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4757B - 分散式下行鏈路多點協作(CoMP)架構 - Google Patents
分散式下行鏈路多點協作(CoMP)架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24757B TWI424757B TW098129074A TW98129074A TWI424757B TW I424757 B TWI424757 B TW I424757B TW 098129074 A TW098129074 A TW 098129074A TW 98129074 A TW98129074 A TW 98129074A TW I424757 B TWI424757 B TW I42475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utility
- cluster
- local
- base station
- policy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本專利申請案請求享有2008年8月28日提交的名稱為「DISTRIBUTED DL COOPERATION FRAMEWORK FOR USE IN MIMO SYSTEMS」的臨時申請No.61/092,490的優先權,該臨時申請已轉讓給本案受讓人並且在此透過引用將其明確地併入本文。
以下描述主要涉及無線通訊,並且更具體地涉及在運用下行鏈路多點協作(CoMP)的無線通訊環境中以分散式方式動態選擇群集策略。
為了提供諸如語音、資料之類的各種通訊內容,廣泛部署了無線通訊系統。典型的無線通訊系統可以是能夠透過共享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傳輸功率……)來支援與多個用戶的通訊的多工存取系統。這類多工存取系統的實例包括分碼多工存取(CDMA)系統、分時多工存取(TDMA)系統、分頻多工存取(FDMA)系統和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系統等。此外,這些系統符合諸如第三代合作夥伴專案(3GPP)、3GPP長期進化(LTE)、超行動寬頻(UMB)之類的規範,及/或比如演進資料最佳化(EV-DO)、其一或多個版本等的多載波無線規範。
一般,無線多工存取通訊系統可以同時支援多個行動設備進行通訊。每個行動設備可以透過在前向和反向鏈路上的傳輸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訊。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是指從基地台到行動設備的通訊鏈路,而反向鏈路(或上行鏈
路)是指從行動設備到基地台的通訊鏈路。此外,行動設備和基地台之間的通訊可透過單輸入單輸出(SISO)系統、多輸入單輸出(MISO)系統、多輸入多輸出(MIMO)系統等來建立。另外,行動設備可在對等無線網路結構中與其他行動設備通訊(及/或基地台與其他基地台通訊)。
通常,在具有多個基地台和多個行動設備的無線通訊網路中,每個行動設備典型地與多個基地台中的特定基地台關聯。例如,行動設備可以根據諸如信號強度、通道品質指示符(CQI)等各種因素來與給定基地台關聯。因此,行動設備可以由給定基地台服務(例如,可以在其間交換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傳輸、...),而在附近的其他基地台可能產生干擾。
另外,基地台之間的協作已經變得被更普遍地利用。具體而言,無線通訊網路中的多個基地台可以互連,這樣可以允許在基地台之間共享資料、在基地台之間通訊等。例如,在城市內部署的無線通訊網路中,該部署中包括的基地台可以服務於位於基地台附近的一組行動設備。這樣的部署常常利用共用集中式排程器;因此,可以使排程器判決在第一時間段期間從該部署中的基地台發送到第一行動設備、在第二時間段期間發送到第二行動設備等。然而,可能難以最好地進行集中式排程。另外,由於基地台之間的連接性,在對特定行動設備進行服務時涉及到部署中的所有(或者多數)基地台可能不切實際並且沒有必要。
下面為對一或多個實施方式的簡要概述,以便對這些實施方式有一個基本的理解。發明內容部分不是對能預想到的所有實施方式的全面概述,並且既不是要確定所有實施方式的關鍵或重要組成部分,也不是要描繪任何一個實施方式或所有實施方式的範圍。唯一的目的是簡單地描述一或多個實施方式的一些概念,以此作為後面的詳細說明的序言。
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及其相應公開內容,描述了與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動態形成群集有關的各個實施方式。可以隨時間並且以分散式方式來動態形成一組非重疊群集。每個群集可以包括一組基地台和一組行動設備。可以基於由透過訊息傳遞在網路內收斂的基地台選擇的一組局部策略來產生群集。例如,每個基地台可以基於分別在實施覆蓋相應基地台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特定局部策略。另外,可以協調在每個群集內的操作。
根據有關實施方式,這裏描述了一種方法。該方法可以包括評估在給定時間涉及到基地台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另外,該方法可以包括透過訊息傳遞來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另外,該方法可以包括根據透過訊息傳遞從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的策略和效用資訊以及所評估的局部效用來產生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估計。該方法也可以包括基於全網路效用估計來從可能
局部策略選擇用於由基地台使用的特定局部策略。
另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無線通訊裝置。該無線通訊裝置可以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可以用於分析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還可以用於實施訊息傳遞以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另外,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可以用於根據從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獲得的策略和效用資訊以及所分析的局部效用來估計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另外,該至少一個處理器可以用於基於特定局部策略來形成群集,該特定局部策略是基於對全網路效用的估計來從可能局部策略中選擇的。
又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無線通訊裝置。該無線通訊裝置可以包括用於基於分別在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特定局部策略的模組。另外,該無線通訊裝置可以包括用於控制在基於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動態形成的群集內的操作的模組。
又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可以包括電腦可讀取媒體的電腦程式產品。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基於分別在實施包括基地台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包括該基地台的特定局部策略的代碼。另外,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協調在根據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形成的群集內的操作的代碼。
又一實施方式涉及一種裝置,該裝置可以包括:群集部件,用於從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選擇用來與基地台實施的
局部策略,其中可能局部策略使該基地台能夠與一或多個相鄰基地台協作。另外,該裝置可以包括:度量評估部件,用於分析這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另外,該裝置可以包括:協商部件,用於運用訊息傳遞以在網路內約定相容的局部策略。
為實現上述及相關目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包括下面將要充分描述和在請求項中特別指出的各個特徵。下面的描述和附圖詳細闡述了一或多個實施方式的某些示例性特徵。然而,這些特徵僅指出了可以運用各種實施方式的原理的各種方式中的一小部分,並且,該描述旨在包括所有這些實施方式及其均等物。
現在參照附圖描述各種實施方式,在以下描述中,為了說明的目的,給出了大量具體細節以便提供對一或多個實施方式的全面理解。然而,顯而易見,這些實施方式可以在沒有這些具體細節的情況下實施。
如在本案中所使用的,術語「部件」、「模組」、「系統」等旨在包括電腦相關實體,例如但不局限於硬體、韌體、硬體和軟體的組合、軟體或者執行中的軟體。例如,部件可以是,但不局限於,在處理器上運行的過程、處理器、物件、可執行碼、執行線程、程式及/或電腦。舉例而言,在計算設備上運行的應用程式以及該計算設備都可以是部件。一或多
個部件可以駐留在過程及/或執行線程內,並且部件可以位於一個電腦上及/或分佈在兩個或多個電腦之間。此外,這些部件可以從各種電腦可讀取媒體中執行,其中這些媒體上儲存有各種資料結構。部件可以透過本地及/或遠端處理方式來進行通訊,比如根據具有一或多個資料封包的信號,例如,來自一個部件的資料透過信號方式與本地系統中、分散式系統中及/或具有其他系統的網路比如網際網路上的另一部件進行互動。
此外,這裏結合終端描述了各個實施方式,其中終端可以是有線終端或無線終端。終端也可以稱為系統、設備、用戶單元、用戶台、行動站、行動裝置、行動設備、遠端台、遠端終端、存取終端、用戶終端、終端、通訊設備、用戶代理、用戶裝置或用戶設備(UE)。無線終端可以是蜂巢式電話、衛星電話、無線電話、對話啟動協定(SIP)電話、無線區域迴路(WLL)站、個人數位助理(PDA)、具有無線連接能力的手持設備、計算設備或連接到無線數據機的其他處理設備。此外,這裏結合基地台描述了各個實施方式。基地台可以用於與無線終端進行通訊,並且也可以稱為存取點、節點B、演進節點B(e節點B、eNB)或一些其他術語。
此外,詞語「或」旨在表示包含性「或」而非排它性「或」。即,除非明確說明或者根據上下文能夠清楚,否則語句「X運用A或B」旨在表示任何自然的包含性置換。即,語句「X運用A或B」滿足任何下列情況:X運用A;X運用B;或者X運用A和B。此外,如在本案和所附請求項中
使用的數量詞「一個」,除非明確說明或根據上下文清楚指示單數形式,否則通常理解為表示「一或多個」。
這裏描述的技術可以用於各種無線通訊系統,例如分碼多工存取(CDMA)、分時多工存取(TDMA)、分頻多工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FDMA)、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以及其他系統。術語「系統」和「網路」經常可以互換使用。CDMA系統可以實現諸如通用陸地無線存取(UTRA)、CDMA2000等的無線電技術。UTRA包括寬頻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變體。此外,CDMA2000包括IS-2000、IS-95和IS-856標準。TDMA系統可以實現諸如行動通訊全球系統(GSM)的無線電技術。OFDMA系統可以實現諸如演進UTRA(E-UTRA)、超行動寬頻(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無線電技術。UTRA和E-UTRA是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一部分。3GPP長期進化(LTE)是使用E-UTRA的UMTS版本,其在下行鏈路上運用OFDMA而在上行鏈路上運用SC-FDMA。在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專案」(3GPP)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UTRA、E-UTRA、UMTS、LTE和GSM。此外,在來自名為「第三代合作夥伴專案2」(3GPP2)的組織的文件中描述了CDMA2000和超行動寬頻(UMB)。此外,這種無線通訊系統還可以包括通常使用不成對的未許可頻譜的對等(例如,行動站到行動站)ad hoc
網路系統、802.xx無線LAN、藍牙以及任何其他小範圍或大範圍無線通訊技術。
單載波分頻多工存取(SC-FDMA)利用單載波調制和頻域均衡。SC-FDMA具有與OFDMA系統相似的性能和基本相同的整體複雜度。SC-FDMA信號由於其固有的單載波結構而具有更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例如,可以在上行鏈路通訊中使用SC-FDMA,其中更低的PAPR在發送功率效率方面很有利於存取終端。因而,SC-FDMA可以實施為3GPP長期進化(LTE)或者演進UTRA中的上行鏈路多工存取方案。
這裏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或者特徵可以使用標準編程及/或工程技術實施為方法、裝置或者製造產品。如這裏所用術語「製造產品」旨在涵蓋可從任何電腦可讀取設備、載體或者媒體中獲得的電腦程式。例如,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磁碟儲存裝置(例如,硬碟、軟碟、磁帶等)、光碟(例如,壓縮光碟(CD)、數位多功能光碟(DVD)等)、智慧卡和快閃記憶體設備(例如,EPROM、卡、棒、鑰匙性驅動等)。此外,這裏描述的各種儲存媒體可以代表用於儲存資訊的一個或者多個設備及/或其他機器可讀取媒體。術語「機器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通道和能夠儲存、包含及/或攜帶指令及/或資料的各種其他媒體。
現在參照圖1,根據這裏給出的各個實施例繪示出了無線通訊系統100。系統100包括基地台102,其可以包括多個天線組。例如,一個天線組可以包括天線104和106,另一組可以包括天線108和110,以及另外一組可以包括天線112和114。為每個天線組繪示出了兩個天線;然而,可以
為每組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線。本領域技藝人士應當理解到,基地台102還可以包括發射機鏈和接收機鏈,其分別包括與信號發送和接收相關的多個部件(例如,處理器、調制器、多工器、解調器、解多工器、天線等)。
基地台102可以與一或多個行動設備(例如行動設備116和行動設備122)進行通訊;然而,應當注意,基地台102能夠與類似於行動設備116和122的基本上任意數目的行動設備進行通訊。例如,行動設備116和122可以是蜂巢式電話、智慧型電話、膝上型電腦、手持通訊設備、手持計算設備、衛星無線電、全球定位系統、PDA及/或用於透過無線通訊系統100進行通訊的任何其他適當設備。如圖所示,行動設備116與天線112和114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12和114透過前向鏈路118向行動設備116發送資訊並且透過反向鏈路120從行動設備116接收資訊。此外,行動設備122與天線104和106進行通訊,其中天線104和106透過前向鏈路124向行動設備122發送資訊並且透過反向鏈路126從行動設備122接收資訊。例如,在分頻雙工(F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可以利用與反向鏈路120所使用的不同的頻帶,並且前向鏈路124可以運用與反向鏈路126所運用的不同的頻帶。此外,在分時雙工(TDD)系統中,前向鏈路118和反向鏈路120可以利用共用的頻帶,並且前向鏈路124和反向鏈路126可以利用共用的頻帶。
每組天線及/或指定每組天線進行通訊的區域可以稱為基地台102的扇區。例如,天線組可以用於與基地台102
覆蓋的區域的扇區中的行動設備進行通訊。在前向鏈路118和124上的通訊中,基地台102的發射天線可以利用波束成形來改善用於行動設備116和122的前向鏈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當基地台102利用波束成形來向隨機分佈在相關覆蓋區域中的行動設備116和122進行發送時,相比基地台透過單個天線向其所有行動設備進行發送,相鄰細胞服務區中的行動設備可以受到更小的干擾。
可以在多點協作(CoMP)環境(例如,網路多輸入多輸出(MIMO)環境、...)中結合動態群集來運用基地台102和行動設備116、122。動態群集可以用來使協作策略適應於實際部署並且可以基於活動用戶(例如,行動設備116、122、不同行動設備(未示出)、...)的可能隨時間變化的位置及/或優先順序。動態群集可以減輕對網路規劃和群集邊界的需要,同時潛在地產生增強的吞吐量/公平度權衡。
相反,常規CoMP方式通常利用基於網路節點(例如包括基地台102的基地台、......)的預定靜態群集的協作策略。因此,一般可以基於假設的網路拓撲來選擇靜態主群集,該網路拓撲比如是六邊形佈局或者遠端無線電轉發器上下文內的主群集內的已知品質的回載鏈路(例如,遠端無線電轉發器配置可以包括經由高品質回載鏈路連接到巨集基地台的一或多個遠端節點、...)。另外,可以透過諸如部分重用等傳統干擾管理技術來處理在主群集邊界處的干擾。儘管可以在靜態群集內發送動態協作傳輸,但是這樣的常規技術不同於這裏闡述的動態選擇群集策略的方式。
系統100可以在CoMP環境中動態選擇群集策略。具體而言,基地台102和不同基地台可以各自實現分散式判決以在給定時間點收斂到一組最佳化的群集。基地台102和不同基地台實現的分散式判決可以基於有限階策略約束以限制站點間多天線排程和封包共享的複雜度。另外,基地台102和不同基地台可以利用基於訊息傳遞(例如,使用信任傳播架構、...)的基於效用的分散式協商架構來動態產生群集策略判決。
現在參照圖2,繪示出了利用下行鏈路協作架構的示例系統200,該架構運用全網路策略202,其中在部署中的一組基地台協作地操作。如圖所示,系統200包括一組基地台204-216和一組行動設備218-244。然而,預期到系統200可以包括基本上任何數目的基地台及/或基本上任何數目的行動設備而且不限於所示例子。
如圖所示,全網路策略202可以覆蓋該部署中的所有基地台204-216和所有行動設備218-244。因此,基地台204-216可以協作以產生排程器判決,其中在向每個行動設備218-244的資料傳輸中可以涉及到每個基地台204-216。例如,可以排程一組基地台204-216來向特定行動設備218-244發送,可以排程基地台204-216的子集來向特定行動設備218-244發送等。另外,排程器判決可以基於效用度量。例如,效用度量可以是針對不同行動設備218-244可以實現的加權率的函數。
可以將策略S定義為一組基地台(例如節點、細胞服
務區、...)、行動設備、以及在對策略S
覆蓋的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基地台處的基本天線權值和功率譜密度(PSD)。策略S
覆蓋的一組基地台可以稱為N
(S
),而策略S
覆蓋的一組行動設備可以稱為Y
(S
)。另外,在策略S
之下的行動設備y
在時間t
每個所分配資源實現的速率可以是R y
,t
(S
),在時間t
與策略S
關聯的效用度量可以是U t
(S
),而行動設備y
在時間t
例如基於服務品質(QoS)、公平度等的(相對)優先順序可以是p y
,t
。例如,可以按照p y
,t
與行動設備y
接收的資料量成反比來支援公平度。根據一個例子,可以如下評估效用度量:。
再次參照系統200,全網路策略202覆蓋的一組基地台N
(S
202)包括基地台204-216,而全網路策略202覆蓋的一組行動設備Y
(S
202)包括行動設備218-244。然而,在時間t
,以最大化全網路策略202的效用度量U t
(S
202)為目標的排程判決可能由於其覆蓋的基地台204-216和行動設備218-244的數目而過於複雜。另外,在對系統200中的每個行動設備218-244進行服務時涉及到系統200中的所有基地台204-216可能不切實際並且沒有必要(例如,給定的行動設備可能受系統中有限數目的基地台影響、...)。
現在參照圖3,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基於有限階策略約束的動態群集的示例系統300。類似於圖2中所示例子,系統300可以包括基地台204-216和行動設備218-244;然而應當理解可以在系統300中包括基本上任何數
目的基地台及/或行動設備。與圖2中利用包括基地台204-216和行動設備218-244的全網路策略202從而得到複雜的排程判決這一例子相比,系統300動態形成多個更小的局部策略302-310。因此,系統300可以包括各自具有有限最大階的更小不相交策略302-310的聯集。局部策略302-310可以在關聯度和空間處理複雜度方面是可管理的。另外,因為基地台和行動設備上的高增益長迴路可能並不常見,所以全局最佳策略可以直觀地包括大量有限階策略(例如,策略302-310、有限階局部策略、...)。
在任何時間點(例如,對於特定子訊框、...),可以動態定義系統300中利用的一組最佳化的局部策略302-310(例如,以產生最佳全網路效用、......)以給出多組協作基地台和將由其服務的對應的行動設備。因此,圖3繪示出了針對特定時間動態選擇的一組局部策略302-310。如針對特定時間所示,局部策略302可以覆蓋基地台204和206以及行動設備220和222,局部策略304可以覆蓋基地台208和行動設備234,局部策略306可以覆蓋基地台210和214以及行動設備226和228,局部策略308可以覆蓋基地台212和行動設備232,而局部策略310可以覆蓋基地台216和行動設備244。在不同時間,可以選擇不同的一組最佳化的局部策略,其各自覆蓋基地台204-206的對應子集和行動設備218-244的對應子集。
局部策略302-310可以各自對應於包括有限數目的基地台(例如,來自一組基地台204-216、...)和行動設備(例
如,來自一組行動設備218-244、...)的群集。另外,每個群集可以實現其自己的排程。可以排程在共用群集中包括的基地台以實現如這裏描述的各種協作技術。
可以將策略階定義為在給定策略(例如,局部策略、...)中涉及到的基地台數目。例如,策略階可以稱為|N
(S
)|(例如,集合N
(S
)的基數、集合N
(S
)的成員數目、...),並且|N
(S
)|可以是集合{1,...,X S
}的成員(例如,、...)。另外,X S
是可以在系統300中允許的最大階。根據一個例子,X S
可以是3。作為另一例子,X S
可以是2。然而,應當理解X S
可以是大於3的任何整數而不限於前述例子。如圖所示,局部策略304、308和310可以分別包括各自的相應基地台,因此可以是一階策略。另外,局部策略302和306可以分別包括兩個各自的相應基地台,因此可以是二階策略。然而,應當理解系統300也可以根據X S
的值來支援三階策略(或者更高階策略)。
一階策略(例如,局部策略304、局部策略308、局部策略310、...)可以類似於基地台之間無協作的經典無線通訊模型。因此,在一階策略中包括的行動設備可以由在該一階策略中包括的基地台來服務。對照而言,二階策略(例如,局部策略302、局部策略306、...)可以利用在該策略中包括的基地台之間的協作。因此,二階策略覆蓋的行動設備可以用協作方式由在二階策略中包括的兩個基地台來服務。
根據一個例子,二階策略302可以包括兩個基地台204和206,其可以分別具有一個發送天線。二階策略302覆蓋
的行動設備220和222可以由兩個基地台204和206來協作地進行服務。因此,可以透過利用與兩個基地台204和206關聯的兩個發送天線,在二階策略302內實現虛擬MIMO,從而將兩個基地台204和206作為具有兩個天線的一個基地台來對待。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例子。
二階策略和更高階策略可以使基地台能夠將資源、天線等聯合在一起。另外,這樣的策略可以允許由共用局部策略中包括的基地台進行聯合排程處理。另外,可以在共用局部策略中的基地台之間共享資訊。例如,共享資訊可以包括:通道資訊(例如,針對局部策略中的基地台與行動設備之間的通道、...)、封包(例如,將從局部策略中的一個或者多個基地台發送、...)等。因此,在每個局部策略302-310內,基地台及/或行動設備可以相互協作(例如,以產生協調式排程判決、...);然而,基地台及/或行動設備不需要與在不同局部策略302-310中包括的基地台及/或行動設備協作(例如,協作不需要擴展到局部策略302-310內、...)。另外,每個局部策略302-310可以評價其他局部策略302-310造成的干擾及/或嘗試減輕這些干擾的影響。
在系統300內的整體策略S
可以是局部策略的直接總和,其中局部策略的策略階可以受最大值約束(例如,在的情況下,其中l
是局部策略索引、...)。例如,在給定時間每個基地台可以至多僅包括在一個局部策略中;因此,在給定時間由第一局部策略(例如具有索引l
、...)
覆蓋的一組基地台與由第二局部策略(例如具有索引l’
,對於所有不同l
和l’
、...)覆蓋的一組基地台的交集是空集()(例如、...)。另外,在給定時間t
的總效用可以是在給定時間t
與局部策略對應的效用之和(例如、...)。可以將與局部策略對應的每個效用評估為:。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例子,而是設想按照另一例子可以在一個以上的局部策略中同時包括一個基地台。
隨時間將基地台204-216的子集和行動設備218-244的子集動態群組以產生隨時間變化的一組局部策略302-310。對照而言,允許將基地台群組的常規技術通常定義隨時間保持恒定的靜態群集(例如,隨時間將相同基地台群組在一起、...)。由於系統300利用動態群集,所以當在給定時間形成局部策略302-310時可以考慮諸如行動設備218-244的位置、行動設備218-244的緩衝器等級、在基地台204-216與行動設備218-244之間的通道條件等各種條件。另外,在下一時間可以形成不同的一組局部策略(例如,根據系統300內的各種條件的改變、...)。因此,例如,儘管局部策略302在圖3的所示例子中在特定時間包括基地台204和206以及行動設備220和222,但是在下一時間可以選擇包括基地台204和210以及行動設備220和222的局部策略,而基地台206可以由不同局部策略覆蓋。另外,按照這一例子,在下一個後續時間可以選擇將基地台204和行動設備218群組在一起的局部策略,而又可以在一或多個不同
局部策略中包括基地台206和210以及行動設備220和222。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例子。
參照圖4,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分散式策略協商的系統400。系統400包括基地台402和多個不同基地台404。另外,雖然未圖示,但是設想系統400可以包括基本上任何數目的行動設備。基地台402可以與不同基地台404的至少一個子集交互以發送及/或接收資訊、信號、資料、指令、命令、位元、符號等。另外,基於該交互,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可以各自從相應的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選擇待實施的相應的局部策略。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可以收斂到在系統400內相容的一組局部策略,其產生非重疊的群集。
基地台402還可以包括群集部件406、度量評價部件408和協商部件410。類似地,雖然未圖示,但是設想不同基地台404可以分別類似地包括各自的群集部件(例如類似於群集部件406、...)、各自的度量評價部件(例如類似於度量評價部件408、...)和各自的協商部件(例如類似於協商部件410、...)。
群集部件406可以從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動態選擇用來與基地台402實施的局部策略。例如,群集部件406可以選擇基於所選局部策略來在給定時間形成具有不同基地台404中的特定基地台(或者子集)的群集。另外,在給定時間在與所選局部策略對應的群集中可以包括一或多個行動設備。另外在下一時間,排程部件406可以而非必須選擇利
用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不同局部策略。另外,每個不同基地台404可以類似地根據時間動態選擇待用的相應局部策略。因此,系統400支援實現全分散式策略的確定,其中每個基地台(例如,基地台402、每個不同基地台404、...)可以評估可能涉及到該基地台的可能局部策略,以選擇在給定時間用於該基地台的特定局部策略。
為了每個基地台選擇在給定時間實施的特定局部策略,每個基地台可以評估度量。具體而言,度量評估部件408(和不同基地台404的類似度量評估部件)可以評估可能局部策略的邊際效用(例如,局部效用、...),在該局部策略中基地台402可以與相鄰基地台(例如,一或多個不同基地台404、...)協作。度量評估部件408分析的邊際效用(例如,局部效用、...)可以是與網路的其餘部分隔離的局部策略的效用。另外,相鄰基地台和基地台402可以共享通道狀態資訊(CSI)及/或與共用行動設備的優先順序有關的資訊;共享資訊可以由度量評估部件408(和不同基地台404的類似度量評估部件)用來實現分析邊際效用(例如,局部效用、...)。
另外,在度量評估部件408產生與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邊際效用(例如,局部效用、...)後,協商部件410可以運用訊息傳遞以在系統400內約定相容的一組局部策略(例如,邊際策略、...)。例如,可以在系統400的基地台(例如,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之間實現訊息傳遞。另外,系統400中的基地台可以透過訊息傳遞來與各自的相
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舉例而言,基地台402可以與其相鄰基地台(例如,不同基地台404的子集、...)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另外,設想訊息傳遞可以疊代;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可以在系統400中實施訊息傳遞以使每個基地台能夠計算對與特定邊際策略(例如,與該基地台關聯的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特定局部策略)關聯的全網路總效用的估計。另外,在系統400中實現的訊息傳遞可以類似於訊息傳遞解碼,其中疊代獲得按照符號(symbol-wise)的度量,該度量可以反映全局最佳解內的位元的值和可靠性。另外,可以對基地台間交換的基於效用的量進行歸納,以表明諸如回載品質、優選協作技術等附加(實際)約束。
協商部件410可以使基地台402能夠將效用資訊發送到相鄰基地台(例如,不同基地台404的子集、...)並且從相鄰基地台接收效用資訊。透過交換效用資訊,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可以收斂到在系統400中運用的一組群集(例如,透過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各自選擇使全網路總效用最大化的相應局部策略、...),其中這一組群集中的群集是不矛盾的(例如,群集在任何時間點在任何資源上不重疊、...)。按照一個例子,如果基地台402的群集部件406選擇在給定時間將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中的特定基地台組成群集的局部策略(例如,二階局部策略、...),則不同基地台404中的該特定基地台(例如,其不同群集部件、...)選擇在給定時間將不同基地台404中的該特定基地
台和基地台402組成群集的局部策略(例如,二階局部策略、...),而其餘的不同基地台404不選擇在給定時間涉及到基地台402或者不同基地台404中的該特定基地台的相應局部策略。
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能夠以分散式方式而不是運用集中式控制器來控制被選擇用以在系統400中利用的一組局部策略。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可以各自考慮相應的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例如,基地台402可以使用度量評估部件408來分析與每個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效用,不同基地台404可以類似地評估效用,...)。另外,可以實現訊息傳遞(例如,利用協商部件410和不同基地台404的類似協商部件、...)以在相鄰基地台之間交換效用資訊,這可以促成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在給定時間形成系統400內的收斂解。
由於協商部件410實現交換效用資訊,所以度量評估部件408可以產生對可能涉及到基地台402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的估計。因此,度量評估部件408可以計算在每個可能局部策略中涉及到的行動設備的加權總和速率,以及在基地台402運用每個可能局部策略這一事實的條件下估計在整個網路內的全部的總和速率。因此,基地台402和不同基地台404可以各自估計在基地台可以分別利用的每個可能局部策略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
參照圖5,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訊息傳遞的示例系統500。系統500包括節點0 502以及與節點0 502
相鄰的三個節點504、506和508(例如,節點1 504、節點2 506和節點3 508、...)。節點502-508也可以稱為基地台502-508。另外,每個節點502-508可以基本上類似於圖4的基地台402。
舉例而言,節點0 502可以與節點1 504、節點2 506或者節點3 508之一協作(例如,可以在系統500內採用約束以限制可以在共用群集內包括的節點502-508和行動設備的數目,其中假設在系統500中支援的最大階策略是二階、...)。例如,在節點0 502與節點1 504之間的協作可以得到某一局部效用,該局部效用是在由該局部策略服務的行動設備內的加權總和速率。另外,如果節點0 502與節點1 504協作,則節點0 502可能不能與節點2 506或者節點3 508協作。基於局部效用的測量(例如,由圖4的度量評估部件408產生、...),節點0 502可以得知與節點2 506或者節點3 508的協作相比而言,與節點1 504的協作會產生更高的局部效用;然而,在節點0 502與節點1 504之間的協作與在不同局部策略下操作的節點0 502相比可能有損於全網路總效用。因此,訊息傳遞可以用來在系統500內傳播訊息,其中這些訊息允許節點502-508各自估計在每個節點502-508可以分別實施的每個可能局部策略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例如,在多次疊代之後,節點0 502可以估計與節點0 502可以選擇的每個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全網路效用,而節點0 502可以選擇具有最大全網路效用估計的特定局部策略。因此,前述訊息傳遞演算法能夠收斂到全局最佳解。另
外,節點502-508可以根據通道條件、行動設備條件等隨時間動態判決局部策略。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例子。
圖5利用表示節點的頂點和表示(潛在)協作關係的邊繪示出了協作圖。例如,如果存在具有活動優先順序的共用行動設備,則在給定時間可以在兩個節點(例如,節點a與節點b、...)之間存在邊,其中共用行動設備從兩個節點接收引導頻(例如,接收的引導頻強度可以類似於活動或者候選集概念、...)。因此,具有共用邊的兩個節點可以稱為相鄰節點。
作為這裏描述的分散式協商架構的一部分,可以在系統500中的相鄰節點之間傳遞效用資訊。例如,節點0 502可以將效用資訊傳遞到它的每個相鄰節點(例如,節點504-508、...),並且可以從它的每個相鄰節點接收效用資訊(例如,透過運用圖4的協商部件410、...)。在下文描述的例子中,可以將效用資訊從節點p(例如,源節點、...)發送到節點q(例如,目標節點、...);例如,可以將效用資訊從節點0 502發送到節點1 504、從節點1 504發送到節點0 502、等等。
根據各種實施例,作為分散式協商架構的一部分從節點p發送到節點q的外部效用可以包括協作效用值和非協作效用值。協作效用值可以稱為,而非協作效用值可以稱為。從節點p發送到節點q的協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設在不包括節點q的任何策略中沒有涉及到節點p從而允許與節
點q的潛在協作的情況下對透過節點p連接到節點q的子圖的總效用的估計。另外,從節點p發送到節點q的非協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設在不包括節點q的策略中涉及到節點p從而節點p潛在地不與節點q協作的情況下對透過節點p連接到節點q的子圖的總效用的估計。另外,隱含假設可以是子圖不重疊。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這一訊息傳遞演算法可以假設沒有迴路;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作為前述分散式協商架構的一部分,L p
代表與節點p關聯的所有潛在邊際策略(例如潛在局部策略、...)的索引的集合。另外,U p
,t
(S l
)可以是節點p在時間t
計算的對在涉及到節點p的邊際策略S l
條件下的全網路總和效用(NWSU)的估計。另外,l
可以是L p
的成員(例如,在圖5所示例子中,,L p
={1,2,3}、...)。因而,在特定邊際策略條件下對全網路總和效用的估計可以是該邊際策略的效用加上經由協作節點連接的所有子圖的總和效用加上經由非協作節點連接的所有子圖的總和效應之和,其可以表示如下:
因而,節點p可以如下識別在時間t
涉及到節點p和q的最佳策略的索引(l p
,q
,t
):
上式可以代表除了經過節點q連接的子圖之外連接到節點p
的所有子圖的總和效用,其中假設在節點p與節點q之間有協作。另外,節點p可以如下識別在時間t
涉及到節點p但是未涉及到節點q的最佳策略的索引(l
' p
,q
,t
):
上式可以對應於除了經過節點q連接的子圖之外連接到節點p的所有子圖的總和效用,其中假設在節點p與節點q之間無協作。可以如下評估邊際策略s l
的效用:。另外,可以根據來實現邊際策略選擇,這可以類似於在訊息傳遞解碼結束時的硬判決。
下文是可以由節點0 502執行的示例外部效用計算。節點0 502可以在給定、、、、和的值時計算和。當評估時,S 1
是在節點0 502與節點1 504之間的可能協作策略,因此l p
,q
,t
=1。因此滿足。另外,可以將節點0 502計算的在涉及到節點1 504的邊際策略S 1
條件下對全網路總和效用的估計確定為。因此,可以等於透過節點0 502連接到節點1 504的整個網路的一部分內的總和效用,其中假設在節點0 502與節點1 504之間有協作,其中節點2 506和節點3 508未與節點0 502協作(例如,、...)。另外,當節點0 502分析時,策略S 2
和S 3
可以是用於節點0
502的選項,其中假設與節點1 504無協作。例如,可以假設S 2
是用於節點0 502的更佳策略(例如,U 0,t
(S 2
)>U 0,t
(S 3
)、...),則l
' p
,q
,t
=2並且。另外,可以獲得下式:。因而,可以等於透過節點0 502連接到節點1 504的整個網路的一部分內的總和效用,其中假設在節點0 502與節點1 504之間無協作(例如,因此節點0 502考慮與除了假設經由策略S 2
與節點2 506協作的節點1 504之外的最佳協作、...);因此,。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例子。
根據其他實施例,作為分散式協商架構的一部分從節點p發送到節點q的外部效用可以包括複數個效用值。例如,如果節點p考慮T個可能局部策略,則節點p可以發送T個訊息,其中T可以是基本上任何整數;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可以將策略S l
的預計效用計算為局部效用(例如,U t
(S l
)、...)與來自與S l
相容的相鄰節點的外部效用之和。從節點p發送到節點q的外部效用值可以稱為,該值反映在向節點q報告的對節點q的約束之下透過節點p連接到節點q的子圖的總效用。另外,不同訊息m
可以代表對節點q的不同約束。例如,可以在與節點q的協作中涉及到節點p;按照這一例子,節點q可以將這樣的外部效用相加以計算節點q與節點p協作的策略的預計效用。作為另一例子,節點p可以與節點q無協作;因而,節點q可以將外部效用相加以計算節點q不與節點p協作的策略的預計效用。另外,訊息m
可以表明在特定策略下的協作中涉及到的節點
及/或行動設備,從而節點q未將涉及任何節點及/或行動設備的外部效用與它自己的涉及到相同節點及/或行動設備的策略的局部效用相加。
作為上述分散式協商架構的一部分,L p
代表與節點p關聯的所有潛在局部策略(例如,潛在邊際策略、...)的索引的集合。另外,U p
, t
(S l
)可以是節點p在時間t
計算的在涉及到節點p的局部策略S l
條件下的預計全網路總和效用(NWSU)。另外,l
可以是L p
的成員(例如,在圖5所示例子中,,L p
={1,2,3}、...)。因而,可以如下計算在特定局部策略S l
條件下對全網路總和效用的預計:。M q
可以代表從節點q傳遞到節點p的訊息總數,可以代表從節點q接收的第m個外部效用,而ξ(m
)
(S l
,q
,p
)可以是針對採用策略S l
從節點q到節點p的第m個訊息的相容性驗證,其中策略S l
可以具有數值0或者1。另外,可以根據來實現局部策略選擇,這可以類似於在訊息傳遞解碼結束時的硬判決。
訊息總數M q
可以匹配於與目標節點的可能局部策略對應的約束數目。例如,對於源節點和目標節點的每個共用相鄰節點,可以添加與在源節點與該共用相鄰節點之間無協作相對應的訊息(例如,共用相鄰節點數目等於訊息數目、...)。作為另一示例,如果利用二階或者三階策略,則可以考慮如下訊息,這些訊息對應於與一個共用相鄰節點有協作而與另一共用相鄰節點無協作(例如,訊息數目等於共用相鄰節點
數目與共用相鄰節點數目減去一相乘,其中該乘積可以除以二、...)。另外,未涉及到共用相鄰節點的訊息可以不產生對目標節點的約束,因此可以與任何非協作策略一起使用。另外,可能沒有必要在一組共用約束下使用多個訊息;實際上,源(或者目標)節點可以選擇在給定約束下具有最高效用的訊息。按照一個例子,選擇發送的外部訊息可以包括未涉及到目標或者任何共用相鄰節點(例如,經由對共用相鄰節點列表的瞭解來識別、...)的一個訊息和所選擇的具有最大外部效用的其餘訊息;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下文是利用上面所述的多個外部效用的示例預計效用計算。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根據一個示例,每個節點p(例如,節點1 504、節點2 506、節點3 508、...)可以針對節點0 502,即在與節點p的協作中涉及到節點0 502,具有一個可能約束,其中對於系統500有。因此,節點p可以將以下兩個訊息發送到節點0 502:在節點p與節點0 502協作條件下的和在節點p不與節點0 502協作條件下的。例如,節點0 502可以支援三個可能局部策略(例如,節點0 502可以與節點1 504組成群集的策略S 1
、節點0 502可以與節點2 506組成群集的策略S 2
或者節點0 502可以與節點3 508組成群集的策略S 3
、...)。因此,節點0 502可以按照下式來評估三個可能局部策略中的每個局部策略的預計全網路總和效用:
另外,節點0 502可以計算外部效用,其中可以將該外部效用發送到目標相鄰節點(例如,節點1 504、節點2 506、節點3 508、...)。向目標相鄰節點傳遞的外部效用可以代表將目標相鄰節點和透過目標節點連接到源節點(例如,節點0 502、...)的其他節點的效用排除在外的全網路效用的一部分。這可以意味著無迴路的網路圖,其中節點至多具有一個通向另一節點的路徑。雖然無迴路的圖通常並不存在,但是可以在這樣的假設之下設計信任傳播演算法(即,短迴路可以比長迴路具有更大影響,可以有與(更)長迴路相比更少的(更)短迴路、...)。
對於針對將向節點q發送的訊息m由節點p判決的可以與節點q協作的節點集合,可以如下評估在聲明的約束下使預計效用最大化的策略:。另外如下所示,可以按照這一預計效用減去來自目標節點q的對這一效用的外部貢獻來得到目標節點q的外部效用:
一般而言,源節點p可以計算並向目標節點q發送與不同集合對應的多個外部效用。雖然可以對每個可能集合使用至少一個訊息,但是可以削減從節點p傳遞到節點q的訊息總數而沒有過多損失性能。例如,可以透過選擇相應預計效用的值最大的有限數目的訊息來完成削減。
根據具有一個約束的上述示例,節點1 504可以具有一個針對節點0 502的可能約束,即在與節點0 502的協作中涉及到節點1 504。因此,節點0 502將兩個訊息發送到節點1 504:,對應於節點1 504與節點0 502協作;以及,對應於節點1 504不與節點0 502協作。節點0 502可以如下評估外部效用:
如果U 0,t
(S 2
)>U 0,t
(S 3
),則
否則
圖6描繪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訊息傳遞的另一系統600。如圖所示,節點0 502可以評估三個可能局部策略:S 1
602,其中節點0 502和節點1 504組成群集(例如,協作、...);S 2
604,其中節點0 502和節點2 506組成群集(例如,協作、...);以及S 3
606,其中節點0 502未與節點1 504或節點2 506協作。另外,節點1 504和節點2 506可以互為相鄰節點。作為另一示例,每個節點p(例如,節點1 504、節點2 506、...)可以具有兩個針對節點0 502的約束。這兩個約束可以是與節點0 502協作並且與節點0 502的另一相鄰節點協作。因此,節點p可以將三個訊息發送到節點0 502:在節點p與節點0 502協作的條件下的;在節點p與節點0 502的相鄰節點q(例如,對於p=1而言q=2、對於p=2而言q=1、...)協作的條件下的;以及在節點p
不與節點0 502或節點0 502的相鄰節點協作的條件下的。因此,節點0 502可以如下評估三個可能局部策略602-606中的每個局部策略的預計全網路總和效用:
另外,節點0 502可以計算外部效用,其中可以將該外部效用發送到目標相鄰節點(例如,節點1 504、節點2 506、...)。根據具有兩個約束的上述示例,節點1 504可以具有兩個針對節點0 502的可能約束,即在與節點0 502的協作中涉及到節點1 504以及在與節點2 506(例如,也是節點0 502的相鄰節點、...)的協作中涉及到節點1 504。因此,節點0 502將三個訊息發送到節點1 504:,對應於節點1 504與節點0 502協作;,對應於節點1 504與節點2 506協作;以及,對應於節點1 504不與節點0 502和節點2 506協作。節點0 502可以如下評估外部效用:
如果U 0,t
(S 2
)>U 0,t
(S 3
),則
否則
現在參照圖7,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支援群集內協作的系統700。系統700包括基地台402、協作基地台702
和非協作基地台704(例如,協作基地台702和非協作基地台704可以各自基本上類似於基地台402、...)。例如,協作基地台702和非協作基地台704可以是圖4的不同基地台404。如這裏所述,在給定時間,基地台402和協作基地台702可以動態形成群集706。因此,基地台402和協作基地台702可以在給定時間相互協作;同時在給定時間,基地台402和協作基地台702不與非協作基地台704協作。另外,非協作基地台704的非相交子集可以類似地形成各非重疊群集,其中可以實現協作。另外,群集706可以包括由基地台402和協作基地台702服務的行動設備708。類似地,雖然未圖示,但是系統700可以包括在群集706中未包括的行動設備,其中這些行動設備由在給定時間由非協作基地台704動態形成的各非重疊群集覆蓋。
如這裏所述,基地台402可以利用群集部件406、度量評估部件408和協商部件410,以用分散式方式動態選擇在給定時間與協作基地台702協作。另外,基地台402可以包括協作部件710,該部件可以協調基地台402和協作基地台702的操作以實現一種或者多種協作技術。因此,在形成群集706後,協作部件710(和協作基地台702的類似協作部件)可以控制在群集706內的操作以利用其之間的協作。
參照圖8-10,繪示出了可以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內實施的各種示例操作技術。例如,在每個群集中包括的基地台的各自的協作部件(例如圖7的協作部件710、...)可以對每個示例協作技術進行管理、排程、協調等。描繪了站
點間封包共享、協作波束形成和協作靜默的例子;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圖8-10中所示例子,因為這些技術是出於示例的目的而示出的。
參照圖8,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802內運用站點間封包共享(ISPS)(例如,相干ISPS、...)的示例系統800。群集802包括基地台804和806以及行動設備808和810(例如,二階策略、...)。站點間封包共享也可以稱為聯合處理或者聯合傳輸。當利用站點間封包共享時,可以在向群集802中包括的每個行動設備808-810的資料傳輸中涉及到群集802內的每個基地台804-806。
站點間封包共享可能就每一基地台804-806的有限數目的發送天線(例如,每一節點的有限數目的發送天線、...)而言效率最高。例如,基地台804-806可以各自包括一個發送天線。因此,在群集802內的兩個基地台804-806可以在服務於行動設備808-810時有效地作為具有兩個天線的一個基地台來利用;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站點間封包共享可以利用基地台804-806之間的高頻寬回載。另外,可以在系統800中使用在協作基地台804-806內的快速確認和否認((N)ACK)分發。另外,站點間封包共享可能對通道狀態資訊(CSI)敏感。可以透過收集產生顯著性能益處的基地台804-806和行動設備808-810來使用站點間封包共享。
現在參照圖9,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902內實施協作波束形成的示例系統900。群集902包括基地台
904和906以及行動設備908和910(例如,二階策略、...)。協作波束形成也可以稱為協調式波束形成或者分散式波束形成(DBF)。為了實現協作波束形成,基地台904-906可以各自具有多個發送天線;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如圖所示,基地台904可以服務於群集902內的行動設備910,而基地台906可以服務於群集902內的行動設備908。當基地台904向行動設備910發送時,基地台904可以產生減輕對行動設備908的干擾的波束(例如,波束去往行動設備910而向行動設備908發送空訊號、...)。因此,每個基地台904-906可以協調排程、控制波束形成等,以便降低對在群集902內而未由其服務的行動設備的干擾。協作波束形成可以利用中等回載(控制)要求並且與站點間封包共享相比可能對通道狀態資訊(CSI)的敏感度更低。因此,可以基於性能差異來考慮協作波束形成作為站點間封包共享的替代;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參照圖10,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1002內實現協作靜默(CS)的示例系統1000。群集1002包括基地台1004、1006和1008以及行動設備1010、1012和1014(例如,三階策略、...)。如圖所示,基地台1004可以服務於行動設備1010,而基地台1008可以服務於行動設備1014。另外,基地台1006可以靜默以有益於行動設備1010和1014。因此,協作靜默可以包括節點(例如,基地台1006、...)在有益於整個鄰域時避開發送(例如,用以去除
干擾、...)。另外,協作靜默可以利用最少回載和通道狀態資訊(CSI)要求。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
參照圖11,繪示出了可以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實現非協作發送的示例系統1100。系統1100包括兩個群集1102和1104。群集1102包括基地台1106和行動設備1108,而群集1104包括基地台1110和行動設備1112。如圖所示,群集1102和群集1104各自利用一階策略;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根據一個示例,當基地台1106向行動設備1108發送傳輸時,無需考慮與該傳輸關聯的干擾對群集1104的影響(例如,基地台1106無需考慮對行動設備1112造成的干擾、...)。如這裏所述,每個群集1102-1104可以及時動態改變,並且在任何時間點可以在每個群集1102-1104內利用協作技術;然而,群集1102和1104無需相互協作,這可能造成非協作干擾。
根據一個例子,與常規網路中的傳統基地台相比,可以用類似方式處理群集1102-1104之間的非協作干擾。因此,基地台1110可能缺乏對在群集1102內實現的操作的瞭解或者控制。實際上,基地台1110可以在並不知道其他群集中的基地台(例如在群集1102中的基地台1106、...)利用的波束、功率等的情況下,估計其他群集中的這些基地台對行動設備1112造成的干擾。例如,基地台1110可以使用長期資訊以便排程行動設備1112等。
另外,隨著群集規模增加,非協作干擾可能減少。例
如,當群集大時,協作量可能增加;然而,與更大群集關聯的權衡是增加了複雜度(例如,在群集內的更多排程判決、要考慮的更多可能局部策略、...)。因此如這裏所述,可以對網路施加約束,該約束控制可以運用的最大策略階(例如,最大策略階可以是二階、三階、更高階、...)。
儘管在基地台之間傳遞的外部訊息可以表明效用和對與該效用關聯的目標節點的一組約束,但是除非在訊息的基本策略中涉及到該目標節點(例如,除非該訊息表明涉及到該目標節點的協作策略,...),否則關於該策略的其他細節通常可能對該目標節點而言是未知的。例如,其他細節可以包括假設的功率譜密度(PSD)、目標節點使用的波束等。因此,目標節點在評估它自己的局部策略時需要假設來自源節點的長期干擾(例如,可以基於細胞服務區空引導頻來測量長期干擾、...)。長期干擾常常可能是充分的,因為目標節點在行動設備的主要干擾方不協作時試圖避免排程這些行動設備。然而,考慮到主要干擾方可能由於對行動設備的頻譜效率的有限影響及/或在許多這樣的干擾方之間平均而重要性降低。此外,可能更難以提取增益,從而造成與干擾方協調。另外,更準確考慮由非協作策略造成的干擾可能在一些場合中是有益的,因為這可以透過減少策略階而允許明顯減小複雜度。
因此,除了外部效用值和涉及到的共用相鄰節點(例如,基地台和行動設備、...)的列表之外,源節點還可以向目標節點傳遞與目標節點的影響外部值的策略參數有關的
假設。例如,該資訊可以概括為目標節點對在該外部訊息的基本策略中涉及到的行動設備造成的干擾位準。另外,源節點可以定義如下外部訊息,這些外部訊息對應於與相同或者不同基本策略對應的這些參數的多個值。不同外部訊息可以對應於從目標節點到在這些外部訊息的基本策略中涉及到的相同或者不同行動設備組中見到的干擾的不同值。在沒有來自可能是主要干擾方的目標節點的協作的情況下,對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需要促使選擇多個訊息(例如,如果行動設備暴露於同一組主要干擾及/或當目標節點常常拒絕協作時、......)。
參照圖12,繪示出了作為訊息傳遞策略的一部分來交換干擾資訊以在無線通訊環境中管理非協作干擾的系統1200。系統1200包括基地台1202、基地台1204、基地台1206和基地台1208(例如,節點1202、1204、1206和1208、...)。另外,行動設備1210和1212可以在系統1200中的基地台1202-1208的切換區內。
根據所示例子,在局部策略1214下,基地台1202和1204可以服務於行動設備1210(例如,假設最大策略階限於2或者3、...)。在局部策略1214中涉及到的基地台1202-1204可以在與局部策略1214中未涉及到的每個基地台(例如,用於基地台1206和1208、...)的發送功率譜密度及/或波束有關的多個假設之下,各自計算其局部效用並且為在局部策略1214中未涉及到的基地台構成對應的多個外部訊息。例如,基地台1202可以考慮與基地台1204聯合地服
務於行動設備1210這一局部策略1214。在這一情況下,基地台1202可以在基地台1206和1208的PSD設置及/或波束約束的各種情況下評估局部策略1214的局部效用。然後,基地台1202可以相應地向基地台1206和1208構成外部訊息。基地台1206和1208可以各自據此計算與接收的外部訊息以及對波束和功率譜密度的相應約束的情況一致的各種局部策略的預計效用。因此,基地台1206和1208可以透過瞭解在單獨群集(例如,局部策略1214、...)中的基地台1202和1204造成的可能對群集判決、排程判決等有影響的干擾,來獲得對效用的更準確估計。
作為進一步示例,圖13-15繪示出了可以結合這裏描述的技術來實施的與用於干擾避免和CoMP的信任傳播架構關聯的示例圖。儘管圖13-15和以下附帶討論描繪了在靜態群集(例如,各自具有群集控制器、...)的背景中的各種例子,但是設想這些方式可以擴展到隨時間動態形成的群集。因此,在以分散式方式在給定時間動態選擇網路內的一組最佳局部策略時,可以利用以下技術。另外,設想這裏所述的分散式群集概念可以適合靜態群集。然而,設想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局限於以下討論。
例如,靜態群集概念可以基於以部署和回載拓撲為基礎的靜態主群集這一想法。協作在主群集內是可能的,並且干擾管理可以處理邊界。靜態群集可以基於遠端無線電轉發器(RRH)概念,該概念可以包括經由專用線路(例如線纜、光纖等)連接到巨集節點的輕型(light)遠端節點,可能採
用集中式處理架構。另外,遠端節點可以是獨立基地台。分散式群集可以支援使用效用權值來定義主群集。例如,可以向延伸跨越RRH邊界的策略分配零效用權值以防止跨越這些邊界的協作。作為另一例子,不同效用權值可以用於與RRH間回載品質一致的跨越RRH延伸的不同策略(例如,可能不能使用站點間封包共享,而可以使用分散式波束形成、...)。按照又一例子,可以明確地禁用跨越RRH邊界的群集。如果RRH是目標場合,則靜態群集可以是有益的。然而應當理解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內容。
考慮無線蜂巢式系統中由記為B
={BT 1
,BT 2
,...}的基地台收發器(BT)集合限定的無線存取網路(RAN)。基地台收發器(BT)可以意指全向細胞服務區/基地台(例如,節點、...)或者扇區化基地台的單個扇區。每個基地台收發器(BT)可以具有用來透過無線通道來與用戶終端(UT)(例如,行動設備、...)通訊的一或多個發送天線和一或多個接收天線。
無線蜂巢式系統中的每個用戶終端(UT)可以基於各種標準來選擇服務基地台收發器。用戶終端的干擾管理集(IMset)可以包括服務BT以及其他BT,其中所述其他BT的長期前向鏈路(FL)(反向鏈路(RL))信號強度超過(Q-X
)dB。在這一運算式中,Q
項可以表示在服務BT與用戶終端之間的長期FL(RL)接收信號強度(例如,以dB為單位來表達、...),而X
項是適當選擇的參數(例如,10、大於10的值、小於10的值、...)。注意,用戶終端的服務BT也可以是用戶終端的IMset的一部分。用戶終端的IMset延伸
CDMA系統中的活動集這一想法,並且可以包括用戶終端的潛在主要干擾方(被干擾方)。可以表示用戶終端u
的IMset。
群集可以是RAN中的BT的預定(靜態)子集。根據另一例子,可以如這裏所述動態形成群集。令C
={C 1
,C 2
,...,C L
}表示RAN中定義的所有群集的集合(例如,在給定時間、...),其中對於每個j
=1、2、...、L
而言。按照一個例子,不同群集可以相互重疊(例如,具有非空交集、...)。作為又一例子,不同群集可以不重疊(例如,交集可以是空集、...)。另外,群集可以配備有稱為群集控制器的邏輯實體,該實體可以實體上嵌入於該群集中的BT之一中。除此之外或者取而代之,下文描述為由群集控制器實現的功能可以由群集中的一個或者多個BT實現。
在群集中的BT可以透過低延時(例如,小於1毫秒、...)訊令鏈路連接到群集控制器。此外,在群集中的某些BT也可以利用低延時(例如,小於1毫秒、...)、高容量(例如,大於100MBps、...)資料連結連接到其群集控制器。另外,每對群集控制器可以透過中等延時(例如,10-20毫秒)訊令鏈路來相互連接。
群集控制器可以通知其群集中的每個BT在無線通道上發射某個信號。BT發射的信號可以是由包括該BT的群集的控制器引發的信號的疊加(總和)。在BT處由群集引發的信號也可以稱為該群集從給定BT發送的信號。群集的總發送信號可以意指由該群集在屬於該群集的BT處引發的信
號的組合(例如,直接乘積、...)。
包括用戶終端的服務BT的群集可以稱為用戶終端的服務群集。注意,雖然用戶終端可以具有單個BT,但是其可以具有數個服務群集。另外,用戶終端的每個服務群集可以存取通道狀態和用戶的資料佇列/流狀態。S j
可以表示由群集C j
服務的用戶終端的集合。
群集控制器可以判決將由群集中的每個BT發送的信號,也可以決定透過這些信號資源向由該群集服務的不同用戶終端輸送的資料。可以使用低延時訊令鏈路將資源管理(或者排程)判決從群集控制器傳送到群集中的BT。在分散式波束形成的情況下,群集控制器可以將某些次載波上的某些波束方向分配給不同BT,以便同時在同一組次載波上朝著由相鄰BT服務的用戶終端引導多個空間空訊號。在站點間封包共享的情況下,假如在關注的BT之間支援高速資料連接,可以從/在群集中的多個BT發送/接收與給定用戶終端關聯的資料。
在無聯合基地台處理的系統中,每個群集可能與基地台收發器(BT)相同。在採用節點B內聯合處理的系統中,每個群集可能與(演進)節點B相同,該(演進)節點B可以是由並置基帶處理器系統支援的一組基站收發器(BT)。注意,無需並置(演進)節點B中的不同BT的射頻(RF)模組/天線(例如,與遠端無線電轉發器(RRH)架構的情況一樣、...)。
如果可以在任何群集控制器與任何BT之間建立低延時訊令鏈路,則可以定義群集集合C,從而在RAN中的某一群
集中包括任何用戶終端的IMset。換而言之,對於具有IMsetIM u
的用戶終端u
,則對於某一群集索引j
而言。然而,為了限制群集控制器的複雜度,可以按照上述IMset標準將群集配置成更小。
圖13-15繪示出了基於表徵無線存取網路(RAN)的UT、BT和群集(例如,群集控制器(CC)、...)的拓撲的數個圖。
在給定(無向)圖G
時,如果圖G
在兩個頂點p
與q
之間具有邊,則可以說這兩個頂點互為相鄰。如果在圖G
中在兩個頂點p
與q
之間存在路徑,則可以說這兩個定點相互連接。圖的直徑可以表示該圖中在兩個頂點之間的最大距離。圖的周長可以表示該圖中的最短迴圈長度。
無線存取網路(RAN)的干擾圖可以是圖G I
(例如,在圖14中所示、...),其每個頂點代表群集。如果由頂點(群集)C i
服務的UT在其IMset中具有屬於另一群集C j
的BT(或者反之亦然),其中j
≠i
,,則圖G I
可以在頂點C i
與頂點C j
之間具有邊。群集C j
的干擾鄰域可以意指一組群集C i
,從而G I
在C i
與C j
之間具有邊。可以將C j
的干擾鄰域中的群集的索引的集合表示為N
(j
)。
RAN的群集連接圖可以是圖G C
(例如,在圖14中所示、...),其每個頂點代表群集。如果在頂點(群集)C i
與C j
之間(至少)存在中等延時訊令鏈路,則圖G C
可以在群集C i
與C j
之間具有邊。
資源協商圖G R
(例如,在圖15中所示、...)可以是干
擾圖G I
和群集連接圖G C
的子圖。換而言之,如果群集C i
在群集C j
的干擾鄰域中並且在群集C i
與C j
之間(至少)有中等延時訊令鏈路,則圖G R
才可以在群集C i
與C j
之間具有邊。另外,可以構造資源協商圖G R
以便使其直徑最小化(例如,減少長鏈、...)而使其周長最大化(例如,減少短鏈、...)。在資源協商圖G R
中與C j
相鄰的群集的索引集合可以由N +
(j
)表示。因此,集合N +
(j
)可以是干擾鄰域N
(j
)的子集。補集可以表示為,其可以代表群集C j
的干擾相鄰群集的群集索引集合,這些群集在資源協商圖中沒有通向群集C j
的邊。
另外,可以如下定義擴展式鄰域:
另外,從而可以滿足。索引N e
(j
)標識的一組群集可以稱為群集C j
的擴展式干擾鄰域。注意,如果資源協商圖沒有長度為3的迴圈,則對於兩個相鄰群集C i
與C j
可以滿足。
參照圖13,繪示出了具有多個用戶終端(UT)、基地台收發器(BT)和群集處理器(例如,群集控制器(CC)、...)的示例系統1300。系統1300示出在群集控制器和基地台收發器之間的示例訊令/資料連結。
由不同群集服務的用戶終端的集合可以由下式給定:S 1
={UT 1
,UT 2
,UT 3
}、S 2
={UT 3
,UT 4
,UT 5
}、S 3
={UT 4
}、S 4
={UT 7
}、S 5
={UT 8
}、S 6
={UT 7
,UT 10
}、S 7
={UT 5
,UT 10
}。
參照圖14,繪示出了與圖13的系統1300對應的干擾圖G I
和群集連接圖G C
的示例描繪圖1400。另外,圖15繪示
出了與圖13的系統1300對應的資源協商圖G R
。
在所示例子中,群集連接圖以及資源協商圖可以具有兩個連接的元件,其具有頂點集合{C 1
,C 2
,C 3
}和{C 4
,C 5
,C 6
,C 7
}。也可以看出N +
(2)={3}、N -
(2)={6,7}並且。
資源協商圖無需在成對的干擾相鄰群集(C 2
,C 6
)、(C 2
,C 7
)和(C 3
,C 7
)之間具有邊,因為在這些成對群集之間沒有訊令連接。另一方面,即使在干擾相鄰群集(C 4
,C 7
)之間缺乏訊令鏈路,在它們之間也沒有邊;可以這樣做以便消除資源協商圖G R
中長度為3的迴圈。
信號資源要素可以意指一個(OFDM)次載波、一個(OFDM)符號和一個空間波束的組合。空間波束是發送天線權值的複數線性組合或者具體而言是單位範數的複值波束形成向量,該向量的每個元素意指網路中的BT的發送天線。如果波束形成向量的所有非零元素對應於BT的發送天線,則稱波束定位到該給定BT。如果波束形成向量的所有非零元素對應於群集中的某一BT的發送天線,則稱波束定位到該給定群集。信號資源方塊是一組信號資源要素,其所有波束定位到(至少)一個群集。通常,信號資源方塊可以由(OFDM)次載波集合、(OFDM)符號/時槽集合以及定位到群集的(空間)波束集合的笛卡爾乘積來定義。
回顧群集(控制器)引發群集中的每個BT發送某一信號,並且群集的發送信號可以意指群集在其每個BT處引發的信號的彙集(直接總和)。群集c
在資源方塊r
上的發送功率可以意指透過將群集的發送信號(正交地)
映射到資源方塊r
中的資源要素跨越的信號子空間上來獲得的信號的功率。例如,如果資源方塊r
包括與可以由特定BT形成的所有可能波束成對的所有符號內的某一組次載波,則群集c
在資源方塊r
上的發送功率意指群集在資源方塊中包括的所有次載波上從給定BT發送的信號的總功率。在另一例子中,如果資源方塊r
意指在屬於群集c
的每個BT處的某一波束方向,則可以意指群集從屬於該群集的每個BT沿著給定波束方向發送的信號的功率之和。
假定RAN定義了信號資源方塊集合R
={R 1
,R 2
,R 3
,...,R N
}。群集C j
的發送功率分佈(profile)是非負實值向量,除非資源方塊R k
定位到群集C j
,否則該向量滿足P j
,k
=0。這一條件可以得到如下事實:群集控制器通常不能在不屬於該群集的BT處引發任何信號。如果向群集C j
分配了發送功率分佈 P j
,則群集C j
發送的信號對於每個 N
而言滿足不等式。換而言之,群集通常不在資源方塊R k
上發送功率超過所分配的分佈的信號。如果沒有元素k
使得P i
,k
和P j
,k
均為正,則認為分別向群集C i
和C j
分配的兩個發送功率分佈 P i
和 P j
是不重疊的。注意,如果沒有資源方塊{,R k
}定位到兩個群集C i
和C j
或者如果群集C i
和C j
沒有共享任何BT,則這兩個群集C i
和C j
的(有效)功率分佈 P i
和 P j
是不重疊的。
向每個群集分配的發送功率分佈確定該群集可以對其用戶終端進行服務的自由度。在給定持續時間(排程時期)之後,可以基於群集間協商過程向每個群集分配發送功率分
佈。一旦向每個群集分配了發送功率分佈,該群集可以管理其資源和資料傳輸,以便最佳化某一效用函數。下文更具體地描述這些概念和機制。
下文涉及可以運用的效用度量。假設每個群集C l
可以在時間t
具有發送功率分佈 P l
(t
)。用戶終端在每個信號資源方塊上從其服務群集C j
接收的信號的(最大)強度可以由服務群集C j
的發送功率分佈 P j
來確定。另一方面,相同用戶終端在每個信號資源方塊上接收的(最大)干擾功率可以由群集C l
的發送功率分佈 P l
來確定,其中該群集C l
包括用戶終端的IMset中的BT。繼而在資源方塊上群集C j
可以在每個用戶終端處實現的信號與干擾加雜訊比(SINR)可以透過發送功率分佈的組合來確定。在每個排程時機,在C j
處的群集控制器可以在每個時刻t
向其每個用戶分配信號資源和封包格式,其可以獲得由群集服務的用戶所實現的某些資料速率(例如,與SINR一致、...)。令r u
,j
表示群集C j
在任何給定時間向用戶終端提供的資料速率。
顯而易見,群集C j
可以向由該群集服務的用戶終端提供的資料速率組合的集合由發送功率分佈來確定。該可實現的資料速率組合的集合可以由表示。
如果群集C j
在時間l
向其用戶分配資料速率組合,則令表示群集C j
在時間l
實現的局部邊際效用度量(例如,以時間為參照的邊際、...)。例如,在
盡力而為訊務的比例公平排程下,局部邊際效用函數可以具
有這一形式,其中T u
(t
)是用戶u
在時間l
的平均(濾波)吞吐量。更一般而言,局部邊際效用函數具有這一形式,其中π u
(l
)代表用戶u
在時間l
的排程優先順序。排程優先順序π u
,l
可以依賴於用戶的資料佇列中的封包的傳輸期限以及向與用戶終端關聯的資料流提供的歷史吞吐量。
在給定不同群集的發送功率分佈時,在時間l
用於群集C j
的最佳排程器可以分配集合中使局部邊際效用函數U j
,l
(...)最大化的資料速率組合。換而言之,在群集C j
處的最佳排程策略得到以下局部邊際效用度量:
可以如下選擇發送功率分佈{ P j
}以使全局邊際效用函數最大化:
然而,資源協商可能受限於在資源協商圖G R
中的相鄰群集之間的訊息交換,其中該資源協商圖G R
是干擾圖G I
的子圖。為此,可以如下文所闡述的來定義預計邊際效用函數。
出於這一目的,每個群集C j
可以將標稱發送功率分佈用於每個群集。因此,群集C j
的預計局部邊際效用函數可以由下式給定:
可以按照給定發送分佈在所有可實現的資料速率組合的集合內取得以變數為參照的上確界。
可能希望透過選擇每個群集C j
的最佳發送功率 P j
(t
)來最大化預計全局邊際效用函數。
另外,可以支援資源協商演算法。假設群集C p
和C q
在資源協商圖G R
中在它們之間具有邊。從群集C p
到群集C q
的訊息可以包括以下函數:
在上述訊息傳遞演算法收斂之後,每個群集C i
可以得出發送功率分佈,其對於圖G R
中的群集C i
的任何相鄰群集C j
而言使以下運算式最大化:
另外,群集C i
可以選擇用於其自己的信號傳輸(例如,透過關聯的BT、...)的功率分佈。
另外,如果圖G R
沒有長度為3的迴圈,則。
注意,在上述訊息傳遞演算法中,群集C i
可以針對發送功率分佈向量的每個值來向其相鄰群集C j
發送訊息。為了最小化待交換的訊息數目,可以將群集C j
的有
效分佈 P j
的集合分割成少數子集。換而言之,只要則,並且所有集合的聯集是所有功率分佈 P j
=θ i P j
,i
的集合,從而除非資源方塊R i
定位到群集C j
否則P j
,i
=0。在下文中,Q j
可以用來表示分集Π j
的類屬元素(例如,、...)。注意,Q j
可以代表定位到群集C j
的發送功率分佈的子集。
另外,對於所有可以如下定義量化的映射邊際效用函數:
因此,訊息傳遞方程可以採用以下形式:
在上述訊息傳遞演算法收斂之後,每個群集C i
可以確定發送功率分佈子集,其對於任何使以下運算式最大化:
對於而言,可以在分集Π l
中包括的所有子集Q l
之中使上
式最大化。
一旦演算法收斂於優選功率分佈子集,可以進一步分割這些集合,並且可以對新分集的元素重複該訊息傳遞演算法。可以繼續進行連續細化過程,直至經過分割的功率分佈子集充分精確地表示最佳功率分佈。
參照圖16-17,繪示出了與在無線通訊環境中以分散式方式動態選擇群集策略有關的方法。雖然,出於簡化說明的目的,將這些方法示出並描述為一系列動作,但是應該明白和理解,這些方法並不限於這些動作的順序,因為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一些動作可以按不同的順序發生及/或與本文示出並描述的其他動作同時發生。例如,本領域技藝人士應該明白並理解,方法可以替換地表示為例如在狀態圖中的一系列相關狀態或事件。另外,根據一或多個實施例,實現一種方法並不要求所有示出的動作。
參照圖16,繪示出了有助於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動態形成群集的方法1600。在1602處,可以評估在給定時間涉及到基地台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每個可能局部策略可以包括一組基地台(例如,包括評估局部效用的基地台以及可能一或多個相鄰基地台、...)、由一組基地台服務的一組行動設備(例如,一或多個行動設備、...)、以及這一組基地台中的基地台用來對這一組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基本天線權值和功率譜密度。另外,可能的局部策略可能受制於有限最大階約束(例如,最大策略階可以是二、三以及大於三的整數、...)。例如,局部效用可以是由在每個可能局部策
略之下分別服務的至少一個行動設備實現的加權速率的總和。
在1604處,可以透過訊息傳遞來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根據一個例子,訊息傳遞可以疊代;然而,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此。另外,基地台可以將基地台產生的策略和效用資訊發送到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並且分別從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中的每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由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產生的策略和效用資訊。
舉例而言,策略和效用資訊可以包括協作效用值和非協作效用值。協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設在源(例如,策略和效用資訊的源、...)與目標(例如,策略和效用資訊的目標、...)之間有協作的情況下對總效用的估計。另外,非協作效用值可以反映假設在源與目標之間無協作的情況下對總效用的估計。根據另一例子,策略和效用資訊可以包括假設對目標有各種約束的情況下的複數個效用值,其中將所假設的約束從源報告給目標。
在1606處,可以根據透過訊息傳遞從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的策略和效用資訊以及所評估的局部效用來產生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估計。訊息傳遞可以使每個基地台能夠計算與相應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全網路效用估計。另外,還可以至少部分根據從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的非協作干擾資訊來產生全網路效用估計。
在1608處,基地台可以基於全網路效用估計來選擇可能局部策略中的特定局部策略以供使用。特定局部策略可以
由基地台選擇;類似地,無線通訊環境中的不同基地台可以分別類似地選擇各自的特定局部策略以供其使用。例如,特定局部策略與其餘可能局部策略對應的全網路效用估計相比可以產生最大(例如,最佳、...)的全網路效用估計。另外,所選特定局部策略可以與網路(例如,無線通訊環境、...)中的不同基地台分別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不矛盾。因此,基於由基地台和網路中的不同基地台分別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動態形成的群集可以是不重疊的。
參照圖17,繪示出了有助於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利用基地台之間的協作的方法1700。在1702處,可以基於分別在實施包括基地台的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包括該基地台的特定局部策略。特定局部策略可以由基地台選擇(例如,可以用分散式方式實現選擇、...)。另外,可以基於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動態形成包括該基地台的群集。在1704處,可以協調在根據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形成的群集內的操作。例如,可以在群集中的基地台之間共享封包(例如,用於發送到被服務行動設備、...)。另外,可以實現在群集內的排程。根據更多例子,可以在群集內實施站點間封包共享、協作波束形成或者協作靜默(silence)中的至少一項。
根據另一例子,基地台可以與在至少一個不同群集(例如,至少一個不包括該基地台的不同策略、...)中包括的至少一個基地台交換傳輸資訊(例如,關於波束、功率譜密度(PSD)、...)。按照這一例子,基地台可以基於從至少一
個不同群集接收的傳輸資訊來評價群集間干擾(例如,與長期干擾估計相比可以使以交換的干擾資訊為基礎的群集間干擾評價更精細、...)。另外,可以將群集間干擾評價作為效用計算的係數。然而,可以預期所要求保護的請求標的不限於前述例子。
將會理解,根據本案描述的一或多個實施方式,可以針對在無線通訊環境中以分散式方式動態地形成群集來進行推論。如這裏所使用的,術語「推理」或「推斷」一般是指根據如透過事件及/或資料捕獲的一組觀測結果來推論或推理系統、環境及/或用戶的狀態的過程。例如,可以利用推斷來識別具體上下文或動作,或者可以產生狀態概率分佈。推斷可以是概率性的-即,對關注的狀態概率分佈的計算是基於資料和事件因素的。推斷也可以指用於根據一組事件及/或資料組成更高級事件的技術。該推斷導致根據一組所觀測的事件及/或所儲存的事件資料構成新的事件或動作,無論這些事件是否以緊密的時間鄰近度相關,以及這些事件和資料是否來自一個或幾個事件和資料源。
根據一個例子,上文給出的一或多個方法可以包括進行與確定與不同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全網路效用有關的推斷。作為更多示例,可以進行與識別與各種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約束有關的推斷。應當理解,前述例子實際上是示例性地而並非旨在限制可以進行的推斷數目或者結合這裏描述的各種實施例及/或方法來進行這樣的判斷的方式。
圖18是可以結合這裏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來運用的行
動設備1800的示圖。行動設備1800包括接收機1802,該接收機例如從接收天線(未示出)接收信號並且對接收的信號執行典型動作(例如濾波、放大、降頻轉換等)並且將調節的信號數位化以獲得採樣。例如,接收機1802可以是MMSE接收機並且可以包括解調器1804,該解調器可以對接收的符號進行解調並且將其提供給處理器1806用於通道估計。處理器1806可以是專用於分析接收機1802接收的資訊及/或產生用於由發射機1812發送的資訊的處理器、控制行動設備1800的一或多個部件的處理器及/或既分析接收機1802接收的資訊、產生用於由發射機1812發送的資訊又控制行動設備1800的一或多個部件的處理器。
行動設備1800還可以包括記憶體1808,該記憶體操作性地耦合到處理器1806並且可以儲存待發送的資料、已接收的資料以及與執行這裏闡述的各種動作和功能有關的任何其他適當資訊。
應當理解到,這裏描述的資料儲存單元(例如,記憶體1808)可以是揮發性記憶體或非揮發性記憶體,或者可以包括揮發性記憶體和非揮發性記憶體這兩者。舉例而言而非限制性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可以包括唯讀記憶體(ROM)、可程式ROM(PROM)、電子可程式ROM(EPROM)、電子可抹除PROM(EEPROM)或者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可以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其可以作為外部緩存記憶體。舉例而言而非限制性的,RAM可以具有許多形式,例如同步RAM(SRAM)、動態RAM(DRAM)、同步DRAM
(SDRAM)、雙倍資料速率SDRAM(DDR SDRAM)、增強型SDRAM(ESDRAM)、同步鏈路DRAM(SLDRAM)以及直接記憶體匯流排RAM(DRRAM)。本主題系統和方法的記憶體1808旨在包括而不局限於這些和任何其他適當類型的記憶體。
行動設備1800還包括調制器1810和用於將資料、信號等發送到基地台的發射機1812。雖然被描繪為與處理器1806分離,但是應當理解,調制器1810可以是處理器1806或者多個處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圖19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隨時間動態選擇將要運用的局部策略的系統1900的示圖。系統1900包括基地台1902(例如,存取點、...),該基地台具有透過多個接收天線1906從一或多個行動設備1904接收信號的接收機1910以及透過發送天線1908向一或多個行動設備1904進行發送的發射機1924。另外,基地台1902可以利用接收機1910透過多個接收天線1906從一或多個不同基地台接收信號及/或利用發射機1924透過發送天線1908向一或多個不同基地台進行發送。根據另一示例,基地台1902可以經由回載從一或多個不同基地台接收信號(例如,利用接收機1910、...)及/或向一或多個不同基地台發送信號(例如,利用發射機1924、...)。接收機1910可以從接收天線1906接收資訊並且以操作方式與解調器1912關聯,該解調器對接收到的資訊進行解調。經過解調的符號由處理器1914分析,該處理器可以類似於上文參照圖18描述的處理器並且耦合到記憶
體1916,該記憶體儲存將發送到或者從行動設備1904及/或不同基地台接收的資料及/或與執行這裏闡述的各種動作和功能有關的任何其他適當資訊。處理器1914還耦合到度量評估部件1918及/或協商部件1920。度量評估部件1918可以基本上類似於圖4的度量評估部件408及/或協商部件1920可以基本上類似於圖4的協商部件410。度量評估部件1918可以分析與能夠覆蓋基地台1902的可能局部策略關聯的局部效用。另外,協商部件1920可以實現訊息傳遞以在基地台1902與相鄰基地台之間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另外,接收的策略和效用資訊可以由度量評估部件1918評估以產生在各種可能局部策略的基礎上調節的全網路效用估計。基於這樣的全網路效用估計,基地台1902可以選擇可能局部策略中的特定局部策略。另外,雖然未圖示,但是應當理解基地台1902還可以包括群集部件(例如,基本上類似於圖4的群集部件406、...)及/或協作部件(例如,基本上類似於圖7的協作部件710、...)。基地台1902還可以包括調制器1922。調制器1922可以根據前文描述來對訊框進行多工處理以用於透過天線1908由發射機1924發送到行動設備1904。雖然被描繪為與處理器1914分離,但是應當理解度量評估部件1918、協商部件1920及/或調制器1922可以是處理器1914或者多個處理器(未示出)的一部分。
圖20繪示出了示例無線通訊系統2000。為簡明起見,無線通訊系統2000描繪了一個基地台2010和一個行動設備2050。然而,應當理解到系統2000可以包括一個以上的基
地台及/或一個以上的行動設備,其中附加的基地台及/或行動設備可以與下面描述的示例基地台2010和行動設備2050基本相似或不同。此外,應當理解到,基地台2010及/或行動設備2050可以運用這裏描述的系統(圖1-12、18-19和21)及/或方法(圖16-17)以助於在基地台2010和行動設備2050之間進行無線通訊。
在基地台2010處,將多個資料流的訊務資料從資料源2012提供到發送(TX)資料處理器2014。根據一個實例,每個資料流可以在各自的天線上發送。TX資料處理器2014可以基於為每個資料流選擇的特定編碼方案來對該訊務資料流進行格式化、編碼和交錯以提供已編碼資料。
可以使用正交分頻多工(OFDM)技術將每個資料流的已編碼資料與引導頻資料進行多工處理。此外或可替換地,引導頻符號可以是經過分頻多工的(FDM)、經過分時多工的(TDM)、或者經過分碼多工的(CDM)。引導頻資料通常是按照已知方式進行處理的已知資料模式,並且可以在行動設備2050處用於估計通道回應。可以基於為每個資料流選擇的特定調制方案(例如,二進位相移鍵控(BPSK)、正交相移鍵控(QPSK)、M進位相移鍵控(M-PSK)、M進位正交幅度調制(M-QAM)等)對該資料流的經過多工的引導頻和已編碼資料進行調制以提供調制符號。每個資料流的資料速率、編碼和調制可以透過由處理器2030執行或提供的指令來確定。記憶體2032可以儲存由處理器2030或者基地台2010的其他部件使用的程式碼、資料和其他資訊。
可以將資料流的調制符號提供到TX MIMO處理器2020,其可以進一步處理調制符號(例如,針對OFDM)。TX MIMO處理器2020隨後將N T
個調制符號流提供到N T
個發射機(TMTR)2022a到2022t。在各個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2020將波束成形加權應用於資料流的符號並且應用於發送該符號的天線。
每個發射機2022接收並處理各自的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並且進一步對類比信號進行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和升頻轉換)以提供適於在MIMO通道上傳輸的已調制信號。此外,從N T
個天線2024a到2024t分別發送來自發射機2022a到2022t的N T
個已調制信號。
在行動設備2050處,透過N R
個天線2052a到2052r接收所發送的已調制信號,並且將來自每個天線2052的接收信號提供到各自的接收機(RCVR)2054a到2054r。每個接收機2054對各自的信號進行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和降頻轉換),對已調節信號進行數位化以提供採樣,以及進一步處理採樣以提供相應的「已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2060可以基於特定的接收機處理技術來接收並處理來自N R
個接收機2054的N R
個已接收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已檢測」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2060可以對每個已檢測符號流進行解調、解交錯以及解碼,以恢復該資料流的訊務資料。由RX資料處理器2060進行的處理與由基地台2010處的TX MIMO處理器2020和TX資料處理器2014執行的處理互補。
處理器2070可以定期地確定如上所述利用哪個預編碼矩陣。此外,處理器2070可以構成包括矩陣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鏈路訊息。
反向鏈路訊息可以包括與通訊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流相關的各種類型的資訊。反向鏈路訊息可以由TX資料處理器2038進行處理,由調制器2080進行調制,由發射機2054a到2054r進行調節,以及被發送回基地台2010,其中TX資料處理器2038也從資料源2036接收多個資料流的訊務資料。
在基地台2010處,來自行動設備2050的已調制信號由天線2024接收,由接收機2022進行調節,由解調器2040進行解調,以及由RX資料處理器2042進行處理以解析出行動設備2050發送的反向鏈路訊息。此外,處理器2030可以對所解析的訊息進行處理以確定使用哪個預編碼矩陣用於確定波束成形加權。
處理器2030和2070可以分別引導(例如,控制、協調、管理等)在基地台2010和行動設備2050處的操作。各個處理器2030和2070可以與記憶體2032和2072相關聯,其中記憶體2032和2072儲存程式碼和資料。處理器2030和2070還可以執行計算以分別導出上行鏈路和下行鏈路的頻率和脈衝回應估計。。
應當理解,這裏描述的各個實施方式可以實現在硬體、軟體、韌體、中介軟體、微代碼或其任意組合中。對於硬體實現,處理單元可以實現在一或多個下列電子單元內:
專用積體電路(ASIC)、數位信號處理器(DSP)、數位信號處理裝置(DSPD)、可程式邏輯裝置(PLD)、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設計用於執行這裏描述的功能的其他電子單元或其組合。
當各個實施方式實現在軟體、韌體、中介軟體或微代碼、程式碼或程式段中時,可以將它們儲存在例如儲存部件的機器可讀取媒體中。代碼區段可以表示過程、函數、副程式、程式、常式、子常式、模組、套裝軟體、軟體組件、或者指令、資料結構或編程語句的任意組合。透過傳送及/或接收資訊、資料、實參、形參或記憶體內容,可以將代碼區段耦合到另一代碼區段或硬體電路。可以使用包括共享記憶體共享、訊息傳遞、符記傳遞、網路傳輸等的任何適當方式來傳送、轉發或發送資訊、實參、形參、資料等。
對於軟體實現,這裏描述的技術可以利用執行這裏描述的功能的模組(例如,過程、函數等)來實現。軟體代碼可以儲存在記憶體單元中並且由處理器來執行。記憶體單元可以實現在處理器內部或處理器外部,其中在實現在處理器外部的情況中,該記憶體單元可以經由本領域公知的各種方式通訊性耦合到處理器。
參照圖21,繪示出了在無線通訊環境中能夠運用動態限定的群集的系統2100。例如,系統2100可以至少部分駐留於基地台內。應當理解,將系統2100表示為包括功能方塊,這些功能方塊可以是代表由處理器、軟體或者其組合(例如韌體)實施的功能的功能方塊。系統2100包括可以協同
動作的電子部件的邏輯組2102。例如,邏輯組2102可以包括用於基於分別在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特定局部策略的電子部件2104。另外,邏輯組2102可以包括用於控制在基於所選特定局部策略來動態形成的群集內的操作的電子部件2106。另外,邏輯組2102可以可替代地包括用於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用來評估全網路效用估計的資訊的電子部件2108。此外,系統2100可以包括記憶體2110,其保存用於執行與電子部件2104、2106和2108相關聯的功能的指令。儘管被示出為在記憶體2110外部,但是應當理解電子部件2104、2106和2108中的一或多個電子部件可以存在於記憶體2110內。
結合這裏公開的實施例所描述的各種示例性邏輯、邏輯區塊、模組和電路可以利用被設計成用於執行這裏所述功能的下列部件來實現或執行:通用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DSP)、專用積體電路(ASIC)、現場可程式閘陣列(FPGA)或其他可程式邏輯裝置、個別閘門或電晶體邏輯、個別的硬體部件或者這些部件的任何組合。通用處理器可以是微處理器,但是可替代地,處理器可以是任何傳統處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狀態機。處理器也可以實現為計算設備的組合,例如,DSP和微處理器的組合、多個微處理器、一或多個微處理器結合DSP核、或任何其他這種配置。此外,至少一個處理器可以包括用於執行上述一或多個步驟及/或動作的一或多個模組。
此外,結合這裏公開的實施方式所描述的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及/或動作可以直接包含在硬體中、由處理器執行的軟體模組中或這兩者的組合中。軟體模組可以位於RAM記憶體、快閃記憶體、ROM記憶體、EPROM記憶體、EEPROM記憶體、暫存器、硬碟、可移除磁碟、CD-ROM、或本領域已知的任何其他儲存媒體形式。示例性的儲存媒體可以耦合到處理器,使得處理器能夠從該儲存媒體中讀取資訊或向該儲存媒體寫入資訊。作為替換,所述儲存媒體可以與處理器整合在一起。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處理器和儲存媒體可以位於ASIC中。此外,ASIC可以位於用戶終端中。作為替換,處理器和儲存媒體可以作為個別部件位於用戶終端中。此外,在一些實施方式,方法或演算法的步驟及/或動作可以作為代碼及/或指令之一或代碼及/或指令的任意組合或代碼及/或指令的集合而位於機器可讀取媒體及/或電腦可讀取媒體中,其中可以將該機器可讀取媒體及/或電腦可讀取媒體併入電腦程式產品中。
在一或多個實施方式,所述功能可以實現在硬體、軟體、韌體或其任意組合中。如果實現在軟體中,則可以將這些功能作為一或多個指令或代碼來儲存在電腦可讀取媒體上或透過電腦可讀取媒體來傳送。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電腦儲存媒體和通訊媒體,該通訊媒體包括有助於將電腦程式從一個位置傳送到另一個位置的任何媒體。儲存媒體可以是能夠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可用媒體。舉例而言而非限制性地,該電腦可讀取媒體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
或其他光碟儲存單元、磁片儲存單元或其他磁性儲存設備,或者是可以用於攜帶或儲存指令或資料結構形式的所需程式碼並且能夠由電腦存取的任何其他媒體。此外,任何連接都可以稱為電腦可讀取媒體。例如,如果使用同軸線纜、光纖線纜、雙絞線、數位用戶線路(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和微波的無線技術來從網站、伺服器或其他遠端源發送軟體,則上述同軸線纜、光纖線纜、雙絞線、DSL或諸如紅外、無線電和微波的無線技術均包括在媒體的定義中。如這裏所使用的,磁片和光碟包括壓縮光碟(CD)、雷射光碟、光碟、數位多功能光碟(DVD)、軟碟和藍光光碟,其中磁片通常透過磁性再現資料,而光碟利用鐳射透過光學技術再現資料。上述內容的組合也應當包括在電腦可讀取媒體的範圍內。
儘管前面公開的內容討論了示例性實施方式及/或實施例,但是應當注意在不偏離由所附請求項定義的所述實施方式及/或實施例的範圍的基礎上可以在此進行各種改變和修改。此外,雖然可能以單數形式來描述或要求保護所述實施方式及/或實施例的要素,但是除非明確聲明限制為單數,否則複數也是可以預期的。另外,除非進行了聲明,否則任何實施方式及/或實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與任何其他實施方式及/或實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一起利用。
100‧‧‧系統
102‧‧‧基地台
104~114‧‧‧天線
116、122‧‧‧行動設備
118、124‧‧‧前向鏈路
120、126‧‧‧反向鏈路
200‧‧‧系統
202‧‧‧全網路策略
204~216‧‧‧基地台
218~224‧‧‧行動設備
300‧‧‧系統
302~310‧‧‧局部策略
400‧‧‧系統
402‧‧‧基地台
404‧‧‧不同基地台
406‧‧‧群集部件
408‧‧‧度量評估部件
410‧‧‧協商部件
500‧‧‧系統
502~508‧‧‧節點
600‧‧‧系統
602~606‧‧‧可能局部策略
700‧‧‧系統
702‧‧‧協作基地台
704‧‧‧非協作基地台
706‧‧‧群集
708‧‧‧行動設備
710‧‧‧協作部件
800‧‧‧系統
802‧‧‧群集
804、806‧‧‧基地台
808、810‧‧‧行動設備
900‧‧‧系統
902‧‧‧群集
904、906‧‧‧基地台
908、910‧‧‧行動設備
1000‧‧‧系統
1004~1008‧‧‧基地台
1010~1014‧‧‧行動設備
1100‧‧‧系統
1102~1104‧‧‧群集
1106、1110‧‧‧基地台
1108、1112‧‧‧行動設備
1200‧‧‧系統
1202~1208‧‧‧基地台
1210、1212‧‧‧行動設備
1214‧‧‧局部策略
1300‧‧‧系統
1400‧‧‧示例描繪圖
1600~1608‧‧‧步驟流程
1800‧‧‧行動設備
1802‧‧‧接收機
1804‧‧‧解調器
1806‧‧‧處理器
1808‧‧‧記憶體
1810‧‧‧調制器
1812‧‧‧發射機
1902‧‧‧基地台
1904‧‧‧行動設備
1906‧‧‧Rx天線
1908‧‧‧Tx天線
1910‧‧‧接收機
1912‧‧‧解調器
1914‧‧‧處理器
1916‧‧‧記憶體
1918‧‧‧度量評估部件
1920‧‧‧協商部件
1922‧‧‧調制器
1924‧‧‧發射機
2012‧‧‧資料源
2014‧‧‧TX資料處理器
2020‧‧‧TX MIMO處理器
2030‧‧‧處理器
2032‧‧‧記憶體
2036‧‧‧資料源
2038‧‧‧TX資料處理器
2040‧‧‧解調器
2042‧‧‧RX資料處理器
2060‧‧‧RX資料處理器
2070‧‧‧處理器
2072‧‧‧記憶體
2080‧‧‧調制器
2104‧‧‧用於基於分別在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特定局部策略的電子部件
2106‧‧‧用於控制在基於所選特定局部策略動態形成的群集內的操作的電子部件
2108‧‧‧用於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用來評估全網路效用估計的資訊的電子部件
2110‧‧‧記憶體
圖1是根據這裏闡述的各種實施方式的無線通訊系統的示圖。
圖2是利用下行鏈路協作架構的示例系統的示圖,該架構運用全網路策略,其中在部署中的一組基地台協作地操作。
圖3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基於有限階策略約束的動態群集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4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分散式策略協商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5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訊息傳遞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6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運用訊息傳遞的另一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7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支援群集內協作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8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內運用站點間封包共享(ISPS)(例如,相干ISPS、...)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9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內實施協作波束形成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10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在群集內實施協作靜默(CS)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11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的一種示例系統的示圖,在該系統中可以實現非協作發送。
圖12是作為訊息傳遞策略的一部分交換干擾資訊以在
無線通訊環境中管理非協作干擾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13-15繪示出了與用於避免干擾的信任傳播架構和能夠結合這裏描述的技術來實施的CoMP相關聯的示例圖。
圖16是有助於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動態形成群集的示例方法的示圖。
圖17是有助於在無線通訊環境中利用基地台之間的協作的示例方法的示圖。
圖18是可以結合這裏描述的各種實施方式來運用的示例行動設備的示圖。
圖19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隨時間動態選擇待用局部策略的示例系統的示圖。
圖20是可以結合這裏描述的各種系統和方法來運用的示例無線網路環境的示圖。
圖21是在無線通訊環境中能夠運用動態限定的群集的
示例系統的示圖。
400‧‧‧系統
402‧‧‧基地台
404‧‧‧不同基地台
406‧‧‧群集部件
408‧‧‧度量評估部件
410‧‧‧協商部件
Claims (47)
- 一種在運用下行鏈路多點協作的一無線通訊環境中以一分散式方式選擇群集策略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評估在一給定時間涉及到一基地台的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透過訊息傳遞來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根據透過訊息傳遞從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的該策略和效用資訊以及所評估的該等局部效用,來產生該等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以及基於該等全網路效用估計,來從該等可能局部策略中選擇由該基地台使用的一特定局部策略。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每個該等可能局部策略包括: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由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服務的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以及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用來對該等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基本天線權值和功率頻譜密度。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每個該等可能局部策略受制於一有限最大階約束。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評估該等可能局部策略的該等局部效用的步驟還包括以下步驟:加總由分別在每個該等 可能局部策略之下服務的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實現的加權速率。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訊息傳遞是疊代的。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交換該策略和效用資訊的步驟還包括下列步驟:將該基地台產生的該策略和效用資訊發送到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以及從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由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中的每個相鄰基地台分別產生的該策略和效用資訊。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策略和效用資訊包括:一協作效用值和一非協作效用值。
-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協作效用值反映:假設在一源與一目標之間有協作的情況下對總效用的一估計,且該非協作效用值反映:假設在該源與該目標之間無協作的情況下對總效用的一估計。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策略和效用資訊包括:假設在一目標上有各種約束的情況下的複數個效用值,其中將該等所假設的約束從一源報告給該目標。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產生該等全網路效用估計的步驟還至少部分地根據從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接收的非協作干擾資訊。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與對應於其餘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估計相比,該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產生一最大全網路效用估計。
-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與一網路中的不同基地台分別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不矛盾。
- 如請求項12之方法,其中基於由該基地台和該網路中的該等不同基地台分別選擇的該等特定局部策略來動態形成的群集是非重疊的。
- 如請求項1之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協調在根據該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形成的一群集內的操作。
- 如請求項14之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群集中的基地台之間共享封包。
- 如請求項14之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在該群集內實施站點間封包共享、協作波束形成或者協作靜默中的至少一項。
- 如請求項14之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與包括在至少一個不同群集中的至少一個基地台交換傳輸資訊,以能夠評價群集間干擾。
- 一種在運用下行鏈路多點協作的一無線通訊環境中以一分散式方式選擇群集策略的無線通訊裝置,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分析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實施訊息傳遞,以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根據從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獲得的該策略和效用資訊以及所分析的該等局部效用,來估計該等可能局部策略的全網路效用;基於一特定局部策略來形成一群集,該特定局部策略是基於對該等全網路效用的該等估計來從該等可能局部策略中選擇的。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每個該等可能局部策略包括: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由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服務的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以及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用來對該等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基本天線權值和功率頻譜密度。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每個該等可能局部策略受制於一有限最大階約束。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加總由分別在每個該等可能局部策略下服務的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實現的加權速率,以產生該等局部效用。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策略和效用資訊包括:一協作效用值和一非協作效用值。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該策略和效用資訊包括:假設在一目標上有各種約束的情況下的複數個效用值,其中將該等所假設的約束從一源報告給該目標。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至少部分基於從該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獲得的非協作干擾資訊來估計該等全網路效用。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根據對該等全網路效用的該等估計,將該特定局部策 略識別為對應於一最佳值;基於所識別的與該最佳值的對應關係來選擇該特定局部策略。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其中在一網路中動態形成的該群集和不同群集是非重疊的。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透過在該群集內實施站點間封包共享、協作波束形成或者協作靜默中的至少一項,來控制在該群集內的操作。
- 如請求項27之無線通訊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在包括在該群集中的基地台之間共享封包。
- 如請求項18之無線通訊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處理器,該至少一個處理器經配置以:與包括在至少一個不同群集中的至少一個基地台交換與波束或者功率頻譜密度(PSD)中的一或更多個有關的傳輸資訊,以能夠分析群集間干擾。
- 一種在運用下行鏈路多點協作的一無線通訊環境中以一分散式方式選擇群集策略的裝置,包括: 用於基於分別在一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該特定局部策略的構件;以及用於控制在基於該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動態形成的一群集內的操作的構件。
- 如請求項30之裝置,還包括:用於與至少一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用來評估該等全網路效用估計的資訊的構件。
-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資訊包括:一協作效用值,用於反映:假設在一源與一目標之間有協作的情況下對總效用的一估計;以及一非協作效用值,用於反映:假設在該源與該目標之間無協作的情況下對總效用的一估計。
-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資訊包括:假設在一目標上有各種約束的情況下的複數個效用值,其中將該等所假設的約束從一源報告給該目標。
-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特定局部策略和該等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覆蓋: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由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服務的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以及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用來對該等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基本天線權值和功率頻譜密度。
-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該特定局部策略和該等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受制於一有限最大階約束。
-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在一網路中動態形成的該群集和不同群集是非重疊的。
- 如請求項30之裝置,其中在該網路中動態形成的該群集與不同群集之間交換傳輸資訊,以能夠評價群集間干擾。
- 一種在運用下行鏈路多點協作的一無線通訊環境中以一分散式方式選擇群集策略的電腦程式產品,包括:一電腦可讀取媒體,包括: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基於分別在實施包括一基地台的一特定局部策略和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條件下的全網路效用估計,來根據時間選擇包括該基地台的該特定局部策略的程式碼;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協調在根據該所選擇的特定局部策略來形成的一群集內的操作的程式碼。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還包括: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評估該特定局部策略和該等不同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的程式碼。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還包括: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經由疊代訊息傳遞,來與一或更多個相鄰基地台交換策略和效用資訊的程式碼。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電腦可讀取媒體還包括:用於使至少一個電腦產生該等全網路效用估計的程式碼。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特定局部策略和該等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覆蓋: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由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服務的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以及該等一或更多個基地台用來對該等一或更多個行動設備進行服務的基本天線權值和功率頻譜密度。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該特定局部策略和該等不同可能局部策略各自受制於一有限最大階約束。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在一網路中動態形成的該群集和不同群集是非重疊的。
- 如請求項38之電腦程式產品,其中在該網路中動態形成的該群集和不同群集之間交換與波束或者功率譜密度(PSD)中的一或更多個有關的傳輸資訊,以能夠評價群集間干擾。
- 一種在運用下行鏈路多點協作的一無線通訊環境中以一分散式方式選擇群集策略的裝置,包括:一群集部件,用於從一組可能局部策略中動態地選擇用來與一基地台實施的一局部策略,其中該等可能局部策略使該基地台能夠與一或更多個相鄰基地台協作;一度量評估部件,用於分析該組可能局部策略中的該等可能局部策略的局部效用;一協商部件,用於運用訊息傳遞以在一網路上約定相容的局部策略。
- 如請求項46之裝置,還包括:一協作部件,用於協調包括在基於該所選擇的局部策略來形成的一共用群集中的該基地台和一或更多個協作基地台的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9249008P | 2008-08-28 | 2008-08-28 | |
US12/547,395 US8498647B2 (en) | 2008-08-28 | 2009-08-25 |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108770A TW201108770A (en) | 2011-03-01 |
TWI424757B true TWI424757B (zh) | 2014-01-21 |
Family
ID=41722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8129074A TWI424757B (zh) | 2008-08-28 | 2009-08-28 | 分散式下行鏈路多點協作(CoMP)架構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8498647B2 (zh) |
EP (1) | EP2329604A2 (zh) |
JP (1) | JP5559177B2 (zh) |
KR (1) | KR101267380B1 (zh) |
CN (1) | CN102132597B (zh) |
BR (1) | BRPI0917902A2 (zh) |
CA (1) | CA2733582A1 (zh) |
RU (1) | RU2482605C2 (zh) |
TW (1) | TWI424757B (zh) |
WO (1) | WO2010025286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670390B2 (en) | 2000-11-22 | 2014-03-11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Cooperative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10355720B2 (en) | 2001-04-26 | 2019-07-16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Distributed software-defined radio |
US10931338B2 (en) | 2001-04-26 | 2021-02-23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ystems |
US9819449B2 (en) | 2002-05-14 | 2017-11-14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Cooperative subspace demultiplexing i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s |
US9628231B2 (en) | 2002-05-14 | 2017-04-18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Spreading and precoding in OFDM |
US9136931B2 (en) * | 2002-05-14 | 2015-09-15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Cooperative wireless networks |
US10142082B1 (en) | 2002-05-14 | 2018-11-27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Pre-coding in OFDM |
US10644916B1 (en) | 2002-05-14 | 2020-05-05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Spreading and precoding in OFDM |
US11381285B1 (en) | 2004-08-02 | 2022-07-05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Transmit pre-coding |
US11552737B1 (en) | 2004-08-02 | 2023-01-10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Cooperative MIMO |
US11184037B1 (en) | 2004-08-02 | 2021-11-23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Demodulating and decoding carrier interferometry signals |
KR101540815B1 (ko) * | 2008-09-24 | 2015-08-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링크와 하향링크를 위한 무선자원의 관리 방법 |
KR101559797B1 (ko) | 2008-12-04 | 2015-10-26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
US8675511B2 (en) * | 2008-12-10 | 2014-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ist elimination for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
US20110255526A1 (en) * | 2008-12-25 | 2011-10-20 | Shoji Kaneko |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interstation-cooperate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US8700039B2 (en) * | 2009-02-10 | 2014-04-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US8964656B2 (en) * | 2009-04-02 | 2015-02-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873629A (zh) | 2009-04-24 | 2010-10-27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多点联合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EP2246991B1 (en) * | 2009-04-27 | 2013-11-06 | Alcatel Lucent | Uplink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0134778A2 (en) * | 2009-05-22 | 2010-11-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KR101618283B1 (ko) * | 2009-05-22 | 2016-05-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합 다중 포인트 통신을 위한 정보 피드백 방법 |
CN101925183A (zh) * | 2009-06-15 | 2010-12-2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协作多点传输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1945444B (zh) * | 2009-07-06 | 2016-06-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025702B (zh) * | 2009-09-17 | 2014-11-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架构的网络及其骨干网和网元 |
EP2485509B1 (en) * | 2009-10-01 | 2017-06-21 | Ne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US8260209B2 (en) * | 2009-11-18 | 2012-09-0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ordinated spatial multiplexing using second order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
CN102158867B (zh) * | 2010-02-11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协作资源调度及协作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EP2398293A1 (en) * | 2010-06-17 | 2011-12-21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managing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548511B2 (en) * | 2010-06-21 | 2013-10-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ergy saving mode with maintained number of advertised transmit antennas |
JP5066594B2 (ja) * | 2010-07-27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GB2483306A (en) * | 2010-09-06 | 2012-03-07 | Fujitsu Ltd | Base station cooper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inter-group interference information to improve system performance |
JP5060605B2 (ja) * | 2010-09-14 | 2012-10-31 | 株式会社東芝 | 無線通信装置 |
US8509831B2 (en) * | 2010-09-27 | 2013-08-13 | Hitachi, Ltd. | Joint user equipment scheduling and cluster formation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
EP2445246A1 (en) * | 2010-10-22 | 2012-04-25 | NTT DoCoMo,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re network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694402B2 (en) | 2010-11-05 | 2020-06-23 | Mark Cummings | Security orchestration and network immune system deployment framework |
CN103430488B (zh) | 2010-11-05 | 2018-06-22 | 马克·卡明斯 | 编排无线网络运营 |
US10687250B2 (en) * | 2010-11-05 | 2020-06-16 | Mark Cummings |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
CN102595429A (zh) * | 2011-01-17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行无线协作多点传输通信网络及其传输方法 |
US9544108B2 (en) | 2011-02-11 | 2017-0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
US8995400B2 (en) | 2011-02-11 | 2015-03-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
US9426703B2 (en) | 2011-02-11 | 2016-08-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US9054842B2 (en) | 2011-02-14 | 2015-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RS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s (RRHs) |
US10187859B2 (en) | 2011-02-14 | 2019-01-2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and user multiplexing for heterogeneous networ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perations |
US9100985B2 (en) * | 2011-02-15 | 2015-08-04 | Htc Corporation |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EP2490378B1 (en) * | 2011-02-18 | 2014-07-09 | NTT DoCoMo,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ontrol unit using feasibility requests and feasibility responses |
CN102647728B (zh) * | 2011-02-18 | 2015-07-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链路波束成形的方法、发射端及多小区协作系统 |
CN105959956B (zh) | 2011-02-22 | 2019-07-23 | 索尼公司 | 天线管理装置和方法 |
KR101806311B1 (ko) | 2011-03-04 | 2017-12-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규준화된 빔포밍을 사용하는 네트워크 다중 입출력 통신 시스템 |
WO2012157876A2 (ko) * | 2011-05-13 | 2012-11-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EP2530846A1 (en) * | 2011-06-01 | 2012-12-05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setting up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538603A1 (en) * | 2011-06-20 | 2012-12-26 | NTT DoCoMo,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cluster of base stations |
EP2727305A4 (en) * | 2011-07-01 | 2015-01-07 | Intel Corp | LAYER SHIFTING IN MULTIPLE INPUT COMMUNICATIONS, MULTIPLE OPEN LOOP OUTPUTS |
US9191459B2 (en) | 2011-07-12 | 2015-11-17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mobility techniques in content-centric network |
US8630677B2 (en) * | 2011-07-15 | 2014-01-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istributed beam selec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
CN102932937B (zh) * | 2011-08-11 | 2015-11-25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调度方法和设备 |
US8837511B2 (en) * | 2011-08-12 | 2014-09-1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eamless mobility schemes in names-data networking using multi-path routing and content caching |
CN102355294B (zh) * | 2011-11-01 | 2014-04-02 | 东南大学 | 单基站功率约束的多点协作波束成型和功率分配方法 |
EP2774320A1 (en) | 2011-11-03 | 2014-09-10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ulti-cell transmissions |
KR101947246B1 (ko) | 2011-11-04 | 2019-04-03 | 인텔 코포레이션 | 협력 멀티포인트(comp) 시스템들에서의 다운링크(dl) 전송들을 위한 타이밍 동기화 |
CA2932387C (en) * | 2011-11-04 | 2018-10-02 | Intel Corporation | Coordination of self-optimization operations in a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
US9258719B2 (en) * | 2011-11-08 | 2016-02-09 | Viavi Solution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rtitioning wireless network cells into time-based clusters |
EP2795825A1 (en) * | 2011-12-21 | 2014-10-2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rovid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s |
US8934561B2 (en) * | 2011-12-28 | 2015-01-13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Cell clustering and aperture selection |
US9042941B2 (en) | 2011-12-28 | 2015-05-2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Uplink grouping and aperture apparatus |
US8862185B2 (en) | 2012-02-03 | 2014-10-14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operating parameter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3259615B (zh) * | 2012-02-21 | 2016-06-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 |
US20130331109A1 (en) * | 2012-06-08 | 2013-12-12 | T-Mobile Usa, Inc. | Cell Cluster Network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s |
US9467216B2 (en) | 2012-06-14 | 2016-10-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mputing system with joint-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
CN104604150B (zh) * | 2012-07-23 | 2018-01-30 | 苹果公司 | 用于协作多点传输簇中锚定的向下选择的方法和系统 |
EP2888898A4 (en) * | 2012-08-27 | 2016-04-06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LINK ADAPT FOR D2D COMMUNICATION |
JP5871750B2 (ja) * | 2012-08-28 | 2016-03-01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移動局 |
US8913972B2 (en) | 2012-10-11 | 2014-12-16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Antenna clustering for multi-antenna aperture selection |
US9226309B2 (en) * | 2012-10-12 | 2015-12-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joint scheduling |
US9077396B2 (en) * | 2012-10-29 | 2015-07-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istributed buffer store based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
RU2653826C2 (ru) * | 2013-01-28 | 2018-05-15 |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для системы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
CN103974261B (zh) * | 2013-01-28 | 2020-02-18 | 索尼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设备和方法 |
CN104080177B (zh) * | 2013-03-28 | 2019-01-11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协作多点调度方法和基站 |
EP3005774B1 (en) * | 2013-05-28 | 2017-07-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stablishing cooperating clusters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CN110719640B (zh) * | 2013-07-30 | 2023-09-01 | 索尼公司 | 频谱管理装置 |
US10455590B2 (en) * | 2013-08-22 | 2019-10-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oundaryless service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points |
US9578650B2 (en) * | 2013-09-04 | 2017-02-2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Coordinated scheduling with adaptive muting |
US9344159B2 (en) | 2013-10-09 | 2016-05-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multi-cell clustering for downlink comp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EP2869629B1 (en) * | 2013-10-31 | 2017-06-07 | Telefonica Digital España, S.L.U.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ordinating access points for backhaul aggreg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EP2879418A1 (en) * | 2013-11-27 | 2015-06-03 | Nokia Corporation | D2d inter cluster commun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s |
CN104717656B (zh) * | 2013-12-11 | 2019-01-04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动态确定协作小区的方法 |
CN105101441B (zh) * | 2014-04-18 | 2019-03-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终端的方法及基站 |
US9735930B2 (en) * | 2014-05-02 | 2017-08-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secondary network node for handling packet retransmissions |
CN104053240B (zh) * | 2014-06-27 | 2017-09-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协作多点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5450279B (zh) * | 2014-08-08 | 2018-10-12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进行协同多点协同波束成形的方法、装置与设备 |
RU2593208C2 (ru) * | 2014-12-29 | 2016-08-10 |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Бюро "Луч" | Способ многоступенчатой системы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между подвиж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
EP3185496B1 (en) * | 2015-12-21 | 2018-08-29 |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forming a dft-spread ofdm symbol comprising data and pilot |
CN105721026B (zh) * | 2015-12-31 | 2019-12-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联合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
US20190045583A1 (en) * | 2016-02-03 | 2019-02-0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ulticonnectivity cluster |
US10039013B2 (en) * | 2016-12-27 | 2018-07-31 | T-Mobile Usa, Inc. | LTE cell level layer management auto optimization |
US10637705B1 (en) | 2017-05-25 | 2020-04-28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Peak-to-average-power reduction for OFDM multiple access |
US10243773B1 (en) | 2017-06-30 | 2019-03-26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Efficient peak-to-average-power reduction for OFDM and MIMO-OFDM |
US10855363B2 (en) * | 2018-05-07 | 2020-12-01 | Wilson Electronics, Llc |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repeater system |
US11477667B2 (en) | 2018-06-14 | 2022-10-18 | Mark Cummings | Using orchestrators for false positive detection and root cause analysis |
CN113169764A (zh) | 2018-11-27 | 2021-07-23 |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 非相干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通信 |
CN113454964A (zh) | 2019-01-25 | 2021-09-28 | 珍吉斯科姆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正交多址和非正交多址 |
US11343823B2 (en) | 2020-08-16 | 2022-05-24 | Tybalt, Llc |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US11917604B2 (en) | 2019-01-25 | 2024-02-27 | Tybalt, Llc |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and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US11695462B2 (en) * | 2019-01-29 | 2023-07-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in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
WO2020242898A1 (en) | 2019-05-26 | 2020-12-03 | Genghiscomm Holdings, LLC |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
JP2022546156A (ja) | 2019-06-07 | 2022-11-04 | ファットゥーシュ,ミシェル | 新規な大容量通信システム |
US12068953B2 (en) | 2020-04-15 | 2024-08-20 | Virewirx, Inc. | Wireless network multipoint association and diversity |
CN115699605A (zh) | 2020-05-26 | 2023-02-03 | 艾斯康实验室公司 | 干扰感知波束成形 |
WO2022093988A1 (en) | 2020-10-30 | 2022-05-05 | XCOM Labs, Inc. | Clustering and/or rate selection in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302648A (en) * | 2002-01-08 | 2003-08-01 | Qualcomm Inc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99712A (en) * | 1997-10-21 | 1999-12-07 | Sun Microsystems, Inc. | Determining cluster membership in a distributed computer system |
US6607136B1 (en) | 1998-09-16 | 2003-08-19 | Beepcard Inc. | Physical presence digital authentication system |
FR2828622B1 (fr) * | 2001-08-10 | 2003-12-12 | Radiotelephone Sfr | Planification des zones de localisation |
US20030235236A1 (en) | 2002-06-21 | 2003-12-25 | Pulse-Link, Inc. |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wired medium |
US6782048B2 (en) | 2002-06-21 | 2004-08-24 | Pulse-Link, Inc. | Ultra-wideband communication through a wired network |
US7308418B2 (en) | 2004-05-24 | 2007-12-11 | Affinova, Inc. | Determining design preferences of a group |
US7440436B2 (en) * | 2005-05-13 | 2008-10-21 | Natural Lighting Systems, Inc. | Self-organizing multi-channel mesh network |
US8670307B2 (en) | 2005-10-24 | 2014-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low based fair scheduling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
US7613104B2 (en) | 2006-05-31 | 2009-11-03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ynchronization for OFDMA downlink signal |
CN101119585B (zh) | 2006-08-01 | 2010-05-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分布式非协作多点对多点网络、节点及连接建立方法 |
US20080104257A1 (en) | 2006-10-26 | 2008-05-01 | Yahoo! Inc. |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refresh policy for incremental updating of web pages |
CA2667611C (en) | 2006-11-07 | 2013-0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re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9241276B2 (en) * | 2008-06-17 | 2016-01-19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for adaptive formation of cell clusters for cellula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
US8229443B2 (en) * | 2008-08-13 | 2012-07-24 | Ntt Docomo, Inc. | Method of combined user and coordination pattern scheduling over varying antenna and base-station coordination patterns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
US8472963B2 (en) * | 2008-08-13 | 2013-06-25 | Ntt Docomo, Inc. | Variable coordination patter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multi-cell or multi-antenna environments |
US8675511B2 (en) | 2008-12-10 | 2014-03-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ist elimination for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
-
2009
- 2009-08-25 US US12/547,395 patent/US8498647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8-27 KR KR1020117007162A patent/KR10126738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9-08-27 WO PCT/US2009/055238 patent/WO2010025286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8-27 EP EP09792011A patent/EP2329604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9-08-27 CA CA2733582A patent/CA2733582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9-08-27 CN CN200980133247.8A patent/CN1021325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8-27 JP JP2011525209A patent/JP555917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9-08-27 BR BRPI0917902A patent/BRPI0917902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08-27 RU RU2011111553/07A patent/RU2482605C2/ru active
- 2009-08-28 TW TW098129074A patent/TWI42475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
- 2013-07-09 US US13/937,736 patent/US2013029427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302648A (en) * | 2002-01-08 | 2003-08-01 | Qualcomm Inc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Agisilaos Papadogiannis, David Gesbert and Eric Hardouin: "A Dynamic Clustering Approach in Wireless Networks with Multi-Cell Cooperative Processing",IEEE,2008/05/19 MOTOROLA: "LTE-A Multiple Point Coordination and Its Classification",R1-08322 * |
Jeju, Korea, Aug 18 – 22, 2008 * |
Jeju, South Korea, August 18 - 22, 2008 Texas Instruments : "Network MIMO Precoding ",R1-082497 * |
Warsaw, Poland, June 30 - July 4, 2008 Huawei: "Inter-eNB and Intra-eNB Schemes for CoMP in LTE-Advanced",R1-08305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498647B2 (en) | 2013-07-30 |
CA2733582A1 (en) | 2010-03-04 |
US20130294275A1 (en) | 2013-11-07 |
CN102132597A (zh) | 2011-07-20 |
EP2329604A2 (en) | 2011-06-08 |
RU2011111553A (ru) | 2012-10-10 |
JP2012501605A (ja) | 2012-01-19 |
US20100056215A1 (en) | 2010-03-04 |
RU2482605C2 (ru) | 2013-05-20 |
KR101267380B1 (ko) | 2013-05-24 |
BRPI0917902A2 (pt) | 2015-11-10 |
WO2010025286A2 (en) | 2010-03-04 |
KR20110047269A (ko) | 2011-05-06 |
JP5559177B2 (ja) | 2014-07-23 |
TW201108770A (en) | 2011-03-01 |
CN102132597B (zh) | 2014-03-12 |
WO2010025286A3 (en) | 2010-09-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24757B (zh) | 分散式下行鏈路多點協作(CoMP)架構 | |
JP7034262B2 (ja) | 5gネットワーク又は他の次世代ネットワークのフィードバックデータを送信する繰り返し因数の構成 | |
JP5543662B2 (ja) | 広域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ピア・ツー・ピア通信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干渉統御 | |
US861956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432991B2 (en) | Enabling support for transparent relay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JP5778152B2 (ja) | 多地点協調送信のための多地点等化フレームワーク | |
US8675511B2 (en) | List elimination for distributed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P) framework | |
US8289849B2 (en) | Protocol with improved spatial reuse | |
US10015730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serving cell based on inter-cell cooperation | |
US20110182251A1 (en) | Closed loop adaptation of device scheduling parameters | |
Huq et al. | A novel energy efficient packet-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CoMP | |
Zhang et al. | Utility maximization based on cross-layer design for multi-service in macro-femto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US20220386241A1 (en) | Pre-emptive suppress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in cellula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KR101717593B1 (ko) | D2d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단말과 수신기 및 그의 간섭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 |
Tzelatis et al. | Cross-tie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schemes in cognitive heterogeneous networks | |
Odeh |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cell OFDMA based cooperative relay network | |
Zalonis et al. | D13. 1 Fundamental issues on energy-and bandwidth-efficient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 |
Prasad et al. |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WiMAX Network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