与该链路相对应的一组坐标记录被视为该链路第二属性的属性数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设于与链路列表Lb2中具有序号1的链路记录1相对应链路中的点的一组坐标记录从坐标列表Lb3的顶端排布,而设于与链路列表Lb2中具有序号2的链路记录2相对应链路中的点的一组坐标记录紧随与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相对应的一组坐标记录排布。以这种方式,链路列表Lb2和坐标列表Lb3被生成为在链路列表Lb2和坐标列表Lb3之间具有相同的链路排布次序。
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与坐标列表Lb3中坐标记录1到B3相对应的链路的排布对齐为具有与链路列表Lb2相同的次序。因此,链路列表Lb2和坐标列表Lb3彼此相关联。在此,由于链路记录存储坐标点数量的信息,所以即便当多个坐标记录仅与一个链路记录相关联时,通过参考并从链路列表Lb2顶部和坐标列表Lb3顶部读出而指明链路记录1到B2和坐标记录1到B3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仅与一个链路记录相对应的一组坐标记录在坐标列表Lb3中是以从链路起点到终点的次序排布的。由于链路终点的坐标记录示出与下一链路起点坐标记录相同的坐标,所以可以省略对该坐标记录的登记。
(1.2.6道路名称ID)
道路名称ID用于从辞典中读取与道路管理记录中链路系列相对应的道路名称(街道名称),并且是以与道路编号辞典Lb6顶部位置的偏移(字节位置)来表示的。道路名称ID是以固定数据长度定义的。本实施例中的地图数据利用基于道路名称ID从道路编号辞典Lb6读取的道路名称(街道名称)。
图3中道路名称ID1到B4的排布在道路名称ID列表Lb4中与道路管理列表La1中道路管理记录1到B1的排布对齐。换言之,道路名称ID1到B4是根据某“街道”道路管理记录来排布的。图6A图示道路管理列表Lb1中道路管理记录1到B1的排布与道路名称ID列表Lb4中道路名称ID1到B4的排布之间的关系。
道路管理记录具有三种关联类型,即,在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道路名称数量为0的无道路名称ID关联情况,在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道路名称数量为1的一个名称关联情况,以及(c)在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道路名称数量为二或者更多的二个或更多个名称关联情况。基本地,在上述三种情况的任一种中,为了建立道路管理记录1到B1和道路名称ID1到B4之间的关联的目的,主题街道的道路名称ID在道路名称ID列表Lb4中是以与道路管理列表Lb1和链路列表Lb2之间的关联或者道路链路列表Lb2和坐标列表Lb3之间的关联相同的方式、根据道路管理记录1到B1而排布的。
更具体地,在道路名称ID列表Lb4中,道路名称ID被排布为使得与道路管理列表Lb1中道路管理记录最小序号对应的道路名称ID到达列表顶部。在这种情况下,当不存在道路名称ID对应于某个道路管理记录时,用于与某个道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道路名称ID的空间被与后续道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道路名称ID占据。即,道路名称ID的空位被下一道路名称ID填充。
例如,在图6A的情况中,尽管不存在与序号为4的道路管理记录4相关联的道路名称ID,但是在道路名称ID列表Lb4中,与序号为5的道路管理记录5相对应的道路名称ID排布在与序号为3的道路管理记录3相对应的道路名称ID之后。
参考道路管理记录,容易理解不存在与序号为4的道路管理记录4相对应的道路名称ID,可以通过依序参考以及从道路管理列表Lb1和道路名称ID列表Lb4顶部读取这些列表来指明道路管理记录1到B1与道路名称ID1到B4之间的关系。
在以上实例中,道路管理记录被视为街道的第一属性数据,而道路名称ID被视为街道的第二属性数据。因此,该第一和第二属性是以上述方式彼此相关联的。
另外,通过道路名称ID从辞典读取道路名称的操作意图通过使用固定数据长度来尽可能地简化和便利基于所编制的这些属性的列表进行的读取。即,当数据长度固定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以固定的字节间隔从列表读出数据。
(1.2.7道路编号ID)
道路编号ID用于读取与道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街道的道路编号,并且被表示为与道路编号辞典Lb6起始位置的“偏移”(字节位置)。道路编号ID具有固定数据长度。本实施例中的地图数据是根据道路编号ID从辞典Lb6进行读取的。在这种情况下,就所登记的词来说,道路编号和道路名称在辞典Lb6中是“等同的”。
道路编号名称ID在道路编号ID列表Lb5中是根据道路管理记录1到B1在道路管理列表Lb1中的排布来排布的。道路编号ID列表Lb5是以与道路名称ID列表Lb4基本相同的方式生成的。因此,省略对道路编号ID列表Lb5的排布的解释。
(1.2.8道路编号辞典)
道路编号辞典Lb6被形成为一组具有可变数据长度的登记的道路编号(登记的词)1到B6。登记的道路编号(登记的词)形成为这样的文本串,其表示道路名称(即街道名称)和道路编号。
(1.2.9地址范围记录)
地址范围记录表示某链路(例如街道)两端之间的地址范围。本实施例中地图数据采取北美使用的数据格式。在北美,房屋的“地址”是沿街道排布的,并且因此地址范围被定义为某街道两端的房屋编号。地址范围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
于是,每个地址范围记录仅与一个链路相对应,并且被登记到地址范围列表Lb7。更实际地,地址范围列表Lb7具有地址范围记录1到B7,它们分别表示登记在链路列表Lb2中的链路,以与链路列表Lb2中记录相同的排布次序排布。
然而,链路列表Lb2中登记的链路并非必须具有登记在地址范围列表Lb7中的相应记录。换言之,尽管列表Lb7中的地址范围记录一般是关联列表Lb2中的链路记录而排布的,其是从较前的序号向较后的序号排布的,但是当与链路列表Lb2中某链路记录相对应的地址范围记录未被登记在地址范围列表Lb7中时,地址范围列表Lb7中的位置被链路列表Lb2中下一链路记录的地址范围记录占据。即,当某个对应的关系被“跳过”时,下一记录填充该跳过的位置。
图6B图示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的排布与地址范围列表Lb7中地址范围记录1到B7的排布之间的关系。在图6B所示实例中,与序号为3的链路记录3以及序号为4的链路记录4相对应的地址范围记录未被登记在地址范围列表Lb7中。因此,地址范围记录在地址范围列表Lb7中的排布次序示出的一系列地址范围记录分别对应于序号为1的链路记录1、序号为2的链路记录2、序号为5的链路记录5以及序号为6的链路记录6。
链路记录1到B2与地址范围记录1到B7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从列表Lb7顶部读取地址范围记录1到B7来得到的,因为不具有相应的在列表Lb7中登记的地址范围记录的每个链路记录具有指示“无信息”的地址范围信息标记。换言之,参考链路记录中的地址范围信息标记,正确地建立链路记录和地址范围记录之间的关联。
在该实例中,链路记录被视为链路的第一属性,而地址范围记录被视为链路的第二属性。因此,证明是以上述方式建立起某链路多个属性之间的关联。
(1.2.10更高链路ID)
更高链路ID用于表示与主题链路相对应的更高级链路的序号。更高链路ID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在该上下文中的序号是指在更高级中从网格单元数据的链路列表Lb2顶部开始的序号。更高链路ID用于将某级中的链路与更高级中的链路相关联。
更实际地,每个更高链路ID与一级网格单元数据中的每个链路一一对应,其要被存储在更高链路ID列表Lb8中。图6C图示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的排布与更高链路ID列表Lb8中更高链路ID1到B8的排布之间的关系。
如图6C所示,对于链路列表Lb2中登记的每个链路,列表Lb8中的更高链路ID1到B8是以与列表Lb2中链路相同的排布次序排布的。通过向两种排布指派相同的排布次序,更高链路ID列表Lb8中的更高链路ID1到B8与链路列表Lb2中的链路记录1到B2相关联。
(1.3网格单元数据中的背景数据)
如上面描述的,背景数据表示地图中不同于道路的背景信息。如图7所示,网格单元数据中的背景数据包括列出背景管理记录1到C1的背景管理列表Lc1、列出坐标记录1到C2的坐标列表Lc2、列出背景名称ID1到C3的背景名称ID列表Lc3、列出背景名称词汇(即所登记的背景名称条目)的背景名称辞典Lc4,以及其他数据。
(1.3.1头部)
网格单元数据中背景数据的头部具有固定数据长度,表示背景管理记录的数量C1等等。
(1.3.2背景管理记录)
背景管理记录对于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包括诸如背景名称存在标记、背景分类代码等的信息。背景分类代码表示要显示在地图上的背景图像的分类。更实际地,背景分类代码表示根据例如设施分类(例如银行、图书馆、博物馆、公园、购物中心、铁路和机场)以及地理特征分类(例如海洋、湖泊、岛屿等等)对背景图像进行的分类。
与每个背景分类代码相对应的背景图像设置在地图中由与该主题背景管理记录相关联的坐标记录所指明的位置处。
背景名称存在标记表示在背景名称辞典Lc4中是否登记有待设置在地图上的背景名称。例如,指示一设施等的名称的背景名称在背景名称存在标记的控制下显示于地图上。
(1.3.3坐标记录)
存储于背景数据的网格单元数据中的每个坐标记录表示与背景管理列表Lc1中登记的每个背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背景图像设置位置(即坐标)。更实际地,每个坐标记录包括X坐标信息(经度方向的坐标值)和Y坐标信息(纬度方向的坐标值)。该坐标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
背景数据中的坐标列表Lc2具有包括于其中的与登记在背景管理列表Lc1中的背景管理记录C1的数量相同数量的记录C2(即记录1到记录C2)。换言之,坐标列表Lc2中的坐标记录1到C2与背景管理记录1到C1一一对应。
更实际地,坐标列表Lc2形成为坐标记录1到C2的排布,所述坐标记录1到C2与要根据登记于背景管理列表Lc1中的背景管理记录设置的背景图像相对应,如图8所示。注意,背景管理列表Lc1中的背景管理记录的排布与坐标记录的排布相同。即,关于背景图像组成部分的多种属性数据是彼此相关联的。
(1.3.4背景名称ID)
背景名称ID用于读取背景名称辞典Lc4中与背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背景名称,并且指明与背景名称辞典Lc4起始位置的偏移(即字节位置)。背景名称ID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在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结构中,基于背景名称ID来使能对背景名称的读取。
于是,背景名称ID1到C3以特定方式排布在背景名称ID列表Lc3中,从而背景名称ID和背景管理列表Lc1中的背景管理记录一一对应,如图8所示。换言之,背景图像组成部分的排布与列表Lc3中背景名称ID1到C3以及背景管理列表Lc1中对照物的排布相对应。
更实际地,在形成背景名称ID列表Lc3时,背景名称ID的次序与背景管理列表Lc1中背景管理记录的次序对齐。然而,如果一部分与背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背景名称被省略,则被省略背景名称ID的位置被与后续背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背景名称ID占据。即,在列表Lc3中不留空的记录位置。
当某背景管理记录不具有对应的登记于背景名称ID列表Lc3中的背景名称ID时,该背景管理记录具有值为“无信息”的背景名称存在标记。因此,参考背景名称存在标记来参考以及从背景管理ID列表Lc3顶部读取背景名称ID,使得能够识别背景管理记录1到C1与背景名称ID1到C3之间的关系。
(1.3.5背景名称辞典)
背景名称辞典Lc4形成为一组具有可变数据长度的登记的背景名称1到C4。登记的背景名称形成为表示背景名称的文本串。
(1.4网格单元数据中的交通划分数据)
尽管充当扩展数据,但是网格单元数据中的交通划分数据表示主题数据网格中每个链路的交通方向。即,通过交通划分数据来表示网格中的主题链路是靠右交通体系还是靠左交通体系。因此,交通划分数据仅仅针对具有靠右交通和靠左交通两者的数据网格而制备。
如图9A所图示,某个数据网格中的交通划分数据包括具有头部和交通划分管理记录1到D的交通划分管理列表Ld。即,图9A是数据网格中交通划分数据的结构图。
(1.4.1头部)
网格单元数据中交通划分数据的头部具有固定数据长度,表示交通划分管理记录的数量(例如在该情况下为数量“D”)等等。
(1.4.2交通划分管理记录)
交通划分管理记录对于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包括相应链路的交通划分代码。交通划分代码采取两个值之一,指示“靠右交通”或“靠左交通”。
交通划分管理记录是针对相应数据网格中的每个链路的。即,交通划分管理列表Ld中交通划分管理记录1到D的数量与相应数据网格的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的数量相同,并且在交通划分管理列表Ld中的数据记录与链路列表Lb2中的数据记录一一对应。
于是,交通划分管理列表Ld中交通划分管理记录1到D的排布是这样排布的,即使得与交通划分管理记录1到D的排布相对应的链路排布与链路列表Lb2中的链路排布相同。图9B图示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的排布与交通划分管理列表Ld中交通划分管理记录1到D的排布之间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中,链路列表Lb2中表示道路的每个链路记录1到B2以及交通划分管理列表Ld中的每个交通划分管理记录1到D基于两个列表中相同的数据排布方案而彼此相关联。
(1.5网格单元数据中的限速数据)
作为扩展数据的限速数据表示每个链路的限速。如图10A所示,某个数据网格中的限速数据包括头部和具有头部与限速管理记录1到E的限速管理列表Le。即,图10A是数据网格中限速数据的结构图。
(1.5.1头部)
网格单元数据中的限速数据的头部具有固定数据长度,表示限速管理记录的数量(例如在该情况下为数量“E”)等等。
(1.5.2限速管理记录)
限速管理记录表示相应链路的前向限速和反向限速。如果该链路不具有限速,则记录一指示“无限速”的值作为该限速管理记录的前向限速和反向限速。如果相应链路的交通是单向的,则“逆行”方向交通的限速为“空”值。
于是,每个链路仅具有登记在限速管理列表Le中的一个限速管理记录。更实际地,如图10B所示,限速管理列表Le针对相应网格中在链路列表Lb2中登记有链路记录的每个链路以与链路在链路列表Lb2相同的排布次序列出限速管理记录1到E。图10B图示链路列表Lb2中链路记录1到B2的排布与限速管理列表Le中限速管理记录1到E的排布之间的关系。
然而,对于在限速信息存在标记中具有“无信息”值的链路记录,在限速管理列表Le中未登记有相应的限速管理记录。换言之,尽管列表Le中的限速管理记录一般是关联链路列表Lb2中的链路记录而排布的,其是从较前的序号向较后的序号而排布的,但是当与链路列表Lb2中某链路记录相对应的限速管理记录未被登记在限速管理列表Le中时,限速管理列表Le中的位置被与链路列表Lb2中下一链路记录对应的限速管理记录占据。即,当某个对应的关系被“跳过”时,下一记录填充该跳过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中,道路数据(充当基本数据)中的链路列表Lb2中的每个链路记录1到B2以及限速数据(充当扩展数据)中限速管理列表Le中的每个限速管理记录1到E彼此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链路记录被视为关于链路的基本属性的属性数据,其是地图数据中不可或缺的,而限速管理记录被视为关于链路的扩展属性的属性数据,其依赖于数据模型在地图数据中是可选的。即,为了某链路的“多属性关联”,表示一种属性的链路记录与表示另一种属性的限速管理记录是以上述方式彼此关联的。
(1.6网格单元数据中的TMC数据)
作为扩展数据的TMC数据用于确定在传输自路旁单元、基站等的交通信息中的位置代码与链路之间的关系。某数据网格中的TMC数据包括具有头部和TMC管理记录1到F的TMC管理列表Lf1,以及具有位置记录1到F2的位置列表Lf2。图11A是数据网格中TMC数据的结构图。
(1.6.1头部)
网格单元数据中的TMC数据的头部具有固定数据长度,表示TMC管理记录的数量F1、位置记录的数量F2,等等。
(1.6.2TMC管理记录)
TMC管理记录针对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包括位置记录中的位置代码与链路记录之间的关系的信息。更实际地,为了标识与主题TMC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链路,TMC管理记录包括从链路列表Lb2顶部开始的链路记录的序号信息、与同一数据网格中的主题TMC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链路记录。TMC管理记录中的该信息将TMC管理记录与链路记录相关联。
于是,TMC管理记录具有关于与主题TMC管理记录相对应的位置记录的数量的信息。在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中,在某些情况下为单个TMC管理记录指派多个位置记录。因此,位置记录数量被存储在TMC管理记录中。
另外,尽管链路记录的序号信息用于将TMC管理记录与链路记录进行关联,但是TMC管理记录1到F1也可以通过将TMC管理记录1到F1排布在本实施例地图数据的TMC管理列表Lf1中而与链路记录1到B2相关联。
TMC管理记录1到F1也被排布为使得与TMC管理记录1到F1相对应的链路的排布与登记在链路列表Lb2中的链路的排布(即链路记录1到B2的排布)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TMC管理信息存在标记在链路记录中具有“无信息”值,则在TMC管理列表Lf1中未登记有相应的TMC管理记录。这与限速管理列表Le为相同的登记方案。
(1.6.3位置记录)
位置记录针对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包括位置代码以及向其应用位置代码的道路范围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如一般所知,交通信息以这样的形式传输自路旁单元等,所述形式由交通信息主体和指示所传输交通信息所用于的地区的位置代码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位置代码是任意设定的而与地图数据无关,由此以与地图数据中通过链路定义道路范围的方式不同的方式设定道路范围。
故此,位置记录具有道路范围的信息,其中,指明了与主题位置记录中位置代码实际相对应的相应链路的一部分(例如在链路中从哪点到哪点)。在这种情况下,起点由距链路起点的距离来表示,其被测量为与链路长度“成比例”,如图11B所示。以与起点相同的方式,终点由距链路起点的距离的比例来表示。
图11B图示链路和位置记录之间的关系。在位置列表Lf2中,位置记录1到F2被排布为使得与位置记录排布相对应的链路排布以及与TMC管理列表Lf1中TMC管理记录排布相对应的链路排布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
(1.7网格单元数据中的引导/车道数据)
作为扩展数据的引导/车道数据包括关于每个链路中引导点和/或车道的信息。如图12所示,网格单元数据中的引导/车道数据包括具有引导点管理记录1到R1的引导点管理列表Lr1、具有出口链路记录1到R2的出口链路列表Lr2、具有车道管理记录1到R3的车道管理列表Lr3,以及具有车道属性记录1到R4的车道属性列表Lr4,以及其他信息。
(1.7.1头部)
网格单元数据中的引导/车道数据的头部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包括引导点管理记录数量R1、出口链路记录数量R2、车道管理记录数量R3以及车道属性记录数量R4的信息,以及其他信息。
(1.7.2引导点管理记录)
引导点管理记录针对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用于表示相应数据网格的每个引导点。引导点管理记录包括以下信息:指示到引导点的入口链路、待显示在引导点的引导图像ID、待显示在引导点的引导箭头ID、相对于入口链路方向到引导点的入口方向(从链路起点到终点)、从引导点离开的出口链路数量,以及其他信息。指示到引导点的入口链路的信息是通过使用与同一数据网格中链路列表Lb2内上述入口链路相对应的链路记录的序号来描述的。基于该信息,引导点管理记录与链路记录相关联。
(1.7.3出口链路记录)
出口链路记录针对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包括指示上述出口链路的信息。更实际地,出口链路记录包括具有所述出口链路的网格编号以及该网格中与链路列表Lb2中的出口链路相对应的链路记录的序号。
在出口链路列表Lr2中,出口链路记录1到R2被排布为使得与出口链路记录1到R2的排布相对应的引导点排布以及引导点在引导点管理列表Lr1中的排布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如图13A所示。图13A图示引导点管理记录1到R1以及出口链路记录1到R2的排布的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点管理记录1到R1和出口链路记录1到R2是通过将引导点管理列表Lr1中的引导点排布与出口链路列表Lr2中的引导点排布“对齐”而进行关联的。
(1.7.4车道管理记录)
车道管理记录针对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表示数据网格中的每个链路。车道管理记录具有指示以下项的信息:与主题车道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链路、链路中前向车道(具有从链路起点到链路终点的交通方向的车道)数量,以及链路中反向车道(具有从链路终点到链路起点的交通方向的车道)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指示与主题车道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链路的信息”被描述为链路记录距链路列表Lb2顶部的位置(即序号),该相应链路记录登记在与具有该主题车道管理记录的网格为同一网格的数据网格中的链路列表Lb2中。另外,该车道管理记录与车道属性记录相关联,其数量是前向车道数量和反向车道数量的总和。
(1.7.5车道属性记录)
车道属性记录表示相应车道的属性。例如,车道属性记录包括关于以下项的主题车道的信息:车道是否是右转车道、车道是否是左转车道、车道是否是直行车道以及车道是否包括汇合点,以及其他信息。
车道属性记录1到R4针对每个记录具有固定数据长度,并且如图13B所示,被排布为使得与车道属性列表Lr4中车道属性记录1到R4的排布对应的链路的排布和与车道管理列表Lr3中车道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链路的排布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在这种情况下,引导/车道数据被排布为使得单个车道管理记录与多个车道属性记录相关联,排布次序为前向车道的车道属性记录在反向车道的车道属性记录之前,如图13B中所示。图13B图示车道管理记录1到R3的排布与车道属性记录1到R4的排布之间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车道管理记录1到R3以及车道属性记录1到R4以上述方式彼此相关联。
(1.8地图数据小结)
在上面解释了地图数据的配置。根据本实施例中地图数据的配置,地图组成部分的属性数据按属性类型分类和分组,而不是按地图组成部分分类和分组,以形成为数据列表。例如,某链路的属性数据(例如链路记录、地址范围记录、限速管理记录等等)不是按链路分组,而是按多种属性类型中的每种来分组,以形成为数据列表。即,链路列表Lb2、地址范围列表Lb7和限速管理列表Le是以上述方式形成的。所以,根据本实施例,地图数据的内容可以被容易地改变和编辑。
常规地,即便是仅更新了地图数据的某个属性类型,整个地图数据都不得不被更新。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配置现在使得能够仅通过替换地图数据中针对某特定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的数据列表来更新该属性类型的地图数据。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对地图数据的更新。特别地,受益于车辆中改进的通信功能,当地图数据的配置是基于本实施例时,仅从数据中心传输地图数据的被更新部分来装入车辆中,由此通过通信功能大大地便利了地图数据更新方案。
于是,本实施例中的地图数据配置允许用户为了改变地图数据内容的目的而容易地改变地图数据中各种数据列表的组合,尤其是扩展数据组中的数据。换言之,可以容易地创建各种地图数据版本。例如,可以容易地进行对地图数据的操作,例如删除限速数据及增加限速数据,以创建具有限速信息的地图数据或创建不具有限速数据的地图数据。因此,取决于用户的需要,可以创建和贩售各种地图数据。
因此,可以通过将具有限速信息的地图数据制备为高端版本而将不具有限速信息的地图数据制备为普通版来容易地创建两个或更多个产品线。另外,可以容易地将地图数据组成部分发布和贩售为可选数据,以允许用户定制地图数据。因此,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可以配置为使得可以在购买地图数据主体后单独购买限速数据。
于是,改变地图数据内容的易行性允许导航装置制造商和/或地图数据制造商创建各种地图数据版本以适用于导航装置的各种产品类型。换言之,各种产品类型中每一种类型的地图数据没必要整齐划一地创建,而是由于数据编辑的易行性而可以基于地图数据基本模型被修改或定制。
另外,尽管根据属性类型来对属性数据进行分组使得在地图组成部分各属性数据类型(即各种记录)之间的关联必不可少,但是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使得能够通过数据列表中适当的数据排布来进行属性数据的关联。即,无需额外的数据(例如属性ID、链路ID等)用于属性数据关联。因此,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与具有相同内容量的常规地图数据相比具有较小的数据量。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地图数据的每个记录基本具有固定数据长度,由此不仅能够省略插入在记录顶部的链路ID,还能够省略插入在例如记录尾部的数据边界代码。所以,本实施例的地图数据可以进一步减少数据量。再者,由于数据记录的固定数据长度,每个属性数据记录可以被容易地访问。即,可以仅基于所期望数据记录的序号通过距数据列表顶部的偏移来容易地标识数据记录的位置。
于是,根据本实施例,链路记录中的标记(例如限速信息存在标记和地址范围信息标记)允许导航装置得到登记在其他数据列表(例如限速管理列表Le和地址范围列表Lb7)中的相应记录的存在。因此,即便在使用数据记录排布的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关联方案中,可以从列表中省略对应于一些链路的、在限速管理列表Le和/或地址范围列表Lb7中的记录。所以,可以减小地图数据的数据量,并且链路记录和属性记录之间的数据关联效率可以同时提高。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被分类为基本数据的地址范围列表Lb7可以被分类为扩展数据。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数据类型分类为基本数据还是扩展数据可以随意改变。例如,就将各个版本适用于相应导航装置产品线来说,基本/扩展数据类型分类可以仅用来通过将地图数据主体分类为基本数据而其他可选数据部分分类为扩展数据来便利各地图数据版本的创建。
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地图组成部分(例如链路等)的特征和/或特性被分类和描述为数个类型的属性数据,以形成为每种类型的属性数据组。然而,在分组过程中,从很大程度来说,对属性数据的分组可以根据地图数据设计者的想法而随意地设计和改变。换言之,如何定义那些属性以及将什么定义为每种属性是取决于地图数据设计者的。地图数据属性设计的唯一考量可能在于例如将属性分成基本数据和扩展数据两类。即,可以在定义一种属性数据时考虑属性数据类型的分组,并且可以基于属性数据的定义和属性数据的分组策略来增加其他种类的属性数据。该属性数据设计方案可以从权利要求中对基本数据列表编制过程和扩展数据列表编制过程的引述认知到。
(2.导航装置的结构和操作)
上述地图数据以以下方式被导航装置10使用。
图14所示的导航装置10包括位置传感器11、交通信息接收器12、维护上述配置的地图数据的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操作设备15、语音输出设备16、显示设备17和控制电路19。
位置传感器11用于通过具有熟知的回转仪、距离传感器和GPS接收器等来检测配备有导航装置10的车辆的当前位置。交通信息接收器12用于接收从路旁单元和/或基站传输的交通信息。
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具有记录介质(更具体地,硬盘、DVD),其中存储了上述地图数据,并且记录介质所存储的地图数据被输入到控制电路19。除了用于存储地图数据的硬盘驱动器(HDD)之外,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还可以包括DVD驱动器。如果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以上述方式配置,则导航装置10可以被配置为将记录在DVD介质上的额外的地图数据装到HDD上,所述DVD是可选贩售的。另外,导航装置10可以具有用于与地图数据分发中心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未图示),以用于基于经由通信设备从地图数据分发中心接收的地图数据,来更新装在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的HDD上的地图数据。
操作设备15用于将用户指令输入到控制电路19,并且包括在显示设备17上设置的触摸板和在导航装置10的主体上或在遥控器上排布的操作开关。通过操作设备15,用户可以进行导航装置10的各种操作,例如地图比例改变、地图滚动、设置目的地等。
语音输出设备16包括扬声器等,并且通过接收来自控制电路19的信号而将引导声音输出给用户。能够“全色”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17例如用于将位置传感器11检测到的当前车辆位置的位置标志、引导路线等等,连同从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输入的地图图像一起进行显示。
控制电路19被配置来充当公知的微计算机,并且包括CPU19a、ROM(未图示)、RAM19c、输入/输出设备(I/O),用于连接这些组件的总线。CPU19a执行在ROM中存储的程序,以基于来自位置传感器11、交通信息接收器12、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和操作设备15的信号而执行处理。
更具体地,控制电路19通过执行CPU19a中的程序从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读取每一个数据网格的地图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加载到RAM19c,以基于RAM19c中加载的数据,执行诸如路线搜索、路线引导等的处理。
在下面参照图15中的流程图解释控制电路19从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进行的地图数据加载处理。图15以流程图的形式图示道路数据读取处理。控制电路19在该处理中获取道路数据的网络单元数据。
当进行图15中的道路数据读取处理(作为基本数据读取处理)时,控制电路19进行处理步骤S110来从读取对象网格单元数据读取道路管理记录组,执行处理步骤S120(图16A中示出细节)来读取链路记录组,执行处理步骤S130(图16B中示出细节)来读取坐标记录组,执行处理步骤S140(图17中示出细节)来读取道路名称组,执行处理步骤S150(图17中的细节)来读取道路编号组,执行处理步骤S160(图18中示出细节)来读取地址范围记录组,并执行处理步骤S170来读取更高链路ID组。
更具体地,在步骤S110中依序从道路管理列表Lb1顶部读取所述读取对象网格单元数据中排布在道路管理列表Lb1中的道路管理记录组。随后,通过执行图16A所示的链路记录组读取处理,在步骤S120中从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读取链路记录组并且将其与在之前的步骤中读取的道路管理记录组相关联地加载到RAM19c中,。图16A以流程图形式图示链路管理组读取处理。
在S120,如图16A(S210)所示,首先将变量n初始化为0(零),并且将变量N设为道路管理记录数量的值B1(S220),执行下面步骤S230到S260的处理循环直至满足条件n>N。更实际地,以次序为1,2...N的记录序号“n”指代道路管理记录,并且通过第n个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链路数量从下一记录读取链路记录,所述下一记录在链路列表Lb2中紧随之前读取的最后链路记录(S250)。正以该方式读取的链路记录与待存储在RAM19c中序号为n的之前读取的道路管理记录相关联(S260)。当n值等于1时,通过第一个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数量在S250中从链路列表Lb2顶部记录开始读取链路记录。在S120,以这种方式依序从链路列表Lb2顶部开始读取链路记录,并且将所述链路记录与加载在RAM19c中的道路管理记录组相关联。
随后,在S130,通过执行图16B所示的坐标记录组读取处理,从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读取的坐标记录组与在之前步骤中读取的链路记录组相关联地加载到RAM19c中。图16B以流程图形式图示坐标记录组读取处理。坐标记录组读取处理的主要思想与链路记录组读取处理相同。
更实际地,在S130,首先将变量n初始化为0(零)(S310),并且将变量N设为链路记录数量的值B2(S320),执行下面步骤S330到S360的处理循环直至满足条件n>N。以这种方式,“对于值n=1,2,...N,参考序号为n的链路记录,通过所参考的(即第n号)链路记录中指示的坐标点数量从下一记录读取坐标记录,所述下一记录在坐标列表Lb3中紧随之前读取的最后记录,所述坐标记录与序号为n的链路记录相关联地存储在RAM19c中”。当在步骤S350中n值等于1时,通过第一个链路记录中指示的坐标点数量从坐标列表Lb3顶部开始读取坐标记录。在从坐标列表Lb3读取这些记录之后,S130中的处理将每个坐标记录与存储在RAM19c中的链路记录组相关联。
随后,在S140,通过执行图17所示的道路名称组读取处理,从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读取的道路名称组与在之前读取的道路管理记录组相关联地加载到RAM19c中。图17以流程图形式图示道路名称组读取处理。
更实际地,在S140,首先将变量n初始化为0(零)(S410),并且将变量N设为道路管理记录数量的值B1(S420),执行下面步骤S430到S460的处理循环直至满足条件n>N。以这种方式,“对于值n=1,2,...N,参考序号为n的道路管理记录,通过所参考的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道路名称数量从下一记录读取道路名称ID,所述下一记录在道路名称ID列表Lb4中紧随之前读取的最后记录(ID),所述道路名称ID与序号为n的道路管理记录相关联地存储在RAM19c中”。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步骤S450中第一次进行上述处理(即n=1)时,第一个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道路名称数量用于从道路名称ID列表Lb4顶部开始读取道路名称ID。如果道路管理记录中指示的道路名称数量为0(零),则处理返回到循环顶部而不从道路名称ID列表Lb4读取道路名称ID。换言之,读取的最后记录在返回循环顶部之前不被更新。
在S140中,以上述方式从道路名称ID列表Lb4读取每个登记的道路名称ID,并且每个道路名称ID与存储在RAM19c中的道路管理记录组相关联。
随后,在进行上述处理循环之后,参考与每个分别关联于道路管理记录的道路名称ID相对应的道路编号辞典Lb6中的区域,从辞典Lb6读取实际道路名称(即道路名称文本串)。随后,从辞典Lb6读取的实际道路名称被存储在RAM19c中(S470)。
随后,在S150,通过对道路编号ID列表Lb5进行与道路名称组读取处理基本类似的处理,从道路编号辞典Lb6读取与存储于RAM19c中的每个道路管理记录相对应的道路编号,并且将所述道路编号与道路管理记录相关联。
随后,在S160,通过进行图18中所示的地址范围记录组读取处理,从地图数据读取设备13读取地址范围记录组,并且将其与之前读取的链路记录组相关联地加载在RAM19c中。图18以流程图的形式图示地址范围记录组读取处理。
更实际地,在S160,首先将变量n1、n2初始化为0(零)(S510),并且将数N1设为链路记录数量的值B2,将数N2设为地址范围记录数量的值B7(S520)。随后,通过累计变量n1、n2来执行下面步骤S530到S590的处理循环直至满足条件n1>N1(S540,是)或者满足条件n2≥N2(S545,是)。在这种情况下,在循环的开始时累计n1(S530),并且每次读取了地址范围记录时累计变量n2(S590)。
所以,在S530到S590的处理循环中,以n1=1,2,...N的次序,参考序号为n1的链路记录(S550),以(a)如果地址范围信息标记指示“信息存在”(S560:是),则在步骤S570到S590中读取地址范围记录,并且将读取的记录与序号为n1的上述链路记录相关联;或者(b)如果地址范围信息标记指示“无信息”(S560:否),则返回循环顶部而不读取地址范围记录(S530),并且参考下一链路记录(S550)。
详细来说,步骤S570到S590通过将之前在地址范围列表Lb7中读取的最后记录作为参考点读取依次排布的地址范围记录,并且与序号为n1的链路记录相关联地在RAM19c中存储所读取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在地址范围记录组读取处理刚开始之后的S570中,读取地址范围列表Lb7中的顶部地址范围记录。以这种方式,在S160,从地址范围列表Lb7依次读取地址范围记录,并且所述地址范围记录与正存储在RAM19c中的链路记录组相关联。
在下面解释控制电路19在进行用于读取基本数据的道路数据读取处理之后进行的扩展数据读取处理。图19A以流程图的形式图示控制电路19所进行的扩展数据读取处理。在扩展数据读取处理中,首先针对各扩展数据类型中的每一类型确定各种类型的扩展数据是否已经存储在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中(S610,s620,S630,S640,S650)。如果扩展数据已经存储在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中,则从设备13中读取每个数据以存储在RAM19c中(S615,S625,S635,S645,S655)。针对地图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网格进行扩展数据读取处理。
更实际地,图19A中的处理分别确定在地图数据输入设备13中限速数据是否被存储为扩展数据(S610),TMC数据是否被存储为扩展数据(S620),引导/车道数据是否被存储为扩展数据(S630),房屋形状/地标数据是否被存储为扩展数据(S640),以及交通划分数据是否被存储为扩展数据(S650)。如果上述每种判决中的数据均被存储,则所存储的数据被加载在RAM19c中(S615,S625,S635,S645,S655)以用于后续处理。
扩展数据处理通常以以下方式读取。在S615,通过进行图19B所示的限速管理记录组读取处理来读取限速管理记录组,以将所读取的记录与之前读取的链路记录组相关联地存储在RAM19c中。图19B图示控制电路19所进行的限速管理记录组读取处理。
当开始限速管理记录组读取处理时,控制电路19以与地址范围记录组读取处理相同的方式将变量n1、n2初始化为0(零)(S710),并且数N1被设为链路记录数量B2,而数字N2被设为限速管理记录数量E(S720)。随后,进行步骤S730到S790的处理循环,直至满足条件n1>N1(S740,是)或者直至满足条件n2≥N2(S740,是)。
以n1=1,2,...N的次序,S730到S790的循环参考序号为n1的链路记录(S750),并确定限速信息存在标记是否指示“信息存在”(S760)。如果标记指示“信息存在”(S760,是),则S770到S790的处理读取限速管理记录,并且处理返回循环S730顶部。如果标记指示“无信息”(S760,否),则处理返回循环S730顶部而不读取限速管理记录。
随后,在S770到S790,从限速管理记录Le读取在限速管理列表Le中紧随之前读取的最后记录的下一限速管理记录,并且所读取的记录与序号为n1的链路记录相关联地存储在RAM19c中。在这种情况下,在限速管理记录组读取处理刚开始之后的S770中,读取限速管理列表Le中的顶部限速管理记录。
以这种方式,限速管理记录组读取处理从限速管理列表Le从该列表顶部开始依次读取限速管理记录,并且将所读取的记录与已经加载在RAM19c中的链路记录组相关联。
总之,由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有益数据结构,以上述方式配置和操作的导航装置10可以容易地更新、扩展和改变装置10中的地图数据内容。
尽管已经完整解释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各种修改和改动被视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即,例如,本实施例的数据结构不仅可以用在车载导航装置的地图数据中,还可以用在便携式设备(例如蜂窝电话等)的地图数据中。
这些改动、修改和所概括的方案应当理解为落入如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创建表示地图的地图数据以供在地图数据使用装置中使用的方法,所述地图由多个地图组成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所述地图数据中定义的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属性类型相关联,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使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指示来自主题属性类型的分别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对应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来将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与另一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进行关联;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之间的关联,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列出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其中
用于表示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被形成为一个数据列表,并且
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数据列表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的依序次序并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中标识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而被排布,以使得每一个属性类型的数据列表被排布为与用于表示所述地图数据的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其相关联的属性类型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多个属性类型中每一类型的一组数据列表包括属于主数据列表的扩展数据列表,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扩展数据列表编制为缺少与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相关联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数据列表,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主数据列表中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关联;以及
将所述主数据列表编制为具有所述地图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排布的数据列表,其中嵌入有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不存在的属性数据记录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主数据列表的所述编制在所述主数据列表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属性数据记录中嵌入标记,所述标记表示相应属性数据记录是否存在于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编制基本数据列表,所述基本数据列表被形成为作为属性数据记录在所述地图数据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属性的排布;以及
编制扩展数据列表,所述扩展数据列表被形成为作为属性数据记录在所述地图数据中非必不可少的扩展属性的排布,其中
所述地图数据基于所述基本数据列表、根据包括和不包括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以多种不同形式来创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扩展数据列表编制过程通过适当省略与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属性数据记录来编制所述扩展数据列表,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基本数据列表中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关联,并且
所述基本数据列表编制过程在所述基本数据列表中嵌入能够标识从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省略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标识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基本数据列表编制过程在所述基本数据列表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每一个的属性数据记录中,嵌入表示所述组成部分的相应属性数据记录在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的存在性的标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地图组成部分是将道路表示为所述地图数据的单元的链路,并且
所述数据列表是表示相应链路的属性的多个属性数据记录的排布。
8.一种用于创建表示地图的地图数据以供在地图数据使用装置中使用的设备,所述地图由多个地图组成部分构成,并且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具有所述地图数据中定义的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每一个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中的至少一个其他属性类型相关联,所述设备包括:
用于通过使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指示来自主题属性类型的分别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对应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来将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与另一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进行关联的装置;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之间的关联,以数据列表的形式列出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的装置,其中
用于表示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所述多个不同的属性类型的每一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被形成为一个数据列表,并且
所述主题属性类型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数据列表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的依序次序并基于所述其他属性类型的每一个属性数据记录中标识的相关联数据记录的数量而被排布,以使得每一个属性类型的数据列表被排布为与用于表示所述地图数据的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其相关联的属性类型具有相同的排布次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多个属性类型中每一类型的一组数据列表包括属于主数据列表的扩展数据列表,并且
所述设备还包括:
用于将所述扩展数据列表编制为缺少与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相关联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数据列表,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主数据列表中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关联的装置;以及
用于将所述主数据列表编制为具有所述地图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排布的数据列表的装置,所述数据列表嵌入有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不存在的属性数据记录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主数据列表的所述编制在所述主数据列表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中每一个的属性数据记录中嵌入标记,所述标记表示相应属性数据记录是否存在于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还包括:
用于编制基本数据列表,所述基本数据列表被形成为作为属性数据记录在所述地图数据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属性的排布的装置;以及
用于编制扩展数据列表,所述扩展数据列表被形成为作为属性数据记录在所述地图数据中非必不可少的扩展属性的排布的装置,其中
所述地图数据基于所述基本数据列表、根据包括和不包括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以多种不同形式来创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扩展数据列表编制装置通过适当省略与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属性数据记录来编制所述扩展数据列表,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所述一部分与所述基本数据列表中的所述属性数据记录相关联,并且
所述基本数据列表编制装置在所述基本数据列表中嵌入能够标识从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省略的属性数据记录的标识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基本数据列表编制装置在所述基本数据列表中所述多个地图组成部分的每一个的属性数据记录中,嵌入表示所述组成部分的相应属性数据记录在所述扩展数据列表中的存在性的标记。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地图组成部分是将道路表示为所述地图数据的单元的链路,并且
所述数据列表是表示相应链路的属性的多个属性数据记录的排布。
CN201110034992.6A 2010-01-29 2011-01-28 用于创建地图数据的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20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19094/2010 2010-01-29
JP2010019094A JP5440217B2 (ja) 2010-01-29 2010-01-29 地図データ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42019A CN102142019A (zh) 2011-08-03
CN102142019B true CN102142019B (zh) 2014-08-20

Family

ID=44342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349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42019B (zh) 2010-01-29 2011-01-28 用于创建地图数据的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98496B2 (zh)
JP (1) JP5440217B2 (zh)
CN (1) CN1021420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0219B2 (ja) * 2010-01-29 2014-03-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地図データ及び地図データ作成方法
JP5402957B2 (ja) 2011-02-09 2014-01-2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子機器
CN102436504A (zh) * 2011-12-23 2012-05-02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分段技术的道路数据处理系统和方法
US8924043B2 (en) * 2012-07-13 2014-12-3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battery depletion in a vehicle
CN103050013B (zh) * 2012-11-29 2015-10-14 江苏鸿信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车辆分级限速监控方法及其装置
US10222222B2 (en) 2013-03-15 2019-03-05 Abalta Technologies, Inc. Roundtrip range projection
US9121719B2 (en) 2013-03-15 2015-09-01 Abalta Technologies, Inc. Vehicle range projection
WO2014192047A1 (ja) 2013-05-27 2014-12-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情報端末装置、および地図データ作成方法
CN103473929A (zh) * 2013-09-26 2013-12-2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车辆违规监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99346B (zh) * 2013-09-29 2016-05-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小型无人机地面站三维导航地图实现方法
CN106294474B (zh) * 2015-06-03 2019-07-1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显示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74259B (zh) * 2015-12-14 2017-06-2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互联网词频的城市认知地图生成方法
DE102016217653A1 (de) 2016-09-15 2018-03-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Datenverarbeitungsanlage zur Erzeugung von Kartendaten einer digitalen Karte
DE102016217654A1 (de) 2016-09-15 2018-03-1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und Datenverarbeitungsanlage zur Erzeugung von Kartendaten einer digitalen Karte
CN109163730B (zh) * 2018-08-02 2020-10-27 武汉中海庭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驾驶用高精度地图数据网格化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767646B (zh) * 2019-02-28 2021-02-12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泊车方法及装置
CN111694904A (zh) * 2019-03-12 2020-09-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中道路数据存储方法和检索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582A (zh) * 2005-10-04 2007-04-11 株式会社电装 道路地图数据的生成方法、更新系统和管理设备
JP2009258764A (ja) * 2009-08-10 200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地図情報処理装置
CN101634567A (zh) * 2008-07-25 2010-01-27 株式会社电装 地图数据更新的装置、程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76883B2 (ja) 1992-04-02 1999-03-31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地図表示装置
US5543789A (en) * 1994-06-24 1996-08-06 Shields Enterprises, Inc. Computerized navigation system
US6675085B2 (en) * 2000-08-17 2004-01-06 Michael P. Straub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ccessing, generating and using information about speed limits and speed traps
JP4112274B2 (ja) * 2002-05-17 2008-07-02 株式会社ザナヴィ・インフォマティクス 地図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地図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JP4543637B2 (ja) * 2003-08-26 2010-09-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地図情報処理装置
CN1977296A (zh) * 2004-05-10 2007-06-06 日本先锋公司 显示控制器件、显示方法、显示控制程序、信息记录介质和记录介质
US20070050128A1 (en) * 2005-08-31 2007-03-01 Garmin Ltd., A Cayman Island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ff-board navigation with a portable device
US20070155360A1 (en) * 2005-12-30 2007-07-05 Yafan A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the Reporting of Roadway Speed and Incident Data and the Constructing of Speed Map Database
JP2007303959A (ja) * 2006-05-11 2007-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A2652503C (en) * 2006-06-09 2016-08-02 Aisin Aw Co., Ltd. Data updating system, terminal device, server, and method of data updating
JP4897422B2 (ja) * 2006-09-29 2012-03-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データ更新システム、端末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データ更新方法
JP4897516B2 (ja) * 2007-02-28 2012-03-14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データ更新システム
JP2007263971A (ja) * 2007-05-25 2007-10-11 Mba:Kk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45582A (zh) * 2005-10-04 2007-04-11 株式会社电装 道路地图数据的生成方法、更新系统和管理设备
CN101634567A (zh) * 2008-07-25 2010-01-27 株式会社电装 地图数据更新的装置、程序、方法
JP2009258764A (ja) * 2009-08-10 2009-11-0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地図情報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98496B2 (en) 2015-08-04
US20110191388A1 (en) 2011-08-04
CN102142019A (zh) 2011-08-03
JP2011158636A (ja) 2011-08-18
JP5440217B2 (ja)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42019B (zh) 用于创建地图数据的方法和地图数据使用装置
CN102142023B (zh) 地图数据、地图数据生成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导航设备
JP3842799B2 (ja) 地図データ提供装置
US884330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ressing map according to change season and topography
CN100582669C (zh) 地图数据更新方法
CN102142020B (zh) 用于基于地图数据来执行处理的电子设备
JP5093562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CN101432784B (zh) 一种提供有关路径的主题领域的方法和其系统
JP4045303B2 (ja) 地図情報更新装置および地図情報更新方法
EP0820046A2 (en) Apparatus for extracting road area data from block map data, system for generating a deformed map from these data and geograpical information system
JPWO2006109625A1 (ja) 地図情報更新装置および地図情報更新方法
US8892583B2 (en) Map data, navigation device having map data,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map data
CN102375870B (zh) 用于产生旅程的系统和方法
CN101057123B (zh) 信息终端及用于信息选择的方法
US20010024203A1 (en) Map display device, a memory medium and a map display method
JP4444677B2 (ja) 検索データの更新方法および更新システム
CN110440819A (zh) 导航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93219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age recording
US20110119311A1 (en) Map data creating device and map drawing device
CN102207391B (zh) 通信系统以及数据中心
CN102192748A (zh) 地图数据、存储介质和导航设备
CN102679986B (zh) 车辆导航装置和方法
JP4037167B2 (ja) 地図データ処理装置
CN102853839B (zh) 车载导航设备和方法
CN105247322B (zh) 信息终端装置以及地图数据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0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