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9572A -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9572A
CN102119572A CN2009801311645A CN200980131164A CN102119572A CN 102119572 A CN102119572 A CN 102119572A CN 2009801311645 A CN2009801311645 A CN 2009801311645A CN 200980131164 A CN200980131164 A CN 200980131164A CN 102119572 A CN102119572 A CN 1021195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val
resource
link
signal
sub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311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9572B (zh
Inventor
石井启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119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9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957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04B17/24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with feedback of measurements to the transmit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要避免基于SPS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定时和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或者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冲突。该基站装置(200)具有: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决定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以使DRX的接收区间内的资源使用量的总计值最小;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将用于所述用户装置(100)在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对从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开头起的用于SPS的PDCCH和SPS PUSCH之间的时间区间(4ms)分配CQI、调度请求等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或者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无线资源。

Description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特别涉及在与用户装置之间的通信中应用间歇接收控制和半持续调度(SPS: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的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作为W-CDMA的标准化组织的3GPP研究作为W-CDMA方式或者HSDPA方式的后继的通信方式、即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方式,并正在推进其规格制定作业。
在LTE方式中,作为无线接入方式,对下行链路使用OFDMA,对上行链路使用SC-FDMA(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
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窄频带(副载波),在各个频带上搭载数据进行传输的方式,通过在频率上部分互相重叠且不互相干扰地紧密排列副载波,从而能够实现高速传输,提高频率的利用效率。
SC-FDMA是分割频带,在多个终端间使用不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降低终端间的干扰的传输方式。在SC-FDMA中,由于具有发送功率的变动变小的特征,所以能够实现终端的低功耗化以及宽覆盖范围。
LTE方式是在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上,都由多个移动台共享一个至两个以上的物理信道进行通信的系统。
在多个移动台共享的信道一般称为共享信道,在LTE方式中,在上行链路中,为“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在下行链路中,为“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另外,该共享信道作为传输信道,在上行链路中为“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在下行链路中为“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
并且,在使用了上述那样的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对每一子帧(Sub-frame)(在LTE方式中为1ms),选择对哪一个移动台UE分配共享信道,并且需要对选择出的移动台UE发出分配共享信道的信令。另外,所述子帧也可以称为T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传输时间间隔)。
该信令所使用的控制信道,在LTE方式中被称为“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或者“下行链路L1/L2控制信道(DL L1/L2 Control Channel:Downlink L1/L2 Control Channel)”。
另外,将上述的、对每一子帧选择对哪一个移动台UE分配共享信道的处理一般称为“调度”。此时,由于对每一子帧,动态地选择分配共享信道的移动台UE,因此也称为“动态调度”。另外,上述的所谓“分配共享信道”,也可以表现为“分配用于共享信道的无线资源”。
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信息中,例如包含“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ownlink Scheduling Information)”、“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plink Scheduling Grant)”等(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2)。
在“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中,例如包含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有关的、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的分配信息、UE的ID、流数、与预编码向量(Precoding Vector)有关的信息、数据大小、调制方式、与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有关的信息等。另外,上述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也可以称为下行链路调度许可或者下行链路分配信息(Downlink Assignment Information)。
另外,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例如包含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有关的、上行链路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的分配信息、UE的ID、数据大小、调制方式、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信息、上行链路MIMO中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的信息等。
另外,上述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归纳起来可以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另一方面,在为了实现VoIP等而正在研究的“半持续调度(SPS: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中,关于下行链路,无线基站eNB构成为,以经由PDCCH对移动台UE发送了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子帧(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对该移动台分配下行无线资源(PDSCH)。另外,关于上行链路,基站装置(eNB)以经由PDCCH对用户装置发送了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子帧起的4ms后的子帧(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对该用户装置分配该上行无线资源(PUSCH)。
另外,在LTE方式的上行链路中,对各个用户装置分配用于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等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所述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被称为信道质量指示符(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基站装置基于所述CQI进行上述的动态调度或半持续调度。所述调度请求是用于用户装置对基站装置请求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分配的信号。另外,除了上述控制信号,用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无线资源也可以被分配给各个用户装置。这里,探测用参考信号例如为用于上行链路的调度或发送功率控制的参考信号(或者导频信号)。
所述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在不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的子帧中,通过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发送。另外,所述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在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的子帧中,被复用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而发送。
但是,在LTE中,应用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控制。间歇接收控制应用于基站装置和用户装置连接中、且不存在要通信的数据的情况,处于间歇接收状态的用户装置周期性地、即间歇性地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此时,用户装置不是在所有的定时,而是间歇性地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即可,因此能够降低电池的耗电(电池节省)。上述间歇接收控制中的、间歇性地接收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DCCH的时间区间被称为DRX的开启区间,或者开启持续期间(on-duration)。另外,所述开启持续期间被设定的周期称为DRX周期(DRX Cycle)。
另外,为了提高上述的电池节省的效果,在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情况下,上述的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仅在所述开启持续期间中发送。
图12表示SPS和DRX控制的示意(image)图。在该图中,将DRX周期以及SPS的发送周期设为20ms,将开启区间(开启持续期间)的长度设为7ms。关于DRX控制,子帧号为“n×20~n×20+6(其中n为整数)”的子帧被设定为开启区间。另外,在SPS中,用于SPS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在子帧号4从基站装置被发送给用户装置,在从其4个子帧之后的子帧号8起的20ms周期,上行无线资源(PUSCH)被固定地分配给该用户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S36.211(V8.3.0)、“Physical Channel and Modulation”、2008年5月
非专利文献2:3GPP TS36.300(V8.5.0)、“E-UTRA and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2008年5月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述那样,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仅在间歇接收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发送。另外,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在不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的子帧,由上行链路的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发送,另外,所述CQI、调度请求在发送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中,被复用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而发送。
但是,如图13所示,在SPS的上行无线资源(PUSCH)的分配为子帧号=n×20+5的子帧、且用于CQI或者调度请求的无线资源的分配为子帧号=n×20+5的子帧的情况下,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总是复用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而发送。此时,由于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复用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分配给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的码元数(或者资源元素(element)数)减少,编码率变大,因此,结果产生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的传输特性恶化的问题。
另一方面,进行基于SPS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PUSCH)的分配的情况下的时间资源的分配被灵活地进行。即,基于SPS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PUSCH)的分配在由间歇接收控制的开启区间决定的时间区间中灵活地进行。但是,如果避开发送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的子帧而进行基于SPS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PUSCH)的分配,则引起上述灵活性的恶化,结果损害SPS中的资源分配的效率性。
另外,对于基于SPS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也在与所述CQI、调度请求等的控制信号相同的子帧中发送的情况下,被复用到所述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而发送。此时,与上述的上行链路的情况同样,产生所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传输特性恶化的问题。另外,若进行基于SPS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PDSCH)的分配而使得发送所述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和发送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的子帧不冲突,则引起基于SPS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PDSCH)的分配中的灵活性的恶化,结果损害SPS中的资源分配的效率性。进而,在发送所述送达确认信息的子帧和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子帧冲突的情况下,由于用户装置进行仅发送送达确认信息而不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或者在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中不发送映射所述送达确认信息的信号这样的动作,因此上行链路的传输特性恶化。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该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能够避免基于SPS的上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定时或者对于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或者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冲突。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定部,对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设定用于间歇接收的开启区间;以及分配部,将用于所述用户装置在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
根据该结构,用于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被分配到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例如,即便是应用了SPS,也不会在从间歇接收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分配基于SPS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因此,不会损害SPS中的资源分配的效率性,而且也能够解决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传输特性恶化的问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不会损害SPS中的资源分配的效率性,而且没有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传输特性的恶化或对于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传输特性的恶化,能够避免SPS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定时或者对于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或者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冲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与上行链路有关的部分框图。
图3A是表示DRX开启区间中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分配范围的说明图。
图3B是表示DRX开启区间中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分配范围以及对于下行无线资源(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与下行链路有关的部分框图。
图8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一实施例的基站装置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12是SPS和DRX控制的示意图。
图13是CQI、调度请求等控制信号复用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UL-SCH)而发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所有图中,具有同一功能的部分使用同一标号,省略重复的说明。
参照图1说明应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1000是例如应用演进的UTRA和UTRAN(Evolved UTRA and UTRAN)(别名: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或者超(Super)3G)的系统,具有基站装置(eNB:e Node B)200和多个用户装置(UE:User Equipment,或者也被称为移动台)100(1001、1002、1003、...100n,n为n>0的整数)。
基站装置200与高层站、例如接入网关装置300连接,接入网关装置300与核心网络400连接。这里,用户装置100在小区50中通过演进的UTRA和UTRAN和基站装置200进行通信。另外,所述接入网关也可以称为MME/SGW(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erving Gateway,移动性管理实体/服务网关)。
以下,由于用户装置100(1001、1002、1003、...100n)具有同一结构、功能、状态,所以以下只要不特别事先说明,就作为用户装置100继续说明。
作为无线接入方式,无线通信系统1000对下行链路应用OFDMA(正交频分多址连接),对上行链路应用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连接)。如上述那样,OFDMA是将频带分割为多个较窄的频带(副载波),并在各个频带上搭载数据进行传输的方式。SC-FDMA是通过对频带进行分割,在多个终端间使用互不相同的频带进行传输,从而能够降低终端间干扰的传输方式。
这里,说明演进的UTRA和UTRAN中的通信信道。
对于下行链路,采用在各个用户装置100共享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和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也称为下行L1/L2控制信道。此外,映射到PDCCH的信息也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通过该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即通常的数据信号。另外,映射到PDSCH的传输信道为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
此外,通过PDCCH,传输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发送功率控制命令比特等。在下行链路调度信息(DL Scheduling Information)中,例如包含使用PD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在传输格式的信息中,包含与数据大小、调制方式、HARQ有关的信息、下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等。在上行链路调度许可(UL Scheduling Grant)中,例如包含使用PUSCH进行通信的用户的ID、该用户数据的传输格式的信息。在传输格式的信息中,包含与数据大小、调制方式有关的信息、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的分配信息、与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功率有关的信息等。这里,上行链路的资源块相当于频率资源,也可以称为资源单元。
在PDCCH被映射的OFDM码元中,包含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物理HARQ指示符信道(PHICH: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即,PDCCH、PCFICH以及PHICH被复用到从1子帧的开头起的规定数个以下的OFDM码元而发送。PCFICH是用于对UE通知PDCCH被映射的OFDM码元数的信道。PHICH是用于传输对PUSCH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信道。PCFICH以及PHICH既可以定义为处于与PDCCH并列的关系的信道,或者PCFICH以及PHICH也可以定义为在PDCCH中包含的信息元素。
对于上行链路,采用在各个用户装置100n中共享使用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传输用户数据、即通常的数据信号。另外,映射到PUSCH的传输信道为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另外,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传输用于下行链路中的共享信道的调度处理、自适应调制以及编码(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的下行链路的质量信息(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符)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送达确认信息的内容以表示发送信号被适当地接收了的肯定响应(ACK:Acknowledgement)或者表示其未被适当接收的否定响应(NACK:Negative Acknowledgement)的其中一个来表现。
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中,除了CQI和送达确认信息,也可以发送请求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的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这里,所谓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资源分配是指,基站装置200使用某一子帧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对用户装置100通知在后续的子帧中可以使用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进行通信。
另外,用户装置100在从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子帧起的4子帧后,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
另外,上述CQI、送达确认信息、调度请求在发送所述PUSCH的情况下,被复用到所述PUSCH而发送。
在下行链路中,作为在UE间公共地使用的导频信号,发送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DL RS在用于PDSCH、PDSCH、PDCCH、PCFICH、PHICH的解码的信道估计、作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的CQI的计算中被使用。
另外,在上行链路中,作为导频信号,发送解调用的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和探测用的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所述解调用的参考信号为被复用到PUSCH或者PUCCH的参考信号,并被用于为了PUSCH或者PUCCH的解码的信道估计等。另一方面,所述探测用参考信号是用于测量上行链路的无线质量的参考信号。更具体而言,基站装置可以基于从用户装置发送的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IR,进行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上行链路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控制(AMC控制)、上行链路的定时调节控制等。所述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为周期性地发送的信号,通过基站装置利用RRC消息对用户装置进行指定来进行该无线资源的分配。
参照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说明方便,分为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来说明。
参照图2说明上行链路。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被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从用户装置100接收上行数据。在该上行无线资源中,也可以包含发送PUCCH的无线资源以及发送PUSCH的无线资源。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具有: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会话突发(Talk Spurt)状态管理部206、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PDCCH发送处理部214、送达确认信息发送部216、以及PUSCH接收处理部218。
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半持续调度中的发送周期内的子帧,计算资源的使用量。该发送周期可以是规定的周期。子帧可以称为时帧(Time frame)。这里,资源中包含频率资源。在资源使用量中包含资源块的量或者数目。例如,在LTE方式中,1个资源块为1 80kHz。另外,1个子帧为lms。例如,在将规定周期设为20ms的情况下,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20个子帧的各个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设定小区内的各个用户装置100的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该接收区间为DRX状态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基于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可以设定所述DRX开启区间,使得设定的DRX开启区间内的所述资源使用量的总计最小。
或者,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可以取代基于所述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而基于各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目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而言,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使得该DRX开启区间内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目”最小。或者,可以基于各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目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而言,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使得“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目”最小的子帧为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
如上述那样,通过设定DRX开启区间,能够使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平滑。
另外,在上述的处理中,设定DRX开启区间而使得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平滑,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通过其它的算法设定DRX开启区间。
会话突发状态管理部206管理小区内的各个UE的会话突发状态,换言之,管理是否进行基于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这里,在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中,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被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发送上行数据。在该上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USCH。另外,所谓所述分配开始时刻是,用于基于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在UE中被接收到的子帧起的4ms后的子帧。
PUSCH接收处理部218进行上行数据的接收,该上行数据由突发(Spurt)状态为开启的用户装置100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被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发送。该上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USCH。
送达确认信息发送部216发送对于上行无线资源的送达确认信息。在该上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USCH。
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将用于用户装置100在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以下称为第1规定期间)内。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可以是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调度请求的至少一个。特别地,优选对于应用半持续调度的用户装置,在没有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无线资源的、从DRX状态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第1规定期间)内分配。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对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第1规定期间)内的子帧,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将DRX周期及SPS的发送周期设为20ms,将开启区间(on-duration)的长度设为7ms。关于DRX控制,子帧号为“n×20~n×20+6(其中,n为整数)”的子帧被设定为开启区间。另外,在SPS中,用于SPS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在子帧号1从基站装置发送到用户装置,在从其4个子帧之后的子帧号5起的20ms周期,固定地对该用户装置分配上行无线资源(PUSCH)。
这里,用于SPS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PDCCH)从确保时间资源的灵活性的观点来看,在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内的哪个定时(子帧号=n×20~n×20+6)都能发送。在作为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的子帧号0发送用于SPS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情况下,在从其4子帧之后的子帧号4起的20ms周期,固定地对该用户装置分配上行无线资源(PUSCH)。即,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如果是图3A例示的SPS,为4子帧),不被分配上行无线资源(PUSCH)。因此,如果对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在图3A例示的SPS中为4子帧),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则能够确保对PDCCH分配的时间资源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定时与基于SPS的上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定时冲突。
另外,上述4个子帧这一值为一例,也可以是4个子帧以外的值。另外,上述在从基站装置对用户装置发送了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子帧起的4个子帧之后的子帧中,由所述用户装置发送上行无线资源(PUSCH)这样的时间关系,并不限定于半持续调度,也可以在动态调度中应用。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在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在图3A例示的SPS中,为4个子帧),分配了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取而代之,可以在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内的、除了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时间区间中,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例如,可以将在上述的第1规定期间(4子帧)内的、从开头起的2个子帧设定为所述第2规定期间。此时,在图3A的例子中,在子帧号2+20×n或者3+20×n中,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换言之,所述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从开头的子帧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子帧,被从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
这里,以下表示上述的、将所述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从开头的子帧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子帧从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的效果。
例如,CQI是在用户装置100中、基于所述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DL RS等计算出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因此,用户装置100需要在发送所述CQI的子帧之前的子帧中进行所述CQI的计算处理。此时,例如,在对开启持续期间的开头分配了用于CQI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用户装置需要在开启持续期间之前的子帧中,进行所述CQI的计算处理。这意味着,降低上述的DRX控制带来的电池节省的效果。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将所述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从开头的子帧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子帧从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能够维持用户装置的电池节省效果。
另外,所述第2规定期间可以基于用户装置100中的CQI的测量区间决定。例如,在所述CQI的测量区间为2ms的情况下,可以设定2ms作为所述第2规定期间。此时,在所述第2规定期间中,用户装置100也可以进行CQI的测量和计算。
另外,上述的、将第1规定期间内的第2规定期间从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这样的处理,也可以仅应用于CQI,不应用在调度请求中。即,是否定义所述第2规定期间可以基于控制信号的种类。
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将由上述处理而分配的、用于上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通知给该用户装置100。例如,与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有关的信息,可以作为在RRC消息中包含的控制信息中的一部分而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0。此时,该用户装置100使用所通知的、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CQI、调度请求)的发送。
另外,除了CQI、调度请求等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之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也可以在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第1规定期间)内分配其无线资源。即,更具体而言,如图3A所示,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对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第1规定期间。在图3A中为4ms)内的子帧,分配用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无线资源。
以下,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也说明在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第1规定期间)内分配该无线资源的效果。
一般地,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功率和PUSCH的发送功率不同。因此,在同一子帧内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和PUSCH两者的情况下,在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和发送PUSCH的SC-FDMA码元之间产生发送功率的变动。一般地,在发生发送功率的变动的情况下,在该发生变动的瞬间的前后,信号的质量恶化。即,存在PUSCH以及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质量因上述发送功率的变动而恶化的情况。反过来说,通过在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第1规定期间)内分配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无线资源,能够避免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和PUSCH在同一子帧发送的情况,结果能够不发生上述恶化。
另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在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内的、除了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时间区间中,也可以进行分配该无线资源的处理。
另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与其无线资源有关的信息也可以作为RRC消息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0。
PDCCH发送处理部214在决定了通知用于半持续调度的初次发送的资源的情况下,对该用户装置发送上行链路调度许可。在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中包含固定的分配信号。该上行链路调度许可被映射到PDCCH。
参照图4详细说明在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进行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
将规定周期内的子帧定义为半持续子帧。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对各个半持续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图4通过上行链路资源(m)(UL Resource(m))(m为0或者0<m的整数)表示该资源使用量。在图4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索引。在图4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总数。换而言之,M表示规定周期中包含的子帧的总数。
每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上行链路资源(m)相当于在半持续子帧#m中,分配给随机接入信道(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消息3(随机接入信道用消息)、应用半持续调度的UL-SCH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的数目、保护RB(保护用资源块)的数目。
参照图5说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的处理流程。
将半持续子帧的索引设定为0(步骤S502)。
在半持续子帧#m中的上行链路资源(m)的值被初始化(步骤S504)。
对上行链路资源(m)的值加上在随机接入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ACH的值(步骤S506)。在随机接入信道中使用的PR资源块RBPRACH,基于是否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来计算。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PRACH的情况下,RBPRACH设为6。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PRACH的情况下,RBPRACH设为0。通过该步骤S506的处理,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PRACH的情况下,分配给该PRACH的资源块的数目被作为资源使用量上行链路资源(m)来计数。
对上行链路资源(m)的值加上在保护用资源块中使用的资源块RBGuardRB的值(步骤S508)。在保护用资源块中使用的资源块RBGuardRB为在半持续子帧#m中被分配的保护RB(保护用资源块)的数目。即,在半持续子帧#m中被分配的保护RB的数目被计数。通过该步骤S508的处理,在半持续子帧#m中被分配的保护RB的数目作为资源使用量上行链路资源(m)计数。另外,可以取代保护RB的数目,PUCCH的数目被作为资源使用量上行链路资源(m)来计数。
对上行链路资源(m)的值加上在RACH消息3中使用的资源块RBRACHM3的值(步骤S510)。在RACH消息3中使用的资源块RBRACHM3基于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的RACH消息3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RACHM3,average)来计算。例如,可以通过RBRACHM3=RBRACHM3,average×weightRACHM3来计算。这里,weightRACHM3是用于调节将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确保到哪种程度的系数。例如,在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变动量大,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定weightRACHM3=2。另外,例如在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变动量小,不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RACH消息3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定为weightRACHM3=1。通过步骤S510,在半持续子帧#m中,平均地分配给RACH消息3的资源块的数目作为资源的使用量上行链路资源(m)被计数。
对上行链路资源(m)的值,加上通过半持续调度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数RBPersistentUL的值(步骤S512)。另外,在所述上行数据中包含新发送以及重发两者。另外,作为所述上行数据,可以不包含新发送以及重发两者,而是设为仅包含新发送,加上所述RBPersistent,UL。基于通过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的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Persistent,average,UL)来计算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块数RBPersistentUL。例如,可以通过RBPersistent,UL=RBPersistent,average,UL×weightPersistent,UL来计算。这里,weightPersistent,UL是用于调节将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确保到哪种程度的系数。例如,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UL,可以在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大,需要额外地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设定weightPersistent,UL=2。另外,例如,可以在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不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设定为weightPersistent,UL=1。通过步骤S512,对通过在半持续子帧#m中的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上行数据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作为资源的使用量上行链路资源(m)被计数。
通过上述的步骤S504-步骤S512,计算与规定周期内的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
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504-步骤S512的处理中,在与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中包含分配给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3、保护RB的资源使用量,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不包含那些资源使用量,而只有分配给应用半持续调度的UL-SCH的资源块包含在与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中。或者,可以在与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中包含:分配给随机接入信道、RACH消息3、保护RB的资源使用量的一部分、以及分配给应用半持续调度的UL-SCH的资源块。
参照图6说明在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中进行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用户装置100的电池节省为目的,进行DRX控制(间歇接收控制)。DRX控制在不存在要通信的数据量的情况下进行,或者在要通信的数据量为仅能够利用由半持续调度分配的资源发送的数据量的情况下进行。在DRX控制中,分为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开启区间、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和不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关闭区间、间歇接收中的非接收区间),在基站装置200和用户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用户装置100在关闭区间中可以不进行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以及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接收,因此能够降低耗电。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基于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量,设定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在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作为一例,说明规定周期为20ms、半持续子帧#0-#19被定义、且资源使用量分别为2、3、......2、5的情况。
这里,在开启区间的长度为2ms(2子帧)的情况下,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开启区间为半持续子帧#0、#1。此时,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设定半持续子帧#0、#1作为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对于某用户装置100,作为DRX的开启区间设定的半持续子帧,利用通过半持续调度对该用户装置所分配的上行无线资源,进行上行数据的发送,因此,资源使用量增大。因此,在对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0依次进行了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以使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处理的情况下,其结果,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这里,所谓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表示高效地进行资源的分配。
接着,参照图7说明下行链路。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装置200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对用户装置100分配下行无线资源。另外,该基站装置200使用该下行无线资源发送下行数据。
本实施例中的基站装置200具有: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会话突发状态管理部206、PDSCH发送处理部208、送达确认信息接收处理部216、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PDCCH发送处理部214。
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半持续调度中的发送周期内的子帧,计算资源的使用量。该发送周期也可以是规定的周期。子帧也可以称为时帧。这里,资源中包含频率资源。在资源使用量中包含资源块的量或者数目。例如,在LTE方式中,1个资源块为1 80kHz。另外,1个子帧为1ms。例如,在将规定周期设为20ms的情况下,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关于20子帧的各个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对被进行小区内的间歇接收(DRX: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控制的各个用户装置100,设定接收区间。该接收区间为DRX状态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基于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可以设定所述DRX开启区间,使得设定的DRX开启区间内的所述资源使用量的总计最小。
或者,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可以取代基于所述资源使用量计算DRX开启区间,而基于各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目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而言,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使得该DRX开启区间内的“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目”最小。或者,也可以基于各个子帧的、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目设定DRX开启区间。更具体而言,可以设定DRX开启区间,使得作为“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的用户装置的数目”最小的子帧为DRX开启区间的开始地点。
如上述那样,通过设定DRX开启区间,能够使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平滑。
另外,在上述的处理中,设定了DRX开启区间使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平滑,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通过其它的算法设定DRX开启区间。
会话突发状态管理部206管理小区内的各个UE的会话突发状态,换言之,管理是否进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这里,在半持续调度的资源分配中,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被分配的下行无线资源,发送下行链路的数据。在该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包含PDSCH。
PDSCH发送处理部208对会话突发状态为开启的用户装置100,使用以分配开始时刻为起点,在规定周期固定地被分配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发送下行链路的数据。在该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中包含PDSCH。
送达确认信息接收处理部210接收对于下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送达确认信息。在该下行无线资源中包含PDSCH。
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将用于用户装置100在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以下称为第1规定期间)内。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可以是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调度请求的至少一个。特别地,优选对于应用半持续调度的用户装置,在不发送对于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从DRX状态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第1规定期间)内分配。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对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第1规定期间)内的子帧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在图3B所示的例子中,将DRX周期及SPS的发送周期设为20ms,将开启区间(on-duration)的长度设为7ms。关于DRX控制,子帧号为“n×20~n×20+6(其中,n为整数)”的子帧被设定为开启区间。另外,在SPS中,用于SPS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在子帧号1从基站装置发送给用户装置,在从该4子帧(子帧号1)起的20ms周期,固定地对该用户装置分配下行无线资源(PDSCH)。此时,对于所述下行无线资源(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在发送所述下行无线资源(PDSCH)的子帧的4个子帧后发送。即,对所述下行无线资源(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在从子帧号5起的20ms周期从该用户装置发送。
这里,用于SPS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PDCCH)从确保时间资源的灵活性的观点来看,在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内的哪个定时(子帧号=n×20~n×20+6)都能发送。在以作为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的子帧号0发送用于SPS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情况下,在从该4个子帧后的子帧号4起的20ms周期,固定地从该用户装置发送对下行无线资源(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即,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在图3B所示的SPS中,为4子帧),不发送对下行无线资源(PDSCH)的送达确认信息。因此,如果对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在图3B例示的SPS中为4个子帧),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则能够确保对PDCCH分配的时间资源的灵活性,并且,能够可靠地避免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发送定时与对基于SPS的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冲突。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在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在图3B例示的SPS中,为4个子帧),分配了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取而代之,可以在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内的、除了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时间区间中,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例如,可以将在上述的第1规定期间(4子帧)内的、从开头起的2个子帧设定为所述第2规定期间。此时,在图3B的例子中,在子帧号2+20×n或者3+20×n中,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换而言之,所述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从开头的子帧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子帧,被从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
这里,以下表示上述的、将所述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从开头的子帧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子帧从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的效果。
例如,CQI是在用户装置100中、基于所述下行链路的参考信号DL RS等计算出的、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因此,用户装置100需要在发送所述CQI的子帧之前的子帧中,进行所述CQI的计算处理。此时,例如,在对开启持续期间的开头分配了用于CQI的上行链路的无线资源的情况下,用户装置需要在开启持续期间之前的子帧中,进行所述CQI的计算处理。这意味着,降低上述的DRX控制带来的电池节省的效果。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将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从开头的子帧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子帧从分配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能够维持用户装置的电池节省效果。
另外,所述第2规定期间可以基于用户装置100中的CQI的测量区间决定。例如,在所述CQI的测量区间为2ms的情况下,可以设定2ms作为所述第2规定期间。即,也可以在所述第2规定期间中,用户装置100进行CQI的测量和计算。
另外,上述的、将第1规定期间内的第2规定期间从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的候补中除外这样的处理,也可以仅应用于CQI,不应用在调度请求中。即,是否定义所述第2规定期间可以基于控制信号的种类。
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将由上述处理分配的、用于上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通知给该用户装置100。例如,与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有关的信息,可以作为在RRC消息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而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0。此时,该用户装置100使用所通知的、用于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进行所述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CQI、调度请求)的发送。
另外,除了CQI、调度请求等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之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也可以将其无线资源分配到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第1规定期间)内。即,更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控制信号资源分配部212也可以对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第1规定期间。在图3B中为4ms)内的子帧,分配用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无线资源。
以下,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也说明在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第1规定期间)内分配该无线资源的效果。
在LTE方式中,成为如下的动作:在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和对基于SPS的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在同一子帧发送的情况下,不进行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而仅发送送达确认信号,或者在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中仅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在不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中仅发送送达确认信息。这两个动作通过RRC层,利用信令选择其中一个。这里,在选择了前者的动作的情况下,由于总是不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因此关于上行链路的发送功率控制或者AMC控制,难以进行适当的控制,因此产生问题。在选择了后者的动作的情况下,虽然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但是由于在发送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SC-FDMA码元中不发送送达确认信息,因此,其结果产生送达确认信息的传输特性恶化的问题。反过来说,通过将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DRX状态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第1规定期间)内,能够避免探测用的参考信号和对基于SPS的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在同一子帧发送,其结果能够使上述问题不发生。
另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在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1规定期间内的、除了从DRX控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第2规定期间的时间区间中,进行分配该无线资源的处理。
另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与该无线资源有关的信息也可以作为RRC消息中包含的控制信息的一部分通知给所述用户装置100。
PDCCH发送处理部214在决定了通知用于半持续调度的初次发送的资源的情况下,对该用户装置发送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在该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中包含固定的分配信号。该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被映射到PDCCH。
参照图8详细说明在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进行的资源块使用量的计算处理。
将规定周期内的子帧定义为半持续子帧。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对各个半持续子帧计算资源使用量。图8通过下行链路资源(m)(DL Resource(m))(m为0或者0<m的整数)表示该资源使用量。在图8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索引。在图8中,M表示半持续子帧的总数。换而言之,M表示规定周期中包含的子帧的总数。
每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下行链路资源(m)相当于在半持续子帧#m中,分配给同步信号(SCH:Synchronization channel。也可以称为Synchronization signal)/物理广播信道(P-BCH: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动态广播信道(D-BCH:Dynamic-Broadcast Channel)、寻呼信道(PCH:Paging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应答(RACH response)、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应用半持续调度的DL-SCH的资源块(RB:Resource Block)的数目。
参照图9说明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中的处理流程。将半持续子帧的索引设定为0(步骤S1102)。
在半持续子帧#m中的下行链路资源(m)的值被初始化(步骤S1104)。
对下行链路资源(m)加上在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SCH/P-BCH(步骤S1106)。基于是否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来计算在同步信号和物理广播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SCH/P-BCH。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SCH/P-BCH设为6。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SCH/P-BCH设为0。另外,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SCH/P-BCH也可以设为7。
对下行链路资源(m)加上在动态广播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D-BCH(步骤S1108)。基于是否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动态广播信道来计算在动态广播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D-BCH。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动态广播信道的情况下,设为RBD-BCH=RBS1×WeightS1+RBS2×WeightS2+...。在半持续子帧中#m不发送动态广播信道的情况下,RBD-BCH设为0。这里,S1、S2...是表示动态广播信道的种类的索引。RBS1以及RBS2分别是分配给动态广播信道S1以及动态广播信道S2的资源块数。另外,WeightS1以及WeightS2是加权系数。在步骤S1108中,对于有可能在半持续#m中发送的所有动态广播信道,其资源块的数目被计数。另外,动态广播信道的发送周期存在与上述的规定周期相比长的情况。此时,某半持续子帧#m中也存在发送动态广播信道的情况和不发送的情况。通过使用加权系数,能够调整动态广播信道的发送周期对资源使用量的影响。例如,在规定周期为20ms、D-BCH的发送周期为80ms的情况下,可以将加权系数设为Weight=20/80=0.25。另外,例如在规定周期为20ms、D-BCH的发送周期为80ms的情况下,可以将加权系数设为Weight=1.0。
对下行链路资源(m)加上在寻呼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PCH(步骤S1110)。基于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的寻呼信道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PCH,average)来计算在寻呼信道中使用的资源块RBPCH。例如,可以通过RBPCH=RBPCH,average×weightPCH来计算。这里,weightPCH是用于调节将用于PCH的资源确保到哪种程度的系数。例如,在用于PCH的资源的变动量大,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PCH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定weightPCH=2。另外,例如在用于PCH的资源变动量小,不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PCH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定weightPCH=1。通过步骤S1110,在半持续子帧#m中,平均地分配给PCH的资源块的数目作为资源的使用量下行链路资源(m)被计数。
对下行链路资源(m)加上在RACH应答中使用的资源块RBRACHres(步骤S1112)。基于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的RACH应答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RACHres,average)来计算在RACH应答中使用的资源块RBRACHres。例如,可以通过RBRACHres=RBRACHres,average×weightRACHres来计算。这里,weightRACHres是用于调节将用于RACH应答的资源确保到哪种程度的系数。例如,在用于RACH应答的资源的变动量大,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RACH应答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定weightRACHres=2。另外,例如在用于RACH应答的资源变动量小,不需要额外地确保用于RACH应答的资源的情况下,可以设定weightRACHres=1。通过步骤S1112,在半持续子帧#m中,平均地分配给RACH应答的资源块的数目作为资源的使用量下行链路资源(m)被计数。
对下行链路资源(m)加上在MBMS中使用的资源块RBMBMS(步骤S1114)。基于是否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MBMS来计算在MBMS中使用的资源块RBMBMS。例如,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MBMS的情况下,设为RBMBMS,tmp=RBMBMS×weightMBMS。在半持续子帧#m中不发送MBMS的情况下,RBMBMS,tmp=0设为0。这里,weightMBMS是用于校正MBMS的发送周期产生的影响的加权系数。通过步骤S1114,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MBMS的情况下,分配给MBMS的资源块的数目作为资源的使用量下行链路资源(m)被计数。
对下行链路资源(m),加上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给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BPersistent,DL(步骤S1116)。基于通过过去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的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块数的时间平均值(RBPersistent,average,DL)来计算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给下行链路的资源块RBPersistent,DL。例如,可以通过RBPersistent,DL=RBPersistent,average,DL×weightPersistent,DL来计算。实际上,关于通过动态调度被进行了资源的分配的下行数据,在包含预定被进行半持续调度的资源的分配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其资源块数作为通过半持续调度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块数进行计算。这里,在下行数据中包含新发送以及重发两者。另外,作为所述下行数据,可以不包含新发送以及重发两者,而是作为仅包含新发送,计算所述RBPersistent,average,DL
在半持续子帧#m中发送通过多个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情况下,将通过多个半持续调度而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RB数的总计值,作为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块数。
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DL是用于调节将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确保到哪种程度的系数。例如,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DL,可以在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大,需要额外地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设定weightPersistent,DL=2。另外,例如,加权系数weightPersistent,DL,也可以在用于通过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变动量小,不需要额外地确保通过半持续调度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的资源的情况下,设定weightPersistent,DL=1。通过步骤S1116,对通过在半持续子帧#m中的半持续调度被分配了资源的下行数据分配的资源块的数目,作为资源的使用量下行链路资源(m)被计数。
通过以上的步骤S1104-步骤S1116中的处理,计算与规定周期内的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
另外,在上述的步骤S1104-步骤S1116的处理中,在与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中包含分配给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动态广播信道、寻呼信道、随机接入响应信道、MBMS的资源使用量,但是取而代之,也可以不包含那些资源使用量,而只有分配给应用半持续调度的DL-SCH的资源块包含在与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中。或者,可以在与各个子帧有关的资源使用量中包含:分配给同步信号或物理广播信道、动态广播信道、寻呼信道、随机接入响应信道、MBMS的资源使用量的一部分、以及分配给应用半持续调度的DL-SCH的资源块。
参照图10说明在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中进行的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以用户装置100的电池节省为目的,进行DRX控制(间歇接收控制)。DRX控制在不存在要通信的数据量的情况下进行,或者在要通信的数据量为仅能够利用由半持续调度分配的资源发送的数据的情况下进行。在DRX控制中,分为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开启区间、间歇接收中的接收区间)和不从基站装置200接收信号的区间(关闭区间、间歇接收中的非接收区间),在基站装置200和用户装置100之间进行通信。用户装置100在关闭区间中可以不进行上行链路的信号的发送以及下行链路的信号的接收,因此能够降低耗电。
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基于由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计算出的资源量,设定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在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作为一例,说明规定周期为20ms、半持续子帧#0-#19被定义、且资源使用量分别为2、3、......2、5的情况。
这里,在开启区间的长度为2ms(2子帧)的情况下,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开启区间为半持续子帧#0、#1。此时,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设定半持续子帧#0、#1作为用户装置100的DRX的开启区间。对于某用户装置100,作为DRX的开启区间设定的半持续子帧,利用通过半持续调度对该用户装置所分配的下行无线资源,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因此,资源使用量增大。因此,在对小区内的用户装置100依次进行了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以使开启区间内包含的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最小的处理的情况下,其结果,设定DRX的开启区间,使得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这里,所谓各个半持续子帧的资源使用量均等,表示高效地进行资源的分配。
参照图11说明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200的动作。
基站装置200测量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步骤S701)。例如,RB使用量计算测量单元202如上述那样测量各个子帧的资源使用量。
基站装置200决定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以使DRX的接收区间内的资源使用量的总计值最小。例如,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对决定为进行DRX控制的用户装置,决定DRX接收区间,以使该DRX的接收区间内的资源使用量的总计值最小(步骤S702)。
基站装置200对从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图3A中的用于SPS的PDCCH和SPS PUSCH之间的时间区间(4ms)),分配CQI、调度请求等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无线资源(步骤S703)。另外,基站装置200除了所述CQI、调度请求之外,关于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也可以对从DRX控制中的接收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图3A中的用于SPS的PDCCH和SPS PUSCH之间的时间区间(4ms))分配该无线资源。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资源使用量设定DRX开启区间。此时,RB使用量计算处理部202也可以计算上行链路以及下行链路的资源使用量。或者,DRX开启区间设定处理部204也可以基于各个子帧的、处于DRX开启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目设定DRX开启区间。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进行了说明,但是一个基站装置也可以具有两种功能。此时,基站装置具有参照图2说明的基站装置的功能和参照图7说明的基站装置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表示了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接收定时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与下行链路中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接收定时和对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相同的情况,但是取而代之,在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接收定时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与下行链路中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接收定时和对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不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同样的处理。此时,例如,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接收定时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与下行链路中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接收定时和对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内的、较短的时间区间,进行上述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资源分配。或者,也可以基于上行链路中的、上行链路调度许可的接收定时和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与下行链路中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接收定时和对下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之间的时间区间内的、较长的时间区间,进行上述的、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的资源分配。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用于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被分配给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因此不会损害SPS中的资源分配的效率性,而且也没有上行链路的共享信道的传输特性的恶化,能够避免SPS的数据信号的发送定时与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或者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冲突。
或者,根据本实施例,由于用于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被分配给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因此不会损害SPS中的资源分配的效率性,而且也没有对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的传输特性的恶化,能够避免下行链路的SPS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的发送定时和上行链路的控制信号或者探测用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定时的冲突。

Claims (11)

1.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定部,对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设定用于间歇接收的开启区间;以及
分配部,将用于所述用户装置在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第1时间区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为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调度请求、探测用的参考信号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的规定的第1时间区间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在下行链路中接收用于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第2信号的无线资源的控制信号起,到在上行链路中发送第2信号为止的时间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行链路的第2信号为上行链路的数据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配部在所述第1规定的时间区间内的、除了第2时间区间的时间区间中,分配用于所述用户装置在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时间区间基于所述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计算所需要的时间区间而被决定。
7.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分配用于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的规定的第1时间区间为,从所述用户装置在下行链路中接收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起,到在上行链路中发送对所述下行链路的数据信号的送达确认信息为止的时间区间。
8.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基于各个时帧的资源使用量,分配用于间歇接收的开启区间。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设定该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以使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内的时帧的资源使用量的总计值最小。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部设定该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使得每个时帧中的、用于测量接收质量的时间区间的用户装置的数目均等。
1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被进行间歇接收控制的用户装置,设定用于间歇接收的开启区间的步骤;以及
将用于所述用户装置在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发送的上行链路的第1信号的无线资源,分配到从间歇接收中的开启区间的开头起的规定的时间区间内的步骤。
CN200980131164.5A 2008-08-11 2009-08-11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95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7517/08 2008-08-11
JP2008207517 2008-08-11
PCT/JP2009/064160 WO2010018819A1 (ja) 2008-08-11 2009-08-11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9572A true CN102119572A (zh) 2011-07-06
CN102119572B CN102119572B (zh) 2014-04-16

Family

ID=41668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3116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19572B (zh) 2008-08-11 2009-08-11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8787273B2 (zh)
EP (1) EP2315486A4 (zh)
JP (1) JP5462166B2 (zh)
KR (1) KR20110044875A (zh)
CN (1) CN102119572B (zh)
BR (1) BRPI0917967A2 (zh)
MX (1) MX2011001550A (zh)
RU (1) RU2011108044A (zh)
WO (1) WO201001881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7677A1 (en) * 2011-11-07 2013-05-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nhanced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to improve resource efficiency
CN104604157A (zh) * 2012-07-09 2015-05-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非连续接收操作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19879A (zh) * 2013-01-14 2015-09-16 苹果公司 连接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半持续调度
CN105164938A (zh) * 2013-04-24 2015-12-16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tdm限制的drx方法及使用该drx方法的用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7119B2 (ja) * 2008-08-12 2014-12-24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通信方法、1次局、2次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WO2010052673A1 (en) 2008-11-06 2010-05-1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Wireless device location services
JP5431983B2 (ja) * 2010-01-22 2014-03-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913222B2 (ja) 2010-02-12 2012-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2549820B1 (en) * 2010-03-17 2015-07-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SPS
US8634364B2 (en) * 2010-04-20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gra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20110317624A1 (en) * 2010-06-23 2011-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of control/data partition scheme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for lte-a
GB2493713B (en) * 2011-08-12 2013-10-23 Renesas Mobile Corp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device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a wireless device
WO2013062374A1 (ko) * 2011-10-27 2013-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채널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선기기
KR101931945B1 (ko) 2011-12-12 2018-12-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JP5575819B2 (ja) * 2012-01-18 2014-08-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9178680B2 (en) * 2012-03-23 2015-11-03 Alcatel Lucent Control signaling for down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GB2500896A (en) * 2012-04-03 2013-10-09 Renesas Mobile Corp Synchronising a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function and a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DRX/DTX) function
US9363686B2 (en) 2012-12-06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nified rate adaptation for SU-BF and MU-MIMO operation
US20140269475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up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activation
WO2015018075A1 (en) 2013-08-09 2015-02-12 Mediatek In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ing subframe of data channel
CN110620747B (zh) * 2013-08-09 2022-05-10 寰发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数据信道起始子帧的用户设备和方法
US9872334B2 (en) * 2014-01-30 2018-01-16 Intel Corporation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lignment in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US9301257B2 (en) 2014-05-15 2016-03-29 Apple Inc. Adaptive physical layer warm-up for LTE TDD C-DRX power optimization
US10499451B2 (en) 2014-06-13 2019-12-03 Apple Inc. Adaptive C-DRX management
CN105282855B (zh) 2014-07-03 2020-03-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抢占方法及站点
WO2016072813A2 (ko) * 2014-11-09 2016-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간섭 측정 지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34447B2 (en) 2015-02-27 2019-06-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procedures with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s
CN107124766B (zh) * 2016-02-25 2023-08-11 西安中兴新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WO2017179859A1 (ko) * 2016-04-10 2017-10-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참조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654892B (zh) 2016-11-28 2019-03-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基地台及其跨協定層睡眠排程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1941A2 (en) * 2006-03-24 2007-10-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and reducing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WO2007145035A1 (ja) * 2006-06-16 2007-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CN101166316A (zh) * 2006-10-20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不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00754B (zh) * 2005-10-31 2012-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接入信息的方法
WO2007144956A1 (ja) * 2006-06-16 2007-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US7916675B2 (en) * 2006-06-20 2011-03-2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rim discontinuous reception/transmission
AU2008204768A1 (en) * 2007-01-11 2008-07-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DTX and DRX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325920B1 (ko) * 2007-05-02 2013-11-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업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말 장치
KR101123348B1 (ko) * 2007-06-19 2012-03-27 노키아 코포레이션 유휴 모드 불연속 수신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생성물
GB2452022B (en) * 2007-07-24 2012-03-28 Nec Corp DRX configuration
EP2413638B1 (en) * 2007-09-14 2015-10-07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control start time
MX2010008477A (es) * 2008-02-01 2010-09-30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istema y metodo para sincronizacion de tiempo de enlace ascendente junto con recepcion discontinua.
US8249004B2 (en) * 2008-03-14 2012-08-2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ordin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 LTE DRX operations for a wireless transmit receive unit
JP5342551B2 (ja) * 2008-05-02 2013-11-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5036869B2 (ja) * 2008-06-23 2012-09-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11941A2 (en) * 2006-03-24 2007-10-0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uplink synchronization and reducing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WO2007145035A1 (ja) * 2006-06-16 2007-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端末
CN101166316A (zh) * 2006-10-20 2008-04-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不连续接收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和用户设备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67677A1 (en) * 2011-11-07 2013-05-1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enhanced scheduling request transmission to improve resource efficiency
CN104604157A (zh) * 2012-07-09 2015-05-06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非连续接收操作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604157B (zh) * 2012-07-09 2017-10-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非连续接收操作上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4919879A (zh) * 2013-01-14 2015-09-16 苹果公司 连接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半持续调度
CN104919879B (zh) * 2013-01-14 2018-10-12 苹果公司 连接非连续接收模式中的半持续调度
CN105164938A (zh) * 2013-04-24 2015-12-16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tdm限制的drx方法及使用该drx方法的用户设备
CN105164938B (zh) * 2013-04-24 2019-01-22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具有tdm限制的drx方法及使用该drx方法的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0018819A1 (ja) 2012-01-26
EP2315486A4 (en) 2016-05-25
JP5462166B2 (ja) 2014-04-02
MX2011001550A (es) 2011-03-24
US20110188428A1 (en) 2011-08-04
BRPI0917967A2 (pt) 2015-11-17
EP2315486A1 (en) 2011-04-27
RU2011108044A (ru) 2012-09-20
US8787273B2 (en) 2014-07-22
CN102119572B (zh) 2014-04-16
KR20110044875A (ko) 2011-05-02
WO2010018819A1 (ja) 201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572B (zh) 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US1039781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69396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1669400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US883103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time alignment in a cell with extended cell range
CN102124802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EP2474192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cheduling request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69402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1669401B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US20130058282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user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1669399A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2573086A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US20100246512A1 (en)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own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1669382A (zh) 基站装置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2017756A (zh) 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07113156A (zh) 一种全双工传输的控制方法和用户设备以及基站
KR20090122203A (ko) 기지국장치 및 통신제어방법
WO2008039034A2 (en) Method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uplink control channel
WO2015019043A1 (e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method
CN109565385B (zh) 上行信道发送方法和装置
KR20110009131A (ko) 무선기지국 및 통신제어방법
KR101872771B1 (ko) 2개의 도메인들에서의 리소스 할당
AU201425353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664786B1 (ko) 단축된 프레임 구조들을 이용한 사운딩 피드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