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31537A - 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31537A
CN102131537A CN2009801330523A CN200980133052A CN102131537A CN 102131537 A CN102131537 A CN 102131537A CN 2009801330523 A CN2009801330523 A CN 2009801330523A CN 200980133052 A CN200980133052 A CN 200980133052A CN 102131537 A CN102131537 A CN 102131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transfusion
jut
press section
to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305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竹林正明
内藤雅之
佐佐木太
前原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131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31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2Pressure infusion, e.g. using pumps
    • A61M5/14212Pumping with an aspiration and an expulsion action
    • A61M5/14228Pumping with an aspiration and an expulsion action with linear peristaltic action, i.e. comprising at least three pressurising members or a helical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8Clamping means for squeezing flexible tubes, e.g. roller clam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8Clamping means for squeezing flexible tubes, e.g. roller clamps
    • A61M39/281Automatic tube cut-off devices, e.g. squeezing tube on detection of ai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4Detection of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 tube, a connector or a container in an apparatu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86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for measuring fluid flow rate, i.e. flowmeters
    • A61M5/1689Drip coun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36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with means for eliminating or preventing injection or infusion of air into body
    • A61M5/365Air dete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液装置。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具有沿径向夹住输液管(33)地正对着布置的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让输液管挤压部(82)朝着输液管支承部(89)移动,便能够在该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对输液管(33)的一部分进行挤压而让输液管(33)内的液体停止流动。在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中的至少一个部形成朝着另一个部突出的突起部(82a)。突起部(82a)位于布置在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的输液管(33)的取出一侧。

Description

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防止随便流出的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在医疗现场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之际使用输液装置。输液装置中设有泵部,从贮存药液等的输液容器延伸到患者的输液管的一部分安装在该泵部,让泵部工作,输液容器内的药液等就被准确无误地连续供给患者。
为安全地进行输液治疗,输液装置中设置有多个检测异常情况的传感器。一由传感器检测出异常,就让泵部停止,通过警报声音等将已出现了异常情况这件事通知医生、护士等。发生异常时,医生、护士等会根据该异常的种类对输液管的状态进行确认。如果是在对患者输入药液的中途产生了需要确认输液管的状态这一需求,则会出现以下不良现象。也就是说,因为这时药液滞留在输液管内,所以如果不加考虑地随便处理输液管,那么,滞留在输液管内的药液就会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朝着患者流去(下面称其为随便流出),对患者输入的药液量很可能有错。
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输液装置就是一种这样的防止随便流出的输液装置。该输液装置包括装入泵部等的壳体部。该壳体部具有主体部和被主体部支承可打开、关闭的门。
详细而言,由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构成的输液管夹紧部设置在主体部。另一方面,夹紧解除部设置在门上正对输液管挤压部的部位。在安装输液管之际让输液管穿过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之间。在门已被关闭时,夹紧解除部会撞在输液管挤压部上,而让输液管挤压部朝着与输液管支承部相反的一侧移动,输液管保持着输液畅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便能够输液了。
另一方面,将门打开时,门的夹紧解除部就与输液管挤压部分开,输液管挤压部就会在施力部件的作用下朝输液管支承部一侧移动。这样输液管便在径向上遭受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的挤压而被压扁,造成输液管堵塞不通。因此,当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发生异常,医生、护士等为确认输液管的状态而将输液装置的门打开时,输液管就被输液管夹紧部堵塞住。其结果是,管内的药液等停止流动,随便流出得以防止。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公平6-936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设想一个在输液装置发生了异常的状况,则能够想像得到:此时现场很紧迫,医生、护士在确认输液管之际会错误地猛烈地拉拽安装在输液装置上的输液管的。在该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输液装置中,输液管夹紧部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与输液管接触的面成为朝着门一侧笔直延伸的形状,所以被误拉的输液管就会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就有可能产生输液的随便流出。
当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异常,打开门采取应对措施时,也有可能出现输液管碰到了某物上,该输液管被猛烈拉拽的不良现象。在该情况下,输液管也同样有可能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而发生输液随便流出的不良现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就是在误拉输液管或者无意识地使输液管碰到了某物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输液管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从而防止输液随便流出,最终结果是输液治疗的安全性提高。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达成所述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是一种输液装置。该输液装置包括用于安装自输液容器开始延伸的输液管的一部分的壳体部,所述壳体部具有将所述输液容器内的液体送给患者的泵部和输液管夹紧部,所述输液管夹紧部具有相互对置而径向夹持所述输液管的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该输液装置构成为,通过让所述输液管挤压部朝着所述输液管支承部移动,由该输液管挤压部和所述输液管支承部沿径向挤压所述输液管的一部分而能够让所述输液管内的液体暂时停止流动。在所述输液管挤压部和所述输液管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形成有朝着另一个部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布置在所述输液管挤压部和所述输液管支承部之间的输液管的取出一侧。
根据该结构,因为是让从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部突出的突起部位于输液管的取出一侧,所以在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之间的输液管被拉拽到输液管的取出一侧的情况下,输液管会碰到突起部。
这样一来,当在由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挤压输液管而使输液管内的液体暂止停止流动的状态下,错误地猛烈地拉拽了输液管或者将输液管猛烈地拉拽到某物上时,输液管则难以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
使第二方面的发明具有以下结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一个部形成为沿着输液管被安装在壳体部时输液管插入方向延伸,由该一个部和突起部形成的在紧贴着输液管一侧的角在90度以下。
根据该结构,因为拉拽输液管时输液管碰到突起部,所以能够进一步防止输液管与输液管夹紧部上分开。
使第三方面的发明具有以下结构,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当该输液管挤压部已朝着该输液管支承部移动完毕时会与突起部接合的接合凹部设置在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另一个部上。
根据该结构,因为当输液管挤压部已朝着该输液管支承部移动完毕时会突起部的顶端进入接合凹部,所以拉拽输液管时输液管一定会碰到突起部。
使第四方面的发明具有以下结构,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突起部的宽度朝着顶端逐渐变窄。
根据该结构,当输液管挤压部已朝着输液管支承部移动完毕时,突起部容易与接合凹部接合。这样一来,突起部就一定会与接合凹部接合。
使第五方面的发明的结构具有以下结构,在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发明中,突起部的位于输液管插入一侧的面朝着该突起部的顶端与输液管插入方向倾斜着延伸。
根据该结构,在安装输液管将输液管插入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之间时,突起部的在输液管插入一侧的面就会与输液管插入方向倾斜着延伸,因此输液管的插入作业简单可行。
-发明的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因为在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形成突起部,并让该突起部位于输液管的取出一侧,所以如果在由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让输液管内的液体暂止流动的状态下输液管被猛烈地拉拽,输液管就会碰到突起部,输液管就难以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这样就能够防止在对输液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时发生随便流出,从而能够进行安全的输液治疗。
根据第二方面的发明,将由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一个部和突起部所形成的角设在90度以下,被拉拽的输液管便易于碰到突起部。这样一来,就能够使输液管更难以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
根据第三方面的发明,因为当输液管挤压部已朝着输液管支承部移动完毕时突起部会与接合凹部接合,所以即使输液管被拉拽,也一定能够让输液管碰到突起部。
根据第四方面的发明,因为使突起部的宽度朝着顶端逐渐变窄,所以当输液管挤压部已朝着输液管支承部移动完毕时,一定能够让突起部与接合凹部接合,从而一定能够防止输液管与输液管夹紧部分开。
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因为将突起部的位于输液管插入方向一侧的面加工成一个朝着突起部的顶端与输液管插入方向倾斜的形状,所以能够使输液管的安装作业简单可行,使输液装置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了将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装置的壳体部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顺着图2中的箭头A看去所看到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侧输液管夹紧部的的立体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部的门已关闭时输液管夹紧部的俯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部的门已打开时输液管夹紧部的俯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部的门已打开,夹紧解除手柄操作完毕时的俯视图。
图8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主视图。
图9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主视图。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主视图。
图1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输液管挤压部与输液管支承部的俯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5的图。
图1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6的图。
图1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相当于图7的图。
-符号说明-
1    输液装置
2    壳体部
31    输液容器
33    输液管
4    泵部
8    下侧输液管夹紧部
82    输液管挤压部
82a   突起部
89、151 输液管支承部
89a   接合凹部
L    药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此外,以下优选实施方式仅仅是从本质上说明该发明的示例而已,并无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使用对象或本发明的用途等意图。
(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与图2示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装置1。输液装置1包括壳体部2和液滴检测器9。如图2所示,泵部4、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以及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设置在壳体部2的内部。如图1所示,操作部10和彩色液晶面板11设置在壳体部2的前表面上。
该输液装置1顺着从图2所示的输液容器31经滴注器32和夹子34延伸到患者的输液管33设置在该滴注器32和夹子34之间。输液管33沿上下方向延伸地安装在壳体部2。
边利用彩色液晶面板11确认设定内容,边操作输液装置1的操作部10来设定输给患者的药液L的流量等。之后,让泵部4工作,泵部4就对输液管33起泵的作用,贮存在输液容器31内的药液(液体)L便能够经滴注器32输给患者。
此外,为便于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如不特别指出,则 “左”与“右”分别意味着图2所示那样的冲着处于使用状态的输液装置1看去的左侧与右侧;“前”与“后”分别意味着如该图所示处于使用状态的输液装置1的前侧与后侧;“上”与“下”分别意味着如该图所示处于使用状态的输液装置1的上侧与下侧。
如图2所示,壳体部2包括主体侧壳体21、门22和门合叶23。靠门合叶23就能够将门22打开和关闭。
如图1所示,壳体部2呈近似长方体的形状。所述操作部10设置在门22的前面部22b。用以对输液装置1进行操作的各种操作键设置在操作部10。
彩色液晶面板11会显示出输液装置1的工作状态、各种设定信息等。操作部10与彩色液晶面板11连接在未图示的控制部上。
如图2所示,所述泵部4设置在主体侧壳体21的与门正对的面21a的大致中央部位。在泵部4形成有朝前侧突出,沿着该泵部4的周围边缘延伸的突条部41。在该突条部41的上下两端部分别形成有缺口部41a。输液管33嵌入在该位于上下的缺口部41a里。
在突条部41的内部空间,在上下方向上排列着设置有多个左右延伸的横臂42。横臂42,借助设置在主体侧壳体21内部的凸轮及凸轮驱动机构(未图示)按从上侧横臂42到下侧横臂42的顺序前后运动。泵部4也连接在所述控制部上。
输液管按住部43设置在门22上正对主体侧壳体的面22a正对泵部4的位置上。门22一关闭,输液管33就被输液管按住部43和横臂42沿径向夹住。然后,通过让横臂42如上所述前后运动,输液管33就被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适当地挤压。这样就能够朝着患者输入药液L了。
如图2所示,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设置在泵部4的上侧。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包括在它的左侧部分朝前侧突出的左侧突出部51和在右侧部分朝着前侧突出的右侧突出部52。输液管33通过左侧突出部51和右侧突出部52之间。开口部53设置在左侧突出部51和右侧突出部52之间。夹紧活动部54从该开口部53且输液管33和右侧突出部52之间突出来,该夹紧活动部54突出到了左侧突出部51与右侧突出部52的前侧,该夹紧活动部54构成为借助设置在主体侧壳体21内的电动马达(未图示)可左右移动。输液管33根据该夹紧活动部54的移动情况被切换为夹紧状态和非夹紧状态。夹紧活动部54由控制部控制,通常情况下处于非夹紧状态。
夹紧干涉回避部55设置在门22上与主体侧壳体正对的面22a正对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的位置上。夹紧干涉回避部55凹陷,保证在门22已关闭时,与主体侧壳体正对的面22a不与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发生干涉。
所述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设置在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的上方。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包括:设置在主体侧壳体21的与门正对的面21a上的主体一侧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1和设置在门22的与主体侧壳体正对的面22a上的门一侧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2。
主体一侧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1包括主体一侧传感器61a;门一侧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2包括门一侧传感器62a。主体一侧传感器61a及门一侧传感器62a都是超声波传感器。当门22已关闭时,主体一侧传感器61a和门一侧传感器62a就会夹住输液管33让超声波透过输液管33。因为药液L和气泡对超声波的透过率不同,所以如果此时气泡混在了在输液管33内流动的药液L内,那么就能够通过检测该透过率的变化状况而将气泡存在于药液L内的情况检测出来。该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连接在控制部上。
如图2所示,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设置在泵部4的下方。该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输液管夹紧部。
如图4到图7所示,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包括:夹板80、夹紧活动部81、手动夹紧解除部84以及输液管支承部89(仅在图2与图3中示出)。
夹板80包括:主体板部80a、弹簧固定用板部80b、前侧轴支承板部80c、后侧轴支承板部80d、止转用板部80e和固定用板部80f(在图5~图7中示出)。
主体板部80a整体沿左右方向延伸。主体板部80a后端左右方向中央部分朝着后方近似梯形地突出,螺纹孔(未图示)形成在该突出部分的大致中央部位,保证能够将螺栓B拧紧在该螺纹孔里。
如图4所示,沿板厚方向折弯且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近似长方形状的弹簧固定用板部80b设置在主体板部80a的左端。如图5所示,螺纹孔h2设在该弹簧固定用板部80b。以螺钉S1的头部位于右侧地将螺钉S1拧紧在螺纹孔h2里。
如图4所示,前侧轴支承板部80c设置在主体板部80a的右前部,朝着与弹簧固定用板部80b相同的方向折弯而形成前侧轴支承板部80c,该前侧轴支承板部80c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贯穿前后方向的通孔H1设置在该前侧轴支承板部80c的大致中央部位,轴套B1安装在该通孔H1里。
可以让螺钉S2沿前后方向插入的通孔H2设置在前侧轴支承板部80c的右部。夹板80的右侧利用插入在通孔H2里的螺钉S2固定在主体侧壳体21上。
如图4所示,后侧轴支承板部80d设置在主体板部80a的右侧后部。沿着与弹簧固定用板部80b相同的方向折弯即形成后侧轴支承板部80d,该后侧轴支承板部80d沿左右方向延伸。如图5所示,与前侧轴支承板部80c的通孔H1同轴的通孔H3设置在该后侧轴支承板部80d的右侧;螺纹孔h3设置在后侧轴支承板部80d的左侧。
如图4所示,止转用板部80e设置在主体板部80a的右端部。沿着与弹簧固定用板部80b相同的方向折弯即形成止转用板部80e,止转用板部80e沿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固定用板部80f设置在主体板部80a的左侧。可以让螺钉S3沿前后方向插入的通孔(未图示)设置在该固定用板部80f。夹板80的左侧利用插入在该通孔里的螺钉S3固定在主体侧壳体21上。
如图4到图7所示,夹紧活动部81包括夹紧活动部主体83和形成在它前部的输液管挤压部82。如图3所示,输液管33沿上下方向延伸地插入,安装在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安装输液管33时的插入方向是从输液装置1的前侧到后侧的方向。
如图5所示,输液管挤压部82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近似长方体。也就是说,输液管挤压部82沿着与安装输液管33时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输液管挤压部82的右侧部分在输液管长度方向上的宽度(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朝着右侧逐渐变窄。从输液管挤压部82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位朝着后端朝着左侧逐渐变宽的板状夹紧加强部82b形成在输液管挤压部82的左侧。
朝着右侧突出的突起部82a设置在输液管挤压部82的前端。该突起部82a的突出方向和输液管挤压部82的延伸方向垂直。也就是说,由输液管挤压部82和突起部82a形成的在紧贴着处于安装状态的输液管33一侧的角α(仅示于图5)为90度。此外,优选该角α小于90度,例如可为80度、70度。
突起部82a的前表面越靠近右侧越位于后侧地倾斜。因为在安装输液管33时,让输液管33从前侧朝着后侧移动来将输液管33插入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所以突起部82a的前表面就是位于安装时输液管33的插入一侧的那个面。也就是说,突起部82a的外表面中位于安装时输液管33的插入一侧的那个面,朝着突起部82a的顶端倾斜于输液管插入方向(后侧)地延伸。
如图3所示,突起部82a在输液管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朝着右侧(顶端)逐渐变窄。
如图5到图7所示,联结部83a形成在夹紧活动部主体83的前部。输液管挤压部82的后端联结在联结部83a的前表面上。朝左方突出、沿输液管长度方向延伸的突条部83f形成在联结部83a的前端部。
具有朝着右侧凸状突出之形状的夹紧活动部板83b设置在夹紧活动部主体83的联结部83a后方。在夹紧活动部板83b的外周缘设有突条壁部83c。突条壁部83c的右侧前后方向中央部分朝着右侧平缓地弯曲。沿输液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圆筒部83d形成在夹紧活动部主体83的突条壁部83c后方。朝左侧突出的突起部83e形成在突条壁部83c的左侧部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位。
将螺栓B插入圆筒部83d,并与主体板部80a上的螺纹孔(未图示)螺合,夹紧活动部81就被可相对于主体板部80a绕螺栓B的轴转动地安装好了。由螺旋弹簧构成的推压弹簧Sp1布置在夹紧活动部主体83和弹簧固定用板部80b之间。该推压弹簧Sp1是一个对夹紧活动部81施加它即将绕螺栓B的轴朝右侧移动那样的力的弹簧。螺钉S1的头部插入推压弹簧Sp1的一端开口里,突起部83e插在另一端开口里。
手动夹紧解除部84包括夹紧解除手柄85、凸轮部86和轴87。如图3所示,夹紧解除手柄85包括具有上下延伸之形状的手柄部85a和位于手柄部85a下部的轴嵌合部85b。轴嵌合部85b呈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近似圆柱状。如图4所示,凹陷85c设置在轴嵌合部85b的后侧。
凸轮部86包括近似椭圆形状的凸轮部主体86a和辊部86b。缺口部86c设置在凸轮部主体86a的外表面上。如图4所示,贯通前后方向的通孔H5形成在凸轮部主体86a上。
辊部86b包括辊部支轴86d和辊主体部86e。该辊主体部86e设置成为,在让它的中心轴与辊部支轴86d的中心轴一致的状态下可在辊部支轴86d的中心轴方向中央旋转;辊部86b,以将辊部支轴86d插入形成在凸轮部主体86a上的通孔H5中的状态安装在凸轮部主体86a上。此时,如图5所示,辊部支轴86d的前端部朝着比凸轮部主体86a的前面部86f还在前的前方突出。
贯通前后方向的通孔(未图示)设置在凸轮部主体86a的右侧部分,能够将轴87插入该通孔里。
轴87沿前后方向延伸,该轴87在将轴87插入安装于形成在前侧轴支承板部80c的通孔H1里的轴套B1和安装于形成在后侧轴支承板部80d的通孔H3里的轴套B2的状态下由夹板80支承着可转动。如图7所示,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长孔86g设置在凸轮部86的凸轮部主体86a的右部。螺钉S8通过长孔86g紧固在轴87上。
嵌入轴87内的E型挡圈R布置在凸轮部86的前与后,保证凸轮部86不会在轴87上前后移动。
如图4所示,轴87的前端部分插在夹紧解除手柄85的凹陷85c处。将设置在轴嵌合部85b右侧的螺钉S4拧紧,夹紧解除手柄85就被固定在轴87上了。
扭簧Sp2设置在凸轮部86和前侧轴支承板部80c之间。如图5所示,构成扭簧Sp2的线材的一端部与主体板部80a接触,另一端与辊部支轴86d接触。
从前方看去,让轴8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紧固在轴87上的螺钉S8就会与凸轮部主体86a上的长孔86g的左端接触而接合在一起。这样便能够让凸轮部86顺时针转动。此时,由扭簧Sp2对凸轮部86施加该凸轮部86将要逆时针方向转动的力。
嵌入轴87上的E型挡圈R布置在扭簧Sp2和轴套B1之间,扭簧Sp2的位置不会在前后方向上错位。在后侧轴支承板部80d的前方也布置有嵌入轴87上的E型挡圈R,轴87借助该E型挡圈R、扭簧Sp2和轴套B1之间的型挡圈R就不会在前后方向上错位。
固定螺钉S5安装在轴87上的凸轮部86和后侧轴支承板部80d之间。当从前方看去轴87已逆时针旋转时,该固定螺钉S5就与止转用板部80e接触,轴87由此便不会再在此之上继续朝着相同的方向旋转。
扭簧Sp3设置在轴87的后端。构成该扭簧Sp3的线材的一端部插入轴87的内部,另一端部与平行于轴87地设置在后侧轴支承板部80d的左侧部分的弹簧支承部87a相接触。该弹簧支承部87a呈圆筒形状,用螺钉S6安装在后侧轴支承板部80d。螺钉S7安装在轴87的后端,扭簧Sp3由于借助螺钉S6与螺钉S7的头部的存在而不会从轴87与弹簧支承部87a朝后方错位。若从前方看去让轴87顺时针方向旋转,扭簧Sp3就会对轴87施加轴87将要朝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力。
若从前方看去让夹紧解除手柄85顺时针转动,轴87便会与夹紧解除手柄85同步转动,拧紧在轴87上的螺钉S8就接触到凸轮部主体86a上的长孔86g的左端。于是,凸轮部86也会与轴87同步转动,凸轮部86的辊主体部86e就会接触到夹紧活动部81中的突条壁部83c的右侧。若让夹紧解除手柄85进一步转动,则夹紧活动部81会被辊主体部86e推向左侧,如图7所示,能够增大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的间隔。此时,因为辊主体部86e一边旋转,一边接触到突条壁部83c而将突条壁部83c推向左侧,所以能够将输液管挤压部82顺利地推向左侧。
若让夹紧解除手柄85进一步转动,辊主体部86e便会进入突条壁部83c的右侧和主体板部80a之间,由此辊主体部86e便能够抵抗推压弹簧Sp1的推动力让夹紧活动部81停止。也就是说,能够将夹紧活动部81固定在已移动到的左侧位置。若在该状态下让手脱离夹紧解除手柄85,则夹紧解除手柄85和轴87会在扭簧Sp3的作用下从前方看去逆时针方向转动,然后夹紧解除手柄85和轴87会在固定螺钉S5接触到止转用板部80e的地方停下来。
如图3所示,开口部88形成在主体侧壳体21的下部。所述输液管支承部89形成为从主体侧壳体21上的开口部88的右侧朝前方突出。输液管挤压部82从开口部88朝前方突出。
接合凹部89a朝左侧开放地设置在输液管支承部89的前部左侧,该接合凹部89a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形成得比设置在输液管挤压部82顶端的突起部82a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宽。当输液管挤压部82已移动到右侧时,突起部82a的顶端就会进入接合凹部89a,二者就接合在一起了。该接合凹部89a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是越靠近左侧越宽。
如图2所示,凹状的输液管夹紧干涉回避部8a设置在门22上与主体侧壳体正对的面22a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正对的位置上。在已将门22关闭时会朝向输液管挤压部82的突起部82a突出的夹紧解除突起8b形成在输液管夹紧干涉回避部8a的中央部位。如图5到图7所示,夹紧解除突起8b,其左侧的面是越靠近突出方向顶端侧(后侧)越位于右侧地倾斜。
如图5所示,当已将门22关闭时,夹紧解除突起8b就与突起部82a碰在一起,夹紧解除突起8b便让夹紧活动部81抵抗推动力朝左侧移动,输液管33就成为输液畅通的状态。
如图6所示,将门22打开时,夹紧解除突起8b就会与输液管挤压部82的突起部82a分开。这样一来,夹紧活动部81就会靠推压弹簧Sp1的推动力朝右侧移动。移动的结果,输液管33遭到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沿径向上的挤压而堵塞不通。
如图7所示,若在已将门22打开的状态下,让夹紧解除手柄85从前方看去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夹紧活动部81就会被推向左侧,输液管33就成为输液畅通的状态了。
如图2所示,液滴检测器9呈近似长方体形状。为能够夹住滴注器32而具有贯通上下方向之形状的滴注器保持部91形成在液滴检测器9的中央部位。液滴检测器9包括夹着滴注器32而设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从发光元件朝着受光元件照射的光被在滴注器32内滴下的液滴切断,从而能够根据此时的受光量的变化将液滴检测出来。
接下来,说明是如何使用输液装置1的。由操作者准备输液容器31、滴注器32、输液管33和夹子34。打开输液装置1的门22,将输液管33安装在主体侧壳体21上。
此时,让夹紧解除手柄85从前方看去顺时针方向转动。一让夹紧解除手柄85转动,输液管挤压部82就朝左侧移动,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间的间隔就增大。若让夹紧解除手柄85进一步转动,夹紧活动部81就在已移动到的左侧位置上被固定下来。若在该状态下让手脱离夹紧解除手柄85,夹紧解除手柄85和轴87就会在扭簧Sp3的作用下转动,然后在固定螺钉S5接触到止转用板部80e的地方停下来。
之后,将夹子34关闭。接下来,让从滴注器32延伸到夹子34的输液管33的一部分通过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的主体一侧传感器61a的前面,将这一部分输液管33布置在上侧输液管夹紧部5的左侧突出部51和夹紧活动部54之间。而且,将输液管33嵌入泵部4的缺口部41a,让输液管33通过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的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
若在安装好输液管33以后将门22关闭,则如图5所示,夹紧解除突起8b就会碰到突起部82a上,输液管挤压部82就朝左侧移动。输液管挤压部82一朝左侧移动,如该图所示,辊主体部86e就会与突条壁部83c分开。这样一来,凸轮部86就在扭簧Sp2的推动力的作用下转动,并且在螺钉S8接触到长孔86g的左端的地方停止转动。
将滴注器32安装在液滴检测器9的滴注器保持部91。
之后,打开夹子34。
接下来,由医生、护士等操作者对操作部10进行操作,打开电源。输液装置1的控制部一开始工作,就一边观看彩色液晶面板11一边操作操作部10,来设定输给患者的药液L的流量等。设定结束后,就开始对患者输入药液L。
如果在泵部4工作而开始对患者输入药液L以后,由控制部根据从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和液滴检测器9送来的信号检测出了异常,控制部就让泵部4停止,让警报等显示于彩色液晶面板11上。操作者根据该彩色液晶面板11的显示就会得知已经发生了异常情况。例如,在气泡检测传感器部6检测到气泡的情况下,医生、护士等会确认气泡是否混在输液管33内的药液L里。如果此时打开输液装置1的门22,则如图6所示夹紧解除突起8b就会与突起部82a分开,因此夹紧活动部81就会在推压弹簧Sp1的推动力的作用下朝右侧移动。移动的结果,输液管33遭到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的挤压,药液L因此而停止流动。
这里,是由医生、护士等确认气泡是否混在输液管33内的药液L里。此时,因为在输液管挤压部82的输液管33的取出一侧(前侧)形成有突起部82a,所以当在关闭夹子34以前,出现了医生、护士等错误地猛烈地拉拽了输液管33或者猛烈地拉拽了输液管33,输液管33撞到某物上的情况时,输液管33都会碰到突起部82a,因此输液管33不会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分开,从而能够防止输液随便流出。
如果在由医生、护士等对异常情况进行了处理以后,将门22关闭,则如图5所示,夹紧解除突起8b会碰到突起部82a,输液管挤压部82就移动,输液管33就成为输液畅通的状态。之后,让泵部4工作,重新开始对患者输入药液L。
如上所述,根据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装置1,如果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了异常情况时将门22打开,夹紧解除突起8b就会与输液管挤压部82的突起部82a分开,因此而能够使输液管33堵塞不通。此时,因为突起部82a在输液管挤压部82的输液管33取出一侧,所以即使输液管33被猛烈地拉拽,该输液管33也会碰到突起部82a,因此输液管33不会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分开,这样便能够防止输液随便流出,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输液治疗。
因为由沿输液管33的插入方向延伸的输液管挤压部82和从输液管挤压部82突出的突起部82a形成的在紧贴着输液管一侧的角α为90度,所以当拉拽输液管33时,输液管33容易碰到突起部82a。这样一来,输液管33就更加难以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分开。
因为在输液管挤压部82已朝着输液管支承部89移动时,突起部82a的顶端会进入接合凹部89a,所以输液管33就可靠地碰到突起部82a上。
因为突起部82a的宽度朝着顶端逐渐变窄,所以当输液管挤压部82已朝着输液管支承部89移动时,突起部82a的顶端便容易与接合凹部89a接合。这样便能够让突起部82a与接合凹部89a可靠地接合。
因为让突起部82a的在输液管插入一侧的面朝着顶端向输液管插入方向倾斜,所以在将输液管33插入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之间时,输液管33的插入作业简单可行。
可以像图8与图9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那样,改变突起部82a和输液管支承部89的形状。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从输液管挤压部82的上部朝着右方突出的上侧突起部17a和从输液管挤压部82的下部朝着右方突出的下侧突起部17b形成在输液管挤压部82的顶端部。如图9所示,上侧突起部17a与下侧突起部17b的前面是越靠近右侧越位于后侧地倾斜。上侧突起部17a和下侧突起部17b位于从上下方向夹住输液管支承部89的位置。
在该变形例1中,因为形成的是夹住输液管支承部89的上侧突起部17a与下侧突起部17b,所以能够将输液装置加工成一个在不小心地拉拽了输液管33那样的情况下,输液管33也难以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分开的结构。
此外,输液管支承部89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输液管支承部89还可以是一个让正对输液管挤压部82的部位在输液管长度方向上的宽度朝着输液管挤压部82逐渐变窄的形状。
输液管支承部89的形状,还可以是一个图10与图1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那样的形状。在该变形例2中,当挤压输液管33时,突起部82a就会位于比输液管支承部89的前端面还在前的前方。
可以像图12与图1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那样,在突起部82a的顶端形成突起82c。这样一来,因为当夹紧活动部81朝着右侧移动挤压输液管33时,突起82c的顶端和输液管支承部19的前端面逐渐接近,所以输液管33就更难以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分开。
(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4到图1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装置1中的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输液装置1仅有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它部分的结构都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做详细的说明。
也就是说,固定部件13和用以操作固定部件13的推杆151c设置在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夹紧活动部81。
固定部件13由板簧材构成,从突条壁部83c的左侧朝前方延伸以后,再从突条壁部83c的前侧朝右方延伸。朝后方突出的阻挡部13a设置在固定部件13的右端。固定部件13呈对阻挡部13a施加方向朝向前方之力的形状。
凸轮部141包括近似椭圆形状的凸轮部主体141a和辊部142。在凸轮部主体141a设有缺口部141b。辊部142可转动地安装在该缺口部141b内。贯穿前后方向的通孔(未图示)设置在凸轮部主体141a的右侧部分,轴87插在该通孔中。凸轮部141和轴87通过螺钉S8固定在一起,轴87旋转时,凸轮部141也会与该轴87同步转动。
输液管挤压部82的突起部82a所嵌合的嵌合凹部151a设置在输液管支承部151的左侧。前后延伸的通孔151b形成在该输液管支承部151的比嵌合凹部151a还靠右的右侧。该通孔151b的横截面是圆形。通孔151b形成为前后两段,前段的直径比后段的直径小。
推杆151c插在所述通孔151b中。推杆151c的横截面与所述通孔151b的形状相对应是圆形,该推杆151c形成为前后两段,前段的直径比后段的直径小。该推杆151c可在通孔151b内沿前后方向滑动。
如图15、图16所示,若让推杆151c朝前方滑动,其前部就会突出在比输液管支承部151的前端面还往前的前方。如图14所示,若让推杆151c朝后方滑动,后端部就会与固定部件13接触,而让固定部件13朝后方弹性变位。
凹状的输液管夹紧干涉回避部16设置在门22上与主体侧壳体正对的面22a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正对的位置。在已将门22关闭时碰到突起部82a的夹紧解除部16a形成在该输液管夹紧干涉回避部16的右部。
如图14所示,已将门22关闭时,借助夹紧解除部16a与突起部82a相碰,夹紧解除部16a会让夹紧活动部81朝左侧移动,输液管33就成为输液畅通的状态。
如图15所示,将门22打开时,夹紧解除部16a就会与突起部82a分开。这样夹紧活动部81就朝着右侧移动,输液管33就遭受挤压。
如图16所示,若在已将门22打开的状态下,让夹紧解除手柄85朝着从前方看去顺时针方向转动,凸轮部141的辊部142就会与夹紧活动部81的突条壁部83c的右侧接触。若让夹紧解除手柄85进一步转动,夹紧活动部81就会被辊部142推向左侧,输液管33就成为输液畅通的状态。结果,固定部件13的阻挡部13a与前侧轴支承板部80c的左端接触,以将夹紧活动部81保持为一个位于左侧的状态。
如图14所示,将门22关闭时,与主体侧壳体正对的面22a和推杆151c的前端部就会接触,推杆151c就被推着朝后方滑动。于是,推杆151c的后端部就让固定部件13朝后方弹性变形,阻挡部13a就与前侧轴支承板部80c分开。这样一来,夹紧活动部81就朝右侧移动。结果,因为输液管挤压部82的突起部82a和夹紧解除部16a相碰,所以就在不使输液管33堵塞不通的位置上将夹紧活动部81固定好了。
接下来,说明是如何使用输液装置12的。打开输液装置12的门22,将输液管33安装在主体侧壳体21。此时,如图16所示,操作夹紧解除手柄85让夹紧活动部81朝左侧移动。
如图14所示,装好输液管33以后,再关上门22时,推杆151c就朝后方滑动,固定部件13的阻挡部13a就与前侧轴支承板部80c分开,阻挡部13a与前侧轴支承板部80c分开后,夹紧活动部81就朝右侧移动,突起部82a就与夹紧解除部16a相碰。
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输液装置12的门22被医生、护士等打开,则如图15所示,夹紧解除部16a就与突起部82a分开,所以夹紧活动部81朝右侧移动。这样一来,输液管33就遭到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151的挤压,药液L就停止流动。
此外,因为如果将门22关闭,夹紧解除部16a就会与突起部82a相碰,所以输液管挤压部82就朝左侧移动,输液管33就成为输液畅通的状态。这样便能够重新开始输入药液L。
如上所述,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输液装置12,因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输液装置1一样,突起部82a形成在输液管挤压部82,所以即使输液管33被猛烈地拉拽,输液管33也不会与下侧输液管夹紧部8分开,因此便能够防止随便流出,从而能够安全地进行输液治疗。
此外,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是将突起部82a设置在输液管挤压部82,但除此以外,还可以将朝着输液管挤压部82突出的突起部设置在输液管支承部89。
还可以在输液管挤压部82和输液管支承部89分别设置朝着对方一侧突出的突起部。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输液装置,对于例如在医疗现场对患者输入药液的情况很适用。

Claims (5)

1.一种输液装置,其包括用于安装自输液容器开始延伸的输液管的一部分的壳体部,所述壳体部具有将所述输液容器内的液体送给患者的泵部和输液管夹紧部,所述输液管夹紧部具有相互正对着布置而沿径向夹持所述输液管的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该输液装置构成为:通过让所述输液管挤压部朝着所述输液管支承部移动,由该输液管挤压部和所述输液管支承部沿径向挤压所述输液管的一部分而能够让所述输液管内的液体暂时停止流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输液管挤压部和所述输液管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部形成有朝着另一个部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位于布置在所述输液管挤压部和所述输液管支承部之间的输液管的取出一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一个部形成为沿着输液管被安装在壳体部时的输液管的插入方向延伸,由该一个部和突起部形成的在紧贴着处于安装状态的输液管一侧的角在90度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该输液管挤压部已朝着该输液管支承部移动完毕时与突起部接合的接合凹部设置在输液管挤压部和输液管支承部中的另一个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突起部的宽度朝着顶端逐渐变窄。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
   突起部的外表面中位于将输液管安装到壳体部时输液管插入一侧的面,朝着该突起部的顶端与输液管插入方向倾斜着延伸。
CN2009801330523A 2008-08-29 2009-08-27 输液装置 Pending CN1021315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22539 2008-08-29
JP2008222539 2008-08-29
PCT/JP2009/004157 WO2010023913A1 (ja) 2008-08-29 2009-08-27 輸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31537A true CN102131537A (zh) 2011-07-20

Family

ID=4172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30523A Pending CN102131537A (zh) 2008-08-29 2009-08-27 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0023913A1 (zh)
KR (1) KR20110048553A (zh)
CN (1) CN102131537A (zh)
BR (1) BRPI0912963A2 (zh)
WO (1) WO201002391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2199A (zh) * 2013-05-16 2014-11-26 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液泵的止液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1201405470WA (en) * 2012-03-26 2014-10-30 Terumo Corp Infusion pump
JP6089757B2 (ja) * 2013-02-18 2017-03-08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チューブクランプ装置
EP2945264B1 (fr) * 2014-05-12 2016-09-21 Société Industrielle de Sonceboz S.A. Actionneur bi-position et dispositif de pince avec l'actionneur
US10639417B2 (en) 2017-10-25 2020-05-05 Carefusion 303, Inc. Lever for auto insertion and secure placement of IV tubing for use in intravenous pump systems
KR20210042378A (ko) * 2018-08-16 2021-04-19 데카 프로덕츠 리미티드 파트너쉽 의료용 펌프
US11426515B2 (en) 2019-07-25 2022-08-30 Zevex, Inc. Infusion pump cassette having integrated pinch clip occlud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3822A (ja) * 2002-06-17 2004-03-11 Terumo Corp クランプとこれを用いた輸液装置
JP2004166901A (ja) * 2002-11-19 2004-06-17 Atom Medical Corp 輸液装置
JP2006141988A (ja) * 2004-10-19 2006-06-08 Terumo Corp 輸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01256A (en) * 1994-01-14 1995-03-2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Flexible clamp for use in IV tubing se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73822A (ja) * 2002-06-17 2004-03-11 Terumo Corp クランプとこれを用いた輸液装置
JP2004166901A (ja) * 2002-11-19 2004-06-17 Atom Medical Corp 輸液装置
JP2006141988A (ja) * 2004-10-19 2006-06-08 Terumo Corp 輸液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2199A (zh) * 2013-05-16 2014-11-26 深圳市深科医疗器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输液泵的止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023913A1 (ja) 2012-01-26
WO2010023913A1 (ja) 2010-03-04
KR20110048553A (ko) 2011-05-11
BRPI0912963A2 (pt)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1537A (zh) 输液装置
CN102137690B (zh) 输液装置
US9834146B2 (en) Automatic display mirror assembly
EP3721963B1 (en) Filter assembly for water purifier
EP3226934B1 (en) Pump cassettes with slider and infusion pump systems
JP2002058738A (ja) 輸液ポンプ
JP2011019704A (ja) 連結器具
WO2016089775A1 (en) Pump cassettes with positioning feature and infusion pump systems
US10350525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a filter housing to a filter housing retaining structure, cleaning system, filter housing cover for a filter housing and method for connecting a filter housing cover to a filter housing retaining structure
EP1835732A3 (en) Focus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WO2009014021A1 (ja) 回折光学系及び接眼光学系
KR101496224B1 (ko) 정수기용 필터 카트리지의 체결 확인장치
US10705332B2 (en) Tri-modal display mirror assembly
CA2980167C (en) Clip for mounting external device to electronic device
CN107321041B (zh) 一种方便更换滤芯的净水器
CN103415311A (zh) 医疗用泵
JP2019010502A (ja) シリンジポンプ
CN114341709A (zh) 图像显示系统及抬头显示器系统
JP6331577B2 (ja) 濾過フィルタ用ホルダ
JP6503718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2010954A (ja) シリンジポンプ
CN208229176U (zh) 一种高兼容性注射泵推头
JP6318626B2 (ja) 表示装置
WO2013024477A1 (en) A method for manipulating a membrane element within a pressure vessel
JP7279402B2 (ja) シリンジ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