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8417A - 导光板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8417A
CN102128417A CN2010103002532A CN201010300253A CN102128417A CN 102128417 A CN102128417 A CN 102128417A CN 2010103002532 A CN2010103002532 A CN 2010103002532A CN 201010300253 A CN201010300253 A CN 201010300253A CN 102128417 A CN102128417 A CN 102128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e
lgp
diameter
flute profile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3002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8417B (zh
Inventor
张献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3002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84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8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8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84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光板。该导光板包括两个相对的入光面,一与该两个入光面连接的底面和一与该两个入光面连接且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该底面包括多个网点。位于该底面的主体部分的网点从入光面所在的两侧到中心位置处密度逐渐变小,直径逐渐变大。该导光板出光均匀。

Description

导光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导光板,尤其是关于一种用于显示器背光模组中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低辐射性、体积轻薄短小及耗电低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笔记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及电视等领域。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具有发光特性,因此,为达到显示效果,需要给液晶面板提供一背光模组以向液晶面板提供亮度充分且分布均匀的平面光,从而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功能。
背光模组主要包括导光板、光源、反射片以及一至多个光学膜片。光源通常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因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背光模组中用于提供光线。而导光板则用于引导光线的方向,并达到亮度均匀的效果,从而为液晶面板提供分布均匀的平面光。
为了适用于中大尺寸的液晶面板,可采用多颗点光源排列成线状的光源带(Light bar)以取代传统的线光源,如冷阴极灯管(CCFL)。然而,点光源提供的光线入射于导光板入光面时,易产生明显的亮暗交替的现象,即热点(Hotspot),导致导光板出光不均匀。特别是,当Light bar电路板因配线关系而发生若干点光源死灯时,热点现象会更加严重,导光板的出光亮度也更加不均匀。通常在导光板入光面上设置微结构以解决热点的问题,但是光线经微结构分光后容易产生光束、光晕及暗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导光板出光不均匀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出光均匀的导光板。
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两个相对的入光面,一与该两个入光面连接的底面和一与该两个入光面连接且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该底面包括多个网点。位于该底面的主体部分的网点从入光面所在的两侧到中心位置处密度逐渐变小,直径逐渐变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当光线从因为本发明导光板底面的网点在底面上临近入光面的两侧处密度大、直径小,而在该底面的中间位置处密度小、直径大,光线经该网点扩散之后,得到更为细致的分散,不仅可以改善因热点及死灯造成的亮暗程度不均的现象,而且该导光板不易在出光面上产生光束、光晕及暗带的现象,出光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光板的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导光板的底面上的网点的直径大小与该网点在该底面上的位置关系的三维效果图。
图4是该网点分布于底面的中间部分处的直径大小与该网点所在处的关系示意图。
图5是该网点分布于底面的两侧部分处的直径大小与该网点所在处的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三实施方式的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导光板10、20、30
入光面11
底面12
出光面13
槽形微结构110、210、310
网点12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10包括两个相对的入光面11、一与该两个入光面11连接的底面12和一与该两个入光面11连接且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13。该两个入光面11包括多个槽形微结构110,该槽形微结构1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底面12与该出光面13。该槽形微结构为连续分布的V形槽。
请一并参阅图2,其是该导光板10的底面12的平面示意图。其中,每一槽形微结构110的顶角θ=60±5°,深度D=40±15μm。相邻两个槽形微结构110的间距P=60±10μm。每一槽形微结构110的平行于该底面的横截面为一V形。本实施方式中,每一入光面11的多个槽形微结构110所呈V形的开口方向均相同,且每一入光面11的多个槽形微结构110一个接着一个的连续设置,任意相邻两个槽形微结构110之间的横截面形成一三角形。
该底面12上设置有多个网点120。该底面12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边和两个相对的并与该第一侧边相连的第二侧边。该两个入光面11与该两个第一侧边连接。在该底面12上定义一A轴和一B轴,该A轴平行于该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该B轴平行于该第二侧边的延伸方向,该A轴与该B轴相交于该底面12的中心。在A轴方向上,以B轴为对称轴,将该底面12分成对称的两大部分,每一大部分再分成两小部分,靠近该第二侧边的一小部分小于靠近该底面12中心的另一小部分。例如,每一大部分可分别从该两个第二侧边到该底面12的中心约2/7处分成两小部分或者根据实际需要在其他合适的位置进行划分。靠近该底面12中心的两个小部分形成该底面12的主体区域,而靠近该两个第二侧边的两个小部分形成该底面12的边缘区域。
在该底面12的主体部分,该网点120的密度(即单位面积上网点的个数)从该两个第一侧边到A轴所在处逐渐变小,即该网点120在该底面12靠近入光面11的两侧加密。同时,该网点120在该底面12的四个角落处也加密。
在B轴方向上,位于该底面12的主体部分的网点120的直径分别从该底面12的两第一侧边到A轴逐渐从最小变到最大,其中,该网点120最小的直径为0.15mm,最大的直径为0.25mm。在B轴方向上,位于该底面12的边缘部分的网点120的直径分别从该两个第一侧边到A轴先逐渐变到最小再变到最大,其中,位于第一侧边处的该网点120的直径大于最小直径并小于最大直径。此外,在该底面12的四个顶点到该底面12的中心的方向上,该网点120的直径从该底面12的四个顶点到中心也是先逐渐变到最小再变到最大,其中,位于四个顶点处的该网点120的直径大于最小直径并小于最大直径。请一并参阅图3,其为该网点120的直径大小与该网点120在该底面12上的位置关系的三维效果图。其中,x’轴表示该底面12的第一侧边,y’轴表示该底面12的第二侧边,z轴表示该网点120的直径大小。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该网点120分布于该底面12的主体部分处的直径大小与该网点120所在处的关系示意图。其中,横轴x表示在B轴方向上该网点120到中心的距离,纵轴y表示该网点120的直径大小。该网点120的直径满足以下方程式:
y=y0+A*exp(-c*((x-xc)/w)^2)
其中,y0表示网点120的最小直径,xc表示中心点横坐标值,w为该导光板10的宽度h的一半或者w=(0.32±3%)h,A与c为常数。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常数A和c的优选范围如下:0<A<100,0<c<100,A与c均为自然数。该导光板10的宽度h即为该底面12的第二侧边长度。
请再参阅图5,图5为该网点120分布于该底面12四个角落处的直径大小与该网点120所在处的关系示意图。椭圆虚线框中的曲线表示该网点120分布于该底面12角落处的直径与该网点120所在处的关系,该网点120分布于该底面12角落处的直径满足以下方程式:
y=B*exp(-c1*((x-xd)/w)^2)
xd表示中心点横坐标值,在本实施例中,常数B和c1的优选范围如下:0<B<100,0<c1<100,B与c1均为自然数。
与现有技术相比,当光线从该导光板10的入光面11进入该导光板10时,先经由该入光面11上的槽形微结构110分光。待光线进入导光板10内部传输时,因为该网点120在该底面12上邻近入光面11的两侧处密度大、直径小,而在该底面12的中间位置处密度小、直径大,光线经该网点扩散之后,得到更为细致的分散,不仅可以改善因热点及死灯造成的亮暗程度不均的现象,而且该导光板不易在出光面上产生光束、光晕及暗带的现象,出光更为均匀。此外,因该网点120在该底面12的角落处加密,且其直径略大于位于第一侧边在主体部分处的网点120的直径,还可改善角落处光线较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该导光板10的出光均匀度。
请参阅图6,其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二实施方式的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相似,其不同点在于:该导光板20的多个槽形微结构210间隔分布,从而相邻两个槽形微结构210之间的横截面形成一等腰梯形。
请参阅图7,其是本发明导光板第三实施方式的底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该导光板3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光板10相似,其不同点在于:该导光板30的多个槽形微结构310部分连续分布部分间隔分布,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槽形微结构310的横截面形成一W形,由该多个槽形微结构310的横截面形成的多个W形间隔分布。

Claims (13)

1.一种导光板,其包括两个相对的入光面,一与该两个入光面连接的底面和一与该两个入光面连接且与该底面相对的出光面,该底面包括多个网点,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底面的主体部分的网点从该两个入光面所在的两侧到中心位置处密度逐渐变小,直径逐渐变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底面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侧边和两个相对的并与该两个第一侧边相连的第二侧边,该两个第一侧边为该两个入光面所在的两侧,在该底面上定义一A轴和一B轴,该A轴平行于该第一侧边,该B轴平行于该第二侧边,该A轴与该B轴相交于该底面的中心,在A轴方向上,以B轴为对称轴,将该底面分成对称的两大部分,每一大部分再分成两小部分,靠近该底面的中心的两小部分形成该主体部分,在B轴方向上,位于的主体部分的网点的直径分别从该两个第一侧边到A轴逐渐从最小变到最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靠近该两个第二侧边的两小部分形成该底面的边缘部分,在B轴方向上,位于该边缘部分的网点的直径分别从该两个第一侧边到A轴先逐渐变到最小再变到最大,其中,位于该两个第一侧边处的网点的直径大于最小直径并小于最大直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点的直径从该底面的四个顶点到中心先逐渐变到最小再变到最大,其中,位于四个顶点处的网点的直径大于最小直径并小于最大直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点的最小直径为0.15mm,最大直径为0.25mm。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大部分的靠近该第二侧边的一小部分小于靠近该底面的中心的另一小部分。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网点的密度在主体部分从该两个第一侧边到A轴所在处逐渐变小,同时该网点在该底面的四个角落处加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位于靠近该主体部分的网点的直径满足以下方程式:
y=y0+A*exp(-c*((x-xc)/w)^2)
其中,y表示网点的直径大小,x表示在B轴方向上网点到中心的距离,y0表示网点的最小直径,xc表示中心点横坐标值,w为该导光板的宽度h的一半或者w=(0.32±3%)h,A与c为常数,常数A和c的范围为:0<A<100,0<c<100,A与c均为自然数。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位于该底面的角落处的网点的直径满足以下方程式:
y=B*exp(-c1*((x-xd)/w)^2)
其中,y表示网点的直径大小,x表示在B轴方向上网点到中心的距离,xd表示中心点横坐标值,B和c1为常数,常数B和c1的优选范围如下:0<B<100,0<c1<100,B与c1均为自然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入光面包括多个槽形微结构,该槽形微结构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该底面与该出光面,该槽形微结构为V形槽,每一槽形微结构的顶角θ=60±5°,深度D=40±15μm,相邻两个槽形微结构的间距P=60±10μm。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槽形微结构连续分布,相邻两个槽形微结构之间的横截面形成一三角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槽形微结构间隔分布,相邻两个槽形微结构之间的横截面形成一等腰梯形。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该槽形微结构部分连续分布部分间隔分布,其中每两个相邻的槽形微结构的横截面形成一W形,由该多个槽形微结构的横截面形成的多个W形间隔分布。
CN 201010300253 2010-01-13 2010-01-13 导光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84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300253 CN102128417B (zh) 2010-01-13 2010-01-13 导光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300253 CN102128417B (zh) 2010-01-13 2010-01-13 导光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8417A true CN102128417A (zh) 2011-07-20
CN102128417B CN102128417B (zh) 2013-02-06

Family

ID=44266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30025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8417B (zh) 2010-01-13 2010-01-13 导光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28417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672A (zh) * 2011-09-14 2012-01-18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导光板网点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82842A1 (zh) * 2011-12-09 2013-06-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44488A (zh) * 2013-12-31 2014-03-19 东莞市亚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133266A (zh) * 2014-08-20 2014-11-05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部分沟槽的导光板
CN104776397A (zh) * 2014-01-10 2015-07-15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CN105137522A (zh) * 2014-05-27 2015-12-09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7367786A (zh) * 2017-08-22 2017-11-21 广东东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丝印导光板
CN108802891A (zh) * 2018-05-11 2018-11-13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
CN113419377A (zh) * 2021-05-21 2021-09-21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布式微结构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0335A (zh) * 2006-09-08 2008-03-1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3672A (zh) * 2011-09-14 2012-01-18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导光板网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23672B (zh) * 2011-09-14 2013-08-28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导光板网点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82842A1 (zh) * 2011-12-09 2013-06-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具有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3644488B (zh) * 2013-12-31 2015-11-04 东莞市亚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03644488A (zh) * 2013-12-31 2014-03-19 东莞市亚星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776397A (zh) * 2014-01-10 2015-07-15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CN104776397B (zh) * 2014-01-10 2018-04-10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CN105137522A (zh) * 2014-05-27 2015-12-09 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4133266A (zh) * 2014-08-20 2014-11-05 上海向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部分沟槽的导光板
CN107367786A (zh) * 2017-08-22 2017-11-21 广东东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免丝印导光板
CN108802891A (zh) * 2018-05-11 2018-11-13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
CN108802891B (zh) * 2018-05-11 2020-10-02 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仪表盘
CN113419377A (zh) * 2021-05-21 2021-09-21 苏州天禄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布式微结构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8417B (zh) 201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8417B (zh) 导光板
CN100582831C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TWI273291B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and light guide plate used therein
CN103149626B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CN201269932Y (zh) 导光板
CN101196597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US20160054504A1 (en) Backlight,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60004006A1 (en)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4141394U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1210976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TWI287671B (en) Diffusion plate of backlight structur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1122185Y (zh) 导光板的结构改良
CN201954377U (zh) 直下式超薄led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
CN201866647U (zh) 背光模块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CN203981916U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JP2005234402A (ja) バックライト
CN201373337Y (zh) 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CN103398328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791607U (zh)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1401733Y (zh) 导光板及其背光模组
CN202972937U (zh) 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694286B (zh) 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
CN103399430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03309653U (zh) 一种基于液晶电视的led背光模组
CN106151969A (zh) 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IMEI ELECTRON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INNOLUX DISPLA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29

Address after: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Applicant after: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after: Chimei Opt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Longhua, Shenzhen, town, Foxco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E District, building 1, floor 4,

Applicant before: Qunkang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Co-applicant before: Innolux Display Grou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