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9391B -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109391B
CN102109391B CN200910200563A CN200910200563A CN102109391B CN 102109391 B CN102109391 B CN 102109391B CN 200910200563 A CN200910200563 A CN 200910200563A CN 200910200563 A CN200910200563 A CN 200910200563A CN 102109391 B CN102109391 B CN 1021093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ousings
stationary
band steel
meas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20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109391A (zh
Inventor
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200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1093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109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3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1093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1093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包括光纤探头和与光纤探头连接的信号控制处理器,此外主要还包括:一传动元件,该传动元件包括一个主动元件和与之连接的两个从动元件;一与主动元件连接的驱动电机;一与驱动电机连接的编码器;一与编码器连接的变频器;一与编码器、信号控制处理器、现有上位PLC分别连接的控制PLC,用以接收信号控制处理器传送的温度数据,同时向编码器发送控制信号;两套防护装置,可在传动元件的带动下同步运动。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该方法利用上述同步测温仪,实现了对带钢下表面两个测温点的同步测温。

Description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热轧带钢下表面的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行业中轧制带钢多采用热轧连轧机生产线,该生产线中需要使用光纤测温仪系统对精轧出口或卷取的带钢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因为若要保证热轧厚板或带钢的产品性能,就必须控制好其终轧或卷取的目标温度,而光纤测温仪系统就是用于测量该目标温度的重要装置。光纤测温仪系统由光纤型探头及控制室信号处理控制器等组成。其中光纤型探头包括光学镜头、光纤电缆以及探测/放大单元,它们是三位一体的。测量时,光学镜头将采集到目标钢板辐射能量通过光纤电缆传至探测单元,探测单元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放大单元将微信号放大后经过信号处理器处理,输出对应的电流信号。目前行业内的热轧连轧机生产线一般仅对带钢上表面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而不对下表面进行检测,主要是因为现有的光纤型探头还不能够满足带钢热轧层流冷却的现场工况和条件。 
申请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曾尝试用光纤型辐射测温仪检测带钢下表面温度,将该测温仪的现场光纤探头直接安装在带钢热矫直机前辊道间的狭窄辊缝中。该测温仪的测量范围为300-1100℃。通过试验证明,采用现有的光纤型辐射测温仪测量带钢下表面温度,存在如下问题: 
1.温度测量不准。由于设备工作环境温度高,生产时水、雾气比较严重,测量仪的光纤探头镜面易产生粉尘结垢,导致温度测量不准,直接影响了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此外,由于生产时光纤探头镜头表面形成的氧化粉尘使接收到的钢板辐射能量出现了衰减,也导致了温度测量值相比真实值变小。 
2.探头故障较多。将测温仪探头安装带钢下部时,由于现有测量元件是 置于一个敞开式的测量支架上,光纤电缆紧贴着支架安装,所以光纤测量部件很容易因受到高温带钢的烘烤而出现故障,比如裸露设于支架上的光纤电缆在经长期高温烘烤后而出现龟裂;带钢生产过程中,光纤探头的镜面温度能够达到200℃以上,超过了光纤探头的标准工作温度150℃,导致光纤探头镜面上积垢严重并且出现裂纹;此外由于现有的检测装置是通过角铁敞开式焊接在测量支架上,导致设备在维护、工作过程中极其容易被碰伤。 
除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光线测温仪系统,本领域内还有采用断面扫描仪和点温仪对带钢表面温度进行测量的,这两种测量装置也不能适用于带钢下表面高度有限的近距离高温测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该测温仪能够近距离测量带钢下表面两侧边部的温度,且该装置能够自动根据带钢来料宽度调节测量位置,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为层流冷却宽度控制提供控制依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该方法可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测温装置对带钢下表面不同测量位置的温度进行测量,提高温度测量的准确性,为层流冷却宽度控制提供控制依据。 
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为设计一种带钢下表面测量装置,该装置设有两套包括光纤探头在内的测量元件,分别设于带钢下表面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这两套测量元件外罩有防护装置,以防止测量元件受到恶劣工况的影响而降低测量精度,此外该防护装置通过与一传动元件连接而使得设于两防护装置内的测量元件沿带钢宽度方向同步移动,所述传动元件通过驱动元件驱动,驱动元件接受控制系统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该同步测温仪与上位PLC连接,包括两个光纤探头和与光纤探头连接的信号控制处理器,此外还包括: 
两套防护装置,分别罩于与所述两个光纤探头外; 
一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防护装置; 
一传动元件,所述两套防护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元件的两端连接; 
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元件连接; 
一控制PLC,通过数据线与所述驱动装置和上位PLC分别连接,所述控制PLC接收上位PLC的信号,并向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PLC还与所述信号控制处理器连接,接收经光纤探头采集的、并经信号控制处理器处理的温度数据。 
优选地,所述传动元件包括:一丝杆,其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其中一端螺纹为正向螺纹,另一端螺纹为反向螺纹;两个丝杆螺母,分别与所述丝杆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两个丝杆螺母分别与所述两套防护装置连接。上述传动元件除了丝杆和丝杆螺母外,还可以是液压缸、蜗轮蜗杆等传动元件。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元件连接;一编码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一变频器,与所述编码器和控制PLC分别连接,接收控制PLC发送的控制信号。由于驱动装置与传动元件连接且配合使用,因此当传动元件为液压缸、蜗轮蜗杆等元件时,驱动装置也相应地为液压驱动装置,蜗轮蜗杆驱动装置等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包括: 
一固定外罩,与所述传动元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罩的一端开有一测温口; 
一U型罩,其开口端与固定外罩开有测温口的一端搭接,所述U型罩的开口端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挡块; 
一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外罩和U型罩内壁连接; 
一用于放置所述光纤探头的支架,设于所述固定外罩内,所述支架靠近U型罩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侧销,用于推动挡块从而使固定外罩与U型罩发生相对位移。 
上述装置可以保证设于防护装置内的光纤探头可以接受控制PLC的控制,同时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作用下,沿着带钢宽度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机构,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固定外罩连接,该导向机构用于对固定外罩的移动起导向作用。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吹扫管及喷嘴。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罩靠近U型罩一侧的侧板为一倾斜侧板,所述倾斜 侧板自下向上向U型罩一侧倾斜。侧板自下向上向U型罩一侧倾斜。上述喷嘴与倾斜侧板配合,当测温口打开,光纤探头开始测量温度时,从吹扫喷嘴喷出的压缩空气经倾斜侧板的反射,封堵住测温口,从而将外界氧化粉尘、高温雾气等隔绝在测温口外。 
优选地,所述U型罩的内壁与所述固定外罩的外壁搭接,固定外罩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开有一腰孔,或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有对称的腰孔,所述支架上的侧销从腰孔内向外伸出。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罩靠近U型罩一侧的侧板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孔,所述U型罩开口端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孔配合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插入孔中,使得U型罩与固定外罩的内壁搭接,所述挡块设于U型罩的导向销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槽以及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固定外罩固定连接,导向槽为圆柱形滑槽,导向块为与之配合的圆柱形导向块或球形导向块,导向槽上部开口处的弦边小于导向块的直径,从而防止导向块从导向槽中滑落。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前后两端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件为U型架。U型架中间的U形凹槽便于设置传动元件,节省整个测温装置所占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罩和支架上分别开有一销孔,固定外罩与支架通过一插入所述销孔中的定位销定位。除采用定位销定位外,也可采用一能克服弹簧弹力的重物来阻挡,或是其他能够将支架定位的设置方法。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开始,控制PLC从上位PLC获得目标带钢的宽度、厚度、品种数据; 
(2)测量距带钢边部距离为X处的温度:控制PLC将本次两个测温点分别距带钢边部的距离X与上一次测温结束时两防护装置距带钢边部的距离分别进行比较,计算本次测量中两防护装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控制PLC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两套防护装置相向或相反同步移动至两个测温点; 
(4)测温装置就位后,打开测温口,两套防护装置中的光纤探头分别对两个测温点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将该测温点温度数据分别传输至控制PLC; 
(5)控制PLC将两个测温点温度数据分别与预存于其内的带钢边部极限温度T1进行比较,如果测温点温度数据小于T1,则控制PLC进一步控制驱动电机,调整两套防护装置向带钢中心同步相向移动,直至控制PLC接收到的两测温点温度均大于T1; 
(6)控制PLC保存经过上述调整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测量完成,关闭测温口。 
优选地,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修正调整步骤:控制PLC根据上位PLC发送的带钢厚度和品种数据,将测温点距带钢边部的距离X修正调整为X+C,其中C为修正值,其取值范围为±40mm,可根据带钢厚度和品种数据综合确定具体数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打开测温口是通过手动推动防护装置内的支架,使得支架上的侧销与U型罩上的挡块接触后,支架将推力传递给U型罩,U型罩与固定外罩发生一相对位移,测温口露出,然后使用定位销将支架与固定外罩定位。 
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的关闭测温口是通过手动拔出定位销,支架复位,测温口关闭。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现有的只能适用于测量带钢上表面温度的测温仪可以用于测量带钢下表面的温度,且该测温仪可以免受恶劣工况的影响从而保证温度测量的精度,并且大大延长了光纤探头等测量元件的使用寿命。该测温方法便于操作,能够迅速对测温点进行定位,并对指定测温点的温度进行有效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中控制元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带钢下表面测温仪的实施例1中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带钢下表面测温仪的实施例1中U型罩上导向销和挡块的 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本发明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调整测温点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机支架      2-电机            3-联轴器 
4-轴承座        5-防护装置        6-带钢 
7-H型钢支架     8-辊道架底座      9-光纤管及探头 
10-螺钉         501-支架          501a-侧销 
502-固定外罩    502a-测温口       502b-倾斜侧板 
503-定位销      504-弹簧          505-U型罩 
505a-导向销     505b-挡块         505c-弹簧钩 
506-导向机构    506a-导向槽       506b-导向块 
507a-丝杆       507b-丝杆螺母     508-吹扫管及其喷嘴 
509-角铁        510-垫片和螺钉    511-U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的一种优选方案。该测温仪设于带钢6下方的H型钢支架7上,H型钢支架7设于辊道架底座8上,该同步测温仪由设于电机支架1上的驱动电机2驱动,驱动电机2通过联轴器3与丝杆507a连接,丝杆507a通过轴承座4获得支撑,带动两套防护装置5沿带钢宽度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控制PLC13分别与上位PLC14和变频器12连接,控制PLC13接收上位PLC14的数据信号,并根据该数据信号向变频器12发送控制信号,变频器12将接收自控制PLC13的信号传输至与其连接的编码器11,编码器11再将接收自变频器12的信号传输至与其连接的电机2,从而实现控制PLC13对电机2的控制,电机2与丝杆507a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该同步测温仪除了如图2所示的控制元件外,还包括一根丝杆507a,丝杆507a的两端设有一对反向螺纹,两个丝杆螺母507b 分别与丝杆507a的两端连接。该同步测温仪的每一套防护装置均包括支架501、固定外罩502、弹簧504、U型罩505、导向机构506等。其中固定外罩502与两个对称设于U型架511上的导向机构506连接,导向机构506由导向槽506a和导向块506b构成,导向槽506a为圆柱形滑槽,导向块506b为与之配合的圆柱形导向块,导向槽506a上部开口处的弦边小于导向块506b的直径,用于防止导向块506b从导向槽506a中滑落,固定外罩502通过角铁509与垫片和螺钉510与滑块506b固定连接,固定外罩502的底部通过螺钉10与丝杆螺母507b固定连接,固定外罩502一端开有测温口502a,其上还开有一销孔,固定外罩502的右侧板为倾斜侧板502b。U型罩505通过设于其上的如图5和图6所示的一对导向销505a与固定外罩502的内壁搭接U型罩的每一个导向销上还设有如图5和图6所示的垂直挡块505b。弹簧504通过弹簧钩505c连接于固定外罩502和U型罩505之间。支架501设于固定外罩502内,其靠近U型罩505的一端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侧销501a,支架501上也开有销孔。吹扫管及喷嘴508和光纤管及探头9设于支架501上。 
如图1-图6所示,当同步测温仪需要对带钢下表面的某一位置点温度进行测量时,控制PLC13从上位PLC14获得带钢的宽度数据,然后根据该宽度数据计算出两个测温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该距离值向变频器12发出控制信号,变频器12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编码器11,并最终传输给电机2,电机2转动驱动丝杆507a转动,丝杆507a带动两丝杆螺母507b沿带钢宽度方向相向或相反移动,固定外罩502同丝杆螺母507b一起移动,设于固定外罩502内的支架501也随同固定外罩502一起移动直至测温点,此时,向U型罩505方向手推支架501,支架501上的侧销501a便传递给挡块505b一个推力,从而将U型罩505推开,使得测温口502a从被U型罩遮挡的状态变为露出状态,此时为了保持支架501对U型罩505的推力,需将一定位销503插入支架501和固定外罩502的销孔中,使得二者固定连接,这时便可由光纤管及探头9对该点的温度进行测量,同时吹扫管及喷嘴508喷出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打在固定外罩502的倾斜侧板502b上,通过倾斜侧板502b的反射,将外界工作环境中的氧化粉尘和高温雾气隔离在测温口502a外,保证光纤管及探头9不受外界工况的侵扰。当测温结束后,拔掉定位销503,U型罩505便会在弹簧504的拉力作用下复位,重新将测温口502a遮挡起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的另一种优选方案。该测温仪设于位于带钢的下方的H型钢支架上,H型钢支架设于辊道架底座上,测温仪由设于电机支架上的驱动电机驱动,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一根丝杆连接,丝杆通过轴承座获得支撑,带动防护装置沿带钢宽度方向移动。 
如图2所示,控制PLC13分别与上位PLC14和变频器12连接,控制PLC13接收上位PLC14的数据信号,并根据该数据信号向变频器12发送控制信号,变频器12将接收自控制PLC13的信号传输至与其连接的编码器11,编码器11再将接收自变频器12的信号传输至与其连接的电机2,从而实现控制PLC13对电机2的控制,电机2与丝杆507a连接。 
该同步测温仪除了如图2所示的控制元件外,还包括一根丝杆507a,丝杆507a的两端设有一对反向螺纹,两个丝杆螺母507b分别与丝杆507a的两端连接。该同步测温仪的每一套防护装置均包括支架、固定外罩、弹簧、U型罩、导向机构等。其中固定外罩与一个设于U型架上的导向机构连接,该导向机构由导向槽和导向块构成,导向槽为圆柱形滑槽,导向块为与之配合的球形导向块,导向槽上部开口处的弦边小于导向块的直径,用于防止导向块从导向槽中滑落,固定外罩与滑块固定连接,固定外罩的底部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固定外罩一端开有测温口,其上还开有一销孔,固定外罩的右侧板为倾斜侧板,固定外罩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有对称的腰孔。U型罩的内壁与固定外罩的外壁搭接,U型罩与固定外罩之间连接有弹簧,U型罩内壁底部设有挡块。支架设于固定外罩内,其靠近U型罩一端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侧销,侧销从固定外罩的腰孔内向外伸出,支架上开有销孔。吹扫管及喷嘴和光纤管及探头设于支架上。 
当同步测温仪需要对带钢下表面的某一位置点温度进行测量时,控制PLC从上位PLC获得带钢的宽度数据,然后根据该宽度数据计算出两个测温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该距离值向变频器发出控制信号,变频器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给编码器,并最终传输给电机,电机转动驱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与其连接的两个丝杆螺母沿带钢宽度方向相向移动或相反移动,固定外罩同丝杆螺母一起移动,设于固定外罩内的支架也随同固定外罩一起移动直至测温点,此时,向U型罩方向手推支架,支架上的侧销便传递给挡块一个推力, 从而将U型罩推开,使得测温口从被U型罩遮挡的状态变为露出状态,此时为了保持支架对U型罩的推力,需将一定位销插入支架和固定外罩的销孔中,使得二者固定连接,这时便可由光纤探头对该点的温度进行测量,同时吹扫喷嘴喷出压缩空气,该压缩空气打在固定外罩的倾斜侧板上,通过倾斜侧板的反射将外界工作环境中的氧化粉尘和高温雾气隔离在测温口外,保证光纤探头不受外界工况的侵扰。当测温结束后,拔掉定位销,U型罩便会在弹簧的拉力作用下复位,重新将测温口遮挡起来。 
实施例3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所述的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开始,控制PLC从上位PLC获取带钢宽度数据B=1000mm,厚度数据h=15mm; 
(2)需要测量距带钢6边部距离X为20mm处的温度,控制PLC根据带钢厚度数据,选择修正值C取-7.5mm,故本次测量点距带钢边部的距离应为27.5mm,控制PLC根据上一次测量结束时防护装置的位置计算防护装置5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本实施例中防护装置初始位置为距离带钢边部10mm,则本次两套防护装置5应当向带钢6的宽度中心同步相向移动17.5mm; 
(3)控制PLC向变频器发送控制信号,驱动电机2根据变频器和编码器的调节带动丝杆507a转动,丝杆507a带动两个固定外罩同步相向移动7.5mm; 
(4)手动推动支架,使得支架上的侧销与U型罩上的挡块接触后,支架将推力传递给U型罩,U型罩与固定外罩发生一相对位移,测温口露出,然后使用定位销将支架与固定外罩定位,两个光纤探头进行温度采集,并将该采集的温度数据520℃、530℃分别传输给信号控制处理器进行处理后,传输至控制PLC; 
(5)控制PLC判断这两个温度均小于带钢6边部极限温度设定为550℃的T1,控制PLC分别控制两侧电机调整两侧防护装置同步相向向带钢6宽度中心移动,直至两测温点温度分别为560℃、580℃时,均大于带钢6边部极限温度550℃; 
(6)控制PLC将上述两个测温点的温度数据保存,手动拔出定位销,支 架复位,测温口关闭,测量结束。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测量带钢下表面的同步测温仪在测量带钢下表面温度时,适应性良好,该同步测温仪很好地解决了近距离测量带钢表面温度的难题,有效避免了测温元件的损坏,并能够防止光纤探头镜面产生粉尘结垢而影响温度测量准确性的状况,该装置结构简单,测温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与上位PLC连接,包括两个光纤探头和与光纤探头连接的信号控制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两套防护装置,分别罩于所述两个光纤探头外;
一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所述防护装置;
一传动元件,所述两套防护装置分别与所述传动元件的两端连接;
一驱动装置,与所述传动元件连接;
一控制PLC,通过数据线与所述驱动装置和上位PLC分别连接,所述控制PLC接收上位PLC的信号,并向驱动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所述控制PLC还与所述信号控制处理器连接,接收经光纤探头采集的、并经信号控制处理器处理的温度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元件包括:
一丝杆,其两端分别设有螺纹,其中一端螺纹为正向螺纹,另一端螺纹为反向螺纹;
两个丝杆螺母,分别与所述丝杆两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两个丝杆螺母分别与所述两套防护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一驱动电机,与所述传动元件连接;
一编码器,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
一变频器,与所述编码器和控制PLC分别连接,接收控制PLC发送的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套防护装置均包括:
一固定外罩,与所述传动元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罩的一端开有一测温口;
一U型罩,其开口端与固定外罩开有测温口的一端搭接,所述U型罩的开口端底部设有至少一个挡块;
一弹簧,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外罩和U型罩内壁连接;
一用于放置所述光纤探头的支架,设于所述固定外罩内,所述支架靠近U型罩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侧销,用于推动挡块从而使固定外罩与U型罩发生相对位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套防护装置均包括至少一个导向机构,固定设于所述支撑部件上,所述导向机构与所述固定外罩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还设有一吹扫管及喷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罩靠近U型罩一侧的侧板为一倾斜侧板,所述倾斜侧板自下向上向U型罩一侧倾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罩的内壁与所述固定外罩的外壁搭接,固定外罩的前侧壁或后侧壁上开有一腰孔,或前侧壁和后侧壁上均开有对称的腰孔,所述支架上的侧销从腰孔内向外伸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罩靠近U型罩一侧的侧板下部开有至少一个孔,所述U型罩开口端底部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孔配合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插入孔中,使得U型罩与固定外罩的内壁搭接,所述挡块设于U型罩的导向销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一导向槽以及与其滑动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固定外罩固定连接,导向槽为圆柱形滑槽,导向块为与之配合的圆柱形导向块或球形导向块,导向槽上部开口处的弦边小于导向块的直径。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于所述支撑部件的前后两端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U型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罩和支架上分别开有一销孔,固定外罩与支架通过一插入所述销孔中的定位销定位。
14.一种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开始,控制PLC从上位PLC获得目标带钢的宽度、厚度、品种数据;
(2)测量距带钢边部距离为X处的温度:控制PLC将本次两个测温点分别距带钢边部的距离X与上一次测温结束时两防护装置距带钢边部的距离分别进行比较,计算本次测量中两防护装置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控制PLC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控制驱动电机带动两套防护装置相向或相反同步移动至两个测温点;
(4)测温装置就位后,打开测温口,两套防护装置中的光纤探头分别对两个测温点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将该测温点温度数据分别传输至控制PLC;
(5)控制PLC将两个测温点温度数据分别与预存于其内的带钢边部极限温度T1进行比较,如果测温点温度数据小于T1,则控制PLC进一步控制驱动电机,调整两套防护装置向带钢中心同步相向移动,直至控制PLC接收到的两测温点温度均大于T1;
(6)控制PLC保存经过上述调整的测温点的温度数据,测量完成,关闭测温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之间还包括修正调整步骤:控制PLC根据上位PLC发送的带钢厚度和品种数据,将测温点距带钢边部的距离X修正调整为X+C,其中C为修正值,其取值范围为±40mm。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打开测温口,是通过手动推动防护装置内的支架,使得支架上的侧销推动U型罩上的挡块,从而使U型罩与固定外罩发生一相对位移,测温口露出,然后使用定位销将支架与固定外罩定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钢下表面测温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的关闭测温口,是通过手动拔出定位销,支架复位,U型罩复位,测温口关闭。
CN200910200563A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Active CN1021093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0563A CN102109391B (zh)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200563A CN102109391B (zh)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391A CN102109391A (zh) 2011-06-29
CN102109391B true CN102109391B (zh) 2012-09-19

Family

ID=44173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200563A Active CN102109391B (zh) 2009-12-23 2009-12-23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1093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20223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上海中国弹簧制造有限公司 弹簧用棒材的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CN106269920B (zh) * 2016-10-11 2018-01-0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速铝箔轧机轧辊表面热凸度的测量装置
CN111426205B (zh) * 2020-03-31 2021-03-19 燕山大学 钎钢冷却系统及其冷却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9151A (en) * 1979-08-07 1981-07-21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US4479726A (en) * 1983-03-28 1984-10-30 Merck & Co., Inc.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s
CN1533850A (zh) * 2003-04-02 2004-10-06 ʯ������ĥ�ع�ҵ��ʽ���� 形状检测装置
CN200991711Y (zh) * 2006-12-28 2007-12-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轧层流冷却系统带钢测温装置
CN201163217Y (zh) * 2007-12-29 2008-12-1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炉内带钢测温装置
CN201251557Y (zh) * 2008-08-27 2009-06-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镀锌合金化层x射线衍射在线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9151A (en) * 1979-08-07 1981-07-21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Temperature measuring system
US4479726A (en) * 1983-03-28 1984-10-30 Merck & Co., Inc.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surface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s
CN1533850A (zh) * 2003-04-02 2004-10-06 ʯ������ĥ�ع�ҵ��ʽ���� 形状检测装置
CN200991711Y (zh) * 2006-12-28 2007-12-19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轧层流冷却系统带钢测温装置
CN201163217Y (zh) * 2007-12-29 2008-12-10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炉内带钢测温装置
CN201251557Y (zh) * 2008-08-27 2009-06-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热镀锌合金化层x射线衍射在线测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109391A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7221B (zh) 一种带钢下表面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KR100775232B1 (ko) 열연 조압연 공정의 사이드 가이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압연소재 가이드방법
EP208056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manufacturing status of seamless pipe and seamless pipe manufacturing facility
CN102109391B (zh) 一种带钢下表面同步测温仪及测温方法
US10423153B2 (en) Online monitoring system for laminated glass vacuum production line
CN200991711Y (zh) 热轧层流冷却系统带钢测温装置
CN107020309B (zh) 一种卷取机夹送辊跟踪精度的校正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9202030B (zh) 一种连铸头尾坯位置跟踪检测系统及方法
KR101176006B1 (ko) 이동식 온도측정장치 및 사상압연장치용 이동식 온도측정장치
CN208527703U (zh) 一种轧辊动态检测仪及斜轧穿孔机
CN102109385B (zh) 一种测温仪的防护装置
JPH0374793B2 (zh)
CN113388729A (zh) 一种钢坯入炉测长定位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US4944206A (en) Process and installation for preparing metal billets to be extruded
EP3233317B1 (en) A roller guide and a method for guiding stock
JP2011053047A (ja) 表面温度測定方法及び表面温度測定装置並びに鋼材の製造方法
JP5428494B2 (ja) 連続鋳造における鋳片継目部の検出方法
CN219233507U (zh) 剪切料识别系统的降温清洗装置
KR102045644B1 (ko) 고온 소재의 형상 측정 장치
CN219648385U (zh) 剪切料识别系统的滑槽角度调整装置
KR20000043428A (ko) 조압연공정의 바 상향 휨 감시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639965B (zh) 一种轧钢生产用测重装置、输送装置及方法
CN219425255U (zh) 一种棒线材剪切料识别系统的视觉识别装置
CN220901427U (zh) 基于测量光栅的料坯弯曲度识别装置
CN219378435U (zh) 棒线材剪切料识别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