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07750B - 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07750B CN102107750B CN201110068810.7A CN201110068810A CN102107750B CN 102107750 B CN102107750 B CN 102107750B CN 201110068810 A CN201110068810 A CN 201110068810A CN 102107750 B CN102107750 B CN 1021077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lumn
- concavity
- slice
- column
- vibration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uffer Packa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由一气柱片、二可弯折式连接线与二凹状缓冲壁组合而成,该凹状缓冲壁系由复数U型结构平行热封相接形成,位于该凹状缓冲壁两端的U型结构中央部位的空气短柱不充气,使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的四转角不会因为碰触到尖物而破裂,且可容纳具有尖锐端或不规则的对象,因该气柱片的复数空气柱于平行热封时,可随意地进行热封,以产生不规则形状的空气柱;此外又可加上一深色帘幕以达遮蔽容置空间的效果,以作为一活动式帘幕来遮盖并保护该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柱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背景技术
防震套常用来包覆并保护电子产品,如投影机、DVD、数字相机、笔记型计算机与手机等,早期的电子产品因为大多数没有显示屏幕,即使拥有该屏幕的面积也都比较小。然而,现在的行动电话和游戏机等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屏幕已经设计得越来越大,若屏幕所在面受到硬物撞击,很容易造成屏幕的损坏,进而导致整个电子产品不能再使用;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增多,相应的防震套产品也相对地出现,如行动电话的手机套、数字相机的保护套、笔记本保护套等,这些防震套可防止电子产品在人们移动时受到撞击而发生故障。
关于防震套的设计,传统方法采用一种简易的包装方式,在一塑料片上突设复数个凸起小气囊,将此塑料膜片包覆在物品周围而达到吸震缓冲的作用,但小气囊的吸震能力有限,对于较大的震动或冲击负荷便无法达到缓冲吸震的效果;而一般常见之防震套材质为EVA材质,是一种环保塑料发泡材料,有良好的防震及防水功能,而且抗菌、无毒且无污染,是相当安全又环保的材质,但因为成本较高,故逐渐发展出一种以气体包装袋作为包覆用的缓冲材料。
市面上有一直立吊床式空气防震套,用来对包覆的物品提供缓冲保护,该防震套上有复数气柱及复数弯折节点,复数气柱循着复数弯折节点而形成基部及位于基部二侧的复数缓冲部,且于基部与复数缓冲部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另外至少具有一缓冲片,二侧分别连接复数缓冲部而悬挂容置空间内;不过对象置于容置空间内,因对象并非完全紧贴于该缓冲部,对象在搬运的过程不免产生晃动或碰撞,因此以气体包装袋很容易被尖利的锐角或五金接角刺破,一旦出现小破洞,气体包装袋内之气体即会泄出,从而容易造成保护的对象损坏或刮伤。
另有一种吊床式空气防震套,其设有第一缓冲壁与第二缓冲壁,分别设有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使第一缓冲壁循着第一节点弯折,第二缓冲壁循着第二节点弯折,并以热封手段接着第一缓冲壁的第一热封边与第二缓冲壁的第二热封边,从而在第一缓冲壁与第二缓冲壁之间形成容置空间,而容置空间内悬挂缓冲片,用以包覆物品,以缓冲片减缓物品晃动,并以第一缓冲壁与第二缓冲壁缓冲保护该物品;虽然设有第一缓冲壁与第二缓冲壁共两层缓冲壁,但容置空间并非一平面,当对象位于热封边之节点弯折处,置入的物件极易将压力集中于空气柱上,可能会刺破复数气柱而造成气体外泄,因而丧失缓冲保护之功效。
台湾发明专利具有复数辅助气柱之气体包装袋.(公开号为200740667),其由复数个气柱组所组成,该每一气柱组包含一宽度较大的主气柱,及宽度较小的第一、第二辅助气柱;该主气柱的宽度较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宽1-2公分,主气柱与第一辅助气柱之间,及第一辅助气柱与第二辅助气柱之间,以热封线加以分隔,在该热封线每间隔10-15公分即开设一连通口,使主气柱与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内的气体可以互通;而一气柱组与一气柱组之间则以没有连通口的热封线加以分隔,各自独立,使气体无法在气柱组之间互通;因此任一气柱组的主气柱或辅助气柱破裂,气体泄漏时,并不影响其它气柱组仍维持气密之状态;当受到较大之冲击负荷时,部份气体将透过连通口由主气柱传送到第一辅助气柱,再由第一辅助气柱传送到第二辅助气柱,依此类推,直到第一、第二辅助气柱内的压力与主气柱内的压力相同时才停止。该气体包装袋通过设置复数个辅助气柱,扩大对主气柱的容气效果,提升气体包装袋的抗震功能,使该具有复数辅助气柱之气体包装袋得以承受较大之冲击负荷;但上述技术并无法解决对被包覆其表面具有一尖利锐角的对象及气柱弯折后在边角产生三角隆起突出的挤压现象。因此,上述问题将是在此领域技术者所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被尖利的锐角或五金接角刺破的防震套气柱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由一气柱片、二可弯折式连接线与二凹状缓冲壁组合而成:所述气柱片由复数空气柱平行热封相接而成,用以承载对象;所述二可弯折式连接线由复数可弯折式节点组合而成,其分别连接于该气柱片的两端,其方向与所述气柱片的空气柱垂直;所述二凹状缓冲壁,分别与所述可弯折式连接线相连接;所述凹状缓冲壁系由复数U型结构平行热封相接形成,每一U型结构由三空气短柱与二节点交叉串接而成,位于该凹状缓冲壁两端的U型结构中央部位之空气短柱不充气,使该防震套气柱结构的四转角不会因为碰触到尖物而破裂;所述气柱片与二凹状缓冲壁形成一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所述凹状缓冲壁可施予外力沿着所述可弯折式连接线向外翻开,将一对象置入该容置空间后移除上述外力,使该凹状缓冲壁自动回弹,使该对象夹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优选的,所述二可弯折式连接线上可弯折式节点的数量与所述气柱片的空气柱数量以及所述U型结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二凹状缓冲壁上U型结构的末端为一节点,复数U型结构平行热封形成一凹状缓冲壁后,该节点可形成另一可弯折式连接线。
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气柱片与所述二凹状缓冲壁之间,所述气柱片的空气柱数量与U型结构数量相等,故可形成一半开放式空间。
优选的,所述U型结构由三空气短柱与二节点交叉串接而成,三空气短柱之间分别以节点为中心热封相接而成。
优选的,所述二凹状缓冲壁可在其上的可弯折式连接线热封接上另一外附式气柱片。
优选的,所述外附式气柱片上空气柱数量与所述U型结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二凹状缓冲壁的可弯折式连接线上可热封接上另一深色气柱片,以作为一活动式帘幕来遮盖并保护所述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
优选的,所述深色气柱片上空气柱数量与所述U型结构数量相等。
优选的,所述气柱片上的复数空气柱在平行热封时随意地进行热封,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空气柱。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可将对象紧夹置于容置空间内,使对象在搬运的过程不会产生晃动或碰撞,故气柱片与凹状缓冲壁不会被尖利的锐角或五金接角所刺破,而造成气体包装袋内的气体泄出而失去缓冲作用。因该气柱片与二凹状缓冲壁可形成一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位于气柱片两边的凹状缓冲壁可施予外力沿着该可弯折式连接线向外翻开,将一对象置于该容置空间后移除上述外力后,该凹状缓冲壁会自动回弹,从而将该对象夹置于该容置空间中,这样对象在搬运的过程就不会产生晃动或碰撞而导致气柱片与凹状缓冲壁被刺破。
该防震套之气柱结构较坚固,且可以更完善地保护容置空间中对象,使其不会翻覆,且对象的尖锐点不会直接碰触到气柱片与二凹状缓冲壁的空气柱上,其原因在于当对象置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的容置空间时,气柱片用来承载该对象,并可将对象平行地置放于气柱片上,故在气柱片与二凹状缓冲壁的空气柱可平均分担与对象接触的压力,而不会使压力集中于某一点而造成空气柱破碎。
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的转角不会因为破裂而丧失缓冲的功能,在于位于二凹状缓冲壁两端的U型结构,其中央部位的空气短柱不充气,使该空气短柱不会因为碰触到尖物而破裂,故可保持该防震套转角的缓冲能力。
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可形成防震套双层保护的效果,其中二凹状缓冲壁上U型结构的末端系为一节点,故复数U型结构平行热封形成一凹状缓冲壁后,该节点可形成另一可弯折式连接线,可热封接上另一外附式气柱片,拉下该外附式气柱片置于该凹状缓冲壁上,就可形成防震套双层保护的效果。
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可加上一深色帘幕以达遮蔽容置空间的效果,空气柱结构的二凹状缓冲壁上,其任一壁可热封接上另一深色气柱片,以作为一活动式帘幕来遮盖并保护该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
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可容纳具有尖锐端或不规则的对象,该气柱片的复数空气柱于平行热封时,可随意地进行热封,以产生不规则形状的空气柱,这样就可避开对象的尖端而不被划破,其热封处会形成一相对低陷处,反而可将物件的尖端卡固住,进而将对象紧扣该容置空间中。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组件符号简单说明:
防震套之气柱结构1、气柱片2、可弯折式连接线3、凹状缓冲壁4、空气短柱41、U型结构43、转角 44、容置空间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如图1、2、3、4、5所示,图中清楚指出一种防震套之气柱结构1,其由一气柱片2、二可弯折式连接线3与二凹状缓冲壁4组合而成。
该气柱片2,由复数空气柱平行热封相接而成,用以承载对象;
该二可弯折式连接线3,由复数可弯折式节点组合而成,该可弯折式节点的数量与气柱片2的空气柱数量以及U型结构43数量相等,其分别连接于气柱片2的两端,其方向与气柱片2的空气柱垂直;
该二凹状缓冲壁4分别与可弯折式连接线3相连接,凹状缓冲壁4由复数U型结构43平行热封相接形成,而每一U型结构43由三空气短柱41与二节点42交叉串接而成,三空气短柱41之间分别以节点42为中心热封相接而成;而位于该凹状缓冲壁4两端的U型结构43中央部位的空气短柱41不充气,使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的四转角44不会因为碰触到尖物而破裂;该气柱片2的空气柱数量与U型结构43数量相等,故该气柱片2与二凹状缓冲壁4可形成一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5,该凹状缓冲壁4可施予外力沿着该可弯折式连接线3向外翻开,将一对象置入该容置空间5后移除上述外力,使该凹状缓冲壁4自动回弹,从而使该对象夹置于该容置空间5中。
该二凹状缓冲壁4可通过施加外力在U型结构43的节点42上来调整该U型结构43的开口大小与形状,其U型结构43的末端为一节点42,复数U型结构43平行热封形成一凹状缓冲壁4后,该节点42可形成另一可弯折式连接线3,可在其上的可弯折式连接线3热封接上另一外附式气柱片45,外附式气柱片45的空气柱数量与U型结构43数量相等,拉下该外附式气柱片45置于该凹状缓冲壁4上,可形成防震套之气柱结构1双层保护之效果。
再如图6、7所示,图中清楚指出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可用来包覆或盛装不对称或各式各样的对象,尤其是可容纳具有尖锐端或不规则的对象,因为该气柱片2的复数空气柱于平行热封时,可随意地进行热封以产生不规则形状的空气柱,故可避开对象的尖端而不被划破,且其热封处会形成一相对低陷处,反而可将物件的尖端卡固于其上,进而将对象紧扣该容置空间5中。此外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可加上一深色帘幕以达遮蔽容置空间的效果,空气柱结构的二凹状缓冲壁上的任一壁可热封接上另一深色气柱片46,以作为一活动式帘幕来遮盖并保护该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5。
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可解决搬运的过程产生晃动或碰撞,因此以气体包装袋容易被对象品尖利的锐角或五金接角刺破,导致对象损坏或刮伤的问题以及置入的对象极易将压力集中于空气柱上,可能会刺破复数气柱而造成气体外泄,因而丧失缓冲保护作用的问题。此外,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的转角44位于二凹状缓冲壁4两端的U型结构43,其中央部位的空气短柱41充气,使该空气短柱41不会因为碰触到尖物而破裂,故可保持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的转角44的缓冲能力,且二凹状缓冲壁4上可热封接上另一外附式气柱片45可形成防震套双层保护之效果,其实施方式如下所示:
欲使用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时,以可弯折式连接线3为支点,将该凹状缓冲壁4沿着该可弯折式连接线3向外翻开,再将对象置入该容置空间5移除上述外力后,使该凹状缓冲壁4自动回弹,从而使该对象夹置于该容置空间5中,使气柱片2与凹状缓冲壁4达到保护该容置空间5的功能,再于二凹状缓冲壁4上的可弯折式连接线3,可热封接上另一外附式气柱片45,拉下该外附式气柱片45置于该凹状缓冲壁4上,可形成防震套双层保护的效果,故可保持该防震套的气柱结构1的转角44可耐外来力的冲击。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防震套的气柱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凡依本发明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由一气柱片、二可弯折式连接线与二凹状缓冲壁组合而成:
所述气柱片由复数空气柱平行热封相接而成,用以承载对象;所述二可弯折式连接线由复数可弯折式节点组合而成,其分别连接于该气柱片的两端,其方向与所述气柱片的空气柱垂直;所述二凹状缓冲壁,分别与所述可弯折式连接线相连接;
所述凹状缓冲壁系由复数U型结构平行热封相接形成,每一U型结构由三空气短柱与二节点交叉串接而成,位于该凹状缓冲壁两端的U型结构中央部位之空气短柱不充气,使该防震套气柱结构的四转角不会因为碰触到尖物而破裂;
所述气柱片与二凹状缓冲壁形成一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所述凹状缓冲壁可施予外力沿着所述可弯折式连接线向外翻开,将一对象置入该容置空间后移除上述外力,使该凹状缓冲壁自动回弹,使该对象夹置在该容置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可弯折式连接线上可弯折式节点的数量与所述气柱片的空气柱数量以及所述U型结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凹状缓冲壁上U型结构的末端为一节点,复数U型结构平行热封形成一凹状缓冲壁后,该节点可形成另一可弯折式连接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空间位于所述气柱片与所述二凹状缓冲壁之间,所述气柱片的空气柱数量与U型结构数量相等,故可形成一半开放式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由三空气短柱与二节点交叉串接而成,三空气短柱之间分别以节点为中心热封相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凹状缓冲壁可在其上的可弯折式连接线热封接上另一外附式气柱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附式气柱片上空气柱数量与所述U型结构数量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凹状缓冲壁的可弯折式连接线上可热封接上另一深色气柱片,以作为一活动式帘幕来遮盖并保护所述半开放式的容置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气柱片上空气柱数量与所述U型结构数量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震套的气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片上的复数空气柱在平行热封时随意地进行热封,形成不规则形状的空气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68810.7A CN102107750B (zh) | 2011-03-22 | 2011-03-22 | 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68810.7A CN102107750B (zh) | 2011-03-22 | 2011-03-22 | 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7750A CN102107750A (zh) | 2011-06-29 |
CN102107750B true CN102107750B (zh) | 2015-01-28 |
Family
ID=44172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68810.7A Active CN102107750B (zh) | 2011-03-22 | 2011-03-22 | 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0775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8628B (zh) * | 2015-09-09 | 2016-11-21 | Tai-An Liao | Air cushion jacket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86079B (zh) * | 2011-10-27 | 2014-12-24 | 廖耀鑫 | 自动调节夹持压力的缓冲气袋 |
TWI487650B (zh) * | 2013-02-06 | 2015-06-11 | Wistron Corp | 一種緩衝包材及一種緩衝包材之使用方法 |
CN104118646B (zh) * | 2014-08-06 | 2016-05-25 | 苏州亚比斯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多个缓冲腔的防震模块 |
JP6375961B2 (ja) | 2015-01-21 | 2018-08-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梱包部材 |
CN108069142A (zh) * | 2016-11-09 | 2018-05-25 | 上海艾尔贝包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充气包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US11059648B2 (en) | 2017-06-19 | 2021-07-13 | Sealed Air Corporation (U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forming cushion packages for object protection |
CN109515983B (zh) * | 2018-11-02 | 2020-04-28 | 昆山亚比斯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缩肩式包装袋 |
CN111516985A (zh) * | 2019-02-01 | 2020-08-11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 气柱结构包装袋与其制造方法 |
CN109835614B (zh) * | 2019-03-19 | 2021-05-04 | 昆山亚比斯环保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侧式吊床式缓冲结构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9684C (zh) * | 2000-11-30 | 2005-09-21 | 株式会社Suna·化研 | 缓冲包装袋 |
CN2825510Y (zh) * | 2005-06-17 | 2006-10-11 | 简伯欣 | 气柱片的缓冲装置 |
CN101081655A (zh) * | 2006-06-02 | 2007-12-05 | 廖建华 | 夹持式空气缓冲装置 |
-
2011
- 2011-03-22 CN CN201110068810.7A patent/CN1021077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19684C (zh) * | 2000-11-30 | 2005-09-21 | 株式会社Suna·化研 | 缓冲包装袋 |
CN2825510Y (zh) * | 2005-06-17 | 2006-10-11 | 简伯欣 | 气柱片的缓冲装置 |
CN101081655A (zh) * | 2006-06-02 | 2007-12-05 | 廖建华 | 夹持式空气缓冲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58628B (zh) * | 2015-09-09 | 2016-11-21 | Tai-An Liao | Air cushion jacket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07750A (zh) | 2011-06-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07750B (zh) | 防震套的气柱结构 | |
EP2103550B1 (en) | Air enclosure with check valve capable of being filled with high pressure air | |
JP2014172662A (ja) | 角カバーハンモック式の緩衝構造 | |
WO2014131137A1 (zh) | 具有充气包装袋的箱体 | |
CN204433395U (zh) | 一种包装组件 | |
CN102765524B (zh) | 包装组合 | |
CN104843332A (zh) | 一种自闭式缓冲包装袋 | |
CN204937908U (zh) | 一种包装缓冲片材和包装缓冲结构 | |
TW201529438A (zh) | 具內折氣柱吊床的緩衝護套 | |
CN101367457B (zh) | 逆向吊床式空气防震套 | |
US10239678B2 (en) | Buffering inflatable packaging bag | |
TWI608974B (zh) | 緩衝裝置 | |
CN102874496B (zh) | 液晶玻璃包装缓冲材料 | |
CN203094681U (zh) | 一种气泡袋包装信封 | |
CN104118646A (zh) | 一种具有多个缓冲腔的防震模块 | |
TWI558628B (zh) | Air cushion jacket | |
CN202604294U (zh) | 一种像框画框充气保护角套 | |
CN212448853U (zh) | 一种带卡槽的缓冲气柱袋 | |
TWM459201U (zh) | 具有充氣包裝袋之箱體 | |
CN105857848A (zh) | 防翻滚的包装箱 | |
CN104981415B (zh) | 包装食品 | |
CN206857178U (zh) | 一种可折叠循环使用环保物流包装盒 | |
TWM496620U (zh) | 可擴充容積的包裝袋 | |
CN200988655Y (zh) | 夹持式空气缓冲装置 | |
CN203845210U (zh) | 一种新型包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31 Address after: 215325 Jiangsu City, Suzhou province Kunshan Town Park Road on the south sid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cking material Co. Ltd. APIs Address before: 215000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Wuzhong District Xu Kou Zhen Xu Jiang Mao Peng Lu Industrial Zon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Airbag Composite Materials Co.,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