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7233B -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7233B
CN102137233B CN201010539976.8A CN201010539976A CN102137233B CN 102137233 B CN102137233 B CN 102137233B CN 201010539976 A CN201010539976 A CN 201010539976A CN 102137233 B CN102137233 B CN 102137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photographic lens
image planes
monochrome information
focal adjust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399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7233A (zh
Inventor
工藤泰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137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7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7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7/00Control of exposure by setting shutters, diaphragms or filters, separately or conjointly
    • G03B7/28Circuitry to measure or to take account of the object contra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照相机具有:摄影透镜,其用于使来自被摄体的光成像;摄像部,其将由所述摄影透镜形成的像转换为电信号;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取得所述被摄体的亮度信息;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亮度信息来控制曝光;以及存储部,其存储表示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所述亮度信息时的所述摄影透镜的光学状态的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过去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所述亮度信息时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表示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光学状态的信息、以及取得最新的所述亮度信息时的表示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光学状态的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再次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

Description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通过摄影透镜的光来测定被摄体亮度的照相机中,测光结果的测光值的分布根据测光时的被摄体的对焦状态而变化。在焦点大幅偏移的状态下进行测光的情况下,摄像面中入射有未成像而成为扩散状态的像,所以亮度均匀,特别地,导致对被摄场区域进行分割的测光的误判断,显著丧失分割效果。
特别地,在摄像元件或成像圈较大的照相机、光圈值小且明亮的镜头中,被摄场深度变浅,所以,模糊量也变大,该技术课题显着。
针对上述技术课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与摄像元件单独设置的自动对焦机构和通过摄像元件进行测光的成像测光的结构中,在自动对焦前,以规定的电荷蓄积时间进行预测光,在自动对焦后,以新设定的电荷蓄积时间再次进行测光。如果在确定摄影透镜的对焦状态的自动对焦动作后重新进行测光,则能够在摄影时的对焦状态下进行测光,所以,能够利用适当的值来运算被摄体亮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25575号公报
但是,当按下用于拍摄被摄体的开关即释放按钮时,进行如下动作:进行自动对焦(AF)、自动曝光(AE)来确定摄影用的对焦状态和曝光,但是,在自动对焦的对焦后重新进行测光会产生如下的技术课题:从按下释放按钮到实际进行摄影为止的时间即释放延时延长重新进行测光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使用摄像元件的输出来进行测光和自动对焦的照相机中,削减测光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缩短释放延时。
本发明提供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摄影透镜,其用于使来自被摄体的光成像;摄像部,其将由所述摄影透镜形成的像转换为电信号;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取得所述被摄体的亮度信息;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亮度信息来控制曝光;以及存储部,其存储表示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所述亮度信息时的所述摄影透镜的光学状态的信息,所述控制部根据过去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所述亮度信息时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表示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光学状态的信息、以及取得最新的所述亮度信息时的表示所述摄影透镜的所述光学状态的信息,判断是否通过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再次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
根据本发明,在使用摄像元件的输出来进行测光和自动对焦的照相机中,能够削减测光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缩短释放延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结构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3是例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像面位置和被摄体距离的关系的概念图。
图4是更加详细地例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5是示出执行自动对焦时的透镜位置和对比度的关系的线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8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技术课题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1方式,公开了如下技术:根据摄影透镜的成像面位置的变化量和测光时的光圈的信息,判断在自动对焦动作后是否再次进行测光,由此,尽可能地抑制测光的再次执行,缩短伴随再次测光而产生的释放延时。
作为第2方式,公开了如下技术:根据上次测光时的成像面位置和光圈值以及当前的成像面位置和光圈值,判断在摄影时的曝光决定中使用上次的测光值、还是再次进行测光,尽可能地抑制测光的再次执行,缩短伴随再次测光而产生的释放延时。
作为第3方式,公开了如下技术:将自动对焦动作分为初始位置驱动、扫描驱动、对焦驱动这三个期间,在扫描驱动的完成时刻判断是否再次进行测光,由此,尽可能地抑制测光的再次执行,缩短伴随再次测光而产生的释放延时。
在该第3方式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在对焦驱动前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测光,则能够与对焦驱动同时并行地进行再次测光的准备(例如光圈设定),能够缩短再次测光的所需时间本身。
作为第4方式,公开了如下技术:利用在自动对焦用的透镜驱动中并行实施的间歇测光的测光值,由此,在自动对焦完成后不需要再次测光。即,在自动对焦用的透镜驱动中,光圈打开、测距点以外这种曝光不适当的情况很多,所以,如果有条件,则在该透镜驱动中继续进行测光,采用对焦位置的测光值,由此,能够省略再次测光。
但是,在自动对焦中优选为高速帧速率,每帧测光的运算负荷大,所以,在本方式中,在该透镜驱动中,进行当像面移动量即像面位置变化量超过规定量时执行测光的间歇测光。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上述各方式,能够在维持测光精度的同时,削减测光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缩短释放延时。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结构的一例的概念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流程图。
首先,参照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结构。
如图1所例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例如是数字单反照相机,具有主体单元100、例如可更换的镜头单元(即镜头镜筒)200、以及记录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131。
这里,记录介质131经由通信连接器130与主体单元100连接。
镜头单元200设于主体单元100的前面,借助未图示的镜头支架而自由装卸,能够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进行更换。
该镜头单元200由摄影透镜210a(摄影透镜)和摄影透镜210b(摄影透镜)、光圈203、透镜驱动机构204(焦点调节)、光圈驱动机构202、透镜控制用微计算机(以下称为Lμcom)201构成。
Lμcom 201对透镜驱动机构204、光圈驱动机构202等的镜头单元200内的各部分进行驱动控制。通过透镜驱动机构204内具有的未图示的DC电动机,向光轴方向驱动构成摄影透镜210a和210b的一部分的焦点调节光学系统。
并且,在透镜驱动机构204内设有向Lμcom 201输出焦点调节光学系统在光轴方向上的位置作为透镜位置信息PL(光学状态)的功能。
光圈203由光圈驱动机构202内具有的未图示的步进电动机驱动,Lμcom 201控制光圈驱动机构202来设定光圈203的开口,并且,将光圈203的开口换算为F值,作为光圈值VA(光学状态)进行存储。
并且,Lμcom 201经由通信连接器160与后述的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101电连接,Lμcom 201能够在与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101之间授受各种数据,由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101控制。而且,Lμcom 201根据需要向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101发送上述透镜位置信息PL、作为光圈值VA的F值。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主体单元100如下构成。
在主体单元100中,以位于装配于该主体单元100的镜头单元200的光轴上的方式,设有快门单元120和摄像元件111(摄像部)。
经由镜头单元200内的摄影透镜210a和210b、光圈203入射的来自未图示的被摄体的光束通过光轴上的焦面式快门单元120,入射到用于对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元件111。
通过摄影透镜210a和210b后的光束在摄像元件111中成像。摄像元件111被摄像元件驱动IC 110控制进行光电转换。
摄像元件111对通过装配于该照相机的镜头单元200的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将其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所述电信号通过摄像元件驱动IC 110,转换为图像处理IC 102(被摄体亮度取得部)进行处理用的数字电信号,通过图像处理IC 102转换为图像信号。
并且,主体单元100构成为,摄像元件111、摄像元件驱动IC、作为存储区域设置的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104、液晶监视器140、记录介质131经由通信连接器130与用于进行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IC 102连接,它们能够提供电子摄像功能和电子记录显示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SDRAM 104的存储区域的一部分设有光学状态信息存储部170(存储部)。在该光学状态信息存储部170中存储有从镜头单元200得到的透镜位置信息PL和光圈值VA,用于后述的是否需要再次测光的判别等的控制。
记录介质131是各种半导体存储卡、外置的硬盘驱动器(HDD)等的外部记录介质,以能够经由通信连接器130与主体单元100进行通信且能够更换的方式进行装配。
并且,图像处理IC 102与用于控制该主体单元100内的各部分的主体控制用微计算机(以下简记为Bμcom)101连接,根据Bμcom 101的指示来执行处理。
另外,Bμcom 101与通信连接器160和快门驱动控制电路121等连接,进而,连接有用于通过显示输出向摄影者告知照相机的动作状态的液晶监视器140、照相机操作开关(SW)150、未图示的电源。
快门驱动控制电路121控制快门单元120中的未图示的前幕和后幕的移动,并且,在与Bμcom 101之间,进行控制快门开闭动作的信号和前幕行进完成时的信号的授受。
液晶监视器140用于通过显示输出向用户(摄影者)告知照相机的动作状态。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液晶监视器140用于实时显示由摄像元件111摄像的被摄体S的图像的实时浏览(以下根据需要简记为LV)。
照相机操作开关150例如由包含指示摄影动作的执行的释放开关、将摄影模式切换为连拍模式或通常摄影模式等的模式变更开关、切换电源的接通/断开的电源开关等、用户操作照相机所需要的操作按钮(操作部)在内的开关组构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情况下,作为一例,释放开关构成为第1释放R1和第2释放R2这两个阶段,在按下第1释放R1的状态(半按)下,开始自动对焦动作等的摄影准备,进而,按下第2释放R2(全按),从而执行实际的摄影。
并且,在主体单元100中,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具有未图示的电源电路、将作为电源的未图示的电池电压转换为照相机的各电路单元所需要的电压来供给的电源机构。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摄影动作”和“实时浏览动作”。
“摄影动作”
首先,通过Bμcom 101来控制图像处理IC 102,经由摄像元件驱动IC 110从摄像元件111向图像处理IC 102输入图像数据后,图像处理IC 102将该图像数据保存在临时保存用存储器即SDRAM 104中。
SDRAM 104被用作图像处理IC102进行图像处理用的工作区。
并且,图像处理IC102进行将该图像数据转换为JPEG数据等的标准规格的图像格式的图像处理,能够保存在记录介质131中。
快门驱动控制电路121从Bμcom 101受理用于对快门进行驱动控制的信号后,控制快门单元120来进行快门的开闭动作。
此时,对从摄像元件111和摄像元件驱动IC 110输出的图像数据进行规定的图像处理,记录在记录介质131中,由此,摄影动作完成。
“实时浏览动作”
来自摄影透镜210a和210b的光束被导入摄像元件111。例如以每秒30帧左右的比例连续进行曝光,此时,通过图像处理IC 102将经由摄像元件驱动IC 110从摄像元件111输出的图像数据转换为视频信号,赋予液晶监视器140,由此,能够在液晶监视器140中实时显示被摄体的动态图像。
众所周知这种显示被称为“实时浏览”。另外,为了使该照相机进行基于液晶监视器140的图像数据的实时浏览显示,用户只要操作上述照相机操作开关150中的模式变更开关来选择实时浏览模式即可。
在实时浏览动作中,来自摄影透镜210a和210b的光束始终被导入摄像元件111,所以,能够根据经由摄像元件驱动IC110从摄像元件111输出的图像数据,使图像处理IC 102进行测定被摄体的明亮度的测光处理、针对被摄体进行对焦的众所周知的自动对焦处理。
下面,将这样根据经由摄像元件驱动IC 110从摄像元件111输出的图像数据、由图像处理IC 102和Bμcom 101进行的测定被摄体的明亮度的测光处理、以及针对被摄体的测距和自动对焦的处理分别称为“测光”和“AF”。
即,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是将摄像元件111用于测光和自动对焦的成像测光方式以及成像自动对焦方式。
接着,根据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基本动作的一例。
在步骤510中,在主体单元100的电源接通时、或者连接了镜头单元200时,在主体单元识别到连接了所述镜头单元200的情况下,进行接下来的步骤520。
在步骤520中,进行镜头单元200和主体单元100之间的信息通信。在主体单元100和镜头单元200中,经由通信连接器160从主体单元100向镜头单元200传送摄像元件111的垂直同步信号。
从镜头单元200向主体单元100的Bμcom 101发送最大最小光圈值、焦点距离等、表示透镜规格和当前透镜状态、被摄体距离(透镜位置)等的信息。
在步骤530中,开始所述“实时浏览动作”。在该实时浏览动作中,根据被摄体S的亮度变化,控制光圈、快门秒时、感光度来维持适当曝光量。
在步骤540中,监视释放开关按钮的第1释放R1是否接通,如果第1释放R1接通,则转移到接下来的步骤550。
在步骤550中,作为摄影准备,进行自动对焦(AF)处理和自动曝光(AE)处理。即,进行测光,进行基于被摄体亮度的曝光运算、以及驱动镜头单元200而使焦点对焦在被摄体上的AF,决定伴随图像记录的摄影用的曝光、对焦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在该步骤550中,如后所述缩短从第1释放R1的准备处理到利用第2释放R2实际进行摄影为止的释放延时。
在步骤560中,停止所述“实时浏览动作”,以释放开关的第2释放R2的接通为契机进行所述“摄影动作”。
在步骤570中,如果电源没有断开,则返回步骤530,再次开始“实时浏览动作”。如果电源断开,则结束照相机的动作。
接着,更加详细地说明上述步骤550。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像面位置的变化量作为控制参数,根据图3说明求出该像面位置的变化量的原理。
图3是例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像面位置和被摄体距离的关系的概念图。
从透镜(摄影透镜210a、摄影透镜210b)的三个特性“与透镜光轴并行入射的光会聚在焦点上”、“透镜中央的光笔直地进入”、“通过焦点而入射到透镜的光与透镜光轴平行地输出”这点来看,成像的位置即像面位置Pi计算出一个。
并且,通过基于AF动作的透镜驱动,像面位置Pi如图所示那样变化,所以,如果像面位置Pi对应到摄像元件111的摄像面上,则得到对焦的图像。
即,如图3所例示的那样,当被摄体距离L从测光时被摄体距离Lsp变化为对焦时被摄体距离Lsf时,像面位置Pi从测光时像面位置Pip变化为对焦时像面位置Pif。
图3示出像面位置Pi的变化量即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与被摄体距离L的变化量等价。而且,众所周知,被摄体距离L对应于透镜位置(透镜位置信息PL),所以,能够根据被摄体距离L的变化量即透镜位置的变化量来求出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
因此,根据透镜位置信息PL来求出透镜位置的变化量,乘以与摄影透镜的光学特性相应的换算系数,由此,能够求出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
上述换算系数根据摄影透镜的光学条件而不同,存储在镜头单元200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通过数据通信从Lμcom 201发送给Bμcom 101。
Bμcom 101能够根据透镜位置的变化量和上述换算系数来计算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
在图2的流程图的步骤530中,从LV(实时浏览)动作刚刚开始之后以规定周期进行测光动作。
在LV动作中,需要在液晶监视器140的画面中连续显示摄像输出,所以,需要开始测光以使摄像输出的曝光适当。然后,在步骤540中,按下释放按钮(第1释放R1)时,进行步骤550。
图4是更加详细地例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流程图。
这里,参照图4的流程图详细说明步骤550。
在步骤610中,Bμcom 101计算释放开关接通时的测光值、透镜的F值(该情况下为光圈值VA)、透镜位置(透镜位置信息PL),将其存储在光学状态信息存储部170中。
在步骤620中,LV动作中的AF一般通过对比度AF来进行,一边驱动透镜,一边搜索摄像输出图像的对比度为峰值的点。
图5是示出执行AF时的透镜位置和对比度的关系的线图。
在该图5中,横轴是透镜的位置。右侧为至近位置,左侧为无限远位置。并且,纵轴示出所取得的图像的一部分区域(AF区域)的对比度。
在通过驱动透镜而使图像的对比度变化的情况下,将对比度最高的点(以下记为对比度峰值)判断为该区域的对焦位置。
开始AF动作,一边观察基于摄像元件111的输出的对比度,一边驱动透镜(摄影透镜210a和摄影透镜210b),搜索对焦位置。将其记为对焦位置搜索。
在步骤630中,在根据透镜位置和对比度的变化而检测到对比度峰值的情况下,进入接下来的步骤640。在无法检测的情况下,返回上述步骤620。
在步骤640中,在该步骤640的时刻,透镜位置处于通过对比度峰值的状态。因此,进行返回在步骤630中检测到的对比度峰值检测时的透镜位置(以下记为对焦位置)的动作。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开始向对焦位置驱动透镜的时刻,能够并行地进入步骤650。这是因为,不需要等到针对对焦位置的透镜驱动完成后而判断是否进行再次测光。
在步骤650中,确定了对焦位置,由此,确定了将要进行摄影动作之前的透镜位置,所以,存储该透镜位置。
然后,计算在步骤610中存储的透镜位置和上述当前的透镜位置之间的差分,求出透镜位置变化量。进而,对上述透镜位置变化量乘以与摄影透镜的光学特性相应的换算系数,由此,计算出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
在步骤660中,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绝对值示出大的值,在像面位置大幅变化的情况下,与被摄体有关的焦点大幅变化,表示焦点模糊的可能性高,所以,需要再次测光以便得到准确的测光值。
将根据步骤610时和步骤650时的透镜位置求出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这样的相对差作为判断基准,由此,即使不清楚绝对的对焦状态,也能够判断焦点模糊。
与测光时(测光时像面位置Pip)相比,有时对焦时(对焦时像面位置Pif)的焦点也不合适,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进行如下假设:如果能够在与摄影动作时相同的对焦状态下进行测光,则在所拍摄的图像中没有不舒适感。
模糊量因光圈值(光圈值VA)而大幅变化,所以,将光圈值加入考虑,由此,能够削减再次测光的频度。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关于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将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再次测光的阈值PTH设为PTH=测光时光圈值×判定系数。另外,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
然后,如果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绝对值大于等于阈值PTH(ΔPi≥PTH),则进入步骤670。
并且,如果ΔPi的绝对值小于阈值PTH(ΔPi<PTH),则将在摄影动作的曝光运算中使用的测光值确定为在步骤610的第1释放R1接通时计算出的测光值,经过步骤671(与后述的步骤670同样,等待透镜驱动的完成),进入步骤690。
在步骤670中,判别透镜驱动是否完成。即,从上述步骤640起并行开始基于AF动作的针对对焦位置的透镜驱动,但是,在该步骤670的阶段仍然进行透镜驱动的情况下,在针对对焦位置的透镜驱动完成后,进入步骤680的再次测光处理。
在步骤680中,在将要进行摄影动作时之前,利用对焦位置进行再次测光。丢弃上述步骤610中得到的测光值。
在步骤690中,根据在之前的步骤680的再次测光中得到的测光值或在步骤610的测光中得到的测光值,运算并确定在摄影动作中设定的快门秒时、光圈值、摄像感光度这样的曝光值。
在用于进行顺序说明和动作说明的图6中,作为时序图记载了以上的图2和图4的处理中的各动作。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时序图。
在该图6中,对应于上述图2和图4中的步骤编号进行记载。
如在上述图4的流程图中说明的那样,在LV开始后进行测光。当释放(第1释放R1)接通时,进行AF用的透镜驱动。
然后,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在针对对焦位置的透镜驱动完成后,利用对焦位置进行再次测光,在曝光值运算后,在摄影动作中进行曝光。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中,如步骤610那样,当释放开关(第1释放R1)接通时,存储该时刻的测光值,与AF的透镜驱动并行地,根据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大小来判别是否需要再次测光,在判断为不需要再次测光的情况下,省略透镜驱动后的再次测光,立即以第2释放R2为契机来执行摄影(曝光)。
因此,参照图6,对从按下第1释放R1到通过按下第2释放R2而能够进行摄影为止的释放延时Tr进行比较时,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始终需要释放延时Tr0,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释放延时Tr1那样,释放延时Tr缩短再次测光的所需时间Δt。
众所周知,释放延时Tr是表示是否是难以错过快门机会的照相机的指标之一,释放延时Tr越短,从操作释放开关(第1释放R1和第2释放R2)到实际开始摄影为止的延迟时间越短(即,针对释放开关的反应越快),是优良的照相机。
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情况下的释放延时Tr0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释放延时Tr1缩短再次测光的Δt,所以,实现了照相机性能的提高。
并且,省略了再次测光的运算处理,能够实现Bμcom 101等处理电路中的处理负荷的减轻、工作电力的降低。
(实施方式2)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作为前提的照相机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情况相同,但是,测光等的控制动作不同。
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示出了在自动对焦动作用的透镜驱动中不进行测光的例子。
其原因是,透镜位置不断变化,所以测光值不稳定;在根据摄影时的曝光来决定进行AF动作的最佳曝光的方法中,存在不适当的情况;在AF动作中停止测光运算而优先进行AF运算等的课题很多,存在在AF动作用的透镜驱动中无法测光的情况。
但是,也存在在AF动作中能够进行测光的条件。如果条件许可,则能够在基于AF的透镜驱动中进行测光,由此,能够省略透镜驱动完成后的测光动作、即图6的再次测光。
该情况下的技术课题在于,正确取得透镜驱动中的测光值而不进行无用的运算。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2中例示了如下情况:在基于AF的透镜驱动中也仍正确进行测光而不进行无用的运算,由此,省略再次测光来缩短释放延时Tr。
另外,下面,将与基于AF的透镜驱动并行地反复进行的测光记为间歇测光。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一例的流程图。
步骤710~步骤720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步骤510~步骤520相同。
在步骤730中,检查是否从上次测光起经过了规定时间。
例如,作为表示从摄像元件111的输出后、一秒内能够实时显示几帧图像的数值,有帧速率。在一秒内显示60帧的情况下,成为帧速率=60fps这样的表记。
例如,在检查是否在2帧内进行一次测光的情况下,在33.3ms内进行一次该步骤730中的检查。在本实施方式2中,作为一例,设规定时间为33.3ms来进行说明。从上次测光起经过了33.3ms时,转移到步骤740。
在步骤740中,取得当前的透镜位置(透镜位置信息PL)和光圈值(光圈值VA)。并且,根据上次(初次为释放开关接通时)的透镜位置,计算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
在步骤750中,与实施方式1的步骤660同样,根据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和光圈值来判断是否执行间歇测光。
在需要进行间歇测光的情况下,进入步骤760,在不需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770。
在步骤760中,进行测光并存储测光值。还存储有该测光时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和光圈值VA。这里还存储上次的测光值。假设存储过去100次的测光值。在进行了100次以上的间歇测光的情况下,例如改写并丢弃旧的测光值。
在步骤770中,判定是否确定了对焦位置,如果没有确定,则返回步骤720。
在从上述步骤720到该步骤770的期间,由于对焦位置搜索用的透镜驱动,透镜(摄影透镜210a等)继续移动。如果对焦位置搜索用的透镜驱动完成,则转移到接下来的步骤780。
在步骤780中,开始针对对焦位置的透镜驱动。然后进入步骤790。这里,不需要等到透镜驱动完成。即,与针对对焦位置的透镜驱动并行地,进行步骤790以后的处理。
在步骤790中,在此前存储的过去100次的间歇测光的测光值和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数据中,选择并读出与最接近对焦位置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对应的间歇测光值,将其确定为在曝光动作中使用的测光值。这里,根据表示对焦位置的透镜位置和上次(初次为释放开关接通时)的透镜位置,计算对焦位置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
在步骤800中,使用在上述步骤790中读出的间歇测光值来进行实际的摄影动作。
参照图8、图9、图10说明与该图7的流程图对应的控制顺序。
图8是说明现有技术的技术课题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照相机的作用的时序图。
在图8的现有技术中,与透镜停止中、驱动中无关,针对每个规定时间或每个规定帧进行测光,存储测光值。然后,在对焦位置确定后,选择与最接近对焦位置的透镜位置对应的测光值。
对比度和透镜位置的关系如图8的实线和虚线那样,根据透镜的光学条件而变化,即使在同一透镜中,弯曲也根据透镜的位置而变化。
如虚线所示,在曲线的山峰急剧弯曲的透镜条件时,每单位时间的模糊量的变化大,所以,如果不缩短测光间隔,则模糊量在摄影动作时和测光动作时大幅不同,所以,测光精度降低。
另一方面,在实线这种弯曲的透镜条件的情况下,不需要缩短测光间隔,但是,与虚线所示的透镜条件时相比,在对焦位置的搜索时为了确认是对比度峰值,需要延长通过对焦位置后的时间,需要存储长时间的多个测光值。
即,存在如下的技术课题:在具有图8的实线和虚线的曲线的不同特性的透镜双方中,为了确保测光精度,需要缩短测光间隔并长时间进行存储,必须存储大量测光值。
另一方面,根据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2,如图9所示,以相当于所述阈值PTH=测光时光圈值×判定系数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间隔进行间歇测光。图10例示了更加详细的顺序。
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33.3ms间隔来判断是否执行步骤750的间歇测光,图10示出在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超过阈值PTH的情况下进行间歇测光的情况。
图10的纵轴示出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横轴是时间。在从最初的测光起100ms的时刻,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超过阈值PTH,所以进行间歇测光。然后,示出表示距离100ms的测光时的像面位置的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的曲线,在从最初的测光起经过166.6ms的时刻,与经过100ms时的像面位置Pi之差即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超过阈值PTH,所以进行间歇测光。
通过这样构成,在本实施方式2的情况下,在AF用的透镜驱动中不进行无用的测光,能够将测光值的存储容量、伴随测光而产生的计算负荷抑制为必要最小限度。
并且,在AF的透镜驱动中完成测光,所以,不需要透镜针对对焦位置的移动完成后的图6的再次测光(所需时间Δt),能够缩短释放延时Tr。
上述实施方式1和实施方式2的控制也可以根据AF的模式和透镜的光学条件进行切换。或者,也可以利用摄像动作(帧速率和摄影模式)等进行切换。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通过对透镜位置变化量乘以换算系数来计算像面位置变化量ΔPi,但是,不限于该方法。
即,在采用TTL相位差AF方式的情况下,能够直接检测与测距点对应的被摄体像的像面位置Pi,所以,也可以对检测到的像面位置Pi和上述阈值PTH=测光时光圈值×判定系数进行比较,由此,进行再次测光的判定。
该情况下,能够省略透镜位置、换算系数等从Lμcom 201对Bμcom101的透镜数据通信和换算的运算,能够实现基于处理的简化的负荷减轻,进而能够实现高速化。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在使用摄像元件的输出来进行测光和自动对焦的照相机中,能够削减测光处理所需要的时间,缩短释放延时。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结构,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1)

1.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
摄影透镜,其用于使来自被摄体的光成像;
摄像部,其将由所述摄影透镜形成的像转换为电信号;
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取得所述被摄体的亮度信息;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亮度信息,控制曝光;
焦点调节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驱动所述摄影透镜而进行对焦,以将所述被摄体的成像位置对应到摄像面上;
位置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焦点调节部驱动的所述摄影透镜的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
光圈部,其由所述控制部控制,对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光束进行限制;以及
存储部,其存储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所述亮度信息时的由所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
在所述焦点调节部使所述摄影透镜对焦后,在判定为由与在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和所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取得最新的所述亮度信息时的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之差计算的像面位置变化量大于基于所述光圈部的光圈值的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再次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其中,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是过去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所述亮度信息时由所述位置检测部检测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在所述焦点调节部针对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驱动完成后,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再次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该照相机具有:
摄影准备动作指示部,其指示摄影准备动作;以及
显示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进行所取得的被摄体像的显示,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摄像部反复进行动作,利用所述显示部显示反复取得的所述被摄体像,并且,接受所述摄影准备动作指示部进行的所述摄影准备动作的指示,开始所述焦点调节部的动作。
4.一种照相机,该照相机具有:
摄影透镜,其用于使来自被摄体的光成像;
摄像部,其将由所述摄影透镜形成的像转换为电信号;
焦点调节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移动所述摄影透镜而进行对焦,以将所述被摄体的成像位置对应到摄像面上;
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取得所述被摄体的亮度信息;
控制部,其根据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取得的所述亮度信息来控制曝光;以及
光圈部,其由所述控制部控制,对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光束进行限制,
其中,
该照相机具有像面位置变化量计算部,该像面位置变化量计算部在所述焦点调节部移动所述摄影透镜的过程中,计算所述摄影透镜在对焦位置时的像面位置与所述摄影透镜的移动开始时的像面位置之间的像面位置变化量,
在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计算部输出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超过与由所述光圈部设定的所述光圈值有关的阈值时,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被摄体亮度取得部反复取得所述亮度信息,并且,存储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在通过所述焦点调节部得到对焦状态时,从上述存储的多个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中,选择与最接近所述对焦状态下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对应的所述亮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焦点调节部输出的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和基于所述摄影透镜的光学特性的换算系数,计算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相机,其中,
该照相机具有:
摄影准备动作指示部,其指示摄影准备动作;以及
显示部,其根据所述摄像部的输出,进行所取得的被摄体像的显示,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摄像部反复进行动作,利用所述显示部显示反复取得的所述被摄体像,并且,接受所述摄影准备动作指示部进行的所述摄影准备动作的指示,开始所述焦点调节部的动作。
8.一种照相机的测光方法,该照相机的测光方法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取得通过摄影透镜而在摄像部上成像的被摄体的亮度信息时,存储对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光束进行限制的光圈部设定的光圈值和包含于所述摄影透镜中的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以及
第2步骤,在该步骤中,在使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移动而使所述摄影透镜对焦到所述被摄体上之后,在判定为由与过去对焦时的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和取得最新的所述亮度信息时的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位置之差计算的像面位置变化量大于基于所述光圈部的光圈值的阈值的情况下,再次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相机的测光方法,其中,
在所述第2步骤中,在所述对焦时的所述焦点调节透镜组的驱动完成后,再次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
10.一种照相机的测光方法,该照相机的测光方法包括:
第1步骤,在该步骤中,在摄影透镜的移动过程中,计算所述摄影透镜在对焦位置时的像面位置与所述摄影透镜的移动开始时的像面位置之间的像面位置变化量;以及
第2步骤,在该步骤中,在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超过对通过所述摄影透镜的光束进行限制的光圈部的光圈值有关的阈值时,取得被摄体的亮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相机的测光方法,其中,还包括:
第3步骤,在该步骤中,反复执行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与所述亮度信息的取得对应地计算并存储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以及
第4步骤,在该步骤中,在得到所述摄影透镜的对焦状态时,从所存储的多个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中,选择与最接近对焦状态下的像面位置变化量的所述像面位置变化量对应的所述亮度信息。
CN201010539976.8A 2009-11-20 2010-11-11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7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5551A JP5478213B2 (ja) 2009-11-20 2009-11-20 カメラ
JP2009-265551 2009-11-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7233A CN102137233A (zh) 2011-07-27
CN102137233B true CN102137233B (zh) 2014-09-03

Family

ID=44061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3997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7233B (zh) 2009-11-20 2010-11-11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58008B2 (zh)
JP (1) JP5478213B2 (zh)
CN (1) CN102137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7363B (zh) * 2007-02-21 2012-09-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双端话音检测器
JP5221931B2 (ja) * 2007-10-31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19556B2 (ja) * 2011-09-08 2016-11-02 株式会社ニコン 焦点検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CN104041007B (zh) * 2011-12-28 2017-08-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拍摄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换镜头与镜头可换式拍摄装置主体
DE112012005662B4 (de) 2012-01-13 2018-04-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nseneinheit, Bildaufnahmegerät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Linseneinheit und eines Bildaufnahmegeräts
JP6148575B2 (ja) * 2013-08-20 2017-06-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5979161B (zh) * 2016-06-07 2019-05-1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照时的测光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51299B (zh) * 2017-06-27 2021-03-19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对焦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39444A (ko) * 2022-03-28 2023-10-05 한국광기술원 카메라 교환렌즈 제어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14A (zh) * 1994-05-16 1997-03-12 三星航空产业株式会社 连续亮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001325A (zh) * 2006-01-13 2007-07-1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数字照相机
CN101197940A (zh) * 2003-09-29 2008-06-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以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464614A (zh) * 2007-12-19 2009-06-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照相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5575A (ja) 1988-11-04 1990-05-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5215206A (ja) * 2004-01-28 2005-08-11 Canon Inc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4574185B2 (ja) * 2004-02-17 201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閃光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6325067A (ja) * 2005-05-20 2006-11-30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7316401A (ja) * 2006-05-26 2007-12-06 Sony Corp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制御方法
JP2008242226A (ja) * 2007-03-28 2008-10-09 Fujifilm Corp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レンズの合焦制御方法
JP5221931B2 (ja) * 2007-10-31 2013-06-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0258654A (ja) * 2009-04-23 2010-11-11 Panasonic Corp 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本体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14A (zh) * 1994-05-16 1997-03-12 三星航空产业株式会社 连续亮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1197940A (zh) * 2003-09-29 2008-06-1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影装置以及摄影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001325A (zh) * 2006-01-13 2007-07-18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数字照相机
CN101464614A (zh) * 2007-12-19 2009-06-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照相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78213B2 (ja) 2014-04-23
US20110122310A1 (en) 2011-05-26
JP2011109623A (ja) 2011-06-02
CN102137233A (zh) 2011-07-27
US8958008B2 (en) 2015-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7233B (zh) 照相机和照相机的测光方法
CN100553300C (zh) 摄像装置
US8629933B2 (en) Camera system
US7847856B2 (en) Digital camera
CN102281397B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00461831C (zh) 数字照相机
CN101137012B (zh) 拍摄装置和方法
CN101127832B (zh) 摄影设备和焦点对准位置搜索方法
JP5202270B2 (ja) 撮像装置
US8314879B2 (en) Digital camera having autofocus capability and continuous shooting capability
JP517146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7111104A (zh) 可换镜头、相机主体以及相机
US8395697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lens unit
US20100060748A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control method
CN103649807A (zh) 成像设备
CN103890654B (zh) 变倍率取景装置及显示信息的亮度变更方法
CN107071269A (zh) 照相机
US8004598B2 (en) Focus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2010145887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08203428A (ja) 撮像装置
CN102023461A (zh) 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图像拾取装置和镜头单元
JP563883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露出制御方法
JP2003043344A (ja) 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2012203248A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焦点検出装置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1059384A (ja) 予測関数を用いる焦点調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ozhixi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