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3880B - 携车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携车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3880B
CN102133880B CN 201110047286 CN201110047286A CN102133880B CN 102133880 B CN102133880 B CN 102133880B CN 201110047286 CN201110047286 CN 201110047286 CN 201110047286 A CN201110047286 A CN 201110047286A CN 102133880 B CN102133880 B CN 1021338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member
outer support
rod
clamping ro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04728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3880A (zh
Inventor
王秋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4728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3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3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8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携车架结构,其包含有:二支杆,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底部是相互枢接;二外撑件,是相互枢接的第一、第二外撑件并组设于各所述支杆之间且呈水平撑开;一嵌扣部,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上;一夹持部,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底部;二横杆,是分别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上,以供自行车的杆架架设于各所述二横杆上,其中所述连结座是与各所述横杆相互枢接,并于各所述支杆内部组设有一具有卡止端的弹撑片,所述卡止端是可穿伸各所述支杆及连结座,由压掣所述弹撑片卡止端以可脱离所述连结座及支杆,以供各所述横杆可掣动枢转展开或收折动作状态,整体结构提供便利实用的功效。

Description

携车架结构
本案是申请号为200810184536.8,申请日为2008年12月8日,发明名称为“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尤指一种可稳固锁紧定位的夹持部以防止携车架摇晃,另通过收折装置使所述供自行车杆架组设的横杆产生展开或收折动作,提供便利实用性的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一般社会大众休闲意识的提升,许多人于假日时常会出外从事各项休闲活动,由以舒展身心使获得放松,其中以自行车活动极受大众青睐,而部分使用者会于车辆后方组设有一具可承载自行车的携车架结构,即可通过车辆将自行车运输至较远程的目的地,以提供自行车的承载搬运功效。
现有技术一的携车架结构,如国内第096210040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汽车的携车架结构改良”,其包括有二主杆、二外撑片、收合件、套合件及锁扣装置,其中:主杆底端是向套合件顶部的收合件内部收合,并以其底端适处与所述收合件的壁面相铆设之处为张开或收合的支点,在所述收合件下端延伸一与其结合的套合件,所述套合件内部设有供套设汽车后车厢支撑座球部的圆槽,而其周边适处设有若干供螺杆螺入的螺孔,主杆顶端则各与第一、二外撑片的一端枢设,所述第一、二外撑片的另一端则各与锁扣装置枢设;锁扣装置,其包括座体、卡掣杆、弹簧及U型扣环,令其座体一端与第一外撑片的一端铆设,而其中心处则与第二外撑片的一端铆设,另一端则穿设一卡掣杆,所述卡掣杆是与第二外撑片所设的弧槽对齐,由按压所述卡掣杆,使其可脱离第二外撑片的弧槽,则两外撑片可为掣转的动作。
另外,现有技术二如国内第091204532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可防脱落的夹持式携车架结构”,其是在携车架左、右支杆底端设有一安全锁扣装置,使携车架结构除由顶端外撑片外张并迫使底部夹持部的夹紧定位,再配合所述安全锁扣装置中将枢设于一侧支杆底部的套环勾掣于另侧支杆所设的勾掣片上,并使锁螺得由一螺栓穿伸定位其上,同时通过锁螺的松紧旋转,可将套环予以紧密勾掣定位,形成双重锁扣设计,以确保左、右支杆的夹持部得紧密夹掣于支撑座的球体上,防止携车架产生松脱掉落。
另外,常见于携车架各所述二支杆上方分别组设有一具可供自行车杆架架设的横杆,所述横杆与各所述主杆间的连结方式通常是采固接状态,或另有现有结构是在所述横杆与各所述支杆间组设一种转盘,所述转盘内部设有嵌卡装置,可调整所述转盘以连带使所述横杆呈各种角度置设。
上述结构中,现有技术一的锁扣装置是在第一、第二外撑片间穿设有一卡掣杆,由按压所述卡掣杆使其可脱离第二外撑片的弧槽,则两外撑片可为掣转的动作;现有技术二结构则是在左、右支杆底端设有可相互勾掣的套环及勾掣片,并配合所述锁螺穿伸锁紧,形成双重锁扣设计;而后者结构是在二支杆上方所组接的横杆间采固定接设方式,或是组设有一可供调整横杆角度的转盘设计。
但是,所述现有技术一的锁扣装置其是先按压所述卡掣杆再将座体向上拉掣以便利所述二外撑片掣转,然所述座体不便利握持,且所述第二外撑件的弧槽与所述卡掣杆间的卡掣方式中,所述弧槽与所述卡掣杆的卡掣段间容易产生嵌卡干涉而不易相互脱离,造成所述卡掣杆与座体的配合动作不够顺畅,则操作动作不便利;而所述现有技术二锁扣装置中,所述锁螺及套环间的勾掣锁设方式确可提供所述夹持组上、下部位双重锁扣设计,然其构件及锁掣方式仍有可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而后者结构中,所述二支杆上方所组接的横杆若是采固定接设方式,则无法便利收折,极占空间且突伸的横杆容易撞及使用者或其他物品,若是采用所述可调整角度的转盘设计,由于横杆与支杆间的组接需相当稳固以避免组设其上的自行车掉落,因此所述转盘需以较高技术制成,因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其是在各所述外撑件间以简单且便利的嵌扣方式组接,可便利各所述外撑件掣动枢转,同时配合各所述支杆底端夹持部的锁固件锁紧于支杆内部所设的锁设端部,即可快速且便利撑展定位所述携车架,有效稳固所述携车架以防止摇晃,另在各所述支杆顶端设具有一收折装置,利用收折装置的嵌卡设计以使所述横杆呈收折、展开动作,可有效提升操作的便利实用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的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其包含有:二支杆,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底部是相互枢接;二外撑件,是相互枢接的第一、第二外撑件并组设于各所述支杆之间且呈水平撑开;一嵌扣部,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上,其是在所述第一外撑件侧边组设有一扳掣件,所述扳掣件另一端组设有一连结件,设使一卡掣杆穿套一弹性件、及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由掣动所述卡掣杆使其可脱离所述第二外撑件,以供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可掣转动作;所述夹持部,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底部,其包含有二可夹掣车尾端球体的夹掣件、一固定件、一与所述固定件相互枢接的套件、一锁固件、及一锁设端部所组成,在所述第一支杆底端内部组设有一锁设端部,将所述锁固件穿套于所述套件并锁设于所述锁设端部内,使所述夹持部更加迫紧定位所述球体,以防止携车架摇晃;所述收折装置,是设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顶部可供自行车杆架组设的横杆相组接,其包含有一连结座、一弹撑件、及一锁紧件所组成,其中所述连结座是与各所述横杆相互枢接,并在各所述支杆内部组设有一具有卡止端的弹撑片,所述卡止端是可穿伸各所述支杆及连结座,由压掣所述弹撑片卡止端以可脱离所述连结座及支杆,以供各所述横杆可掣动枢转展开或收折动作状态,整体结构提供便利实用的功效。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通过所述夹持部的锁固件穿套所述支杆底端的套件并锁紧于支杆底端内所设的锁设端部,使各所述支杆底部更进一步向内迫紧夹抵于车尾端的球体,即可防止携车架产生摇晃或脱落,故其操作简单且便利实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当掣动所述嵌扣部的卡掣杆脱离或弹性嵌卡于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时,同时由扳掣件可掣动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枢转动作,故其操作简单且便利实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是具有可套设枢接于各所述支杆顶端的连结座设计,所述连结座是与横杆相组接,在各所述支杆内部组设有一具卡止端的弹撑件,且所述卡止端是弹性突伸于各所述支杆与连结座上,通过压掣所述弹撑件的卡止端,使所述连结座可部份脱离各所述支杆顶端并枢转,以使所述横杆可呈展开或收折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5(A)~5(B)为本发明第一、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前视图;
图6(A)~6(B)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动作示意图;
图7(A)~7(E)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8(A)~8(D)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9(A)~9(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另一角度的动作示意图;
图10(A)~10(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侧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支杆;101-第一容孔;102-第二容孔;103-轴孔;11-第二支杆;20-第一外撑件;201-第一穿孔;202-第二穿孔;21-第二外撑件;211-第一穿孔;212-第二穿孔;22-轴杆;30-嵌扣部;31-扳掣件;32-连结件;321-容孔;33-卡掣杆;331-拉掣端;332-卡掣端;333-凹槽;34-弹性件;35-C型扣件;40-夹持部;41-夹掣件;411-夹置槽;42-固定件;43-套件;431-套孔;44-锁固件;45-锁设端部;451-轴孔;50-横杆;51-夹具;60-收折装置;61-连结座;611-穿孔;612-连结端;613-槽道;614-穿伸槽口;62-轴杆;63-弹撑件;631-卡止端;64-锁紧件;641-卡抵端;642-杆端;70-球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图,为本发明的一种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其组成包括:
所述二支杆,是具有相对应形状的第一、第二支杆10、11,且各所述第一、二支杆10、11底部是相互枢接;
所述二外撑件,是具有相互枢接的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其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上方之间且呈水平撑开;其中是所述第一外撑件20其一端是枢接于所述第一支杆10适当部位上,在其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穿孔201、202;所述第二外撑件21其一端是枢接于所述第二支杆11适当部位上,在其另一端分别设有第一、第二穿孔211、212;
所述嵌扣部30,是组设于各所述地一、第二外撑件20、21上,其包含有一扳掣件31、一连结件32、一卡掣杆33、一弹性件34、及一C型扣件35所组成,其中所述扳掣件31为一ㄇ型杆件,其一端是固接于所述第一外撑件20侧边适当部位,在所述扳掣件31另一端组设有一倒L型的连结件32,所述连结件32其垂直板件处穿设具有一容孔321,使所述连结件32底部与所述第一外撑件20之间形成有一容设空间,所述卡掣杆33其具有一拉掣端331,在其另一端设具有一卡掣端332,且在卡掣杆33上适当部位环设有一凹槽333;
所述夹持部40,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底部,其包含有二夹掣件41、一固定件42、一套件43、一锁固件44、及一锁设端部45所组成,所述二夹掣件41为相对应形状且内侧设具有一夹置槽411,在所述第二支杆11底部组设有一固定件42,另设使一U型套件43穿套所述第一支杆10底部并与所述固定件42相互枢接,而所述第一支杆10外侧壁面与套件43相对应分别穿设有一轴孔101及一套孔431,在所述第一支杆10外侧壁底端内部组设有一锁设端部45,其是具有内螺纹的轴孔451且与所述轴孔103相通,且其中各所述轴孔451、103的轴心是低于各所述夹掣件41夹置槽411的中心点适当距离;
所述二横杆50,是分别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顶部,在各所述横杆50上之间相对应组设有数夹具51,以供自行车的杆架架设于各所述二横杆50上,且由所述夹具51加以夹固定位自行车的杆架;
所述收折装置60,是包含有一连结座61、一弹撑件63、及一锁紧件64所组成,其中所述连结座61是与所述横杆50相组接,其另二相对的侧壁处对应设有一穿孔611,且所述二侧壁底部分别突设有一连结端612,各所述连结端612对应设有一垂直槽道613,而所述二侧壁相邻的侧壁垂直设有一穿伸槽口614;另设使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顶端二相对应的侧壁分别对应穿设有第一、第二容孔101、102,而在所述二侧壁相邻的侧壁穿伸锁设有一锁紧件64,所述锁紧件64具有一卡抵端641及一杆端642;所述弹撑件63是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顶端内部,其为一倒U型弹性件,且其二侧向外突设有一卡止端631;
通过以上构件组成,使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向外撑开,并通过所述嵌扣部30的卡掣杆33嵌扣定位,以使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底部夹持部40紧迫夹置于车尾端的球体上,再经锁固件44穿伸所述套件43并锁紧于所述锁设端部45,则可稳固锁紧以防止携车架摇晃,而所述收折装置60可提供各所述横杆50枢转收折或展开状态,则提供便利实用功效。
为供进一步了解本发明构造特征、运用技术手段及所预期达成的功效,现将本发明使用方式加以叙述如下:
本发明的组设,是将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其一端分别枢接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上适当部位,再将一轴杆22穿套枢接于所述第一外撑件20的第二穿孔202及所述第二外撑件21的第一穿孔211处,以将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相互枢接,接着将所述拉掣杆33穿伸所述连结件32的容孔321后并穿套所述弹性件34,且将所述C型扣件35套接于所述卡掣杆33的凹槽333上,使卡掣杆33限位于所述连结件32与第一外撑件20所形成的容设空间内,接着将所述卡掣杆33的卡掣端332穿伸于所述第一外撑件20的第一穿孔201及所述第二外撑件21的第二穿孔212内,使所述卡掣杆33形成弹性嵌扣于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接着将所述夹持部40的锁固件44穿伸螺设于所述套件43的套孔431、所述第一支杆20的轴孔103、及所述锁设端部45的轴孔451内;而所述收折装置60是先将所述弹撑件63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顶端内,再将各所述连结座61套设于各所述第一、二支杆10、11顶端,接着使弹撑件63的各所述卡止端631突伸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的各所述第一容孔101及各所述连结座61的穿孔611,再将一轴杆62穿伸枢接于各所述连结座61连结端612的槽道613及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的各所述第二容孔102处,此时所述轴杆62是位于所述槽道613上缘,另设使所述连结座61侧壁的穿伸槽口614套设于所述锁紧件64的杆端642上,再锁紧所述锁紧件64使其卡抵端641嵌卡固定于所述穿伸槽口614,形成锁紧卡抵所述连结座61,以将各所述横杆50组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上,即组设完成。
再请配合参阅5(A)~5(B)、6(A)~6(B)、及7(A)~7(E)图所示,为本发明第一、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当拉掣所述卡掣杆33的拉掣端331使其卡掣端332脱离所述第二外撑件21的第二穿孔212,再扳掣所述扳掣件31向上使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以所述轴杆22处向内枢转,则连带带动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向内枢转,即可将夹持组40的各所述夹掣件41呈向外展开,再将各所述夹掣件41夹置于车尾端的球体70,接着推掣所述扳掣件31向下,以连带将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向下枢转且向外撑开,此时所述卡掣杆33的卡掣端332即由所述弹性件34的弹性作用而回复嵌扣定位于所述第二外撑件20的第二穿孔212处,即可撑展开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且使底端夹持部40夹掣件41形成迫紧夹抵所述球体70,接着再拉掣所述套件43枢转向上,将所述套件43上的锁固件44穿伸锁紧于所述第一支杆10底端的锁设端部45内,由于所述锁设端部45的轴心是低于所述夹置槽411的中心点,使套件43产生拉掣锁紧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底端的动作,同时迫紧所述第一支杆10底部产生适度偏摆并再向内推抵夹置所述球体70,使所述夹持组可更加紧密夹掣于所述球体70,同时配合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的撑张作用,则可提供紧密夹掣且有效防止携车架摇晃的效果。
再请配合参阅8(A)~8(D)、9(A)~9(B)、及10(A)~10(B)图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各所述横杆50的收折作动方式是先将所述收折装置60上的锁紧件64放松,使其卡抵端641脱离所述连结座61的穿伸槽口614,接着按压所述弹撑件63二侧的各所述卡止端631,使各所述卡止端631向内容缩且离开各所述第一容孔101,此时即可将所述连结座61向上拉掣,使其连结端612的槽道613与所述轴杆62产生相对位移,所述轴杆62即位于所述槽道613的底缘,且其外侧壁的穿伸槽口614可同时位移脱离所述锁紧件64的杆端642,接着将所述横杆50以轴杆62为旋支点向下枢转,以将各所述横杆50朝各所述第一、二支杆10、11方向收折,即完成所述携车架结构横杆50的收折状态。
本发明横杆50的展开动作,是先将各所述横杆50以轴杆62为旋支点向上枢转后,接着将各所述连结座61向下位移,所述连结座61即可由各所述槽道613与轴杆62产生相对位移,同时所述连结座61外侧壁的穿伸槽口614形成套设于所述锁紧件64的杆端642并产生相对位移,当所述连结座61套设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时,此时所述弹撑件63由其弹性回复作用即弹性撑开使其各所述卡止端631回复突伸于各所述第一容孔101,接着再锁紧所述锁紧件64使其卡抵端641形成嵌卡固定于所述穿伸槽口614,即可将所述连结座61稳固结合于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上,即完成所述横杆50的展开状态。
再请配合参阅图11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图,为本发明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组设于车尾端状态。
本发明的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通过所述嵌扣部30的卡掣杆33弹性嵌扣定位,配合掣动所述扳掣件31,即可使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快速且顺利撑展定位,其操作非常便利实用;再者,当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20、21撑展开时,可使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底端的夹持部40迫紧夹掣所述车尾端的球体70上,利用锁固件44锁紧于所述第一支杆10底端内所设的锁设端部45,由于所述锁设端部45的轴心是低于所述夹掣件41的中心点,使其锁紧时可再迫紧所述第一支杆10底端朝夹掣件产生适度偏摆并再向内推抵夹掣所述球体70,即可提升所述夹持部40的夹掣效果,有效防止携车架摇晃;同时,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上的收折装置60设计,通过所述弹撑件63卡止端631的弹性嵌卡定位,即可快速将各所述横杆50朝各所述第一、第二支杆10、11方向枢转移动,达到便利收折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是提供一具通过卡掣杆使各所述外撑件间产生弹性嵌扣定位,以供各所述外撑件产生枢转、撑展动作,同时由一锁固件锁紧于一设于支杆底端内部的锁设端部以提升夹持部的稳固夹紧效果,可有效防止携车架摇晃,另通过所述收折装置弹撑件的弹性嵌卡定位,以可供自行车杆架架设定位的横杆产生收折、展开动作,而获致一便利实用性高的携车架结构及防摇晃结构俾使整体确具产业实用性及创新效益,且其构成结构又未曾见于书刊或公开使用,诚符合发明专利申请要件,依法提出申请。
以上说明对本发明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以下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二支杆,各所述支杆底部是相互枢接;
二外撑件,其是相互枢接的第一、第二外撑件并组设于各所述支杆之间且呈水平撑开;
一嵌扣部,是包含有一扳掣件、一连结件、一卡掣杆、及一弹性件,其中所述扳掣件一端是固接于所述第一外撑件侧边,在所述扳掣件另一端组设有所述连结件,所述连结件与所述第一外撑件间形成有一容设空间以供所述卡掣杆穿套所述弹性件后并容设其中,并设使所述卡掣杆的杆端穿套于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由掣动所述卡掣杆使其杆端脱离所述第二外撑件,同时配合掣动所述扳掣件,以带动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枢转动作;
一夹持部,是组设于各所述支杆底部,其是配合各所述外撑件撑展并迫使各所述支杆底部夹持部的夹紧定位于车尾端球体;
二横杆,是分别组设于各所述支杆上,以供自行车的杆架架设于各所述二横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掣件为一ㄇ型杆件,其一端是固接于所述第一外撑件侧边,在所述扳掣件另一端组设的连结件为一倒L型,在所述连结件其垂直板件处穿设具有一容孔,以供所述卡掣杆穿套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携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掣杆其具有一拉掣端,在其另一端设具有一卡掣端,且在卡掣杆上环设有一凹槽,使所述卡掣杆穿套所述连结件的垂直板件后并穿套所述弹性件,且其杆端再穿套各所述第一、第二外撑件,并将一C型扣件扣设于所述凹槽处,使所述卡掣杆得限位于所述连结件与所述第一外撑件之间。
CN 201110047286 2008-12-08 2008-12-08 携车架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3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47286 CN102133880B (zh) 2008-12-08 2008-12-08 携车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47286 CN102133880B (zh) 2008-12-08 2008-12-08 携车架结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45368A Division CN101746321B (zh) 2008-12-08 2008-12-08 携车架防摇晃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880A CN102133880A (zh) 2011-07-27
CN102133880B true CN102133880B (zh) 2013-02-06

Family

ID=442938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4728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33880B (zh) 2008-12-08 2008-12-08 携车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38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90133A (zh) * 2018-12-17 2019-04-09 重庆帝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摩托车架旋转定位夹具的喷涂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0289Y (zh) * 2003-01-07 2004-01-21 王秋桂 可防脱落的夹持式携车架
TWM280327U (en) * 2005-06-16 2005-11-11 Taiwan Bike Rack Co Ltd Quick folding structure for bicycle rack on a vehicle
DE202006017800U1 (de) * 2006-11-22 2007-01-18 Mft Transport Systeme Gmbh Haltearm für einen Fahrradträg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50407B2 (en) * 2007-02-15 2010-12-14 Biss Product Development Llc Motorcycle transpor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00289Y (zh) * 2003-01-07 2004-01-21 王秋桂 可防脱落的夹持式携车架
TWM280327U (en) * 2005-06-16 2005-11-11 Taiwan Bike Rack Co Ltd Quick folding structure for bicycle rack on a vehicle
DE202006017800U1 (de) * 2006-11-22 2007-01-18 Mft Transport Systeme Gmbh Haltearm für einen Fahrradträg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880A (zh) 2011-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5043B (zh) 一种手机支架
CN103156384B (zh) 折叠桌
AU2017380535B2 (en) Foldable vehicle roof tent
CN104859837B (zh) 可折叠桨臂组件及无人机
CN104797459B (zh) 自动打开式led安全角锥体
CN206390453U (zh) 旅行箱
CN101559739B (zh) 车尾端携车架夹球式夹具迫紧装置
CN102133880B (zh) 携车架结构
US20110061700A1 (en) Bike multi-functional rainproof assembly
CN102133881A (zh) 携车架结构
CN208222028U (zh) 一种带三脚架的自拍杆
CN101746321B (zh) 携车架防摇晃结构
CN206494044U (zh) 折叠式多用途车垫罩
CN203876910U (zh) 一种电动折叠车的折叠锁定装置
CN201769969U (zh) 折叠自行车的折叠定位器结构
CN206227860U (zh) 旅行箱
CN201086676Y (zh) 手拉器钩体定位结构
CN205234804U (zh)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CN204527468U (zh) 折叠自行车
CN202686613U (zh) 儿童滑板车
CN205984146U (zh) 一种警示牌
CN208411994U (zh) 滑板车的立杆折叠结构
CN202654665U (zh) 便捷收放速滑鞋
CN102273892A (zh) 多功能晾鞋架
CN205632840U (zh) 单边车轮扣合机构及折叠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