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11197B -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11197B
CN102111197B CN200910243981.1A CN200910243981A CN102111197B CN 102111197 B CN102111197 B CN 102111197B CN 200910243981 A CN200910243981 A CN 200910243981A CN 102111197 B CN102111197 B CN 1021111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ing matrix
available pre
current available
prb
p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439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11197A (zh
Inventor
徐昊
王利利
汪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091024398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111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11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111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111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设备,属于无线通信领域,用于降低终端上报PMI的时延。本发明中,终端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单元RE上发送的参考符号RS;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于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终端根据确定的RE的SINR,确定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采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终端上报PMI的时延。

Description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TE)系统中,对于下行传输模式4,5和6,需要终端向网络侧上报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信息,以网络侧利用该PMI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将下行数据处理后发送给终端。
目前所采用的预编码矩阵的候选集已在36.211标准中确定。
在两天线端口{0,1}情况下,如果可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即秩数RI=1,预编码矩阵可选码本的集合n∈{0,1,2,3},其中n表示所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即码本索引),可采用的预编码矩阵见下表中v=1时列出的矩阵;
在两天线端口{0,1}情况下,如果RI=2,预编码矩阵可选码本的集合n∈{1,2},其中n表示所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可采用的预编码矩阵见下表中v=2时列出的矩阵;
在四天线端口{0,1,2,3}情况下,预编码矩阵可选码本的集合n∈{0,1,...,15},其中n表示所采用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可采用的预编码矩阵见下表,v的取值同RI值。
下表1是在天线端口{0,1}上传输时所采用的码书
Figure G2009102439811D00011
Figure G2009102439811D00021
表1
下表2是在天线端口{0,1,2,3}上传输时所采用的码书
Figure G2009102439811D00022
Figure G2009102439811D00031
上表中 W n = I - 2 u n u n H / u n H u n , 其中I为单位矩阵,un如上表中列出。Wn {s}表示取Wn中的s列构成的预编码矩阵。
目前终端确定要上报的PMI的实现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终端计算相关频域范围内承载有参考符号(RS)的各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H,H是用于表征信道时频情况的参数;相关频域范围包含一个或多个资源块(PRB),每个PRB包含多个子载波,PRB包含的部分子载波上承载有参考符号;
步骤102:根据当前的天线端口(P)数和RI数确定当前模式下的可用码本集合,即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称为预编码矩阵候选集:
codebook _ index _ set = { 0,1,2,3 } ; P = 2 , RI = 1 { 1,2 } ; P = 2 , RI = 2 { 0,1 , . . . 15 } ; P = 4
下面开始遍历预编码矩阵候选集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对于遍历到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一个传输块大小(TB size),将i的初始值设置为0:
步骤103:选取预编码矩阵候选集中的第i个预编码矩阵W,利用W计算相关频域范围内各PRB中承载有参考符号(RS)的各子载波的信噪比(SINR)值;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子载波的SINR值:
SINR k , l = diag ( ( h k , l · W ) H ( h k , l · W ) σ n 2 )
其中SINRk,l表示子载波k中、承载有参考符号的第l个OFDM符号构成的资源单元(RE)的SINR,子载波k的SINR由子载波k中、承载有参考符号的各个OFDM符号构成的RE的SINR构成。
diag代表取对角元素,σn为噪声系数,hk,l为H中第k行第l列的元素,表示子载波k中第l个OFDM符号构成的RE的信道系数。
步骤104:对于相关频域范围内的各个PRB,执行如下步骤:采用EESM拟合算法,将上一步骤中计算得到的该PRB中的子载波的SINR值进行拟合,得到该PRB的等效SINR值;
步骤105:采用EESM拟合算法,将上一步骤中计算得到的各PRB的等效SINR值进行拟合,得到相关频域的等效SINR值;
步骤106:根据相关频域的等效SINR值和相关频域包含的PRB个数,通过查表得到该等效SINR值和PRB个数对应的传输块大小(TB Size),记为TBi;TB Size用于表征在媒体接入控制层(MAC)能够承载的数据量;
步骤107:判断是否遍历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若是,则到步骤108;否则,将i加1,返回步骤103;
步骤108:从步骤106中计算得到的各TBi中选取最大的TB,将该最大的TB对应的W确定为最终选取的预编码矩阵,该W的索引即为UE需要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索引。
方法二:
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终端计算相关频域范围内承载有参考符号(RS)的各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H,H是用于表征信道时频情况的参数;
步骤202:根据当前的天线端口(P)数和RI数确定当前模式下的可用码本集合,即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构成的集合,称为预编码矩阵候选集:
codebook _ index _ set = { 0,1,2,3 } ; P = 2 , RI = 1 { 1,2 } ; P = 2 , RI = 2 { 0,1 , . . . 15 } ; P = 4
下面开始遍历预编码矩阵候选集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对于遍历到的每个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一个等效归一化信道容量,将i的初始值设置为0:
步骤203:选取预编码矩阵候选集中的第i个预编码矩阵W,利用W计算相关频域范围内各PRB中承载有RS的各子载波的SINR值;
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子载波的SINR值:
SINR k , l = diag ( ( h k , l · W ) H ( h k , l · W ) σ n 2 )
其中SINRk,l表示子载波k中、承载有参考符号的第l个OFDM符号构成的资源单元(RE)的SINR,子载波k的SINR由子载波k中、承载有参考符号的各个OFDM符号构成的RE的SINR构成。
diag代表取对角元素,σn为噪声系数,hk,l为H中第k行第l列的元素,表示子载波k中第l个OFDM符号构成的RE的信道系数。
步骤204:对于相关频域范围内的各PRB中承载有RS的各子载波,根据上一步骤中计算得到的该子载波的SINR,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该子载波的等效信道容量:
thoughput k , l , codebook _ index = Σ layer _ index = 1 layer _ num log 2 ( 1 + SINR k , l , codebook _ index ( layer _ index ) ) layer _ num ;
其中,codebook_index为预编码矩阵索引,k为该RE所在的子载波号,l为构成该RE的OFDM号,
layer_num为终端可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thoughputk,l,codebook_index为在使用codebook_index表示的预编码矩阵时,子载波k中、承载有参考符号的第l个OFDM符号构成的RE的等效信道容量。子载波k的等效信道容量由子载波k中、承载有参考符号的各个OFDM符号构成的RE的等效信道容量构成。
SINRk,l,codebook_index(layer_index)为利用codebook_index表示的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的该RE的SINR结果中第layer_index个对角元素值。
步骤205:求取相关频域范围内的每个预编码码本的等效信道容量,按照容量最大化的原则选取PMI:
thoughput ( codebook _ index ) = Σ k = 1 2 N RB DL Σ l = 1 2 thoughput k , l , codebook _ index 4 · N RB DL ;
其中,thoughput(codebook_index)为codebook_index表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NRB DL为相关频域范围内包含的PRB的个数。
步骤206:判断是否遍历完预编码矩阵集合中的所有预编码矩阵,若是,则到步骤207;否则,将i加1,返回步骤203;
步骤207:比较不同码本下等效信道容量的大小,使等效信道容量最大的码本即为所选的预编码矩阵,其索引即为需要上报的预编码矩阵索引。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上述两种确定PMI的方法均存在复杂度过高的问题。假设下行系统带宽为10M,则总共包含50个资源块。在不考虑RS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每个资源块上至少包含2个参考符号,对于预编码矩阵候选集中的一个预编码矩阵则需要计算100个子载波的SINR值。在候选集包含16个预编码矩阵时,则需要计算1600个子载波的SINR值,如果终端需要频繁上报PMI信息,会导致终端电池消耗过大,同时由于PMI确定复杂度过高导致的PMI上报时延也会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的上报方法和设备,用于降低终端上报PMI的时延。
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信息的上报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单元RE上发送的参考符号RS;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对于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终端根据确定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RS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单元RE上发送的参考符号RS;
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信噪比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PMI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噪比确定单元确定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本发明中,终端接收到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RE上发送的RS后,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于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从发送RS的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该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并根据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可见,本方案中,终端在针对某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RE的SINR时,仅确定设定频域范围内部分承载RS的RE的SINR,而不是确定设定频域范围内全部承载RS的RE的SINR,有效的降低了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PMI信息的复杂度,进而降低了终端上报PMI的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PMI上报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PMI上报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降低终端上报PMI的时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PMI信息的上报方法,本方法中,终端在针对某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资源单元(RE)的信噪比(SINR)时,仅确定设定频域范围内部分承载参考符号(RS)的RE的SINR,然后根据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PMI信息的上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终端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RE上发送的RS后,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RI),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步骤31:对于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从上述发送RS的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该部分RE中各RE的SINR;
步骤32:终端根据确定的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步骤31中,终端从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的具体方法可以如下:
首先,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确定的RE的个数小于该多个RE的个数;然后,终端将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作为从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
当然,终端从可以从多个RE中随机选取部分RE。
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某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的方法采用如下三种:
第一种:
首先,确定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资源块PRB;
然后,若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rb-1的顺序编号;例如,对3个PRB进行0到2的顺序编号后,一个PRB的编号为0,一个PRB的编号为1,另一个PRB的编号为2;
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某一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若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由于Nprb小于Npmi,因此需要通过环回处理对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多次编号,结果一个PRB可能有多个编号,例如,对2个PRB进行0到3的顺序编号后,一个PRB的编号为0和2,另一个PRB的编号为1和3;
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某一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具体公式如下:
pi = prb _ index % N pmi , 0 &le; prb _ index < N prb - 1 . . . when N prb &GreaterEqual; N pmi prb _ index % N pmi , 0 &le; prb _ index < N pmi - 1 . . . when N prb < N pmi
其中pi为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prb_index为资源块的索引值(即编号),Nprb为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RS的资源块的个数,Npmi为确定的当前可用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第二种:
首先,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子载波;
然后,若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c-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某一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若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由于Nc小于Npmi,因此需要通过环回处理对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多次编号,结果一个子载波可能有多个编号,例如,对2个子载波进行0到3的顺序编号后,一个子载波的编号为0和2,另一个子载波的编号为1和3;
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某一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具体公式如下:
pi = c _ index % N pmi , 0 &le; c _ index < N c - 1 . . . when N c &GreaterEqual; N pmi c _ index % N pmi , 0 &le; c _ index < N pmi - 1 . . . when N c < N pmi
其中pi为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c_index为子载波的索引值(即编号),Nc为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RS的子载波的个数,Npmi为确定的当前可用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第三种:
若多个RE的个数Ne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多个RE进行0到Ne-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某一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确定为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若多个RE的个数Ne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多个RE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由于Ne小于Npmi,因此需要通过环回处理对多个RE进行多次编号,结果一个RE可能有多个编号,例如,对2个RE进行0到3的顺序编号后,一个RE的编号为0和2,另一个RE的编号为1和3;
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某一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具体公式如下:
pi = e _ index % N pmi , 0 &le; e _ index < N e - 1 . . . when N e &GreaterEqual; N pmi e _ index % N pmi , 0 &le; e _ index < N pmi - 1 . . . when N e < N pmi
其中pi为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e_index为RE的索引值(即编号),Ne为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RS的RE的个数,Npmi为确定的当前可用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步骤31中,按照如下公式确定RE的SINR:
SINR k , l = diag ( ( h k , l &CenterDot; W ) H ( h k , l &CenterDot; W ) &sigma; n 2 )
其中k表示该RE所在的子载波号,l表示构成该RE的OFDM号,diag代表取对角元素,σn为噪声系数,hk,l为H中第k行第l列的元素。
步骤32中,终端确定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的方法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
首先,对于步骤30中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步骤31中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传输块(TB)大小;
然后,从确定的各TB大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TB大小,将该数值最大的TB大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上述根据步骤31中针对某一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TB大小,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首先,确定步骤31中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发送RS的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各RE所在的PRB;
然后,对于确定的每个PRB,根据该PRB中包含的属于所述部分RE的各RE的SINR,确定该PRB的等效SINR;具体的,采用EESM拟合算法,将该各RE的SINR值进行拟合,得到该PRB的等效SINR值;
接着,根据确定的各PRB的等效SINR确定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具体的,采用EESM拟合算法,将上一步骤中计算得到的各PRB的等效SINR值进行拟合,得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值;
最后,通过查表确定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的PRB的个数对应的TB大小,将该TB大小作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TB大小。
方式二:
首先,对于步骤30中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步骤31中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然后,从确定的各等效信道容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将该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上述根据步骤31中针对某一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其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首先,对于步骤31中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发送RS的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的各RE,根据RE的SINR确定该RE的等效信道容量;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
thoughput k , l , codebook _ index = &Sigma; layer _ index = 1 layer _ num log 2 ( 1 + SINR k , l , codebook _ index ( layer _ index ) ) layer _ num ;
其中,codebook_index为预编码矩阵索引,k为该RE所在的子载波号,l为构成该RE的OFDM号,layer_num为终端可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thoughputk,l,codebook_index为在使用codebook_index对应的预编码矩阵时该RE的等效信道容量,SINRk,l,codebook_index(layer_index)为利用codebook_index对应的预编码矩阵计算得到的SINR结果中的第layer_index个对角元素值。
然后,计算确定的各RE的等效信道容量的线性平均值,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公式:
thoughput ( codebook _ index ) = &Sigma; k = 1 2 N RB DL &Sigma; l = 1 2 thoughput k , l , codebook _ index 4 &CenterDot; N RB DL
其中,thoughput(codebook_index)为codebook_index表示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NRB DL为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的PRB的个数。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场景假设:系统带宽为10M,天线端口数为2,最近反馈的RI值也为2。此时需要上报宽带信道质量指示(CQI)信息,也就是说设定频域范围为下行系统带宽,如图4A所示:
步骤401:计算设定频域范围内承载有RS的各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H;
步骤402:根据天线端口数和最近上报的RI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候选集W。根据假设的场景,天线端口数为2,最近反馈的RI值也为2。则选取下表中v=2列中的预编码矩阵构成预编码矩阵候选集,此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为2个,记做Npmi。两个预编码矩阵分别用W0和W1表示;
步骤403:上述假设场景中Nprb>Npmi,设定频域范围内每个资源块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由下式决定:
pi=prb_index%Npmi,0≤prb_index<Nprb
其中pi为预编码矩阵索引值,prb_index为资源块的索引值,Npmi为预编码矩阵候选集所包含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rb为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的资源块的个数,在此例中Nprb=50。
确定了各个资源块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后,对于各资源块,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该资源块中包含RS的RE的SINR值。
SINR k , pi = diag ( ( h k &CenterDot; W pi ) H ( h k &CenterDot; W pi ) &sigma; n 2 )
其中diag代表取对角元素,SINRk表示该资源块的子载波k中、承载有RS的l个RE的SINR;Wpi为该资源块对应的预编码矩阵;σn为噪声系数,hk为H中第k行第l列的元素,表示子载波k中、承载有RS的l个RE的信道系数。
步骤404:按照如下公式求取各个RE的等效信道容量:
thoughputk,pi=log 2(1+SINRk,pi)
并按照如下公式求取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记为Thi,为第Pi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Th i = &Sigma; k = 1 2 N RB DL &Sigma; l = 1 2 thoughput k , p i N p , i
其中,i=0...Npmi-1,Np,i表示第Pi个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的个数。
步骤405:选取上一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最大等效信道容量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并上报该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
实施例二:
场景假设:系统带宽为10M,天线端口数为2,最近反馈的RI值也为1。此时需要上报子带CQI且子带大小为3,仍参见图4A:
步骤401:计算设定频域范围内承载有RS的各个子载波的信道系数H;
步骤402:根据天线端口数和最近上报的RI信息确定预编码矩阵候选集W。根据假设的场景,天线端口数为2,最近反馈的RI值也为1。则选取下表中v=1列中的预编码矩阵构成预编码矩阵候选集,此时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为4个,记做Npmi。四个预编码矩阵分别用W0、W1、W2和W3表示;
步骤403:上述假设场景中Nprb<Npmi,当prb_index>Nprb-1时资源块的位置需要做绕回处理,也就是说一个资源块可能对应多个预编码矩阵。每个资源块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由下式决定:
pi=prb_index%Npmi,0≤prb_index<Npmi-1
其中pi为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prb_index为资源块的索引值,Npmi为预编码矩阵候选集中所包含预编码矩阵的个数。
确定了各个资源块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后,对于各资源块,按照如下公式计算该资源块中包含RS的RE的SINR值。
SINR k , pi = diag ( ( h k &CenterDot; W pi ) H ( h k &CenterDot; W pi ) &sigma; n 2 )
其中diag代表取对角元素,SINRk表示该资源块的子载波k中、承载有RS的l个RE的SINR;Wpi为该资源块对应的预编码矩阵;σn为噪声系数,hk为H中第k行第l列的元素,表示子载波k中、承载有RS的l个RE的信道系数。
步骤404:按照如下公式求取各个RE的等效信道容量:
thoughputk,pi=log 2(1+SINRk,pi)
并按照如下公式求取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记为Thi,为第Pi个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Th i = &Sigma; k = 1 2 N RB DL &Sigma; l = 1 2 thoughput k , p i N p , i
其中,i=0...Npmi-1,Np,i表示第Pi个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的个数。
步骤405:选取上一步骤中计算得到的最大等效信道容量所对应的预编码矩阵,并上报该预编码矩阵的PMI。
本发明中的设定频域可以是宽带也可以是子带。
在按照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确定多个子带的PMI时,可以根据在该过程中确定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通过拟和的方法确定由该多个子带构成的宽带的PMI。例如,有子带1、子带2和子带3,在确定子带1的过程中得到:预编码矩阵1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1、预编码矩阵2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2和预编码矩阵3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3;在确定子带2的过程中得到:预编码矩阵1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4、预编码矩阵2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5和预编码矩阵3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6;在确定子带3的过程中得到:预编码矩阵1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7、预编码矩阵2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8和预编码矩阵3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9;根据数据拟和算法,将等效信道容量1、等效信道容量4、等效信道容量7进行拟和得到预编码矩阵1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X,将等效信道容量2、等效信道容量5、等效信道容量8进行拟和得到预编码矩阵2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Y,将等效信道容量3、等效信道容量6、等效信道容量9进行拟和得到预编码矩阵3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Z,选取等效信道容量X、等效信道容量Y、等效信道容量Z中的最大者,将选取的等效信道容量对应的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由该子带1、2和3构成的宽带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例如,若选取的最大者为等效信道容量Y,则该预编码矩阵为预编码矩阵2。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RS接收单元50,用于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单元RE上发送的参考符号RS;
矩阵确定单元51,用于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信噪比确定单元52,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PMI上报单元53,用于根据所述信噪比确定单元确定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所述信噪比确定单元52包括: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确定的RE的个数小于所述多个RE的个数;将确定的RE作为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PRB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资源块PRB;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PRB确定单元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rb-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PRB确定单元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子载波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子载波;
第三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子载波确定单元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c-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第四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子载波确定单元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第五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RE的个数Ne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进行0到Ne-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第六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RE的个数Ne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所述PMI上报单元53包括:
传输块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传输块TB大小;
第一结果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传输块确定单元确定的各TB中选取数值最大的TB,将该数值最大的TB传输块大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传输块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针对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各RE所在的PRB;
对于确定的每个PRB,根据该PRB中包含的属于所述部分RE的RE的SINR,确定该PRB的等效SINR;
根据确定的各PRB的等效SINR确定所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
通过查表确定所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的PRB的个数对应的TB大小,将该TB大小作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TB大小。
所述PMI上报单元53包括:
信道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第二结果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信道容量确定单元确定的各等效信道容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将该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所述信道容量确定单元用于:
对于针对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的各RE,确定该RE的等效信道容量;
计算确定的各RE的等效信道容量的线性平均值,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终端接收到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RE上发送的RS后,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于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从发送RS的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该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并根据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可见,本方案中,终端在针对某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RE的SINR时,仅确定设定频域范围内部分承载RS的RE的SINR,而不是确定设定频域范围内全部承载RS的RE的SINR,有效的降低了终端确定需要上报的PMI信息的复杂度,进而降低了终端上报PMI的时延。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给出了采用本发明方法与现有方法确定PMI的复杂度的比较,通过比较计算RE的SINR的次数来衡量确定复杂度的大小。下表中将每个资源块内包含参考符号的RE的个数归一化为1。
  Nprb   Npmi   现有方法计算SINR的次数   本发明方法计算SINR的次数   现有方法与本发明方法计算次数比值
  3   2   6   3   0.5
  6   2   12   6   0.5
  6   4   24   6   0.25
  50   2   100   50   0.5
  50   4   200   50   0.25
  50   16   800   50   0.0625
  3   4   12   4   0.333333
  3   16   48   16   0.333333
  6   16   96   16   0.166667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8)

1.一种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信息的上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单元RE上发送的参考符号RS;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对于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终端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终端根据确定的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包括: 
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确定的RE的个数小于所述多个RE的个数; 
终端将确定的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作为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资源块PRB; 
若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rb-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若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子载波; 
若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c-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若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包括: 
若所述多个RE的个数Ne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所述多个RE进行0到Ne-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若所述多个RE的个数Ne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则将所述多个RE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对于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传输块TB大小; 
从确定的各TB大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TB大小,将该数值最大的TB大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TB大小包括: 
确定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各RE所在的PRB; 
对于确定的每个PRB,根据该PRB中包含的属于所述部分RE的RE的SINR,确定该PRB的等效SINR; 
根据确定的各PRB的等效SINR确定所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 
通过查表确定所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的PRB的个数对应的TB大小,将该TB大小作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TB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包括: 
对于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从确定的各等效信道容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将该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包括: 
对于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的各RE,根据该RE的SINR确定该RE的等效信道容量; 
计算确定的各RE的等效信道容量的线性平均值,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RS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在设定频域范围内的多个资源单元RE上发送的参考符号RS; 
矩阵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基站的天线端口数和终端能够独立分解出的传输信道数,确定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 
信噪比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部分RE,并根据该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PMI上报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信噪比确定单元确定的RE的SINR,从确定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中选取一个预编码矩阵作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并将该预编码矩阵的PMI信息上报给基站。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噪比确定单元包括: 
映射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预编码矩阵与RE的映射规则,确定所述 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包含在所述多个RE中的RE,确定的RE的个数小于所述多个RE的个数;将确定的RE作为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所述部分RE中各RE的信噪比SINR。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PRB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资源块PRB; 
第一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PRB确定单元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rb-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第二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PRB确定单元确定的PRB的个数Nprb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PRB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PRB,将该PRB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PRB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子载波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RE中各RE所在的子载波; 
第三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子载波确定单元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Nc-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第四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子载波确定单元确定的子载波的个数Nc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所在的子载波进行0到 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子载波,将该子载波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佘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子载波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单元包括: 
第五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RE的个数Ne大于或等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进行0到Ne-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佘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第六映射单元,用于在所述多个RE的个数Ne小于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个数Npmi时,将所述多个RE进行0到Npmi-1的顺序编号;对于每个编号后的RE,将该RE的编号与Npmi进行取余运算,若运算结果等于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的索引值,则将该RE中包含RS的RE确定为所述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所映射的RE。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MI上报单元包括: 
传输块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传输块TB大小; 
第一结果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传输块确定单元确定的各TB大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TB大小,将该数值最大的TB大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块确定单元用于: 
确定针对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各RE所在的PRB; 
对于确定的每个PRB,根据该PRB中包含的属于所述部分RE的RE的SINR,确定该PRB的等效SINR; 
根据确定的各PRB的等效SINR确定所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 
通过查表确定所述设定频域的等效SINR、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包含的PRB的个数对应的TB大小,将该TB大小作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TB大小。 
17.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PMI上报单元包括: 
信道容量确定单元,用于对于所述矩阵确定单元确定的每个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根据针对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的各RE的SINR,确定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第二结果确定单元,用于从所述信道容量确定单元确定的各等效信道容量中选取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将该数值最大的等效信道容量对应的当前可用的预编码矩阵,确定为基站在所述设定频域范围内传输下行数据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容量确定单元用于: 
对于针对可用的预编码矩阵从所述多个RE中选取的部分RE中的各RE,确定该RE的等效信道容量; 
计算确定的各RE的等效信道容量的线性平均值,将计算结果确定为该可用的预编码矩阵对应的等效信道容量。 
CN200910243981.1A 2009-12-28 2009-12-28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21111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3981.1A CN102111197B (zh) 2009-12-28 2009-12-28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43981.1A CN102111197B (zh) 2009-12-28 2009-12-28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197A CN102111197A (zh) 2011-06-29
CN102111197B true CN102111197B (zh) 2014-03-12

Family

ID=44175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43981.1A Active CN102111197B (zh) 2009-12-28 2009-12-28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111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8896B (zh) * 2012-04-23 2018-01-19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3621000B9 (zh) 2012-06-14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基站演进节点
CN103905161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和装置
EP2942880B1 (en) 2013-04-03 2020-12-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or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04104472B (zh) 2013-04-10 2019-05-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证预编码后信道连续性的方法、基站和ue
CN110336597B (zh) 2013-05-10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预编码矩阵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ES2764386T3 (es) 2013-08-08 2020-06-0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para determinar un indicador de matriz de precodificación, dispositivo de recepción y dispositivo de transmisión
CN105530075B (zh) * 2014-10-04 2019-05-1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fd-mimo通信中的csi反馈方法和装置
CN107046456B (zh) * 2016-02-05 2021-01-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8809492B (zh) * 2017-05-04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EP3474459A1 (en) * 2017-10-18 2019-04-2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Receiver, transmitter,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space-delay precoding
CN110855336B (zh) * 2018-08-20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指示和确定预编码向量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12398516A (zh) * 2019-08-14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码本子集限制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4389661B (zh) * 2020-10-22 2022-1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测量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15585A2 (en) * 2007-03-21 2008-09-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precoding or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to users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1512929A (zh) * 2006-08-17 2009-08-1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有效预编码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10820A (zh) * 2008-12-30 2009-08-19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
WO200912860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1582712A (zh) * 2009-06-19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预编码的方法及预编码矩阵的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2929A (zh) * 2006-08-17 2009-08-19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用于在mimo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有效预编码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WO2008115585A2 (en) * 2007-03-21 2008-09-2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precoding or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to users in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09128604A1 (en) * 2008-04-18 2009-10-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1510820A (zh) * 2008-12-30 2009-08-19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预编码矩阵的选择方法
CN101582712A (zh) * 2009-06-19 2009-1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预编码的方法及预编码矩阵的生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uritel.Differential PMI Feedback for Overhead Reduction in LTE-A DL MIMO.《3GPP TSG-RAN WG1 #58 R1-093453》.2009,全文. *
Pantech&amp *
Pantech&Curitel.Differential PMI Feedback for Overhead Reduction in LTE-A DL MIMO.《3GPP TSG-RAN WG1 #58 R1-093453》.2009,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11197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1197B (zh) 预编码矩阵索引信息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2223212B (zh) 预编码矩阵索引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02149130B (zh)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的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1856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FDMA and SC-FDMA switching
CN102089995B (zh) 用于在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小区间干扰消除的设备和方法
CN101127747B (zh) 一种时分双工复用系统中实现频域调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2291199B (zh) 一种上报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01897A (zh) 信道状态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26819B (zh) 一种小区之间的干扰协调方法和设备
CN107408953A (zh) 编码方法、装置、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035619B (zh) 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284361A (zh)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侧设备
CN103036601A (zh) 一种确定秩指示和预编码矩阵索引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54347B (zh) 多流波束赋形传输时cqi估计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662953A (zh) 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02238114B (zh) 有效信噪比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3243135A (zh) 获取下行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209188B (zh) 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于部分导频交替复用的导频污染减轻方法
CN102255840B (zh) 一种解调方法及装置
CN105229956A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增强型慢速链路自适应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54343B (zh) 一种信道传输质量的反馈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240031845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2035768A (zh) 一种载波干扰噪声比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1404806B (zh) 一种测试无线终端设备hsdpa解调解码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1707514B (zh) 一种lte系统中信道质量指示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