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4085A -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4085A
CN102134085A CN 201010517339 CN201010517339A CN102134085A CN 102134085 A CN102134085 A CN 102134085A CN 201010517339 CN201010517339 CN 201010517339 CN 201010517339 A CN201010517339 A CN 201010517339A CN 102134085 A CN102134085 A CN 1021340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alpha
calcination
aluminium oxide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5173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继承
肖伶俐
孙若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 2010105173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40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4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40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所述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的煅烧是在微波场下进行的。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是纳米级的一水合氧化铝和/或三水合氧化铝。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500-2450MHz,煅烧温度为1150-1250摄氏度,煅烧时间10-240分钟。进行煅烧的方法包括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进行煅烧。纳米α-氧化铝终产品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本发明的方法中利用微波高温煅烧制备纳米α-氧化铝,工序简单易行。可使制备得到的α-氧化铝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度高且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Description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刚玉(α-Al2O3)是一种重要的陶瓷材料,纳米α-Al2O3具有强的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光、电、热力学和化学反应等许多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优异性能,广泛用作精细陶瓷、复合材料、荧光材料、湿敏性传感器、表面防护层材料及红外吸收等材料。
氧化铝在工业、国防等领域有着很多重要的应用,无论是作为粉体应用还是作为烧结体的应用,超细、单分散的氧化铝粉体的制备是提高产品最终使用性能的关键所在。
合成α-Al2O3粉末的方法包括固相法、液相法、气相法。固相法是将铝或铝盐研磨煅烧,发生固相反应后,直接得到纳米氧化铝的方法,然其制备的产品粒度分布不均,易团聚;液相法是目前合成纳米粒子最常用的方法,然其容易引入杂质,产品纯度不高;气相法产品团聚少,分散性好,颗粒直径小,分布窄,但产率低,粉末不易收集。综上可知,要制备纳米α-Al2O3仍比较困难,其原因首先在于氧化铝在晶型转变过程中颗粒会发生团聚,难以达到纳米级;其次是晶相纯度不高、杂峰多,煅烧成α-Al2O3的温度要求1200℃以上,不同的前躯体通过不同的合成方法煅烧成终极态α-Al2O3的温度范围在1000到1500℃间,然要达到较高的结晶度,必须提高煅烧温度,增加煅烧时间,一般普通加热方式很难满足要求。
日本专利特公昭57-22886采用水热处理法制备α-氧化铝,添加刚玉作为晶种来控制颗粒直径,但由于在高压下长时间内制造α型氧化铝,所以不能称作工业效率良好的方法,且制备出的α-氧化铝粒子颗粒直径在微米级。
中国专利CN101607726A公开了以含氟化合物作为矿化剂存在下焙烧含铝元素的含铝原料制备α-氧化铝的方法,虽然能够得到形状均匀的α型氧化铝,但是在制备时作为矿化剂实用的硼或氟残留在α型氧化铝中,而且含有大量在焙烧时生成的凝聚体,得到的原级α-氧化铝颗粒粒度分布宽,从数十纳米至数百微米。
中国专利CN101691302A公开了一种加入助熔剂熔融后使用析出的方法,但所得到的α型氧化铝的形状不均匀,且颗粒直径分布在2-18微米之间。
中国专利CN101588993A公开了一种制备高纯度α-氧化铝的方法,但制得的α-氧化铝颗粒直径也属于微米级范围内。
中国专利CN101585701A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可磨性好的制备α-氧化铝粉体的方法,但制得的α-氧化铝粉体平均颗粒直径约为1微米。
综上所述,在迄今所知的制备方法中,都难以将得到的α-氧化铝的颗粒直径控制在纳米级,同时还能保证得到的α-氧化铝终产品是均匀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制备纳米级α-氧化铝的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方便地得到均匀的纳米α-氧化铝。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该方法包括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所述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的煅烧是在微波场下进行的。
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500-245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10-240分钟。
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1000-240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30-180分钟。
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1800-220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60-120分钟。
所述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是纳米级的一水合氧化铝和/或三水合氧化铝。
所述纳米α-氧化铝终产品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
所述进行煅烧的方法包括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进行煅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在微波场中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来制备纳米α-氧化铝的方法工序简单易行。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控制前驱体颗粒直径方便地将制得的α-Al2O3的颗粒直径也控制在纳米级范围内,并且产品α-Al2O3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其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度高且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由此克服了传统技术所制得的α-氧化铝的颗粒直径分布不均,晶相纯度低,结晶度不高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制备的纳米α-Al2O3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比较实施例1中制备的纳米α-Al2O3的XRD图;
图3为本发明比较实施例2中制备的纳米α-Al2O3的XRD图;
图4为本发明比较实施例3中制备的纳米α-Al2O3的XRD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7中制备的纳米α-Al2O3的晶体纹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7制备的纳米α-Al2O3的T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所述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的煅烧是在微波场下进行的。优选地,进行所述煅烧的升温方式可以为直接快速升温,也可以为程序升温。所述程序升温的方法是本领域公知的。具体来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原料、终产品的要求等条件来设定进行程序升温的条件。
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500-245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10-240分钟。
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1000-240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30-180分钟。
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1800-220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60-120分钟。
所述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是纳米级的一水合氧化铝和/或三水合氧化铝。
所述纳米α-氧化铝终产品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
上述说明仅为阐释目的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阅读本说明的基础上清楚了解本发明内容,并能够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纳米α-Al2O3粉末结构及其制备方法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物相分析采用日本理学电机D/MAX-3C型X射线衍射仪进行测试,CuKα靶,波长为0.154nm,石墨单色器,管压=50KV,管流=100mA。
形貌分析采用JSM-6360LV型电镜扫描仪(SEM)和JEM 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α-氧化铝的形貌、结晶纹路、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并估算颗粒直径。
实施例1
称取一定量纳米拟薄水铝石前躯体置于刚玉坩埚中,将刚玉坩埚放入微波场中,使用快速升温方式加热到1200℃并在该温度下煅烧2小时。由XRD对产品进行检测可发现明显的α-氧化铝特征峰,颗粒直径分布小,杂峰很小,参见附图1。
对比例1
现有技术的煅烧是在刚玉坩埚中进行,煅烧的温度温度为1200℃,煅烧时间为2小时。由XRD检测可发现α-氧化铝特征峰,但是α-Al2O3结晶度不高,杂峰很多,产品团聚现象严重。
实施例2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煅烧时间为3小时。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3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煅烧时间设为4小时。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4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煅烧的温度为900℃。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5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煅烧的温度为1000℃。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6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煅烧的温度为1100℃。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7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进行加热,该程序升温根据由拟薄水铝石的TG-DTA检测结果进行设置的。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参见附图5-6。
实施例8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使用纳米级的一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9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使用纳米级的三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实施例10
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不同的是:使用纳米级的一水合氧化铝前躯体与三水合氧化铝前躯体的混合物进行煅烧。
通过XRD对产品进行检测。由谢乐公式计算出晶体颗粒直径在10-20nm。通过TEM图可以发现,产品颗粒直径分布窄,结晶纹路清晰,晶型完整。
比较实施例1
比较实施例1-3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煅烧时间下,产品的衍射峰强度没有显著的差别,从而可知微波煅烧时间对晶形无显著影响。鉴于微波加热比常规加热快得多,因此证明了微波煅烧在保证产品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的同时还能极大地减少煅烧时间,参见附图2。
比较实施例2
比较实施例1与4-6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温度越高,产品的α-晶相衍射峰越强,α-晶型越好,要获得晶相很好的纳米α-Al2O3,煅烧温度优选1100-1200℃。参见附图3。
比较实施例3
比较实施例1和7的检测结果可以发现:使用程序升温进行煅烧的方法制得的纳米α-Al2O3的结晶度较高,实施例1样品的XRD相比,特征衍射峰强度更大且没有杂峰。这是由于程序升温比直接快速升温方法能有效地减少在煅烧过程中发生团聚的可能,使煅烧更完全。参见附图4。

Claims (8)

1.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煅烧,所述对纳米拟薄水铝石或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进行的煅烧是在微波场下进行的。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500-245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10-240分钟。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1000-240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30-180分钟。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煅烧阶段的微波的频率为1800-2200MHz,煅烧温度为摄氏1150-1250度,煅烧时间60-120分钟。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选一项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水合氧化铝前躯体是纳米级的一水合氧化铝和/或三水合氧化铝。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选一项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α-氧化铝终产品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选一项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煅烧的方法包括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进行煅烧。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α-氧化铝终产品的平均颗粒直径为10-20纳米。
CN 201010517339 2010-10-25 2010-10-25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1340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7339 CN102134085A (zh) 2010-10-25 2010-10-25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17339 CN102134085A (zh) 2010-10-25 2010-10-25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4085A true CN102134085A (zh) 2011-07-27

Family

ID=44294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17339 Pending CN102134085A (zh) 2010-10-25 2010-10-25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408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1014A (zh) * 2011-12-23 2012-07-0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α-Al2O3粉体的混合微波烧结法
CN105253904A (zh) * 2014-06-11 2016-01-2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氧化铝微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5643480A (zh) * 2016-01-14 2016-06-08 洛阳三睿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油石
CN105905974A (zh) * 2016-06-27 2016-08-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磷改性纳米片状氧化铝在去除水中镉离子方面的应用
CN106946278A (zh) * 2016-01-07 2017-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拟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13446A (zh) * 2020-06-05 2020-09-01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水性低压铝箔的化成处理方法
CN113200558A (zh) * 2021-04-29 2021-08-03 河南长兴实业有限公司 微波煅烧生产微晶α-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CN113479918A (zh) * 2021-08-04 2021-10-08 郑州大学 一种纳米球形α-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
CN115520885A (zh) * 2022-08-29 2022-12-27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氢氧化铝粗粉制备多级结构勃姆石及陶瓷用氧化铝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73A (zh) * 1995-06-01 1997-04-09 王萍 纳米级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CN1386705A (zh) * 2001-05-21 2002-12-25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α-氧化铝细粉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73A (zh) * 1995-06-01 1997-04-09 王萍 纳米级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CN1386705A (zh) * 2001-05-21 2002-12-25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α-氧化铝细粉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 20101015 肖伶俐等 微波高温煅烧制备纳米alpha-Al2O3的研究 第284-285页第2、3、4节 1-8 ,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1014A (zh) * 2011-12-23 2012-07-04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一种α-Al2O3粉体的混合微波烧结法
CN105253904A (zh) * 2014-06-11 2016-01-20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氧化铝微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6946278A (zh) * 2016-01-07 2017-07-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拟薄水铝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3480A (zh) * 2016-01-14 2016-06-08 洛阳三睿宝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纤维油石
CN105905974A (zh) * 2016-06-27 2016-08-31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磷改性纳米片状氧化铝在去除水中镉离子方面的应用
CN111613446A (zh) * 2020-06-05 2020-09-01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耐水性低压铝箔的化成处理方法
CN113200558A (zh) * 2021-04-29 2021-08-03 河南长兴实业有限公司 微波煅烧生产微晶α-氧化铝的生产工艺
CN113479918A (zh) * 2021-08-04 2021-10-08 郑州大学 一种纳米球形α-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
CN113479918B (zh) * 2021-08-04 2023-07-18 郑州大学 一种纳米球形α-氧化铝粉体制备方法
CN115520885A (zh) * 2022-08-29 2022-12-27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氢氧化铝粗粉制备多级结构勃姆石及陶瓷用氧化铝的方法
CN115520885B (zh) * 2022-08-29 2024-03-22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由氢氧化铝粗粉制备多级结构勃姆石及陶瓷用氧化铝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4085A (zh) 一种纳米α-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CA1250130A (en) Aluminum oxide powders and products
Yang et al. Single-crystalline ceria nanocubes: size-controlled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redox property
US7473408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single crystalline cerium oxide powders
US805295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lake aluminum oxide using microwave
Sun et al.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α‐Al2O3 Powders from Nanometric Ammonium Aluminum Carbonate Hydroxide
JP5412109B2 (ja) 酸化アルミニウム及び元素周期律表の第1及び2主族の元素の酸化物よりなるナノ粒子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Aimable et al. Polymer-assisted precipitation of ZnO nanoparticles with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N102718236B (zh) 一种叶片具有取向的分级结构活性氧化铝及其制备方法
US20090123362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nanocrystalline alpha-AI2O3
Carassiti et al. Ultra-rapid, sustainable and selective synthesis of silicon carbide powders and nanomaterials via microwave heating
US20110123805A1 (en) a-ALUMINA FOR PRODUCING SINGLE CRYSTAL SAPPHIRE
Liu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ZrO2 nanosheets
Habib et al.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solvothermal synthesis of tetragonal BaTiO 3
Song et al. Microstruc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lectrospun alumina borate nanofibers prepared by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PVP contents
Wang et al. Scalable synthesis of high-purity TiO 2 whiskers via ion exchange method enables versatile applications
CN115974111A (zh) 一种片状氧化铝的可控制备方法
Hai et al.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morphology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ydrothermally prepared boehmite particles
Roh et al. Morphology and luminescence of (GdY) 2O3: Eu particles prepared by colloidal seed-assisted spray pyrolysis
Štefanić et al.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of boehmite nanoparticles prepared by rapid hydrolysis of aluminum sec-butoxide
Yang et al. Liquid–solid–solution synthesis of ultrafine Gd2Zr2O7 nanoparticles with yield enhancement
Gao et al. Improvement of crystallization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boric acid in the processing of a boron carbide precursor
Lei et al. Synthesis of polycrystalline γ-AlON powders by novel wet chemical processing
Balakrishnan et al. 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yttria powder by oxalate deagglomeration and its sintering behaviour
Y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fine-grained α-alumina powder from seeded boehmi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