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0415B - 一种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20415B
CN102120415B CN2011100058422A CN201110005842A CN102120415B CN 102120415 B CN102120415 B CN 102120415B CN 2011100058422 A CN2011100058422 A CN 2011100058422A CN 201110005842 A CN201110005842 A CN 201110005842A CN 102120415 B CN102120415 B CN 1021204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cover tire
tire
steel ring
ty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58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20415A (zh
Inventor
任文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1192170&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120415(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1100058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20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20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0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20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20415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7/0007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being electr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007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made from other material than rub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7/00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B60C17/04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 B60C17/06Tyr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enabling restricted operation in damaged or deflated condit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utilising additional non-inflatable supports which become load-supporting in emergency resili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60C5/02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having separate inflatable inserts, e.g. with inner tubes; Means for lubricating, venting, prevent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yre and inner tub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61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axle being parallel to the wheel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7/00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 B60K2007/0092Disposition of motor in, or adjacent to, traction wheel the motor axle being coaxial to the wheel axl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036Cushion and pneumatic combin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2/00Resilient tires and wheels
    • Y10T152/10Tires, resilient
    • Y10T152/10495Pneumatic tire or inner tube
    • Y10T152/10666Automatic sealing of punctures [e.g., self-healing, etc.]
    • Y10T152/10675Using flowable coating or composition

Abstract

一种车,属于交通工具领域,发明内容包括液体轮胎、传动方法、获能方法。液体轮胎内装液体或半流体,使轮胎安全高效;传动方法由公知的轴传动改为轮缘传动、大轮传动,可比公知技术省力、节能;获能方法将公知的充电改为换电,车上有快速换电装置,可在换电站一分钟内完成换电,还可不停车换电。

Description

一种车
本案是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车》03813063.7申请日2003年7月1日的分案申请。
第一章轮子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交通运输领域,尤其是交通工具的安全高效轮子。
二、背景技术:公知轮子有以下不足:1、安全性差。轮胎在运行中常发生爆胎事故,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2、效率不高。效率是指轮子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大部分充气轮子着地处半径在负载时缩短,着地处以外的半径却没有缩短,反而由于压力的增大有所变长。这样,运动中的轮子总是要克服阻力前进,造成很大的能量损失。3、轮子材料性能差。如橡胶内胎的气密性不好。4、轮子结构不合理。如外胎内腔和外表的圆弧形结构不利于轮胎着地处保持半径不变。外胎两侧边太高,浪费材料,不利于轮子保持着地处半径不变。5、成本高。如外胎着地面用旧后,往往两侧边并没坏,结果却一起丢弃了。6、使用不方便。如不易装卸,需经常充气等。US,A,3881537和US,A,5292590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结构是外胎里有一层薄膜,缺点是不能单独做内胎使用。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解决轮子的上述问题,使之安全、高效、方便。
1、改变填充物。本发明的充填物是液体、固体、膏体、半流体、软质物体任一种,或上述物体的组合物、化合物,或上述物体与气体的组合物。液体可以是水,或水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或水合物。还可是油或油与其他物质的混合物或化合物。可压力充填,可充填到容积的1/3以上,直至充满轮子内腔,达到所需压力。膏状充填物可在装配轮胎时一次性填入,靠夹板挤压形成压力承载。这种轮胎可呈实心状。还有泡沫内胎也可呈实心状,它们均可无气门。固体填充物可以是本发明将述及的内撑。充填即填充。把固体粉粒聚集在一起,封闭于胎内作充填物,也能起到流体物质的作用。聚集的方式可以用液体粘合,形成胶状体。带弹性的固体也可单独作为胎内充填物。如泡沫、发泡塑料、发泡橡胶、软性材料。泡沫充填物相当于内胎,可与外胎结合在一起,在其截面上有结合界面。充填物(如液体)中可有各种添加剂,如防漏液、补胎液、保养剂、防冻剂、防腐剂等。轮胎中可充满防漏液、补胎液,作为充填物。不同用途的轮胎,可有不同性能的充填物。本发明的充填物有许多优点。一是橡胶、塑料的水密性比气密性好,减少了经常充气的麻烦,保持轮子的着地处半径不变,减少运动阻力。二是不易爆胎。三是即使爆胎,液体、膏体、固体不会象气体那样一下子全冲出去,造成瘪胎,酿成事故。爆胎后仍可行使,甚至根本不会爆胎。四是由于固体、液体或半流体的承载力强,因而可以减小轮胎的体积,减轻轮子的重量。
2、深钢圈、浅外胎。公知轮子,尤其是机动车轮子的容积,几乎全在橡胶外胎里,有的在钢圈里有很少的容积,只占整个轮子总容积的1/3以下。钢圈没有包住除子口以外的外胎。轮子容积指轮子的内部空间,即外胎和钢圈结合所形成的胎内空间,用来充填物质,支撑外胎的体积和支持外胎的弹性与强度。公知外胎有三方,两侧边和底面,底面即圆周面。侧边高的外胎有许多不足。一是易变形,使得轮子着地处的半径变短,形成运动阻力。二是在爆胎时,立即瘪了下来,形成事故原因。三是成本高,两侧边很高既多消耗橡胶,又增加加工难度。
本发明加深钢圈代替或包住外胎的两侧边,形成轮子的腔室,即胎内容积。外胎上只有少量容积或没有容积。正好是把公知技术倒过来。钢圈可呈夹板状,二块夹板从两侧边将外胎夹住。夹板也可一边大、一边小。二夹板可焊接在一起,也可用螺栓或卡圈固定成型。安装时,可先放上内、外胎,再用夹板夹紧,固定在钢圈上。钢圈的凹腔容积超过轮胎总容量的一半;或至少有一边钢圈包住外胎侧边高度的一半以上;或外胎的内腔容积少于轮胎总容积的一半;或外胎不带凹腔,即没有容积的平板状外胎。或钢圈的周边离外胎的周边在5厘米以下,0.5厘米以上,即钢圈的直径比外胎的直径小1至10厘米。这样,克服了公知技术的不易装、拆的不足。深钢圈有如下优点,一是使外胎无法变形,轮子着地处半径不变短。至少变短的量小得多,从而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二是发生爆胎时,由于钢圈包住了外胎两侧边,包住(或称夹持)的程度达到了公知外胎侧边高度的一半以上。机动车的钢圈离地距离,即离轮子周边的距离可在5厘米以下,0.5厘米以上,所以轮子半径不会一下子变短很多,不致于发生车祸。三是节省了橡胶材料、方便了加工、节省了成本。
3、平底外胎。其特征是外胎内腔截面呈方形或内腔的底面轴向平直或向内凸起;或外胎外表面轴向平直或向里凹进;内胎有与外胎内腔相应的外部形状。或压力状态下的外胎圆周面呈轴向平直状。平底外胎还可呈平板状,即外胎的圆周圈呈内外平行的平板状,没有二侧边。上述结构的轮子有利于保持运动中的轮胎的圆周不改变,即轮子着地处的半径不变短,提高能效。
4、轮胎防爆装置。即轮胎爆胎时的救护装置。在轮胎内设内撑来代替钢圈的爆胎防护作用。内撑指位于轮胎内,起爆胎防护作用的装置。爆胎时,内撑接替填充物支撑起全部负载。内撑可位于内胎里或外胎里。位于外胎里时,则不需内胎。位于内胎里时,需预先放入内撑,再将内胎成型。也可用即时发泡技术,在成型的内、外胎里即时发泡成型,制作内撑。比如用聚氨脂发泡技术。还可在轮胎两侧安装夹板,代替钢圈的爆胎防护作用。夹板在轮胎一侧或两侧固定,夹持或包住外胎侧边高度的一半以上,离地距离可在5厘米以下,0.5厘米以上。起爆胎防护作用。夹板可呈圆架状、网眼板状、圆板状、T状、袋状、球状、环状,可径向环绕在胎内,或轴向排列在胎内,或不规则布置。可有一个或多个内撑。内撑可代替充填物起承载作用,如充气的袋状、球状内撑。也可与胎内填充物共同起承载作用。内撑可分为二部分或多部分。内撑可由金属、塑料、泡沫、橡胶、软性材料等单独或组合制成。比如用泡沫做的内撑,放入外胎里,内撑的体积略小于轮胎内腔容积。装入内撑后,再充填一点流体,填满内撑以外的空间,达到所需压力。
5、薄膜内胎、塑料轮胎。一种内胎,它包括胎体,其特征是至少一半以上胎体由薄膜材料制成,所述的薄膜材料包括塑料膜、橡胶膜、合成膜,其厚度在1毫米以下,包括1毫米及1毫米以下的任何厚度。胎体常压体积大于或等于轮子的内腔容积;或,胎体横截面的周长长于或等于轮子内腔横截面的周长;或,胎体周长长于或等于轮子内腔的周行;或,胎体是依附、结合在外胎内壁的覆层。或,胎体呈管带状,有一头开口,另一头封闭,气门顺向胎体位于开口处;或,胎体呈管带状,两头封口,气门位于两头之间;或,气门上有直通孔,直通孔与膜管联通。
其加工方法可以模压成型。可用一块或一块以上片状塑料膜连接而成。也可用塑料薄膜带螺旋连接而成。可先制成很长的塑料膜管带,在管带上打出长度标记,然后截断连接成内胎。连接方法可用胶粘、热合等。可将公知气门安装在钢圈上,不与内胎联接,内胎不带公知气门,内胎上有一段进气管,进气管可用塑料膜制成,联接在内胎上,进气管套在公知气门芯上以公知技术固定。如自行车,将公知气门安在钢圈上,内胎的进气管套在气门芯上,被气门芯压紧在气门上固定。可将公知气门芯上的橡胶管换成膜管。膜管可被胎内压力压扁,封闭气门。膜管可由塑料膜、橡胶膜、合成膜制成。膜管可以有多层。气门芯上是直通孔,直通孔便于充填流体或半流体。塑料膜、合成膜可依附、结合在外胎内壁,代替内胎。可用喷、涂等方法直接在外胎内壁制作薄膜层。内胎的常压体积可大于或等于轮子的容积;即内胎的常压表面面积大于或等于轮子内腔的表面面积。薄膜内胎在轮子里可以有部分折叠、重合。常压指与大气压力相等,即胎内外压力相等。充填时,内胎并没有受到张力,充填所形成的张力被外胎接受并限制在外胎的容积之内。内胎由于没承受张力,或承受张力很小,一是不会被胀破,二是不会因为受张力作用而降低密封性能。由于充填物不会泄漏,所以轮胎可以不要气门,一次充填,终生使用。外胎也可用塑料制成,或用塑料、橡胶组合制成;或用复合材料制成。如塑料外胎带有橡胶表层。橡胶表层与塑料外胎粘接或紧配合。钢圈也可用高强度塑料制成,或塑料与金属结合制成。塑料钢圈可用于自行车以外的人力车、机动车,具有重量轻、成本低、性能高的特点。塑料外胎带有橡胶表层,就象给外胎穿了鞋,可方便更换。外胎与表层可用粘合剂粘接在一起。也可活动联接,靠充填后的张力固紧。外胎与表层之间可带有各种形状的啮合结构,有利于两者之间的紧固。可用透明材料、彩色塑料作内、外胎,以增加美感,方便检测。如塑料透明内、外胎。彩色塑料、透明、半透明材料的内、外胎尤其适用于人力车、自行车、轻型车、玩具车。本发明也适用于公知的橡胶内胎。
6、内外胎之间设抗拉带。公知轮胎的张力几乎全由外胎承担,因此外胎必须有较高的抗拉能力。这样一是成本高,二是影响轮胎的各种性能,如抗拉能力难以提高,致使轮胎体积增大。本发明在内外胎之间设抗拉带,部分或全部承担荷载或胎内填充物所产生的张力。使外胎所受的张力大大减小。这一是有利于提高外胎的使用寿命。二是增强轮胎的载荷能力。三是降低更换外胎的成本。抗拉带可用塑料、橡胶、金属或合成材料单独或结合制成。可制成胶合带、金属网带、织线带。抗拉带可带有软性表层。橡胶外胎可粘在抗拉带上或靠胎内压力张紧固定在抗拉带上,用坏后取下换新。
7、注液装置.一种轮胎注液装置,它以打气筒或/和气泵或/和水泵或/和水枪或/和注射器或/和泥浆泵的原理、结构为基本原理结构,其特征是带有贮液箱和注液口或/和输液管或/和单向阀门。可直接用公知的充气装置作为本发明的注液装置。公知的充水装置、泥浆泵均可如此改装制成。如胎中充满补胎液,可用医学的注射方式刺破内、外胎注液填充。
本发明的优点:一是改变充填物使轮胎承压性能好,有利于减小轮胎体积,减轻重量。二是安全,防爆性能增强。三是高效,提高了轮子保持整圆运动的能力,有利于节能。四是使用方便,如免充气功能、夹板钢圈便于安装、拆卸等。五是降低成本。安全、高效本身就降低了成本,再加上材料和结构上的变化,使成本降低。如薄膜内胎不仅性能高,而且成本低,使用方便。
四、附图说明及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2是注液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板轮子示意图;
图4、5、6是T形内撑结构、安装图;图7是液体轮胎截面剖示图;
图8是塑料外胎局部剖示图;       图9、10是有内撑轮胎截面剖示图;
图11是泡沫内撑轮胎截面剖示图;  图12是凹面外胎截面剖示图;
图13是无气门轮胎截面剖示图;    图14是塑料膜内胎、内撑示意图;
图15-18是塑料膜内胎示意图;     图19-24是三种夹板示意图;
图25、26是抗拉带结构示意图;
图27、28是塑料膜内胎示意图;
图29是直条状内胎示意图;
图30、31是薄膜内胎示意图;
图32、33是气门结构示意图;
图34是内撑示意图。
图1是90度角剖示。相当于图2完整时的A-A部分。橡胶外胎1与钢圈2通过公知子口扣合在一起,外胎内壁有塑料膜3结合其上,塑料膜3代替内胎,增强橡胶外胎1的密封性能。二者有结合界面。轮子着地处4呈轴向平直状。着地处指轮子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轮子的圆周面都可能成为着地处,运动中的轮子连续不断地改变着地处。5是胎纹。轮子钢盆6与钢圈2联结。钢盆即联接钢圈与中心轴的部件。钢圈即联接钢盆与外胎的部件。钢盆、钢圈可合为一体,成为一件。外胎1的两侧边很矮,其内腔容积很小,占轮胎总容积的1/5以下。外胎1也可呈平板状,完全无容积。钢圈2容积很大,占轮子总容积的一半以上。钢圈2周边离地面很近,在5厘米以下。图2是轮子的轴向中心剖示图,相当于图1完整时的B-B线剖示。液体7充满胎内空间。液体7也可是半流体,或泥浆、油浆,或类似果冻、牙膏的胶结物体、软性物体、膏状物体。软性物体可以是橡胶,软性物体可与外胎合为一体,此结构的轮子可用汽车、飞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液体7中可掺有体积大、重量轻,即比重小的固体。还可有内撑。轮子着地处4如果凹进,势必缩短轮子着地处的半径,即h的高度,而轮子着地处前面的轮胎半径却没有缩短,反而有所增长。这样,轮子运动的阻力就大了。如果轮子保持着地处半径不变,则轮子着地处的前面悬空,十分有利于轮子做前倾的滚动动作,产生节能增效的效果。充气轮子由于自身的弊端,常是着地处凹进,半径变短,因而运动受阻。着地处4呈轴向一条线,既能增加承载能力,又不会增加滚动阻力。增加轮子数量的做法与此是同样道理。塑料膜3可换成塑料膜内胎,其形状可与外胎的方形腔室相吻合。塑料膜的厚度在1毫米以下。内胎的常压体积可比轮子的容积大,这样,充填物的张力就不会撑坏内胎,没有受到张力拉伸的内胎材料,密封性能会更好。
图3,夹板8可用螺栓固定,可一边安装一块夹板,从两边把外胎夹住。夹板的作用是代替钢圈,形成保护外胎的腔室,一是使轮胎负载时径向变形小,即着地处半径不变短。二是爆胎时接地,起安全作用。可一边是夹板,另一边是钢圈,如图11,这样有利于内、外胎在钢圈上的安装、拆卸。三是对轮胎起保护作用,免受外来损伤。夹板、钢圈都可带有加强筋和装饰层、覆盖层。夹板可用螺栓或卡子固定在轮胎上,便于装、卸。夹板8比外胎1的直径小1-10厘米。也可在公知轮胎上专门安夹板,起爆胎后的防护作用。
图4、5、6,T形内撑9分成二块,也可分多块。由竖、横二片板制成,竖板903卡在钢圈201上,横板902平行于外胎101的内圆周面,还有外圈901,外圈901将二块内撑箍在一起。还起防护作用,防止爆胎后的行驶中割伤外胎。外圈与内撑外圆相合。外圈901可用橡胶、塑料、织物制成。爆胎时,竖边把来自地面的力传给钢圈201。横板面积大,可覆胶或塑,不损伤外胎。正常时,内撑9不受力,也不起支撑作用。卡在钢圈上随轮子运动。外圈901将内撑9包住,固定在钢圈201上。竖板903上还可有联接孔10,用以将二块内撑用卡子联接在钢圈上。图4是两个T形内撑合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7,钢圈202的一个立边由夹板8构成,钢圈202包住塑料膜内胎301。塑料膜内胎的截面形状呈方形。橡胶外胎11与钢圈202之间无子口,去掉了公知的子口结构,便于加工,降低成本。塑料膜内胎周围可有垫子,以保护内胎免受磨损。垫子可用金属、塑料、橡胶、织物制成。垫子的结构与内胎的外形相应。钢圈202可带多种加强结构,可滚边、卷口,使其口部边缘处不致因受力而变形张开。内胎301可分为二个或多个,便于安装和修理,还可在爆胎时起到内撑作用。内胎里的充填物也可以是膏状物、胶状物,预先加工成型,使用时放进钢圈即可。外胎11靠自身的弹性及强度,包在轮胎外周,与抗拉层302紧密接触,并有部分进入钢圈202。本发明所述的子口即外胎与钢圈结合部位的相互扣合结构。抗拉层302位于内外胎之间,与外胎一起包住内胎,抵抗内胎中填充物的压力。抗拉层可用粘合剂与外胎粘合在一起,更换外胎时撕下抗拉层,抗拉层可重复使用。可用制造动力皮带的公知技术制造抗拉层。外胎11呈两面平行的平板状,安全没有内腔,外周带有胎纹5。抗拉层即抗拉带。
图8,塑料外胎12和橡胶表层111有相应的锯齿状结构,轮胎充压后,张力使橡胶表层牢固地联接在塑料外胎上。如不用胶粘,卸压后很容易将橡胶表层在塑料外胎上装上或卸下,便于更换。塑料外胎12也可换成抗拉层。塑料外胎12也可没有橡胶表层111,直接用塑料或合成材料制成外胎。
图9、10,袋状内撑13、球状内撑14实际上相当于内胎作用。由于分成了若干个,不会同时爆炸,所以在爆胎时,又能起到内撑作用。袋状内撑呈口袋状。球状内撑呈球状,如乒乓球就可以是一种球状内撑,在胎腔里可任意放置,与流休一起,起到承载和防爆胎作用。还可是带状、节状内撑,在胎腔里沿径向缠绕、布设,同样能有内胎、内撑双重功能。内撑里的充填物可以是本发明的填充物。轮胎中的袋状内撑可有一条或多条,可径向或轴向排列。内撑可单独起承载作用,也可与其他填充物共同起承载作用。图9、10的轮胎中,均可加入液体,与袋状内撑13、球状内撑14共同起承载作用。图9中,塑料外胎12外周包有橡胶表层111。橡胶表层在胎内充压后,可仅靠自身的弹力与塑料外胎或/和钢圈固定联接,泄压后,又可方便取下,方便更换。图10中,塑料外胎12不带橡胶表层,为获得良好的抓地力,需选用合适的塑料。
图6、7、8、9、10、11、12、13均只画出了轮子的部分结构截断面剖示图,表示截取轮子某一部分的一个截面。其他部分未表示。
图11,泡沫内撑15装在钢圈203内,并带有橡胶表层111。泡沫内撑具有与轮子内腔相应的形状。可呈圆环状,截面形状可呈与轮子截面形状相应的圆形、方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状等。内撑的体积小于轮子内腔的容积,便于充填一点流体、半流体。内撑的横截面周长短于轮子内腔的横截面周长。钢圈203的一侧立边由夹板8构成。夹板8可用螺栓联接在钢圈上,可从轮子上卸下或装上,便于整圈成型后的泡沫内撑和外胎安装到钢圈上。泡沫内撑同时具有内胎和内撑双重作用,所以也叫泡沫内胎。泡沫内胎与橡胶表层,可粘接一起或靠橡胶表层的弹力挤压在一起。截面上有外胎与内胎的结合界面。泡沫内撑可分成多块。泡沫内撑与流体、半流体共同做胎内充填物,先装入泡沫内撑,再压力充填流体,这样只充填很少的流体即可。内撑的加工方法:可先加工成很长的内撑带,内撑带可呈直条状、螺旋状、盘带状,具有二个或以上内撑周长的长度。然后截取一段合适长度,绕在钢圈圆周的凹槽里,即成内撑。接头处可粘接,也可直接加工成与轮子内腔相应的单个的圆环状内撑。公知自行车、人力车、摩托车轮子的外胎,其截面形状呈圆弧形,不利于保持着地处半径不变。本发明的外胎截面形状呈方形,有利于保持着地处半径不变短。
图12,橡胶外胎102和钢圈204具有与公知技术相反的反向子口。外胎102包住钢圈204,由于胎内流体的挤压力和子口的啮合结构,流体不会漏出来。外胎102也不会松动或脱落。钢圈204内也可有内胎或内撑。外胎102外表面向胎内凹进,外胎中间部位受力后,比两侧边向外凸出的程度大一些,预先向内凹进,补偿多凸出的部分,形成预应力,以保持负载受力后的着地处半径不变短。也可通过加厚外胎中间部位来达到预应力效果。反子口外胎可以适应恶劣的道路条件,还可最大限度地在轴向直线上增加同条件下的着地面积。
图13,钢圈205包住部分外胎111,外胎111由橡胶表层单独构成。胎内充填物16是由粉状、粒状固体物组合成的液状物或膏状物或浆状物。充填物可由公知的气门进入胎内,用水泵或泥浆泵加压。外胎111内层带有塑料膜303。也可用塑料膜内胎301。
图14、塑料膜内胎的半成品呈管形带状,称管带17,螺旋状卷在一起。用塑料膜加工的内胎,可先加工成很长的管带17,并如图螺旋盘绕在一起,具有二个或以上内胎周长的长度。管带横截面的周长长于轮子内腔横截面的周长。其上作出标记18,标出一个内胎的长度,然后按标记18截取下来,两头一接、安上气门,即成塑料膜内胎。也可不接头,只将两端封口,即成塑料膜内胎。由于胎内压力,使用时接头处自然会挤压在一起。外胎也可类似此法加工,先加工出长带,后截取一段,接头即成。泡沫内撑也可类似此法加工。管带17也可制成直条管状。
图15、16,塑料膜呈平带状,很长,将其按螺旋形粘合或热合,形成管带19,还可在其上做出长度标记,按标记截取后,两头一接,安上气门,即成塑料膜内胎。图16是图15的左视图。还可用透明或彩色材料做内、外胎。
图17、18,平带状塑料膜20两边对接成管带21,再将两头封口,安上气门,即成塑料膜内胎。22是对折接缝。塑料膜内胎上可不安气门,只有一进气孔,进气孔对准安在钢圈上的气门,充填物由此进入。
图19,夹板23呈盘状,中间凹进部分用于联接,周边用于形成胎腔。图20是19的左视图。图21,两个夹板23组合在一起,用螺栓连接,构成轮子骨架24,代替钢圈和钢盆。内外胎装在两夹板形成的槽中,圆心可接轴。上紧夹板,挤紧内、外胎,可使胎内压力升高,具备荷载性能。
图22,深盆夹板25具有较深的盘身26,这种深盆夹板与平板状夹板8结合,形成轮子骨架,代替钢圈和钢盆。
图23,圆架状夹板27由辐条28联接外圈和轴圈。这种夹板适合安装在公知的轮子上,起爆胎防护作用。所有夹板、钢盆、钢圈均可由塑料制成。图24是23的左视图。夹板可同时具有装饰板作用。
图25,抗拉带29呈圆环状,图26是图25的左视图。可用公知的动力皮带材料和工艺加工抗拉带。抗拉带内壁可有塑料膜或涂层,代替内胎。抗拉带可与内、外胎结合在一起。抗拉带可以无弹性或有较小弹性。抗拉带可具有柔软性,抗拉带截面呈平板状,或与内、外胎形状相吻合。
图27,塑料膜内胎30带有气门31。图28是图27的左视图。自行车可将气门安在钢圈上,气门芯的胶管插入塑料膜内胎中,即可。塑料膜内胎的开口处靠压力紧贴钢圈或/和气门形成封闭状态,不会泄漏充填物。
图29,直管状内胎32,两头封口,上有进气孔33,可供安装气门用。直管状内胎32绕在轮子腔室里,加入充填物后形成自然接头。
图30,内胎32上有进气管34,进气管34粘接或热合联接在内胎32上。可将公知气门安在钢圈上,让进气管34从气门中穿出,套在公知气门芯上,用公知的气门螺帽压紧,将进气管34压紧在气门芯与气门之间。进气管34可安装在内胎胎体的任何部位,比如胎体中段。
图31,内胎32形状与公知的玩具气球相似,呈长条形、管带状,一端封口,另一端开口。该内胎可用塑料膜或橡胶膜或合成膜制成。可用玩具气球的材料和加工方法加工本内胎。图32,内胎32的开口端与气门座37联接,38是垫子。
图33,气门芯36中间是直通式进气孔,即直通孔。直通孔阻力小,便于充填物进入。气门芯36带有膜管35。膜管可以有多层。使用时,将进气管34套在气门芯36上,包住膜管35,充填后,胎内压力将膜管35压扁,封闭直通孔。压力还将进气管34与气门和钢圈挤紧,不会泄漏。膜管可用塑料膜或橡胶膜或合成膜制成。
图34,内撑由4部分组成,便于加工和安装。
公知技术在胎内注入一种自动补胎液,在小孔漏气时自动补胎。注入量很少,一般只注入胎内容积1/3以下的补胎液。96101135.1专利申请是一种注水轮胎,方法是在胎内注入胎内容积1/3以下的水,目的是利用水在运动中产生惯性节能。上述技术不能解决轮胎存在的不足。公知轮胎需经常充气,以保证气压,因此不方便。
本发明的胎内液体与公知的胎内液体的作用不同,公知的胎内液体作用是补胎或起惯性作用。本发明却还有承载、传热、安全、增效作用。所起的作用不同,在胎内的数量不同,其材料成份也不同。
第二章一种车的传动方法及应用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一种发动机对轮子或轮式受力装置的传动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是省力节能的传动方法及装置。
二、技术背景:公知发动机对轮子的传动方法及装置,即轮子的受力方式及装置,有如下结构和不足。轮子包括车轮。1、车轮的传动方式不省力。以汽车为例。其动力作用在轮子圆心,即轴上,阻力在轮子周边,即轮子与地面的着地处,按照轮轴原理,动滑轮原理,公知车轮的受力方式,即发动机对车轮的传动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它不省力。2、公知的其他轮式传动,也存在上述不省力的现象,如各种风扇、船舶、飞机的螺旋浆、流体泵的叶轮等。3、公知技术有一种二轮摩托,其动力作用在前轮周边上。不足之处是传递动力不精确,能耗大,磨损轮胎和机件,遇水或泥会降低摩擦力,损失能量,甚至无法传动。轮胎缺气后直径变短,胎面变软,会影响传动效果。由于上述原因,这种车及其传动方式已被淘汰不用了。4、蒸汽火车的动力靠连杆传到车轮的轮辐上。随着蒸汽机车的消失,这种传动方式也被淘汰了。5、残疾人轮椅。用手拨动与车轮直径相近的受动轮。这种带受动轮的传动方式在机动车中没有应用。有一种娱乐旋转轮。在轴上接受发动机的动力,这样不省力。6、电动车由于没有较好的传动方式与省力装置,所以速度低,动力不强劲,续行里程短、能耗高。
三、技术内容:本发明针对公知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省力的传动方法及传动装置,它应用于所有车,包括火车、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外星车,还能应用于风扇、螺旋桨、水泵、气泵的叶轮、娱乐旋转轮,以及轮式玩具。
1、轮缘传动。一种传动方法及装置,它用于电动车、磁动车、气动车等各种轮子的动力传递,其特征是发动机的动力最终作用在轮子的轮缘处;所述的轮缘指轮子1/3半径长度以外、圆心水平线以上的部位或车轮圆周以外的空间;或,有轨车车轮的轮边上带有接受动力的受力装置或受力结构;或,车轮的轴上装有受动轮,受动轮的直径是车轮直径的1/3或以上;或,轮子圆心的传动轴上有主动轮,轮子钢圈上装有内齿圈,主动轮通过中介轮与内齿圈组成内齿轮传动;或,电动机轴上装有主动轮,主动轮直接对轮子轮缘传动;或,驱动轮子的主动轮的圆心在轮子圆周外。
轮缘传动即在轮子边缘传动,在轮子的圆周边或周边以外处传动。火车轮子有一圈大于轮子的轮边,在轮边部位传动,就是一种在轮子圆周外的轮缘传动。轮缘传动可用公知的齿轮传动、皮带传动、摩擦传动、连杆传动、链条传动等方式。也可是上述几种方式结合的传动。轮缘传动用在公知汽车上的结构可以是,在公知轮子的钢圈里设置内齿圈,传动轴未端装主动轮,主动轮直径比较小,作用是输出动力,比传动轴直径大一点,有足够强度即可。在主动轮与内齿圈之间可设置中介轮,中介轮可有一个或多个,可安在主动轮的上方,也可安在主动轮的水平方向上,组成内齿轮结构。主动轮驱动中介轮,中介轮通过内齿圈驱动轮子,实现轮缘传动。电动车轮缘传动时,一个电动机可以只驱动一个轮子,也可驱动多个轮子。电动机的轴上带主动轮,直接对轮子轮缘传动。或,电动机的主动轮伸进轮子的钢圈里,钢圈里有内齿圈,主动轮直接驱动内齿圈,实现轮缘传动。电动机可安装在轮子周围的车体或车轴上。内燃机也可如电动机一样,将传动轴由轮子的圆心处,移到轮缘处传动。
火车轮在轮边上实施轮缘传动,轮子的受力部位在轮子圆周以外,更省力。风扇、螺旋桨、各种叶轮可在同一轴上设置受动轮,实施轮缘传动。也可在风扇、螺旋桨、叶轮周边设受力装置,如设齿轮圈,实施轮缘传动。
2、大轮传动。一种传动方法及装置,它用于车轮的动力传递,其特征是车轮分大轮、小轮,大轮着地,小轮位于大轮内部下方,发动机的动力转动大轮,大轮带动小轮,小轮带动车体;小轮可由小车或滑块代替;或,车轮电机以大轮为转子;或,车轮电机以小轮或小车或滑块为定子;或,车轮电机有磁动区;或,车轮电机用于轮缘传动;或,一种车,它包括电动车,其特征在于驱动电动车的电动机是车轮电机或高速电动机或变速电动机;或电动车带有电量转换开关或带有电轴装置。
轮缘传动的省力作用有限,不易加长动力臂。大轮,也叫外轮、着地轮。它的直径比小轮大,有内部空间,它位于小轮外,将小轮罩住,承受来自小轮的载荷。大轮装有外胎。大轮与车体限位联接。限位联接指车体与大轮活动联接,对大轮的活动范围起限定作用,使大轮既能转动和相对车体前后移动一定距离,又不会偏离正常位置。前后移动指大轮在转动过程中,其圆心相对车体发生的、平行于地面的前后移动。这种移动可用长圆孔来实现。大轮的限位方法有多种,一可轴限位,即大轮带有固定轴,车体上有长圆孔,轴在长圆孔里与车体上限位联接。或车体上固定一轴,穿过大轮圆心,大轮上有长圆孔,轴在长圆孔活动限位。二可周边限位,即车体上带有对大轮周边限位的装置。三可小轮限位,即小轮带有限位装置。如小轮卡入大轮相应的沟或筋中定位。大轮还可接受传动轮与小轮共同对其定位。大轮可成对联接,即二个大轮通过一对小轮或小车成对联接。大轮须有一定的强度,轮辐、轮辋都不能有大的变形。大轮轮辐可采用板式结构,以增强度和封闭内部。大轮对小轮的传动,其力的作用点可在小轮下方。小轮,也叫内轮,非着地轮。小轮指在大轮内运动的小型轮子。小轮的作用是与车体联接,接受大轮的传动,带动车体随大轮一起前进。小轮可以是小车或滑块。小车指装有轮子的、在大轮内运动的小型车子。小车的作用也是与车体联接,接受大轮传动,带动车体随大轮一起前进。滑块指具有与大轮相应的滑动面的装置,其作用与小轮相同。大、小轮的直径以及它们直径相差多少依需而定。小轮或小车在大轮里的滚动方式可以有多种。一可金属轮滚动,就象履带式车辆中,金属轮在履带里滚动一样。二可胶轮滚动,即小轮或小车轮带有轮胎。三可齿轮滚动,即小轮或小车轮与大轮组成内齿轮传动结构。四可类似火车车轮的有轨方式运动,即小轮或小车轮带有类似火车轮的轮边,大轮里有相应的轨道。小轮或小车轮或滑块与大轮的接触面可以是平面,也可是沟、筋、齿等结构。小轮或小车与车体可转动联接,即采用公知的轮子与车体的联接结构,可以是小轮或小车带有固定轴,轴在车体中转动,也可是车体带有固定轴,小轮或小车在轴上转动。也可小轮或小车与车体固定联接,用滑块代替小轮。小车或小车轮采用齿轮结构运转时,也可与传动轴共用大轮的内齿圈,组成具有上下两个小齿轮的内齿轮传动结构。内齿圈可采用链条结构,将链条布在大轮内,代替内齿圈。小轮也可是圆弧形滑块,在大轮内滑动。小车可有多个小车轮,沿大轮内缘分布。大轮不是象公知车轮那样绕圆心转动,以轴为杠杆的重点,推动车子前进,而是以小轮或小车轮为杠杆的重点,其圆心可以相对车体或小轮(或小车)产生前后移动,以满足传动需要。
本发明与公知技术相比,具有省力、节能的效果,提高了能源的效率。因此,车子的内燃机或电动机可以小马力或小电量工作而获得较大的功力。对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大意义。本发明的各种传动方式,具有应用面广,易于实施的特点,比如公知的内燃汽车,只需换轮子,便可实施轮缘传动或大轮传动,达到节能增效效果。大轮传动的节能效果更高,为电动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可解决电动车动力不强劲,速度慢、跑不远的难题。省力结构还增强人对车的控制能力,比如大轮传动的车除了上坡时能省力外,在下长坡、陡坡时,能利用传动大轮有效地控制车辆速度,减少或代替刹车,增加安全。轮子是古老的,方法是新鲜的。本发明使人类祖先几千年前发明的轮子具有了新的使用方法,它能应用于所有的轮式装置,使其节能增效。
四、附图说明及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35-41是二种轮缘传动示意图。图42、43是二种轮轴轮缘传动图。
图44-48是三种不同的齿动板。  图49、50是有轨车轮缘传动图。
图51、52是风扇轮缘传动图。   图53-59是自行车轮缘传动。
图60是娱乐旋转轮轮缘传动。
图61是车轮的轮缘范围示意图。
图62、63是二种大轮传动结构图。
图64是同圆心大轮传动结构。
图65、66是大轮两侧带齿孔圈图。
图67、68是大轮顶部传动结构图。
图69是车轮电机结构图。
图70、71是一种大轮车。
图35是揭去外挡板后的结构图,图36是图35沿竖向中心线的剖示图,增加了外档板、螺栓。竖向中心线即过圆心的竖向垂直线,也叫坚中心线。图37是外挡板,图38是内挡板。图中轮子的钢盆A1内有内齿圈A4。内齿圈固定安装在钢盆A1内。内齿圈可以是一体式的一整圈,也可以由多部分组成一整圈。主动轮A2位于轮子中心,固定联接在传动轴A6上。中介轮A3位于内齿圈A4与主动轮A2之间,将主动轮A2的动力传递给内齿圈A4,从而使轮子传动。钢盆A1围绕车轴A5转动,车轴A5不转动。钢盆外还有轮胎,本图省略未示。传动轴A6从车轴A5圆心的管中穿过,主动轮A2固定在其端部。传动轴的力来自发动机,发动机可以是内燃机、气动机、电动机等。车轴A5上还固定有内挡板A8,内挡板A8的圆心孔可呈方形或多边形,便于与车轴固定。还可以在车轴上设定位桩、内挡板的轴管上设定位孔,二者配合定位。还可用键、槽结构定位。内挡板A8上固定有中介轮A3的轴,使中介轮在钢盆A1内定位,位于传动轮上方。内挡板A8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螺栓联接孔A10,将外挡板A9固定联接。在钢盆A1内或/和车轴上还可有针对内挡板的限位、扶正装置。外挡板A9的主要功能是挡灰尘、异物,保护齿轮,还有定位、装饰作用。定位是给齿轮定位。内挡板A8、外挡板A9均可带有加强筋、翻边、拉深等结构,以增加强度和适应结构需要。比如拉深螺孔位,使螺栓与外面平齐。图中内、外档板上各有4个螺栓联接孔A10。图2的螺栓联接孔中有螺栓联接。外挡板A9还带有密封边A11,密封边A11可以是胶圈、胶片、胶边、柔软耐磨、防止灰尘、水进入钢盆内。公知技术的密封装置均可选用。A7是轴承装置。图中显示,发动机的动力最终作用在轮子的上方边缘处,形成轮缘传动结构。轮子的上方,从内齿圈到圆心,相当于动力臂,轮子的下方从圆心到轮子周边,相当于阻力臂,动力臂比阻力臂短,按杠杆原理并不十分省力。但是,比公知技术以轴半径为动力臂,以轮子半径为阻力臂的结构要省力得多。公知汽车只需换上本轮子,就可省力。中介轮A3可安在传动轮A2水平中心线或以上的区域。
图39是揭去外挡板后的结构图,图40是图39沿竖向中心线的剖示图,图41是外挡板。图中传动轮A14联接在传动轴A15上,伸进钢盆A1里,与内齿圈A4啮合传动,从而带动轮子传动。外胎A13、钢盆A1采用的是平板外胎结构,也可采用公知的钢盆和外胎。钢盆A1围绕车轴A12转动。外挡板A18上有大孔A16、小孔A17,分别供车轴A12、传动轴A15穿过。传动轴A15可以是电动机的轴。传动轮A14在轮子的上方传动,构成轮缘传动结构。图39与图35的区别在于传动轴的位置不一样,图35在圆心、图39在轮缘。
图42,传动轮A19与大齿轮A20齿轮传动。大齿轮A20与小齿轮A21同轴固定,形成轮轴结构。小齿轮A21带动从动轮A22,从动轮A22与从动轴A23固定联接,从动轴A23与轮子A24固定联接,带动轮子A24前进。从动轮A22的直径比轮子A24的直径小,目的是保持离地高度。在不影响行车的前提下,从动轮A22的直径越大越好。从动轮A22也可位于轮子A24上或靠近A24并列,在小齿轮A21与从动轮A22之间增加中介轮。从动轴A23也可如图39结构,位于轮子边缘处,用齿轮对轮子传动。小齿轮A21对从动轮A22的传动,可以是伞齿轮传动,也可以是齿轮对齿孔、齿凹的传动,即小齿轮A21是齿轮,从动轮A22上有相应的孔或凹,如图44、45、46所示。公知机动车的从动轮转动中,从动轮的直径不到车轮直径的1/3。本发明的从动轮直径在车轮直径的1/3以上,或者更大,越大省力。
图43,传动轮A19与大齿轮A20齿轮传动。大齿轮A20与小齿轮A21构成轮轴结构。小齿轮A21带动中介轮A25,中介轮A25带动轮子A24运动。轮子A24上带有如图44、45、46所示的结构。也可让大齿轮A20直接对轮子A24传动。
图44是齿动板A26,齿动板即安装在轮子或从动轮上,为齿轮提供动力作用点的板状物。齿动板与轮子钢盆直径一样或略有大小,安装在轮子或从动轮上,接受来自发动机的动力,将轮子或从动轮驱动。齿动板上带有孔或凹或齿,与相应的齿轮啮合传动。齿动板A26带有4个安装孔,供与钢盆或从动轮联接。
图45是图44沿中心线剖示图,上有齿孔A27,供齿轮的齿进入啮合,传递动力。联接孔28供与轮子或从动轮连接用。齿动板也可直接作为从动轮用。
图46是带凹的齿动板A30,图44也可以是图46的主视图,图46也可是图44沿中心线的剖示图。即将齿动板A26的齿孔处拉伸成凹,起孔的作用,供齿轮插入传动。图中凹窝A29表示被拉伸后的凸起状。凹窝A29可以呈方形。
图47,齿动板A31上带有一圈齿条A32,齿条A32安装在图44齿孔A27的位置,代替齿孔的作用。图47相当于图44沿中心线的剖示图,所不同的是齿孔A27变成齿条A32。
图48是齿动板A26安装在钢盆A1上的结构图,通过联接孔A28用螺栓将两者联接。图48相当于图44沿中心线的剖示图,所不同的是带有钢盆A1。
图49、50有轨车,如火车的车轮A34带有轮边A33,轮边A33上带有齿,可接受发动机的动力,驱动轮子前进。图示有意将轮边A33画得比车轮A34大很多,目的是加大轮与轴的差距,从而更加省力。图50是图49的左视图,点画线表示齿轮。这是在轮子圆周外转动的轮缘传动。
图51、52,风扇叶A35外缘带有一圈齿轮A36,两者固定联接。发动机的齿轮A37在边上传动。图中风扇的基座及其他结构省略未示。图52是风扇叶齿轮A36的左视图,点画线表示齿轮。高速电机可使风扇绕轴高速转动。螺旋桨也可仿此结构。为了达到要求的转速,可提高发动机的转速。如电动机的转速完全可以提高到满足风扇轮缘传动的要求。因为电的速度是30万公里/秒,电动机的转速由电在导体里的速度决定,所以能达到本发明的要求。发动在高速时,虽然可能多耗能,但多耗的能量与节省的能量相比,节省的能量大于多耗的能量,还是节能的,这是因为采用本装置所产生的效果,本装置所采用的方法和结构,符合科学原理。当然,图51、52的风扇还应有轴,可用框架固定轴,也可专门设一定柱或基座,供安装轴和风扇用,公知技术可解决。
图53,电动机A39固定在车架上,通过皮带A40将动力传给传动轮A41。传动轮A41安装在尾架上,传动轮A41上带有摩擦轮。摩擦轮可用橡胶、塑料、金属单独或组合制成。摩擦轮贴靠在后轮A38的外胎和/或钢圈上,通过摩擦力,带动后轮A38前进。传动轮A41位于后轮A38的一侧,是单边传动。也可双边传动,双边传动时,电动机、传动轮可呈卧式,即与后轮A38同一轴向。或仅传动轮呈卧式。传动轮两头或电动机轴两头带有摩擦轮,呈夹持状夹靠在后轮A38的两侧,带动后轮前进。这种夹持式的轮缘传动还有扶正作用,对轮子进行扶正、定位。摩擦轮可带有弹性,使其增加摩擦力,应对异常运转情况。摩擦轮的弹性可由弹性材料或弹性装置获得。如用橡胶复合材料做摩擦轮。在轴上可滑动的摩擦轮有弹簧推或拉着。自行车、机动车的传动方式可以互相适用。图中显示,传动轮位于后轮A38的上方,即着地处的正上方,充分利用了轮轴、动滑轮原理,能够省力。调高电动机A39的转速,可以满足自行车行驶速度的要求。图中自行车前半部省略未示。也可将电动机A39安在传动轮A41的位置,直接对后轮A38传动。图中车轮辐条省略。也可对前轮夹持式摩擦传动。
图54-56,自行车轮A42上安有齿孔板A43,齿孔A44呈圆形,齿孔板A43安在辐条中,靠近轮子边缘。图55是齿孔板A43的局部放大图,齿孔A44分布在齿孔板A43上。图56是齿孔板A43的侧视图。齿孔板A43呈板状、圆圈状。齿孔板A43可安装在辐条的一边,或从两边将辐条夹住,安装在车轮上。
图57,齿孔板A45带有长圆孔A46,长圆孔A46有利于齿轮的插入或脱出。齿孔板A45表示整圆齿孔板由多块组成,这样便于安装和修理。齿孔板可用金属、塑料单独或组合制成。可用螺栓、卡子或焊接、胶接等方法与车轮联接。
图58、59,齿轮A47带有尖齿A48,圆柱形尖齿头上的尖是为了便于在齿孔中插入和脱出。齿轮与尖齿可以是整体,即整体加工成形。也可是尖齿A48联接在齿轮上。图59是图58的左视图,图中省略了中间的两个齿。
图60是一种大型娱乐旋转轮A49。与风扇一样,在下面有电动机A51传动。轮缘传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悬空式,或定位式。即轮子不着地,不起行走作用。如电风扇、旋转娱乐轮等,轮子在原地悬空转动,以轴为支承点和转动中心。这类轮子轮缘传动时,动力的作用点可位于轮子水平中心线附近或轮子四周任意位置,应用的是轮轴原理。另一类是着地式,或行走式。即轮子有一处落在地面或支承物上,轮子起行走作用。如车轮、飞机轮。一般来说,着地式轮子的轮缘传动,其动力的作用点在着地处的上方、轮子圆心水平线以上的轮缘处,也可以在轮子着地处以上、车轮高度1/3以上的轮缘处。轮子圆心水平线指经过轮子圆心的水平直线。水平中心线即圆心水平线、横向中心线。吊篮A50与旋转轮A49活动联接。旋转轮A49绕轴转动,电动机A51在下边轮缘传动。传动方式可以是齿轮,也可以是摩擦轮。图中箭头表示吊篮始终朝下。
图61,车轮A52的中心圆A53以外的斜线部分,是车轮的轮缘区域,来自发动机的动力,作用在斜线区域任一处都可以,都是轮缘传动。当然,最佳位置是e点,即车轮着地处上方、中心圆A53的上方,车轮的边缘处。或边缘以外处,如火车轮的轮边处。中心圆A53的半径是车轮A52半径的1/3,cd线以上、中心圆以外区域,均可作为轮缘传动的力的作用点。ab线是车轮的水平中心线,水平中心线附近也是轮缘区域。图中h1的高度是h2的1/3,表明车轮高度的1/3以上区域均可是轮缘传动的着力点。车轮以外的轮缘传动,如风扇、螺旋桨等,其轮缘的区域则包括圆周边所有区域,即图中中心圆A53以外的所有区域。
图62,大轮A54里面的下方,着地处上方有小轮A56,车子的载荷先传给小轮,小轮再传给大轮。车体联接在小轮A56圆心的轴上,可转动联接或固定联接。当传动轮A55驱动大轮时,小轮由于大轮的驱动力或/和自身的重力,在大轮里向下滚动,构成大轮传动。可在小轮A56的轴上安装类似图37、图38的档板,传动轮A55可以安装在档板或/和车体上。
图63,大轮A54里的小轮换成了小车A57,小轮与小车的作用基本相同。小轮A57由小车轮A58和小车架A59构成。车体联接在小车A57上,可转动联接或固定联接。小车A57承担车体的重量,带着车体在大轮A54里运动。小车有点像玩具滑板车或旱冰鞋,在一块板的两头各有一根轴,轴上有轮子。小车轮可以象滑板车那样分布,即一根轴上有二个轮子,也可只有一个轮子,还可以仿轴承结构,在圆周上分布多个轮子。小车轮可以是齿轮,与大轮里的内齿组成内齿轮传动。小车轮上可带有沟槽、凸筋、立板,作用是与大轮定位,对大轮也有限位作用。小车轮还可带有活动子口,活动子口指小车轮与大轮之间有子口,该子口是活动配合,使小车轮与大轮径向活动联接。小车轮可换成滑块,即小车不带小车轮,滑块与大轮之间面接触,两者相对滑动,当然可用润滑剂或润滑油。小车架A59的体积可加大,加大到超过大轮的圆心,直至上部,以供安装电动机或/和传动轮。但此结构中,仍是只有小车轮A58落在大轮A54的内圈上,小车架A59不与大轮A54固定,不能影响大轮的运动。但是小车架A59可以在不影响大轮转动的前提下对大轮限位。比如小车架上有凹槽,大轮上有凸筋,凸筋伸进凹槽里。一般情况下,凹槽、凸筋不相挨,有间隙。异常情况下,凹槽挡住凸筋,使之回位。小车架可对大轮进行轴向或/和径向定位。
大轮传动可有多种方式。一辆车可仅有一个大轮,即车的多个轮子中,只有一个是大轮传动。也可有二个或多个大轮传动。或一个大轮就是一辆车,即全车只有一个轮子。一辆车中,可有同轴的二个或多个大轮,也可以有不同轴的二个或多个大轮。同轴指二个或多个大轮通过一对小轮或小车联接在一根轴上,呈并列状。如公知货车有四轮同轴并列。不同轴指二个以上大轮安装在前后两根不同的轴上。如自行车、轿车都有前后两根不同的轴。但大轮的同轴不一定有轴,而只是同一轴向。大轮可有从动轮,从动轮固定在大轮上,位于任一侧边或两边,代替大轮,起接受传动的作用。从动轮也可固定在大轮的轴上。不着地,专起受动作用。从动轮比大轮的直径小,这样分开的好处是易封闭,传动部位不受外界干扰,易保养、维修。从动轮可另外加工好后,固定安装在大轮的侧边。从动轮的直径与大轮相近,可以是大轮直径的1/2以上。公知的残疾人手动轮椅车采用大轮传动,将会更加省力。手拨轮相当于从动轮,大轮里安小车,椅座安装在小车上。
图63、64和图35的结构可结合起来,将车轴A5、中介轮A3联接在小车A57或A61上,就成了一种大轮传动的车轮。大轮传动、轮缘传动的各种结构可以互相结合、组合配置。公知汽车只要换上二只这样的轮子,就可实现大轮传动,达到省力目的。大轮传动的车带拖车时,其拖车可联接在小车A61上。车体指车轮以外的、车辆的主体。车体可分为车架和车厢二部分,也可由车厢兼车架。车体上可安装电动机或其它发动机,用于对大转传动。大轮传动中的传动轮A55,可带有弹性,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活动,产生位移,以适应大轮的运动。
图64,小车A61与小车A57结构不一样,小车A61的高度超过了圆心,直达顶部,为传动轮A55提供基座。小车A61也可如图65,呈整圆结构,这有利于对大轮限位。传动轮A55对大轮A54的传动可以在大轮的受力点的上下、内外或两侧进行传动。受力点指轮缘区域,主要指最佳受力点。最佳受力点指大轮顶部,即大轮竖向中心线的上端,即图64、图67中传动轮A55、传动轮A65所在的区域。大轮A54与小车A61可同一圆心A60。圆心A60处有小车A61的轴。可利用这种同圆心的结构,利用小车A61的轴对大轮A54限位,可以使大轮的圆心孔大于小轮A61的轴,或大轮的圆心孔是长方形孔或长圆形孔。
图65、66,大轮A54两侧带有齿孔圈A62,齿孔圈A62上有齿孔A63。齿孔A63供图58的齿轮A47传动用,齿轮A47可位于大轮顶部。顶部即轮子上部,还包括轮子外的上方。在大轮两侧各有一个齿轮A47,其结构可类似图68所示,在大轮顶部两侧对大轮传动。也可将此齿轮对齿孔的传动变成齿轮对齿轮的结构,即公知齿轮技术。本发明所说的公知齿轮包括齿轮中的各种不同结构的齿轮,如直齿或斜齿圆柱齿轮等。图中,小车A63呈整圆状,可与大轮活动联接,如沟筋凹凸相对的活动联接,对大轮限位。小车上的轴可在竖向中心线上不同位置,图65的轴A60在竖向中心线的圆心以下位置,也可在圆心以上位置。图66是图65的左视图,并A-A剖示,图中,齿孔圈A62联接在大轮两侧。大轮带有外胎A64,外胎A64比齿孔圈A62高出许多。
图67、68,大轮A54顶部有传动轮A65。传动轮A65可以是摩擦轮,与受力圈A67摩擦传动。摩擦传动中的传动轮A65和受力圈A67可用金属、塑料、橡胶或合成材料单独或组合制成,如在金属上覆盖橡胶做传动轮。受力圈A67联接在大轮上。传动轮A65和受力圈A67也可以是齿轮。可以是伞齿圆锥齿轮传动,也可以是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传动轮A65具有方形轴A68,传动轮A65可以在方形轴A68上轴向滑动,产生不同的夹持力,从而对大轮产生不同的传动力。传动轮在方形轴上的轴向滑动可用弹性结构自动调节,如用弹簧顶在传动轮背后。也可用人工控制。人工控制的方法可以是将传动轮升起或下落,升起时夹持力变小,传动力也变小,下落时相反。传动轮则需活动联接在基座上。也可人工控制与自动调节结合应用。斜边还有利于对大轮限位、定位。
图69,车轮电机指驱动车轮的车轮式电动机,就是把车轮和电动机结合在一起,合二为一。图中,大轮A54相当于转子,小车A63相当于定子。小车A63与车体固定联接。小车A63的顶部有磁动区A69,磁动区指产生电磁动力的区域。图中用虚线表示电磁动力的区域。小车的磁动区可始终保持磁力,当大轮的某一段转到磁动区时,被接通电流、产生磁力,与小车磁力相互作用,被磁力驱动,大轮相对小车做圆周运动。大轮的某一段离开磁动区后,被切断电流,失动磁力,不再受磁力驱动,下一段又接替受到磁力驱动,如此不断循环运动,推动车子前进。磁力包括应用电磁斥吸原理所产生的力。也可将整个轮缘区域作为磁动区。此结构可用公知电动机或磁悬浮机车的原理来制作。如用电动机原理制作,将大轮A54作转子,称“外转子”,按转子结构制作。小车A63作定子,称“内定子”,按定子结构制作。在轴A60处用电刷供电。只在磁动区内,转子才会得电产生磁力作用。定子可只在磁动区部分有线圈。当然,也可完全仿电动机结构,以大轮为转子,以小车为定子,在转子、定子的圆周面上产生磁动力,推动大轮转动。磁力大轮传动的好处是不需机械接触而传递动力,这样方便设计,容易保洁,不受外物的干扰,传动部分可封闭起来,不怕环境条件恶劣。也可类似图68,在大轮顶部上方设定子,该定子可呈与大轮相应的弧形或半圆形,产生磁动区,运用本发明传动。当电动车有多个轮子驱动时,可用公知的电轴技术实现本发明的大轮传动。
图70、71,大轮传动加车轮电机组成独轴大轮车。小车A63与车体A70固定连接在一起,通过小车轮A58落在大轮A54里,小车顶部有磁动区A69。车体带有锚板A71,锚板能升降。锚板的主要作用是停车时定位,防移动,还可有制动功能。虚线锚板表示上升位。轴A60处用电刷供电。轴A60还可为大轮限位。蓄电池A72位于车底部,有电线为磁动区供电。图71剖示了大轮A54内的磁动区A69。二个大轮通过二个小车并列。二个大轮都有磁动区,转向时,对一个大轮制动或减速就行了。可用反向电流刹车制动,紧急制动可用转向的方法,倒行或就地打转,因为转弯半径小。车中人表示车高。独轴大轮车指只有一个轴向,也可是多轴大轮车。公知汽车用大轮传动即是多轴大轮车。磁动区可换成传动轮驱动,或在大轮顶部用压缩空气向后吹风,推动车子前进。也可仿图68结构,以大轮为转子,在车体A70上部设定子,用本发明传动。
第三章一种车的获能方法及其装置与应用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能源补给领域。尤其是电动车的获电方法。
二、技术背景:获能指获得能源、能量,能源包括电、氢、燃气、燃油、压缩气等。充电、加油都属于获能。公知交通工具、移动通讯工具在获得燃油、电、液化气等能源时都是采用“加”或“充”的方法,如加油、充电等。有如下不足:1、加油、气时不安全。2、充电时间长。3、续航里程短。电动车充一次电一般只能行驶100公里左右。4、动力不强劲。电动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力下降,影响速度。5、不通用。公知的电动车,所用电源不能通用。手机也一样。6、蓄电池、可充电的干电池采用分散的、用户自行充电的方法,这不方便,也不利于提高充电质量,不利于电力的合理使用。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高效的获能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各种装置、设施等。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1、换能法。即用换能代替加能、充能。一种用能体获取动力能源的方法,所述的用能体指使用能源的主体,如车、船;所述的动力能源指供用能体运动的能源,能源包括电力、燃气、燃油,所述的电力包括蓄电池、干电池、燃料电池,所述的燃气指可燃气体,所述的燃油指可燃液体,其特征是用能体上使用统一规格的能源容器,在用能体运行的沿途设换能站,换能站备有足能容器,用能体获能时,在换能站取下乏能容器,换上足能容器;或,用能体的乏能容器在换能站随车更换;换能站对乏能容器进行加工,使之成为足能容器,或,换能站回收、处理乏能容器,并提供新的足能容器;所述的足能指能量充足,所述的乏能指能量缺乏。所述的容器指容纳、控制能源的器具;所述的能源容器包括蓄电池、干电池、贮气桶、贮油箱、贮氢装置等。用能体也叫获能体。空油箱、电力不足的蓄电池是乏能容器,反之,是足能容器。
一种电动车、船获取动力电源的方法,所述的动力电源指驱动电动车、船前进的电源,包括蓄电池(电瓶)、干电池、燃料电池,其特征是车、船使用统一规格的动力电源,在车、船运行的沿途设换电站,换电站备有足电电源,当电动车、船需要获电时,到换电站取出或卸下乏电电源,换进或装上足电电源;或,电动车、船的乏电电源在换电站随车更换。换电站对乏电电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足电电源,为电动车、船提供换电条件。
本发明采取“换”的方法,为电动车提供能源,即用新的或经过充电加工的足电电源换下旧的或电力不足的乏电电源。(足电电源指电力充足的电源。乏电电源指电力不足的电源)。或电源随车更换。电源随车更换有二种形式,一种是“电源车”的更换。“电源车”指专门用来安装、运输电源,为用能车提供电力的车。用能车是一种用能体。用能车指使用能源的车,用能车以所获能源为动力。“电源”指提供电力的装置。这里主要指蓄电池。手机电源则是指手机电池。这种“换能”的获能方法,类似于人们用空钢瓶到液化气站“换气”。即用空乏的容器或载体,换上实足的容器或载体,以此获取所需的能。“乏”指空无、缺乏,如空油箱、空气瓶、乏电电源等。“足”指充实,充足,如足电电源。另一种是电源随用能车一起更换,换车等于换电源。这时虽然换动的不是电源,而是人或货,但这仍是本发明方法的一种应用,是一种变换的使用方法,是换能方法的延伸,仍然是一种换能技术。使用中,当电动车电力不足,需要换电时,就近向换电站换一辆电力充足的车。人或货没换,电源与车换了。
将公知车辆的油箱、气瓶按本发明的方法改为带统一规格的更换式结构后,就可将加油、充气改成换油、换气。具有省时、安全、高效的效果。以压缩气体为动力的车,可到换能站迅速地换上一瓶压力充足的气瓶,而不用花很长时间去充气。该获方法可在专门的换能站完成。可借助于换能装置或工具完成。
2、更换式电源。更换式电源是指为更换而准备的、带有为更换而具备的诸多特征的电源。它带有统一标准的规格结构或/和带有与用能体安装联结的联接结构或/和带有向用能体输出电力的电联接结构或/和带有输能的管道或结构或/和带有一个或多个轮子或带有船壳;或它由二个或以上的小型电源联结、组合而成。也可以是一个大体积、大容量的电源。或带有外包层或/和防护层。或带有节能装置。或它是与用能体固定的随车更换式电源。随车更换式电源不必象公知自行车电源那样,每个电源都带有充电装置,用户自行充电。而是把充电工作,放到换电站去做。
所述的统一规格可以是外形、尺寸、结构和工作方式的统一。所述的安装联接结构可以是快装快卸结构。其快装快卸结构可是利用重力或弹力的结构,或框匣结构或柜式结构或抽屉结构或吊挂结构或挂钩结构。可将多个电源组合在一起,用外包装固定成一体。可以是封闭式的,防水防尘防漏失,外有电源接头。在用能车上有相应的空间和联结结构。换电时,取下用能车的乏电电源,放入早已准备好的足电电源,即告完成。电源上的输出插头自动联接,且插入深度、联接强度、联接方式都是统一的,都很可靠,能经受运动的震动而不脱离、失效。匣式、柜式、框式、捆扎式、夹持式结构均是字面本意的形状或结构状态,与其有相同或相似的效果。外包装即外包层。电源的外包层可以是象箱、匣、柜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捆扎式、夹持式等结构,其作用是固定单个或多个电源,使其具有与用能车的安全联接结构和快装快卸功能。防护层可与外包层合为一体,外包层即是防护层。
公知电源的获能方法是充电,本发明电源的获能方法最终也要充电,在这点上是一样的。但充电的时间、地点、方式可不一样,充电的对象也可不一样,电源的结构不一样,用能车的结构不一样,与此相应的设施不一样,最终表现为效果不一样。可以是集中地、规范化、规模化地组织充电,在用电低谷时充电,便于提高充电质量,降低充电成本,合理利用电能,提高效率。
3、与更换式电源相应的车、船、手机。其特征是它们使用更换式电源,或带有与更换式电源外形、结构、工作方式相应的、统一规格的安装空间结构或/和安装联接结构或/和电联接结构。或带有节电装置,公知的节电方法均可用上。如变频技术。或带有多组电源或备用电源,这样能解决动力不强的问题。当一组电源出现电力不足时,可启动多组电源中的备用电源,以获得充足的动力。或带有随车更换的固定电源。固定电源指电源固定安装在用能车上,是固定联接,而非便于更换、装卸的联接。电源随车更换,则电源可固定安装在用能车上。电源或用电体上可带有计量或计数标识或装置,以显示电源当前的电量、充电次数等。比如充一次电打印一个标记。公知的联接方式中,快装快卸的结构方式很多,均可选用。
4、公共干电池的获能。一种可充电干电池的充电方法,其特征是将乏电电池集中充电;或者,将乏电电池集中到换电站,由换电站充电;或者,其特征是换电站在用电低谷时充电;所述的乏电电池指电力不足的干电池;或者,一种充电器,其特征是它可同时为四个以上电池充电。
5、一种电动自行车,其特征是装有单纯式电源;或它安装有随车更换的固定电源或更换式电源;或它带有电源车。单纯式电源指不带充电装置,不能自行充电的电源。固定电源指与自行车固定联接的电源,公知电动自行车是方便装卸的联接。
6、换能站。一种与上述换能方法和产品相应的换能站,它位于车船的运行线上,每隔一段距离有一个换能站,其特征是它带有足电电源或/和换能装置或/和换能工具或/和有标志物显示。还可带有充电装置、充气装置、充液装置或/和气体压缩装置或/和燃料加工装置,或从加工地点将足电电源运到换电站。以备换能时使用。换电站也是一种换能站。可以是只对专门用能体的换能站。换电还可包括更换蓄电池的内部材料或元件。
有益效果:一是解决了电动车的三大难题。把充电工作交给换电站去做,换电可在1分钟之内完成。其次,由于换电速度快,等于是延长了续航能力。第三,由于换电站分布广,可以方便地换电,再加上多组或备用电源技术,也就解决了电源动力不强劲的问题。二是解决了其他用能体,如家用电器、电动工具、移动通讯工具的获能问题,比公知技术更方便、快捷,质量更高,成本更低。三是换能技术所需的电源、交通工具、移动通讯工具,比公知技术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如电源不带充电装置,电动车不用自行充电,四是本发明电源不用自带充电装置,减轻了电源重量,降低了成本,有利于车辆的整体设计。五是本发明的电源车或船为公知的内燃机车电动化找到了一条过渡性措施。六是本发明的电源换下来后,可以在用电低谷充电,避开用电高峰,成为转化电能的方法和技术。而公知技术的电动车却无法避开用电高峰。七是电源车自带轮子或船壳,具有活动性,能随用能车、船运行。这就使公知的电动车、船不用再自带电源,只要有电动机就行了。这就减轻了用能车的重量,增加了空间,便于电源的更换。八是本技术的出现。可取代城市有线电车的电力线。九是换油、换气比加油、充气更方便、更安全。
四、附图说明和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72是电源车带联接架示意图。图73-75是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76-79是二种安装联接结构。 图80、81是组合式电源示意图。
图82、83是二种插头示意图。  图84是厢式车电源空间示意图。
图85-88是二种电源示意图。   图89、90是外包装结构示意图。
图72,电源车带有轮子B1,电源B2装在轮子B1上。车前有与用能车安装联接的装置——联接架B3。联接架B3上带有桩B4、弹簧B7、滑板B8。电源输出线B5带有插头B6位于车头前。还可有信号线、操控线。电源车也可带有电动机,这时就要弹簧B7、滑板B8起作用了。弹簧B7和滑板B8位于用能车下,滑板B8与用能车接触,将用能车的一部分重量传递到联接架B3上,再传给轮子B1。电源输出线B5不仅输出电能,还可带有各种信导线,以供用能车上掌握电源车的各种情况。当发现电源车出现电力不足时,可以到就近的换电站换电。由于电源车的安装联接结构和电联接结构很方便卸下或装上,所以换电会很快完成。自行车后拖一个单轮电源车比较合适。后面的电源车还可当拖斗用。电源车、电源均可带电量显示装置。电源车也可装上船壳,成为电源船,为船舶提供动力。电源车须与用能体联接,才能为其提供动力。电源车如载客、货,就变成了用能车。电源车带有电动机、驾驶装置就成了电拖车,电拖车仍是电动车,其电源可随车更换。电拖车拖着客、货车运行,类似于拖轮牵引拖驳在水上运行。电拖车也可变换成电拖船,即电拖轮。
图73是图72的联接架B3的俯视图。滑板B8切去中间部分,可以看到弹簧B7。
图74,联接架B3带有桩B9。图75是图74的左视图。桩B9可插入用能车上相应的孔或凹中,与用能车联接。
图76是一种联接杆B10,用于电源或电源与用能车的安装联接。联接杆B10头部带一斜边台阶,便于卡入相应的卡槽中,联接固定。图77是图76的俯视图。
图78是又一种联接杆B11,功能与联接杆B10相似,用于电源或电源车与用能车的联接。联接杆B10也可用于电源与手机的联接。图79是图78的左视图。
图80,组合式电源的带有外包层B12,上面揭去了盖板,由12个小规格电源B13组成。每个小规格电源B13都相互联通电路。电源插头B14固定在电源边上,也可位于电源周围其他任何合适地方。图81是图80的右视图,电源插头B14是一种扁方形插头。也可插头安在用能车上,电源上带有插座。公知技术的电源接头方式均可用于本发明。插头可加长、加强,以防在运动中接触不良或损坏。电源带有统一的规格型号、便于互换。可有多个标准系列,以适应不同车的需求。比如可分成轿车电源、货车电源、自行车电源。也可有通用标准。手机统一电池标准,无论任何手机,均可使用通用的电池。而不分哪个厂生产的,哪个牌子的,都能通用。插口灯座的弹性柱、缺口与插口灯泡的两卡桩结构也可用于电源与用能车的安装联接、固定。公知的联接结构很多,均可结合使用。电联接的结构方式也很多,各种插头、插座、电联接方法均可借鉴,有的可直接使用。比如火车的车厢之间,就有一种电联接装置,两头一接就行,可用于本发明。公知技术中,没有将干电池用作车、船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的先例或文献,本发明提供了这个先例和使用方法及相关技术。用能车在换能站取下空乏的一次性干电池,换上实足的一次性干电池,这与使用蓄电池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换能站对换下的一次性干电池进行回收处理,而不进行充电加工。可充电的干电池用作车、船等交通工具的动力电源,其使用、获能方法如同本发明中蓄电池的方法一样,而不是由用户自行分散充电。所有的电池都是带统一规格的、通用的公共电池。使用时,用户在换能站(商店也可以是换能站)留下乏电电源,换上足电电池即可。当然,用户只需交充电费。
本发明对蓄电池的使用、获能方法,也可用于车船以外的用能体,比如家用电器、照明器材、娱乐设施等用能体。所用电源,包括用于各行各业,具有各种不同用途或功能的电源,均可应用本发明。同样,本发明的电源,也可用于各行各业,为各种不同的用能体提供电力。
图82、83,电源带有丛接式电源插头B15,丛接式可防止使用中的接触不良现象。即使其中一个接头松动、失效,其他的仍然接通着,仍可照常工作。
图84,用能车是一种厢式卡车,在其下方有一方形电源仓B16,供安装电源用。电源仓B16可带有与电源联接的相应结构。或将电源线引入驾驶室联接。用能车可带有二个或多个电源仓,一个作为备用电源仓,换能时,可以卸下、装上同时进行。用能车可带有自卸或/和自装装置,能自动卸下或装上电源。比如由多个蓄电池组成方匣状,用弹性挂钩固定在车底部。更换时,司机按下按钮,弹性挂钩张开,方匣状乏电电源落下,送走。同时足电电源被送到备用电源仓,弹性挂钩合拢,将其从二方或多方钩住,固定在车底部,完成换能。弹性挂钩也可以是活动板。可用电动方式、机械方式、液压传动或气动伸缩装置、传送装置操作弹性挂钩、活动板或电源。电源及相关的功能装置组合在一起,可以方便地从车上卸下或装上,这有点类似电器产品中的集成块,把各种功能件“集成”在一块,便于更换。多个电源集束在一起,类似集装箱,便于整体更换。
图85,电源B17带有安装槽B18、接电槽B19、拉手B20。该电源可称作抽屉式电源,它可以象抽屉一样插进用能车的电源匣里,或拉出。安装槽B18是两面对称的长条形滑槽,能将电源卡在用能车相应的空间结构里,实现稳固联接。接电槽B19是又一种电联接方式,整个槽作为电源的输出端,可呈两面对称结构,一面是正极,一面是负极,电源通过接电槽B19实现流通。接电槽B19具有接电方便、可靠的特点。与接电槽对应的取电结构可用弹性导体制成,与接电槽是面接触。也可有非标准系列的电源和用能车,以适应不同的需求。但仍用“换”的方法获能。
图86、87,电源B21一头带有接电凹B22、围边B23,另一头带有接电凸B26,台阶B25。当多个电源组合时,接电凸B26,台阶B25进入相邻电源的接电凹B22、围边B23内。围边B23与台阶B25起固定、定位作用,使相邻电源对正、对齐,并保障接电稳固、可靠。接电凸B26对准接电凹B22,起接通电流作用。电源B21还有边槽B24、供用电车上的固定装置与之联接用。
图88是图85的右视图,图中可看出,接电槽B19一边一条,对称分布。安装槽B18也是一边一条,对换分布。
图89、90电源的外包装B27呈圆桶状,其盖子B31呈现圆形。盖子B31的中间有一板状弹性钢板B28,也可是其他弹性物或弹性装置。换电时,取下乏电电源,装入足电电源,盖上盖子B31,由于盖子B31上有弹性钢板B28,桶底部还有螺旋弹簧+B29,能将电源固定在里面,在桶身上还接电孔B31,电线由此穿进。电源外包装B27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能防水、防尘。电源外包装B27当然也可呈方形、矩形,依需而定。圆桶形外包装还可用作为燃气、燃油、压力空气、氢燃料等能源的包装。盖子B31与桶口边B30的联接可以仿高压锅的扣合结构。也可用搭扣结构。
电动车底部可有二个电源仓,开口向下,换电时,卸下乏电电源和装上足电电源的工作可同时进行。平时,电源仓总有一个空着。或换电时,乏电电源自动运动到固定的落下位置,腾出装足电电源的位置,以便卸下与装上同步进行。
第四章一种车用蓄电池与电力网节能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电力节能,尤其是用蓄电池节能。
二、技术背景:公知技术缺乏电力网节能、电能蓄存或转换方法。公知的蓄电池一是没用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用电及节能。二是充电时间没有意安排在用电低谷时。三是没专门用于电力网节能。
公知的制冷设备,如冰箱、冷库一是没安蓄电池,不能充分利用低谷电。二是没有专门为吸纳低谷电而设立的大型制冷设备及设施。虽也用分时电表,但对电力网来说远不够,且是被动节能,是用户的节能方法,而不是电力网的节能方法,电力网无法主动节能,其目的、方法、用途、效果都不一样。
由于上述原因,电力网经常出现供大于求的低谷和供不应求的高峰现象。尤其是供大于求时,白白浪费大量电能。如《武汉晚报》2002年7月25日报道,武汉市电力网每天夜晚因电力供大于求的低谷现象而损失电量高达1600万度,拆合人民币800多万元,这是多么巨大的浪费呀。
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获能、节能方法,为电力网的低谷电提供一种用途,节省能源。当电力网的电量供大于求时向蓄电池充电;当电力网的电量供求平衡时停止向蓄电池充电;当电力网的电量供不应求时,蓄电池向电力网送电。这个过程可是自动的。这种蓄电池是大型的。也可用蓄电池组。蓄电池包括可充电干电池。蓄电池向电网送电,交直流电转换技术等,公知技术均可做到。
一种电力网节能装置,它包括电力网、蓄电池,其特征是将二者导线联接,用电低谷时,向蓄电池充电,用电高峰时,蓄电池向电力网送电,二者之间可有充电装置;或电力网与制冷设备或/和压力设备电联接。
本发明扩大了蓄电池的用途范围,扩大到一切可用电力的对象。如交通工具、机器设备、照明系统、家用电器等。同时也为电力网节能提供了一种方法。
蓄电池可安装在使用现场,低谷时充电,充电可自动完成。在需要用电时向电用对象送电。比如冲床带有蓄电池,低谷时自动充电。需用冲床时,蓄电池作为发动机开动冲床工作。再如汽车用蓄电池驱动,蓄电池的电用完或电不足时就近到换电站换上新的蓄电池。换电站集中专门充电,然后设零售部门卖电,即更换蓄电池。
用电低谷时,也可向制冷设备或/和压力设备送电,这个过程可以是自动的。制冷设备或/和压力设备可将气体加工成液体。比如将石油气加工成液化石油气。将氧气加工成液氧。将水制成冰,成为商品。
用电低谷时,向改变物体形状的设备,如压力设备送电,这个过程可以是自动的。比如用来压迫弹簧,数量众多的弹簧集中释放势能,作为动力用。再如举起重物,重物落下时的势能可以作为动力用。

Claims (10)

1.一种机动车轮子,包括钢圈、外胎,钢圈上有钢圈凹腔,外胎上有外胎凹腔,外胎安装在钢圈上,钢圈凹腔和外胎凹腔共同构成轮子内腔,即轮子的内腔,其特征是深钢圈,浅外胎,所述的深钢圈,浅外胎起到安全或/和节能作用,所述的深钢圈指加大钢圈凹腔,增加钢圈凹腔容积,所述的加大钢圈凹腔包括加深钢圈凹腔,所述钢圈凹腔容积可以达到所述轮子内腔容积的1/3或1/3以上或一半或一半以上,或至少一侧钢圈的周边离轮胎周边的距离在5厘米或以下;所述的浅外胎指减小外胎凹腔,减小外胎凹腔容积;所述的减小外胎凹腔包括使外胎凹腔变浅,所述的外胎凹腔容积达到所述轮子内腔容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下或1/3或1/3以下,或所述外胎的周边离钢圈周边的距离在5厘米或以下;  
或,所述的浅外胎指平底外胎,所述的平底外胎包括外胎内腔截面呈方形或内腔的底面轴向平直或向内凸起;或外胎外表面轴向平直或向里凹进;或压力状态下的外胎圆周面呈轴向平直状;或平底外胎呈平板状,即外胎的圆周圈呈内外平行的平板状,没有两侧边;
所述的安全或/和节能作用包括防止轮子爆胎或减少轮子的滚动阻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所述轮子内腔里有填充物,所述的填充物是液体或膏体或胶体或半流体;或,轮子内腔里有泡沫填充物;或,所述的填充物由二部分或多部分组成;或,所述的填充物一次性填入;或,所述填充物超过轮子内腔容积的1/3或充满胎内空间;所述的填充物具有承载作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所述的液体是水或水合物;或,所述的液体是油或油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之一:
a.所述轮子的轮胎是无气门的轮胎; 
b.外胎带有外包层;或所述的外包层与外胎之间有相应的齿状或凹凸状联接结构;
c.外胎与钢圈上有反子口结构; 
d.有夹板(8、23)代替钢圈形成钢圈凹腔;
e.外胎或内胎由塑料或塑料与橡胶组合制成;或塑料外胎带有橡胶表层;或塑料外胎与橡胶表层之间有相应的齿状或凹凸状连接结构;
f.有防爆装置安装在轮胎外,或安装在外胎内;防爆装置呈圆板状或圆架状或圆环状;或有夹板安装在轮胎外侧,起到防爆装置的作用;或所述的防爆装置由二部分或多部分组成;或所述的防爆装置的半径比外胎的半径小5厘米以下,1厘米以上;
g.外胎内有抗拉带;或所述的抗拉带呈圆环状;或,抗拉带截面呈平板状;或,抗拉带用橡胶、塑料、金属、合成材料单独或组成制成;或,抗拉带结合在外胎里层;或,抗拉带上有塑料膜或涂层;或,抗拉带有软质表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至少具备如下特征之一:
a.带有内胎;
b.内胎无气门; 
c.内胎的常压体积大于轮胎的内腔的容积; 
d.内胎呈圆柱形环状或呈有接头的圆柱形环状或呈直棒状;
e.内胎的截面面积大于外胎内腔的截面面积或内胎具有与外胎内腔形状相应的外形; 
f.内胎与外胎结合在一起,在截面上有外胎与内胎的结合界面;
g.内胎是依附或结合在外胎内壁或抗拉层内壁的塑料膜或涂层;
h.内胎呈管带状,管带具有二个或以上内胎的长度,截取一段加工成内胎;或,用透明材料制作内胎,透明材料制作的内胎包括塑料透明内胎。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轮胎内有内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撑与外胎或/和钢圈联接成一体;或所述的内撑呈T状、袋状、球状、柱状、环状,环状内撑可环绕在轮胎内;或所述的内撑分为二部分或多部分,或所述的内撑由金属或塑料或泡沫或橡胶材料单独或组合制成;或所述的内撑充满轮子内腔空间;或所述的内撑与钢圈活动联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所述的钢圈由两个夹板构成,两个夹板相对组合在一起,构成轮子的骨架,外胎安装在两个夹板之间的槽中;或,所述夹板的圆心与车轴连接;或,所述的夹板中间凹进,呈盘状;或,所述的两个夹板一边大,一边小;或,所述的轮子靠两个夹板挤压外胎里的填充物形成压力以承载;或,二块夹板从两侧边将外胎夹住;或,深盆状夹板与平板状夹板结合,构成轮子的骨架;或,所述的两个夹板用螺栓连接;或,用螺栓连接的两个夹板之间形成一个槽,所述的轮胎安装在两个夹板之间的槽中;或,用螺栓上紧夹板,使轮胎内的压力增高,使轮子具备荷载性能;或,所述的外胎内腔和夹板之间的槽共同形成轮子内腔;或,两个夹板(23)相对组合在一起,用螺栓连接,构成轮胎骨架(24),内外胎装在两夹板形成的槽中,上紧夹板,挤压外胎,使胎内压力升高,具备荷载性能;或,所述的钢圈由塑料或塑料与金属结合制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子,其特征是所述的轮子由大轮、小轮组成,大轮是着地轮,小轮位于大轮内部下方,发动机的动力传给大轮,大轮带动小轮,小轮带动车体,驱动车子前进;所述的小轮还可用小车或滑块代替;或,所述的轮子带有车轮电机,车轮电机以大轮为转子,以小轮为定子;
或,所述的轮子在轮缘处有磁动区(A69),磁动区安装有磁力驱动装置。
10.一种机动车轮子的制造方法,所述的轮子包括钢圈、外胎,钢圈上有钢圈凹腔,外胎上有外胎凹腔,外胎安装在钢圈上,钢圈凹腔和外胎凹腔共同构成轮子内腔,即轮子的内腔,其特征是深钢圈,浅外胎,所述的深钢圈,浅外胎起到安全或/和节能作用,所述的深钢圈是将钢圈凹腔加大,增加钢圈凹腔容积,所述的将钢圈凹腔加大包括将钢圈凹腔加深,所述钢圈凹腔容积可以达到所述轮子内腔容积的1/3或1/3以上或一半或一半以上,或至少一侧钢圈的周边离轮胎周边的距离在5厘米或以下;所述的浅外胎指减小外胎凹腔,减小外胎凹腔容积;所述的减小外胎凹腔是将外胎凹腔变浅,所述的外胎凹腔容积达到所述轮子内腔容积的一半或一半以下或1/3或1/3以下,或所述外胎的周边离钢圈周边的距离在5厘米或以下; 
或,所述的浅外胎指将外胎加工成平底外胎,所述的平底外胎包括外胎内腔截面呈方形或内腔的底面轴向平直或向内凸起;或外胎外表面轴向平直或向里凹进;或压力状态下的外胎圆周面呈轴向平直状;或平底外胎呈平板状,即外胎的圆周圈呈内外平行的平板状,没有两侧边;
所述的安全或/和节能作用包括防止轮子爆胎或减少轮子的滚动阻力。
CN2011100058422A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0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58422A CN102120415B (zh)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02126699 2002-07-28
CN02126699.9 2002-07-28
CN02278550.7 2002-07-30
CN02278550 2002-07-30
CN02278978.2 2002-08-30
CN02278978 2002-08-30
CN03116364 2003-04-09
CN03116364.5 2003-04-09
CN2011100058422A CN102120415B (zh)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130637A Division CN1659046A (zh)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20415A CN102120415A (zh) 2011-07-13
CN102120415B true CN102120415B (zh) 2013-05-22

Family

ID=3119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130637A Pending CN1659046A (zh)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CN20111000584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20415B (zh)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CNA2004100344316A Pending CN1699082A (zh) 2002-07-28 2004-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130637A Pending CN1659046A (zh) 2002-07-28 2003-07-01 一种车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344316A Pending CN1699082A (zh) 2002-07-28 2004-04-09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20050211357A1 (zh)
CN (3) CN1659046A (zh)
AU (1) AU2003281675A1 (zh)
WO (1) WO20040112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046A (zh) * 2002-07-28 2005-08-24 任文林 一种车
GB0515750D0 (en) 2005-07-30 2005-09-07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ing apparatus
GB2428569B (en) 2005-07-30 2009-04-29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er
GB0515744D0 (en) * 2005-07-30 2005-09-07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er
GB0515754D0 (en) 2005-07-30 2005-09-07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ing apparatus
GB0515749D0 (en) 2005-07-30 2005-09-07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ing apparatus
GB2434094A (en) 2006-01-12 2007-07-18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ing apparatus with sound-absorbing material
GB2434095B (en) * 2006-01-17 2011-08-17 Dyson Technology Ltd Drying Apparatus
US8056914B2 (en) * 2007-01-19 2011-11-15 Russell John Kalil Momentum management in a wheel such as a traction wheel under a changing load
EP1980421A1 (en) * 2007-04-13 2008-10-15 Solideal Holding Sa Insert for mounting into an inflatable tire
US20100071820A1 (en) * 2008-09-24 2010-03-25 Bridgestone Americas Tire Operations, Llc Tire and noise reducer
US8387216B1 (en) 2008-10-08 2013-03-05 Nite Ize, Inc. Tie wrap for bundling objects
USD669618S1 (en) 2008-10-08 2012-10-23 Nite Ize, Inc. Flexible lighting device
USD774879S1 (en) 2008-10-08 2016-12-27 Nite Ize, Inc. Tie wrap for bundling objects
US8806723B2 (en) 2008-10-08 2014-08-19 Nite Ize, Inc. Tie wrap for bundling objects
USD863945S1 (en) 2008-10-08 2019-10-22 Nite Ize, Inc. Tie
USD669619S1 (en) 2008-10-08 2012-10-23 Nite Ize, Inc. Flexible lighting device
US9174781B2 (en) 2008-10-08 2015-11-03 Nite Ize, Inc. Tie wrap for bundling objects
USD863946S1 (en) 2008-10-08 2019-10-22 Nite Ize, Inc. Tie
DE102010022771B4 (de) * 2010-03-30 2023-03-16 Morgan Nicol Aerodynamische Abdeckkappe für den Einsatz an Zweirädern
US8727452B2 (en) * 2011-01-04 2014-05-20 M Group, Inc. Tractor wheels
USD675605S1 (en) 2011-08-02 2013-02-05 Nite Ize, Inc. Cantilevered snap fit case
USD705210S1 (en) 2011-08-02 2014-05-20 Nite Ize, Inc. Carrying case receiver
USD745866S1 (en) 2011-08-02 2015-12-22 Nite Ize, Inc. Cantilevered snap fit case
USD675606S1 (en) 2011-08-02 2013-02-05 Nite Ize, Inc. Cantilevered snap fit case
US8616422B2 (en) 2011-08-02 2013-12-31 Greg Adelman Cantilevered snap fit case
USD714278S1 (en) 2013-07-29 2014-09-30 Nite Ize, Inc. Mobile phone case
CN107225993B (zh) * 2017-07-08 2023-08-15 山东九路泊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车库连续安全充电系统
CN107460665A (zh) * 2017-08-30 2017-12-12 贵州绣之魂民族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led灯照明的刺绣机
CN111002764B (zh) * 2018-10-06 2022-06-10 河南天基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磁流体可调刚度轮胎
CN113291092B (zh) * 2021-06-09 2021-12-24 季华实验室 非充气轮胎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1537A (en) * 1967-09-13 1975-05-06 Teruhiko Miyazato Lining agent for a tubeless pneumatic tire
CN1036978A (zh) * 1988-04-22 1989-11-08 宣富生 新型轮胎保气自补胶
CN1261035A (zh) * 2000-01-21 2000-07-26 谭春阳 环轮车辆
CN1264726A (zh) * 1999-04-01 2000-08-30 赵金星 充气轮胎保护剂
CN1311109A (zh) * 2000-03-02 2001-09-05 冼韬 注胶式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2047A (en) * 1893-07-25 Pneumatic tire
US1315280A (en) * 1919-09-09 William brown
US707550A (en) * 1896-04-24 1902-08-26 J J Nichols Self-healing material.
US1432771A (en) * 1918-03-12 1922-10-24 James V Martin Wheel
US1431320A (en) * 1921-09-22 1922-10-10 Tubular Steel Automobile Wheel Wheel
US2109383A (en) * 1936-03-17 1938-02-22 Gallardo Jose Tire
NL124284C (zh) * 1944-04-19
US3033261A (en) * 1960-06-08 1962-05-08 Gen Motors Corp Hydropneumatic tire
US3338593A (en) * 1965-10-01 1967-08-29 Frederick W Gehring Amusement vehicular device having occupant within a hoop
US3608603A (en) * 1967-08-22 1971-09-28 Gen Tire & Rubber Co Inner tube
US3901300A (en) * 1972-03-24 1975-08-26 Raleigh Industries Ltd Non-inflatable tire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ame
US3820617A (en) * 1973-09-28 1974-06-28 S Groff Golf carts
US4027712A (en) * 1973-12-21 1977-06-07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tablissements Michelin, Raison Sociale Michelin & Cie Tire filled with lubricant coated cellular particles
US4011919A (en) * 1974-02-20 1977-03-15 Theodore Oskar Groeger Tireroller
US4163567A (en) * 1977-03-09 1979-08-07 Barber Gerald L Vehicle, especially amusement vehicle
JPS5464302A (en) * 1977-10-28 1979-05-24 Bridgestone Corp High speed pneumatic tire
CN86100293A (zh) * 1986-10-01 1987-06-24 崔东生 充气式塑料薄膜澡盆
CN87201551U (zh) * 1987-05-23 1987-12-26 张玉忠 内外胎组合式高强度气囊
US5156921A (en) * 1988-04-11 1992-10-20 Hercules Incorporated Tire innerliner
US5007448A (en) * 1990-02-09 1991-04-16 Advanced Commercial Products, Inc. Filling device for liquid filled tires
NL9002289A (nl) * 1990-10-19 1992-05-18 Ir Marinus Heijman Voertuig.
EP0647521B1 (en) * 1993-10-12 1999-05-1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Mould for vulcanizing a pneumatic tyre
US5639319A (en) * 1995-08-04 1997-06-17 Daly; Glendon C. Wheel with molasses ballast and method
JP2759073B2 (ja) * 1996-06-28 1998-05-28 伊三五 美浦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786471B2 (ja) * 1996-07-03 2006-06-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57290B1 (en) * 1998-06-01 2001-07-10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Low-aspect tire
JP3917314B2 (ja) * 1999-02-01 2007-05-2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およ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US6345656B1 (en) * 1999-09-22 2002-02-12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Tire with layer for retardation of air permeation
US7017696B2 (en) * 2000-02-14 2006-03-28 Anadish Kumar Pal Electric motor vehicle with passenger opening through ring motor
US7284628B2 (en) * 2001-01-12 2007-10-23 Anadish Kumar Pal Multipurpose motor vehicle with two coaxial parallel wheels and more electromagnetic holonomic wheels in tandem
CN1659046A (zh) * 2002-07-28 2005-08-24 任文林 一种车
US10076954B2 (en) * 2014-09-03 2018-09-18 Geo Orbital Inc. Self-powered planetary orbital wheel assemblies
US9598141B1 (en) * 2016-03-07 2017-03-21 Future Motion, Inc. Thermally enhanced hub moto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81537A (en) * 1967-09-13 1975-05-06 Teruhiko Miyazato Lining agent for a tubeless pneumatic tire
CN1036978A (zh) * 1988-04-22 1989-11-08 宣富生 新型轮胎保气自补胶
CN1264726A (zh) * 1999-04-01 2000-08-30 赵金星 充气轮胎保护剂
CN1261035A (zh) * 2000-01-21 2000-07-26 谭春阳 环轮车辆
CN1311109A (zh) * 2000-03-02 2001-09-05 冼韬 注胶式轮胎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9046A (zh) 2005-08-24
US20140020800A1 (en) 2014-01-23
US20050211357A1 (en) 2005-09-29
AU2003281675A1 (en) 2004-02-16
WO2004011281A1 (fr) 2004-02-05
CN1699082A (zh) 2005-11-23
US20100052408A1 (en) 2010-03-04
CN102120415A (zh) 2011-07-13
US20180304698A1 (en) 2018-10-25
US11180018B2 (en)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20415B (zh) 一种车
US8179090B2 (en) Energy consuming body and a method for supplying dynamic force energy to the energy consuming body
CN104210350A (zh) 轻小型电动车车轮
CN102381187A (zh) 一种车及其传动方法与应用
CN107031293A (zh) 车用轮胎及应用其的自行车
CN201520295U (zh)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CN201872800U (zh) 超重型矿用自卸车
CN103802819A (zh) 浮力车
CN102381206A (zh) 一种用能体及其获能方法与应用
CN2734543Y (zh) 一种车
CN102310720B (zh) 安全高效的车用轮子
CN1569495A (zh) 一种车
CN201049621Y (zh) 汽车轮胎故障应急车
CN202574433U (zh) 一种爬楼车
CN101367320B (zh) 一种实心防扎轮胎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00700U (zh) 一种新型双无轮摩托车
CN206446685U (zh) 一种履带式气瓶搬运车
CN212074298U (zh) 充气式双轮自平衡车
CN203473041U (zh) 环带式履带车
CN215204313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橡胶pu组合胎
CN203172755U (zh) 具有五轮结构的电瓶车
CN103144696B (zh) 具有五轮结构的电瓶车
CN209504979U (zh) 一种大型轮胎成型装置
CN110654482A (zh) 充气式双轮自平衡车
CN203832166U (zh) 行走式车辆自动充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4W103073/4W103074/4W103075/4W103157/4W103172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Claims 1-4, 6-8, and 10 of the invention patent right 20111005842.2, as well as claims 5, which do not contain at least one feature of "the inner tube is in a straight rod shape", "the inner tube is a plastic film or coating attached to or bonded to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tube or the tensile layer", and "the inner tube is in a tubular strip, the tube strip has the length of two or more inner tubes, and a section is cut and processed into an inner tube." Claim 9, which does not contain the technical feature "the flat bottom outer tube is in the shape of a flat plate, that is,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outer tube is in the shape of a flat plate parallel to the inside and outside, without both sides," is invalid, and claim 9, which includes "the inner tube is in the shape of a straight rod," "An inner tube is a plastic film or coating attached to or bonded to the inner wall of an outer tube or tensile layer" and "An inner tube is a tubular strip with a length of two or more inner 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150114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488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ca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22

Patentee: Ren Wenlin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