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2597A - 分布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架构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2597A
CN102132597A CN2009801332478A CN200980133247A CN102132597A CN 102132597 A CN102132597 A CN 102132597A CN 2009801332478 A CN2009801332478 A CN 2009801332478A CN 200980133247 A CN200980133247 A CN 200980133247A CN 102132597 A CN102132597 A CN 102132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trategy
local
effectiveness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324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32597B (zh
Inventor
A·Y·戈罗霍夫
S·马利克
N·布尚
A·巴尔别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32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2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32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2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Abstract

描述了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动态形成群集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随时间并且以分布式方式动态形成一组非重叠群集。每个群集可以包括一组基站和一组移动设备。可以基于由通过消息传递在网络内收敛的基站选择的一组局部策略来产生群集。例如,每个基站可以基于分别在实施能够覆盖对应的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特定局部策略。另外,可以协调在每个群集内的操作。

Description

分布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架构
基于35 U.S.C.§119要求优先权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2008年8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DISTRIBUTEDDL COOPERATION FRAMEWORK FOR USE IN MIMO SYSTEMS”的临时申请No.61/092,490的优先权,该临时申请已转让给本申请受让人并且在此通过引用将其明确地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以下描述主要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运用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的无线通信环境中以分布式方式动态选择群集策略。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诸如话音、数据之类的各种通信内容,广泛部署了无线通信系统。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传输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这类多址系统的实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等。此外,这些系统符合诸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GPP长期演进(LTE)、超移动宽带(UMB)之类的规范,和/或比如演进数据优化(EV-DO)、其一个或多个版本等的多载波无线规范。
一般,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设备进行通信。每个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在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到移动设备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上行链路)是指从移动设备到基站的通信链路。此外,移动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可通过单输入单输出(SISO)系统、多输入单输出(MISO)系统、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等来建立。另外,移动设备可在对等无线网络结构中与其它移动设备通信(和/或基站与其它基站通信)。
通常,在具有多个基站和多个移动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每个移动设备典型地与多个基站中的特定基站关联。例如,移动设备可以根据诸如信号强度、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各种因素来与给定基站关联。因此,移动设备可以由给定基站服务(例如,可以在其间交换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而在附近的其它基站可能生成干扰。
另外,基站之间的协作已经变得被更普遍地利用。具体而言,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个基站可以互连,这样可以允许在基站之间共享数据、在基站之间通信等。例如,在城市内部署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该部署中包括的基站可以服务于位于基站附近的一组移动设备。这样的部署常常利用公共集中式调度器;因此,可以使调度器判决在第一时间段期间从该部署中的基站发送到第一移动设备、在第二时间段期间发送到第二移动设备等。然而,可能难以最好地进行集中式调度。另外,由于基站之间的连接性,在对特定移动设备进行服务时涉及到部署中的所有(或者多数)基站可能不切实际并且没有必要。
发明内容
下面给出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便对这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不是对能预想到的所有方面的全面概述,并且既不是要确定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是要描绘任何一个方面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唯一的目的是简单地描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及其相应公开内容,描述了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动态形成群集有关的各个方面。可以随时间并且以分布式方式来动态形成一组非重叠群集。每个群集可以包括一组基站和一组移动设备。可以基于由通过消息传递在网络内收敛的基站选择的一组局部策略来产生群集。例如,每个基站可以基于分别在实施覆盖相应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特定局部策略。另外,可以协调在每个群集内的操作。
根据有关方面,这里描述了一种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评估在给定时间涉及到基站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消息传递来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另外,该方法可以包括根据通过消息传递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接收的策略和效用信息以及所评估的局部效用来生成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估计。该方法也可以包括基于全网络效用估计来从可能局部策略选择用于由基站使用的特定局部策略。
另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用于分析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还可以用于实施消息传递以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另外,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用于根据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获得的策略和效用信息以及所分析的局部效用来估计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另外,该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用于基于特定局部策略来形成群集,该特定局部策略是基于对全网络效用的估计来从可能局部策略中选择的。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该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基于分别在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特定局部策略的模块。另外,该无线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在基于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动态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的模块。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基于分别在实施包括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包括该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的代码。另外,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协调在根据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的代码。
又一方面涉及一种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群集部件,用于从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选择用来与基站实施的局部策略,其中可能局部策略使该基站能够与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协作。另外,该装置可以包括:度量评估部件,用于分析这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另外,该装置可以包括:协商部件,用于运用消息传递以在网络内约定一致的局部策略。
为实现上述及相关目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下面将要充分描述和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各个特征。下面的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示例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指出了可以运用各种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小部分,并且,该描述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及其等价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这里阐述的各种方面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示图。
图2是利用下行链路协作架构的示例系统的示图,该架构运用全网络策略,其中在部署中的一组基站协作地操作。
图3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基于有限阶策略约束的动态群集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4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分布式策略协商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5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消息传递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6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消息传递的另一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7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支持群集内协作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8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内运用站点间分组共享(ISPS)(例如,相干ISPS、...)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9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内实施协作波束形成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10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内实施协作静默(CS)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11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一种示例系统的示图,在该系统中可以实现非协作发送。
图12是作为消息传递策略的一部分交换干扰信息以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管理非协作干扰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13-15示出了与用于避免干扰的信任传播架构和能够结合这里描述的技术来实施的CoMP相关联的示例图。
图16是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动态形成群集的示例方法的示图。
图17是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利用基站之间的协作的示例方法的示图。
图18是可以结合这里描述的各种方面来运用的示例移动设备的示图。
图19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随时间动态选择待用局部策略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图20是可以结合这里描述的各种系统和方法来运用的示例无线网络环境的示图。
图21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能够运用动态限定的群集的示例系统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各种方面,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的目的,给出了大量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全面理解。然而,显而易见,这些方面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
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部件”、“模块”、“系统”等旨在包括计算机相关实体,例如但不局限于硬件、固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者执行中的软件。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过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码、执行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举例而言,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的应用程序以及该计算设备都可以是部件。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驻留在过程和/或执行线程内,并且部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多个计算机之间。此外,这些部件可以从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执行,其中这些介质上存储有各种数据结构。部件可以通过本地和/或远程处理方式来进行通信,比如根据具有一个或多个数据分组的信号,例如,来自一个部件的数据通过信号方式与本地系统中、分布式系统中和/或具有其它系统的网络比如因特网上的另一部件进行交互。
此外,这里结合终端描述了各个方面,其中终端可以是有线终端或无线终端。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设备、用户单元、用户台、移动台、移动装置、移动设备、远程台、远程终端、接入终端、用户终端、终端、通信设备、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用户设备(UE)。无线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卫星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此外,这里结合基站描述了各个方面。基站可以用于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并且也可以称为接入点、节点B、演进节点B(e节点B、eNB)或一些其它术语。
此外,词语“或”旨在表示包含性“或”而非排它性“或”。即,除非明确说明或者根据上下文能够清楚,否则语句“X运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包含性置换。即,语句“X运用A或B”满足任何下列情况:X运用A;X运用B;或者X运用A和B。此外,如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数量词“一个”,除非明确说明或根据上下文清楚指示单数形式,否则通常理解为表示“一个或多个”。
这里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码分多址(CDMA)、时分多址(TDMA)、频分多址(F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其它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以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CDMA2000等的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它变体。此外,CDMA2000包括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无线电技术。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其在下行链路上运用OFDMA而在上行链路上运用SC-FDMA。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来自名为“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超移动宽带(UMB)。此外,这种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通常使用不成对的未许可频谱的对等(例如,移动台到移动台)ad hoc网络系统、802.xx无线LAN、蓝牙以及任何其它小范围或大范围无线通信技术。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利用单载波调制和频域均衡。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体复杂度。SC-FDMA信号由于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例如,可以在上行链路通信中使用SC-FDMA,其中更低的PAPR在发送功率效率方面很有利于接入终端。因而,SC-FDMA可以实施为3GPP长期演进(LTE)或者演进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方案。
这里描述的各种方面或者特征可以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实施为方法、装置或者制造产品。如这里所用术语“制造产品”旨在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设备、载体或者介质中获得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D)、数字多功能盘(DVD)等)、智能卡和闪存设备(例如,EPROM、卡、棒、钥匙性驱动等)。此外,这里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以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者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携带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现在参照图1,根据这里给出的各个实施例示出了无线通信系统100。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其可以包括多个天线组。例如,一个天线组可以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组可以包括天线108和110,以及另外一组可以包括天线112和114。为每个天线组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可以为每组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基站102还可以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其分别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天线等)。
基站10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例如移动设备116和移动设备122)进行通信;然而,应当注意,基站102能够与类似于移动设备116和122的基本上任意数目的移动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移动设备116和122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膝上型计算机、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通过无线通信系统100进行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设备。如图所示,移动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移动设备116发送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20从移动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移动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进行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移动设备122发送信息并且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移动设备122接收信息。例如,在频分双工(F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可以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可以运用与反向链路126所运用的不同的频带。此外,在时分双工(TDD)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以利用公共的频带,并且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以利用公共的频带。
每组天线和/或指定每组天线进行通信的区域可以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天线组可以用于与基站102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移动设备进行通信。在前向链路118和124上的通信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以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用于移动设备116和122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当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来向随机分布在相关覆盖区域中的移动设备116和122进行发送时,相比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移动设备进行发送,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可以受到更小的干扰。
可以在多点协作(CoMP)环境(例如,网络多输入多输出(MIMO)环境、...)中结合动态群集来运用基站102和移动设备116、122。动态群集可以用来使协作策略适应于实际部署并且可以基于活动用户(例如,移动设备116、122、不同移动设备(未示出)、...)的可能随时间变化的位置和/或优先级。动态群集可以减轻对网络规划和群集边界的需要,同时潜在地产生增强的吞吐量/公平度权衡。
相反,常规CoMP方式通常利用基于网络节点(例如包括基站102的基站、......)的预定静态群集的协作策略。因此,一般可以基于假设的网络拓扑来选择静态主群集,该网络拓扑比如是六边形布局或者远程无线电转发器上下文内的主群集内的已知质量的回程链路(例如,远程无线电转发器配置可以包括经由高质量回程链路连接到宏基站的一个或多个远程节点、...)。另外,可以通过诸如部分重用等传统干扰管理技术来处理在主群集边界处的干扰。尽管可以在静态群集内发送动态协作传输,但是这样的常规技术不同于这里阐述的动态选择群集策略的方式。
系统100可以在CoMP环境中动态选择群集策略。具体而言,基站102和不同基站可以各自实现分布式判决以在给定时间点收敛到一组优化的群集。基站102和不同基站实现的分布式判决可以基于有限阶策略约束以限制站点间多天线调度和分组共享的复杂度。另外,基站102和不同基站可以利用基于消息传递(例如,使用信任传播架构、...)的基于效用的分布式协商架构来动态产生群集策略判决。
现在参照图2,示出了利用下行链路协作架构的示例系统200,该架构运用全网络策略202,其中在部署中的一组基站协作地操作。如图所示,系统200包括一组基站204-206和一组移动设备218-244。然而,预期到系统200可以包括基本上任何数目的基站和/或基本上任何数目的移动设备而且不限于所示例子。
如图所示,全网络策略202可以覆盖该部署中的所有基站204-216和所有移动设备218-244。因此,基站204-216可以协作以产生调度器判决,其中在向每个移动设备218-244的数据传输中可以涉及到每个基站204-216。例如,可以调度一组基站204-216来向特定移动设备218-244发送,可以调度基站204-216的子集来向特定移动设备218-244发送等。另外,调度器判决可以基于效用度量。例如,效用度量可以是针对不同移动设备218-244可以实现的加权率的函数。
可以将策略S定义为一组基站(例如节点、小区、...)、移动设备、以及在对策略S覆盖的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基站处的基本天线权值和功率谱密度(PSD)。策略S覆盖的一组基站可以称为N(S),而策略S覆盖的一组移动设备可以称为Y(S)。另外,在策略S之下的移动设备y在时间t每个所分配资源实现的速率可以是Ry,t(S),在时间t与策略S关联的效用度量可以是Ut(S),而移动设备y在时间t例如基于服务质量(QoS)、公平度等的(相对)优先级可以是py,t。例如,可以按照py,t与移动设备y接收的数据量成反比来支持公平度。根据一个例子,可以如下评估效用度量:
U t ( S ) = Δ Σ y ∈ Y ( S ) p y , t R y , t ( S ) .
再次参照系统200,全网络策略202覆盖的一组基站N(SS202)包括基站204-216,而全网络策略202覆盖的一组移动设备Y(S 202)包括移动设备218-244。然而,在时间t,以最大化全网络策略202的效用度量Ut(S 202)为目标的调度判决可能由于其覆盖的基站204-216和移动设备218-244的数目而过于复杂。另外,在对系统200中的每个移动设备218-244进行服务时涉及到系统200中的所有基站204-216可能不切实际并且没有必要(例如,给定的移动设备可能受系统中有限数目的基站影响、...)。
现在参照图3,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基于有限阶策略约束的动态群集的示例系统300。类似于图2中所示例子,系统300可以包括基站204-216和移动设备218-244;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在系统300中包括基本上任何数目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与图2中利用包括基站204-216和移动设备218-244的全网络策略202从而得到复杂的调度判决这一例子相比,系统300动态形成多个更小的局部策略302-310。因此,系统300可以包括各自具有有限最大阶的更小不相交策略302-310的并集。局部策略302-310可以在关联度和空间处理复杂度方面是可管理的。另外,因为基站和移动设备上的高增益长回路可能并不常见,所以全局最优策略可以直观地包括大量有限阶策略(例如,策略302-310、有限阶局部策略、...)。
在任何时间点(例如,对于特定子帧、...),可以动态定义系统300中利用的一组优化的局部策略302-310(例如,以产生最优全网络效用、......)以给出多组协作基站和将由其服务的对应的移动设备。因此,图3示出了针对特定时间动态选择的一组局部策略302-310。如针对特定时间所示,局部策略302可以覆盖基站204和206以及移动设备220和222,局部策略304可以覆盖基站208和移动设备234,局部策略306可以覆盖基站210和214以及移动设备226和228,局部策略308可以覆盖基站212和移动设备232,而局部策略310可以覆盖基站216和移动设备244。在不同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一组优化的局部策略,其各自覆盖基站204-206的对应子集和移动设备218-244的对应子集。
局部策略302-310可以各自对应于包括有限数目的基站(例如,来自一组基站204-216、...)和移动设备(例如,来自一组移动设备218-244、...)的群集。另外,每个群集可以实现其自己的调度。可以调度在公共群集中包括的基站以实现如这里描述的各种协作技术。
可以将策略阶定义为在给定策略(例如,局部策略、...)中涉及到的基站数目。例如,策略阶可以称为|N(S)|(例如,集合N(S)的基数、集合N(S)的成员数目、...),并且|N(S)|可以是集合{1,...,XS}的成员(例如,|N(S)|∈{1,...,XS}、...)。另外,XS是可以在系统300中允许的最大阶。根据一个例子,XS可以是3。作为另一例子,XS可以是2。然而,应当理解XS可以是大于3的任何整数而不限于前述例子。如图所示,局部策略304、308和310可以分别包括各自的相应基站,因此可以是一阶策略。另外,局部策略302和306可以分别包括两个各自的相应基站,因此可以是二阶策略。然而,应当理解系统300也可以根据XS的值来支持三阶策略(或者更高阶策略)。
一阶策略(例如,局部策略304、局部策略308、局部策略310、...)可以类似于基站之间无协作的经典无线通信模型。因此,在一阶策略中包括的移动设备可以由在该一阶策略中包括的基站来服务。对照而言,二阶策略(例如,局部策略302、局部策略306、...)可以利用在该策略中包括的基站之间的协作。因此,二阶策略覆盖的移动设备可以用协作方式由在二阶策略中包括的两个基站来服务。
根据一个例子,二阶策略302可以包括两个基站204和206,其可以分别具有一个发送天线。二阶策略302覆盖的移动设备220和222可以由两个基站204和206来协作地进行服务。因此,可以通过利用与两个基站204和206关联的两个发送天线,在二阶策略302内实现虚拟MIMO,从而将两个基站204和206作为具有两个天线的一个基站来对待。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例子。
二阶策略和更高阶策略可以使基站能够将资源、天线等在一起组成池。另外,这样的策略可以允许由公共局部策略中包括的基站进行联合调度处理。另外,可以在公共局部策略中的基站之间共享信息。例如,共享信息可以包括:信道信息(例如,针对局部策略中的基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信道、...)、分组(例如,将从局部策略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基站发送、...)等。因此,在每个局部策略302-310内,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可以相互协作(例如,以产生协调式调度判决、...);然而,基站和/或移动设备不需要与在不同局部策略302-310中包括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协作(例如,协作不需要扩展到局部策略302-310内、...)。另外,每个局部策略302-310可以评价其它局部策略302-310造成的干扰和/或尝试减轻这些干扰的影响。
在系统300内的整体策略S可以是局部策略的直接合计,其中局部策略的策略阶可以受最大值约束(例如,在|N(Sl)|≤XS的情况下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11
其中l是局部策略索引、...)。例如,在给定时间每个基站可以至多仅包括在一个局部策略中;因此,在给定时间由第一局部策略(例如具有索引l、...)覆盖的一组基站与由第二局部策略(例如具有索引l’,对于所有不同l和l′、...)覆盖的一组基站的交集是空集(φ)(例如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21
)。另外,在给定时间t的总效用可以是在给定时间t与局部策略对应的效用之和(例如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22
)。可以将与局部策略对应的每个效用评估为: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23
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例子,而是设想按照另一例子可以在一个以上的局部策略中同时包括一个基站。
随时间将基站204-216的子集和移动设备218-244的子集动态分组以产生随时间变化的一组局部策略302-310。对照而言,允许将基站分组的常规技术通常定义随时间保持恒定的静态群集(例如,随时间将相同基站分组在一起、...)。由于系统300利用动态群集,所以当在给定时间形成局部策略302-310时可以考虑诸如移动设备218-244的位置、移动设备218-244的缓冲器等级、在基站204-216与移动设备218-244之间的信道条件等各种条件。另外,在下一时间可以形成不同的一组局部策略(例如,根据系统300内的各种条件的改变、...)。因此,例如,尽管局部策略302在图3的所示例子中在特定时间包括基站204和206以及移动设备220和222,但是在下一时间可以选择包括基站204和210以及移动设备220和222的局部策略,而基站206可以由不同局部策略覆盖。另外,按照这一例子,在下一个后续时间可以选择将基站204和移动设备218分组在一起的局部策略,而又可以在一个或多个不同局部策略中包括基站206和210以及移动设备220和222。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例子。
参照图4,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分布式策略协商的系统400。系统400包括基站402和多个不同基站404。另外,虽然没有示出,但是设想系统400可以包括基本上任何数目的移动设备。基站402可以与不同基站404的至少一个子集交互以发送和/或接收信息、信号、数据、指令、命令、比特、符号等。另外,基于该交互,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可以各自从相应的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选择待实施的相应的局部策略。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可以收敛到在系统400内一致的一组局部策略,其产生非重叠的群集。
基站402还可以包括群集部件406、度量评价部件408和协商部件410。类似地,虽然没有示出,但是设想不同基站404可以分别类似地包括各自的群集部件(例如类似于群集部件406、...)、各自的度量评价部件(例如类似于度量评价部件408、...)和各自的协商部件(例如类似于协商部件410、...)。
群集部件406可以从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动态选择用来与基站402实施的局部策略。例如,群集部件406可以选择基于所选局部策略来在给定时间形成具有不同基站404中的特定基站(或者子集)的群集。另外,在给定时间在与所选局部策略对应的群集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另外在下一时间,调度部件406可以而非必须选择利用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不同局部策略。另外,每个不同基站404可以类似地根据时间动态选择待用的相应局部策略。因此,系统400支持实现全分布式策略确定,其中每个基站(例如,基站402、每个不同基站404、...)可以评估可能涉及到该基站的可能局部策略,以选择在给定时间用于该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
为了每个基站选择在给定时间实施的特定局部策略,每个基站可以评估度量。具体而言,度量评估部件408(和不同基站404的类似度量评估部件)可以评估可能局部策略的边际效用(例如,局部效用、...),在该局部策略中基站402可以与相邻基站(例如,一个或多个不同基站404、...)协作。度量评估部件408分析的边际效用(例如,局部效用、...)可以是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离的局部策略的效用。另外,相邻基站和基站402可以共享信道状态信息(CSI)和/或与公共移动设备的优先级有关的信息;共享信息可以由度量评估部件408(和不同基站404的类似度量评估部件)用来实现分析边际效用(例如,局部效用、...)。
另外,在度量评估部件408产生与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边际效用(例如,局部效用、...)后,协商部件410可以运用消息传递以在系统400内约定一致的一组局部策略(例如,边际策略、...)。例如,可以在系统400的基站(例如,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之间实现消息传递。另外,系统400中的基站可以通过消息传递来与各自的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举例而言,基站402可以与其相邻基站(例如,不同基站404的子集、...)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另外,设想消息传递可以迭代;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可以在系统400中实施消息传递以使每个基站能够计算对与特定边际策略(例如,与该基站关联的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特定局部策略)关联的全网络总效用的估计。另外,在系统400中实现的消息传递可以类似于消息传递解码,其中迭代获得按照符号(symbol-wise)的度量,该度量可以反映全局最优解内的比特的值和可靠性。另外,可以对基站间交换的基于效用的量进行归纳,以表明诸如回程质量、优选协作技术等附加(实际)约束。
协商部件410可以使基站402能够将效用信息发送到相邻基站(例如,不同基站404的子集、...)并且从相邻基站接收效用信息。通过交换效用信息,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可以收敛到在系统400中运用的一组群集(例如,通过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各自选择使全网络总效用最大化的相应局部策略、...),其中这一组群集中的群集是不矛盾的(例如,群集在任何时间点在任何资源上不重叠、...)。按照一个例子,如果基站402的群集部件406选择在给定时间将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中的特定基站组成群集的局部策略(例如,二阶局部策略、...),则不同基站404中的该特定基站(例如,其不同群集部件、...)选择在给定时间将不同基站404中的该特定基站和基站402组成群集的局部策略(例如,二阶局部策略、...),而其余的不同基站404不选择在给定时间涉及到基站402或者不同基站404中的该特定基站的相应局部策略。
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能够以分布式方式而不是运用集中式控制器来控制被选择用以在系统400中利用的一组局部策略。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可以各自考虑相应的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例如,基站402可以使用度量评估部件408来分析与每个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效用,不同基站404可以类似地评估效用,...)。另外,可以实现消息传递(例如,利用协商部件410和不同基站404的类似协商部件、...)以在相邻基站之间交换效用信息,这可以促成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在给定时间形成系统400内的收敛解。
由于协商部件410实现交换效用信息,所以度量评估部件408可以产生对可能涉及到基站402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的估计。因此,度量评估部件408可以计算在每个可能局部策略中涉及到的移动设备的加权合计速率,以及估计在基站402运用每个可能局部策略这一事实的条件下在整个网络内的总合计速率。因此,基站402和不同基站404可以各自估计在基站可以分别利用的每个可能局部策略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
参照图5,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消息传递的示例系统500。系统500包括节点0502以及与节点0502相邻的三个节点504、506和508(例如,节点1 504、节点2 506和节点3 508、...)。节点502-508也可以称为基站502-508。另外,每个节点502-508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图4的基站402。
举例而言,节点0 502可以与节点1 504、节点2 506或者节点3 508之一协作(例如,可以在系统500内采用约束以限制可以在公共群集内包括的节点502-508和移动设备的数目,其中假设在系统500中支持的最大阶策略是二阶、...)。例如,在节点0 502与节点1 504之间的协作可以得到某一局部效用,该局部效用是在由该局部策略服务的移动设备内的加权合计速率。另外,如果节点0 502与节点1 504协作,则节点0 502可能不能与节点2 506或者节点3 508协作。基于局部效用的测量(例如,由图4的度量评估部件408产生、...),节点0502可以认识到与节点1 504的协作相比与节点2 506或者节点3 508的协作而言产生更高的局部效用;然而,在节点0 502与节点1 504之间的协作与在不同局部策略下操作的节点0 502相比可能有损于全网络总效用。因此,消息传递可以用来在系统500内传播消息,其中这些消息允许节点502-508各自估计在每个节点502-508可以分别实施的每个可能局部策略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例如,在多次迭代之后,节点0502可以估计与节点0502可以选择的每个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全网络效用,而节点0502可以选择具有最大全网络效用估计的特定局部策略。因此,前述消息传递算法能够收敛到全局最优解。另外,节点502-508可以根据信道条件、移动设备条件等随时间动态判决局部策略。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例子。
图5利用表示节点的顶点和表示(潜在)协作关系的边示出了协作图。例如,如果存在具有活动优先级的公共移动设备,则在给定时间可以在两个节点(例如,节点a与节点b、...)之间存在边,其中公共移动设备从两个节点接收导频(例如,接收的导频强度可以类似于活动或者候选集概念、...)。因此,具有公共边的两个节点可以称为相邻节点。
作为这里描述的分布式协商架构的一部分,可以在系统500中的相邻节点之间传递效用信息。例如,节点0502可以将效用信息传递到它的每个相邻节点(例如,节点504-508、...),并且可以从它的每个相邻节点接收效用信息(例如,通过运用图4的协商部件410、...)。在下文描述的例子中,可以将效用信息从节点p(例如,源节点、...)发送到节点q(例如,目标节点、...);例如,可以将效用信息从节点0502发送到节点1504、从节点1504发送到节点0502、等等。
根据各种实施例,作为分布式协商架构的一部分从节点p发送到节点q的外赋效用可以包括协作效用值和非协作效用值。协作效用值可以称为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61
而非协作效用值可以称为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62
从节点p发送到节点q的协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设在不包括节点q的任何策略中没有涉及到节点p从而允许与节点q的潜在协作的情况下对通过节点p连接到节点q的子图的总效用的估计。另外,从节点p发送到节点q的非协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设在不包括节点q的策略中涉及到节点p从而节点p潜在地不与节点q协作的情况下对通过节点p连接到节点q的子图的总效用的估计。另外,隐含假设可以是子图不重叠。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这一消息传递算法可以假设没有回路;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作为前述分布式协商架构的一部分,Lp代表与节点p关联的所有潜在边际策略(例如潜在局部策略、...)的索引的集合。另外,Up,t(Sl)可以是节点p在时间t计算的对在涉及到节点p的边际策略Sl条件下的全网络合计效用(NWSU)的估计。另外,l可以是Lp的成员(例如,在图5所示例子中,l∈Lp,Lp={1,2,3}、...)。因而,在特定边际策略条件下对全网络合计效用的估计可以是该边际策略的效用加上经由协作节点连接的所有子图的合计效用加上经由非协作节点连接的所有子图的合计效应之和,其可以表示如下:
U p , t ( S l ) = U t ( S l ) + Σ m ∈ N ( S l ) U m , p ( c ) + Σ m ∉ N ( S l ) U m , p ( n ) .
因而,节点p可以如下识别在时间t涉及到节点p和q的最佳策略的索引(lp,q,t):
l p , q , t = arg max l ∈ L p , q ∈ N ( S l ) U p , t ( S l )
U p , q ( c ) : = U p , t ( S l p , q , t ) - U t ( S l p , q , t ) - U q , p ( c )
U p , q ( c ) : = Σ m ∈ N ( S l p , q , t ) m ≠ q U m , p ( c ) + Σ m ∉ N ( S l p , q , t ) U m , p ( n )
上式可以代表除了经过节点q连接的子图之外连接到节点p的所有子图的合计效用,其中假设在节点p与节点q之间有协作。另外,节点p可以如下识别在时间t涉及到节点p但是未涉及到节点q的最佳策略的索引(l′p,q,t):
l ′ p , q , t = arg max l ∈ L p , q ∉ N ( S l ) U p , t ( S l )
U p , q ( n ) : = U p , t ( S l ′ p , q , t ) - U q , p ( n )
U p , q ( c ) : = Σ m ∈ N ( S l p , q , t ) m ≠ q U m , p ( c ) + Σ m ∉ N ( S l p , q , t ) U m , p ( n )
上式可以对应于除了经过节点q连接的子图之外连接到节点p的所有子图的合计效用,其中假设在节点p与节点q之间无协作。可以如下评估边际策略Sl的效用: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78
另外,可以根据来实现边际策略选择,这可以类似于在消息传递解码结束时的硬判决。
下文是可以由节点0502执行的示例外赋效用计算。节点0502可以在给定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2
的值时计算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3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4
当评估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5
时,S1是在节点0502与节点1504之间的可能协作策略,因此lp,q,t=1。因此满足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6
另外,可以将节点0502计算的在涉及到节点1504的边际策略S1条件下对全网络合计效用的估计确定为因此,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8
可以等于通过节点0502连接到节点1504的整个网络的一部分内的合计效用,其中假设在节点0502与节点1504之间有协作,其中节点2506和节点3508未与节点0502协作(例如,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9
)。另外,当节点0502分析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0
时,策略S2和S3可以是用于节点0502的选项,其中假设与节点1504无协作。例如,可以假设S2是用于节点0502的更佳策略(例如,U0,t(S2)>U0,t(S3)、...),则l′p,q,t=2并且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1
另外,可以获得下式: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2
因而,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3
可以等于通过节点0502连接到节点1504的整个网络的一部分内的合计效用,其中假设在节点0502与节点1504之间无协作(例如,因此节点0502考虑与除了假设经由策略S2与节点2506协作的节点1504之外的最佳协作、...);因此,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4
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例子。
根据其它实施例,作为分布式协商架构的一部分从节点p发送到节点q的外赋效用可以包括多个效用值。例如,如果节点p考虑T个可能局部策略,则节点p可以发送T个消息,其中T可以是基本上任何整数;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可以将策略Sl的预计效用计算为局部效用(例如,Ut(Sl)、...)与来自与Sl兼容的相邻节点的外赋效用之和。从节点p发送到节点q的外赋效用值可以称为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815
该值反映在向节点q报告的对节点q的约束之下通过节点p连接到节点q的子图的总效用。另外,不同消息m可以代表对节点q的不同约束。例如,可以在与节点q的协作中涉及到节点p;按照这一例子,节点q可以将这样的外赋效用相加以计算节点q与节点p协作的策略的预计效用。作为另一例子,节点p可以与节点q无协作;因而,节点q可以将外赋效用相加以计算节点q不与节点p协作的策略的预计效用。另外,消息m可以表明在特定策略下的协作中涉及到的节点和/或移动设备,从而节点q未将涉及任何节点和/或移动设备的外赋效用与它自己的涉及到相同节点和/或移动设备的策略的局部效用相加。
作为上述分布式协商架构的一部分,Lp代表与节点p关联的所有潜在局部策略(例如,潜在边际策略、...)的索引的集合。另外,Up,t(Sl)可以是节点p在时间t计算的在涉及到节点p的局部策略Sl条件下的预计全网络合计效用(NWSU)。另外,l可以是Lp的成员(例如,在图5所示例子中,l∈Lp,Lp={1,2,3}、...)。因而,可以如下计算在特定局部策略Sl条件下对全网络合计效用的预计: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91
Mq可以代表从节点q传递到节点p的消息总数,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92
可以代表从节点q接收的第m个外赋效用,而ξ(m)(Sl,q,p)可以是针对采用策略Sl从节点q到节点p的第m个消息的兼容性验证,其中策略Sl可以具有数值0或者1。另外,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193
来实现局部策略选择,这可以类似于在消息传递解码结束时的硬判决。
消息总数Mq可以匹配于与目标节点的可能局部策略对应的约束数目。例如,对于源节点和目标节点的每个公共相邻节点,可以添加与在源节点与该公共相邻节点之间无协作相对应的消息(例如,公共相邻节点数目等于消息数目、...)。作为另一示例,如果利用二阶或者三阶策略,则可以考虑如下消息,这些消息对应于与一个公共相邻节点有协作而与另一公共相邻节点无协作(例如,消息数目等于公共相邻节点数目与公共相邻节点数目减去一相乘,其中该乘积可以除以二、...)。另外,未涉及到公共相邻节点的消息可以不产生对目标节点的约束,因此可以与任何非协作策略一起使用。另外,可能没有必要在一组公共约束下使用多个消息;实际上,源(或者目标)节点可以选择在给定约束下具有最高效用的消息。按照一个例子,选择发送的外赋消息可以包括未涉及到目标或者任何公共相邻节点(例如,经由对公共相邻节点列表的了解来识别、...)的一个消息和所选择的具有最大外赋效用的其余消息;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下文是利用上面所述的多个外赋效用的示例预计效用计算。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根据一个示例,每个节点p(例如,节点1504、节点2506、节点3508、...)可以针对节点0502,即在与节点p的协作中涉及到节点0502,具有一个可能约束,其中对于系统500有1≤p≤3。因此,节点p可以将以下两个消息发送到节点0502:在节点p与节点0502协作条件下的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01
和在节点p不与节点0502协作条件下的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02
例如,节点0502可以支持三个可能局部策略(例如,节点0502可以与节点1504组成群集的策略S1、节点0502可以与节点2506组成群集的策略S2或者节点0502可以与节点3508组成群集的策略S3、...)。因此,节点0502可以按照下式来评估三个可能局部策略中的每个局部策略的预计全网络合计效用:
U 0 , t ( S 1 ) = U t ( S 1 ) + U 1,0 ( 1 ) + U 2,0 ( 2 ) + U 3,0 ( 2 )
U 0 , t ( S 2 ) = U t ( S 2 ) + U 1,0 ( 2 ) + U 2,0 ( 1 ) + U 3,0 ( 2 )
U 0 , t ( S 3 ) = U t ( S 3 ) + U 1,0 ( 2 ) + U 2,0 ( 2 ) + U 3,0 ( 1 )
另外,节点0502可以计算外赋效用,其中可以将该外赋效用发送到目标相邻节点(例如,节点1504、节点2506、节点3508、...)。向目标相邻节点传递的外赋效用可以代表将目标相邻节点和通过目标节点连接到源节点(例如,节点0502、...)的其它节点的效用排除在外的全网络效用的一部分。这可以意味着无回路的网络图,其中节点至多具有一个通向另一节点的路径。虽然无回路的图通常并不存在,但是可以在这样的假设之下设计信任传播算法(即,短回路可以比长回路具有更大影响,可以有与(更)长回路相比更少的(更)短回路、...)。
对于针对将向节点q发送的消息m由节点p判决的可以与节点q协作的节点集合可以如下评估在声明的约束下使预计效用最大化的策略:另外如下所示,可以按照这一预计效用减去来自目标节点q的对这一效用的外赋贡献来得到目标节点q的外赋效用:
U p , q ( m ) = U t ( S l * ) + Σ q ′ ≠ q max 1 ≤ m ≤ M q ′ ξ ( m ) ( S l * , q ′ , p ) U q ′ , p ( m )
一般而言,源节点p可以计算并向目标节点q发送与不同集合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12
对应的多个外赋效用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13
虽然可以对每个可能集合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14
使用至少一个消息,但是可以削减从节点p传递到节点q的消息总数而没有过多损失性能。例如,可以通过选择相应预计效用的值最大的有限数目的消息来完成削减。
根据具有一个约束的上述示例,节点1504可以具有一个针对节点0502的可能约束,即在与节点0502的协作中涉及到节点1504。因此,节点0502将两个消息发送到节点1504:对应于节点1504与节点0502协作;以及对应于节点1504不与节点0502协作。节点0502可以如下评估外赋效用:
U 0,1 ( 1 ) = 0
如果U0,t(S2)>U0,t(S3),则
U 0,1 ( 2 ) = U t ( S 2 ) + U 2,0 ( 1 ) + U 3,0 ( 2 ) = U 0 , t ( S 2 ) - U 1,0 ( 2 )
否则
U 0,1 ( 2 ) = U t ( S 3 ) + U 2,0 ( 2 ) + U 3,0 ( 1 ) = U 0 , t ( S 3 ) - U 1,0 ( 2 )
图6描绘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运用消息传递的另一系统600。如图所示,节点0502可以评估三个可能局部策略:S1 602,其中节点0502和节点1504组成群集(例如,协作、...);S2 604,其中节点0502和节点2506组成群集(例如,协作、...);以及S3 606,其中节点0502未与节点1504或节点2506协作。另外,节点1504和节点2506可以互为相邻节点。作为另一示例,每个节点p(例如,节点1504、节点2506、...)可以具有两个针对节点0502的约束。这两个约束可以是与节点0502协作并且与节点0502的另一相邻节点协作。因此,节点p可以将三个消息发送到节点0502:在节点p与节点0502协作的条件下的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110
在节点p与节点0502的相邻节点q(例如,对于p=1而言q=2、对于p=2而言q=1、...)协作的条件下的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111
以及在节点p不与节点0502或节点0502的相邻节点协作的条件下的因此,节点0502可以如下评估三个可能局部策略602-606中的每个局部策略的预计全网络合计效用:
U 0 , t ( S 1 ) = U t ( S 1 ) + U 1,0 ( 1 ) + U 2,0 ( 3 )
U 0 , t ( S 2 ) = U t ( S 2 ) + U 1,0 ( 3 ) + U 2,0 ( 1 )
U 0 , t ( S 3 ) = U t ( S 3 ) + max { U 1,0 ( 2 ) , U 1,0 ( 3 ) } + max { U 2,0 ( 2 ) , U 2 , 0 ( 3 ) }
另外,节点0502可以计算外赋效用,其中可以将该外赋效用发送到目标相邻节点(例如,节点1504、节点2506、...)。根据具有两个约束的上述示例,节点1504可以具有两个针对节点0502的可能约束,即在与节点0502的协作中涉及到节点1504以及在与节点2506(例如,也是节点0502的相邻节点、...)的协作中涉及到节点1504。因此,节点0502将三个消息发送到节点1504: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24
对应于节点1504与节点0502协作;对应于节点1504与节点2506协作;以及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26
对应于节点1504不与节点0502和节点2506协作。节点0502可以如下评估外赋效用:
U 0,1 ( 1 ) = 0
U 0,1 ( 2 ) = U t ( S 3 ) + max { U 2,0 ( 2 ) , U 2,0 ( 3 ) } = U 0 , t ( S 3 ) - max { U 1,0 ( 2 ) , U 1,0 ( 3 ) }
如果U0,t(S2)>U0,t(S3),则
U 0,1 ( 3 ) = U t ( S 2 ) + U 2,0 ( 1 ) = U 0 , t ( S 2 ) - U 1,0 ( 3 )
否则
U 0,1 ( 3 ) = U 0,1 ( 2 )
现在参照图7,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支持群集内协作的系统700。系统700包括基站402、协作基站702和非协作基站704(例如,协作基站702和非协作基站704可以各自基本上类似于基站402、...)。例如,协作基站702和非协作基站704可以是图4的不同基站404。如这里所述,在给定时间,基站402和协作基站702可以动态形成群集706。因此,基站402和协作基站702可以在给定时间相互协作;同时在给定时间,基站402和协作基站702不与非协作基站704协作。另外,非协作基站704的非相交子集可以类似地形成各非重叠群集,其中可以实现协作。另外,群集706可以包括由基站402和协作基站702服务的移动设备708。类似地,虽然没有示出,但是系统700可以包括在群集706中未包括的移动设备,其中这些移动设备由在给定时间由非协作基站704动态形成的各非重叠群集覆盖。
如这里所述,基站402可以利用群集部件406、度量评估部件408和协商部件410,以用分布式方式动态选择在给定时间与协作基站702协作。另外,基站402可以包括协作部件701,该部件可以协调基站402和协作基站702的操作以实现一种或者多种协作技术。因此,在形成群集706后,协作部件710(和协作基站702的类似协作部件)可以控制在群集706内的操作以利用其之间的协作。
参照图8-10,示出了可以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内实施的各种示例操作技术。例如,在每个群集中包括的基站的各自的协作部件(例如图7的协作部件710、...)可以对每个示例协作技术进行管理、调度、协调等。描绘了站点间分组共享、协作波束形成和协作静默的例子;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图8-10中所示例子,因为这些技术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示出的。
参照图8,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802内运用站点间分组共享(ISPS)(例如,相干ISPS、...)的示例系统800。群集802包括基站804和806以及移动设备808和810(例如,二阶策略、...)。站点间分组共享也可以称为联合处理或者联合传输。当利用站点间分组共享时,可以在向群集802中包括的每个移动设备808-810的数据传输中涉及到群集802内的每个基站804-806。
站点间分组共享可能就每一基站804-806的有限数目的发送天线(例如,每一节点的有限数目的发送天线、...)而言效率最高。例如,基站804-806可以各自包括一个发送天线。因此,在群集802内的两个基站804-806可以在服务于移动设备808-810时有效地作为具有两个天线的一个基站来利用;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站点间分组共享可以利用基站804-806之间的高带宽回程。另外,可以在系统800中使用在协作基站804-806内的快速确认和否认((N)ACK)分发。另外,站点间分组共享可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SI)敏感。可以通过收集产生显著性能益处的基站804-806和移动设备808-810来使用站点间分组共享。
现在参照图9,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902内实施协作波束形成的示例系统900。群集902包括基站904和906以及移动设备908和910(例如,二阶策略、...)。协作波束形成也可以称为协调式波束形成或者分布式波束形成(DBF)。为了实现协作波束形成,基站904-906可以各自具有多个发送天线;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如图所示,基站904可以服务于群集902内的移动设备910,而基站906可以服务于群集902内的移动设备908。当基站904向移动设备910发送时,基站904可以产生减轻对移动设备908的干扰的波束(例如,波束去往移动设备910而向移动设备908发送空讯号、...)。因此,每个基站904-906可以协调调度、控制波束形成等,以便降低对在群集902内而未由其服务的移动设备的干扰。协作波束形成可以利用中等回程(控制)要求并且与站点间分组共享相比可能对信道状态信息(CSI)的敏感度更低。因此,可以基于性能差异来考虑协作波束形成作为站点间分组共享的替代;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参照图10,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在群集1002内实现协作静默(CS)的示例系统1000。群集1002包括基站1004、1006和1008以及移动设备1010、1012和1014(例如,三阶策略、...)。如图所示,基站1004可以服务于移动设备1010,而基站1008可以服务于移动设备1014。另外,基站1006可以静默以有益于移动设备1010和1014。因此,协作静默可以包括节点(例如,基站1006、...)在有益于整个邻域时避开发送(例如,用以去除干扰、...)。另外,协作静默可以利用最少回程和信道状态信息(CSI)要求。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
参照图11,示出了可以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实现非协作发送的示例系统1100。系统1100包括两个群集1102和1104。群集1102包括基站1106和移动设备1108,而群集1104包括基站1110和移动设备1112。如图所示,群集1102和群集1104各自利用一阶策略;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根据一个示例,当基站1106向移动设备1108发送传输时,无需考虑与该传输关联的干扰对群集1104的影响(例如,基站1106无需考虑对移动设备1112造成的干扰、...)。如这里所述,每个群集1102-1104可以及时动态改变,并且在任何时间点可以在每个群集1102-1104内利用协作技术;然而,群集1102和1104无需相互协作,这可能造成非协作干扰。
根据一个例子,与常规网络中的传统基站相比,可以用类似方式处理群集1102-1104之间的非协作干扰。因此,基站1110可能缺乏对在群集1102内实现的操作的了解或者控制。实际上,基站1110可以在并不知道其它群集中的基站(例如在群集1102中的基站1106、...)利用的波束、功率等的情况下,估计其它群集中的这些基站对移动设备1112造成的干扰。例如,基站1110可以使用长期信息以便调度移动设备1112等。
另外,随着群集规模增加,非协作干扰可能减少。例如,当群集大时,协作量可能增加;然而,与更大群集关联的权衡是增加了复杂度(例如,在群集内的更多调度判决、要考虑的更多可能局部策略、...)。因此如这里所述,可以对网络施加约束,该约束控制可以运用的最大策略阶(例如,最大策略阶可以是二阶、三阶、更高阶、...)。
尽管在基站之间传递的外赋消息可以表明效用和对与该效用关联的目标节点的一组约束,但是除非在消息的基本策略中涉及到该目标节点(例如,除非该消息表明涉及到该目标节点的协作策略,...),否则关于该策略的其它细节通常可能对该目标节点而言是未知的。例如,其它细节可以包括假设的功率谱密度(PSD)、目标节点使用的波束等。因此,目标节点在评估它自己的局部策略时需要假设来自源节点的长期干扰(例如,可以基于小区空导频来测量长期干扰、...)。长期干扰常常可能是充分的,因为目标节点在移动设备的主要干扰方不协作时试图避免调度这些移动设备。然而,考虑到主要干扰方可能由于对移动设备的频谱效率的有限影响和/或在许多这样的干扰方之间平均而重要性降低。此外,可能更难以提取增益,从而造成与干扰方协调。另外,更准确考虑由非协作策略造成的干扰可能在一些场合中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通过减少策略阶而允许明显减小复杂度。
因此,除了外赋效用值和涉及到的公共相邻节点(例如,基站和移动设备、...)的列表之外,源节点还可以向目标节点传递与目标节点的影响外赋值的策略参数有关的假设。例如,该信息可以概括为目标节点对在该外赋消息的基本策略中涉及到的移动设备造成的干扰电平。另外,源节点可以定义如下外赋消息,这些外赋消息对应于与相同或者不同基本策略对应的这些参数的多个值。不同外赋消息可以对应于从目标节点到在这些外赋消息的基本策略中涉及到的相同或者不同移动设备组中见到的干扰的不同值。在没有来自可能是主要干扰方的目标节点的协作的情况下,对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需要促使选择多个消息(例如,如果移动设备暴露于同一组主要干扰和/或当目标节点常常拒绝协作时、......)。
参照图12,示出了作为消息传递策略的一部分来交换干扰信息以在无线通信环境中管理非协作干扰的系统1200。系统1200包括基站1202、基站1204、基站1206和基站1208(例如,节点1202、1204、1206和1208、...)。另外,移动设备1210和1212可以在系统1200中的基站1202-1208的切换区内。
根据所示例子,在局部策略1214下,基站1202和1204可以服务于移动设备1210(例如,假设最大策略阶限于2或者3、...)。在局部策略1214中涉及到的基站1202-1204可以在与局部策略1214中未涉及到的每个基站(例如,用于基站1206和1208、...)的发送功率谱密度和/或波束有关的多个假设之下,各自计算其局部效用并且为在局部策略1214中未涉及到的基站构成对应的多个外赋消息。例如,基站1202可以考虑与基站1204联合地服务于移动设备1210这一局部策略1214。在这一情况下,基站1202可以在基站1206和1208的PSD设置和/或波束约束的各种情况下评估局部策略1214的局部效用。然后,基站1202可以相应地向基站1206和1208构成外赋消息。基站1206和1208可以各自据此计算与接收的外赋消息以及对波束和功率谱密度的相应约束的情况一致的各种局部策略的预计效用。因此,基站1206和1208可以通过了解在单独群集(例如,局部策略1214、...)中的基站1202和1204造成的可能对群集判决、调度判决等有影响的干扰,来获得对效用的更准确估计。
作为进一步示例,图13-15示出了可以结合这里描述的技术来实施的与用于干扰避免和CoMP的信任传播架构关联的示例图。尽管图13-15和以下附带讨论描绘了在静态群集(例如,各自具有群集控制器、...)的背景中的各种例子,但是设想这些方式可以扩展到随时间动态形成的群集。因此,在以分布式方式在给定时间动态选择网络内的一组最优局部策略时,可以利用以下技术。另外,设想这里所述的分布式群集概念可以适合静态群集。然而,设想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局限于以下讨论。
例如,静态群集概念可以基于以部署和回程拓扑为基础的静态主群集这一想法。协作在主群集内是可能的,并且干扰管理可以处理边界。静态群集可以基于远程无线电转发器(RRH)概念,该概念可以包括经由专用线路(例如线缆、光纤等)连接到宏节点的轻型(light)远程节点,可能采用集中式处理架构。另外,远程节点可以是独立基站。分布式群集可以支持使用效用权值来定义主群集。例如,可以向延伸跨越RRH边界的策略分配零效用权值以防止跨越这些边界的协作。作为另一例子,不同效用权值可以用于与RRH间回程质量一致的跨越RRH延伸的不同策略(例如,可能不能使用站点间分组共享,而可以使用分布式波束形成、...)。按照又一例子,可以明确地禁用跨越RRH边界的群集。如果RRH是目标场合,则静态群集可以是有益的。然而应当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内容。
考虑无线蜂窝系统中由记为B={BT1,BT2,...}的基站收发器(BT)集合限定的无线接入网络(RAN)。基站收发器(BT)可以指代全向小区/基站(例如,节点、...)或者扇区化基站的单个扇区。每个基站收发器(BT)可以具有用来通过无线信道来与用户终端(UT)(例如,移动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天线和一个或多个接收天线。
无线蜂窝系统中的每个用户终端(UT)可以基于各种标准来选择服务基站收发器。用户终端的干扰管理集(IMset)可以包括服务BT以及其它BT,其中所述其它BT的长期前向链路(FL)(反向链路(RL))信号强度超过(Q-X)dB。在这一表达式中,Q项可以表示在服务BT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长期FL(RL)接收信号强度(例如,以dB为单位来表达、...),而X项≥0是适当选择的参数(例如,10、大于10的值、小于10的值、...)。注意,用户终端的服务BT也可以是用户终端的IMset的一部分。用户终端的IMset延伸CDMA系统中的活动集这一想法,并且可以包括用户终端的潜在主要干扰方(被干扰方)。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71
可以表示用户终端u的IMset。
群集可以是RAN中的BT的预定(静态)子集。根据另一例子,可以如这里所述动态形成群集。令C={C1,C2,...,CL}表示RAN中定义的所有群集的集合(例如,在给定时间、...),其中对于每个j=1、2、...、L而言按照一个例子,不同群集可以相互重叠(例如,具有非空交集、...)。作为又一例子,不同群集可以不重叠(例如,交集可以是空集、...)。另外,群集可以配备有称为群集控制器的逻辑实体,该实体可以物理上嵌入于该群集中的BT之一中。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下文描述为由群集控制器实现的功能可以由群集中的一个或者多个BT实现。
在群集中的BT可以通过低延时(例如,<1毫秒、...)信令链路连接到群集控制器。此外,在群集中的某些BT也可以利用低延时(例如,<1毫秒、...)、高容量(例如,>100MBps、...)数据链路连接到其群集控制器。另外,每对群集控制器可以通过中等延时(例如,10-20毫秒)信令链路来相互连接。
群集控制器可以通知其群集中的每个BT在无线信道上发射某个信号。BT发射的信号可以是由包括该BT的群集的控制器引发的信号的叠加(合计)。在BT处由群集引发的信号也可以称为该群集从给定BT发送的信号。群集的总发送信号可以指代由该群集在属于该群集的BT处引发的信号的组合(例如,直接乘积、...)。
包括用户终端的服务BT的群集可以称为用户终端的服务群集。注意,虽然用户终端可以具有单个BT,但是其可以具有数个服务群集。另外,用户终端的每个服务群集可以访问信道状态和用户的数据队列/流状态。Sj可以表示由群集Cj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集合。
群集控制器可以判决将由群集中的每个BT发送的信号,也可以判决通过这些信号资源向由该群集服务的不同用户终端输送的数据。可以使用低延时信令链路将资源管理(或者调度)判决从群集控制器传送到群集中的BT。在分布式波束形成的情况下,群集控制器可以将某些子载波上的某些波束方向分配给不同BT,以便同时在同一组子载波上朝着由相邻BT服务的用户终端引导多个空间空讯号。在站点间分组共享的情况下,假如在关注的BT之间支持高速数据连接,可以从/在群集中的多个BT发送/接收与给定用户终端关联的数据。
在无联合基站处理的系统中,每个群集可能与基站收发器(BT)相同。在采用节点B内联合处理的系统中,每个群集可能与(演进)节点B相同,该(演进)节点B可以是由并置基带处理器系统支持的一组基站收发器(BT)。注意,无需并置(演进)节点B中的不同BT的射频(RF)模块/天线(例如,与远程无线电转发器(RRH)架构的情况一样、...)。
如果可以在任何群集控制器与任何BT之间建立低延时信令链路,则可以定义群集集合C,从而在RAN中的某一群集中包括任何用户终端的IMset。换而言之,对于具有IMsetIMu的用户终端u,则对于某一群集索引j而言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291
然而,为了限制群集控制器的复杂度,可以按照上述IMset标准将群集配置成更小。
图13-15示出了基于表征无线接入网络(RAN)的UT、BT和群集(例如,群集控制器(CC)、...)的拓扑的数个图。
在给定(无向)图G时,如果图G在两个顶点p与q之间具有边,则可以说这两个顶点互为相邻。如果在图G中在两个顶点p与q之间存在路径,则可以说这两个定点相互连接。图的直径可以表示该图中在两个顶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图的周长可以表示该图中的最短循环长度。
无线接入网络(RAN)的干扰图可以是图GI(例如,在图14中所示、...),其每个顶点代表群集。如果由顶点(群集)Ci服务的UT在其IMset中具有属于另一群集Cj的BT(或者反之亦然),其中j≠i,,则图GI可以在顶点Ci与顶点Cj之间具有边。群集Cj的干扰邻域可以指代一组群集Ci,从而GI在Ci与Cj之间具有边。可以将Cj的干扰邻域中的群集的索引的集合表示为N(j)。
RAN的群集连接图可以是图GC(例如,在图14中所示、...),其每个顶点代表群集。如果在顶点(群集)Ci与Cj之间(至少)存在中等延时信令链路,则图GC可以在群集Ci与Cj之间具有边。
资源协商图GR(例如,在图15中所示、...)可以是干扰图GI和群集连接图GC的子图。换而言之,如果群集Ci在群集Cj的干扰邻域中并且在群集Ci与Cj之间(至少)有中等延时信令链路,则图GR才可以在群集Ci与Cj之间具有边。另外,可以构造资源协商图GR以便使其直径最小化(例如,减少长链、...)而使其周长最大化(例如,减少短链、...)。在资源协商图GR中与Cj相邻的群集的索引集合可以由N+(j)表示。因此,集合N+(j)可以是干扰邻域N(j)的子集。补集可以表示为其可以代表群集Cj的干扰相邻群集的群集索引集合,这些群集在资源协商图中没有通向群集Cj的边。
另外,可以如下定义扩展式邻域:
N e ( j ) = Δ N ( j ) ∪ { j } , N + e ( j ) = Δ N + ( j ) ∪ { j }
另外,从而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03
索引Ne(j)标识的一组群集可以称为群集Cj的扩展式干扰邻域。注意,如果资源协商图没有长度为3的循环,则对于两个相邻群集Ci与Cj可以满足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04
参照图13,示出了具有多个用户终端(UT)、基站收发器(BT)和群集处理器(例如,群集控制器(CC)、...)的示例系统1300。系统1300示出在群集控制器和基站收发器之间的示例信令/数据链路。
由不同群集服务的用户终端的集合可以由下式给定:
S1={UT1,UT2,UT3}、S2={UT3,UT4,UT5}、S3={UT4}、S4={UT7}、S5={UT8}、S6={UT7,UT10}、S7={UT5,UT10}。
参照图14,示出了与图13的系统1300对应的干扰图GI和群集连接图GC的示例描绘图1400。另外,图15示出了与图13的系统1300对应的资源协商图GR
在所示例子中,群集连接图以及资源协商图可以具有两个连接的组件,其具有顶点集合{C1,C2,C3}和{C4,C5,C6,C7}。也可以看出N+(2)={3}、N-(2)={6,7}并且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05
资源协商图无需在成对的干扰相邻群集(C2,C6)、(C2,C7)和(C3,C7)之间具有边,因为在这些成对群集之间没有信令连接。另一方面,即使在干扰相邻群集(C4,C7)之间缺乏信令链路,在它们之间也没有边;可以这样做以便消除资源协商图GR中长度为3的循环。
信号资源要素可以指代一个(OFDM)子载波、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空间波束的组合。空间波束是发送天线权值的复数线性组合或者具体而言是单位范数的复值波束形成矢量,该矢量的每个元素指代网络中的BT的发送天线。如果波束形成矢量的所有非零元素对应于BT的发送天线,则称波束定位到该给定BT。如果波束形成矢量的所有非零元素对应于群集中的某一BT的发送天线,则称波束定位到该给定群集。信号资源块是一组信号资源要素,其所有波束定位到(至少)一个群集。通常,信号资源块可以由(OFDM)子载波集合、(OFDM)符号/时隙集合以及定位到群集的(空间)波束集合的笛卡尔乘积来定义。
回顾群集(控制器)引发群集中的每个BT发送某一信号,并且群集的发送信号可以指代群集在其每个BT处引发的信号的汇集(直接合计)。群集c在资源块r上的发送功率p(c,r)≥0可以指代通过将群集的发送信号(正交地)映射到资源块r中的资源要素跨越的信号子空间上来获得的信号的功率。例如,如果资源块r包括与可以由特定BT形成的所有可能波束成对的所有符号内的某一组子载波,则群集c在资源块r上的发送功率p(c,r)≥0指代群集在资源块中包括的所有子载波上从给定BT发送的信号的总功率。在另一例子中,如果资源块r指代在属于群集c的每个BT处的某一波束方向,则p(c,r)≥0可以指代群集从属于该群集的每个BT沿着给定波束方向发送的信号的功率之和。
假定RAN定义了信号资源块集合R={R1,R2,R3,...,RN}。群集Cj的发送功率分布(profile)是非负实值矢量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11
除非资源块Rk定位到群集Cj,否则该矢量满足Pj,k=0。这一条件可以得到如下事实:群集控制器通常不能在不属于该群集的BT处引发任何信号。如果向群集Cj分配了发送功率分布Pj,则群集Cj发送的信号对于每个1≤k≤N而言满足不等式p(Cj,Rk)≤Pj,k。换而言之,群集通常不在资源块Rk上发送功率超过所分配的分布的信号。如果没有元素k使得Pi,k和Pj,k均为正,则认为分别向群集Ci和Cj分配的两个发送功率分布P iP j是不重叠的。注意,如果没有资源块{,Rk}定位到两个群集Ci和Cj或者如果群集Ci和Cj没有共享任何BT,则这两个群集Ci和Cj的(有效)功率分布P iP j是不重叠的。
向每个群集分配的发送功率分布确定该群集可以对其用户终端进行服务的自由度。在给定持续时间(调度时期)之后,可以基于群集间协商过程向每个群集分配发送功率分布。一旦向每个群集分配了发送功率分布,该群集可以管理其资源和数据传输,以便优化某一效用函数。下文更具体地描述这些概念和机制。
下文涉及可以运用的效用度量。假设每个群集Cl可以在时间t具有发送功率分布P l(t)。用户终端在每个信号资源块上从其服务群集Cj接收的信号的(最大)强度可以由服务群集Cj的发送功率分布P j来确定。另一方面,相同用户终端在每个信号资源块上接收的(最大)干扰功率可以由群集Cl的发送功率分布P l来确定,其中该群集Cl包括用户终端的IMset中的BT。继而在资源块上群集Cj可以在每个用户终端处实现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可以通过发送功率分布的组合{P l|l∈Ne(j)}来确定。在每个调度时机,在Cj处的群集控制器可以在每个时刻t向其每个用户分配信号资源和分组格式,其可以获得由群集服务的用户所实现的某些数据速率(例如,与SINR一致、...)。令ru,j表示群集Cj在任何给定时间向用户终端u∈Sj提供的数据速率。
显而易见,群集Cj可以向由该群集服务的用户终端提供的数据速率组合的集合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1
由发送功率分布{P l|l∈Ne(j)}来确定。该可实现的数据速率组合的集合可以由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2
表示。
如果群集Cj在时间l向其用户分配数据速率组合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3
则令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4
表示群集Cj在时间l实现的局部边际效用度量(例如,以时间为参照的边际、...)。例如,在尽力而为业务的比例公平调度下,局部边际效用函数可以具有这一形式,其中Tu(t)是用户u在时间l的平均(滤波)吞吐量。更一般而言,局部边际效用函数具有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6
这一形式,其中πu(l)代表用户u在时间l的调度优先级。调度优先级πu,l可以依赖于用户的数据队列中的分组的传输期限以及向与用户终端关联的数据流提供的历史吞吐量。
在给定不同群集的发送功率分布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7
时,在时间l用于群集Cj的最优调度器可以分配集合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28
中使局部边际效用函数Uj,l(...)最大化的数据速率组合。换而言之,在群集Cj处的最优调度策略得到以下局部边际效用度量: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31
可以如下选择发送功率分布{P j}以使全局边际效用函数最大化:
U l * ( θ 1 ≤ l ≤ L P ‾ l ) = Δ Σ l = 1 L U j , l * ( ⊕ l ∈ N + e ( j ) P ‾ l ) .
然而,资源协商可能受限于在资源协商图GR中的相邻群集之间的消息交换,其中该资源协商图GR是干扰图GI的子图。为此,可以如下文所阐述的来定义预计边际效用函数。
出于这一目的,每个群集Cj可以将标称发送功率分布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33
用于每个群集Cm∈N-(j)。因此,群集Cj的预计局部边际效用函数可以由下式给定: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34
可以按照给定发送分布在所有可实现的数据速率组合的集合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36
内取得以变量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37
为参照的上确界。
可能希望通过选择每个群集Cj的最优发送功率P j(t)来最大化预计全局边际效用函数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38
另外,可以支持资源协商算法。假设群集Cp和Cq在资源协商图GR中在它们之间具有边。从群集Cp到群集Cq的消息可以包括以下函数:
M i → j ( ⊕ l ∈ N + e ( i ) ∩ N - e ( j ) P ‾ l ( t ) ) = sup { P ‾ l | l ∉ N - e ( j ) } [ U ~ i , l ( θ l ∈ N - e ( j ) P ‾ l ) +
Σ m ∈ N + ( i ) \ { j } M m → i ( θ l ∈ N + e ( m ) ∩ N + e ( i ) P ‾ l ) ]
在上述消息传递算法收敛之后,每个群集Ci可以得出发送功率分布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43
其对于图GR中的群集Ci的任何相邻群集Cj而言使以下表达式最大化:
U ~ i , l ( θ l ∈ N + e ( i ) P ‾ l ) + Σ m ∈ N + ( i ) M m → i ( θ l ∈ N + e ( m ) ∩ N - e ( i ) P ‾ l )
= M i → j ( θ l ∈ N - e ( i ) ∩ N - e ( j ) P ‾ l ( l ) ) + M j → i ( θ l ∈ N - e ( i ) ∩ N - e ( j ) P ‾ l ( l ) ) .
另外,群集Ci可以选择用于其自己的信号传输(例如,通过关联的BT、...)的功率分布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46
另外,如果图GR没有长度为3的循环,则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47
注意,在上述消息传递算法中,群集Ci可以针对发送功率分布矢量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48
的每个值来向其相邻群集Cj发送消息。为了最小化待交换的消息数目,可以将群集Cj的有效分布Pj的集合分割成少数子集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49
换而言之,只要Q≠Q′∈∏j则Q∩Q′=φ,并且所有集合Q∈∏j的并集是所有功率分布P j=θiPj,i的集合,从而除非资源块Ri定位到群集Cj否则Pj,i=0。在下文中,Qj可以用来表示分集∏j的类属元素(例如,Qj∈∏j、...)。注意,Qj可以代表定位到群集Cj的发送功率分布的子集。
另外,对于所有Ql∈∏l可以如下定义量化的映射边际效用函数:
U ~ j , l q ( θ l ∈ N + e ( j ) Q l ) = sup P ‾ l ∈ Q l U ~ j , l ( θ l ∈ N + e ( j ) P ‾ l ) .
因此,消息传递方程可以采用以下形式:
M i → j q ( ⊕ l ∈ N + e ( i ) ∩ N - e ( j ) Q l ) = sup Q l ∈ Π l : l ∉ N + e ( j ) [ U ~ i , l ( θ l ∈ N - e ( i ) Q l ) +
Σ m ∈ N + ( i ) \ { j } M m → i q ( θ l ∈ N + e ( m ) ∩ N + e ( i ) Q l ) ]
在上述消息传递算法收敛之后,每个群集Ci可以确定发送功率分布子集其对于任何j∈N-(i)使以下表达式最大化:
U ~ i , l q ( θ l ∈ N - e ( i ) Q l ) + Σ m ∈ N + ( i ) M m → i q ( θ l ∈ N + e ( m ) ∩ N + e ( i ) Q l )
= M j → i q ( θ l ∈ N + e ( j ) ∩ N + e ( i ) Q l ) + M i → j q ( θ l ∈ N + e ( i ) ∩ N - e ( j ) Q l ) .
对于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56
而言,可以在分集∏l中包括的所有子集Ql之中使上式最大化。
一旦算法收敛于优选功率分布子集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57
可以进一步分割这些集合,并且可以对新分集的元素重复该消息传递算法。可以继续进行连续细化过程,直至经过分割的功率分布子集充分精确地表示最优功率分布
Figure BDA0000047963440000359
参照图16-17,示出了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以分布式方式动态选择群集策略有关的方法。虽然,出于简化说明的目的,将这些方法示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但是应该明白和理解,这些方法并不限于这些动作的顺序,因为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一些动作可以按不同的顺序发生和/或与本文示出并描述的其它动作同时发生。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并理解,方法可以替换地表示为例如在状态图中的一系列相关状态或事件。另外,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实现一种方法并不要求所有示出的动作。
参照图16,示出了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动态形成群集的方法1600。在1602处,可以评估在给定时间涉及到基站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每个可能局部策略可以包括一组基站(例如,包括评估局部效用的基站以及可能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由一组基站服务的一组移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以及这一组基站中的基站用来对这一组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基本天线权值和功率谱密度。另外,可能的局部策略可能受制于有限最大阶约束(例如,最大策略阶可以是二、三以及大于三的整数、...)。例如,局部效用可以是由在每个可能局部策略之下分别服务的至少一个移动设备实现的加权速率的合计。
在1604处,可以通过消息传递来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根据一个例子,消息传递可以迭代;然而,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此。另外,基站可以将基站产生的策略和效用信息发送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并且分别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中的每个相邻基站接收由该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产生的策略和效用信息。
举例而言,策略和效用信息可以包括协作效用值和非协作效用值。协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设在源(例如,策略和效用信息的源、...)与目标(例如,策略和效用信息的目标、...)之间有协作的情况下对总效用的估计。另外,非协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设在源与目标之间无协作的情况下对总效用的估计。根据另一例子,策略和效用信息可以包括假设对目标有各种约束的情况下的多个效用值,其中将所假设的约束从源报告给目标。
在1606处,可以根据通过消息传递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接收的策略和效用信息以及所评估的局部效用来生成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消息传递可以使每个基站能够计算与相应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全网络效用估计。另外,还可以至少部分根据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接收的非协作干扰信息来生成全网络效用估计。
在1608处,基站可以基于全网络效用估计来选择可能局部策略中的特定局部策略以供使用。特定局部策略可以由基站选择;类似地,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不同基站可以分别类似地选择各自的特定局部策略以供其使用。例如,特定局部策略与其余可能局部策略对应的全网络效用估计相比可以产生最大(例如,最优、...)的全网络效用估计。另外,所选特定局部策略可以与网络(例如,无线通信环境、...)中的不同基站分别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不矛盾。因此,基于由基站和网络中的不同基站分别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动态形成的群集可以是不重叠的。
参照图17,示出了有助于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利用基站之间的协作的方法1700。在1702处,可以基于分别在实施包括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包括该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特定局部策略可以由基站选择(例如,可以用分布式方式实现选择、...)。另外,可以基于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动态形成包括该基站的群集。在1704处,可以协调在根据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例如,可以在群集中的基站之间共享分组(例如,用于发送到被服务移动设备、...)。另外,可以实现在群集内的调度。根据更多例子,可以在群集内实施站点间分组共享、协作波束形成或者协作静默(silence)中的至少一项。
根据另一例子,基站可以与在至少一个不同群集(例如,至少一个不包括该基站的不同策略、...)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基站交换传输信息(例如,关于波束、功率谱密度(PSD)、...)。按照这一例子,基站可以基于从至少一个不同群集接收的传输信息来评价群集间干扰(例如,与长期干扰估计相比可以使以交换的干扰信息为基础的群集间干扰评价更精细、...)。另外,可以将群集间干扰评价作为效用计算的系数。然而,可以预期所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不限于前述例子。
将会理解,根据本申请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针对在无线通信环境中以分布式方式动态地形成群集来进行推论。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推理”或“推断”一般是指根据如通过事件和/或数据捕获的一组观测结果来推论或推理系统、环境和/或用户的状态的过程。例如,可以利用推断来识别具体上下文或动作,或者可以生成状态概率分布。推断可以是概率性的-即,对关注的状态概率分布的计算是基于数据和事件因素的。推断也可以指用于根据一组事件和/或数据组成更高级事件的技术。该推断导致根据一组所观测的事件和/或所存储的事件数据构成新的事件或动作,无论这些事件是否以紧密的时间邻近度相关,以及这些事件和数据是否来自一个或几个事件和数据源。
根据一个例子,上文给出的一个或多个方法可以包括进行与确定与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全网络效用有关的推断。作为更多示例,可以进行与识别与各种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约束有关的推断。应当理解,前述例子实际上是示例性地而并非旨在限制可以进行的推断数目或者结合这里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方法来进行这样的判断的方式。
图18是可以结合这里描述的各种方面来运用的移动设备1800的示图。移动设备1800包括接收机1802,该接收机例如从接收天线(未示出)接收信号并且对接收的信号执行典型动作(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等)并且将调节的信号数字化以获得采样。例如,接收机1802可以是MMSE接收机并且可以包括解调器1804,该解调器可以对接收的符号进行解调并且将其提供给处理器1806用于信道估计。处理器1806可以是专用于分析接收机1802接收的信息和/或生成用于由发射机1812发送的信息的处理器、控制移动设备18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处理器和/或既分析接收机1802接收的信息、生成用于由发射机1812发送的信息又控制移动设备1800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处理器。
移动设备18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808,该存储器操作性地耦合到处理器1806并且可以存储待发送的数据、已接收的数据以及与执行这里阐述的各种动作和功能有关的任何其它适当信息。
应当认识到,这里描述的数据存储单元(例如,存储器1808)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这两者。举例而言而非限制性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或者闪速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其可以作为外部缓存存储器。举例而言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具有许多形式,例如同步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存储器总线RAM(DRRAM)。本主题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1808旨在包括而不局限于这些和任何其它适当类型的存储器。
移动设备1800还包括调制器1810和用于将数据、信号等发送到基站的发射机1812。虽然被描绘为与处理器1806分离,但是应当理解,调制器1810可以是处理器1806或者多个处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图19是在无线通信环境中随时间动态选择将要运用的局部策略的系统1900的示图。系统1900包括基站1902(例如,接入点、...),该基站具有通过多个接收天线1906从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1904接收信号的接收机1910以及通过发送天线1908向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1904进行发送的发射机1924。另外,基站1902可以利用接收机1910通过多个接收天线1906从一个或多个不同基站接收信号和/或利用发射机1924通过发送天线1908向一个或多个不同基站进行发送。根据另一示例,基站1902可以经由回程从一个或多个不同基站接收信号(例如,利用接收机1910、...)和/或向一个或多个不同基站发送信号(例如,利用发射机1924、...)。接收机1910可以从接收天线1906接收信息并且以操作方式与解调器1912关联,该解调器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调。经过解调的符号由处理器1914分析,该处理器可以类似于上文参照图18描述的处理器并且耦合到存储器1916,该存储器存储将发送到或者从移动设备1904和/或不同基站接收的数据和/或与执行这里阐述的各种动作和功能有关的任何其它适当信息。处理器1914还耦合到度量评估部件1918和/或协商部件1920。度量评估部件1918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图4的度量评估部件408和/或协商部件1920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图4的协商部件410。度量评估部件1918可以分析与能够覆盖基站1902的可能局部策略关联的局部效用。另外,协商部件1920可以实现消息传递以在基站1902与相邻基站之间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另外,接收的策略和效用信息可以由度量评估部件1918评估以生成在各种可能局部策略的基础上调节的全网络效用估计。基于这样的全网络效用估计,基站1902可以选择可能局部策略中的特定局部策略。另外,虽然没有示出,但是应当理解基站1902还可以包括群集部件(例如,基本上类似于图4的群集部件406、...)和/或协作部件(例如,基本上类似于图7的协作部件710、...)。基站1902还可以包括调制器1922。调制器1922可以根据前文描述来对帧进行复用以用于通过天线1908由发射机1924发送到移动设备1904。虽然被描绘为与处理器1914分离,但是应当理解度量评估部件1918、协商部件1920和/或调制器1922可以是处理器1914或者多个处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图20示出了示例无线通信系统2000。为简明起见,无线通信系统2000描绘了一个基站2010和一个移动设备2050。然而,应当认识到系统2000可以包括一个以上的基站和/或一个以上的移动设备,其中附加的基站和/或移动设备可以与下面描述的示例基站2010和移动设备2050基本相似或不同。此外,应当认识到,基站2010和/或移动设备2050可以运用这里描述的系统(图1-12、18-19和21)和/或方法(图16-17)以助于在基站2010和移动设备205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在基站2010处,将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从数据源2012提供到发送(TX)数据处理器2014。根据一个实例,每个数据流可以在各自的天线上发送。TX数据处理器2014可以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编码方案来对该业务数据流进行格式化、编码和交织以提供已编码数据。
可以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将每个数据流的已编码数据与导频数据进行复用。此外或可替换地,导频符号可以是经过频分复用的(FDM)、经过时分复用的(TDM)、或者经过码分复用的(CDM)。导频数据通常是按照已知方式进行处理的已知数据模式,并且可以在移动设备2050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可以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择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正交相移键控(QPSK)、M进制相移键控(M-PSK)、M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等)对该数据流的经过复用的导频和已编码数据进行调制以提供调制符号。每个数据流的数据速率、编码和调制可以通过由处理器2030执行或提供的指令来确定。存储器2032可以存储由处理器2030或者基站2010的其它部件使用的程序代码、数据和其它信息。
可以将数据流的调制符号提供到TX MIMO处理器2020,其可以进一步处理调制符号(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2020随后将NT个调制符号流提供到NT个发射机(TMTR)2022a到2022t。在各个实施例中,TX MIMO处理器2020将波束成形加权应用于数据流的符号并且应用于发送该符号的天线。
每个发射机2022接收并处理各自的符号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且进一步对模拟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已调制信号。此外,从NT个天线2024a到2024t分别发送来自发射机2022a到2022t的NT个已调制信号。
在移动设备2050处,通过NR个天线2052a到2052r接收所发送的已调制信号,并且将来自每个天线2052的接收信号提供到各自的接收机(RCVR)2054a到2054r。每个接收机2054对各自的信号进行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下变频),对已调节信号进行数字化以提供采样,以及进一步处理采样以提供相应的“已接收”符号流。
RX数据处理器2060可以基于特定的接收机处理技术来接收并处理来自NR个接收机2054的NR个已接收符号流,以提供NT个“已检测”符号流。RX数据处理器2060可以对每个已检测符号流进行解调、解交织以及解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业务数据。由RX数据处理器2060进行的处理与由基站2010处的TX MIMO处理器2020和TX数据处理器2014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070可以定期地确定如上所述利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此外,处理器2070可以构成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
反向链路消息可以包括与通信链路和/或所接收数据流相关的各种类型的信息。反向链路消息可以由TX数据处理器2038进行处理,由调制器2080进行调制,由发射机2054a到2054r进行调节,以及被发送回基站2010,其中TX数据处理器2038也从数据源2036接收多个数据流的业务数据。
在基站2010处,来自移动设备2050的已调制信号由天线2024接收,由接收机2022进行调节,由解调器2040进行解调,以及由RX数据处理器2042进行处理以解析出移动设备2050发送的反向链路消息。此外,处理器2030可以对所解析的消息进行处理以确定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用于确定波束成形加权。
处理器2030和2070可以分别引导(例如,控制、协调、管理等)在基站2010和移动设备2050处的操作。各个处理器2030和2070可以与存储器2032和2072相关联,其中存储器2032和2072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处理器2030和2070还可以执行计算以分别导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频率和脉冲响应估计。
应当理解,这里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或其任意组合中。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下列电子单元内: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设计用于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
当各个方面实现在软件、固件、中间件或微代码、程序代码或程序段中时,可以将它们存储在例如存储部件的机器可读介质中。代码段可以表示过程、函数、子程序、程序、例程、子例程、模块、软件包、类、或者指令、数据结构或编程语句的任意组合。通过传送和/或接收信息、数据、实参、形参或存储器内容,可以将代码段耦合到另一代码段或硬件电路。可以使用包括内存共享、消息传送、令牌传送、网络传输等的任何适当方式来传送、转发或发送信息、实参、形参、数据等。
对于软件实现,这里描述的技术可以利用执行这里描述的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器单元可以实现在处理器内部或处理器外部,其中在实现在处理器外部的情况中,该存储器单元可以经由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式通信性耦合到处理器。
参照图21,示出了在无线通信环境中能够运用动态限定的群集的系统2100。例如,系统2100可以至少部分驻留于基站内。应当理解,将系统2100表示为包括功能块,这些功能块可以是代表由处理器、软件或者其组合(例如固件)实施的功能的功能块。系统2100包括可以协同动作的电子部件的逻辑组2102。例如,逻辑组2102可以包括用于基于分别在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特定局部策略的电子部件2104。另外,逻辑组2102可以包括用于控制在基于所选特定局部策略来动态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的电子部件2106。另外,逻辑组2102可以可选地包括用于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用来评估全网络效用估计的信息的电子部件2108。此外,系统2100可以包括存储器2110,其保存用于执行与电子部件2104、2106和2108相关联的功能的指令。尽管被示出为在存储器2110外部,但是应当理解电子部件2104、2106和2108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部件可以存在于存储器2110内。
结合这里公开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以利用被设计成用于执行这里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部件或者这些部件的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是可选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传统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或任何其它这种配置。此外,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步骤和/或动作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此外,结合这里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以直接包含在硬件中、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这两者的组合中。软件模块可以位于RAM存储器、闪速存储器、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其它存储介质形式。示例性的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中读取信息或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作为替换,所述存储介质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此外,在一些方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此外,ASIC可以位于用户终端中。作为替换,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作为分立部件位于用户终端中。此外,在一些方面,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和/或动作可以作为代码和/或指令之一或代码和/或指令的任意组合或代码和/或指令的集合而位于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其中可以将该机器可读介质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并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
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所述功能可以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如果实现在软件中,则可以将这些功能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来传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该通信介质包括有助于将计算机程序从一个位置传送到另一个位置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举例而言而非限制性地,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单元、磁盘存储单元或其它磁性存储设备,或者是可以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所需程序代码并且能够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路(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来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发送软件,则上述同轴线缆、光纤线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的无线技术均包括在介质的定义中。如这里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盘(CD)、激光盘、光学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和蓝光盘,其中磁盘通常通过磁性再现数据,而光盘利用激光通过光学技术再现数据。上述内容的组合也应当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尽管前面公开的内容讨论了示例性方面和/或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偏离由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所述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范围的基础上可以在此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此外,虽然可能以单数形式来描述或要求保护所述方面和/或实施例的要素,但是除非明确声明限制为单数,否则复数也是可以预期的。另外,除非进行了声明,否则任何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与任何其它方面和/或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一起利用。

Claims (47)

1.一种方法,包括:
评估在给定时间涉及到基站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
通过消息传递来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
根据通过消息传递从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接收的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以及所评估的局部效用来生成所述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估计;
基于所述全网络效用估计来从所述可能局部策略中选择用于由所述基站使用的特定局部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可能局部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用来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基本天线权值和功率谱密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所述可能局部策略受制于有限最大阶约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评估所述可能局部策略的所述局部效用的步骤还包括:合计由分别在每个所述可能局部策略之下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实现的加权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消息传递是迭代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交换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基站产生的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
从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接收由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中的每个相邻基站分别产生的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包括协作效用值和非协作效用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协作效用值反映假设在源与目标之间有协作的情况下对总效用的估计,所述非协作效用值反映假设在所述源与所述目标之间无协作的情况下对总效用的估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包括假设在目标上有各种约束的情况下的多个效用值,其中将所假设的约束从源报告给所述目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全网络效用估计的步骤还至少部分地根据从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接收的非协作干扰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与对应于其余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估计相比产生最大全网络效用估计。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与网络中的不同基站分别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不矛盾。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由所述基站和所述网络中的所述不同基站分别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动态形成的群集是非重叠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协调在根据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群集中的基站之间共享分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群集内实施站点间分组共享、协作波束形成或者协作静默中的至少一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与在至少一个不同群集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基站交换传输信息,以能够评价群集间干扰。
18.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分析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
实施消息传递,以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
根据从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获得的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以及所分析的局部效用来估计所述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网络效用;
基于特定局部策略来形成群集,所述特定局部策略是基于对所述全网络效用的所述估计来从所述可能局部策略中选择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可能局部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基站、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用来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基本天线权值和功率谱密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每个所述可能局部策略受制于有限最大阶约束。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合计由分别在每个所述可能局部策略下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实现的加权速率,以产生所述局部效用。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包括协作效用值和非协作效用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策略和效用信息包括假设在目标上有各种约束的情况下的多个效用值,其中将所假设的约束从源报告给所述目标。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至少部分基于从所述至少一个相邻基站获得的非协作干扰信息来估计所述全网络效用。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根据对所述全网络效用的所述估计将所述特定局部策略识别为对应于最优值;
基于所识别的与所述最优值的对应关系来选择所述特定局部策略。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在网络中动态形成的所述群集和不同群集是非重叠的。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通过在所述群集内实施站点间分组共享、协作波束形成或者协作静默中的至少一项来控制在所述群集内的操作。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在所述群集中包括的基站之间共享分组。
2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
与在至少一个不同群集中包括的至少一个基站交换与波束或者功率谱密度(PSD)中的一个或多个有关的传输信息,以能够分析群集间干扰。
30.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基于分别在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特定局部策略的模块;
用于控制在基于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动态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还包括:用于与至少一个相邻基站交换用来评估所述全网络效用估计的信息的模块。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包括:协作效用值,用于反映假设在源与目标之间有协作的情况下对总效用的估计;以及非协作效用值,用于反映假设在所述源与所述目标之间无协作的情况下对总效用的估计。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包括在目标上有各种约束的情况下的多个效用值,其中将所假设的约束从源报告给所述目标。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定局部策略和所述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覆盖一个或多个基站、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用来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基本天线权值和功率谱密度。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特定局部策略和所述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受制于有限最大阶约束。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网络中动态形成的所述群集和不同群集是非重叠的。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网络中动态形成的所述群集与不同群集之间交换传输信息,以能够评价群集间干扰。
38.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基于分别在实施包括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条件下的全网络效用估计来根据时间选择包括所述基站的特定局部策略的代码;
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协调在根据所选择的特定局部策略来形成的群集内的操作的代码。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评估所述特定局部策略和所述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的代码。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经由迭代消息传递来与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交换策略和效用信息的代码。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用于使至少一个计算机产生所述全网络效用估计的代码。
42.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特定局部策略和所述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覆盖一个或多个基站、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基站用来对所述一个或多个移动设备进行服务的基本天线权值和功率谱密度。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特定局部策略和所述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受制于有限最大阶约束。
44.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网络中动态形成的所述群集和不同群集是非重叠的。
45.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在所述网络中动态形成的所述群集和不同群集之间交换与波束或者功率谱密度(PSD)中的一个或多个有关的传输信息,以能够评价群集间干扰。
46.一种装置,包括:
群集部件,用于从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动态选择用来与基站实施的局部策略,其中所述可能局部策略使所述基站能够与一个或多个相邻基站协作;
度量评估部件,用于分析所述一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
协商部件,用于运用消息传递以在网络上约定一致的局部策略。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协作部件,用于协调在基于所选择的局部策略来形成的公共群集中包括的所述基站和一个或多个协作基站的操作。
CN200980133247.8A 2008-08-28 2009-08-27 分布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架构 Active CN1021325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249008P 2008-08-28 2008-08-28
US61/092,490 2008-08-28
US12/547,395 US8498647B2 (en) 2008-08-28 2009-08-25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US12/547,395 2009-08-25
PCT/US2009/055238 WO2010025286A2 (en) 2008-08-28 2009-08-27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2597A true CN102132597A (zh) 2011-07-20
CN102132597B CN102132597B (zh) 2014-03-12

Family

ID=4172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247.8A Active CN102132597B (zh) 2008-08-28 2009-08-27 分布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架构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8498647B2 (zh)
EP (1) EP2329604A2 (zh)
JP (1) JP5559177B2 (zh)
KR (1) KR101267380B1 (zh)
CN (1) CN102132597B (zh)
BR (1) BRPI0917902A2 (zh)
CA (1) CA2733582A1 (zh)
RU (1) RU2482605C2 (zh)
TW (1) TWI424757B (zh)
WO (1) WO2010025286A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1281A2 (en) * 2011-08-11 2013-02-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53240A (zh) * 2014-06-27 2014-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协作多点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081853A (zh) * 2012-02-03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选择工作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81696A (zh) * 2011-11-04 2014-10-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多点(CoMP)系统中下行链路(DL)传输的定时同步
CN104604278A (zh) * 2012-08-28 2015-05-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4604150A (zh) * 2012-07-23 2015-05-06 苹果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5101441A (zh) * 2014-04-18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终端的方法及基站
CN107257252A (zh) * 2011-11-04 2017-10-17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多点(CoMP)系统中下行链路(DL)传输的定时同步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70390B2 (en) 2000-11-22 2014-03-11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355720B2 (en) 2001-04-26 2019-07-16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Distributed software-defined radio
US10931338B2 (en) 2001-04-26 2021-02-23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s
US9819449B2 (en) 2002-05-14 2017-11-14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subspace demultiplexing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US10142082B1 (en) 2002-05-14 2018-11-27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Pre-coding in OFDM
US10644916B1 (en) 2002-05-14 2020-05-05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Spreading and precoding in OFDM
US9136931B2 (en) * 2002-05-14 2015-09-15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US9628231B2 (en) 2002-05-14 2017-04-18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Spreading and precoding in OFDM
US11431386B1 (en) 2004-08-02 2022-08-30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Transmit pre-coding
US11552737B1 (en) 2004-08-02 2023-01-10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Cooperative MIMO
US11184037B1 (en) 2004-08-02 2021-11-23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Demodulating and decoding carrier interferometry signals
KR101540815B1 (ko) * 2008-09-24 2015-08-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와 하향링크를 위한 무선자원의 관리 방법
KR101559797B1 (ko) 2008-12-04 2015-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US8675511B2 (en) * 2008-12-10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 elimination for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US20110255526A1 (en) * 2008-12-25 2011-10-20 Shoji Kaneko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interstation-cooperat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8700039B2 (en) * 2009-02-10 2014-04-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964656B2 (en) * 2009-04-02 2015-02-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873629A (zh) * 2009-04-24 2010-10-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多点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2246991B1 (en) * 2009-04-27 2013-11-06 Alcatel Lucent Uplink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1618283B1 (ko) * 2009-05-22 2016-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합 다중 포인트 통신을 위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KR101603369B1 (ko) * 2009-05-22 2016-03-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셀 협력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925183A (zh) * 2009-06-15 2010-12-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945444B (zh) * 2009-07-06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25702B (zh) * 2009-09-17 2014-11-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架构的网络及其骨干网和网元
WO2011039926A1 (ja) * 2009-10-01 2011-04-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8260209B2 (en) * 2009-11-18 2012-09-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spatial multiplexing using second order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CN102158867B (zh) * 2010-02-11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资源调度及协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398293A1 (en) * 2010-06-17 2011-12-21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managing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548511B2 (en) * 2010-06-21 2013-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saving mode with maintained number of advertised transmit antennas
JP5066594B2 (ja) * 2010-07-27 2012-11-0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GB2483306A (en) * 2010-09-06 2012-03-07 Fujitsu Ltd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nter-group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to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JP5060605B2 (ja) * 2010-09-14 2012-10-3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US8509831B2 (en) * 2010-09-27 2013-08-13 Hitachi, Ltd. Joint user equipment scheduling and cluster forma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EP2445246A1 (en) * 2010-10-22 2012-04-25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re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94402B2 (en) 2010-11-05 2020-06-23 Mark Cummings Security orchestration and network immune system deployment framework
US10687250B2 (en) * 2010-11-05 2020-06-16 Mark Cummings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WO2012060886A1 (en) 2010-11-05 2012-05-10 Mark Cummings, Ph.D. Orchestrating wireless network operations
CN102595429A (zh) * 2011-01-17 2012-07-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无线协作多点传输通信网络及其传输方法
US9544108B2 (en) 2011-02-11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US8995400B2 (en) 2011-02-11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US9426703B2 (en) 2011-02-11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054842B2 (en) 2011-02-14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S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s (RRHs)
US10187859B2 (en) 2011-02-14 2019-0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and user multiplex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perations
US9100985B2 (en) * 2011-02-15 2015-08-04 Htc Corporatio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CN102647728B (zh) * 2011-02-18 2015-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链路波束成形的方法、发射端及多小区协作系统
EP2490378B1 (en) * 2011-02-18 2014-07-09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ntrol unit using feasibility requests and feasibility responses
CN105959956B (zh) 2011-02-22 2019-07-23 索尼公司 天线管理装置和方法
KR101806311B1 (ko) 2011-03-04 2017-12-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규준화된 빔포밍을 사용하는 네트워크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시스템
US9425881B2 (en) * 2011-05-13 2016-08-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30846A1 (en) * 2011-06-01 2012-12-05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38603A1 (en) * 2011-06-20 2012-12-26 NTT DoCoM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luster of base stations
WO2013006193A1 (en) 2011-07-01 2013-01-10 Intel Corporation Layer shifting in open loop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9191459B2 (en) 2011-07-12 2015-11-17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mobility techniques in content-centric network
US8630677B2 (en) * 2011-07-15 2014-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beam selec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US8837511B2 (en) * 2011-08-12 2014-09-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eamless mobility schemes in names-data networking using multi-path routing and content caching
CN102355294B (zh) * 2011-11-01 2014-04-02 东南大学 单基站功率约束的多点协作波束成型和功率分配方法
EP2774320A1 (en) 2011-11-03 2014-09-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cell transmissions
US9258719B2 (en) * 2011-11-08 2016-02-09 Viavi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tioning wireless network cells into time-based clusters
EP2795825A1 (en) * 2011-12-21 2014-10-2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vid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US8934561B2 (en) * 2011-12-28 2015-01-1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ell clustering and aperture selection
US9042941B2 (en) 2011-12-28 2015-05-2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plink grouping and aperture apparatus
CN103259615B (zh) * 2012-02-21 2016-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
US20130331109A1 (en) * 2012-06-08 2013-12-12 T-Mobile Usa, Inc. Cell Cluster Network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s
US9467216B2 (en) 2012-06-14 2016-10-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system with joint-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10165552B2 (en) * 2012-08-27 2018-1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ink adaptatio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8913972B2 (en) 2012-10-11 2014-12-16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ntenna clustering for multi-antenna aperture selection
US9226309B2 (en) * 2012-10-12 2015-12-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joint scheduling
US9077396B2 (en) * 2012-10-29 2015-07-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buffer store based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CN103974261B (zh) * 2013-01-28 2020-02-18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BR112015017342A2 (pt) * 2013-01-28 2017-07-11 Sony Corp sistema, e, mídia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CN104080177B (zh) * 2013-03-28 2019-01-1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协作多点调度方法和基站
WO2014191026A1 (en) * 2013-05-28 2014-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operating cluster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10719640B (zh) * 2013-07-30 2023-09-01 索尼公司 频谱管理装置
US10455590B2 (en) * 2013-08-22 2019-10-2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undaryless service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points
US9578650B2 (en) * 2013-09-04 2017-02-2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oordinated scheduling with adaptive muting
US9344159B2 (en) 2013-10-09 2016-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ynamic multi-cell clustering for downlink com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S2636889T3 (es) * 2013-10-31 2017-10-10 Telefonica Digital España, S.L.U.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coordinar puntos de acceso para la agregación de enlace de retroceso en una red de telecomunicaciones
EP2879418A1 (en) * 2013-11-27 2015-06-03 Nokia Corporation D2d inter clus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s
CN104717656B (zh) * 2013-12-11 2019-01-04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动态确定协作小区的方法
US9735930B2 (en) * 2014-05-02 2017-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secondary network node for handling packet retransmissions
CN105450279B (zh) * 2014-08-08 2018-10-12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进行协同多点协同波束成形的方法、装置与设备
RU2593208C2 (ru) * 2014-12-29 2016-08-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Луч" Способ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й системы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между подвиж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EP3185496B1 (en) * 2015-12-21 2018-08-29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forming a dft-spread ofdm symbol comprising data and pilot
CN105721026B (zh) * 2015-12-31 2019-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7133763A1 (en) * 2016-02-03 2017-08-10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ulticonnectivity cluster
US10039013B2 (en) * 2016-12-27 2018-07-31 T-Mobile Usa, Inc. LTE cell level layer management auto optimization
US10243773B1 (en) 2017-06-30 2019-03-26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Efficient peak-to-average-power reduction for OFDM and MIMO-OFDM
US10637705B1 (en) 2017-05-25 2020-04-28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Peak-to-average-power reduction for OFDM multiple access
US10855363B2 (en) 2018-05-07 2020-12-01 Wilson Electronics, Llc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repeater system
US11477667B2 (en) 2018-06-14 2022-10-18 Mark Cummings Using orchestrators for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AU2019388921A1 (en) 2018-11-27 2021-06-03 XCOM Labs, Inc. Non-coherent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s
US11343823B2 (en) 2020-08-16 2022-05-24 Tybalt, Llc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EP3915236A4 (en) 2019-01-25 2023-05-24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ORTHOGONAL MULTI-ACCESS AND NON-ORTHOGONAL MULTI-ACCESS
US11917604B2 (en) 2019-01-25 2024-02-27 Tybalt, Llc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US11695462B2 (en) * 2019-01-29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WO2020242898A1 (en) 2019-05-26 2020-12-03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KR20220018507A (ko) 2019-06-07 2022-02-15 미셸 파투셰 새로운 고용량 통신 시스템
WO2021242574A1 (en) 2020-05-26 2021-12-02 XCOM Labs, Inc. Interference-aware beamforming
WO2022093988A1 (en) 2020-10-30 2022-05-05 XCOM Labs, Inc.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8791A1 (en) * 2005-05-13 2006-11-30 Cheng Alexander L Self-organizing multi-channel mesh network
CN101119585A (zh) * 2006-08-01 200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非协作多点对多点网络、节点及连接建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99712A (en) * 1997-10-21 1999-12-07 Sun Microsystems, Inc. Determining cluster membership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
US6607136B1 (en) 1998-09-16 2003-08-19 Beepcard Inc. Physical presence digital authentication system
FR2828622B1 (fr) * 2001-08-10 2003-12-12 Radiotelephone Sfr Planification des zones de localisation
US7020110B2 (en) 2002-01-08 2006-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30235236A1 (en) 2002-06-21 2003-12-25 Pulse-Link, Inc.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wired medium
US6782048B2 (en) 2002-06-21 2004-08-24 Pulse-Link, Inc.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wired network
US7308418B2 (en) 2004-05-24 2007-12-11 Affinova, Inc. Determining design preferences of a group
US8670307B2 (en) 2005-10-24 2014-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ow based fair scheduling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US7613104B2 (en) 2006-05-31 2009-11-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A downlink signal
US20080104257A1 (en) 2006-10-26 2008-05-01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refresh policy for incremental updating of web pages
BRPI0718869B1 (pt) 2006-11-07 2019-12-10 Qualcomm Inc método e equipamento para realocação srns em sistemas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US9241276B2 (en) * 2008-06-17 2016-01-19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adaptive formation of cell clusters for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472963B2 (en) * 2008-08-13 2013-06-25 Ntt Docomo, Inc. Variable coordination patter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multi-cell or multi-antenna environments
US8229443B2 (en) * 2008-08-13 2012-07-24 Ntt Docomo, Inc. Method of combined user and coordination pattern scheduling over varying antenna and base-station coordination patterns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US8675511B2 (en) 2008-12-10 2014-03-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 elimination for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8791A1 (en) * 2005-05-13 2006-11-30 Cheng Alexander L Self-organizing multi-channel mesh network
CN101119585A (zh) * 2006-08-01 2008-0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布式非协作多点对多点网络、节点及连接建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Inter-eNB and Intra-eNB Schemes for CoMP in LTE-Advanced,R1-083050", 《3GPP TSG RAN WG1#54》 *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21281A2 (en) * 2011-08-11 2013-02-14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3021281A3 (en) * 2011-08-11 2013-05-02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081696B (zh) * 2011-11-04 2017-07-18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多点(CoMP)系统中下行链路(DL)传输的定时同步
CN104081696A (zh) * 2011-11-04 2014-10-01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多点(CoMP)系统中下行链路(DL)传输的定时同步
US11336423B2 (en) 2011-11-04 2022-05-17 Apple Inc. Timing synchronization for downlink (DL) transmissions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systems
CN107257252B (zh) * 2011-11-04 2021-06-29 苹果公司 用于协调多点(CoMP)系统中下行链路(DL)传输的定时同步
CN107257252A (zh) * 2011-11-04 2017-10-17 英特尔公司 用于协调多点(CoMP)系统中下行链路(DL)传输的定时同步
CN104081853B (zh) * 2012-02-03 2019-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选择工作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CN104081853A (zh) * 2012-02-03 2014-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通信系统中选择工作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CN104604150B (zh) * 2012-07-23 2018-01-30 苹果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04150A (zh) * 2012-07-23 2015-05-06 苹果公司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CN104604278B (zh) * 2012-08-28 2018-09-1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4604278A (zh) * 2012-08-28 2015-05-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5101441B (zh) * 2014-04-18 2019-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终端的方法及基站
CN105101441A (zh) * 2014-04-18 2015-11-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选择终端的方法及基站
CN104053240B (zh) * 2014-06-27 2017-09-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协作多点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053240A (zh) * 2014-06-27 2014-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协作多点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011111553A (ru) 2012-10-10
US20100056215A1 (en) 2010-03-04
US8498647B2 (en) 2013-07-30
RU2482605C2 (ru) 2013-05-20
US20130294275A1 (en) 2013-11-07
KR101267380B1 (ko) 2013-05-24
JP5559177B2 (ja) 2014-07-23
JP2012501605A (ja) 2012-01-19
EP2329604A2 (en) 2011-06-08
WO2010025286A2 (en) 2010-03-04
WO2010025286A3 (en) 2010-09-02
CN102132597B (zh) 2014-03-12
BRPI0917902A2 (pt) 2015-11-10
KR20110047269A (ko) 2011-05-06
CA2733582A1 (en) 2010-03-04
TW201108770A (en) 2011-03-01
TWI424757B (zh) 2014-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2597B (zh) 分布式下行链路多点协作(CoMP)架构
Aijaz et al. Energy-efficient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 networks with M2M/H2H co-existence under statistical QoS guarantees
Cheng et 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ognitive networks with D2D communication: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CN102017763B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用于干扰估计的空导频
Hasan et al. A novel HGBBDSA-CTI approach for subcarrier allocation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US100157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serving cell based on inter-cell cooperation
Papadias et al. Spectrum sharing: the next frontier in wireless networks
Bayat et al. Dynamic decentralised algorithms for cognitive radio relay networks with multiple primary and secondary users utilising matching theory
Nardini et al. Practical large-scale coordinated scheduling in LTE-Advanced networks
Cai et al. A joint game-theoretic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approach in uplink multi-cell OFDMA networks
Vlachos et al. Optimal virtualized inter-tenant resource shar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in 5G networks
Melgarejo et al. Dynamic Algorithm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Between Cells in Networks Operating in the 250 MHz Band
Rathod et al. Fus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game theory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assisted device‐to‐devic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Aditya et al. Beyond the VCG mechanism: truthful reverse auctions for relay selection with high data rates, high base station utility and low interference in D2D networks
WO2023184531A1 (en) Transmission spatial information for channel estimation
Nanivadekar et al. A hybrid optimization model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in OFDM-based cognitive radio system
Rubin et al. Joint scheduling and power control for multicasting in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Park et al. Resource selection schem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scheduling assignment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US20230275632A1 (en) Methods for beam coordination in a near-field operation with multip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s (trps)
Zhu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ow-complexity dual-cell random beamforming transmission with user scheduling
González G et a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s in LTE and LTE-A: an optimization scheme based on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Andreotti et al. Power-efficient distributed resource allocation under goodput QoS constraints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s
Zhao et al. Stackelberg game-based precoding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spectrum auction in fractional frequency reuse cognitive cellular systems
Kuo et al. D2D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d QoS
Gonzalez et al.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for the ePDCCH in LTE-advanced macrocellular deploy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