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2367A - 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12367A CN102112367A CN2009801300975A CN200980130097A CN102112367A CN 102112367 A CN102112367 A CN 102112367A CN 2009801300975 A CN2009801300975 A CN 2009801300975A CN 200980130097 A CN200980130097 A CN 200980130097A CN 102112367 A CN102112367 A CN 1021123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eed path
- marine life
- prevent
- air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59/00—Hull protec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ssels; Clean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ssels
- B63B59/04—Preventing hull fou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32—Other means for varying the inherent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ulls
- B63B1/34—Other means for varying the inherent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ulls by reducing surface friction
- B63B1/38—Other means for varying the inherent hyd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ulls by reducing surface friction using air bubbles or air layers gas filled volum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 Aeration Devices For Treatment Of Activated Polluted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中,将空气供给路径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连结,通过在各个路径上设置开闭阀(23、24),能够有选择地连通任意一方,防止海洋生物向船体的空气排出口附着并且能够抑制防止海洋生物附着所产生的电力消耗,所述空气供给路径,其在船体(11)的船底部(12)固定有具有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并且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空气;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其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通过从航行中船体的船底部排出空气并且由气泡层覆盖船体的外面,降低对船体外面作用的水的摩擦阻力。
背景技术
在航行中的船舶中,一般在船底部的没水外面作用有水的摩擦阻力,船体阻力的大部分成为由在船底部的水的对流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因此,提出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即,在船舶航行时,通过利用空气流覆盖船体的外面,而降低船体的摩擦阻力。
在这样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在船底部形成有开口部,在该开口部形成有气体室,在该气体室形成有多个空气排出口,将来自压缩机的空气送给配管与气体室连结。因此,利用压缩机使空气通过空气送给配管供给气体室,从多个空气排出口排出空气,通过在船体的外面被气泡层覆盖,能够降低作用于船体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
然而,在船舶的航行中,虽然排出来自船体的船底部的空气而利用气泡层覆盖船体的外面,但是在停泊中,停止排出来自船体的船底部的空气。因此,海水通过多个空气排出口侵入气体室,贝类、藻类等的海洋生物附着在空气排出口等上,有可能堵塞空气排出口。
因此,在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作为防止海洋生物向船体的空气排出口附着的课题,例如有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内容。在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船舶的摩擦降低降低装置中,通过向排出器的内部吹入氯气,制造出海洋生物躲避的状态,抑制海洋生物附着和蓄积,防止空气排出部的堵塞。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10188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船舶的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在空气送给管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使氯气混入加压空气的混合器,将用于海水电解而产生氯气的氯气产生装置与该混合器连接。即,在使氯气混入加压空气之后,将该混合气体向来自空气排出口的水中排出。因此,即使船舶在停泊中,也时常需要驱动空气送给装置的压缩机,而存在增加电力消耗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发明,其目的是提供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能够防止海洋生物向船体的空气排出口附着并且能够抑制防止海洋生物附着所产生的电力消耗。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排出口,其设置在船体的底面;空气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空气排出口供给空气;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空气排出口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切换装置,其将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与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的任意一方有选择地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
另外,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具有空气供给源和将所述空气供给源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的空气供给路径;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具有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和将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与所述空气供给路径连结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开闭阀和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一开闭阀设置在与所述空气供给路径中的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的连结部相比更靠向所述空气供给源侧;所述第二开闭阀设置在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
另外,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在该排出室设置有多个所述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供给路径具有主空气供给路径和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空气供给源延伸,所述副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所述多个排出室连结,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具有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和多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所述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从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延伸,所述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从所述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所述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连结。
另外,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在该排出室设置有多个所述空气排出口,所述空气供给路径具有主空气供给路径和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空气供给源延伸,所述副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所述多个排出室连结,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与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连结。
另外,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船舶的航行速度被预先设定并且在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时,所述切换装置将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
发明的效果
利用技术方案1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该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设置有:空气排出口,其设置在船体的底面;空气供给装置,其向空气排出口供给空气;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其向空气排出口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切换装置,其将空气供给装置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的任意一方有选择地与空气排出口连通。因此,利用切换装置使空气供给装置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并且通过从空气排出口将空气向船体的底面排出,能够降低作用于船体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利用切换装置使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并且通过从空气排出口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防止海洋生物向该船体的空气排出口附着,这时,由于能够停止空气供给装置,所以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另外,利用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由于该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设置有:空气供给装置具有空气供给源和将空气供给源与空气排出口连通的空气供给路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具有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和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与空气供给路径连结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切换装置由第一开闭阀和第二开闭阀构成,第一开闭阀设置在与空气供给路径中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的连结部相比更靠向空气供给源侧;第二开闭阀设置在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所以,通过切换装置由空气供给装置的第一开闭阀和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的第二开闭阀构成,能够利用各个开闭阀的开闭操作容易地进行空气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的切换。
另外,利用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由于该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设置有:在船体的底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在该排出室设置有多个空气排出口,空气供给路径具有主空气供给路径和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主空气供给路径从空气供给源延伸,副空气供给路径从主空气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多个排出室连结,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具有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和多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延伸,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从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连结,所以,通过经由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与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连结,能够适当地向多个排出室的各个空气排出口供给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适当地防止海洋生物向空气排出口附着。
另外,利用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在船体的底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在该排出室设置有多个空气排出口,空气供给路径具有主空气供给路径和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主空气供给路径从空气供给源延伸,副空气供给路径从主空气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多个排出室连结,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与主空气供给路径连结,所以,通过经由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与主空气供给路径连结,能够实现配管结构简单化、设备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另外,利用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在船舶的航行速度被预先设定并且在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时,切换装置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与空气排出口连通,所以,在船体的外面形成气泡层而不能够充分降低水的摩擦阻力的规定低速度以下时,通过向空气排出口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在降低作用于船体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的同时防止海洋生物向空气排出口附着,能够最佳地抑制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1有关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2有关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概略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船体 12船底部 13a、13b、13c、13d、13e排出室 14a、14b、14c、14d、14e空气排出口 15鼓风机(空气供给源) 19主室 21主空气供给路径 22a、22b、22c、22d、22e副空气供给路径 23开闭阀(第一开闭阀、切换装置) 24a、24b、24c、24d、24e流量调节阀 25a、25b、25c、25d、25e遮断阀 26泵(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 30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 32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 33a、33b、33c、33d、33e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4开闭阀(第二开闭阀、切换装置) 35a、35b、35c、35d、35e流量调节阀 41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 42开闭阀(第二开闭阀、切换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该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1有关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概略结构图。
在实施例1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如图1所示,在船舶中的船体11的船底部12上,沿着船底11的宽度方向直列并排配置有多个(本实施例是五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而且,在该各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下面部,沿着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长度方向,即,船体11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
实际上,在船底部12沿着船体11的宽度方向形成有狭缝状的开口,以从船底11的内部堵塞该开口的方式通过焊接等固定有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以在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下面即船体11的外部露出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
在这种情况下,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和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优选被设置在船体11的船首侧,并且优选设置在船底部12的平坦部。而且,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和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配置位置优选设置在船体11的宽度方向的整个区域,并且,根据船体部12的形状和刚性,在船体11的前后进行分割配置或者配置为交错状。
另一方面,在船体11的内部设置有鼓风机15,该鼓风机15由驱动马达16驱动而能够供给空气,通过调节驱动马达16的转速,能够调节空气的供给量。在这种情况下,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根据船舶的航行速度控制驱动马达16,调节由鼓风机15提供的空气供给量,即,调节来自上述的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空气排出流量。具体地来说,船舶的航行的速度越上升,就越增加由鼓风机15提供的空气供给量,即越增加来自上述的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空气排出流量。
鼓风机15在空气取入侧连结有向大气开放的空气取入管17,另一方面,空气供给管18与空气供给侧连结,该空气供给侧18与主室19连结,在中途部安装有开闭阀20。
主室19能够以规定量、规定压力储存由鼓风机15提供的空气。主空气供给路径21的基端部与该主室19连结,该主空气供给路径21的前端部被分支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五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的前端部与各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上部分别连结。而且,开闭阀(第一开闭阀)23安装在主空气供给路径21上。另外,在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上,在位于主空气供给路径21的分支部(连结部)的附近,安装有流量调节阀24a、24b、24c、24d、24e,并且在位于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附近(近前)安装有遮断阀25a、25b、25c、25d、25e。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主空气供给路径21和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构成本发明的空气供给路径。还有,由鼓风机15和驱动马达16构成本发明的空气供给源。而且,由鼓风机15、空气供给管18、主室19、主空气供给路径21和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构成本发明的空气供给装置。另外,根据需要还能够具有各种阀。
另外,在船体11的内部设置有泵26。该泵26由驱动马达27驱动而能够供给海水,通过调节驱动马达27的转速,能够调节海水的供给量。该泵26与海水取入管28连结,该海水取入管28在海水取入侧与海水连通,另一方面,海水供给管29与海水供给侧连结,该海水供给管29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连结,开闭阀31安装在中途部。
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电解海水生成次氯酸钠,将生成的次氯酸钠与海水混合而生成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另外,该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不被该结构限制,只要将氯等的具有消毒、杀菌和氧化的液体与水混合而能够生成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就可以。
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的基端部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连结,该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的前端部被分支为多个(本实施例中为五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各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的前端部与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分别连结。在该情况下,各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的前端部连结在以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中的流量调节阀24a、24b、24c、24d、24e为起点的主空气供给路径21侧。而且,在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上安装有开闭阀(第二开闭阀)34。还有,各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35a、35b、35c、35d、35e。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和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构成本发明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另外,泵26和驱动马达27构成本发明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而且,泵26、驱动马达27、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和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构成本发明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另外,根据需要还能够具有各种阀。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使上述的空气供给装置和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的任意一个有选择地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连结。在这种情况下,在主空气供给路径21上设置的开闭阀(第一开闭阀)23和在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上设置的开闭阀(第二开闭阀)34作为本发明的切换装置而其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在船舶的航行速度被预先设定并且在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时,船舶的乘务员使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连通。即,在船舶以低速度航行时,即使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空气,也难于在船体的外面充分形成气泡层。因此,在船舶的航行速度是低速度时或者停泊在港口等时,通过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防止海洋生物向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附着。
具体地说,船舶在以比规定的低速度快的航行速度航行时,将开闭阀20、23和遮断阀25a、25b、25c、25d、25e打开,而连通主空气供给路径21,另外,关闭开闭阀31、34而遮断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在这种状态下,利用驱动马达16使鼓风机15动作,在主室19中储存了规定量、规定压力的空气后,该空气从主空气供给路径21通过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向海水侧排出。于是,根据船舶航行的速度,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的空气在船尾侧流动,至少在船底部12的外面形成气泡层。因此,降低作用于船体11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
另外,在这种情况下,在船舶停泊在港口期间,在仅开闭开闭阀20而关闭开闭阀23的状态下,利用驱动马达16使鼓风机15动作,而希望预先在主室19中储存规定量、规定压力的空气。另外,在船舶的航行中,在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空气时,通过控制由驱动马达16驱动鼓风机15的动作,调节与船舶的航行速度向相对应的空气排出流量。
而且,在船舶的航行速度成为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或者停靠在港口时,关闭开闭阀20、23,遮断主空气供给路径21,并且停止驱动马达16而停止由鼓风机15进行的空气供给。另一方面,打开开闭阀31、34而与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连通。在这种状态下,利用驱动马达27使泵26动作,并且向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供给海水,在此,电解海水而生成次氯酸钠,将生成的次氯酸钠与海水混合,而生成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并且将生成的该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从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通过各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而向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供给。并且,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通过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向海水侧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
于是,通过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防止海洋生物向该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附着。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向海水排出,但是其排出速度是低速就可以,通过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少量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而使该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滞留在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附近,防止海洋生物附着。
即,来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的排出速度是比空气的排出速度十分低的速度。因此,虽然由驱动马达27驱动鼓风机26,但是驱动马达27的电力消耗比用于使鼓风机15动作的驱动马达16的电力消耗大幅度降低,而抑制了电力消耗。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以少于向海水排出空气的流量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在这一点上,也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中的海水的压力高,则通过将流量调节阀35a、35b、35c、35d、35e的开度向大的一侧调节,而希望排出一定量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另外,在船舶停泊时,与低速度航行时相比,由于海洋生物容易附着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所以,希望排出更多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
在这样的实施例1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在船体11的船底部12固定有具有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的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并且将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路径与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连结,并且设置有各个开闭阀23、24,由此,能够有选择地连通任何一方。
因此,通过打开开闭阀23而关闭开闭阀34,使空气供给路径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连通,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向船体11的船底部排出空气,并且能够降低作用于船体11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另一方面,通过关闭开闭阀23而打开开闭阀34,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连通,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防止海洋生物向船体11的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附着,这时,由于能够停止鼓风机15,所以能够抑制电力消耗。
另外,在实施例1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将鼓风机15经由主空气供给路径21和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与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连结,并且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经由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和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与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连结,在主空气供给路径21上设置有开闭阀23,并且在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2上设置有开闭阀24。因此,只对开闭阀23、24进行开闭操作,就能够容易切换供给空气和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
另外,在实施例1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在船体11的船底部12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在该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上设置有多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将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与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连结。所以,通过从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33a、33b、33c、33d、33e向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分别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适当地向各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供给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适当地防止海洋生物向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附着。
另外,在实施例1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在船舶的航行速度预先设定在规定低速度以下时,向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因此,在船体11的外面形成气泡层,在不能够充分降低水的摩擦阻力的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时,向空气排出口14b、14c、14d、14e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同时降低作用于船体11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和防止海洋生物向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附着,能够最佳地抑制电力的消耗。
实施例2
图2是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2有关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概略结构图。另外,省略重复说明对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与说明的内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
在实施例2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如图2所示,在船舶中的船体11的船底部12,沿着船体11的宽度方向直列配置多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而且,在各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的下面部,沿着船体11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多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
另外,在船体内部配置有鼓风机15,该鼓风机15经由空气供给管18与主室19连结。主空气供给路径21与主室19连结,该主空气供给路径21被分支为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与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连结。而且,开闭阀23安装在主空气供给路径21上,在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24a、24b、24c、24d、24e和遮断阀25a、25b、25c、25d、25e。
另外,在船体11的内部设置有泵26,该泵26经由海水供给管29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连结。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的基端部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连结,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的前端部与主空气供给路径21连结。在这种情况下,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的前端部从主空气供给路径21中的开闭阀23开始与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侧连结。而且,在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上安装有开闭阀42和流量调节阀43。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将空气供给装置和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的任意一方与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室13a、13b、13c、13d、13e)连通。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主空气供给路径21的开闭阀(第一开闭阀)23和设置在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的开闭阀(第二开闭阀)42作为本发明的切换装置而起作用。
因此,在船舶以比规定的低速度快的航行速度航行时,将开闭阀20、23和遮断阀25a、25b、25c、25d、25e打开,而使主空气供给路径21连通,并且关闭开闭阀31、42而遮断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在这种状态下,由驱动马达16使鼓风机15动作,在主室19中储存了规定量、规定压力的空气后,该空气从主空气供给路径21通过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供给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并且将空气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向海水侧排出。于是,船舶根据航行的速度,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的空气在船尾侧流动,至少在船底部12的外面形成气泡层。因此,能够降低作用于船体11外面的水的摩擦阻力。
而且,在船舶的航行速度成为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或者停泊在港口时,关闭开闭阀20、23,遮断主空气供给路径21,并且停止驱动马达16而停止由鼓风机15进行的空气供给。另一方面,打开开闭阀31、42使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连通。在这种状态下,利用驱动马达27使泵26动作,并且向海洋生物附着防止装置30供给海水,在此,电解海水而生成次氯酸钠,将生成的次氯酸钠与海水混合,而生成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并且将生成的该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向主空气供给路径21供给。而且,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从主空气供给路径21通过各个副空气供给路径22a、22b、22c、22d、22e向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供给,并且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向海水侧排出。
于是,通过从各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排出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防止海洋生物向该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附着。
在这样的实施例2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中,在船体11的船底部12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13a、13b、13c、13d、13e,在该排出室13a、13b、13c、13d、13e上设置有多个空气排出口14a、14b、14c、14d、14e,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与主空气供给路径21连结。所以,通过从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向主空气供给路径21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能够使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41的配管结构简化、设备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另外,在上述的各个实施例中,虽然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与主空气供给路径或者副空气供给路径连结,但是不被这种结构限制。例如,也可以将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与排出室直接连结。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与本发明相关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通过有选择性地向空气排出口供给空气和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的任意一种,能够防止海洋生物向船体的空气排出口附着,并且能够抑制防止海洋生物附着所产生的电力消耗,能够适用于任何的船体。
Claims (5)
1.一种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气排出口,其设置在船体的底面;
空气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空气排出口供给空气;
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其向所述空气排出口供给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
切换装置,其将所述空气供给装置与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的任意一方有选择地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供给装置具有空气供给源和将所述空气供给源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的空气供给路径;
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具有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和将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与所述空气供给路径连结的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
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开闭阀和第二开闭阀,所述第一开闭阀设置在与所述空气供给路径中的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的连结部相比更靠向所述空气供给源侧;所述第二开闭阀设置在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在该排出室设置有多个所述空气排出口,
所述空气供给路径具有主空气供给路径和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空气供给源延伸,所述副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所述多个排出室连结,
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具有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和多个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所述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从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源延伸,所述副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从所述主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所述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船体的底部沿着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排出室,在该排出室设置有多个所述空气排出口,
所述空气供给路径具有主空气供给路径和多个副空气供给路径,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空气供给源延伸,所述副空气供给路径从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分支并且与所述多个排出室连结,
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路径与所述主空气供给路径连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船舶的航行速度被预先设定并且在规定的低速度以下时,所述切换装置将所述海洋生物附着防止液供给装置与所述空气排出口连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98728/08 | 2008-11-21 | ||
JP2008298728A JP5022345B2 (ja) | 2008-11-21 | 2008-11-21 | 船体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PCT/JP2009/052278 WO2010058611A1 (ja) | 2008-11-21 | 2009-02-12 | 船体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12367A true CN102112367A (zh) | 2011-06-29 |
CN102112367B CN102112367B (zh) | 2014-05-28 |
Family
ID=42198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80130097.5A Active CN102112367B (zh) | 2008-11-21 | 2009-02-12 | 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381668B2 (zh) |
EP (1) | EP2360090B1 (zh) |
JP (1) | JP5022345B2 (zh) |
KR (2) | KR20130038960A (zh) |
CN (1) | CN102112367B (zh) |
WO (1) | WO201005861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3595A (zh) * | 2011-10-25 | 2014-09-17 | 独立行政法人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 | 空气润滑式船舶的空气供给装置 |
CN106660612A (zh) * | 2014-07-11 | 2017-05-10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上·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 | 空气润滑式船舶的空气供给系统 |
CN109229272A (zh) * | 2018-09-03 | 2019-01-18 | 重庆中电大宇卫星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一种减少舰船兴波阻力的装置及方法 |
CN110461705A (zh) * | 2017-03-28 | 2019-11-15 | 株式会社Ihi | 生物附着抑制方法和生物附着抑制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45568B2 (ja) * | 2010-09-24 | 2014-12-24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船舶の摩擦抵抗低減装置及び船舶摩擦抵抗低減装置の海洋生物付着防止方法 |
JP5754905B2 (ja) * | 2010-09-24 | 2015-07-29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船舶の摩擦抵抗低減装置及び船舶摩擦抵抗低減装置の海洋生物付着防止方法 |
PL2817208T3 (pl) * | 2012-02-21 | 2016-11-30 | System smarowania powietrznego | |
JP6037999B2 (ja) * | 2013-10-23 | 2016-12-07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摩擦抵抗低減装置、これを備えている船舶、船舶の摩擦抵抗低減方法 |
PL2915735T3 (pl) | 2014-03-05 | 2017-01-31 | Silverstream Technologies B.V. | System smarowania powietrznego i jednostka pływająca zawierająca taki system |
KR20160144365A (ko) * | 2014-03-05 | 2016-12-16 | 실버스트림 테크놀러지스 비.브이. | 선박 상에서 해양 생물의 성장을 감소시키는 공기 윤활 시스템의 사용 |
US9254891B1 (en) * | 2014-10-29 | 2016-02-09 | James Frederick Turner | Marine vessel hull |
DE102016010381A1 (de) | 2016-08-30 | 2018-03-01 | Rolf Eisele | Schiffsrumpf |
KR101893508B1 (ko) * | 2017-02-10 | 2018-08-30 |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압력구배를 이용한 선박의 공기 윤활 방법 |
KR101985192B1 (ko) | 2017-10-27 | 2019-06-03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냉각시스템이 구비된 선박용 공기윤활장치 |
KR102005186B1 (ko) * | 2018-04-23 | 2019-07-29 | 목포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배기가스를 이용한 마찰저항저감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단차형 선박 |
KR102005185B1 (ko) * | 2018-04-23 | 2019-07-29 | 목포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외부공기를 이용한 마찰저항저감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단차형 선박 |
KR102314545B1 (ko) * | 2019-11-29 | 2021-10-19 | 이병준 | 압축공기 분사장치 |
KR20210142802A (ko) | 2020-05-18 | 2021-11-26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KR20210157982A (ko) | 2020-06-23 | 2021-12-30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KR20220039443A (ko) | 2020-09-22 | 2022-03-29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KR20220039462A (ko) | 2020-09-22 | 2022-03-29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KR20220040730A (ko) | 2020-09-24 | 2022-03-31 |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 선박 |
WO2023191096A1 (ja) * | 2022-03-31 | 2023-10-05 |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 海上・港湾・航空技術研究所 | 船体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CN116198704B (zh) * | 2023-05-04 | 2023-07-04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 | 一种防海洋生物阻碍的海底勘探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55266A (en) * | 1968-02-23 | 1969-07-15 | Gen Electric | Air film drag reduction with viscoelastic additives |
US5517935A (en) * | 1995-03-27 | 1996-05-21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 Underwater vehicle polymer ejection control valve assembly |
JPH09328095A (ja) * | 1996-06-10 | 1997-12-22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船舶の微小気泡発生用空気吹き出し口の清掃装置 |
US5967071A (en) * | 1997-12-02 | 1999-10-19 | Wipper; Daniel J. | Energy effici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water friction on the hull of a marine vessel |
JPH11310188A (ja) * | 1998-04-28 | 1999-11-09 |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 船舶の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US7174678B2 (en) * | 1999-04-22 | 2007-02-13 | Hill-Rom Services, Inc. | Modular patient room |
BR0010351A (pt) * | 1999-05-07 | 2002-01-08 | Dennis Mason |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remover organismos marinhos de um substrato submerso |
JP3611187B2 (ja) * | 2000-02-15 | 2005-01-19 | 株式会社石垣 | ウオータージェット推進機の水生生物付着防止装置 |
US7004094B2 (en) * | 2002-06-28 | 2006-02-28 | Carson Dale C | Drag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8039055B2 (en) * | 2006-07-20 | 2011-10-18 | Cortana Corporation | Method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polymer drag reduction for marin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
JP4953294B2 (ja) * | 2006-11-02 | 2012-06-13 | 独立行政法人海上技術安全研究所 | 船体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
2008
- 2008-11-21 JP JP2008298728A patent/JP5022345B2/ja active Active
-
2009
- 2009-02-12 WO PCT/JP2009/052278 patent/WO201005861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9-02-12 CN CN200980130097.5A patent/CN102112367B/zh active Active
- 2009-02-12 EP EP09827392.3A patent/EP2360090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09-02-12 US US13/003,089 patent/US8381668B2/en active Active
- 2009-02-12 KR KR1020137008130A patent/KR20130038960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9-02-12 KR KR1020107029261A patent/KR10128140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53595A (zh) * | 2011-10-25 | 2014-09-17 | 独立行政法人海上技术安全研究所 | 空气润滑式船舶的空气供给装置 |
CN106660612A (zh) * | 2014-07-11 | 2017-05-10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海上·港湾·航空技术研究所 | 空气润滑式船舶的空气供给系统 |
CN110461705A (zh) * | 2017-03-28 | 2019-11-15 | 株式会社Ihi | 生物附着抑制方法和生物附着抑制装置 |
CN110461705B (zh) * | 2017-03-28 | 2021-10-15 | 株式会社Ihi | 生物附着抑制方法和生物附着抑制装置 |
CN109229272A (zh) * | 2018-09-03 | 2019-01-18 | 重庆中电大宇卫星应用技术研究所 | 一种减少舰船兴波阻力的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60090A1 (en) | 2011-08-24 |
EP2360090A4 (en) | 2012-05-02 |
US8381668B2 (en) | 2013-02-26 |
JP2010120608A (ja) | 2010-06-03 |
EP2360090B1 (en) | 2013-11-20 |
KR101281406B1 (ko) | 2013-07-02 |
KR20110011714A (ko) | 2011-02-08 |
JP5022345B2 (ja) | 2012-09-12 |
US20110107956A1 (en) | 2011-05-12 |
CN102112367B (zh) | 2014-05-28 |
KR20130038960A (ko) | 2013-04-18 |
WO2010058611A1 (ja) | 2010-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12367B (zh) | 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 | |
CN102202961B (zh) | 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 | |
JP4953296B2 (ja) | 船体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
CN102514693B (zh) | 用于当船在海中航行时更换船的压载舱中的压舱水的方法 | |
CN102224064B (zh) | 船体摩擦阻力降低装置 | |
EP3533703B1 (en) | Ship having plurality of fuel lines | |
JP6326165B1 (ja) | 船舶及びその動力システム及び運転方法 | |
JPWO2019230641A1 (ja) | 排ガス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排ガス洗浄システムの運用方法 | |
CN103596884A (zh) | 电解装置的电解槽结构 | |
KR20110125503A (ko) | 선박의 밸러스트 시스템 | |
KR101019740B1 (ko) | 해수 또는 밸러스트수를 이용하여 진행 방향 조정이 가능한선박 | |
CN117083222A (zh) | 船舶 | |
JP4181578B2 (ja) | 荷液船のバラスト配管布設構造 | |
KR20210050744A (ko) | 선체 하중 밸런스 제어 장치 | |
KR20120047609A (ko) | 선박 | |
WO2023191096A1 (ja) | 船体摩擦抵抗低減装置 | |
JP2019123282A (ja) | 気泡生成装置 | |
US20210269123A1 (en) | Integrated thruster and ballast system | |
KR20230097758A (ko) | 평형수 유동관로를 통한 소형선박 자세제어 시스템 | |
KR20140006673A (ko) | 선박의 저항 감소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선박 | |
JP2020143659A (ja) | 船舶の排気浄化システム及び船舶 | |
KR20180019904A (ko) | 선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5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Shipbuilding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