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3677A -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 Google Patents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3677A
CN102133677A CN2011100317681A CN201110031768A CN102133677A CN 102133677 A CN102133677 A CN 102133677A CN 2011100317681 A CN2011100317681 A CN 2011100317681A CN 201110031768 A CN201110031768 A CN 201110031768A CN 102133677 A CN102133677 A CN 102133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antirust
railcar
deposited
rai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317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3677B (zh
Inventor
钟建成
王忠平
曹林
钟翊铭
王宁
任选其
姜佳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0317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33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33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3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3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焊接装置包括轨道车、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以及供电系统,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安装在轨道车内且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焊枪自轨道车底部伸出;焊枪、电动除锈机具的除锈机构、电动修磨机的磨头和振动时效装置的振动机构均布设在被处理钢轨的正上方;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包括步骤:一、设备启动;二、轨面熔敷改性处理:除锈处理、冷金属过渡焊接并在轨面熔敷一层不锈钢防锈带、防锈带修磨和防锈带振动时效处理以消除残余应力。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功效高且防锈改性效果好,能解决由钢轨表面氧化锈蚀导致的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

Description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钢轨表面生锈导致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的改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背景技术
钢轨表面易生成的Fe2O3、FeO、Fe3O4·H2O等铁锈,上述铁锈往往使铁路轨道的分路残压升高而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实际使用过程中,钢轨表面氧化锈蚀导致的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既影响行车安全,也是铁路信号安全控制的薄弱环节,历来被纳入铁路列车安全专项整治计划。
现有技术领域中,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钢轨表面除锈,第一种是依赖提高轨道电路的调整电压(即高压脉冲)的方法调整轨道电路工作状态,第二种是采用CO2气体保护焊机在钢轨上进行CO2堆焊的方法,第三种是采用热喷涂设备在钢轨表面喷涂铝的方法进行除锈。实际使用时,第一种方法由于受制于轨道电路系统,调整电压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因而是一种无为而为之的技术方案;第二种由于传统CO2堆焊热输入太高,热应力过大,热量不集中,短路过渡过程难以控制,既对钢轨表面去强化,使堆焊层与钢轨剥离,又导致变形抗力较低的尖轨产生变形,呈现治标不治本的技术特征;第三种方法存在设备不适于铁路现场施工、所形成的铝涂层碾压寿命太短等实际问题。综上,现如今并未出现一种能简单、方便且有效地进行钢轨表面除锈的设备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改性处理效果好的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被处理钢轨上运行的轨道车、对被处理钢轨的钢轨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的电动除锈机具、在经除锈处理后的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不锈钢防锈带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对所述不锈钢防锈带表面进行修磨处理的电动修磨机和对经修磨后的所述不锈钢防锈带表面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振动时效装置以及为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进行供电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相接;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安装在轨道车内且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焊枪自轨道车的底部伸出,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随轨道车同步进行移动;所述焊枪、电动除锈机具的除锈机构、电动修磨机的磨头和振动时效装置的振动机构均布设在被处理钢轨的正上方,且所述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组成对被处理钢轨的钢轨表面进行熔敷改性处理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
上述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动除锈机具、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安装在轨道车内或布设在轨道车外侧,且安装在轨道车内的电动除锈机具的除锈机构、安装在轨道车内的电动修磨机的磨头和安装在轨道车内的振动时效装置的振动机构均自轨道车的底部伸出;所述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由前至后依次进行布设,且电动除锈机具、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均由轨道车带动同步进行移动。
上述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除锈机构为钢刷或砂轮,所述磨头为陶瓷磨头、橡胶磨头、金刚石磨头或砂布磨头。
上述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轨道车为轻型轨道平车。
上述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均安装在轨道车内。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步骤简单、实现方便、功效高且防锈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由钢轨表面氧化锈蚀导致的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的轨面熔敷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启动:打开所述供电系统;
步骤二、轨面熔敷改性处理:其熔敷改性处理过程如下:
201、除锈处理:采用电动除锈机具去除钢轨表面的铁锈;
202、冷金属过渡焊接:启动轨道车并控制轨道车以1.5m/min~2m/min的行走速度在被处理钢轨上匀速向前运行,且轨道车匀速向前运行过程中,带动安装在轨道车内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同步对被处理钢轨的钢轨表面连续进行焊接处理;
冷金属过渡焊接过程中,在由氩气与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机且按常规CMT焊接方法在经除锈处理后的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所述不锈钢防锈带的宽度为5mm~6mm且其厚度为1mm±0.1mm;且焊接过程中,以18-8钢焊丝作为电极,且所述电极的前送与回抽频率为70次/秒~90次/秒;所述混合气体中氩气和CO2的体积比为3∶1~4∶1;
203、防锈带修磨:采用电动修磨机,对步骤202中所述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修磨处理;
204、防锈带振动时效处理:采用振动时效装置对经修磨处理后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则完成被处理钢轨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过程。
上述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2中所述的18-8钢为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18-8钢。
上述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2中在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时,熔敷深度为0.2mm~0.5mm。
上述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2中在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时,熔敷深度为0.2mm~0.3mm。
上述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02中进行冷金属过渡焊接时,以所述电极在混合气体中产生的电弧作为焊接时的熔敷热源,熔敷热源所产生熔滴的温度为1200℃±100℃,且焊后被处理钢轨焊接部位的温度不超过20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布设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实际安装时,只需将电动除锈机具、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和振动时效装置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轨道车内,同时将电动除锈机具的除锈机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焊枪、电动修磨机的磨头和振动时效装置的振动机构自轨道车伸出即可。
2、功效高,本发明所采用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为一种驾驭在钢轨上的机载装置,其通过轨道车实现在被处理钢轨上进行纵向运行。交流发电机组与供电电源相接对各装备进行供电,且电源打开后,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即可在被处理钢轨上以1.5m/min~2m/min左右的速度自动行走,并相应对被处理钢轨表面同步进行改性处理。焊接过程快速,能瞬间完成。
3、改性处理方法设计合理、步骤简单且实现方便,首先去除钢轨表面的铁锈,然后启动CMT焊接电源短路引燃富氩电弧,不锈钢金属电极以70次/秒~90次/秒的频率自动回抽,随之源源不断地在钢轨表面形成宽度为5±1mm且厚度为1mm左右的不锈钢防锈带;此后对防锈带进行修磨,最后进行振动时效,便可完成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的半自动化作业。综上,本发明以2m/min左右的速度在铁路钢轨上驾驭实施,首先去除钢轨表面上的铁锈,然后启动CMT焊接电源短路引弧且将18-8焊丝电极以70次/秒~90次/秒的频率回抽,在钢轨表面形成熔敷深度为0.2mm~0.5mm且宽度为5mm±1mm的18-8钢防锈带,然后对18-8钢熔敷钢轨进行修磨和振动时效处理。
4、熔敷改性处理效果好,本发明遵从铁路列车安全专项整治计划, 通过在铁路轨道表面形成防锈带,从根本上克服了轨道分路残压过高的分路不良问题;其通过CMT(冷金属过渡焊)焊接电源将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18-8钢熔敷金属电极在富氩混合气体中产生的电弧作为熔敷热源,通过在钢轨表面建立70次/秒~90次/秒的18-8钢短路/脉冲熔滴过渡形式,从而实现防锈带的半自动熔敷,修磨和振动时效运作能有效消除熔敷防锈带的残余应力,控制尖轨变形。
5、所形成的不锈钢防锈带性能优良,防锈效果好,能有效解决由钢轨表面氧化锈蚀导致的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焊接所形成不锈钢防锈带的表面硬度为HRC30左右,与钢轨结合强度40Mpa左右,寿命为不小于17万轴碾压,将轨道分路残压维持在规定范围以内,因而从材料本质上克服了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
6、控制简便,通过冷金属过渡焊接机自带的控制电器可对焊接参数进行简便设定,并能实现焊接材料与电器控制之间的精准匹配,所产生的短路/脉冲熔滴过渡形式效率高,对钢轨表面的热激活强烈但热输入低,且去强化作用小,兼有随机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使钢轨表面防锈带的冶金质量保障机制趋于完备。同时,焊前不必预热,焊后不需保温,工作效率达2m/min左右,适于铁路现场的半自动化作业。
7、功效高,能以2m/min左右的速度在钢轨表面形成性能优良的不锈钢改性防锈带。
8、改性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选用的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18-8钢焊丝作为电极和熔敷带材料,同时CMT(冷金属过渡焊)焊接方法作为18-8钢的熔敷方法,既可靠防锈,又能减小与钢轨材料的热收缩失配程度。同时,以在富氩混合气体中产生的富氩电弧作为熔敷热源,通过CMT焊接电源在轨面上建立18-8钢的短路/脉冲熔滴过渡形式,从而能够以低的热输入激活钢轨表面,稳定地形成18-8钢熔敷带。
9、适用范围广,本发明亦可用于对材料表面改质(即局部成分改变)和改性(包括局部耐磨、耐蚀、防腐、导电、节流等)的表面工程领域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功效高且防锈改性效果好,其遵从铁路行车安全专项整治计划,采用不锈钢对铁路轨道表面进行改性并形成防锈带,从材料本质上克服了轨道分路残压过高引起的分路不良,并且对钢轨表面的热输入低,热应力失配和去强化作用小,并采用随机振动时效消除残余应力,使轨面改性防锈带的冶金保障体系更加完备,能有效解决由钢轨表面氧化锈蚀导致的铁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为本发明进行轨面熔敷改性时的方法流程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处理钢轨;        2-焊枪;                3-气瓶;
4-电动修磨机;        5-发电机组;            6-振动时效装置;
7-供电电源;          8-CMT焊接电源;         9-电动除锈机具;
10-轨道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包括在被处理钢轨1上运行的轨道车10、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的电动除锈机具9、在经除锈处理后的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不锈钢防锈带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对所述不锈钢防锈带表面进行修磨处理的电动修磨机4和对经修磨后的所述不锈钢防锈带表面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振动时效装置6以及为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进行供电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相接。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安装在轨道车10内且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焊枪2自轨道车10的底部伸出,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随轨道车10同步进行移动。所述焊枪2、电动除锈机具9的除锈机构、电动修磨机4的磨头和振动时效装置6的振动机 构均布设在被处理钢轨1的正上方,且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组成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进行熔敷改性处理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
实际安装布设时,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安装在轨道车10内;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既可以安装在轨道车10内并由轨道车10带动沿被处理钢轨1移动,也可以布设在轨道车10外侧;且当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布设在轨道车10外侧时,既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安装在轨道车10的外侧壁上并由轨道车10带动沿被处理钢轨1移动,也可以不安装在轨道车10上,而通过单独设置的行走驱动机构带动沿被处理钢轨1移动。因而,可以根据实际具体需要对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
为方便布设方便,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安装在轨道车10内或布设在轨道车10外侧,且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电动除锈机具9的除锈机构、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电动修磨机4的磨头和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振动时效装置6的振动机构均自轨道车10的底部伸出。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由前至后依次进行布设,且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均由轨道车10带动同步进行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均安装在轨道车10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系统包括供电电源7和与供电电源7相接的发电机组5,所述供电电源7分别与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相接。
实际进行布设安装时,所述焊枪2通过供气管道与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气瓶3相接,且焊枪2通过电源线与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CMT焊接电源8相接,所述CMT焊接电源8与供电电源7相接,所述为脉冲电源且其与 所述电极相接。
所述除锈机构为钢刷或砂轮,所述磨头为陶瓷磨头、橡胶磨头、金刚石磨头或砂布磨头。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具体需要选择对应类型的除锈机构和磨头,也就是说,可以采用常规使用且能对金属表面进行除锈和修磨处理的多种类型电动除锈机具9和电动修磨机4,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的除锈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其驱动机构相接,同样所述电动修磨机4的磨头通过传动机构与其驱动机构相接,且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和电动修磨机4的驱动机构均由所述供电系统进行供电。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振动时效装置6为常规使用的对金属表面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振动时效设备。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具体需要选择对应类型的振动时效设备。所述振动时效装置6的振动机构为振动电机,通过振动电机实现振动时效处理。所述轨道车10为轻型轨道平车。
如图2所示的一种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对轨面进行熔敷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启动:打开所述供电系统。
步骤二、轨面熔敷改性处理:其熔敷改性处理过程如下:
201、除锈处理:采用电动除锈机具9去除钢轨表面的铁锈。
本实施例中,首先去除被处理钢轨1钢轨表面的Fe2O3、FeO、Fe3O4·H2O等铁锈。
202、冷金属过渡焊接:启动轨道车10并控制轨道车10以1.5m/min~2m/min的行走速度在被处理钢轨1上匀速向前运行,且轨道车10匀速向前运行过程中,带动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同步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连续进行焊接处理。
冷金属过渡焊接过程中,在由氩气与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机且按常规CMT焊接方法在经除锈处理后的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所述不锈钢防锈带的宽度为5mm~6mm且其厚度为1mm±0.1mm;且焊接过程中,以18-8钢焊丝作为电极, 且所述电极的前送与回抽频率(也就是说,向前送丝的频率70次/秒~90次/秒)为70次/秒~90次/秒;所述混合气体中氩气和CO2的体积比为3∶1~4∶1。
本实施例中,所述18-8钢为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18-8钢,且在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时,熔敷深度为0.2mm~0.5mm。实际焊接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对电极的前送与回抽频率、混合气体中氩气和CO2的体积比、熔敷深度(即焊枪2对钢轨表面的熔化深度)以及所述不锈钢防锈带的宽度和厚度进行相应调整。
实际焊接时,为提高焊接质量,步骤202中在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时,可将熔敷深度在0.2mm~0.3mm范围内进行相应调整。同时进行冷金属过渡焊接时,以所述电极在混合气体中产生的电弧作为焊接时的熔敷热源,熔敷热源所产生熔滴的温度为1200℃±100℃,且焊后被处理钢轨1焊接部位的温度不超过200℃。所述熔滴为18-8钢焊丝的经熔敷热源熔融后的熔滴。实际焊接时,通过对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CMT焊接电源8的电源参数(包括脉冲电源的脉冲频率、电流、电压等)进行调整,可以达到对熔敷热源所产生熔滴的温度进行相应调整的目的。
实际进行冷金属过渡焊接时,选择凝固收缩率(具体指熔滴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不锈钢作为钢轨表面改性材料和金属电极,其既能防锈又能减小与被处理钢轨1之间的热收缩失配程度,有利于保证结合强度。同时,选择富氩的混合气体作为电弧气氛,既有利于钢轨表面的热激活,又使热量集中,减小对被处理钢轨1的去强化。因而,上述两种焊接材料在焊接工装中产生的富氩电弧为钢轨表面改性,形成防锈带的热源。也就是说,将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18-8钢熔敷金属电极在富氩混合气体中产生的电弧,作为熔敷热源;通过CMT冷金属过渡焊接方法在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不锈钢金属电极(即18-8钢电极)与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之间产生70次/秒~90次/秒的短路/脉冲过渡,所述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沿被处理钢轨1的纵向又具有1.5m/min~2m/min的运行速度,从而 实现了钢轨表面防锈改性的半自动化操作,使得输入钢轨的热能量降至最低。
203、防锈带修磨:采用电动修磨机4,对步骤202中所述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修磨处理。
204、防锈带振动时效处理:采用振动时效装置6且以1200次/分钟±10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对经修磨处理后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则完成被处理钢轨1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过程。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时效装置6以1200次/分钟±100次/分钟的振动频率,对经修磨处理后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振动时效处理。
不锈钢防锈带形成后,采用随机振动时效(即振动时效装置6)消除不锈钢防锈带的残余应力,控制尖轨变形,同时通过随机振动时效处理能有效保证轨面上18-8钢熔敷带(即所述不锈钢防锈带)的冶金质量。
本实施例中,控制轨道车10以1.5m/min~2m/min的行走速度在被处理钢轨1上匀速向前运行过程中,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同步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连续进行熔敷改性处理。
综上,本发明能够在铁路现场有效实施,且能优质高效地在被处理钢轨的钢轨表面形成宽度为5mm±1mm且厚度为1mm左右的18-8钢防锈带,从而有效地抵御氧化腐蚀,使轨道残压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内,熔敷速度2m/min左右(与轨道车10的运行速度一致),熔敷深度可控制在0.2mm~0.5mm,不改变被处理钢轨1的表面强化状态,不锈钢防锈带的表面硬度为HRC30左右且其与钢轨的结合强度达到40Mpa,不锈钢防锈带的寿命不低于17万轴碾压。随机振动时效可消除不锈钢防锈带的残余应力,有效控制尖轨变形。同时,本发明在焊前不必预热,焊后不需缓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被处理钢轨(1)上运行的轨道车(10)、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进行除锈处理的电动除锈机具(9)、在经除锈处理后的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不锈钢防锈带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对所述不锈钢防锈带表面进行修磨处理的电动修磨机(4)和对经修磨后的所述不锈钢防锈带表面进行振动时效处理的振动时效装置(6)以及为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进行供电的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分别与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相接;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安装在轨道车(10)内且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的焊枪(2)自轨道车(10)的底部伸出,所述冷金属过渡焊接机随轨道车(10)同步进行移动;所述焊枪(2)、电动除锈机具(9)的除锈机构、电动修磨机(4)的磨头和振动时效装置(6)的振动机构均布设在被处理钢轨(1)的正上方,且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组成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进行熔敷改性处理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安装在轨道车(10)内或布设在轨道车(10)外侧,且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电动除锈机具(9)的除锈机构、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电动修磨机(4)的磨头和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振动时效装置(6)的振动机构均自轨道车(10)的底部伸出;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由前至后依次进行布设,且电动除锈机具(9)、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均由轨道车(10)带动同步进行移动。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锈机构为钢刷或砂轮,所述磨头为陶瓷磨头、橡胶磨头、金刚石磨头或砂布磨头。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10)为轻型轨道平车。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除锈机具(9)、冷金属过渡焊接机、电动修磨机(4)和振动时效装置(6)均安装在轨道车(10)内。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对轨面进行熔敷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备启动:打开所述供电系统;
步骤二、轨面熔敷改性处理:其熔敷改性处理过程如下:
201、除锈处理:采用电动除锈机具(9)去除钢轨表面的铁锈;
202、冷金属过渡焊接:启动轨道车(10)并控制轨道车(10)以1.5m/min~2m/min的行走速度在被处理钢轨(1)上匀速向前运行,且轨道车(10)匀速向前运行过程中,带动安装在轨道车(10)内的冷金属过渡焊接机同步对被处理钢轨(1)的钢轨表面连续进行焊接处理;
冷金属过渡焊接过程中,在由氩气与CO2组成的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采用冷金属过渡焊接机且按常规CMT焊接方法在经除锈处理后的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所述不锈钢防锈带的宽度为5mm~6mm且其厚度为1mm±0.1mm;且焊接过程中,以18-8钢焊丝作为电极,且所述电极的前送与回抽频率为70次/秒~90次/秒;所述混合气体中氩气和CO2的体积比为3∶1~4∶1;
203、防锈带修磨:采用电动修磨机(4),对步骤202中所述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修磨处理;
204、防锈带振动时效处理:采用振动时效装置(6)对经修磨处理后的不锈钢防锈带进行振动时效处理,则完成被处理钢轨(1)的轨面熔敷改性处理过程。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中所述的18-8钢为凝固收缩率小于0.353的18-8钢。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中在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时,熔敷深度为0.2mm~0.5mm。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中在钢轨表面上熔敷一层厚度均匀的不锈钢防锈带时,熔敷深度为0.2mm~0.3mm。
10.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轨面熔敷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2中进行冷金属过渡焊接时,以所述电极在混合气体中产生的电弧作为焊接时的熔敷热源,熔敷热源所产生熔滴的温度为1200℃±100℃,且焊后被处理钢轨(1)焊接部位的温度不超过200℃。
CN 201110031768 2011-01-28 2011-01-28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Active CN102133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1768 CN102133677B (zh) 2011-01-28 2011-01-28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031768 CN102133677B (zh) 2011-01-28 2011-01-28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677A true CN102133677A (zh) 2011-07-27
CN102133677B CN102133677B (zh) 2013-03-27

Family

ID=44293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031768 Active CN102133677B (zh) 2011-01-28 2011-01-28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3367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860A (zh) * 2012-02-29 2013-09-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钻头
CN104014944A (zh) * 2014-05-29 2014-09-03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钢板自动焊机
CN104525612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深圳市锦发铜铝有限公司 无应力超平铝材加工方法
CN105478963A (zh) * 2016-01-11 2016-04-13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叶片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防水蚀方法
CN111065482A (zh) * 2017-08-03 2020-04-24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冷金属过渡方法生产的点火装置部件
CN114990317A (zh) * 2022-05-20 2022-09-02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铝合金车体焊接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和消除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898A (zh) * 1999-05-12 2000-11-22 大连理工大学 振动焊接技术新工艺
CN201040768Y (zh) * 2007-04-11 2008-03-26 刘春雷 钢轨轨面激光改性防锈作业机
CN101318248A (zh) * 2008-05-19 2008-12-10 刘春雷 在铁路钢轨面焊接防锈导电金属的方法及其设备
EP2226147A2 (en) * 2009-03-05 2010-09-0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ld metal transfer gas metal arc we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202006333U (zh) * 2011-01-28 2011-10-12 西安誉丰通号科技有限公司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3898A (zh) * 1999-05-12 2000-11-22 大连理工大学 振动焊接技术新工艺
CN201040768Y (zh) * 2007-04-11 2008-03-26 刘春雷 钢轨轨面激光改性防锈作业机
CN101318248A (zh) * 2008-05-19 2008-12-10 刘春雷 在铁路钢轨面焊接防锈导电金属的方法及其设备
EP2226147A2 (en) * 2009-03-05 2010-09-08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Cold metal transfer gas metal arc wel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CN202006333U (zh) * 2011-01-28 2011-10-12 西安誉丰通号科技有限公司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建红等: "YM150型四冲程动力钢轨打磨机及其应用", 《上海铁道科技》, no. 03, 30 June 2006 (2006-06-30), pages 68 - 70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6860A (zh) * 2012-02-29 2013-09-11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钻头
CN104014944A (zh) * 2014-05-29 2014-09-03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钢板自动焊机
CN104525612A (zh) * 2014-12-22 2015-04-22 深圳市锦发铜铝有限公司 无应力超平铝材加工方法
CN104525612B (zh) * 2014-12-22 2017-04-05 深圳市锦发铜铝有限公司 无应力超平铝材加工方法
CN105478963A (zh) * 2016-01-11 2016-04-13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轮机叶片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防水蚀方法
CN111065482A (zh) * 2017-08-03 2020-04-24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冷金属过渡方法生产的点火装置部件
CN111065482B (zh) * 2017-08-03 2021-11-09 庄信万丰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冷金属过渡方法生产的点火装置部件
US11331740B2 (en) 2017-08-03 2022-05-17 Johnson Matthey Public Limited Company Ignition device component produced by cold metal transfer process
CN114990317A (zh) * 2022-05-20 2022-09-02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铝合金车体焊接残余应力消除装置和消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3677B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3677B (zh)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及其轨面熔敷改性方法
CN108456879B (zh) 一种激光-辅助热源高效复合熔覆强化钢轨的方法
Saita et al. Trends in rail welding technologies and our future approach
US10086462B2 (en) Hardfacing with low carbon steel electrode
US8367960B2 (en) Process for rail restoration and rail manufacture using welding
CN105127566B (zh) 大厚度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全焊透焊接方法
CN202006333U (zh) 钢轨表面改性防锈焊接装置
CA2389665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al of rust and paint
CN102373468A (zh) 宽带激光感应复合熔覆修复与表面强化模具的方法
CN101219499A (zh) 一种超声波与非熔化极电弧复合的焊接方法
CN101318248B (zh) 在铁路钢轨面焊接防锈导电金属的设备
CN101934417A (zh) T形接头焊接方法
US2277654A (en) Metallic bonding process
CN102343471A (zh) 石油开采用钻具的堆焊工艺
CN108356397B (zh) 一种基于残余应力调控的大型容器耐蚀层宽带极堆焊方法
RU2421309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зношен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катания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без его снятия с полотна
CN107350604A (zh) 一种双带极埋弧堆焊方法
CN104827168B (zh) 大面积金属壁面现场修补堆焊方法
RU2382695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зношенных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US805858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oslag welding of rails
RU2378440C1 (ru)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ействующего стыкового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в бесстыковой
CN212025794U (zh) 钢轨在线增材修复车
RU2095211C1 (ru) Способ восстановления изношенных гребней колес рельсовых 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JP2012016723A (ja) 連続鋳造スラブの表面手入れ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136462C1 (ru) Способ плазменной наплавки изделий из высокомарганцовистых стале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XI AN LINGX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XI 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6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610

Address after: High tech Zone 710000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Tang Yan Road East Plaza Garden Xi'an two first building 1 unit 5 layer 10532.

Patentee after: X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No. two, Lane 101, west side of Fengcheng school, Fengcheng Road,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Xi'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916

Address after: 710016, No. 101, Lane 56, west side of Fengcheng school, two Fengcheng Road, Xi'an, Shaanxi

Patentee after: Xi'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igh tech Zone 710000 Shaanxi city of Xi'an Province Tang Yan Road East Plaza Garden Xi'an two first building 1 unit 5 layer 10532.

Patentee before: Xi'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e

Inventor after: Cao Lin

Inventor after: Ren Xuanqi

Inventor after: Zhong Jiancheng

Inventor after: Zhong Yim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Deli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ongping

Inventor after: Liang Zhanpeng

Inventor after: Wang Ning

Inventor after: Jiang Jiayuan

Inventor after: Wu Jing

Inventor before: Zhong Jianch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ongping

Inventor before: Cao Lin

Inventor before: Zhong Yi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Ning

Inventor before: Ren Xuanqi

Inventor before: Jiang Jiayua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06

Address after: 710043 Shaanxi province Xi'an Xiying Road No. 2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710016, No. 101, Lane 56, west side of Fengcheng school, two Fengcheng Road, Xi'an, Shaanxi

Patentee before: Xi'an Yufeng Tonghao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