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34804U -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34804U
CN205234804U CN201520858931.5U CN201520858931U CN205234804U CN 205234804 U CN205234804 U CN 205234804U CN 201520858931 U CN201520858931 U CN 201520858931U CN 205234804 U CN205234804 U CN 2052348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ar
seat support
push rod
springlock
upper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85893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文强
胡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Med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Med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uzhou Med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52085893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2348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348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348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属于轮椅技术领域,包括手刹(101)、推杆固定杆(102)、推杆(103)、扶手(104)、脚踏绳(106)、牵引绳(108)、下部横杆(110)、上部横杆(600)、座椅支架(111)、前轮(112)和后轮(113)。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各个部件的折叠,最终可以实现该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的最大化折叠:高度减半的同时,宽度与厚度都实现最大化折叠,体积小巧,做到了真正的便携。

Description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椅,具体是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属于轮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老年人已逐步成为旅游人群中占比重较大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中,折叠轮椅为老年人的日常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也使得其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出行工具。老年人跟家庭成员一起外出旅游时,由于身体原因无法长时间走动,所以代步工具很重要。目前,市面上已有的折叠轮椅虽然可以进行折叠,但是折叠程度不够,没有达到折叠的最大化,折叠后的轮椅占用空间仍然很大,不能满足便于携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能够达到折叠最大化,折叠后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包括手刹、推杆固定杆、推杆、扶手、脚踏绳、下部横杆、上部横杆、座椅支架、前轮和后轮,所述手刹安装在推杆上端,所述座椅支架为两组X型交叉结构,所述座椅支架上部设有座椅面,所述座椅支架前方连接有脚踏,所述脚踏绳一端连接在座椅支架的上部横杆上,另一端连接在脚踏上,所述前轮和后轮安装在座椅支架上;所述推杆通过推杆固定杆活动连接,所述推杆活动安装在座椅支架上;所述扶手活动安装在推杆上,所述座椅支架上端通过上部横杆连接,下端通过下部横杆活动连接,所述上部横杆和下部横杆为可折叠横杆,所述脚踏为可折叠脚踏。
优选地,推杆通过扳手旋转固定锁扣与座椅支架连接;所述扳手旋转固定锁扣由扳手固定板、安装板和连接板焊接而成,所述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座椅支架上,所述推杆与连接板铰接,所述扳手固定板上设有旋转扳手,所述扳手固定板与推杆和座椅支架所构成的平面垂直。
优选地,上部横杆由两根横杆组成,所述两根横杆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横杆上设有打开螺纹,另一段横杆上设有折叠螺纹,所述横杆上套设有管套,所述管套两端带有螺纹结构;所述脚踏和推杆固定杆的结构与上部横杆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下部横杆两端与座椅支架铰接,所述下部横杆由两根横杆和弹簧锁拉绳组成,所述两根横杆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防变形柱,所述防变形柱上设有弹簧锁,所述座椅支架上设有与弹簧锁相匹配的弹簧锁孔;两根横杆中的一根横杆上还设有扳手柱,凹槽以及用于限制另一根横杆运动的限制板,所述扳手柱连接有牵引绳,另一根横杆上还设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凸槽,所述防变形柱上的弹簧锁与座椅支架对应位置上的弹簧锁孔匹配,所述弹簧锁拉绳与弹簧锁相连,所述下部横杆之间通过扳手柱上的牵引绳连接,所述弹簧锁通过弹簧锁拉绳连接;
所述弹簧锁由弹簧、锁舌和挡片组成,所述锁舌一端与弹簧锁拉绳连接,另一端穿出防变形柱上的孔,所述弹簧套设在锁舌上,并位于防变形柱的孔内,所述弹簧一端与防变形柱接触,另一端焊接在锁舌上,所述挡片设于防变形柱与弹簧锁拉绳之间,并焊接在锁舌上。
进一步,座椅面对应两侧边缘设有环圈,并通过环圈套于上部横杆上,所述环圈一端与上部横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进一步,所述上部横杆两端各设有一用于固定环圈的环圈固定钩,环圈一端通过上部横杆一端的环圈固定钩与上部横杆永久固定连接,环圈的自由端通过上部横杆另一端的环圈固定钩与上部横杆固定与打开连接。
优选地,扶手与推杆铰接。
进一步,推杆上设有用于固定扶手的扶手固定钩以及魔术贴钩状面,所述扶手上设有与魔术贴钩状面相配合的魔术贴丝状面。
优选地,X型交叉结构的交叉点为铰接。
进一步,X型交叉结构的交叉点下方活动安装有可活动的座椅支架固定杆,所述座椅支架固定杆一端与座椅支架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圆柱形凸起,所述座椅支架上设有与圆柱形凸起相配合的圆柱形凹槽。
与现有相比,人们在使用本装置的过程中,推杆的折叠设计可以实现该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折叠后高度减半的效果;推杆固定杆采用管套与螺纹结构,实现了推杆的快速折叠与打开,且操作方便;座椅支架中可折叠横杆的设计实现了座椅支架宽度与厚度同时折叠最大化;座椅面采用环圈的设计,便于座椅面的折叠,更便于后续上部横杆的折叠;脚踏的设计不仅方便固定脚踏,更可以缩小其折叠后的体积,座椅支架固定杆很好的解决了座椅整体前进时挤向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各个部件的折叠,最终可以实现该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的最大化折叠:高度减半的同时,宽度与厚度都实现最大化折叠,体积小巧,做到了真正的便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扳手旋转固定锁扣折叠推杆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扳手旋转固定锁扣锁紧推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部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推杆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推杆固定杆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脚踏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脚踏的折叠及上翻过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下部横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下部横杆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座椅支架折叠过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座椅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扶手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座椅支架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防变形柱以及弹簧锁结构示意图;
图16为防变形柱以及弹簧锁内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弹簧锁施加压力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包括手刹101、推杆固定杆102、推杆103、扶手104、脚踏绳106、下部横杆110、上部横杆600、座椅支架111、前轮112和后轮113(以图1右侧“前”,左侧为“后”),所述手刹101安装在推杆103上端,所述座椅支架111为两组X型交叉结构,所述座椅支架111上部设有座椅面105,所述座椅支架111前方连接有脚踏107,所述脚踏绳106一端连接在座椅支架111的上部横杆600上,另一端连接在脚踏107上,所述前轮112和后轮113安装在座椅支架111四个脚上;所述推杆103活动安装在座椅支架111上;所述扶手104活动安装在推杆103上,所述座椅支架111上端通过上部横杆600连接,下端通过下部横杆110活动连接,所述上部横杆600和下部横杆110为可折叠横杆,所述脚踏107为可折叠脚踏。
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一优选方式,所述推杆103通过扳手旋转固定锁扣201与座椅支架111连接;所述扳手旋转固定锁扣201由扳手固定板202、安装板204和连接板205焊接而成,所述安装板204固定安装在座椅支架111上,所述推杆103与连接板205铰接,所述扳手固定板202上设有旋转扳手203,所述扳手固定板202与推杆103和座椅支架111所构成的平面垂直,配合能够360度旋转的旋转扳手203,将推杆103上翻固定于座椅支架111上,实现了推杆103的快速上翻打开与固定。本优选方案相对于其他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的连接件将推杆103与座椅支架111连接在一起。
如图4和图1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第二优选方式,所述上部横杆600由两根横杆组成,所述两根横杆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横杆上设有打开螺纹602,另一段横杆上设有折叠螺纹603,所述横杆上套设有管套300,所述管套300两端带有螺纹结构;管套300增强了两根上部横杆600的承受能力,所述脚踏107和推杆固定杆102的结构与上部横杆600结构相同(见图5至图8)。
如图9至图11,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第三优选方式,所述下部横杆110两端与座椅支架111铰接,所述下部横杆110由两根横杆和弹簧锁拉绳509组成,所述两根横杆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防变形柱507,所述防变形柱507上设有弹簧锁508,所述座椅支架111上设有与弹簧锁508相匹配的弹簧锁孔1110(见图15);两根横杆中的一根横杆上还设有扳手柱502,凹槽503以及用于限制另一根横杆运动的限制板505,所述扳手柱502连接有牵引绳108,另一根横杆上还设有与凹槽503相匹配的凸槽501,所述防变形柱507上的弹簧锁508与座椅支架111对应位置上的弹簧锁孔1110匹配,所述弹簧锁拉绳509与弹簧锁508相连。
如图16和图17所示,所述弹簧锁508由弹簧510、锁舌511和挡片512组成,所述锁舌511一端与弹簧锁拉绳509连接,另一端穿出防变形柱507上的孔,所述弹簧510套设在锁舌511上,并位于防变形柱507的孔内,所述弹簧510一端与防变形柱507接触,另一端焊接在锁舌511上,所述挡片512设于防变形柱507与弹簧锁拉绳509之间,并焊接在锁舌511上。
所述下部横杆110由金属管材制作而成,两根下部横杆110之间通过扳手柱502上的牵引绳108连接,所述弹簧锁508通过弹簧锁拉绳509连接。所述凸槽501与凹槽503构成了凹槽锁扣,弹簧锁508与弹簧锁孔1110同样构成了凹槽锁扣结构,实现了两根下部横杆110的快速打开与折叠,以及基于弹簧锁508与弹簧锁孔1110处于同一垂直距离,两点决定一条直线的原理,解除座椅支架111完全打开,施加重力后,座椅支架111存在平行四边形结构而造成的结构不稳定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与巩固了座椅支架111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12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座椅面105对应两侧边缘设有环圈405,并通过环圈405套于上部横杆600上,所述环圈405一端通过环圈固定钩601与上部横杆6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本实用新型座椅面105采用布料制作而成,采用环圈405与布料连接,同时通过环圈405套于上部横杆600上,实现了座椅面105向一边滑动折叠,便于上部横杆600的后续折叠。
如图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部横杆600两端各设有一用于固定环圈405的环圈固定钩601,环圈405一端通过上部横杆600一端的环圈固定钩601与上部横杆600永久固定连接,环圈405的自由端通过上部横杆600另一端的环圈固定钩601与上部横杆600固定与打开连接。便于座椅面105展开使用时,对座椅面105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第四优选方式,所述扶手104与推杆103铰接,铰接可实现扶手104相对于推杆103相对运动,且该种连接方式较为简单,成本低。
如图13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一改进,所述推杆103上设有用于固定扶手104的扶手固定钩1032以及魔术贴钩状面1031,所述扶手104上设有与魔术贴钩状面1031相配合的魔术贴丝状面1041。扶手固定钩1032对扶手104起到固定作用,扶手104折叠时向上折起,魔术贴丝状面1041与推杆103上的魔术贴钩状面1031粘合固定于推杆103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一优选,所述X型交叉结构的交叉点为铰接,铰接能够实现活动连接,且结构又简单,所以优选铰接的连接方式。
如图14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又一改进,所述座椅支架111两组X型交叉结构的交叉点下方活动安装有可活动的座椅支架固定杆109,所述座椅支架固定杆109一端与座椅支架111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圆柱形凸起1091,所述座椅支架111上设有与圆柱形凸起1091相配合的圆柱形凹槽1092,使用时,对座椅支架111起到加强固定,解决了座椅支架111前进时存在挤向力的问题的作用,使座椅支架111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座椅支架固定杆109的结构也可以和下部横杆110的结构相同。
在将该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折叠时,先实现扶手104的折叠:直接将扶手104向上折叠贴近推杆103即可(见图13)。推杆103的折叠:推杆103折叠时,将扳手固定板202上的旋转扳手203打开,将推杆103下折即可(见图2、图3)。推杆固定杆102折叠时,将内部两头均有螺纹结构的管套300从打开螺纹602上旋开,然后将其固定于折叠螺纹603上,此时给推杆固定杆102一个向下的力即可完成前期的折叠(见图5、图6)。座椅支架111折叠时,先将座椅面105上套于上部横杆600,自由端固定于环圈固定钩601上的环圈405取下,然后向一侧滑动实现座椅布面105的折叠,同时露出上部横杆600(见图12),再将内部两头均有螺纹结构的管套300从打开螺纹602上旋开,滑动到折叠螺纹603侧,并与折叠螺纹603旋紧固定。此时对上部横杆600给予一定向下的力,实现上部横杆600部分的折叠(见图4)。同时,通过牵引绳108的向上、下牵拉,伴随弹簧锁拉绳509向外牵拉,下部横杆110上的凹槽503与凸槽501以及弹簧锁508与弹簧锁孔1110会在扳手柱502上牵引绳108以及弹簧锁拉绳509的作用下而分与合,当给牵引绳108施加一个向上提的力,弹簧锁拉绳509施加一个向外的力,实现弹簧510压缩,弹簧锁508脱离弹簧锁孔1110,最终实现凸槽501脱离凹槽503,构成下部横杆110的两段横杆折叠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下部横杆110的折叠,当给牵引绳108一个向下的力,构成下部横杆110的两段横杆打开,打开角度为180度时,凸槽501嵌入到凹槽503中,弹簧锁508因为弹簧510的弹力作用,自动嵌入到弹簧锁孔1110中,同时限制板505限制了横杆的继续向下运动,实现了两段横杆的锁紧固定,以及解除座椅支架111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打开下部横杆110(见图9、图10、图15、图16和图17)。此时,配合之前上部横杆600部分的折叠,实现了座椅支架111沿横杆方向的部分折叠(见图11)。座椅支架111折叠时,将座椅支架固定杆109上的圆柱形凸起1091从座椅支架111上的圆柱形凹槽1092拔出,即可实现座椅支架111X型结构的折叠(见图14)。若座椅支架固定杆109的结构与下部横杆110的结构相同时,在扳手柱502的作用下,凹槽503与凸槽501会实现分与合,实现座椅支架111X型结构的打开与折叠。脚踏107折叠时,先将管套(300)从打开螺纹602上旋开,然后向折叠螺纹603方向移动并固定,在外力作用下,实现脚踏107的折叠,以及后续的上翻效果(见图7和图8)。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该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的折叠最大化,做到了真正小巧,实现了背包携带效果。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包括手刹(101)、推杆固定杆(102)、推杆(103)、扶手(104)、脚踏绳(106)、下部横杆(110)、上部横杆(600)、座椅支架(111)、前轮(112)和后轮(113),所述手刹(101)安装在推杆(103)上端,所述座椅支架(111)为两组X型交叉结构,所述座椅支架(111)上部设有座椅面(105),所述座椅支架(111)前方连接有脚踏(107),所述脚踏绳(106)一端连接在座椅支架(111)的上部横杆(600)上,另一端连接在脚踏(107)上,所述前轮(112)和后轮(113)安装在座椅支架(11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3)通过推杆固定杆(102)活动连接,所述推杆(103)活动安装在座椅支架(111)上;所述扶手(104)活动安装在推杆(103)上,所述座椅支架(111)上端通过上部横杆(600)连接,下端通过下部横杆(110)活动连接,所述上部横杆(600)和下部横杆(110)为可折叠横杆,所述脚踏(107)为可折叠脚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3)通过扳手旋转固定锁扣(201)与座椅支架(111)连接;所述扳手旋转固定锁扣(201)由扳手固定板(202)、安装板(204)和连接板(205)焊接而成,所述安装板(204)固定安装在座椅支架(111)上,所述推杆(103)与连接板(205)铰接,所述扳手固定板(202)上设有旋转扳手(203),所述扳手固定板(202)与推杆(103)和座椅支架(111)所构成的平面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杆(600)由两根横杆组成,所述两根横杆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一根横杆上设有打开螺纹(602),另一段横杆上设有折叠螺纹(603),所述横杆上套设有管套(300),所述管套(300)两端带有螺纹结构;所述脚踏(107)和推杆固定杆(102)的结构与上部横杆(600)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横杆(110)两端与座椅支架(111)铰接,所述下部横杆(110)由两根横杆和弹簧锁拉绳509组成,所述两根横杆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另一端设有防变形柱(507),所述防变形柱(507)上设有弹簧锁(508),所述座椅支架(111)上设有与弹簧锁(508)相匹配的弹簧锁孔(1110);两根横杆中的一根横杆上还设有扳手柱(502),凹槽(503)以及用于限制另一根横杆运动的限制板(505),所述扳手柱(502)连接有牵引绳(108),另一根横杆上还设有与凹槽(503)相匹配的凸槽(501),所述防变形柱(507)上的弹簧锁(508)与座椅支架(111)对应位置上的弹簧锁孔(1110)匹配,所述弹簧锁拉绳(509)与弹簧锁(508)相连,所述下部横杆(110)之间通过扳手柱(502)上的牵引绳(108)连接,所述弹簧锁(508)通过弹簧锁拉绳(509)连接;
所述弹簧锁(508)由弹簧(510)、锁舌(511)和挡片(512)组成,所述锁舌(511)一端与弹簧锁拉绳(509)连接,另一端穿出防变形柱(507)上的孔,所述弹簧(510)套设在锁舌(511)上,并位于防变形柱(507)的孔内,所述弹簧(510)一端与防变形柱(507)接触,另一端焊接在锁舌(511)上,所述挡片(512)设于防变形柱(507)与弹簧锁拉绳(509)之间,并焊接在锁舌(5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面(105)对应两侧边缘设有环圈(405),并通过环圈(405)套于上部横杆(600)上,所述环圈(405)一端与上部横杆(6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横杆(600)两端各设有一用于固定环圈(405)的环圈固定钩(601),环圈(405)一端通过上部横杆(600)一端的环圈固定钩(601)与上部横杆(600)永久固定连接,环圈(405)的自由端通过上部横杆(600)另一端的环圈固定钩(601)与上部横杆(600)固定与打开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04)与推杆(103)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3)上设有用于固定扶手(104)的扶手固定钩(1032)以及魔术贴钩状面(1031),所述扶手(104)上设有与魔术贴钩状面(1031)相配合的魔术贴丝状面(1041)。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交叉结构的交叉点为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X型交叉结构的交叉点下方活动安装有可活动的座椅支架固定杆(109),所述座椅支架固定杆(109)一端与座椅支架(111)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设有圆柱形凸起(1091),所述座椅支架(111)上设有与圆柱形凸起(1091)相配合的圆柱形凹槽(1092)。
CN201520858931.5U 2015-10-30 2015-10-30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48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8931.5U CN20523480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858931.5U CN20523480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34804U true CN205234804U (zh) 2016-05-18

Family

ID=55933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85893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234804U (zh) 2015-10-30 2015-10-30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2348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7185A (zh) * 2017-05-31 2017-09-08 常州高尔登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轮椅车及其锁紧装置
CN112274395A (zh) * 2020-09-15 2021-01-2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自动跟随折叠拐杖轮椅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7185A (zh) * 2017-05-31 2017-09-08 常州高尔登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轮椅车及其锁紧装置
CN112274395A (zh) * 2020-09-15 2021-01-29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自动跟随折叠拐杖轮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34804U (zh) 便携式旅游折叠轮椅
CN103158819A (zh) 折叠车架
CN201429769Y (zh) 简易支架幕结构
CN203753304U (zh) 一种电动折叠车的踏板
CN204734238U (zh) 一种便携式可伸缩画框
CN201362271Y (zh) 一种可收合的四轮平板车
CN206766192U (zh) 一种自行车停车多功能支撑脚架
CN209149574U (zh) 一种移动式智能交通路况信息采集装置
CN205144900U (zh) 便携式折叠轮椅
CN206914483U (zh) 一种车座可移动的电动三轮车
CN202077749U (zh) 轻质拉杆箱
CN201154042Y (zh) 可上下楼梯的轮椅
CN204940725U (zh) 一种阁楼折叠梯
CN2300296Y (zh) 拉杆式手提箱
CN204236523U (zh) 可上下楼梯台阶的折叠式箱包、行李移动装置
CN204552584U (zh) 折叠组合梯
CN208868222U (zh) 一种侧边旋转折叠式电动滑板车
CN207949454U (zh) 一种改进的联动脱锁装置
CN204713344U (zh) 新型旋转脚蹬
CN211519702U (zh) 一种折叠拖车
CN220735762U (zh) 一种折叠式三轮助行车
CN202127980U (zh) 带椅子的行李箱
CN209924900U (zh) 一种可升降的便携行走人字梯
CN201911481U (zh) 肩背载人旅行箱
CN208411973U (zh) 一种自行车拖车后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8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