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6332B -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 Google Patents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6332B
CN102116332B CN 201010240593 CN201010240593A CN102116332B CN 102116332 B CN102116332 B CN 102116332B CN 201010240593 CN201010240593 CN 201010240593 CN 201010240593 A CN201010240593 A CN 201010240593A CN 102116332 B CN102116332 B CN 1021163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aulic
oil
chamber
valve
solenoid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01024059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6332A (zh
Inventor
郝庆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INTECH (SUZHOU) VEHICLE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0102405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63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63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63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63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63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属于液压缓冲领域,包括液压缸和储油箱,所述液压缸包括缸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将液压缸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储油箱连通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一吸油油路,所述第二腔与所述储油箱连通第二排油油路和第二吸油油路,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阀、至少一个电磁阀和至少一个液压阻尼,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磁阀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紧凑、故障率低,缓冲效果好,通过设有定值液压阻尼,起到与车辆转弯速度成正比的阻力缓冲作用,溢流阀的设置可以使车辆具备超角锁止和安全保护的功能。

Description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阻尼减震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种车辆制造业也在突飞猛进,铰接式客车以它载客量大、利用系数高等特点在国内大中城市逐渐得到推广。铰接客车一般由前后车厢以及连接前后车厢的底盘铰接系统组成,其中底盘铰接系统中的液压缓冲系统是制约铰接车性能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中,铰接客车的液压缓冲系统一般由两个液压缸、一个液压控制器和电气控制系统组成,液压缸由液压控制器控制变换其输出阻力的大小,电气控制系统根据车辆转弯角度发信号给液压控制器,使其变换不同的压力值,如中国专利CN201086607公开了一种通过芯轴转动控制液压阻尼,从而变换缓冲阻尼的的液压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虽然可以根据车辆夹角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阻尼,在防止前、后车剪切方面起到明显效果,但芯轴结构较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安装连接烦杂,占用空间大,还会出现漏油、阀芯卡死或电气系统故障等缺点。
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液压阻尼系统,缓冲效果不理想,尤其使用在铰接式客车中,如果阻尼缓冲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司机在驾驶铰接车时特别是大转弯时,往往会因为转弯角度多大而发生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紧凑、生产成本低、维护方便,缓冲效果好,通过设有定值液压阻尼,起到与车辆转弯速度成正比的阻力缓冲作用,溢流阀的设置可以使车辆具备超角锁止和安全保护的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液压缸和储油箱,所述液压缸包括缸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将液压缸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储油箱连通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一吸油油路,所述第二腔与所述储油箱连通第二排油油路和第二吸油油路,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阀、至少一个电磁阀和至少一个液压阻尼,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磁阀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至少一个液压阻尼串联和/或并联在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
较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在第一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二单向阀串联在所述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腔、第三单向阀和所述储油箱组成第一吸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四单向阀和所述储油箱组成第二吸油油路。
较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第一液压阻尼、第二液压阻尼、第三液压阻尼、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液压阻尼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液压阻的下游,所述第一腔、第二液压阻尼、第一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三液压阻尼,第二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
较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第一液压阻尼、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液压阻尼串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一液压阻尼下游,所述第一腔、第一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二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
较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和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串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二溢流阀下游,所述第一腔、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溢流阀、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
更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或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连接。
更佳地,所述液压缸还包括第一腔集成块和第二腔集成块,所述第一腔集成块和第二腔集成块分别设在所述缸套两端密封所述缸套。
较佳地,所述液压缸外侧还包括外壳,所述缸套、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腔集成块、第二腔集成块构成储油箱。
更佳地,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二液压阻尼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集成块内;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三液压阻尼、第一液压阻尼及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集成块内,结构简单紧凑,集成度高。。
更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阻尼或第二溢流阀上游,所述压力传感器电连接报警装置,对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内的油压进行测量,保证缓冲效果。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压力控制简单,不需要电气控制或转动阀芯即可产生缓冲阻力,基本上不会出现漏油、阀芯卡死和电气系统故障等,大大降低了故障率;同时能够提供与车辆转弯速度成正比的液压缓冲力,在大转弯时还可以起到超角锁止和安全保护功能。
2.制造成本低,不需使用价格昂贵的液压比例阀或者制造加工精度高的转阀,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结构简单,具有很好的互换性,尤其在铰接客车中,左液压缸和右液压缸互为对称,其他结构和元器件完全一样。
4.使用安装方便,本发明经装配并经过独特的加油工艺加油后,安装到铰接系统上很方便,只需要把油缸安装到机架上,不需要再安装其他如油管,管接头等零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第一实施例油路控制原理系统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的底盘铰接系统总成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第二实施例油路控制原理系统图
图4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第三实施例油路控制原理系统图
图5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中第一集成块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中第二集成块第一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中第二集成块第二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剖视图
图10是图9中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液压缸1和储油箱4,所述液压缸1包括活塞2、活塞杆3和缸套7,所述活塞2可滑动设置在液压缸1内,并将液压缸1分成第一腔5和第二腔6,所述活塞2和活塞杆3固定连接,所述增压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阀(51、52)、至少一个电磁阀(41、42)、至少一个液压阻尼(23、21、22)和四个单向阀(31、32、33、34);
所述第一腔5、第三单向阀33和所述储油箱4组成第一吸油油路,所述第二腔6、第四单向阀34和所述储油箱4组成第二吸油油路;所述第一腔5、第一单向阀31与所述储油箱4管路连通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6、第二单向阀32与所述储油箱4管路连通第二排油油路;第一溢流阀51和第一电磁阀42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串联和/或并联至少一个液压阻尼。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优选实施例油路控制原理系统图,包括四个单向阀(31、32、33、34)、三个液压阻尼(23、21、22)、两个电磁阀(41、42)和第一溢流阀51,第二电磁阀41和第一液压阻尼23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第一电磁阀42和所述第一溢流阀51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二电磁阀41和第一液压阻尼23的下游,所述第一腔5、第二液压阻尼21、第一单向阀31、第一液压阻尼23/第二电磁阀41、所述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以及所述储油箱4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6、第三液压阻尼22,第二单向阀32、第一液压阻尼23/第二电磁阀41、所述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以及所述储油箱4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所述第二液压阻尼21和第三液压阻尼22完成基础阻尼,所述第一液压阻尼23起阻尼增压功能,上述三个定值液压阻尼可以使压缩速度与阻尼反作用成正比的阻力缓冲作用;所述第一溢流阀51可以预先设定压力值,当液压油压力大于设定压力值时,第一溢流阀51会自动打开泄压,防止液压系统内压力过大造成泄漏或爆破,起安全保护作用。
较佳地,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电磁阀41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磁阀42电连接。
如图1所示,当液压缸1受压缩力收缩时,活塞2向第一腔5移动,在第一腔5内,液压油受压缩,压力随受压缩速度或快或慢地增大,在经过第二液压阻尼21时,液压油或多或少地排出,液压缸1受到的压缩力越大,收缩越快,需要排出的油量就越多,液压缸1产生的阻力就越大,起到基础阻尼作用;在经过第二液压阻尼21产生压力差后,液压油打开第一单向阀31,由于第一液压阻尼23阻力较大,液压油经第一单向阀31后会通过第二电磁阀41和第一电磁阀42流向储油箱4,随着活塞5持续左移到一定位置时,第一接近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二电磁阀41关闭,液压油经第一液压阻尼23和第一电磁阀42流向储油箱4,在流经第一液压阻尼23时,第一腔5和第一排油油路内的油压再次增压,液压缸1内的阻尼继续增加,提高缓冲效果。
当活塞5继续左移时,本发明之外的电控系统会给出超角信号,第二接近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一电磁阀42关闭,液压油经过第一液压阻尼23后只能流向第一溢流阀51,随着第一腔5和第一排油油路内的压力增大,当油压达到第一溢流阀51预定设置的压力值时,第一溢流阀51会自动打开泄压,当压力减小到预设压力值后,第一溢流阀51自动关闭,此时,由于压力差的原因,阻止活塞2继续左移,活塞可以右移复位,完成锁止和安全保护功能。
在第一排油油路排油过程中,随着第二腔6内容积增大,储油箱4内的油会经第四单向阀34往第二腔6内补油,保证第二腔6内的油是充满状态,完成第二吸油油路的吸油过程。
当液压缸1拉伸时,即活塞2向第二腔6移动,在第二腔6内,液压油受压缩力,压力逐渐增大,液压油也随压力的增大,排出的液压油增多,增强阻尼,完成基础阻尼作用;液压油经过第三液压阻尼22,产生压力差后,液压油打开第二单向阀32,由于第二电磁阀41是打开状态,液压油经第一单向阀31后会通过第二电磁阀41和第一电磁阀42流向储油箱4,随着活塞5持续右移到一定位置时,第一接近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二电磁阀41关闭,液压油经第一液压阻尼23和第一电磁阀42流向储油箱4,在流经第一液压阻尼23时,第一腔5和第一排油油路内的油压再次增压,液压缸1内的阻尼继续增加,提高缓冲效果。
当活塞2继续右移时,本发明之外的电控系统会给出超角信号,第二接近开关(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一电磁阀42关闭,液压油经过第一液压阻尼23后流向第一溢流阀51,随着第一腔5和第一排油油路内的压力增大,当油压达到第一溢流阀51预定设置的压力值时,第一溢流阀51会自动打开泄压,当压力减小到预设压力值后,第一溢流阀51自动关闭,此时,由于压力差的原因,阻止活塞2继续右移,活塞可以左移复位,完成锁止和安全保护功能。
在第二排油油路排油过程中,随着第一腔5内容积增大,储油箱4内的油和第一排油油路内的高压油会经第三单向阀33往第一腔5内补油,保证第一腔5内的油是充满状态,完成第一吸油油路的吸油过程。
实际中,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设置在前架总成和后架总成连接处,受本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之外的电控系统控制,当活塞2位于中间位置而没有触发到接近开关时,第二电磁阀41和第一电磁阀42都处于打开状态,当车辆左转或右转一定角度时,接近开关会控制相应的电磁阀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讲,使用本发明的铰接客车液压缓冲系统使用互为对称的左液压缸11和右液压缸12,如图2所示,所述左液压缸11和右液压缸12两端分别连接前架总成13和后架总成14,当车辆转弯时,必有一液压缸拉伸,而另一液压缸压缩。铰接车直行时,左液压缸11和右液压缸12的活塞都处在中间位置,此时两液压缸的第一腔和第二腔都充满液压油。
当车辆左转弯时,左液压缸11受到压缩力收缩,右液压缸12受到拉伸力伸出,所述左液压缸11第一腔经第一排油油路完成排油过程,所述左液压缸11第二腔经第二吸油油路完成吸油过程;所述右液压缸12第二腔经第二排油油路完成排油过程,所述右液压缸12第一腔经第一吸油油路完成吸油过程;其油路控制完成基础阻尼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当车辆左转弯的角度达到设定的范围时,车辆电控系统通过触发接近开关,控制左液压缸11的第二电磁阀41关闭,左液压缸11的第二电磁阀41换向至断开状态,左液压缸11内的第一液压阻尼完成增加阻尼功能,两次阻尼增加阻止液压缸继续压缩;右液压缸12由于拉伸,当第一液压阻尼也完成二次增加阻尼时,两次阻尼增加也阻止液压缸继续拉伸,左右液压缸第一液压阻尼起到阻尼增压的功能。
随着车辆左转弯角度扩大,电控系统控制左液压缸11和右液压缸12的第一电磁阀关闭,高压油经过第一溢流阀51时,第一溢流阀51在其设定的压力范围内起到超角锁止功能,如压力超过设定压力范围,第一溢流阀51会自动开启泄压,使系统压力维持在设定压力范围内,起到安全保护功能。
同理,车辆右转弯时,左右液压缸也同样能完成液压阻尼控制和超角锁止功能,保证车辆不会因为转弯角度过大而发生意外,同时保证车辆可以恢复到直行状态。
图3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第二实施例油路控制原理系统图,包括四个单向阀(31、32、33、34)、第一电磁阀42、第一液压阻尼23和第一溢流阀51,所述第一液压阻尼23串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第一电磁阀42和第一溢流阀51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一液压阻尼23的下游,所述第一腔5、第一单向阀31、第一液压阻尼23、所述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以及所述储油箱4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6、第二单向阀32、第一液压阻尼23、所述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以及所述储油箱4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其控制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一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在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的上游各省略了一个液压阻尼,所述第一腔或第二腔受压缩时,液压油直接经过第一单向阀31或第二单向阀32流经第一液压阻尼23,省略了基础阻尼的作用,但第一液压阻尼23和第一溢流阀41的设置也基本能完成增加阻尼、超角锁止和安全保护的功能,保证车辆转弯时也不会因为转弯角度过大而发生意外,同时保证车辆可以恢复到直行状态。
图4是本发明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实施例三油路控制原理系统图,包括四个单向阀(31、32、33、34)、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和第二溢流阀52,所述第二溢流阀52串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电磁阀42和第一溢流阀51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二溢流阀52的下游,所述第一腔5、第一单向阀31、第二溢流阀52、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以及所述储油箱4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6、第二单向阀32、第二溢流阀52、所述第一电磁阀42/第一溢流阀51以及所述储油箱4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其控制原理与本发明实施例二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高压油经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后流经第二溢流阀52,可以对第二溢流阀52的压力值进行调节,当上游压力值高于设定压力值时,第二溢流阀52就会打开泄压,起到阻尼缓冲效果,在经过第一溢流阀51时基本能完成超角锁止和安全保护的功能,保证车辆转弯时也不会因为转弯角度过大而发生意外,同时保证车辆可以恢复到直行状态。
本发明的各具体实施例中,定值液压阻尼产生的阻力的大小与排油的流量成正比,即车辆转弯时的速度越快,排油流量越大,液压缸产生的阻力就越大;不同的车型,根据所需阻力的大小,使用不同大小的液压阻尼,溢流阀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其预定值。
较佳地,在本发明的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液压阻尼23或第二溢流阀52的上游设置压力传感器30,所述压力传感器30可设定压力值,在车辆行驶一定时间后,如果液压缸内的压力持续底于压力传感器设定值时,和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的报警装置会发布报警信号,说明缓冲失效,甚至可能出现液压缸漏油现象,需要及时维修,防止出现缓冲失效造成交通事故。
更加地,在所述液压缸1的第一腔5和第二腔6的排油管路上设置测压口40,可以在产品试验过程中对第一排油管路和第二排油管路进行测压,保证产品最佳缓冲效果。
如图5-图10所示,所述液压缸还包括第一腔集成块9和第二腔集成块10,所述第一腔集成块9和第二腔集成块10分别设在所述缸套7两端密封所述缸套7。
更佳地,所述液压缸1外侧还包括外壳19,所述缸套7、外壳19和第一腔集成块9、第二腔集成块10构成储油箱4,所有单向阀、液压阻尼、电磁阀和溢流阀均设置在第一集成块和第二集成块内,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单向阀31、第三单向阀33及第二液压阻尼21设置在第一腔集成块9上;所述第二电磁阀41、第一电磁阀42、第二单向阀32、第四单向阀34、第三液压阻尼22、第一液压阻尼23和所述第一溢流阀51设置在所述第二集成块10内;所述第一集成块上设置有第一腔吸油口17,用于第一吸油油路的吸油入口;所述第二集成块上设置有第二腔吸油口25、第二腔排油口26和外管连接口18,所述第二腔吸油口25和第二腔排油口26分别用于第二吸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的入口和出口;所述第一集成块和第二集成块通过外管15管路连通,用于连通第一单向阀31和第二单向阀32(见图1中的管路16),其一端连接第一集成块上的第一单向阀31,另一端连通第二集成块上的外管连接口18;实施例二和实施例3均可将所有阻尼装置设置在集成块内,集成度较高,不需要使用外置管路。
综上,本发明的液压缓冲系统设计巧妙、结构简洁紧凑、生产成本低、维护方便,缓冲效果好,可以通过设有基础液压阻尼和增加液压阻尼,既能起到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缓冲作用,又能起到安全保护作用,同时使车辆具备超角锁止和恢复直行的功能;此外,由于左右液压缸第一腔和第二腔都能起到锁止功能,就减小了整个阻尼系统的受压强度,提高整个缓冲系统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当然决不限制于上述各实施例,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其作出多种修改,很显然仍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如各液压阻尼可以设置在单向阀的上游,也可以设置在单向阀的下游,各排油油路中可以设置多个液压阻尼和溢流阀,等等,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Claims (9)

1.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液压缸和储油箱,所述液压缸包括缸套、活塞和活塞杆,所述活塞将液压缸分为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与所述储油箱连通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一吸油油路,所述第二腔与所述储油箱连通第二排油油路和第二吸油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溢流阀、至少一个电磁阀和至少一个液压阻尼,所述溢流阀和所述电磁阀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至少一个液压阻尼串联和/或并联在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串联在第一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二单向阀串联在所述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腔、第三单向阀和所述储油箱组成第一吸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四单向阀和所述储油箱组成第二吸油油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第一液压阻尼、第二液压阻尼、第三液压阻尼、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液压阻尼并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第一液压阻的下游,所述第一腔、第二液压阻尼、第一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三液压阻尼,第二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包括第一液压阻尼、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液压阻尼串联在所述第一排油油路和第二排油油路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溢流阀并联后串联在所述第一液压阻尼下游,所述第一腔、第一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一排油油路;所述第二腔、第二单向阀、第一液压阻尼、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一溢流阀以及所述储油箱依次串联组成第二排油油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第一接近开关和/或第二接近开关,所述第一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二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第二接近开关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还包括第一腔集成块和第二腔集成块,所述第一腔集成块和第二腔集成块分别设在所述缸套两端密封所述缸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外侧还包括外壳,所述缸套、所述外壳和所述第一腔集成块、第二腔集成块构成储油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及第二液压阻尼设置在所述第一腔集成块内;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二单向阀、第四单向阀、第三液压阻尼、第一液压阻尼及溢流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腔集成块内。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液压阻尼上游。
CN 201010240593 2010-07-30 2010-07-30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Active CN1021163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40593 CN102116332B (zh) 2010-07-30 2010-07-30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240593 CN102116332B (zh) 2010-07-30 2010-07-30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6332A CN102116332A (zh) 2011-07-06
CN102116332B true CN102116332B (zh) 2013-06-26

Family

ID=4421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240593 Active CN102116332B (zh) 2010-07-30 2010-07-30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63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4345B (zh) * 2012-07-19 2014-06-11 浙江大学 锻造操作机缓冲缸液压系统
JP5552174B1 (ja) * 2013-02-15 2014-07-16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5545829B (zh) * 2016-01-14 2017-11-14 浙江大学 可吸收着地冲击的多足机器人液压驱动单元
CN110966344B (zh) * 2019-12-27 2021-07-20 博迈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vac机械间自调节液压隔振系统
CN114060331B (zh) * 2021-12-07 2022-09-16 兰州交通大学 一种柱式液压双向推进锁紧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2520Y (zh) * 2006-11-09 2008-01-09 宋杨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CN201272219Y (zh) * 2008-06-30 2009-07-15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201502655U (zh) * 2009-09-29 2010-06-09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201827172U (zh) * 2010-07-30 2011-05-11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4782A (ja) * 1998-09-28 2000-04-11 Toki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2006153113A (ja) * 2004-11-29 2006-06-15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弁内蔵型油圧シリンダ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2520Y (zh) * 2006-11-09 2008-01-09 宋杨 一种车辆液压馈能型减振悬架
CN201272219Y (zh) * 2008-06-30 2009-07-15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201502655U (zh) * 2009-09-29 2010-06-09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可控阻尼减震液压控制系统
CN201827172U (zh) * 2010-07-30 2011-05-11 伊卡露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6332A (zh) 201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6332B (zh)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CN102211571A (zh) 车辆用制动装置及车辆用制动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102728B (zh) 液压缓冲系统
CN201827172U (zh) 增压锁止液压缓冲系统
CN201627869U (zh) 液压缓冲系统
CN102444733A (zh) 一种自缓冲多级安全阀
CN102602385A (zh) 一种驻车制动系统及工程机械
CN104061193B (zh) 多轴重型工程机械的鼓式制动液压系统
CN106476654A (zh) 一种失效自诊断及自保护踏板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3161869A (zh) 无极阻尼减震系统
CN106184178A (zh) 液压自动驻车系统
CN102444686B (zh) 可变阻尼控制缓冲系统
CN104329406A (zh) 基于铰接系统实现车辆安全回转的液压缓冲器及其方法
CN202279132U (zh) 一种矿用单轨吊机车制动器缓冲装置
CN105711616B (zh) 一种易操作的具有远程缓解功能的停放制动控制单元
CN106167010B (zh) 一种具有远程缓解功能的停放制动控制单元
CN105711615A (zh) 一种具有远程缓解功能的停放制动控制单元
WO2016065656A1 (zh)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CN204284291U (zh) 基于铰接系统实现车辆安全回转的液压缓冲器
CN205273602U (zh) 一种铰接式自卸车应急转向系统
CN201284764Y (zh) 大容量液压蓄能器
CN201875041U (zh) 可变阻尼控制缓冲系统
CN204186860U (zh) 铰接车底盘铰接系统
CN102444687B (zh) 恒压阻尼控制缓冲系统
CN201827285U (zh) 恒压阻尼控制缓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